三合土垫层施工工艺标准 3
工程地面垫层施工方案(3篇)
第1篇一、工程概述工程地面垫层是建筑物基层与面层之间的重要结构层,其主要作用是传递荷载、找平、防水、隔声、隔热等。
本工程地面垫层施工方案旨在确保垫层质量,满足设计要求,为后续面层施工创造良好条件。
二、施工准备1. 材料准备:根据设计要求,准备好垫层材料,包括水泥、砂、碎石、石灰等。
2. 工具准备:准备好挖掘机、推土机、平板振动器、切割机、水平仪、搅拌机等施工工具。
3. 人员准备:组织具备相关施工经验和技能的施工队伍,进行技术交底和安全教育。
三、施工工艺1. 施工前,对施工现场进行清理,确保无杂物、积水等。
2. 按设计要求进行放样,确定垫层厚度和标高。
3. 挖掘基层,清除松散土、垃圾等杂物,保证基层平整、坚实。
4. 基层处理后,根据设计要求,铺设垫层材料。
(1)采用三合土垫层:将石灰、碎砖或碎石、砂按一定比例拌合均匀,铺设厚度不大于120mm,分层压实。
(2)采用细石混凝土垫层:将水泥、砂、碎石按一定比例拌合均匀,铺设厚度不大于120mm,分层压实。
5. 垫层施工过程中,注意控制标高和厚度,确保垫层平整。
6. 垫层硬化过程中,避免受水浸湿,以免影响垫层质量。
7. 垫层施工完成后,进行养护,确保垫层强度达到设计要求。
四、质量要求1. 垫层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标准。
2. 垫层施工过程中,确保垫层厚度、标高、平整度符合设计要求。
3. 垫层强度应达到设计要求,不得出现裂缝、空鼓等现象。
4. 垫层施工完成后,进行验收,确保垫层质量满足设计要求。
五、安全文明施工1. 施工过程中,确保施工人员佩戴安全帽、系好安全带,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2. 施工现场保持整洁,及时清理垃圾、积水等。
3. 施工过程中,注意环境保护,减少扬尘、噪音等污染。
4. 施工完成后,进行文明施工验收,确保施工现场整洁、有序。
六、施工进度安排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施工进度计划,确保工程按期完成。
七、施工总结施工完成后,对垫层施工过程进行总结,分析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借鉴和改进。
施工工艺标准名称及目录
建筑工程施工工艺标准名称及目录(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地基与基础施工工艺标准》目录:1、地基工程2、桩基础3、基坑工程★《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工艺标准》目录:一、竹、木散装模板施工工艺标准二、定型组合模板施工工艺标准三、大模板施工工艺标准四、高层建筑滑升模板施工工艺标准五、高层建筑爬升模板施工工艺标准六、高耸构筑物模壳施工工艺标准七、密肋楼板模壳施工工艺标准八、现浇筒体模板施工工艺标准九、剪力墙钢筋绑扎施工工艺标准十、基础钢筋绑扎施工工艺标准十一、现浇框架结构钢筋绑扎施工工艺标准十二、钢筋电渣压力焊接施工工艺标准十三、带肋钢筋径向挤压接头施工工艺标准十四、钢筋接头直螺纹连接施工工艺标准十五、现浇梁、板混凝土结构施工工艺标准十六、现浇混凝土结构竖向构件施工工艺标准十七、多功能爬架施工施工工艺标准十八、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工工艺标准十九、现浇混凝土结构后张无粘结预应力工程施工工艺标准★《钢结构工程施工工艺标准》目录:一、钢结构制作施工工艺标准二、钢结构安装施工工艺标准三、钢结构焊接与连接施工工艺标准四、钢结构涂装施工工艺标准★《建筑砌体工程施工工艺标准》目录:一、砌筑砂浆工程施工工艺标准二、砖砌体工程施工工艺标准三、砌块砌体工程施工工艺标准四、石砌体工程施工工艺标准五、配筋砌体工程施工工艺标准六、填充墙砌体工程施工工艺标准七、砌体工程季节性施工工艺标准★《建筑地面工程施工工艺标准》目录:一、灰土垫层施工工艺标准二、砂垫层和砂石垫层施工工艺标准三、碎石垫层和碎砖垫层施工工艺标准四、三合土垫层施工工艺标准五、炉渣垫层施工工艺标准六、水泥混凝土垫层施工工艺标准七、找平层工程施工工艺标准八、隔离层工程施工工艺标准九、填充层施工工艺标准十、水泥混凝土面层施工工艺标准十一、水泥砂浆面层施工工艺标准十二、水磨石面层工程施工工艺标准十三、水泥钢(铁)屑面层施工工艺标准十四、防油渗面层施工工艺标准十五、不发火(防爆的)面层施工工艺标准十六、涂料地面面层施工工艺标准十七、砖面层施工工艺标准十八、大理石面层和花岗石面层施工工艺标准十九、预制板城面层施工工艺标准二十、料石面层施工工艺标准二十一、塑料地板面层施工工艺标准二十二、活动地板面层施工工艺标准二十三、地毯面层施工工艺标准二十四、实木地板面层施工工艺标准二十五、实木复合地板面层施工工艺标准二十六、中密度(强化)复合地板面层施工工艺标准二十七、竹地板面层施工工艺标准★《建筑防水工程施工工艺标准》目录:一、地下建筑防水工程施工工艺标准二、特殊施工法的结构防水施工工艺标准三、排水工程防水施工工艺标准四、注浆工程防水施工工艺标准五、地下防水工程细部构造防水施工工艺标准★《建筑屋面施工工艺标准》目录:一、屋面保温层施工工艺标准二、屋面找平层施工工艺标准三、沥青防水卷材屋面防层施工工艺标准四、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屋面防水层施工工艺标准五、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屋面防水层施工工艺标准六、涂膜防水屋面工程施工工艺标准七、刚性防水屋面工程施工工艺标准八、平瓦屋面工程施工工艺标准九、金属板材屋面工程施工工艺标准十、架空隔热屋面工程施工工艺标准十一、蓄水屋面工程施工工艺标准十二、种植屋面施工工艺标准十三、细部构造施工工艺标准★《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工艺标准》目录:一、抹灰工程1、一般抹灰工程施工工艺标准2、室外水泥砂浆抹灰工程施工工艺标准3、水刷石抹灰工程施工工艺标准4、外墙斩假石抹灰工程施工工艺标准5、干粘石抹灰工程施工工艺标准6、假面砖工程施工工艺标准7、清水砌体勾缝工程施工工工艺标准二、吊顶工程1、轻钢骨架活动罩面板顶棚施工工艺标准2、轻钢骨架固定罩面板顶棚施工工艺标准3、轻钢骨架金属罩面板顶棚施工工艺标准三、轻质隔墙工程1、木龙骨板材隔墙施工工艺标准2、玻璃隔断墙施工工艺标准3、轻钢龙骨隔断墙施工工艺标准4、金属、玻璃、复合板隔断墙施工工艺标准四、饰面板(砖)工程1、室外贴面砖施工工艺标准2、室内贴面砖施工工艺标准3、墙面贴陶瓷锦砖施工工艺标准4、大理石、磨光花岗岩饰面施工工艺标准5、墙面干挂石材施工工艺标准五、涂饰工程1、木饰面施涂混色油漆施工工艺标准2、木饰表面施涂清色油漆施工工艺标准3、木饰表面施涂混色瓷漆磨退施工工艺标准4、金属面施涂混色油漆涂料施工工艺标准5、木饰表面施涂丙烯酸清漆磨退施工工艺标准6、混凝土及抹灰表面施涂油漆涂料施工工艺标准7、一般刷(喷)浆工程施工工艺标准8、木地板施涂清漆打蜡施工工艺标准9、美术涂饰施工工艺标准六、裱糊与软包工程1、裱糊工程施工工艺标准2、木作软包墙面施工工艺标准七、门窗工程1、木门窗制作与安装施工工艺标准2、钢门窗安装施工工艺标准3、塑料门窗安装施工工艺标准4、铝合金门窗安装施工工艺标准5、全玻门安装施工工艺标准6、卷帘门安装施工工艺标准7、自动门安装施工工艺标准8、防火、防盗门安装施工工艺标准9、门窗玻璃安装施工工艺标准八、细部工程1、橱柜制作与安装施工工艺标准2、窗帘盒制作与安装施工工艺标准3、窗台板制作与安装施工工艺标准4、散热器制作与安装施工工艺标准5、门窗套制作与安装施工工艺标准6、护栏和扶手制作与安装施工工艺标准7、花饰制作与安装施工工艺标准九、建筑地面工程1、建筑地面工程施工工艺标准总要求2、基土工程施工工艺标准3、灰土垫层工程施工工艺标准4、碎石垫层和碎砖垫层施工工艺标准5、砂垫层和砂石垫层施工工艺标准6、三合土垫层施工工艺标准7、炉渣垫层施工工艺标准8、水泥混凝土垫层施工工艺标准9、找平层施工工艺标准10、隔离层施工工艺标准11、填充层施工工艺标准12、水泥混凝土面层施工工艺标准13、水泥砂浆面层施工工艺标准14、水磨石面层施工工艺标准15、水泥钢(铁)面层施工工艺标准16、防油渗面层施工工艺标准17、不发火(防爆)面层施工工艺标准18、砖面层施工工艺标准19、大理石面层和花岗岩面层施工工艺标准20、预制板块面层施工工艺标准21、塑料(塑胶)面层施工工艺标准22、活动地板面层施工工艺标准23、地毯面层施工工艺标准24、实木地板面层施工工艺标准25、实木复合地板面层施工工艺标准26、中密度(强化)复合地板面层施工工艺标准27、竹、木地板面层施工工艺标准十、幕墙工程1、玻璃幕墙工程施工工艺标准2、金属幕墙工程施工工艺标准3、石材幕墙工程施工工艺标准★《给排水与采暖工程施工工艺标准》目录: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室内给水系统的安装5、室内排水系统安装6、室内热水供应系统安装7、卫生器具安装8、室内采暖系统安装9、室外给水管网安装10、室外排水管道安装11、室外供热管道安装12、建筑中水系统及游泳池水系统安装13、供热锅炉及辅助设备安装★《建筑电气工程施工工艺标准》目录:1、变压器、箱式变电所安装2、成套配电柜、控制柜(屏、台)和动力、照明配电箱(盘)安装3、低压电动机、电加热器及电动执行机构检查接线4、柴油发电机组安装5、不间断电源安装6、低压电气动力设备试验和试运行7、裸母线、封闭母线、插接式母线安装8、电缆敷设、电缆头制作、接线和线路绝缘测试9、配管、配线安装10、电缆桥架、线槽安装工程施工工艺标准11、普通灯具安装工艺标准12、专用灯具安装13、建筑物景观照明灯、航空障碍标志灯和庭院灯安装14、开关、插座、风扇安装施工工艺标准15、建筑物照明通电试运行16、接地装置安装17、避雷引下线和变电室接地干线敷设18、建筑物等电位联结★《通风空调工程施工工艺标准》目录:1、风管制作施工工艺标准2、风管部件与消声器制作施工工艺标准3、风管系统安装施工工艺标准4、通风与空调设备安装施工工艺标准5、空调制冷系统安装施工工艺标准6、空调水系统管道与设备安装施工工艺标准7、防腐与绝热施工工艺标准8、系统调试施工工艺标准★《电梯工程施工工艺标准》目录:一、曳引式电梯安装施工工艺标准1、总则2、术语、符号3、基本规定4、施工准备5、材料和质量要求6、施工工艺7、质量标准8、成品保护9、安全环保措施附表二、液压式电梯安装施工工艺标准三、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安装施工工艺标准。
三合土施工方案(3篇)
第1篇一、前言三合土是一种传统的建筑材料,主要由石灰、砂和粘土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
因其具有良好的耐久性、抗压强度高、施工方便等优点,在我国建筑行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为确保三合土施工质量,本文将详细阐述三合土施工方案,包括施工准备、材料要求、施工工艺、质量控制等方面。
二、施工准备1. 施工组织设计根据工程特点,编制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明确施工进度、施工工艺、质量标准、安全措施等。
2. 施工图纸及施工方案仔细阅读施工图纸,了解工程结构、尺寸、材料等要求。
根据图纸及工程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三合土施工方案。
3. 施工现场准备(1)施工场地平整,确保场地干燥、无积水。
(2)施工道路畅通,方便材料运输。
(3)施工区域设置安全警示标志,确保施工安全。
4. 施工人员准备(1)组织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确保施工人员掌握施工工艺和质量要求。
(2)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
(3)配备足够的施工人员,确保施工进度。
三、材料要求1. 石灰:选用质量合格的生石灰,要求无杂质、无结块,且熟化时间不少于7天。
2. 砂:选用中粗砂,含泥量不大于3%,颗粒级配良好。
3. 粘土:选用塑性指数大于17的粘土,要求无杂质、无结块。
4. 水:选用清洁、无污染的淡水。
四、施工工艺1. 基层处理(1)清理基层,确保基层平整、干净、无杂物。
(2)对基层进行湿润处理,但不宜过于湿润。
2. 混合材料(1)按比例将石灰、砂、粘土搅拌均匀。
(2)混合料湿度以手捏成团、落地开花为宜。
3. 摊铺(1)将混合料均匀摊铺在基层上,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2)用平板振动器进行振动密实,直至表面平整。
4. 铺设钢筋(1)根据设计要求,铺设钢筋,确保钢筋位置准确。
(2)对钢筋进行绑扎,确保钢筋间距、间距误差符合要求。
5. 浇筑混凝土(1)根据设计要求,浇筑混凝土,确保混凝土密实、无蜂窝、麻面。
(2)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及时进行养护。
五、质量控制1. 材料质量:严格控制材料质量,确保材料符合设计要求。
免费下载《建筑地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2002
建标[2002]78号根据建设部《关于印发<二OO二至二OO一年度工程建设国家标准制定,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2002]78号)的要求,江苏省建设厅会同有关部门共同修订了《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我部组织有关部门对该规范进行了审查,现批准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50209—2002,自2002年6月1日起施行。
其中,3.0.3、3.0.6、3.0.15、4.9.3、4.10.8、4.10.10、5.7.4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原《建筑地面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9—95同时废止。
本规范由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江苏省建筑工程管理局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二OO二年四月一日二、前言本规范是根据建设部《关于印发<二OO二至二OO一年度工程建设国家标准制定,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2002]78号)的要求,由江苏省建筑工程管理局会同有关单位共同对原《建筑地面工程及验收规范》GB50209—95和《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301—88修订而成的,在修订过程中,规范编制组开展了专题研究,进行了比较广泛的调查研究,总结了多年建筑地面工程材料、施工的经验,按照“评分离、强化验收、完善手段、过程控制”的方针,进行全面修改,先后参加部规范研究会、协调会议,八易其稿,并以多种方式广泛征求了全国有关单位的意见,对主要问题作了反复修改,最后召开审查会议定稿上报。
本规范是以原国家标准《建筑地面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9—95为主,与原国家标准《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301—88中有关检验项目内容合并后修订为国家标准,并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面设计规范》GB50037相符合,同时与现行国家施工质量验收系列规范中有关过程控制和质量验收指标相对应。
本规范主要内容是:总则、术语、基本规定、基层铺设、整体面层铺设、板块面层铺设、木竹面层铺设和分部(子分部)工程验收等八章。
三合土垫层施工工艺标准
三合土垫层施工工艺标准一、施工准备(一)技术准备(1)三合土垫层下的基土(层)应已按设计要求施工并验收合格;(2)铺筑前应取样,通过配合比实验或根据设计要求确定灰、砂、碎砖的配合比和虚铺厚度、压实遍数等参数应通过压实实验确定。
(二)材料要求(1)三合土垫层采用石灰、砂(可掺入少量粘土)与碎砖的拌和料铺设,其厚度不应小于100mm;(2)石灰应充分熟化过筛,粒径不得大于5mm,不得含有生石灰块。
(3)砂应选用中砂,并不得含有草根等有机物;碎砖不得采用风化、酥松和含有有机杂质的砖料。
(三)主要机具设备(1)根据土质和施工条件,应合理选用适当的摊铺、平整、碾压、夯实机具设备和辅助用具,以能达到设计要求为基本原则,兼顾进度、经济要求。
(2)常用机具设备有:蛙式打夯机、柴油式打夯机,手推车、筛子、木耙、铁锹、小线、钢尺、胶皮管等;工程量较大时,装运土方机械有:铲土机、自卸汽车、推土机、铲运机及翻斗车等。
(四)作业条件(1)填土前应对所覆盖的隐蔽工程进行验收且合格,并进行隐检会签。
(2)施工前,应做好水平标志,以控制填土的高度和厚度,可采用立桩、竖尺、拉线、弹线等方法。
(3)如使用汽车或大型自行机械,应确定好其行走路线、装卸料场地、转运场地等,并编制好施工方案。
(4)对所有作业人员已进行了技术交底,特殊工种必须持证上岗。
(5)作业时的环境如天气、温度、湿度等状况应满足施工质量可达到标准的要求。
(6)当地下水位高于基底时,施工前应用采排水或降低地下水位的措施,是地下水位经常保持在施工面以下0.5m左右。
二、施工工艺(一)工艺流程检验石灰、砂、砖质量→实验确定施工参数→技术交底→准备机具设备→基底清理→过筛→灰砂砖拌和→分层铺筑、耙平→分层夯实→检验密实度→修整找平验收(二)操作工艺(1)铺筑前应将基底地坪上的杂物、浮土清理干净。
(2)检验石灰的质量,确保粒径和熟化程度符合要求;检验碎砖的质量,其粒径不得大于60mm。
《建筑地面工程施工工艺规程》
甘肃省地方标准建筑地面工程施工工艺规程Specification for construction technologyof building ground engineering2018-01-22 发布2018-05-01 实施甘肃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甘肃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联合发布DB62/T-3027-2018备案号:J10743-2018甘肃省地方标准建筑地面工程施工工艺规程Specification for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of building ground engineeringDB62/T-3027-2018主编单位:甘肃省建设投资(控股)集团总公司甘肃第九建设集团公司批准部门:甘肃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甘肃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实施日期:2018年5月1日2018 北京前言根据甘肃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对<粉煤灰在建筑工程中应用技术规程>等39项甘肃省地方标准复审结果的通知》(甘建标〔2014〕493号)的要求,甘肃省建设投资(控股)集团总公司会同有关单位,依据甘肃省建筑地面工程施工现状,结合相关标准的要求,经广泛的调查研究、总结施工经验、吸收有关研究成果,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修订了《建筑地面工程施工工艺规程》DB62/T-3027-2005。
主编单位:甘肃省建设投资(控股)集团总公司甘肃第九建设集团公司参编单位:甘肃第二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甘肃第三建设集团公司甘肃第四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甘肃省第八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主要起草人:马云龙杨鸿眉王志宏张旭军张建锋谭飞张博徐大斌陶双元鲁俊锋李生兰王莉牟继升赵萍党新安王小莉满吉昌赵恬徐茂宏李建钢主要审查人:牛昌林肖军常自昌邵文忠张文莉目次1 总则 (1)2 术语 (2)3 基本规定 (4)4 基层铺设 (8)4.1 一般规定 (8)4.2 基土 (8)4.3 灰土垫层 (12)4.4 砂、砂石垫层 (13)4.5 碎石、碎砖垫层 (14)4.6 三合土垫层和四合土垫层 (16)4.7 炉渣垫层 (18)4.8 水泥混凝土垫层和陶粒混凝土垫层 (20)4.9 找平层 (23)4.10 隔离层 (25)4.11 填充层 (27)4.12 绝热层 (29)4.13 成品保护 (33)4.14 验收记录 (34)5 整体面层 (36)5.1 一般规定 (36)5.2 混凝土面层 (37)5.3 水泥砂浆面层 (39)5.4 水磨石面层 (42)5.5 硬化耐磨面层 (46)5.6 防油渗面层 (49)5.7 不发火(防爆)面层 (52)5.8 自流平面层 (54)5.9 涂料面层 (57)5.10 塑胶面层 (59)5.11 地面辐射供暖的整体面层 (61)5.12 成品保护 (63)5.13 验收记录 (64)6 板块面层 (66)6.1 一般规定 (66)6.2 砖面层 (68)6.3 大理石、花岗石面层 (70)6.4 预制板块面层 (73)6.5 料石面层 (74)6.6 塑料板面层 (77)6.7 活动地板面层 (80)6.8 金属板面层 (82)6.9 地毯面层 (84)6.10 地面辐射供暖的板块面层 (87)6.11 成品保护 (88)6.12 验收记录 (89)7 木、竹面层 (91)7.1 一般规定 (91)7.2 实木地板面层、实木集成地板面层 (92)7.3 竹地板面层 (96)7.4 实木复合地板面层 (97)7.5 浸渍纸层压木质地板面层 (99)7.6 软木类地板面层 (100)7.7 地面辐射供暖的木板面层 (102)7.8 成品保护 (104)7.9 验收记录 (105)8 防滑地面 (106)8.1 一般规定 (106)8.2 整体防滑地面 (107)8.3 板块防滑地面 (109)8.4 成品保护 (112)8.5 验收记录 (112)9 其他地面 (114)9.1 一般规定 (114)9.2 施工要点 (114)9.3 验收记录 (115)10 地面裂缝防治 (117)10.1 一般规定 (117)10.2 材料要求 (117)10.3 裂缝控制 (118)10.4 裂缝的判断与处理 (119)11 施工安全 (121)12 绿色施工 (123)附录A 变形缝的设置 (129)附录B 有害物质的含量、限量 (134)本规程用词说明 (138)引用标准名录 (139)附:条文说明 (141)1 总则1.0.1 为规范建筑地面工程的施工,做到技术先进、安全适用、工艺合理、节能环保、确保质量,制定本规程。
3-3 换填地基工程施工
任务三换填地基工程施工本节适用于建筑工程中基坑、基槽、管沟等浅层软弱地基及不均匀(含其下有暗沟、暗塘)的地基处理。
一、施工准备1.技术准备(1)编制换填地基施工方案。
(2)收集场地工程地质资料和水文地质资料。
(3)施工前应合理确定填料含水量控制范围、铺土厚度和夯打遍数等参数。
重要的换填工程,其参数应通过压实试验确定。
2.材料要求根据不同地质条件,应选用不同的换填料。
(1)素土:土料宜用粉质黏土,不得含有松软杂质并应过筛,其颗粒不得大于15㎜。
不宜使用块状黏土,不得使用淤泥、耕土、冻土、垃圾、膨胀土以及有机物含量大于5%的土。
当含有碎石时,其粒径不宜大于50㎜。
土料含水量应控制在最优含水量范围内,误差不得大于±2%。
素土适用于淤泥、淤泥质土、湿陷性黄土、素填土、杂填土地基的处理。
(2)灰土:土料宜用粉质黏土,不宜使用块状黏土,不得含有松软杂质,并应过筛,其颗粒不得大于15㎜。
石灰宜用新鲜的消石灰,其颗粒不得大于5㎜。
灰土的含水量,以手紧握土料成团,两指轻捏能碎为宜。
灰土应拌合均匀,颜色一致。
其配合比2:8或3:7。
灰土适用于深2m以内地下水位以上的一般黏性土地基加固。
(3)砂、砂石:宜选用碎石、卵石、角砾、圆砾、砾砂、粗砂、中砂或石屑(粒径小于2㎜的部分不应超过总重的45%)。
当使用粉细砂或石粉(粒径小于0.075㎜的部分不超过总重的9%)时,应掺入不少于总重30%的碎石或卵石。
砂石的最大粒径不宜大于50㎜。
含泥量不宜超过3%且不含植物残体、垃圾等杂质。
人工级配的砂、石材料,应级配良好拌合均匀。
砂、砂石适用于加固2.5m以内软弱地基,不宜用于加固湿陷性黄土地基。
(4)碎砖三合土:碎砖内不得夹有杂物,碎砖粒径20~60㎜,砂用中砂、粗砂或泥砂均可,石灰用生石灰块,使用时临时加水化开。
碎砖三合土体积比为消石灰:砂或黏土:碎砖=1:2:4或1:3:6。
使用时应控制稠度,防止浆水分离,充分拌合均匀。
三合土垫层施工工艺标准
三合土垫层施工工艺标准7.1 基本规定7.1.1在垫层工程施工时,应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并严格参照本施工工艺标准。
7.1.2垫层材料应按设计要求和《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2002)的规定选用,并应符合国家标准的规定;使用前,应报监理验收,合格后方准使用。
7.1.3垫层工程所采用拌合料的配比或强度等级应按设计要求确定。
7.1.4垫层下的沟槽、暗管等工程完工后,经检验合格并做隐蔽记录,方可进行垫层工程的施工。
7.1.5垫层的铺设,应待其下一层检验合格后方可施工上一层。
铺设前与相关专业的分部(子分部)工程、分项工程以及设备管道安装工程之间,应进行交接检验。
7.1.6室外散水、明沟、踏步、台阶和坡道等附属工程,均应符合设计要求。
施工时应按《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2002)基层铺设中基土和相应垫层的规定执行。
7.1.7 建筑地面的变形缝应按设计要求设置,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建筑地面的沉降缝、伸缩缝和防震缝,应与结构相应缝的位置一致,且应贯通建筑地面的垫层;(2)沉降缝和防震缝的宽度应符合设计要求,缝内清理干净,以柔性密封材料填嵌后用板封盖,并应与面层齐平。
7.1.8垫层工程施工质量的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1)垫层的施工质量验收应按每个施工段(或变形缝)作为检验批。
(2)每检验批应以各子分部工程的基层按自然间(或标准间)检验,抽查数量应随机检验不应少于3间;不足3间,应全数检查;其中走廊(过道)应以10延长米为1间,工业厂房(按单跨计)、礼堂、门厅应以两个轴线为1间计算。
7.1.9垫层工程的施工质量检验的主控项目,必须达到本标准规定的质量标准,认定为合格;一般项目80%以上的检查点(处)符合规范规定的质量要求,其他检查点(处)不得有明显影响使用之处,并不得大于允许偏差值的50%为合格。
凡达不到质量标准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的规定处理。
07-《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2002
《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20021总则1.0.1为了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统一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保证工程质量,制定本规范。
说明:1.0.1本条是在建设部新的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系列验收规范体系中,提出修订《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原则,以达到确保工程质量的目的。
1.0.2本规范适用于建筑工程中建筑地面工程(含室外散水、明沟、踏步、台阶和坡道等附属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
不适用于保温、隔热、超净、屏蔽、绝缘、防止放射线以及防腐蚀等特殊要求的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
说明:1.0.2本条规定了本规范的适用范围。
对本规范未包括的建筑地面工程(含基层铺设和各类面层铺设)施工质量验收必须按设计要求或现行国家有关规范和标准进行验收。
1.0.3建筑地面工程施工中采用的承包合同文件、设计文件及其他工程技术文件对施工质量验收的要求不得低于本规范的规定。
说明:1.0.3本条规定了本规范检验、验收的质量标准和原则,考虑了目前的情况,还应符合建筑地面工程设计文件和承包合同中附加条文中有关建筑地面工程的质量指标,但其质量指标均不得低于本规范的规定。
1.0.4本规范应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配套使用。
说明:1.0.4本条提出了本规范编制的依据是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以下简称《统一标准》)。
建筑地面工程系建筑工程中的子分部(分项)工程,因此在执行本规范时,强调应与《统一标准》配套使用。
1.0.5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除应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说明:1.0.5由于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的检验与验收涉及面较广,与相关专业交叉,为了避免重复,本条提出除应按本规范执行外,尚应符合与本规范相关的其他有关国家和行业的规范、标准的规定。
2 术语2.0.1建筑地面building ground建筑物底层地面(地面)和楼层地面(楼面)的总称。
三合土垫层施工工艺标准
三合土垫层施工工艺标准1基本规定22 三合土垫层施工工艺标准2.1 技术准备(1)三合土垫层下的基土(层)应已按设计要求施工并验收合格;(2)铺筑前应取样,通过配合比实验或根据设计要求确定灰、砂、碎砖的配合比和虚铺厚度、压实遍数等参数应通过压实实验确定。
2.2 材料要求(1)三合土垫层采用石灰、砂(可掺入少量粘土)与碎砖的拌和料铺设,其厚度不应小于100mm;(2)石灰应充分熟化过筛,粒径不得大于5mm,不得含有生石灰块。
(3)砂应选用中砂,并不得含有草根等有机物;碎砖不得采用风化、酥松和含有有机杂质的砖料。
2.3 主要机具设备(1)根据土质和施工条件,应合理选用适当的摊铺、平整、碾压、夯实机具设备和辅助用具,以能达到设计要求为基本原则,兼顾进度、经济要求。
(2)常用机具设备有:蛙式打夯机、柴油式打夯机,手推车、筛子、木耙、铁锹、小线、钢尺、胶皮管等;工程量较大时,装运土方机械有:铲土机、自卸汽车、推土机、铲运机及翻斗车等。
2.4 作业条件(1)填土前应对所覆盖的隐蔽工程进行验收且合格,并进行隐检会签。
(2)施工前,应做好水平标志,以控制填土的高度和厚度,可采用立桩、竖尺、拉线、弹线等方法。
(3)如使用汽车或大型自行机械,应确定好其行走路线、装卸料场地、转运场地等,并编制好施工方案。
(4)对所有作业人员已进行了技术交底,特殊工种必须持证上岗。
(5)作业时的环境如天气、温度、湿度等状况应满足施工质量可达到标准的要求。
(6)当地下水位高于基底时,施工前应用采排水或降低地下水位的措施,是地下水位经常保持在施工面以下0.5m左右。
3 施工工艺3.1 工艺流程3.2 操作工艺(1)铺筑前应将基底地坪上的杂物、浮土清理干净。
(2)检验石灰的质量,确保粒径和熟化程度符合要求;检验碎砖的质量,其粒径不得大于60mm。
(3)拌和:灰、砂、砖的配合比应用体积比,应按照实验确定的参数或设计要求控制配合比。
拌和时必须均匀一致,至少翻拌两次,拌和好的土料颜色应一致。
《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_
为了加强建造工程质量管理,统一建造地面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保证工程质量,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合用于建造工程中建造地面工程<含室外散水、明沟、踏步、台阶和坡道等附属工程> 施工质量的验收。
不合用于保温、隔热、超净、屏蔽、绝缘、防止放射线以及防腐蚀等特殊要求的建造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
建造地面工程施工中采用的承包合同文件、设计文件及其他工程技术文件对施工质量验收的要求不得低于本规范的规定。
本规范应与现行国家标准《建造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300 配套使用。
建造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除应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建造地面 building ground建造物底层地面〔地面和楼层地面〔楼面的总称。
面层 surface course直接承受各种物理和化学作用的建造地面表面层。
结合层 combined course面层与下构造层相联结的中间层。
基层 base course面层下的构造层,包括填充层、隔离层、找平层、垫层和基土等。
填充层 filler course在建造地面上起隔声、保温、找坡和暗敷管线作用的构造层。
隔离层 isolating course防止建造地面上各种液体或者地下水、潮气渗透地面等作用的构造层;仅地下潮气透过地面时, 可称作防潮层。
找平层 troweling course在垫层、楼板上或者填充层〔轻质、松散材料上起整平、找坡或者加强作用的构造层。
垫层 under layer承受并传递地面荷载于基土上的构造层。
基地 foundation earth layer底层地面的地基土层。
缩缝 shrinkage crack防止水泥混凝土垫层在气温降低时产生不规则裂缝而设置的收缩缝。
伸缝 stretching crack防止水泥混凝土垫层在气温升高时在缩缝边缘产生挤碎或者拱起而设置的伸胀缝。
纵向缩缝 lengthwise shrinkage crack平行于混凝土施工流水作业方向的缩缝。
三合土垫层施工工艺标准
三合土垫层施工工艺标准2.1 总则2.1.1 为加强建筑工程施工过程管理,确保建筑地面工程三合土垫层施工质量符合国家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要求,制定本标准。
2.1.2 本标准适用于建筑地面(含室外散水、明沟、踏步、台阶、坡道等附属工程)工程中三合土垫层的施工。
2.1.3 建筑地面工程三合土垫层施工必须采用工艺标准进行过程控制。
2.1.4 本标准是施工操作和过程控制的依据。
采用本标准进行施工控制时,应在施工方案中明确。
2.2 术语2.2.1基层面层下的构造层,包括填充层、隔离层、找平层、垫层和基土等。
2.2.2垫层承受并传递地面荷载于基土上的构造层。
2.2.3基土底层地面的地基土层。
2.3 基本规定2.3.1 建筑地面工程三合土垫层施工现场应具有必要的施工技术标准,健全的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和工程质量检验制度。
专业技术人员和特殊工种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2.3.2 三合土垫层采用的材料应按设计要求和《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的规定选用,使用前经有关人员检查认可。
2.3.3 垫层下沟槽、暗管、基土等工程完工后,经检验合格后并做隐蔽记录方可进行垫层工程施工。
2.3.4三合土垫层施工时,其环境温度不应低于5℃。
2.3.5三合土垫层应分层夯实。
2.3.6 三合土垫层的标高、坡度、厚度等应符合设计要求。
其表面应平整。
2.3.7 三合土垫层采用石灰、砂(可掺入少量黏土)与碎砖的拌合料铺设,其厚度不应小于100mm。
2.4 施工准备2.4.1 材料准备1.石灰:应用块灰,使用前应充分熟化过筛,不得含有粒径大于5mm的石灰块。
2.碎砖:用废砖、断砖加工而成,粒径不大于60mm,不得夹有风化、酥松碎块、瓦片和有机杂质。
3.砂:采用中砂或中粗砂。
4.黏土:土料宜优先选用黏土、粉质黏土或粉土,不得含有有机杂物,使用前应先过筛,其粒径不大于15mm。
2.4.2 技术准备1.根据设计图纸、规范、标准以及工程情况等编制施工方案,并经批准;按批准的施工方案向施工操作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2002关于发布国家标准《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通知建标[2002]78号根据建设部《关于印发<二OO二至二OO一年度工程建设国家标准制定,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2002]78号)的要求,江苏省建设厅会同有关部门共同修订了《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我部组织有关部门对该规范进行了审查,现批准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50209—2002,自2002年6月1日起施行。
其中,3.0.3、3.0.6、3.0.15、4.9.3、4.10.8、4.10.10、5.7.4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原《建筑地面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9—95同时废止。
本规范由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江苏省建筑工程管理局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二OO二年四月一日二、前言本规范是根据建设部《关于印发<二OO二至二OO一年度工程建设国家标准制定,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2002]78号)的要求,由江苏省建筑工程管理局会同有关单位共同对原《建筑地面工程及验收规范》GB50209—95和《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301—88修订而成的,在修订过程中,规范编制组开展了专题研究,进行了比较广泛的调查研究,总结了多年建筑地面工程材料、施工的经验,按照“评分离、强化验收、完善手段、过程控制”的方针,进行全面修改,先后参加部规范研究会、协调会议,八易其稿,并以多种方式广泛征求了全国有关单位的意见,对主要问题作了反复修改,最后召开审查会议定稿上报。
本规范是以原国家标准《建筑地面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9—95为主,与原国家标准《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301—88中有关检验项目内容合并后修订为国家标准,并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面设计规范》GB50037相符合,同时与现行国家施工质量验收系列规范中有关过程控制和质量验收指标相对应。
《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2002
2.将建筑地面工程施工方面的内容从验收规范中剥 离,其施工工艺将作为企业标准或行业推荐性标准, 不再进入验收规范。施工企业应按照《建筑工程施工 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自行制定建 筑地面工程的施工质量管理标准、施工技术标准、施 工工法、各项建筑地面工程的施工质量检验制度等。 而且所有的内容、条款均应备案。必要时部分条款将 记入合同文本,作为各方履行职责的法定文本、验收 依据。
4.10隔离层
10
4.10.8、4.10.10
4.11填充层
8
5.整体面层铺设
5.1一般规定
7
5.2水泥混凝土面层 10
5.3水泥砂浆面层 9
5.4水磨石面层
12
5.5水泥钢(铁)屑面层
10
5.6防油渗面层
14
5.7不发火(防爆的)面层 10
5.7.4
6.板块面层铺设
1. 充分体现“十六”字方针:验评分离、强化验收、完善手段、过 程控制
2.只有一个验收标准合格,按二项要求的格式:即主控项目、一般 项目。其水平要求:达要求较先进的管理水平,总的说有所提高,如 楼梯踏步高差合格要较GB301-88规范提高(新标准中高差合格 10mm而原GB301-88规范高差合格为20mm);但防油渗砼面层平整 度5mm,95规范4mm的要求降低。
板块面层:基层,砖面层,大理石
渣垫层
3 分项工程
和花岗石面层,预制板块面 水泥混凝土垫层、找平层、隔离层、填充层 层,料石面层,塑料板面层,
活动地板面层,地毯面层;
面层基层,砖面层,大理石和花岗石面层,预制板块面层,料石面层,塑料板面层,
活动地板面层,地毯面层;
木竹面层:基层,实木地板面层, 实木复合地板面层,中密度 (强化)复合地板面层,竹 地板面层。
九、建筑地面工程《建筑工程施工工艺规程》山东省工程建设标准DBJ14-032-2004
九、建筑地面工程1总则1.0.1为了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统一建筑地面工程的施工工艺,保证工程质量,制定本施工工艺规程。
1.0.2本工艺规程适用于建筑工程中建筑地面工程(含室外散水、明沟、踏步、台阶和坡道等附属工程)的施工。
不适用于保温、隔热、超净、屏蔽、绝缘、防止放射线以及防腐蚀等特殊要求的建筑地面工程的施工。
1.0.3建筑地面工程施工中采用的承包合同文件、设计文件、及其他工程技术文件对施工质量的要求不得低于本规程的规定。
1.0.4本工艺规程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50300配套使用。
1.0.5建筑地面工程施工除应执行本工艺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2术语2.0.1建筑地面:建筑物底层(地面)和楼层地面(楼面)的总称。
2.0.2面层:直接承受各种物理化学作用的建筑地面表面层。
2.0.3结合层:面层与下一构造层相联结的中间层。
2.0.4基层:面层下的构造层,包括填充层、隔离层、找平层、垫层和基土等。
2.0.5填充层:在建筑地面上起隔声、保温、找坡和暗敷管线等作用的构造层。
2.0.6隔离层:防止建筑物地面上各种液体或地下水、潮气渗透地面等作用的构造层;仅防止地下潮气透过地面时,可称作防潮层。
2.0.7找平层:在垫层、楼板上或填充层(轻质、松散材料)上起整平、找坡或加强作用的构造层。
2.0.8垫层:承受并传递地面荷载于基土上的构造层。
2.0.9基土:底层地面的地基土层。
2.0.10 缩缝:防止水泥混凝土垫层在气温降低时产生不规则裂缝而设置的收缩缝。
2.0.11伸缝:防止水泥混凝土垫层在气温升高时在缩缝边缘产生挤碎或拱起而设置的伸胀缝。
2.0.12纵向缩缝:平行于混凝土施工流水作业方向的缩缝。
2.0.13横向缩缝:垂直于混凝土施工流水作业方向的缩缝。
3基本规定3.0.1建筑地面工程、子分部工程、分项工程的划分, 按表3.0.1 执行。
3.0.2建筑施工企业在建筑地面工程施工时,应有质量管理体系并制定相应的施工工艺技术标准。
三合土道路施工方案
三合土道路施工方案(一)施工顺序本道路工程施工按常规方法进行。
施工测量放线→道路土方挖填→机械碾压→碎石垫层→三合土面层→安砌砼路沿石。
(二)道路路基施工对于填方路基,施工前应清除地表杂填土、耕作土、草皮、树根、淤泥、垃圾等,地面横坡大于1∶5时,应挖成宽度不小于2.0米的台阶,台阶表面作向内倾的3%的横坡。
路基范围内杂填土必须全部清除,旱地耕植土清除厚度为60cm,稻田耕植土清除厚度为100cm,然后采用符合路基填料要求的填料回填。
路基回填禁止采用淤泥、腐质土、垃圾及建渣等。
路基碾压时应分层处理,每层虚铺厚度应与压实机具适应,每层最大松铺厚度不应大于30厘米,碾压之前应注意将填土的含水量控制在最佳含水量左右,填筑至路床顶面的最后一层的最小压实厚度不应小于8厘米。
路基开挖前,应掌握地下管线(例如煤气管线)情况,临近管线位置要求人工开挖,确保管线安全。
施工过程中对不能断流的管道采用临时排水措施,保证排水通畅。
路基施工前,应建立临时排水系统,无论挖方区或填方区,在施工中始终保持一定的利水坡度,杜绝凹凸与积水现象。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路基的施工分段进行,采用综合机械作业,主要以机械作业运行为主,配置辅助机械协调。
在各分段作业区上,分别应用挖运、装运、推运、整平、辗压等平行交叉流水作业的方法。
1、路基挖方:路基挖方按测定的标高控制施工,根据不同的土质掌握好压缩预留量,路基开挖时处理好防水、排水,并做到合理的调配及弃运。
开挖时,必须按横断面自上而下的顺序进行。
同时,要有效地扩大工作面,分段进行,以利提高生产效率,保证安全施工。
路基开挖以机械为主,人工为辅,人机比例3:7。
2、路基填方:路基土方施工时,要求做到块挖、快填、快压,要求分层填筑压实,每层表面平整、路拱合适,排水良好。
填土中不得使用含有淤泥、腐植土及有机物等,严格控制含水量,填土辗压夯实后不得有翻浆、“弹簧”、起皮、波浪、积水等现象。
如遇此类情况,不能急于进行夯实(辗压),可采用晾晒或掺石灰的方法进行处理,也可换填合格土或砂卵石。
(完整word版)《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50209—2002
《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2002关于发布国家标准《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通知建标[2002]78号根据建设部《关于印发<二OO二至二OO一年度工程建设国家标准制定,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2002]78号)的要求,江苏省建设厅会同有关部门共同修订了《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我部组织有关部门对该规范进行了审查,现批准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50209—2002,自2002年6月1日起施行。
其中,3.0。
3、3.0.6、3。
0。
15、4.9。
3、4。
10.8、4。
10。
10、5.7。
4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原《建筑地面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9-95同时废止。
本规范由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江苏省建筑工程管理局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二OO二年四月一日二、前言本规范是根据建设部《关于印发<二OO二至二OO一年度工程建设国家标准制定,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2002]78号)的要求,由江苏省建筑工程管理局会同有关单位共同对原《建筑地面工程及验收规范》GB50209—95和《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301—88修订而成的,在修订过程中,规范编制组开展了专题研究,进行了比较广泛的调查研究,总结了多年建筑地面工程材料、施工的经验,按照“评分离、强化验收、完善手段、过程控制”的方针,进行全面修改,先后参加部规范研究会、协调会议,八易其稿,并以多种方式广泛征求了全国有关单位的意见,对主要问题作了反复修改,最后召开审查会议定稿上报。
本规范是以原国家标准《建筑地面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9—95为主,与原国家标准《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301—88中有关检验项目内容合并后修订为国家标准,并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面设计规范》GB50037相符合,同时与现行国家施工质量验收系列规范中有关过程控制和质量验收指标相对应。
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50209-2010
间(或标准间)检验,抽查数量应随机检验不应少于 3 间;不足 3 间,应全数检查;其中走廊 (过道)应以 10 延长米为 1 间,工业厂房(按单跨计)、礼堂、门厅应以两个轴线为 1 间计算;
3.0.11 建筑地面工程施工时,各层环境温度的控制应符合材料或产品的技术要求,并应符 合下列规定:
1 采用掺有水泥、石灰的拌和料铺设以及用石油沥青胶结料铺贴时,不应低于 5ºC; 2 采用有机胶粘剂粘贴时,不宜低于 10ºC; 3 采用砂、石材料铺设时,不应低于 0ºC。 4 采用自流平、涂料铺设时,不应低于 5 ºC,也不应高于 30 ºC。 3.0.12 铺设有坡度的地面应采用基土高差达到设计要求的坡度;铺设有坡度的楼面(或架空 地面)应采用在结构楼层板上变更填充层(或找平层)铺设的厚度或以结构起坡达到设计要求 的坡度。
3.0.23 建筑地面工程的施工质量验收应在建筑施工企业自检合格的基础上,由监理单位或 建设单位组织有关单位对分项工程、子分部工程进行检验。
3.0.24 检验方法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检查允许偏差应采用钢尺、1m 直尺、2m 直尺、3m 直尺、2m 靠尺、楔形塞尺、坡度尺、游
标卡尺和水准仪;
2 检查空鼓应采用敲击的方法; 3 检查防水隔离层应采用蓄水方法,蓄水深度最浅处不得小于 10mm,蓄水时间不得 少于 24h;检查有防水要求的建筑地面的面层应采用泼水方法。 4 检查各类面层(含不需铺设部分或局部面层)表面的裂纹、脱皮、麻面和起砂等缺陷, 应采用观感的方法。
次、同一配比的散水、明沟、踏步、台阶、坡道的水泥混凝土、水泥砂浆强度的试块,应按每
2024版地下室施工工序详解:砖胎膜、垫层、防水等
CATALOGUE
目 录
• 地下室施工概述 • 砖胎膜施工详解 • 垫层施工详解 • 防水施工详解 • 其他地下室施工工序简介 • 地下室施工质量控制与验收
01
CATALOGUE
地下室施工概述
地下室施工的重要性
增强建筑稳定性
地下室作为建筑物的基础部分, 其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整个建筑
其他地下室施工工序简介
土方开挖与回填
开挖前准备
确定开挖边界、标高,做好场地排水, 安排土方运输路线及堆放场地。
开挖顺序
一般采用大开挖方式,先深后浅,分 层分段进行。
开挖方法
可采用人工或机械开挖,注意保持基 坑底土的原状结构,防止超挖。
回填要求
基础施工完毕后,应及时进行回填, 回填土应分层夯实,压实系数应符合 设计要求。
钢筋加工与绑扎
钢筋加工
钢筋连接
按照图纸要求,对钢筋进行调直、切断、弯 曲等加工。
可采用绑扎、焊接或机械连接等方式,接头 位置应符合规范要求。
钢筋安装
钢筋验收
按照图纸要求,将加工好的钢筋安装到指定 位置,注意钢筋的间距、保护层厚度等。
安装完成后,应进行隐蔽工程验收,合格后 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
模板安装与拆除
加强技术交底
施工前对操作人员进行详细的技 术交底,明确施工要点、质量标 准和验收规范,确保操作人员熟 练掌握施工技能。
过程监控
施工过程中,加强现场监控,确 保每道工序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 施工规范进行,及时发现并纠正 问题。
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检查
砖胎膜检查
检查砖胎膜的砌筑质量,包括砖块排列、灰缝饱满度、垂直度和 平整度等,确保符合设计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崖城历史文化名镇崖州古城墙修缮(一期)工程(未含尊经阁部分)
三
合
土
垫
层
施
工
工
艺
标
准
编写单位:广州市白云文物保护工程有限公司
编写日期: 2013年10月
三合土垫层施工工艺标准
=
1 适用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地面三合土垫层的施工。
2 施工准备
2.1 材料要求
2.1.1 三合土垫层采用石灰、砂(可掺入少量粘土)与碎砖的拌和料铺设。
2.1.2 石灰应充分熟化过筛,粒径不得大于5mm,不得含有生石灰块。
2.1.3 砂应选用中砂,并不得含有草根、贝壳等有机杂质;碎砖不得采用风化、酥松和含有有机杂质的砖料。
2.2 主要工机具
2.2.1 根据土质和施工条件,应合理选用适当的摊铺、平整、碾压、夯实机具设备和辅助用具。
2.2.2 主要工机具见表2.2.2。
表2.2.2
2.3 作业条件
2.3.1 技术条件
2.3.1 三合上垫层下的基土(层)已按设计要求施工并验收合格。
2.3.2 铺筑前应取样,通过配合比实验或根据设计要求确定灰、砂、碎砖的配合比。
虚铺厚度、压实遍数等参数应通过压实实验确定。
当工程量较小且设计无要求时,三合土常用体积配合比为石灰:砂(含粘土):碎砖=1:2:4。
2.3.2 施工条件
2.3.2.1 填土前应对所覆盖的隐蔽工程进行验收且合格,并进行相关专业会签。
2.3.2.2 施工前,应做好水平标志,以控制填土的高度和厚度,可采用立桩、竖尺、拉线、弹线等方法。
2.3.2.3 若使用汽车或大型自行机械,应确定好其行走路线、装卸料场地、转运场地等,并编制好施工方案。
2.3.2.4 对所有作业人员已进行了技术交底。
2.3.2.5 作业时的环境如天气、温度、湿度等状况应满足施工质量可达到标准的要求。
2.3.2.6 当地下水位高于基底时,施工前应采用排水或降低地下水位的措施,使地下水位经常保持在施工面以下500mm左右。
2.4 作业人员
2.4.1 司机、机运工、电工必须持照持证上岗。
2.4.2 打夯机、搅拌机操作人员必须经培训、考核合格,取得上岗证。
2.4.3 其他作业人员经安全、质量、技能培训,满足作业要求。
3 施工工艺
3.1 工艺流程
3.2 操作工艺
3.2.1 铺筑前应将基层上的杂物、浮土清理干净。
3.2.2 检验石灰的质量,确保粒径和熟化程度符合要求;检验碎砖的质量,其粒径不得大于60mm。
3.2.3 拌和:灰、砂、砖的配合比应用体积比,应按照实验确定的参数或设计要求控制配合比。
当工程量较小且设计无要求时,可按常用体积配合比1:2:4(石灰:砂:碎砖)进行配料,加水后拌合至均匀一致,拌和好的熟料颜色应一致。
3.2.4 填料应分层摊铺。
每层铺填厚度应根据材质、密实度要求和机具性能通过压实实验确定。
作业时,应严格按照实验所确定的参数进行。
每层摊铺后,应确保平整。
3.2.5 回填三合土每层的夯压遍数,根据压实实验确定。
作业时,应严格按照实验所确定的参数进行。
打夯应一夯压半夯,夯夯相接,行行相连,纵横交叉。
3.2.6 三合土分段施工时,应留成斜坡接槎,并夯压密实;上下两层接槎的水平距离不得小于1.0m。
3.2.7 铺至设计标高后,最后一遍夯打时,须加浇浓浆一层,待表面略凉干后,再在上面铺层砂子或炉渣,进行最后整平夯实,至表面泛浆为止。
4 质量标准
4.1 主控项目
4.1.1 石灰、砂和碎砖应符合2.1的要求。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和检查材质合格证明文件。
4.1.2 三合土的体积配合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和检查配合比通知单记录。
4.2 一般项目
4.2.1 三合土垫层表面的允许偏差应符合《建筑地面工程施工工艺标准总要求》表4.5的规定。
检验方法:按《建筑地面工程施工工艺标准总要求》表4.5中的检验方法检查。
4.3 关键控制点的控制
4.4 质量记录
4.4.1 材质合格证明文件及检测报告。
4.4.2 配合比通知单。
4.4.3 三合土垫层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4.4.4 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4.4.5 覆盖的隐蔽工程的验收记录。
5 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5.0.1 三合土垫层下土层不应被扰动,或扰动后未能恢复初始状态,清除被扰动土。
5.0.2 作业应连续进行,尽快完成。
在雨季应有防雨措施,防止遭到雨水浸泡;冬季应有保温防冻措施,防止受冻。
5.0.3 在雨、雪、低温、强风条件下,在室外或露天不宜进行三合土垫层作业。
5.0.4 避免不均匀夯填及漏夯现象的发生。
5.0.5 不合格相的处置
凡检验不合格的部位,均应返工纠正,并制定纠正措施,防止再次发生。
6 成品保护
6.0.1 施工时应注意对定位桩、标高控制桩、控制线的保护,不得触动、移位。
6.0.2 对所覆盖的隐蔽工程要有可靠保护措施,不得因填土夯压造成管道、基础的破坏或降低等级。
6.0.3 基土完工后应进行遮盖和拦挡,避免受侵害。
7 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
(1)在运输、堆放、施工土料过程中应注意安全环保、避免给社会环境带来危害,避免给人身带来伤害,应采取必要的措施。
(2)运输、施工所用车辆、机械的废气、噪声等应符合环保要求。
(3)电气装置应符合施工用电安全管理规定。
7.1危险源辩识及控制措施
注:表中内容仅供参考,现场应根据实际情况重新辩识。
7.2 环境因素辩识及控制措施
注:表中内容仅供参考,现场应根据实际情况重新辩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