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白居易年少诗精的故事

合集下载

白居易著名小故事简短

白居易著名小故事简短

白居易著名小故事简短
白居易著名的故事之一是关于他写诗的执着追求。

相传,白居易的邻居是一位上了年纪的老妇人,老妇人没有什么文化,但是白居易十分尊重她。

白居易每天在家里不断的写诗,写好了修改过后都会念给老妇人听。

老妇人有听不懂的地方或是嫌他的语言繁琐时就会说出来,白居易就拿回家继续修改,再念给她听,直到老妇人没有意见为止。

所以,白居易的诗大多通俗易懂,深入人心。

此外,白居易在青年时期还与一个名叫湘灵的女子有过一段初恋。

他们相识于白居易11岁随母迁至父亲白季庚任官所在地——徐州符离时,那时两人都是朝夕不离、青梅竹马的玩伴。

到白居易19岁、湘灵15岁时,两人情窦初开,开始了初恋。

然而,这段感情最终以悲剧收场,白居易的母亲因门户之见没有同意他和湘灵结婚。

贞元二十年(公元804年)秋,白居易在长安作了校书郎,需将家迁至长安,他回家再次恳求母亲允许他和湘灵结婚,但被母亲拒绝了。

白居易无奈,便怀着极其痛苦的心情离开了家。

这段经历为白居易的诗歌创作提供了很多素材和灵感。

关于白居易的故事三则

关于白居易的故事三则

关于白居易的故事三则白居易是我国著名的诗人。

扣下的诗词对于后世的影响很大。

但是你知道关于白居易的故事吗?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关于白居易的故事吧!哑语巧对相传白居易七个月大时,口中就常咿咿呀呀如同吟诗般,同时又可分辨有无二字。

三岁时就开始跟父亲学念诗,五岁起就能写出许多首诗来了。

至九岁时,已经能掌握诗的韵律,并善于对句。

十岁生日那天,亲朋好友都来祝贺。

饭余,其舅父叫白居易到堂上对句:曹子健七步成诗;白居易稍一思索,便已有了腹稿。

但他为了逗引大家,故意默然不语。

舅父以为他答不上来,取笑他道:“神童神童,今日如虫。

”白居易笑着说:“我早已对上,只未说而矣。

”众人大奇,催促白居易快说,白居易便说道:白居易一时无对。

舅父听了大是高兴。

风流往事“诗魔”白居易出生在一个小官僚家庭,从小就耳闻目染了被俾女侍候的乐趣。

据说,在他官居翰林学士的时候,就开始在家里储起妓女来,他最宠爱的妓女有两位:樊素和小蛮;曾有诗云:“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

白居易在苏州做官时,曾留下一首春风得意的《宿湖中》:“幸无案牍何妨醉,纵有笙歌不废吟。

十只画船何处宿,洞庭山脚太湖心。

”由此可知,白大诗人当年是何等风流。

即使后来被贬江州,却因聚友豪饮消愁于九江之上,而留下了传诵千古的佳作《琵琶行》。

白居易在杭州做官与在苏州时一样春风得意,风流潇洒,有不少青楼知己,他最看中的是一位艺名叫玲珑的官妓,经常携此妓外出游玩,留下了段段风流。

玲珑名声远播,色艺过人,当地的文人骚客以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为自豪,能请到玲珑作陪,便是有面子。

时在越州的元稹听说后心里痒痒,为了搞到玲珑,他花了一大把银子,才将玲珑弄来越州。

元稹让玲珑陪他一个多月,之后才将她送回杭州。

用今天大款嫖客的话讲,这是“包月”。

才华满腹的白大诗人也难逃纠缠于女人的命运,但世人却也不曾责怪于他与多少个女人在一起,在那样一个多情的时代,留下如此才气,如此风情,还有那满溢爱情之美的“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长恨歌》,还有那羞涩多情的“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琵琶行》,为这盛唐的诗坛添了明亮的一笔。

白居易写诗的故事

白居易写诗的故事

白居易写诗的故事
我国唐朝的大诗人白居易五六岁就开始学写诗,八九岁的时候,已经能按照诗歌的格律写诗,读起来琅琅上口。

白居易15岁那年,带着自己的诗稿,到京城长安拜见老诗人顾况,希望能得到他的指点。

顾况看到这个不速之客,原来是个少年,就不大当回事。

又看到诗稿上的名字是“居易”,就开玩笑地说:“长安这个地方米价很贵,在这里‘居’可很不‘易’啊!”白居易听了默不作声。

顾况随意打开诗稿,一读下去,就大为惊奇。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顾况不禁拍案叫绝。

他改变语气,郑重地说:“能写出这样的诗句,‘居’下去是不难的,刚才我是跟你开玩笑,不要见怪。


这样一来,白居易的诗名就传开了。

但他并不满足,他知道自己的学问还很浅,基本功还不扎实。

他回到家里,废寝忘食,发愤读书。

由于他整天念书,长时间趴在桌子上写字,以致口舌生疮,手指和胳膊肘上都生了老茧。

以后他又写了很多好诗,广泛流传。

我国北方少数民族首领,得到了白居易的诗,就令人翻译成本民族文字,叫大臣在朝廷里大声诵读。

白居易的名气越来越大,他对写诗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他认为一首好诗,首先要做到通俗易懂,上至王公贵族,下至赶马车夫,甚至乡下村民,要都能听懂。

于是,每当写好一首诗,他就在大街小巷,或村头树下,念给老太太们听,要是她们听不懂,他就改,一直改到她们能听懂为止。

白居易的小故事

白居易的小故事

白居易的小故事白居易,唐代文学家、政治家,被誉为“诗仙”。

他的诗歌作品流传至今,深受后人喜爱。

除了他的诗歌才华,白居易的生平也有许多有趣的小故事。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些关于白居易的小故事吧。

一、白居易的童年白居易出生在一个文化世家,从小就接受良好的教育。

他的父亲是一位知名的文学家,对白居易的文学才华起到了很大的影响。

在他的童年时期,他就展现出了对文学的浓厚兴趣。

他常常在家中的书房里读书,对古代文学作品有着深入的研究。

二、白居易的求学经历白居易在求学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困难。

由于家境贫寒,他无法接受正规的教育,只能通过自学来提高自己的文学水平。

他常常到书店借书,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来阅读。

他还经常参加一些文学讲座和讨论会,与其他文学爱好者交流学习。

通过这些努力,他逐渐成为了一位卓越的文学家。

三、白居易的官场生涯白居易在官场上也有着辉煌的一面。

他曾担任过许多重要的官职,如翰林学士、吏部侍郎等。

在这些职位上,他积极推动了许多改革措施,为国家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还以其聪明才智和卓越的文学才华赢得了许多人的赞赏和尊重。

四、白居易的爱情故事白居易的爱情故事也是人们津津乐道的。

他与杨贵妃之间有着一段深情的爱情故事。

白居易对杨贵妃的美丽和才华深深着迷,他写了许多诗歌表达对杨贵妃的爱慕之情。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他们的爱情故事并没有得到圆满的结局。

尽管如此,白居易对杨贵妃的深情依然流传至今。

五、白居易的晚年生活白居易的晚年生活过得相对安逸。

他退休后,回到了故乡,过上了宁静的生活。

他继续写作,并且与其他文学家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他的诗歌作品在晚年时期达到了巅峰,成为了他文学生涯的巅峰之作。

六、白居易的影响白居易的文学才华和政治成就对后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诗歌作品被广泛传播,并且成为了后世文学家的学习对象。

他的政治理念也为后人提供了许多启示和借鉴。

他的故事也成为了人们口耳相传的佳话,流传至今。

总结:白居易是一位伟大的文学家和政治家,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和故事。

诗词故事——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诗词故事——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诗词故事——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唐朝,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

白居易的诗语言平易通俗,善于以最朴实的词语表达深远的情感。

有“诗魔”之称。

白居易自小聪颖过人,读书十分刻苦,据说读书读得口舌生疮,写字写得手磨出茧,年纪轻轻,黑发早白。

贞元三年,十六岁的白居易从江南来到京都长安,寻求机会发展。

他带着自己的诗稿去拜会长安文坛领袖名士顾况。

顾况看到诗稿上“白居易”的名字,便开玩笑说:“长安米正贵,居住不容易啊!”等到翻看诗稿,读到“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句子时,马上连声叫好,并说:“好诗!好诗!文采如此,住遍天下又有什么难的!我刚才只是开玩笑罢了。

” 后来,顾况经常向别人谈起白居易的诗才,盛加夸赞,白居易的诗名就传开了。

《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尚书白居易应举,初至京,以诗谒著作顾况。

况睹姓名,熟视白公曰:“米价方贵,居亦弗易。

”乃披卷,首篇曰:“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却嗟赏曰:“得道个语,居亦易矣。

”因为之延誉,名声大振。

白居易曾有过一段风光无限的日子,35岁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

后来因写诗讽谕时事得罪当权者遭贬谪。

传世名篇诗作很多,如《长恨歌》、《琵琶行》等等,白居易晚年向佛,亦有禅诗良多。

白居易去世后,唐宣宗有吊诗曰:缀玉联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

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

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

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

本文为头条号作者发布,不代表今日头条立场。

【名人故事】名人故事 白居易――从居难到居易

【名人故事】名人故事 白居易――从居难到居易

【名人故事】名人故事白居易――从居难到居易白居易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美学家和诗人,也是唐代文人官员中极富声望的人物。

他的诗文深受人们喜爱,被誉为诗仙。

白居易的人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他经历了一段从居难到居易的人生历程。

白居易出生在一个地位贵族的家庭,他的祖父是唐朝的宰相。

白居易从小聪明机智,学习成绩出色,被誉为当时的奇才。

他的父亲因为政治争议被贬官,家境一落千丈。

这个家境的变故对年少的白居易来说是个巨大的打击,他不得不辍学寻找谋生的机会。

白居易的一生面临过很多困难和挫折,但是他从不因此而气馁。

他坚持学习,时常阅读各种书籍,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

他喜欢文学,对诗歌格调颇有独到之处。

在那个艰难的时期,白居易开始在诗歌上发掘自己的才华,也逐步获得了一些名望。

白居易的才华在当时的文坛上引起了一些人的关注,他逐渐结交了一些文艺界的名流。

他的诗歌开始被一些重要人士所赞赏,他的声誉也逐渐扩大。

在这个过程中,白居易的政治理想也开始发展起来。

他积极参与政治活动,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变国家的命运。

在唐代,政治和文化是分不开的,白居易意识到自己可以通过文化的力量来影响政治的走向。

他写了大量的诗歌、散文,探讨了许多社会问题,表达了自己的政治主张。

他主张政府要依法治国,对百姓要负责任,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他的政治理念逐渐被人们所接受,他的声望也越来越高。

白居易的政治抱负最终得到了实现。

他获得了一系列重要的官职,最后成为了尚书右丞相。

他在这个职位上积极参与政治决策,努力改善国家的状况。

他致力于国家的建设,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创意的政策,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白居易的成功和名声归功于他的才华和勤奋。

他克服了家庭困难和贫穷,坚持不懈地追求自己的理想,最终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他的一生是一个从居难到居易的故事,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才华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也为后人树立了榜样。

白居易的事迹告诉人们,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和努力的奋斗,就能够克服各种困难和挫折,最终获得成功。

年少诗精-白居易

年少诗精-白居易

年少诗精-白居易白居易生活在唐朝由盛到衰的时期,倍尝离乡背井之苦。

他的祖父和父亲做过县令一类的地方官,祖母和母亲都能诗善文。

他从小就受到很好的文化熏陶,五六岁时开始学写诗,八九岁时已通晓声韵。

他学习非常刻苦,读书、作文、学习写诗,一日也不间断。

因为经常朗读和写字,他的口舌生了疮,手肘磨出了老茧。

贞元三年(公元787年),16岁的白居易带着自己的诗稿,去京城长安,行进在咸阳古道上。

他从11岁起就远离故乡亲人,在浙江一带过着萍踪浪迹的生活;知道他今天来长安是希望在这人才荟萃的国都,得到诗人的推荐和延聘,找到一个理想的出路,施展自己的抱负。

老人越发怜爱这位才华横溢的少年诗人了。

顾况开始看到诗稿上写“白居易”三个大字时,还打趣说:“长安物价猛涨,只怕居住很不容易呢!”后来紧紧拉住白居易的手说:“年轻人,能写出这样的诗句,不要说住在长安,就是走遍天下也不困难了!老夫刚才开了个玩笑,可不要见怪噢。

”由于得到顾况的夸赞,白居易很快在长安出了名。

不到几年,他考中进士。

唐宪宗听说他的名气,又提拔他做了翰林学士,后来又派他担任右拾遗。

白居易并不是一个追名逐利、阿谀奉承的官僚。

他创作了大量乐府诗,有不少是揭露当时社会上的不良现象,对官僚统治集团鱼肉人民的罪行进行无情的抨击,对劳动人民的痛苦遭遇表示无限的同情。

他又敢于向皇上犯言直谏,大胆发表意见,所以皇帝反感,同僚妒恨,他一生政治上很不得志,后来降为江州司马。

以后虽然又几次回到京城,做了几任大官,但因为朝政混乱,像白居易这样的人不可能有所作为。

他把主要精力用于诗歌创作,共写下二千八百多首诗,这些诗成为我国文学宝库中灿烂的明珠。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白居易小时候的故事

白居易小时候的故事

⽩居易(772-846),字乐天,号⾹⼭居⼠,⼭西太原⼈。

唐朝杰出的现实主义诗⼈,是唐代作品最多的诗⼈。

她的诗明⽩⼩畅,通俗易懂。

代表作有《长恨歌》、《琵琶⾏》等。

⽩居易⼩时候就特别聪明懂事。

有⼀天,他正在家中玩耍,忽听到门外的街上有⼈在争吵,乳母带他到门外看个究竟,原来是两个⼥邻居,抱着⼀只芦花⽼母鸡争执不下,双⽅都说母鸡是⾃家的。

可是⽤什么办法来确认呢? 这时,⼩居易说话了:“你们别吵了,先把母鸡放在地上。

母鸡念旧窝,它会⾃⼰回家的,他进了谁家的门,⾃然就是谁家的了。

”众⼈⼀听,都说这个办法好。

两⼈把母鸡放在地下,那母鸡⼀旦挣脱了束缚,⼀溜⼩跑就进了东家的门。

在众⼈的哄笑声中,西家的⼥邻居脸⾊通红的低头⾛了。

⼤家都夸奖5岁的⽩居易聪明,⼩⼩年纪就能明断邻⾥纠纷。

母亲出⽣书⾹门第,写诗作画也很精通。

从⼩就教居易兄弟两⼈作诗,告诉他们诗词应该讲究的平、对仗、意境、诗眼等基本要领。

没有多久,⼩哥俩的诗词就做的不错了。

有⼀次,⽩居易和⼏个同窗好友到溜沟⼭野炊。

即是野炊,总得有⼈烧⽕做饭吧,于是⽩居易提议,我们做对⼦,谁对不上来,就让谁烧⽕,⼤家都同意。

⽩居易低头沉思了⼀会,抬头说:“我先出个上联,‘⽔⽔⼭⼭处处明明秀秀’,你们注意,我这可是顺读倒读都可以的。

”⼩伙伴们各⾃捧着脑袋想了半天,都摇摇头:“还是⾃⼰对吧。

”“好,我把它到过来,秀秀明明处处⼭⼭⽔⽔,奇奇好好时时⾬⾬晴晴。

”⽩居易这下不⽤烧⽕了。

⽩居易的童年和少年时代,社会动荡不安,潘镇割据,民不聊⽣。

未必战乱,⽗母先后把它送到南⽅和北⽅,颠沛流离的⽣活,使他过早品尝到⽣活的艰⾟,了解了许多下层劳动⼈民的苦难,为他的创作提供了素材。

16岁时,⽩居易初到长安,拜见着名的诗⼈顾况,诗⼈听说他名字叫居易,就笑着说:“居在长安,达官如云,百姓如蚁,柴贵⽶也贵,居⼤不易啊。

”当读到他的五⾔律诗《赋得古原草送别》中:“离离原上草,⼀岁⼀枯荣。

野⽕烧不尽,春风吹不⽣”时,顾况⼤为赞赏。

关于白居易的小故事

关于白居易的小故事

关于白居易的小故事
1. 少年问诗
相传白居易少年时代,曾经去拜访当时著名的诗人顾况。

顾况看到白居易的名字,就开玩笑说:“长安米贵,居大不易。

”意思是说,长安的物价很高,生活不容易,想居住在这里并不容易。

然而,当顾况翻开白居易的诗卷时,看到了“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首诗,不禁赞叹不已,改口说:“道得个语,居即易矣。

”意思是说,能写出这样的好诗,住在长安就不难了。

2. 长安居易
白居易在长安时,曾居住在一个叫做东亭的地方。

他在这里种了很多竹子,并经常在竹林中散步、写诗。

有一次,他邀请好友刘禹锡来家中做客,并在竹林中设宴款待。

刘禹锡看到这片竹林,不禁赞叹道:“此处真是长安居易之所啊!”意思是说,这里的环境清幽宜人,就像白居易的诗一样清新自然,住在这里真是很舒适。

从此,“长安居易”就成为了一个成语,用来形容居住环境优美、舒适。

1。

白居易的5个有趣小故事

白居易的5个有趣小故事

白居易的5个有趣小故事(一)爱恋湘灵白居易11岁那年,因避家乡战乱,随母将家迁至父亲白季庚任官所在地——徐州符离(今安徽省宿县境内)。

之后在那里与一个比他小4岁的邻居女子相识,她的名字叫湘灵,长得活泼可爱,还懂点音律,于是两人就成了朝夕不离、青梅竹马的玩伴。

到白居易19岁、湘灵15岁时,情窦初开,两人便开始了初恋。

白居易有一首诗名为《邻女》,追叙了十五岁的湘灵,赞美湘灵的美丽和她悦耳的嗓音。

贞元十四年(798),白居易27岁的时候,为了家庭生活和自己的前程,他不得不离开符离去江南叔父处。

一路上他写了三首怀念湘灵的诗。

分别是《寄湘灵》、《寒闺夜》和《长相思》。

由诗中可以清楚地看出,白居易与湘灵经过17年的相处和8年的相恋,感情已经很深了。

离别后不但苦苦相思,而且已考虑过结婚问题。

但是湘灵担心她家门第低,攀不上白居易。

最后表示了愿至天必成和步步比肩行的恳切愿望。

贞元十六年初,白居易29岁考上了进士,回符离住了近10个月,恳切向母亲要求与湘灵结婚,但被封建观念极重的母亲拒绝了。

白居易无奈,便怀着极其痛苦的心情离开了家。

贞元二十年(公元804年)秋,白居易在长安作了校书郎,需将家迁至长安,他回家再次苦求母亲允许他和湘灵结婚,但门户大于一切的母亲,不但再次拒绝了他的要求,且在全家迁离时,不让他们见面。

他们的婚姻无望了,但他们深厚的爱情并没从此结束。

白居易以不与他人结婚惩罚母亲的错误,并三次写了怀念湘灵的诗:《冬至夜怀湘灵》、《感秋寄远》和《寄远》。

在近8年里,母亲再没让白居易和湘灵见面,也不允许他提起湘灵。

白居易37岁时才在母亲以死相逼下,经人介绍与同僚杨汝士的妹妹结了婚,但直到元和七年还写诗思念湘灵。

例如《夜雨》、《感镜》等。

后来白居易蒙冤被贬江州途中,和杨夫人一起遇见了正在漂泊的湘灵父女,白居易与湘灵抱头痛哭了一场,并写下了题为《逢旧》的诗。

这时白居易已经44岁,湘灵也40岁了,但未结婚。

这首诗里白居易再次用了恨字,此恨与《长恨歌》的恨不会毫无关系,所以说白居易亲身经历的这段悲剧般的爱情为《长恨歌》打下了基础。

唐朝诗人白居易的历史故事

唐朝诗人白居易的历史故事

唐朝诗人白居易的历史故事白居易是我国唐朝的伟大诗人,他的诗歌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

你们知道拥有“诗魔”和“诗王”之称的他的一些历史趣事吗?下面小编精心整理了白居易的故事,供大家参考,希望你们喜欢!白居易小时候的故事唐代诗人白居易出生在一个小官僚家庭,自幼好学,是个很有天分的孩子。

他5岁开始作诗,日日勤学苦练,十几岁便在家乡小有名气。

16岁时,白居易长途跋涉到京城参加科举考试。

顾况是当时一位较有影响的诗人,许多学子都会带自己的诗作去向他求教。

白居易也听说过顾况的大名,于是,一到长安,他便拿着自己的诗卷前去拜谒,希望顾况能指点一二。

门人将白居易领入府中。

顾况见来人是个乳臭未干的年轻人,心里颇有些轻慢。

当他看到诗卷上署名“白居易”时,更觉得可笑,便说:“长安米贵,‘居’大不‘易’啊!你还是快回乡下去吧!”听了这略有嘲弄之意的话,白居易并不辩解。

接着,顾况打开诗卷,映入眼帘的是一首《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读到这里,顾况不禁站起来,高声赞叹道:“好诗!”他一改刚才轻慢的态度,郑重地对白居易说,“你能写出这么好的诗,别说长安,就算整个天下,‘居’又何难!”从此,白居易名动京师,他那首得到顾况称赞的《赋得古原草送别》,更是被千古传诵。

为两块石头自责的白居易白居易不仅是唐代的一位著名诗人,而且还是一位清廉勤政的官员。

在他任杭州刺史期间,由于他为官清廉,再加上他为当地老百姓做了很多好事,因此深受杭州人民的拥护和爱戴。

三年后,白居易辞去官职,告别杭州人民,回到家乡。

一天,白居易吃过早饭走进书房,很自然地拿起书桌上两块从杭州天竺山的石头观赏起来。

看着看着,猛地他心头一震,感觉自己做了一件很不光彩的事,他感到很对不起杭州、对不起天竺山。

于是,他提笔写下了一首满含自责的诗句。

恰在此时,他的朋友刘禹锡登门拜访。

他俩一见面便亲热地交谈起来,本来还在深深自责中的白居易全然忘却了刚才的事情。

白居易年轻时的5个故事和对应的5首古诗

白居易年轻时的5个故事和对应的5首古诗

白居易年轻时的五个故事和五首古诗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朝著名诗人。

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特别是他的青年时期,更是充满了诗意与哲理。

以下是关于白居易年轻时的五个故事和对应的五首古诗。

一、少年白居易的故事和他的《赋得古原草送别》年少的白居易在离家求学的途中,途经一片草原,看到青青的草地被风吹得起伏不定,心生感触,于是创作了这首《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中写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这四句诗形象地描绘了草原的生机勃勃和生生不息的生命力。

二、白居易的考试经历和他的《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年轻时参加科举考试,但因文笔过于直率,未能通过。

然而,他并未因此而气馁,反而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文学信念。

他在《赋得古原草送别》中写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表达了他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和对未来的坚定信心。

三、白居易的爱情故事和他的《长相思》白居易年轻时曾深爱过一个女子,但由于种种原因,两人最终未能走到一起。

这段爱情让他深受打击,但他并没有放弃对美好爱情的追求。

他在《长相思》中写道:“花非花,雾非雾。

夜半来,天明去。

来如春梦不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

”表达了他对逝去爱情的深深怀念和惋惜。

四、白居易的友情故事和他的《琵琶行》白居易年轻时有一个非常好的朋友,名叫元稹。

他们两人的友情深厚,经常在一起吟诗作对。

然而,元稹后来因病去世,白居易非常伤心。

他在《琵琶行》中写道:“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表达了他对元稹深深的思念和对友情的珍视。

五、白居易的旅行故事和他的《忆江南》白居易年轻时曾经游历过许多地方,其中最让他难忘的是江南的美景。

他在《忆江南》中写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表达了他对江南美景的喜爱和留恋。

以上就是关于白居易年轻时的五个故事和对应的五首古诗。

这些故事和诗歌不仅展现了白居易的人生经历和情感世界,也让我们看到了他的人格魅力和文学才华。

白居易的故事

白居易的故事

龙源期刊网
白居易的故事
作者:郭村荣
来源:《初中生(二年级)》2005年第10期
相传白居易三岁时就开始念诗,五岁就写出许多首诗,至九岁时,已经能掌握诗的韵律,且善于对句了。

十岁生日那天,亲朋好友都来祝贺。

饭后,其舅父叫白居易到堂上对句:“曹子建七步成诗。


白居易稍一思索,便有了腹稿,但他故意默然不语。

舅父以为他对不上来,取笑他道:“神童神童,今日如虫。

”白居易笑着说:“我早已对上,只未说出而已。

”众人大奇,催白居易快说,白居易便说道:“白居易一时无对。

”舅父听了颇为高兴。

白居易长大后,舅父带他到长安向当时年已花甲的名诗人顾况求教。

白居易见到顾况说:“顾大人,我是来向您请教的。

我写了一卷诗,请大人指教!”
顾况一见是乡下来的,很不耐烦。

当他看到诗卷上的名字是“白居易”时,更觉得可笑,说:“长安米贵,‘白居’不‘易’啊!你还是快回乡下去吧!”
“我是在乡下居住,很快就要回去。

只是听说您是很有学识的人,想请您过过目。

要是您重任在身,来不及看,我可先读一首,请您听一听。

”说罢,白居易翻出一首诗,读了起来:“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当顾况听到“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时,不由自主地站了起来,他伸过手去,把诗卷接了过来,并收白居易为弟子。

顾况对白居易说:“你能写出这么好的诗,‘居’天下何难!”。

白居易的小故事

白居易的小故事

白居易的小故事白居易,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作被誉为“诗中之圣”,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除了他的诗歌才华外,他的一生也有许多动人的小故事。

白居易年轻时是一个有抱负的青年,他渴望在官场上有所作为。

然而,他并不是一个心高气傲的人,而是十分谦和和善良。

有一次,他在街上遇到了一个行乞的老人,老人瘦弱的身躯和乞讨的眼神深深触动了白居易的心。

他立刻掏出自己的钱袋,将里面所有的钱都给了老人。

这件事情在当时的社会上引起了轰动,人们都对白居易的行为赞叹不已。

白居易虽然是一个官员,但他并不是一个世俗的人,他对人民的疾苦和困苦有着深切的同情心。

有一次,他在巡视自己的领地时,发现了一片荒芜的土地,当地的百姓生活贫困,无法谋生。

白居易决定动用自己的家底,帮助当地的百姓重建家园。

他组织人们一起开垦土地,种植庄稼,还在当地修建了一座水利工程,为当地人民解决了用水难题。

白居易的慷慨和善举让当地的百姓对他都感激不尽。

白居易还是一个热爱诗歌的人,他的诗作以清新、明快、豪放的风格著称。

他的诗歌中融入了他对人生和社会的感悟,展现了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他的诗歌被后人传颂不衰,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

白居易的一生充满了传奇和故事,他的善良、宽厚、才华横溢让人们对他铭记于心。

他的小故事不仅仅是一段历史,更是一种精神的传承。

白居易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仁爱和善良,他的故事激励着后人不断追求美好,助人为乐,用心灵的力量温暖世界。

白居易的小故事,如同他的诗歌一样,永远闪耀着光芒,激励着我们不断向前。

他的故事告诉我们,善良和美好的事物永远不会过时,它们会一直在人们心中发光发热,指引着我们走向更美好的明天。

愿我们都能像白居易一样,用心灵的力量传递爱和温暖,让世界充满美好和希望。

公元801年,29岁的白居易终于考中了进...

公元801年,29岁的白居易终于考中了进...

公元801年,29岁的白居易终于考中了进...公元801年,29岁的白居易终于考中了进士,他再次鼓起勇气告诉母亲,要娶湘灵为妻。

谁知,母亲又拒绝了。

33岁,他当上校书郎,又一次恳求,母亲却说你们永世都不能再见。

这个遗憾成了白居易一辈子也抹不去的痛,直到晚年他还总是梦到湘灵。

此生不能与心爱的女子结婚,成为白居易一生的遗憾。

他在心里悲痛的念着,“不得哭,潜别离。

不得语,暗相思。

两心之外无人知……”白居易和湘灵是青梅竹马,那时白居易11岁,湘灵7岁。

因为两家是邻居,所以两个两人从小就在一起玩耍。

8年后,白居易长成了风度翩翩少年,湘灵也出落的如花似玉,她有多美呢,白居易在诗里就说,“娉婷十五胜天仙,白日嫦娥旱地莲。

”最关键的是湘灵活泼可爱又能歌善舞的美女。

青春的荷尔蒙在两人的身上散发,直至恋爱。

起初,白居易告诉母亲,要娶湘灵为妻,母亲大怒,坚决不同意湘灵高攀白家。

白居易虽表面不说,私下里还是和湘灵腻在一起。

没过多久,白居易的父亲职位调动,一家人离开符离,前往襄阳。

他们二人也被迫分开。

此时白居易写了一首《寄湘灵》怀念自己心仪的女子。

后来,白父去世,白居易回符离守孝3年,再次见到梦中的女子湘灵。

他再次向母亲表明心意,娶湘灵为妻,白母又拒绝了。

白居易心想,倘若自己有了功名,母亲或许能让步。

他潜心学习,终于在29岁考中进士。

怀着欣喜的心情,白居易再次恳请母亲允许他和湘灵的婚事,但母亲二话没说还是拒绝了。

白居易无法理解,母亲为何如此固执。

33岁,白居易成为校书郎,再一次恳求母亲成全和湘灵的婚事,母亲依旧拒绝了。

年少的爱情,来了,挡也挡不住。

但白居易终究也没敢违抗母命,辜负了爱情,于37岁,娶了京兆尹杨虞卿的妹妹。

而日日盼着白郎的湘灵得知此消息,决然的离开了家乡符离,发誓再也不见负心汉。

据说,婚后并不幸福的白居易还去符离找过湘灵,但她们家早已搬走了。

或许是缘分未了,11年后,白居易被贬,偶遇了湘灵。

此时的湘灵已经从花季少女变成了满脸皱纹40岁的妇人。

白居易年少时写的诗

白居易年少时写的诗

白居易年少时写的诗
嘿,你知道吗?白居易年少的时候,那诗作就如同春日里刚冒尖的
嫩苗,充满着生机与希望!比如说他那首,“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这几句多厉害呀!就好像一个顽强的战士,无论遭遇多少艰难险阻,都能重新站起来。

当时的白居易,还是个青涩的少年,却有着如此深刻的感悟和才华,难道不令人惊叹吗?他怎么就能写出这样饱含生命力的诗句呢?就像
一颗璀璨的星星,在诗坛的天空中早早地闪耀着光芒。

再看看咱们年少的时候,还在为一些小事烦恼,人家白居易已经能
把对自然、对生命的理解融入到诗里啦!他的诗就像一把钥匙,打开
了人们对美好与坚韧的认知之门。

在我看来,白居易年少时的诗作,不仅展现了他过人的天赋,更让
我们看到了一个少年对世界的敏锐观察和独特思考。

这难道不值得我
们反复品味和学习吗?。

白居易十六岁写的诗

白居易十六岁写的诗

白居易十六岁写的诗
哎呀,你知道吗?白居易十六岁就写出了令人惊叹的诗!想当年,他还是个青葱少年,却有着超乎常人的才情。

就拿那首来说,“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这简简单单的几句,咋就这么有魔力呢?这不就像咱们的人生嘛,有时候会遭遇挫折,就像野火摧残了绿草,可只要咱们有那股子坚韧劲儿,就像春风中的小草,总会重新焕发生机!
你想想,十六岁的咱们在干啥?估计还在为作业发愁,为考试头疼呢。

可人家白居易,已经能把自己的情感和思考融入到诗里,还写得那么好!
当时的白居易,或许就像一颗刚刚崭露头角的星星,虽然光芒还不算耀眼,但已经展现出了非凡的潜力。

他的诗句,不就是他向世界发出的声音吗?
我觉得啊,白居易十六岁能写出这样的诗,真的太了不起啦!这充分证明了才华这东西,有时候真的不分年龄大小,只要有心,就能绽放出绚烂的光彩!。

白居易年少诗精故事

白居易年少诗精故事

白居易年少诗精故事白居易年少诗精故事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关于白居易年少诗精的故事的文章,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更多儿童故事资源请搜索儿童故事频道与你分享!白居易生活在唐朝由盛到衰的时期,倍尝离乡背井之苦。

他的祖父和父亲做过县令一类的地方官,祖母和母亲都能诗善文。

他从小就受到很好的文化熏陶,五六岁时开始学写诗,八九岁时已通晓声韵。

他学习非常刻苦,读书、作文、学习写诗,一日也不间断。

因为经常朗读和写字,他的口舌生了疮,手肘磨出了老茧。

贞元三年(公元787年),16岁的白居易带着自己的诗稿,去京城长安,行进在咸阳古道上。

他从11岁起就远离故乡亲人,在浙江一带过着萍踪浪迹的生活;知道他今天来长安是希望在这人才荟萃的国都,得到诗人的推荐和延聘,找到一个理想的出路,施展自己的抱负。

老人越发怜爱这位才华横溢的少年诗人了。

顾况开始看到诗稿上写“白居易”三个大字时,还打趣说:“长安物价猛涨,只怕居住很不容易呢!”后来紧紧拉住白居易的手说:“年轻人,能写出这样的.诗句,不要说住在长安,就是走遍天下也不困难了!老夫刚才开了个玩笑,可不要见怪噢。

”由于得到顾况的夸赞,白居易很快在长安出了名。

不到几年,他考中进士。

唐宪宗听说他的名气,又提拔他做了翰林学士,后来又派他担任右拾遗。

白居易并不是一个追名逐利、阿谀奉承的官僚。

他创作了大量乐府诗,有不少是揭露当时社会上的不良现象,对官僚统治集团鱼肉人民的罪行进行无情的抨击,对劳动人民的痛苦遭遇表示无限的同情。

他又敢于向皇上犯言直谏,大胆发表意见,所以皇帝反感,同僚妒恨,他一生政治上很不得志,后来降为江州司马。

以后虽然又几次回到京城,做了几任大官,但因为朝政混乱,像白居易这样的人不可能有所作为。

他把主要精力用于诗歌创作,共写下二千八百多首诗,这些诗成为我国文学宝库中灿烂的明珠。

白居易小时候的故事

白居易小时候的故事

白居易小时候的故事
白居易小时候的故事
唐代诗人白居易出生在一个小官僚家庭,自幼好学,是个很有天分的孩子。

他5岁开始作诗,日日勤学苦练,十几岁便在家乡小有名气。

16岁时,白居易长途跋涉到京城参加科举考试。

顾况是当时一位较有影响的`诗人,许多学子都会带自己的诗作去向他求教。

白居易也听说过顾况的大名,于是,一到长安,他便拿着自己的诗卷前去拜谒,希望顾况能指点一二。

门人将白居易领入府中。

顾况见来人是个乳臭未干的年轻人,心里颇有些轻慢。

当他看到诗卷上署名“白居易”时,更觉得可笑,便说:“长安米贵,‘居’大不‘易’啊!你还是快回乡下去吧!”
听了这略有嘲弄之意的话,白居易并不辩解。

接着,顾况打开诗卷,映入眼帘的是一首《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读到这里,顾况不禁站起来,高声赞叹道:“好诗!”他一改刚才轻慢的态度,郑重地对白居易说,“你能写出这么好的诗,别说长安,就算整个天下,‘居’又何难!”
从此,白居易名动京师,他那首得到顾况称赞的《赋得古原草送别》,更是被千古传诵。

关于白居易的故事

关于白居易的故事

关于白居易的故事我国著名的诗人白居易,是继唐代诗人李白、杜甫之后的又一位出类拔萃的人物。

说起白居易,大多数人可能都会觉得这是一个生错了朝代的人物。

下面是店铺搜集整理的关于白居易的故事,希望对你有帮助。

关于白居易的故事:爱恋湘灵白居易11岁那年,因避家乡战乱,随母将家迁至父亲白季庚任官所在地——徐州符离(今安徽省宿县境内)。

之后在那里与一个比他小4岁的邻居女子相识,她的名字叫湘灵,长得活泼可爱,还懂点音律,于是两人就成了朝夕不离、青梅竹马的玩伴。

到白居易19岁、湘灵15岁时,情窦初开,两人便开始了初恋。

白居易有一首诗名为《邻女》,追叙了十五岁的湘灵,赞美湘灵的美丽和她悦耳的嗓音。

贞元十四年(798),白居易27岁的时候,为了家庭生活和自己的前程,他不得不离开符离去江南叔父处。

一路上他写了三首怀念湘灵的诗。

分别是《寄湘灵》、《寒闺夜》和《长相思》。

由诗中可以清楚地看出,白居易与湘灵经过17年的相处和8年的相恋,感情已经很深了。

离别后不但苦苦相思,而且已考虑过结婚问题。

但是湘灵担心她家门第低,攀不上白居易。

最后表示了愿至天必成和步步比肩行的恳切愿望。

贞元十六年初,白居易29岁考上了进士,回符离住了近10个月,恳切向母亲要求与湘灵结婚,但被封建观念极重的母亲拒绝了。

白居易无奈,便怀着极其痛苦的心情离开了家。

贞元二十年(公元804年)秋,白居易在长安作了校书郎,需将家迁至长安,他回家再次苦求母亲允许他和湘灵结婚,但门户大于一切的母亲,不但再次拒绝了他的要求,且在全家迁离时,不让他们见面。

他们的婚姻无望了,但他们深厚的爱情并没从此结束。

白居易以不与他人结婚惩罚母亲的错误,并三次写了怀念湘灵的诗:《冬至夜怀湘灵》、《感秋寄远》和《寄远》。

在近8年里,母亲再没让白居易和湘灵见面,也不允许他提起湘灵。

白居易37岁时才在母亲以死相逼下,经人介绍与同僚杨汝士的妹妹结了婚,但直到元和七年还写诗思念湘灵。

例如《夜雨》、《感镜》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白居易年少诗精的故事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关于白居易年少诗精的故事的文章,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更多儿童故事资源请搜索与你分享!
白居易生活在唐朝由盛到衰的时期,倍尝离乡背井之苦。

他的祖
父和父亲做过县令一类的地方官,祖母和母亲都能诗善文。

他从小就
受到很好的文化熏陶,五六岁时开始学写诗,八九岁时已通晓声韵。

他学习非常刻苦,读书、作文、学习写诗,一日也不间断。

因为经常
朗读和写字,他的口舌生了疮,手肘磨出了老茧。

贞元三年(公元787年),16岁的白居易带着自己的诗稿,去京城
长安,行进在咸阳古道上。

他从11岁起就远离故乡亲人,在浙江一带
过着萍踪浪迹的生活;知道他今天来长安是希望在这人才荟萃的国都,
得到诗人的推荐和延聘,找到一个理想的出路,施展自己的抱负。


人越发怜爱这位才华横溢的少年诗人了。

顾况开始看到诗稿上写“白
居易”
三个大字时,还打趣说:“长安物价猛涨,只怕居住很不容易呢!”后来紧紧拉住白居易的手说:“年轻人,能写出这样的诗句,不要说
住在长安,就是走遍天下也不困难了!老夫刚才开了个玩笑,可不要见
怪噢。


因为得到顾况的夸赞,白居易很快在长安出了名。

不到几年,他
考中进士。

唐宪宗听说他的名气,又提拔他做了翰林学士,后来又派
他担任右拾遗。

白居易并不是一个追名逐利、阿谀奉承的官僚。

他创作了大量乐
府诗,有很多是揭露当时社会上的不良现象,对官僚统治集团鱼肉人
民的罪行实行无情的抨击,对劳动人民的痛苦遭遇表示无限的同情。

他又敢于向皇上犯言直谏,大胆发表意见,所以皇帝反感,同僚妒恨,他一生政治上很不得志,后来降为江州司马。

以后虽然又几次回到京城,做了几任大官,但因为朝政混乱,像白居易这样的人不可能有所
作为。

他把主要精力用于诗歌创作,共写下二千八百多首诗,这些诗成为我国文学宝库中灿烂的明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