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政治经济学》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政治经济学》复习资料(完整版)

《政治经济学》复习资料(完整版)

《政治经济学》复习资料第一篇:政治经济学的一般原理和范畴第一章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本章重点难点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3、政治经济学的科学性与阶级性学习目的了解政治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科学性和阶级性的统一一、单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A、揭示生产力发展规律的科学B、反映人与自然界相互关系的科学C、为各阶级共同利益服务的科学D、揭示社会生产关系发展规律的科学2、政治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是在()A、17世纪初期产生的B、17世纪中叶产生的C、18世纪初期产生的D、18世纪中叶产生的3、政治经济学所研究的社会生产关系也就是()A、政治法律关系B、神会历史关系C、人文教育关系D、经济利益关系4、在人类的各种社会关系中起支配与制约作用的是()A、宗教关系B、生产关系C、政治关系D、家族关系5、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阶级性和()A、利益性的统一B、科学性的统一C、抽象性的统一D、规范性的统一6、具有高度科学性和真理性的政治经济学是()A、小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B、古典政治经济学C、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D、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7、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整个思想体系是为()A、各个阶级的共同利益服务的B、无产阶级的经济利益服务的C、资产阶级的经济利益服务的D、小资产阶级的利益服务的参考答案:1、D 2、B 3、D 4、B 5、B 6、C 7、C二、多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所研究的生产关系()A、是指社会再生产过程中诸环节和谐方面的关系B、是人们在社会生产过程中形成的诸方面经济关系的总和C、是人们在社会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生产关系体系D、包括直接生产过程中的经济关系E、包括分配关系,交换关系,消费关系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A、无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学B、不断发展和创新的政治经济学C、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创立的D、在19世纪中叶所建立的E、阶级性和科学性相统一的3、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要在研究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基础上同时研究()A、社会主义经济体制B、社会主义经济运行C、资源配置方式D、经济增长与发展E、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4、政治经济学之所以有鲜明的阶级性是因为()A、它所研究的内容涉及人们的经济利益关系B、经济利益关系会表现为阶级利益关系C、对一定性质的经济关系和对阶级有不同的态度D、它研究的是生产力的发展变化规律E、它是具有高度科学性的学科5、政治经济学的阶级性与科学性的关系是()A、任何阶级的政治经济学都有阶级性和科学性B、任何阶级的政治经济学都有阶级性,没有科学性C、任何阶级的政治经济学都有科学性,没有阶级性D、任何阶级的政治经济学都具有鲜明的阶级性E、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阶级性和科学性的统一参考答案:1、ABCDE 2、ABCDE 3、ABCDE 4、ABC 5、DE三、简答题1、马克思为什么侧重研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答:(1)马克思要揭示资本主义制度的内在矛盾和发展历史趋势,为工人阶级的社会主义运动和最终以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提供理论武器。

政治经济学复习资料

政治经济学复习资料

政治经济学复习资料一、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解决商品内在使用价值和价值矛盾的关键是()A. 货币的出现B. 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划分C. 商品交换的实现D. 社会分工的不断发展2、某资本主义工厂工作日为8小时,其中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各4小时,月工资总额为5万元,则该厂资本每月获剩余价值()A. 5万元B. 10万元C. 30万元D. 60万元3、解决资本总公式矛盾的条件是()A. 劳动力成为商品B. 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划分C. 工人的劳动时间必须超过一定点D. 价值增殖既不在流通领域又不能离开流通领域4、个别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直接动机是()A. 获取绝对剩余价值B. 获取相对剩余价值C. 获取超额剩余价值D. 降低劳动力价值5、剩余价值的实现是在产业资本循环的()A. 购买阶段B. 生产阶段C. 销售阶段D. 流通阶段6、当预付总资本量一定时,预付资本总周转速度的快慢取决于()A. 固定资本的周转速度B. 流动资本的周转速度C. 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平均周转速度D. 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例以及各自的周转速度7、商品的生产成本是()A. c+mB. c+vC. v+mD. c+v+m8、资本主义利润率反映的是()A. 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B. 预付不变资本的增殖程度C. 预付可变资本的增殖程度D. 全部预付资本的增殖程度9、绝对地租形成的原因是()A. 资本主义土地经营权的垄断B. 资本主义土地私有权的垄断C. 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低于工业D. 土地肥沃程度和地理位置的差别10、银行利润的来源是()A. 银行资本家自有资本的平均利润B. 银行雇员所创造的剩余价值C. 生产部门的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D. 存贷款利息差额再减去经营银行的业务费用的余额二、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1、简述商品两因素的关系。

2、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与意义是什么?3、简述产业资本循环的几个阶段,采取的职能形式和执行的职能。

政治经济学复习资料 政经

政治经济学复习资料 政经

一、填空题(每题1分,共10 分)1、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生产关系)。

2、作为价值实体的劳动是(抽象劳动)。

3、准确反映资本家对雇佣工人剥削程度的指标是(剩余价值率)。

4、级差地租产生的原因是(垄断经营有限的较优等土地);绝对地租产生的原因是(土地私有权)的垄断。

5、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核心是(实现问题,即社会总产品的各个部分的价值补偿和物质补偿问题)。

6、在股份制中,实行一股一票,体现的是(出资者)主权;在合作制中,实行一人一票,体现的是(劳动者)主权。

7、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性质是由其(处于主体或主导地位的所有制形式决定)。

8、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形式是(公司制企业)。

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在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中,以生产资料的形式存在的那部分资本,在生产过程中其价值被转移到新产品中去,不改变原有的价值量,因而被称为不变资本。

另一部分用来购买劳动力的资本是可变资本。

劳动力在生产过程中创造新价值,而且能够创造出大于劳动力价值的价值,即剩余价值。

由于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资本会发生价值增值,所以被称为可变资本。

2、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是单个资本增大的两种基本方式。

资本积聚是资本积累的直接结果,即个别资本通过剩余价值的资本化而增大其总额的一种方式。

而资本集中则是由若干分散的小资本合并成大资本的过程。

资本积累与资本集中的区别在于:(1)资本积聚以资本积累为基础,因而单个资本增大的同时,也使社会总资本增大;而资本集中是原有资本的重新组合,虽然使单个资本变大,但不能使社会总资本增大。

(2)资本积聚的规模和速度最终受到原有资本积累速度和社会财富增长限制,因而其增长是缓慢的;而资本集中可以不受资本积累速度的限制,可以在较短时间有效资本合并为大资本,所以增大速度很快。

3、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经济增长是一个国家一定时期总产量(包括商品和服务)和生产能力的增加。

一般用国民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总产值的变动率来衡量。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复习资料(精心梳理的,很实用)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复习资料(精心梳理的,很实用)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马政经第一章第一节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形成的历史背景、理论来源( 1 )历史背景是: 19 世纪中叶,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矛盾日益显露,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发展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

一方面,为资本主义辩护的庸俗经济学逐渐取代古典政治经济学而居统治地位;另一方面,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迫切要求无产阶级科学理论的指导。

( 2 )主要理论来源是:古典政治经济学和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发展的理论(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面分析了自由竞争资本主义经济,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发展和灭亡的一般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一般规律,并对未来社会的经济关系做了原则性的预见,创立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 2 )列宁根据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资本主义发展的新变化,建立了垄断资本主义理论;通过对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规律的深刻论证,提出了社会主义革命可能首先在一国或数国取得胜利的论断,领导俄国工人阶级取得十月革命的胜利,并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进行了积极探索,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

( 3 )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中央领导集体,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以及改革开放等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上,用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经济理论。

特别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提出和实践,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

马政经第一章第二节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基础( 1 )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

( 2 )物质资料生产包括生产 ( 直接生产过程 ) 、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

生产对分配、交换和消费起决定作用,表现在:生产为分配、交换和消费提供物质资料;生产的发展状况决定着分配、交换和消费的水平、结构和方式。

政治经济学复习资料

政治经济学复习资料

一、物质资料的生产产为人类提供基本的吃、穿、住、行等生活和生存资料,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基本要素:人类进行物质资料生产具备三个基本要素:1.人的劳动,即劳动力的支出。

主要是指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的劳动者有目的地改造自然的活动。

它是生产的最基本的要素。

2.劳动资料,即劳动手段。

主要是指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用以改变和影响劳动对象的一切物质手段和物质条件,包括生产工具、生产场所、道路、运河等,其中最重要的是生产工具。

3.劳动对象,即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所加工的一切物质资料。

它分成两类:一类是未经人加工可直接纳入生产过程的自然物,如原始森林的树木、地下埋藏的煤层和矿石等;另一类是经过人的劳动加工过的物质资料,如棉花、钢铁等原材料。

要素关系:这些要素在彼此孤立存在的情况下不能构成生产。

要进行生产,就要使它们按照一定的方式结合起来。

实现这种结合必然发生两个方面的关系:①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它表现为人类征服和改造自然的实际能力,即生产力;②人与人之间结成的社会经济关系,即生产关系。

只有在一定形式的生产关系下,才有人们对自然界的关系,才能进行生产活动。

因此,生产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

一定的生产力和与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统一,构成特定的生产方式。

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第一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既是人类和人类社会产生和存在的基础。

第二,生产方式是社会其他一切社会关系和社会活动的基础。

第三,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和社会制度的更替。

首先,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有什么样的生产方式,就会有什么样性质的社会制度。

这是因为生产方式实际上是社会的经济基础,社会的政治上层建筑、思想上层建筑归根到底是由这个基础决定的,而且要由这个基础得到说明。

其次,生产方式的变化决定社会制度的更替。

生产方式的变化是由生产力发展引起的,当一种生产方式被另一种生产方式所代替,就意味着旧的社会制度被新的社会制度所代替。

第四,生产方式对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能起制约作用。

《政治经济学》董淑湛-复习内容

《政治经济学》董淑湛-复习内容
12.生产时间 • 13、折旧率和折旧费的计算,预付资本总 周转次数(速度)的计算 • 14、资本有机构成与利润率的关系,平均 利润率的形成过程 • 15、级差地租 • 16、经济规律 • 17、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 • 18、理解货币职能 • 19、计件工资 • 20、相对过剩人口存在的形式
期末试复习内容
政治经济学
• • • • • • • • • •
1.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任务 2.商品的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 3.具体劳动,抽象劳动 4.物质资料生产的相关内容 5.社会再生产的内容 6.价值形式 7.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条件 8.货币流通规律 9.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 10.资本积聚与资本集中
• • • • • • •
21、固定资本,流动资本 22、资本的共性 23、产业资本正常循环的条件 24、影响资本积累的因素 25、有形磨损 26、生产成本 27、生产价格,生产价格对价值规律的影 响 • 28、流通费用的构成 • 29、借贷资本的来源 • 30、金融资本的形成
• • • •
31、垄断和竞争的关系 32、垄断资本主义时期资本输出的必要性 33、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形式 34、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它们之间的 关系 • 35、宏观调控中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 • 36、案例题:以下10个案例选1个。 • (1)P11 斯巴达克起义 (2)P35 江西奶农为何 宰杀奶牛 (3)P52 他们是资本家吗? (4)P66 企业并购并非灵丹妙药 (5)P89 海尔是“怎样 让石头漂起来”的 (6)P122 大公司的股份 (7) P140 微软垄断案 (8)P160过分强调平等会妨 碍效率 (9)P177 政府调控棉市 (10)P178 玻璃 行业如何走出亏损困境

政治经济学复习资料

政治经济学复习资料

政治经济学复习资料1.1、政治经济学是:研究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学科。

1.2、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物质资料的生产。

1.3、社会生产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是:社会生产力。

1.4、生产力自身内在发展的根本动力是:构成生产力系统的诸要素之间的矛盾和矛盾的不断解决。

1.5、生产资料是:劳动资料与劳动对象的总和。

1.6、社会生产关系的基础是:生产资料所有制以及生产资料与劳动者的结合方式。

1.7、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有机结合和统一构成:社会生产方式。

1.8、经济规律产生和发生作用的客观经济条件主要是指:一定的社会生产力与社会生产关系的状况。

2.1、商品生产是: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的生产。

2.2、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总称是:商品经济。

2.3、凡是商品一般都是:人们劳动的产品。

2.4、商品价值是:抽象劳动的凝结。

2.5、决定商品价值量的劳动是以:简单劳动为尺度的。

2.6、商品生产者实现私人劳动转化为社会劳动必须通过:商品的销售。

2.7、商品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2.8、商品经济的基本经济规律是:价值规律。

2.9、价格机制是市场机制的:核心。

2.10.市场竞争产生的经济条件是:商品经济。

3.1、资本总公式是:G—W—G‘。

3.2、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是:劳动力成为商品。

3.3、剩余价值率是: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比率。

3.4、准确反映资本主义剥削程度的概念是:剩余价值率。

3.5、超额剩余价值是: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

3.6、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是: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

3.7、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或剩余价值的资本化是:资本积累。

3.8、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是:单个资本增大的两条途径。

3.9、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是: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的矛盾。

3.10、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在各个资本家:追求超额剩余价值过程中实现的。

4.1、产业资本的循环过程是:生产过程与流通过程的统一。

4.2、产业资本循环中的决定性阶段是:生产阶段。

政治经济学原理复习资料

政治经济学原理复习资料

政治经济学原理复习资料第一篇政治经济学的一般原理和范畴第一章◆政治经济学1、政治经济学是:研究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学科。

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创立的理论来源是古典政治经济学、空想社会主义3、古典政治经济学代表人物:英国的威廉·配第创始,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完成。

提出了劳动价值论4、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创立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理论基石)。

◆研究对象1、人类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是生产关系。

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即经济关系◆阶级性1、政治经济学都具有鲜明的阶级性,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阶级性与科学性的统一第二章◆物质资料生产1、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是物质资料生产,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物质资料生产。

2、一切劳动过程,必须具备三个简单要素:劳动者的劳动、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

劳动资料中最主要的是生产工具◆生产力1、社会生产力是生产过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表明人类在生产过程中征服和改造自然的能力、由劳动者(人的因素)和生产资料(物的因素)构成在生产力中具有特殊重要地位、起着最根本作用的是人的因素2、生产工具是劳动资料中最主要的因素、生产力发展水平和性质的主要标志、划分经济发展时期的主要标志、生产力发展状况的主要表现3、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科学技术的应用4、生产力状况包括生产力性质、生产力水平,生产力性质取决于劳动资料的性质特别是生产工具的性质5、三次社会大分工,第一次畜牧业从其他原始部落中分离出来;第二次农业和手工业的分工;第三次产生了专门从事商品交换的商人阶层。

◆生产关系1、生产关系的内容包括生产、分配、交换和分配关系。

2、生产居于首要地位,起主导的决定作用。

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起积极的反作用3、生产决定作用的表现p20;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起积极的反作用的表现p21◆社会生产方式11、社会的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有机结合。

政治经济学复习资料总结

政治经济学复习资料总结

《政治经济学》第一章导论概念:生产资料所有制:生产资料所有制是指生产资料的归属,即生产资料归谁占有和支配。

/人们在生产资料所有、占有、支配和使用等方面所结成的经济关系。

经济规律: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它体现了经济过程的必然趋势。

生产关系:人们在一定生产资料所有制基础上形成的、在社会生产总过程中发生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关系。

生产方式:人们进行生产活动的方式,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思考题:1、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1)人们要满足物质生活的需要,维持自己的生存,需要有最基本的物质生活资料。

2)只有人们的物质生活随着物质资料的生产的发展而丰富起来之后,政治、文化、科学和教育的活动才能发展起来。

2、如何把握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和演变规律?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状况,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

●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必然引起生产关系的变化。

2)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性质时,它能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当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的性质时,它能阻碍生产力的发展,甚至破坏生产力3、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有何异同?1)相同点:都具有客观性。

2)不同点:①经济规律与人们的经济活动相联系②经济规律随着客观经济条件的变化而变化③经济规律的认识和利用具有阶级性第二章商品和货币概念:商品: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统一体。

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

抽象劳动:撇开劳动的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它形成商品的价值。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它决定商品的价值量。

货币: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它体现了商品经济条件下人们互换劳动的相互关系。

货币流通规律:一定时期内商品流通所需要的货币量,等于全部待售商品的价值总额除以同一单位货币的平均流通速度。

(完整版)《政治经济学》期末复习

(完整版)《政治经济学》期末复习

《政治经济学》课后题整理第一篇商品和货币第一章商品1、名词解释商品: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使用价值:能够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属性。

商品的使用价值由它的自然属性决定,某种物品所具有的使用价值,并不随社会关系的变化而变化。

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

具体劳动:人类劳动力在特殊的有一定目的的形式上的耗费,即一定的具体形式的劳动。

抽象劳动:人类劳动力在生理学意义上的耗费,即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

商品的拜物教性质:商品所具有的把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虚幻为物与物的关系的性质。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2、简述抽象劳动是形成商品价值的唯一源泉商品的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是人类脑力和体力的消耗中形成的。

商品价值是通过商品交换形成的。

商品交换本质上是等量的抽象劳动相交换。

而作为价值实体的抽象劳动正是这种同质的、无差别的劳动,即人类脑力与体力的消耗。

它凝结在商品内,在商品交换过程中表现出来,最终形成价值。

3、简述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商品经济所具有的各种矛盾归根结底是由生产商品的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这个基本矛盾决定的。

这个基本矛盾存在于商品经济发展的一切阶段。

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即商品的二因素与商品的二重性根源于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私人劳动想要实现向社会劳动的转化,必须撇开各个商品生产者私人劳动的具体差别,把不同形式的具体的有用的劳动还原同质的一般人类劳动即抽象劳动,这就产生了劳动的二重性。

由于具体劳动生产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价值,这样就又产生了商品的二因素。

所以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第二章货币1、名词解释:货币: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商品交换的媒介,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政治经济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政治经济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政治经济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政治经济学复习资料一、单项选择题1、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政治经济学主要研究(C)A、奴隶社会经济B、封建社会经济C、资本主义社会经济D、社会主义社会经济2、劳动资料中最主要的是(B)A、劳动技术B、生产工具C、容器D、生产场所3、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就能够执行(A)A、价值尺度的职能B、流通手段的职能C、支付手段的职能D、贮藏手段的职能4、根据我国对三次产业的划分,第二产业是(B)A、农业和工业B、轻工业和重工业C、工业和建筑业D、工业和服务业5、商品的二因素是(B)A、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B、使用价值和价值C、交换价值和价值D、价值和剩余价值6、商品价值的实体是(D)A、私人劳动B、社会劳动C、具体劳动D、抽象劳动7、市场经济中,最基本的市场秩序是(B)A、供求均衡B、公平竞争C、价格稳定D、自由买卖8、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决定性条件是(C)A、生产资料成为商品B、消费资料成为商品C、劳动力成为商品D、全部物质资料成为商品9、价值增殖过程不过是超过一定点而延长了价值形成过程。

这个“一定点”是指(D)A、工人生产使用价值的时间B、工人创造新价值的时间C、工人转移就价值的时间D、工人补偿劳动力价值的时间10、资本家在不延长工作日的情况下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获得的是(B)A、绝对剩余价值B、相对剩余价值C、垄断利润D、平均利润11、在销售阶段,资本形态的转化是(C)A、货币资本转化为生产资本B、生产资本转化为商品资本C、商品资本转化为货币资本D、商品资本转化为生产资本12、年剩余价值率表示(D)A、预付固定资本的增殖程度B、预付不变资本的增殖程度C、预付流动资本的增值程度D、预付可变资本的增殖程度13、考察社会资本运动的出发点是(A)A、社会总产品B、社会货币资本总量C、全部消费资料之和D、全部生产资料之和14、利润率和剩余价值率的量的关系表现在(B)A、二者相等B、利润率小于剩余价值率C、利润率大于剩余价值率D、二者没有关系15、商业利润的真正来源是(D)A、流通领域中商品买卖的差额B、流通领域中创造的价值C、生产过程与流通过程共同创造的价值D、产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16、利息率的变动区间是(B)A、利润率和零之间B、平均利润率和零之间C、剩余价值率和零之间D、年剩余价值率和零之间17、资本主义级差地租产生的原因是(D)A、土地的资本主义私有制B、农业工人提供了剩余劳动C、农业工人工资低于其他部门D、土地的资本主义垄断经营18、垄断竞争与自由竞争相比(C)A、竞争目的相同B、竞争激烈程度和后果相差不大C、竞争范围扩展D、竞争手段没有变化19、垄断资本主义时期被称为“万能的垄断者”的机构是(B)A、工业企业B、银行C、商业企业D、政府部门20、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最高形式是(A)A、国有企业垄断资本B、国家与私人共有的垄断资本C、半国有企业垄断资本D、国家与私人垄断资本在企业外部的结合21、二次大战后国际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是(D)A、国际卡特尔B、国际辛迪加C、国际托拉斯D、跨国公司22、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是(A)A、政府间的国际金融组织B、联合国的专门机构C、有着贸易政策的多边协定D、各国在商品流通领域的经济联合23、被称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发展“黄金时期”的时期是(C)A、19世纪末20世纪初B、一战、二战期间C、20世纪50-60年代D、20世纪70年代以来24、股份公司的出现是(C)A、对资本主义私人财产的否定B、直接出动了资本主义制度本身C、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D、根本解决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25、劳动收入包括(D)A、公有制经济中的按劳分配收入B、私营经济中雇佣劳动者的收入和管理劳动收入C、个体经济中的个体劳动收入及非生产部门的劳动者的工薪收入D、以上三个方面2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按劳分配(B)A、是在社会范围内实行的B、是以企业为单位的C、只限于购买个人消费品D、不受市场机制的制约27、宏观调控的经济总量平衡是指(B)A、生产资料生产与消费资料生产的平衡B、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C、积累基金与消费基金的平衡D、三大产业之间的平衡28、我国财政政策体系的主要构成内容是(D)A、财政收支、预算平衡、借贷、国家债务B、财政收支、预算平衡、利率、国家债务C、财政收支、预算平衡、投资、国家债务D、财政收支、预算平衡、国家债务29、我国现代化的主要特征是(D)A、人均GDP达到相当高程度B、劳动生产率达到相当高程度C、城市化率达到相当高程度D、人均GDP、劳动生产率、城市化率、科技教育水平都达到相当高程度30、我国利用外资的主要方式有(D)A、财政信贷、商业信贷B、财政信贷、直接投资C、商业信贷、直接投资D、财政信贷、商品信贷、直接投资1、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B)A、物质资料的消费B、物质资料的生产C、物质资料的交换D、物质资料的分配2、生产力中的因素是指(C)A、劳动对象B、劳动工具C、生产资料D、劳动资料3、生产力的发展状况集中表现在(A)A、生产工具的发展B、管理水平的改善C、劳动者素质的提高D、劳动者积极性的发挥4、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是指(A)A、农业与手工业的分工B、畜牧业与农业的分工C、商业与农业的分工D、商业与手工业的分工5、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的区别之一是(D)A、前者是客观存在的,后者是人们主观创造的B、后者是客观存在的,前者是人们主观创造的C、前者一般是长久不变的,后者是经常变化的D、后者一般是长久不变的,后者大多数不是长久不变的6、自然经济是一种(B)A、交换经济B、自给自足的经济C、满足别人需要的经济D、满足市场需要的经济7、人类社会发展至今的资源配置方式有(D)A、计划方式B、市场方式C、行政方式D、计划方式和市场方式8、在资本主义社会里,雇佣工人新创造的价值是(A)A、V+mB、C+vC、C+mD、C+v+m9、生产资料中既属于固定资本又属于不变资本的是(D)A、原料B、燃料C、辅助材料D、机器设备10、平均利润的形成过程,实际上是全社会的剩余价值在(D)A、各个部门的创造过程B、各个部门内部的转移过程C、各个部门内部各企业之间的瓜分过程D、各部门之间重新分配的过程1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是(D)A、资产阶级国家协调私人垄断资本的相互关系B、各个私人垄断资本相互有机结合的总体C、资产阶级国家与私人垄断资本相矛盾的体现D、私人垄断利用资产阶级国家机器为其获取垄断利润服务12、当前世界范围贫富差距加大和南北对立的根本原因是(C)A、地区局部战争B、自然资源分布不平衡C、国际经济旧秩序D、国际经济新秩序13、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代替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是(D)A、价值规律作用的结果B、按劳分配规律作用的结果C、按比例分配社会劳动规律作用的结果D、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状况规律作用的结果14、我国实现共同富裕的目的体现着(C)A、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B、对外开放的本质要求C、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D、改革开放的本质要求15、我国城乡以劳动者的劳动联合和资本联合为主的股份合作制经济的性质是(A)A、集体经济B、国有经济C、私营经济D、个体经济16、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C)A、劳动者共同富裕B、社会化大生产C、生产资料公有制D、市场经济17、按劳分配的劳动报酬的补充形式是(B)A、补贴和救济B、奖金和津贴C、福利和补贴D、保险和救济18、在现阶段,经济运作中对资源配置其基础性作用的是(B)A、计划B、市场C、企业D、政府19、经济体制和经济制度的关系是(A)A、经济体制是经济制度的具体表现形式B、经济制度是经济体制的具体表现形式C、经济制度不变,经济体制就不会改变D、经济制度将随着经济体制的变化而变化20、股东以其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

政治经济学复习资料

政治经济学复习资料

政治经济学复习资料政治经济学复习资料政治经济学是一门研究经济与政治相互关系的学科,它探讨了经济活动如何受到政治因素的影响,以及政治如何受到经济因素的制约。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回顾一些政治经济学的重要概念和理论,以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这一学科。

一、资本主义经济体制资本主义经济体制是当今世界上最为主流的经济形态。

它的核心特征是私有制和市场经济。

私有制使得生产资料归个人或私人企业所有,而市场经济则通过供求关系和价格机制来调节资源配置。

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的发展受到政府的干预和监管,以维护市场的公平竞争和社会稳定。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对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的批判性理论。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经济体制存在阶级对立和剥削现象,导致社会不平等和社会矛盾的加剧。

他提出了剩余价值理论,认为资本家通过剥削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来获取利润,进一步加剧了社会不平等。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强调了阶级斗争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性。

三、新古典主义经济学新古典主义经济学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一种反思和批评。

它强调市场的效率和个体的理性行为。

新古典主义经济学认为,市场经济能够通过供求关系和价格机制自动调节资源配置,实现最大化的社会福利。

它主张自由市场和私有产权的保护,反对政府干预经济。

四、发展经济学发展经济学是研究发展中国家经济问题的学科。

它关注经济增长、贫困和不平等等问题。

发展经济学强调经济发展的内外部因素,包括政府政策、国际贸易、技术进步等。

它提出了一系列政策建议,如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和教育投资,以促进经济发展和减少贫困。

五、公共选择理论公共选择理论是研究政府行为和政策制定的学科。

它认为政府官员和政策制定者是有私利动机的,他们在决策过程中受到利益集团和选民的影响。

公共选择理论强调政府行为的理性性质和政策制定的效率。

它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如激励机制和监督机制,以提高政府决策的质量和效果。

六、制度经济学制度经济学是研究制度对经济行为和经济发展的影响的学科。

政治经济学基础复习资料

政治经济学基础复习资料

政治经济学基础复习资料政治经济学是研究经济与政治之间相互关系的一门综合性学科,是经济学和政治学的交叉领域。

对于政治经济学这样一门具有广泛应用的学科,我们需要有一个良好的基础,才能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它。

下面是一些政治经济学基础的复习资料,供大家参考。

1. 价值观和利益观:政治经济学的基石之一是价值观和利益观。

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某种事物的评价和认同程度,而利益观则是指一个人为了获得某种好处所做的行为。

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是人们的价值观和利益观如何影响和塑造经济和政治生活。

2. 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混合经济: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是政治经济学两大学派之一。

前者强调自由市场和产权,后者则更加强调公有制和计划经济。

混合经济则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混合体,其特点是既有公有制又有私有制,既有计划经济又有自由市场。

3. 政治、经济制度和制度变迁:如何建立和维护一个政治、经济制度是政治经济学的核心问题。

政治经济学家通常会研究制度变迁、行为和决策制定的影响,以及政治和经济力量如何相互作用。

4. 市场、需求和供给:市场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关键之一。

需求和供给是影响市场价格的主要因素。

政治经济学家通常会研究市场结构、垄断和价格歧视等问题。

5. 收入分配和产权: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另一个核心问题是收入分配和产权。

政治和经济力量对收入分配和产权有着深刻的影响,政治经济学家会研究不同的政治和经济制度对收入分配和产权的影响。

6. 经济增长和发展:政治经济学家会研究不同的经济增长和发展模式,以及政治和经济力量对其影响。

他们会分析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的经济差距,以及不同的发展途径所面临的挑战。

在复习政治经济学基础知识的同时,我们还需要关注一些新问题,例如全球化、可持续发展和数字经济等领域。

政治经济学从未停止发展和演变,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学习和探索。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复习资料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复习资料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复习资料(一)-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形成、发展和研究对象一、单项选择题1.政治经济学是: 研究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学科。

2.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 物质资料的生产。

3.社会生产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是: 社会生产力。

4.生产力自身内在发展的根本动力是: 构成生产力系统的诸要素之间的矛盾和矛盾的不断解决。

5.生产资料是: 劳动资料与劳动对象的总和。

6.社会生产关系的基础是: 生产资料所有制以及生产资料与劳动者的结合方式。

7、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有机结合和统一构成: 社会生产方式。

8、经济规律产生和发生作用的客观经济条件主要是指: 一定的社会生产力与社会生产关系的状况。

二、多项选择题1.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ABCDE)A. 即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B. 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创立的C. 批判地继承丁古典政治经济学中的科学因素D. 是研究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E. 是不断发展的经济科学2. 政治经济学的阶级性与科学性的关系是: (DE)A. 任何阶级的政治经济学都有阶级性和科学性B. 任何阶级的政治经济学都有阶级性, 没有科学性C. 任何阶级的政治经济学都有科学性, 没有阶级性D. 任何阶级的政治经济学都具有鲜明的阶级性E.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阶级性和科学性的统一3. 生产工具: (BCD)A. 是社会生产中最活跃的因素B. 在生产资料中起着最重要的作用C. 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状况的主要标志D. 是划分经济发展时期的主要标志E. 在生产中起着最根本的作用4. 生产力: (ABCDE)A. 是人们生产物质资料的能力B. 表示人们改造和征服自然的水平C. 反映人和自然界的关系D. 包括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E. 是社会生产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5. 社会生产总过程中所包含的生产关系体系是(ABCD)A. 生产(直接生产过程)关系B. 分配关系C. 交换关系D. 消费关系E. 借贷关系6. 生产资料所有制是: (BCDE)A. 人们进行物质资料生产的结果B. 人们进行物质资料生产的前提C. 社会生产关系的基础D. 社会生产关系性质的首要标志E. 通过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关系得到实现的7. 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对立统一关系中: (ADE)A. 最根本的方面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B. 最根本的方面是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力C. 生产力对生产关系有重大反作用D.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重大反作用E.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8. 经济规律的客观性表明: (ABCD)A. 任何经济规律都是在一定客观经济条件基础上产生和发生作用B. 任何经济规律都随着客观经济条件的变化而变化C. 人们不能消灭、废除和改造经济规律D. 人们不能创造和制定经济规律E. 人们不能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三、名词解释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即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 它是研究社会生产关系体系及其发展规律性的科学。

《政治经济学》复习资料

《政治经济学》复习资料

《政治经济学》复习资料一、单项选择题1.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 )A.生产力B.社会生产方式C.经济基础D.上层建筑2. 生产资料是指()A. 劳动对象和劳动工具B. 劳动资料和劳动工具C. 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D. 机器设备和劳动对象3.发生通货膨胀的深刻原因是()A.纸币发行过多 B.信用膨胀C.政府有意或被迫增加货币供应量 D.货币流通速度过慢。

4.研究政治经济学的根本任务是揭示()A. 经济规律B. 生产力基本要素内在联系C.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D. 社会发展趋势5.商品生产是()A. 以消费为目的而进行的生产B. 以供自己使用而进行的生产C. 无偿供给他人而进行的生产D. 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的生产6.通常所说的“物以稀为贵”应理解为()A. 商品稀少价值就大B. 使用价值决定价值C. 价值决定使用价值D. 供求关系影响商品的价格7.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是( )A. 商品价格围绕价值波动B. 商品价格经常低于价值C. 商品价格总是高于价值D. 商品价格总是等于价值8.资本积累的源泉是( )A.不变资本B. 可变资本 C.剩余价值 D.固定资本9. 利息率的界限是()A. 0<利息率<平均利润率B. 0<利息率≤平均利润率C. 0≤利息率<平均利润率D. 0<利息率=平均利润率10.商品生产是()A. 以消费为目的而进行的生产B. 以供自己使用而进行的生产C. 无偿供给他人而进行的生产D. 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的生产11.当劳动生产率提高时,在单位时间里()A. 生产的商品数量增加,单个商品的价值量上升B. 生产的商品数量增加,单个商品的价值量下降C. 生产的商品数量减少,单个商品的价值量不变D. 生产的商品数量不变,单个商品的价值量不变12. 资本周转的时间是指( )A.生产时间和销售时间B.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C.劳动时间和非劳动时间 E. 购买时间和销售时间13.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是各个企业追逐( )A.剩余价值率的结果而实现的B.超额剩余价值的结果而实现的C.绝对剩余价值的结果而实现的D.平均利润率的结果而实现的14.生产过程是( )A.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B.抽象劳动和具体劳动的统一C.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的统一D.价值形成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的统一15.工资的本质是()A.雇佣工人全部劳动的报酬 B.雇佣工人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C.雇佣工人剩余劳动的报酬 D.雇佣工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16.资本积累的源泉是( )A.不变资本B.可变资本C.剩余价值D.固定资本17.反映企业全部预付资本增值程度的是( )。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复习资料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复习资料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复习资料导论:1.你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从内涵看,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生产关系,它是透过物与物之间的交换关系来揭示社会生产关系,而不是研究商品物体本身。

从外延看,他涉及社会生产总过程的生产、交换、分派、消费四环节中人与人之间的生产关系、交换关系、分派关系、消费关系。

2.如何理解经济规律的客观性?其客观性体现在:第一,经济规律产生的条件是客观的。

第二,所谓经济条件,涉及生产力水平、生产关系、经济运行体制等。

任何经济规律都是在一定社会的经济条件下产生和发生作用,并随经济条件的变化而变化,随经济条件的消失而退出历史舞台。

第三,经济规律的作用是客观的。

第四,经济规律作用的过程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人们能够发现、认识规律,但人们不能凭个人的主观好恶来发明、改造、压制或消亡规律。

无论人们对经济规律认识与否,经济规律都客观地存在并发生作用。

3.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有什么意义?第一,有助于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对的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规律,坚定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第二,有助于人士社会化大生产、市场经济运行的普通规律,更加好地为我国经济发展和体制改革服务。

第一章:1.商品二因素与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有何关系?商品二因素是指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

商品的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商品的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普通人类劳动。

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的对立统一体。

首先,多个多样的具体劳动发明了千差万别的、形形色色的、能够用来满足不同需要的使用价值;另首先,在每一种具体形式的劳动过程中,同质的人类的抽象劳动形成了同质的价值,作为商品交换时比较与计量的基础。

2.货币流通规律的内容是什么?决定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的规律,就是货币流通规律。

货币流通规律涉及金属货币的流通规律和纸币流通规律。

金属货币流通规律又涉及两种情形:第一,在单纯作为流通手段时:待售商品价格总额÷同一货币的流通速度或次数。

《政治经济学(财经类)》复习资料

《政治经济学(财经类)》复习资料

政治经济学(财经类)一、单项选择题1.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源是( D )。

A.生产绝对过剩 B.生产相对过剩 C.社会总供给不足 D.资本主义基本矛盾2.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是( D )。

A.剩余价值学说 B.资本积累理论 C.商品二因素理论 D.劳动二重性学说3.资本总公式是( D )。

A.W—G—W B.W—G—W‘ C.G—W—G D.G—W—G’4.新发展理念中的协调发展要求注重发展的( C )。

A.局部性、激进性 B.超前性、差异性 C.全面性、整体性 D.跳跃性、可能性5.当剩余价值被看成是全部预付资本的增加额时,剩余价值就被称作( A )。

A.利润 B.利息 C.平均利润 D.超额利润6.构成社会财富物质内容的是( B )。

A.价值 B.使用价值 C.交换价值 D.剩余价值7.新常态下解决发展动力的核心问题是( B )。

A.赶超发展 B.创新发展 C.渐进式发展 D.激进式发展8.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最主要的资本输出形式是( C )。

A.国家直接投资 B.国家间接投资 C.跨国公司直接投资 D.跨国公司间接投资9.资本家购买劳动力商品,看中的是劳动力商品的( B)。

A.价值 B.使用价值 C.价格 D.交换价值10.社会总供给的组成部分是( C )。

A.收入、储蓄、消费 B.收入、消费、投资 C.收入、储蓄、进口 D.消费、投资、出口1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 D )。

A.计划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 B.政府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C.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辅助性作用 D.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12.新殖民主义的基本特点是( B )。

A.政治控制 B.经济兼并 C.军事侵略 D.文化渗透13.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中,居主体地位的是( A )。

A.公有制经济 B.个体经济 C.私营经济 D.外资经济14.剩余价值率是剩余价值与(A )。

A.可变资本的比率 B.不变资本的比率 C.预付资本的比率 D.固定资本的比率15.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发生贸易冲突的内在根源是( A )。

《政治经济学》复习资料(完整版)

《政治经济学》复习资料(完整版)

《政治经济学》复习资料第一篇:政治经济学的一般原理和范畴第一章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本章重点难点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3、政治经济学的科学性与阶级性学习目的了解政治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科学性和阶级性的统一一、单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A、揭示生产力发展规律的科学B、反映人与自然界相互关系的科学C、为各阶级共同利益服务的科学D、揭示社会生产关系发展规律的科学2、政治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是在()A、17世纪初期产生的B、17世纪中叶产生的C、18世纪初期产生的D、18世纪中叶产生的3、政治经济学所研究的社会生产关系也就是()A、政治法律关系B、神会历史关系C、人文教育关系D、经济利益关系4、在人类的各种社会关系中起支配与制约作用的是()A、宗教关系B、生产关系C、政治关系D、家族关系5、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阶级性和()A、利益性的统一B、科学性的统一C、抽象性的统一D、规范性的统一6、具有高度科学性和真理性的政治经济学是()A、小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B、古典政治经济学C、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D、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7、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整个思想体系是为()A、各个阶级的共同利益服务的B、无产阶级的经济利益服务的C、资产阶级的经济利益服务的D、小资产阶级的利益服务的参考答案:1、D 2、B 3、D 4、B 5、B 6、C 7、C二、多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所研究的生产关系()A、是指社会再生产过程中诸环节和谐方面的关系B、是人们在社会生产过程中形成的诸方面经济关系的总和C、是人们在社会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生产关系体系D、包括直接生产过程中的经济关系E、包括分配关系,交换关系,消费关系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A、无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学B、不断发展和创新的政治经济学C、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创立的D、在19世纪中叶所建立的E、阶级性和科学性相统一的3、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要在研究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基础上同时研究()A、社会主义经济体制B、社会主义经济运行C、资源配置方式D、经济增长与发展E、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4、政治经济学之所以有鲜明的阶级性是因为()A、它所研究的内容涉及人们的经济利益关系B、经济利益关系会表现为阶级利益关系C、对一定性质的经济关系和对阶级有不同的态度D、它研究的是生产力的发展变化规律E、它是具有高度科学性的学科5、政治经济学的阶级性与科学性的关系是()A、任何阶级的政治经济学都有阶级性和科学性B、任何阶级的政治经济学都有阶级性,没有科学性C、任何阶级的政治经济学都有科学性,没有阶级性D、任何阶级的政治经济学都具有鲜明的阶级性E、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阶级性和科学性的统一参考答案:1、ABCDE 2、ABCDE 3、ABCDE 4、ABC 5、DE三、简答题1、马克思为什么侧重研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答:(1)马克思要揭示资本主义制度的内在矛盾和发展历史趋势,为工人阶级的社会主义运动和最终以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提供理论武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政治经济学》复习资料1一、名词解释1.政治经济学2.资本二、简答1.商品价值量是如何决定,它反映着商品生产者之间怎样的经济关系2.价值量的变化与劳动生产率变化的关系3.简述中国现阶段市场经济体制的特点。

三、论述题谈谈你对政治经济学这门学科的理解?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政治经济学:研究社会的生产关系即经济关系的发展的科学,阐述人类社会发展各个阶段上支配物质资料的生产、交换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产品分配的规律。

2.资本:是自行增殖的价值或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体现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剥削与被剥削的生产关系。

二、简答题1、⑴商品的价值量决定于生产商品的劳动时间,但不是由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决定,而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⑵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⑶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同类商品的生产者之间竞争自发形成的。

它反映着商品生产者之间地位平等的经济利益关系和优胜劣汰的竞争关系。

2、⑴劳动生产率的含义及其表示方法;⑵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取决于多种因素;⑶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同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而与包含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量成正比。

这来源于劳动的二重性。

3、⑴当前我国尚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和市场化程度较低,而且我国正处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时期,现阶段我国市场经济还处于发育时期。

⑵我国市场经济,除具有现代市场经济的某些因素和特征外,还具有如下一些特点:①我国的市场经济具有特殊的发展起点,是在艰难曲折的环境中发展起来的,市场经济所需要的社会环境尚未完全培育起来。

②我国的市场经济发展程度较低,而且还很不平衡,商需在一个相当长时期内发展、完善和规范化。

③我国的市场经济建立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所有制基础上。

④我国的市场经济与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分配制度结合在一起。

三、论述题无标准答案《政治经济学》复习资料2二、名词解释1.通货膨胀2.抽象劳动三、简答1.商品的价值量是怎样决定的?2.2.社会主义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处于什么地位?3.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三、论述题为什么要实施和怎样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通货膨胀:是纸币发行量超过一定时期内商品流通中实际需要的金属货币量所引起的纸币贬值和物价上涨现象。

2.抽象劳动:指撇开一切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人类一般劳动。

它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经济关系,是劳动的社会属性。

二、简答题1、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

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的商品价值就是商品的社会价值。

形成商品价值量的劳动是以简单劳动为尺度的。

复杂程度不同的劳动所生产的不同种类商品的价值量的确定,是通过把一定量的复杂劳动化为多倍的简单劳动来实现的。

2、(1)社会主义国有企业是社会主义国民经济的支柱和主导力量。

(2)国有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层生产经营单位,是具有自身经济利益的经济实体。

(3)社会主义国有企业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商品生产和经营单位及市场竞争主体。

(4)社会主义国有企业是具有一定权利和义务的法人实体。

3、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制度,在提高效率与分配公平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

按要素分配,一方面,它促进生产要素的投入和使用效率的提高;另一方面,它也造成收入差距悬殊,并不断扩大这种差距,有悖公平。

因此,需要正确、全面地认识和适当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所谓效率原则,是指社会分配制度和分配政策要以促进生产力发展、提高企业和国民经济效率为目标。

所谓公平原则,在目前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一方面,从微观上应以人们的投入与其收入达到适度平衡为尺度衡量收入的合理性;另一方面,从宏观上应以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保持适当差距为尺度衡量收入的合理性。

人们的收入既应拉开合理的差距,不能搞平均主义分配;又应防止收入差距过大,甚至收入差距高低悬殊。

这样才能实现公平分配。

效率原则与公平原则是一致的,二者必须并重。

要以效率促进公平,以公平实现效率。

三、论述题⑴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新的发展思想和发展战略。

①它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削弱子孙后代满足需要之能力的发展。

它是指经济在长期发展趋势上表现出向前发展和正增长的走势。

②它的实质是将当前的经济发展与长远的经济发展结合起来,既要满足人们当前的需要和利益,又要重视后代人的需要和利益,正确处理经济增长与人口、资源、环境的相互关系,使人口的增长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促进社会全面进步。

⑵可持续发展主要包括:①经济可持续发展。

对发展中国家而言,经济可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容,只有保持较快的经济发展速度,才能不断地增强综合国力,尽快地消除贫困,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

因此,经济发展应放在中心位置。

②生态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以保护自然为基础,要与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相协调。

因此,必须控制环境污染,改善环境质量,保护生命支持系统,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持地球生态的完整性,保证持续地使用可再生性资源,使人类的发展保持在地球承载力之内。

③社会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要以改善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为目的,与社会全面进步相适应。

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贫困与不发达是造成资源与环境破坏的根本原因,只有消除贫困,才能产生保护和建设环境的能力。

总之,可持续发展的这三个方面是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

《政治经济学》复习资料3一单选题1. 两种不同的商品可以按一定比例互相交换的原因,在于它们( )A. 对人们有共同的效用B. 有不同的使用价值C. 在生产中都耗费了一般人类劳动D. 都是具体劳动的产物2. 决定社会总劳动在各部门分配的主要因素有( )A. 社会的需求结构B. 社会的供给结构C. 物质财富的生产条件D. 社会的产业结构E. 物质财富分配方式3. 商业利润来源于( )A. 商业销售人员创造的剩余价值B. 商品购销价格的差额C. 资本在流通领域的增值D. 产业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4. 社会分工是指( )A. 按性别和年龄自然形成的分工B. 不同部门之间和各部门内部的劳动分工C. 企业内部的分工D. 企业内部不同工种之间的分工5. 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改变,就是要( )A. 由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为外延扩大再生产的方式B. 由内涵扩大再生产方式转变为外延扩大再生产的方式C. 由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为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D. 学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关于社会再生产的理论6. 社会生产在生产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环节是( )A. 交换B. 消费C. 生产D. 分配7. 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形式,所以商品的价格与( )A. 价值永远一致B. 价值永远不一致C. 货币的币值有关D. 货币的币值无关8. 在下列国家调节经济的手段选项中,属于货币政策的是()A. 国家税收B. 发行国债C. 公开市场业务D. 调节工资9.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的物质基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 固定资本的更新B. 流动资本的更新C. 不变资本的更新D. 可变资本的更新10.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任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 研究生产力及其发展规律B. 揭示客观经济规律C. 揭示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D. 研究社会经济运行状况11. 货币资本的循环公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 G—W…P…W’—G’B. W…P…W’—G’• G—WC. P…W’G’• G—W…PD. G’—W…P…W’12. 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决定性条件是( )A. 劳动产品成为商品B. 生产资料成为商品C. 劳动力成为商品D. 资本家手中集中了很多商品13. 商品价值量与生产它的劳动生产率的关系是( )A. 劳动生产率提高时商品的价值量不变B. 劳动生产率降低时商品的价值量不变C. 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它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D. 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它的劳动生产率成正比14. 生产的社会条件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是( )A. 政治法律B. 生产关系C. 历史文化传统D. 伦理道德规范15. 生产商品的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 )A. 生产商品的两次不同的劳动B. 生产商品的两个劳动过程C. 生产商品的同一劳动的两个方面D. 不同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二判断题1.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改变了资本主义经济基础。

()2. 社会主义社会只有发展生产力的问题,不存在解放生产力的问题()3. 股份有限公司的资本分为等额股份,股东按照所持股份分配利润()4. 利润率总是大于剩余价值率的。

()5. 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能否正常进行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

()三名词解释1. 相对剩余价值2. 金融市场3. 相对剩余价值四简答题剩余价值是怎样生产出来的?它的本质是什么?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C 2 AC 3 D 4 B 5 C6-10 CCADB 11-15 DCCBC二判断题1-5 FFTFF三名词解释1. 相对剩余价值: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生产的剩余价值。

它是全社会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个别资本家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结果。

2. 金融市场:货币资金的自由融通,包括货币资金借贷和各种有价证券买卖3. 相对剩余价值:是生产条件优越的资本主义企业由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而获得的剩余价值。

四简答题剩余价值是怎样生产出来的?它的本质是什么?(1)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具有二重性:一方面是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过程,另一方面是生产剩余价值即价值增殖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2)资本主义劳动过程有两个特点:一是工人在资本家的监督下劳动,他的劳动属于资本家;二是劳动成果全部归资本家所有。

(3)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的根本目的。

在生产过程中,工人的具体劳动转移生产资料价值,抽象劳动凝结在商品中形成新价值。

工人的劳动时间超过了补偿其劳动力价值所需要的时间,为资本家生产出剩余价值,这一过程即为价值增殖过程。

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在剩余劳动时间内创造的。

(4)剩余价值的本质是雇佣工人创造的价值中超过劳动力价值而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那部分价值,它直接体现着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剥削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