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与教育》考试原题之五
国学经典考试题库和答案
国学经典考试题库和答案1. 引言国学经典是中华文化瑰宝,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智慧的结晶。
对于学习国学经典的人来说,熟练掌握其中的重要内容和理论非常重要。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学习国学经典,我们整理了一份国学经典考试题库和答案。
本文将介绍题库的概述和内容,并附上一些示例题目和答案。
2. 题库概述本题库收集了包括《论语》、《大学》、《中庸》、《孟子》、《道德经》等国学经典中的重要内容。
题库中的题目分为选择题、判断题和简答题等多种类型,涵盖了国学经典的各个方面。
每道题目都有详细的解析和答案,以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3. 题目示例3.1 选择题1.以下哪部作品是道家经典? A. 《论语》B. 《大学》C. 《中庸》D. 《道德经》正确答案:D解析:《道德经》是道家学派的经典著作,由老子所著,是古代中国哲学思想的重要代表。
2.以下哪个词语是用来形容《论语》的?A. 仁者爱人 B. 政治原则 C. 道德经典 D. 人生哲学正确答案:D解析:《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录,包括了众多关于人生道理和行为准则的论述,因此可以称之为人生哲学。
3.2 判断题判断题需要判断给出的陈述是否正确。
1.孟子是道家学派的思想家。
正确答案:错误解析:孟子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的思想注重人性的善和教育的重要性。
2.《大学》是儒家经典著作中的一部。
正确答案:正确解析:《大学》是《四书五经》中的一部,是儒家学派的重要经典之一,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
3.3 简答题简答题需要回答一个问题,并进行简要的阐述。
1.请简要介绍《论语》的主要内容和思想。
答案:《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录,主要记录了孔子的言论和教诲。
《论语》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等重要内容。
其中,孔子对仁、礼、智、信等价值观进行了深入的阐述,并提出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德准则。
4. 结论国学经典考试题库和答案的整理为学习国学经典的学习者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工具。
“国学小名士”经典诵读比赛初选题库(五)
1.《漱玉集》是谁的作品李清照2.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上一句是什么(山重水复疑无路)3.“李杜诗篇万口传”中“杜”指杜甫,“李”指谁(李白)4.发生在山东蓬莱的是哪个神话故事(八仙过海)5.“飞毛腿”最早形容的是送信的人吗是6.“我劝天公重抖擞”的下一句是什么不拘一格降人才7.“浣溪沙”这个词牌名因某位女子在溪边浣纱而得名,请问这位女子是谁西施8.“我寄愁心与明月”的下一句是什么随风直到夜郎西9.“欲把西湖比西子”中的“西子”指的是谁西施10.“五味杂陈”中的“五味”指的是哪五味酸甜苦辣咸11.“封狼居胥”说的是哪位古代名将的典故(霍去病)12.北宋年间,因“乌台诗案”获罪的诗人是谁(苏轼)13.晚上23点到凌晨一点是几更(三更)14.“心比天高,身为下贱”是《红楼梦》中对谁的判词晴雯15.君主称自己为皇帝是从哪位帝王开始的秦始皇16.古代用“东床”指代什么女婿17. “小登科”指的是什么娶妻18.“唐宋八大家”中生活于唐代的是哪两个人韩愈、柳宗元19.“草色遥看近却无”的上一句是什么天街小雨润如酥20.“运筹帷幄”这个成语最初指的是刘邦对谁的称赞张良21.“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描写的是哪个景点西湖22.“几处早莺争暖树”的下一句是什么谁家新燕啄新泥23.《长恨歌》中的“从此君王不早朝”中的“君王”指的是谁唐玄宗(唐明皇、李隆基)24.杜甫《三吏》是指《新安吏》《潼关吏》和什么《石壕吏》25.四大石窟中位于敦煌的是哪一个莫高窟26.“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leng)中”讲的是哪位西汉名将的故事李广27.四大石窟中位于洛阳的是哪一个龙门石窟28.“我寄愁心与明月”的下一句(随君/风直到夜郎西)29.“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中“浮屠”指什么(佛塔)30.“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说的是唐代哪位诗人贾岛31.京剧“四大名旦”除了程砚秋、荀慧生、尚小云还有谁(梅兰芳).武王克商后,诸侯分封,请问姜子牙被封在了哪一个国家齐国.小说《薛家将》讲述的是哪个人及其子孙们的故事薛仁贵34.“生当作人杰”的下一句是什么(死亦为鬼雄)35.东坡居士指的是谁(苏轼/苏东坡)36.著名女作家“冰心”的笔名出自王昌龄的哪句诗一片冰心在玉壶37.“黄河远上白云间”的下一句是什么一片孤城万仞山38.“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五年级国学知识练习题
五年级国学知识练习题在中国传统教育中,国学是孩子们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
它涵盖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培养了人们的道德观念和家国情怀。
为了帮助五年级学生巩固和拓展国学知识,我们特别为大家准备了一系列的练习题。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每个问题,并选择正确的答案。
一、古代四书五经(多选题)1. 下列哪些书被称为古代四书?()A. 《论语》B. 《大学》C. 《孟子》D. 《中庸》2. 下列哪些书被称为古代五经?()A. 《诗经》B. 《尚书》C. 《礼记》D. 《周易》3. 古代的四书五经对中国文化的发展有何重要意义?()A. 培养人们的道德观念B. 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C. 培养人们的文学修养D. 以上都是二、经史子集(判断题)对错判断,正确的请打“√”,错误的请打“×”。
4. 《资治通鉴》是中国古代历史的一部巨著。
()5. 《史记》是我国最早的通史。
()6. 《论语》是孔子的弟子们记录下来的。
()三、中国古代诗词(填空题)请填写下列诗词的正确答案。
7. “春眠不觉晓,______”。
答案:处处闻啼鸟8. “白日依山尽,_____”。
答案:黄河入海流9.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_____”。
答案:春草年年绿四、国学经典故事(问答题)请回答下列问题。
10. 《孟子》中的“孟母三迁”是什么意思?答案:孟子的母亲为了让孟子接受更好的教育,三次搬家,以寻找适合孟子学习的环境。
11. 《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是哪位神仙的弟子?答案:孙悟空是菩提祖师的弟子。
五、中国传统节日(解答题)请回答下列问题。
12. 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请简要介绍一下中秋节的习俗。
答案:中秋节是传统的团圆之夜,人们会吃月饼、赏月,家人团聚,共度美好时光。
13. 除夕是中国的重要节日,请简要介绍一下除夕的习俗。
答案:除夕是农历年的最后一天,人们会贴春联、守岁、放鞭炮,以祈求新年平安顺利。
六、古人名言警句(连线题)请将左边的名言警句与右边的出处对应起来。
国学经典知识问答题及参考答案
国学经典知识问答题及参考答案1、“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的后面四句是什么?(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2、被赞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唐代诗人是?(王维)3、李贺《梦天》诗云:“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
”这里“齐州”是指哪里?:(代指中国)4、“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
”这首诗中的“三父子”指的是(B)A、曹操、曹丕、曹植B、苏洵、苏轼、苏辙C、班彪、班固、班超D、杜甫、杜牧、杜荀鹤国学经典知识问答试题二1、“诗书易,礼春秋。
号六经,当讲求。
”这里说的“六经”指的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乐经、春秋)2、“有余力,则学文。
”意思是说“平时有时间,应该多看书多学习。
”三国时期的董遇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你还知道历史上哪些勤奋好学的人的名字吗?请说出三个(匡衡苏秦杨时车胤张衡范仲淹……)3、“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这副对联说的是(C)A、贾谊B、诸葛亮C、屈原D、文天祥4、现存《论语》多少篇(20)国学经典知识问答试题三1、东汉末年,曹操在和袁绍作战时,处于下风,他的许多部下对胜利没有信心,都和袁绍进行联络,以防后路。
后来官渡之战后,曹操打败了袁绍,从袁绍那里缴获了一些书信,曹操看也不看,就让人烧毁了。
有人问曹操,为什么不查查是哪些人和袁绍勾结。
曹操说:“这些跟我打仗的人谁没有家庭儿女,谁在绝望时也会找出路。
当时,我也没有信心,何况他们?所以,不能去追问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用《弟子规》原文中的句子回答)(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说)2、儒家讲人生过程有八个过程,也称“八条目”,请至少讲出三条(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3、背诵两句与“月”有关的经典诗句。
4、谁去世后,孔子悲呼“噫!天丧予!天丧予!”(D)A、颜征在B、孔鲤C、子路D、颜回国学经典知识问答试题四1、请背出《论语》中孔子“教”与“学”理念的句子(不少于5句)(1)学而不厌,诲人不倦(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3)学而进习之(4)温故而知新(5)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电大汉语言专科《国学经典》(教学一体化)网上考试题库(河南电大平台)
S
T
Hale Waihona Puke 天地之大德曰生, 天命之谓性, 为政之道,
W
我国 吾不试, 孝者, 学而不思则罔, 一阴一阳之谓 以下不符合 以下对“中庸”
X
Y
以下几位名人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以下有关教育的言论 有位 曾子说, 中国 子曰:“恭而无礼则劳,
Z
子曰:“君子不器。” 子曰:“惟仁者能好人, 子张问仁于孔子 祖国
多项选择题
Z
判断题题库
音序 G H J
国学是 国学一词, 韩非子是 黄帝内经 君子 开凿门窗 孔子、曾子都认为, 孔子认为,陪着君子说话, 孔子认为弟子们 孔子认为自己 孔子说君子三畏,
试题
答案 对 错 对
K
错
对
L M N R S W
孔子主张 老子认为: 老子主张 《老子》是 吕不韦 墨子 南宋时, 人 司马迁 四部之学 孙子, 为 张载 庄子 《庄子》 祖国 《中庸》 《左传》 《左传》
对 错 对 错 对 错
对
Z
错 对
音序 试题 D 大学之道, 古代的 关于“中庸”,以下说法正确的 G 有: 关于仁爱,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关于中庸,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孔子认为, K 孔子是一位 L 老子认为: M 墨子 Y 以下说法 曾子说 张载 中国 子畏于匡 子夏认为,
答案
在明明德\在止于至善\在亲民 声色不去,滋味不绝\名利不去,喜怒不除\ 神虑精散 中庸也可以理解为一种思维方式\中庸告诉我们凡事有利必有弊\中庸告诉我们, 要看到事物是一个整体。 全 不该说话时而说话\该说的话不说\不看脸色而贸然开口 全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 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 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 孔子认为,君主要以道德和礼乐教化引导人民\老子提倡君主应该“无为而治” \孔子的学生子夏为,君子对待人民,必须先用真诚使人信服方能指挥人民劳动否则人民就会 以为是在折磨他们。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为人谋而不忠乎? 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全 孔子之所以不怕匡人,是因为他相信自己身负天命 \这个故事表现了孔子那种“天命在我”的自信。 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望之俨然
国学经典教育考试试题题库
国学经典教育考试试题题库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论语》是哪位古代思想家的著作?A. 孔子B. 孟子C. 荀子D. 韩非子2.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出自以下哪部经典?A. 《易经》B. 《尚书》C. 《诗经》D. 《礼记》3.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是哪位思想家的观点?A. 老子B. 孔子C. 墨子D. 庄子4.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以下哪位诗人的名句?A. 李白B. 杜甫C. 王维D. 苏轼5. “温故而知新”是《论语》中哪一篇的内容?A. 学而B. 为政C. 八佾D. 里仁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________”是《孟子》中的名句,意指仁者爱人,智者知人。
7. 《左传》是《________》的注解,记录了春秋时期的历史。
8. “________”是《诗经》中的一首诗,表达了对美好爱情的向往。
9. “________”是《尚书》中的一篇,记载了大禹治水的故事。
10. “________”是《易经》中的重要概念,代表变化无常。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1. 简述《大学》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内涵。
12. 阐述《道德经》中“道”的概念及其对个人修养的启示。
13. 描述《春秋》作为一部编年体史书的特点。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4. 论述《论语》中孔子关于“仁”的教导及其对现代社会的指导意义。
15. 分析《易经》的哲学思想及其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
五、附加题(10分)16. 请列举并简述中国古代“四书五经”中的“四书”是哪四部经典,并说明它们各自的特点。
参考答案:1. A2. A3. D4. D5. A6. 仁者爱人,智者知人7. 春秋8. 关雎9. 禹贡10. 变11. 《大学》中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强调个人修养是社会和谐与国家治理的基础。
修身即个人道德修养,齐家指家庭和睦,治国是治理国家,平天下则是实现世界和平。
国学经典考题
一、判断题(共20道,每题2分,共40分)1、乐从内心发出,礼在外貌上表现。
()正确错误2、在知行认识上王夫之的观点和朱熹的“知先行后“观点一致。
()正确错误3、颜之推认为教育的作用就在于教育中庸之人,使之完善德性,增长知识。
()正确错误4、朱熹认为,为学应当从博学开始,进而使博学与专精结合起来。
()正确错误5、黄宗羲的教育思想主要见于《学校》、《取士上》和《取士下》三篇中。
()正确错误6、颜之推认为培养出来的人才必须“德艺同厚”。
()正确错误7、“道无定体,学贵实用”意思是修道不讲固定的形式,学习贵在适用。
()正确错误8、孔子认为学习靠多闻多见,去伪存真。
()正确错误9、强调师生相处应当自然和谐,要求学生不要对教师心存畏惧,并要求教师能带头“责善”的教育家是孔子。
()正确错误10、孔子认为“过,则勿惮改。
”,意思是有过错,不要怕改正。
()正确错误11、梁启超曾提出“诗界革命”,并参与了戊戌变法。
()正确错误12、按照朱熹的看法,《大学》是孔子及其门徒留下来的遗书,是儒学的入门读物。
因此,朱熹把它列为“四书”之首。
()正确错误13、《师说》是我国教育史上第一次完整的对教师职责的论述。
()正确错误14、“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说明荀子认为学生获得知识技能,不取决于愚与敏,如果能不懈努力,就一定能学有所成。
()正确错误15、《中庸》就是以“中立”的哲学理念为指导,以自然和社会的需求与人的自身发展需求相和谐为宗旨。
()正确错误16、《孟子》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写而成,是记录了孟子的语言、政治观点和政治行动的儒家经典著作。
()正确错误17、只要用教化来规范人民,就能取得成功。
()正确错误18、“习与性成者,习成而性与成也”语出黄宗羲的《习性诸论》。
()正确错误19、因材施教是孔子教学的一个重要原则。
()正确错误20、君子是因为从乐中得到了道而感到欢乐。
《国学经典与教育》练习题及答案
《国学经典与教育》练习题及答案一、判断题1、乐从内心发出,礼在外貌上表现。
(√)正确错误2、《论语》是“四书”之一。
(√)正确错误3、黄宗羲是明末清初伟大的启蒙主义思想家。
(√)正确错误4、强调师生相处应当自然和谐,要求学生不要对教师心存畏惧,并要求教师能带头“责善”的教育家是孔子。
(×)正确错误5、“因材施教、教亦多术”反映了孟子的教育思想。
(√)正确错误6、大乐必繁,大礼必复。
(×)正确错误7、“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
”比喻修养品德必须培养好心性。
(√)正确错误8、《名夷待访录》是顾炎武的代表作(×)正确错误二、单项选择题9、先王设置专门的官吏施行乐教的原因是( C )A.设置一个官僚机构安插冗员B.拉近政府与百姓的距离C.善民心,易风俗D.提升国家形象10、凡授书不在图多,但贵精熟,量其资禀,能二百字者止可以一百字,常使精神力量有余,则无厌苦之患,而有自得之美”(《传习录·训蒙大意示教读刘伯颂等》)。
体现的教学艺术是( B )A.自主学习B.量力而精C.愉快教学D.尊重个性11、“乐”的起因是:(A )A.是由人心中产生的。
B.是由不同是声音相互应和产生的C.是事物影响的结果D.是由古圣先贤著作的12、王阳明的“心即理”是指( D )A.内心的想法就是客观现实B.内心和外在相统一的的境界C.客观现实受主观的制约D.自己的道德认识和道德实践相统一13、“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
”(《原毁》选读)其中“重”的正确解释是( B )A.重要B.严格C.以……为重D.重视14、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是( C )A.《论语》B.《师说》C.《学记》D.《孟子》15、“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体现了孟子的( D )A.教育思想B.学术思想C.等级观念D.民本思想16、“少年智则国智”后应接那一句( C )A.少年强则国强B.少年胜则国胜C.少年富则国富D.少年雄则国雄17、先王治乐的原因是( A )A.提供治理人民的方法B.教人民欣赏音乐C.给人民带来快乐D.丰富人民的业余生活18、“礼乐不可斯须去身”出自( D )A.《大学》B.《易经》C.《论语》D.《礼记》19、梁启超的籍贯是( B )A.广西B.广东C.浙江D.福建20、“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思想最早出自( A)A.《论语》B.《学记》C.《四书集注》D.《孟子》21、“礼乐不可斯须去身”出自( D )A.《大学》B.《易经》C.《论语》D.《礼记》22、“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载于道路矣。
国学经典与教育最新测试题(含答案)
《国学经典与教育》重庆市中小学(中职)教师公共课《国学经典与教育》测试题一、单选题1.“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一句里的“庠序”指的是( B )A.官府B.学校C.家庭D.社会2.“学而优则仕”概括了( A )关于教育目的的主张。
A.孔子B.孟子C.董仲舒D.朱熹3.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是( C )A.《论语》B.《师说》C.《学记》D.《孟子》4.“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体现了孟子的( D )A.教育思想B.学术思想C.等级观念D.民本思想5.“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思想最早出自( A )A.《论语》B.《学记》C.《四书集注》D.《孟子》6.《学记》上说:“不陵节而施。
”这句话体现了( A )A.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B.启发性教学原则C.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D.巩固性教学原则7.“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孟子是用反面事例来强调学习要( C )A.专心致志B.磨练意志C.持之以恒D.深造自得8.我国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思想的是( D )A.朱熹B.孟子C.董仲舒D.孔子9.提出“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主张的著作是( C )A.《大学》B.《论语》C.《学记》D.《中庸》10.孔子的教育思想在他的言论集( B )中有充分反映。
A.《大学》B.《论语》C.《学记》D.《中庸》11.《学记》要求“学不躐等”属于( A )教学原则A.循序渐进原则B.巩固性原则C.因材施教原则D.直观性原则12.下列名言属于孟子说的是( D )A.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生以成仁。
B.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
C.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D.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13.“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国学经典选读期末复习指导参考答案
《国学经典选读》期末复习指导一、复习范围根据教学大纲,本课程复习考试范围是第一章至第九章。
二、考试形式、答题时限考试形式是闭卷考试,答题时限为90分钟三、期末考试题型期末考试题型包括填空、名词简释、简答题和问答题四种。
填空题主要在常识中产生,个别内容在名词中产生。
四、期末复习题(一)常识1.中华文明的形成经历了四个时期:先秦是萌芽期,汉魏六朝是形成期,唐宋至明中叶是成熟期,明中叶以后就进入转型期。
2.进入民国,经书成为普通的古文献。
作为历史学的资料,章学诚所谓的“六经皆史”得到了全面的体认。
3 .如果说中国传统学术是一座大厦,那么经学就是这座大厦的基柱。
4. 在五经之中,《周易》是古代占卜之书。
5. 《诗经》的价值,一在于文学价值,一在于文化价值。
6. 西汉出现了三种尚书,即《今文尚书》、《古文尚书》和“伪尚书”。
7.《论语》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8. “仁”和“礼”是孔子思想的两个基点。
9. 《左传》、《公羊传》和《毂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10. 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说“左史记言,右史记事。
事为《春秋》,言为《尚书》。
11. 司马光主持编篡的《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史书。
12. 司马迁把“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作为其建立史学体系的追求。
13. 阅读《三国志》不仅要注意其正文,更要注意阅读裴松之的注文。
14. 在先秦,墨学和儒学是并称的两大显学。
15. 先秦名家“合同异”一派是以惠施为代表的。
16. 战国晚期的苏秦和张仪成为纵横家的代表人物。
17. 秦汉以后的中国子学,可按五个历史阶段来区分,即两汉子学、魏晋玄学、隋唐子学、宋明理学和清代子学。
18. 玄学的逻辑基础是汉魏之际清议之风所带来的名实之辩。
19. 经史子集四部中,集部多是文章、诗赋的汇编。
20. 研究《楚辞》的代表性著作有王逸的《楚辞章句》、洪兴祖的《楚辞补注》和朱熹的《楚辞集注》。
这三本书是对《楚辞》进行研读的基本书目。
国学经典练习多选题及答案
国学经典练习多选题及答案1.入选四书的儒家经典有( AB )A.《孟子》B.《论语》C.《学记》D.《荀子》2.下列话语体现了启发性教学原则的有( BC )A.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B.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C.不愤不启,不悱不发D.学不躐等3.下列话语体现了循序渐进教学原则的有( AD )A.不陵节而施B.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C.不愤不启,不悱不发D.学不躐等4.孟子施教的目标是培养( ABCD )的君子。
A.明人伦B.修身齐家C.治国D.平天下5.孟子的教育内容是( AB )A.人伦教育B.道德教育C.权术教育D.法律教育6.以下哪些言论是孔子讲学的内容 ( ABC )A.为政以德B.以礼治国C.有教无类D.事异则备变7.荀子的教学思想主要包括( ABCD )A.注重“积”“渐”B.闻、见、知、行结合C.“虚壹而静”,专心有恒D.解蔽救偏,兼陈中衡8.孔子的教学内容包括( BCD )三个部分。
A.生产劳动B.道德教育C.文化知识D.技能技巧培养9.《学记》总结了长期教育、教学中的经验教训后概括出的“豫时孙摩”原则包括( ABCD )A.预防B.适时C.顺序D.观摩10.荀子把教师提高到与( ABCE )同等的地位。
A.天B.地C.君D.神E.亲11.乐得到推行了,有什么样的作用?( ABC )A.耳聪目明B.血气和平C.移风易俗D.以欲忘道12.研究乐可以提高内心修养,可以产生( ABCD )之心A.平易B.正直C.慈爱D.诚信13.下面哪些表现音乐的道理与政治相通( ABCD )A.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B.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C.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D.以上都对14.在《对贤良策》中,董仲舒主要针对文教政策提出了以下哪三点建议?( ABC )A.罢百家以尊儒;B.立大学以养士;C.行贡举以选士;D.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15.君王要怎样做才能使国家的根本明显?( ABCD )A.很谨慎地对待奉承天意之事B.用修明的教育感化人民C.辨证法度是否适宜,区别上下使有秩序D.以上都正确16.天下的道理除了君臣关系之理,还有( ABCD )。
国学经典校本教材系列之第五册《增广贤文》
目录第1课以史为鉴,,,,,,,,,,,,, 2第2课惜时(一) ,,,,,,,,,,,,, 5第3课惜时(二),,,,,,,,,,,,, 8第4课读书,,,,,,,,,,,,, 11第5课恕人律己,,,,,,,,,,,,, 14第6课孝道,,,,,,,,,,,,, 17第7课夫妻之道,,,,,,,,,,,,, 20 第8课交友,,,,,,,,,,,,, 23第9课居安思危(一),,,,,,,,,,,,, 26 第10 课居安思危二),,,,,,,,,,,,, 29第11 课弃恶扬善(一) ,,,,,,,,,,,,, 32第12 课弃恶扬善(二)35,,,,,,,,,,,第13 课金钱观(一),,,,,,,,,,,,, 38第14 课金钱观(二),,,,,,,,,,,,, 41第15 课其它处世哲学(二) ,,,,,,,,,,,,, 4447 第16 课其它处世哲学(二) ,,,,,,,,,,,,,昔时贤文,诲汝谆谆 (zh ūn zh ū)n① 集韵增广,多见多闻②。
观今宜鉴 (ji à)n 古,无古不成今③。
知己知彼,将心比心。
古人不见今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先到为君,后到为臣。
凡事要好,须问三老④。
人不通今古,马牛如襟裾 (j īn j ū)。
【快乐解意】① 昔时贤文, 诲汝谆谆:用以前圣贤们的言论, 来谆谆教诲你。
② 集韵增广,多见多闻:广泛搜集押韵的文字汇编成“增广”,使你见多识广。
③ 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你应该借鉴古人的经验教训,来 指导今天的行为,因为今天是古代的延续。
④ 三老:乡官之名 ,指经验丰富的老人第一课经典吟诵】以史为鉴故事会】凡事要好,须问三老传说河北有个地方曾经盛行养鸡,每家每户没有一百也有几十只鸡。
有一次,村里闹鸡瘟,从多少个地方请大夫都治不好,于是就有人提议请神仙来帮忙。
可又没有人知道神仙在哪里,不知道该怎么请。
又有人说:“我们可以把鸡毛烧焦,焦味飞到天上去,神仙肯定闻得到的。
2023秋期国开河南电大本科《国学经典选读》无纸化考试(作业练习1至3+我要考试)试题及答案
B.一国所有之学也 C.大国学 D.大师也 [答案]A .关于天人关系,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儒家、道家对天人合一的解释完全一致 B.天人关系问题是中国哲学中的重大理论问题之一 C.人与天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统一体 D.儒家与道家均以天人合一为最高境界 [答案M .《黄帝内经•素问》认为人要顺应季节的变化来养生,依照《黄帝内经》的说法,冬季人们应该怎么养生最为适 宜? A.早早起床,漫步在庭院里,舒展形体。 B.早早起床,让心中不存在郁闷,对外界事物保持兴趣。 C.早睡早起,和鸡的活动相仿佛,收敛神气。
C.《老子》 D.《南华经》 [答案]B 44.祸兮福之所倚。()孰知其极,其无正邪? A.正复为奇 B.善复为妖 C.其日固久 D.福兮祸之所伏 [答案]D .子日:“(),小人同而不和。” A.君子和而不同 B.君子同而不和 C.君子以直报怨 D.君子顺乎天道
[答案]A .“中庸”中的"中”是()? A.恰到好处 B.中间 C.不彻底 D.不完全 [答案]A .一阴一阳之谓()。 A德 B.道 C.自然 D.理 [答案]B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形容的是华山风景区。
A.《通典》 B.《通志》 C.《文献通考》 D.《通论》 [答案]ABC .下列史书属于纪传体的是()。 A.《后汉书》 B.《梁书》 C.《晋书》 D.《南齐书》 [答案]ABCD .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A.孔子认为,君主要以道德和礼乐教化引导人民。 B.孔子认为,可以一同学习的人,也能够共同实践理想。
18.墨子判断一个学说是否有价值的标准有()。 A.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 B.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C.原察百姓耳目之实 D.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 [答案]ACD 19.张载曾说过:为天地立心,(),(),()。 A.为往圣继绝学 B.为万世开太平 C.为百姓立命 D.为生民立命 [答案]ABD 20.关于“中庸”,以下说法或理解不正确的是:()。 A.孔子认为中庸作为一种德,可以算是至极的了。
《国学经典与教育》复习题
《国学经典与教育》复习题一、判断题1.“因材施教、教亦多术”反映了孟子的教育思想。
(√)2.《论语》是“四书”之一。
(√)3.荀子提出“性善论”,充分肯定和强调了教育的作用。
( X )4.至圣是孔子,亚圣是孟子,他们合称孔孟。
(√)5.“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说明荀子认为学生获得知识技能,不取决于愚与敏,如果能不懈努力,就一定能学有所成。
(√)6.《论语》是一部对话体散文。
( X )7.孟子以“人性恶”为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来阐述了教育的内容、目标、作用以及任务。
( X )8.战国后期,我国出现的具有世界影响的教育文献是《学记》。
(√)9.春秋时期是思想家百家争鸣的时期,荀子是儒家的代表人物。
( X )10.因材施教是孔子教学的一个重要原则。
(√)11.我国第一部专门讨论教育教学问题的著作是《大学》( X )12.荀子否定道德先验论,肯定人之善是后天环境与教育的产物,论述了环境对人成长的作用,强调人的主观努力,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因素。
(√)13.《论语》反映了儒家学派创始人——孟子的政治思想、学术思想和教育思想,是儒家最重要的经典。
( X )14.孔子教学的基本方法是启发诱导。
(√)15.孟子告诫学生:“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
”这说明有为者必须坚持到底,不能半途而废。
(√)16.“教学相长”,“循序渐进”等教学原则最早出自《论语》。
( X )17.荀子把教学或学习过程具体化为闻、见、知、行四个环节。
(√)18.孔子是先秦思想的集大成者。
( X )19.“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这说明了知识和道德是一个不断积累和提高的过程。
(√)20.《孟子》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写而成,是记录了孟子的语言、政治观点和政治行动的儒家经典著作。
(√)二、单选题11.“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国学经典教育考试试题题库
国学经典教育考试试题题库国学经典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道德观念和人生智慧。
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弘扬国学经典,许多教育机构和学校都会设置国学经典教育考试,以考查学生对国学经典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以下是一套国学经典教育考试试题题库的示例内容:一、选择题1.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出自以下哪部经典?A. 《论语》B. 《孟子》C. 《大学》D. 《中庸》2.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这句话体现了哪种思想?A. 儒家思想B. 道家思想C. 法家思想D. 墨家思想二、填空题1. “________,温故而知新”是《论语》中的一句话,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
答案:学而不厌2.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分为“风”、“雅”、“________”三部分。
答案:颂三、简答题1. 请简述《易经》中的“变”与“不变”的哲学思想。
2. 孔子提出的“仁”的概念在《论语》中有哪些具体表现?四、论述题1. 论述《道德经》中“无为而治”的思想及其对现代社会管理的启示。
2. 请结合《孟子》中的“性善论”,谈谈你对人性本善的看法。
五、案例分析题1. 阅读以下《论语》中的一段话:“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请分析孔子此言所表达的观点,并结合现实生活举例说明。
2. 请分析《庄子》中的“逍遥游”思想,并讨论其对现代人追求自由生活的意义。
结束语:国学经典教育考试试题题库的设置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国学经典的内涵,培养他们的道德情操和文化素养。
通过这些试题,学生不仅能够学习到古代圣贤的智慧,还能够将这些智慧应用到现代生活中,实现个人修养的提升和社会和谐的发展。
希望每位学生都能在国学经典的学习中获得成长和启迪。
国学考试题拼音排序
bie
(梁启超)别号饮冰室主人,他是戊戌变法的领袖之一(A)
C
C
A
chang
倡导了“诗界”.(梁启超)倡导了“诗界”和“小说界”革命(A)
C
cheng
诚者何?不自欺、不妄之谓也”对“诚”的正确理解是(C不自己欺骗自己,不做不该做的事情)
ABCD
cheng
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博学之,(ABCD).A.审问之B.慎思之C.明辨之D.笃行之
C
jin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一句出自(C《孟子》
B
jin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载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一句里的“庠序”指的是(B)A.官府B.学校C.家庭D.社会
B
正
da
大学》着重阐述了个人道德修养与社会治乱的关系,以“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为修养的目标。(√)
A
da
大学之道,(A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B
da
大哉圣人之道!洋洋乎!发育万物,峻极于天。优优大哉!礼仪三百,威仪三千。待其人而后行。故曰苟不至德,至道不凝焉。下面的注释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B优优:很多的忧愁)
A
dai
怠者不能(A.修),而忌者畏人修。
D
dai
怠者不能修,而忌者畏人修”其中“修”的正确解释是(D进修,求上进)
错
dao
道无定体,学贵实用”意思是修道不讲固定的形式,学习贵在适用。(×)
B
di
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泛观博取,不若熟读而精思。”(《朱子语类》)提倡读书比较好的方法是(B .熟读而精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8、颜之推认为培养出来的人才必须“德艺同厚”。()正确
19、大乐必繁,大礼必复。()错误
20、战国后期,我国出现的具有世界影响的教育文献是《学记》。()正确
二、单项选择题(共44道,每题1分,共44分)
21、学非有碍于思,而学愈博则()。B.思愈远
22、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A.则能尽人之性
国学经典考试原题之五
一、判断题(共20道,每题2分,共40分)
1、中学语文教材选有梁启超的作品《少年中国说》。()正确
2、音乐的道理与政治是相通的。()正确
3、将天下正大底道理去处置事,便公;以自家私意去处之,便私。对“公”和“私”的正确说法是:用天下光明正大的道理去处理事物,便是为公;用利于自己的心意去处理事情,便是为私。()正确
50、“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泛观博取,不若熟读而精思。”此句说明读书的方法是()。C.熟读与精思
51、。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下列说法对的是()。B.“豫”同“预”。
52、“习与性成者,习成而性与成也”语出()的《习性诸论》。D.王夫之
9、孟子认为有无先天善良本性是人和禽兽相区别的重要标志。()正确
10、君子是因为从乐中得到了道而感到欢乐。()正确
11、“道无定体,学贵实用”意思是修道不讲固定的形式,学习贵在适用。()正确
12、乐可以使人心向善。()正确
13、颜之推是宋朝文学家、教育家。传世著作有《颜氏家训》《还冤志》等。()错误
37、是故君子有()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A.诸
38、“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反映出孔子()。B.严以律己,宽以待人,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
39、《原毁》所阐述的内容,从今天的角度去解释,主要写的是()。C.个人修养与为人处事
40、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孤而民不(),是以君子有挈矩之道也。A.倍
4、“因材施教、教亦多术”反映了孟子的教育思想。()错误
5、颜之推认为教育的作用就在于教育中庸之人,使之完善德性,增长知识。()正确
6、“行可兼知,而知亦可兼行”是王夫之的知行理论。()错误
7、“习与性成者,习成而性与成也”语出黄宗羲的《习性诸论》。()错误
8、我国第一部专门讨论教育教学问题的著作是《大学》()错误
41、在梁启超的教育思想中,体现较为明确的是()。A.国民素质教育观
42、汉代首先提出“独尊儒术”思想的是谁?()B.董仲舒
43、“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王守仁认为知行是()。B.一回事
44、“敬者何?不怠慢、不放荡之谓也。”对“敬”的正确理解是()。A.尊重人
45、《学记》上说:“不陵节而施。”这句话体现了( )。C.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71、荀子把教师提高到与()同等的地位。A.天B.地C.君D.亲
72、朱熹总结出六条“朱子读书法”。分别是()。A.循序渐进,熟读深思B.虚心涵咏,切己体察C.着紧用力D.居敬持志
32、“要在问题开头启发学生思考,但不提供现成的答案”就是《学记》强调的()。B.开而弗达
33、君王制作乐主要是用来做什么的?()D.其他
34、怠者不能(),而忌者畏人修。A.修
35、以自家()去处之,便私。C.私意
36、“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体现了()教学原则。B.启发性
59、黄宗羲是()伟大的启蒙主义思想家。A.明朝
60、乐是由()。A.从内心发出来的
61、王夫之在教学过程中强调()。D.必须重视实践
62、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C.忿惕
63、()体现了荀子对教育、学习重要性的充分肯定。C.我欲*而贵,愚而智,贫而富,可乎?曰:其唯学乎。
64、《学记》反对死记硬背,主张“要引导学生,但决不牵着学生的鼻子走”这个观点的就是()。D.道而弗牵
三、多项选择题(共8道,每题2分,共16分)
6பைடு நூலகம்、以下属于黄宗羲的著作有()。A.《学校》B.《取士上》
66、下面哪些表现音乐的道理与政治相通()。A.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B.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C.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D.以上都对
26、王守仁是那个朝代的()。C.明朝
27、王夫之关于教与学关系的正确认识是()。D.教是为了学
28、梁启超《少年中国说》里“少年”应理解为()。B.有志的青年
29、《学记》认为教学成败的关键在()。B.教师
30、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是( )。C.《学记》
31、()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B.记
53、孔子在()上主张“仁者爱国”、“克己复礼”。B.政治
54、黄宗羲被学者尊称为()。B.梨洲先生
55、黄宗羲的籍贯在()。B.浙江
56、“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出自:()。C.《论语?公冶长》
57、黄宗羲认为设立学校的目的应该是()。D.既为了养士也为了治国
58、“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中的“道”指的是()。C.儒家礼教、思想
46、黄宗羲认为()是教学最基本的原则。A.获取知识
47、《中庸》继承了重视()的个别差异的思想。B.主体
48、“羿之教人射,必志于彀;学者亦必志于彀。大匠诲人必以规矩,学者亦必以规矩。”孟子的话说明()。A.教育者一定要确立明确的教育目标,就像射箭、工匠“规矩”一样。
49、先王治乐的原因是()。A.提供治理人民的方法
23、“是以父不慈则子不孝,兄不友则弟不恭,夫不义则妇不顺矣”说明父、兄、夫的为人道德对子、弟、妇的影响()。C.重要
24、“行之而不著焉,习矣而不察焉,终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众也。”说明孟子强调做事要()。C.认真思考
25、对“蒙养弗端,长益浮靡。”(《朱子语类》)的正确理解是()。A.儿童时期的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67、关于学习态度和方法,颜之推提倡()。A.虚心务实B.博习广见C.勤勉惜时D.相互切磋
68、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博学之,()。A.审问之B.慎思之C.明辨之D.笃行之
69、下列哪些是对王夫之的称呼()。A.船山先生C.一壶道人
70、荀子的教学思想主要包括()。A.注重“积”“渐”B.闻、见、知、行结合C.“虚壹而静”,专心有恒D.解蔽救偏,兼陈中衡
14、“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这句话告诉我们:要通过勤学好问,使自己的知识达到广大而深入精微的境地,以提高自身修养。()错误
15、王夫之主张在教学过程中,要学与思结合。()正确
16、颜之推提倡“博学求之,无不利于事也”是指人要博览群书,不要接触世务,籍以培养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 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