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化学专题复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1)

合集下载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化学反应速率是指化学反应在单位时间内发生的变化量。

它是反应过程中物质转化的快慢程度的量化描述。

化学平衡是指当化学反应达到稳定状态时,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之间的比例关系保持不变的状态。

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是化学反应中两个重要的概念,它们对于我们理解和控制化学反应过程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是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消耗量或产物生成量与时间的比值。

它可以用下面的公式来表示:速率= ΔC/Δt其中,ΔC表示反应物浓度或产物浓度的变化量,Δt表示变化所用的时间。

化学反应速率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最主要的有反应物浓度、温度、催化剂和反应物粒子间的碰撞频率等。

当反应物浓度增加时,反应发生的可能性就会增加,因此反应速率也会增大。

温度对于反应速率的影响很大,一般来说,温度升高时,反应速率会迅速增加。

这是因为温度升高会增加反应物的动能,提高粒子的碰撞频率,从而促进反应的进行。

催化剂是一种物质,它可以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使反应发生更容易。

催化剂通过提供一个新的反应路径,使反应能够以更低的能量发生。

因此,加入适量的催化剂可以大大加快反应速率。

此外,反应物粒子间的碰撞频率也会影响反应速率。

当反应物的浓度较低时,粒子之间的碰撞次数较少,因此反应速率较低。

二、化学平衡当一个化学反应达到平衡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之间的比例关系将保持不变。

在平衡状态下,反应物的转化速率等于生成物的转化速率。

化学平衡可以用下面的反应判断式来表示:aA + bB ⇌ cC + dD其中,A和B是反应物,C和D是生成物,a、b、c、d分别表示各物质的系数。

化学平衡是一个动态平衡,即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转化一直在进行,但是总的浓度不再改变。

平衡常数K用来描述平衡系统中各组分浓度之间的关系。

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平衡常数K的值将保持不变。

化学平衡可以通过改变反应条件来调节。

通过改变温度、压力或改变反应物浓度可以使平衡位置发生移动,从而改变反应的结果。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是化学反应中重要的概念。

化学反应速率指的是反应物转化为产物的速度,而化学平衡则是指反应物和产物浓度之间的平衡状态。

这两个概念在化学研究和工业应用中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反应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反应物转化为产物的速度。

反应速率可以通过测量反应物浓度的变化来确定。

一般来说,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成正比,即反应物浓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

但是,反应速率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如温度、催化剂和反应物的物理状态等。

温度是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重要因素之一。

根据化学动力学理论,温度升高会导致反应物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加,使得反应物分子更容易发生碰撞,从而提高反应速率。

催化剂也可以加速化学反应速率,它们通过提供新的反应路径或降低反应活化能来促进反应的进行。

此外,反应物的物理状态也会影响反应速率,例如,气体相反应速率通常比液体相反应速率快,因为气体分子更容易碰撞。

二、化学平衡化学平衡是指反应物和产物浓度之间的平衡状态。

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会转化为产物,但是反应并不会一直进行下去,而是会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

在平衡状态下,反应物和产物的浓度保持不变,而且正反应和逆反应的速率相等。

化学平衡的达成是通过正反应和逆反应同时进行实现的。

正反应是指反应物转化为产物的过程,而逆反应则是指产物转化为反应物的过程。

当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时,化学反应达到平衡。

平衡常数是描述化学平衡状态的一个重要参数,它是反应物和产物浓度之间的比值。

平衡常数的大小决定了反应的方向,当平衡常数大于1时,正反应占优势;当平衡常数小于1时,逆反应占优势。

化学平衡对于理解和控制化学反应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工业生产中,通过控制反应条件,可以使反应在有利的方向上进行,从而提高产物的产率和纯度。

此外,理解化学平衡还有助于解释一些化学现象,如酸碱中和反应、溶解度和配位化学等。

总结: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是化学反应中的重要概念。

高三化学一轮考点复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1

高三化学一轮考点复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1
c C c D K m c A cn(B )
3.化学平衡的移动 (1)化学平衡移动的本质:当外界条件改变 后若使v正≠v逆,引起各组分百分含量与原 平衡比较均发生变化。当v(正)>v(逆)时, 平衡向右(正向)移,当v(正)<v(逆)时,平 衡向左(逆向)移。
(2)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外界因素: ①浓度:增大反应物浓度[v(正)增大], 或减小生成物浓度[v(逆)减小],平衡向 正反应方向移动;减小反应物浓度[v(正) 减小],或增大生成物浓度[v(逆)增大], 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②压强:对有气态物质参加或生成的反应, 缩小体积增大平衡混合物的压强,v(正)与 v(逆)都增大,v(缩)>v(扩),平衡向缩小 体积方向移动;减小压强,v(正)与v(逆)都 减小,v(缩)<v(扩),平衡向扩大体积的 方向移动。
②动:化学平衡是动态平衡,反应达到 平衡状态时,反应没有停止,反应速率 不等于零。 ③等:化学平衡时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 应速率。 ④定:化学平衡时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 的百分含量保持一个定值。 ⑤变:当外界条件改变时,原平衡会被 破坏,通过平衡的移动建立新的平衡。
(2)判断化学平衡的方法 一个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最根本标志 是v(正)=v(逆)。运用速率标志要注意:正 逆反应速率相等是指用同一种物质表示的 反应速率。若一个可逆反应的正逆反应速 率是分别用两种不同物质表示时,则这两者 的速率之比应等于这两种物质的化学计量 数之比时才标志达到化学平衡。
mol· (L· min)-1或 mol· (L· s)-1
注意:同一反应,速率用不同物质浓度变 化表示时,数值可能不同,但数值之比等于方 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如: 对于方程式:aA+bB cC+dD,则有 v(A)∶v(B)∶v(C)∶v(D)=a∶b∶c∶d

高考化学专题复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高考化学专题复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两个问题:第一、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即化学反应速率问题;第二、化学反应进行的程度即化学平衡问题一、化学反应速率1.表示方法(1)概念:化学反应速率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小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2)公式:v=△c/△t单位:mol/(L·s)或mol/(L·min)(3)注意事项:①由于反应过程中,随着反应的进行,物质的浓度不断地发生变化(有时温度等也可能变化),因此在不同时间内的反应速率是不同的。

通常我们所指的反应速率是指平均速率而非瞬时速率。

②同一化学反应的速率可以用不同物质浓度的变化来表示,其数值不一定相同,但其意义相同。

其数值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

对于反应:m A+n B p C+q DV A∶V B∶V C∶V D=m∶n∶p∶q③一般不能用固体物质表示。

④对于没有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可逆反应:v正≠v逆[例1]某温度时,2L容器中X、Y、Z三种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

由图中数据分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3X + Y2Z___;反应开始至2min ,Z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0.05 mol/(L·min)__。

[例2]在2A + B = 3C + 4D的反应中, 下列表示该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最快的是(B )A. V(A) = 0.5 mol/(L·s)B. V(B) = 0.3 mol/(L·s)C. V(C) = 0.8 mol/(L·s)D. V(D) = 1 mol/(L·s)练习1反应4A(S)+3B(g)==2C(g)+D(g),经2min,B的浓度减少了0.6mol/L.。

此反应速率的表示正确的是()A.用A表示的反应速率是0.4mol/L·minB.用C表示的速率是0.2mol/L·minC.在2 min末的反应速率,用B表示是0.3mol/L·minD.在2 min内用B和C表示的反应速率的值都是逐渐减少的。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复习提纲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复习提纲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一、化学反应速率说明:增大浓度、增大压强或升高温度,无论是正反应速率还是逆反应速率,都增大;相反,都减小。

压强的改变是通过改变反应体系的浓度起作用的,如:①缩小或增大反应体系的容积;②保持容积不变时向反应体系中加入反应物或减少反应物等。

但:若保持体系容积不变,向反应体系加入惰性气体时化学反应速率不变。

催化剂: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对于可逆反应使用催化剂可以同等程度地改变正逆反应速率)。

二、化学平衡勒夏特列原理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如浓度、压强或温度),平衡就向着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

掌握其适用范围:不仅适用于化学平衡,还适用于溶解平衡、电离平衡、水解平衡等,只要与平衡有关的事实均可用该原理解释。

应特别注意:⑴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是通过改变浓度实现的。

若压强改变但体系浓度不变,则平衡不移动。

如:在容积和温度均不变情况下,向反应体系中加入惰性气体,虽然此时压强改变了,但,反应体系浓度未变,所以,平衡不移动。

⑵在有些可逆反应里,反应前后气态物质的总体积没有变化,如在这种情况下,增大或减小压强都不能使化学平衡移动。

⑶改变压强对固态物质或液态物质的体积几乎无影响。

因此平衡混合物都是固体或液体时,改变压强不能使化学平衡移动。

⑷虽然催化剂不使化学平衡移动,但使用催化剂可影响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

1、下面是条件改变时,化学反应速率的变化与新平衡建立的过程中几种典型曲线:如:其他条件不变,只改变反应物浓度,其图像变化为:增大反应物浓度增大生成物浓度减少反应物浓度减少生成物浓度特例:对于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的反应:H2(气)+I2(气) 2HI(气),加压与减压其图像分别为:2、化学平衡的有关计算有关化学平衡的计算包括:求平衡时各组分含量,平衡浓度、起始浓度、反应物转化率、混合气体的密度或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某物质的化学计量数等。

解这类试题时要用到下列方法或规律:(1)化学平衡计算的基本方法是“始”、“变”、“平”三段分析法。

教资考试|高中化学知识点解读: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一)

教资考试|高中化学知识点解读: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一)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资格证报名条件
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一)
一、化学反应速率及其简单计算
1.化学反应速率: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小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

特别提醒:
1.化学反应速率指的是平均速率而不是瞬时速率。

2.无论浓度的变化是增加还是减少,化学反应速率均取正值。

3.同一化学反应速率用不同物质表示时可能不同,但是比较反应速率快慢时,要根据反应速率与化学方程式的计量系数的关系换算成同一种物质来表示,看其数值的大小。

注意比较时单位要统一。

二、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1.内因(主要因素):反应物本身的性质(分子结构或原子结构)所决定的。

2.外因(次要因素)
特别提醒:
1.改变压强的实质是改变浓度,若反应体系中无气体参加,故对该类的反应速率无影响。

2.恒容时,气体反应体系中充入稀有气体(或无关气体)时,气体总压增大,物质的浓度不变,反应速率不变。

3.恒压时,充入稀有气体,反应体系体积增大,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慢。

4.温度每升高10℃,化学反应速率通常要增大为原来的2~4倍。

5.从活化分子角度解释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在化学反应中,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是两个重要的概念。

化学反应速率指的是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变化量,而化学平衡是指反应物与生成物浓度达到一定比例时,反应停止的状态。

本文将从理论和实际应用两个方面来探讨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的相关内容。

一、化学反应速率的表达式和影响因素化学反应速率可以用反应物浓度的变化量来表示,其一般表达式为:速率 = 反应物浓度变化量 / 时间变化量反应速率与反应物的浓度有关,因为浓度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反应速率。

除了浓度之外,还有以下几个因素会影响化学反应速率:1. 温度:温度的升高可以增加分子的平均动能,使得分子碰撞的能量超过活化能,从而增加反应速率。

2. 压力:对于气体反应来说,增加压力会增加分子间的碰撞几率,从而增加反应速率。

3. 催化剂:催化剂可以降低反应活化能,提供新的反应途径,从而提高反应速率。

4. 反应物浓度:反应物浓度的增加会增加反应物之间的碰撞几率,从而增加反应速率。

以上因素的变化都会对化学反应速率产生影响,但是具体的影响程度需要根据每个反应的特性来具体分析。

二、化学平衡的表达式和平衡常数当化学反应达到一定时间后,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浓度将保持一定的比例,反应停止。

这种状态称为化学平衡。

对于一个反应aA + bB → cC + dD,其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c = ([C]^c * [D]^d) / ([A]^a * [B]^b)其中,[A]、[B]、[C] 和 [D] 分别表示反应物 A、B 和生成物 C、D的浓度,a、b、c、d 分别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摩尔系数。

平衡常数可以用来描述反应在特定条件下的平衡状态。

当 Kc 的值大于 1 时,说明生成物的浓度相对较高;当 Kc 的值小于 1 时,说明反应物的浓度相对较高。

而当 Kc 的值接近于 1 时,说明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浓度相对均衡。

三、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的关系与应用化学平衡是指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浓度达到一定比例时,反应停止。

化学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化学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化学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化学反应速率是指化学反应中反应物消失和生成物出现的速率。

在化学反应中,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温度、物质表面积和催化剂等因素密切相关。

化学平衡是指在封闭系统中,反应物转化为生成物的速率和生成物转化为反应物的速率相等的状态。

在化学平衡条件下,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保持不变。

一、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反应速率描述了反应物消失和生成物出现的快慢程度,并可以通过实验观察和计算得到。

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的变化率有关,通常可以使用以下公式表示:速率= ΔC / Δt其中,ΔC表示反应物浓度的变化量,Δt表示时间的变化量。

1. 温度的影响温度是影响化学反应速率最常见和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温度升高会增加反应分子的平均动能,使分子之间的碰撞频率和能量增加,从而促进反应速率的增加。

2. 反应物浓度的影响反应物浓度的增加会增加反应物分子碰撞的频率,从而增加反应速率。

根据速率与浓度的关系可以推导出速率定律方程:速率 = k[A]^m[B]^n其中,k为速率常数,m和n分别为反应物A和B的反应级数,[A]和[B]表示反应物A和B的浓度。

3. 物质表面积的影响对于固体和液体反应物,物质表面积的增加可以提高反应速率。

因为表面积的增加会增大反应物与其他反应物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加反应发生的可能性。

4. 催化剂的作用催化剂可以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从而加速反应速率,但自身在反应过程中不发生永久改变。

催化剂通过提供新的反应路径,降低了原始反应路径中的反应物粒子的能量要求,使反应速率得到增加。

二、化学平衡化学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状态,即反应物转化为生成物的速率和生成物转化为反应物的速率相等。

在化学平衡条件下,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保持不变,但反应仍然在进行。

1. 平衡常数对于一个化学反应,可以定义平衡常数K,它的值等于在平衡条件下各物质浓度的乘积积累除以反应物浓度的乘积积累。

平衡常数表征了在平衡状态下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关系。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是化学研究中极其重要的概念。

本文将讨论这两个概念,并介绍相关的理论和实验方法。

一、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反应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变化的速度。

它可以用反应物浓度的变化量除以时间来表示。

常见的表示方法有“消失的物质的浓度减少量除以时间”和“生成的物质的浓度增加量除以时间”。

化学反应速率受到多种因素影响。

其中,温度是最主要的因素之一。

一般来说,温度升高会使反应速率加快,因为温度的升高会增加反应物的分子热运动,增加反应碰撞的频率和碰撞的有效能量。

除了温度,反应物浓度、反应物其他性质(如形态和结构),催化剂等因素也会影响反应速率。

二、化学平衡化学平衡是指在封闭容器中,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达到动态平衡的状态。

在化学平衡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浓度保持不变,但反应仍在进行。

平衡常数(K)可以用来描述化学平衡状态。

根据平衡常数的大小,可以判断反应是倾向于生成反应物还是反应物。

当K大于1时,反应是倾向于生成反应物;当K小于1时,反应是倾向于生成反应物;当K等于1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相等。

化学平衡的平衡常数受到温度的影响。

根据Le Chatelier原理,当温度升高时,平衡常数会增大,反应倾向于生成反应物。

当温度降低时,则相反。

三、测定和控制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为了测定化学反应速率,可以使用实验方法来进行观察和记录。

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是观察反应物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通过绘制浓度-时间曲线,可以确定反应的速率。

为了控制化学反应速率,可以调节影响因素。

例如,通过改变反应物浓度、温度和添加催化剂等方法来加快或减慢反应速率。

在控制化学平衡方面,可以通过调节反应条件来改变平衡常数。

例如,通过改变温度、反应物浓度和压力等条件来改变平衡常数。

这样可以使反应倾向于生成更多的反应物或者生成物。

四、应用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研究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在工业上,控制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讲义-----高三专题复习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讲义-----高三专题复习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一、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常数(1)化学反应速率1、概念:用来衡量化学反应进行快慢的物理量,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

(2)表示方法:(3)单位:mol/(L·s);mol/(L·min)(4)同一化学反应用不同的物质表示时,该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可能不同。

化学计量数之比等于对应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之比。

2、化学平衡常数(浓度平衡常数)(1)化学平衡常数的数学表达式(2)化学平衡常数表示的意义平衡常数数值的大小可以反映可逆反应进行的程度大小,K值越大,反应进行越完全,反应物转化率越高,反之则越低。

3、转化率(针对反应物而言)二、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1.内因:反应物本身的性质(如:硫在空气中和在氧气中燃烧的速率明显不同)。

2.外因:(1)浓度:浓度大,分子之间碰撞机会增大,发生化学反应的几率加大,化学反应速率就快;因此,化学反应速率与浓度有密切的关系,浓度越大,化学反应速率越快。

增大反应物的浓度,正反应速率加快。

(2)温度: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正逆反应速率都加快)。

(3)压强:对于有气体参与的化学反应,反应体系的压强增大,反应速率增大(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

说明:压强的改变是通过改变反应体系的浓度起作用的,如:①缩小或增大反应体系的容积;②保持容积不变时向反应体系中加入反应物或减少反应物等。

但:若保持体系容积不变,向反应体系加入惰性气体时化学反应速率不变。

(4)催化剂: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对于可逆反应使用催化剂可以同等程度地改变正逆反应速率)。

三、化学平衡的概念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正反应和逆反应的速率相等,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的状态叫做化学平衡状态。

可逆反应中旧化学平衡的破坏、新化学平衡的建立过程叫做化学平衡的移动。

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化学平衡:1.“等”处于密闭体系的可逆反应,化学平衡状态建立的条件是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即v(正)=v(逆)≠0。

高考化学化学平衡与反应速率

高考化学化学平衡与反应速率

高考化学化学平衡与反应速率化学平衡与反应速率是化学反应中两个重要的概念。

化学平衡是指在封闭系统中,化学反应物质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的状态。

而反应速率是指化学反应中物质转变的速率。

本文将介绍化学平衡和反应速率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在化学反应中的重要性。

一、化学平衡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质会转化为产物,然而反应也不会一直进行下去,当一定量的产物生成后,反应会趋向于平衡。

化学平衡是一个动态的平衡状态,反应物质的浓度在这种状态下不再发生变化。

化学平衡的特点有以下几点:1. 反应物质和产物物质的浓度保持不变。

2. 反应物质和产物物质之间的转化速率相等。

3. 反应物质和产物物质之间的转化速度相互影响。

化学平衡可以通过平衡常数来描述。

平衡常数是用来描述在给定温度下反应达到平衡时,反应物质和产物物质之间浓度比例的指数。

平衡常数越大,表示得到产物的几率越高,反之则反应偏向于反应物的生成。

平衡常数可以通过反应物质和产物物质浓度的比值来计算。

化学平衡还受到温度、压力和浓度等因素的影响。

温度的改变会改变反应物质和产物物质的平衡浓度,进而改变反应方向。

而压力和浓度的改变会通过改变反应物质和产物物质的浓度比例,进而改变反应速度。

二、反应速率反应速率是指化学反应中物质转变的速率。

反应速率可以通过观察反应物质和产物物质的浓度变化来确定。

反应速率与反应物质和产物物质之间的摩尔比例有关。

反应速率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来计算:速率 = (变化的物质浓度)/(变化的时间)反应速率受到温度、压力、浓度、催化剂等因素的影响。

温度的升高会增加反应速率,因为温度升高会使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加,进而增加碰撞的频率和反应粒子的能量。

压力和浓度的增加也会增加反应速率,这是因为压力和浓度的增加会增加分子之间的碰撞次数,从而增加反应的可能性。

催化剂可以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从而增加反应速率。

三、化学平衡与反应速率的关系化学平衡和反应速率是两个相互关联的概念。

化学平衡是一个动态平衡,而反应速率则是描述反应过程中物质转变的速率。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是化学领域中的重要概念。

本文将从理论角度探讨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之间的关系,并结合实际例子加以说明。

一、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反应速率指的是反应物消耗或生成的速度,通常用物质浓度的变化率来表示。

反应速率的公式可表示为:速率= ΔC/Δt其中,ΔC表示反应物浓度的变化量,Δt表示时间的变化量。

化学反应速率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温度、浓度、表面积、催化剂等。

一般来说,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浓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表面积越大,反应速率越快;催化剂的存在能够降低反应活化能,从而加快反应速率。

二、化学平衡化学平衡是指在封闭系统中,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保持一定比例的状态。

在化学平衡中,正反应和逆反应同时发生,且速率相等,达到动态平衡。

根据勒夏特列亲和定律,一个化学平衡的反应可以用如下公式表示:aA + bB ⇌ cC + dD其中,A、B为反应物,C、D为生成物,a、b、c、d为化学计量数。

化学平衡的条件包括温度、压力和浓度。

根据利奥·恩希斯的法则,当某一条件发生变化时,系统会自动调整以维持化学平衡。

温度升高会使平衡位置移动到吸热反应的方向,而当温度降低时,则向放热反应方向移动。

三、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的关系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是反应动力学和反应热力学两个方面的研究对象。

它们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

在反应初期,反应物浓度较高,反应速率也较快。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反应物浓度逐渐降低,反应速率也减慢,最终趋于稳定。

这种情况下,反应尚未达到化学平衡。

在化学平衡时,正反应和逆反应达到动态平衡,速率相等。

这并不意味着反应速率为零,而是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保持稳定,反应速率呈稳定状态。

实际上,反应速率和平衡浓度之间存在着一种动态的关系。

当反应物浓度偏离平衡浓度时,反应势必要重新调整以恢复平衡,从而使反应速率发生变化。

例如,当反应物浓度增加时,反应速率会相应增加,以达到新的平衡状态。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知识点总结-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知识点总结-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精品基础教育教学资料,仅供参考,需要可下载使用!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一)化学反应速率1.定义:化学反应速率是用来衡量化学反应进行快慢程度的,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

单位:mol/(L·min)或mol/(L·s) v=△c·△t2.规律:同一反应里用不同物质来表示的反应速率数值可以是不同的,但这些数值,都表示同一反应速率。

且不同物质的速率比值等于其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之比。

如反应mA+nB=pC+qD 的v(A):v(B):v(C):v(D)=m:n:p:q3.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内因:参加反应的物质的结构和性质是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决定性因素。

例如H2、F2混合后,黑暗处都发生爆炸反应,化学反应速率极快,是不可逆反应。

而H2、N2在高温、高压和催化剂存在下才能发生反应,化学反应速率较慢,由于是可逆反应,反应不能进行到底。

外因:①浓度: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单位体积发生反应的分子数增加,反应速率加快。

②压强: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加压强,气体体积缩小,浓度增大,反应速率加快。

③温度:升高温度时,分子运动速率加快,有效碰撞次数增加,反应速率加快,一般来说,温度每升高10℃反应速率增大到原来的2~4倍。

④催化剂:可以同等程度增大逆反应速率。

⑤其他因素:增大固体表面积(粉碎),光照也可增大某些反应的速率,此外,超声波、电磁波、溶剂也对反应速率有影响。

【注意】:①改变外界条件时,若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也一定增大,增大的倍数可能不同,但不可能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

②固体、纯液体浓度视为常数,不能用其表示反应速率,它们的量的变化不会引起反应速率的变化,但其颗粒的大小可影响反应速率。

③增大压强或浓度,是增大了分子之间的碰撞几率,因此增大了化学反应速率;升高温度或使用催化剂,提高了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了有效碰撞次数,使反应速率增大。

高中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知识点

高中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知识点

高中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知识点一、化学反应速率知识点1.反应速率的定义化学反应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反应物质的浓度变化量。

一般情况下,反应速率可以表示为产物浓度的变化量除以反应时间。

化学反应速率可以分为瞬时反应速率和平均反应速率两种。

2.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化学反应速率受到温度、反应物浓度、催化剂和表面积等因素的影响。

-温度:一般情况下,温度升高会导致反应速率增加,因为高温下分子活动性增强,碰撞频率增加,反应速率随之提高。

-反应物浓度:反应物浓度的增加可以增加反应物的有效碰撞频率,从而提高反应速率。

-催化剂:催化剂可以降低反应活化能,加速反应速率,但催化剂本身不参与反应。

-表面积:反应物的表面积增大可以增加有效碰撞的机会,从而提高反应速率。

3.反应速率与速率方程式速率方程式描述了反应物浓度与反应速率之间的关系。

通常可以通过实验数据来确定速率方程式中各个参数的数值。

二、化学平衡知识点1.化学平衡的本质化学平衡是指在闭合系统中,反应物与生成物浓度保持一定比例,反应正向和逆向的速率相等的状态。

在化学平衡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不再发生明显的变化。

2.平衡常数平衡常数描述了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浓度之间的关系。

对于一个反应式为aA+bB↔cC+dD的反应来说,平衡常数K可以表示为:K=([C]^c*[D]^d)/([A]^a*[B]^b)其中,[A]、[B]、[C]、[D]分别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

3.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化学平衡受到温度、压力、浓度和催化剂的影响。

-温度:温度升高会导致平衡位置向反应物或生成物方向移动,反应的平衡常数也会改变。

-压力:对于气相反应,增加压力会使平衡位置向摩尔数较少的一侧移动。

-浓度:改变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浓度,会导致平衡位置发生变化,但不会改变平衡常数的数值。

-催化剂:催化剂只会影响反应速率,而不会改变平衡位置或平衡常数的数值。

以上就是关于高中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的知识点的介绍。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知识点归纳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知识点归纳

1. 化学反应速率:⑴. 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及表示方法:通过计算式:v =Δc /Δt来理解其概念:①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消耗的时间Δt和反应物浓度的变化Δc有关;②在同一反应中,用不同的物质来表示反应速率时,数值可以相同,也可以是不同的;但这些数值所表示的都是同一个反应速率;因此,表示反应速率时,必须说明用哪种物质作为标准;用不同物质来表示的反应速率时,其比值一定等于化学反应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之比;如:化学反应mAg + nBg pCg + qDg 的:vA∶vB∶vC∶vD = m∶n∶p∶q③一般来说,化学反应速率随反应进行而逐渐减慢;因此某一段时间内的化学反应速率,实际是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率,而不是瞬时速率;⑵.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I. 决定因素内因:反应物本身的性质;Ⅱ.条件因素外因也是我们研究的对象:①. 浓度: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可以增大活化分子总数,从而加快化学反应速率;值得注意的是,固态物质和纯液态物质的浓度可视为常数;②. 压强:对于气体而言,压缩气体体积,可以增大浓度,从而使化学反应速率加快;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增大气体压强时,不能改变反应气体的浓度,则不影响化学反应速率;③. 温度:其他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能提高反应分子的能量,增加活化分子百分数,从而加快化学反应速率;④. 催化剂:使用催化剂能等同地改变可逆反应的正、逆化学反应速率;⑤. 其他因素;如固体反应物的表面积颗粒大小、光、不同溶剂、超声波等;2. 化学平衡:⑴. 化学平衡研究的对象:可逆反应;⑵. 化学平衡的概念略;⑶. 化学平衡的特征:动:动态平衡;平衡时v正==v逆≠0等:v正=v逆定:条件一定,平衡混合物中各组分的百分含量一定不是相等;变:条件改变,原平衡被破坏,发生移动,在新的条件下建立新的化学平衡;⑷. 化学平衡的标志:处于化学平衡时:①、速率标志:v正=v逆≠0;②、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体积分数、物质的量分数、质量分数不再发生变化;③、反应物的转化率、生成物的产率不再发生变化;④、反应物反应时破坏的化学键与逆反应得到的反应物形成的化学键种类和数量相同;⑤、对于气体体积数不同的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时,体积和压强也不再发生变化;例1在一定温度下,反应A2g + B2g 2ABg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CA. 单位时间生成n mol的A2同时生成n mol的ABB. 容器内的压强不随时间变化C. 单位时间生成2n mol的AB同时生成n mol的B2D. 单位时间生成n mol的A2同时生成n mol的B2⑸. 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举例反应 mAg + nBg pCg + qDg混合物体系中各成分的含量①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或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分数一定平衡②各物质的质量或各物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平衡③各气体的体积或体积分数一定平衡④总压强、总体积、总物质的量一定不一定平衡正、逆反应速率的关系①在单位时间内消耗了m molA同时生成m molA,即v正=v逆平衡②在单位时间内消耗了n molB同时生成p molC,均指v正不一定平衡③vA:vB:vC:vD=m:n:p:q,v正不一定等于v逆不一定平衡④在单位时间内生成了n molB,同时消耗q molD,因均指v逆不一定平衡压强①m+n≠p+q时,总压力一定其他条件一定平衡②m+n=p+q时,总压力一定其他条件一定不一定平衡混合气体的平均分子量①一定时,只有当m+n≠p+q时,平衡②一定,但m+n=p+q时,不一定平衡温度任何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变化,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条件下,体系温度一定时平衡体系的密度密度一定不一定平衡3.化学平衡移动:⑴勒沙持列原理: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如浓度、压强和温度等,平衡就向着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其中包含:①影响平衡的因素:浓度、压强、温度三种;②原理的适用范围:只适用于一项条件发生变化的情况即温度或压强或一种物质的浓度,当多项条件同时发生变化时,情况比较复杂;③平衡移动的结果:只能减弱不可能抵消外界条件的变化;⑵、平衡移动:是一个“平衡状态→不平衡状态→新的平衡状态”的过程;一定条件下的平衡体系,条件改变后,可能发生平衡移动;即总结如下:⑶、平衡移动与转化率的关系:不要把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与反应物转化率的增大等同起来;⑷、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条件:化学平衡移动:强调一个“变”字①浓度、温度的改变,都能引起化学平衡移动;而改变压强则不一定能引起化学平衡移动;强调:气体体积数发生变化的可逆反应,改变压强则能引起化学平衡移动;气体体积数不变的可逆反应,改变压强则不会引起化学平衡移动;催化剂不影响化学平衡;②速率与平衡移动的关系:I. v正== v逆,平衡不移动;Ⅱ. v正 > v逆,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Ⅲ. v正 < v逆,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③平衡移动原理:勒沙特列原理:④分析化学平衡移动的一般思路:速率不变:如容积不变时充入惰性气体强调:加快化学反应速率可以缩短到达化学平衡的时间,但不一定能使平衡发生移动;⑸、反应物用量的改变对化学平衡影响的一般规律:Ⅰ、若反应物只有一种:aAg=bBg + cCg,在不改变其他条件时,增加A的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但是A的转化率与气体物质的计量数有关:可用等效平衡的方法分析;①若a = b + c :A的转化率不变;②若a > b + c : A的转化率增大;③若a < b + c A的转化率减小;Ⅱ、若反应物不只一种:aAg + bBg=cCg + dDg,①在不改变其他条件时,只增加A的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但是A的转化率减小,而B的转化率增大;②若按原比例同倍数地增加A和B,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但是反应物的转化率与气体物质的计量数有关:如a+b = c + d,A、B的转化率都不变;如a+ b>c+ d,A、B的转化率都增大;如a + b < c + d,A、B的转化率都减小;4、等效平衡问题的解题思路:⑴、概念:同一反应,在一定条件下所建立的两个或多个平衡中,混合物中各成分的含量相同,这样的平衡称为等效平衡;⑵分类:①等温等容条件下的等效平衡:在温度和容器体积不变的条件下,改变起始物质的加入情况,只要可以通过可逆反应的化学计量数比换算成左右两边同一边物质的物质的量相同,则两平衡等效,这种等效平衡可以称为等同平衡;②等温等压条件下的等效平衡:在温度和压强不变的条件下,改变起始物质的加入情况,只要可以通过可逆反应的化学计量数比换算成左右两边同一边物质的物质的量比值相同,则两平衡等效,这种等效平衡可以称为等比例平衡;③等温且△n=0条件下的等效平衡:在温度和容器体积不变的条件下,对于反应前后气体总分子数不变的可逆反应,只要可以通过可逆反应的化学计量数比换算成左右两边任意一边物质的物质的量比值相同,则两平衡等效,这种等效平衡可以称为不移动的平衡;5、速率和平衡图像分析:⑴分析反应速度图像:①看起点:分清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减小的是反应物,浓度增大的是生成物,生成物多数以原点为起点;②看变化趋势:分清正反应和逆反应,分清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升高温度时,△V 吸热>△V放热;③看终点:分清消耗浓度和增生浓度;反应物的消耗浓度与生成物的增生浓度之比等于反应方程式中各物质的计量数之比;④对于时间——速度图像,看清曲线是连续的,还是跳跃的;分清“渐变”和“突变”、“大变”和“小变”;增大反应物浓度V正突变,V逆渐变;升高温度,V吸热大增,V放热小增;⑵化学平衡图像问题的解答方法:①三步分析法:一看反应速率是增大还是减小;二看△V正、△V逆的相对大小;三看化学平衡移动的方向;②四要素分析法:看曲线的起点;看曲线的变化趋势;看曲线的转折点;看曲线的终点;③先拐先平:对于可逆反应mAg + nBg pCg + qDg ,在转化率-时间曲线中,先出现拐点的曲线先达到平衡;它所代表的温度高、压强大;这时如果转化率也较高,则反应中m+n>p+q;若转化率降低,则表示m+n<p+q;④定一议二:图像中有三个量时,先确定一个量不变,再讨论另外两个量的关系; 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程度,用单位时间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小或生成物浓度的减小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表达式:△vA=△cA/△t单位:mol/L·s或mol/L·min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温度,浓度,压强,催化剂;另外,x射线,γ射线,固体物质的表面积也会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反应的计算公式:例对于下列反应:mA+nB=pC+qD有vA:vB:vC:vD=m:n:p:q对于没有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可逆反应:v正≠v逆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压强:对于有气体参与的化学反应,其他条件不变时除体积,增大压强,即体积减小,反应物浓度增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增多,单位时间内有效碰撞次数增多,反应速率加快;反之则减小;若体积不变,加压加入不参加此化学反应的气体反应速率就不变;因为浓度不变,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就不变;但在体积不变的情况下,加入反应物,同样是加压,增加反应物浓度,速率也会增加;温度:只要升高温度,反应物分子获得能量,使一部分原来能量较低分子变成活化分子,增加了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使得有效碰撞次数增多,故反应速率加大主要原因;当然,由于温度升高,使分子运动速率加快,单位时间内反应物分子碰撞次数增多反应也会相应加快次要原因催化剂:使用正催化剂能够降低反应所需的能量,使更多的反应物分子成为活化分子,大大提高了单位体积内反应物分子的百分数,从而成千上万倍地增大了反应物速率.负催化剂则反之;浓度:当其它条件一致下,增加反应物浓度就增加了单位体积的活化分子的数目,从而增加有效碰撞,反应速率增加,但活化分子百分数是不变的 ;其他因素:增大一定量固体的表面积如粉碎,可增大反应速率,光照一般也可增大某些反应的速率;此外,超声波、电磁波、溶剂等对反应速率也有影响;溶剂对反应速度的影响在均相反应中,溶液的反应远比气相反应多得多有人粗略估计有90%以上均相反应是在溶液中进行的;但研究溶液中反应的动力学要考虑溶剂分子所起的物理的或化学的影响,另外在溶液中有离子参加的反应常常是瞬间完成的,这也造成了观测动力学数据的困难;最简单的情况是溶剂仅引起介质作用的情况;在溶液中起反应的分子要通过扩散穿周围的溶剂分子之后,才能彼此接触,反应后生成物分子也要穿国周围的溶剂分子通过扩散而离开;扩散——就是对周围溶剂分子的反复挤撞,从微观角度,可以把周围溶剂分子看成是形成了一个笼,而反应分子则处于笼中;分子在笼中持续时间比气体分子互相碰撞的持续时间大10-100倍,这相当于它在笼中可以经历反复的多次碰撞;笼效应——就是指反应分子在溶剂分子形成的笼中进行多次的碰撞或振动;这种连续反复碰撞则称为一次偶遇,所以溶剂分子的存在虽然限制了反应分子作远距离的移动,减少了与远距离分子的碰撞机会,但却增加了近距离分子的重复碰撞;总的碰撞频率并未减低;据粗略估计,在水溶液中,对于一对无相互作用的分子,在依次偶遇中它们在笼中的时间约为10-12-10-11s,在这段时间内大约要进行100-1000次的碰撞;然后偶尔有机会跃出这个笼子,扩散到别处,又进入另一个笼中;可见溶液中分子的碰撞与气体中分子的碰撞不同,后者的碰撞是连续进行的,而前者则是分批进行的,一次偶遇相当于一批碰撞,它包含着多次的碰撞;而就单位时间内的总碰撞次数而论,大致相同,不会有商量级上的变化;所以溶剂的存在不会使活化分子减少;A和B发生反应必须通过扩散进入同一笼中,反应物分子通过溶剂分子所构成的笼所需要的活化能一般不会超过20kJ·mol-1,而分子碰撞进行反应的活化能一般子40 -400kJ·mol-1之间;由于扩散作用的活化能小得多,所以扩散作用一般不会影响反应的速率;但也有不少反应它的活化能很小,例如自由基的复合反应,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等;则反应速率取决于分子的扩散速度,即与它在笼中时间成正比;从以上的讨论可以看出,如果溶剂分子与反应分子没有显着的作用,则一般说来碰撞理论对溶液中的反应也是适用的,并且对于同一反应无论在气相中或在溶液中进行,其概率因素P和活化能都大体具有同样的数量级,因而反应速率也大体相同;但是也有一些反应,溶剂对反应有显着的影响;例如某些平行反应,常可借助溶剂的选择使得其中一种反应的速率变得较快,使某种产品的数量增多;溶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问题,一般说来:1溶剂的介电常数对于有离子参加的反应有影响;因为溶剂的介电常数越大,离子间的引力越弱,所以介电常数比较大的溶剂常不利与离子间的化合反应;2溶剂的极性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如果生成物的极性比反应物大,则在极性溶剂中反应速率比较大;反之,如反应物的极性比生成物大,则在极性溶剂中的反应速率必变小;3溶剂化的影响,一般说来;作用物与生成物在溶液中都能或多或少的形成溶剂化物;这些溶剂化物若与任一种反应分子生成不稳定的中间化合物而使活化能降低,则可以使反应速率加快;如果溶剂分子与作用物生成比较稳定的化合物,则一般常能使活化能增高,而减慢反应速率;如果活化络合物溶剂化后的能量降低,因而降低了活化能,就会使反应速率加快;4离子强度的影响也称为原盐效应;在稀溶液中如果作用物都是电介质,则反应的速率与溶液的离子强度有关;也就是说第三种电解质的存在对于反应速率有影响.。

高考专题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反应平衡-吐血详细完整总结

高考专题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反应平衡-吐血详细完整总结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吐血完整详细知识点整理-针对高考一轮复习)一、化学反应速率1. 化学反应速率(v)⑴定义:用来衡量化学反应的快慢,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物质的量的变化⑵表示方法:单位时间内反应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⑶公式:v平均速率=Δc/Δt单位:mol/(L•s);一个反应式里,不同的物质v不一定相等2. 影响因素:勒夏特列原理PV=nRT反应速率的快慢取决于活化能的高低、活化分子百分数大小、有效碰撞次数。

条件因素(外因):改变浓度和压强,不改变活化分子百分数,升高温度和加催化剂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数。

※注意:惰性气体对于速率的影响①恒容时:充入惰性气体→总压增大,但各分压不变,各物质浓度不变→反应速率不变②恒温/恒压时:充入惰性气体→体积增大→各反应物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慢3.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⑴各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之比=各物质的化学计量系数之比=各物质的浓度变化ΔC(Δn、ΔP、ΔT)之比⑵化学反应速率的大小比较:归一法,换算为同一种物质比较。

比例法:不同的物质,反应速率比化学计量系数的比值越大,其速率越快。

二、化学平衡(一)1.定义:一定条件下,当一个可逆反应进行到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时,各物质的浓度不再改变,达到表面上静止的一种“平衡”,这就是这个反应所能达到的限度即化学平衡状态。

2、化学平衡的特征逆(研究前提是可逆反应);等(同一物质的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动(动态平衡)定(各物质的浓度与质量分数恒定);变(条件改变,平衡发生变化)3、判断平衡的依据判断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方法和依据②各物质的质量或各物质质②在单位时间内消耗了n m olB同时消耗了p molC,则(二)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外界条件改变或者化学反应速率改变,不一定引起化学平衡的移动(改变瞬间V(正)=V(逆))。

1、浓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1)影响规律: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反应物的浓度或减少生成物的浓度,都可以使平衡向正方向移动;增大生成物的浓度或减小反应物的浓度,都可以使平衡向逆方向移动(2)增加固体或纯液体的量,由于浓度不变,所以平衡不移动(3)在溶液中进行的反应,如果稀释溶液,反应物浓度减小,生成物浓度也减小,V正减小,V逆也减小,但是减小的程度不同,总的结果是化学平衡向反应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之和大的方向移动。

高中化学的归纳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高中化学的归纳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高中化学的归纳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是高中化学中的重要概念,它们描述了化学反应过程中物质的转化速度和反应达到的最终状态。

本文将对这两个概念进行详细的介绍和解释。

一、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反应速率是指化学反应中反应物消失或生成产物的速度。

通常情况下,反应速率与反应物的浓度相关。

根据反应物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可以归纳出以下规律:1. 反应物浓度与反应速率成正比。

当反应物浓度增加时,反应物分子之间的碰撞频率增加,反应速率也随之增加。

2. 反应物浓度与反应速率成反比。

在某些反应中,反应物浓度的增加会导致反应物分子之间的碰撞频率饱和,此时反应速率随反应物浓度的增加而减小。

3. 反应物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随反应物摩尔比的不同而不同。

当反应物之间的摩尔比为整数比例时,反应速率与各反应物的浓度之间存在简单的关系。

然而,当反应物之间的摩尔比不是整数比例时,反应速率与各反应物浓度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

除了反应物浓度,温度、催化剂和表面积等因素也会对反应速率产生影响。

温度升高会增加反应物分子的平均动能,从而增加反应物分子间的碰撞频率,提高反应速率。

催化剂可以降低反应活化能,增加反应速率。

而表面积的增大可以提供更多的反应物表面,增加反应物分子间的碰撞机会,进而提高反应速率。

二、化学平衡化学平衡是指当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或压力不再发生变化时,化学反应达到了动态平衡状态。

在化学平衡状态下,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或压力仍然存在,但其变化速率相互平衡,反应物的生成速率等于生成物的消失速率。

化学平衡的条件有两个主要方面:1. 正向和逆向反应速率相等。

当正向反应速率和逆向反应速率相等时,反应达到了平衡状态。

由于平衡常数的存在,反应速率比例与浓度或压力成正比,根据速率常数的关系可以得到平衡常数的表达式。

2. 闭合系统。

在化学平衡中,反应物和生成物必须在一个闭合系统中进行反应。

外界条件对反应平衡的影响应尽可能减小,这样才能保持反应物浓度或压力的相对稳定,使得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化学反应是一种物质转化为其他物质的过程。

在化学反应中,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是两个重要的概念。

本文将探讨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之间的关系,并讨论影响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因素。

一、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反应速率是指反应物消耗或生成物产生的速率。

它可以通过测量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变化来表示。

化学反应速率可以用下面的公式表示:反应速率= Δ反应物浓度/ Δ时间其中,Δ反应物浓度表示反应物浓度的变化量,Δ时间表示时间的变化量。

反应速率的单位通常是摩尔/升·秒。

化学反应速率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其中最重要的因素包括反应物浓度、温度、催化剂和表面积。

1. 反应物浓度:反应物浓度越高,反应发生的速率越快。

这是因为高浓度意味着更多的反应物分子之间的碰撞,从而增加了反应的概率。

2. 温度:温度升高可以提高反应速率,因为温度升高会增加反应物分子的动能,从而增加了碰撞的强度和频率。

3. 催化剂:催化剂可以提高反应速率,通过降低反应物分子之间的活化能,使反应路径更容易进行。

4. 表面积:反应物的表面积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这是因为更多的反应物分子可以暴露在反应环境中,增加了反应的机会。

二、化学平衡化学平衡是指在封闭的系统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达到稳定的状态。

在化学平衡中,正向反应和逆向反应的速率相等,并且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保持不变。

化学平衡可以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例如,对于一个简单的平衡反应A +B ⟷C + D,可以表示为:正向反应:A + B ⟶ C + D逆向反应:C + D ⟶ A + B化学平衡状态的特点有:1. 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保持不变。

2. 正向反应和逆向反应的速率相等。

3. 平衡常数(Kc)是表示正向反应和逆向反应浓度比例的一个常数。

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包括温度、压力和浓度。

1. 温度:温度的增加可以导致平衡位置的转移。

对于放热反应(△H < 0),温度升高会导致平衡位置向反应物一侧移动;对于吸热反应(△H > 0),温度升高会导致平衡位置向生成物一侧移动。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是化学中重要的概念,研究这两个方面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化学变化过程。

本文将从理论和实验两个方面探讨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的相关内容。

一、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反应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反应物物质的消失量或生成量。

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分子之间的碰撞是引发反应的关键。

因此,反应速率与反应物的浓度、温度、压力、催化剂等因素密切相关。

1.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1)浓度:反应物浓度的增加会提高反应碰撞的频率,从而加快反应速率。

(2)温度:温度的升高会使反应物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加,增加反应发生的机会,从而加快反应速率。

(3)压力:对于气相反应,增加压力会使气体分子的密度增加,增加反应碰撞的频率,提高反应速率。

(4)催化剂:催化剂可以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使反应路径更容易通过,从而加快反应速率。

2. 反应速率与反应级数反应级数是指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的关系。

反应级数可以为整数、分数或零。

(1)零级反应: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无关。

(2)一级反应: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成正比。

(3)二级反应: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的平方成正比。

(4)多级反应: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的乘积或多项式成正比。

二、化学平衡化学平衡是指在封闭系统中,化学反应达到一定的状态,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保持不变。

在化学平衡中,前向反应和逆向反应同时进行,并且彼此的速率相等。

1. 平衡常数与平衡表达式平衡常数是在给定温度下,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的比值的稳定值。

平衡表达式用化学式表示平衡常数。

例如,对于A + B ⇌ C + D的反应,其平衡常数用K表示,平衡表达式为:K = [C] × [D] / [A] × [B]。

2. 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1)浓度变化:根据Le Chatelier原理,当系统中某一物质浓度改变时,反应会向使浓度减小的方向偏移,以抵消浓度的变化。

(2)温度变化:温度升高会使平衡反应向吸热的方向移动,温度降低则反应向放热的方向移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高考必备专题——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考纲解读】一、化学反应速率1.定义: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物质的量的变化(以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用来衡量化学反应进行快慢的物理量。

2.表达方式 t A c v A ∆∆=)(,式中Δc(A)表示物质A 的物质的量浓度的变化,单位为mol/L ,Δt 表示时间,单位为s (秒)、min (分)、h (时)。

v(A)表示物质A 的化学反应速率。

单位是mol/(L ·s)或mol/(L ·min)或mol/(L ·h)。

3.化学反应速率的规律 同一化学反应,用不同物质的量浓度变化变化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中相应物质的计量数之比。

这是有关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或换算的依据。

如:对于化学反应:a A(g) + b B(b) = c C(g) + d D(g),则存在v(A):v(B):v(C):v(D) = a :b :c :d 。

注意:⑴化学反应速率均为正值;⑵化学反应速率通常是指某种物质在某一段时间内化学反应的平均速率,而不是指某一时刻的瞬时速率; ⑶由于在反应中纯固体和纯液体的浓度是恒定不变的,因此对于有纯固体和纯液体参加的反应,一般不用纯固体或纯液体来表示化学反应速率⑷对于同一化学反应,在相同的反应时间内,用不同的物质来表示其反应速率,其速率的值可能不同,但这些不同的数值表示的是同一个化学反应在同一段时间内的反应,所以为相同的速率。

所以比较速率时不能只看速率的数值,还要说明是用那种物质表示的速率。

(5)化学反应速率大小的比较 由于同一化学反应速率用不同物质表示时数值可能不同,所以比较反应的快慢不能只看数值的大小,而要进行一定的转化。

①看单位是否统一,若不统一,换算成相同的单位。

②换算成同一物质表示的速率,再比较数值的大小。

③比较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计量数的比值,即对于一般反应a A +b B===c C +d D ,比较v (A)a 与v (B)b ,若v (A)a>v (B)b,则A 表示的反应速率比B 大。

二、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主要因素为内因:参加化学反应的物质的性质是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原因。

反应的类型不同,物质的结构不同,都会导致反应速率的不同。

外因的影响:1.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形晌(1)结论: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加物质的浓度可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减小物质的浓度可以使化学反应速率减慢。

(2)理论解释: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对某一反应来说.活化分子在反应物分子中所占的百分数是一定的.当增大反应物的浓度时,活化分子数增多,因此有效碰搜次数增多,所以化学反应速率加快.因此,增加反应物浓度可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3)注意事项:①对于纯液体和固体物质,可认为其浓度是一个常数,它们的里的改变不会形响化学反应速率。

②固体反应物颗粒的大小,能够影晌物体的接触面积,进而影响化学反应速率。

在固体质量相等的情况下,固体的颗粒越小,与物质的接触面积越大,有效碰撞次数越多,化学反应速率越快。

2.压强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晌(1)结论: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化学反应,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气体的压强.可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减小气体的压强,则减慢化学反应速率。

(2)理论解释: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压强,则使气体体积减小,气体的浓度增大,单位体积内的活化分子数增多,从而增加了有效碰撞的次数,使化学反应速率加快。

因此增大压强,化学反应速率加快.当减小压强时,气体体积增大,单位体积内的活化分子数减少,有效碰撞次数减少,反应速率减慢。

⑶注意事项:①在讨论压强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时,应区分引起压强改变的原因,对于气体参加的反应体系来说,有以下几种情况a.恒温时,增加压强→体积减小→浓度增大→化学反应速率加快b.恒容时,充入气体反应物→压强增大→浓度增大→化学反应速率加快恒容时,充入稀有气体→总压强增大,但各物质的浓度不发生变化,所以化学反应速率不变c.恒压时,充入稀有气体→体系体积增大→各反应物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漫②由于压强改变时,固体、液体或溜液的体积影响很小,因而它们对浓度改变的影响也很小,可以认为改变压强时对它们的反应速率无影晌。

3.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1)结论: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可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降低温度,化学反应速率减慢。

(2)理论解释: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升高湿度,可以增加物质分子的能量,使活化分子的百分含量增加,有效碰撞次数增多,化学反应速率加快;若降低温度,则减少了活化分子的百分含里,有效碰撞改数减少,化学反应速率减慢。

(3)注意事项:a.由于升高温度直接改变了活化分子的百分含量,所以温度的改变对于化学反应速率的改变比浓度和压强的改变大,一般温度每升高10℃,化学反应速率加快2~4倍。

b.升高温度,可以增加所有分子的能量,所以温度对于所有的反应的有影响。

4.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⑴结论: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加入催化剂(一般指正催化剂)可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⑵理论解释: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加入催化剂,可以改变化学反应的途径,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使活化分子的百分含量增加,有效碰撞次数增加,化学反应速率加快。

⑶注意事项:a.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组成、质量以及化学性质不发生改变的物质。

b.催化剂的活性往往因接触少量杂质而明显下降,甚至遭到破坏,这种现象叫做催化剂中毒,工业上为了防止催化剂中毒,要把原料进行净化处理以除去杂质。

c.由于加入催化剂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增加活化分子的百分含量,所以加入催化剂可以成千上万倍的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5.其他因素的影响光、超声波、激光、放射线、电磁波、反应物颗粒大小、扩散速率、溶剂等因素也都能对某些化学反应的反应速率产生一定的影响,另外形成原电池也是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的一种方法。

6.浓度、压强、温度、催化剂的变化与活化分子的分数、有效碰撞次数及反应速率的关系。

条件变化反应体系内变化注意点浓度增大单位体积内分子总数增加,反应速率增大。

活化分子百分数不变,由于单位体积内分子总数增多,引起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总数增多。

压强增大单位体积内气体分子总数增加,反应速率增大。

无气体物质参加或生成的反应,压强变化不影响反应速率。

可逆反应中,增大压强正、逆反应速率都加快,减小压强逆反应速率都减慢。

温度升高分子的平均能量升高,使反应速率增大。

温度每升高10℃,反应速率通常增大到原来的2~4倍。

可逆反应中,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降低温度正、逆反应速率都减小。

使用正催化剂改变了反应历程,反应易于发生,使反应速率增大。

催化剂降低了活化能,使一部分原先的非活化分子变为活化分子,提高了活化分子的百分数。

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很大,是工业生产中改变反应速率的主要手段。

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且正逆反应速率以相同的幅度增大。

7.数形结合思想——用化学反应速率图像突破化学平衡概念速率—时间图像定性揭示了v正、v逆随时间(含条件改变对速率的影响)而变化的规律,体现了外界条件改变对可逆反应速率的影响,以及由此引发的平衡移动。

平衡体系条件变化速率变化平衡变化速率变化曲线任一平衡体系增大反应物的浓度v正、v逆均增大,且v正′>v逆′正向移动减小反应物的浓度v正、v逆均减小,且v逆′>v正′逆向移动任一平衡体系增大生成物的浓度v正、v逆均增大,且v逆′>v正′逆向移动减小生成物的浓度v正、v逆均减小,且v正′>v逆′正向移动正反应方向为气体体积增大的放热反应增大压强或升高温度v正、v逆均增大,且v逆′>v正′逆向移动减小压强或降低温度v正、v逆均减小,且v正′>v逆′正向移动任意平衡或反应前后气体化学计量数和相等的平衡正催化剂或增大压强v正、v逆同等倍数增大平衡不移动负催化剂或减小压强v正、v逆同等倍数减小例1.(2013·四川理综化学·6)在一定温度下,将气体X和气体Y各0.16mol充入10L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X(g)+Y(g) 2Z(g) △H < 0, 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反应过程中测定的数据如下表:t/min 2 4 7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前2min的平均速率ν(Z)=2.0×10-3mol·L-1·min-1B.其他条件不变,降低温度,反应达到新平衡前ν(逆)> ν(正)C.该温度下此反应的平衡常数K=1.44D. 其他条件不变,再充入0.2molZ,平衡时X的体积分数增大答案.C三、化学平衡1.化学平衡的标志(1)定义在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正反应和逆反应的速率相等,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的状态,叫做化学平衡状态,简称化学平衡(2)可逆反应:在相同条件下,既能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又能向逆反应方向进行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中向右进行的反应叫正反应,向左进行的反应叫逆反应。

可逆反应的特点:整个体系中无论反应物还是生成物在反应结束后都不会消失。

(3)化学平衡的标志是:① V正=V逆:②各组分的物质的量、质量、含量保持不变。

2.速度与平衡的关系(1) V正>V逆,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2) V正=V逆,平衡不移动。

(3) V正<V逆,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3.化学平衡的特点①“动”:化学平衡属于动态平衡,达到平衡时正反应和逆反应仍在进行。

②“等”: V正=V逆> 0平衡的玉要原因是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

③“定”:平衡时组分的百分含量不变。

反应物和生成物在整个体系中都含有,但是它们的百分含量一定,不再改变。

(4)“变”:若条件改变,则化学平衡破坏,并在新条件下继续建立新的平衡。

当改变条件,使v(正)≠v(逆)时,平衡不再存在,反应继续向平衡方向进行。

依理可逆反应总是向建立平衡的方向进行的。

4.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可逆反应达到平衡时,V正=V逆,即单位时音内任一物质生成多少,就消耗多少.表现在外部的特点是: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不变,总物质的量也不变,每一种物质的物质的量的百分含量也不变,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也不变,每种物质的浓度也不变,如温度、体积固定,反应容器内的总压,也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但对反应前后气体物质分子数相等的可逆反应,就不能用总压、平均分子质量是否随时间变化来判断是否达到了平衡。

)(1)直接(特征)标志:①V正=V逆:指反应体系中的用同一种物质来表示的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但对不同物质而言,速率不一定相等。

现以N 2(g)+3H2(g)2NH3(g)为例,在单位时间、单位体积内:a.若有1mol:消耗(代表V正),同时有1molN:生成(代表V逆)。

同种物质只需考虑量是否相同,所以有1mo1N2消耗必然同时有1mo1N2生成,即V正(N2)= V逆(N2).b.若有1molN2消耗(代表V正),同时有3molH:生成(代表V逆).不同种物质要考虑化学计量数,由化学方程式知N2和H2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 3:所以有1molN2消耗必然同时有3mol H2生成,即V正(H2) =3 V逆(N2),由此可见两者数值不相等.c.同理可得以下关系:若有lmo1N2消耗(代表V正),同时有2mol NH3消耗(代表V逆),若有nmolN2消耗(代表V正),同时有2nmol NH3消耗(代表V逆)……d.同时还可以推出:若有lmo1N=N健断裂,则有6molN-H键断裂.②各物质的百分含量保持不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