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源性肠的护理教材ppt
合集下载
神经源直肠的护理训练技术PPT课件
神经源性直肠概述
临床表现
腹胀、便秘及大便失禁等
导致患者饮食受限、户外活动受限 精神压力增加等
是老年人的常见问题
最影响自尊的康复问题之一
直肠的神经支配
大脑皮质:允许&注意力
脑干:开关和协调
T11-L1、2:交感神经纤维:贮便
S2-4:副交感神经纤维:排便 S2-4:阴部神经:控制外括约肌
大脑皮层的作用有限,但存在。
失中枢神经控制时,肠道功能仍然保留,但活
动协调能力显著下降。
神经源直肠解剖病理生理
排便生理图示
脊髓腰骶段的初级排便中枢 大脑皮质
盆神经和腹下神经
神经冲动 直肠壁内的 感受器
便意和排便反射
盆神经 传出冲动 降结肠、乙状结肠 和直肠收缩,肛门 内括约肌扩张 阴部神经 冲动减少 肛门外括约肌 舒张
– 肛直肠角增大
– 外括约肌舒张和直肠收缩
IAS、EAS痉挛和肠道反射减弱都可导致便秘
直肠扩张刺激排便的临床价值
神经源直肠解剖病理生理
排便的神经控制
局部环路
– 内在神经元感受胃肠道内化学、机械和温度的刺激
– 运动神经元支配腺体分泌、血管和肌肉收缩 – 中间神经元处理信息,相互联系
中枢环路
– 交感神经系统 兴奋后,引起胃肠道运动减弱,排便抑制 – 副交感神经系统来自迷走神经和盆神经,兴奋后引起肠 道蠕动增强,排便促进。 – 皮层中枢对肛提肌的控制
肠道康复护理训练技术(七)
盆底肌训练 – 先检查肛门括约肌情况 – 嘱患者平卧,双下肢并拢,双膝屈曲稍分开, 轻抬臀部,缩肛、提肛10-20次,每次持续5 秒,每日练习4-6次。
– 也可在排尿的前中后进行
康复护理学 第7讲 神经源性肠道评定及护理
记录80%标志物排出体外
所需时间(72h以内)
80%标志物排出体外或第5
天停止试验
勿使用影响胃肠运动的药物
25
四、专科辅助检查
1. 便秘得分(量表)
2. 肛门自制功能试验(大便失禁)
3. 自我观察日记(饮食、大便、活动、药物) 4. 肛肠测压(肛管-直肠近端-直肠远端) 5. 结肠传输试验(便秘) 6. 盆底肌电图检查
神经源性肠道 评定及护理
主讲人
1
目录
1
概述 神经源性肠道的评定
2
3
神经源性肠道的护理技术
2
神经源性肠道(neurogenic bowel)
支配肠道的中枢和周围神经受损或功能紊乱
而引起的排便功能障碍。
临床表现:大便失禁和(或)大便排空困难 常见于:脊髓损伤、脑卒中、颅脑损伤、脑 肿瘤、多发性硬化、糖尿病等患者。
22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肛肠测压
23
四、专科辅助检查
1. 便秘得分(量表) 2. 肛门自制功能试验(大便失禁) 3. 自我观察日记(饮食、大便、活动、药物) 4. 肛肠测压(肛管-直肠近端-直肠远端)
5. 结肠传输试验(便秘)
24
结肠传输试验
20粒标志物胶囊 每24h摄腹部平片一张
适当运动,增强身体耐力
29
康复护理学
2. 定时排便及排便体位
定时:按病人以往排便习惯,或固定于
饭后(早餐或晚餐) 30min 内排便
体位:蹲位或坐位,身体前倾,使肛门 直肠角增大;左侧卧位
30
康复护理学
3. 手指直肠刺激(便秘型)
目的:诱发直肠肛门反射,促进结肠蠕动
神经源直肠的护理训练技术PPT课件
脊髓节段与椎骨的对应关系(成人)
C1-4节段:C1-4椎体 C5-8、T1-4节段:-1椎体 T5-8节段:-2椎体 T9-12节段:-3椎体 L1-5节段:10-12胸椎体 S1-5、C0:12胸椎体至第1腰椎体
上运动神经元病变
多见于圆锥以上的脊髓损伤患者 脊髓与结肠之间的反射弧没中断,保留了神经反射调节功能 主要表现为: – 机械性刺激结肠或直肠可诱发脊髓排便反射,但患者感受
直肠
肠蠕动
粪
便
排出体外
神经源直肠解剖病理生理
便秘的病理生理基础
肛门括约肌痉挛,包括IAS和EAS。
肠道反射抑制、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和/或副交感神
经兴奋性降低,导致肠道运动减弱,特别是升结 肠运动减弱,致使卧位时升结肠和横结肠的粪便 难以克服重力,向降结肠运动。 粪团过于干燥,既与饮食结构和水平衡有关,也 与粪团在结肠内时间过长有关。
滑肌在直肠末端增厚呈环
状。
– 外括约肌(EAS):外层
神经源直肠解剖病理生理
排便控制
肛管内静息张力:由IAS张力性收缩维持。 肛管反射性收缩:咳嗽或腹压增加时引起EAS反射
性收缩使肛管向相反方向扭转,以防止漏粪。 排便。
肛门主动收缩:肛提肌和EAS,作用于强制性抑制
神经源直肠解剖病理生理
神经源性直肠概述
临床表现
腹胀、便秘及大便失禁等
导致患者饮食受限、户外活动受限 精神压力增加等
是老年人的常见问题
最影响自尊的康复问题之一
直肠的神经支配
大脑皮质:允许&注意力
脑干:开关和协调
T11-L1、2:交感神经纤维:贮便
S2-4:副交感神经纤维:排便 S2-4:阴部神经:控制外括约肌
神经源性肠的康复护理PPT课件
大便的形成和排泄
大便的形成和排泄
结肠:吸收水分和盐类,推 进粪便前进
乙状结肠:固态粪便形成
直肠:储存粪便、感受扩张、 察觉粪质
大便的形成和排泄
A:准备阶段 耻骨直肠肌、内外肛门括约肌 收缩 B:开始阶段 肛门括约肌及外括约肌松弛。 肛提肌、腹部肌肉、膈肌收缩 C:完成阶段 内外括约肌松弛。直肠收缩
• 了解有无使用直肠刺激、计划外排便、使用诱发排便的食物及 影响肠道功能的药物史等
• 评估肠道症状对日常生活能力及社会参与能力的影响
体格检查
精神状态 了解患者的神志及精神状态 评估患者的认知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
运动、感觉功能检查 评估患者的肌力、肌张力及感觉,SCI患者应确定运动和感觉受
损的平面程度。
1、上运动神经元病变导致的肠道功能障碍 2、下运动神经元病变导致的肠道功能障碍
上运动神经元病变
• 多见与圆锥以上的脊髓损伤患者 • 脊髓与结肠之间的反射弧没有中断,保留了神经反射功能 • 主要表现:
1、机械性刺激结肠或直肠可诱发脊髓排便反射,但感受便意的 能力下降
2、肛门括约肌的静息张力增加,直肠肛门协调性受损,结肠通 过时间延长,常导致患者便秘和腹胀 当病变发生在L2-L4节段,排便抑制受损
二、促进直结肠反射的建立
手指直肠刺激可缓解神经肌肉痉挛,诱发直肠肛门反射,促进结肠尤其是 降结肠的蠕动 具体操作: 1、食指或中指戴指套,涂润滑油,缓缓插入直肠 2、在不损坏直肠粘膜前提下,沿直肠壁做环形运动
并缓慢牵伸肛管,诱导排便反射 3、刺激时间:持续1分钟/次,间隔2分钟可再次进行
三、腹部按摩
➢ 若不能取蹲、坐位,则以左侧卧位较好
四、排便体位(二)
脊髓损伤 可使用辅助装置协助排便
神经源性直肠障碍的护理PPT课件
共同活动:排尿和排便往往同时活动。
膀胱肛门反射:膀胱充盈增强IAS脊髓节段的电 活动,排空后则减弱。其反射可能部分来自腰 脊髓,部分来自肠系膜下神经节。高位脊髓离 断后括约肌压力不变,提示脊髓以上中枢对IAS 张力没有影响。
.
18
肠道神经控制的中央与地方关系
肠道运动有强大的地方(局部)控制能力。 中央(中枢神经)主要通过交感和副交感神
神经系统内释放兴奋性神经递质。
.
21
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
交感神经兴奋(激动、兴奋/愉悦):排 便抑制、肠道蠕动抑制。
副交感神经兴奋(压抑、焦虑/紧张): 肠道蠕动增强,排便促进。
.
22
脊髓损伤 平面与直 肠控制
.
23
卧床休息对大便性状的影响
卧位时血容量减少
回心血量-右心房压力-压力感受器-心血管中 枢-抗利尿激素-肾小管再吸收率-血容量
经系统参与肠道运动调节。 大脑皮层的作用有限,但存在。 失中枢神经控制时,肠道功能仍然保留,但
活动协调能力显著下降。
.
19
副交感神经对排便的影响
调节肠神经系统控制的协调性运动应答,以提 高肠道收缩活动。激活非肾上腺素能、非胆碱 能壁内神经元和副交感神经末梢的壁内胆碱能 神经元的突触前活动,使括约肌舒张。
粪团过于干燥,既与饮食结构和水平衡有 关,也与粪团在结肠内时间过长有关。
.
26
便秘的康复治疗
手法牵张技术:用手指插入肛门,把直肠 壁向肛门一侧缓慢持续地牵拉扩张,以缓 解IAS和EAS的痉挛,同时扩大直肠腔, 诱发直肠肛门抑制性反射。直肠电刺激也 有明确的作用。
神经阻滞技术:缓解括约肌痉挛,可以使 用肉毒毒素注射或酚骶神经注射。
.
膀胱肛门反射:膀胱充盈增强IAS脊髓节段的电 活动,排空后则减弱。其反射可能部分来自腰 脊髓,部分来自肠系膜下神经节。高位脊髓离 断后括约肌压力不变,提示脊髓以上中枢对IAS 张力没有影响。
.
18
肠道神经控制的中央与地方关系
肠道运动有强大的地方(局部)控制能力。 中央(中枢神经)主要通过交感和副交感神
神经系统内释放兴奋性神经递质。
.
21
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
交感神经兴奋(激动、兴奋/愉悦):排 便抑制、肠道蠕动抑制。
副交感神经兴奋(压抑、焦虑/紧张): 肠道蠕动增强,排便促进。
.
22
脊髓损伤 平面与直 肠控制
.
23
卧床休息对大便性状的影响
卧位时血容量减少
回心血量-右心房压力-压力感受器-心血管中 枢-抗利尿激素-肾小管再吸收率-血容量
经系统参与肠道运动调节。 大脑皮层的作用有限,但存在。 失中枢神经控制时,肠道功能仍然保留,但
活动协调能力显著下降。
.
19
副交感神经对排便的影响
调节肠神经系统控制的协调性运动应答,以提 高肠道收缩活动。激活非肾上腺素能、非胆碱 能壁内神经元和副交感神经末梢的壁内胆碱能 神经元的突触前活动,使括约肌舒张。
粪团过于干燥,既与饮食结构和水平衡有 关,也与粪团在结肠内时间过长有关。
.
26
便秘的康复治疗
手法牵张技术:用手指插入肛门,把直肠 壁向肛门一侧缓慢持续地牵拉扩张,以缓 解IAS和EAS的痉挛,同时扩大直肠腔, 诱发直肠肛门抑制性反射。直肠电刺激也 有明确的作用。
神经阻滞技术:缓解括约肌痉挛,可以使 用肉毒毒素注射或酚骶神经注射。
.
神经源性肠梗阻的护理PPT课件
4
出院指导与随访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最终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请尽量言简意赅的阐述观点.
出院指导
4
3
心理指导:保持乐观心态,避免焦虑和抑郁
定期随访: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监测病情变化
2
1
饮食指导:保持饮食规律,避免刺激性食物
运动指导:适当进行康复锻炼,增强体质
随访计划
01
保持尿道通畅,预防尿路感染
保持口腔清洁,预防口腔感染
保持情绪稳定,预防心理障碍
处理方法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01
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肺部感染
02
加强营养支持,预防营养不良
03
预防压疮,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04
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鼓励患者早期活动
05
预防水电解质失衡,保持水、电解质平衡
06
04
压疮:预防措施包括保持皮肤清洁、避免长期卧床、加强营养等
05
感染:预防措施包括保持皮肤清洁、避免长期卧床、加强营养等
01
营养不良:预防措施包括加强营养支持、监测体重等
03
电解质紊乱:预防措施包括监测电解质水平、及时补充电解质等
02
预防措施
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肺部感染
保持皮肤清洁,预防压疮
保持饮食卫生,预防肠道感染
运动指导:适当进行康复锻炼,增强体质
心理调适:保持乐观心态,避免焦虑和抑郁
预防复发:注意预防感冒、腹泻等疾病,避免病情复发
4
3
5
谢谢
DESIGN WORKS KEEP
诊断: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内镜检查
诊断标准: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内镜检查结果
神经源性直肠障碍的护理参考PPT
神经源性直肠障碍的护理
肛门括约肌痉挛,包括IAS和EAS。 肠道反射抑制、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和/或
副交感神经兴奋性降低,导致肠道运动减 弱,特别是升结肠运动减弱,致使卧位时 升结肠和横结肠的粪便难以克服重力,向 降结肠运动。 粪团过于干燥,既与饮食结构和水平衡有 关,也与粪团在结肠内时间过长有关。
用阿托品阻滞胆碱能纤维,刺激副交感神经, 使平滑肌舒张,排便动力障碍,括约肌舒张。
骶副交感中枢对结肠动力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特别是在排便时。
神经源性直肠障碍的护理
节前胆碱能神经元和节后肾上腺素能神经元 肠系膜上神经节后纤维分布于升结肠或横结肠。 交感神经系统是抑制性的,功能是降低血流、舒
集团收缩(摆动):排便的基本动力,促使升 结肠和横结肠内的物质迅速排入降结肠。
时间:回盲瓣到直肠的传输时间为12~30 小时。
神经源性直肠障碍的护理
纵行肌协调性收缩和食团前环形肌抑制, 以及纵行肌舒张时食团后环形肌收缩。
食团前纵行肌的收缩是由肌间神经丛释放 乙酰胆碱引起的,环形肌舒张是由内在抑 制性神经元放电增加引起的;食团后环形 肌的收缩是持续性抑制性神经元的突触暂 时关闭引起的肌源性收缩或是肌肉的胆碱 能兴奋性传入造成的,或两者兼有。
张结肠壁,使肠动力降低,顺应性增加。 交感神经传入冲动作用于突触前末梢,抑制在肠
神经系统内释放兴奋性神经递质。
神经源性直肠障碍的护理
交感神经兴奋(激动、兴奋/愉悦):排便 抑制、肠道蠕动抑制。
副交感神经兴奋(压抑、焦虑/紧张):肠 道蠕动增强,排便促进。
神经源性 直肠障碍 的护理
神经源性直肠障碍的护理
神经源性直肠障碍的护理
治疗原则:
– 治疗应按分级原则,从调整饮食,补充膳食纤维制剂入手 – 只有在膳食纤维制剂治疗无效,才可逐步使用容积性泻剂、渗
神经源性直肠障碍的护理ppt文档
肛管内静息张力:由IAS张力性收缩维持。 肛管反射性收缩:咳嗽或腹压增加时引起
EAS反射性收缩使肛管向相反方向扭转, 以防止粪漏。 肛门主动收缩:肛提肌和EAS,作用于强 制性抑制排便。
排便反射性节制
排便反射性节制过程:
扩张的直肠使IAS反射性舒张 粪便推送到肛管上部 刺激肠壁感受器,EAS收缩,关闭直肠颈 机械地阻止IAS进一步舒张 粪便回送入乙状结肠
结肠运动
序贯收缩(蠕动):粘膜下神经丛节律性慢波 序贯性沿结肠传播。可以双向传播,环形肌层 收缩以搅拌、混合食物。使肠道内的物质得到 充分吸收。
集团收缩(摆动):排便的基本动力,促使升 结肠和横结肠内的物质迅速排入降结肠。
时间:回盲瓣到直肠的传输时间为12~30 小时。
蠕动机制
纵行肌协调性收缩和食团前环形肌抑制, 以及纵行肌舒张时食团后环形肌收缩。
训练 迟缓型、失迟缓型、混合型
活动,排空后则减弱。其反射可能部分来自腰 脊髓,部分来自肠系膜下神经节。高位脊髓离 断后括约肌压力不变,提示脊髓以上中枢对IAS 张力没有影响。
肠道神经控制的中央与地方关系
肠道运动有强大的地方(局部)控制能力。 中央(中枢神经)主要通过交感和副交感神
经系统参与肠道运动调节。 大脑皮层的作用有限,但存在。 失中枢神经控制时,肠道功能仍然保留,但
副交感神经兴奋(压抑、焦虑/紧张):肠 道蠕动增强,排便促进。
脊髓损伤 平面与直 肠控制
卧床休息对大便性状的影响
卧位时血容量减少
回心血量-右心房压力-压力感受器-心血管中 枢-抗利尿激素-肾小管再吸收率-血容量
血容量减少导致肠道水吸收增强,大便干 结,排便困难。
饮食结构对排便的影响
粗纤维素饮食水吸收少,可促进肠道蠕动。 刺激性饮食促进肠道蠕动。 饮食数量过少,导致粪团在结肠停留时间
EAS反射性收缩使肛管向相反方向扭转, 以防止粪漏。 肛门主动收缩:肛提肌和EAS,作用于强 制性抑制排便。
排便反射性节制
排便反射性节制过程:
扩张的直肠使IAS反射性舒张 粪便推送到肛管上部 刺激肠壁感受器,EAS收缩,关闭直肠颈 机械地阻止IAS进一步舒张 粪便回送入乙状结肠
结肠运动
序贯收缩(蠕动):粘膜下神经丛节律性慢波 序贯性沿结肠传播。可以双向传播,环形肌层 收缩以搅拌、混合食物。使肠道内的物质得到 充分吸收。
集团收缩(摆动):排便的基本动力,促使升 结肠和横结肠内的物质迅速排入降结肠。
时间:回盲瓣到直肠的传输时间为12~30 小时。
蠕动机制
纵行肌协调性收缩和食团前环形肌抑制, 以及纵行肌舒张时食团后环形肌收缩。
训练 迟缓型、失迟缓型、混合型
活动,排空后则减弱。其反射可能部分来自腰 脊髓,部分来自肠系膜下神经节。高位脊髓离 断后括约肌压力不变,提示脊髓以上中枢对IAS 张力没有影响。
肠道神经控制的中央与地方关系
肠道运动有强大的地方(局部)控制能力。 中央(中枢神经)主要通过交感和副交感神
经系统参与肠道运动调节。 大脑皮层的作用有限,但存在。 失中枢神经控制时,肠道功能仍然保留,但
副交感神经兴奋(压抑、焦虑/紧张):肠 道蠕动增强,排便促进。
脊髓损伤 平面与直 肠控制
卧床休息对大便性状的影响
卧位时血容量减少
回心血量-右心房压力-压力感受器-心血管中 枢-抗利尿激素-肾小管再吸收率-血容量
血容量减少导致肠道水吸收增强,大便干 结,排便困难。
饮食结构对排便的影响
粗纤维素饮食水吸收少,可促进肠道蠕动。 刺激性饮食促进肠道蠕动。 饮食数量过少,导致粪团在结肠停留时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便失禁的病理生理基础
• 肛门括约肌松弛:通常与骶丛神经失神经支配或脊髓排 便中枢控制能力降低有关,也与盆底肌无力有关。多见 于昏迷、低位脊髓损伤、老年人等。
• 肠道吸收障碍:通常与肠道炎症和血液循环障碍有关, 也见于结肠排空动力过分强烈,粪团在结肠停留时间过 短,水分吸收时间不足。见于各种结肠炎性疾病,小肠 和结肠激惹症,以及不适当的饮食结构。
排便中枢反射被破坏, 因此病人无法依靠肠蠕 动实现主动排便。通常 表现为大便失禁。护理 目标是保持成形大便, 减少大便失禁次数,养 成规律排便的习惯。
肠道护理的方法
反射性大肠
弛缓性大肠
肛门牵张 腹部按摩 肠道功能训练 药物,饮食及运动
手指协助排便 肠道功能训练 皮肤,饮食护理
便秘的病理生理基础
• 肛门括约肌痉挛,包括IAS和EAS。 • 肠道反射抑制、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和/或副交感神经兴奋
肠道护理技术
• 肛门牵张 • 人工取便 • 腹部按摩 • 肠道功能训练 • 药物使用指导 • 饮食指导
神经源性直肠点击的输入分标题型信息
反射性大肠
弛缓性大肠
因结肠反射缺乏, 肠蠕动减慢,导致 排便困难。主要表 现为便秘,护理目 标是养成规律的排 便习惯,减少由便 秘导致的并发症, 如肛裂,痔疮等。
排便控制
• 肛管内静息张力:由IAS张力性收缩维持。 • 肛管反射性收缩:咳嗽或腹压增加时引起EAS反射性收
缩使肛管向相反方向扭转,以防止粪漏。 • 肛门主动收缩:肛提肌和EAS,作用于强制性抑制排便。 • 肛门直肠角
排便反射
• 排便反射性节制过程:
• 扩张的直肠使IAS反射性舒张 • 粪便推送到肛管上部 • 刺激肠壁感受器,EAS收缩,关闭直肠颈 • 机械地阻止IAS进一步舒张 • 粪便回送入乙状结肠
神经源性直肠的护理
概述
• 神经源性直肠(Neurogenic rectum)是控制直肠功能 的中枢神经系统或周围神经受到损害,而引起的直肠功 能障碍,主要表现为便秘,大便失禁少见。
• 最影响自尊的康复问题之一
结肠
• 局部形态:具有良好顺应性的袋状结构。 • 整体形态:门形结构,长约1.5米,始于回盲瓣,止于肛
• 血容量减少导致肠道水吸收增强,大便干结,排便困难。
反射性大肠肠道护理的方法
• 病史的评估 :包括饮水量、既往排便习惯、用药史、目前 的肠道功能、现有症状、排便特点
• 体格检查:结肠走形触诊、直肠检查、肛门括约肌检查、 肛门皮肤反射和球海绵体反射、大便隐血试验
• 知识、认知、功能和能力评估
康复护理
➢腹部按摩: • 自右向左沿着患者的结肠解剖位置(升结肠,横 结肠,乙状结肠)方向,做顺时针环状按摩。
反射性大肠肠道护理的方法
➢肛门牵张: 1.病人取左侧卧位。 2.护士食指或中指戴手套,涂润滑油,缓慢插入 肛门; 3.用指腹一侧沿直肠壁顺时针缓慢持续的牵拉扩 张,每次牵张15-20秒,直到感到肠壁放松,排 气、有粪便流出; 4.如发现肛门处有粪块阻塞,可先用挖便方法将 直肠的粪块挖清,然后再进行肛门牵张。
• 时间:回盲瓣到直肠的传输时间为12~30 小时。
直肠
• 长约15-16cm,内环外纵两层平滑肌,周围有内、外括约 肌围绕。
• 感觉感受器:位于肛门直肠连接处近侧黏膜,可判断液 体、固体、气体物质。
直肠
• 肛门直肠角:有助于大便控制
排便生理
• 排便生理:正常人直肠肠腔通常并无粪便。当肠蠕动将 粪便推入直肠时刺激直肠壁内的感受器发生冲动,经盆 神经和腹下神经传至脊髓腰骶段的初级排便中枢,同时 上传到大脑皮质,引起便意和排便反射,通过盆神经传 出冲动,使降结肠、乙状结肠和直肠收缩,肛门内括约 肌扩张;同时,阴部神经冲动减少,肛门外括约肌舒张。 此外支配腹肌和膈肌的神经兴奋,腹肌、膈肌收缩,腹 内压增加,使粪便排出。
腹肌训练:增强腹肌收缩力,有助于粪便排出; 如仰卧直腿抬高训练,仰卧起坐等。
反射性大肠肠道护理的方法
➢肠道功能训练: 模拟排便训练: ✓选择适当的排便环境, ✓根据以往排便习惯安排排便时间,指导病人选取适宜的
排便姿势。 ✓采取蹲位或者坐位,嘱病人深吸气,往下腹部用力,模
拟排便。
反射性大肠肠道护理的方 法
门括约肌。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直肠 • 排空因素:重力作用和结肠袋协调收缩。
结肠运动
• 序贯收缩(蠕动):粘膜下神经丛节律性慢波序贯性沿 结肠传播。可以双向传播,环形肌层收缩以搅拌、混合 食物。使肠道内的物质得到充分吸收。
• 集团收缩(摆动):排便的基本动力,促使升结肠和横 结肠内的物质迅速排入降结肠。
性降低,导致肠道运动减弱,特别是升结肠运动减弱, 致使卧位时升结肠和横结肠的粪便难以克服重力,向降 结肠运动。 • 粪团过于干燥,既与饮食结构和水平衡有关,也与粪团 在结肠内时间过长有关。
卧床休息对大便性状的影响
• 卧位时血容量减少 • 回心血量-右心房压力-压力感受器-心血管中枢-抗利尿 激素-肾小管再吸收率-血容量
j
弛缓性大肠肠道护理的方法
手指协助排便 :
➢ 在进行腹部顺时针按摩后,可进行手指协助排便。护 士的食指或中指带指套,涂润滑油,缓慢插入肛门,由 外向内挖出粪团,将直肠内的粪便挖清。
弛缓性大肠肠道护理的方法
➢肠道功能训练: 盆底肌功能训练 腹肌训练 养成定时排便的良好习惯
弛缓性大肠肠道护理的方法
• 增加体力活动:主动和被动 • 腹部按摩等局部刺激:促进肠道感觉反馈传入和传出反
射,加强肠道蠕动动力,对于长期卧床者尤为重要。
• 肛门牵张
• 降低粪团排出阻力:石蜡油等润滑肛门。
反射性大肠肠道护理的方法
➢肠道功能训练:
盆底肌训练:病人取仰卧位或坐位,双膝屈曲稍分开, 轻抬臀部。指导缩肛提肛,维持10s,连续10次,每天3 次,促进盆肌功能恢复。
➢皮肤护理: 保持床单,被服干净,保证肛周,臀部皮肤清洁干燥,
防破损。如出现肛周发红,可涂3M液体敷料保护。
弛缓性大肠肠道护理的方法
➢饮食指导: • 清淡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饮食,禁烟酒,避免导致大便松散的食物,如
辛辣食品等。
康复护理
• 饮食 1、高纤维素饮食 :最初每天至少要有15克。监测不能耐受
的症状,降低纤维素的摄入。 2、饮水量:40ml/kg+500ml/d,促使大便性状最佳的液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