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原理习题集全答案
机械原理习题册答案
参考答案 第一章 绪论一,填空题1.1 能量,物料,信息1.2运动,动力 1.3制造,运动,装配 二、选择题2.1 D 2.2 B 三,简答题第二章 机械的结构分析二、综合题1.n = 7 ,p l = 9 ,p h = 121927323=-⨯-⨯=--=h l P P n F从图中可以看出该机构有2个原动件,而由于原动件数与机构的自由度数相等,故该机构具有确定的运动。
2. (a )D 、E 处分别为复合铰链(2个铰链的复合);B 处滚子的运动为局部自由度;构件F 、G 及其联接用的转动副会带来虚约束。
n = 8 ,p l = 11 ,p h = 1111128323=-⨯-⨯=--=h l P P n F3. (c )n = 6 ,p l = 7 ,p h = 313726323=-⨯-⨯=--=h l P P n F(e )n = 7 ,p l = 10 ,p h = 0101027323=-⨯-⨯=--=h l P P n F 4. (a )n = 5 ,p l = 7 ,p h = 010725323=-⨯-⨯=--=h l P P n FⅡ级组 Ⅱ级组 因为该机构是由最高级别为Ⅱ级组的基本杆组构成的,所以为Ⅱ级机构。
(c )n = 5 ,p l = 7 ,p h = 010725323=-⨯-⨯=--=h l P P n FⅢ级组因为该机构是由最高级别为Ⅲ级组的基本杆组构成的,所以为Ⅲ级机构。
5. n = 7 ,p l =10 ,p h = 0101027323=-⨯-⨯=--=h l P P n FⅡ级组 Ⅲ级组当以构件AB 为原动件时,该机构为Ⅲ级机构。
Ⅱ级组 Ⅱ级组 Ⅱ级组当以构件FG 为原动件时,该机构为Ⅱ级机构。
可见同一机构,若所取的原动件不同,则有可能成为不同级别的机构。
6. (a )n = 3 ,p l = 4 ,p h = 101423323=-⨯-⨯=--=h l P P n F因为机构的自由度为0,说明它根本不能运动。
机械原理习题及答案
第1章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1.1解释下列概念1.运动副;2.机构自由度;3.机构运动简图;4.机构结构分析;5.高副低代。
1.2验算下列机构能否运动,如果能运动,看运动是否具有确定性,并给出具有确定运动的修改办法。
题1.2图题1.3图1.3 绘出下列机构的运动简图,并计算其自由度(其中构件9为机架)。
1.4 计算下列机构自由度,并说明注意事项。
1.5计算下列机构的自由度,并确定杆组及机构的级别(图a所示机构分别以构件2、4、8为原动件)。
题1.4图题1.5图第2章平面机构的运动分析2.1试求图示各机构在图示位置时全部瞬心。
题2.1图2.2在图示机构中,已知各构件尺寸为l AB=180mm , l BC=280mm , l BD=450mm ,l CD=250mm ,l AE =120mm ,φ=30º, 构件AB上点E的速度为v E=150 mm /s ,试求该位置时C、D两点的速度及连杆2的角速度ω2。
2.3 在图示的摆动导杆机构中,已知l AB=30mm , l AC=100mm , l BD=50mm ,l DE=40mm ,φ1=45º,曲柄1以等角速度ω1=10 rad/s沿逆时针方向回转。
求D点和E点的速度和加速度及构件3的角速度和角加速度(用相对运动图解法)。
题2.2图题2.3图2.4 在图示机构中,已知l AB =50mm , l BC =200mm , x D =120mm , 原动件的位置φ1=30º, 角速度ω1=10 rad/s ,角加速度α1=0,试求机构在该位置时构件5的速度和加速度,以及构件2的角速度和角加速度。
题2.4图2.5 图示为机构的运动简图及相应的速度图和加速度图。
(1)在图示的速度、加速度多边形中注明各矢量所表示的相应的速度、加速度矢量。
(2)以给出的速度和加速度矢量为已知条件,用相对运动矢量法写出求构件上D 点的速度和加速度矢量方程。
机械原理习题集答案
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1、如图a 所示为一简易冲床的初拟设计方案,设计者的思路是:动力由齿轮1输入,使轴A 连续回转;而固装在轴A 上的凸轮2与杠杆3组成的凸轮机构将使冲头4上下运动以达到冲压的目的。
试绘出其机构运动简图(各尺寸由图上量取),分析其是否能实现设计意图?并提出修改方案。
解 1)取比例尺l μ绘制其机构运动简图(图b )。
2)分析其是否能实现设计意图。
图 a ) 由图b 可知,3=n ,4=l p ,1=h p ,0='p ,0='F 故:00)0142(33)2(3=--+⨯-⨯='-'-+-=F p p p n F h l因此,此简单冲床根本不能运动(即由构件3、4与机架5和运动副B 、C 、D 组成不能运动的刚性桁架),故需要增加机构的自由度。
图 b )3)提出修改方案(图c )。
为了使此机构能运动,应增加机构的自由度(其方法是:可以在机构的适当位置增加一个活动构件和一个低副,或者用一个高副去代替一个低副,其修改方案很多,图c给出了其中两种方案)。
图 c1) 图 c2)2、试画出图示平面机构的运动简图,并计算其自由度。
图a )解:3=n ,4=l p ,0=h p ,123=--=h l p p n F图 b )解:4=n ,5=l p ,1=h p ,123=--=h l p p n F3、计算图示平面机构的自由度。
将其中的高副化为低副。
机构中的原动件用圆弧箭头表示。
3-1解3-1:7=n ,10=l p ,0=h p ,123=--=h l p p n F ,C 、E 复合铰链。
3-2解3-2:8=n ,11=l p ,1=h p ,123=--=h l p p n F ,局部自由度3-3 解3-3:9=n ,12=l p ,2=h p ,123=--=h l p p n F4、试计算图示精压机的自由度解:10=n ,15=l p ,0=h p 解:11=n ,17=l p ,0=h p13305232=⨯-+⨯='-'+'='n p p p h l 26310232=⨯-⨯='-'+'='n p p p h l0='F 0='FF p p p n F h l '-'-+-=)2(3 F p p p n F h l '-'-+-=)2(310)10152(103=--+⨯-⨯= 10)20172(113=--+⨯-⨯=(其中E 、D 及H 均为复合铰链) (其中C 、F 、K 均为复合铰链)5、图示为一内燃机的机构简图,试计算其自由度,并分析组成此机构的基本杆组。
机械原理习题集全答案
平面机构的构造分析1、如图a 所示为一简易冲床的初拟设计方案,设计者的思路是:动力由齿轮1输入,使轴A 连续回转;而固装在轴A 上的凸轮2与杠杆3组成的凸轮机构将使冲头4上下运动以到达冲压的目的。
试绘出其机构运动简图〔各尺寸由图上量取〕,分析其是否能实现设计意图?并提出修改方案。
解 1〕取比例尺l μ绘制其机构运动简图〔图b 〕。
2〕分析其是否能实现设计意图。
图 a 〕 由图b 可知,3=n ,4=l p ,1=h p ,0='p ,0='F 故:00)0142(33)2(3=--+⨯-⨯='-'-+-=F p p p n F h l因此,此简单冲床根本不能运动〔即由构件3、4与机架5和运动副B 、C 、D 组成不能运动的刚性桁架〕,故需要增加机构的自由度。
图 b 〕3〕提出修改方案〔图c 〕。
为了使此机构能运动,应增加机构的自由度〔其方法是:可以在机构的适当位置增加一个活动构件和一个低副,或者用一个高副去代替一个低副,其修改方案很多,图c给出了其中两种方案〕。
图 c1〕 图 c2〕2、试画出图示平面机构的运动简图,并计算其自由度。
图a 〕解:3=n ,4=l p ,0=h p ,123=--=h l p p n F图b 〕解:4=n ,5=l p ,1=h p ,123=--=h l p p n F3、计算图示平面机构的自由度。
将其中的高副化为低副。
机构中的原动件用圆弧箭头表示。
3-1解3-1:7=n ,10=l p ,0=h p ,123=--=h l p p n F ,C 、E 复合铰链。
3-2 解3-2:8=n ,11=l p ,1=h p ,123=--=h l p p n F ,局部自由度3-3 解3-3:9=n ,12=l p ,2=h p ,123=--=h l p p n F4、试计算图示精压机的自由度解:10=n ,15=l p ,0=h p 解:11=n ,17=l p ,0=h p13305232=⨯-+⨯='-'+'='n p p p h l 26310232=⨯-⨯='-'+'='n p p p h l0='F 0='FF p p p n F h l '-'-+-=)2(3F p p p n F h l '-'-+-=)2(310)10152(103=--+⨯-⨯=10)20172(113=--+⨯-⨯=〔其中E 、D 及H 均为复合铰链〕 〔其中C 、F 、K 均为复合铰链〕5、图示为一内燃机的机构简图,试计算其自由度,并分析组成此机构的根本杆组。
机械原理习题及答案(1-1至4-3)
2-1 试求出下列图示机构中的全部瞬心。
2-2 图示铰链四杆机构中,已知:
l BC = 50 mm, lCD = 35 mm, l AD = 30 mm,AD为机架。
1. 2. 3.
若若若此此此机机机构构构为为为曲双双柄曲摇摇柄杆杆机机机构构,构,,求求且llAAABBB的为的最曲数小柄值值,范;求围l。AB
3-1 5-9 渐开线主动齿轮I逆时针转动,已知两轮的齿顶
圆 ra ,齿根圆 r f ,基圆 rb 以及中心距如图所
示。试在图上画出:
1)理论啮合线N1N2 ;
2)啮合开始点 B 2 及啮合
终止点 B 1 ,标出实
际啮合线;
' 3)啮合角 ,一对节圆,
注出其半径 r1 及 r2 ,
4)徒手画出在节点P啮合的一对 齿的齿廓工作段(用双线表示)。
2-3
1-4b (答案)
(答案a)(答案b)
1-4c (答案)
(答案c)(答案d)
(答案e)(答案f)
2-4 (答案a)(答案b)
3-1 (答案) 3-2(答案a)(答案b) 3-3 (答案)
2-5 (答案) 2-6答案 2-7答案
3-4 (答案)
(答案) (答案) (答案)
1-1 试画出下列各机构的运动简图, 并分别计算其自由度。
1-2b
解: 依次拆下6-7,4-5,2-3 三个II级组,故为II级机构。 C为复合铰链。
n 7 ,p L 1,0 p H 0 ,
F 3 7 2 1 1 0 .
1-3 图示椭圆画器机构, 已知AB=BC=BD, 试证滑块4对连杆CD的约 束是虚约束, 去掉构件4之后计算此机构的自由度。
机械原理习题及答案(1-1至4-3)
363'9' '
N1 N 2 2r sin 2tg 2tg 20 0.72794 O1 N1 r cos
n 5, pL 7, F 3 5 2 7 1.
1-4 试绘出偏心回转油泵机构简图,并计算其自由度。
1-2 计算图示平面机构的自由度,并拆杆组, 确定机构所含杆组的数目和级别以及机构的级别。 机构中的原动件用箭头表示。
1-2a
解: 依次拆下2-3,5-6,4-7,9-8,四个II级组, 故为II级机构。 A为复合铰链。
作出摇杆的一个极限 位置CD,联AC并的它为基 准作出 角,得另一极限 位置 C ' D 及 C ' ' D ,则 AC ' 或 AC ' ' 为摇杆的另 一 极限位置。 答: l AB 50m m lBC 120m m
AC lBC l AB 85 0.002m 70mm AC' l AB lBC 85 0.002m 170mm
另一解:
l AB 21.5m m
0.002m / m m
lBC 48.5m m
l 0.002m / m m
2-7
图示铰链四杆机构中,已 lDE 10mm,原 l AD 60mm, 知 l AB 30mm , 动构件和从动构件之间对应的转角关系如图示。 试用图解法设计此机构(即在DE构件上求出铰链C 的位置)。 m
AB
3.平面连杆机构及其设计
3-1 在图示铰链四杆机构中,已知: l BC 50mm , lCD 35mm , l AD 30mm,AD为机架。 1.若此机构为曲柄摇杆机构,且AB为曲柄,求的最大值; 2.若此机构为双曲柄机构,求 l AB 的最小值; 3.若此机构为双摇杆机构,求 l AB 的数值范围。
机械原理练习题库(附答案)
机械原理练习题库(附答案)一、单选题(共50题,每题1分,共50分)1、冲压机采用的是()机构。
A、摆动导杆B、曲柄滑块C、移动导杆正确答案:B2、具有结构简单、定位可靠、能承受较大的轴向力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各种轴上零件的轴向固定是()。
A、紧定螺钉B、轴肩与轴环C、紧定螺钉与挡圈正确答案:B3、从动件作等速运动规律的位移曲线形状是()。
A、斜直线B、双曲线C、抛物线正确答案:A4、10.V带顶面应与带轮外缘表面()一些。
A、平齐B、平齐或略高C、略高D、略低正确答案:B5、从动件作等加速等减速运动规律的位移曲线是()。
A、双曲线B、抛物线C、斜直线正确答案:B6、传动比大且准确的传动是()。
A、蜗轮蜗杆传动B、齿轮传动C、链传动正确答案:A7、基圆上的压力角等于()。
A、40︒B、20︒C、0︒正确答案:C8、内燃机的配气机构采用了()机构。
A、铰链四杆B、齿轮C、凸轮正确答案:C9、在轮系中,()即可以是主动轮又可以是从动轮,对总传动比没有影响,起改变齿轮副中从动轮回转方向的作用。
A、惰轮B、蜗轮蜗杆C、锥齿轮正确答案:A10、国家标准规定,斜齿圆柱齿轮的()模数和压力角为标准值。
A、端面B、法面和端面C、法面正确答案:C11、在键连接中,对中性好的是()。
A、切向键B、平键C、楔键正确答案:B12、在一般机械传动中,常用于数控机床、纺织机械的带传动是()。
A、平带传动B、普通V带传动C、同步带传动正确答案:C13、下列连接中属于不可拆连接的是()。
A、焊接B、螺纹连接C、销连接正确答案:A14、铰链四杆机构中,各构件之间均以()相连接。
A、螺旋副B、移动副C、转动副正确答案:C15、()花键形状简单、加工方便,应用较为广泛。
A、渐开线B、三角形C、矩形齿正确答案:C16、在闭式传动中,()润滑适用于中速机器中轴承的润滑。
A、油环B、压力C、润滑脂正确答案:B17、两被连接件上均为通孔且有足够装配空间的场合应采用()。
机械原理课后全部习题解答
机械原理课后全部习题解答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机械原理》习题解答机械工程学院目录第1章绪论 (1)第2章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 (3)第3章平面连杆机构 (8)第4章凸轮机构及其设计 (15)第5章齿轮机构 (19)第6章轮系及其设计 (26)第8章机械运动力学方程 (32)第9章平面机构的平衡 (39)第一章绪论一、补充题1、复习思考题1)、机器应具有什么特征机器通常由哪三部分组成各部分的功能是什么2)、机器与机构有什么异同点3)、什么叫构件什么叫零件什么叫通用零件和专用零件试各举二个实例。
4)、设计机器时应满足哪些基本要求试选取一台机器,分析设计时应满足的基本要求。
2、填空题1)、机器或机构,都是由组合而成的。
2)、机器或机构的之间,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
3)、机器可以用来人的劳动,完成有用的。
4)、组成机构、并且相互间能作的物体,叫做构件。
5)、从运动的角度看,机构的主要功用在于运动或运动的形式。
6)、构件是机器的单元。
零件是机器的单元。
7)、机器的工作部分须完成机器的动作,且处于整个传动的。
8)、机器的传动部分是把原动部分的运动和功率传递给工作部分的。
9)、构件之间具有的相对运动,并能完成的机械功或实现能量转换的的组合,叫机器。
3、判断题1)、构件都是可动的。
()2)、机器的传动部分都是机构。
()3)、互相之间能作相对运动的物件是构件。
()4)、只从运动方面讲,机构是具有确定相对运动构件的组合。
()5)、机构的作用,只是传递或转换运动的形式。
()6)、机器是构件之间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并能完成有用的机械功或实现能量转换的构件的组合。
()7)、机构中的主动件和被动件,都是构件。
()2 填空题答案1)、构件 2)、构件 3)、代替机械功 4)、相对运动 5)、传递转换6)、运动制造 7)、预定终端 8)、中间环节 9)、确定有用构件3判断题答案1)、√ 2)、√ 3)、√ 4)、√ 5)、× 6)、√ 7)、√第二章 机构的结构分析2-7 是试指出图2-26中直接接触的构件所构成的运动副的名称。
机械原理习题册答案
参考答案 第一章 绪论一,填空题1.1 能量,物料,信息1.2运动,动力 1.3制造,运动,装配 二、选择题2.1 D 2.2 B 三,简答题第二章 机械的结构分析二、综合题1.n = 7 ,p l = 9 ,p h = 121927323=-⨯-⨯=--=h l P P n F从图中可以看出该机构有2个原动件,而由于原动件数与机构的自由度数相等,故该机构具有确定的运动。
2. (a )D 、E 处分别为复合铰链(2个铰链的复合);B 处滚子的运动为局部自由度;构件F 、G 及其联接用的转动副会带来虚约束。
n = 8 ,p l = 11 ,p h = 1111128323=-⨯-⨯=--=h l P P n F3. (c )n = 6 ,p l = 7 ,p h = 313726323=-⨯-⨯=--=h l P P n F(e )n = 7 ,p l = 10 ,p h = 0101027323=-⨯-⨯=--=h l P P n F 4. (a )n = 5 ,p l = 7 ,p h = 010725323=-⨯-⨯=--=h l P P n FⅡ级组 Ⅱ级组 因为该机构是由最高级别为Ⅱ级组的基本杆组构成的,所以为Ⅱ级机构。
(c )n = 5 ,p l = 7 ,p h = 010725323=-⨯-⨯=--=h l P P n FⅢ级组因为该机构是由最高级别为Ⅲ级组的基本杆组构成的,所以为Ⅲ级机构。
5. n = 7 ,p l =10 ,p h = 0101027323=-⨯-⨯=--=h l P P n FⅡ级组 Ⅲ级组当以构件AB 为原动件时,该机构为Ⅲ级机构。
Ⅱ级组 Ⅱ级组 Ⅱ级组当以构件FG 为原动件时,该机构为Ⅱ级机构。
可见同一机构,若所取的原动件不同,则有可能成为不同级别的机构。
6. (a )n = 3 ,p l = 4 ,p h = 101423323=-⨯-⨯=--=h l P P n F因为机构的自由度为0,说明它根本不能运动。
机械原理习题集答案
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1、如图a 所示为一简易冲床的初拟设计方案,设计者的思路是:动力由齿轮1输入,使轴A 连续回转;而固装在轴A 上的凸轮2与杠杆3组成的凸轮机构将使冲头4上下运动以达到冲压的目的。
试绘出其机构运动简图(各尺寸由图上量取),分析其是否能实现设计意图?并提出修改方案。
解 1)取比例尺l μ绘制其机构运动简图(图b )。
2)分析其是否能实现设计意图。
图 a ) 由图b 可知,3=n ,4=l p ,1=h p ,0='p ,0='F 故:00)0142(33)2(3=--+⨯-⨯='-'-+-=F p p p n F h l因此,此简单冲床根本不能运动(即由构件3、4与机架5和运动副B 、C 、D 组成不能运动的刚性桁架),故需要增加机构的自由度。
图 b )3)提出修改方案(图c )。
为了使此机构能运动,应增加机构的自由度(其方法是:可以在机构的适当位置增加一个活动构件和一个低副,或者用一个高副去代替一个低副,其修改方案很多,图c 给出了其中两种方案)。
图 c1) 图 c2)2、试画出图示平面机构的运动简图,并计算其自由度。
图a )解:3=n ,4=l p ,0=h p ,123=--=h l p p n F图 b )解:4=n ,5=l p ,1=h p ,123=--=h l p p n F3、计算图示平面机构的自由度。
将其中的高副化为低副。
机构中的原动件用圆弧箭头表示。
3-1解3-1:7=n ,10=l p ,0=h p ,123=--=h l p p n F ,C 、E 复合铰链。
3-2解3-2:8=n ,11=l p ,1=h p ,123=--=h l p p n F ,局部自由度3-3 解3-3:9=n ,12=l p ,2=h p ,123=--=h l p p n F4、试计算图示精压机的自由度解:10=n ,15=l p ,0=h p 解:11=n ,17=l p ,0=h p13305232=⨯-+⨯='-'+'='n p p p h l 26310232=⨯-⨯='-'+'='n p p p h l0='F 0='FF p p p n F h l '-'-+-=)2(3 F p p p n F h l '-'-+-=)2(310)10152(103=--+⨯-⨯= 10)20172(113=--+⨯-⨯=(其中E 、D 及H 均为复合铰链) (其中C 、F 、K 均为复合铰链)5、图示为一内燃机的机构简图,试计算其自由度,并分析组成此机构的基本杆组。
机械原理最全课后习题答案
第二章 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题2-1 图a 所示为一简易冲床的初拟设计方案。
设计者的思路是:动力由齿轮1输入,使轴A 连续回转;而固装在轴A 上的凸轮2与杠杆3组成的凸轮机构使冲头4上下运动,以达到冲压的目的。
试绘出其机构运动简图(各尺寸由图上量取),分析是否能实现设计意图,并提出修改方案。
解:1)取比例尺,绘制机构运动简图。
(图2-1a) 2)要分析是否能实现设计意图,首先要计算机构的自由度。
尽管此机构有4个活动件,但齿轮1和凸轮2是固装在轴A上,只能作为一个活动件,故3=n3=l p 1=h p01423323=-⨯-⨯=--=h l p p n F原动件数不等于自由度数,此简易冲床不能运动,即不能实现设计意图。
分析:因构件3、4与机架5和运动副B 、C 、D 组成不能运动的刚性桁架。
故需增加构件的自由度。
3)提出修改方案:可以在机构的适当位置增加一个活动构件和一个低副,或用一个高副来代替一个低副。
(1) 在构件3、4之间加一连杆及一个转动副(图2-1b)。
(2) 在构件3、4之间加一滑块及一个移动副(图2-1c)。
(3) 在构件3、4之间加一滚子(局部自由度)及一个平面高副(图2-1d)。
1(c)题2-154364(a)53221讨论:增加机构自由度的方法一般是在适当位置上添加一个构件(相当于增加3个自由度)和1个低副(相当于引入2个约束),如图2-1(b )(c )所示,这样就相当于给机构增加了一个自由度。
用一个高副代替一个低副也可以增加机构自由度,如图2-1(d)所示。
题2-2 图a所示为一小型压力机。
图上,齿轮1与偏心轮1’为同一构件,绕固定轴心O连续转动。
在齿轮5上开有凸轮轮凹槽,摆杆4上的滚子6嵌在凹槽中,从而使摆杆4绕C轴上下摆动。
同时,又通过偏心轮1’、连杆2、滑杆3使C轴上下移动。
最后通过在摆杆4的叉槽中的滑块7和铰链G使冲头8实现冲压运动。
试绘制其机构运动简图,并计算自由度。
机械原理试题库及答案
机械原理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机械运动中最基本的运动形式是()。
A. 平移运动B. 旋转运动C. 螺旋运动D. 振动运动答案:B2. 机械效率的计算公式为()。
A. 有用功/总功B. 总功/有用功C. 总功/额外功D. 额外功/有用功答案:A3. 以下哪个不是四杆机构的基本类型()。
A. 曲柄摇杆机构B. 双曲柄机构C. 双摇杆机构D. 曲柄滑块机构答案:D4. 机械振动的频率与()无关。
A. 质量B. 刚度C. 阻尼D. 振幅答案:D5. 齿轮传动中,齿数比与传动比的关系是()。
A. 齿数比等于传动比B. 齿数比的倒数等于传动比C. 齿数比与传动比无关D. 齿数比的倒数乘以传动比等于1答案:B6. 以下哪个不是机械系统中的典型元件()。
A. 弹簧B. 阻尼器C. 传感器D. 电容器答案:D7. 机械系统中的自由度是指()。
A. 系统可以独立运动的参数数量B. 系统可以独立运动的方向数量C. 系统可以独立运动的平面数量D. 系统可以独立运动的轴数量答案:A8. 机械传动中,皮带传动的效率主要受()影响。
A. 皮带的材质B. 皮带的张力C. 皮带与轮之间的摩擦系数D. 皮带的宽度答案:C9. 以下哪个不是齿轮传动的优点()。
A. 传动比稳定B. 传动效率高C. 噪音大D. 承载能力大答案:C10. 机械系统中的惯性力是由于()产生的。
A. 质量B. 加速度C. 速度D. 位移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机械系统的动态响应()。
A. 系统的刚度B. 系统的阻尼C. 系统的输入力D. 系统的质量分布答案:ABCD2. 机械系统中的平衡可分为()。
A. 静平衡B. 动平衡C. 力平衡D. 力矩平衡答案:AB3. 以下哪些是齿轮传动的类型()。
A. 直齿圆柱齿轮B. 斜齿圆柱齿轮C. 圆锥齿轮D. 蜗轮蜗杆答案:ABCD4. 机械系统中的稳定性分析通常包括()。
机械原理试题及答案
机械原理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机械运动的基本形式包括()。
A. 平移B. 旋转C. 平面运动D. 所有选项答案:D2. 以下哪个不是机械运动的约束类型?()A. 铰链约束B. 滑动约束C. 刚性约束D. 弹性约束答案:D二、填空题1. 机械原理中的运动链是由若干个组成。
答案:刚体2. 机械运动的自由度是指。
答案:系统可以独立进行的运动数量三、简答题1. 简述曲柄滑块机构的工作原理。
答案:曲柄滑块机构是一种将旋转运动转换为直线运动的机械机构。
它由曲柄、连杆和滑块组成。
曲柄的旋转通过连杆传递给滑块,使滑块沿直线路径做往复运动。
2. 描述平面四杆机构的基本类型及其特点。
答案:平面四杆机构主要有三种基本类型:双曲柄机构、双摇杆机构和曲摇杆机构。
双曲柄机构的特点是两个曲柄做整周旋转,双摇杆机构的特点是两个摇杆做往复摆动,曲摇杆机构则由一个曲柄和一个摇杆组成,曲柄做整周旋转而摇杆做往复摆动。
四、计算题1. 已知一平面四杆机构的杆长分别为L1=100mm,L2=150mm,L3=200mm,L4=50mm,求该机构的最短杆长度。
答案:最短杆长度为L4=50mm。
2. 假设一机械系统具有3个自由度,若要通过约束减少其自由度至1,需要添加多少个约束?答案:需要添加2个约束。
五、论述题1. 论述机械原理在现代机械设计中的应用及其重要性。
答案:机械原理是现代机械设计的基础,它涉及到机械运动的分析、机械结构的设计以及运动学和动力学的计算。
在现代机械设计中,机械原理的应用至关重要,它可以帮助设计师优化机械结构,提高机械性能,降低成本,确保机械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通过深入理解机械原理,设计师能够创造出更加高效、节能和环保的机械产品。
机械原理考试题及答案
机械原理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在机械原理中,以下哪个是滑动副中的能量消耗形式?A. 惯性能量消耗B. 摩擦能量消耗C. 弹性变形能量消耗D. 热能消耗答案:B. 摩擦能量消耗2. 以下哪个是机械原理中的主动副?A. 内摩擦副B. 曲柄副C. 轴颈副D. 引导副答案:B. 曲柄副3. 在机械原理中,以下哪个是传动副的常用形式?A. 齿轮传动B. 蜗杆传动C. 皮带传动D. 滚珠传动答案:A. 齿轮传动4. 以下哪个是机械原理中的换向机构?A. 丹麦传动B. 凸轮机构C. 卡盘机构D. 蜗杆机构答案:B. 凸轮机构5. 在机械原理中,以下哪个是拉力传递副的特点?A. 速度比不变B. 力矩比不变C. 功比不变D. 运动规律不变答案:B. 力矩比不变二、填空题1. 机械原理中,______副是指两个零件相对接触,实现相对运动。
答案:固接2. 以下是机械原理中的______的常见应用形式:齿轮、蜗杆、带传动、联轴器等。
答案:传动副3. 机械原理中,________是指能实现相对运动的构件。
答案:机构4. 换向机构能改变传动方向和传动的______。
答案:运动规律5. 机械原理中,______是指两个相对运动的零部件间的接触面。
答案:滑动面三、解答题1. 请简要描述机械原理中的滚动副。
滚动副是指通过滚动接触实现相对运动的副件。
与滑动副相比,滚动副具有摩擦小、能耗低、寿命长等优点。
常见的滚动副有滚珠副、滚子副等。
滚动副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滚体在滚道上滚动,使两个零件之间实现相对运动。
2. 请简述弹簧副的作用。
弹簧副是一种能够储存和释放弹性变形能的副件。
在机械原理中,弹簧副常用于提供减震、缓冲、保持和复位等功能。
通过调节弹簧的刚度和预紧力,可以实现对应用系统的力学特性的调节和控制。
3. 请解释机械原理中的行程和开度的概念,并阐述二者之间的关系。
在机械原理中,行程是指机构零件无滞后地运动到规定位置的距离。
行程通常用长度单位表示。
机械原理习题 (附答案)
第二章一、单项选择题:1.两构件组成运动副的必备条件是。
A.直接接触且具有相对运动;B.直接接触但无相对运动;C.不接触但有相对运动;D.不接触也无相对运动。
2.当机构的原动件数目小于或大于其自由度数时,该机构将确定的运动。
A.有;B.没有;C.不一定3.在机构中,某些不影响机构运动传递的重复部分所带入的约束为。
A.虚约束;B.局部自由度;C.复合铰链4.用一个平面低副联二个做平面运动的构件所形成的运动链共有个自由度。
A.3;B.4;C.5;D.65.杆组是自由度等于的运动链。
A.0;B.1;C.原动件数6.平面运动副所提供的约束为A.1;B.2;C.3;D.1或27.某机构为Ⅲ级机构,那么该机构应满足的必要充分条件是。
A.含有一个原动件组;B.至少含有一个基本杆组;C.至少含有一个Ⅱ级杆组;D.至少含有一个Ⅲ级杆组。
8.机构中只有一个。
A.闭式运动链;B.原动件;C.从动件;D.机架。
9.要使机构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其条件是。
A.机构的自由度等于1;B.机构的自由度数比原动件数多1;C.机构的自由度数等于原动件数二、填空题:1.平面运动副的最大约束数为_____,最小约束数为______。
2.平面机构中若引入一个高副将带入_______个约束,而引入一个低副将带入_____个约束。
3.两个做平面平行运动的构件之间为_______接触的运动副称为低副,它有_______个约束;而为_______接触的运动副为高副,它有_______个约束。
4.在平面机构中,具有两个约束的运动副是_______副或_______副;具有一个约束的运动副是_______副。
5.组成机构的要素是________和________;构件是机构中的_____单元体。
6.在平面机构中,一个运动副引入的约束数的变化范围是_______。
7.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1、如图a 所示为一简易冲床的初拟设计方案,设计者的思路是:动力由齿轮1输入,使轴A 连续回转;而固装在轴A 上的凸轮2与杠杆3组成的凸轮机构将使冲头4上下运动以达到冲压的目的。
试绘出其机构运动简图(各尺寸由图上量取),分析其是否能实现设计意图?并提出修改方案。
解 1)取比例尺l μ绘制其机构运动简图(图b )。
2)分析其是否能实现设计意图。
图 a ) 由图b 可知,3=n ,4=l p ,1=h p ,0='p ,0='F 故:00)0142(33)2(3=--+⨯-⨯='-'-+-=F p p p n F h l因此,此简单冲床根本不能运动(即由构件3、4与机架5和运动副B 、C 、D 组成不能运动的刚性桁架),故需要增加机构的自由度。
图 b )3)提出修改方案(图c )。
为了使此机构能运动,应增加机构的自由度(其方法是:可以在机构的适当位置增加一个活动构件和一个低副,或者用一个高副去代替一个低副,其修改方案很多,图c 给出了其中两种方案)。
图 c1) 图 c2)2、试画出图示平面机构的运动简图,并计算其自由度。
图a )解:3=n ,4=l p ,0=h p ,123=--=h l p p n F图 b )解:4=n ,5=l p ,1=h p ,123=--=h l p p n F3、计算图示平面机构的自由度。
将其中的高副化为低副。
机构中的原动件用圆弧箭头表示。
3-1解3-1:7=n ,10=l p ,0=h p ,123=--=h l p p n F ,C 、E 复合铰链。
3-2解3-2:8=n ,11=l p ,1=h p ,123=--=h l p p n F ,局部自由度3-3 解3-3:9=n ,12=l p ,2=h p ,123=--=h l p p n F4、试计算图示精压机的自由度解:10=n ,15=l p ,0=h p 解:11=n ,17=l p ,0=h p13305232=⨯-+⨯='-'+'='n p p p h l 26310232=⨯-⨯='-'+'='n p p p h l0='F 0='FF p p p n F h l '-'-+-=)2(3 F p p p n F h l '-'-+-=)2(310)10152(103=--+⨯-⨯= 10)20172(113=--+⨯-⨯=(其中E 、D 及H 均为复合铰链) (其中C 、F 、K 均为复合铰链)5、图示为一内燃机的机构简图,试计算其自由度,并分析组成此机构的基本杆组。
又如在该机构中改选EG 为原动件,试问组成此机构的基本杆组是否与前者有所不同。
解1)计算此机构的自由度110273)2(3=⨯-⨯='-'-+-=F p p p n F h l2)取构件AB 为原动件时 机构的基本杆组图为此机构为 Ⅱ 级机构3)取构件EG 为原动件时 此机构的基本杆组图为此机构为Ⅲ级机构平面机构的运动分析P直接标注在图上)。
1、试求图示各机构在图示位置时全部瞬心的位置(用符号ij2、在图a 所示的四杆机构中,AB l =60mm ,CD l =90mm ,AD l =BC l =120mm ,2ω=10rad/s ,试用瞬心法求:1) 当ϕ=165时,点C 的速度C v ;2) 当ϕ=165时,构件3的BC 线上速度最小的一点E 的位置及其速度的大小;3)当C v=0 时,ϕ角之值(有两个解)。
解1)以选定的比例尺l μ作机构运动简图(图b )。
b)2)求C v,定出瞬心13P 的位置(图b ) 因13p 为构件3的绝对速度瞬心,则有:)/(56.278003.0/06.010132313s rad BP u l w v w l AB BP B =⨯⨯=⋅==)/(4.056.252003.0313s m w CP u v l C =⨯⨯==3)定出构件3的BC 线上速度最小的点E 的位置因BC 线上速度最小之点必与13P 点的距离最近,故从13P 引BC 线的垂线交于点E ,由图可得:)/(357.056.25.46003.0313s m w E P u v l E =⨯⨯=⋅=4)定出C v=0时机构的两个位置(作于 图C 处),量出 ︒=4.261ϕ︒=6.2262ϕ c)3、在图示的机构中,设已知各构件的长度AD l =85 mm ,AB l =25mm ,CD l =45mm ,BC l =70mm ,原动件以等角速度1ω=10rad/s 转动,试用图解法求图示位置时点E 的速度E v 和加速度E a以及构件2的角速度2ω及角加速度2α。
a) μl =0.002m/mm解1)以l μ=0.002m/mm 作机构运动简图(图a ) 2)速度分析 根据速度矢量方程:CB B C v v v+= 以v μ=0.005(m/s)/mm 作其速度多边形(图b )。
b) a μ=0.005(m/s 2)/mm(继续完善速度多边形图,并求E v及2ω)。
根据速度影像原理,作BCE bce ∆∆~,且字母 顺序一致得点e ,由图得:)(31.062005.0s m pe v v E =⨯=⋅=μ)(25.207.0/5.31005.02s m l bc w BC v =⨯=⋅=μ(顺时针))(27.3045.0/33005.03s m l pc w CO v =⨯=⋅=μ(逆时针)3)加速度分析 根据加速度矢量方程: t CB n CB B t C n C C a a a a a a ++=+=以a μ=0.005(m/s 2)/mm 作加速度多边形(图c )。
(继续完善加速度多边形图,并求E a及2α)。
根据加速度影像原理,作BCE e c b ∆'''∆~,且字母顺序一致得点e ',由图得: )/(5.37005.02s m e p a a E =⨯=''⋅=μ)/(6.1907.0/5.2705.0/222s rad l C n l a a BC a BC tCB =⨯=''⋅==μ(逆时针)4、在图示的摇块机构中,已知AB l =30mm ,AC l =100mm ,BD l =50mm ,DE l =40mm ,曲柄以1ω=10rad/s 等角速度回转,试用图解法求机构在1ϕ=45时,点D 和点E 的速度和加速度,以及构件2的角速度和角加速度。
解1)以l μ=0.002m/mm 作机构运动简图(图a )。
2)速度分析v μ=0.005(m/s)/mm 选C 点为重合点,有:?//132322??大小?方向AB C C C B C B C l w BC BC AB v v v v v ⊥⊥+=+=以v μ作速度多边形(图b )再根据速度影像原理, 作BC BD bC bd =2,BDE bde ∆∆~,求得点d 及e , 由图可得)/(23.05.45005.0s m pd v v D =⨯==μ )/(173.05.34005.0s m pe v v E =⨯==μ)/(2122.0/5.48005.012s rad l bc w BC v =⨯==μ(顺时针)3)加速度分析a μ=0.04(m/s 2)/mm根据?20??//?323222132323222C C BCABr C C k C C C tB C n B C B C v w l w l w BC BC BC B C A B a a a a a a a 大小方向⊥⊥→→++=++=其中:49.0122.022222=⨯==BC n B C l w a7.035005.022232232=⨯⨯⨯==C C k C C v w a以a μ作加速度多边形(图c ),由图可得:)/(64.26604.02s m d p a a D =⨯=''⋅=μ )/(8.27004.02s m e p a a E =⨯=''⋅=μ)/(36.8122.0/5.2504.0122.0//22222s rad C n l a a a CB t B C =⨯=''==μ(顺时针)5、在图示的齿轮-连杆组合机构中,MM 为固定齿条,齿轮3的齿数为齿轮4的2倍,设已知原动件1以等角速度1ω顺时针方向回转,试以图解法求机构在图示位置时,E 点的速度E v及齿轮3、4的速度影像。
解1)以l μ作机构运动简图(图a ) 2)速度分析(图b )此齿轮-连杆机构可看作为ABCD 及DCEF 两 个机构串连而成,则可写出CB B C v v v +=EC C E v v v +=取v μ作其速度多边形于图b 处,由图得)/(s m pe v v E μ=取齿轮3与齿轮4啮合点为K ,根据速度影像原来,在速度图图b 中,作DCK dck ∆∆~求出k 点,然后分别以c 、e 为圆心,以ck 、ek 为半径作圆得圆3g 及圆4g 。
求得pe v v E ⨯=μ 齿轮3的速度影像是3g 齿轮4的速度影像是4g6、在图示的机构中,已知原动件1以等速度1ω=10rad/s 逆时针方向转动,AB l =100mm ,BC l =300mm ,e =30mm 。
当1ϕ= 50、 220时,试用矢量方程解析法求构件2的角位移2θ及角速度2ω、角加速度2α和构件3的速度3v 和加速度3α。
解取坐标系xAy ,并标出各杆矢量及方位角如图所示: 1)位置分析 机构矢量封闭方程)(321a es l l+=+分别用i 和j点积上式两端,有)(sin sin cos cos 221132211b e l l s l l ⎭⎬⎫=+=+θϕθϕ故得:]/)sin arcsin[(2112l l e ϕθ-=)(cos cos 22113c l l s θϕ+=2)速度分析 式a 对时间一次求导,得 )(3222111d iv e w l e w l tt=+上式两端用j点积,求得:)(cos /cos 221112e l w l w θϕ-=式d )用2e点积,消去2w ,求得 )(cos /)sin(221113f w l v θθϕ--=3)加速度分析 将式(d )对时间t 求一次导,得:)(322222221211g ia e w l e l e w l nt n =++α用j点积上式的两端,求得:)(cos ]sin sin [22222212112h l w l w l a θθϕ+-=用2e点积(g ),可求得:)(])cos([2222212113i w l w l a θθϕ+--=7、在图示双滑块机构中,两导路互相垂直,滑块1为主动件,其速度为100mm/s ,方向向右,AB l =500mm ,图示位置时A x =250m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