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榆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2年国民经济公报

稳中有进转型发展——《2012年商丘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解读之一·综合篇编者按2012年,在国内外形势复杂多变、内外需求双重收缩、我市主导产业受到严重冲击的严峻形势下,市委、市政府坚持从市情实际出发,审时度势,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举措稳定经济增长, 取得了明显成效,全市经济运行稳中有进、亮点频现。
本报昨日第4版刊发的《2012年商丘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全市GDP增长11.2%,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1个百分点,居黄淮四市第1位;多项重要指标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均位居全省前六位。
这一笔笔数据蕴含着我市过去一年怎样的收获?从今日起,本报推出系列报道,对《2012年商丘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进行全面解读。
敬请关注。
2012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市委、市政府牢牢把握“持续求进、好中求快”的总基调,加强经济运行调控,全力以赴稳增长、促转型、保态势,积极推动经济较快发展,全市经济在经历二季度增速放缓、三季度缓中趋稳转换后,整体经济运行企稳回升态势明显,结构调整稳步推进,民生状况继续改善,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稳中有进”的积极态势。
GDP增11.2% 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经济运行稳中有进亮点纷呈2012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GDP)1418.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1.2%,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1个百分点,居黄淮四市第1位。
全市前三个季度GDP同比增速从一季度14.3%,回落到二季度末的11.8%和三季度末的10.7%。
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加强经济运行调节,稳增长政策措施持续发力,四季度经济明显地企稳回升,全年经济增长11.2%。
整体经济发展稳中有进,亮点频现。
第一产业稳步提升,粮食产量“九连增”。
2012年,全市农林牧渔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4.7%,为2009年以来的最高增速,高于全省0.2个百分点,居全省第3位、黄淮四市第1位。
我市按照“三化协调、粮为基础”的总要求,以高标准粮田“百千万”工程建设和农业产业化集群培育为重点,强化政策扶持、稳定播种面积、优化品种结构、提高单产水平,全力推动粮食稳定增产,农业生产再创佳绩,实现了稳中有进、质效并升的目标。
榆林市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

榆林市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榆林市代市长陆治原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1年经济社会发展回顾过去的一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五推三上”的工作思路,全面实施“十二五”规划纲要,着力优化经济结构,努力转变发展方式,扎实推进“民生十件实事”,经济社会保持了平稳较快的发展态势,较好地完成了市三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实现了“十二五”良好开局。
(一)综合实力明显增强经济总量进一步壮大,预计全市生产总值达到2210亿元,增长15%。
重点建设项目开工率为历年来最高,预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53亿元,增长22.4%。
收入水平大幅提高,全市财政总收入达到515亿元、增长28.5%,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65亿元、增长31.4%;预计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20030元,5905元,分别增长14.2%,15.5%。
消费市场持续活跃,预计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2亿元,增长18.4%。
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均居全省各市前列。
(二)工业经济持续增长重点能化项目基本按计划推进,完成投资373亿元。
重大转化项目取得突破,榆炼180万吨催化裂化装置技改工程建成投用,北元100万吨聚氯乙烯和靖边、定边天然气液化项目建成投产,榆天化140万吨甲醇一期工程、省有色60万吨铝镁合金等项目进入安装调试阶段,甲醇、聚氯乙烯、合成氨等化工产品新增产能均创近年来新高。
产业园区建设加快推进,榆林高新区固定资产投资和GDP均突破百亿元,榆神工业区基础设施和重大产业项目建设取得较大进展,总投资210亿元、年产2.4万吨的多晶硅项目落户榆佳工业园,米脂鄂尔多斯盐化工项目稳步推进。
主要工业品产量快速增长,预计全年原煤产量达到2.8亿吨,增长8.8%;原油1092万吨,增长11.2%;原油加工量309万吨,增长18.3%;兰炭1500万吨,增长56.2%;天然气123亿立方米,增长11.8%;发电量400亿度,增长15.4%。
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

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2.02.24•【字号】陕政发[2012]14号•【施行日期】2012.02.2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发展规划正文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陕政发〔2012〕14号)各设区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陕西省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已经省十一届人大五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印发,请依照执行。
2012年的各项具体计划,由省发展改革委及有关部门组织下达和实施。
各市(区)、各有关部门要将计划执行情况于每季度后次月前5个工作日内报送省发展改革委。
陕西省人民政府二○一二年二月二十四日陕西省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以来的重大部署,紧紧围绕科学发展、富民强省的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线,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经济危机的成果,努力推进各项工作再上台阶。
继续坚持多措并举、综合施策,正确处理速度、结构和物价三者的关系,努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继续坚持以人为本、改善民生,创新社会管理和化解社会矛盾,维护好全省和谐发展的大局;继续坚持改革创新、埋头苦干,把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与严谨细致的敬业精神结合起来,全力推进各项既定部署的贯彻落实,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胜利召开。
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达到14300亿元,增长13%左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25万亿元,增长不低于2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7%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4420亿元,增长18.5%;外贸进出口总额163亿美元,增长15%;财政总收入达到2688.63亿元,增长1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14%和15%以上;城镇新增就业34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4%左右;单位GDP能耗下降3.5%,主要污染物排放指标控制在国家规定范围内。
2014年榆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4年榆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榆林市统计局2015年3月10日2014年,面对经济下行、能化产品价格下跌等严峻形势,市委、市政府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全市经济总体呈现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
一、综合初步核算,全年生产总值3005.74亿元,比上年增长9.0%。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45.04亿元,增长5.5%;第二产业增加值2051.94亿元,增长9.8%;第三产业增加值808.76亿元,增长7.2%。
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4.8%、68.3%和26.9%。
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89005元,约合14546美元。
全年非公经济实现增加值1214.20亿元,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0.4%,比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1%,其中,食品价格上涨3.3%;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上涨2.0%;农业生产价格总指数上涨3.0%。
2014年各类价格指数类别上年价格=100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102.1食品103.3烟酒及用品101.0衣着101.6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101.0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101.3交通和通讯101.3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102.4居住101.8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102.0农业生产价格总指数103.0二、农业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50.03亿元,比上年增长5.4%。
其中,种植业产值134.78亿元,增长4.6%;畜牧业产值97.45亿元,增长5.6%;林业产值7.87亿元,增长19.0%;渔业产值1.02亿元,增长11.7%;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8.90亿元,增长4.1%。
全年粮食播种面积476.40千公顷,比上年增长0.5%,总产量158.10万吨,增长2.2%。
其中,夏粮产量4.51万吨,增长4.6%;秋粮产量153.59万吨,增长2.1%。
蔬菜产量70.68万吨,增长7.1%。
山西省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图表全)

山西省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山西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山西调查总队2013年3月1日2012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山西省委、省政府带领全省人民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各项决策部署,坚持科学发展主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和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着力推动转型跨越发展,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新进展。
一、综合初步核算,全年全省生产总值12112.8亿元,比上年增长10.1%。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97.9亿元,增长6.0%,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8%;第二产业增加值7009.1亿元,增长10.9%,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7.8%;第三产业增加值4405.9亿元,增长9.5%,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6.4%。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3628元,按2012年平均汇率计算为5327美元。
全年全省财政总收入2650.4亿元,增长17.2%。
一般预算收入1516.4亿元,增长25.0%。
税收收入1045.2亿元,增长19.8%,其中国内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资源税和城建税共计完成税收926.0亿元,增长19.4%。
一般预算支出2761.5亿元,增长16.6%。
其中农林水事务支出增长28.2%,教育支出增长32.1%,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10.3%,医疗卫生支出增长12.6%,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增长22.3%,节能环保支出增长7.7%。
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5%,其中,食品价格上涨4.2%。
商品零售价格上涨1.8%。
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1.2%。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5.5%,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下降5.8%,生活资料价格上涨0.4%。
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1.9%。
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5.4%。
全年全省城镇新增就业51.1万人。
转移农村劳动力43.2万人。
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3.38%。
国务院正式批复《山西省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山西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2011年榆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1年榆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榆林市统计局2012年4月1 日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国内外经济形势极其复杂的一年。
面对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全市上下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省各项方针政策,全市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的进步,总体呈现出农业平稳发展、工业高速增长、三产发展强劲的运行态势,实现了“十二五”良好开局。
一、综合初步核算,全市实现生产总值2292.26亿元,比上年增长15.0%,增幅比上年回落3.3个百分点。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11.91亿元,增长6.0%;第二产业增加值1629.66亿元,增长16.3%;第三产业增加值550.68亿元,增长13.5%。
三次产业结构之比为4.9:71.1:24.0 。
人均生产总值68358元。
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828.49亿元,占生产总值的36.1%。
二、农业全年农林牧渔业实现增加值111.91亿元,比上年增长6.0%。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87.06亿元,增长6.4%。
在总产值中,种植业产值92.78亿元,下降6.7%;畜牧业产值82.34亿元,增长29.9%;林业产值4.27亿元,增长27.2%;渔业产值0.75亿元,增长42.9%;农林牧渔服务总产值6.92亿元,增长7.6%。
年末全市耕地总资源1430.3万亩,常用耕地面积919.82万亩。
全年粮食播种面积699.43万亩,粮食总产量142.03万吨。
其中,夏粮产量4.85万吨;秋粮产量137.18万吨。
蔬菜产量56.44万吨。
注:因国家统计局从2006年开始统一下调粮食产量数据,导致2011年主要农业产品产量出现负增长年末规模以上养殖单位725个。
全年羊子饲养量927.22万只,比上年增长2.79%,其中存栏588.17万只,增长4.3%;出栏339.05万只,增长0.2%。
猪饲养量227.58万头,增长3.6%,其中存栏96.59万头,增长0.1%;出栏130.99万头,增长6.3%。
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衡阳市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来源:衡阳市统计局| 发布:湖南省统计局 | 发布时间:2013-03-26 09:242012年,面对世界经济复苏缓慢和国内经济增速放缓的复杂形势,衡阳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千方百计稳增长、保安全、促和谐,全市经济运行实现了稳中求进的预期目标,各项社会事业得到新的发展。
一、综合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957.7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1.8%。
其中,一产业实现增加值322.89亿元,增长4.3%;二产业实现增加值949.51亿元,增长13.2%;三产业实现增加值685.30亿元,增长13.5%。
一、二、三产业对全市经济增长贡献率分别为6.2%、53.1%、40.7%,分别拉动全市GDP增长0.7、6.3、4.8个百分点。
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7258元,增长11.4%。
全市三次产业比为16.5:48.5:35.0。
与上年相比,一、二产业占比分别下降0.3、0.1个百分点,三产业占比提高0.4个百分点。
其中,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42.6%,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48.0%,拉动GDP增长5.7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4.6%;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60.8%。
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3.52%,新增城镇就业6.5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4.12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71万人,零就业家庭动态就业援助达到100%。
二、农业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27.15亿元,增长4.3%。
其中,农业产值219.32亿元,增长3.0%;林业产值25.77亿元,增长9.7%;牧业产值235.4亿元,增长3.8%;渔业产值36.14亿元,增长9.6%。
农作物总播种面积957.39千公顷,增长2.6%;粮食作物播种面积556.84千公顷,增长1.5%;油料种植面积201.60千公顷,增长2.4%;蔬菜种植面积99.19千公顷,增长4.5%。
2012年陕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2年陕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2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和国内经济运行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省委、省政府带领全省人民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各项决策部署,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努力寻找和把握机遇,保持了全省经济发展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
一、综合初步核算,全年生产总值14451.18亿元,比上年增长12.9%。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370.16亿元,增长6%,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9.5%;第二产业增加值8075.42亿元,增长14.9%,占55.9%;第三产业增加值5005.6亿元,增长11.5%,占34.6%。
人均生产总值38557元,比上年增长12.6%。
全年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7396.63亿元,占生产总值的51.2%,比上年提升0.7个百分点。
二、农业据抽样调查,全年粮食播种面积3127.53千公顷,比上年下降0.2%。
其中,夏粮1286.73千公顷,下降2.1%;秋粮1840.8千公顷,增长1.1%。
粮食总产量1245.1万吨,增长4.2%。
其中,夏粮472.5万吨,增长3.8%;秋粮772.6万吨,增长4.5%。
全年造林面积327.96千公顷,比上年减少2.3%。
板栗产量7.2万吨,增长4.1%;核桃产量19.67万吨,增长39.2%;花椒产量6.17万吨,增长16.5%。
水产品产量12.45万吨,增长13.5%。
三、工业和建筑业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6847.41亿元,比上年增长15.7%。
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641.54亿元,增长16.6%。
规模以上工业中,重工业增加值5775.08亿元,增长15.9%;轻工业866.46亿元,增长21.2%。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中,八大支柱产业实现增加值6502.7亿元,比上年增长16.4%。
其中,能源化工工业4059.47亿元,增长12.7%;装备制造业807.31亿元,增长14.2%;有色冶金工业620.11亿元,增长36.4%;食品工业531.72亿元,增长19.6%;非金属矿物制品业232.68亿元,增长31.6%;医药制造业122.04亿元,增长21.1%;纺织服装工业67.45亿元,增长27.9%;计算机、通信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61.92亿元,增长11.2%。
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六盘水市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2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的各项决策部署,围绕“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主基调,大力实施“三化同步”战略,着力保增长、调结构、增活力、惠民生、促和谐,全市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社会各项事业取得新的成绩。
一、综合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经初步核算,2012年全市生产总值为738.65亿元,比上年增长16.0%。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43.27亿元,增长8.8%;第二产业增加值为451.57亿元,增长15.9%,其中工业增加值412.52亿元,增长15.5%;第三产业增加值为243.82亿元,增长17.3%,其中,批发和零售业增长13.4%,住宿和餐饮业增长8.5%,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长12.5%。
图1 2008-2012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长速度100200300400500600700800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0.02.04.06.08.010.012.014.016.018.0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5.86%、61.13%和33.01%。
与上年相比,第一产业、第三产业比重分别上升0.64个百分点和0.9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下降1.54个百分点。
图2 2011年、2012年三次产业增加值构成(%)二、农业农业经济运行良好。
全年种植业实现增加值23.64亿元,比上年增长8.0%。
主要农作物种植面积继续扩大,全年粮食种植面积达到18.02万公顷(270.3万亩),下降1.3%;油料种植面积0.79万公顷(11.79万亩),增长11.6%;蔬菜种植面积2.08万公顷(31.2万亩),增长10.1%。
年末果园面积0.49万公顷(7.35万亩),增长10.3%。
今年雨水充沛,主要农产品产量有所增长,全年粮食总产量75.29万吨,比上年增长33.4%;油料作物产量1.04万吨,比上年增长23.0%。
2014年榆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4年榆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榆林市统计局2015年3月10日2014年,面对经济下行、能化产品价格下跌等严峻形势,市委、市政府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全市经济总体呈现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
一、综合初步核算,全年生产总值3005.74亿元,比上年增长9.0%。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45.04亿元,增长5.5%;第二产业增加值2051.94亿元,增长9.8%;第三产业增加值808.76亿元,增长7.2%。
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4.8%、68.3%和26.9%。
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89005元,约合14546美元。
全年非公经济实现增加值1214.20亿元,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0.4%,比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1%,其中,食品价格上涨3.3%;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上涨2.0%;农业生产价格总指数上涨3.0%。
2014年各类价格指数类别上年价格=100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102.1食品103.3烟酒及用品101.0衣着101.6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101.0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101.3交通和通讯101.3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102.4居住101.8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102.0农业生产价格总指数103.0二、农业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50.03亿元,比上年增长5.4%。
其中,种植业产值134.78亿元,增长4.6%;畜牧业产值97.45亿元,增长5.6%;林业产值7.87亿元,增长19.0%;渔业产值1.02亿元,增长11.7%;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8.90亿元,增长4.1%。
全年粮食播种面积476.40千公顷,比上年增长0.5%,总产量158.10万吨,增长2.2%。
其中,夏粮产量4.51万吨,增长4.6%;秋粮产量153.59万吨,增长2.1%。
蔬菜产量70.68万吨,增长7.1%。
吉林省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吉林省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法规类别】经济统计社会统计【发布部门】吉林省统计局【发布日期】2013.03.09【实施日期】2013.03.09【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吉林省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吉林省统计局 2013年3月9日)2012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全省各族人民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推进“三化”,着力实施“三动”战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突出抓好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等各项工作,国民经济保持平稳增长,经济发展质量继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改善,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的进步,为实现富民强省目标奠定了良好基础。
一、综合初步核算,全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11937.82亿元,比上年增长12.0%。
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412.11亿元,增长5.3%;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6374.45亿元,增长14.0%;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4151.26亿元,增长11.0%。
按常住人口计算,当年全省人均GDP达到43412元,增长11.9%。
三次产业的结构比例为11.8 : 53.4 : 34.8,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4.9%、62.9%和32.2%。
全省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6064.4亿元,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0.8%;民营经济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3012.2亿元,增长22.0%。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万元增加值综合能源消耗降低12.2%。
图1:2008-2012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及其增长速度2012年全省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102.5(以上年为100,下同),价格水平同比上涨2.5%。
其中,农村为102.4,上涨2.4%;城市为102.5,上涨2.5%。
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为106.8,上涨6.8%;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为99.1,下降0.9%;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为99.3,下降0.7%;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为 100.4,上涨0.4%。
2012年榆林市各区县GDP和人均GDP排名

2012年榆林市各区县GDP和人均GDP排名2012年,榆林市地区生产总值(GDP)为2769.22亿;人均生产总值(GDP)82493.37元,折合13124.39美元。
从各区县来看,神木县、府谷县和榆阳区生产总值(GDP)领先,吴堡县生产总值(GDP)最低。
从人均生产总值(GDP)来看,神木县人均生产总值(GDP)为34986.90美元,位居第一;府谷县和定边县分列第二、第三位,人均生产总值(GDP)分别为27472.63美元和14522.78美元;佳县人均生产总值(GDP)最低,为2484.71美元。
截止到2012年,榆林市有5个区县人均生产总值(GDP)超过1万美元。
(注:2012年常住人口在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上根据人口增长率估算,全市常住人口总数来源于2012年榆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2年榆林市各区县GDP和人均GDP排名GDP排名区/县2011年GDP(亿元)2012年GDP(亿元)2012年常住人口(万)人均GDP(元)人均GDP(美元)人均GDP排名1 神木县771.00 1003.89 45.65 219910.19 34986.90 12 府谷县407.95 450.52 26.09 172679.19 27472.63 23 榆阳区325.00 401.09 63.75 62916.08 10009.72 54 靖边县292.96 317.00 36.62 86564.72 13772.13 45 定边县232.77 291.01 31.88 91282.94 14522.78 36 横山93.11 104.22 28.65 36376.96 5787.44 6县7 绥德县40.47 47.60 29.45 16162.99 2571.47 118 子洲县33.58 40.20 17.34 23183.39 3688.39 99 米脂县33.03 40.12 15.44 25984.46 4134.03 710 佳县27.01 31.86 20.40 15617.65 2484.71 1211 清涧县26.13 30.68 12.85 23875.49 3798.50 812 吴堡县11.52 13.77 7.57 18190.22 2894.00 10 榆林全市2292.262769.22335.6982493.3713124.39。
榆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12年全市新农合工作目标任务及考核办法的通知

榆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12年全市新农合工作目标任务及考核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榆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12.01.13•【字号】榆政办发〔2012〕2号•【施行日期】2012.01.1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基本医疗保险正文榆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12年全市新农合工作目标任务及考核办法的通知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2012年全市新农合工作目标任务及考核办法》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榆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二〇一二年一月十三日2012年全市新农合工作目标任务及考核办法为进一步加强新农合市级统筹运行管理,明确工作任务,落实工作责任,推动全市新农合工作上水平、上台阶,特制订本目标任务及考核办法。
一、考核对象各县区人民政府,市直相关部门、单位二、目标任务(一)各县区政府任务1、组织领导(10分)切实加强对新农合工作的组织领导,把新农合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存在问题,促进新农合工作有序推进。
年初召开新农合工作会议,10月前召开筹资动员会议。
强化新农合监督检查,制定监督检查工作计划,定期不定期开展监督检查工作,针对工作存在问题,制定落实整改措施。
2、宣传筹资(10分)进一步强化宣传教育,采取印发宣传资料、制作专题片等多种方式和手段,大力宣传新农合市级统筹的政策、作用和意义,将新农合重要政策制度和看病就医补偿情况公示到村,努力提高群众知晓率,调动群众参合积极性。
农村居民新农合主要政策知晓率不低于90%。
新农合参合率不低于95%。
参合住院病人新农合政策知晓率不低于90%。
3、经费、办公场所(10分)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为新农合工作提供资金保障。
根据《榆林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榆林市新型农村市级统筹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榆政发〔2011〕30号),按照不低于参合人数人均1.5元的标准,足额预算新农合经办机构办公经费。
榆林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榆林市2012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工作要点的通知

榆林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榆林市2012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工作要点的通知【法规类别】机关工作综合规定【发文字号】榆政发[2012]41号【发布部门】榆林市政府【发布日期】2012.07.12【实施日期】2012.07.12【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XP10榆林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榆林市2012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工作要点的通知(榆政发〔2012〕41号)各县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榆林市2012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工作要点》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2012年7月12日榆林市2012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工作要点2012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是推进转型升级的突破之年,也是全力推进幸福榆林建设的起步之年。
为了确保实现经济转型升级的目标,加快破除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按照中、省和市委、市政府关于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现就2012年全市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提出如下工作要点。
一、指导思想按照“十二五”规划总体部署,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以来的重大部署以及市三次党代会精神,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紧紧围绕“转型跨越、建设幸福榆林”的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线,以更大决心和勇气加快推进重点领域改革,以改革促转型、创新谋发展,发挥体制机制创新对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和社会和谐稳定的促进作用。
二、强化服务,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一)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
在抓好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的同时,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着重加强乡镇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
按照食品安全责任属地化的要求,实施工商、质监市县分级管理,加强食品安全体系建设。
(市编办牵头,市工商局、质监局、盐务局配合)(二)推动扩权强县和扩权强镇改革试点。
继续推进扩权强县改革试点,完善扩权强县政策措施。
积极探索扩权强镇试点,扩大区县、乡镇政府管理权限。
(市发改委牵头,市编办配合)(三)启动新一轮投资体制改革。
2009年榆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9年榆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9年榆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榆林市统计局2010年3月20日2009年,全市上下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思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积极应对金融危机带来的困难和挑战,紧紧围绕建设“三大目标”,全力推进“四大经济”,加快“两基地、一中心”建设,全面贯彻落实中省一揽子保增长政策措施,全市经济形势整体回升向好,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的进展。
一、综合全市生产总值达到1302.31亿元,同比增长13.3%。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0.09亿元,增长6.6%;第二产业增加值860.78亿元,增长11. 6%;第三产业增加值371.44亿元,增长17.2%。
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5.4%、66.1%和28.5%。
按年平均常住人口计算,全市人均生产总值达38906元,比上年增加3791元。
二、农业农林牧渔业生产稳步发展。
全市农林牧渔业实现总产值120.01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6.6%。
其中,种植业产值66.30亿元,增长6.0%;林业产值2.45亿元,增长11.3%;畜牧业产值45.82亿元,增长8. 2%;渔业产值0.29亿元,增长4.4%;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5.16亿元,下降1.9%。
农作物播种面积增加,粮食产量创历史新高。
2009年农作物播种面积总计876.7万亩,同比增长3.7%。
其中粮食作物733.2万亩,增长4.1%;油料71.6万亩,增长1.7%;蔬菜29.2万亩,增长7.0%。
粮食总产量达到152.8万吨,其中夏粮3.9万吨,秋粮148.87万吨。
畜牧业生产稳步发展。
2009年全市畜牧业总产值45.82亿元,同比增长8.2%。
其中,肉类总产量13.93万吨,增长14.66%;禽蛋产量3.8万吨,增长18.4%;奶类产量9.9万吨,增长49.3%;羊毛产量0.64万吨,增长51.3%;羊绒产量0.1万吨,增长45.8%。
榆林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榆林市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榆林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榆林市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法规类别】老少妇幼残保护【发文字号】榆政发[2012]65号【发布部门】榆林市政府【发布日期】2012.08.20【实施日期】2012.08.20【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XP10榆林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榆林市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榆政发〔2012〕65号)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榆林市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榆林市人民政府2012年8月20日榆林市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为加快推进榆林老龄事业发展,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根据《陕西省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榆林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制定本规划。
一、“十一五”老龄事业发展成就及当前面临的形势(一)“十一五”时期老龄事业发展成就。
“十一五”期间是我市老龄事业快速发展的时期。
全市各级各部门坚持“党政主导、社会参与、全民关怀”的老龄工作方针,以保障和改善老年民生为根本出发点,积极推进养老保障、医疗保障、养老服务、老年维权、老年教育、老有所为管理服务六个方面的体系建设,老龄事业有了长足发展。
养老保障制度不断完善。
企业职工养老保险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养老金水平逐年提高,老年救助工作进一步加强,农村老年人生活救助范围逐步扩大,城乡低保对生活困难老年人实现“应保尽保”。
老年医疗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
养老服务设施得到改善。
在城区和农村居家养老服务模式探索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
老年维权工作得到加强。
老年法规政策体系不断完善,老年维权组织网络进一步健全,全市各县区都成立了老年法律援助机构。
市老龄办在市政务大厅设立了为老服务窗口。
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丰富多彩。
老年文体活动设施不断增加。
老年教育有了新的发展。
市、县区两级老专家科普员队伍进一步壮大。
(二)“十二五”时期我市老龄事业面临的形势。
据统计,截止2011年底,全市有60周岁以上老年人44.09万人,占总人口的13.17%。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榆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3-4-8 9:51:00 榆林统计局
观和党的十八大精神,准确研判,沉着应对,果断采取“五抓五促”举措和“促销、增产、稳市场”等具体工作措施,积极应对市场增长,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八年位居全省第二,经济增速超全国4.2个百分点。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25.88亿元,增长5.9%;第二产业增加值2027.87亿元
生产总值及增速
个百分点。
值209.72亿元,增长5.8%。
在总产值中,种植业产值109.48亿元,增长7.0%;畜牧业产值85.60亿元,增长4.1%;林业产值5.94
26万吨;秋粮产量148.73万吨。
蔬菜产量63.64万吨。
粮食生产实现九连丰。
2012年主要农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产量(吨)比上年增长(%)
粮食1539900 8.4
玉米666510 2.7
高粱15470 13.8
谷子67243 1.3
糜子17986 43.7
荞麦37798 108.6
豆类145028 11.9
#绿豆29622 -7.1
薯类511082 11.3
#马铃薯429665 -5.5
油料84884 21.6
蔬菜636375 8.2
水果716014 2.1
苹果162871 9.14
红枣485082 -0.7
2012年畜牧业生产情况
飞播造林15.50万亩。
亿元,增长13.6%。
其中,全市621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2999.17亿元,增长17.9%;增加值1952.01亿元,增长13.8%。
总产值的98.7%;轻工业完成产值39.80亿元,增长36.7%,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1.3%。
;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93.3%。
其中,煤炭开采洗选业完成产值1397.95亿元,增长16.9%;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完成产值609.完成总产值225.53亿元,增长15.8%。
11.6%;利润总额508.40亿元,下降6.9%;税金总额224.80亿元,下降2.0%;亏损企业亏损额14.60亿元,增长11.5%。
增速超过20%。
氮肥(万吨) 1.53 -1.0
水泥(万吨) 390.49 29.6
玻璃(万重量箱) 793.02 -5.6
铁合金(万吨) 25.16 -0.9
发电量(亿度) 438.29 9.9
火电(亿度) 437.42 9.9
金属镁(万吨) 30.56 26.6
氢氧化钠(烧碱)(万吨) 50.71 34.1
149.70亿元,增长25.2%。
全年实现建筑业增加值36.46亿元,增长15.0%。
房屋建筑施工面积 961.40 万平方米,增长48.0%,房
投资1493.97亿元,增长31.6%;房地产开发企业投资52.49亿元,增长80.2%。
在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30.38亿元,增长50.7%,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投资101.19亿元,增长70.7%,建筑业投资30.00亿元,下降58.9%;第三产业投资508.0 19亿元,下降80.2%。
长11.5%。
路860公里,国道675公里,省道635公里,农村公路26878公里。
在农村公路中,县道2640公里,乡道3479公里。
2万吨公里,增长9.7%,客运量305.22万人,比上年增长39.1%;公路运输中,货运量9613.00万吨,增长21.3%,货物周转量79
06.63万人,增长17.1%。
,比上年末增长11.7%,其中私人汽车保有量61.84万辆,增长12.2%。
民用轿车保有量31.85万辆,增长27.6%,其中私人轿车28
2.01亿元,增长14.7%;电信业务收入36.17亿元,增长16.5%。
邮政业全年完成邮政函件业务161万件,订销报刊累计3838万份
399.72万部。
30.30亿元,增长11.1%,商品零售239.90亿元,增长17.0%。
长31.1%;住宿业实现营业额13.60亿元,增长27.6%;餐饮业实现营业额35.90亿元,增长22.9%。
指数上涨2.5%。
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17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73.3%。
入境游客2029人次,其中外国游客1917人。
旅游收入58.50亿元,增长98.
元,增长22.1%。
全市财政支出398.30亿元,增长26.0%。
各项贷款余额1548.08亿元,增加368.69亿元,增长31.3%。
易量137.69亿元。
财产险收入15.92亿元,增长7.0%;寿险收入8.85亿元,增长21.5%。
各类保险公司累计赔付支出9.70亿元,增长28.8%。
其中财
通中学217所;职业中学21所;小学549所;幼儿园542所;特殊教育学校9所。
校学生中,小学218110人、初中107615人、高中87368人、职中(高职)35718人、特殊教育553人。
各级各类学校共有专任教师内领先7项。
获“2012年度陕西省科学技术奖”1项;申请专利639件,其中发明专利103件,实用新型专利170件,外观设计专
个,影剧院13个,文化艺术馆 13个,艺术学校1个,公共图书馆12个,文化站226个,博物馆13处,娱乐场所172个,网吧24人口覆盖率96.3%。
全市有线电视用户465087户,数字电视用户430815户。
1个,二级综合医院20个。
共有妇幼保健机构12个,中医医院15个,专科医院15个。
共有病床15762张,卫生专业技术人员17
次。
承办全国武术散打锦标赛,全国45支代表队280多名顶级水平的选手进行各个级别的比赛,这是我市承办的又一次高规格、高1枚,是我市有史以来参加比赛人数最多、参赛项目最全的一届省年度比赛。
由我市培养选送出去的优秀运动员景瑞雪,在第30届,白娟获得残奥会女子50米仰泳项目铜牌,是我市运动健儿在奥运会和残奥会上夺牌最多的一年。
二。
41.40平方公里,新建6条小流域坝系工程;新建、加固、维修淤地坝989座。
新修基本农田10.71 万亩,发展节水灌溉面积8.86
为50天,比上年增加8天。
全市各监测断面无劣V类水质,其中无定河米脂断面水质由四类改善为三类。
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4%;受伤238人,下降3.4%;直接经济损失6463.07万元,同比上升1.5%。
发生一次死亡3-9人较大事故5起,死亡25人。
未发生
然增长率5.30‰。
全市城镇化率51.3%。
民家庭人均总收入为24716元,增加3505元,增长16.5%。
其中,工资性收入15118元,增长16.1%;经营性收入2964元,增长1
性收入2532元,增长11.8%;家庭经营性收入4058元,增长17.9%;财产性收入419元,增长50.0%;转移性收入672元,增长26.
保险67.27万人;参加养老保险22.21万人;参加失业保险17.07万人;参加生育保险23.95万人;参加工伤保险26.56万人。
2012年“各市(区)投资、贸易及非公”
2013年2月1日【关闭本页】
固定资产投资(亿元)1-12月增长%
西安市4038.75 28.5
铜川市182.95 34.0
宝鸡市1212.05 31.0
咸阳市1486.33 30.6
渭南市1065.02 32.6
其中:韩城市153.21 32.5
延安市872.92 28.4
汉中市460.65 31.1
榆林市1493.97 31.6
安康市324.41 30.6
商洛市363.10 29.4
杨凌示范区64.89 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