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视弱视检查和诊断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uane眼球后退综合症
• 1型:外转受限 • 2型:内转受限 • 3型:内外转受限 • 治疗:屈光不正 • 弱视治疗 • 手术治疗
手术后内斜视
• 内外斜视术后 • 3-6个月后再手术
外斜视
一眼偏向颞侧,早期多为外隐
斜,随年龄增长,出现集合不足,
逐渐发展为外斜视。多发于青春期
或中年,开始为间歇性,随着年龄 增长而变为恒定性。
集合不足
• 治疗: • 1.病因治疗 • 2.矫正屈光不正 • 3.集合训练 • 4.三棱镜 • 5.手术治疗
集合麻痹
• 双眼无集合运动 • 起病急 • 集合不能,但内转和调节功能正常 • 正位或小外隐斜视 • 视近反射障碍或完全消失 • 与集合不足比较:注视1-2米视标,逐渐增
加底朝外三棱镜,复视者为集合麻痹,出 现融合性集合为集合不足
• 内隐斜视,视远为多, • 外隐斜视 • 外隐斜视,视近为多,
病因
• 1.解剖 • 2.调节
• 3.神经
检查
• 1.遮盖-去遮盖 • 2.MADD0X杆法
• 分视法:
外隐斜视分型
• 分开过强型 远大于近 • 辅辏不足型 远小于近 • 基本型 远=近
临床表现
• 视疲劳,内隐斜明显于外隐斜。 • 复视
Sherrington氏法则(谢灵顿定 律):当一条眼外肌收缩时必同时
伴有其拮抗肌的松弛,即交互神经
支配法则,
如右外直肌收缩时,右内直肌
必有等时等量的松弛,否则眼球不 能灵活、准确及时的向右注视。
Herihg氏法则
指双眼运动时的配偶肌之间的关
系,故又称“偶肌定律”,当一眼
转向某一方向,其作用肌所接受到
的神经冲动,同时也以相应的比例 量到达其配偶肌,其冲动的大小由
注视眼决定。
两眼运动的协调性:
两眼的肌肉活动受神经中枢支 配,时刻保持同一时间、同一速度、
同一注视目标的两眼共同运动。
额叶是随意性运动中枢,枕叶
为反射性眼跟随运动中枢,皮层下
中枢在中脑动眼神经核的顶盖前区, 集合的高级中枢在大脑。
斜视
展神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麻痹
• 1.单眼内斜视 • 2.L2大于L1 • 外传受限制 • 斜视角不等 • 代偿头位 • 先天性的无复视,后天性的有复视
治疗
• 1.病因治疗 • 2.药物治疗 • 3.有复视者遮盖单眼 • 4.6个月后手术
限制性内斜视 甲状腺相关眼病 称Graves眼病
1.占眼眶疾病首位,20%-50% 2.甲亢功能表现
三棱镜
恒定性外斜视
• 治疗: • 矫正屈光不正 • 治疗弱视 • 手术治疗
恒定性外斜视
• 先天性外斜视 • 知觉性外斜视 • 连续性外斜视
集合不足
• • • • • • • • • •
临床表现: 1.视疲劳 2.AC/A值明显降低 3.正位 ,外隐斜视或间歇性外斜视 治疗: 1.病因治疗 2.矫正屈光不正 3.集合训练 4.三棱镜 5.手术治疗
非共同性斜视
非调节性内斜视 婴儿型内斜视
• 治疗:矫正屈光不正 • 治疗弱视 • 手术
非调节性内斜视 基本型内斜视
• 与屈光不正无关
远 =近 AC/A正常 治疗:治疗弱视 手术
急性共同性内斜视
• 后天获得性内斜视 • 急性,复视 • 临床表现:发病突然 • 复视 • 间歇性或恒定性内斜视 • 治疗:矫正屈光不正 • 手术
左眼
试镜片
右眼
共同性斜视 共同性斜视是指眼球运动无障碍, 各注视方向斜视度无明显差异, 第一斜视角等于第二斜视角, 无复视,无代偿头位,
无全身症状。
第一斜视角健眼注视目标,斜
眼偏斜度称为第一斜视角,
第二斜视角斜视眼注视目标,
健眼的偏斜度称为第二斜视角。
麻痹性斜视
眼球运动向麻痹肌作用方向运动障碍,
周期性内斜视
• 48小时 • 72小时 • 96小时 • 治疗:稳定6个月手术
分开不足型内斜视
• 内斜视以看远明显 • 治疗:手术
微内斜视
• 小于5-7三棱镜 • 检查:4度三棱镜 • Bagolini线状镜
非共同性内斜视
• 展神经麻痹 • 限制性内斜视 • 甲状腺相关眼病 • 高度近视眼性内斜视 • 眶内壁骨折 • Duane眼球后退综合症 • 继发性内斜视 • 知觉性内斜视 • 手术后内斜视
右眼内转
睑裂缩小
Duane眼球后退综合症
为眼球运动受限,企图内转时,
患者眼睑裂变窄、眼球后退,内转 受限。以外展受限最多见,有些患
者合并
Duane眼球后退综合症
• 第一眼位可以正位也可以偏斜, • 病因 : • 一为肌肉和筋膜纤维化; • 二为节制韧带和肌肉附着点异常;
三为神经错位支配, • 常伴有全身先天性病变
储备功能强,一条眼外肌收缩可 牵动750-1000克重量,而强动眼球
转动仅需5克拉力。各组肌纤维轮
翻实施,可以持久工作。
由于其作用的复杂和多变,致使眼 外肌学在整个眼科领域成为一个重要的
分支。
•
眼球靠眼外肌的收缩和松弛而 产生协调的运动,正常的双眼协调 运动是实现双眼单视功能的基本条 件。
斜视
角膜映光法示意图
视野弧法
三棱镜加马氏杆法
同视机检查法
WORTH四点试验法判别主眼和辅眼, 务必使戴矫正镜片后的主辅眼与验光前一 致,同时也诊断出双眼单视功能的情况
左眼
右眼
试镜片
• • • • • •
同时看见四点,有双眼单视功能 看到三红一绿者,右眼为主视眼 看到二红二绿者,左眼为主视眼 只看到三个红点,左眼发生抑制 只看到二个绿点,右眼发生抑制 看到五个点,患者有复视
• 发病年龄较早 • 斜视角不稳定 • 交替性,弱视少 • 无明显屈光不正
间歇性外斜视
• 分型: • 1.基本型,AC/A正常 • 2.外展过强型,差15个三棱镜 • 3.假性分开过强型 • 4.集合不足型,AC/A值低于正常,差15个
三棱镜
间歇性外斜视
• 治疗: • 矫正屈光不正 • 治疗弱视 • 三棱镜治疗 • 正位视训练 • 手术治疗
询问病史
KappA角
• 视轴 • 光轴
• 阳性KappA角,阴性KappA角
视力检查
及屈光检查
眼球偏斜方向
单眼 双眼运动
• 内外 • 上下
• 同向 • 异向
• 融合 • 知觉融合 • 运动融合
眼球运动检查:查六个诊断眼位,
判断出运动不足或亢进
斜视的定量检查
角膜映光法
三棱镜加遮盖试验
集合麻痹
• 病因治疗 • 三棱镜 • 手术治疗
共同性斜视的治疗 斜视治疗的目的是恢复两眼视 功能和获得正常眼位,以达到功能 治愈。因此必须提高斜视眼的视力, 恢复正常视网膜对应点,眼球恢复 到正位,增强融合能力。
具体措施为:先矫正屈光不正, 治疗弱视,正位视训练,当矫正视 力达1.0以上,并有融合功能后, 若戴镜后仍有斜视可行手术矫正眼 位。
部分调节性内斜视
• 病因:部分屈光不正 • 临床表现:戴眼镜后矫正部分内斜视 • 治疗:戴眼镜 • 手术
非调节性内斜
• 临床表现较为复杂. • 与屈光状态关系不大, • 与眼外肌的解剖异常、 • 集合力过强、 • 外展力过弱, • 及融合功能不良等有关.
非调节性内斜视 婴儿型内斜视
• 先天性内斜视,发病年龄6个月之内 • 临床表现:发病年龄6个月之内 • 斜视角大30三棱镜 • 斜视角稳定 • AC/A正常 • 与屈光不正无关 • 假性双侧外直肌麻痹 • 弱视 • 垂直斜视 • 眼球震颤 •
外斜视
病因:
融合功能不良, 调节与集合不平衡、 屈光参差、 眼外肌发育异常 或一眼因器质性病变失明等所致。
外斜视
临床上分为:
集合不足型、 外展过强型、
类似外展过强型
及基本型。
术前
术后
外斜视
• 假性外斜视 • 外隐斜视 • 间歇性外斜视 • 恒定性外斜视 • 集合不足 • 集合麻痹
间歇性外斜视
斜视不仅影响美容, 更重要的是影响单眼的视功能 和双眼单视功能的发育和恢复。
术前
术后
双眼同时注视,物体虽然在两
眼的视网膜上分别成像,但经大脑
皮层视觉中枢将其融合为一个单一 的立体感的影像,这种功能称为双
眼单视。
临床上将双眼视功能分为三级:
同时视、 融合功能
和立体视觉。
眼外肌的运动受神经支配,
两眼的协调运动由大脑皮层
中枢所管制,当眼球运动系统处 于完全平衡状态时,分开的两只
眼能成为同一个功能单位,不出
现偏斜,称为正位眼。
如果中枢管制失调,眼外肌力
量不平衡,两眼不能同时注视目标,
视轴呈分离状态,其中一眼注视目 标,另一眼偏离目标,称为斜视。
• 隐斜视 • 显斜视 • 正位眼
斜视可分为;
调节性内斜视 非屈光调节性内斜视
• 治疗: • 矫正屈光不正 • 双光镜加+2.5D-=3.00D • 手术
调节性内斜 调节不足性内斜视
• 病因:调节不足导致视近时增加使用调节,
视近内斜视大于视远。 • 临床表现:与屈光不正无关 • 视近内斜视大于视远 • 调节近点比同年龄人远 • 调节范围小 • 视疲劳
调节性内斜视 屈光调节性内斜视
• 病因:远视眼 • 临床表现: • 发病年龄:2-3岁 • 屈光状态 • 散瞳 • 斜视角不稳定 • AC/A比值正常
调节性内斜视 屈光调节性内斜视
• 治疗 • 矫正屈光不正 • 弱视治疗 • 视觉训练 • 手术
调节性内斜视 非屈光调节性内斜视
• 高AC/A性内斜视,正常4-6, • 集合过强性内斜视 • 临床表现:与屈光不正无关 • 高AC/A值,超过10三棱镜 • 发病年龄6个月-3岁
根据融合功能:
隐斜视,
间歇性斜视,
恒定性斜视,
根据运动和斜视角
• 共同性斜视 • 非共同性斜视:麻痹性斜视和限制性斜视 • A-V性斜视
根据注视情况
• 交替性斜视 • 单眼性斜视
发病时间
• 先天性斜视 • 获得性斜视
眼球偏斜的方向
• 水平斜视 • 垂直斜视 • 旋转斜视 • 混合型斜视
斜视检查法
转动中心与转动轴
角膜中央后方13.5mm处为眼球 旋转中心,眼球围绕这个中心转动。
通过眼球旋转中心设想有三条
旋转轴(Fick氏三轴);
沿水平轴(X轴)作上下转动; 沿垂直轴(Z轴)进行内外转动,
沿前后轴(Y轴)作旋转运动,
设想有一平面通过眼球旋转中
心和X轴及Z轴,称为Listing氏平 面。
眼球运动法则
治疗
• 矫正屈光不正 • 眼位训练 • 配三棱镜 • 手术,大于15三棱镜
共同性内斜视
• 调节性内斜视 • 屈光调节性内斜视 • 非屈光调节性内斜视 • 调节不足性内斜视 • 部分调节性内斜视 • 非调节性内斜视 • 婴儿型内斜视 • 基本型内斜视 • 急性共同性内斜视 • 周期性内斜视 • 分开不足型内斜视 • 微内斜视
两眼12条眼外肌力量的平衡及密切 合作维持了双眼运动的协调并保持
双眼单视。
眼球运动时,必有数条眼外肌共 同作用来完成。单眼某条眼外肌行使
其主要作用时,其他起辅助作用的眼
外肌称为协同肌。
• 与上述作用相反,起制约作用的眼 • 外肌称为拮抗肌。
• 使双眼呈同方向、同角度运动的眼 • 外肌称为配偶肌。
各注视方向斜视度不同,
第二斜视角大于第一斜视角,
复视,有代偿头位,
中枢或周围神经,
有全身症状。
内斜视
• 病因: • 神经,解剖,机械,屈光不正,遗传,调
节。其中调节最常见。
内斜视分类 内隐斜视,
间歇性内斜视,
显性内斜视。
假性内外斜视
• 肥胖 • 鼻梁过宽 • 内眦赘 • KAPPA角,
内隐斜视
斜视概论斜视检查和诊断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眼科 郑绍斌
眼外肌属功能和结构更加精细的横 纹肌,与身体其他部位的骨骼肌不同,
肌纤维少,神经纤维多。
一般骨骼肌一根神经纤维支配120根肌
纤维,而眼外肌一根神经纤维仅支配
5~10根肌纤维,且血管丰富,因而眼 外肌运动极为灵敏,能氧化代谢过程 中的乳酸和清除废物,不易产生疲劳。
3.肌纤维肥大
治疗
• 1.甲亢治疗 • 2.对症治疗 • 3.手术治疗
高度近视眼性内斜视
• 近视大于-15D • 病因不明 • 内外上下运动受限制 • 治疗: • 手术为主
眶内壁骨折
• 外伤史 • CT检查 • 眼球向上或外运动受限 • 手术治疗
Duane眼球后退综合症
左眼内转 睑裂缩小
恒定性外斜视
• 病因: • 集合与分开平衡失调 • 机械因素 • 解剖因素
恒定性外斜视
• 临床表现: • 发病年龄,都有。 • 视力正常弱视 • 与屈光不正无关 • 斜视角偏大
恒定性外斜视
• 分型: • 1.基本型,AC/A正常 • 2.外展过强型,差15个三棱镜 • 3.假性分开过强型 • 4.集合不足型,AC/A值低于正常,差15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