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行》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琵琶行》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琵琶行》选自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笔落惊风雨”版块的“诗从肺腑出”模块。除了与其他诗歌教学一样,能引导学生体会中国传统诗歌的独特美学风范之外,这首最能代表白居易诗歌成就的长篇歌行体诗歌,还要求学生能从中体会现实主义诗歌的独特风格及高超形象的音乐描写。

学情分析

白居易的这首叙事诗语言平朴,前后情节完整连贯,因此学生接受起来并不困难。但对于其中的音乐描写,因涉及化抽象为形象的相关艺术手法,学生想象和理解起来有一定困难,需要教师加以正确引导。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歌行体相关文学常识。

2、鉴赏《琵琶行》中的音乐描写,体会比喻等艺术手法化抽象为形象的作用。

3、对比李贺与白居易音乐诗,体会白居易的现实主义诗风。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鉴赏《琵琶行》中的音乐描写。

难点:对比李贺与白居易音乐描写特点,体会白居易的现实主义诗风。

三、教学方法与用具

讨论探究、提问点拨。

多媒体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文学常识

歌行体

歌、行都称歌行体,属于古体诗。音节、格律比较自由,句法长短不一,富于变化。唐以后,歌行一般用五、七言古诗体裁。可叙事,可抒情、议论。例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兵车行》都是歌行体。

(2)如果让我用两句话概括《琵琶行》成就的原因,那就是“一段千载依然共鸣的绝响,一次同是天涯沦落的际遇。”我们今天这堂课的主题就是“一段千载依然共鸣的绝响”,即《琵琶行》中的音乐描写。

(二)整体感知

【思考1】:诗人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听到的琵琶声,听到琵琶声后的反应是怎样的?(找原文)

原文1: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分析:枫叶荻花,秋风萧瑟,茫茫江水,月色惨淡,以凄凉之景渲染凄凉之别。

原文2: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分析:未见其人,先闻其声,以听众的反应侧面烘托出琵琶女高妙的琴艺。

【思考2】:全诗的哪些段落或句子是直接描写音乐的?

明确: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意;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绿腰》。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三)文本探究

【思考3】:分析原文对音乐的描写,列表,找出具体诗句,分析对应音乐特点。

诗句音乐特点

大弦嘈嘈如急雨粗重深沉

小弦切切如私语细腻柔美

大珠小珠落玉盘圆润清脆错落有致

间关莺语花底滑婉转流利

幽咽泉流冰下难低沉抑郁

银瓶乍破水浆迸激越高亢

铁骑突出刀枪鸣气势雄壮

四弦一声如裂帛戛然而止

【说明】: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体会比喻手法的化抽象为形象的功能,感受白居易笔下的琵琶音乐之美。

【思考4】:从“凝绝不通”的低沉抑郁到“银瓶乍破”的激越高亢,中间经历了一个“无声”的阶段,作者是怎么描写的?

明确: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深入探究】:你怎么看待这段“无声”的时间?

明确:蓄积了上一段音乐的所有情绪,孕育着下一次迸发的全部力量。有了这个“无声”,前面的柔美与深沉、华丽与沉郁才有了安放与回味的可能;潜滋暗长出幽愁与憾恨,后面的高亢激越壮阔也才能绽放出一鸣惊人的力量。(鼓励学生个性化解读,言之成理即可)

【追问】:那么在音乐声戛然而止之后,赢得了听众怎样的反应?

明确: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深入探究】:如果说刚才的空白是连结与蕴蓄情绪,留出想象空间,那么此时出现的空白又该如何理解呢?

【提示】:最好的诗歌是让人发呆的诗歌,最美的音乐是让人发呆的音乐。

明确:悄无声息的氛围,江心淡白的秋月,无不从侧面烘托出琵琶女高超的音乐技艺。

(四)拓展对比

《琵琶行》用生动形象的比喻成就了中国诗歌史上最美妙的琵琶曲,而在中唐,还有一首足以与之平分秋色的描绘箜篌曲的诗歌。

李凭箜篌引

李贺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思考5】:同样写音乐,白居易笔下的音乐与李贺笔下的音乐却给人完全不同的感觉,这种不同是怎么造成的呢?请大家相互讨论,可以从描写顺序、修辞手法、音乐效果描写三个方面来思考。(学生讨论探究,并自主生成答案)(明确)

描写顺序:《琵琶行》从准备到开始到高潮到结束,依弹奏顺序写作;《李凭箜篌引》则突破了顺序,先直接描写音乐高潮时的艺术效果。

修辞手法:两诗皆采用比喻手法。但《琵琶行》选取的喻体是大珠小珠、莺语泉流、银瓶乍破、铁骑刀枪,无论婉转或是激越,都是身边常见,常人能想的,因此生动形象;而《李凭箜篌引》则选择了昆山玉碎、凤凰啼鸣、芙蓉泣露、香兰绽笑的喻体,构思奇特,极富想象力,因此浪漫灵动。

音乐效果描写:白居易通过“人”(他人)的反应和“现实”的景色表达音乐所造成的效果与影响;李贺则通过奇诡的联想与神话传说的交织烘托出音乐效果。

【小结】:通过刚才对三个方面的分析,我们发现白居易的写作更贴近现实、贴近生活,也更贴近人的想象,而李贺的文风则倾注了无限奇诡超然世外的想象。清人方扶南《李长吉诗集批注》卷一云:“白香山‘江上琵琶’,韩退之《颖师琴》,李长吉《李凭箜篌引》,皆摹写声音之至文。韩足以惊天,李足以泣鬼,白足以移人。”所以——

(明确)李贺与白居易音乐描写的区别说到底就是二人诗文风格的不同,李贺属于浪漫主义,白居易属于现实主义。

【背景链接】: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河南新郑(今郑州新郑)人。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五)课堂小结

本堂课我们主要感受了白居易高超的音乐描写技巧,也体会了白居易现实主义的诗歌风格。下一堂课,我们将会走进那一段“同是天涯沦落的际遇”,一同去体会这段高妙音乐背后的故事。

(六)作业布置

背诵《琵琶行》1、2两自然段;完成《名师一号》相关作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