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地理总复习考点梳理第三单元中国地理第讲中国的自然资源课件

合集下载

中考地理复习 考点课件:第三部分 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 (共31张PPT)

中考地理复习   考点课件:第三部分 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 (共31张PPT)
C.由于本区各种牲畜对环境造成了太大破坏,因此应禁止 放牧
D.因地制宜,适当发展畜牧业,在河谷低平地区发展种植 业,发展高原生态旅游,促进经济与环境的和谐发展
考点 4 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及解决途径
1.我国水资源特点:总量丰富,人均不足;水资源时空分 布不均匀;水资源浪费、污染严重。
2.措施 (1)解决时间分布不均的措施:兴建水利工程。 (2)解决空间分布不均的措施:跨流域调水,如南水北调。
2.我国主要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采取的措施
土地 类型
存在问题
主要原因采取措施人均耕 Nhomakorabea少,可开垦的土
地资源不多,工业、交通 一方面切实保护
耕地
耕地面积减少 和城镇的发展占用了一部 耕地,另一方面
分耕地,使用不合理,乱 适当开垦荒地
占耕地现象严重
林地 乱砍滥伐,面积减少 管理和利用不尽合理 严禁乱砍滥伐
(2)非可再生资源:我们应该十分珍惜和___节__约___使用。 二、我国的自然资源
1.基本国情:_____总__量__丰__富_______,______人__均__不__足______。
项目
土地资源 矿产资源 耕地面积 河流 森林
总量居世界的位次
3
3
4
6
6
人均占有量/ 世界平均水平
不足 1/3 不足 1/2 只有 1/3 只有 1/4 只有 1/5
丘陵地区
林地:主要分布在
____湿__润__、__半__湿__润__区__的__山__区_____________
草地:主要分布在
____半__干__旱__、__干__旱__地__区__的__高__原__和__山__地__上___
难以利用的土地:分布在

湘教版中考地理复习八年级上册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课件

湘教版中考地理复习八年级上册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课件

(1)南水北调东线调水工程利用的现有水道是 A.长江 B.淮河 C.黄河 D.京杭运河
(D )
(2)南水北调工程主要是为了缓解我国水资源 A.空间分布不均的状况 B.季节分配不均的状况 C.年际分配不均的状况 D.人均占有量少的问题
(A )
要点 4 中国的海洋资源 (2023·临沂节选)2022 年 5 月 20 日,全球最大的智慧养殖工船“国
(C )
要点 2 我国水资源的特点以及应对措施
(2023·常州)我国解决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衡的最有效措施是( B ) A.西电东送 B.兴建水库 C.防治污染 D.跨流域调水
要点 3 南水北调工程 (2023·广东模拟)2019 年 12 月 12 日,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
全线通水五周年。读“南水北调东线和中线工程调水线路示意图”(如 图),完成(1)~(2)题。
【方法点拨】自然资源的保护从我做起:就餐时不使用一次性餐具;随 手关灯,人走灯熄;一水多用;绿色出行,多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骑共 享单车出行等。
3.新能源:风风能(发电)、太太阳阳能(热水器)等,特点是污染小、储量大、 分布广。 4.我国的矿产资源 (1)特点:总量丰富,矿种比较齐全;结构不够理想,地区分布不均衡。 (2)主要矿产资源分布:煤、铁、石油北多南少;有色金属南多北少。
2.矿产资源:石油、天然气——中国近海;滨海砂矿储量丰富,有锆石、 钛铁矿、金红石、石英砂等。 3.化学资源 (1)利用方式:从海水中提取海盐和钾、镁、溴、碘等化学元素。 (2)著名盐场:长芦盐场、淮北盐场、布袋盐场和莺歌海盐场。 4.海洋资源的保护 (1)问题:海洋灾害频繁、局部海域环境污染加剧、近海渔业资源衰竭等。 (2)措施:加强海洋环境的保护力度,并对海洋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和综合 原因

中考地理复习课件:中国的自然资源

中考地理复习课件:中国的自然资源

C.清洁能源,低碳转型 D.因地制宜,科技兴农
重点二 土地资源 1.利用类型 耕地、林地、草地为农业用地,建设用地为非农业用地。 2.各类土地构成比例不合理 耕地少,难以利用的土地较多,后备耕地不足。 3.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 (1)优势: 总量丰富、类型齐全,为我国因地制宜地发展农、林、牧、 渔、工矿业生产和城乡建设提供了有利条件。 (2)劣势: 人均占有量少、比例结构不合理、分布不均、各种土地资 源破坏严重。
2.我国耕地面积减少的同时,
粮食产量还能稳中有升,推测其影响因素是 (
A. 科技兴农
B. 雨热同期
C. 灾害减少
D. 耕地增多
A)
(2021·广东省)碳中和意思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等于二氧化碳的吸收量。
2020年9月,习近平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上提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
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
(3)根据图示信息可知,此次可燃冰的开采地位于我国的 南海 海域, 这里与我国 珠江三角洲 工业基地距离最近。 (4)由材料二可知,可燃冰与传统能源相比优势显著,它的开采及利用对 我国有哪些重要意义?
缓解我国能源紧张状况,优化我国能源结构;可改善环境质量;提 升我国的科技实力,提升我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
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引发国际社会关注。据
此完成 3~4 题。
3.我国重视二氧化碳排放,采取有力的政策和措施努力实现碳中和,
主要是为了( B )
A. 减少全球贫困人口
B. 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C. 提高全球煤炭产量
D. 推动全球防疫合作
4.为二氧化碳减排做出贡献的生活方式是( D )
在发电过程中不产生或很少产生对环境有害的排放物 , 且不需要消耗化石 燃料 , 更有利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据此完成 3~4 题。

中考地理总复习 模块3 第3讲 中国的自然资源课件

中考地理总复习 模块3 第3讲 中国的自然资源课件
第二十一页,共二十四页。
中考回 顾
• (2013江西)读我国四大地理 区域(qūyù)图,回答下列问题。
• 请在表格中写出我国为解决以 下问题所采取(cǎiqǔ)的资源跨区 域调配措施。
问题
资源跨区域调配措施
①B区域南部地区水资 南水北调
源短缺
西气东输(或“西电东送”、“北煤
②D区域沿海地区能源 南运”)
模块三 中国地理
第三 讲 (dì sān) 中国的自然资源
第一页,共二十四页。
考纲 考点
年份/题型/题号
2017·选择题·13、
我国矿产资源
中国的
的分布
2015·综合
自然资
题·18(2)
源 跨区域调配资 源
2013·综合 题·17(3)
第二页,共二十四页。
CONTENTS
目 录
知识梳理 例题精讲
第十八页,共二十四页。
• 例2 (2017青岛)如图漫画“手下留情”,给 我们的启示是( C )
• A.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rén 不足 jūn) • B.禁止采伐森林,杜绝使用木材 • C.减少一次性筷子的使用,保护森林资源 • D.退耕还草,加快国土绿化
第十九页,共二十四页。
• 解析 本题考查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目前 我国对林地的管理与利用不尽合理,滥伐森 林的问题仍然严重。为了保护、培育和合理 利用林地资源,加快国土绿化,要切实执行 “以营林为基础,普 遍护林,大力造林,采 育结合(jiéhé),永续利用”的林业方针,严禁滥 伐、盗伐森林。漫画反映的问题是:减少一 次性筷子的使用,保护森林资源,爱护人类 家园。
• 例1 (2017赤峰)下列自然资源中属于非可再 生资源的组合(zǔhé),正确的是D( )

2021年中考复习地理 人教版 第3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课件

2021年中考复习地理 人教版 第3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课件
A.北粮南运 B.退耕还林 C.南水北调 D.修建水库
【解析】(1)南方地区水资源占总量的80%,北方水资源只占20%; 土地资源北方比南方多;南方人口比北方多;南方耕地比北方少。 (2)可以把南方的水资源跨流域调配到北方。
我国南北方水土资源配比极不合理,南方水资源占80%,而土地 资源只占40%;北方土地资源占60%,而水资源只占20%,极大地制约 了我国北方地区农业、工业和生活用水。
主要资源 总量居世界位次
陆地面积
3
已探明矿产资源
3
耕地面积
__4__
河流年径流量
6
森林面积
5
人均量与世界平均水平的比较
1
<2

1 2
2
5 1
4 1
3
第二节 土地资源
知识点1:类型齐全,耕地比重小(★★) 中国土地利用类型的构成
1.土地类型
可利用土地
农业用地 建设用地
__耕__地____、草地、林地 城乡建设用地、交通用地、工矿用地
3.保护措施 (1)制定法律、法规,加强土地资源的管理和保护; (2)农耕地区:加强农田基本建设和基本农田保护; (3)牧区:建设人工草场,保护天然草场; (4)在易遭受风沙侵袭、水土流失严重地区,营造防护林,治理 沙化、盐碱化。 4.全国土地日:每年6月25日。
第三节 水资源
知识点1:时空分布不均(★★) 1.地球上的淡水资源称为水资源,___河__流__水___和淡水湖泊水是 我国主要的淡水资源。
形成、再生过程非常缓慢, 相对于人类历史而言,几乎 不可再生,用一点就少一点
举例
土地、阳光、森林、水和水 能资源等
煤炭、石油、铁矿等
合理利用
注意保护和培育,实现可持 续利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
◆考点梳理 ◆典例精析 ◆决胜中考
9
◆考点梳理 ◆典例精析 ◆决胜中考
10
◆考点梳理 ◆典例精析 ◆决胜中考
11
◆考点梳理 ◆典例精析 ◆决胜中考
12
◆考点梳理 ◆典例精析 ◆决胜中考
13
◆考点梳理 ◆典例精析 ◆决胜中考
14
◆考点梳理 ◆典例精析 ◆决胜中考
15
◆考点梳理 ◆典例精析 ◆决胜中考
48
◆考点梳理 ◆典例精析 ◆决胜中考
49
◆考点梳理 ◆典例精析 ◆决胜中考
50
Hale Waihona Puke 32◆考点梳理 ◆典例精析 ◆决胜中考
33
◆考点梳理 ◆典例精析 ◆决胜中考
34
◆考点梳理 ◆典例精析 ◆决胜中考
35
◆考点梳理 ◆典例精析 ◆决胜中考
36
◆考点梳理 ◆典例精析 ◆决胜中考
37
◆考点梳理 ◆典例精析 ◆决胜中考
38
◆考点梳理 ◆典例精析 ◆决胜中考
39
◆考点梳理 ◆典例精析 ◆决胜中考
◆考点梳理 ◆典例精析 ◆决胜中考
1
◆考点梳理 ◆典例精析 ◆决胜中考
2
◆考点梳理 ◆典例精析 ◆决胜中考
3
◆考点梳理 ◆典例精析 ◆决胜中考
4
◆考点梳理 ◆典例精析 ◆决胜中考
5
◆考点梳理 ◆典例精析 ◆决胜中考
6
◆考点梳理 ◆典例精析 ◆决胜中考
7
◆考点梳理 ◆典例精析 ◆决胜中考
16
◆考点梳理 ◆典例精析 ◆决胜中考
17
◆考点梳理 ◆典例精析 ◆决胜中考
18
◆考点梳理 ◆典例精析 ◆决胜中考
19
◆考点梳理 ◆典例精析 ◆决胜中考
20
◆考点梳理 ◆典例精析 ◆决胜中考
21
◆考点梳理 ◆典例精析 ◆决胜中考
22
◆考点梳理 ◆典例精析 ◆决胜中考
23
◆考点梳理 ◆典例精析 ◆决胜中考
24
◆考点梳理 ◆典例精析 ◆决胜中考
25
◆考点梳理 ◆典例精析 ◆决胜中考
26
◆考点梳理 ◆典例精析 ◆决胜中考
27
◆考点梳理 ◆典例精析 ◆决胜中考
28
◆考点梳理 ◆典例精析 ◆决胜中考
29
◆考点梳理 ◆典例精析 ◆决胜中考
30
◆考点梳理 ◆典例精析 ◆决胜中考
31
◆考点梳理 ◆典例精析 ◆决胜中考
40
◆考点梳理 ◆典例精析 ◆决胜中考
41
◆考点梳理 ◆典例精析 ◆决胜中考
42
◆考点梳理 ◆典例精析 ◆决胜中考
43
◆考点梳理 ◆典例精析 ◆决胜中考
44
◆考点梳理 ◆典例精析 ◆决胜中考
45
◆考点梳理 ◆典例精析 ◆决胜中考
46
◆考点梳理 ◆典例精析 ◆决胜中考
47
◆考点梳理 ◆典例精析 ◆决胜中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