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言语行为意义观对“意义即用法”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合集下载

语言哲学背景下言语行为概念表述

语言哲学背景下言语行为概念表述

语言哲学背景下言语行为概念表述20世纪西方哲学的“语言转向”被称为是现代哲学的一场革命,从此西方哲学从理解论哲学转向语言哲学,语言哲学成为第一哲学。

哲学研究的主题从“自我”转向了“语言”,哲学研究的内容和形式也从“思维”、“意识”、“主体”转到了“语言”、“意义”、“逻辑形式”,从概念思辨体系研究转向了对自然语言的本质、意义和应用的研究。

维特根斯坦(以下简称维氏)的语言哲学观,从重视理想逻辑语言的研究转向了日常语言范畴的分析,对言语行为理论的形成产生了长远的影响。

一、维氏后期语言哲学观中的言语行为思想维氏的语言哲学前期注重语言与逻辑的关系,后期注重语言与日常生活的关系。

维氏后期的语言哲学观对日常语言学派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1、日常语言分析的转向。

维氏后期的思想对他前期哲学观点实行了系统的批判,他断定语言和世界都不具有任何本质结构,反对命题是事态或实事的逻辑图像,认为语言由各种各样的语言游戏组成,而语言游戏根植于生活形式之中,哲学家的首要任务是研究日常语言的实际用法。

这里的语言实际用法,指的是语言在实际日常生活中的使用。

他认为语言哲学的目的不是研究“理想语言”,而是研究实际语言现象,研究日常语言的功能。

维氏在他的《哲学研究》一书中这样说道:“我们站在光滑的冰面上,那里没有摩擦,所以在某种意义上条件是理想的,但也正因为如此,我们无法行走。

我们想走,我们就需要摩擦。

回到粗糙的地面上来吧!”(窑)维氏后期开始放弃对理想语言的研究,回归到对语言日常用法的研究上来。

维氏认为一个词的意义就是它在语言中的使用,他的日常语言哲学观推翻了索绪尔等人确立的“语言”的统治地位,把抽象的语言转化为各种不同形式的、具体的语言游戏,即“言语”活动。

2、语言游戏说。

维氏早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上半叶就提出了语言游戏说,他把语言及其语言相关活动所构成的整体行为活动称为语言游戏,这是维氏后期理论的核心,也是他把语言和游戏相比较得出的结果。

言语行为理论及其意义观研究

言语行为理论及其意义观研究

言语行为理论及其意义观研究言语行为理论是语言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其涉及到人与语言之间的关系。

言语行为理论认为,语言是一种行为,而不仅仅是一种工具或表达方法。

它关注人们使用语言来交流、表达、沟通以及构建关系的过程和方式,探究语言的作用和意义。

言语行为理论研究的重要性不仅在于深入了解语言的本质和作用,还在于增强人们对他人和自我表达的理解和认识,促进社会和谐进步。

言语行为理论认为,人们使用语言不仅仅是在传达信息,还涉及到一系列言语行为,包括指示、提问、承诺、请求、抱怨、赞扬等各种形式。

这些行为是通过语言实现的,能够影响人们的思想、情感、行为和关系的发展。

因此,言语行为理论认为,语言行为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是重要的研究对象。

言语行为理论的意义观研究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1. 语言行为的分类和特征。

言语行为理论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语言行为的分类和特征。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会表达各种不同的语言行为,例如问询、提议、支持、疑问、反驳、承诺等等。

这些语言行为的特征和分类对于人们正确理解和使用语言至关重要。

2. 语言行为的意义和功能。

言语行为理论认为,语言行为不仅是交流传达信息的工具,而且还是影响他人行为和态度的手段,从而构建关系和塑造身份。

例如,一个人的询问可能是为了获得信息,但同时也可以建立与他人的联系和好感。

因此,言语行为理论的意义观研究有助于人们了解语言行为的深层意义和功能,从而更好地运用语言。

3. 语言行为与社会关系的建构。

言语行为理论认为,语言行为可以影响个体之间的社会关系。

例如,一次询问可能表达了尊重和探究的态度,从而增加人际关系的亲密程度。

而批评和指责可能导致关系紧张和对立。

因此,言语行为理论的意义观研究有助于人们基于语言行为构建积极的社会关系。

4. 语言行为与身份认同的关系。

言语行为理论认为,语言行为有助于实现个体在社会中的身份认同和塑造。

通过语言表达,人们可以传递自我形象、价值观和态度等信息,进而获得社会认同和尊重。

言语行为理论的分析与应用

言语行为理论的分析与应用

言语行为理论的分析与应用摘要:言语行为理论为我们重塑语言及其运作方式的观念提供了一个新视角,而“言语行为的语用分析从‘说话’和‘行事’与意义和效力的双重功能上看待所有的话语”。

言语行为反映了说话者在发出话语时的交际意图,并且可以被看作语义意义和语用意义的结合。

关键词:言语行为理论;言外之力;语用等效言语行为理论的实质是句子不仅传递信息,而且完成行为;人们不仅发出有一定意义的语言单位,而且还暗示发出这些语言单位的目的以及期待这些语言单位以何种方式被理解。

换言之,以言施事行为有着某种效力,即言外之力(illocutionaryforce)。

言外之力是语言使用者想让他的行为产生的交际价值或这个行为意欲产生的功能。

相同的言外之力可以由许多不同的方式表现出来。

例如“不要到那里去”和“如果我是你,我就不到那里去”表达了同样的言外之力,虽然前者是直接的劝阻而后者是间接的建议。

因此,解释话语字面含义的以言表意行为应当服从于言外之力。

在言语行为理论中,言外之力是被最广泛讨论的,因为它表现了话语的交际用意,与语言使用者的意图相一致。

事实上,“言语行为”这个术语通常在狭义上仅仅被理解??为话语的言外之力。

语言交际是由一系列的言语行为构成的,所有的话语除了有意义之外,事实上还有着作为交际中动态成分的交际用意。

Austin探讨了在何种意义上说话就是行事,并区分了说话即行事的三种基本意义,也就是人们说话时同时发出的三种行为:以言表意行为(locutionary?act)、以言施事行为(illocutionary?act)和以言取效行为((perlocutionary?act)?。

以言表意行为是产生有意义的语言表达的行为;以言施事行为是人们在说话的时候所实施的行为,如命令、提议、许诺、威胁、感谢等;以言取效行为是对听者施加影响的行为。

实际上话语的表意是它的字面意义;话语的施事是话语发出者的交际意图;话语的取效是表意对话语接受者产生的相应影响。

塞尔言语行为理论浅析

塞尔言语行为理论浅析

塞尔言语行为理论浅析摘要:言语行为理论是由奥斯汀于20世纪50年代末所提出的,美国分析哲学家塞尔使之进一步“系统化”和“严密化”。

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探讨塞尔的言语行为理论: 经典言语行为理论,意义理论,间接行为理论。

最后,指出塞尔言语行为理论的哲学意义。

关键词:言语行为理论意义理论间接言语行为理论约翰·塞尔是当代美国著名的分析哲学家,他系统地发展了奥斯汀的言语行为思想,揭示了实现言语行为的各种有效条件,阐明了言语行为的分类和标准,提出了间接言语行为问题。

一.塞尔的经典言语行为理论——对奥斯汀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塞尔在继承和批判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的基础上,使之进一步“系统化”和“严密化”,从而提出了一套完整的言语行为理论。

如果说奥斯汀把言语行为理论看作是孤立的话语的意义的研究,那么塞尔则把这一理论提高为一种解释人类语言交际的理论。

塞尔在1969年出版的《言语行为:语言哲学》一书中对这一理论进行了全面阐释,建构了他独特的言语行为理论框架。

此书的出版标志着Searle言语行为理论的形成,即我们所称的经典言语行为理论。

(一) 和奥斯汀一样, 塞尔也认为说出某种语言就是在实施言语行为,如做出陈述、发出命令、提出问题、做出承诺等;说话即在行事,意义等于某种行为,所以它声称语言研究是行为理论的一部分。

提出“语言交流的最小单位不是通常所认为的符号、词语和句子,或者是这些符号、词语和句子的标记,而是在执行言语行为时这些符号、词语和句子的产生。

”[1](二) 塞尔言语行为理论的建构体现在他对语言学哲学与语言哲学这两个概念的区分上。

他认为语言学哲学是试图通过关注个别语言中具体语词或其他成分的日常用法来解决具体的哲学问题,而语言哲学是试图对语言的某些普遍特征,如所指、真理、意义和必然性,从哲学上给以明晰的描写。

在他看来,语言学哲学可以看作某种方法的代名词,而语言哲学可以看作某一学科的代名词。

他明确指出,他虽然有时使用语言学哲学,但是他的理论属于语言哲学而不是语言学哲学。

浅谈言语行为理论解析

浅谈言语行为理论解析

浅谈言语行为理论解析论文关键词:言语行为理论;间接言语行为;合作原则;礼貌原则论文摘要:本文论述了奥斯丁(Austin)的言语行为理论的产生、理论框架和发展,同时也阐述了赛尔(Searle)的间接言语行为理论、格莱斯(trice)的合作原则以及Leech的礼貌原则,并举例说明了作者对言语行为理论的理解。

1、言语行为理论早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就把人类语言区分为“语言”(langue)和“言语”( parole )。

到20世纪50年代,美国语言学家乔姆斯基又进一步把人类语言区分为“语言能力”(competence)和“语言运用”(performance)。

二者的理论所涉及的内容虽然有所不同,但无论是索绪尔还是乔姆斯基实际上都认为人类的语言活动涉及语言的体系和语言的使用两个方面。

但真正对语言使用进行认真研究并将其上升到理论高度、提出言语行为理论的是牛津大学哲学家J. L Austino Austin。

其关于言语理论的观点是1955年在哈佛大学讲座时提出来的。

此后他在1957年发表了著名的(论言有所为》(《How to do things with words》)一书。

书中不仅探讨了语言的使用问题,而且系统、具体地对为何说话本身就是一种行为这一观点进行了详细论述。

美国哲学家Searle进一步发展了这一理论。

言语行为理论认为语言是传达信息的手段,人们是在以言行事,一切语言交流都包括言语行为。

语言是人类交际的手段,但人类交际的基本单位不仅仅是符号、词、句子或者这些符号、词、句子的标型,而是完成一定的行为,比如:陈述、请求、命令、提问、道歉、祝贺等。

不同的行为可以通过同一种言语来表达,同一行为也可以通过不同的言语得以实现。

言语行为理论强调说话人所表达的是话语的意思而不是语言本身的意思;对于一种结构的研究往往是对意义、语言的使用以及言外之意功能的预设。

在《How to do things with words》一书中,Austin开始明确地把话语分成述谓句或指陈性的语句以及施为句或有施事能力的语句。

剖析言语行为理论

剖析言语行为理论
现代语言学
现代语言学对于言语行为的研究更加深入和全面。其中,功能语言学派强调语言的社会功能和交际价值,为言语 行为理论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思路和方法。
02
言语行为理论的基本 内容
言语行为的分类
指令性言语行为
这类言语行为主要表达对事物的需求或请求 。例如,请求食物或要求某人做某事。
表达性言语行为
这类言语行为主要表达情感或感受。例如, 表达喜悦或悲伤。
阅读理解
言语行为理论关注语言的意义和功能,有助于提 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理解文本的深层含义和 作者的意图。
文学作品分析
文学批评
言语行为理论为文学作品分析提供了新的视 角和方法,有助于深入解读作品的言外之意 和作者意图。
文本分析
言语行为理论关注文本的社会和文化背景,可以指 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更深入的分析和理解。
人物塑造
言语行为理论关注语言在人物塑造中的作用 ,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中人物的言 外之意和性格特点。
跨文化交际
文化差异
01
言语行为理论关注语言与文化的密切关系,可以帮助学生更好
地理解和应对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和挑战。
交际策略
02
言语行为理论提供了跨文化交际中的交际策略和技巧,有助于
学生在跨文化环境中更好地沟通和交流。
重要影响。
02
语境
语境是指言语行为发生的背景和 环境,它对言语行为的理解和效
果具有重要影响。
04
表情
表情是指说话人的面部表情和身 体语言,它对言语行为的沟通和
理解具有重要影响。
言语行为的表现形式
口头言语
口头言语是指通过说话的方式表 达的言语行为,它是人们日常交
流的主要方式。

浅谈论塞尔的间接言语行为理论及语言哲学观

浅谈论塞尔的间接言语行为理论及语言哲学观

浅谈论塞尔的间接言语行为理论及语言哲学观论文关键词:言语行为理论;间接言语行为;意向性论文摘要:言语行为理论由奥斯汀提出,经塞尔的完善与发展,已成为哲学、语言学的重要研究课题,更是现代语用学的核心内容之一。

塞尔的间接言语行为理论从使用和交际的角度研究语言的意义,为认识言外之力的本质提供了独到的解释方法。

塞尔关注语言和心智的关系,认为意义必须联系存在于言语行为中的意向性来解释。

探讨了塞尔的间接言语行为及其所蕴含的语言哲学观。

一、理论源起言语行为理论(Speech Act Theory)的产生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追溯该理论产生的源头,可将其与西方哲学的发展联系起来考察。

西方哲学从古希腊到20世纪的发展通常被概括为一个三阶段模式,其中心论题为:本体论一认识论一语言。

20世纪初,哲学产生了一次根本性的“语言转向”( linguistic turn),语言取代认识论成为哲学研究的中心课题。

“语言转向”的产生,标志着英美分析哲学时代的开始。

从使用的分析方法上看,分析哲学又分为两大派别。

其一为逻辑分析派,又称逻辑实证学派;其二为日常分析派,又称日常语言学派。

英国哲学家奥斯汀(J . Austin)针对逻辑实证主义的真值条件语义论提出言语行为理论,即著名的“言语行为三分说”:说话行为(locutionary act)、施事行为(illocutionary act)和取效行为(perlocutionary act)。

奥斯汀把施事行为分为5大类型:判定式(verdictives )、执行式(exercitives)、承诺式(commissives )、行为式(behavi-tives)、阐述式(expositives)。

言语行为理论从行为的角度来看语言活动,抓住了语言的动态特征,因此它成为语用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奥斯汀对施事行为的分类由于缺乏明确的标准,招致了许多学者的批评,但他的一些看法为后来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美国语言哲学家塞尔(J . Sear-1e)继承并发展了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提出了著名的间接言语行为理论。

浅析言语行为理论研究综述

浅析言语行为理论研究综述

浅析言语行为理论研究综述哲学开始向语言学转向,形成了语言哲学研究的热潮。

日常分析哲学家奥斯汀提出了言语行为说,他的学生同为哲学家的塞尔对该理论进行了修正和补充,并进一步提出了间接言语行为理论,引起了语言学界、哲学界的普遮关注。

言语行为理论因此也得到了很好的应用与发展。

但在发展过程中,言语行为理论也暴露了其不足与缺陷。

为了进一步完善言语行为理论,这些问题还亟待语言学家、哲学家共同解决。

一、哲学的语言学转向随着欧洲18世纪启蒙运动的洗礼、19世纪自然科学的革命性进展和20世纪初心理学成为一门实证科学,传统西方哲学的三大主题:上帝、物质、灵魂逐渐淡出了西方哲学的研究领域。

传统哲学的神话被彻底打破,哲学因而面临着严重的生存问题:哲学的出路在哪里?I9世纪后期布尔代数的提出使得数理逻辑得到了成功的发展。

这激起了哲学家们对逻辑性质的探究。

逻辑是由语言体现的,语言的意义存在于事实、思想和语言之间,既不属于物理世界,也不属于个人的心理世界。

因而哲学家开始了对数学的逻辑基础和语言意义进行探讨,开拓出了新的哲学领域和哲学对象,实现了现代哲学的“语言学转向”。

所谓语言学转向,指的是哲学将语言学的研究对象作为自己探讨研究的对象,从哲学的角度对语言进行分析研究,特别是关于语言意义和语言使用的哲学研究,即我们通常所说的语言哲学。

语言哲学至少有两种意思:一是有关语言的哲学,即把语言当作一种既知的事物,寻求语言及其它与语言至少在探究之初有显著区别的事物之间关系的外部研究,如语言与思维之间的关系,语言在人类历史上的作用等。

二是把语言本身作为调查对象的内部研究。

20世纪前半期,大多数英国哲学家都认为语言学的分析是唯一合法的哲学的研究,这些哲学家自称为语言哲学家,称自己的研究为分析哲学。

他们发展了新实证主义逻辑学家如卡纳普的某些观点,同时也受到了莫尔、罗素、维特根斯坦作品的影响,他们认为哲学研究过的大多数东西并不是错的,而是无意义的,只是从日常语言的误用中得到了一些显而易见的东西。

浅谈言语行为理论综述

浅谈言语行为理论综述

浅谈言语行为理论综述论文关键词:言语行为理论间接言语行为理论语用学论文摘要:言语行为理论是由英国哲学家奥斯汀(austin)于20世纪50年代末首先提出的,美国语言哲学家塞尔(searle)在批判奥斯汀理论的根底上开展了言语行为理论并提出了间接言语行为理论。

自从语用学被确认为语言学的一门新兴学科以来,作为语用学研究中心的言语行为理论(speehatzhery)就引起了各界学者的广泛兴趣,它旨在答复语言是怎样用之于“行〞,而不是用之于“指〞这样一个问题,表达了“言〞那么“行〞这样的语言观。

1.关于言语行为理论言语行为理论是英国哲学家约翰·奥斯汀首先提出的。

1957年,他到美国哈佛大学去做讲座,以?以言行事?为书名发表了讲座的全部内容,在其论述中,贯穿了一个思想:人们说话的目的不仅仅是为说话,当他说一句话的同时可以实施一个行为。

言语行为理论的根本出发点是:人类语言交际的根本单位不应是词、句子或其他语言形式,而应是人们用词或句子所完成的行为。

奥斯汀认为,传统语法把句子按其功能分成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等类型,这不利于人们对言语的理解和使用,因为同一句子在不同的语境中具有不同的功能。

他认为不少话语不仅是提供信息,而且是完成或帮助完成许多行为。

奥斯汀在此根底上提出了言语行为理论。

在?以言行事?中奥斯汀首先区分了表述性(n-stative)和施为性(perf}ative)话语。

表述性话语指陈述、描写事情的过程或状态;施为性话语那么具有行事能力,说出来就是一种行为,可以表达许诺、抱歉、指责、感谢、祝贺等。

例如:ivisitherneanth.它的意思并不是“我〞现在去拜访她,而是陈述“我每月去拜访她一次〞这样一个事实,所以它是表述性话语。

而iad-visehinttgiveuptrying.这句话不是要陈述“劝告〞这件事,而是说话人“我〞在说话的过程中实施了“劝告〞这个行为,所以它是施为性话语。

两者在性质上有很大的区别,表述性话语是描写某一事件的过程或状态,因而有真假之分。

关于奥斯汀与塞尔言语行为理论分析

关于奥斯汀与塞尔言语行为理论分析

关于奥斯汀与塞尔言语行为理论分析论文摘要:介绍奥斯汀和塞尔言语行为理论的语言哲学基础、对言语行为的分类以及塞尔的间接言语行为理论。

奥斯汀和塞尔是言语行为理论的主要创立者.其言语行为理论的提出和发展对语言学特别是语用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论文关键词:奥斯汀;塞尔;言语行为;间接言语行为言语行为理论(SpeechActTheory)20世纪60年代初由英国哲学家Austin提出后,在语言学界引起了普遍关注,并在语言学研究的各个领域产生了很大影响。

言语行为理论作为语用研究核心理论的地位已经牢固确立,任何属于语用范畴的研究都毫不例外以“言必行”的语言哲学思想为基础。

一、语言哲学基础西方语言哲学是西方哲学两次转向的结果.从本体论到认识论再到语言论,体现了语言哲学的研究目的,即通过语言研究来澄清由于滥用语言而造成的哲学问题.通过对语词意义的研究反推出人的理性和哲思。

Austin和Searle都是语言哲学家,他们对语言的研究都是在哲学轨道上进行的,他们所创立的言语行为理论最初不是用于语用学,而是为哲学研究目的服务。

言语行为理论认为语言是一种受规则控制的行为,语言研究应属为行为科学。

语言交流的基本的或最小的单位是被完成了的言语行为,而不是符号、语词或语句。

Seade认为,研究语词的意义在原则上和研究言语行为没有区别,它们是同一种研究。

言语行为理论认为“讲话就是做事”,人们讲一句话就是在执行某种言语行为,如陈述、命令、提问等,这些言语行为遵守一定的规则,而且正是这些规则使得言语行为成为可能。

言语行为理论旨在揭示这类语言运用的规则.二、Austin与言语行为理论言语行为理论最初由英国哲学家Austin提出。

Austin是英国剑桥大学哲学教授,20世纪50―60年代。

他在一系列的演讲与论文中,提出并逐步发展了他的言语行为理论。

其主要著作有《如何以言行事》《哲学论文集》等。

Austin首先区分了两种不同类型的句子:叙述句和施为句(或施事句),他认为叙述句是用来说明、报告或描写事物的句子,这类句子有真假值,如“中国在亚洲”、“天在下雨”等等;陈述句是典型的叙述句,我们可以通过评判句子的真假值来判断句子是否是叙述句,从而纠正句子的描写性谬误。

布龙菲尔德的语言观、意义观和语法理论

布龙菲尔德的语言观、意义观和语法理论

Testing and Evaluation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Research)二语习得General Serial No.1122021No.31杨文星,男,博士,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心理语言学,应用语言学布龙菲尔德的语言观、意义观和语法理论杨文星1(扬州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扬州225127)摘要:本文通过《语言论》解读了布龙菲尔德的语言观、意义观及其语法理论。

《语言论》影响最深远之处,在于它集中体现了布龙菲尔德语言学理论的贡献和精髓,如行为主义语言观、机械的意义观以及语法理论方面许多独到而新颖的见解(如形式、离心和向心构造)。

当然,布的语言学理论也存在一些天然的缺陷:行为主义语言观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人类大脑中的思维和意识作用;机械的意义观否认了意义研究的可操作性;语法体系中许多理论和概念界定具有不合理乃至矛盾性。

关键词:《语言论》;语言观;意义观;语法理论1.引言莱纳德·布龙菲尔德是美国著名语言学家。

他在美国语言学界的地位,相当于索绪尔在欧洲语言学界的地位(戚雨村,1982:23;刘润清,1997:186)。

在美国语言学史里,沃特曼(Waterman,1970:96)把1933-1950年称作布龙菲尔德世纪,斯图特文(Sturtevant,1970:544)则把布龙菲尔德奉为美国语言学家之首。

由他开始形成了美国描写主义语言学派,其标志即普通语言学专著《语言论》。

作为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划时代作品,该书确立了语言结构的描写原则和描写方法,提出以科学的方式研究语言,将语言自身作为语言学科的研究对象(Robins,1988:75-80)。

《语言论》的出版影响深远,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它是“一切语言研究者的课本,是科学研究方法的楷模”(刘润清,1997:194-195),在描写方法上影响了美国语言学多达二十年。

它总结了当时语言学研究的成果而且指明了其后的方向。

浅谈追溯言语行为理论

浅谈追溯言语行为理论

浅谈追溯言语行为理论论文关键词:言语行为语谓行为语旨行为语效行为论文摘要:言语行为理论的提出震惊了知识界,尤其是语言学界。

他们在语言的研究中第一次意识到言语是一种行为。

言语行为理论自奥斯汀首先提出,后经塞尔的继承和发展,已经为人们所普遍接受。

后来哈贝马斯在奥斯汀和塞尔的影响下提出了自己的言语行为理论,使之更加完善。

自从人类产生以来,语言就伴随人类走过了漫长的人类历史,会说话是人类的特征之一。

虽然地区不同,语言之间会有很大差异,但语言仍然是人类交流的工具,它促进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

很长时间以来,语言学家对语言的认识不断深化和发展,而真正将言语作为人类的行为来看待,并提出言语行为理论的是英国哲学家奥斯汀(J·L·Austin,1911一1961),后来塞尔(J·R·Sear-1e)又发展了他的理论。

由此,言语行为理论被哲学界和语言学界所普遍接受,以至于逻辑学家也给予了足够的关注。

说话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主要方式,所以说话并不仅仅是说话,而要达到一定的行为目的,也就是达到沟通交际、和谐相处的目的。

言语行为是一种重要的社会行为,人不断地说话,也就是不断地完成一个个说话的行为。

在奥斯汀之前,弗雷格(G·Frege)和维特根斯坦(L·Wittegen stein)也曾提及言语行为理论。

在弗雷格看来,语言其实并不仅仅局限于描述事物和表达思想,可以完成多种功能;而维特根斯坦的前期图象论则认为哲学是一种语言批判活动,是在分析语言,不再是研究客观事物与人类思维的理论体系。

真正使言语行为理论为大家所普遍认识并对其有系统观点的还是奥斯汀。

1 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思想奥斯汀根据说话对说话达到的目的不同,将言语行为分为3种:即语谓行为(IOCUUOnary acts语旨行为(illocutionary acts )、语效行为(perlocution-ary acts)。

浅析后期维特根斯坦的语义观_对意义用法论的述评

浅析后期维特根斯坦的语义观_对意义用法论的述评

判的标准就是人们日常运用语言的情况。如果符合常用词的 区别。所以,“用法论”无法合理解释元语言现象,关键
规则,他(她)就认为对,反之则是错误的。如下面两句: 在于不明确什么样的用法与意义相关,什么用法又与意义
(2)他实现了自己的理想。
无关。
(3)他实现了自己的计划。
三、结语
一般来说,人们都认为句(2)是正确的,句(3)则是
35
意义上有区别吗?直觉告诉我们,二者的意义似乎是差不多
(边 娜,四川大学外国语学院)
Modern chinese
XIANDAI YUWEN
2007.02
语言理论研究
浅析后期维特根斯坦的语义观
——对意义用法论的述评
□边 娜
一、后期维特根斯坦的语义观
陷。以下将具体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后期维特根斯坦的思想集中体现在其著作《哲学研究》
1.用法论克服了指称论的一些局限
(Philosophical Investigations)一书中。他明确提出一
Frege, Russel 以及前期Wittgenstein 认为,名称和
其次,按照指称论的观点,名称若没有指称对象,也就
对于句(1),如果是在得到了朋友的帮助后所说,就是 没有意义。然而,像“约翰度过了美好的一生(约翰已不在
褒扬和赞赏的含义。但如果是在遭到朋友的拒绝帮忙或冷嘲 世)”、“你的桃子真甜(假定桃子已经吃掉)”这些句子
热讽后所说,则意味着“你真不够朋友!”,有挖苦的反讽 并不因为有关名称的所指对象不再存在而失去意义。维特根
大的理论莫过于“指称论”。维特根斯坦的“用法论”正是 体 (entity)。事实上,因为并非所有的词都是名称,有的名
在批判自己前期和学术界其他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的。“意义 称 词 也 不 起 指 称 作 用 , 而 是 作 为 句 子 在 起 作 用 的 , 如

言语行为的名词解释

言语行为的名词解释

言语行为的名词解释言语行为是人类交流的一种基本形式,通过口头表达观点、意见、想法、感情和需求等,以传递信息、表达意思。

本文将尝试对言语行为进行深入的解释和探讨,以揭示其重要性和多样性。

一、言语行为的定义和重要性言语行为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包括口头语言的使用、语音的产生和理解,以及言语交流的各种活动。

它不仅帮助我们与他人进行有效的交流,还有助于表达我们的个人观点和主张。

言语行为还涉及到表达情感、传递信息和构建认同等重要方面。

言语行为对人类社会和个体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它是人与人之间建立联系和理解的桥梁。

我们通过言语行为来传递信息、交流思想,并与他人建立共享的意义和经验。

其次,言语行为有助于人们建立自我认同和他人认同。

通过表达个人观点和情感,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加强彼此之间的情感联结。

最后,言语行为还是社交和文化传承的重要方式。

通过语言,人们能够分享文化、传承智慧、共建社会价值观。

二、言语行为的分类和特点言语行为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

在此,我们将其分为直接言语行为和间接言语行为。

直接言语行为是指以口头语言直接表达思想、意图或需求的言语行为。

它包括陈述、询问、命令、请求、承诺等基本形式。

直接言语行为通常明确、直接,能够快速传递信息和达到目的。

但它也可能带有直接性过强的问题,给接收者造成压力或疑惑。

间接言语行为则较为复杂,需要依赖上下文、语境和非言语的线索来理解其含义和意图。

例如,使用隐喻、暗示和讽刺等修辞手法,通过言外之意传递信息。

间接言语行为在社交互动中起到调节关系、化解冲突的作用。

然而,由于其依赖于语境和非言语线索,可能存在理解错误的风险。

无论是直接还是间接言语行为,它们都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言语行为是社会和文化背景的产物。

不同的文化和社交环境会对言语行为的使用方式和含义产生影响。

其次,言语行为是双向的。

在交流中,我们不仅要表达,还要倾听和解码他人的言语行为。

再次,言语行为是动态的。

浅论言语行为意义观对“意义即用法”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浅论言语行为意义观对“意义即用法”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浅论言语行为意义观对“意义即用法”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于少东 2013232009 外国哲学【摘要】后期维特根斯坦在“语言游戏”说的基础上提出“意义即用法”思想,指出语言的意义不在于其指称而在于语言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语言用法的不同决定了不同的语言意义。

日常语言学派代表人物奥斯汀在继承维氏思想基础上提出了言语行为理论,通过细致分析不同言语行为来探讨语言的意义问题,后经塞尔的发展完善最终确立起具有更强解释力的言语行为意义观。

【关键词】维特根斯坦意义即用法言语行为语言意义后期维特根斯坦一改其前期注重理想语言的做法,转而寻求语言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强调语言的使用对于确定语言意义的重要性,由此提出了“意义即用法”的思想。

该思想后被日常语言学派的奥斯汀继承并发展,言语行为理论诞生。

这一偏重语用研究的理论经过塞尔的补充与完善,逐渐发展成为当下语言哲学及语用学研究讨论的热点。

本文将通过对“意义即用法”思想与言语行为理论的梳理,细致分析后者对前者的发展与继承概况,并对二者之间的内在一致性进行相关探讨。

一、维特根斯坦:“意义即用法”思想的提出语言意义问题一直以来都是语言哲学研究的重点。

前期维特根斯坦提出“语言图像论”,认为语言是由命题组成的,是所有命题的总汇,语言的意义就是命题所描述的事实。

然而,由于“理想语言具有内涵静止性、封闭性特征,它不能表达不同语境的语义变异与引申问题,无法对发展中的语言活动做出能动阐释。

”[1](P92)因此,后期维特根斯坦便放弃了这种通过构筑理想语言而建立起来的指称论的意义观,转而寻求语言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希望通过对日常语言的细致分析来确定语言的意义。

后期维特根斯坦“对日常语言的回归主要体现在两个重要概念上:语言游戏论和意义即使用论”。

[1](P92)“语言游戏”是后期维特根斯坦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在其后期哲学中占据核心地位。

由于后期维特根斯坦坚持反本质主义立场,因此他并没有为语言游戏这一概念下一个准确的定义,而是通过采用大量的例子来对语言游戏进行说明。

试论简述塞尔的言语行为理论(2)

试论简述塞尔的言语行为理论(2)

试论简述塞尔的言语行为理论(2)三、塞尔对意义理论的发展塞尔认为要把意义理论和言语行为理论结合起来考察。

在他看来,言语行为是通过一些声音或画出一些符号来完成的。

但是发出声音或画出符号与完成言语行为是有区别的。

重要的区别在于为完成一定言语行为所发出的声音或画出的符号必须具有一定的意义,不具有任何意义的声音或符号是不能完成任何言语行为的。

为了回答为何某些声音或符号具有意义这个问题,塞尔引用了英国哲学家格赖斯的观点,并加以修正和补充。

格赖斯在“意义”一文中区分了自然的意义和非自然的意义,指出这两种意义的根本区别在于前者与意向性无关,后者则涉及到意向性问题。

如:“那些斑点意味着麻疹”,这句话包含的是自然的意义,与人的意向无关;而“那三声铃响意味着‘车满了”,这句话包含的则是非自然的意义,它与人的意向有关。

格赖斯着重研究非自然的意义,并把“意义”与“意向”这两个概念联系起来考察。

塞尔进一步发展了这个思想,更加强调意义、意图及惯例这三者之间的密切关系。

他无意去****格赖斯的意义理论,因为在他看来,格赖斯的观点虽然很不完善,却可以作为说明意义概念的一个恰当的出发点。

因为,首先,它表现出意义概念和意向概念之间的密切关系;其次,它抓住语言交流的一个重要内容,即说话者在说话时企图把某种思想传递给听话者并通过听话者认识到自己的意图正是把这些思想传递给他,不过塞尔也指出格赖斯这种观点的不足,他认为,格赖斯的这种观点没有清楚地说明意义与惯例或约定俗成的规则的联系,即没有说明意义如何受到惯例或约定俗成的支配,同时用一个人意图达到的效果来给意义下定义,会使以言语行事行为和以言成事行为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

塞尔认为有必要修正格赖斯的理论,即“在分析以言行事的行为时,我们必须既考虑意图又考虑规约,尤其要考虑二者的联系”,塞尔的这种观点引起西方哲学界的普遍重视。

四、间接行为理论的提出间接行为理论的提出是塞尔的最大贡献所在。

在《间接言语行为》一文中,他指出:意义,简而言之,就是说话人说什么就意指什么(字面用意),在这种情况下,说话者的用意是产生某种以言行事行为的效果,而这种效果是通过听话者根据对支配话语的规则的掌握理解说话者的意图,但事情并非总是那么简单,在有些情况下,如暗示、讽刺、比喻等等,说话者说出的话的意思与句子本身的意思并不是一致的。

言语行为理论论文

言语行为理论论文

语用学中言语行为理论研究综述摘要:20世纪初,西方传统哲学开始向语言学转向,形成了语言哲学研究的热潮。

日常分析哲学家奥斯汀提出了言语行为说,他的学生同为哲学家的塞尔对该理论进行了修正和补充,并进一步提出了间接言语行为理论,引起了语言学界、哲学界的普遮关注.言语行为理论因此也得到了很好的应用与发展。

但在发展过程中,言语行为理论也暴露了其不足与缺陷.为了进一步完善言语行为理论,这些问题还亟待语言学家、哲学家共同解决。

一、引言很久以来,哲学家(或逻辑实证主义者)所持的一种假设是:陈述之言的作用或是描述事物的状态,或是陈述某一事实,两者必居其一,别无他用,而陈述之言所作的描述或陈述只能是真实或者是谬误。

哲学家历来关心的只限于陈述的可验证性,即如何验证某一陈述是真实的或是谬误的,以及如何规定某一个真实的陈述必须满足的条件等。

语言学家奥斯汀则认为有时没有必要也无从区分语句的“真"或“假”,因为有些句子一说出来就是一种行为,而行为只有适当不适当之分,没有真假之分。

由此他提出了言语行为理论。

奥斯汀的理论第一次在西方学术界把言外之意正式提上了议事日程,在学术界引起了较大的反应。

二、言语行为理论早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就把人类语言区分为“语言”和“言语"。

到20世纪50年代,美国语言学家乔姆斯基又进一步把人类语言区分为“语言能力”和“语言运用"。

二者的理论所涉及的内容虽然有所不同,但无论是索绪尔还是乔姆斯基实际上都认为人类的语言活动涉及语言的体系和语言的使用两个方面.但真正对语言使用进行认真研究并将其上升到理论高度、提出言语行为理论的是英国牛津大学教授约翰·兰索·奥斯汀提出的言语行为理论是语用学的重要理论之一。

他在1962年发表的How to Do Things With Words (《论言有所为》)被认为是言语行为理论的奠基著作和核论。

奥斯汀在探讨语言与行为之间的关系时,首先注意到这样一个事实:人说出话语不仅是提供信息,而且是完成许多其他行为。

浅谈言语行为理论

浅谈言语行为理论

浅谈言语行为理论又到了大四毕业季,看似轻松好玩的大四生活其实也暗藏着无限的压力,找工作、考研,谋出路的同时,还要撰写毕业论文,确保能够顺利毕业,拿到毕业证。

下面就由YJBYS小编为大家推荐一篇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论文,欢迎阅读哦!论文摘要:20世纪初,西方出现了研究语言学的热潮。

英国哲学家奥斯汀提出的言语行为理论是其中一项重大的突破。

他认为说话本身就是一种行为,语言学研究的对象不应是词和句子,而应是通过词和句子所完成的行为。

美国语言学家塞尔系统地修改了言语行为理论,除了认同言语行为是语言的最小单位,还发展了奥斯汀的观点,并提出了问接言语行为理论。

论文关键词:言语行为理论奥斯汀塞尔间接言语行为引言言语行为理论由英国哲学家奥斯汀在他的着名哲学着作《怎样用语言做事)(HowtoDoThingswithWords)里提出的。

一经提出,就在语言哲学界引起了巨大的轰动。

书中不仅探讨了语言使用问题,而且系统地研究了一个问题,那就是说话本身为何就是一种行为。

他认为语言学研究的对象不应是词和句子,而应是通过词和句子所完成的行为。

然而,由于奥斯汀英年早逝,他的理论并不够系统和完整。

美国语言哲学家塞尔在批判继承奥斯汀理论的同时,系统地修改了言语行为理论,为言语行为提供了语言哲学的理论基础,并提出了间接言语行为理论,从而使言语行为理论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1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尽管早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言语行为这一提法就已经被人类学家林诺夫基、美国语言学家布龙菲尔德、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等人所使用了,但现代语言哲学意义上的言语行为的概念却是奥斯汀最先提出的。

奥斯汀通过对人的言语行为的研究,建立了言语行为理论。

他开始明确地把话语分成了述谓句或指陈性的语句以及施为句或有施事能力的语句。

奥斯汀的研究重点是施为句。

施为句一般都含有许诺、道歉等的’动词。

施为句的主语是说话人,表达以上功能的言语行为动词用一般现在时。

为了使言语中的行为得到真正实施,奥斯汀认为必须满足三个大的恰当条件,否则就是不适宜的言语行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论言语行为意义观对“意义即用法”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于少东 2013232009 外国哲学【摘要】后期维特根斯坦在“语言游戏”说的基础上提出“意义即用法”思想,指出语言的意义不在于其指称而在于语言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语言用法的不同决定了不同的语言意义。

日常语言学派代表人物奥斯汀在继承维氏思想基础上提出了言语行为理论,通过细致分析不同言语行为来探讨语言的意义问题,后经塞尔的发展完善最终确立起具有更强解释力的言语行为意义观。

【关键词】维特根斯坦意义即用法言语行为语言意义后期维特根斯坦一改其前期注重理想语言的做法,转而寻求语言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强调语言的使用对于确定语言意义的重要性,由此提出了“意义即用法”的思想。

该思想后被日常语言学派的奥斯汀继承并发展,言语行为理论诞生。

这一偏重语用研究的理论经过塞尔的补充与完善,逐渐发展成为当下语言哲学及语用学研究讨论的热点。

本文将通过对“意义即用法”思想与言语行为理论的梳理,细致分析后者对前者的发展与继承概况,并对二者之间的内在一致性进行相关探讨。

一、维特根斯坦:“意义即用法”思想的提出语言意义问题一直以来都是语言哲学研究的重点。

前期维特根斯坦提出“语言图像论”,认为语言是由命题组成的,是所有命题的总汇,语言的意义就是命题所描述的事实。

然而,由于“理想语言具有内涵静止性、封闭性特征,它不能表达不同语境的语义变异与引申问题,无法对发展中的语言活动做出能动阐释。

”[1](P92)因此,后期维特根斯坦便放弃了这种通过构筑理想语言而建立起来的指称论的意义观,转而寻求语言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希望通过对日常语言的细致分析来确定语言的意义。

后期维特根斯坦“对日常语言的回归主要体现在两个重要概念上:语言游戏论和意义即使用论”。

[1](P92)“语言游戏”是后期维特根斯坦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在其后期哲学中占据核心地位。

由于后期维特根斯坦坚持反本质主义立场,因此他并没有为语言游戏这一概念下一个准确的定义,而是通过采用大量的例子来对语言游戏进行说明。

通过列举大量有关“语言游戏”的例子,他指出,“我将把这些游戏称之为‘语言游戏’并且有时将把原始语言说成是语言游戏。

”[2](§7)由此看来,尽管维特根斯坦没有为“语言游戏”作出一个明晰的定义而仅仅是给出了一些不太严密的界说,但是这并不妨碍人们去理解“语言游戏”。

当前学术界就在长期研究维特根斯坦后期哲学的基础上为“语言游戏”作了如下一个比较确切的定义:“维特根斯坦用于指称由语言活动和非语言活动构成的复杂交际单位的术语......”[3](P263)从这个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语言游戏”主要是由语言活动与非语言活动所构成。

语言活动,也就是我们平时的说话言谈、写作记录等一系列日常活动;非语言活动,则主要是指由说话写作等活动所引起的反应。

“这就是说,每种语言游戏都是由语言表达式和人们借以引起的反应或所完成的活动这两个部分构成的有机整体。

因此,每一种语言游戏都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单元。

”[4](P18)“意义即用法”是在语言游戏论的基础上提出来的,维特根斯坦在《哲学研究》中指出,“在我们使用‘意义’这个词的各种情况中有数量极大的一类——虽然不是全部——,对之我们可以这样来说明它:一个词的意义就是它在语言中的使用。

”[2](§43)“意义即用法”所要强调的是,孤立静态的语词并没有确定的意义,语词的意义由其所在的语境所决定,由其在语言中的用法所决定。

这一思想与语言游戏论紧密相连,密不可分。

在维特根斯坦看来,“意义即用法”所要强调的是不要问意义,要问用法,而用法只有在“语言游戏”中才能实现其意义。

正如韩林合教授所总结的那样,“一个语言表达式的意义,在大多数情况下,是它在它所处的语言实践、生活实践中的用法。

”[5](P10)这即是说,无论用法有多少种,无论用法如何变化,都必须植根于“语言游戏”之中,离开了“语言游戏”,意义便无从谈起。

二、奥斯汀与塞尔:言语行为理论的确立与完善一般认为,维特根斯坦前期的哲学理论影响了逻辑实证主义学派,而后期维特根斯坦则对日常语言学派产生了重大影响。

英国哲学家、日常语言学派的代表人物奥斯汀在继承后期维氏语言哲学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言语行为理论,为语言意义的研究方向开辟了一条新的进路。

后期维特根斯坦在语言游戏论中已经表明,像诸如命令、陈述、报告、请求、问候、道谢等语词也有行为作用,“但因他过于关注他所追求的‘意义即使用’,从而忽视了对这类语句特殊意义的研究”[1](P92)。

奥斯汀正是在这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质疑,他认为在日常语言中有许多诸如祈使句、感叹句和愿望句等等陈述之言并没有真假之分,判断此类语句我们只能说合适不合适、恰当不恰当。

通过对这类语句的研究,奥斯汀正式提出言语行为理论,其核心观点为以言行事,即说话就是做事。

根据言语行为理论,我们平时所说出的话语大都包含了三种不同的言语行为,即以言表意、以言行事、以言取效。

“作出一个以言表意行为大致相当于说出一个有确定涵义和指称的语句,也大致相当于传统意义上的‘意义’。

”“作出一个以言行事行为相当于说出一定的、有约定俗成力量的话语,例如通知、命令、警告、保证等,即具有某种力量的话语。

”作出一个以言取效行为就是“通过说某事而造成或获得某种结果,例如说服、劝说、吓唬、使惊异、使误解等等。

”[6](P109)语言哲学重点在于研究语言与世界的关系以及语言意义问题,奥斯汀提出的言语行为理论成功地将人类行为作为语言与世界之间的连接点,通过对人类行为的研究来揭示语言与世界之间的关系,而语言的意义也最终通过人类不同的言语行为来确定。

与逻辑实证主义学派的语义学分析不同,言语行为理论通过语用学分析为语言哲学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

奥斯汀之后,其学生、美国当代语言哲学家塞尔继续对言语行为理论进行批判、修正与完善,“最终形成了一套具有高度系统性和逻辑性的言语行为理论。

”[1](P93)塞尔首先做的是取消奥斯汀所提出的以言表意行为,将其拆分为发话行为和命题行为,由此便把奥斯汀的言语行为三分法改造为四分法。

除此之外,塞尔还将奥斯汀所提出的以言行事行为称之为言语行为,并将其作为语言交际的最小单位。

他指出,“言语行为有时也被称为语言行为或语言性的行为,通过这个引语,我也许能够说明为什么我认为研究言语行为在语言哲学中具有重大意义。

我认为在任何语言交际模式中都必须包含一个语言行为。

语言交际的单位并不是通常人们认为的符号、语词或语句,甚至也不是符号、语词或语句的标记,构成语言交际的基本单位是在完成言语行为中给出标记。

更确切地说,在一定条件下给出语句标记就是以言行事的行为,以言行事的行为是语言交际的最小单位。

”[7](P229)在修正奥斯汀所提出的言语行为理论的同时,塞尔还创造性的提出了间接言语行为理论,并将意向性这一重要概念引进到言语行为理论中来。

间接言语行为所探讨的乃是“有话不直说”的委婉话语行为,这种行为大都是“通过实施另一个行事行为而间接地实施的一个行事行为。

”[8](P48)在塞尔看来,要成功实施一个间接言语行为,必须具备以下四个条件:一是预备条件,即听者有能力实施某个行为;二是真诚条件,即说者要听者实施某个行为;三是命题内容条件,即说者断定了听者的一个未来的行为;四是必要条件,即说者让听者实施某个行为的企图。

“间接言语行为的提出,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语句的字面意义和说话者的言外之力的关系问题,提高了言语行为的解释力,弥补了早期言语行为理论的不足;同时,还表现了塞尔对意图的关注。

”[9](P52)正是对间接言语行为的关注使塞尔意识到意图的重要性,同时为了更深入的探讨言语行为,塞尔将意向性这一概念引进来,“意图表明意向性是言语行为的一个重要特征。

”[1](P93)塞尔分别用F(p)与S(r)表示各种言语行为和意向状态,其中p表示命题内容,F表示行为的力量差异,r表示表征内容,S表示各种意向状态。

这样的符号表示将言语行为与意向状态联系起来,突出表明二者之间的关联性。

在塞尔看来,“言语行为过程中存在两个层面的意向性:一个是做出行为时所表达的意向状态......另一个是做出该行为想要完成的意向......”[9](P54)由此,言语行为通过表达意向将语言与现实联系起来,而语言意义的实现也受制于意向性,意向性的引入使得言语行为理论具有了更强的解释力。

“一个言语行为要成功地表达说话者的心声,就必须借助意向性,否则,话语只不过是嘴里发出的声音和纸上写着的物理符号而已。

”[9](P54)三、意义使用论的发展:从“意义即用法”到言语行为意义观后期维特根斯坦由语言图像论转向语言游戏说,认为语言与实在并非是一一对应的关系,语言的意义存在于各式各样的语言游戏中,不同的语言游戏决定了语言意义的不同。

在语言游戏说的基础上,维特根斯坦提出“意义即用法”的观点,指出有什么样的用法就会有什么样的意义,只有在具体的语言游戏中实际运用某一语言用法才能获得确定的意义。

在维特根斯坦看来,“语词的意义不是某种实体,而是语言的性质和功能,词的意义是它在语言中的用法。

”[10](P53)由于语言游戏是多种多样的,因此维特根斯坦认为,用法也是多种多样的,日常语言的使用并没有一个一成不变的标准,我们只有根据具体用法的不同来确定不同的语言意义。

“意义即用法”思想将语言与人们的使用活动联系起来,从一定程度上说,“维特根斯坦后期语言哲学观已经体现了言语行为理论的思想。

”[11](P152)奥斯汀正是沿着维氏后期的这种言语行为思想提出了自己的言语行为理论。

与维特根斯坦认为的语言的用法是无限多样的观点相悖,在奥斯汀看来,语言的用法并不是无限的而是有限的,并将其概括为以下五种:“一是判定式(verdictives),它的本质是对某种事实和价值作出判定,也可以对其进行估计、推断和评价;二是执行式(exercitives),它是为了对某一特定行为的方案作出赞成、反对或辩护的决定,具体的执行式有任命、罢免、命名、审判等;三是承诺式(commissives),它是说话者用于表明意向或对所说的东西承担义务,具体的承诺式有承担、想要、保证、期望、反对等;四是表态式(behabitives),它的本质是对他人的行为和状态所持的态度,具体的表态式有同情、赞颂、批评、宽容、希望等;五是阐述式(expositives),用于阐明行为、观点和原因,具体的阐述式有肯定、否定、陈述、回答、提问等。

”[12](P40)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维特根斯坦还是奥斯汀,语境因素始终都是他们关注的重点。

无论是“意义即用法”还是“以言行事”,语境因素都在其中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

语境不同决定了用法的不同或者说言语行为的不同,语言意义的确定离不开具体的语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