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下册第6课《长城谣》教案
(听赏)长城谣-湘文艺版五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听赏:长城谣-湘文艺版五年级音乐下册教案介绍本文档是湘文艺版五年级音乐下册教案中的一份,主题是“长城谣”的教学内容。
本文档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关于这份教案的信息:•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评价目标•能够理解长城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能够感受长城美妙的音乐旋律与词曲相配的歌词韵律。
•能够掌握歌曲演唱技巧,以及与合作伙伴的合唱技巧。
•能够提升音乐素养和化解生活中的情绪,加强对国家历史文化的认知。
教学重点•歌曲的演唱技巧。
•歌曲的审美感受。
•对国家历史文化的认知。
教学难点•长城的历史文化内涵。
•合唱的技巧掌握。
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通过简要的自我介绍和歌曲的介绍,为学生打开探索长城文化的思维。
第二步:学习歌曲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们认真听歌曲并跟唱,模仿歌曲中的发音和感情表达。
第三步:合唱演练分开单独的声部学唱歌曲,并与合作伙伴一起练习合唱。
重点训练合唱的技巧和配合。
第四步:歌曲演绎在多次的练习后,学生们将会展示出他们的演唱技能,并演绎出一首沉稳嘹亮、饱含感情的《长城谣》。
第五步:讲解长城历史文化内涵通过动画介绍的方式,详细讲解长城历史文化内涵,让学生们了解更多的历史文化知识。
第六步:综合评价通过教学后的答题和学生提出的问题,来检验学生们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育目标。
评价通过本次的教学,学生们不仅了解了国家历史文化,也提高了自己的音乐素养,锻炼了手脚的协调能力和配合,同时加强了对情感的认知和情绪化解的能力。
最后通过综合评价,学生们都非常满意,感受到了快乐的学习过程。
总结本文档介绍了湘文艺版五年级音乐下册教案的一份,主要内容是关于《长城谣》的教学内容。
该教案旨在帮助学生掌握歌曲的演唱技巧,培养审美感受,并增强对于国家历史文化的认知。
通过导入、学习歌曲、合唱演练、歌曲演绎、长城历史文化内涵讲解以及综合评价,学生们获得了这份教案带来的成功体验和收获。
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下册第6课《长城谣-伴奏》教案
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下册第6课《长城谣-伴奏》教案一. 教材分析《长城谣-伴奏》是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下册第6课的一首歌曲。
这首歌曲以长城为题材,展现了长城的雄伟壮观和我国历史的悠久。
歌曲旋律优美,歌词富有诗意,易于学生演唱。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加深对我国文化遗产的了解,培养爱国情怀。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对音乐有了一定的基础,能够熟练地演唱简单的歌曲。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长城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意义了解不深,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加以引导。
此外,学生对音乐的表现力和创造力有待提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长城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意义,培养爱国情怀。
2.学会演唱《长城谣-伴奏》,提高音乐素养。
3.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激发创造力。
四. 教学重难点1.理解长城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意义。
2.掌握歌曲的旋律和节奏,准确演唱。
3.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长城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意义。
2.示范法:教师演唱歌曲,学生跟随学唱。
3.练习法:分组练习,相互纠正,提高演唱水平。
4.创作法:鼓励学生创作歌词或旋律,展示个性。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长城的图片、历史背景、歌曲乐谱等。
2.音响设备:播放歌曲、伴奏。
3.乐器:钢琴、吉他等。
4.教学用具:歌谱、乐谱、评分表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长城的图片,让学生对长城有直观的认识。
讲解长城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意义,引导学生产生兴趣。
2.呈现(5分钟)播放《长城谣-伴奏》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音乐的美感。
教师简要介绍歌曲的旋律和节奏,引导学生关注音乐细节。
3.操练(10分钟)学生跟唱歌曲,注意音准和节奏。
教师分组进行辅导,对有困难的学生给予个别指导。
学生相互纠正,共同提高。
4.巩固(5分钟)学生分组演唱,教师巡回指导。
对表现优秀的小组给予表扬,对需要改进的小组提出建议。
5.拓展(5分钟)鼓励学生创作歌词或旋律,展示个性。
小学音乐湘文艺版五年级下册《(听赏)长城谣》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D002
小学音乐湘文艺版五年级下册《(听赏)长城谣》优质课教案
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
【名师授课教案】
教材分析:
该歌曲是1937年七七事变后创作的。
歌曲的音乐苍凉悲壮,纯朴自然,感情深切而不缠绵。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中国抗日战争时期音乐作品,体验抗日时期我国人民的爱国热情,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能用优美自然的声音、苍凉悲壮的情感演唱歌曲,并能小组合作完成“表现性任务”为歌曲伴奏。
3、知识与技能目标:学习歌曲《长城谣》,探索用打击乐器等为歌曲伴奏。
课标依据:
五年级学生在音乐审美能力方面有所提高,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也有所增强。
课堂上能积极参与各种演唱活动,并能对老师的要求做出恰当的反应,演唱歌曲时能姿势正确,声音自然流畅,节奏音准把握较好。
教学重点:
声音自然优美,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能通过小组合作为歌曲创编乐器伴奏。
教学准备:
钢琴、口风琴、多媒体课件、打击乐器等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情境导入:同学们有没有去爬过长城?听老师口风琴演奏一小段歌曲旋律,猜歌名——《长城谣》。
2.展示本节课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
(二)歌曲赏析:。
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下册第6课《长城谣-范唱》教案
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下册第6课《长城谣-范唱》教案一. 教材分析《长城谣-范唱》是人教版音乐五年级下册第六课的一首歌曲。
歌曲以长城为题材,通过优美的旋律和深情的歌词,表达了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歌曲为2/4拍,共16小节,结构简单,易于学唱。
教学本首歌曲,旨在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增强民族自豪感,提高歌唱技巧。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音乐基础,对歌唱技巧和音乐鉴赏能力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长城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不够了解,需要在教学中进行补充。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通过听、唱、动、想等多种方式,感受歌曲的美妙之处,培养音乐素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长城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增强民族自豪感。
2.学会歌曲《长城谣-范唱》,提高歌唱技巧。
3.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提高音乐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中的音准和节奏把握。
2.长城的历史和文化背景的了解。
五. 教学方法1.欣赏法:通过听歌曲,感受歌曲的美妙之处。
2.讲解法:讲解长城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3.示范法:教师范唱,学生跟学。
4.练习法:分组练习,相互纠正,提高歌唱技巧。
六. 教学准备1.课件:长城的图片和视频资料。
2.乐谱:《长城谣-范唱》的乐谱。
3.音响设备:播放歌曲和伴奏。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长城的图片和视频资料,让学生对长城有直观的了解。
同时,引导学生谈论对长城的认识和感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5分钟)教师范唱《长城谣-范唱》,让学生感受歌曲的美妙之处。
随后,展示歌曲乐谱,让学生对歌曲的结构和旋律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3.操练(10分钟)学生跟唱歌曲,注意音准和节奏的把握。
教师分组进行练习,相互纠正,提高歌唱技巧。
对于歌唱困难的学生,教师个别辅导,确保每个人都能掌握歌曲。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组演唱,相互评价,巩固所学。
教师总结学生在演唱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进行讲解和示范。
5.拓展(10分钟)学生讨论:你还知道哪些关于长城的歌曲或故事?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知识和观点,拓宽视野。
小学音乐湘文艺版五年级下册《(听赏)长城谣》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D004
小学音乐湘文艺版五年级下册《(听赏)长城谣》优质课教案
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
【名师授课教案】
歌曲《长城谣》
课型及教学模式“主动教育模式”下的新授听赏课
教材解读
本节课是选自湖南文艺出版社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主要教学内容是欣赏
乐曲《长城谣》。
《长城谣》是一首诞生于抗日年代的爱国歌曲,这首乐曲情绪苍凉悲壮、旋律质朴自然、节奏平稳有序,深切的表达了人们同仇敌忾、奋起抗日的爱国热情。
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已初步具备欣赏和感悟音乐的能力,本课的教学主要从创设教
学情境入手,用反映抗日战争题材的图片、视频等渲染课堂气氛,让学生在视觉上、听觉上同时受到感染。
通过听赏、跟唱,体会当时人们的抗战激情,激励现在的学生热爱祖国的深厚情感。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欣赏乐曲《长城谣》,感受乐曲苍凉悲壮的情绪、质朴自然的旋律、平稳有序的节奏,体会人们同仇敌忾、奋起抗日的爱国热情。
过程与方法:了解歌曲时代背景,能用恰当的力度表现歌曲雄壮、激昂的情绪。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参与音乐欣赏的感知活动中体会乐曲的情绪以及表达的含义。
教学重难点
重点:感受乐曲苍凉悲壮的情绪
难点:体会歌曲意境,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
教学活动
教学板块
学生学习活动
设计意图。
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6.3长城谣湘艺版 (1)
《长城谣》一、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学唱歌曲《长城谣》的过程中,体验抗日战争时期我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和爱国情感;感受并领悟歌曲中对家乡和亲人的眷恋之情,在潜移默化中建立对家乡、对亲人的热爱之情。
积极、自信的参与歌唱实践活动,有感情的演唱《长城谣》,并尝试用歌声表达爱国情感。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在聆听、表现歌曲《长城谣》过程中,通过体验、模仿、练习等方法,学习歌唱方法,逐步提高演唱技能和歌曲演唱效果。
(三)“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习呼吸、吐字、咬字等歌唱方法,准确演唱《长城谣》。
2、掌握从音乐要素入手分析、处理歌曲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一)教学重点感受歌曲情感内涵,准确演唱歌曲《长城谣》。
准确把握歌曲各部分情绪变化,掌握一定的歌唱方法,用歌声表达情感。
(二)教学难点1. “奸淫掳掠苦难当”这一乐句的换气及演唱速度与力度的把握。
2.歌唱的呼吸与咬字、吐字的方法五、教学过程(一)课前发声练习:【设计意图:发声练习采用《长城谣》中的部分旋律有助于提高歌曲学唱的效率。
《长城谣》中以开口字居多,用“a”母音做声音训练有助于本歌曲的学唱。
】(二)导入以歌曲《长城谣》为背景音乐,播放一组抗日战争时期的图片,教师加画外音,导入歌曲。
(画外音:一段耻辱的历史,一段痛苦的回忆。
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践踏着东北三省、华北平原、甚至大半个中国。
中华五千年的繁荣与辉煌都在这混浊不清的世界中晃动、消失。
祖国有难,汝当前锋,无数中华儿女怀着强烈的爱国情,献出了他们不屈的灵魂与宝贵的生命。
那段自从大难平地起,奸淫掳掠苦难当的岁月虽然已经过去,但每当我们回顾起这段历史的时候,内心仍然甚表沉痛……)【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激发学生产生情感的共鸣。
为歌曲的演唱和分析处理做铺垫】(三)新授1.简介《长城谣》的作者及创作背景;【设计意图:揭示本节课学习内容,使学生初步了解歌曲的来历和词曲作者】2.初听歌曲教师:弹唱歌曲学生:初听歌曲,体验歌曲情绪谈感受【设计意图:教师范唱比播放录音使学生对歌曲的感受更直观,更亲切】3.复听歌曲(1)教师播放歌曲视频录音,对学生提出复听要求。
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下册第6课《长城谣》教案
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下册第6课《长城谣》教案一. 教材分析《长城谣》是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下册第6课的一首歌曲。
歌曲以长城为题材,表达了中华民族对长城的敬仰之情和对祖国的热爱。
歌曲旋律优美,歌词简洁,易于学生理解和传唱。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了解长城的历史和文化意义,培养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音乐基础,能够理解和欣赏简单的音乐作品。
但他们对于长城的历史和文化意义可能了解不多,因此需要在教学中进行引导和讲解。
同时,学生可能对于歌曲的演唱技巧和表现手法还不够熟练,需要通过练习和指导来提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长城的历史和文化意义,培养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2.能够正确演唱《长城谣》,并掌握基本的演唱技巧和表现手法。
3.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提高音乐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长城的历史和文化意义。
2.歌曲的演唱技巧和表现手法。
五. 教学方法1.讲解法:通过讲解长城的历史和文化意义,帮助学生理解和欣赏歌曲。
2.示范法:通过教师的示范演唱,指导学生掌握歌曲的演唱技巧和表现手法。
3.练习法:通过分组练习和全体练习,提高学生的演唱水平。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长城的图片、歌曲的歌词和乐谱等。
2.音响设备:用于播放歌曲和进行示范演唱。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长城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对长城的印象和了解。
引出本课的歌曲《长城谣》。
2.呈现(5分钟)教师演唱歌曲《长城谣》,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妙旋律。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跟唱歌曲,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演唱姿势和呼吸方法。
分组进行练习,提高演唱水平。
4.巩固(5分钟)全体学生一起演唱歌曲,巩固所学内容。
教师对学生的演唱进行点评和指导。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欣赏其他有关长城的歌曲或音乐作品,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6.小结(3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长城的历史和文化意义,以及歌曲的演唱技巧和表现手法。
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下册第6课《长城谣-伴奏》说课稿
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下册第6课《长城谣-伴奏》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长城谣-伴奏》是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下册第6课的一首歌曲。
这首歌曲以长城为题材,展现了长城的雄伟壮丽和我国历史的悠久。
歌曲旋律优美,歌词深情,富有感染力,能够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在本节课中,学生将学习歌曲的演唱和伴奏,体验音乐带来的美好情感。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他们对歌曲的演唱和伴奏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长城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不够了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了解歌曲的背景知识。
此外,学生们的音乐表现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有待提高,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在演唱和伴奏中的表现力和合作意识。
三. 说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长城谣-伴奏》,培养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增强民族自豪感。
2.过程与方法:学会歌曲的演唱和伴奏,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3.知识与技能:了解长城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掌握基本的音乐知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会歌曲的演唱和伴奏,掌握基本的音乐知识。
2.教学难点:长城的历史和文化背景的理解,以及音乐表现力的提升。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景教学法、分组合作教学法和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
2.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课件、图片、文字等资料,帮助学生了解长城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长城的图片和简介,引发学生对长城的兴趣,导入新课。
2.学唱歌曲:引导学生跟唱歌曲,注意音准、节奏和情感的表达。
3.分析歌曲:讲解歌曲的结构、调式和音乐特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歌曲。
4.伴奏学习:教授伴奏的演奏技巧,学生分组练习伴奏。
5.合奏练习:学生分组进行合奏练习,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6.课堂展示:学生进行课堂展示,评价并及时给予反馈。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包括歌曲名称《长城谣-伴奏》、歌曲结构、调式、音乐特点等关键信息,简洁明了地展现歌曲的基本情况。
小学音乐湘文艺版五年级下册《(听赏)长城谣》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D003
小学音乐湘文艺版五年级下册《(听赏)长城谣》优质课教案
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
【名师授课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学习歌曲《长城谣》,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
2、能力目标:启发学生在演唱歌曲时表现质朴自然、苍凉悲壮的深切情感,并掌握附点四分音符及一字多音的唱法。
3、情感目标:初步了解中国抗日战争时期音乐作品的特点,体验抗日时期我国人民的爱国热情,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
二、教学重点
正确哼唱歌曲的旋律,能有感情的朗诵、演唱歌曲。
二、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
三、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师:同学们你们对抗日战争有什么样的了解?师:我们一起来观看一下关于抗日战争的视频。
师:我们来看看什么是抗日战争。
(2)、导入歌曲:
师:在抗日战争中,音乐家们创作了许多关于抗日战争的歌曲,大家以前学习过的有《歌唱二小放牛郎》、《只怕不抵抗》、《酸枣刺》等,今天我们一起来再学习一首关于抗日战争时期的歌曲《长城谣》。
师:我们来看看
1、出示歌曲《长城谣》介绍
师:同学们说的对!《长城谣》是流行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一首优秀歌曲,作于1937年。
原是为电影《关山万里》所作的插曲,后因抗日战争爆发,影片没有拍成,但歌曲却被保留了下来,成为风行全国的一首抗战歌曲。
2、作者简介:
师:那么,同学们知道是哪一位音乐家写出了这么优秀的音乐作品吗?谁能介绍一下作者的生平及作品?。
《长城谣》教案教学方案
《长城谣》教案教学方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长城谣》,使学生了解长城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和文化价值,提高学生对中国古代建筑的认识。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查阅资料、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增强学生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长城谣》内容介绍《长城谣》是一首描绘长城的诗歌,通过对长城的描绘,展现了长城的雄伟壮丽和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勤劳。
2.2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理解《长城谣》的内容,体会诗歌的意境。
难点:引导学生深入体会长城的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新课教师简要介绍长城的历史背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2 自主学习学生自读课文《长城谣》,感受诗歌的意境,理解课文内容。
3.3 课堂讨论学生分小组讨论,分享对长城的认识和感受,教师巡回指导。
3.4 课文讲解教师详细讲解课文《长城谣》,分析诗歌的语言、形象和思想内容,引导学生深入体会长城的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
3.5 课堂小结第四章:作业布置4.1 课后作业学生回家后,结合课文《长城谣》的内容,查阅资料,了解长城的建筑特点和文化价值,下节课分享。
4.2 课后练习学生写一篇关于长城的短文,可以是介绍长城的历史、建筑特点或者自己的感受。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学生自评学生根据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自我评价。
5.2 同伴评价学生之间相互评价,分享彼此的收获和不足。
5.3 教师评价教师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同伴评价,给予客观、全面的评价,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第六章:教学资源6.1 教学课件教师准备长城的相关课件,包括图片、文字和视频资料,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课文内容。
6.2 参考资料为学生提供关于长城的历史、建筑特点和文化价值的参考资料,方便学生查阅和深入了解。
第七章:教学方法7.1 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传授关于长城的历史、建筑特点和文化知识。
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下册第6课《长城谣-范唱》说课稿
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下册第6课《长城谣-范唱》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长城谣-范唱》是人教版音乐五年级下册的第6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一首富有爱国主义精神的歌曲。
歌曲以长城为题材,描绘了长城的雄伟壮观,表达了中国人民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歌曲的旋律优美,节奏坚定,词曲作者巧妙地运用了长城的形象,传递出对祖国的赞美和敬仰。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能力逐渐提高。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能够通过听、唱、动、奏等多种方式体验音乐的美妙。
同时,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具有较强的模仿能力和创新精神,对于富有爱国主义精神的歌曲,他们能够产生浓厚的兴趣,并积极参与学习。
三. 说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让学生了解歌曲《长城谣-范唱》的背景、作者及创作年代,理解歌曲的爱国主义精神。
2.技能目标:培养学生正确的歌唱姿势和呼吸方法,掌握歌曲的旋律和节奏,能够独立演唱歌曲。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培养他们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歌曲《长城谣-范唱》的旋律和节奏。
2.教学难点:歌曲中的一些较高音区的演唱,以及富有感情的歌唱。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景教学法、情感教学法、分组合作法等。
2.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课件、钢琴、音响等设备。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播放歌曲《长城谣-范唱》,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妙,激发学习兴趣。
2.新课教学:教师讲解歌曲的背景、作者及创作年代,引导学生了解歌曲的爱国主义精神。
然后教授歌曲的旋律和歌词,分组进行练习。
3.唱歌练习:教师指导学生正确的歌唱姿势和呼吸方法,进行集体唱歌练习。
4.情感体验:教师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感受歌曲中长城的雄伟壮观,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5.分组展示:学生分组进行演唱,展示学习成果。
6.课堂小结:教师对学生的演唱进行点评,总结课堂教学。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歌曲:《长城谣-范唱》背景:以长城为题材,描绘长城的雄伟壮观作者:XXX创作年代:XXXX年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学生对歌曲《长城谣-范唱》的认知程度,包括歌曲背景、作者及创作年代的了解。
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下册第6课《长城谣》教学设计
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下册第6课《长城谣》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长城谣》是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下册第6课的一首歌曲。
歌曲以长城为题材,表达了人们对中华民族伟大建筑的赞美之情。
歌曲旋律优美,歌词朴实,易于学生理解和接受。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感受到中华民族的自豪感,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音乐基础,对旋律、节奏等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长城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不太熟悉,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加以引导。
此外,学生们的歌唱技巧和音乐表达能力也有待提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长城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激发民族自豪感。
2.学会歌曲《长城谣》,并能用正确的姿势和表情进行演唱。
3.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提高歌唱技巧和音乐表达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中的音准和节奏。
2.长城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3.运用正确的姿势和表情进行演唱。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长城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引导学生感受中华民族的自豪感。
2.示范法:教师示范演唱歌曲,学生跟随模仿。
3.练习法:分组练习,互相纠正,提高歌唱技巧。
4.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歌曲中的情感表达,提高音乐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关于长城的图片、视频等资料。
2.乐谱:歌曲《长城谣》的乐谱。
3.音响设备:播放歌曲和伴奏。
4.教学道具:长城模型或其他相关道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长城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了解长城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简要介绍长城的建造原因、结构特点和象征意义,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呈现(5分钟)教师展示歌曲《长城谣》的乐谱,引导学生观察旋律和节奏。
讲解歌曲的背景,让学生了解歌曲表达的主题和情感。
3.操练(10分钟)教师示范演唱歌曲,学生跟随模仿。
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姿势和表情。
分组练习,互相纠正,提高歌唱技巧。
4.巩固(10分钟)学生独立演唱歌曲,教师巡回指导。
对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表扬,对有困难的学生给予鼓励和帮助。
(听赏)长城谣-湘文艺版五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听赏:长城谣-湘文艺版五年级音乐下册教案课程背景本教案所讲授的是五年级音乐下册的内容,这是一个比较有趣的课程,因为它涉及到中国的传统音乐和文化。
我们将重点讲解湘文艺版五年级下册教材中的《长城谣》这首歌曲。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了解《长城谣》所传达的文化和历史内容;2.学习唱歌和合唱的技巧;3.加强合作和沟通的能力;4.提高对音乐的欣赏和理解能力。
教学步骤第一步:学习背景知识在开始学习《长城谣》之前,首先要了解唐朝时期长城建筑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这需要引导学生进行相关的阅读和研究。
帮助学生理解长城在历史上的重要性和价值。
第二步:学习歌曲1.演唱者要对歌曲的歌词和乐曲进行了解和熟悉。
学生也应该通过听歌熟悉歌曲的旋律和歌词。
2.教师应该对学生的演唱进行评估,并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优点和需要改进的部分。
这有助于提高学生对音乐的自我认知和欣赏能力。
第三步:合唱练习1.将学生分成小组,供他们进行合唱练习和表演。
2.鼓励学生提出更好的合唱方式,帮助他们理解和实践团队合作和沟通技巧。
第四步:合唱表演1.让不同小组之间的学生合唱。
这有助于提高他们在公共场合进行表演和演讲的技能。
2.教师应该对学生的表演进行评估,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优点和需要改进的部分。
这有助于提高学生对音乐的自我认知和欣赏能力。
教学评价本课程设置旨在提供一个以音乐为中心的学习体验,通过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和引导,帮助学生在创造性、反思性和表演性方面取得成功。
教学评价将包括:1.针对学生表演、组织和沟通技能的评估;2.通过绘画、诗歌创作等形式来评估学生对这首歌曲的理解和欣赏能力;3.学生的合作能力和主动学习能力。
结论在本次教学课程中,学生将通过学习《长城谣》这首歌曲,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
此外,将提高他们对音乐的欣赏和理解能力,增强他们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下册第6课《长城谣-伴奏》教学设计
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下册第6课《长城谣-伴奏》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长城谣-伴奏》是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下册第6课的一首曲目。
本节课选择了长城作为题材,歌曲旋律优美,歌词深情,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歌曲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描绘了长城的雄伟壮观,第二部分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的赞美之情。
本节课的学习,旨在让学生感受歌曲的美妙旋律,理解歌曲的主题思想,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爱国主义情感。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音乐基础,能够熟练地识谱、唱歌。
他们对音乐有较强的兴趣,喜欢通过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
但在音乐欣赏方面,部分学生可能对歌曲的主题思想理解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从多角度欣赏歌曲,感受歌曲的美妙之处。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学会演唱《长城谣-伴奏》,感受歌曲的优美旋律。
2.培养学生对长城的了解和热爱,激发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
3.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培养他们感受音乐、欣赏音乐的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中的音准、节奏和旋律。
2.歌曲的情感表达。
3.对长城的了解和热爱。
五. 教学方法1.欣赏法:通过播放歌曲,让学生感受歌曲的美妙旋律。
2.讲解法:教师讲解长城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帮助学生理解歌曲的主题思想。
3.实践法:让学生分组演唱歌曲,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
4.提问法: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课件,包括歌曲旋律、歌词、长城的图片和视频等。
2.准备音响设备,以便播放歌曲。
3.准备分组演唱的道具,如麦克风、音响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歌曲《长城谣-伴奏》,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妙旋律。
同时,展示长城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关注长城的雄伟壮观。
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歌曲的歌词,讲解长城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帮助学生理解歌曲的主题思想。
在此过程中,注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从多角度欣赏歌曲。
长城谣教案(精选5篇)
长城谣教案(精选5篇)第一篇:长城谣教案《长城谣》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歌曲《长城谣》,了解旧时人民的苦难生活,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2、让学生通过自主互助学习用声音表现歌曲的速度、力度及情感变化,能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3、与歌曲《长城放鸽》、《长城长》进行比较,感受不同时代同一题材的歌曲所展示的生活面貌。
教学重点:了解歌曲背景,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注意情感的处理,唱出不同情感;处理好“苦难当”的“当”字的延长记号和连音的问题。
教具准备:课件、电子琴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播放“长城”图片,学生谈一谈对长城的了解。
2、师小结。
(长城是我们伟大祖国的象征,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也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奇迹。
长城东西相距5000公里,南北跨度5500公里,可见万里长城万里长啊!但是,在解放前的抗战时期,生活在长城内外的百姓过得怎么样呢?我想用一首歌告诉大家答案。
)三、感受歌曲。
1、师有感情范唱歌曲《长城谣》,生说感受:人们生活的怎么样?2、师小结,介绍歌曲创作背景。
(日本鬼子侵略中国,给我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许多家庭妻离子散、家破人亡,许多人不得不背井离乡,广大劳动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3、简单介绍作者:词作者潘孑农、曲作者刘雪庵。
四、学唱歌曲。
1、学生轻声跟唱,思考:歌曲表达了什么情绪?2、再唱,体会歌曲的速度。
3、师弹琴,学生小声跟唱。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学唱。
)4、处理重难点。
(延音记号和连音的处理。
)5、师弹琴,学生完整演唱。
6、力度记号“渐强”加在哪一句能更好地表现歌曲?7、师弹琴,学生分组接唱。
8、小结。
唱的真棒!你们的歌声让老师觉得格外振奋!回顾这一段惨痛屈辱的历史,我想我们每一位同学的心中一定有许多感受,让我们牢记这段历史,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五、欣赏拓展,情感升华。
1、新时期,新风貌,长城也展示出新的风采。
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第六课 歌曲《长城谣》|湘艺版
通过分乐句赏析、视频、图片、背景音乐的呈现,让学生充分体验歌曲的意境和了解歌曲创作的历史背景
第三板块:教学拓展
1、其实在那个抗日战争年代,还有许多振奋人心的抗日歌曲,你们学唱过的、听到过的,电影里看到过的,谁能说一说。
2、观看革命歌曲视频
老师这里有一首非常有名的抗日歌曲,是由聂耳、田汉在抗日战争时期创作的。这首乐曲曾经鼓舞了许多人民、战士英勇杀敌,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国家就把这首中国最著名的抗日歌曲作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教师通过引领、启发,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第四板块:
小结、情感教育
1、听着这一首首慷慨激昂的歌曲,回顾这一段惨痛屈辱的历史,我想我们每一位同学的心中一定有许多的感受。
让我们从歌声中牢记这段历史,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2、做为新时代的少先队员如何做?如何爱国?
不忘国耻、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教学反思:
教 学
重难点
重点:感受乐曲苍凉悲壮的情绪
难点:体会歌曲意境,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
教 学 活 动
教学板块
学生学习活动
设计意图
第一板块: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师生问好!
2、谈话直接导入。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赏析一首非常有名的歌曲,《长城谣》,请大家边听赏边思考,歌曲把我们带到了哪个年代?
通过情图
第二板块:
歌曲赏析
1、初听歌曲《长城谣》,说说歌曲把你带到了哪个年代。
2、欣赏抗日战争时期人们的生活现状图片,感受歌曲创作背景。
3、《长城谣》歌曲介绍。
4、分乐句赏析歌曲,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式感受、体会不同乐句表达的情感。。
《长城谣》教案
《长城谣》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中国古代建筑长城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了解《长城谣》的情节和人物形象。
•读懂文章中的词语和语言表达,增强阅读理解能力。
2.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口语表达能力。
•增强学生的历史文化自觉和爱国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长城谣》的情节和人物形象。
•掌握文章中的词语和语言表达。
2.难点•让学生理解中国古代建筑长城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帮助学生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加强对历史文化的自觉和理解。
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介绍长城的历史和文化意义,引导学生了解和学习。
2.讲解课文(30分钟)讲解文章的情节和人物形象,解释文章中的生词和疑问。
3.整体朗读和分组朗读(20分钟)分配学生,让他们开展整体朗读和分组朗读活动。
分别阅读文章中的不同段落,增加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4.讨论与总结(15分钟)•按小组讨论《长城谣》的精神内涵,起到剖析和理解的作用。
•引导学生介绍自己所理解的课文内容,总结课文的历史文化价值和人物形象的特点。
5.口语表达练习(20分钟)分组进行口语表达练习,让学生自由发表对文章的看法和理解。
加强口语表达能力,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和历史文化自觉。
四、教学评价1.课程评价标准•学生阅读和口语表达的质量能力是否得到提高。
•学生对长城历史的理解判断是否合理。
•学生对历史文化的自觉和爱国精神是否增强。
2.评价方法•口语表达练习评价•学生整体学习情况评价•班级评价五、教学建议•学生个体问问题时,教师应当进行详细解答。
•学生可以配合课后阅读的方式,夯实阅读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下册第6课《长城谣》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学习朗诵技巧——重音,学会运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习朗读歌曲,在朗读中感悟诗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理解歌曲内容情感,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1、(知识与能力目标)学习朗读歌曲,在朗读中感悟诗情。
2、(情感目标与价值观目标)理解歌曲内容情感,激发爱国热情
教学方法:
诵读法,以指导诵读为主线,引导学生理解歌曲的意境。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唱《长城谣》“万里长城万里长,长城外面是故乡”,刚才老师唱的是什么歌?《长城谣》是啊,蜿蜒的长城不仅是美丽的风景线,而且也是中华民族的象征。
历史上曾有许多文人墨客为之吟唱,许多海外游子为之牵挂。
今天,让我们一同来感受台湾著名诗人席慕容心中的长城。
(板书标题作者)
二、朗读吟诵引感知
(一)师、生朗读——交流对比引思索
1、根据讲义上歌曲节奏的划分,生默读歌曲,把握歌曲的总体感情。
追问:你觉得朗读这首诗应该用什么样的语调,是激情澎湃呢,还是沉吟舒缓?
对,沉吟舒缓!因为这首诗主要抒发自己的乡思乡愁,有淡淡的哀愁于其中。
2、师朗诵歌曲,要求生注意——诗句的感情是如何体现出来的。
3、生读歌曲,检验第一次朗诵后的学习效果?
4、对比师生朗读差异,启发学生注意并找出诗句中的轻重音。
(板书朗诵技巧——重音重读轻读)
追问,这些词语为什么要重读或轻读?
(二)指导学生诵读歌曲——理解歌曲的意境
1、原来,在朗读过程中,我们有些音节要轻读,有些音节要重读,这样才能突出重点,才能更
好的彰显作者的思想感情。
(板书——感情)
2、引导领会关键词语读音的轻重及其读法。
(加下划线的句子不讲,学生体会,师提问引导).
重音重读主要方法作用
1)加强音量法(表达明朗的态度)
2)加长音节法(启发思考或表达真挚的感情)
3)一字一顿法(控制音量的一字一顿)(显示深切、沉重的心情)
3、夺还(“夺、还”与前文的“争战了一部历史”相对应。
凡有“争战”便有杀戮,看到血流成河、尸横遍野的场景,人的心情往往感到非常沉重。
这里运用控制音量的一字一顿的朗读方式,正与深切、沉重的心情的相契合。
)
4、无情(长城作为一个没有生命的建筑,见证了这里发生的是是非非、恩恩怨怨。
虽言无情,实则饱含了痛苦和血泪。
作者运用拟人的修辞,突出了长城是中华民族沧桑历史的见证。
这个词语朗读时,既要加长音节又要加强音量,一则启发思考“无情”的真正含义,二则强调,在诗人心中长城是历史的见证,表达明朗的情感态度。
)
5、总(总——经常性的,用以突出诗人日夜思念牵挂故乡。
这里用加长音节法,传达出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感情真挚。
)
重音轻读(一般用于表达深沉、含蓄的细腻感情)
云树风(云、树、风在的古典意象中均表示思乡之意,“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诗人对故乡的思念,正如那落叶对根的眷念。
读这三个词语的时候,音量要低,而且气息、声调渐弱,感受越来越浓思念之情。
)
6、提问:联系刚才老师的朗诵,想想——歌曲中是否还有其他重音?对于这些词又该怎么读?为什么要这样读,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7、冷眼(强调重音,诗人用拟人的手法,凸显长城是历史的见证,同“无情”)
8、烈火(一提到长城,作者便血涌奔腾起来。
因为长城蜿蜒盘旋两万里——豪壮,历经千年不倒——顽强,这正如数千年磨难中仍屹立不倒的中华民族。
因祖国而产生的自豪感,身居异乡的诗人,体会更深。
重音轻读水(感觉有水从心中趟过,感受诗人想象中故乡优美的月色)
梦(跟随诗人一同感受睡梦中故乡的美好)
9、要求:根据刚才所得的体会,全班自由朗读本诗。
(师个别指导)
10、生读歌曲,检验学习效果;点评、提醒注意关键点。
11、根据反复朗诵所体会到的感情,生总结思想内容。
(三)思想主题感知与理解环节(板书歌曲主题)
预见性回答:
1、思想内容总结:诗为心声,诗人通过对长城的讴歌,抒发了对祖国的思念和热爱之情。
2、主题升华:1作者的故乡在长城之外的内蒙古,而作者现在人在哪呢?台湾
3、因为命运的安排,作者从未回过自己的精神家园,大家是否期盼诗人有一天能真正回到故乡呢?是!叶落归根倦鸟归巢,我们多么希望远在异乡的海外游子能够早日归来啊。
4、作者的归乡之情要什么时候才能实现呢?(祖国统一)
两岸统一,不仅是海外游子的夙愿,也是千千万万炎黄子孙的共同心声。
5、那我们能为诗人、为这些漂泊他乡之人做些什么呢?虽然,现实中我们不能做些什么但,我们可以,衷心的祝愿骨肉同胞早日团聚,母亲祖国更加繁荣富强。
三、本课总结与作业
1、(参照板书)我们班的同学都非常的认真、学的非常的好。
现在,让我们来总结一下今天所学的内容?
2、作业:要求,根据今天所学,有感情的去朗读和背诵这首诗,为下节课的朗诵比赛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