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三峡课件 八年级语文上册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春 冬
春冬之时,则 素湍绿潭,回清倒 影,绝 多生怪 柏,悬泉瀑布,飞 漱其间,清荣峻茂, 良多趣味。
秋
每至晴初霜旦, 林寒涧肃,常有高 猿长啸,属引凄异, 空谷传响,哀转久 绝。故渔者歌曰: “巴东三峡巫峡长, 猿鸣三声泪沾裳。”
两岸连山 连绵
地貌特征 (山)
奇特险峻
群峰对峙 高、陡
夏:水大流急
你会选择在哪个季节去三峡? 为什么?请你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作答。
一、解释语句及词语: • 1、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 2、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 3、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 4、或王命急宣。 • 5、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 6、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 • • • • •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素。 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自非亭午,不见曦;自非夜分,不见月。 (本句)
推荐篇目:
余秋雨《文化苦旅· 三峡》 刘白羽《长江三峡》 刘 征《过万重山漫想》 顾一樵《川游小记——巫
山十二峰》
检测:
• 1、作者是____ ,_______时的人物。 • 2、《三峡》主要描绘的是 ______的风光。从文中的 哪句话可以看出来?_________ • 3、作者从哪些方面描写三峡自然风光的? • 4、背诵默写: (1)春冬之时,则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良多趣味。 (2)每至晴初霜旦,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故渔者歌曰:“______,_______!”
郦道元的《水经注》对后世影响极大,李白、 柳宗元等写山水的作品都深受其影响。请就
如李白《早发白帝城》中的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即借用了《三峡》中的“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学过或课外阅读过的诗文,举一例加以说明。
小结
文章布局自然,先写地貌特征,然 后分写四季景色,突出不同季节峡中不 同景致的特点,描绘出一幅幅风格各异、 色彩鲜明的风景图。
重岩 隐天 叠嶂(变句)——重叠 岩嶂(本句) 蔽日(变句)——隐蔽 天日(本句)
并提:把本来的应该写成两个短语或两个句 子的话,合并为形式上的一个短语或一个句 子,把相同的语句成分放在一起并提,但在 表意上却仍然必须按两个短语或句子的组合 关系来分别相承。翻译时应分成两句。 自非亭午 夜分,不见 曦月(变句)
这篇文章虽短,但波澜起伏、节奏感强。 写山势文气舒缓,写江水暴涨, 如异峰突起,文气急促,写冬春之景, wk.baidu.com气变得凄清、悲凉,节奏变得沉重凝滞。
互文:古代汉语的一种修辞方法。为避免行文的 单调平板或适应文体的某些要求,把一个意思比 较复杂的语句有意识地分成两个(极少数也有三 个)形式大致相同,用词交错有致的语句,使这 两个(或三个)语句的意义内容具有彼此隐含、 渗透,互相补充的关系。翻译时应并成一句。
郦道元
郦道元(466或472—527),生活于南北朝北魏时 期,出生在河北省涿县一个官宦世家,少年时代就 喜爱游览。后来他做了官,就到各地游历,每到一 地除参观名胜古迹外,还用心勘察水流地势,了解 沿岸地理、地貌、土壤、气候,人民的生产生活, 地域的变迁等。他发现古代的地理书——《水经》, 对大小河流的来龙去脉缺乏准确记载,由于时代更 替,城邑兴衰,有些河流改道,名称也变了, 但书上却未加以补充和说明。郦道元于是亲自给 《水经》作注。
1、落实常用文言字词,解决疑难字词。
2、写了什么? 用自己的语言讲述内容。
3、描写了三峡哪些景物?
4、表现了这些景物的哪些特点? 感受三峡之美。
自三峡七百里中, 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 不见曦月。
夏
至于夏水襄陵, 沿溯阻绝。或王命 急宣,有时朝发白 帝,暮到江陵,其 间千二百里,虽乘 奔御风,不以疾也。
雄壮美
摇 曳 多 姿
四 春冬: 素湍绿潭 季 ( 回清倒影 清秀美 景 水 悬泉瀑布 致 ) 清荣峻茂
秋: 林寒涧肃 猿啸哀转
凄异美
三、欣赏本文写作构思之妙。 选材 结构安排
三峡的奇观数不胜数,且瞿塘峡、巫峡、 西陵峡各有不同的特点, 对这些美丽的景观作者并未细加描绘, 仅以寥寥数笔勾勒三峡的山势, 这样叙写有何用意?
郦道元的《水经注》是一部有很高价值的地理学专 著,这部书文字优美生动,也可以说是一部文学著 作。这部在历史上被称为“圣经贤传”、“宇宙未 有 之奇书”。由于《水经注》在中国科学文化发展史 上的巨大价值,历代许多学者专门对它进行研究, 形成一门“郦学”。
《水经注》使其作者郦道元成为山水游记文学的 鼻祖。唐宋诗人陆龟蒙、苏东坡都有阅读《水经注》 的嗜好。清初学者张岱说:“古人记山水,太上郦道 元,其次柳子厚,近则袁中郎。”称郦道元是山水 游记文学的巨擘(bò),世人所公认。原德国柏林 大学校长、国际地理学会会长李希霍芬(18331905)称郦道元《水经注》是“世界地理学的先导” 东南亚学者认为郦道元是“中世纪世界上最伟大的 地理学家”。 课文选的是总写三峡的一段,是全注的精华所在。 三峡,指的是瞿塘峡、巫峡、西陵峡。
划分句间停顿:
自/三峡七百里中 自非/亭午夜分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 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则/素湍/绿潭 回清/倒影 绝 /多生怪柏 清/荣/峻/茂 每至/晴初/霜旦 故/渔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 猿鸣三声/泪沾裳”
二、疏通文字,了解内容。
一、朗读全文。 读顺;
读出情味。
识记字词
quē
阙
zhà ng
嶂
xī
曦
xiāng
襄
御 啸
yù
溯 属
sù
tuān
湍 涧
yǎn chá ng
xià o
zhǔ
jià n
裳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連山,略无阙 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 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 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 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 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 长嘯,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 声泪沾裳。” ——选自《水经注疏》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李白《早发白帝城》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杜甫《登高》
上三峡
李白 巫山夹青天,巴水流若兹。 巴水忽可尽,青天无到时。 三朝上黄牛,三暮行太迟。 三朝又三暮,不觉鬓成丝。
竹枝词
白居易 瞿塘峡口水烟低,白帝城头月向西。 唱到竹之声咽处,寒猿暗鸟一时啼。
西陵峡
清 孙原湘 一滩声过一滩催,一日舟行几百回。 郢树碧从帆底尽,楚云青向橹前来。 奔雷峡断风常怒,障日风多雾不开。 险绝正当奇绝处,壮游毋使客心哀。
作者重点写山势,突出其“连”而“高” 的特点,为下文写长江的水势和江水给两岸 带来的四季景色作了铺垫。正因为山势高峻, 才使得夏季水势险恶,“沿溯阻绝”;正因 为“重岩叠嶂”,才会出现“绝巘多生怪柏, 悬泉瀑布,飞漱其间”的奇景;正因为“两 岸连山、略无阙处”,且难见“曦月”,才 能使人在秋日倍感“林寒涧肃”,十分凄清。 由此可以看出,作者写三峡,重在写“水”。
《水经》是我国第一部记述河道水系的专著, 旧传为西汉桑钦所作。经清代学者考证, 大概是三国时人所作。原书列举大小河道 137条,内容甚略。
为了写《水经注》,他阅读有关书籍达400多种, 查阅了所有地图,研究了大量文物资料,还亲自到 实地考察,核实书上的记载。《水经》原来记载的 大小河流有137条,1万多字,经过郦道元注释以后, 大小河流增加到1252条,共30多万字,比原著增加 20倍。书中记述了各条河流的发源与流向,各流域 的自然地理和经济地理状况,以及火山、温泉、水 利工程等。
文中描写春冬二季的景象,以“素”、“绿” 绘色,以“‘隆”、“悬”、“漱”绘形。 这些皆与“清荣峻茂”相照应。而写秋景, 则重在绘声,“长啸”、“凄异”、“哀 转”,渲染了肃杀的气氛。其描绘手法因时 而变,因景而异,显得变化多端,摇曳生姿。 作者的情感则蕴涵其中,一个“趣”字,确 切地表达了此时的愉悦之情,而末段的“凄” 字,既是对猿声的描述,也是对秋景所触发
判断下列各项所对应的三峡季节: ⑴夏水襄陵,沿溯阻绝。夏季 ⑵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春冬 ⑶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春冬 ⑷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 秋季 阅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⒈请找出文中从视觉角度描写两岸连山的句子。。
⒉读到“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一句, 你想到了古人的哪首诗?
朝发 暮到 (侧面)
三
清荣 峡 隐天 峻茂 蔽日 (侧面) 秋
晴初 霜旦
水:素、绿、清、 影、悬、漱 :绝
柏:怪
大处落笔 小处刻画 情景交融
林寒、涧肃、猿啸 (正面) 泪沾裳 (侧面)
四、品味本文语言之美。
作者描写景物,不但有形有色,而且有声 有情,请你找出表现形、色、声、情的关键 词语,并认真体味。
作者为什么不按春夏秋冬四季的顺序依次
描写江水,而是首先写夏季,并将春冬二季
合为一体?
本文重在写水,而水以夏季为盛,长江 在三峡段的迅疾凶险之特征亦体现得尤为突 出,故作者将“夏水”置于首位。相较而言, 春冬二季的长江皆有“清荣峻茂”的盎然情 趣。故而合为一体描绘。
夏
襄
阻
(正面)
水 重岩 春冬 叠嶂
巴女词
李白 巴水急如箭,巴船去若飞。 十月三千里,郎行几岁归。
秋兴八首之一 杜甫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夜上瞿塘
白居易 瞿塘天下险,夜上谁信哉? 崖似双屏合,天如匹练开。 逆风惊浪起,拔签(拉纤拉缆)暗船来。 欲识愁多少,高於滟滪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