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的历史阐释价值_评_20世纪中国翻译史_
《20世纪中国翻译思想史》评介
《20世纪中国翻译思想史》评介作者:康义来源:《青年文学家》2011年第12期摘要:《20世纪中国翻译思想史》“以思想为经,以人为为纬”,贯穿百年翻译思想史发展主线,并概括总结了中国传统十大翻译学说思想。
本文旨在对其结构特点评析,探讨本书对我们翻译思想的研究和学习的重大意义。
关键词:翻译评介,翻译思想史一、概述南开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王秉钦教授的著作《20世纪中国翻译思想史》(以下简称《思想史》),是一部系统论述当代中国译学思想发展史的专著。
概括总结了中国传统十大翻译学说思想,那就是以支谦,支谶为代表的“文质说”,严复的“信达雅说”,鲁迅的“信顺说”,郭沫若的“创作论”,林语堂的“美学论”,朱光潜的“艺术论”,矛盾的“意境说”等一系列有影响和有价值的思想学说。
从整体看来,这部书对于我们认识20世纪中国翻译学学术思想史及其演进历程,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写中国的翻译思想史是一项艰巨的工作。
因为写史不仅要求作者有客观公正的学术态度,还要有敏锐的科学意识和恰当的批评眼光。
从事学术研究的人,要有一种高度的历史责任感,以学术为本,做到客观,公正。
王秉钦教授在这方面起了一个表率作用,他秉承严谨公正的学术原则,以详尽、客观的事实为依据,以独特的学术眼光和“时间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等,把曾经被批为“资产阶级的一些文人”的重要翻译思想载入本书,有的还设立了专节专论。
比如,在翻译史上对有过重要贡献,但被忽视,甚至误解的前辈翻译家,给予了公正客观的历史评价,如梁秋实、陈西滢、林语堂等。
由此可见,王秉钦教授的《思想史》的写作在追求科学性方面的确是做出了努力的。
二、本书的内容和结构(一)、本书写作的时间划分本书依据中国历史的分期原则,将中国20世纪百年的翻译思想分为近代、现代、当代。
关于近代和现代这两个概念的区分,王教授采取的是把五四运动作为区分近代、现代的标志。
明确地讲,本书中的近代是指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从五四运动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为现代部分,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至20世纪末位当代部分。
心逐如烟往事 畅言百年译史——评译坛力作《20世纪中国翻译史》
心逐如烟往事畅言百年译史——评译坛力作《20世纪中国翻
译史》
张淑霞
【期刊名称】《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年(卷),期】2007(000)10S
【摘要】文章认为,方华文教授的《20世纪中国翻译史》以它的独特叙述风格也给读者带来了极大的阅读乐趣和精神享受。
它从不同角度追溯了20世纪中国翻译界的译人、译事、译著和译论的百年历史。
它系统介绍了这段漫长而又丰富的译史,由此填补了中国翻译史上的空白,引起了国内和国际译坛的极大震动。
【总页数】2页(P104-105)
【作者】张淑霞
【作者单位】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浙江温州32503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159
【相关文献】
1.论中国翻译史中的大规模“合译”传统 [J], 陈议;鲜玥
2.民族译坛添奇葩--评维文译注本《北史》 [J], 陈世明
3.论百年译史话译学未来——方华文教授《20世纪中国翻译史》简评 [J], 许建忠
4.心逐如烟往事畅言百年译史——评译坛力作《20世纪中国翻译史》 [J], 张淑霞
5.从文化形态史观看翻译的文化价值与中国翻译史的"译入"动向 [J], 袁帅亚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翻译的历史概述
我国的翻译事业有着悠久的历史。
当许多的国家还没有⾃⼰的⽂字的时候,我国的翻译事业就产⽣了。
据有关史书记载,周朝和秦始皇时代,语⾔中已有了外来语,说明当时已有翻译活动了。
但⽐较⼀致的看法,认为我国的翻译业始于东汉桓帝建和⼆年,即公元⼀四⼋年。
根据翻译的内容,可以把翻译史分为四个时期。
⼀ 东汉⾄北宋时期 这是以佛经翻译为主的时期,历时约⼀千四百多年。
后汉时安息国⼈安世⾼,他将梵⽂《安般守意经》等九⼗五部佛经译成汉⽂;过些时候娄迦谶来到我国,他也翻译了⼗多部佛经,他的学⽣⽀亮,⽀亮的弟⼦⽀谦,都是当时翻译佛经很有名望的⼈;还有⼀个名叫竺法护的⼈,他也译了⼀百七⼗五部佛经,对佛经的⼴泛流传作出了贡献。
从隋到唐,是我国翻译事业发达的⼀个阶段。
隋代的释彦琮,梵⽂造诣深,并总结出⼀些翻译理论来指导实践。
释彦琮以后,出现了⼀个翻译巨星⽞奘。
⽞奘于唐太宗贞观⼆年去印度求经,⼗七年后回国,带回佛经六百五⼗七部,译出七⼗五部⼀千三百三⼗五卷;并将⽼⼦著作的⼀部分译成梵⽂,成为第⼀个把汉⽂著作向国外介绍的中国⼈。
⽞奘在翻译理论⽅⾯也有所贡献,他提出的“既须求真,⼜须喻俗”的翻译标准,今天仍有⼀定的指导意义。
北宋时的乾德开宝年间,宋太祖派⼈西去求经,印度也派名僧来传法。
宋太宗还在开封的太平兴国寺内兴修了译经院,从事佛经翻译,但盛况已不如唐初的极盛 时期,到南宋,则渐渐地⾛向衰落。
佛经的翻译 ,对中国影响的是思想和⽂化⽅⾯。
由于佛教思想是⼀种迷信思想,受到这种思想影响的国家和民族,⽐如亚洲的国家和民族,迷信思想严重,长期处于落后状态之中。
在⽂化上的影响有语⾔、⽂学、学术思想等,尤其在语⾔⽅⾯,⾮常显著,不仅吸收了梵语词,还利⽤汉语构词法创造了许多词,如菩萨、刹那、因缘、天堂、地狱等,语法的长定语、倒装句也多起来。
其他的如⾳韵学、雕刻、建筑、⾳乐、绘画等都有佛教的烙印,敦煌艺术就是明显的例⼦。
⼆ 明朝⾄五四运动时期 这是我国翻译事业进⼊⼀个新的转折性阶段。
20世纪初中国翻译文化的历史嬗变研究
2019年第2期 总第244期-168-SHANXI ARCHIVES 20世纪初中国翻译文化的历史嬗变研究*彭惠玲(桂林理工大学 广西桂林 541002)摘 要:在中国翻译事业中,文化典籍英译为重要组成部分。
而20世纪为中国文化典籍英译历史的分水岭,能够使文化典籍英译走势得到较好展现。
基于这种认识,本文在对中国文化典籍内涵进行解读的基础上,对中国文化典籍英译发展历史进行了分析,以体现20世纪对文化典籍英译发展的重要性,最后从译者多元化、载体多样化、方法多维化发展三个角度对中国文化典籍英译走势进行了探讨,为关注这一话题的人们提供参考。
关键词:20世纪;中国文化典籍;英译走势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652(2019)02-0168-003在中国社会繁荣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将文化实力当成是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而中国文化典籍承载着中华文化精髓,其英译发展将给民族文化对外传播产生重要影响。
从20世纪以来,中国文化典籍英译发展开始加速,为民族文化传播与发展创造了机遇。
因此,还应加强20世纪中国文化典籍英译的走势研究,以便更好地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
一、中国文化典籍释义在词典中,“典籍”为记载古代法制的图书,泛指古代图书。
而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典籍不仅是载体,同时也是内核,是经受过悠久历史考验和筛选而遗留下来的文献与典册,在民族文明进步的过程中起到了重大作用。
正如中华民族文化博大精深一样,中国文化典籍涉及历史哲学、科技、兵学、文学、法律、宗教等多个领域,是各学科的经典作品,得到了历史上各代学者的传播、增补、阐释和研究,是民族的宝贵财富。
作为国家传统文化的载体,典籍对中国古代先贤的智慧和思想进行了汇集,能够展现出民族数千年的精神与文化,是全人类的共同财产[1]。
在文化多元化发展的今天,中国文化典籍将成为民族文化对外传播的重要途径,能够使世界各国了解中华民族的文化渊源,使民族“和而不同”“天人合一”等文化观、世界观得到传播,在展现民族个性的同时,完成强大国家形象的塑造,继而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高奠定扎实的基础。
翻译的历史性
翻译的历史性从回顾中西方翻译高潮来认识翻译的历史价值【关键词】翻译历史价值尤金·奈达曾指出,所谓翻译,是指从语义到文体在译语中用最切近而最自然的对等话语再现原语的信息。
笔者认为,翻译是一种历史悠久的人类社会活动。
它是一种跨文化间的交流活动。
季羡林先生在谈到翻译作用时,曾进行过如下阐述:“英国的汤因比说没有任何文明史能永存的。
我本人把文化(文明)的发展分为五个阶段:诞生,成长,繁荣,衰竭,消逝。
”(季羡林,许钧,1998:210)因此,我们应该认识并肯定翻译的价值,树立正确的翻译价值观。
本文主要从两个方面来对翻译的历史价值观进行探讨。
一、中国的四次翻译高潮在研究翻译的历史价值之前,首先让我们先来回顾一下中国历史上出现过的四次翻译高潮。
第一次翻译高潮是东汉至唐宋时期的佛经翻译。
到西汉末年与东汉初年,中国封建制度的不断发展,赋税徭役加重,人民的生活痛苦不堪。
这时佛教所宣扬的“普渡众生”,“因果报应”,“生死轮回”即满足了当时统治阶级想利用佛教麻醉、迷惑老百姓以巩固自身的统治地位,也满足了老百姓想借助宗教得到精神慰藉的心理需求。
“在这样的社会和文化背景下,佛教作为一种外来宗教,自然受到欢迎,佛经的翻译也因此受到广泛重视。
”(谭载喜,2000)因此佛经的翻译受到了广泛的重视,掀起了中国翻译的首次高潮。
第二次翻译高潮是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
明末清初时期,随着航海事业的发展,各国之间的交流也越来越频繁。
翻译科技著作成为当时一大热潮。
而翻译的科技作品使得一批文人志士意识到了科技的重要性,开阔了视野,打破了思想上的禁锢,从而不断推进了科技在当时落后的中国的发展。
但当时的科技翻译高潮好景不长。
这是因为中国的闭关锁国,最终导致鸦片战争中的惨败。
这又促使中国人看到了,封闭自守是没有希望的,只有打开国门,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知识和技术,才是唯一的出路。
这就为第三次翻译高潮做了铺垫。
浅谈《20世纪中国翻译思想史》的科学性
第 3期
漯 河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学报
Ju a o u h o a o a T c n lg o e e o r l fL o e V c t n l e h ooy C l g n i l
V 1 1 No 3 o. 0 .
Ma 0 1 y2 1
摘
要: 郑海凌教授在《中国图书评论》中以鸟 瞰的姿 态 , 宏观 、 客观地 对王教授 的 专著{ 0世 纪 中国翻译 思想 2
史》 进行 了评析 , 称其 为“ 中国百年译 学思想的科 学描述 ” 。郑海凌教授 的评 析是从大 处着眼, 本文将 于细 节处对专
著 的 “ 学性 ” 行 梳 理 。 科 进 关 键 词 :2 { 0世 纪 中 国 翻 译 思 想 史》;科 学 性 ” 细 节 处 “ ;
为“ 巾国百年译 学思 想 的科 学 描 述 ” 。郑 教 授 的文 章 可 谓
二 、 于 “ 学性 ” 关 科
诚 如郑 海 凌教授 所 言 , 写史 要 求 作 者 具 有 客观 公 正 “ 的学术 态度 , 要有 恰 当的批 评 眼光 和相 当的科 学意 识 。 还 ” 《0 纪 中 国翻译思 想史 》 书 不忙 于 寻找 规律 和 做 出思 2世 一
中图 分 类 号 : 0 9 H 5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6 1 84( 0 1 0 -0 3 2 17 — 6 2 1 ) 30 7 - 7 0
・ ・ ・ ・ 夺 夺 + ・ ・ ・ ・ - ・ ・ ・ 夺 夺 夺 ÷ 夺 夺 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幸 夺 々 夺 夺 孛 ÷ 夺 夺 夺 夺 夺 夺 々 夺 々 夺 夺 夺 夺 夺 夺 夺 夺 夺 串 夺 夺 夺 夺
《20世纪中国翻译思想史》评介-最新资料
《20世纪中国翻译思想史》评介一、概述王秉钦教授执笔的《20世纪中国翻译思想史》(以下简称《翻译思想史》,2004年3月经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出版),是我国第一部系统论述当代中国译学思想发展史的专著。
在我们刚刚辞别20世纪,踏入新纪元不久之际,王教授就及时推出了这部梳理整个20世纪中国翻译思想史的著作。
众所周知,20世纪是我国翻译史上翻译思想最丰富,翻译活动影响最大的一个时期,因此对这一时期我国的翻译思想从史的角度做一个全面的梳理,显然是很有意义、很有必要的。
该书首次划分并论述中国传统翻译思想的形成、转折、发展、鼎盛四个时期,并概括总结了自近代学者严复的“信达雅说”至当代学者辜正坤的“多元互补论”等一系列有影响和有价值的思想学说。
整体看来,《翻译思想史》从科学的立场出发,列举详尽、客观的事实作为依据,以独到的学术眼光,追踪和研究中国当代译界学者的学术见解,分析其思想见解的合理性和理论价值,为读者建立起一个较为完整的中国翻译思想史识框架,有利于读者认识近百年来中国翻译学学术思想理论的发展过程。
二、本书的内容与结构综观全书可以看出,该书以中国20世纪中国翻译学术思想为“经”,以人物为“纬”(王秉钦,2004;内容提要),贯穿百年翻译思想史发展主线,全书分为上下篇,上篇为“传统篇”即中国传统翻译思想发展时期,在这部分中,首次明确划分并论述了中国传统翻译思想的形成、转折、发展、鼎盛四个时期,以“十大学说思想”(“文质说”,”信达雅说”,“信顺说”,“翻译创作论”,“翻译美学论”,“翻译艺术论”,“艺术创造性翻译论”,“神似说”,“化境说”,“整体(全局论)”)为中心命题,追溯其共同的历史渊源,继承、发扬、开拓传统译论思想;下篇为“现代篇”,即中国现代翻译思想发展时期,重点论述中西翻译思想“融合期”和翻译学科全面建设期。
在论述中,更多地关注新时期的新译论、新观念、新思想和新中国成立起来的一批有学术实力和学术个性的中青年翻译家,捕捉在翻译学科建设期“传统派”与“西学派”两派论战中出现的闪光的思想。
论20世纪中国文学翻译中的_直译_意译_之争_陈言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Capi tal Normal University2009年第2期(Social Sciences Edi tion)(总第187期)文学翻译研究论20世纪中国文学翻译中的/直译0、/意译0之争陈 言摘 要: 豪杰译、硬译、直译、意译是20世纪中国文学翻译采用的基本方法。
/豪杰译0流行于清末民初,是指对原作的各个层次作任意改动,如删节、改译、替换、改写、增减及译者的随意发挥。
五四前后,鲁迅等人根据现实需要,强调准确地引进异质文化,因而在翻译方法上主张/硬译0和/直译0。
有人则坚持/意译0。
学界因而掀起了旷日持久的直译意译之争。
实际上,/直译0、/意译0是译事中一种基本手段的两个方面。
本文重点描述了20世纪不同阶段/直译、/意译0论争的情况,并致力于理论构建。
梳理直译意译之争是研究中国传统翻译的起点。
现代翻译史还表明,每一次有关/直译0、/意译0的论争都推动了中国文学翻译水平和翻译理论的发展。
关键词: 直译;意译;豪杰译;硬译中图分类号:I0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142(2009)02-0095-08收稿日期:2008-12-25作者简介:陈言,女,江苏宿迁人,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文学博士。
(北京 100101)明末清初的翻译家,无论是懂外语的周桂笙、陈鸿璧、戢翼,还是不通或基本不通外语的林纾、梁启超、包天笑,他们均采取译述或随意翻译的方法,其特点是误译、删节、改译、替换、改写、增减到处可见,甚至为了表达自己意旨不惜改造原文,学界一般称之为/豪杰译0。
/豪杰译0流行的原因,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由于急于输入西方文明和新思想,作为政治家的译者、报刊编辑,常常会根据中国社会现实需要来改动原作。
其次,文学本体意识薄弱。
文学往往被看成是改良社会和救亡图存的工具,目的是一切,手段以目的为转移,是否忠实于原著也就无关紧要。
评析中国翻译思想史
评析中国翻译思想史一、概述《20 世纪中国翻译思想史》(以下简称《思想史》)是一部系统而简要论述中国翻译思想发展史的著作,其性质基本类同于“史略”或“简史”。
聚焦翻译宗师,梳理译论长轴。
以思想为“经”,以人物为“纬”,贯穿中国二十世纪百年翻译思想史发展主线。
全书分上、下篇,上篇为“传统篇”,即中国传统翻译思想发展时期,首次划分并论述中国传统翻译思想的形成、转折、发展、鼎盛四个时期,以“十大学说思想”为中心命题,追溯其共同的历史渊源,继承、发扬、开拓传统译论思想;下篇为“现代篇”,即中国现代翻译思想发展时期,重点论述中西翻译思想“融合期”、翻译学科全面“建设期”和当代中国翻译思想“调整期”。
在论述中,更多地关注新时期的新译论、新观念、新思想和新中国成长起来的一批有学术实力和学术个性的中青年翻译家,捕捉在翻译学科建设期“传统派”与“西学派”两派论战中出现的闪光的思想。
(王秉钦,2004:内容提要)二、本书的内容与结构《思想史》是一部系统阐述中国翻译思想发展史的专著,本书为了保持历史的传承性,将古代翻译史放在绪论中;同时依据中国历史的分期原则,将中国二十世纪百年的翻译思想史分为近代、现代、当代三个历史阶段。
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从历史角度出发,概述中国文化长盛不衰的原因在于翻译。
季羡林先生把翻译活动比作注入中华文化的历史长河的新水,最大的有两次,一次是来自印度的水,一次是来自西方的水。
对于源于天竺的佛经翻译,作者把中国古代的佛经翻译史大致分为三个时期。
早期(东汉至西晋),外国人主译,造就了一大批杰出的翻译家,其中安世高、支谶、支谦、竺法护则是最杰出的代表;中期(东晋至隋代),中外人共译,出现了鸠摩罗什、彦琮、道安和慧远等重要的翻译家和翻译评论家;后期(唐初至唐中叶),本国人主译,为佛经翻译的全盛时期,玄奘是主要的翻译大师。
同时,这一时期的翻译理论集中于直译意译的争论,“文质说”明确被提出,“信达雅”观念初见端倪,为后世留下宝贵财富。
20世纪中国翻译史
《20世纪中国翻译史》计六十余万字,是迄今为止我国唯一的一部叙述我国二十世纪翻译历程的史书。
全书共分为三部分:清末民初时期的翻译活动;民国时期的翻译活动;建国后的翻译活动。
该史将翻译活动视为中国历史以及中国文学史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推动力,是促进中国社会进步的决定因素,故而不局限于对翻译活动的展示,也旁及产生翻译活动的环境。
本书力图以宏观的角度剖析翻译的实质,以历史的实例为佐证张扬翻译的魅力,充分论述翻译的综合价值及社会影响。
第一部分管窥清末民初风起云涌的社会变革,讲述翻译在其中所起的不容忽视的作用。
作者根据梁启超、严复和林纾做出的卓越贡献,首次提出应将他们称为那个时期的译坛“三杰”。
梁启超被列于榜首;他虽年纪最轻,译的作品最少,但他创办大同译书局,培养翻译人才,以政治影响翻译事业,故而所起的作用最大。
“三杰”积极引进西学,帮助国人了解西方人的生活,了解西方社会先进的政治体制及社会制度,从而激发国人变革的思想。
该部分还用大篇幅介绍了清末民初的科学翻译、小说翻译、诗歌翻译和戏剧翻译,并叙述了中国文化在域外传播的情况。
民国时期,我国的翻译事业蓬勃发展,鲁迅、郭沫若、茅盾、瞿秋白、刘半农、郑振铎、曹靖华、董秋斯、朱生豪、梁实秋、傅东华以及梅益等翻译大家的活动,把翻译事业推向了辉煌的巅峰。
此际西学东渐风气日炽,许多学子负笈欧美,译著颇丰,门类包括诗歌、小说、剧本等,译著按国别划分为苏俄、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等等。
这一时期是全书叙述的重点,所列举的译者译著最多,占的篇幅最大。
第三部分展示建国后的翻译活动,介绍了师哲、巴金、李良民、刘伯承、楼适夷、高值、刘宓庆、焦菊隐、丰子恺、文洁若、成仿吾、郭大力、飞白、荣如德、杨武能、黄龙、罗新璋等杰出的翻译家和翻译理论家,详尽叙述了发生在这一时期的对苏俄文化、日本文化、法国文化、德国文化、北美文化、英国文化以及印度等弱小国家文化的译介情况。
该史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浓墨重彩地阐述中国翻译理论的构建情况,把“信达雅”、“硬译”、“学、思、得”等散落在各处的“珍珠”穿缀起来,形成一个体系,熠熠生辉。
《20世纪中国翻译思想史》评介
、
社 出版 ) ,是 我 国第 一部 系统 论述 当代 中国译 学思 想 发展 国翻 译学 学术 思想理 论 的发展 过程 。 史 的专 著 。在 我们 刚 刚辞 别 2 O 世 纪 ,踏入 新 纪元 不 久之 二、本书的内容 与结构 际 ,王 教授 就及 时 推 出 了这 部梳 理整 个 2 O世 纪 中国翻 译 综观 全 书可 以看 出 , 该书 以 中国 2 O世 纪 中 国翻译 学 思 想 史 的著 作 。众 所周 知 ,2 0世纪 是 我 国翻 译 史 上翻 译 术 思想 为 “ 经 ” , 以人 物 为 “ 纬” ( 王 秉 钦 ,2 0 0 4 ;内 思 想 最 丰 富, 翻 译活 动 影 响 最大 的 一 个 时期 ,因此 对 这 容提 要 ),贯 穿 百 年翻 译 思 想 史 发展 主线 , 全 书分 为 上 时 期我 国的 翻 译 思想 从 史 的 角度 做 一个 全 面 的 梳 理 , 下篇 ,上 篇为 “ 传 统篇 ”即 中国传统 翻 译思 想发展 时期 ,
不 同语 言 的文 本 。[ 4 ] P 3 7 - 4 0 本论 文 中 的 “ 平 行文 本 ”定 义与
情境 中实现 译文 设定 的功 能。综 上可 以看 出 ,平 行文 本在
H a r t ma n n所指 的 B 类平 行 文 本 定义 类 似 。 “ 平行文本” 旅游 公示语 英译 中能 起到 非常重 要 的作用 ,也可 以帮 助译 的运用 能够有 效地 帮助 译者达 到 “ 三贴近 ”原 则 ,在旅游 者有 效地避 免 中式英语 的 问题 。
—
—
语 言 研 究
{ 2 0世纪 中国翻译思想史》评介
段 薇 尹 丽 成 都 信 息 工程 学 院银 杏酒 店 管理 学 院
《二十世纪中国翻译史》评介
作者: 何惠昂
出版物刊名: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页码: 126-126页
主题词: 20世纪中国;二十世纪;翻译史;西北大学出版社;评介;外语学院;苏州大学;出版发行;
时间顺序;代表人物
摘要:由苏州大学外语学院翻译学教授方华文撰著、西北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的《二十世纪中国翻译史》一书,以时间顺序为经。
以翻译实践及其代表人物的经典译作为纬,完整叙述了整个20世纪中国翻译活动的历史,读来毫无晦涩之感,反有世纪之初打开了一扇厚重的石门,借着微弱的天井光线,遍观各门学科顺着不同的甬道向外飞奔,以呼吸外部世界新鲜空气的浮想。
世纪回眸说译事 百年巨变话沧桑 读方华文教授《20世纪中国翻译史》
世纪回眸说译事百年巨变话沧桑读方华文教授《20世纪中国翻译史》吕俊【摘要】中国翻译史的研究近年来吸引了学术界的注意,一方面是因为当前翻译中的问题层出不穷,有必要对于中国翻译的历史进行反思。
另一方面则在于,西方当代翻译理论近年来高潮迭起,多种思潮汇聚于翻译理论之中。
所以,当六十余万言的《20世纪中国翻译史》置于案前时,我不禁怦然心动,及至披览阅读,更为【期刊名称】《博览群书》【年(卷),期】2005(000)010【总页数】1页(PP.)【作者】吕俊【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教科文艺- - * - - * * - 一 + - * * * + - 一一 - 一一 a 读书时空 - + + 一一一一一 - + + * 一一 * * - - - * 一一读方华文教授《 2 0 世纪中国翻译史》吕俊中国翻译史的研究近年来吸引了学术界的注意,一方面是因为当前翻译中的问题层出不穷,有必要对于中国翻译的历史进行反思。
另一方面则在于,西方当代翻译理论近年来高潮迭起,多种思潮汇聚于翻译理论之中。
所以,当六十余万言的《 2 0 世纪中国翻译史》置于案前时,我不禁怦然心动,及至披览阅读,更为其史料的丰富,视角的独特所吸引。
不出十余日,厚可盈寸的巨作就已读完了,其间既没有感到一般读史时的枯燥,甚至没有感到夏日常有的困倦,我想这主要应归功于作者的笔墨酣畅,书的内容的丰富多彩吧。
读过之后有几点感想,想写出来以就教于作者及诸同好。
一、内容丰厚,史料详实二十世纪被人称作是翻译的世纪,这足以说明在这个世纪中翻译活动的举足轻重的地位与作用。
但是写下这些翻译活动却又不很容易。
因为历史绝不是史料的堆砌与罗列,而是由某种思想贯穿着,让这些事件与现象之间产生联系,从中发现规律,并对当下的现实有意义,否则写史就失去了应有的意义。
在这方面,方华文教授的《 2 0 世纪中国翻译史》(以下简称《译史》)做了个很好的尝试,在写史的方法上也有所突破,是值得注意的。
《20世纪中国翻译史》评述
《20世纪中国翻译史》评述
贺爱军;于应机
【期刊名称】《中国科技翻译》
【年(卷),期】2006(19)1
【摘要】方华文的著作《20世纪中国翻译史》一书阐述了清末民初、民国时期以及建国以后三个历史时期的翻译概况,其中包括对译品、译者的介绍以及对翻译理论构建情况的介绍,为系统了解五四前后中国翻译活动的全貌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观测台。
作为融知识性和趣味性为一炉的译史新作,该书不仅贯通了中国翻译发展史上的历史时空,而且为建立中国自成一体的翻译理论体系做出了一定的贡献,是一本难得的译史著作。
【总页数】2页(P60-60)
【关键词】译史;翻译理论;知识性;趣味性
【作者】贺爱军;于应机
【作者单位】宁波大学外国语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059
【相关文献】
1.中国翻译史的完美追求——《中国翻译简史一五四以前部分》之我见 [J], 李玉丹
2.中国翻译史几次高潮和阴阳心态—从中国翻译史看翻译学的创建 [J], 尹晟;寇学
敏
3.中国翻译史的寻绎和综括——评《中国翻译通史》 [J], 蔚蓝
4.从中国翻译史看中国翻译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J], 陈骁;
5.从另一个视角看中国翻译思想史——评《中国翻译思想史新论》 [J], 魏建刚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试析20世纪中国文学翻译标准理论的演进
试析20世纪中国文学翻译标准理论的演进论文关键词翻译标准;翻译思想;翻译风格;“翻译标准多元互补论”论文摘要翻译标准理论在近一个世纪的发展中形成了自身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历史脉络,但缺少清晰的勾勒与合理的评判。
有鉴于此,本文从各时期重要的翻译标准理论入手,勾勒出20世纪中国文学翻译理论演变的历史。
在我国翻译理论的建设过程中,翻译标准是学术界一再探讨却没有定论的话题,从汉代的译经活动算起,翻译在我国业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了,而翻译标准问题似乎也顺应了刘勰“文变染乎世情”的思想,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诠释。
在近一个世纪的发展演变中,翻译标准理论已经演绎出了自身独特的历史轨迹和一套丰富的理论体系,但鲜有人对这一历史进行清晰的勾勒并作出合理的评判。
有鉴于此,抛开古代经书翻译不论,仅就近代开始,从严复提出“信、达、雅”到“直译”、“意译”,从郭沫若提出“风韵译”到傅雷的“神似”说和钱钟书的“化境”说,再到后来辜正坤提出的“翻译标准多元互补论”等,本文对每一时期的重要翻译标准理论进行了分析,以呈现20世纪中国文学翻译理论的演变历史和时代特质,为以后的文学翻译研究提供有益的启示。
在最初的佛经翻译中有“文”“质”的标准之争,可以看作直译和意译之雏形。
“文”即文采和形式,主张“文”的翻译家强调翻译的修辞和可读性,这是对翻译作品形式的要求;“质”即内容,主张“质”的翻译家强调翻译的不增不减和忠实性,这是对翻译作品内容的要求。
孔子有“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之说,故只强调“文”或只强调“质”的翻译观仅仅抓住了文章“肌质”和“骨架”中的一面。
严复于1898年提出了相对全面的翻译标准:“信”、“达”、“雅”。
郭沫若对严复的翻译思想非常赞同:“严复对翻译工作有很多贡献,他曾经主张翻译要具备信、达、雅三个条件。
我认为他这种主张是很重要的,也是很完备的。
”他尤其从文学翻译的角度对其进行了肯定:“翻译文学作品尤其需要注意第三个条件(即“雅”――引者注),因为译文同样是一件艺术品。
翻译的历史定位与文化诠释
翻译的历史定位与文化诠释
翻译的历史定位是指翻译在历史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翻译一直是世界文化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不同文化交流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翻译的作用也有所不同。
从古代开始,翻译就是一种重要的文化交流活动,它在古代希腊和罗马的文化传播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中世纪,翻译被用来传播宗教教义,有助于推动欧洲文化的发展。
到了新世纪,翻译发挥了更为重要的作用,它成为世界各国文化之间的桥梁,促进了文化的交流与互鉴。
翻译的文化诠释是指翻译过程中文化的理解和表达。
文化诠释是一种复杂的过程,它不仅要求翻译者具备良好的语言能力,还要求他们对文化有深刻的理解和把握。
翻译者需要对原文的文化背景有深入的了解,并能够将其翻译成本地文化中的有效表达。
这样,读者才能够理解原文的文化内涵,并且能够更好地接受翻译文本。
二十世纪英汉翻译在中国的发展
二十世纪英汉翻译在中国的发展【摘要】19世纪末至20世纪,由于外国文化在中国的传播,中国国内各界仁人志士展开了种种前所未有的努力尝试,以求得文化的复兴与发展。
在该进程中,翻译几乎在各相关领域都担当着媒介的角色并发挥着桥梁的作用。
同时,在整个进程中,英语几乎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很短一段时期为俄语),因此英语翻译所起到的作用尤为突出。
基于以上两点,本论文主要论述的是二十世纪中国的翻译与英语的发展。
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说翻译为当时中华民族的生存与文化变迁指引了一条道路。
该论文就社会历史因素方面讨论了英汉翻译的发展。
文章主要从以下三个突出的方面展开:(1)小说翻译(即后来的文学翻译)作为文化变迁与文化构建所发挥的作用;(2)汉语母语译者的汉译英,译文质量参差不齐的现象;(3)翻译与英语学习的关系。
【关键词】翻译英译汉文化二十世纪一、晚清及时期翻译的发展二十世纪的中国社会动荡不安,又蕴藏潜力。
政治、社会、文化领域的迅速更迭使得传统的社会准则退出历史舞台,各种新事物应运而生。
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开始把目光投向翻译领域,向西方学习以求得出路。
而在此之前的很长一段时期,国内的学者一直抱有强烈的文化优越感,他们对国外的语言及文化并没有过多的兴趣,更不愿向西方学习。
因此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几乎都是一些非汉语母语者在从事着从外文到汉语的翻译,而汉语母语者只是协助他们翻译或者与其合作进行翻译。
由于当时一直实行的闭关锁国的政策,到十九世纪后半叶,中国军事显然已落后于世界,屡屡战败于西方列强及日本。
战败后,随之而来的震惊、屈辱使得清政府改革派及知识分子开始向西方国家学习,不仅在军事方面,而且引进学习西方的地理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医学等等学科。
该时期即洋务运动时期。
与洋务运动的口号相吻合,这一时期的翻译作品也主要是集中在“自强”与“求富”为目的的译著。
到十九世纪末,中国的知识分子对外国知识的学习由漠然变为趋之若鹜,并逐渐开始有汉语母语者开始专门从事翻译的实践,甚至出现以严复为代表的汉语母语者深入翻译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8 -第26卷 第1期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Vol.26 No.1 2009年3月 Journal of Suzhou College of Education Mar., 2009辑的“神来”之笔,但是,却打破了面具的沉默,反而拆解了面具的象征性,这样的导演“干预”匪夷所思。
青女在厉帝的夜宴上献舞,因为她已经在父兄的戏剧之外,所以处于无面具境界之中,就是厉帝临终感叹的:“百般算计,不如一颗单纯的心。
”赴死的人,都纷纷卸下了自己的面具。
厉帝说:“哥哥,我把尊严还给你。
[对婉后]你敬的酒,我怎能不喝?”无鸾说:“能死,真好。
”在后现代社会中,划定和防守身体界限,一直是难以逃避的焦虑。
[ ] 33- 34身体的适应性受到形形色色的威胁:既要保持渴望“更好”体验的开放性,又要维持身心的绝对安全,二者本来就是相反相成的。
面具于是盛行,从上古到今天。
街道上的行人都面无表情,若有似无。
更可怕的是,“9· ”之后,塔利班的蒙面政治,彻底割裂了权力与责任的界限。
对无辜的平民的攻击,使得每个人都成为后现代政治的人质。
厉帝、无鸾对面具的厌倦、对死亡的渴望,就不难理解了。
《夜宴》与其说回到了古代政治,不如说借助电影视像重构了后现代的政治图景。
“我们只感到重重围困,无能为力,无法掌握偌大的网络空间实体,不能在失去中心的迷宫里寻找自己究竟如何被困的蛛丝马迹。
”[ ]497参考文献:[ ] 詹明信.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M].陈清侨,译.北京:生活·读书·新 知三联书店, 997:507.[ ] 杨曾文.六祖坛经[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 00 .[3] 伊斯顿 戴维.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M].北京:华夏出版社, 999: 3 9-335.[4] 李泽厚.论语今读[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 998:8.[5] 欧阳修.新五代史:卷 4[M].北京:中华书局, 974.[6] 冯小刚谈《夜宴》:欲望毁灭一切创造一切[N/OL].新京报.( 005-09 - 3)[ 008-06-0 ].http :///m/c/2005-09-13/0046838 838772.html.[7] 赵夙岚.奥巴马希拉里携手亮相是否搭档未明[EB/OL].( 008-06-0 ) [ 008-06- 9].http :///a/20080629/000119.htm.[8] 钱亦蕉.九月盛“宴”面对质疑冯小刚一一解答[EB/OL ].( 006-09- 0)[ 0 08-06-0 ].http :///m/m/2006-09-20/1418125584 8.html.[9] 冯伟宁.大片《夜宴》为何成笑片[EB/OL ].( 007-0 -3 )[ 008-06-0 ].http : ///ent/jywy/dypl/200701/t20070131_82962.htm.[ 0]陈滨.冯小刚称《夜宴》台词没问题 子怡不打外商不签[EB/OL]. ( 006-09- )[ 008-06-0 ].http :///m/c/2006-09-22/143 81259607.html.[ ]费振钟.堕落时代[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 004.[ ]鲍曼 齐格蒙特.生活在碎片之中—论后现代道德[M].郁建兴,周俊, 周莹,译.上海:学林出版社, 00 .[ 3]史蒂文 康纳.后现代主义文化[M].北京:商务印书馆, 00 : 66.[ 4]谭盾谈《夜宴》音乐:挖掘人性的寂寞[N/OL].新京报.( 005-09- 3) [ 008-06-0 ].http :///m/c/2005-09-13/0114838780. html.(作者系江苏警官学院管理系中文教研室教授,博士后)翻译的历史阐释价值—评《20世纪中国翻译史》摘 要:现代阐释学翻译理论认为,翻译是一种理解与阐释,具有历史性。
在翻译实践中,作为阐释者的译者对于文本的理解与阐释活动受制于他所处的历史语境。
翻译史的写作也是一种历史阐释,它要通过对译者、译本以及相关翻译活动的研究来探求其历史内蕴。
方华文教授的《20世纪中国翻译史》正是这样一部力作,凸现了翻译的历史阐释价值。
关键词:阐释学;翻译;历史 中图分类号:I0-0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008-793 ( 009)0 -00 8-04杨国华1, 杜明业2(1.兰州交通大学 外国语学院, 甘肃 兰州 730070;2.苏州大学 文学院, 江苏 苏州 215123)翻译包括两个基本过程:理解与表达。
翻译的主旨是解读一种语言的文本所包含的意义,再将这2009年第1期- 9 -的方式来理解历史流传下来的本文,因为这本文是属于整个传统的一部分。
”[ ]380在他看来,历史性是人存在的基本前提,是无法消除或抹杀的。
任何人在进入阐释的过程中都必然带着自己的生活经验、知识传统、文化意识、道德伦理。
人是历史存在的人。
这些历史性语境构成了阐释者的“前理解”(fore-understanding )。
对同一种艺术,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理解和解释。
这种“理解的历史性”更重要的是体现在理解者和阐释者方面,而不是原文本及其作者。
由于历史间距不可避免地存在,理解或者阐释的主体在解读文本时会产生与原作者所要传达的意义之间的差异,理解者或阐释者也会因为自己理解的“前结构”存在而产生这种差异。
在伽达默尔看来,理解者和理解的客体都是历史的存在,文本的意义和理解者都处在一种历史关系之中,时刻变动不居,伽达默尔将这种涵盖了主客关系的过程历史叫做“效果历史”,它是在理解者和理解对象相互作用中所产生的融合的统一物,而文本的历史性和理解的历史性正是其关键所在。
这一原则要求理解者或阐释者在“效果历史”中理解文本。
“效果历史说”支持了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发挥的创造性,译者的主体性也因此获得正面的价值。
这是由于文本的意义产生于解释者和文本的互动关系中。
不同时代的解释者会将自己独有的“前理解”带入解释过程中,从而获得他/她所能够理解的意义,作为解释者的译者主体的创造性得到了发挥和肯定。
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由于译者的主体性得到发挥,译文获得了新的生命,或者说,译文延长了原作的生命。
这正如本雅明指出的那样:“译文缘出于原文—与其说缘自其生命,毋宁说缘自其来世的生命……在译文中,原作的生命获得了最新的、继续更新的和最完整的展开。
”[ ] 8 按照伽达默尔的观点,客观物自身存在一个视界(horizon ),阐释者也有自己的视界。
在理解的过程或者说在文本意义产生的过程中,文本所拥有的过去视界和阐释者的当前视界会相互融合,从而产生一种新的视界,伽达默尔称之为“视界融合”。
这种经融合而产生的新视界与二者原先的视界都不相同。
阐释者面对文本所达到的理解永远只是文本与阐释主体相互融通的结果。
由于存在着理解的历史性,原文的本意也就不复存在了。
对于原文本的意义的理解必然带上阐释者的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从而获得了新的意义。
具体到翻译实践上来,译者无可避免种意义用另一种语言表现出来,是译者在理解原作的基础上对原作的再表达,是一个理解、解释文本意义的过程。
正如现代西方阐释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伽达默尔(H.G.Gadamer )所说:“一切翻译就已经是解释(Auslegung ),我们甚至可以说,翻译始终是解释的过程,是解释对先给予他的词语所进行的解释过程。
”[ ]490“所有翻译者都是解释者……解释者的再创造人物同一切本文所提出的一般诠释学任务并不是在质上有什么区别,而只是在程度上有所不同。
”[ ]494阐释学是一种探求意义理解和解释的科学,与翻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很多层面上都有借鉴意义,而阐释学观照下的翻译史研究会具有更广阔的视角。
从阐释学的角度解读方华文教授的专著《20世纪中国翻译史》,即可以得出此结论。
传统阐释学(Hermeneutics ),始于古希腊的解释学,经中世纪的“释义学”和“文献学”的发展,至近代德国的施莱尔马赫(F.Schleiermacher )和狄尔泰(W.Dilthey )的哲学阐释学,都贯穿着明显的客观主义精神,或者说是一种“客体中心说”或“文本中心论”。
传统阐释学追求的是把握原文本的意义,其前提是理解或者阐释的对象存在着一个确定而最终可以把握的意义。
所谓的“科学理解”就是要尽可能地消灭理解主体的各种偏见,从而获得文本的固有意义。
此种观念下的翻译要求译者必须要理解文本作者的本意,翻译过程中要能忘却译者主体,将自己和原作者融为一体,忠实地传达出原文本的意义。
而以海德格尔(M.Heidegger )、伽达默尔等人为代表的西方现代阐释学则认为,艺术文本是一种开放的结构,对文本的理解与解释也应该是一个不断开放的意义生成的过程。
海德格尔重视解释的本体论价值,实现了阐释学发展中从方法论向本体论的转向,而伽达默尔则将此问题引向深入。
在海德格尔看来,解释并不是一种简单的获得对客体认识的方法或技巧,而应是“此在”(Dasein )的存在方式。
理解不再是对文本的外在解释,而是对人的存在方式的揭示。
伽达默尔在解释的本体论基础上提出了三大哲学阐释学原则:理解的历史性(the historicity of understanding )、效果历史(effective-history )和视界融合(fusion of horizons )。
这三大原则解释了理解产生的方式、过程和机制:理解和解释是在“前理解”的基础上,解释者与被解释客体产生视界融合而不断创新的过程。
伽达默尔指出:“每一时代都必须按照它自己杨国华等:翻译的历史阐释价值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第26卷- 30 -地将自己的知识与信仰等诸多因素带入原文中去,翻译的创作性也就易于理解,重译和复译现象在某种程度上也获得了解释。
从以上的分析我们是否可以说,如果理解和阐释具有历史性,那么翻译也同样具有历史性,换一个角度说,翻译就具有了历史的阐释价值。
在对翻译史进行研究时,我们可以通过对译者、译事、译例、译论等进行分析,来挖掘它们内蕴的历史价值。
0世纪是中国翻译史上极为辉煌的时代,译品之高,译事之盛,译家之多,都远远超过之前的时代,蕴藏着极为丰富的阐释价值,值得认真研究。
而《 0世纪中国翻译史》(以下简称《译史》)的诞生恰逢其时。
该书既在宏观上勾勒出了 0世纪中国翻译历史的图景,又涉及众多译家和译事。
该书以历史时段为经线,以译界人物和译界大事为纬线,给 0世纪以来的中国翻译史以全景式描绘。
在多达60余万字的篇幅中,该书分别讲述了清末民初时期、民国时期、建国以后三个历史时期的翻译活动。
全书共分为三大部分,计 4章,涉及到的译者或翻译家有 0余位,以及部分外籍译者、译著数以百计,又旁涉翻译文献、翻译组织机构以及各国文学、文化的译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