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霉菌毒素中毒的症状及防治方法
一例猪黄曲霉毒素中毒的诊断与治疗
一例猪黄曲霉毒素中毒的诊断与治疗猪黄曲霉毒素中毒(Porcine Mycotoxicosis)是由猪食物中摄入的霉菌产生的黄曲霉毒素引起的一种疾病。
该疾病影响了猪的免疫系统、消化系统和生殖系统,严重影响了猪的健康和生产性能。
本文将讨论猪黄曲霉毒素中毒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诊断猪黄曲霉毒素中毒的诊断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症状和检查结果:1. 猪的临床表现:受感染的猪往往表现出食欲不振、体重下降、腹泻、呕吐、发热等症状。
长期受感染的猪可能出现生长迟缓和生殖问题。
2. 采集并检测猪食物中的霉菌和毒素:通过采集猪的食物样本,可以进行霉菌和黄曲霉毒素的检测。
常用的检测方法包括霉菌培养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等。
3. 器官病理学检查:通过对猪的肝脏、肾脏、肠道等器官进行病理学检查,可以观察到黏膜糜烂、溃疡、出血等病变。
治疗猪黄曲霉毒素中毒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移除受感染的食物:发现受感染的食物后,应立即将其从猪的饲料中移除,以避免进一步的感染和中毒。
2. 给予解毒剂:对于已经中毒的猪,可以给予一些有效的解毒剂。
常用的解毒剂包括活性炭、亚硒酸钠、脱氧胆酸、多酚等。
这些解毒剂可以帮助猪体内的毒素排出,并保护猪的肝脏和肾脏功能。
3. 提供营养支持:中毒的猪往往食欲不振,导致营养不良和生长迟缓。
可以通过提供高能量、高蛋白质的饲料来补充营养,促进猪的康复。
4. 强化管理措施:为了预防猪黄曲霉毒素中毒的再次发生,必须加强管理措施。
这包括定期清理和消毒猪舍、监控饲料的质量、控制饲料的储存时间等。
预防猪黄曲霉毒素中毒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途径预防:1. 饲料管理:确保饲料的质量和干燥程度,避免霉菌和黄曲霉毒素的滋生。
2. 定期检查:定期检查猪舍和饲料样本,及时发现和处理受感染的食物。
3. 营养调整:合理配制饲料,提供充足的营养物质,增强猪的免疫力,减少感染的风险。
4. 清洁消毒:定期清理和消毒猪舍,防止霉菌和黄曲霉毒素的滋生和传播。
猪黄曲霉毒素中毒的发病特点实验室检查与防治措施
猪黄曲霉毒素中毒的发病特点实验室检查与防治措施猪黄曲霉毒素中毒是由猪饲料中含有的黄曲霉菌产生的黄曲霉毒素引起的疾病。
该病在猪群中普遍存在,对生猪养殖业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以下将介绍猪黄曲霉毒素中毒的发病特点、实验室检查以及防治措施。
一、发病特点:1. 全身性症状:患猪食欲不振,体重下降,精神萎靡,粗毛,皮下出血,瘀斑等。
2. 消化系统症状:患猪腹泻,大便呈黄色水样,食物不消化等。
3. 呼吸道症状:患猪咳嗽,气急,呼吸困难等。
4. 泌尿系统症状:患猪尿量减少,尿液呈红色等。
二、实验室检查:1. 病原学检查:患猪粪便、肝脏、肾脏等组织样品可以通过培养的方法检查猪饲料中的黄曲霉菌及其产毒情况。
2. 生化检查:通过血液样品检查患猪内脏器官中的黄曲霉毒素含量,以及肝功能、肾功能等指标的变化。
3. 病理学检查:对患猪进行尸检,观察各内脏器官的病变情况,寻找病因。
三、防治措施:1. 饲料控制:使用新鲜无霉变的饲料,避免使用受霉变的饲料。
2. 清洁卫生:保持猪舍环境的清洁干燥,及时清除猪舍内的霉变饲料和猪粪。
3. 添加剂应用:使用抗生素、生物制剂等添加剂,抑制黄曲霉菌的生长和产毒。
4. 检测监控:定期对饲料和猪场内猪只进行黄曲霉菌和黄曲霉毒素的检测,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
5. 营养调整:合理调整猪饲料中的氨基酸和维生素的配比,增强猪只的抵抗力。
6. 疫苗预防:根据黄曲霉毒素的类型进行疫苗研制,提高猪只对黄曲霉毒素的抵抗力。
猪黄曲霉毒素中毒是一种严重危害猪养殖业的疾病,预防和控制该病的关键是饲料控制、环境清洁、添加剂应用、检测监控、营养调整和疫苗预防等综合措施的综合应用。
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预防和控制猪黄曲霉毒素中毒的发生。
猪霉饲料中毒的病因 猪霉饲料中毒的临床症状及防治措施 - 养猪技术
猪霉饲料中毒的病因猪霉饲料中毒的临床症状及防治措施-养猪技术猪霉变饲料中毒是由于猪采食发生霉变的饲料而导致的一种中毒性疾病,通常在春夏季节容易发生,主要是由于饲料在高温高湿季节没有妥善保管而容易发生霉变,且没有经过脱霉处理就直接用于饲喂,症状比较严重,主要是发生急性胃肠炎和神经症状,尤其是妊娠母猪及仔猪比较敏感,应加以防范。
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猪霉饲料中毒的病因猪霉饲料中毒的临床症状及防治措施。
1、病因分析饲料原料含有过多水分。
收获饲料原料后,没有及时进行晾晒,导致含有过多的水分,或者长时间存放,都能够导致大量的霉菌滋生,从而造成饲料发生霉变。
一般来说,饲料原料要求控制低于14%,当达到14%以上时就非常容易滋生霉菌。
例如,谷实类饲料(如玉米、稻谷等)中含有17%—18%的水分,就非常容易发生霉变,特别是原料经过粉碎加工后更容易发生霉变。
饲料管理不当。
在饲料加工、运输以及贮存过程中,如果没有严格按照要求采取规范操作,也容易发生霉变。
在饲料加工过程中,某些环节操作不正确,如加工后没有经过有效冷却就直接装包贮存;加工时残留有物料的死角,或者没有及时进行清理等,都能够导致饲料发生霉变。
饲料贮存在条件较差的仓库,如温度过高、通风不良、漏雨等,或者长时间存放等,都能够诱使饲料发生霉变。
在饲料运输途中,由于经受曝晒、雨淋等,也能够导致饲料发生霉变。
另外,料槽长时间没有进行清理,始终残留有饲料,也容易发生霉变,猪采食后就能够引起发病。
2、发病机制霉菌能够产生多种霉菌毒素,而不同霉菌毒素的作用机制又存在一定差异,其中黄曲霉毒素能够损伤肝脏,导致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减弱,还会促使血管渗透性增强,血管变脆并容易发生破裂,使其发生出血,并形成出血性瘀斑。
赭曲霉毒素能够导致肝细胞发生透明变性、液化、坏死,损伤接近曲小管上皮的肾脏,抑制氨基酸tRNA合成酶的作用,从而无法合成蛋白质,导致体内IgA、IgG和IgM较少,造成机体免疫机能减弱。
霉菌毒素对猪的危害与防控
养猪场使用的饲料在加工、储存和运输过程中容易发生霉变,霉变后产生的霉菌毒素不仅污染饲料、降低营养价值,还会引起猪产生一系列的健康问题,如出现中毒、腹泻、生长和繁殖障碍等症状,严重影响猪的生产。
本文简要介绍了霉菌和霉菌毒素对猪的危害以及对霉菌毒素中毒的综合防控措施,以期为猪的绿色、健康养殖提供参考和帮助。
一、霉菌与霉菌毒素霉菌也叫丝状真菌,即“发霉的真菌”。
在潮湿、温暖的地方,很多物品上长出的肉眼可见,呈绒毛状、絮状或蛛网状的菌落就是霉菌。
有些霉菌是有益菌,可用于制作酱料、酶制剂或酿酒的原料,但霉菌毒素对猪的危害与防控文│武玉华(山东省沂水县畜牧发展促进中心)有些霉菌在谷物(玉米、小麦、高粱、棉籽等)或饲料上生长繁殖,会产生二次代谢产物,对生猪健康有害,这就是霉菌毒素。
1.霉菌的种类。
按生活习性分,霉菌可分为田间霉菌和仓储霉菌两种。
田间霉菌主要包括青霉菌属、麦角菌属和镰孢菌属(梭霉菌属),谷物收获前即可感染。
阴冷、潮湿的气候有利于这类菌的生长繁殖,但遇干旱、高温等应激因素时,也容易繁殖,如玉米收获前遇到干旱气候、高温高热、虫害、收获时机械损伤等,均可诱使田间霉菌感染。
仓储霉菌主要以曲霉菌属和青霉菌属为主,如遇适宜条件,在仓储环境中会生长繁殖。
收获后的玉米储存在仓库中,温度合适时,玉米粒继续呼吸产生水分,湿度增加,促进霉菌生长繁殖;春秋季节,冷暖空气交替,有利于仓库内水分的转移和冷凝,湿度增加,一些受损的破粒、粉碎的谷物易感染霉菌;在温暖、潮湿的地方贮存饲料,短时间内就会感染霉菌。
2.常见霉菌毒素对猪的危害。
(1)黄曲霉毒素。
黄曲霉毒素是黄曲霉和寄生曲霉等某些菌株产生的双呋喃环类毒素。
饲喂被黄曲霉毒素污染的饲料,猪生长缓慢,饲料转化率低;肝受损会加剧维生素A、E 的缺乏,降低猪的免疫性能,导致繁殖和呼吸障碍综合征、仔猪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征以及流感、支原体肺养殖顾问Consultant63☆2021年第9期炎等易感多发;并可在猪的肝、肾、肌肉、血液中测出极微量的毒素。
猪霉菌毒素中毒的诊断与防制
绩优 秀种 猪后 代送 中心 测定 。 与其他 企业 种猪 在一
致标 准化测试 条件 下进行 生产 性能测 定 , 实现 各种 猪企 业 的优 秀种猪遗 传 资源共 享 。所 以 , 内测定 场 为 中心测 定 的基础 , 参加 中心测 定猪 场必 须开 展场
内测定 。
3 中心 测 定是 对 场 内测 定 的 再 检 验 . 4
后缘 、 胸腹 及 前后肢 内侧皮 肤 出现紫 红 色斑点 或 斑
块 , 视黏 膜 黄 染 , 出 现 以低 凝 血 酶原 血 为 特 征 可 并 的凝 血病 ; 大便 干 硬呈 小球粒 状 , 面附 有黏 液 , 表 有 的腹 泻 , 中带血 或排 出黑 红色血 粪 , 便 尿黄 。 有多 数 患 猪 可 见 神 经 症 状 : 立 , 的偏 头 斜 视 . 卧 不 呆 有 起 安 , 断走 动 或 呻 吟吼 叫 , 音 嘶哑 , 死前 惊 叫 , 不 声 临 全身瘫 软 , 四脚划 动呈 游泳 状 。 程急性 数小 时 , 病 慢
迄今 为 止 。 响及 毒 害作用 最 大的是 黄 曲霉 毒 影
素( 、 霉 菌 素 、 吐 毒 素 ( O 、 曲霉 毒 素 、 A )赤 F 呕 D N) 烟 赭 曲霉 毒素 , 临床 上 以黄 曲霉 毒 素 、 但 玉米 赤 霉 烯
酮(一 )单 端孢霉 烯(一 ) 引起 的 中毒 最常见 。 F 2、 12 等 ’
猪霉菌毒素中毒 的诊断与防制
张 宝贵
( 北省永 清县 畜牧兽 医局 , 北永清 0 5 0 ) 河 河 660 人们 往 往错误 地认 为仅 在 夏季 高温 、 湿季 节 高 才 会有霉 菌 毒素 的危 害 . 实际 上霉菌 毒 素对 动物 的 危 害是全 年性 的。近 年来 , 笔者 发现 许 多猪场 存 在 不 程度 的霉 菌毒 素 中毒 , 害很 大 。现将 该病 的防 危
猪霉菌毒素中毒症状 猪霉菌毒素中毒治疗技术
猪霉菌毒素中毒症状猪霉菌毒素中毒治疗技术
当病猪体内霉菌毒素达到一定含量时,会严重损害肝功能,使其无法及时将血液中存在的有毒代谢产物清除干净,导致门静脉中的有毒物质不会经过机体中的肝脏,而是直接进入体循环,形成霉菌毒素中毒,下面我们了解一下猪霉菌毒素中毒治疗技术。
猪霉菌毒素中毒临床特征及病理变化
急性中毒。
病猪表现出精神萎靡,停止采食,但通常体温基本正常,个别会高达40℃左右,垂头弓背,排出质地干硬的粪便,行走不稳。
部分病猪保持呆立不动,部分会兴奋不安,角弓反张,流涎,皮肤表面存在紫斑,死前出现神经症状。
主要病变是发生贫血、出血以及黄疸。
病猪的全身皮下、肌肉、浆膜应激黏膜都发生出血;胃肠道、肾脏也发生出血,并伴有水肿;肝脏发生肿大,脾脏、心内外膜发生出血,且血液不容易凝固等。
慢性中毒。
病猪表现出精神沉郁,食欲减退,但体温基本正常,结膜苍白,体质消瘦,被毛粗乱,皮肤呈紫色,无力走动,生长发育缓慢,出现异嗜,部分还会伴有呕吐、腹泻。
发病后期,病猪比较嗜睡,抽搐,后肢无法站立。
主要病变是发生急性中毒性肝炎,肝脏发生肿大,质地较硬;腹腔存在大量的腹水,淋巴结充血、水肿;肾脏发生肿胀,且呈苍白色等。
猪霉菌毒素中毒治疗方法
1。
猪霉饲料中毒的临床表现剖检变化药物治疗和预防措施
猪霉饲料中毒的临床表现剖检变化药物治疗和预防措施猪霉饲料中毒是由霉菌产生的毒素污染饲料引起的病症。
这种病症通常表现为食欲下降、腹泻、发育延迟、肝脏病变等症状。
在严重情况下,猪霉饲料中毒也可能导致死亡。
因此,了解猪霉饲料中毒的临床表现、剖检变化、药物治疗和预防措施对于饲养业者十分重要。
临床表现和剖检变化:1. 食欲下降:受到霉菌毒素污染的饲料可能会降低猪的食欲,导致猪食物摄入量减少,甚至完全停止进食。
2. 腹泻:受到霉菌毒素污染的饲料可能会引起猪的腹泻。
猪粪便增多,且变成稀薄的灰色或浅黄色。
3. 发育延迟:受到霉菌毒素污染的饲料可能会影响猪的生长发育,导致猪的体重增长迟缓。
4. 肝脏病变:受到霉菌毒素污染的饲料可能会导致猪的肝脏变异和肝细胞的坏死,使得肝脏失去正常的功能。
除了以上提到的临床表现外,根据不同的毒素类型,猪霉饲料中毒还会表现出其他症状,如神经系统异常,结缔组织肿胀等。
在剖检方面,受到猪霉饲料中毒的猪通常表现出肠黏膜糜烂、肝脏变形、组织霉菌菌丝阶段和空洞病变等。
药物治疗和预防措施:1. 去毒饲料:当发现饲料受到霉菌污染时,猪饲料应立即停用,并用其他去毒剂处理饲料。
2. 给予有效药物:当猪已经患上猪霉饲料中毒时,应该及时给予药物治疗。
一些有效的药物包括氯化铵、异甲巴比妥等。
3. 定期检查饲料:为了防止猪霉饲料中毒的发生,饲养业者应该定期检查饲料,确保饲料不受到霉菌毒素的污染。
4. 消毒环境:为了防止霉菌毒素在环境中产生和传播,应该定期消毒饲料存放的环境。
总之,猪霉饲料中毒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会对猪的健康和生产效益产生极大的影响。
饲养业者应该定期检查饲料和环境,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并采取有效的措施预防猪霉饲料中毒的发生。
猪黄曲霉毒素中毒的发病特点实验室检查与防治措施
猪黄曲霉毒素中毒的发病特点实验室检查与防治措施猪黄曲霉毒素是一种由黄曲霉属霉菌产生的毒素,可以引起猪的急性和慢性中毒。
其发病特点如下:1. 急性中毒病程短,通常在1-2天内出现症状,包括厌食、高热、瘫痪、呕吐、腹泻等表现。
2. 慢性中毒病程长,通常难以察觉,除了生长缓慢外,没有其它的特殊表现。
3. 食物中的黄曲霉毒素可通过肠道被吸收到血液中,而后分布到肝脏、肾脏、心肌等处,影响这些脏器的正常功能。
4. 当猪摄入的黄曲霉毒素量超过一定限度时,会引起神经肌肉系统受到损伤和瘫痪。
实验室检查:1. 分析饲料中的黄曲霉毒素含量,以确定是不是食物中毒。
2. 检查猪的肝脏、肾脏等内脏是否受到了毒素的损害,检测肾脏病变、胃肠道症状等。
3. 检查畜群的感染情况,并采取措施。
如果病原菌活性高,则需要使用抗生素来治疗。
4. 粪便检查:监测猪场中是否有过量使用抗生素导致黄曲霉毒素感染。
防治措施:1. 合理饲养:及时清理畜舍,保持卫生环境。
干湿分离,饲料及时更换。
饲料质量应符合标准。
2. 控制贮藏条件: 饲料质量要求严苛,每批饲料应测定气候条件,接受周期性的贮藏检查,保持质量。
3. 加速普及科普知识要求:猪农要加强知识积累,摸清生产过程中潜在的隐患。
4. 原则上禁止使用含有毒素的饲料,并选用符合标准的健康饲料。
5. 定期监管粮食的卫生质量情况,用专业工具对贮藏粮食进行检测,确保质量标准符合要求。
6. 及时发现猪场中存在的问题,去除有毒食物和叶面和草地上的有毒植物。
7. 如果猪已经确诊黄曲霉毒素中毒,需要在兽医指导下使用适合的药物治疗中毒症状,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
霉菌毒素简介以及治疗方案
猪饲料中霉菌毒素的危害及其防治霉菌毒素是真菌在各种不同的有机基质上生长后所产生的具有毒性的二次代谢产物,对动物生产性能和人类健康有极大的负面影响。
这种无声杀手遍布于世界的各个角落。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资料,世界上约有25%的谷物不同程度地受到霉菌毒素的污染。
冬末春初季节,时风时雨,如果不注意饲料安全,很容易发生动物的霉菌毒素中毒。
一、猪霉菌毒素的中毒症状猪霉菌毒素中毒临床症状随饲料中毒素的种类、剂量、饲喂时间、毒素间的相互影响以及猪的品种、年龄、体质、饲料营养水平而不同。
通常表现为亚急性或慢性,往往表现为生殖周期紊乱,采食量减少,生长缓慢,免疫抑制等。
现将八种主要霉菌毒素中毒症状分述如下。
1、黄曲霉毒素。
可分为B1、B2、G1、G2、M1、M2等多种,其中B1毒性最强。
对肝、肾、神经系统有毒害作用,可致癌,并引起免疫抑制、凝血障碍、降低甚至丧失食欲、尿似浓茶、生长受阻、饲料利用率下降、急性中毒引起全身黄疸、妊娠母猪流产、产死仔、死亡等。
2、曲霉毒素和桔霉素。
可造成肾营养不良及肾小球肾炎,肾苍白,质硬(橡皮肾)。
烦渴、尿频、腹泻、厌食、脱水、生长受阻、增重下降,免疫抑制等。
3、玉米赤霉烯酮(F-2毒素)。
有类似雌激素作用,引起生长期小母猪发情,外阴红肿,早熟性乳房发育;公猪包被积尿,偶尔可导致直肠脱垂;初生仔猪外阴红肿,八字脚;未孕母猪和后备母猪黄体滞留,不发情,屡配不孕,假孕,妊娠母猪出现早期胚胎死亡。
4、T-2毒素。
采食量减少,呕吐,拒食,免疫抑制,皮肤发炎。
5、呕吐毒素(催吐素DON)。
采食量降低25%-50%,毒素含量超过10mg/kg时完全拒食或呕吐。
6、麦角毒素。
采食减少,增重下降,末梢干性坏疽,初产母猪无乳,仔猪初生重下降。
7、烟曲霉毒素(伏马菌素-Fum on is in s)。
诱发肝癌,急性间质性肺水肿。
二、防制方法 1、把好饲料关。
加强防霉意识。
在购买饲料原料,贮存和运输饲料时就应考虑预防霉菌毒素的问题,而不是等到动物生产性能降低后再来考虑预防,把霉菌毒素的危害水平控制在最低。
猪霉菌毒素中毒症状与治疗方法
猪霉菌毒素中毒症状与治疗方法霉菌毒素中毒是使用发霉变质的饲料喂猪而引起的中毒性疾病,临床上以神经症状为特征,各种猪都可发生,仔猪及妊娠母猪较敏感。
下面我们了解一下猪霉菌毒素中毒症状与治疗方法。
1、猪霉菌毒素中毒症状
(1)中毒后病猪拒食和呕吐。
急性者外阴和阴道炎症状,如阴户红肿,阴门外翻,阴道黏膜充血、水肿,分泌的黏液混有血、量多,乳腺增大等发情表现。
严重病例可出现阴道和子宫外翻,甚至直肠和阴道脱出。
(2)哺乳母猪少乳或无乳。
妊娠母猪早产,流产,产死胎、畸形胎、木乃伊胎。
亚急性中毒表现为母猪性周期延长,产仔减少,产体弱的仔猪,流产,死胎和不育,能够存活的公猪出现睾丸萎缩、乳腺增大等雌性化现象。
2、猪霉菌毒素中毒治疗方法
发现本病后应立即停止饲喂发霉变质的饲料,用新鲜、含维生素丰富的饲料。
猪霉菌毒素中毒无特效解毒疗法,一般采取排除毒物,解毒保肝,止血,强心等措施。
应用维生素c葡萄糖、抗生素、维生素b、硫酸钠等药物,禁用磺胺类药物。
3、猪霉菌毒素中毒剖检变化
肾脏中度肿大、黑红色,质地脆弱,轻压即破裂,切面结构模糊,实质极易刮下,切面全呈黑红色。
肝脏中度肿大,切面呈士黄色,不见肝小叶结构,质脆,实质易刮下。
胆囊中度肿大,胆汁浓稠,未见出血。
脾呈黑红色,约肿大一倍,但质地正常,切面上脾小体可认。
膀胱黏膜轻度充血,有两处绿豆大出血点。
未见肠出血与淋巴结病变。
4、猪霉菌毒素中毒诊断依据
有黄曲霉毒素中毒症状:黄痘、贫血、神经症状(肝源性腩病)、肝肿大、变性。
猪霉菌毒素中毒的危害及防治
猪霉菌毒素中毒的危害及防治
猪霉菌毒素中毒是一种常见的动物中毒病,对猪的健康和生产都会造成严重影响。
本文将介绍猪霉菌毒素中毒的危害及防治措施。
一、危害
1. 对生猪的健康影响:猪霉菌毒素中毒会导致猪出现食欲下降、精神萎靡、体重下降等症状,严重者会出现呼吸急促、四肢抽搐、无力、畏光、失明等症状。
2. 对猪的免疫功能影响:猪霉菌毒素中毒会削弱猪的免疫功能,增加猪感染病毒或细菌的风险。
3. 对肉品安全的影响:猪霉菌毒素中毒的猪肉中含有大量毒素,如果人类食用这种有毒的猪肉,会引起恶心、呕吐、腹泻等不良反应,危害人类的健康。
二、防治
1. 饲养环境管理:猪舍内要保持清洁卫生,防止霉菌滋生繁殖;猪的饲料最好不要露天存放,避免饲料受潮发霉。
2. 饲料管理:选择优质饲料,不使用长期储存的饲料;加工饲料时应控制好水分和温度,防止霉菌繁殖。
3. 使用添加剂:饲料中添加一定量的生物制剂或防霉剂可以有效防止霉菌的繁殖,减少猪的霉菌毒素中毒的风险。
4. 定期检测:建议饲料经常进行检测,及时发现问题,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总之,猪霉菌毒素中毒对猪的健康和生长发育都有较大影响,对养殖业也有很大的负面影响。
因此,我们应尽可能采取各种措施加以预防与治疗,保障猪的健康及肉品安全。
猪霉菌毒素中毒的临床表现与防治措施
猪霉菌毒素中毒的临床表现与防治措施霉菌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一类真核生物。
据相关资料报道,目前发现的霉菌种类超过10万种,各类霉菌侵染各种作物并在适当的温湿度下大量生长繁殖,产生毒紊。
其中不少毒紊的毒性极强(如黄曲霉毒素中的B1毒紊,其毒性相当于氢化钾的10倍,砒霜的68倍),当生采食了被这些霉菌毒素感染的时,就会出现中毒,重则引起生的直接死亡,轻则使各类只生长发育迟缓,配种繁殖障碍,抗病力下降,诱发多种疾病发生等,给霉坏变质,是霉菌毒素中毒的高发季节。
若不认真防制,将会使采食被毒素污染的后5~15天出现症状,其临床表现如下。
急性病例:多发生于2~4月龄小,食欲旺盛和体格健壮的发病率高,体温升高或正常,表现为不吃食,可视粘膜苍白,后躯衰弱,粪便干燥,有时呈现站立一隅或头抵墙壁等神经症状,小多在中毒症状出现后数天内死亡,剖析可见贫血、出血和中毒性肝炎。
慢性病例:临床上多见慢性经过,患离群低头站立,有异食癖,拱背卷腹,可视粘膜初期苍白,后期黄染,有的眼、鼻周围皮肤发红,最后变为兰色,有的体表皮肤有紫斑,步态不稳,出现间歇性抽搐,角弓反张等。
割检主要病变为肝硬化、黄色脂肪变性、胸腹腔积液,肾苍白肿胀,淋巴结充血、水肿。
2.赤霉烯酮(F一2毒素)中毒这是一种生长在、高梁和小麦上的赤霉菌所产生的一种毒素,这种毒素主要侵害3~5月龄的仔,由于这种毒素是一种具有与雌性激素相类似作用的物质,生采食后皆出现雌激素综合症和雌激素亢进症。
临床上可见体温正常,食欲减少、呕吐;中小母和阉割的母有发情样征候:阴唇肿大、鲜红,阴道粘膜潮红,有的子宫或肛门脱出i公和去势公睾丸萎缩,包皮和乳头肿大,乳房隆起,性欲减退;妊娠母早产、流产;断奶母发情延迟或发情异常:分娩母产程延长,弱仔、死胎增多。
3.T一2毒素(或称单端孢霉烯族毒素)中毒T一2毒素是由赤霉菌所产生的另一种毒素,这种毒素的中毒是以呕吐和腹泻为主要特征。
急性:常在采食后半小时发病,精神不振,步态蹒跚,不食,呕吐,唇鼻周围皮肤发炎、口炎,流涎,腹泻,出血性肠炎。
猪霉菌毒素中毒症状及其防治方法
猪霉菌毒素中 毒症状及其防 治方法
2023-08-22
目录
01. 猪霉菌毒素中毒症状 02. 猪霉菌毒素中毒原因 03. 猪霉菌毒素中毒防治方法
猪霉菌毒素中毒症状
临床表现
食欲减退
生长缓慢 皮肤发红
腹泻
呼吸困难
神经症状
死亡
病理变化
01
消化系统:食欲减退、 呕吐、腹泻、便秘等
02
呼吸系统:呼吸困 难、咳嗽、气喘等
04
猪的免疫系统:免疫系统较弱的猪更容易受到霉菌毒素的影响
猪霉菌毒素中毒防治方法
预防措施
饲料管理:选择优质饲 料,避免使用霉变饲料
饲养环境:保持猪舍清 洁、干燥,通风良好
定期消毒:对猪舍、饲 料槽等进行定期消毒
疫苗接种:接种疫苗, 提高猪的免疫力
加强监测:定期对猪进行健康检查,及时发 现和治疗霉菌毒素中毒
治疗方法
01
早期发现:发现中毒症状后,立即取治
疗措施
02
药物治疗:使用抗霉菌毒素药物,如脱氧雪
腐镰刀菌烯醇(DON)脱毒剂等
03
营养补充:提供充足的营养,如维生素、
矿物质等
04
改善环境:保持猪舍清洁、干燥,减少霉
菌毒素污染
05
疫苗接种:接种疫苗,提高猪的抵抗力
康复护理
保持猪舍清洁、干燥,通风良好 提供充足的饮水,确保水质安全 加强营养,提高猪的抵抗力 定期进行猪的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并治疗疾病 加强饲养管理,避免饲料霉变 定期消毒,防止病原传播
03
神经系统:共济失 调、抽搐、昏迷等
04
泌尿系统:尿量减 少、尿色加深等
05
皮肤症状:皮肤红 肿、瘙痒、脱毛等
猪霉菌毒素中毒的防治
猪霉菌毒素中毒的防治叶永福 福建省漳州市农业局执法支队 363000中图分类号:S85812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3-4331(2007)07-0072-01 霉菌毒素是某些霉菌产生的有毒二次代谢产物,普遍存在于饲料原料中。
在阴雨天收获谷物、饲料加工、仓储及运输过程皆可产生。
南方在4~5月份是梅雨季节,加上高温高湿,饲料极易发生霉变。
目前饲料原料中的霉菌毒素普遍超标,猪采食带霉菌毒素的饲料后,会引起生产性能下降、种猪繁殖障碍、饲料利用率降低、免疫猪群抗体水平低下、抗病力下降等,给养猪业带来严重经济损失。
1 临床症状猪常在采食霉变饲料后4~15d 出现临床症状。
急性病猪表现采食量减少或不食,精神沉郁,口渴喜饮,体温正常,部分病猪可视黏膜苍白或黄染。
病猪全身无力,走路后驱摇晃,四肢无力。
尿黄,先便秘后拉稀,严重者粪便带血或血痢,病猪耳朵、腹下及四肢内侧常出现紫红色出血斑,有的病猪全身发黄,小猪3~5d 死亡。
慢性中毒猪表现精神萎靡,食欲明显减少,喜吃稀饲料,离群呆立,头下垂,消瘦和黄染、拱背、贫血,可视黏膜苍白,眼、鼻周围皮肤呈蓝紫色,粪便时干时稀,重者血便。
尿黄或茶色浑浊,部分病猪亦呈现冲跳、兴奋、狂燥不安,后期出现间歇性抽搐等神经症状,最后因衰竭而死亡。
母猪常表现阴户红肿,严重时出现繁殖障碍。
2 病理变化病死猪消瘦、黄染、贫血,皮下有出血点和出血斑,尤其是耳、腹、四肢内侧较为常见,心外膜和心内膜有明显出血点,肝脏呈土黄色或黄竭色、肿大有出血小点,坏死、质脆,胆囊肿胀或缩小,胆汁浓稠,脾脏有时可见出血性梗死,肾脏弥漫性出血或肿大,胃肠道常有出血性炎症,全身淋巴结水肿、充血。
慢性中毒病猪肝脏变硬,黄色脂肪变性,胆囊缩小,胆汁少且浓稠,黄疸,胸腹腔有黄色或黄红色积液,肾肿大苍白。
肩下腿前肌肉可见瘀血及斑状出血点。
3 综合防治1)立即停止饲喂所有怀疑霉变的饲料。
2)在饲料中添加改性材料制成的霉菌毒素处理剂才有效,如美国生产的“贼立消”。
猪霉菌毒素中毒症状及其防治方法
猪霉菌毒素中毒症状及其防治方法发霉的饲料对猪危害较大,这就要求养殖户一方面要保存好饲料,另一方面要对霉菌毒素有全面的了解,尽早发现发霉饲料,及时采取措施。
下面我们了解一下猪霉菌毒素中毒症状及其防治方法。
猪霉菌毒素中毒的临床症状
本病对猪肝、肾神经系统有毒害作用,可致癌,并引起猪免疫抑制,凝血障碍,生长受阻,中毒死亡。
2~4月龄的猪食欲减退或不食,消瘦、发痒,皮肤黏膜苍白或黄染,大腿内侧等处有出血斑,后肢无力,排血色或茶色尿,有的出现间歇性抽搐。
成年猪主要表现被毛粗乱,发痒,粪便干燥。
病情严重者全身黄染,头部水肿,出现神经症状甚至死亡。
母猪多流产、排血尿、贫血。
被感染的猪会出现免疫力低下,易感染其他病原。
尸体剖检可见病猪肝脏肿大、黄染、变脆,个别有豆粒大黄色颗粒,膀胱积尿,肾软,界限不清,全身皮肤、黏膜、肌肉有出血点。
猪霉菌毒素中毒的预防方法
防止饲料发霉,应使用新鲜玉米或其他优质饲料,尽量降低玉米的水分含量,应保证其水分含量在14%以下。
将饲料存放于通风干燥处,防止受潮。
储存饲料的仓库最好定期封闭消毒。
另外,大多数玉米发霉后表面发黄、发黑、发绿,而有些外观良好的玉米,胚乳已经发霉,还有的霉菌污染玉米后玉米为银白色,这些情况都应该引起饲养者注意。
猪霉菌毒素中毒的防治方法
首先停止饲喂发霉的饲料,更换新鲜饲料,内服盐类泻剂如硫酸钠、人工盐等。
用葡萄糖、维生素c拌料或饮水。
病情严重的猪可根据体重静脉输液,5%葡萄糖、5%维生素c、40%乌洛托品,皮下注射安钠咖等强心剂,同时注意多饮水。
猪霉菌毒素中毒的症状及防治方法
猪霉菌毒素中毒的危害及防治
猪霉菌毒素中毒的危害及防治猪霉菌毒素中毒是一种由于猪饲料中霉菌生长产生的毒素所引起的疾病。
猪霉菌毒素中毒对猪的健康和养殖业产生了重大的危害,因此需要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猪霉菌毒素中毒对猪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健康问题:猪霉菌毒素中毒会导致猪的免疫力下降,增加猪患病的概率,同时还会影响猪的生长发育和繁殖能力,使得猪的生产性能下降。
2. 经济问题:猪霉菌毒素中毒会造成猪的生产效益下降,影响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特别是在饲料价格高涨的情况下,饲料中毒素含量过高会导致大量猪只死亡或生长缓慢,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3. 食品安全问题:猪霉菌毒素中毒会导致猪肉中毒素残留,对猪肉的食用安全构成威胁。
如果人们食用了受到霉菌毒素污染的猪肉,会引发急性食物中毒的症状,如呕吐、腹泻、中毒性休克等。
为了防止猪霉菌毒素中毒的发生,可以采取以下几种防治措施:1. 饲养环境卫生:保持猪舍的清洁卫生,定期清理猪舍的霉菌积聚物,防止霉菌的滋生和繁殖。
2. 合理饲喂:合理搭配猪饲料,避免使用霉变、霉烂的饲料。
定期检测饲料中霉菌毒素的含量,保证饲料的安全性。
3. 添加防霉剂:可在饲料中添加一些有效的防霉剂,如顺铂、二氧化硅等,帮助抑制霉菌的生长。
4. 饲料储存:采取适当的饲料储存措施,如避免饲料潮湿、霉变,避免饲料与霉菌的接触。
5. 定期检测和监测:养殖场应定期对饲料和猪只进行检测,确保饲料中毒素含量的安全和猪只的健康。
猪霉菌毒素中毒对猪的健康和养殖业产生了重大的危害,必须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来预防和控制这种疾病的发生。
通过保持环境卫生、合理饲喂、添加防霉剂、饲料储存和定期检测监测等措施,可以有效降低猪霉菌毒素中毒的风险,保障猪只的健康和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生猪霉菌毒素中毒的临床症状与综合防治
中国动物保健2024.05摘要:霉菌毒素中毒是生猪养殖过程中常见的中毒性疾病之一,多由于生猪采食被霉菌毒素污染的饲料,从而引发机体新陈代谢出现紊乱,导致生猪肝脏、肾脏等组织器官发生病变,同时损伤其生长发育、繁殖性能、免疫功能,病情严重时可导致病猪发生死亡,对生猪养殖业造成严重的危害。
在生猪养殖过程中,严格控制饲料中霉菌毒素的含量,避免生猪摄入霉菌毒素而中毒导致死亡,成为养殖场重点防控工作内容。
本文对生猪霉菌毒素中毒的危害、发病原因、临床症状及综合防治进行了综述,以供养殖场防治生猪霉菌毒素中毒进行参考。
关键词:生猪;霉菌毒素;中毒;危害;防治生猪霉菌毒素中毒的临床症状与综合防治刘孝文1,艾建平2,杨光元1,邹兴桓1,朱启妍1(1.云南省镇雄县畜牧兽医站云南昭通657200;2.云南省镇雄县动物卫生监督所云南昭通657200)收稿日期:2023-07-03作者简介:刘孝文(1967.12—),男,云南镇雄人,副高级兽医师,主要从事畜牧兽医工作。
霉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且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生猪养殖饲料在长期存储过程中因储存条件不当则会发生霉变,从而产生作为初级代谢产物或次级代谢产物的霉菌毒素,具有无色无味的特点[1],其中多以黄曲霉毒素和玉米赤霉烯酮临床最为常见,其致病能力也存在一定差异性。
若生猪摄入相对较少的霉菌毒素,病猪表现的临床症状相对较轻,生长发育迟缓,临床未能及时发现治疗,毒素经过长时间积累,病猪临床可表现慢性中毒,严重影响其生产性能。
生猪霉菌毒素中毒后其免疫系统功能受到严重抑制,机体抵抗力明显下降,容易继发其余细菌性或病毒性传染病,导致病情进一步发展,临床症状更为复杂,最终发生死亡。
临床对于该病的防治原则为防重于治,因此在养殖过程中应注重饲料脱霉处理,严格把控饲料品质,方可有效降低生猪霉菌毒素中毒的发病率,促进生猪养殖的健康发展。
1霉菌毒素的危害1.1免疫功能抑制肠道为机体重要的免疫系统,是黏膜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机体产生免疫力起着重要作用。
猪黄曲霉毒素中毒的发病特点实验室检查与防治措施
猪黄曲霉毒素中毒的发病特点实验室检查与防治措施猪黄曲霉毒素中毒是一种常见的猪类疾病,由于饲料中存在黄曲霉产生的毒素引起。
下面将对猪黄曲霉毒素中毒的发病特点、实验室检查与防治措施进行详细介绍。
一、发病特点:猪黄曲霉毒素中毒的发病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猪只食欲下降,体重增长缓慢,甚至出现贫血;2.猪只的免疫力下降,易感染其他病原菌,如肺炎、腹泻等;3.猪只的肌肉组织萎缩,导致肌肉纤维结构破坏;4.猪只的生殖能力下降,易流产、畸形等现象;5.猪只的肝功能受到损害,导致肝炎等疾病。
二、实验室检查:为了明确猪黄曲霉毒素中毒的诊断,可以通过以下实验室检查进行确认:1.饲料样品检测:对猪只饲料样品进行黄曲霉毒素的检测,确定是否超标;2.尿液分析:对猪只的尿液进行分析,检测其中的生物标记物以确认中毒情况;3.猪只血液检查:血液常规、肝功能、免疫球蛋白等指标的检查,发现异常情况进一步确认猪只是否中毒;4.组织病理学检查:对猪只的坏死肌肉组织等进行组织病理学分析,了解疾病的病理变化。
三、防治措施:为了防止和控制猪黄曲霉毒素中毒,可采取以下防治措施:1.饲料管理:选用优质无霉变饲料,并对饲料进行包装密封,避免受潮霉变;2.环境卫生:清理饲料和猪圈卫生,并控制空气湿度,减少霉菌生长;3.添加剂应用:可以添加一定的酵料、消毒剂、抗氧化剂、吸附剂等,降低黄曲霉毒素的毒性;4.疫苗接种:可选择合适的猪类疫苗进行接种,增强猪只免疫力,减少疾病风险;5.及时治疗:一旦发现猪只中毒症状,应及时给予治疗,包括清除肠道毒素、修复损伤组织等。
猪黄曲霉毒素中毒是一种常见的猪类疾病,必须引起重视。
通过提高饲料管理和环境卫生,配合合理的添加剂应用和疫苗接种,通过实验室检查和及时治疗,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猪黄曲霉毒素中毒的发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猪霉菌毒素中毒的症状及防治方法
作者:李军红梁邦武
来源:《新农村》2018年第03期
猪霉菌毒素中毒除直接造成死亡外。
还可导致猪只生长发育将迟缓。
免疫受到抑制。
出现配种繁殖障碍并诱发多种疾病,给养猪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本文对猪霉菌毒素中毒的症状及防治方法做以分析,如下:
1病因分析
在自然界中,分布有很多种类的霉菌。
其能够在大部分谷物上寄生。
且其生存所需的条件较低,即在湿度为80%-100%、温度为28-32℃的环境中就能够大量生长繁殖,且在生长过程中能够分泌多种有毒物质。
如赤霉菌毒素、黄曲霉毒素等,其中危害较大且最普遍的霉菌是黄曲霉菌。
通常情况下,猪类饲料的主要成分是谷物农作物,如果这些谷物在加工过程中或者贮藏保管过程中没有妥善处理。
就非常容易发生霉变。
猪在饲养过程中。
如果采食这种生长有大量霉菌的饲料。
就会发生不同程度的霉菌毒素中毒。
2临床症状
黄曲霉毒素中毒可分为急性、亚急性、慢性。
急性型猪没有症状表现,突然倒地死亡;亚急性型体温升高1.0-1.5℃,精神沉郁、食欲减退、口渴。
粪便干硬呈球状带有黏液和血液。
可视黏膜苍白,后期黄染皮肤充血,出血,后肢无力。
步态不稳。
常呈大坐式;慢性型精神沉郁。
食欲减少,生长发育迟缓或停滞,逐渐消瘦,背毛粗乱,异食癖。
断奶仔猪发病急,精神沉郁、体温稍高或正常,口腔流延、不食、呕吐,呕吐物为绿色分泌物或饲料,腹泻。
排灰色稀便甚至血便,随病情发展,开始出现神经症状。
多表现为头抵墙壁、头颈弯向一侧。
数天后死亡。
哺乳母猪往往和仔猪一起发病。
临床症状为食欲不振,呕吐,体温升高,腹泻严重,泌乳减少或停止,通常3-7d恢复。
很少发生死亡。
赤霉毒素对母猪的危害最大,发情不规则,后备母猪假发情。
发情周期延长。
阴道黏膜骚痒,淤血水肿,分泌混血黏液。
外阴肿大,乳腺肿大,子宫颈水肿,细胞增生,脱肛,子宫脱出,受精率低,产仔少,产畸形仔,死胎或木乃伊儿。
出现早产、流产等症状。
保育猪患病后突然出现呕吐。
然后腹泻。
粪便由白色随后变为黄绿色或灰褐色。
其排泄物有未消化的饲料或混有血样。
病猪初期体温轻热,腹泻后体温下降明显,精神不振。
被毛粗乱无光泽,颤栗,严重口渴,迅速脱水,通常在2-3d内死亡。
架子猪、育肥猪也具有较高的发病率,表现为突然发生水样腹泻,粪便呈灰色或灰褐色,食欲减退、无力。
体重迅速减轻,部分病猪出现呕吐。
病程约7d。
3病理变化
对病死猪剖检可见霉菌毒素对猪只的肝脏、肾脏、胃肠道、脾、生殖道、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等都有不同程度的损伤。
仔猪病死后胃内充满未消化的哺乳料。
小肠内充满黄绿色或灰白色液状含有泡沫以及未消化的饲料,壁薄弹性降低,肠管膨胀。
呈半透明状,肝肿大,表面有坏死灶,肾脏色浅。
表面有出血点,肺表面隆起,呈黑紫色。
切开流出泡沫状血水。
胸腔和腹腔积液。
气管内有粘液。
大猪病死后有血沫从口腔流出,下颌淋巴结切开内有化脓灶,肺脏肿胀显著呈黑紫色,肝坏死,脾脏有梗死灶,回盲口肿胀。
4治疗措施
对症治疗。
病猪发生急性中毒时可先进行催吐,即按每千克体重皮下注射0.5m~藜芦碱。
一次即可见效;然后进行洗胃,即通过胃导管将适量的0.01%高锰酸钾溶液导入胃内进行洗胃;之后进行解毒,可按每千克体重使用由5mL,10%葡萄糖注射液、0.24mg地塞米松注射液和10mg维生素c注射液组成的混合溶液,采取静脉注射,每天1次,连续使用3-4天。
另外,如果病猪的肝脏发生损伤。
可按每千克体重肌肉注射44mg葡萄糖醛酸内酯注射液;如果骚动不安。
可按每千克体重肌肉注射2mg氯丙嗪注射液;如果呼吸困难,可按每千克体重肌肉注射5mg氨茶碱注射液。
以上药物每天使用1次,当症状消失后即可停止使用。
病猪发生慢性中毒时。
要立即停止饲喂发生霉变的饲料,改成饲喂新鲜且没有发生霉变的全价饲料。
增加鲜嫩青饲料的喂量,并在饲料中添加一定量的霉素吸附剂;配合在饮水中添加适量的葡萄糖、电解质多维,促使体内残留的毒素尽快排出,连续使用10天左右。
5预防措施
加强饲养管理。
防止饲料加工原料发生霉变,确保储存仓库环境干燥、通风良好。
温度控制在24℃以下,湿度控制在80%以下。
只要发现饲料发生霉变则要马上停止饲喂。
饲喂时必须严格控制喂料量,防止料槽中剩余过多的饲料而发生霉变,如果条件允许可每天对料槽进行1次清洗。
合理建设猪舍。
控制温度适宜。
干燥通风,光照充足。
定期消毒,创造良好的饲养环境。
饲料中使用脱霉剂。
目前。
在饲料中添加脱霉剂是用于避免发生霉菌毒素中毒的一种最常用方法。
有多种脱霉剂可用于饲料中。
选择时要遵守“只吸附毒素。
不吸附饲料营养物质”的原则。
目前,猪饲料中常用的脱霉剂主要有以下几种,即无机霉菌毒素吸附剂铝硅酸盐,其比表面积较大。
能够吸附霉菌毒素。
而天然的铝硅酸盐矿物具有较弱的吸附能力,且效率低下。
占有较大的饲料容量,会在一定程度上吸附营养物质。
直接在饲料添加具有较差的脱霉效果;甘露聚糖,是有机霉菌毒素吸附剂。
其是酵母细胞壁的活性成分,具有非常强的吸附霉菌毒素的能力。
且还能够有效抵抗其毒性,但由于制取成本很高。
目前只作为辅助成分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