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脑梗最佳治疗时间
脑梗死双抗治疗
![脑梗死双抗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6f32b6f3c281e53a5902ff57.png)
脑梗死双抗治疗
急性脑梗死的双抗治疗,是近年来大家经常使用,但常常滥用的一个治疗方案。
2021年AHA/ASA美国脑梗死和TIA二级预防指南中,第64页对双抗的适应症做出了如下的推荐:
•发病早期应用,最好发病在12-24内,最多不少超过7天。
•对象是非心源性的小卒中(NIHSS≤3)或高风险TIA (ABCD2评分≥4)。
•双抗的时间是21-90天。
急性脑梗死或者TIA患者的双抗治疗,一直是神经科津津乐道的话题。
但是,目前双抗有滥用的趋势。
对于脑血管病,双抗和单抗治疗疗效对比的临床研究由来已久,既往没有遵循上述三个原则的研究均以失败告终。
在这个领域,得到理想结果的研究有CHANCE研究、POINT研究、THALES研究,这些成功的研究在患者的选择中,都遵循了非心源性小卒中、早期、短程的双抗原则。
所以,无论你周围的人,使用双抗多么的泛滥。
始终要明白,双抗治疗的最佳策略和适宜人群一定是:非心源性的小卒中或高风险TIA、早期、短时间应用。
为此,2021年AHA/ASA美国脑梗死和TIA二级预防指南还专门
对非心源性卒中和TIA患者的抗血小板治疗策略做了一个流程图,具体如下,点击图片可以查看大图:
在2021年AHA/ASA美国脑梗死和TIA二级预防指南发布的同期,AHA/ASA还专门汇总了脑梗死和TIA双抗和单抗治疗的现有证据,同期发表了双抗与单抗对比的系统回顾。
该系统回顾的结论再次强调:
对于小卒中或高风险TIA患者,在发病后早期应用,且治疗时间小于90天,双抗比单抗更为有效。
然而,如果治疗时间延长,发病后晚期应用,双抗不比单抗更为有效,且增加了出血风险。
脑卒中分期
![脑卒中分期](https://img.taocdn.com/s3/m/22cac9f4aef8941ea76e05dc.png)
天欣泰血栓心脉宁片 更新时间:2008-1-30
【字体: 字体颜色】
脑梗塞分期:1、超早期:为脑梗塞发病的6小时内。发病时间短,未形成脑梗死,是缺血性中风治疗的最理想时机。若用溶栓等治疗方法,病人可能完全恢复。
2、早期:为脑梗塞发病的6—72小时内。脑组织缺血中心部分坏死,治疗目的是防止“中心梗死区”扩大。输液加口服药物改善中心梗死周边区供应,使其恢复正常。
大复方中药的治疗优势是作用靶点多,增效减毒效果好,不容易产生耐药性,但大复方也给二次研发带来了巨大的难度,我国把内含三种药材的复方丹参片二次研发成复方丹参滴丸用了4年的时间,而把10种成份的血栓心脉宁胶囊二次研发成天欣泰血栓心脉宁片用了8年时间,也是目前脑梗塞中药取得了非常理想的临床效果,为大复方的中药二次研发开辟了新方向。天欣泰血栓心脉宁片,是临床治疗脑梗塞长效性强,安全性高,剂型剂量合理,成份稳定的代表方剂,是脑梗塞患者用药防止复发,改善症状的首选良药(国家医保甲类中药)。
抗血小板聚集类西药:优点是能抑制血小板聚集,从而起到防止血液凝固,进而预防脑梗塞的作用。美国试验结果显示阿司匹林使首次脑梗塞发生率下降24%,是目前脑梗死防治中的最基本用药之一;缺点是47%的阿司匹林服用者都会产生抗药性,长期服用会产生脑、胃出血危险。代表产品:阿司匹林、氯吡格雷
3、急性后期:为脑梗塞发病的72小时—1周内。治疗目的是改善水肿的脑组织。输液加口服药物使梗死区周边组织功能继续得到改善,是二级预防开始的最佳时期,这一时期由于病情不稳定,经常有迅速的变化。该阶段以挽救生命和控制病情为主。
4、恢复期:脑梗塞发病的一周后—6个月期间。许多病人还留有语言障碍、肢体障碍等。应尽量减少病残,防治脑梗塞的危险因素,坚持口服用药以恢复功能、避免脑梗塞复发。在发病后,此阶段病情趋于稳定,病情会得到好转并有可能得到大幅度改善。轻度和部分中度患者可恢复较好水平,部分中、重度患者症状和体征将继续维持。
急性脑梗塞动静脉溶栓治疗指南及操作流程
![急性脑梗塞动静脉溶栓治疗指南及操作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90a5dc77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3942363.png)
急性脑梗塞动静脉溶栓治疗指南及操作流程急性脑梗塞是一种常见的急症危重疾病,如果不及时处理,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
溶栓治疗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可以帮助溶解血块,恢复脑血流,但是必须严格按照指南和操作流程进行操作,以确保安全和疗效。
以下是急性脑梗塞动静脉溶栓治疗指南及操作流程的详细介绍。
一、治疗指南1.治疗时机:急性脑梗塞的患者应尽早进行溶栓治疗,时间窗口通常为发病后4.5小时内。
特殊情况下,可能可以延长至6小时内,但这需要遵循更加严格的筛选标准。
2.患者选择:适合溶栓治疗的患者必须满足以下条件:年龄在18岁以上,症状明确,病程符合急性脑梗塞,发病时间可以明确,在治疗窗口内。
3.治疗禁忌症:溶栓治疗具有一定的风险,因此有一些禁忌症需要注意。
禁忌症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出血史、显著的高颅压、颅内肿瘤、颅内出血、短期内进行过大手术或外伤、未控制的高血压、抗凝治疗的禁忌、过去3个月内发生过颅脑外伤、动脉穿刺部位或其他血管插管部位出血等。
4.溶栓药物:目前常用的溶栓药物包括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和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UK)。
tPA是最常用的溶栓药物,但是有一定的副作用和风险,需要在严密监测下使用。
二、操作流程1.评估患者病情:首先,医生需要对患者进行完整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评估患者的病情和治疗的可行性。
同时,需要进行相关的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以获取更多的信息。
2.进行影像学评估:对确定患者是否适合溶栓治疗以及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案至关重要。
常用的影像学评估方法包括头颅CT和血管造影等。
3.筛选患者: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影像学评估结果,医生需要进行筛选,确保患者符合治疗指南和禁忌症。
4.患者知情:医生需要详细向患者及其家属解释治疗的目的、可能的风险和效果,取得知情同意。
5.确定溶栓治疗方案:根据患者的情况,确定溶栓药物、剂量和给药途径等。
6.药物准备:仔细准备溶栓药物,并按照相关规定进行记录和核对。
最新三基培训考试《急危重症早期识别》考试(有答案)
![最新三基培训考试《急危重症早期识别》考试(有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a9fea24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31.png)
2023年12月三基培训《急危重症早期识别》考试一、单选题(10题,5分/题)1.心跳骤停的黄金时间:(A)A:4-6分钟B:10分钟C:2-3分钟D: 15分钟2、创伤抢救的黄金时间:(D)A:4-6小时B:10分钟C:2-3 小时D: 1小时3.心肌梗塞最佳救治时间:(C)A:4-6小时B:10分钟C:2 小时D: 10小时4.急性脑梗塞的最佳黄金抢救时间:(C)A:4-6小时B:30分钟C:3小时D: 10小时5.心率的致命性指征:(A)A: ≥130;≤40B:≥90;≤60C: ≥100;≤50D: ≥60;≤306.呼吸的致命性指征:(B)A: >20-25;<6B:>30-40;<9C:>10-15;<12D>12-20;<107.体温的致命性指征:(A)A: >41;<36B:>40;<36C:>39;<36.5D: >40;<358.小于多少毫升是无尿:(A)A: 小于5ml/hB:小于10ml/hC: 小于20ml/hD:小于40ml/h9、在格拉斯评分中自动睁眼是几分:(A)A:4分B:10分C:2分D: 5分10.在格拉斯评分中回答正确是几分:(D)A:4分B:10分C:2分D: 5分二、多选题(10题,5分/题)1、生命体征的“八征”:( ABCD )A:体温、脉搏B:呼吸、血压C:神志、瞳孔D:尿量、皮肤黏膜2.ACS误诊的原因:( ABC )A:临床症状不典型B:心电图不典型C:心肌坏死标志物局限性3.主动脉夹层的分型:( AB )A:A型B:B型C:C 型4.肺梗死三联征:( ABC )A:呼吸困难B:胸痛C:咯血D: 行动障碍5.休克的临床表现:( ABCD )A:血压下降B:四肢冰冷C:面色苍白D: 脉搏无力6.休克的病因分类:( ABCDE )A:低量性休克B:心源性休克C:感染性休克D: 过敏性休克E:神经源性休克7.休克的治疗原则:( ABCDE )A:去除原因、诱因出血B:恢复有效循环血量C:纠正微循环障碍D: 增进心脏功能E:恢复正常代谢8.五大中心建设( ABCDE )A:胸痛中心B:卒中中心C:创伤中心D: 高危孕产妇中心E:儿童重症急救中心9.引起心跳骤停的6H:( ABCDEF )A:低血容量B:低氧C:酸中毒D: 血钾异常E:低体温F:血糖异常10.引起心跳骤停的6T:( ABCDEF )A:药物中毒B:心包填塞C:气胸D: 心脏栓塞E:肺栓塞F:创伤。
脑梗塞你了解多少
![脑梗塞你了解多少](https://img.taocdn.com/s3/m/ec124b65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97.png)
脑梗塞你了解多少1.什么是脑梗塞?所谓脑梗塞,是指各种因素导致的脑部血液供应障碍引发脑部缺血缺氧,引发脑组织发生缺血性坏死或出现软化灶。
脑梗塞严重危害着患者的生命健康,尤其急性脑梗塞危险性极大,患者可能出现短暂意识缺失症状。
一般来讲,治疗脑梗塞的最佳时间为发病三小时内。
2.脑梗塞的病因有哪些?非栓塞性脑梗塞主要与一下几种因素有关。
1.可能与动脉硬化症有关,如动脉血管壁发生粥样硬化后形成血栓。
2.可能与动脉炎有关,动脉发生炎性改变后,血管壁也会发生变性,管腔变狭窄,进而形成血栓。
3.可能与高血压有关,动脉壁发生透明变性后,动脉内膜可能破裂,进而导致血小板附着累积形成血栓。
4.可能与血液性疾病有关,如红细胞增多症,极易诱发血栓。
5.可能与机械压迫有关,脑血管受肿瘤压迫,血管可能发生闭塞。
、栓塞性脑梗塞主要与血流将固体、液体或气体等带入颅内,导致脑血管阻塞引发的疾病。
发病原因较为复杂,可分为心源性及非心源性两种。
其中心源性病变可能为急性心内膜炎或亚急性心内膜炎,常在心脏病基础上发作[1]。
在炎症作用下,病变内膜可形成赘生物,赘生物脱落后可随血液循环进入颅内,引发脑栓塞。
包括心肌梗塞、风心病、心脏肿瘤、先天性心脏、心脏手术等因素,均可能引发栓子脱落。
尤其伴有心脏疾病的患者发生房颤时,极易诱发栓子脱落引发脑梗塞。
而非心源性病变,主要与脂肪栓塞、脑静脉栓塞、肺静脉栓塞等因素有关,此外,还有部分栓子来源不明,也可诱发脑梗塞。
3.脑梗塞有哪些临床症状?(1)患者常伴有语言功能障碍,主要特征为失语,即无法正常表达内心想法,部分感觉性失语患者,无法听懂他人话语。
此外,还有部分患者伴有大舌头或语言含糊等症状。
(2)患者常伴有胳膊、腿无力症状,胳膊无法正常抬起,且手无法正常拿东西,甚至走路感觉抬不起腿,甚至走路时一瘸一拐。
(3)患者在微笑时常出现口角歪斜症状,此症状为脑梗塞患者典型临床症状。
(4)脑梗塞患者常伴有头痛、意识模糊或抽搐症状,大动脉闭塞数日后可能出现继发性水肿或意识障碍,病情严重者并发脑水肿,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
浅谈急性脑梗塞的溶栓治疗
![浅谈急性脑梗塞的溶栓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b493ac047375a417866f8fcb.png)
浅谈急性脑梗塞的溶栓治疗作者:徐莹来源:《健康必读·下旬刊》2011年第10期【中图分类号】R7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1)10-0068-01【摘要】探讨急性脑梗塞的溶栓治疗及治疗全程的护理配合,还浅析了治疗过程中常见的并发症及预防办法。
【关键词】急性脑梗塞;溶栓治疗;护理配合;并发症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作息等生活习惯的改变,脑梗塞已经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一大杀手,在所有疾病中死亡率在第三位,因此如何改善脑梗塞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已经成了刻不容缓的问题。
溶栓治疗是目前最科学有效的方法。
急性脑梗塞的溶栓治疗能有效缓解局部脑组织缺血缺氧的情况,减少脑组织的梗死面积。
1 溶栓治疗的常用药物和辅助检查的仪器1.1 尿激酶(Urokinase,UK)、前尿激酶(Prouroki—nase,pro—UK)、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issue plasminogenactivator,t-PA)是静脉溶栓治疗的常用药物。
其原理是将纤维蛋白酶激活,降解纤维蛋白和许多它的血浆蛋白,从而达到溶栓目的。
我国已有对国产尿激酶的试验,且受到了较好的效果,但要根据不同的个体采取适宜的剂量。
1.2 CT这一重要的影像学检查手段能排除其他的脑部疾病,对脑梗塞的早期病灶具有很好的诊断作用,有助于医生进一步设计出符合患者实际情况的治疗方案,若CT扫描中未发现梗死灶,患者无颅内压升高的症状,则患者还能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恢复部分神经功能。
还可以对患者的质量情况进行疗效评定,可分为完全再通,部分再通和未通,来帮助医生进行开展后续治疗。
但是CT只能检测浅表的病灶,不易分辨深部病灶,因此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核磁共振是急性脑梗塞最重要的辅助检查手段。
它对脑组织具有良好的分辨能力,能直观显示梗塞的部位和范围,检出发生梗塞的血管。
辅助一些其它的检测手段能及早发现病灶,并提示病灶中心的精准位置,有助于脑梗阻的及时发现和及早治疗。
急性脑梗抢救黄金4.5小时
![急性脑梗抢救黄金4.5小时](https://img.taocdn.com/s3/m/d5d47f16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fa.png)
03 急性脑梗死抢救案例
急性脑梗死抢救案例
1月2日晚20点,某某女士在家中突发言语含糊、右侧 肢体偏瘫,家人意识到患者可能是脑中风,便立即送 入医院就诊。 检查后发现,患者言语不清、考虑是急性脑梗死,此
时发病约1.5小时。于是,一场“生命与时间的 赛跑”开始了。
急性脑梗死抢救案例
时间就是大脑!救治急性脑梗塞,贵在 争分夺秒。
脑梗死黄金4.5小时
请牢记一个“时间窗口”——黄金4.5小时。对于 脑梗死患者来说,时间就是生命,因此识别中风 早期的临床症状尤为重要。
在生活中,一旦患者出现肢体麻木或者乏力、言语不清或言语理解困难、单眼或双眼视物困难或视物重 影、行走困难或者平衡失调、眩晕、无原因剧烈头痛等症状时,即应考虑到脑卒中的可能,尽早去医院就 诊。
仅仅40多分钟所有检查完成,并证实某某女士为左侧 基底节区大面积脑梗死。由于患者急性发病,此时距 离发病时间尚在静脉溶栓最佳“时间窗”内,且无溶栓 禁忌症。
04 急性脑梗死的急救静脉溶栓治疗是通过静脉应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 原激活物(阿替普酶)使血栓溶解、血管再通,挽 救缺血脑组织,恢复脑功能,其简便、安全、有效, 出血风险较低。
急性脑梗
“抢救黄金4.5小时”
目 录
CONTENTS
01 脑 梗 死 黄 金 4 . 5 小 时 02 识 别 脑 梗 早 期 临 床 症 状 03 急 性 脑 梗 死 抢 救 案 例 04 急 性 脑 梗 死 的 急 救 方 法
01 脑梗死黄金4.5小时
脑梗死黄金4.5小时
近年来,脑血管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并有年轻 化趋势,在幸存者中半数遗留不同程度的残疾。
什么是“脑梗死”? 脑梗死是由多种原因导致的脑血管狭窄或堵塞,引起神
急性脑梗死的治疗新进展
![急性脑梗死的治疗新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337594f7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af.png)
急性脑梗死的治疗新进展摘要:脑梗死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具有发病率、致残率及死亡率高的特点,不同的发病时期,有不同的临床表现。
其中,急性脑梗死是一种非常严重且危险的疾病,在患者发病后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将会对患者身心健康造成严重损害,甚至死亡。
所以,科学评估患者病情,为患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是非常有必要的。
鉴于此,本文以综述视角,就急性脑梗死的治疗新进展进行了探讨,主要从溶栓治疗、血管内治疗、降纤治疗、抗血小板治疗、抗凝、脑保护治疗、改善侧支循环治疗、外科治疗及其他治疗等九个方面进行分析、评价,力图在本文的综述分析帮助下,能够为临床医师如何选择急性脑梗死的治疗方法提供帮助。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治疗方法;最近进展脑梗死是指各种原因所致脑部血液供应障碍,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行坏死,出现相应神经功能缺损,多见于老年人。
随着中国步入老年化社会,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严重的负担。
急性脑梗塞发生后,血管内形成的栓子及缺血缺氧的脑组织如果得不到有效治疗,病情逐渐恶化,神经系统的临床症状会越来越严重[1],科学评估患者病情,实施有效的治疗尤为重要[2]。
所以,临床医师了解急性脑梗死的治疗新进展是非常必要的,在急性脑梗死患者病后给予科学的治疗方案,增加抢救的成功率,减少致残率及死亡率。
1溶栓治疗1.1“时间窗”治疗急性脑梗死发病后会引起脑组织发生缺血、缺氧性坏死,出现相应的脑神经功能缺损,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时间窗内给予血管再通治疗,因此,在最短时间内采取有效的治疗,是确保患者生命安全的关键。
近年来国家积极推进脑卒中中心的发展,为更多的急性脑梗死患者赢得了时间,保障了生命。
时间就是“大脑”,时间就是生命,在为患者实施溶栓治疗时应该科学地选择溶栓治疗的“时间窗”,才能保障治疗的有效性,改善临床症状[3]。
通过相关研究分析探讨得出,急性脑梗死发病后6h内为最佳溶栓治疗时间[4],超过6小时后恢复血流,可引起再灌注损伤、继发出血和脑水肿。
社区急性脑梗塞用药
![社区急性脑梗塞用药](https://img.taocdn.com/s3/m/faa11affc1c708a1284a44ea.png)
小 结
期望
• 相比较抗血小板而言,静脉溶栓和机械取栓的效 果明显增加,静脉溶栓和机械取栓后立竿见影的 效果相信我们都见过不少。 • 我们要尽可能提高接受静脉溶栓和机械取栓治疗 患者的比例。 • 社区医生可能是第一时间与患者接触的专业人士 ,所以我们社区医生的责任……
ESSEN评分
目录
• 一、概念 • 二、评分量表
三、用 药 情 况
• 指南推荐
1. 对于具有高卒中复发风险(ABCD2 评分 ≥ 4 分) 的急性非心源性 TIA(根据 24 h 时间定义) 轻型卒中(NIHSS 评分 ≤ 3 分)急性期患者 (起病 24 h 内)。 应尽早给予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 21d(氯 吡格雷首日负荷量 300 mg)。随后氯吡格雷单药治 疗(75 mg/d),总疗程为 90d。此后,氯吡格雷、 阿司匹林均可作为长期二级预防一线用药(I 类、A 级证据)
住 院
出院
感觉
NIHSS 评分量表
0=正常,没有感觉缺失 入院 1 =轻到中度,患侧针刺感不明显或为钝性或仅有触 觉 2=严重到完全感觉缺失,面、上肢、下肢无触觉 0=正常,无失语 1 =轻到中度:流利程度和理解能力有一些缺损,但 表达无明显受限。 2 =严重失语,交流是通过病人破碎的语言表达,听 者须推理、询问、猜测,能交换的信息范围有限,检 查者感交流困难。 3=哑或完全失语,不能讲或不能理解 0=正常 1 =轻到中度,至少有一些发音不清,虽有困难,但 能被理解 2=言语不清,不能被理解 9=气管插管或其他物理障碍 0=没有忽视症 1 =视、触、听、空间觉或个人的忽视;或对任何一 种感觉的双侧同时刺激消失 2 =严重的偏身忽视;超过一种形式的偏身忽视;不 认识自己的手,只对一侧空间定位
急救中心急性脑血管病救治考核试卷
![急救中心急性脑血管病救治考核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1c70b955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8c.png)
A.控制高血压
B.控制糖尿病
C.长期服用阿司匹林
D.增加盐分摄入
14.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出现吞咽困难,以下处理措施正确的是:()
A.鼓励患者多饮水
B.避免经口进食,改为鼻饲
C.鼓励患者强行进食
D.观察患者吞咽困难情况,无需特殊处理
15.关于急性脑血管病的病因,以下哪项是错误的?()
A.头部CT
B.头部MRI
C.脑血管造影
D.腰椎穿刺
6.急性脑血管病的并发症可能包括:()
A.肺炎
B.消化道出血
C.肾功能衰竭
D.脑积水
7.以下哪些是急性脑血管病的预防措施?()
A.健康饮食
B.规律运动
C.控制血压
D.戒烟限酒
8.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康复治疗的目的有:()
A.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B.改善神经功能障碍
5.急性脑出血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是_______。
6.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康复治疗中,最常用的物理治疗方法是_______。
7.下列药物中,不属于抗血小板药物的是_______。
8.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出现吞咽困难时,应采用的饮食方式是_______。
9.急性脑血管病的预防中,建议每日食盐摄入量控制在_______克以下。
A.意识障碍加重
B.肢体瘫痪加重
C.血压下降
D.呼吸困难加重
二、多选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急性脑血管病的常见病因包括:()
A.高血压
B.动脉硬化
C.糖尿病
D.吸烟
2.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表现可能包括:()
1.5T超导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在诊断急性脑梗死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1.5T超导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在诊断急性脑梗死中的应用价值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ca27d8ae518964bce847c02.png)
1.5T超导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在诊断急性脑梗死中的应用价值分析摘要】目的研究分析1.5T超导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在诊断急性脑梗死的应用价值。
方法随机抽取2017年9月-2018年9月我院接收并实施治疗的急诊脑梗死患者350例临床资料做回顾性研究分析,所有患者均予以DWI检验。
对其检验结果予以比较分析。
结果依照诊断结果显示,DWI在诊断急性脑梗死中的特异性及敏感性均达到100%。
350例患者在DWI成像均表现为明显高信号,其中217例T1WI和T2WI均无明显异常信号,56例T2WI显示稍高信号,T1WI无明显异常信号, 77例患者T2W1显示较高信号,T1WI呈稍低信号。
结论在急性脑梗死诊断中,运用1.5T超导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可明显提高急性脑梗死的检出率,可广泛运用于临床并推广。
【关键词】1.5T超导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急性脑梗死;诊断;应用价值分析脑梗死作为病发率较高的脑部疾患,好发于中老年人群,严重威胁人们身体健康。
其中糖尿病、高血压及超重、饮食长期不规律等均属于常见诱发因素,且发病后以语言不利、谵妄、突然昏倒、口眼歪斜等为主要临床表现[1]。
若患者未予以及时有效的治疗可造成严重并发症,进一步影响患者生存质量,甚至危及生命。
本研究主要探讨分析1.5T超导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在诊断急性脑梗死的应用价值,详细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随机抽取2017年9月-2018年9月我院接收并实施治疗的急诊脑梗死患者350例临床资料做回顾性研究分析,其中男性179例,女性171例,年龄59-78岁,平均年龄(68.50±9.50)岁;患病入院时间4-70h,平均时间(36.50±33.50)h;所有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发声不清晰、无法发声或偏瘫等临床症状。
且所有患者均在入院后接受CT常规检查,以排除脑出血。
1.2方法仪器选用GE公司1.5T超导磁共振,扫描参数如下:DWI:TR/TE参数设置为1000ms,b值设置为1000s/mm2,T1WI:TR/TE参数设置比为500:25ms,其n值设置为0。
脑梗死的双抗标准
![脑梗死的双抗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8474d955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30.png)
脑梗死的双抗标准
脑梗死的双抗标准通常指使用两种抗血小板药物进行联合治疗,目的是预防脑梗死的复发和改善预后。
以下是关于脑梗死双抗标准的一些建议:
1. 药物选择:常用的双抗药物包括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
阿司匹林是一种非甾体抗炎药,具有抗血小板作用;氯吡格雷是一种ADP受体拮抗剂,也能抑制血小板聚集。
2. 用药时机:对于急性脑梗死患者,通常在发病后24小时内开始双抗治疗。
这是因为脑梗死发生后,血小板会在梗死区域聚集,形成血栓,导致梗死面积扩大。
尽早开始双抗治疗可以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梗死面积进一步扩大。
3. 持续时间:双抗治疗的持续时间因患者情况而异。
一般来说,对于大多数患者,双抗治疗应持续数周至数月,然后逐渐过渡到单抗治疗。
在某些情况下,如存在高危因素或梗死面积较大时,双抗治疗可能需要更长时间。
4. 监测和调整:在双抗治疗期间,需要定期监测患者的血小板计数、凝血功能等指标,以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同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监测结果,医生可能会调整药物剂量或更换药物,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双抗治疗并非适用于所有脑梗死患者。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如年龄、病情严重程度、合并症等)进行综合评估,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因此,在接受双抗治疗前,患者应咨询专业医生,了解治疗方案、风险和预期效果。
急性脑梗死保守与介入治疗效果比较
![急性脑梗死保守与介入治疗效果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39e0ba323c1ec5da51e2704a.png)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8年第18卷第56期93投稿邮箱:sjzxyx111@急性脑梗死保守与介入治疗效果比较张英亮(河北省衡水市冀州区医院,河北 衡水 053200)摘要:目的 对比血管介入与保守方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分析介入技术对脑梗死的疗效、不良反应以及预后和临床推广价值。
方法 研究对象来源于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6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
对照组接受保守治疗;观察组接受血管介入动脉溶栓治疗。
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住院时间。
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93.75%显著高于对照组67.65%,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住院天数较对照组明显缩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血管介入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快,基本治愈率高,安全性高,效果更为理想,能有效促进生活质量提高,适于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介入治疗;脑梗死;疗效;预后;动脉溶栓中图分类号:R743.33 文献标识码:A DOI: 10.19613/ki.1671-3141.2018.56.069本文引用格式:张英亮.急性脑梗死保守与介入治疗效果比较[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56):93.0 引言近年来由于我国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以及人口的明显老龄化,尤其是目前中国人饮食配搭的不科学性,脑血管病目前已经成为了城乡居民的首位死亡原因[1]。
其中,颅内、颅外大血管的狭窄所导致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所占的比重最大[2]。
脑梗死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约占脑血管病的75%[3]。
急性脑梗塞有发病突然、发病率高、致死率高特点[4]。
若未能及时治疗有生命危险[5]。
以前临床上多采用静脉输液、口服药物等保守治疗的方法,虽然取得了一定疗效,但总体上感觉不理想。
介入技术是一项更适用于基层医院,简便、实用的治疗脑梗死疾病的方法,我国近年来,随着血管内介入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介入诊疗技术越来越多地被用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防治。
溶栓时间窗的界定
![溶栓时间窗的界定](https://img.taocdn.com/s3/m/1b8fc186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f21fc68.png)
溶栓时间窗的界定
溶栓时间窗是指患者发生急性脑梗死后,通过溶栓治疗能够有效恢复脑部血流、减轻脑损伤的时间范围。
这个时间段内,溶栓治疗的效果最佳,能够最大程度地减少脑梗死后遗症的发生。
急性脑梗死后,脑细胞在几分钟内就会开始坏死,因此及时恢复脑部血流至关重要。
溶栓药物能够分解堵塞血管的血栓,恢复脑部血流。
但是,溶栓药物也有其使用时机,只有在脑细胞尚未大量坏死之前使用,才能取得最佳效果。
一般来说,溶栓时间窗的界定主要基于以下两个方面:
症状出现时间:从患者出现脑梗死的症状开始计算时间,通常在症状出现后的3-4.5小时内是溶栓治疗的最佳时机。
这是因为在这个时间段内,脑细胞尚未大量坏死,溶栓治疗能够最大程度地恢复脑部血流,减轻脑损伤。
影像学检查结果:通过头颅CT或MRI等影像学检查,可以确定脑梗死的部位和范围,以及是否存在出血等禁忌症。
这些检查结果可以为医生提供更准确的判断依据,确定患者是否适合进行溶栓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溶栓治疗虽然能够有效恢复脑部血流,但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和禁忌症。
因此,在进行溶栓治疗之前,医生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和检查,确保患者符合溶栓治疗的适应症,并排除禁忌症。
同时,在溶栓治疗过程中,医生也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治疗效果。
总之,溶栓时间窗的界定是急性脑梗死治疗中非常关键的一环。
只有在最佳的时间窗内进行溶栓治疗,才能最大程度地恢复脑部血流、减轻脑损伤,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预后。
因此,对于急性脑梗死患者来说,及时就医、接受专业的评估和治疗至关重要。
脑梗错过溶栓“时间窗”,该如何治
![脑梗错过溶栓“时间窗”,该如何治](https://img.taocdn.com/s3/m/c51dd6fa9b89680203d825a4.png)
到 送 院 已经过 了 5 个 小时, 这 该 怎 么 办?
@广 西 医科 大学 附鸽 医院主任 医
狭 窄或 闭 塞情 , 条什 允 许的 院 可 行 D s A 通术 、 机械取栓或支架成形 术 随 着医学 技 术的不 断发 展, 观 任针 对颅 内 火动 脉 闭 塞彳 丁r新 型的 介入治
~
危 急: 救; { ; 脑 梗 黄 金 时 问 R布 4 . 5 小 时
急 性呐 梗 , 足 指 脑 供 m 突 然 中 断 后 导 致 的 脑
组 织 坏 死 。通 常 主 要 垃 } { { 于供 应 脯 部 m液 的动 脉 ¨ { 现 粥样硬化和 I 栓 形 成 , 使 管 腔 狭 窄 甚 至 闭塞 , 导 敛 灶 性 急 性 脑 供 ¨ I L 不足m f 发 病 。在 神 经 内科 临床 1 作中 , 脑 m管 病 最 为常 , 也 是 危 及广 大 人 群 众 健 康 的 重要杀 f
。
哮 喘 患 者 应 备 好 支 气 管 扩 张 气 雾 剂 ≥“
绞痛和肠痉 挛者可备解痉药 复方颤 茄 片
;
警惕 : 家 属 勿 大意 错 过 最 佳 治 疗 时 同
口前 认为 , 在脑梗 的超 期 ( 指发病 4 . 5 小时 以内 ) 应 积极 给 予动静脉溶栓治疗 , 对于患者及家属来说 , 一 方面要求 症状 m现 以后尽快 到具 备溶栓条件 的医院就 诊; 时还要求患 者及家 属 认识到溶栓的重要性 , 积极 配合医生进行溶栓治疗 , 最大限度地节约时问 。
为过 r 这 个时间 , 急性突 发的脑梗就不 能采用 “ 静脉溶 柃” 的办法 治疗 _ r。临床上 , 相 当多的患者就是 因为延 时问 , 失去了治疗的最佳 时间和办 法 , 从而 导致过 高
急性脑梗死在不同时间窗溶栓治疗及护理干预对患者预后的影响
![急性脑梗死在不同时间窗溶栓治疗及护理干预对患者预后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6f3ccb721ed9ad51f01df21a.png)
综上所述 , 心理干预护理 能够有效地改善恢复期 精神分裂
患者焦虑 、 抑郁 的情绪 。 4 参考文献
[ I ] 罗 炯, 马 辛, 母生梅 , 等. 注射用利培酮微球治 疗精 神分裂症 的疗效和安全性研 究 [ J ] .中华精神科 杂志 , 2 0 1 0 , 4 3
虑、 抑郁的心情 , 帮助患者提高社会适应性 , 改善社会功能 。
者的精神症状及 自 我认知力可在药物辅助下 得到不 同程度改 善, 此阶段为精神分裂症的恢复期 。患者可在此 阶段 回归到社 会, 可出现一系列精神分裂恢复期心理情绪问题。 心理干预护理是一种新型护理干预模式 , 在 临床其他精神 疾病中取得较高效果 J 。研究显示 , 心理护理能够显著改善反 应性精神病的症状 , 并且改善患者 的预后l 4 】 。用于恢复期精神 分裂患者护理较少报道 , 本组研究主要通过护理人员 主动与处 于精神分裂恢复期患者交流沟通 , 耐心地讲解精神分裂疾病发 生、 发展和转归 知识 , 帮助 患者稳定 情绪 , 避免患 者 的焦虑情
区 的血 流量 , 缓 解患 者 的神 经 功 能 损 伤症 状 等 。在 不 同 时 问 窗
辛伐他汀等进行治疗 。对照组 : 对照组患者使用 阿司 匹林 、 辛
伐 他 汀 等 药物 进行 治 疗 。 1 . 2 . 2 护 理 方法 : 对照组 : 常规 护理 。对 患 者 进 行 生 命 体 征 的 观察 监 测 、 告 知患 者 、 患 者 的家 属 , 治 疗 中 的相 关 注 意 事 项 。观 察组 : 护理干预。
代药物应用 , 2 0 1 0 , 4 ( 2 ) : 2 1 4 .
[ 收稿 日 期: 2 0 1 4 — 1 0 — 1 0 编校 : 李晓飞]
外科学题了解脑梗死手术的手术时间窗选择
![外科学题了解脑梗死手术的手术时间窗选择](https://img.taocdn.com/s3/m/41f94c90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9f.png)
外科学题了解脑梗死手术的手术时间窗选择脑梗死是指由于脑血管病变引起的脑部供血不足,导致脑组织发生缺血和坏死的疾病。
脑梗死普遍认为是急性、紧急的情况,需要尽快进行手术治疗以减少患者的神经功能损害。
而脑梗死手术的手术时间窗选择是指在脑梗死发生后,医生需要在一定时间范围内进行手术治疗,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本文将介绍脑梗死手术时间窗选择的相关知识,并分析各个时间窗的特点及适用场景。
1. 引言脑梗死是一种常见的神经血管病,严重程度与发生后的抢救治疗密切相关。
脑梗死的手术治疗时间窗选择是决定患者病情转归的重要因素。
本文将重点探讨脑梗死手术时间窗选择的依据和推荐。
2. 脑梗死手术时间窗的概念及意义脑梗死手术时间窗是指发病后一定时间范围内进行手术切除血栓或修复血管,以恢复脑部的血液供应,减少脑组织进一步损伤,以达到保肢、挽救生命并改善神经功能的目的。
脑梗死手术时间窗的选择取决于多种因素,如患者个体差异、脑部病变程度、手术技术水平等。
3. 脑梗死早期手术时间窗脑梗死的早期手术时间窗为发病后4.5小时内,此期内手术的主要目的是尽早恢复脑部的血液供应。
在早期手术时间窗内,血栓切除或血管修复手术的治疗效果较好,可以减少脑部神经功能的损伤。
然而,早期手术风险较大,需要高水平的外科医生和团队进行操作。
4. 脑梗死中期手术时间窗脑梗死的中期手术时间窗为发病后4.5小时至24小时内,此期内手术的效果相对较好。
在中期手术时间窗内,手术治疗仍能有效改善脑部供血不足,减少梗死范围的进一步扩大。
由于手术时间窗的延长,相对于早期手术,中期手术的手术风险相对较低。
5. 脑梗死迟期手术时间窗脑梗死的迟期手术时间窗为发病后24小时至72小时,此期内手术的效果相对较弱。
在迟期手术时间窗内,手术的主要目的是减少脑部梗死范围的进一步扩大,降低脑部血管的再次堵塞风险。
然而,迟期手术对于脑组织的恢复和神经功能的改善效果有一定限制。
6. 脑梗死晚期手术时间窗脑梗死的晚期手术时间窗为发病后72小时以上,此期内手术的效果较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急性脑梗最佳治疗时间
急性脑梗发作的时候,往往使人措手不及,这时候往往会错过最佳的治疗时间,我们知道急性脑梗有一个治疗的最佳时间,如果耽误了治疗,常常会导致比较严重的并发症,引起一定的后遗症问题,甚至会导致患者死亡,这一个最佳的治疗时间一般是指六小时,如果能在六小时内及时进行治疗,会使危害降到最低。
★急性脑梗最佳治疗时间
当脑梗塞发病的时候,如果是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会直接让患者的生命受到威胁,因此,在了解到自己患有脑梗塞的时候,首先就需要您了解一下脑梗塞最佳治疗时间,及时的采取治疗。
在脑梗塞急性发作期的6小时内,是得到最有效治疗的黄金时段。
患者如果在这个时限内没有任何的急救措施,后果将不堪设想。
超过12小时的,绝大部分脑细胞都将由缺血发展到坏死。
一旦脑细胞发生坏死,则是“不可逆”的,即不会再逆转为正常细胞,那么肢体的瘫痪和失语就不易恢复了。
★6个小时
而在这6个小时内,最佳的脑梗塞治疗方式是溶栓治疗。
如果患者不宜用溶栓治疗,也可依据自己病情选择其他药物进行治疗。
但总体来说,疗效都不如溶栓治疗来得好。
经过急救的脑梗塞患者,只要神志清楚,没有任何发病状况,身体各生命体征平稳有序,就可在48小时后进行循序渐进的康复锻炼。
脑梗塞的治疗方案分为两期
分别是急性发作期和恢复康复期。
急性发作期的脑梗塞治疗多采用输液模式。
患者在昏迷或突发意外情况时,难以进行口服药的输送。
而在这病情危急时刻,又急需药物控制。
这个时候,只有选择静脉输液的迅速供给,才能发挥疗效,有利于病情稳定。
其实对于脑梗塞治疗的时候,不但要注意了解脑梗塞最佳治疗时间,在首期治疗之后的恢复阶段同样需要注意,脑梗塞的恢复阶段患者不但要注意积极的进行治疗,而且其家属要注意做好患者生活中上的护理,只有两者结合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