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润滑系剖析
第七章发动机润滑系.ppt

成油膜可以提高密封性,防止漏气和漏油。 5、防锈作用:在零件表面形成油膜,防止零件生锈。 6、液压作用:利用润滑油作液压油。 7、缓冲作用:在运动零件表面形成油膜,吸收冲击减小
二、机油滤清器
作用: 使循环流动的机油在送往运动零件表面之前,滤去机 油中的金属屑和大气中的尘埃及燃料燃烧不完全所产 生的炭粒。
分为全流式和分流式。 全流式:串联在机油泵和主油道中间,进入主油道的全
部润滑油通过它。 分流式:和主油道并联,只过滤机油泵送去的部分润滑
油,滤去杂质后流回油底壳 目前,轿车上采用全流式滤清器,而货车和工程
特点:结构简单、加工方便、效率高, 功率损失小,工作可靠、使用寿命 长
应用:捷达、桑塔纳、奥迪、切诺基等 轿车
转子式机油泵
进油腔 泵壳
外转子 机油
内转子 出油腔
转子式机油泵
组成:内、外转子,泵体,泵盖,进、出油腔等组成。 工作原理:内转子固定在机油泵的传动轴上,外转子自由
地安装在泵体上,并与内转子啮合转动。内、外转子之 间有一定的偏心距。内转子比外转子少一个齿。转子的 外廓形状为次摆线。当机油泵工作时,主动轴带动内转 子旋转,内转子则带动外转子朝同一方向旋转。由于内、 外转子工作面的轮廓是一对共轭曲线,因此可保证两个 转子相互啮合时既不干涉也不脱离。内、外转子间的接 触点将外转子的内腔分成和内转子齿数一样的工作腔。 当某一工作腔转过进油口时,容积增大,产生真空,润 滑油经过进油口被吸入工作腔内,当该工作腔转过出油 口时,容积减小,油压升高,润滑油经出油口被压出。 特点:结构紧凑、重量轻、外形尺寸小、泵油量大、供油 均匀度好、噪声小、成本低、 应用:夏利轿车、红旗轿车
润滑系课件

• 2、 集滤器 • (1)作用: • 防止较大的机械杂质进入机油泵。它装在 机油泵之前。
• (2)类型 • 有固定式和浮动式两种。目前多用固定式。 • 固定式集滤器的构造与工作情况
工作原理
• 吸油管总成的上端有与机油泵进油孔连 接的凸缘,下端与滤网支座中心固定连接。
三、发动机润滑系组成与润滑油路
➢1、组成:油底壳、机油泵、集滤器、粗滤器、
细滤器、主油道、阀
➢2、润滑油路:
➢ 机油→集滤器机油泵10%到细滤器油底壳
➢
90% 到粗滤 器 主 油道
曲轴主轴承连杆轴承油底壳
➢ 油底壳
凸轮轴轴承摇臂轴
➢
正时齿轮
➢
机油泵、分电器驱动轴
➢
空压机
• 3、 润滑系中各阀的作用 • (1)限压阀:装在机油泵端盖上。
润滑系课件
• 2、 清洁:
• 润滑系通过润滑油的 流动,将零件表面的磨 料冲洗下来,带回到曲 轴箱。
• 3、冷却:
• 润滑油流经零件表面时可吸 收其热量并将部分热量带回 到油底壳散入大气中,起到 冷却作用。
4、 密封: 密封气缸壁与活塞、活塞环与环 槽之间的间隙。
5、防蚀: 防止或减轻零件锈蚀和化学腐蚀 的作用。
二、发动机的润滑方式
• 1、压力润滑:是对负荷大、相对运动速度 高(如:主轴承、连杆轴承、凸轮轴轴承等) 的零件,以一定压力将机油输送到摩擦面 间隙中进行润滑的方式。
• 2、飞溅润滑:是对外露、负荷较轻、相对 运动速度较低(如:活塞销、气缸壁、凸轮 表面和挺杆等)的工作表面,依靠运动零件 飞溅起来的油滴或油雾进行润滑的方式。
工作腔从进油腔转过时,腔内容积增大,产生真空吸力,机油便经 进油口被吸入。当该工作腔与出油腔连通时,腔内容积减小,油压 升高,机油便经出油口压出去。
润滑系统PPT课件

浮子式集滤器
分流离心式机油滤清器
3) 机油散热器、 冷却器
降低机油温度,保 持润滑油一定的粘 度。
4) 阀门
(1) 限压阀 限压阀用以限制润滑系中机油的最高压力。
(2) 旁通阀 旁通阀用以保证润滑系内油路畅通,当机油滤 清器、机油散热器堵塞时,机油通过并联在这 些部件上的旁通阀直接进入润滑系的主油道, 防止主油道断油。
第7章 发动机润滑系统 1. 概述 2. 润滑油路 3. 润滑系的主要部件 4. 曲轴箱通风装置
摩擦的危害
❖发动机克服摩擦消耗功率,导致有效 功率减小;
❖加速工件表面模损; ❖磨擦生热可能使工件表面烧损,降低
零件的使用寿命。
因此为了保证发动机正常工作,就必须
对相互运动零件表面进行润滑。润滑的 作用是在摩擦表面上覆盖一层润滑油, 使相互运动的零件表面之间形成一层薄 的润滑油膜,以减小摩擦阻力,降低功 率损失,减轻零件磨损,延长使用寿命。 将润滑油送到运动部件表面而实现润滑 的系统称为发动机的润滑系统。
2) 强制通风
从曲轴箱抽出的气体导入发动机的进气管,吸入气缸再 燃烧。这种通风方式称为强制通风,汽油机一般都采用 这种曲轴箱强制通风方式,这样,可以将窜入曲轴箱内 的混合气回收使用,有利于提高发动机的经济性。
4. 曲轴箱通风装置
•机油
(1)“SAE”用来评定机油粘度,后面跟随的数字由5至50不等, 数字越大机油越稠,反之越稀。冬季润滑油: SAE0W、 SAE5W、 SAE10W、 SAE15W、 SAE20W、 SAE25W;非冬季润滑油有: SAE20、 SAE30、 SAE40、 SAE50。 SAE10W-30?
(2)“API”是评定机油优劣级数的,它用“S”表示汽油, “C”表示柴油,随后的英文字母表示机油级别。“A”是最低 级,“H”是最高级,常用的有“C”、“D”和“F”等级别, 例如“API CD”就表示“API”标准中用于柴油机的“D”级机 油。
汽车发动机的构造与维修(第二版)电子演示文稿润滑系构造与维修

9、我们的市场行为主要的导向因素,第一个是市场需求的导向,第二个是技术进步的导向,第三大导向是竞争对手的行为导向。21.8.1721.8.17Tuesday, August 17, 2021 10、市场销售中最重要的字就是“问”。15:21:1715:21:1715:218/17/2021 3:21:17 PM 11、现今,每个人都在谈论着创意,坦白讲,我害怕我们会假创意之名犯下一切过失。21.8.1715:21:1715:21Aug-2117-Aug-21 12、在购买时,你可以用任何语言;但在销售时,你必须使用购买者的语言。15:21:1715:21:1715:21Tuesday, August 17, 2021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21.8.1721.8.1715:21:1715:21:17August 17, 2021 14、市场营销观念:目标市场,顾客需求,协调市场营销,通过满足消费者需求来创造利润。2021年8月17日星期二下午3时21分17秒15:21:1721.8.17 15、我就像一个厨师,喜欢品尝食物。如果不好吃,我就不要它。2021年8月下午3时21分21.8.1715:21August 17, 2021 16、我总是站在顾客的角度看待即将推出的产品或服务,因为我就是顾客。2021年8月17日星期二3时21分17秒15:21:1717 August 2021 17、利人为利已的根基,市场营销上老是为自己着想,而不顾及到他人,他人也不会顾及你。下午3时21分17秒下午3时21分15:21:1721.8.17
结构与安全阀相同,当机油滤清器堵塞时,使滤清器短路,保证 机油供应。
7.3 润滑系统的检查与维间隙
《润滑系构造与维修》课件

智能润滑系统采用传感器和智能化算法,实时监测设备的润滑状态,自动调整润滑剂的 供给量和时间,以适应不同工况和设备需求。这有助于减少不必要的润滑和维修成本,
提高生产效率。
润滑系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应用与发展
总结词
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不断扩大,润滑系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应用与发展成为新的研究热点。
维修后的检查与调试
功能测试
对润滑系进行功能测试,确保其正常工作。
参数调整
根据测试结果,对润滑系相关参数进行调整 ,使其达到最佳工作状态。
清洁与整理
对维修现场进行清理,确保车辆内部整洁。
记录与归档
对维修过程和结果进行记录,归档相关资料 ,为日后维护提供参考。
05
润滑系的发展趋势与 展望
新型润滑油的开发与应用
润滑油冷却器故障与维修
润滑油冷却器故障
润滑油冷却器无法正常工作,可能是 由于冷却器的内部堵塞、冷却器的散 热片破损或冷却器的密封件老化等原 因。
润滑油冷却器维修
需要清洗冷却器的内部,更换破损的 散热片,检查密封件是否老化,如有 需要,应及时更换。
曲轴箱故障与维修
曲轴箱故障
曲轴箱内部润滑不良,可能是由于曲轴箱内部的润滑油不足或润滑油质量差等原因。
支持。
车辆检查
对车辆进行初步检查, 确定润滑系故障类型和
程度。
维修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遵循操作规程
按照维修手册和操作规程进行维修,避免因 操作不当造成二次损坏。
清洁与检查
对润滑系零件进行彻底清洁,检查是否有磨 损、裂纹等损伤。
零件保护
确保润滑系零件不受损坏或污染,特别是精 密零件。
正确使用工具
使用合适的工具进行维修,避免使用不适当 的工具造成损伤。
润滑系ppt课件

润滑油冷却器
润滑油冷却器是润滑系中的散热装置, 它的主要作用是降低润滑油的温度,保
证发动机的正常运转。
润滑油冷却器一般由壳体、散热片、风 扇等组成,其工作原理是利用散热片将 润滑油的热量传递给空气,再利用风扇
将热量排出。
为了保证润滑油冷却器的正常工作,需 要定期检查散热片是否清洁、风扇是否 运转正常,以及润滑油的温度是否过高
02 润滑系部件详解
润滑油泵
润滑油泵是润滑系中的重要部件,它的主要作用是向发动机内部各个需要润滑的部 位输送润滑油,以减少摩擦和磨损。
润滑油泵一般由泵体、转子、叶片、密封件等组成,其工作原理是利用转子旋转时 产生的离心力,将润滑油吸入并加压后输送到各个润滑点。
为了保证润滑油泵的正常工作,需要定期检查其密封件是否完好、润滑油是否清洁 ,以及润滑油泵的安装是否正确。
调整
根据检查结果,对润滑系进行调整, 如调整机油泵的供油量、调整机油压 力等,以保证润滑系处于良好的工作 状态。
04 润滑系常见故障与排除方法
润滑油压力过低或过高
总结词
润滑油压力异常
详细描述
润滑油压力过低或过高可能导致发动机部件磨损 或润滑不良,影响发动机正常运转。
排除方法
检查润滑油泵、滤清器、油道等是否正常,更换 损坏的部件,调整润滑油压力至正常范围。
。
案例二:某重型机械润滑系维护保养经验分享
01
02
03
保养经验
定期更换润滑油,清洗油 道,检查油封和滤清器是 否完好。
保养效果
有效降低重型机械的磨损 ,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经验总结
严格按照润滑系维护保养 规程进行保养,确保油品 质量和油路畅通。
案例三
润滑油选择
润滑系说课稿

润滑系的构造与工作原理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选自《汽车构造》中第七章第一节《润滑系—概述》。
下面我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及依据、说学法及依据、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等几个方面对本课的设计进行说明一、说教材1、本章节在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由发动机的总体构造我们知道,发动机由两大机构和五大系统组成。
润滑系作为其中的一个重要系统,与其他的四个系统一样,在发动机的运转过程中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本节内容作为润滑系的概述部分,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我们才可以对润滑系统的油路、主要零部件有更深刻的了解和认识。
2、教学目标根据近年来汽车专业的教学改革,同时针对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教材,本着面向全体,使学生全面主动发展的原则,本节课我确定目标如下的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掌握润滑系在发动机工作中承担的任务, 准确掌握组成润滑系的各零件的名称并了解润滑系的工作过程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初步检测润滑系的工作情况以及初步的观察与思考和举一反三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乐于探索的精神3、教学重点与难点汽车发动机的油路作为发动机内部的不可见部分,内容比较抽象,从发动机的外部不能看出,所以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很难直观理解。
但是油路部分既是本节课的重点,又是难点所在。
只有在掌握了油液的流通路线之后,才能更好地学习油路中各部件的作用及维修方法。
所以针对这部分内容,为了增强学生的理解和记忆,教学中针对这部分内容采用动画展示的形式,形象地将润滑油的流动路线体现出来。
二、说学情现在的职业学校学生学习情绪化较强,对感兴趣的东西学习积极性高,而对内容枯燥的理论则学习效率低。
另处,中职生对实践性环节的学习兴趣明显高于理论课程的学习。
因此在组织教学过程中必须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学生感性认识,并留意不同学生的不同表现,有效运用因材施教,让学生参与教学环节中来,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汽车维修技术_第七章

CA6110柴油机的分解与检修如图7-2-1所示。
①拧下机油集滤器连接管上的2个螺栓。 ②拧下机油泵盖上的4个螺栓。
③用铜质褪轻轻敲打泵盖,取下泵盖和限压阀及锁止垫片。
下一页 返回
第二节
润滑系的维修
④用厚薄规测量主、从动齿轮与泵壳端面之间的间隙,如超 过0. 15 mm应更换主、从动内轮或泵壳或更换机油泵。 ⑤用厚薄规测量机油泵主、从动齿轮与泵壳间的径向间隙, 如超过0. 20 mm应更换。 ⑥用厚薄规测量机油泵主、从动齿轮的啮合间隙,如超过0. 15 mm应更换。 ⑦按拆卸的相反顺序装配机油泵,四只泵盖固定螺栓的拧紧 力矩为20N· m。 ⑧装好限压阀和锁止片,拧紧力矩为60 N· m。 ⑨装上机油集滤器的连接管。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润滑系常见故障分析与排除
五、机油变质
1.现象 ①机油取样检查颜色变黑,用手指捻搓,失去黏性感并有杂 质感。 ②含水分的机油呈乳浊状并有泡沫。 2.原因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润滑系常见故障分析与排除
①机油使用时间过长,在高温和氧化作用下形成氧化聚合物, 使机油逐渐老化变质。 ②活塞与气缸壁配合间隙过大,活塞环密封不严,造成漏气。 ③曲轴箱通风不良,机油中混杂有废气中的燃油,促使机油 变质。 ④发动机缸体裂纹,冷却水渗漏人油底壳。 ⑤机油泵磨损,供油能力下降。
一、机油消耗过多
1.现象 机油在正常使用中,为保证活塞、活塞环与气缸壁间有良好 的润滑,采用喷溅法使缸壁上砧附一层机油,由于活塞环刮 油有限,残留在气缸壁上的机油在高温燃气作用下,有的被 燃烧,有的随废气一并排出或在缸内机件上形成积炭,当柴 油机温度过高时,还有部分机油蒸气汽化而被排到曲轴箱外, 或经通风管吸人气缸。在柴油机技术状况良好时,这些正常 的消耗是比较少的,约为燃料消耗量的1.5%左右。但当柴 油机技术状况随使用时间的延长而变差时,机油消耗量随之 增加,机油消耗量增加越大,标志着柴油机性能下降严重。
发动机构造与维修之汽车发动机润滑系

选择合适的润滑油对于发动机的正常 运转至关重要。应根据发动机的要求 、使用条件以及车辆制造商的建议选 择合适的润滑油。
润滑系的分类
按供油方式分类
分为压力润滑和飞溅润滑。压力润滑依靠机油泵产生的压力将润滑油输送到各 摩擦表面;飞溅润滑则是通过运动件溅出的油滴或油雾来润滑摩擦表面。
按冷却方式分类
定期更换润滑油
定期更换润滑油是保持发动机良 好运转的关键,可以防止油泥、 积碳等杂质形成,降低发动机磨
损。
不同发动机类型和车辆使用条件 需要使用不同类型和粘度的润滑 油,应按照厂家推荐的规格进行
更换。
更换润滑油时,应使用专业的换 油设备,彻底排空旧油,并清洗
润滑系统。
检查润滑系部件的完好性
定期检查润滑系部件的完好性,如机 油滤清器、机油泵、润滑油道等,确 保没有堵塞、泄漏或损坏。
如有异常,应及时维修或更换相关部 件,以保持润滑系统的正常工作。
使用适当质量等级的润滑油
根据车辆制造商的建议,使用适当质 量等级的润滑油对于发动机的长期性 能至关重要。
使用低质量等级的润滑油可能导致发 动机过早磨损,而使用高质量等级的 润滑油可能不会带来额外的保护效果 。
保持曲轴箱通风的良好性
曲轴箱通风系统是将发动机内部的部分废气引出,与新鲜空气混合后再导入发动机的装置,有助于维持发动机的正常运转温 度。
发动机构造与维修之 汽车发动机润滑系
THE FIRST LESSON OF THE SCHOOL YEAR
目录CONTENTS
• 汽车发动机润滑系概述 • 汽车发动机润滑系部件 • 汽车发动机润滑系工作原理 • 汽车发动机润滑系故障诊断与维修 • 汽车发动机润滑系保养与维护
01
模块七 润滑系的构造与维修2

模块七 润滑系的构造与维修发动机工作时,相对运动的零件表面(如曲轴与轴承、活塞与气缸壁、正时齿轮副等)之间必然会产生摩擦,摩擦使零件表面迅速磨损,而且由于摩擦产生的大量可能导致零件表面烧蚀,致使发动机无法正常运转,同时零件表面之间的摩擦还会增大发动机内部的功率消耗。
因此,为保证发动机正常工作,必须对相对运动的零件表面加以润滑。
发动机的润滑是由润滑系来实现的。
项目一 发动机润滑系的认识一、基本知识 1.润滑系的功用润滑系的功用就是在发动机工作时连续不断的把数量足够的洁净润滑油输送到全部传动件的摩擦表面,并在摩擦表面之间形成油膜,实现液体摩擦,从而减小摩擦阻力,降低功率损耗,减轻机件磨损,以达到提高发动机工作可靠性和耐久性的目的。
润滑系的具体功用可归纳为以下七个方面。
(1)润滑功用 润滑运动零件表面,实现液体摩擦,减小零件的摩擦阻力和磨损,降低发动机的摩擦功率损失。
(2)清洗功用 油在润滑系内不断循环,清洗摩擦表面,带走磨屑和其它异物。
(3)冷却功用 机油在润滑系内循环带走零件摩擦产生的热量,起到冷却作用,使零件温度不致过高。
(4)密封功用 在运动零件之间形成油膜,提高它们的密封性,有利于防止漏气或漏油。
(5)防锈蚀功用 在零件表面形成油膜,对零件表面起保护作用,防止零件与水分、空气及燃气接触而发生氧化和锈蚀。
(6)液压功用 润滑油可用作液压油,起液压作用,如液压挺柱。
(7)减震缓冲功用 在运动零件表面形成油膜,利用润滑油膜的不可压缩性,缓解配合件之间的冲击并减小振动,起减震缓冲作用。
2.润滑方式(1)压力润滑 利用机油泵,将具有一定压力的润滑油源源不断地送往摩擦表面的间隙中。
主要应用于负荷大,运动速度高的零件。
例如,曲轴主轴承、连杆轴承及凸轮轴轴承、摇臂等处形成油膜以保证润滑。
(2)飞溅润滑 利用发动机工作时运动零件飞溅起来的油滴或油雾来润滑摩擦表面的润滑方式称为飞溅润滑。
主要应用于裸露在外面承受载荷较轻的零件(例如气缸壁),相对滑动速度较小的零件(例如活塞销,以及配气机构的凸轮表面、挺柱等)得到润滑。
汽车润滑系统分析PPT课件

3.机油尺
2021
三、润滑系油路
Ø 1.汽车发动机主要采用综合润滑方式。
Ø 2.发动机哪些部件用压力润滑?哪些部件采用飞溅润滑?
Ø ⑴.曲轴各轴颈与轴承、凸轮轴颈与轴承、摇 臂轴与摇臂等均采用压力润滑;
Ø ⑵.活塞、活塞环、活塞销、气缸壁、气门、 挺杆、凸轮等采用飞溅润滑。
2021
3.EQ6100-1 润滑系油路
润滑、冷却、清洗、密封、防锈.
2021
(二)、润滑方式:
1.压力润滑:以一定的压力将润滑油输送到有相对运
动的两个摩擦表面的间隙之中.适用于负荷较大的机 件,如曲轴各轴颈与轴承之间、凸轮轴颈与轴承之间、 摇臂轴与摇臂之间等部位。在缸体或者缸盖上设有专
门的油道向这些部位输送润滑油.(视频1)
2.飞溅润滑:利用发动机工作时某些运动零件,如曲
2021
润滑系油路
2021
四、润滑系常见故障的诊断与修理 常见故障: (一)、机油变质 (二)、机油压力低 (三)、机油压力高 (四)、机油消耗超标
2021
(一)、机油变质
1.故障现象:机油取样,颜色变黑(多级机
油比较容易变黑,检查时应注意区别); 含水分的机油呈乳浊状且有泡沫。
2021
2.故障原因:如图 1所示,
轿车用
重型货车用
2021
2021
2021通阀
Ø 作用:一旦滤清器发生杂质淤塞,进油与出油
道中的压力差达到0.15~0.18MPa时,该阀打 开,机油不经滤清器直接进入主油道,保证对 各部件的润滑.
2021
(五)、机油散热器
在高性能 、大功率的强化发动机上,由于热负荷 大,必须装设机油冷却器.
水分等杂物,使送到各润滑部位的都是清洁的润滑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章润滑系润滑系8.1 概述8.1.1润滑系功用润滑系的主要作用就是对发动机中相对运动的零件的摩擦表面进行润滑。
发动机运动件和运动部分在工作时,零件工作面处于高速运动状态,有的零件还在很大的载荷下工作,如:曲轴、凸轮轴与轴承,活塞与缸壁,气门与导管,挺柱或摇臂与凸轮等。
因此工作表面必须进行润滑。
无论零件表面加工精度如何高,都必须在两零件的摩擦表面之间保持一层润滑油膜,以减少零件的磨损和功率的消耗。
如果不进行润滑或润滑不良,就会造成干摩擦。
干摩擦不但阻力很大,造成发动机功率消耗的增大,还会使零件的磨损速度加快,使用寿命缩短。
更为严重的是,由于干摩擦时发热量很大,会在短时间内使零件温度迅速升高,破坏配合间隙,使运动件的运动受阻,进一步升高的温度还会使零件表面溶化而粘着,造成发动机严重的机械事故甚至报废。
润滑系的基本任务就是将机油不断供给各零件的摩擦表面,减小零件的摩擦和磨损。
同时,润滑油流经各零件表面时,会带走零件摩擦表面的热量;清除零件表面的金属磨屑,以及空气带入的尘土及燃烧产生的炭粒等杂质;在零件表面形成的油膜,还会保护零件免受水、空气和燃气的直接作用,防止零件受到化学腐蚀;润滑油有一定的粘度,还可以填补缸壁与活塞环之间的间隙,减少气体的泄漏,起到密封作用。
因此说润滑系除了润滑作用外,还具有散热、清洗、保护和密封等作用。
8.1.2润滑剂简介汽车发动机润滑系所用的润滑剂有润滑油(机油)和润滑脂(黄油)两种。
⒈润滑油发动机的润滑油简称“机油”,为了提高润滑油的性能,通常又加入适量的各类添加剂,如抗磨剂、抗凝聚剂和消炭剂等,以适合更苛刻、强化程度更高的工作要求。
润滑油的主要性能指标为粘度、温度粘度特性、低温性、安定性和腐蚀性。
润滑油分为汽油润滑油和柴油润滑油两大类,润滑油的使用与环境温度和发动机的工作强度密切相关。
我国将汽油润滑油分为6号、10号、15号和低凝(稠化)5种牌号,好书越低,润滑油的凝点越低,低凝稠化润滑油可以适合-30℃左右的严寒地区使用。
柴油机润滑油的牌号有8号、11号、14号、16号和20号以及低、中增压柴油机6种。
同样,号数越低,凝点也越低。
对于发动机润滑油的分类,国际上没有统一的标准,目前广泛使用美国汽车工程师协会(SAE)的粘度等级分类法和美国石油协会(API)的质量分类法。
国际上几乎所有的润滑油生产厂家在产品包装上都会同时给出这两种分类法的级别,以供用户选择。
(1)SAE粘度等级分类法。
SAE粘度级别分夏季用油和冬季用油两种(称单级机油)。
冬季用油加W(winter),号数越低粘度越小,适合的环境温度越低。
如果冬季用油和夏季用油连在一起则表示冬夏两用润滑油(多级机油)。
如牌号为SAE15W-40的润滑油表示既能满足15W级别润滑油的低温性能要求,又能满足40号润滑油的高温性能要求。
SAE粘度分类级别见表8-1,适用环境温度范围见图8-1表8-1 SAE粘度等级分类冬季用油适用环境温度的估算方法一般是将“W”前面的数字减35,所得的负数即为适用的环境温度。
如10W:10-35=–25℃,表明10W的润滑油适用于–25℃以上的低温环境。
(2)API质量分类法API质量分类法将润滑油分为汽油机用润滑油(代号为S)和柴油机用润滑油(代号为C)两类,再用1位英文字母代表质量等级,英文字母的排序越后,润滑油的质量越高。
API 的质量等级见表8-2表8-2 API质量等级分类⒉润滑脂润滑脂俗称“黄油”,它由润滑油、稠化剂和添加剂混合而成,具有粘附力强、密封性好的特点,适用于润滑油无法满足要求的摩擦表面如承受负荷较大的轴承等。
对润滑脂的要求分别是耐水性、耐热性和耐压性。
常用的润滑脂有钙基润滑脂、钠基润滑脂、钙钠基润滑脂、锂基润滑脂和石墨润滑脂。
各种润滑脂的特性和用途汇总见表8-3表8-3各种润滑脂的特性和用途8.1.3润滑方式发动机各零件的润滑强度取决于该零件的环境,相对运动速度和承受机械负荷、热负荷的大小。
根据润滑强度的不同,发动机润滑系采用下面几种润滑方式:⒈压力润滑压力润滑是利用机油泵,将具有一定压力的润滑油源源不断地送到零件的摩擦面间,形成具有一定厚度并能承受一定机械负荷的油膜,尽量将两摩擦零件完全隔开,实现可靠的润滑。
发动机上一些相对速度高、机械负荷大的零件,都采用这种润滑方式,如曲轴各轴颈与轴承之间、凸轮轴颈与轴承之间、摇臂轴与摇臂之间等部位。
采用压力润滑,必须在缸体或者缸盖上设有专门的油道来向这些部位输送润滑油。
⒉飞溅润滑飞溅润滑是利用发动机工作时某些运动零件(主要是曲轴和凸轮轴)旋转时飞溅起的或从连杆大头上专设的油孔喷出的油滴和油雾,对摩擦表面进行润滑的一种方式。
飞溅润滑适合于:暴露的零件表面,如缸壁、凸轮等;相对运动速度较低的零件,如活塞销等;机械负荷较轻的零件,如挺柱等。
气缸壁采用飞溅润滑,还可防止由于润滑油压力过高、油量过大而窜人燃烧室,导致发动机工作条件的恶化。
⒊定期润滑对一些不太重要、分散的部位,采用定期加注润滑脂的方式进行润滑,如发动机水泵轴承、发电机、起动机和分电器等总成的润滑,即采用这种方式。
⒋自润滑近年来也有一些发动机采用了含有耐磨材料轴承(如尼龙、二硫化钼等)来代替加注润滑脂的轴承。
这种轴承使用中不需加注润滑脂,故称为自润滑。
一般的汽车发动机的润滑采用复合润滑,既有压力润滑,也有飞溅润滑和定期润滑,8.1.4润滑系的组成一般发动机的润滑系组成大体相同,由下面这些装置组成:⒈机油泵、油管、油道、限压阀和油底壳等。
其作用是贮存润滑油,并使其具有一定压力在发动机中循环流动。
⒉机油滤清装置用来过滤掉润滑油中的杂质、磨屑、油泥和水分等杂物,使送到各润滑部位的都是干净清洁的润滑油。
由于过滤能力与流动阻力成正比,润滑系的滤清器按过滤能力分成机油集滤器、机油粗滤器和机油细滤器三种,设于润滑系的不同部位。
机油集滤器多为滤网式,能滤掉机油中粒度大的杂质,其流动阻力小,串联安装于机油泵进油口之前。
机油粗滤器用来滤掉机油中粒度较大的杂质,其流动阻力小,串联安装于机油泵出口与主油道之间。
机油细滤器能滤掉机油中的细小杂质,但流动阻力较大,故多与主油道并联,只有少量的机油通过细滤器过滤。
⒊润滑油冷却装置如机油散热器等。
用来冷却润滑油,保持油温在70~90℃范围内。
有些发动机没有润滑油冷却装置,靠空气流过油底壳使润滑油冷却。
⒋润滑油油温表、油压表用来检测发动机润滑系的工作情况。
8.1.5润滑系的油路⒈桑塔纳2000GSi轿车AJR发动机润滑油路桑塔纳2000GSi轿车AJR发动机润滑油路如图8-1所示。
转子式机油泵位于曲轴箱内,机油泵链轮由曲轴链轮通过链轮驱动。
机油集滤器安装于机油泵进油口。
机油滤清器串联安装于机油泵出口与主油道之间。
图8-1桑塔纳2000GSi轿车润滑系1-加机油口盖2-凸轮轴轴颈3-液力挺柱4-气缸盖主油道5-气缸体主油道6-活塞销7-连杆油道8-曲轴油道9-油压开关10-单向阀11-油压开关12-机油滤清器13-旁通安全阀14-限压阀15-气缸体主油道16-溢流阀17-机油泵18-机油泵链轮19-链条20-曲轴链轮21-曲轴22-凸轮轴发动机工作时,通过链轮驱动机油泵。
油底壳内的润滑油在机油泵的抽吸下,经机油集滤器过滤掉其中较大颗粒的杂质后,进入机油泵。
经机油泵加压后的机油,再经滤清器过滤掉杂质后进入主油道。
进入主油道的润滑油分五路送到曲轴各主轴承,对曲轴各道主轴颈进行润滑。
同时,通过曲轴内部的油道,将油送到连杆轴颈,对连杆轴颈进行润滑。
主油道内的润滑油还通过一条分油道进入凸轮轴的五个轴承处,对凸轮轴五道轴颈进行润滑。
凸轮轴总油道还设有分油道与挺柱导向孔相通,以便对液力挺柱补充油液。
以上所述的润滑均为压力润滑,其他部位则采用飞溅润滑,润滑完毕的润滑油靠重力流回油底壳,以便继续循环使用。
在机油泵端盖上,还设有安全阀,当机油泵输出的油压太高或者流量太大时,该阀打开,机油泵进出油口接通,机油在机油泵内进行小循环,防止进入滤清器的机油压力过高或流量过大。
旁通安全阀位于滤清器进出油口之间,平时该阀关闭。
当滤清器堵塞,进出油口之间的压力差达180KPa时,该阀打开,压力油不经过滤直接进入主油道,保证各部位正常润滑。
限压阀用来限制主油道润滑油压力。
机油压力开关开启压力为25KPa,机油压力开关的开启压力为180KPa。
机油从气门室盖的加油口加入。
⒉东风EQ6100-1型发动机的润滑系东风EQ6100-1型发动机的润滑系,如图8-2所示。
在该润滑系中,曲轴的主轴颈、连杆轴颈、凸轮轴轴颈、凸轮轴推力凸缘、摇臂轴正时齿轮和分电器传动轴等都用压力润滑,其余部分用飞溅润滑。
发动机在工作时,机油泵11经固定式集滤器14从油底壳中吸取机油,被机油泵加压后的机油分成两路:大部分的机油经机油粗滤器9滤去较大的机械杂质,流人纵向的主油道4,执行润滑任务;另一小部分机油(约10%-15%),经限压阀15流人机油细滤器16内,滤去较细的机械杂质和胶质后流回油底壳。
一般汽车每行驶50km左右,全部机油就能通过细滤器,滤清一次。
如果机油泵出油压力低于一定值,则机油细滤器进油限压阀15不开启,以保证压力油全部进入主油道。
机油进入主油道4后,通过上曲轴箱中的七条横向油道5分别润滑主轴颈和凸轮轴轴颈。
机油还通过曲轴中的斜向油道从主轴颈处流向连杆轴颈,同时也从凸轮轴的第二、第四轴颈处,经两个上油道2通向摇臂支座,润滑摇臂轴、推杆球头和气门端部。
第三条横向油道还通向机油泵传动轴3,这些摩擦表面都能得到压力润滑。
另外,还有一部分机油,由第一条横向油道通过喷油嘴6喷射出来,以润滑正时齿轮副。
此外,在第一、二横向油道之间还有油管从主油道接出,通到空气压缩机曲轴中心的油道,润滑空压机的连杆轴颈后,经回油道流回到油底壳中。
主油道中还有机油压力传感器和油压过低讯号器,并通过导线分别与驾驶室中的机油压力表和机油压力过低警报灯相连,以检测油压,并显示润滑系的工作状态。
图8-2 东风发动机的润滑系示意图1-摇臂轴2-上油道3-机油泵传动轴4 –主油道5-横向油道6-喷油嘴7-连杆小头油道8-机油粗滤器旁通阀9-机油粗滤器10-油管11-机油泵12-限压阀13-磁性放油阀14-固定式集滤器15-机油滤清器进油限压阀16-机油细滤器17-油底壳当连杆大头上对着凸轮轴一侧的小孔与曲轴的连杆轴颈上的油道孔口相通时,机油即由此小孔喷向凸轮表面、气缸壁及活塞等处,润滑推杆球头和气门端的机油顺推杆表面流下到杯形挺柱内,再由挺柱下部的油孔流出与飞溅的机油共同来润滑凸轮的工作表面。
飞溅到活塞内部的机油,溅落在连杆小头的切槽内,借以润滑活塞销。
若机油粗滤器被杂质严重淤塞,当粗滤器进油和出油道中的压力差达到0.15MPa~0.18MPa时,机油泵与主油道之间与粗滤器并联设置的旁通阀8被推开,则机油不经过粗滤器滤清而直接进入主油道,确保对发动机各部分的正常润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