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使动和意动用法
文言文词类活用:使动、意动
文言词类活用:使动、意动一、使动用法1.定义主语使宾语在客观上产生某种动作行为。
使动有名词使动、形容词使动、动词使动。
2.什么时候需要使动?当动词(所代表)的动作,不是(或不能)由主语(所代表的人或者事物)来施行,而是由宾语(所代表的人或者事物)来施行,这种情况下就需要使动。
(一句话概括:句子中,动作不是由主语来施行,而是由宾语来施行,这时需要使动。
)3.翻译形式使动一般译为“使……怎么样”。
4.举例说明【例1】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
(贾谊《过秦论》)【分析】“却”有退却的意思在句中作谓语,主语是蒙恬,宾语是匈奴,“退却”这个动作实际上是匈奴来施行的,而不是蒙恬,因为是匈奴“退却”了,并不想蒙恬“退却”了,所以此处“却”应翻译成“使退却”,句意是:(蒙恬)使匈奴退却了七百多里。
【例2】行仁义而怀西戎,遂王天下。
(韩非子《五蠹》)【分析】此句中“‘行’仁义”是由主语(周文王)施行的动作,因此直接翻译就行,“施行仁义之举(策略)”,不需要使动。
若改为使动来翻译,便是“使仁义施行”这显然翻译不通。
“仁义”(宾语)是由“周文王”(主语,此句省略了)来“行”(动词,动作),而非“仁义”自己来施行,这是一个完整的“主谓宾”结构。
“怀”有“关怀;安抚”之意,此处引申为“归顺”。
而此句中,谁作为归顺的对象是翻译的关键。
显然是“西戎”归顺,而非是省略的主语周文王,这里便是“主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周文王不施行动词所代表的动作“怀”(归顺),而由“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西戎)施行,所以这里需要使动,翻译成“使西戎归顺”,而不能译成“使周文王归顺”。
二、意动用法1.定义主语主观上认为(或以为)宾语具有谓语所表示的内容,是存在于意念上的想法或看法,而客观上不一定是这样。
意动有名词意动、形容词意动。
2.什么时候需要意动?主语认为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谓语(所代表)的性状,或主语对宾语作主观看法、评价。
文言文中意动用法、使动用法和为动用法
文止文中意动用法、使动用法战为动用法之阳早格格创做一、意动用法:所谓意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汇具备“以之为何”的意义,即认为宾语何如或者把宾语当做何如.普遍可译为“认为……”"以……为……”等.意动用法只限于形容词汇战名词汇的活用,动词汇自己不意动用法.1、名词汇的意动用法:名词汇用做意动,是把它后里的宾语所代表的人或者真物瞅搞那个名词汇所代表的人或者真物.例1:邑人偶之,稍稍去宾其女.(《伤仲永》)去宾:本为名词汇,那里活用为意动词汇.“去宾其女”是动宾结构,意为“以其女为去宾”.例2:女利其然也.(《伤仲永》)利:是名词汇活用做意动词汇.“利其然”即“以其然为利”(把那种情况视为有利可图).2、形容词汇的意动用法:形容词汇用做意动,是主瞅上认为后里的宾语所代表的人或者真物具备那个形容词汇所代表的本量或者状态.例1:渔人甚同之.(《桃花源记》)同:本为形容词汇,那里用做意动词汇.“同之”,即“以之为同”(认为那件事偶怪)例2:邑人偶之,稍稍去宾其女.(《伤仲永》)偶:本为形容词汇,那里用做意动词汇.“偶之”,即“以之为偶”(认为他才搞非凡是)二、使动用法:所谓使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汇具备“使之怎么样”的意义,即此时谓语动词汇表示的动做不是主语收出的,而是由宾语收出的.本量上,它是以动宾的结构办法表白了兼语式的真量.使动用法中的谓语动词汇,有的是由名词汇、形容词汇活用去的.由于本去的词汇类分歧,活用做使动之后,它们所表示的语法意义也不真足相共.1、动词汇使动用法:动词汇战它的宾语不是普遍的收配与被收配的闭系,而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者事爆收那个动词汇所表示的动做止为.例1:止仁义而怀西戎,遂王天下.(《五蠹》)怀:使……归逆.例2:曲可惊天天,泣鬼神.(《〈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惊:使……震惊.泣:使……哀号.例3:操军圆连船舰,尾尾相交,可烧而走也.(《赤壁之战》)走:使操军遁窜.2、名词汇使动用法:名词汇用做使动词汇,是指那个名词汇戴了宾语,而且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者真物形成那个名词汇所代表的人或者真物.翻译时要采与兼语式的形式.例1:文王以百里之壤而臣诸侯.(《自我介绍》)臣:使……称臣.例2:先破秦进咸阳者王之.(《鸿门宴》)王:使……为王.3、形容词汇使动用法:形容词汇戴上宾语以去,如果使得宾语具备那个形容词汇的性量战状态,那么那个形容词汇则活用为使动词汇.例1:既去之,则安之.(《季氏将伐颛臾》)安:使……安.例2:大王必欲慢臣,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廉颇蔺相如列传》)慢:使……慢.例3:凄神热骨,悄怆幽邃.(《小石潭记》)凄、热:使神骨凄热.三、使动用法战意动用法的辨别:使动:谓使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汇具备“使宾语怎么样”的意义.它是用动宾结构表白使令式的真量.意动:认为……怎么样.例:余颇易之(尔认为甚是简朴)使动用法指动词汇谓语表示主语使宾语“怎么样”的用法.有些名词汇战形容词汇活用为使动词汇,表示“使……”的意义.有三种:①动词汇的使动用法.如“必先苦其心志,劳其前骨”中的“劳”,意义是“使……劳乏”.②名词汇的使动用法.是“使……成为……”的意义.③形容词汇的使动用法.特性是使宾语表示的人或者物具备那个形容词汇所表示的本量或者状态.意动用法表示主语认为宾语怎么样,或者主语把宾语当做什么.有二种:①名词汇的意动用法.比圆“先破秦进咸阳者王之”中的“王”,意义是“以……为王”②形容词汇的意动用法.比圆“而荣教于师”中的“荣”,意义是“以为荣”.四、为动用法:表示“主语为宾语怎么样”.谓语不妨由动词汇、形容词汇或者活用的名词汇充当.例1:妇人将开之(《触龙道赵太后》)妇人姜氏将为他们挨开乡门.例2:等死,死国可乎?(《陈涉世家》)共样是死,为国家而死不妨吗?例3:祭祀必祝之(《左传・成公十三年》)祝,祈祷,动词汇的为动用法,为……祈祷.例4: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病梅馆记》)泣,为……哭泣.例5:后裔哀之而不鉴之(《阿房宫赋》哀,为……而哀.例6:马病肥死,使群臣丧之.(《史记•滑稽列传》)丧,为……治丧.例7:文嬴请三帅.(《秦晋崤之战》)请三帅:替三帅哀供.例8:邴夏御齐侯.(《左传-成公二年》)御齐侯:给齐侯御(驾车).例9:广陵太守陈登得病……佗脉之.(《三国志•华佗传》)脉:为……诊脉.例10:伯夷死名于尾阳之下,匪跖死好处东陵之上.(《庄子•骈拇》)死名:为了名而死.死利:为了利而死.例11:君子死知己.(陶渊明《咏荆柯》)死:为……而死.五、特殊句式:1、主谓倒拆:主谓倒拆也喊谓语前置或者主语后置.古汉语中.谓语的位子也战新颖汉语中一般,普遍搁正在主语之后,但是偶尔为了强调战超过谓语的意义,正在一些疑问句或者叹息句中,便把谓语提前到主语前里.例:甚矣,汝之不惠.谓语前置,表强调的表示,可译为“您太不智慧白”.2、定语后置:新颖汉语里,定语普遍皆搁正在核心词汇的前里,起建饰节造的效率.但是正在古代汉语里,为了超过战强调定语,偶尔也会把定语搁正在核心词汇之后,那种情况喊搞“定语后置”.译成新颖汉语时,普遍皆应提到核心词汇前边去.其余,定语后置时,往往正在核心词汇战定语之间家“之”子,偶尔也正在定语后里加“者”字.(1)用“者”结句,产死“核心词汇+后置定语+者”.(2)用“之”结句,“核心词汇+之+后置定语”的形式.如:“其嵌然相乏而下者,若牛马之饮于溪;其冲然角列而上者,若熊罴之登于山.”(《钴姆潭西小丘记》)(3)用“者”又用“之”.如:“核心词汇+之+后置定语+者”的形式.如“石之铿然有声者,天圆皆是也.”(苏轼《石钟山记》)等.(4)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荀子《劝教》)应注意的是,文止文中定语后置只限于表示建饰闭系的句子,表收属闭系的定语则不后置.3、状语后置:新颖汉语中状语置于谓语之前,若置于谓语之后即是补语.但是正在文止文中,处于补语的身分往往要以状语去明白.例1:“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北.”(《鸿门宴》)“战河北”即“战(于)河北”,应明白为“于河北战”.例2:“覆之以掌”(《促织》)即“以掌覆之”应明白为“用脚掌覆盖(蟋蟀)”.状语后置有三种情况:①用介词汇“于”组成的介宾短语正在文止文中多数处正在补语的位子,译成新颖汉语时,除少量仍做补语中,大普遍皆要移到动词汇前做状语.例:青,与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教》)介宾短语“于蓝”,前者该当移到“与”的前里搞状语;后者该当移到“青”的前里搞状语,即译为“比蓝青”.②介词汇“以”组成的介宾短语,正在今译时,普遍皆做状语.例:具告以事.(《史记•项羽本记》)“具告以事”,即“以事具告”,“以事”介宾短语搞“告”的状语.③另有一种介词汇“平”组成的介宾短语正在补语位子时,正在翻译时,可视情况而定其身分.例:死乎吾前,其闻讲也固先乎吾.(韩愈《师道》)“死乎吾前”中的“乎”便是介词汇“于”;“乎吾前”该当移到“死”的前里搞状语.4、宾语前置:便是常常做宾语的身分,置于谓语动词汇的前里,以示强调.例1:“何以战?”该当是“以何战”,凭什么做战?例2:“良问曰:‘大王去何操?’”(《鸿门宴》)“何操”应明白为“操何”.另有许多分歧形式的宾语前置句:(1)疑问句中,疑问代词汇做宾语,宾语前置.如:“大王去何操?”(2)可定句中,代词汇做宾语,宾语前置.如:“古之人不余欺也.”(3)借帮“之”“是”将宾语提前.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孜孜焉唯进建是慢,已之多睹也.”(4)介宾短语中宾语前置.如:“可则,籍何以至此?”。
文言文中意动用法、使动用法和为动用法
文言文中意动用法、使动用法和为动用法意动用法所谓意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以之为何”的意思,即认为宾语怎样或把宾语当作怎样。
一般可译为“认为......”“以......为......”等。
意动用法只限于形容词和名词的活用,动词本身没有意动用法。
1.名词的意动用法名词用作意动,是把它后面的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看做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
例1: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伤仲永》)宾客:本为名词,这里活用为意动词。
“宾客其父”是动宾结构,意为“以其父为宾客”。
例2:父利其然也。
(《伤仲永》)利:是名词活用作意动词。
“利其然”即“以其然为利”(把这种情况视为有利可图)。
2.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形容词用作意动,是主观上认为后面的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代表的性质或状态。
例1:渔人甚异之。
(《桃花源记》)异: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意动词。
“异之”,即“以之为异”(认为这件事奇怪)例2: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伤仲永》)奇: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意动词。
“奇之”,即“以之为奇”(认为他才能非凡)上述这些词类活用现象,还不能概括所有情况。
比如数词或者数量词优势也可活用为动词甚至是使动词。
使动用法所谓使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使之怎么样”的意思,即此时谓语动词表示的动作不是主语发出的,而是由宾语发出的。
实际上,它是以动宾的结构方式表达了兼语式的内容。
使动用法中的谓语动词,有的是由名词、形容词活用来的。
由于原来的词类不同,活用作使动之后,它们所表示的语法意义也不完全相同。
一、动词使动用法动词和它的宾语不是一般的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而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产生这个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行为。
例1:行仁义而怀西戎,遂王天下。
(《五蠹》)怀:使……归顺。
例2:直可惊天地,泣鬼神。
(《〈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惊:使……震惊。
泣:使……悲泣。
例3: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愚公移山》)止:使之止(使愚公止)例4:操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
文言文中意动用法、使动用法和为
文言文中意动用法、使动用法一、意动用法所谓意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以之为何”的意思,即认为宾语怎样或把宾语当作怎样。
一般可译为“认为,,”“以,,为,”等意动用法只限于形容词和名词的活用,动词本身没有意动用法。
1、名词的意动用法:名词用作意动,是把它后面的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看做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
例1: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伤仲永》)宾客:本为名词,这里活用为意动词。
“宾客其父”是动宾结构,意为“以其父为宾客例2:父利其然也。
利:是名词活用作意动词。
“利其然”即“以其然为利”(把这种情况视为有利可图《伤仲永》2、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形容词用作意动,是主观上认为后面的宾语所代表的入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代表的性质或状态例1:渔人甚异之。
《桃花源记>异: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意动词。
“异,即“以之为异”(认为这件事奇怪)例2: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伤仲永》奇: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意动词。
“奇之”,即“以之为奇”(认为他才能非凡)成语卷: 兵贵神速(以…….为贵不耻下问以。
为耻是古非今以。
为是,以。
为非)不远千里(以。
为远二、使动用法所谓使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使之怎么样”的意思,即此此时谓语动词表示的动作不是主语发出的,而是由宾语发出的。
实际上,它是以动宾的结构方式表达了兼语式的内容。
使动用法中的谓语动词,有的是由名词、形容词活用来的。
由于原来的词类不同活用作使动之后,它们所表示的语法意义也不完全相同1、动词使动用法:动词和它的宾语不是一般的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而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产生这个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行为例1:行仁义而怀西戎,遂王天下。
(《五蠹》怀:使,归顺例2:直可惊天地,泣鬼神《<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惊:使,震惊。
泣:使悲泣,例3:/操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
赤壁之战,走:使操军逃跑②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
(《陈涉世家》)“忿惠”是主语(吴)广”使宾语“尉”“忿恚”,全句译为“吴广故意多次说要逃跑,以此使校尉恼怒。
使动和意动用法
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文言文阅读中会遇到词类活用的情况,即有些词类由于使用的需要,会临时改变它的词性,起另一类词的作用。
如果不能正确掌握它们的用法和意思,就不能正确地理解、翻译句子。
一、使动用法使动用法是一种特殊的动宾关系,是指谓语动词所表示的动作不是由主语所代表的人、物发出,而是在主语的影响下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发出,谓语动词具有“使宾语干什么(怎么样)”的意思。
【使动用法就是主语所代表的人物并不施行这个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而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施行这个动作,也就是说,它阐明的是“使宾语怎样”的意思,是以动宾词组的形式表达兼语词组的内容。
】使动用法主要有四种:动词数词的使动主语所代表的人物并不施行这个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而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施行这个动词。
结构:A+动词+B,译法:A使B施行动作。
1. 动词的使动用法主要集中在不及物动词上。
不及物动词本来不带宾语,用于使动时后面就带有宾语。
①焉用亡郑以陪邻? 《左传·烛之武退秦师》“亡”是不及物动词,不能带宾语,但因跟了“郑”,成为使动用法。
“亡郑”即“使郑国灭亡”。
②项伯杀人,臣活之。
《史记·项羽本纪》“活之”即“使之活”,这里可译为“救了他”。
“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臣”。
秦朝当政的时候,项伯和我一起出游,项伯杀了人,我使他活了下来,所以现在有急事,他就过来告诉我③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
《史记·陈涉世家》“忿恚尉”即“使尉忿恚(发怒)”。
fènhuì愤怒④庄公寤wù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
《左传·郑伯克段于鄢》惊:使……惊吓。
(庄公脚在前倒生下来,使姜氏受了惊吓,所以取名叫“窹生”,武姜因此讨厌庄公。
)⑤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左传·烛之武退秦师》阙:使……(土地)亏损。
(使秦国受损而晋国受益,希望您考虑这件事。
)2. 某些及物动词也有使动用法,这种情况比较少见。
文言文中意动用法使动用法和为动用法
文言文中意动用法、使动用法与为动用法一、意动用法:所谓意动用法,就是指谓语动词具有“以之为何”的意思,即认为宾语怎样或把宾语当作怎样。
一般可译为“认为……”“以……为……”等。
意动用法只限于形容词与名词的活用,动词本身没有意动用法。
1、名词的意动用法:名词用作意动,就是把它后面的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瞧做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
例1: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伤仲永》)宾客:本为名词,这里活用为意动词。
“宾客其父”就是动宾结构,意为“以其父为宾客”。
例2:父利其然也。
(《伤仲永》)利:就是名词活用作意动词。
“利其然”即“以其然为利”(把这种情况视为有利可图)。
2、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形容词用作意动,就是主观上认为后面的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代表的性质或状态。
例1:渔人甚异之。
(《桃花源记》)异: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意动词。
“异之”,即“以之为异”(认为这件事奇怪)例2: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伤仲永》)奇: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意动词。
“奇之”,即“以之为奇”(认为她才能非凡)二、使动用法:所谓使动用法,就是指谓语动词具有“使之怎么样”的意思,即此时谓语动词表示的动作不就是主语发出的,而就是由宾语发出的。
实际上,它就是以动宾的结构方式表达了兼语式的内容。
使动用法中的谓语动词,有的就是由名词、形容词活用来的。
由于原来的词类不同,活用作使动之后,它们所表示的语法意义也不完全相同。
1、动词使动用法:动词与它的宾语不就是一般的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而就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产生这个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行为。
例1:行仁义而怀西戎,遂王天下。
(《五蠹》)怀:使……归顺。
例2:直可惊天地,泣鬼神。
(《〈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惊:使……震惊。
泣:使……悲泣。
例3:操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
(《赤壁之战》)走:使操军逃跑。
2、名词使动用法:名词用作使动词,就是指这个名词带了宾语,并且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变成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
文言文使动和意动用法
一、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形容词的使动用 法,就是指形容词 活用为动词后,使 宾语所代表的人或 物具有这个形容词 所表示的性质或状 态。
实例解析: 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谓语 宾语 谓语 宾语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劳”“饿”这里活用为动词。 宾语“筋骨”发出的“劳”的动作,具有“劳”的状 态,所以“劳”应该理解为“使……劳累”。 宾语“体肤”发出的“饿”的动作,具有饿的状态, 所以“劳”应该理解为“使……劳累”。
主语 谓语 宾语
谓语 宾语
主语“人”在主观上把“其亲”作为自己的 亲人看待,把“其子”作为自己的儿子来看待。
所以“亲”应该理解为“以……为 亲”“把……当作亲人”,“子”应该理解为 “以……为子”“把……当成子”。
名词的意动用法举例:
1、孟尝君客我。
客:名词意动用法 把……当成客人
2、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伤仲永》
宾客:名词意动用法 把……当作宾客
3、侣鱼虾而友麋鹿。——《前赤壁赋》
侣,友: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侣 以…为友
4、鱼肉百姓
鱼肉:名词意动用法 以……为鱼肉
二、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形容词的意动 用法,是主观上认 为后面的宾语所代 表的人或事物具有
1、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美:形容词意动用法 认为……美
文言文词类活用之使动用法
使动用法
使动用法是文言文词类活用中最常见的一种, 它使得一个词语在特定的语境下具有了不同的语义 和功能。
所谓使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使……”的 意思,即此时谓语动词表示的动作不是主语发出的, 而是由宾语发出的。
这种用法主要包括三种类型:形容词的使动用 法、动词的使动用法、名词的使动用法。
文言文中意动用法、使动用法和为动用法
文言文中意动用法【2 】.使动用法和为动用法一.意动用法:所谓意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以之为何”的意思,即认为宾语如何或把宾语当作如何.一般可译为“认为……”“以……为……”等.意动用法只限于形容词和名词的活用,动词本身没有意动用法.1.名词的意动用法:名词用作意动,是把它后面的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看做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例1:邑人奇之,稍稍来宾其父.(《伤仲永》)来宾:本为名词,这里活用为意动词.“来宾其父”是动宾构造,意为“以其父为来宾”.例2:父利其然也.(《伤仲永》)利:是名词活用作意动词.“利其然”即“以其然为利”(把这种情形视为有利可图).2.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形容词用作意动,是主不雅上认为后面的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代表的性质或状况.例1:渔人甚异之.(《桃花源记》)异: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意动词.“异之”,即“以之为异”(认为这件事奇异)例2:邑人奇之,稍稍来宾其父.(《伤仲永》)奇: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意动词.“奇之”,即“以之为奇”(认为他才能不凡)二.使动用法:所谓使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使之怎么样”的意思,即此时谓语动词表示的动作不是主语发出的,而是由宾语发出的.现实上,它是以动宾的构造方法表达了兼语式的内容.使动用法中的谓语动词,有的是由名词.形容词活用来的.因为本来的词类不同,活用作使动之后,它们所表示的语法意义也不完整雷同.1.动词使动用法:动词和它的宾语不是一般的安排与被安排的关系,而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产生这个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行动.例1:行仁义而怀西戎,遂王世界.(《五蠹》)怀:使……归顺.例2:直可惊寰宇,泣鬼神.(《〈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惊:使……震动.泣:使……悲泣.例3:操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赤壁之战》)走:使操军逃跑.2.名词使动用法:名词用作使动词,是指这个名词带了宾语,并且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变成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翻译时要采用兼语式的情势.例1:文王以百里之壤而臣诸侯.(《毛遂自荐》)臣:使……称臣.例2: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鸿门宴》)王:使……为王.3.形容词使动用法:形容词带上宾语今后,假如使得宾语具有这个形容词的性质和状况,那么这个形容词则活用为使动词.例1:既来之,则安之.(《季氏将伐颛臾》)安:使……安.例2: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廉颇蔺相如传记》)急:使……急.例3:凄神寒骨,悄怆幽深.(《小石潭记》)凄.寒:使神骨凄寒.三.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的差别:使动:谓使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它是用动宾构造表达使令式的内容.意动:认为……怎么样.例:余颇易之(我认为甚是简略)使动用法指动词谓语表示主语使宾语“怎么样”的用法.有些名词和形容词活用为使动词,表示“使……”的意思.有三种:①动词的使动用法.如“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中的“劳”,意思是“使……劳顿”.②名词的使动用法.是“使……成为……”的意思.③形容词的使动用法.特色是使宾语表示的人或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况.意动用法表示主语认为宾语怎么样,或主语把宾语当作什么.有两种:①名词的意动用法.例如“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中的“王”,意思是“以……为王”.②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例如“而耻学于师”中的“耻”,意思是“认为耻”.四.为动用法:表示“主语为宾语怎么样”.谓语可以由动词.形容词或活用的名词充当.例1:夫人将启之(《触龙说赵太后》)夫人姜氏将为他们打开城门.例2:等逝世,逝世国可乎?(《陈涉世家》)同样是逝世,为国度而逝世可以吗?例3:祭奠必祝之(《左传·成公十三年》)祝,祷告,动词的为动用法,为……祷告.例4: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病梅馆记》)泣,为……呜咽.例5:后人哀之而不鉴之(《阿房宫赋》哀,为……而哀.例6:马病肥逝世,使群臣丧之.(《史记·幽默传记》)丧,为……治丧.例7:文嬴请三帅.(《秦晋崤之战》)请三帅:替三帅要求.例8:邴夏御齐侯.(《左传·成公二年》)御齐侯:给齐侯御(驾车).例9:广陵太守陈登得病……佗脉之.(《三国志·华佗传》)脉:为……诊脉.例10:伯夷逝世名于首阳之下,盗跖逝世利于东陵之上.(《庄子·骈拇》)逝世名:为了名而逝世.逝世利:为了利而逝世.例11:正人逝世亲信.(陶渊明《咏荆柯》)逝世:为……而逝世.五.特别句式:1.主谓倒装:主谓倒装也叫谓语前置或主语后置.古汉语中.谓语的地位也和现代汉语中一样,一般放在主语之后,但有时为了强折衷凸起谓语的意义,在一些疑问句或感慨句中,就把谓语提前到主语前面.例:甚矣,汝之不惠.谓语前置,表强调的意味,可译为“你太不聪清楚明了”.2.定语后置:现代汉语里,定语一般都放在中间词的前面,起润饰限制的感化.但在古代汉语里,为了凸起和强调定语,有时也会把定语放在中间词之后,这种情形叫做“定语后置”.译成现代汉语时,一般都应提到中间词前边来.别的,定语后置时,往往在中间词和定语之间家“之”子,有时也在定语后面加“者”字. (1)用“者”结句,形成“中间词+后置定语+者”.(2)用“之”结句,“中间词+之+后置定语”的情势.如:“其嵌然相累而下者,若牛马之饮于溪;其冲然角列而上者,若熊罴之登于山.”(《钴姆潭西小丘记》)(3)用“者”又用“之”.如:“中间词+之+后置定语+者”的情势.如“石之铿然有声者,地点皆是也.”(苏轼《石钟山记》)等.(4)蚓无帮凶之利,筋骨之强.(荀子《劝学》)应留意的是,文言文中定语后置只限于表示润饰关系的句子,表领属关系的定语则不后置.3.状语后置:现代汉语中状语置于谓语之前,若置于谓语之后便是补语.但在文言文中,处于补语的成分往往要以状语来懂得.例1:“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鸿门宴》)“战河南”即“战(于)河南”,应懂得为“于河南战”.例2:“覆之以掌”(《促织》)即“以掌覆之”应懂得为“用手掌笼罩(蟋蟀)”.状语后置有三种情形:①用介词“于”构成的介宾短语在文言文中大都处在补语的地位,译成现代汉语时,除少数仍作补语外,大多半都要移到动词前作状语.例: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介宾短语“于蓝”,前者应当移到“取”的前面做状语;后者应当移到“青”的前面做状语,即译为“比蓝青”.②介词“以”构成的介宾短语,在今译时,一般都作状语.例:具告以事.(《史记·项羽本记》)“具告以事”,即“以事具告”,“以事”介宾短语做“告”的状语.③还有一种介词“乎”构成的介宾短语在补语地位时,在翻译时,可视情况而定其成分.例: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韩愈《师说》)“生乎吾前”中的“乎”就是介词“于”;“乎吾前”应当移到“生”的前面做状语.4.宾语前置:就是平日作宾语的成分,置于谓语动词的前面,以示强调.例1:“何故战?”应当是“以何战”,凭什么作战?例2:“良问曰:‘大王来何操?’”(《鸿门宴》)“何操”应懂得为“操何”.还有很多不同情势的宾语前置句:(1)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如:“大王来何操?”(2)否认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如:“古之人不余欺也.”(3)借助“之”“是”将宾语提前.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孜孜焉唯进修是急,未之多见也.”(4)介宾短语中宾语前置.如:“不然,籍何故至此?”。
文言文中的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及其他
文言文中的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及其他一,动词使动用法文言文中,有些动词所表示的动作,其发出者是后面的宾语所表示的人或物,这就是动词的使动用法。
如:"项伯杀人,臣活之"中的"活",就是使……活命的意思。
1、外连横而斗诸侯斗:让……争斗2、中军置酒饮归客饮:使……饮酒3、生死而肉骨生:使……复生4、惊天动地惊:使……惊奇;动:使……感动5、可烧而走也走:使……逃走二,名词使动用法文言文中,有些名词带宾语之后,表示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
如:"而欲以力臣天下之主"中的"臣",就是名词作动词,臣服的意思。
(使天下之主臣服。
)1、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王:让……称王2、汗牛充栋汗:使……出汗3、齐威王欲将孙膑将:任命……为将三,意动用法所谓意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以之为何”的意思,即认为宾语怎样或把宾语当作怎样。
一般可译为“认为......”“以......为......”等。
意动用法只限于形容词和名词的活用,动词本身没有意动用法。
1.名词的意动用法名词用作意动,是把它后面的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看做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
例1: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伤仲永》)宾客:本为名词,这里活用为意动词。
“宾客其父”是动宾结构,意为“以其父为宾客”。
例2:父利其然也。
(《伤仲永》)利:是名词活用作意动词。
“利其然”即“以其然为利”(把这种情况视为有利可图)。
2.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形容词用作意动,是主观上认为后面的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代表的性质或状态。
例1:渔人甚异之。
(《桃花源记》)异: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意动词。
“异之”,即“以之为异”(认为这件事奇怪)例2: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伤仲永》)奇: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意动词。
“奇之”,即“以之为奇”(认为他才能非凡)上述这些词类活用现象,还不能概括所有情况。
比如数词或者数量词优势也可活用为动词甚至是使动词。
文言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
⽂⾔使动⽤法和意动⽤法⽂⾔⽂中使动⽤法⽐较多,了解掌握这⽅⾯的知识,有助于⽂⾔⽂的学习.学习使动⽤法需注意以下三点:⽂⾔使动⽤法和意动⽤法⼀、三种情形.⽂⾔使动⽤法主要有动词、形容词、名词的使动⽤法三种:1.动词使动⽤法.指主语所代表的⼈或物不施⾏谓语动词所表⽰的⾏为动作,⽽是主语使宾语所代表的⼈或物发出这个动作,表⽰主语使宾语“怎么样”的⼀种⽤法.例如:①项伯杀⼈,⾂活之.(《鸿门宴》)“活”这个⾏为不是主语“⾂”发出,⽽是主语“⾂”使宾语“之(项伯)”发出,是“使……活”意思,全句译为“项伯杀⼈,⾂救活过他”.②⼴故数⾔欲亡,忿恚尉.(《陈涉世家》)“忿恚”是主语“(吴)⼴”使宾语“尉”“忿恚”,全句译为“吴⼴故意多次说要逃跑,以此使校尉恼怒.”③叫声屈动地惊天.(《窦娥冤》)“动、惊”分别是主语“屈”使宾语“地”“天”发出,分别是“使……震动、使……震惊”意思.2.形容词使动⽤法.就是当形容词活⽤为动词后,主语使宾语所代表的⼈或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的性质或状态.例如:④今媪尊长安君之位.(《触龙说赵太后》)“尊”是形容词,作使动,“使……尊贵”,“尊长安君之位”即主语“媪”使宾语“长安君之位”“尊贵”.⑤求⽊之长者,必固其根本.(《谏太宗⼗思疏》)“固”是形容词,作使动,“使……稳固”,“固其根本”即“使其根本稳固”.3.名词使动⽤法.就是当名词活⽤为动词后,主语使宾语所代表的⼈或物成为这个名词所代表的⼈或物.例如:⑥先破秦⼊咸阳者王之.(《鸿门宴》)“王”名词,作使动,“使……为王”,“王之”即“使他(先破秦⼊咸阳者)成为王”.⼆、判断⽅法.判断⼀个词是不是使动⽤法,⽅法有两种:1.看能否在这个词⾥加进⼀个“使”字,加得进“使”就是使动,否则就不是.例如:⑦“曹军⽅连船舰,⾸尾相接,可烧⽽⾛也.”(《⾚壁之战》)烧(之),加不进“使”字,“烧”是⼀般动词;⾛(之),使(之)逃跑,加得进,“⾛”就是使动⽤法.2.根据句义判断.例如:⑧⼠卒亦乐从李⼴⽽苦程不识.(《李将军列传》)⑨沛公旦⽇从百余骑来见项王.(《鸿门宴》)判断两句中“从”字是不是使动,就要看句⼦的意义.⑧句中⼠卒⽐李⼴地位低,“从”当然是⼀般动词;⑨句中沛公地位⽐百余骑⾼,“从”便是使动,如果说是沛公“跟随着”百余骑,那就不合情理了.三、翻译⽅法.使动⽤法的翻译要注意避免两种错误:1.意译混淆直译.如:例①可以意译为“项伯杀⼈,我救活了他”,但不能因“活”可以意译为“救活”⽽认为不是使动⽤法,如果单独解释“活”,那就⼀定要直译为“使……活”,不能意译混淆了直译.2.附加宾语.即翻译时把宾语也⼀同带进去.如:有⼈将“⼤王必欲急⾂”的“急”,翻译为“使⾂着急”,“⾜以荣汝⾝”的“荣”翻译成“使你荣耀”,这都是错误的译法,正确的翻译应该是“使……着急”,“使……荣耀”.⽂⾔⽂使动⽤法掌握使动⽤法对学习⽂⾔⽂帮助很⼤。
使动用法与意动用法——古代汉语中两种词类活用现象
使动⽤法与意动⽤法——古代汉语中两种词类活⽤现象两种词类活⽤现象初解⼀、使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
它是⽤动宾结构表达使令式的内容。
如:项伯杀⼈,⾂活之(活之,“使之活”,意为:我使项伯活〔我救了项伯的命〕)。
1、动词的使动⽤法。
如:烛之武退秦师(退秦师,使秦师撤退。
动词“退”,译为了“使……退”,即为动词的使动⽤法)。
⼜如:闻寡⼈之⽿者(闻,使寡⼈闻,即使寡⼈听到)2、形容词的使动⽤法。
如:春风⼜绿江南岸(绿:使江南两岸绿。
“绿”为形容词,译为了“使……绿”的意思,即为形容词的使动⽤法)。
⼜如:今媪尊长安君之位(尊,使……尊贵。
意为“现在您使长安君的地位尊贵”)。
3、名词的使动⽤法。
东封郑(封,应是“疆界”的意思,是个名词。
在这⾥,意为“使……成为疆界”,句⼦意思是: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境。
即要灭掉郑国。
这个“封”便是名词的使动⽤法)。
⼆、意动⽤法:⼀般涉及的是形容词和名词。
形容词、名词带宾语⽤作意动,就是“觉得宾语怎么样”的意思。
经常可翻译为“以……为……”或“认为……是……”或“把……当做……”。
1、形容词的意动。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美,以……为美”或“认为……美”。
美我,即“以我为美”或“认为我美”。
意为:我的妻⼦以我为美,这是偏爱我。
或者:我的妻⼦认为我很美,是因为她偏爱我的缘故)。
⼜如:是故明君贵五⾕⽽贱⾦⽟(贵,意动,认为五⾕贵;贱,意动,认为⾦⽟贱)。
2、名词的意动。
⾢⼈异之,稍稍宾客其⽗。
(宾客,名词,宾客“其⽗”,即:以“其⽗”为宾客,意为⼈们⽤宾客之礼对待他的⽗亲)。
古代汉语在于积累,多了就⾃然⽽然有了感觉。
简略地提供这些,不知如何。
如何判断使动⽤法 教科书是这样定义使动⽤法的:“动词、形容词、名词活⽤作有‘使’‘令’意义的动词,表⽰(主语)使(宾语)怎样。
”这当然是对的。
可是,⽤它来判断使动⽤法却不那么得⼼应⼿⾏之有效。
因为现在中考⾼考都不直接考语法,初中基本不讲语法,刚进⼊⾼中的⾼⼀学⽣对词性都不甚了了,对句⼦成份更是⼀⽆所知,你⼜是主语宾语,⼜是主语使宾语怎样,这样⼀来,⼤部分同学都将被搞得晕头转向不知所⾔。
文言文的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
文言文的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1. 文言文的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的区别使动和意动,主要是从翻译的意义上来区别的。
所谓使动,是指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行为不是主语发出的,而是主语使宾语发出的。
例如《捕蛇者说》“君将哀而生之乎”句中,主语是"君",但"生"并非"君"的行为,而是"君"使宾语"之"发出的行为。
"生之"要译为"使我活",凡在语译中动词前要加"使、让"等词语的,我们称之为使动。
所谓意动,是指主语主观上认为宾语就是谓语或具有了谓语的性质状态,表示"认为宾语怎么样",或"把宾语当做谓语"的意思。
意动只是一种主观上的认识,客观上不一定是这样。
如“若毒之乎”句中的"毒"。
是主语"若"的主观想法。
最主要的判别方法,就是区分翻译意义。
翻译为使让……怎么样,就是使动用法。
如果翻译为以……为……,就是意动用法2. 文言文的使动和意动用法主要有:(一)不及物动词使动:主语所代表的人物并不施行这个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而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施行这个动词。
结构:A+动词+B,译法:A使B施行动作。
例句:A. 1. 庄公寤生,惊姜氏。
惊:使……吃惊。
2. 焉用亡郑以陪邻。
亡:使……灭亡。
3. 阙秦以利晋。
阙:使……(土地)亏损。
4. 项伯杀人,臣活之。
活:使……活。
5. 既来之,则安之。
来:使……来。
6. 可烧而走之。
走:使……跑。
7. 止血灵。
止:使……停止。
B. 1. (沛公)从百余骑。
从:zòng使……跟随。
2. 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
食:sì使……吃。
见:xiàn使……现。
3. 中国队大败美国队。
败:使……打败仗。
4. 是其为人也,有粮者亦食,无粮者亦食。
文言文中意动用法、使动用法和为动用法
文言文中意动用法、使动用法和为动用法一、意动用法:所谓意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以之为何”的意思,即认为宾语怎样或把宾语当作怎样。
一般可译为“认为……”“以……为……”等。
意动用法只限于形容词和名词的活用,动词本身没有意动用法。
1、名词的意动用法:名词用作意动,是把它后面的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看做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
例1: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伤仲永》)宾客:本为名词,这里活用为意动词。
“宾客其父”是动宾结构,意为“以其父为宾客”。
例2:父利其然也。
(《伤仲永》)利:是名词活用作意动词。
“利其然”即“以其然为利”(把这种情况视为有利可图)。
2、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形容词用作意动,是主观上认为后面的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代表的性质或状态。
例1:渔人甚异之。
(《桃花源记》)异: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意动词。
“异之”,即“以之为异”(认为这件事奇怪)例2: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伤仲永》)奇: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意动词。
“奇之”,即“以之为奇”(认为他才能非凡)二、使动用法:所谓使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使之怎么样”的意思,即此时谓语动词表示的动作不是主语发出的,而是由宾语发出的。
实际上,它是以动宾的结构方式表达了兼语式的内容。
使动用法中的谓语动词,有的是由名词、形容词活用来的。
由于原来的词类不同,活用作使动之后,它们所表示的语法意义也不完全相同。
1、动词使动用法:动词和它的宾语不是一般的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而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产生这个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行为。
例1:行仁义而怀西戎,遂王天下。
(《五蠹》)怀:使……归顺。
例2:直可惊天地,泣鬼神。
(《〈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惊:使……震惊。
泣:使……悲泣。
例3:操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
(《赤壁之战》)走:使操军逃跑。
2、名词使动用法:名词用作使动词,是指这个名词带了宾语,并且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变成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
中学古诗文之词类活用总结(使动用法、意动用法)
中学古诗文之词类活用总结(使动用法、意动用法)一、使动用法(一)名词的使动用法1、人在室中,极.目四望(出自《观巴黎油画记》)极,名词的使动用法:使……到极点。
2、汗.牛塞屋(出自《黄生借书说》)汗,名词的使动用法:使……流汗。
3、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出自《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域,名词的使动用法:使……定居。
4、以膏泽..斯民(出自《答司马谏议书》)膏泽,名词的使动用法:使……得到好处。
5、人各自利.也(出自《原君》)不敢自利.(出自《原君》)人各得自利.(出自《原君》)利:使……得到利益。
名词的使动用法。
6、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出自《病梅馆记》)病,名词使动用法:使……生病。
7、陡者级.之(出自《游黄山记》)级,名词的使动用法:使……为级。
8、举疾.首蹙頞(出自《庄暴见孟子》)疾,名词的使动用法:使……疾,使……痛。
(二)形容词的使动用法1、况拾遗求利以污.其行乎(出自《乐羊子妻》)污,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污,玷污。
2、复还终.业(出自《乐羊子妻》)终,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终,修完。
3、郎诚见完.与恩.(出自《童区寄传》)形容词“完”与名词“恩”一起带前置的宾语“见”,用作动词。
完,使动用法:使……完好;保全。
恩,施与恩德;待……好。
4、则不快.吾意(出自《大铁椎传》)快,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快。
5、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出自《陋室铭》)形容词“乱”,动词“劳”均为使动用法:使……乱,扰乱;使……劳累。
6、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出自《核舟记》)“竖”是形容词,其性质是主语使宾语具有的,用作使动:使……竖,竖起。
7、凄.神寒.骨(出自《小石潭记》)凄,寒,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凄凉,使……寒冷。
8、食之不能尽.其材(出自《马说》)尽,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尽;竭尽。
9、而独不足.子所乎(出自《卖柑者言》)足,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足,使……满足。
10、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出自《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苦,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痛苦。
文言文中意动用法、使动用法和为动用法
文言文中意动用法、使动用法和为动用法一、意动用法:所谓意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以之为何”的意思,即认为宾语怎样或把宾语当作怎样。
一般可译为“认为……”“以……为……”等。
意动用法只限于形容词和名词的活用,动词本身没有意动用法。
1、名词的意动用法:名词用作意动,是把它后面的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看做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
例1: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伤仲永》)宾客:本为名词,这里活用为意动词。
“宾客其父”是动宾结构,意为“以其父为宾客”。
例2:父利其然也。
(《伤仲永》)利:是名词活用作意动词。
“利其然”即“以其然为利”(把这种情况视为有利可图)。
2、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形容词用作意动,是主观上认为后面的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代表的性质或状态。
例1:渔人甚异之。
(《桃花源记》)异: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意动词。
“异之”,即“以之为异”(认为这件事奇怪)例2: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伤仲永》)奇: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意动词。
“奇之”,即“以之为奇”(认为他才能非凡)二、使动用法:所谓使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使之怎么样”的意思,即此时谓语动词表示的动作不是主语发出的,而是由宾语发出的。
实际上,它是以动宾的结构方式表达了兼语式的内容。
使动用法中的谓语动词,有的是由名词、形容词活用来的。
由于原来的词类不同,活用作使动之后,它们所表示的语法意义也不完全相同。
1、动词使动用法:动词和它的宾语不是一般的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而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产生这个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行为。
例1:行仁义而怀西戎,遂王天下。
(《五蠹》)怀:使……归顺。
例2:直可惊天地,泣鬼神。
(《〈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惊:使……震惊。
泣:使……悲泣。
例3:操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
(《赤壁之战》)走:使操军逃跑。
2、名词使动用法:名词用作使动词,是指这个名词带了宾语,并且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变成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把
形容词 吾妻之美
认为
•形容词意动用法
• ①滕公奇其言,壮其貌。
• 答案:滕公认为其言出众不凡,其形貌强壮健美。
• ②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 答案:孔子登上东山就觉得鲁国小了,登上
泰山就觉得天下小了。
• 练习
①予怪而问之。 ②渔人甚异之。 ③贵货而易土。
怪:认为……怪 异:认为……奇怪 易:认为……容易
(二)名词的意动用法
在文言文中,有些名词带上宾语后,表示主语 把宾语当作是什么。
例:稍稍宾客其父 宾客:把……当作宾客 • 1.鱼肉百姓 • 2.其闻道也固先乎 吾,吾从而师之 • 3.后人哀之而不鉴 之 鱼肉:以……为鱼肉
师:以……为老师
鉴:以……为鉴
练习
• 4、今我在也,而人皆藉吾弟,令我百岁后, 皆鱼肉之。
认为他们的 衣服漂亮
使他们安居他 们的家里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认为他们的食物可口 使他们喜欢 他们的习俗
主观 认为
客观 结果
综合练习
1、项伯杀人,臣活之。 2、渔人甚异之。
使动,使——活下来 意动,认为——奇异
3、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也。 使动,使——复生,
使——长肉
4、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5、大将军奇其才。
词类活用—— 使动和意动用法
使动用法
所谓使动用法,就是这个动词所表 示的动作不是主语发出的,而是宾语发 出的。其实质是这个动词里面暗含着 “使”的意思。可以通过“使……怎么 样”的句式进行解释、翻译。
现代汉语中的使动用法
美你发廊 迷你裙 舒肝片 快胃片 清脑丸 沉鱼落雁 这件事真笑人。 这孩子真气人。 活跃市场经济。 丰富词汇。 读书开阔了我们的眼界。
意动,认为——美
意动,认为——特殊
6、(船)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 使动,使——逃跑
7、日思高其位,大其禄。使动,使——抬高,使——增大 8、自高其能.
意动,认为——高超
使动,让——做将军 9、大王果能将吾,中原可得。
10、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 使动,让——做王
意动,把——当做王
A工师得大木,则王喜…………匠人斫而小之,则王 怒。 B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例A匠人砍削木料使木料变小,是客观结果,因此 这里是形容词“小”的使动用法。例B“小 鲁”“小天下”是孔子“认为鲁小”“认为天下 小”,是登上高山之后的主观感觉,因此句子的两 个“小”都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使……饮
练习:
1、尽归汉使路充国等。 (使„„回去) (使„„舞动) 2、舞幽壑之潜蛟。 3、反欲斗两主,观祸败。 (使„„相斗) 4、令诸君知天亡我。 (使„„灭亡)
5、诸人持议,甚失孤望。 (使„„失望)
(二)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 在文言文中,当形容词带宾语时, 具有“使宾语具有某种性状”的 意思。
• 3、齐威王欲将孙膑
将:任命……为将
• 4、项王虽霸天下而臣诸侯
臣:使……为臣
意动用法
• 所谓意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 “认为(或以为)宾语怎么样”的 意思。 • 意动用法只限于形容词和名词的活 用,动词本身没有意动用法。
意动用法
形容词意动用法 名词的意动用法
意动用法(例句)
当作
名词 吾从而师 之 把他当作老师 我者 认为我美
使动用法
• (一)动词的使动用法 • (二)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 (三)名词的使动用法
使动用法(例句)
让诸侯为臣…
名词 项王虽霸天下而臣诸侯
让 动词 项伯杀人,臣
使 形容词 臣请完 使 璧 活
使项伯活了下来 之(项伯)
归
赵 使和氏璧完整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一)动词的使动用法
1、不及物动词带有宾语的,一般都属 于使动用法。 使……活 项伯杀人,臣活之。 2、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较少,如果带 有双宾语的,一般属于使动用法。 晋侯饮赵盾酒。
例子
• ①春风又绿江南岸。 • 答案:春风又使江南岸变绿。
• ②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 • 答案:各国诸侯(因此)畏惧(秦 国),会合结盟想办法使秦国(的势 力)削弱。
• 练习
1.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
弱:使……削弱
2.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愚:使……愚笨
3.富国强兵。
富:使……富裕 苦:使……苦 强:使……强壮
4.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劳:使……劳 饿:使……饿
• (三)名词的使动用法
文言文中,有些名词带宾语 之后,表示使宾语怎么样的意 思。 而欲以力臣天下之主. 使……臣服
练习,找出下列句子中的活用字:
• 1、生死而肉骨 使死者复生,白骨长肉,感恩极至之意 • 2、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王:让……称王
把他当作鱼肉了(任意宰割)
• 5、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 麋鹿。
把鱼虾当成伴侣,把鹿看作朋友
• 6、孟尝君客我。
把我当作客人
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的区别
相同点:两者都是古代汉语中的一种特殊的动宾关系 不同点: 1两者适用范围不同,使动用法适用于动词、形容词、 名词,而意动用法只适用与形容词、名词 2两者的语法意义不同,使动用法是“使宾语怎么 样”,是客观的结果,而意动用法是“认为宾语怎 么样”或者“把宾语当作什么”,多主观的看法或 者意念。例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