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数与代数讲解

合集下载

初中数学知识点汇总

初中数学知识点汇总

初中数学知识点汇总一、数与代数1、有理数有理数包括整数(正整数、0、负整数)和分数(正分数、负分数)。

有理数的运算有加、减、乘、除、乘方。

运算时要注意符号的变化,加法满足交换律和结合律,乘法满足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

2、实数实数包括有理数和无理数。

无理数是无限不循环小数,如π、√2 等。

实数的运算与有理数类似,但要注意无理数的运算。

平方根和立方根也是实数的重要概念,一个正数有两个平方根,它们互为相反数;0 的平方根是 0;负数没有平方根。

正数的立方根是正数,负数的立方根是负数,0 的立方根是 0。

3、代数式代数式包括整式(单项式和多项式)、分式和二次根式。

整式的运算有加、减、乘、除,其中乘法包括单项式乘以单项式、单项式乘以多项式、多项式乘以多项式。

分式要注意分母不能为 0,分式的运算包括约分、通分和加减乘除。

二次根式要注意被开方数必须是非负数,二次根式的运算包括化简、加减和乘除。

4、方程与不等式方程包括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一元二次方程。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是通过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 1 来求解。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有代入消元法和加减消元法。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有直接开平方法、配方法、公式法和因式分解法。

不等式的性质包括对称性、传递性、加法和乘法法则。

解不等式的步骤与解方程类似,但要注意不等式两边乘以或除以负数时,不等号方向要改变。

5、函数函数是初中数学的重点内容,包括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和二次函数。

一次函数的表达式为 y = kx + b(k、b 为常数,k ≠ 0),其图像是一条直线。

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为 y = k/x(k 为常数,k ≠ 0),其图像是双曲线。

二次函数的表达式为 y = ax²+ bx + c(a、b、c 为常数,a ≠ 0),其图像是抛物线。

函数的性质包括定义域、值域、单调性、奇偶性等,要学会根据函数的表达式和图像来分析这些性质。

二、图形与几何1、线与角直线没有端点,可以向两端无限延伸;射线有一个端点,可以向一端无限延伸;线段有两个端点,不能延伸。

理论数学知识点总结初中

理论数学知识点总结初中

理论数学知识点总结初中一、数与代数1. 整数和有理数- 整数包括正整数、负整数和零。

- 有理数是由整数和分数构成的数集,表示为a/b的形式,其中a 和b都是整数,b≠0。

2. 实数- 实数包括有理数和无理数,无理数是不能表示为分数形式的数,如圆周率π和黄金比例φ。

- 实数可以用数轴表示,每个实数对应数轴上的一个点。

3. 代数表达式- 代数表达式是由数字、字母和运算符组成的数学对象。

- 单项式和多项式是代数表达式的两种基本形式。

4. 一元一次方程与不等式- 一元一次方程是指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为一的方程。

- 一元一次不等式是类似的,但它涉及的是不等关系而非等式。

5. 二元一次方程组- 二元一次方程组包含两个未知数,每个方程中未知数的最高次数为一。

- 解方程组通常使用消元法或代入法。

6. 函数及其性质- 函数是描述两个变量之间关系的数学对象,其中一个变量的值依赖于另一个变量的值。

- 函数的图像是一条曲线,表示所有满足函数关系的点的集合。

- 函数的性质包括单调性、奇偶性等。

二、几何1. 平面几何- 点、线、面是构成平面几何的基本元素。

- 直线、射线和线段是线的基本形式。

- 角是由两条射线共享一个端点形成的图形。

2. 三角形- 三角形是平面上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根据边和角的性质,三角形可以分为等边、等腰和直角三角形。

- 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度。

3. 四边形- 四边形是由四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常见的四边形有矩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等。

- 矩形和正方形的对边相等且相邻角为直角。

4. 圆- 圆是由所有与给定点(圆心)距离相等的点组成的平面图形。

- 圆的周长(圆周)和面积的计算公式分别为C=2πr和A=πr²,其中r是圆的半径。

5. 几何变换- 几何变换包括平移、旋转、轴对称和缩放。

- 平移是将图形沿着直线移动一定距离。

- 旋转是将图形绕一点转动一定角度。

- 轴对称是图形关于某条直线的对称性。

初中数学知识归纳数与代数的基本概念和运算

初中数学知识归纳数与代数的基本概念和运算

初中数学知识归纳数与代数的基本概念和运算初中数学知识归纳:数与代数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数学是一门抽象而又实用的学科,它是我们实际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初中阶段,数与代数是数学学习的基础,它们涉及了数的概念、数的分类以及代数运算等内容。

下面将介绍初中数学中与数与代数相关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

一、数的概念与分类数是用来计量事物多少的概念,是数学中最基本的要素。

在初中数学中,我们主要接触和学习到的数有自然数、整数、有理数和实数等。

1. 自然数:自然数是从1开始的正整数,用N表示。

自然数从1开始依次递增,是最基本的计数单位。

2. 整数:整数包括自然数和负整数,用Z表示。

整数集合包含了0和自然数,它们在数轴上分布开来,整数之间可以进行加减运算。

3. 有理数:有理数是可以表示为两个整数之比的数,用Q表示。

有理数包括正有理数、负有理数以及0,可以进行加减乘除等运算。

4. 实数:实数包括有理数和无理数,用R表示。

实数集合包含了所有的数,它们在数轴上密集分布,实数之间可以进行各种运算。

二、数的运算数的运算是数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能够帮助我们实现对数的操作和计算。

常见的数的运算包括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

1. 加法:加法是将两个数相加得到一个新的数。

在运算中,被加数加上加数,得到的结果称为和,符号用"+"表示。

2. 减法:减法是将一个数从另一个数中减去,得到差。

在运算中,被减数减去减数,得到的结果称为差,符号用"-"表示。

3. 乘法:乘法是两个数相乘得到一个新的数。

在运算中,被乘数乘以乘数,得到的结果称为积,符号用"×"表示。

4. 除法:除法是将一个数除以另一个数,得到商。

在运算中,被除数除以除数,得到的结果称为商,符号用"÷"表示。

数的运算是有法则和性质的,在实际运算中需要注意运算规则,特别是在运算的顺序和优先级上。

初中数学数与代数

初中数学数与代数

初中数学数与代数一、7~9年级数与代数内容有理数、实数、代数式和二次根式及数的运算、整式和分式、方程、不等式、函数。

二、重点1、数与式的重点是强调理解数的意义,建立数感,理解代数式的表述功能,建立符号感,同时理解运算的意义,强调运算的必要性。

2、方程与不等式的重点是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一元二次方程,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

不等式主要是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3、函数的重点就是要借助现实背景,在现实情景中理解函数的概念。

而且在研究函数的性质过程当中,重点应该是要利用图象的方法直观地发现函数。

三、新的修订标准内容的变化(一)数与式方面1、降低了对于实数运算的要求。

比如“会用平方运算求某些非负数的平方根与算术平方根,用立方运算求某些数的立方根”转化为“会用平方运算求百以内整数的平方根,会用立方运算求百以内整数(对应的负整数)的立方根”。

2、取消了对“有效数字”的要求,但重视学生的估算能力,要求学生理解近似数。

例如“能用有理数估计一个无理数的大致范围”, “了解近似数,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能用计算器进行近似计算,并按问题的要求对结果取近似值”。

3、与实验稿比较,加强了对二次根式的要求,比如对二次根式的化简,分母有理化,但二次根式的运算仅仅限于根号下是数的情况。

4、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字母表示数的意义。

例如要求“借助现实情境了解代数式,进一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

”5、注重代数式的实际应用和实际意义。

例如要求“能分析简单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并用代数式表示。

”以及“会求代数式的值;能根据特定的问题查阅资料,找到所需要的公式,并会代入具体的值进行计算。

”6、对于代数式的意义,除了关注数学意义外,还关注现实的意义。

7、强调几何直观的作用。

8、知道|a|的含义(这里a 表示有理数)。

(二)方程方面1、与实验稿相比,有些内容适当增加:如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但不要求应用这个关系解决其他问题,了解就可以了,不要深挖洞。

《初中数学教案:数与代数的关系》

《初中数学教案:数与代数的关系》

《初中数学教案:数与代数的关系》一、引言数学是一门抽象而精确的科学,它运用符号和符号系统来研究数量、结构、变化和空间。

在数学的学习中,数与代数是两个最基础且密切相关的概念。

本教案旨在通过针对初中生的数学教学来探讨数与代数之间的关系,并提供具体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二、理解数与代数1. 数的概念数是我们用来计量、比较和统计事物数量或属性的工具。

它可以表示为自然数、整数、有理数或实数等不同形式。

让学生明确地了解到不同类型的数字,并能够灵活地在不同情境下应用这些数字是非常重要的。

2. 代数中的变量在代数中,变量是一个未知量,用字母或符号表示。

它可以代表任何值,在求解方程和进行问题推理时起到关键作用。

通过提供一些简单例子,帮助学生理解变量并熟练运用它。

三、分类讨论:数字与线性关系1. 正比例关系正比例关系描述了一种等比增长或减少的现象。

当两个变量之间存在这样的关系时,我们可以使用直线通过原点来表示。

教师可以利用例子和图表来展示这种关系,并引导学生理解其中的数学概念。

2. 反比例关系反比例关系也是一种很常见的现象,它描述了一个变量增长而另一个变量减少的情况。

与正比例关系类似,反比例关系也可以由一条经过原点的曲线来表示。

在教学中,通过实际问题和图形的分析,展示反比例关系对数学运算的重要性。

四、应用解决实际问题1. 代数方程求解代数方程是指包含未知量和已知数量之间相等或不等关系的等式。

在从生活实践中引入具体问题后,教师可以提供一些简单的代数方程给学生进行求解训练,并逐步引导他们将所学知识应用到更复杂、更抽象的问题中。

2. 图形与代数联系图形与代数之间有着密切且深远的联系。

在解决图形问题时,学生需要能够将图形转化为具有代数表达式或方程式。

通过提供多样化的几何形状并要求学生用代数方式进行计算、解决问题,可以培养学生对抽象思维的发展。

五、教学策略与方法1. 目标导向教学教师应对每堂课的目标进行明确设定,并通过设计合适的问题和活动来正确引导学生达到这些目标。

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加例题

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加例题

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加例题一、数与代数。

(一)有理数。

1. 概念。

- 有理数包括整数和分数。

整数又分为正整数、0、负整数;分数分为正分数和负分数。

- 数轴: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

- 相反数:绝对值相等,符号相反的两个数。

例如,3和 - 3互为相反数。

- 绝对值:一个数在数轴上所对应的点与原点的距离。

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

2. 有理数的运算。

- 加法: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异号两数相加,绝对值相等时和为0,绝对值不等时,取绝对值较大的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 减法: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 乘法: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任何数与0相乘都得0。

- 除法: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例题1:计算:(-2)+3 - (-5)解析:- 根据有理数的减法法则,(-2)+3 - (-5)=(-2)+3 + 5。

- 然后,按照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先计算(-2)+3 = 1。

- 计算1 + 5=6。

(二)实数。

1. 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如√(2)、π等。

2. 实数的运算:实数的运算顺序是先算乘方、开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

例题2:计算:√(4)+3 - π(精确到0.1)解析:- 先计算√(4)=2。

- 然后计算2 + 3-π=5-π。

- 因为π≈3.14,所以5 - π≈5 - 3.14 = 1.86≈1.9。

(三)代数式。

1. 整式。

- 单项式:由数与字母的积组成的代数式叫做单项式,单独的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单项式。

- 多项式: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

- 整式的加减:实质是合并同类项,同类项是指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项。

2. 整式的乘除。

- 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即a^m· a^n=a^m + n。

初中数学代数的基本概念与运算

初中数学代数的基本概念与运算

初中数学代数的基本概念与运算数学是一门抽象而又具体的学科,代数作为数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许多数学问题解决的基础。

在初中阶段,学生首次接触代数的基本概念和运算,这对于他们后续数学学习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初中数学代数的基本概念与运算,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代数知识。

一、代数的基本概念代数是研究数与数之间的关系及其运算法则的学科。

初中数学代数的基本概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数与代数式:数是代数的基本元素,是用来计量事物数量的概念。

而代数式则是由数、字母和运算符号按照一定规则组成的表达式。

代数式中的字母可以表示数或未知数,代数式的值可以根据具体的数值赋值求得。

2. 未知数与方程:未知数是代数问题中未知数量的符号表示,常用字母表示。

方程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它描述了一个平衡状态或者两个量相等的关系。

解方程可以求得未知数的值,从而解决各种实际问题。

3. 函数:函数是数与数之间的对应关系。

在函数中,自变量的取值会影响因变量的输出结果。

函数常用符号表示为f(x),其中x是自变量,f(x)是函数的值。

函数在代数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可以描述各种变化规律。

二、代数的基本运算代数中的运算是研究数与数之间相互关系的重要手段。

初中数学代数的基本运算包括以下几种:1. 四则运算:四则运算是指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这四种基本运算。

在代数中,加法用"+"表示,减法用"-"表示,乘法用"*"或者省略符号表示,除法用"/"表示。

通过四则运算,可以实现数的计算和问题的解决。

2. 平方与开方:平方是指一个数与自己相乘的运算,用符号"²"表示。

开方则是求一个数的平方根,用符号"√"表示。

平方和开方在代数中常常用于解决与图形面积和边长有关的问题。

3. 求绝对值:绝对值是指一个数的非负值,用符号"│ │"表示。

初中数学知识归纳数与代数式的计算与推理

初中数学知识归纳数与代数式的计算与推理

初中数学知识归纳数与代数式的计算与推理初中数学知识归纳:数与代数式的计算与推理数与代数式的计算与推理在初中数学学科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涉及到数的运算、代数式的化简和推理思维等方面。

本文将对初中数学中数与代数式的计算与推理进行归纳总结,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知识领域。

一、数的运算1.整数的加减乘除运算在整数的加减乘除运算中,我们需要掌握规则:同号相加为正,异号相加为负;同号相乘为正,异号相乘为负;被除数和除数同号为正,异号为负。

2.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在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中,我们需要先求出分母的最小公倍数,然后通分后进行计算。

对于相同的分母,直接相加或相减即可;相乘时,将分子相乘,分母相乘;相除时,将除数乘以倒数,即被除数乘以除数的倒数。

3.小数的加减乘除运算小数的加减乘除运算与整数和分数的运算类似,需要保持小数位数一致。

在乘法和除法中,需要注意小数点的位置,并在最终结果中移动小数点。

4.百分数的运算百分数可以看做是百分数除以100的分数形式。

对于百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可以先将百分数转化为分数,然后再进行计算。

二、代数式的化简1.基本代数运算代数式的基本运算包括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

我们需要遵循运算法则,如同底数相加、相减,指数保持不变;同底数相乘,指数相加;同底数相除,指数相减等。

2.分配律的应用分配律在代数式的化简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我们可以利用分配律将一个式子分解成多个因式的乘积,或者将多个项相加合并成一个项。

3.合并同类项合并同类项是指将具有相同字母部分的代数项进行合并,常常需要注意系数的加减。

通过合并同类项,可以简化代数式的形式,便于计算和推理。

三、数与代数式的推理1.代数式的因式分解与提取公因式代数式的因式分解是指将一个代数式分解成若干个乘积项的形式。

对于多项式,我们可以先提取出其中的公因式,然后再进行因式分解。

2.代数式的展开代数式的展开是指将一个代数式按照运算法则进行展开,得到多项式的形式。

初中数学与数与代数知识点整理

初中数学与数与代数知识点整理

初中数学与数与代数知识点整理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对我们的学习和生活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初中阶段,数学学科主要涉及数与代数的知识点。

本文将对初中数学中的数与代数知识点进行整理和概述,希望能对广大中学生的学习有所帮助。

一、数的概念和性质1. 自然数:自然数是我们最开始学习的数,从1开始,逐步增大,没有负数和分数。

自然数的集合记作N。

2. 整数:正整数、零和负整数的集合称为整数集,记作Z。

3. 有理数:有理数包括整数和分数的集合,即可以表示为两个整数之比的数。

有理数的集合记作Q。

4. 实数:实数包括有理数和无理数的集合,可以表示所有的数。

实数的集合记作R。

二、数的运算1. 数的加法和减法:加法和减法是最基本的运算。

在加法中,两个数相加得到的结果称为和;在减法中,被减数减去减数得到的结果称为差。

2. 数的乘法和除法:乘法和除法是数的运算中的另外两种基本运算。

两个数相乘得到的结果称为积;被除数除以除数得到的结果称为商。

3. 数的整除和余数:当一个整数a能被另一个整数b整除时,我们称a是b的倍数,b是a的约数。

当a除以b得到一个商和余数时,余数为0,我们称a能整除b;否则,余数不为0,我们称a不能整除b。

三、代数基础知识1. 代数:代数是数学中研究未知数和它们之间关系的一门学科。

代数中的未知数用字母表示,常用的字母有x、y、z等。

2. 代数表达式:由数、未知数和运算符号组成的表达式称为代数表达式。

代数表达式可以进行加减乘除等运算。

3. 代数方程:包含一个或多个未知数的等式称为代数方程。

解代数方程就是求出使方程成立的未知数的值。

4. 代数不等式:包含一个或多个未知数的不等式称为代数不等式。

解代数不等式就是求出使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取值范围。

四、线性方程和不等式1. 线性方程:线性方程是一次方程,即未知数的最高次数为1。

例如,2x+3=5就是一个线性方程。

我们可以通过移项、消元、合并同类项等方法解线性方程。

2. 线性不等式:线性不等式是一次不等式,即未知数的最高次数为1。

《初中数学教案:数与代数的关系》

《初中数学教案:数与代数的关系》

《初中数学教案:数与代数的关系》数学是一门抽象而又实用的学科,其中数和代数的关系是数学学习中的重要主题之一。

通过了解数与代数的关系,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和解决实际问题。

本教案将介绍初中数学中数与代数的关系,并提供一系列活动来帮助学生巩固这一概念。

一、引入与概念解释在开始学习"数与代数的关系"之前,首先需要向学生引入基本的概念。

数是对事物的计数或表示数量的概念,而代数则是使用字母和符号来表示数的关系和运算。

在数学中,代数旨在解决未知数和方程的问题。

因此,数与代数密切相关。

二、数与代数的基本关系1. 数与代数的有机联系数与代数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

数是代数中构建代数表达式和方程的基本元素。

而代数则是对数的关系和运算进行推广和扩展。

理解数与代数的关系有助于学生树立数学思维和数学观念。

2. 数与代数的相互转化数可以转化为代数表达式,而代数表达式也可以转化为数。

这种相互转化的过程中,数可以用字母来代表未知数,而代数表达式则可以通过恢复被代表的数来还原。

三、数与代数的应用1. 代数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代数可以帮助我们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建立方程,通过代数方法解决方程进而求出未知数的值。

例如,在解决物理问题、几何问题或经济问题时,我们常常需要运用代数来建立数学模型和解决方程。

2. 数的运算与代数的关系数的运算是代数的基础。

通过对数的加减乘除等基本运算的学习,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代数表达式和方程式。

四、数与代数的学习活动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和代数的关系,以下是一些教学活动的建议:1. 数与代数的联系练习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练习,要求学生从实际生活中找到与代数相关的例子。

例如,让学生找出某些物品的价格和数量之间的关系,并以代数表达式的形式表示。

2. 代数方程练习设计一些代数方程练习,要求学生根据实际问题建立相应的方程,并解答方程中的未知数。

通过这些练习,学生能够将数与代数联系起来,并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简述初中阶段数与代数的主要内容

简述初中阶段数与代数的主要内容

简述初中阶段数与代数的主要内容
初中阶段数与代数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数的概念和运算:初中阶段主要学习整数、分数、小数、百分数、负数等数的概念和运算,掌握基本运算法则和运算技巧。

2. 代数式及其运算:初中阶段主要学习代数式的概念和运算,包括代数式的化简、合并、变形等,掌握代数式的运算规律和技巧。

3. 方程和方程组:初中阶段主要学习方程和方程组的概念和求解方法,包括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等,掌握解方程和方程组的技巧。

4. 不等式和不等式组:初中阶段主要学习不等式和不等式组的概念和求解方法,包括一元一次不等式、一元二次不等式、二元一次不等式组等,掌握求解不等式和不等式组的技巧。

5. 函数:初中阶段主要学习函数的概念和基本性质,包括函数的定义域、值域、图像、性质等,掌握函数的应用技巧和方法。

6. 三角形和几何:初中阶段主要学习三角形和几何的概念和运算,包括三角形的角、边、高、中线、角平分线等,掌握几何运算的
技巧和方法。

以上是初中阶段数与代数的主要内容,这些内容在初中数学课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对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题能力有重要的培养作用。

初中数学知识归纳数与代数的应用问题

初中数学知识归纳数与代数的应用问题

初中数学知识归纳数与代数的应用问题初中数学知识归纳:数与代数的应用问题数与代数是初中阶段数学学习的重点内容,也是数学知识的基础。

数与代数的应用问题主要涉及到如何使用数与代数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本文将带领读者系统地归纳数与代数在初中数学中的应用问题,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思路和方法。

一. 一元一次方程应用一元一次方程是数与代数中最基础的内容之一,它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问题:问题 1:甲的年龄是乙的2倍,现在甲比乙大10岁,求甲的年龄。

解析:设乙的年龄为x,则甲的年龄为2x。

根据题意,2x - x = 10,解方程得到 x = 10,甲的年龄为 2*10 = 20 岁。

问题 2:一个数的 3/5 增加了 20,求原数。

解析:设原数为 x,根据题意,x + 3/5x = x + 20,解方程得到 x = 100,原数为 100。

问题 3:若水杯中有 300 mL 的水,每秒钟流出水量为 2.5 mL,求多少秒钟后水杯中剩余的水量不足 200 mL?解析:设 t 秒后水杯中剩余的水量为 x mL,根据题意,300 - 2.5t = 200,解方程得到 t = 40,即40秒后水杯中剩余的水量不足200 mL。

二. 一元一次不等式应用一元一次不等式是在一元一次方程的基础上引入了不等号的表示方式,它用于描述一些变量之间的大小关系。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一元一次不等式应用问题:问题 1:父亲今年35岁,儿子的年龄不小于12岁,求儿子的年龄范围。

解析:设儿子的年龄为 x,根据题意,x ≥ 12,儿子的年龄范围为[12, +∞)。

问题 2:某家庭每月收入需满足:房租≤ 1/3 收入。

若房租为 1500 元,求收入的范围。

解析:设每月收入为 x 元,根据题意,1500 ≤ 1/3x,解不等式得到x ≥ 4500,收入的范围为[4500, +∞)。

问题 3:有两桶水,甲桶中水量不超过乙桶的 5/6,且甲桶中水量至少为 10 L,求甲、乙桶水量的范围。

初中数学数与代数知识点汇总

初中数学数与代数知识点汇总

初中数学数与代数知识点汇总数学是一门跨学科的科学,它既包含着丰富的数学知识,又涉及到抽象的代数概念。

数与代数作为初中数学的重要内容,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在初中数学学习中,数与代数是相辅相成的,相互交织的。

下面将对初中数学数与代数的知识点进行一次全面梳理和总结。

一、整数与有理数1. 整数的概念与性质整数由正整数、负整数和零构成,整数在数轴上有明确的大小和顺序关系,通过绝对值可以取得整数的大小。

2. 整数的运算整数的加法与减法遵循交换律和结合律,减法可以转化为加法运算。

同号相减取绝对值相加,异号相减取绝对值相减。

整数的乘法同样遵循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

3. 有理数的概念和性质有理数是整数和分数的统称,有理数可以用数轴上的有理点表示。

有理数的大小关系可以用大小关系记号表示。

4. 有理数的四则运算有理数的加法和减法同整数的运算规律一致。

乘法运算遵循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除法运算可以通过乘法的逆运算得到。

5. 有理数的比较和化简有理数之间可以进行大小比较和化简,可以用比大小的法则来比较。

对于分数,可以通过找到最小公倍数和通分的方法进行比较和化简。

二、代数与方程式1. 代数式与方程式代数式由数字、字母和运算符号组成,字母表示数,代数式可以化简运算。

方程式是等号连接的两个代数式,是未知数的等式。

2. 线性方程式线性方程式是指未知数的最高次数为1的方程式,线性方程式可以通过加减消元和代入法进行求解。

3. 二元一次方程式二元一次方程式是指含有两个未知数的最高次数为1的方程式,可以通过代入法、消元法和变量相减法等求解。

4. 一元二次方程式一元二次方程式是指未知数的最高次数为2的方程式,可以通过配方法、因式分解、求根公式等求解。

5. 负数指数和零指数负数指数和零指数的概念和性质,负数指数是代表分之一,零指数是代表1。

三、函数与图像1. 函数的概念与性质函数是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一种对应关系,一个自变量只能对应一个因变量,可以用函数符号表示。

初中二年级数学知识点

初中二年级数学知识点

初中二年级数学知识点初中二年级数学知识点概述一、数与代数1. 整数和有理数- 整数: 正整数、负整数、零- 有理数: 分数、小数、整数的混合运算2. 代数表达式- 单项式: 系数、变量- 多项式: 次数、项数、升幂排列、降幂排列- 代数式的加减法: 合并同类项3. 一元一次方程- 方程的概念: 解、根、方程的解- 解一元一次方程: 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4. 不等式- 不等式的概念: 大于、小于、等于-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解一元一次不等式5. 平面直角坐标系- 坐标系的建立- 点的坐标- 坐标的几何意义二、几何1. 平行线与相交线- 平行线的性质- 相交线的性质: 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2. 三角形- 三角形的基本性质- 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3. 四边形- 四边形的基本性质- 矩形、正方形的性质- 平行四边形、菱形、梯形的性质4. 圆的基本性质- 圆的定义- 圆的半径、直径、弦、弧、切线- 圆周角定理5. 面积与体积- 三角形、四边形的面积计算- 圆的面积计算- 长方体、立方体的体积计算三、统计与概率1. 统计-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频数与频率- 统计图表: 条形图、折线图、饼图2. 概率- 概率的基本概念- 简单事件的概率计算- 等可能事件的概率四、函数的初步认识1. 函数的概念- 函数的定义- 函数的表示方法: 表格、图形、解析式2. 一次函数- 一次函数的定义: y = kx + b (k ≠ 0)- 一次函数的图像: 直线- 一次函数的性质3. 用函数解决问题- 函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建立函数关系式解实际问题以上是初中二年级数学的主要知识点概述。

这些知识点构成了初中数学教育的核心内容,为学生提供了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工具和思维方式。

掌握这些知识点对于学生未来的数学学习和生活实践都具有重要意义。

教学过程中应注重知识点的系统性和逻辑性,帮助学生建立扎实的数学基础。

初中数学数与代数知识点总结

初中数学数与代数知识点总结

数与代数专题一.有理数:(1)凡能写成为q/p(q,p为整数且p不等于0)形式的数,都是有理数.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整数;正分数、负分数统称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注意: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a不一定是负数,+a也不一定是正数;2.数轴:数轴是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一条直线. 3.相反数:(1)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我们说其中一个是另一个的相反数;0的相反数还是0;(2)相反数的和为0 a+b=0 a、b互为相反数.4.绝对值:(1)正数的绝对值是其本身,0的绝对值是0,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注意:绝对值的意义是数轴上表示某数的点离开原点的距离;(2) 绝对值的问题通常要分类讨论。

5.有理数比大小:(1)正数的绝对值越大,这个数越大;(2)正数永远比0大,负数永远比0小;(3)正数大于一切负数;(4)两个负数比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小;(5)数轴上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6)大数-小数>0,小数-大数<0.6.互为倒数: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注意:0没有倒数;若a≠0,那么a的倒数是1/a若ab=1则a、b互为倒数;若ab=-1 a、b互为负倒数.7. 有理数加法法则:(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2)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3)一个数与0相加,仍得这个数.8.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1)加法的交换律:a+b=b+a ;(2)加法的结合律:(a+b)+c=a+(b+c).9.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即a-b=a+(-b).10 有理数乘法法则:(1)两数相乘,同号为正,异号为负,并把绝对值相乘;(2)任何数同零相乘都得零;(3)几个数相乘,有一个因式为零,积为零;各个因式都不为零,积的符号由负因式的个数决定.11 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1)乘法的交换律:ab=ba;(2)乘法的结合律:(ab)c=a(bc);(3)乘法的分配律:a(b+c)=ab+ac .12.有理数除法法则: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注意:零不能做除数13.有理数乘方的法则:(1)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2)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14.乘方的定义:(1)求相同因式积的运算,叫做乘方;(2)乘方中,相同的因式叫做底数,相同因式的个数叫做指数,乘方的结果叫做幂;15.科学记数法:把一个大于10的数记成aX10*n的形式,其中a是整数数位只有一位的数,这种记数法叫科学记数法.16.近似数的精确位:一个近似数,四舍五入到那一位,就说这个近似数的精确到那一位.17.有效数字:从左边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起,到精确的位数止,所有数字,都叫这个近似数的有效数字.18.混合运算法则:先乘方,后乘除,最后加减.整式的加减知识概念1.单项式:在代数式中,若只含有乘法(包括乘方)运算。

初中数学课程_ 第一章 数与代数

初中数学课程_ 第一章 数与代数

初中数学课程_ 第一章数与代数第一章数与代数“数与代数”是初中数学课程的四个主要学习内容之一,也是最为基础的学习内容。

这一部分内容涉及运用符号表示数、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使用符号进行一般性的运算和推理,涉及方程、不等式、函数等基本数学模型,包含从现实生活或者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学问题,用符号表示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求出模型的结果、并讨论结果的意义,进而形成初步的模型思想。

本章将就初中数学学习最为基础的数、式、等式与方程、不等式和函数进行阐述。

第一节数“数”的产生成为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标志。

对量的多少和数的大小、关联的感悟是理解“数”乃至整个数学的基础。

虽然在小学阶段对“数”的学习已经较为深入,然而,数系的严密化和数系的扩张却是在初中阶段完成。

因此,我们有必要对“数”的发展历程和扩张理论进行必要的掌握和了解。

一、如何理解数系扩充的概况?数的概念是逐步发展的,从历史发展过程来看,数的概念的产生和扩充是交错着的。

例如在人们还没有完全认识负数之前,早已有了无理数的概念;在实数理论还没有建立之前,就早已经产生了虚数的概念。

数的概念产生于实际需要。

数集的每一次扩充,总是由于旧有的数集与解决具体问题的矛盾而引起的。

这些问题一般都是首先从实际中提出的,比如数集从自然数集扩展到实数集这一过程中,都是与量的计量问题联系着的。

虚数的引进虽然首先是从数学本身的需要提出的,但即使如此,最后还必须取得了实际的解释,逐步展示了它的致用,才被广泛采纳。

第一次扩充:分数的引进。

第二次扩充:0的引进。

第三次扩充:负数的引进。

第四次扩充:无理数的引进。

第五次扩充:复数的引进。

数的理论研究,首先要建立起自然系,然后在此基础上逐步加以扩充,从原有数集扩充到新数集所遵循的原则:原数集是扩充后新数集的真子集;原数集定义的元素间的关系和运算在新数集中同样地被定义;原数集中的元素在新数集中定义的运算结果与在原数集中的运算结果一致,且基本运算律保持;在原数集中不能施行或不能完全施行的某种运算,在新数集中能够施行;新数集是满足上述四条的数集中的最小数集。

初中数学知识归纳数与代数式的关系与计算

初中数学知识归纳数与代数式的关系与计算

初中数学知识归纳数与代数式的关系与计算数与代数式是初中数学中非常基础但也非常重要的概念。

理解数和代数式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计算它们,对于学习进一步的数学知识起着关键的作用。

本文将对初中数学中数与代数式的关系进行归纳,并介绍一些计算方法和技巧。

1. 数与代数式的概念数是数学中最基本的概念之一,它用于计量和表示事物的数量。

在数的概念中,我们学习了自然数、整数、有理数和实数等不同类型的数,并且了解了它们之间的运算规则和性质。

代数式是由数及运算符号构成的表达式,它可以用来表示数的关系和运算。

代数式中的数称为系数,而运算符号可以是加、减、乘、除等。

代数式是解决问题和推理的重要工具,它可以帮助我们进行数学运算和推导出未知数的值。

2. 数与代数式的关系数和代数式之间有一定的联系和互通性。

具体而言,代数式可以用数进行计算和求解,而数也可以用代数式进行表示和推导。

例如,设有一个代数式3x表示一个数与3的乘积。

如果我们将x 赋予一个具体的数值,比如x=2,那么代数式3x就可以计算出一个具体的数值6。

反过来,如果我们知道代数式3x等于6,我们可以通过代数运算推导出未知数x的值为2。

这说明数和代数式是密切相关的,代数式可以表示数的关系和运算规律,而数可以通过代数式进行计算和求解。

3. 数与代数式的计算在数与代数式的计算中,我们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技巧和方法。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计算规则和技巧。

3.1 简化和展开代数式当给定一个复杂的代数式时,我们常常需要对其进行简化或展开。

简化代数式是指将其化简为更简单的形式,而展开代数式是将其分解成更复杂的形式。

例如,对于代数式3(x+2)-2x,我们可以先展开括号,得到3x+6-2x。

然后合并同类项,得到x+6。

这就是代数式的简化形式。

3.2 代数式的运算在代数式的运算中,我们需要掌握加减乘除等基本运算规则,并且注意运算的顺序。

例如,对于代数式2x+3y-4z,如果给定x=2,y=3,z=1,那么我们可以根据代数式进行计算,得到2(2)+3(3)-4(1) = 4+9-4 = 9。

初中数学基本知识数与代数

初中数学基本知识数与代数

初中数学基本知识数与代数㈠、数与代数A、数与式:1、有理数有理数:①整数→正整数/0/负整数②分数→正分数/负分数数轴:①画一条水平直线,在直线上取一点表示0(原点),选取某一长度作为单位长度,规定直线上向右的方向为正方向,就得到数轴。

②任何一个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

③如果两个数只有符号不同,那么我们称其中一个数为另外一个数的相反数,也称这两个数互为相反数。

在数轴上,表示互为相反数的两个点,位于原点的两侧,并且与原点距离相等。

④数轴上两个点表示的数,右边的总比左边的大。

正数大于0,负数小于0,正数大于负数。

绝对值:①在数轴上,一个数所对应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该数的绝对值。

②正数的绝对值是他的本身、负数的绝对值是他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

两个负数比较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有理数的运算加法:①同号相加,取相同的符号,把绝对值相加。

②异号相加,绝对值相等时和为0;绝对值不等时,取绝对值较大的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③一个数与0相加不变。

减法: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乘法:①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绝对值相乘。

②任何数与0相乘得0。

③乘积为1的两个有理数互为倒数。

除法:①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一个数的倒数。

②0不能作除数乘方:求N个相同因数A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幂,A叫底数,N叫次数混合顺序:先算乘法,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的2、实数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叫无理数平方根:①如果一个正数X的平方等于A,那么这个正数X就叫做A的算术平方根。

②如果一个数X的平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X就叫做A的平方根。

③一个正数有2个平方根/0的平方根为0/负数没有平方根。

④求一个数A的平方根运算,叫做开平方,其中A叫做被开方数。

立方根:①如果一个数X的立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X就叫做A的立方根。

②正数的立方根是正数、0的立方根是0、负数的立方根是负数。

主题初中数学代数知识梳理

主题初中数学代数知识梳理

主题初中数学代数知识梳理代数是数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数的代表性性质和运算规律。

代数知识是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一大重点内容,它不仅为学生打下了数学基础,也为高中和大学的代数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下面将对初中数学代数知识进行梳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代数知识。

一、数与代数式在代数学中,数是代数的基础,代数式是由数和代数符号组成的简单的运算式。

代数式可以用字母表示数,用于讨论和研究与数有关的问题。

常见的代数符号有加号、减号、乘号、除号等。

二、代数运算代数运算是指代数式之间的加减乘除运算。

初中代数运算主要涉及整数的加减乘除、分数的加减乘除以及带有字母的代数式的运算。

通过灵活运用代数运算法则,可以解决各种代数问题。

三、方程与不等式方程是代数学中的重要概念,指具有相等关系的代数式。

初中常见的方程类型有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等。

解方程的过程是找到使方程成立的未知数的值。

不等式是代数学中的另一重要概念,它表示两个代数式之间的大小关系。

初中主要学习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方程不等式。

四、函数函数是代数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它描述了两个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

函数可以用代数式、图像、表格等形式表示。

初中主要学习一元一次函数,包括函数的定义、函数的表示方法、函数的性质等。

五、数列数列是由一列有序的数按照一定规律排列而成的。

初中数学常见的数列有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

等差数列是指数列中相邻两项的差值相等,等比数列是指数列中相邻两项的比值相等。

数列的求和是数列学习的重点内容之一,可以通过运用数列求和公式来求解数列的和。

总结:初中代数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通过理解和掌握代数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法则,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希望本文的代数知识梳理对学生的学习有所帮助。

初中数学中的数与代数知识点的归纳与解析

初中数学中的数与代数知识点的归纳与解析

初中数学中的数与代数知识点的归纳与解析数学是一门基础而重要的学科,而初中数学更是建立起学生数学思维的关键阶段。

数与代数是初中数学的基础知识,在学习数与代数的过程中,学生需要掌握各种知识点,并且能够理解其归纳与解析。

本文将对初中数学中数与代数的知识点进行系统的归纳与解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知识。

一、整数的运算整数是初中数学中的重要概念,其运算规则是学习的重点之一。

整数的四则运算包括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

在进行整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时,注意同号相加、异号相减的原则;在进行整数的乘法和除法运算时,需要掌握正负数的乘除法规则。

例如,对于整数的乘法运算,同号相乘结果为正数,异号相乘结果为负数,例如:2 × 3 = 6,(-2) × (-3) = 6,(-2) × 3 = -6。

而对于整数的除法运算,同号相除结果为正数,异号相除结果为负数,例如:6 ÷ 2= 3,(-6) ÷ (-2) = 3,(-6) ÷ 2 = -3。

二、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方程是初中数学中的代数知识点,也是代数学习的基础。

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形式为ax + b = c,其中a、b、c都是已知的常数,x是未知数。

求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一般为移项和化简。

例如,对于方程2x + 3 = 7,首先将3移项得到2x = 7 - 3,化简后得2x = 4,最后将方程化简为x = 2,即方程的解为x = 2。

三、平方根与立方根平方根和立方根是数学中的重要概念,平方根指的是一个数的平方等于该数的正整数根,立方根指的是一个数的立方等于该数的正整数根。

例如,对于方程x^2 = 9,解方程可得x = ±√9,即x = ±3。

而对于方程x^3 = 8,解方程可得x = ∛8,即x = 2。

四、比例与比例方程比例是初中数学中常见的概念,比例的表达形式为a:b或a/b,其中a和b都是非零的实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内容的变化 (一)降低了对于实数运算的要求。比如“会用平方运算求某些非负数的平方根 与算术平方根,用立方运算求某些数的立方根”转化为“会用平方运算求百以内整 数的平方根,会用立方运算求百以内整数(对应的负整数)的立方根”。 (二)取消了对“有效数字”的要求,但重视学生的估算能力,要求学生理解近似 数。例如 “能用有理数估计一个无理数的大致范围”, “了解近似数,在解决实际 题中,能用计算器进行近似计算,并按问题的要求对结果取近似值”。 (三)与实验稿比较,加强了对二次根式的要求,比如对二次根式的化简,分 母有理化,但二次根式的运算仅仅限于根号下是数的情况。 (四)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字母表示数的意义。例如要求“借助现实情境了解代数 式,进一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 (五)注重代数式的实际应用和实际意义。例如要求“能分析简单问题中的数量 关系,并用代数式表示。”以及“会求代数式的值;能根据特定的问题查阅资料, 找到所需要的公式,并会代入具体的值进行计算。” (六)对于代数式的意义,除了关注数学意义外,还关注现实的意义。 (七)强调几何直观的作用。 (八)知道|a|的含义(这里 a 表示有理数)。
我们在学习幂的运算这一部分内容时,教师们 通常是让学生在原有的一些知识基础之上,观察 猜想出幂的运算规律,从数的计算开始, 103 × 102 = 10 5 =10 3+2 , a 4× a 3 =a 7 =a4+3 , a m·a n = a m + n 逐步地提升到用字母来表示。再将这个公式 应用于数学问题,这样的话,学生经历了从特殊到 一般,再从一般到特殊这样一个过程,体会了这样 一个数学思想。但这个过程其实充分体现了符号对 数学学习的意义。
1.能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认 识到数、符号是刻画现实世界数量关系的重要语言, 方程、不等式与函数是现实世界的数学模型,从而认 识到数学是解决实际问题和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从 中感受到数学的价值,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 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和其他学科 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意识,培养初步的应用意识 和实践能力。 2.在“数与代数”的学习过程中,通过对现实世界中 数量关系及其变化规律的探索,数的概念的建立、扩 充以及数的运算,公式的建立和推导,方程的建立和 求解,函数关系的探究等活动,促进学生对数学学习 的兴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信心,培养学生初 步的创新意识和发现能力。
3.在“数与代数”中,不仅知识中存在着对立和统一 ( 例如,正数与负数、加法与减法、乘方与开方、常 量与变量、精确与近似等 ) ,而且研究过程中也充满 了对立与统一 ( 例如,已知与未知、特殊与一般、具 体与抽象、实践与理论等 ) 。同时,在变量和函数的 研究中还充满着运动、变化的思想,而且在“数与代 数”的其他部分的研究中,从运动和变化的观点来考 察,也能使认识更加深刻。因此,这部分的学习,有 助于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有利于学生用科 学的观点认识现实世界。
学生在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之后,要想确定出这个问题的模型,首 先就要考虑,小明走到学校到底要花多长时间?通过计算得出用 20 分钟。接下来在这次上学的过程中,到底发生了一些什么样的 事情,先走了一段路,接下来往回折返跑回去,相当于从家又跑 到了学校,这个过程当中学生们通过分析通过画图通过各种各样 的方法,发现他跑的这一段路程实际上比走路的路程多出来的就是 家到学校的距离,即 2 公里。如果设未知数,我们就可以利用等 量关系列出方程: 设 t 分钟之后返回,用 2 公里这个路程作为等量关系可以列 出这样的方程:10(20-t)/60-6或提出各种各样的补充条件,在 这样一个问题的基础上,寻找“等量”“不等”这样不同的关系,建 立各种各样的模型,用方程或不等式等多种方法来表述问题、解 决问题.
学生在面对数学和生活联系的时候,往往很难直接找到它们之 间的联系建立模型。实际上学生在生活当中,本身就应用着数 学,经常面对数学,而教师们在设计问题或者说设计教学的时 候,有的时候会忽略学生和实际数学之间的联系。如果说利用 刚才这样的案例,给学生一个比较开放性的平台,即给出的条 件是不充足的,你再补充其他条件,这样,问题也许会比较简 单,也许会比较复杂,也许有解也许没有解,不同的阶梯性补 充,可能对水平存在差异的同学来说,确实是有很好的帮助。
第二方面,当学生学方程和不等式的时候,对形成化归的 思想非常有帮助,我们知道,化归就是把你原来不会的问题转 化成你能够解决的问题,把复杂的问题变成一个简单的问题。 我们在求解方程的过程当中,我们经常用到合并同类项,移项 去括号去分母等等,这样一些方法来解决一元一次方程,以及 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这是老师都比较熟悉的这样 一个解方程的步骤。再一个当学二元一次方程组求解的时候, 就可以通过消元,即把两元变成一元,转化成已经学过的内容。 当我们再学到一元二次方程的时候,我们也是想办法降次,降 次我们可能用到配方法,因式分解法,其实这些都体现了我们 所说的化归思想。
三、价值及作用 数与式这部分内容,在代数当中甚至在整个数学领域当中, 都是非常重要的。具体的来讲,有下面的几点: 第一点,通过数与式的学习,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现实生活 的密切联系,感受到数学的价值,能够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 趣,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 关于数学和生活的联系,以及培养学生具有应用意识,可以 举如下的例子:在我们学习数轴的时候,学生通过观察温度计、天 平的标尺以及常见的两个相反方向行走的例子,能够从这些现象当 中得到数轴、抽象出数轴这样一个概念。接下来我们就可以利用 数轴联系数学内部的一些知识,即应用于数学内部。同时数轴作为 一种工具,它又能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其他生活中的问题,比如时 区问题,化学中的一些常见的问题等等。 这就是我们说的核心的概念:几何直观。从温度计抽象出数 轴来,同时数轴又帮助学生理解有理数及实数的概念。学习有理数 之后数轴还不能被充满,但是学了实数之后这个数轴就被充满了。 这样直观的一个工具,对于学生来理解实数是非常有帮助的。
具体内容: 数与代数这一部分内容主要涉及到 6 个话 题,前三个是和内容有关系的: 第一个话题是数与式; 第二个话题方程与不等式; 第三个话题是函数; 另外三个话题,是基于知识之上侧重培养学 生的一些方面的能力: 一是运算能力; 一是符号意识; 再一个是模型思想。
话题一 数与式 一、重点 关于数与式的主要内容,包括有理数、 实数、代数式和二次根式,代数式主要是整 式和分式。这一部分内容的重点应当是强调 理解数的意义,建立数感,理解代数式的表 述功能,建立符号感,同时理解运算的意义, 强调运算的必要性。
第三点价值,体现在数学里面,我们经常看到一些对 立统一思想。例如在一些概念、一些量中我们会发现,正 数与负数,精确与近似,还有已知与未知之间的转换等等 这些概念中都蕴含着统一思想。这些内容的学习确实有助 于学生提高他们用唯物主义的思想和科学的观点来认识客 观事件的能力。而且也体现模型思想,比如正数与负数, 在生活中我们表示东与西就用正数与负数,所以正数负数 它不单纯就是我们所学的计算等等,最后它已经成为表示 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一个数学模型。
话题二 方程与不等式 一、重点 方程与不等式在初中阶段主要涉及到这样一些内容,一个就 是关于方程的,比方说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一元二 次方程,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不等式主要是一元一 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方程和不等式这个话题里面,这部分内容一个我们强调方程和 不等式的模型思想,也就是说如何从现实生活中去把问题进行抽象, 用这种方程的形式和不等式的关系刻划出来,然后进行讲学,最后 运用到现实问题。所以这一部分内容的一个重点,还是突出它的模 型思想,当然另外一个部分,也是我们在这部分内容所突出的又一 个重点,那就是如何解这个方程和不等式。
三、价值及作用 首先,方程与不等式的学习,有助于学生形成模型 思想。 方程的模型思想主要是指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 系,经过必要的抽象,提炼出未知数与已知数之间具有的 等量关系,列出方程(组);在列出方程后,再运用方程 (组)求解的各种方法,求出方程(组)的解,进而解决 问题,从而体会方程(组)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个有效的 数学模型,是贯穿方程与方程组的一条主线。 “相等”与“不等”是数学中两种基本的数量关系,二 相辅相成,形成对数量关系的完整认识,是进一步学习数 学不可缺少的基础知识和有效工具,也是分析和解决一些 实际问题的重要方法。
二、内容的变化 在方程部分变化的内容为: (一)与实验稿相比,有些内容适当增加:如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 系数的关系,但不要求应用这个关系解决其他问题,了解就可以了, 不要深挖洞。 (二)三元一次方程组作为选学内容。 (三)一些具体要求,如一元二次方程只要求解数字系数的一元二 次方程;分式方程只要求解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并且 方程中的分式不超过两个。 在不等式部分变化的内容为: (一)强调结合具体问题,在具体情境中探索不等式的意义。而且 强调了过程目标“探索”,强调对于不等式组解的几何意义的理解。 (二)删除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应用。 (三)解不等式中对相关的内容作出了限定。如能解数字系数的一 元一次不等式。
第二点,关于数的概念和运算、代数式的建立、以及推导与 探究性的活动,有利于学生形成数感、符号感。 学习数的概念和数的运算,除了学生会运算之外,数感和符 号感也都是在这个过程当中逐渐发展起来的,而且通过学习数的 概念和数的运算,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同时也能够发 展学生的推理能力,对于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都是非常重要的载 体。 例如:对于一般化的处理方法,因为字母表示数,实际上就 是把数的概念和运算进行了一般化的处理,这样就把学生的思维 水平提高到抽象化的水平,同时也会逐渐通过式的建立以及对式 的进一步学习,逐步形成模型的思想。
模型思想案例: 一位同学小明,如果给出了他的走路速度和跑步速度: 走路平均速度为6km/h ,跑步平均速度为 10km/h ,又给 出了从家到学校的距离为2km ,有了这样的条件,可以提 出什么样的一些问题呢?在和同学们讨论之后,学生反应 非常热烈。 有的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补充条件,说他走在路上, 走着走着突然发现自己有东西落在家里了,于是就赶紧跑 回去,跑回家去取东西,接下来又跑到学校,跑到学校发 现所用的时间和走到学校的时间是一样,也就是说到校的 时间是没有变化,那问小明是在什么地方或者走了多久发 现自己落了东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