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畜病理学考研要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部分:参考书目
《兽医病理学》(第二版),赵德明主编,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家畜病理学》(第四版),马学恩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第二部分:主要内容一、绪论与疾病概论( 3 分)疾病的概念、原因和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
第一章疾病概论( 3 分)
一、疾病的概念疾病:是指动物机体在致病因素作用下发生的损伤和抗损伤的复杂斗争过程。
1.疾病是一定病因条件下,作用于机体的结果,就是说,任何疾病都有它的原因,没有原因的疾病是不存在的。
2.机体在生命活动过程中,在中枢神经的统一调节下,保持协一致,维持着正常生命过程,如果环境变化过于剧烈,超出机体一定的生理防御范围,或者机体的抵抗力降低,不能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则机体与外界环境的平衡失调,这样机体就由健康转化为疾病。如:宠物患感冒的发病过程。
3、疾病在其整个过程,贯穿着损伤和抗损伤的复斗争过程。二、疾病发生的原因疾病发生的原因简称病因,又称致病
因素。它主要分为外因和内因。
(一)、外界致病因素外界环境中各种致病因素对机体的作用,称为疾病的外因。疾病的外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1、生物性因素:是最常见的致病因素,包括各种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
2、化学因素(1)、外源性中毒(2)、内源性毒
3、物理因素(1)温度因素高温如烧伤;低温如冻伤。
(2)光和放射能的致病作用(3)、电流的致病作用
(4)机械性因素如各种外伤等。
4、营养性因素
(二)、机体的内部因素
1、防御功能及免疫功能降低
2、营养状况如营养性不良引发的一些疾病。
3、种属因素如马不得猪瘟;鸡不得碳疽等。
4、遗传因素如猪、牛先天性卟啉血症等遗传疾病。
5、年龄与性别如幼畜易患肠道性疾病;老龄宠物易患神经性障碍疾病。如牛鸡的白血病,通常雌性动物易患。
(三)、自然环境及社会制度对疾病发生的影响自然环境是指各种气候、季节、地理区域等环境状况。如寒冷的冻天易发呼吸道疾病等。
第二章局部血液循环障碍(7 分)血液循环障碍(7 分)
充血、淤血、出血、血栓形成、栓塞、梗死、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和休克的概念、原因、病理变化、影响与结局。
宠物的血液循环是维持宠物生命活动的重要保证。由于心脏、血管系统的损伤,血液性状和血流动力学的改变而导致血液循环障碍,引起机体物质代谢紊乱和营养失调,甚至使某些器官形态改变。
血液循环障碍主要有:全身血液循障碍和局部血液循障碍两种。局部血液循障碍主要表现为组织器官的充血、出血、贫血、血栓形成、栓塞和梗死。
充血:局部组织器官的血管内血液含量比正常多的现象,称为充血。充血又分为动脉充血和静脉充血现两种。
充血: 机体局部组织/器官的血管内血液含量多于正常, 称为局部充血(local hyperemia). 它是局部小动脉毛细血管或小静脉扩张.充盈血液的结果.
据发生机理不同。局部充血分为动脉性充血(arterial hyperemia)、静脉性充血(venous hyperemia)
(一)动脉性充血(arterial hyperemia)由于小动脉及毛细血管扩张而流入局部组织或器官中的血液量增多的现象,称为动脉性充血,又称主动性充血,简称充血。充血可分为生理性充血和病理性充血。
生理性充血——在生理情况下,当某器官组织功能活动增强时,而引起动脉扩张充血。如采食后的胃肠充血,运动时肌肉的充血,冬季外出脸发红,这时局部血量增加是为了局部组织器官代谢活动的需要。
病理性充血--是在致病因子的作用下发生的。例如:炎症局部充血等。
①血管运动充血如温热、摩擦、化学物质及病理产物的刺激等。
②炎性充血常见的充血形式。如炎灶边缘的充血。
③侧枝性充血某一动脉由于血栓形成、栓塞或肿瘤压迫等原因,使侧支扩张,增加血液流量,以供应相应的组织器官。
④减压后充血(贫血后充血)如牛、羊的瘤胃臌气和腹腔积液,由于减压过快而引起充血;外科手术中。
动脉充血的原因及发生机理
【原因】: 能引起动脉性充血的原因很多,包括机械、物理、化学、生物性因素等,只要达到一定程度都可引起充血。机械的摩擦、温热、酸碱、微生物、寄生虫及其毒素等刺激物作用于局部组织或器官达到一定强度时,均可引起充血。
【发生机理】:机体内小血管的舒缩是受植物性N 支配的.生理情况下,交感缩血管N 处于兴奋状态而使小血管平滑肌保持一定的紧张度T小血管处于一定的紧张状态。
当上述病因作用于机体的感受器,反射性地使缩血管神经发生抑制T神经冲动发放小血管平滑肌紧张度J交感神经兴奋性充血。血管扩张除神经反射机理外,还可能在某些病理性产物的直接作用下发生扩张。如:炎症初期炎区内产生的组织胺。 5 —羟色胺等血管活性物质可直接损害炎区的小动脉管,使血管平滑肌的紧张度血管扩
张.可见,充血的机制关键在于病因通过各种方式使小血管壁的平滑肌紧张状态发生改变来实现的。
【病理变化】动脉性充血的器官和组织内富含氧合血红蛋白的血液量增多,体积可稍增大,呈鲜红色;如发生在体表则充血局部温度升高。充血的组织由于小动脉扩张、血流加快,故代谢旺盛,机能加强。
动脉充血时,小动脉扩张,开放的毛细血管增多,局部动脉血增加,,血流速度加快,因而表现为局部组织鲜红,温
度上升,体积增大(肿大),新陈代谢旺盛腺体/粘膜的分泌增多。(红.肿.热)动脉充血的局部组织器官血液含量增高,颜色呈鲜红色,体积增大,代谢增高,温度增高,功能活动增强。
病理组织学检查:小动脉和毛细血管充满红细胞。多见于炎性充血,一般为炎性渗出、出血、实质细胞变性或坏死等病变。
镜检:充血组织中微动脉和毛细血管扩张,毛细血管数目增多(闭锁的毛细血管扩张),血管内充满血液。由于充
血多见于急性炎症,此时在充血组织中还可见渗出的中性粒细胞和浆液,以及局部实质细胞的变性或坏死。
毛细管扩张,内充多量红细胞(正常时只有1-2 个),开放毛细管的数量增多。
【结局和对机体的影响】:动脉性充血多是暂时性反应,病因消除后局部血量即可恢复正常。如病因持续作用较强时,可使血管壁紧张度下降或丧失,招致血流逐渐减慢,甚至血液停滞。充血是机体的防御适应性反应之一,充血组织的技能、代谢和抗御能力都得到增强临床治疗中采用热敷、涂擦刺激剂等都是一种充血疗法。但是,脑和脑膜充血可因颅内压升高而引起神经症状;血管有病变时可能因充血而发生破裂性出血。
动脉性充血常是暂时的,病因消除后即可恢复。充血能使局部血循旺盛,氧及营养物质增多,并促进物质代谢,使功能增强。因而临床上常利用热敷、透热疗法等,促使局部充血,以活疗某些疾病。
充血是机体防御和适应反应增强的标志之一。如果充血时间过长,会造成淤血、水肿、出血等不良反应。
(二)静脉性充血(venous hyperemia):由于静脉血液回流受阻,小静脉和毛细血管中血液淤积,使局部组织或器管中静脉血含量增多,称为静脉性充血,又称被动性充血,简称淤血。
【原因】
局部淤血:①静脉受压:血管外肿物、绷带过紧、肠扭转和肠套叠时相应的局部系膜及肠管淤血、肿瘤、淋巴结肿大、寄生虫包囊、妊娠子宫等。
②静脉管腔阻塞:静脉管炎、静脉内血栓、栓塞、血管狭窄或阻塞等。
全身性淤血:①心力衰竭:心力衰竭时心收缩力减弱,心输出量减少,心腔积血,致使静脉血回流心脏受阻而淤积于静脉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