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学复习重点
动物学重点(全)
动物学重点绪论1、动物学是一门研究动物形态结构、分类、生命活动与环境的关系及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2、动物分类的方法有两种:人为分类法、自然分类法。
3、生物分类等级:界、门、纲、目、科、属、种。
4、物种的概念①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②具有相同或相似的形态结构和遗传特征;③具有一定的地理分布;④种间存在“生殖隔离"现象,自然条件下不能杂交.5、双名法世称二名制,由瑞典植物学家林奈所创立。
双名法的核心:学名=属名+种名。
第一章原生动物门1、原生动物结构可分为细胞膜(表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2、运动类器官有伪足、纤毛和鞭毛。
3、绿眼虫进行混合性营养方式(混养型).4、生殖㈠、无性生殖①二裂:细胞核先分裂(多为有丝分裂,也有无丝分裂的情况),然后细胞质也分裂为2个,形成2个相等的子体.②裂体生殖(复分裂):核先反复分裂,迅速变成许多核,然后每个细胞核连同周围的细胞质分开形成许多子体。
③出芽:核先分出一个小芽,然后细胞质也发生变形,最后芽脱落或不脱落长成一个新个体。
④质裂:指有些多核的原生动物,不需先行核分裂,细胞质和细胞核可直接分成两个或多个部分,形成新个体(如多核变形虫).㈡、有性生殖①配子生殖:又称受精,有些原生动物能形成有性的配子,两个配子结合成合子,由合子发育成一个新个体.②接合生殖:两个虫体暂时靠在一起,互相交换它们的一部分细胞核和细胞质,如大草履虫。
5、包囊:许多原生动物在不良环境中体表能分泌出一些胶状物质,这些物质凝固后会把自己包住,形成特殊结构,称为包囊。
6、绿眼虫靠鞭毛的摆动进行螺旋状运动。
7、绿眼虫的无性生殖方式为纵分裂,草履虫为横分裂。
8、纵(二)分裂:分开方式固定,沿长轴方向分成两个。
9、我国五大寄生虫病:黑热病、疟疾、钩虫病、丝虫病、血吸虫病(黑热病和疟疾由原生动物引起)。
10、痢疾内变形虫寄生在人的肠道里,引起痢疾。
11、滋养体:指原生动物摄取营养阶段,能活动、摄取养料、生长和繁殖,是寄生原虫的寄生阶段。
动物学知识点详解
第一章绪论本章重点:1:生物的分界2:动物的自然分类系统3:分类等级4:物种的定义5:物种命名方法及注意事项6: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持续利用第一节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持续利用一、生物多样性概念生物多样性是一个地区内基因、物种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的总和。
通常分成三个层次:基因(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基因多样性是指地球上所有动物、植物、微生物所携带的遗传信息的总和。
物种多样性是指动物、植物、微生物物种水平的生物多样性,到目前为止描述过的物种数目为140~150万种,而地球上物种的数量为500~3000万种。
生态系统多样性是指生物圈内生境、生物群落和生态系统过程的多样性以及生态系统内生境差异、生态过程变化的多样性。
二、生物多样性所面临的威胁当今世界范围内所面临的人口爆炸、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粮食短缺、能源消耗都依赖生物多样性保护,也都为生物多样性构成威胁。
三、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原因生物多样性丧失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人口的增加,造成对生物资源无止境的索取,是生物资源破坏严重。
引起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原因主要有栖息地丧失和片段化;掠夺式的过度利用;环境污染;农业和林业的品种单一化。
四、生物多样性保护对策1、制定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法律和法规2、确定生物多样性保护原则,明确保护对象和目的3、生物多样性的就地保护当前保护区的类型主要有:自然保护区——较小的人为干扰,保护重要自然价值的地区。
如:国家公园——具有各种各样的显著特征和生态系统的较大地区,以不威胁价值情况下,可参观、旅游、娱乐、科研等活动。
自然遗迹保护区——占地较小而能保护一个特色的自然特征或古迹。
野生生物管理区——保护和利用野生生物为目的的人为控制区。
景观保护区——由人文、自然、民族、宗教、土地利用为特色的供旅游以内感的场所自然资源保护区——当地特色资源集中地。
另外,还有人类学保护区以及特有保护地等类型。
有的保护区或国家公园兼有几项功能。
4、生物多样性的移(迁)地保护移地保护措施主要是补充就地保护的一种途径。
动物学复习资料.doc
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1.物种species:具一定的形态和生理特征以及一定的自然分布区的生物类群,是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是有实际或潜在繁殖能力的种群所组成,而且与其它这样的类群在生殖上是隔离的,或者交配后一般不能产生有生殖能力的后代。
2.亚种subspecies:是一个种内的地理种群或生态种群与同类任何其它种群有别。
亚种用于表示动物,变种用于表示植物。
3.双名法binomial nomenclature:是国际上对神统-采用的命名法,它规定每种动物都仃一个学名(science name),其学名是由拉丁文或拉丁化文字组成,主要由属名(第一个字母大写)、种名(第一个字母小写)构成,有时加上定名人姓氏、时间等,用斜体写属和种。
4.三名法trinomial nomenclature: Vulpes vulpes schiliensis属名种名亚种名入二、填空1.关于生物的分界有多种方法,其中五界分类系统是将生物分为植物界、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真菌界、、动物界2.动物学的研究方法--般有:1.描述法2.比较法3.实验法3.动物的主要分类阶元由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4.三名法依次是由属名、种名、亚种名构成的。
三、简答(了解)1.动物学研究的目的意义有哪些?动物学的研究方法乂有哪些?意义:1.动物资源保护、开发和可持续发展方面2.农业和畜牧业发展方面3.医药卫生方面4.工业工程方面另:在了解个动物类群的进化历程和演变规律、形成保护动物多样性、自觉保护生态环境的良好素质、推动动物学的进-步发展为人类造福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动物学的研究方法:1.描述法2.比较法3.实验法2.动物分类的依据有哪些?以动物形态上或解剖上的相似性和差异性的总和为基础.3.为何生物分界的五界系统被广泛采用?考虑到了细胞结构的复杂程度和营养方式三,简答题1,动物学研究的目的意义有哪些?1.动物资源保护,开发,可持续发展方面2.农业和畜牧业发展方面3.医药卫生方面4.工业工程方面5.仿生学中的应用等2,动物分类的依据有哪些?细胞是否具有成型的细胞核.根据细胞结构的复杂程度和营养方式,动物生殖方式发育方式,呼吸方式等等原生动物门一、名词解释原生动物:是最原始和最低等的动物类群,包括一切单细胞和单细胞群体,细胞内有完成各种生理功能的胞器,是一个完整的,独立的有机体。
动物学知识点总结(全)
动物学知识点总结(全)动物学知识点总结(全)Ⅳ、基本概念Ⅴ、各大类动物的分类Ⅵ、各门类主要构造的比较VII、动物的进化I、动物主要门类及代表动物1、原生动物门利什曼原虫痢疾变形虫疟原虫草履虫11、脊索动物门2、多孔动物门海绵(1)尾索动物亚门海鞘3、腔肠动物门水螅水母珊瑚(2)头索动物亚门文昌鱼4、扁形动物门涡虫吸虫绦虫(3)脊椎动物亚门5、原腔动物门蛔虫①圆口纲盲鳗七鳃鳗6、环节动物门沙蚕蚯蚓蚂蝗②鱼纲鲨鳐鲫鲈7、软体动物门河蚌田螺乌贼③两栖纲鱼螈大鲵蛙8、节肢动物门螯虾鲎蜘蛛马陆蝗虫④爬行纲蜥蜴蛇龟鳖鳄9、棘皮动物门海百合海星海蛇尾海胆海参⑤鸟纲鸵鸟企鹅麻雀10、半索动物门柱头虫⑥哺乳纲鸭咀兽袋鼠家鼠Ⅱ、各门类在动物界的进化地位1、原生动物门最原始、最低等、最简单的真核单细胞动物。
2、海绵动物门极为低等的多细胞侧生动物。
3、腔肠动物门真正后生、最原始的多细胞、二胚层的原口动物。
4、扁形动物门两侧对称、三胚层、体内受精,达器官系统水平的实质动物。
5、原腔动物门七大类、形态构造各异、亲缘关系不清、充满体液的假体腔动物。
6、环节动物门原始分节、真体腔,最早登陆,高等无脊椎动物的开始。
7、软体动物门不分节、不发达真体腔、出现所有器官系统,最早登陆,动物界第二大门。
8、节肢动物门分节、节肢、高等原口动物,高度适应陆生生活,动物界第一大门。
9、棘皮动物门最高等无脊索,后口、内骨骼动物。
10、半索动物门介于棘皮和脊索动物之间的过渡类群。
11、脊索动物门具脊索、背神经管和咽鳃裂的最高等的动物门类。
(1)尾索动物亚门(被囊动物)(2)头索动物亚门终生具三大基本特征。
脊索纵贯全身,伸达最前端。
(3)脊椎动物亚门① 圆口纲低等、无颌。
② 鱼类低等、有颌、变温,完全适应水生生活。
③ 两栖纲水生向陆生转变的过渡类群,初步适应陆地生活,但还不完善。
④ 爬行纲陆地繁殖的变温羊膜动物,真正陆栖脊椎动物的开始。
⑤ 鸟纲适应飞翔的恒温动物。
动物学重点
1,生物的分类: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真菌界,植物界,动物界。
2,动物学之父:亚里士多德3,动物分类等级:界门纲目科属种4,物种的概念:物种是生物多样性与分类的基本单位,是具有一定形态,生理和生态特征,占有相应的自然地理分布区域,以一定的生活方式进行繁衍并相互交流基因的自然生物类群。
这样的类群与其他类群在生殖上相互隔离。
5,物种的标准:形态学标准遗传学标准地理学标准6,生殖隔离:在自然情况下,不同物种的个体不发生杂交或杂交不育。
生殖隔离的形式(1)不发生交配。
由于性行为不同、雌雄性器官不相配合等。
(2)配子不亲和。
即使发生交配,但雌雄配子不能完成受精或受精后:杂种胚胎不能正常发育。
(3)杂种不育。
杂种即使能够生长和发育,但不能繁殖后代。
7,(三)、动物的命名规则:物种的命名法—“双名法”;亚种的命名法—“三名法”;瑞典的分类学家林奈创立的。
8,双名法:是一种物种的命名方法,每个学名由两个拉丁字或拉丁化的文字组成;属名(n)+种名(adj) + 命名人学名用斜体排版,命名人姓氏用直体排版9,属名的更改:学名的属名更改后,在学名的初定名人姓氏上加括号。
10,属名+种本名+亚种名三部分组成11,动物界的主要分类群:根据动物体细胞的数量:单细胞的原生动物,多细胞的后生动物。
12, 组织:一群相同或相似的细胞及其相关的非细胞物质彼此以一定的形式连接,并形成一定结构,担负一定功能,就称为组织。
一、上皮组织(epithelial tissue)(来源于3个胚层):二、结缔组织(connective tissue)来源于中胚层三、肌肉组织(muscular tissue)来源于中胚层四、神经组织(nervous tissue)(来源于外胚层)13, 组织的构成:细胞(形态相同或相似,功能相同);细胞间质:基质(无定形成分),纤维(有形成分)。
14,器官(organs):由几种不同类型的组织联合形成的,具有一定的形态特征和一定生理机能的结构(如眼、耳、胃、肠、心脏等)。
动物学知识点总结全
动物学知识点总结全1.动物的分类:动物可以根据不同特征进行分类,常用的分类方式包括按体腔类型划分,冷血和热血动物划分,按营养类型划分等。
2.动物的组织结构:动物的组织结构包括细胞、组织、器官和系统等层次。
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组织是由相同类型的细胞组成的,器官是具有特定功能的组织的集合,系统是由相互协同工作的器官组成的。
3.动物的生殖方式:动物的生殖方式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两种。
性生殖是通过两个个体的生殖细胞结合形成后代,无性生殖是通过一个个体产生与其相同的后代。
4.动物的呼吸方式:动物的呼吸方式可以通过体表进行,也可以通过呼吸器官进行。
体表呼吸主要发生在较小的动物身上,而呼吸器官比如鳃呼吸和肺呼吸则是较大的动物常见的呼吸方式。
5.动物的消化方式:动物的消化方式可以分为内消化和外消化。
内消化是在体内进行的,外消化是指动物将食物放入消化器官分解。
6.动物的运动方式:动物的运动方式可以通过四肢行走、飞行、游泳、爬行等方式进行。
根据体的结构和环境的适应性,动物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运动。
7.动物的神经系统:动物的神经系统是控制动物机体各项功能的重要系统。
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和神经末梢等部分。
8.动物的行为:动物的行为是动物对内外界刺激做出的反应。
行为可以通过遗传和环境影响进行调节,它们可以是本能行为也可以是学习行为。
9.动物的进化:动物进化是物种改变和适应环境的过程。
根据进化理论,从共同的祖先到现在的物种,动物经历了数百万年的进化过程。
10.动物的适应性:动物根据环境的不同适应了各种各样的生活方式。
适应性可以是结构上的改变,也可以是行为上的变化。
以上是关于动物学的一些重要知识点总结,动物学的研究涉及到大量的物种和复杂多样的生态系统。
这些知识点只是对动物学的整体概括,仍然有很多具体的内容有待深入研究和了解。
动物学重点1
昆虫纲结构要点1、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头部是感觉和取食的中心,具一对触角、口器、眼。
眼根据其结构不同可分日出性和夜出性昆虫,这样减少昆虫的食物竞争和空间竞争。
另外,昆虫的口器类型较多,有取食固体、液体及兼食固、液体的口器,这样也可以减少食物竞争。
胸部具两对翅和三对足,翅的出现是昆虫分布广的主要原因,使昆虫在取食、求偶、迁移等方面的活动能力大大加强。
2、体壁具几丁质的外骨骼,对昆虫的内部结构器官起保护作用。
3、肌肉为横纹肌,活动能力很大,有利于昆虫的跳跃和长途飞翔。
4、直肠具回收水分的功能,这对昆虫在陆地上生活起了节水的作用。
5、排泄器官为马氏管,其代谢产物为尿酸,尿酸不溶于水,所以排出时不需要伴随多量的水。
6、呼吸器官为气管系统,气管系统的呼吸量较大,呼吸效率较高,且可防止水分过分蒸发。
7、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也很发达,能对陆地上多样和多变的环境因子作出迅速面及时的反应。
8、生殖方式多样,多胚生殖和孤雌生殖都能在短时间内繁殖大量的后代,这也是昆虫数量多、分布广的原因。
9、昆虫的个体小,食量少,所以其所占的空间小,种群密度可以大大增加。
动物的常用分类系统•按照动物之间的异同程度、亲缘关系的远近,根据动物的相似特征,将动物划分为界、门、纲、目、科、属、种等7个分类等级。
•在分类等级中,物种是分类的基本单元。
几个相近的物种归并为同一属,几个相近的属归并为同一科,依此类推,一直到分类的最高等级——界。
•有时为了更精确地表示动物间的相似程度,在纲、目、科、属、种之前加上总(Super-),在门、纲、目、科、属、种之后加上(Sub-),于是就有了总纲、亚纲之类的名称。
生物分类等级示例物种的概念•物种(Species)是自然地分布在一定的区域、具有共同基因组成(由此具有共同的祖先,相似的外形、内部结构、生理、行为、发育等生物学特性)以及能够自然繁殖出有生殖力的后代的所有生物个体。
•物种是客观存在于自然界的生命形式。
动物学重点—期末考试复习大纲
鳍:鳍棘、软鳍条(分支和不分支)
• 胸鳍 协助平衡和控制运动方向(位置、数量)P
• 腹鳍 稳定身体和辅助升降
V
• 背鳍 (脂鳍)
D
• 臀鳍 维持鱼体垂直的平衡器官
A
• 尾鳍 在运动中起着舵和推进作用 C
D”--背鳍,“A”--臀鳍,“V”--腹鳍,
“P”--胸鳍,“C”--尾鳍
小结:皮肤及衍生物
内鼻孔亚纲 辐鳍亚纲
软骨鱼与硬骨鱼之区别
软骨鱼
硬骨鱼
内骨骼
软骨
硬骨
鳞
楯鳞
硬鳞,骨鳞
鼻孔
腹位
背侧位
鳃间隔 发达,鳃孔5~7对 退化,1对外鳃孔
鳍
末端附生皮质鳍条 末端附生骨质鳍条
尾
歪尾
原尾或正尾
鳔和肺
无
有
肠内螺旋瓣
有
无
生殖导管 与生殖腺不直接相连 与生殖腺直接相连
鳍脚
有
无
舌 喉门
具1对囊状肺,蜂窝状,借喉气管开口于口腔。
• 由于次生腭的出现,使消化道和呼吸道分开。
• 口腔具广泛的牙齿,但无咀嚼。牙齿以3种方式着 生在颌骨上;同型齿、可再生。
(1)端生齿:牙齿附生在颌骨咬合面的 顶端表面,低等种类,如沙蜥、飞蜥 (2)侧生齿:着生在颌骨边缘的内侧, 多数蜥蜴和蛇 (3)槽生齿:着生在颌骨的齿槽内,较 牢固。鳄类
• 心室在室间隔不完全处形成一个静脉腔,多氧血由肺静脉返 回左心房、左心室,并有部分血液通过静脉腔流入右心室内.
–出现了能咬合的上下颌,进入颌口类的行列 –开始具备成对的附肢,大大加强了动物体的运动能力,
并为陆生脊椎动物的四肢打下了基础 –开始具有一对鼻孔和内耳中的三个半规管,加强了嗅
普通动物学复习重点
普通动物学复习重点1绪论1、⽣物多样性通常分为三个层次: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态系统多样性2、⽣物的分界:动物界、植物界、原⽣⽣物界、真核⽣物﹙细菌、蓝藻﹚界、真菌界两界:动物界、植物界;三界:动物界、植物界、原⽣⽣物界;四界:动、植、原、真核⽣物界;五界:动、植、原、真核、真菌界;六界:植物界、动物界、真菌界、原核⽣物界、古细菌界、真细菌界;⼋界:古细菌界、真细菌界、古真核⽣物界、原⽣动物界、藻界、植物界、真菌界、动物界。
3、物种:在⼀定的⾃然分布区,⼀定数量的同种动物在形态结构和⽣理机能上⾮常相似,且雌雄个体可以⾃然结合⽽产⽣后代的种群组成。
4、亚种:是种以后的分类等级,是种内个体在地理上充分隔离后所形成的群体,不同亚种具有⼀定的形态、⽣理、遗传等特性和地理分布,不同亚种长期分布在不同的⽣态区域内,也成“地理亚种”、“⽣态种群”5、双名法是以两个拉丁⽂或拉丁化了的⽂字连在⼀起,表⽰⼀个物种的学名。
是现⾏国际上⼀致采⽤的中的命名法,由瑞典科学家林奈于1758年提出。
属名在前,种名在后。
2、3动物体的基本结构与机能与原⽣动物门1、⼈体的四⼤组织:上⽪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神经组织2、肌⾁组织中⾻骼肌⼀般受意志⽀配,为随意肌;⼼肌除有收缩性、兴奋性、传导性外还能够⾃动有节律性的收缩,不受意志⽀配,是不随意肌3、类器官:由细胞质分化出类似⾼等动物的器官4、原⽣动物的主要特征:单细胞⽣物;个体微⼩体形结构多样化;伪⾜、鞭⽑和纤⽑为运动胞器;营养⽅式多样化﹙植物性营养、动物性营养、腐⽣性营养,可能出简答题p24﹚;⽣殖⽅式多样性﹙⽆性⽣殖包括⼆分裂、复分裂、出芽⽣殖;有性⽣殖包括配⼦⽣殖和接合⽣殖。
可能出简答题p24﹚;协调与应激性;包囊形成;栖息地5、原⽣动物的分类:鞭⽑纲,代表动物:绿眼⾍;⾁⾜纲,代表动物:⼤变形⾍;孢⼦纲,代表动物:疟原⾍;纤⽑纲,代表动物:草履⾍6、五⼤寄⽣⾍和五⼤寄⽣⾍病:⾎吸⾍病、疟疾、⿊热病、丝⾍病和钩⾍病4多细胞动物的起源1、端细胞法;原⼝动物以此法形成中胚层,即在原⼝的两侧,内、外胚层交界处各有⼀个原始的中胚层细胞,形成中胚层细胞索伸⼊内外胚层之间。
动物学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1.组织:一群相同或相似的细胞及其相关的非细胞物质彼此以一定的形式连接,并形成一定的结构,担负一定的功能,就称为组织。
2.动物的基本组织: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神经组织。
3.动物器官:如果不同的组织共同完成一定的生理功能,并且这些组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定形态特征和结构的功能单位,那么我们就称其为器官。
4.系统:当若干种器官一起共同完成生命的一项功能时,即构成了动物的系统。
5.皮肌囊:外胚层形成的表皮和中胚层形成的肌肉共同形成了体壁,体壁包裹全身,既有保护身体的作用,又有运动的机能,这种体壁结构又被称为皮肌囊。
6.皮肌囊的结构:环肌,斜肌,综肌和表皮。
7.原肾型排泄系统:由排泄管,毛细胞组成,起源于外胚层,并沿途多次分支,许多分支相互连接成网状,每个分支的末端有管状细胞,管状细胞上覆盖有帽状细胞,两者共同组成焰细胞,它的主要功能是调节体内水分的渗透压,同时排出代谢废物。
8.真体腔:体壁中胚层与脏壁中胚层之间形成的体腔。
9.同律分节:环节动物除前端两节及末一节外,其余各体节在形态上基本相同,称同律分节。
10.脊索:位于消化管和神经管之间的一条棒状结构,具有支持功能。
11.逆行变态:从幼体至成体结构更为简单化的变态称为逆行变态,或退化变态。
12.追星:生殖季节,雄鱼表皮细胞特别肥厚和角质化的产物,外观是白色坚硬的锥状体。
13.红腺:气腺,位于鳔前腹面的内壁上,由于气腺的上皮细胞与很多的微血管网连接而呈红色的组织,又称红腺。
14.韦伯氏器:硬骨鱼类的鲤形目鱼类具有特有的韦氏小骨,由前3块躯干椎的一部分演化而来,连接鳔壁和内耳的内淋巴腔,可将鳔内气体的振动传给内耳的淋巴系统,从而产生听觉,这些小骨称为韦伯氏器。
15.侧线系统:鱼类特有的皮肤感觉器官,呈管状或沟状。
埋于头骨内和体侧面皮肤下面。
16.洄游:鱼类在生活史的不同阶段,有一种周期性,集群性,定向性的规律的迁移活动,称为洄游。
17.抱对:每当春夏之交,在近水边的草丛中,常可看到进入生殖期的雄蛙趴在雌蛙的身体上,并用前肢紧紧地抱住雌蛙,这种现象叫抱对。
动物学复习重点
三角涡虫
• 感觉器官 涡虫背部有一对眼点,是由色素细胞和视觉细胞构成,它们只能辨 别光线的明暗,不能看物象;耳突在头的两侧,有许多感觉细胞, 有味觉和嗅觉功能;在体表还分布许多触觉细胞 杆状体是涡虫特有的分泌物,为一种特殊分层的超微结构
原肾管(protonephridium):原始的排泄管,一端为
盲管,另一端开口(排泄孔)的排泄管。
原肾管是由身体两侧外
胚层陷入形成的,有排
泄孔通体外。原肾管是 由许多分支的排泄管构
Hale Waihona Puke 成,每一小分支的最末端由焰细胞(帽细胞和 管细胞)所组成。
40
牟勒氏幼虫阶段
扁形动物门一些海产种类个体发育要经过牟勒氏幼虫阶段。 如:涡虫纲多肠目(如平角涡虫)
动物学复习重点
第一章
绪论
• 动物学(Zoology
是揭示动物生存和发展规律的生物学分支 学科。它研究动物的种类组成、形态结构、生活习性、繁殖、发 育与遗传、分类、分布移动和历史发展,以及其它有关的生命活 动的特征和规律。
第三节 研究动物学的目的意义
目的:在于揭示动物的生命活动规律,并利用它来改造、 利用、控制动物界,为社会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服 务。
草履虫
• 以纤毛为运动胞器; • 细胞核分大核(营养核, 行无丝分裂,与代谢有 关)和小核(生殖核, 行有丝分裂,与生殖有 关); • 伸缩泡:调节水分平衡 • 刺丝泡:有防御机能
第四章 多细胞动物起源
• 原生动物(Protozoa):单细胞动物,无细胞分化。
• 后生动物(Metazoa):多细胞动物,有细胞分化。
•七级分类阶元
动物学复习提纲
动物学复习提纲第一章原生动物门1.原生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一)一般特征1. 身体由一个细胞组成的单细胞动物2. 身体微小3. 单细胞动物群体:是由多个个体聚合而成,没有细胞分化,各个体相对独立,或者只有体细胞和生殖细胞的分化如团藻。
4. 包囊特殊的适应性(二)生理及生殖特性1.有多种营养方式植物性营养——具有色素体,在阳光下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如鞭毛虫.动物性营养——吞食其他微小生物或有机碎片为营养,如变形虫.渗透性营养——借体表的渗透作用摄取周围的呈溶解状态的有机物质2.呼吸和排泄(1)呼吸:通过表膜的扩散作用(2)排泄:渗透作用,伸缩泡3.激应性4、生殖无性生殖——由一个亲体产生子代的原始繁殖方式,不经过生殖细胞的结合二分裂、出芽生殖、裂体生殖、质裂有性生殖:配子生殖、接合生殖2.四个纲的主要特征。
(一)肉足纲的主要特点:1.体表无坚韧的表膜,仅有极薄的细胞质膜,结构简单,只有较少的细胞器。
2.胞质分为外质和内质,内质包括凝胶质和溶胶质。
3.具有运动和摄食胞器—伪足。
叶型伪足、丝型伪足、根型伪足、轴型伪足4.虫体有的种类裸露,有的种类具几丁质、胶质+沙粒、石灰质的外壳5.无性生殖通常为二分裂或包囊,少数种类如有孔虫、放射虫可行有性生殖。
6.分布在淡水、海水和潮湿的土壤中,少数寄生。
(二)纤毛纲的主要特征1.运动胞器为纤毛。
2.体表具有表膜下纤维系统。
3.胞质分内、外质,外质中有刺丝泡,内质中有细胞核、食物泡、伸缩泡等。
伸缩泡能调节渗透压、排泄废物的机能。
4.具有由原生质分化来的摄食胞器。
5.细胞核一般分化为大、小核。
6.生殖:无性是横二分裂,有性是接合生殖。
7.生活在淡水、海水中,也有寄生的。
(三).孢子纲与寄生生活相适应的特点1.营寄生生活,无取食胞器,渗透营养。
2.身体构造较简单,无运动胞器,仅在生活史的某一阶段出现鞭毛或伪足。
3.具顶复合器(含顶环、类锥体、棒状体及微线体)4.生活史复杂,在生活的过程中有两个阶段,即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
大学动物学复习重点
第一章脊索动物门一.名词1.脊索:是身体背部起支持作用的棒状结构,既具弹性又有硬度,且不分节,位于消化道背面,背神经管腹面。
2.脊神经管:是脊索动物的神经中枢,位于脊索背面。
是由胚胎背中部的外胚层加厚下陷卷曲所形成,脊椎动物的背神经管的前.后分别分化为脑和脊髓。
3.鳃裂:消化管前端的咽部两侧有一系列成对排列,数目不等的裂孔,直接开口于体表或以一个共同的开口间接地与外界相通,称为鳃裂。
4.被囊:是体壁分泌被囊素形成的,其化学成分近似于植物的纤维素,仅见于尾索动物和少数原生动物。
5.逆行变态:由于幼体与成体的生活方式决然不同,幼体在变态发育过程中失去一些重要构造,而成为形体简单的成体。
6.原索动物:尾索动物和头索动物两个亚门是脊索动物中最低等的类群,总称为原索动物。
二.简答1.脊椎动物与无脊椎动物的主要区别。
答:相同点:都有三胚层.后口.次级体腔.两侧对称,分节现象。
不同点:脊椎动物有脊索,背神经管,咽鳃裂;如有尾,总位于肛门后方;心脏位于消化管腹面,循环系统为闭管式。
2.脊椎动物亚门的主要特征。
答:(1)由于头部的出现,脊椎动物又称有头类。
(2)脊柱代替了脊索,成为身体的有力支柱。
(3)原生水生动物用鳃呼吸,陆生脊椎动物及次生水生种类只在胚胎期间出现鳃裂,成体用肺呼吸。
(4)均出现了能动的上下颌,主动摄食提高了营养代谢能力(圆口纲除外)。
(5)出现成对附肢,即水生动物的偶鳍和陆生动物的附肢(圆口纲除外)。
(6)循环系统完善(7)构造复杂的肾脏代替了肾管,提高了代谢废物的排泄能力。
第二章圆口纲一.名词1.口漏斗:东北七鳃鳗头部腹面圆形的一种吸盘式的构造2.鳃囊:圆口类在鳃裂中间扩张而成为鳃囊。
呼吸管两侧有内鳃孔7个,每个内鳃孔通入一个球形的鳃囊,囊的背、腹及侧壁都有来源于内胚层的鳃丝,其上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在此进行气体交换。
二.圆口纲的主要特征。
答:1.无上下颌---无颌类 2.无成对的附肢,无偶鳍,有奇鳍 3.头顶部具有单一外鼻孔,位于头顶中线处---单鼻类 4.独特的鳃呼吸器官,囊鳃呼吸----囊鳃类 5.生殖腺单个,无生殖导管第三章鱼纲一.名词1.侧线:鱼类身体两侧由皮肤的许多感觉囊排列而成的特殊的感受器官,能感知水流,压力,低频振动等。
动物学复习
适应辐射:凡是分类地位很近的动物,由于分别适应各种生活环境,经长期演变终于在形态结构上造成明显差异的现象。
原肾管:是扁形动物门的排泄器官,是动物界第一次出现的专门化的排泄器官,由外胚层内陷形成的具有分支的管状结构,它是由焰细胞、毛细管、排泄管和排泄孔组成,其功能单位是焰细胞,焰细胞又由帽细胞和管细胞组成,帽细胞的鞭毛如火焰样悬垂在管细胞中央。
原肾管的功能主要是调节体内水分的渗透压,排出体内多余的水分,同时也排出一些代谢废物。
假体腔:是原腔动物具有的介于体壁肌肉层与消化道之间的腔,这个腔实质上是胚胎发育过程中的囊胚腔保留到成体;假体腔没有体腔膜,无孔道与外界相通,内有体腔液,具输送营养、废物和流体骨骼之作用。
书鳃与书肺:如肢口纲鲎的呼吸器官,为腹肢上肢后壁外突形成的多个(约150个)扁平书页状鳃叶构成,如书页状排列,用以扩大表面积并进行气体交换,故称书鳃。
书肺则是蛛形纲动物的主要呼吸器官,是由腹壁内陷形成的囊状构造,囊的前壁向囊腔突出许多书页状薄片,血液流经此处进行气体交换,这种结构大大增加了气体交换的表面积,有利于血液的氧化。
性逆转:像黄鳝,其生殖腺从胚胎发育到成体时都为卵巢,只能产卵;产卵以后,卵巢逐渐转化为精巢,产生精子。
这种雌雄性别转变现象称之为性逆转。
休眠:是动物有机体对外界不良环境的一种适应。
当环境条件恶化时,动物则通过降低新陈代谢水平而进入麻痹状态,待环境条件有利时再重新苏醒,进入活动,这一现象称为休眠。
休眠有冬眠和夏眠之分,它们分别是由低温、干旱和过高温度与动物体内部综合作用所引起的。
浮浪幼虫:腔肠动物具有浮游幼虫,即具有世代交替的水螅水母的实心原肠胚,其表面遍生纤毛,能在海中游动,称浮浪幼虫。
外骨骼:节肢动物包被身体的角质膜。
保护内脏,防止体内水分蒸散,协助肌肉完成各种运动。
使动物能适应比较广阔而复杂的环境,特别是陆生生活。
个体发育:一般是指一个动物体从受精卵到成体的发育过程,广义上,是指从生殖细胞的形成到衰老死亡,分为胚前、胚胎和胚后发育的全过程。
(完整版)普通动物学复习资料
普通动物学部分知识要点第一部分动物界概况一、主要的门类:现存动物约 150 万种 , 分 10 个门 .1、原生动物门:约 3 万种,分鞭毛纲、肉足纲、孢子纲和纤毛纲。
2、多孔动物门:约 1 万种,分钙质海绵纲、六放海绵纲、寻常海绵纲。
3、腔肠动物门:约 1 万种,分水螅纲、钵水母纲、珊瑚纲。
4、扁形动物门:约 1 万种,分涡虫纲、吸虫纲、绦虫纲。
5、线形动物门:分线虫纲,轮虫纲。
6、环节动物门:约17000 种,分多毛纲、寡毛纲、蛭纲。
7、软体动物门:现存约10 万种,化石种类 3.5 万种,分单板纲、多板纲、腹足纲、掘足纲、瓣鳃纲、头足纲。
8、节肢动物门:为动物界第一大门,约110 万种,分为三个亚门七个纲。
有鳃亚门包括三叶虫纲、甲壳纲;有螯亚门肢口纲、蛛形纲;气管亚门包括原所管纲、多足纲、昆虫纲。
9、棘皮动物门:现存约6000 种,分海星纲、蛇尾纲、海胆纲、海参纲、海百合纲。
10、脊索动物门:约 7 万多种,分尾索动物亚门、头索动物亚门、脊椎动物亚门。
(1)尾索动物亚门:分尾海鞘纲、海鞘纲、樽海鞘纲。
(2)头索动物亚门:只有头索纲。
(3)脊椎动物亚门:分圆口纲、鱼纲、两栖纲、爬行纲、鸟纲、哺乳纲。
二、重要的名词概念体制:动物躯体结构的基本形式, 是动物躯体各部分在排列方式上的某些规律性。
其进化趋势为:不对称→球辐对称→辐射对称→两辐对称→两侧对称。
分节:指动物体内或体外的分段现象。
其进化趋势为不分节→假分节→真分节( 同律分节→异律分节、分部) 。
原体腔:由囊胚腔发育而来,体壁有肌肉层而肠壁没有,无体腔膜。
真体腔:由中胚层分裂而来,体壁肠壁均有肌肉层和体腔膜。
直接发育:发育中幼体与成虫形态大小无异,无须经过变态。
间接发育:幼虫与成虫形态明显不同,须经过变态。
分表变态、不完全变态(分渐变态和半变态)、完全变态。
第二部分无脊椎动物包括脊索动物以外的所有动物。
一、原生动物门(一)门的主要物征:1、生活习性:生活在液体环境或潮湿土壤中。
动物学期末复习知识点
名词解释1.细胞分化受精卵通过细胞分裂产生的子细胞分别完成特定的功能相应的形态结构也发生变化从而产生各种各样不同的细胞这种细胞之间产生稳定差异的过程就称为细胞分化(特点稳定性;不可逆性; 分化方向的早确定性形态出现差异之前分化方向已确定;细胞分化发生与一切真核生物中; 细胞分化发生与整个生活史中)2. 世代交替在生物的生活史中,产生孢子的孢子体世代(无性世代二倍体世代)与产生配子的配子体世代(有性世代单倍体世代)有规律地交替出现的现象3.裂体生殖细胞核首先分裂成多个,然后细胞质随着核而分裂包在每个核的外边形成很多小个体是无性生殖裂殖体细胞核分裂而细胞质还未分裂时的状态4.孤雌生殖单性生殖仅一个成年个体就可以进行生殖的行为,即卵子不经过受精作用发育成子代的生殖方式幼体生殖也叫做童体生殖是指为达到性成熟的个体进行的繁殖属于无性生殖的范畴5.生物发生律个体发育是系统发育的简单而迅速的重演,系统发育通过遗传决定个体发育个体发育不仅简单重演系统发育而且又能补充和丰富系统发育6.间接发育又称变态发育及疣体发育到成体过程中,在形态和生活方式上存在较大差异的胚后发育直接发育只幼体和成体形态结构基本相同,没有成熟与不成熟之分生活习性,生态需求都基本一致7.包囊原生动物在外界环境恶劣不适于生存时,失去大部分结构后缩成一团,虫体分泌出胶质包裹全身形成包囊膜,此时代谢水平降到很低,处于休眠状态,环境转好后,又生长出相应结构破囊而出,恢复正常生活8.海绵动物是一支侧生动物胚胎发育具有其他多细胞动物没有的逆转现象;无组织器官系统;处于相对停滞的状态;具特殊的水沟系统9.辐射对称有多个切面可将身体分为互相对称或互为镜像的两半部分是一种原始的体制结构10.两侧对称只有一个角度能将动物体分成左右对称的两部分使动物体有了背腹前后左右之分11.皮肤肌肉囊扁形动物的体壁由表皮层(外胚层)和肌肉层(中胚层)组成二者紧贴在一起包裹全身特称皮肤肌肉囊简称皮肌囊具有保护运动渗透作用12.原肾管由外胚层内陷形成细胞收集代谢废物(渗透方式)、排泄管运输废物、排泄孔分布在体表用来排出废物构成:盲管“焰细胞”排泄管排泄孔后肾管以开口代替细胞来收集代谢废物(效率提高)、排泄管运输废物、排泄孔分布在体表用来排出废物;构成肾口排泄管肾孔来源外胚层,体腔上皮向外突出形成的排泄器官13.假体腔是原腔动物最显著的特征又称初生体腔,是动物最早出现的一种原始的体腔类型,位于体壁与消化管之间的一个空腔假体腔不是新结构是胚胎发育过程中囊胚腔的残余部分保留下来形成的真体腔又叫次生体腔由中胚层自己列出,形成是环节动物,重大的进步特征位于体壁和消化管之间的一个空腔混合体腔又称为血浆或血窦由真体腔和原始体腔共存共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是动物界较大、较复杂的一个类群。
线 虫 纲 Nematoda、轮 虫 纲 Rotifera、腹 毛 纲 Gastro-tricha、线 形 虫 纲
Nematomorpha及棘头虫纲 Acanthoce-phala等 5纲。
2. 假体腔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a) 体腔都为原体腔(假体腔);
b) 具发育完善的消化管;
c) 胞饮作用(pinocytosis):变形虫将吸附在体表的一些分子或离子通过凹陷形成管道, 然后管道断裂形成液泡摄取营养物质的过程。
9. 草履虫 以纤毛为运动胞器; 细胞核分大核(营养核,行无丝分裂,与代谢有关)和小核(生殖核,行有丝分裂,与生 殖有关); 伸缩泡:调节水分平衡 刺丝泡:有防御机能
第四章 多细胞动物起源
1. 原生动物与后生动物的区别 原生动物(Protozoa):单细胞动物,无细胞分化。 后生动物(Metazoa):多细胞动物,有细胞分化。
2. 多细胞动物起源于单细胞动物的证据 古生物学方面 a) 越古老的地层化石种类越简单,年代越近的地层中化石种类越复杂且高等。 形态学方面 b) 现存动物也形成了从单细胞到多细胞动物,从简单到复杂的序列,可以推想动物的 发展也是由这样的程序演变来的。
六钩蚴、囊尾蚴
a) 日本血吸虫生活史
b) 华枝睾吸虫生活史 寄主:寄生物所寄生的植物、动物或人。 中间寄主:幼虫寄生的寄主。 终寄主:成虫寄生的寄主。
c) 猪带绦虫生活史 成虫(人小肠)→ 孕节随粪便或自动爬出→猪吞食孕节或虫卵 →六钩蚴爬出,
利用小钩钻入肠壁→经血液、淋巴带至全身各处形成囊尾蚴→(人生吃或吃了未成 熟的“米猪肉”)囊尾蚴翻出,借小钩、吸盘吸附于肠壁→ (2~3个月)成虫(25年 以上)
第二章 动物的基本结构与功能
1. 中心粒的结构和功能 结构:非膜性的 9+3组微管组成。由 9组小管状的亚单位组成,每个亚单位一般 由 3个微管构成。这些管的排列方式与柱状体垂直,中心粒通常成对存在,两个中 心粒的位置常成直角 功能:有丝分裂时有重要作用。
2. 组织的类型 上皮组织(epithelium tissue) 特点和功能:细胞密集,细胞间质少,覆盖机体或器官的内外表面,具保护、分泌、 吸收、排泄、呼吸等作用。 功能不同,分为: 被覆上皮:覆盖于机体内外表面。 单层扁平上皮、 单层立方上皮、 单层柱状上皮 复层扁平上皮、 复层立方上皮、 复层柱状上皮 形成纤毛、微绒毛等。
第六章
1. 腔肠动物门的主要特征及代表种 特征:
肠腔动物门
辐射对称 两胚层及原始消化腔 组织分化 肌肉的结构 原始的神经系统——神经网 代表种: 海月水母、海蛰(钵水母纲) 水螅、薮枝螅、钩手水母、桃花水母、僧帽水母等(水螅纲) 海葵 笙珊瑚 石珊瑚 红珊瑚(珊瑚纲) 2. 世代交替的定义 无性世代和有性世代交替出现的现象 3. 那一纲的动物具有缘膜: 水螅纲中的水母型 4. 腔肠动物所特有的细胞 刺细胞 它遍布于体表,触手上特别多。
代表种: a) 三角涡虫(涡虫纲) b) 华枝睾细虫(吸虫纲) c) 猪带绦虫(绦虫纲 2. 实质组织的概念
扁形动物的部分中胚层形成的,葡萄状,填充在体内各组织器官之间,具有储存水分养 料、保护内部器官以及再分化的功能 3. 皮囊肌的概念 皮肌囊(dermo-muscularsac):动物表皮层和肌肉紧贴在一起,构成囊状体壁,称之为 皮肌囊。 4. 原肾管的概念 来源于外胚层,由焰细胞(帽细胞、管细胞),排泄管,排泄孔组成的。 5. 原肾管型排泄系统由什么组成 原肾管(protonephridium):原始的排泄管,一端为盲管,另一端开口(排泄孔)的排泄 管。 原肾管是由身体两侧外胚层陷入形成的,有排泄孔通体外。原肾管是由许多分支的排泄 管构成,每一小分支的最末端由焰细胞(帽细胞和管细胞)所组成 6. 判断哪个门的幼虫阶段是什么幼虫阶段 扁形动物门一些海产种类个体发育要经过牟勒氏幼虫阶段。如:涡虫纲多肠目(如平角 涡虫) 环节动物门的海产类群: 在个体发生中,具担轮幼虫(trochophore)阶段。 7. 三角涡虫眼点,耳凸的作用 感觉器官 涡虫背部有一对眼点,是由色素细胞和视觉细胞构成,它们只能辨别光线的明暗,不能看物 象;耳突在头的两侧,有许多感觉细胞,有味觉和嗅觉功能;在体表还分布许多触觉细胞 8. 杆状体是涡虫特有的分泌物,为一种特殊分层的超微结构 9. 五种常见寄生虫生活史比较
c) 体表被角质膜;
d) 排泄器官属原肾系统;
e) 雌雄异体。
3. 假体腔的定义:线虫体壁围成的广阔空腔称为原体腔,又称假体腔(pseudocoel)。
4. 人蛔虫生活史及如何防治
5.
受精卵在适宜条件下约两周发育成为幼虫,经第一次蜕皮后成为感染期卵;人
吞食,在十二指肠中孵化,穿肠壁入血管或淋巴管,经心脏到达肺泡(蜕皮 2次),破肺
第七章 扁形动物门
1. 扁形动物门主要特征及代表种 特征
a) 两侧对称(bilateralsymumetry) b) 中胚层(mesoderm) c) 皮肤肌肉囊(dermo-muscularsac) d) 不完全消化系统(imcompletedigestivesystem) e) 原肾管型排泄系统 f) 梯形神经系统 g) 生殖系统
10.如何让防治寄生虫 防治原则(减少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防止被感染)
11.猪带绦虫节片的分类 a) 节片 b) 幼节:生殖器官未成熟 c) 成熟节片:生殖器官成熟 d) 孕节:怀有多数卵
第八章 假体动物门
1. 假体腔动物的判断
原腔动物又称假体腔动物(Pseudocoelomata)或线形动物(Nemathelminthes),
运动器官:鞭毛 生殖方式:纵二分裂 4. 植鞭亚纲(Phytomastigina)-------夜光虫 5. 动鞭亚纲(Zoomastigina)-------利什曼原虫(Leishmania) 6. 肉足纲(Sarcodina)------变形虫 7. 变形虫的运动器官:
伪足 8. 变形运动、排遗和胞饮作用 a) 变形运动:变形虫通过凝胶质和溶胶质交替运动变化而导致虫体向前移动的运动方式。 b) 排遗:动物体将消化后的食物残渣排出体外的过程。
原肠胚的形成(gastrulation) 中胚层及体腔的形成 胚层的分化(differentiation 4. 卵裂的判断
卵裂:合子分裂。分裂成的新细胞(分裂球)不长大又再次进行分裂。由于卵黄分布 及多少的不同,卵裂方式分为 2种: 完全卵裂
等 裂:卵黄少,分布均匀,分裂球一样大小。如文昌鱼 不等裂:卵黄少,分布不均匀,分裂球不一样大小。如蛙 不完全卵裂 盘裂:卵黄多,分裂只在不含卵黄的部分进行,如乌贼、鸡 表裂:卵黄多,分裂只限于卵的表面部分,如昆虫 5. 原肠胚的形成 6. 囊胚进一步发育进入原肠胚形成阶段,此时胚胎分化出内、外两个胚层和原肠腔。原肠 胚形成额方式有:内陷(invagination)内移(ingression)分层(delamination) 内转(involution)外包(epiboly
3. 动物学的研究方法 描述法 是动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即在不同水平、不同层次上的仔细观察与详细 描记; 比较法 对不同动物的系统比较来探究其异同(如对不同种的染色体组型、核酸序 列之间的测定比较); 实验法 在人为控制条件下,对动物的生命活动或结构机能进行观察研究 (如用扫描 电泳研究超微结构)
泡经气管逆行至咽喉,随吞咽活动再次入胃并达到小肠,最后一次脱皮发育为成虫。共
需 60—70天。蛔虫的寿命为一年左右。
• 防治:预防蛔虫感染,关键是改善环境卫生,做好粪便处理,使虫卵没有发育的机会 和条件,加强个人卫生,不给它入口机会。
6. 几种重要的线虫(线虫门) 扭曲线虫 Plectusparietinus 旋毛虫 Trichinellaspiralis 人蛲虫 Enterubiusvermicularis 十二指肠钩虫(Ancylostomaduodenale) 斑氏丝虫 Wucheriabancorfit 小麦线虫 Anguinatritici
2. 原生动物门的分类 原生动物分布广,广布于淡水、海水,以及潮湿的土壤中,也有少数寄生的。
一般认为,全球已记述约 30000多种。因分类系统不统一,导致分类复杂,工作起来极 困难。 鞭毛纲:运动胞器为鞭毛;自养 或既能自养又能异养;繁殖为纵二分裂。 肉足纲:以肉足为运动和摄食的胞器。 孢子纲:常具孢子;寄生;渗透营养。 纤毛纲:运动胞器为纤毛;横二分裂,接合生殖。 3. 眼虫的运动器官及生殖方式
一根肌纤维。 功能:能将化学能转变为机械能,具强烈的收缩作用。
根据形态结构、功能和分布分为:横纹肌、平滑肌、斜纹肌和心肌。 神经组织(nervoustissue)
第三章 原生动物门
1. 原生动物门主要特征及代表种 单细胞动物; 以鞭毛、纤毛或伪足完成运动机能; 营养方式有光合营养、吞噬营养和渗透营养; 以体表进行呼吸和排泄; 无性生殖为等二分裂、纵二分裂、横二分裂、裂体生殖、孢子生殖、出芽生殖;有性生殖 为配子生殖、接合生殖。 在不良环境下以包囊度过恶劣环境。 代表种:眼虫 (鞭毛纲) 大变形虫(肉足纲) 间日疟原虫(孢子钢) 草履虫(纤毛纲)
4. 七级分类阶元 界 门 纲目 科 属 种
5. 物种的概念: 物种(species)是指一个或一系列种群在自然条件下其内部有广泛的基因交流,而
与其他种群形成生殖隔离;是分类系统中最基本的阶元。 6. 物种的命名
双名法:规定每一种动物都应有一个学名,这一学名是由两个拉丁字或拉丁化的文 字所组成。前面一个字是该动物的属名,后面一个字是它的种本名。 属名用主格单数名词,第一个字母要大写;后面的种本名用形容词或名词等,第一字母 不须大写。学名之后,还附加当初定名人的姓氏。属名和种名必须用斜体,而定名人不 斜体(了解,区分正确与否)
腺上皮: 是由有分泌机能的腺细胞组成。
外分泌腺;内分泌腺 感觉上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