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九年级《世界历史》教材教与学
统编教材《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教材解读
![统编教材《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教材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b35e93becfc789eb172dc8f7.png)
统编教材《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教材解读一、九年级《世界历史》教材编写总体情况(一)教材编写的时代背景培养历史核心素养,突出立德树人的责任;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渗透;砥砺家国情怀,激发使命担当;增强人文素养,关注全体学生全面发展。
(二)世界历史教材的体例结构打破专题编排方式,按时序叙事;呈现方式:“点——线”结合体;单元——课——子目;正文及辅助部分。
(三)世界史学科价值“重视历史、研究历史、借鉴历史,可以给人类带来很多了解昨天、把握今天、开创明天的智慧。
”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未来的历史。
中华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部分,中国历史是世界历史的一部分。
只有了解人类的其他文明才能更深刻地认识中华文明,定位中国;而没有中国的世界历史是不完整的历史。
近代以来的中国历史就是不断走向世界的历史,不断认识世界并不断变法图强的历史,全球化时代尤其如此。
总之中国历史与世界历史不能分割。
新一代的青少年要有家国情怀,同时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意识,具有天下情怀,义务教育《世界历史》课程和教师肩负着极其重要的历史责任。
历史教师首先自己要有这样的情怀,鲁迅先生曾说:“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仍然可以作为我们世界史学科的座右铭。
二、九年级《世界历史》教材内容重点提示(一)总体情况(二)学习世界历史的要求——课标通过学习世界古代史,知道主要国家和地区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了解世界古代史发展的基本线索;辩证地看待人类社会不断发展和进步的总体趋势,感悟人类文化的多元性、共容性和发展的不平衡性,认识到世界各地区、各民族共同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它们创造的文明成就是人类的共同财富;树立民族自信心,同时初步树立起正确的国际意识,培养理解、尊敬、吸收其他民族文化精华的开放心态。
通过学习,了解世界近代史上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并理解世界逐渐形成一个整体;初步学会对同类历史事物进行比较、概括和综合;理解和分析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步性和局限性,以极其野蛮性和扩张性;认识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重大历史意义,理解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反抗资本主义侵略扩张斗争的正义性与合理性;初步形成崇尚科学精神的意识、历史进步意识、历史正义感和以人为本的价值观。
《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教学工作计划
![《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教学工作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ae7c8d05102de2bd97058836.png)
《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教学工作计划一、指导思想以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推动素质教育为指导,在学校领导下,以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增强常规教学的研究力度,切实深化历史教学改革,努力提升教学质量,为明年中考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本学期担任九年级历史教学工作,通过以前对学生的了解,发现他们在学习历史课程中存有以下主要问题:1、学习不认真,上课听讲欠专心,作业只图完成任务,思想上认为历史课程是“背多分”,平时不要认真学习,只要在考前强化记忆就能取得好成绩。
2、学习方法欠佳,就是课标要求识记的内容,也不知理解后,再去记忆,遇到归纳综合分析较难的题,有一部分学习只能大眼瞪小眼。
3、学习中分不清主次轻重的学生大有人在,受语、数、英等所谓“主课”的影响很深,平时不注意听讲,复习时不知道重点、难点,只好眉毛胡子一把抓。
4、有部分后进学生对历史课程厌学,甚至少数优生也不喜欢学习历史。
二、教材概述九年级学生学习的历史教材是岳麓版《世界历史》,上册主要讲述世界历史中的古代史和近代史,即1917年前的世界历史,共分七大版块:一、世界古代史;二、欧美主要国家的社会巨变;三、殖民扩张与殖民地人民的抗争;四、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扩大和国际工人运动;五、第二次工业革命;六、第一次世界大战;七、科学和思想文化。
本册教材共计有课文25课。
该册教材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注重弘扬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给理解中国历史提供世界背景,培养有国际视角的新世纪人才。
教材重视学生的思想感情教育,协助学生形成准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教材注意引导学生实行探究性学习,倡导教师探索新的教学途径,持续改进教学,提升教学质量。
三、教学目标第一部分世界古代史1、知道古代埃及的金字塔、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是人类早期文明的重要成果。
2、知道伯利克里改革扩大公民的权利,了解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
3、知道中古欧洲社会教皇和教会不但占有大量土地,而且控制精神文化。
(部编2019)九年级下册《世界历史》精品教案(全册)教学设计
![(部编2019)九年级下册《世界历史》精品教案(全册)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2a36316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da.png)
(部编2019)九年级下册《世界历史》精品教案(全册)教学设计(部编2019)九年级下册《世界历史》精品教案(全册)教学设计第一单元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第1课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1.认识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和印度民族大起义爆发的历史原因。
2.对比分析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和印度民族大起义的异同,理解二者结果不同的根源。
3.了解玻利瓦尔和章西女王在反抗殖民统治斗争中的主要事迹及杰出作用,体会殖民地国家和人民反抗殖民侵略的正义性。
殖民地人民反抗殖民统治的原因,章西女王、玻利瓦尔。
殖民地人民反抗殖民统治的原因。
讲述法、问题创设、师生互动、合作探究。
1课时。
(一)设置情景导入主题导入新课:爱德华多·加莱亚诺在《拉丁美洲被切开的血管》中写道:黄金和白银热/刻在剑柄上的十字/携带秘密武器的神回来了/像饿狼般贪婪黄金/波托西的光辉:白银的周期/西班牙人养牛,别人喝奶/骑士和马的分工/波托西的废墟,白银的时代/洒下鲜血和热泪伴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西班牙、葡萄牙走上殖民扩张的道路。
拉丁美洲处于西班牙、葡萄牙的殖民统治之下。
有句名言告诉我们:“有压迫就有反抗。
”面对殖民者的疯狂掠夺和压迫,殖民地人民展开了怎样的反抗斗争呢?(二)自主学习梳理新知1.19世纪初,拉丁美洲的绝大部分地区仍处于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统治之下。
2.19世纪初,在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下,拉丁美洲地区掀起了一场反抗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运动。
3.在南美洲北部地区,玻利瓦尔解放了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和厄瓜多尔等地,成立了“大哥伦比亚共和国”;在南美洲南部地区,圣马丁领导了阿根廷、智利、秘鲁的独立运动。
圣马丁和玻利瓦尔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
4.19世纪中期,印度已沦为英国的殖民地。
当时,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进一步加强了对印度的经济掠夺和政治压迫。
5.1857年,印度土兵首先起来反抗英国殖民者。
年轻的章西女王领导军民与英军展开激战。
九年级下册世界历史教案
![九年级下册世界历史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b29986d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77f8155.png)
九年级下册世界历史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九年级下册世界历史的基本内容,掌握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
(2)通过分析历史现象,提高史料阅读和解读能力。
(3)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历史,认识历史的发展规律。
2. 过程与方法:(1)运用比较法,分析不同历史时期的特点和联系。
(3)运用史料实证法,探究历史事件的成因和影响。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尊重历史事实。
(2)培养爱国情怀,了解我国在世界历史中的地位和作用。
(3)学会用历史的眼光看待国际问题,提高国际视野。
二、教学内容第1课古代埃及文明1. 尼罗河流域的农业生产2. 古埃及国家的建立与金字塔3. 古代埃及的宗教信仰和社会制度第2课古代希腊文明1. 爱琴文明与希腊城邦制度2. 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3. 希腊哲学思想与文化成就第3课古代罗马文明1. 罗马共和国的建立与扩张2. 罗马法的形成与发展3. 罗马帝国的兴衰与基督教的传播第4课古印度文明1. 印度河流域的农业生产2. 印度的种姓制度与社会结构3. 古印度的宗教思想与文化成就第5课中国古代历史回顾1. 春秋战国时期的变革2. 秦朝的统一与崩溃3. 汉朝的兴衰与丝绸之路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古代埃及、希腊、罗马、印度和中国的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
(2)古代文明的特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2. 教学难点:(1)古埃及、希腊、罗马、印度和中国文明的发展脉络。
(2)古代文明之间的联系和相互影响。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历史事件、人物和文明的特点。
2. 讨论法:引导学生分析历史现象,探讨历史发展的规律。
3. 史料实证法:运用史料,让学生了解历史事实。
五、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考察学生的出勤、作业、课堂表现等。
2. 期中考试:测试学生对九年级下册世界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
3. 期末考试:综合评估学生的知识运用、分析能力和历史观念。
六、教学计划第6课阿拉伯帝国与伊斯兰文明1. 伊斯兰教的传播与阿拉伯帝国的兴起2. 阿拉伯文化的繁荣与科学成就3. 阿拉伯帝国与中国的交流第7课欧洲的封建社会1. 封建制度的确立与欧洲等级制度2. 欧洲的宗教改革与宗教战争3. 欧洲封建社会的文化生活第8课美国的独立战争与宪法1. 美国的独立战争与独立宣言2. 美国宪法的制定与三权分立3. 美国早期的发展与扩张第9课法国大革命与拿破仑帝国1. 法国大革命的爆发与罗伯斯庇尔2. 拿破仑的崛起与法国帝国的兴衰3. 拿破仑法典与欧洲的影响第10课工业革命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1. 英国工业革命的起源与影响2.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3. 工业革命对世界历史的影响七、教学建议1.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求,可以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重点,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世界历史全册教学计划总结(6篇)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世界历史全册教学计划总结(6篇)](https://img.taocdn.com/s3/m/6afac440a216147916112813.png)
部编版九年级世界历史上册教学计划一、课程标准对本册教材的要求通过学习,知道世界古代史上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了解世界古代史发展的基本线索;辩证地看待人类社会不断发展和进步的总体趋势;感悟人类文明的多元性、共容性和发展的不平衡性;认识到世界各地区、各民族共同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他们创造的文明成就是人类的共同财富;树立正确的国际意识,培养理解、尊重和吸收其他民族文化精华的开放态度。
了解世界近代史的重要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运用科学的历史观,分析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历史进步性、野蛮性、贪婪性和扩张性;认识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重大历史意义;理解殖民地人民反抗资本主义侵略与扩张斗争的正义性和合理性;初步形成历史进步意识、历史正义感、热爱和平的观念和以人为本的价值观。
二、学生情况分析本班学生共63人,是由思想性格好、学习习惯已基本形成、成绩底子较好的学生组成的一个寄宿班,成绩相对其它三个班较好。
比如:上期期末统考及格率为100%,优秀率为90%左右,大部分学生有好的学习方法,并且对历史足够的重视,但也有部分学生对历史知识理解不透彻,不能对历史知识进行灵活运用。
三、教材分析1.教材内容《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的内容包括:“古代亚非文明”、“古代欧洲文明”、“封建时代的欧洲”、“封建时代的亚非国家”、“步入近代”、“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工业革命和工人运动的兴起”七个单元。
新教材按照时间和空间顺序重新编排,使世界历史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图文并茂,历史线索清晰,符合初三学生对于知识的系统掌握。
2、教材重点、难点教材重点在于与历史发展线索相关的重大事件和人物以及经济文化的发展。
教材难点在于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及对历史事件、人物的评价。
世界古代史从古代亚非文明的起源展开,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原始社会逐渐被阶级社会所代替,从五六千年前开始,在亚非的大河流域、欧洲的希腊和罗马相继诞生了灿烂的古代文明,出现了国家,进入了奴隶社会。
部编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教材分析及建议
![部编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教材分析及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be5f85d4fab069dc5022015a.png)
统编《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教材分析及建议人教教材培训一、高度重视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必然要求;把好教育系统意识形态关的战略选择;提升义务教育质量奠基工程的高度。
强化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核心所在,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本质要求。
叶小兵:历史教学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需要做到以下几点:由对知识的知晓转化为对知识的理解;由对史事的记忆转化为对历史的思考;由对知识的接受转化为对历史的探究;由对教材的复述转化为对历史的建构;由对升学的追求转化为对素养的培养。
相关史事:中共十九大对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行了战略规划,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分为两个阶段来安排。
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强化教师的责任担当。
用心研究和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
强化学生对学习世界历史意义的认同。
总主编齐世荣先生曾说过:今天的世界,不再是相互分散隔绝的世界,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从国家发展、到学术研究、再到个人生存、都需要对世界的过去和现在有一个总体的把握。
了解世界史,是每个受过教育的21世纪公民应当具备的素质。
二、明确认识1. 对唯物史观的认识唯物史观(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研究历史的重要方法论,唯物史观认为,人类历史上一切重要的历史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和发展动力是社会的经济发展,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引起社会生产关系的变革,其中存在着不同阶级之间的斗争。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历史的发展是有规律的。
从纵向看,人类历史经历了不同生产方式的变革和由此引起的不同社会形态的更迭,即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到共产主义社会,尽管并不是所有的民族国家和地区的历史都无一例外的按照这个系列向前发展,而是先后不一、形态各异,但是这个从低级社会向高级社会发展的总过程,仍然是具有普遍的规律性的意义。
人教版统编九年级《世界历史》教材解读及教学建议
![人教版统编九年级《世界历史》教材解读及教学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548671772cc58bd63086bda7.png)
. 课程内容.
. 单元导语 .
第1课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
两个子目: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印度民族大起义 (利用好相关史事:拉美社会阶级关系、印度起义导火线) 教学知识体系:
拉丁美洲独立 运动(19世纪
初)
• 原因 • 概况 • 影响
印度民族大起义 • 原因
(19世纪中期) • 概况 • 影响
第2课 俄国的改革 三个子目:彼得一世改革、废除农奴制
这个划分主要是从上下册课时平衡的角度来考 虑的。上册是21课时和一节活动课,下册是22 课时和一节活动课。
链接:世界历史基本线索
九年级上册分七个单元:
第一单元 第二单元 第三单元 第四单元 第五单元 第六单元 第七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 古代欧洲文明 封建时代的欧洲 封建时代的亚洲 步入近代 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工业革命和工人运动的兴起
教学 知识 体系:
彼得一世改革
背景:
1861年改革
背景:内外 交困
内容、影响(成果及 存在问题)
内容、影响(成果及存 在问题)
第3课 美国内战
三个子目:南北矛盾的加剧、内战爆发、北方胜利 教学知识体系:
内战原因 内战过程
• 南北矛盾激 化:市场、 原料、关税、 奴隶制
• 1861、 1862、 1864、 1865
九下第三——第六单元:世界现代史
世界现代史主要叙述的是20世纪初以来世界历 史发展的基本进程。进入20世纪以来,世界日 益成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构成了世界各国 既相互依存又相互竞争的复杂局面,完整意义 上的世界历史终于形成。
4.充分考虑教学实际,适当减少部分教学内容
世界历史九上,相比2001版课标教材,对 中世纪的内容进行了较大幅度的增加。同 时,受课程标准和教材容量的限制,不是 一个完整的世界史,会有一些内容没有体 现,比如古代美洲的内容。但是,这些内 容会在统编高中历史教材中呈现。(初高 中历史教材衔接)
2019-2020统编版九年级上学期《世界历史》教学计划及教学进度表
![2019-2020统编版九年级上学期《世界历史》教学计划及教学进度表](https://img.taocdn.com/s3/m/bd2b1253bb68a98270fefa34.png)
2019-2020学年度九年级第一学期历史教学计划中学任教班级:任课教师:九年级上学期历史教学计划及教学进度安排一、指导思想以党的教育方针为指导,紧扣新审定统编版教材,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大力推行历史新课程改革,努力践行新课改理念,增强开拓创新精神和改革探索意识,以学生为主,激发学生对中国历史的学习兴趣,增强热爱祖国,热爱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
二、学情分析九年级学生正处于迎接中考及人生抉择的重要阶段,学习压力大,心态急躁,容易走向两极化,或激进或放弃,与此同时,对于世界历史也是刚刚学习,还没有形成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也没有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学生对历史较感兴趣,但学习的自觉性较差,缺乏科学分析思维,以及知识整合的能力,教师应帮助他们正确自身实际,激发学习兴趣,分析其学习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
三.教材分析本学期学习统编版九年级上册《世界历史》教材,内容包括“古代亚非文明”、“古代欧洲文明”、“封建时代的欧洲”、“封建时代的亚非国家”、“步入近代”、“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工业革命和工人运动的兴起”七个单元。
统编人教版教材采用更加灵活的单元结构体例,符合时代要求及学生认知发展规律。
第一单元主题为“古代亚非文明”,本单元重点是大河流域的上古文明的代表及文明成果、《汉读拉比法典》的内容及地位、印度种姓制度的内容及影响、佛教的创立。
本单元难点是对金字塔的评价及法老统治的体现对《汉谟拉比法典》的评价、对种姓制度的评价、对比四大文明古国。
本单元是世界古代史的开篇,对于全册教材的学习起到很好的预设作用,在全册教材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第二单元主题为“古代欧洲文明”,本章重点是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亚历山大东征、罗马共和国的兴衰、希腊和罗马的古典文化。
本单元难点是对雅典民主政治的评价、亚历山大东征的影响、罗马帝国的扩张及罗马帝国衰亡的原因、了解希腊和罗马古典文化的特点。
历史教师对初中部编《世界历史》教材的理解和学习
![历史教师对初中部编《世界历史》教材的理解和学习](https://img.taocdn.com/s3/m/343efcd5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a7.png)
历史教师对初中部编《世界历史》教材的理解和学习《世界历史》教材是初中历史教育中的重要教材之一,主要介绍了人类社会从远古时期至现代的历史进程。
作为历史教师,我对这本教材的理解和学习有如下几个方面。
对于历史教师来说,要深刻理解教材中呈现的历史内容。
《世界历史》教材以人类社会历史为线索,按照时间顺序分为古代史、中世纪史和近代史等部分。
而每个部分又按照不同的主题进行分章,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多个方面。
教师要仔细研读教材,了解每个章节的主题和内容,并能够准确把握历史事件的发生背景、过程和影响,才能够教好这门课程,使学生对历史有深入的理解。
历史教师还应该将教材中的内容与学生的认知水平相结合。
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相对较低,对于抽象的历史概念和复杂的历史事件往往理解困难。
历史教师要善于将教材中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通过具体的例子和故事,帮助学生理解历史事件的内涵和意义。
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思考历史事件对当代社会的影响,培养他们的历史意识和历史思维能力。
历史教师要善于利用多种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教材中的内容可以通过讲解、讨论、阅读、影像资料等多种教学方式来呈现给学生。
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兴趣爱好,设计生动有趣的课堂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教师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历史研究能力,引导他们通过查找资料、调查研究等方式深入了解历史事件。
历史教师要不断学习更新,提高教学水平。
历史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学科,新的历史研究成果和观点不断涌现。
教师应该积极参加各种学术研讨活动,了解最新的历史研究动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和观念。
教学实践中要不断总结经验,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作为历史教师,对初中部编《世界历史》教材的理解和学习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只有深入学习、理解教材的内容,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特点,善于利用多种教学手段,不断学习更新,才能够更好地教授这门课程,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理解能力。
《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教学策略
![《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教学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0642184bf7ec4afe04a1df8b.png)
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教学策略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根据国家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组织编写的。
这本教材已于2003年春经教育部审查通过,2003年秋在实验区投入使用。
这本教材的内容主要是世界古代史和近代史。
我主要从具体内容的解析上介绍《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顺便提出一些使用本册教科书的方法和教学建议,供广大实验人教版历史教科书的教师和教研人员参考,不妥之处,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我先简单介绍一下本册教材的单元设置情况。
九年级上册共分为八个单元,叙述从人类的形成到1917年十月革命之前的世界历史,阐明世界从原始、孤立、分散走向一体化的过程和客观规律,强调各地区、各民族的经济、文化交往的历史意义,共23课,每课教学一课时;另设有4个活动课。
第一单元,人类文明的开端。
该单元共有3课,主要讲述人类的起源和早期的东西方文明。
相比过去的义教教材,古代亚非文化一课的内容被放在第三单元里的科技与思想文化里讲了;关于西方文明之源,过去从课的标题上我们只是强调古代希腊是西方文明之源,把古代罗马作为地中海世界的霸主来讲。
而现在则在西方文明之源这个课题下,讲述希腊、罗马都是西方文明之源。
第二单元,亚洲和欧洲的封建社会,共两课,主要讲述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和中古欧洲社会。
我们是把过去分散在四课里的内容集中在两课里完成。
这样更有利于学生从宏观上把握相关内容。
第三单元,古代文明的传播与发展。
共四课,主要讲古代世界的交流与冲突,科技与思想文化。
这一单元非常鲜明地体现了新课标要求淡化学科体系的理念。
把古代社会的文明交流和冲突集中展现出来,是专题史。
第四单元,步入近代。
共五课,包括文艺复兴,新航路开辟,英国、美国和法国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
本单元同样是专题史的体现,讲述人类进入近代的条件和表现。
第五单元,殖民扩张与殖民地人民的抗争,共两课。
2024年部编版九年级历史教学九年级电子教案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走向近代第13课 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2024年部编版九年级历史教学九年级电子教案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走向近代第13课 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4b2be15d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8ee9b1b.png)
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设计说明本课是部编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第一课,讲述的是中世纪晚期西欧社会发生的变化,包括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的出现及社会结构发生的变化。
本课知识点之间的关联性较强,环环相扣,逻辑清晰。
基于此,本课教学内容可以整合为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及富裕农民和市民阶层两个部分,主要采用材料分析法和问题探究法,按照逻辑顺序引导学生分析材料、探究问题,并结合教材内容得出结论。
学习目标1.了解欧洲农村出现的垦殖运动,理解租地农场和手工工场建立的过程及其特点,知道西欧早期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2.了解富裕农民和市民阶层形成的原因及他们对西欧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
3.通过对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的学习,深刻认识近代欧洲文明是从中世纪欧洲的土壤中成长起来的。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租地农场和手工工场的出现。
教学难点:手工业的发展。
教学方法阅读法、识图法、史料分析法、情境教学法、合作探究法等。
资源与工具图书馆资源、多媒体课件、网络搜索工具等。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教学情境中世纪晚期,欧洲社会处于转型时期,原来的封君封臣制度和庄园制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这些变化表现在哪些方面?对欧洲以后的发展有什么影响?二、预习检查1.11世纪以后,欧洲农村各地纷纷开展什么运动?具体状况如何?2.14世纪中叶以后,欧洲农村土地的经营方式发生了什么变化?3.租地农场是如何建立起来的?有什么影响?4.中世纪晚期,手工工场是如何出现和发展的?5.土地关系和手工业的发展有什么影响?6.13、14世纪,欧洲农村和城市的社会结构发生了什么变化?三、学习任务一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1.租地农场的出现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60、61页第1—3自然段的内容,归纳11世纪以后欧洲农村发生的新变化。
学生回答:垦殖运动兴起;农奴和领主的关系发生变化;租地农场出现。
教师总结:绘制示意图,梳理11世纪以后欧洲农村发生的新变化,并指出这反映了中世纪晚期欧洲农村从庄园制度逐渐演变为租地农场。
2021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册《世界历史》教学计划及教学进度
![2021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册《世界历史》教学计划及教学进度](https://img.taocdn.com/s3/m/7f55cfadb307e87100f69659.png)
2021九年级《世界历史》下册教学计划及复习进度一、指导思想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改变学生学习方式,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深入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研读人教部编版历史新教材,认真分析中考考试说明,把握中考方向及命题趋势。
将初中历史进行综合比较,客观分析历史现象,建立古今中外之间的联系。
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吸收世界科技发展先进经验,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对自己所学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促进学生在复习中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全力迎接中考。
二、学情分析九年级学生对于历史的学习即将进入总结阶段,为了迎接中考历史总复习,需要把7到9年级的历史课本进行深入的分析讨论。
对于世界历史的学习,九年级学生虽然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但是对于中考的题型如何解答,还是比较迷茫。
在选择题方面,许多同学不能够把时间、事件进行综合分析。
在材料分析题上,许多同学不能够利用材料来进行答题,问他题的回答也比较简单,不够具体。
而与此同时,学生的心理、生理处于变化时期,面临中考的人生抉择,学习压力大,其思想波动幅度也较大,需要教师进行疏导。
以上问题都需要在本学期尽快的解决。
三.教材分析本学期学习新改版统编九年级人教版《世界历史》下册教材,新教材融时代性、哲理性、科学性、条理性于一体。
可读性强,图文并茂,对世界现代史有了全新的编排。
本册教学内容共为6个单元,分别是:“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冷战和美苏对峙的世界”、“冷战结束后的世界”。
第一单元主要讲述“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本单元主要19世纪纷繁复杂的世界形势。
一方面,欧洲国家的殖民扩张,激起了殖民地人民的普遍反抗,另一方面,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力量得到进一步增强,俄国、美国和日本也走上了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教材教法浅谈
![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教材教法浅谈](https://img.taocdn.com/s3/m/75f91702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7c.png)
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教材教法浅析一、使用新教材的建议:研读历史课程标准,领会课标的要求。
从整体上把握教材的框架、脉络,搞清楚教材的整体结构。
搞清楚教材中各个组成部分的功用及其相互关系。
全面掌握教材中的基本线索、基本概念、基本观点。
把握每课在全书中的地位,注重课与课之间的链接,力图做到融会贯通。
把握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
从教的角度分析重点,从学的角度分析难点。
梳理课文的逻辑层次,设计教学过程的流程和各个环节。
根据课文,补充相对应的材料,力图使课文内容更为活化、具体化。
对课文的重点内容、插图及栏目等设计启发性、引导性、拓深性的问题。
结合课文的重点内容,设计教学活动。
二、教材结构和解析《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是从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讲到冷战结束后的世界即19世纪初拉丁美洲独立运动至今。
共6个单元,正课22节,活动课1节。
下面我把本册教材分为六大板块来解析。
归类一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一》俄国农奴制改革原因:农奴制严重制约了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开始时间:1861年目的:摆脱农奴制危机,维护沙皇专制统治。
内容:颁布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
法令规定:农奴获得人身自由,能够改变身份,自由转换职业;农奴在获得解放的同时,能够获得一份土地,但是必须出钱赎买,所出价钱高出当时的地价。
性质: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影响:1861年农奴制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促使社会的各个方面出现了新的气象,推动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道路。
但是,农奴制的剩余仍然存有,影响着俄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二》美国内战(美国南北战争)原因:南北方不同的经济类型的发展,加剧了南北矛盾,其焦点集中在奴隶制的存废问题上。
根本原因:南北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导火线:1860年林肯当选总统正式爆发:1861年南方不宣而战,向北方挑起战争目的:反对国家分裂,维护联邦统一。
过程:(1)战争初期,因为南方蓄谋已久,早有军事准备,北方在军事上屡屡失利。
九年级上册《世界历史》教材解读与教学策略(共90张PPT)
![九年级上册《世界历史》教材解读与教学策略(共90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e57ccad6d0d233d4b04e6943.png)
本册书的授课对象是九年级学生。九年级学生经过两年的历史学科素 养的培育,不仅具备了基本的时空观念、史料实证能力,也初步掌握了在 历史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历史解释的方法,并形成了自己的价值判断。但 《世界历史》的教材内容既体现了历史从低级社会向高级社会发展的纵向 规律,又展现了世界从原始、孤立、分散的人群逐渐发展为全世界成为一 个密切联系的息息相关的整体的横向规律。人类历史的纵向发展与横向发 展,互为条件,相辅相成。要让学生对此形成整体性认识是有一定难度的, 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必须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坚持用唯物史观阐释历史的发 展与变化,做到思想性和科学性的统一。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初中统编教材
《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教材解读与教学策略
龙应台:沙漠玫瑰的开放
• 一蓬干草,名叫沙漠玫瑰,本是地衣。 • 用一个大玻璃碗盛着,注满清水。 • 每一天都带着儿子探看沙漠玫瑰的动静。 • 第一天…… • 第二天,有了一个中心,有绿的感觉。 • 第三天,有实实在在的绿色了,散发出青苔的气
哈拉巴文化衰落后,由位于葱 岭(今帕米尔高原)的中亚地区和 南俄草原上向印度次大陆西北方 (靠近青藏高原阿里地区)入侵的 游牧民族雅利安人(欧罗巴人种) 在印度创立了更为持久的文明。雅 利安人于公元前2000年左右出现在 印度西北部,逐渐向南扩张。
到了公元前6世纪初,相传在印 度形成了16个国家。经过长时期的 兼并战争,公元前4世纪,在南部的 恒河流域建立起以摩揭陀为中心的 统一国家。
——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 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
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 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其核心
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
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 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 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统编九年级《世界历史》教材教与学125页PPT
![统编九年级《世界历史》教材教与学125页PPT](https://img.taocdn.com/s3/m/b9954ca2f46527d3250ce054.png)
31、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 32、鼓腹无所思。朝起暮归眠。 33、倾壶绝余沥,窥灶不见烟。
34、春秋满四泽,夏云多奇峰,秋月 扬明辉 ,冬岭 秀孤松 。 35、丈夫志四海,我愿不知老。
谢谢你的阅读
❖ 知识就是财富 ❖ 丰富你的人生பைடு நூலகம்
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75、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
最新部编版九年级世界历史上下册教学计划(2篇)
![最新部编版九年级世界历史上下册教学计划(2篇)](https://img.taocdn.com/s3/m/69ae4abe102de2bd960588e8.png)
部编版九年级世界历史上学期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历史课的教学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对世界有更深刻的了解。
本学期主要学习世界历史,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由于七、八年级学生对历史不重视,基础差,学习不太扎实,对于记忆性较强的科目学生有点偷懒,但只要老师有方法、有耐心,将枯燥乏味的历史知识加以生动化、形象化,同时辅以丰富的教学手段,牢牢抓住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生就定能将历史知识学好。
因为是毕业班,为了使中考总复习能提前进行,赢取更多更宝贵的复习时间,教学进度会大大加快,本学期我备课组计划完成 9 年级世界历史上册的教学,复习八年级上册中国历史(一 . 二单元),教学时间紧迫,教学任务重,因此,教学压力较大,各个成员不能丝毫懈怠。
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共分七个单元,共 23 课,结合历年中考要求,重点为第四单元步入近代(第 14 课)以后的内容。
每课的内容多,知识点多,且容易混淆,要记忆的图形也多,教师要教会学生理解,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三、具体措施1.首先是备好课,在备课中真正做到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
课堂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平等受教育的权利,坚持因材施教,分类指导努力开发每个学生的特长和潜能,要坚持基础性和科学性原则,准确传授基础知识,切实加强基本技能训练。
课堂教学是教学工作的中心,只有切实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益,才能大面积的提高教学质量。
2、课堂教学坚持以培养学生能力为重点,优化课堂教学,以提高课堂效率,改进教学模式和方法,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积极参与意识,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使学生在主动的探索中获得知识,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3.课堂教学坚持整体性原则,教学过程中始终把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的全面整合,使学生全面发展,从实际出发,积极探索和实践。
寻求有自己特色的教学模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要 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要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点 世界的发展需要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
对《世界历史》上第三单元的重点分析
.
在实验稿的课标中,对欧洲封建社会涉及的很
少,2011版课标则增加了法兰克王国的建立、西欧
第9课 基督教的兴起与传播
基督教的兴起
基督教的基本主张 教权与王权
修改
第7课 基督教的兴起和法兰克王国 基督教的兴起 法兰克王国 封君与封臣
最初
查理曼帝国
3.世界近代化的发展历程
人类历史进入到近代以后,才逐渐成为严格意义 上的世界史。工业革命开辟了人类从传统的农业 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历史过程,随着西方 国家的工业化以及海外拓张,世界市场形成,过 去世界长期的相对隔绝状态被打破,整个世界逐 步成为密切联系的、相互依存又相互矛盾的整体。
世界史总体教学目标
近代史:
▲了解世界近代史上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 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并理解世界逐渐形成一个整体; ▲初步学会对同类的历史事物进行比较、概括和综合; ▲理解和分析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步性和局限性,以及其野 蛮性和扩张性; ▲认识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重大历史意义; ▲理解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反抗资本主义侵略扩张斗争的正义 性与合理性; ▲初步形成崇尚科学精神的意识、历史进步意识、历史正义感 和以人为本的价值观。
古代两河流 域
罗马城邦和 罗马帝国
西欧庄园
帝国
文艺复兴运 动
美国的独立
古代印度
希腊罗马古 典文化
中世纪城市 和大学的兴 起
拜占庭帝国和 《查士丁尼法 典》
探索新 航路 早期殖 民掠夺
法国大革命 和拿破仑帝 国
第22课 活动课:唱响《国际歌》
单元和课程排列(下册)
殖民地人民的 反抗与资本主 义制度的扩展 第二次工业革 命和近代科学 文化 第一次世界大 战和战后初期 的世界 经济危机和第 二次世界大战 冷战和苏美对 峙的世界 冷战结束后的 世界 联合国与世界 贸易组织 冷战后的世界 格局 不断发展的现 代社会
要 了解工业革命的具体成果及发展脉络。 点 认识工业革命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4.民主政治的问题
世界史中会涉及到西方民主制度的发展,如雅典 的民主政治、英美等国民主政体的建立等。对这 方面的论述,既要说明其历史的进步性,也要指 出其历史的局限性。要根据历史事实说明一个国 家民主政治的产生有其特有的原因,民主政治的 发展有其具体的过程,民主制度亦有自身的缺陷。
2.宗教问题的处理
世界古代史的教材中会涉及到三大宗教的 产生。对于宗教问题的论述,既要历史地 看,也要坚持无神论,论述时不能有神秘 主义、超自然力和鬼神迷信等内容。在教 材中和教学时都不能宣传宗教的教理、教 义和教规。对宗教领袖人物及图像、宗教 的礼仪、规诫和习俗等方面的处理要谨慎。
要 要从历史的角度概述宗教的产生。 点 对宗教问题的讲解不能随意阐发。
世界史总体教学目标
现代史:
▲了解世界现代史上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 了解世界现代历史发展的基本进程和总趋势; ▲了解当代世界已经形成一个息息相关的、多样性的整体,中 国的前途命运日益紧密地同世界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 ▲能够运用材料对历史进行论证,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分析历史 和现实问题; ▲增强国际意识,以开放的心态和开阔的视野看待世界,吸纳 人类共同创造的文明成果; ▲树立热爱和平的观念和忧患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 命感,立志为促进人类进步事业奉献自己的力量。
在处理教材中应把握的重要问题
1.古代世界的多元发展
人类文明的起源具有多源性,各大文化区 域的文明成果,构成了人类文明的多元性 特点。古代世界的各个地区、各主要国家 虽然是相对孤立发展,有一定的不平衡性, 但仍存在着不断的交往和交流,这种交往 和交流,对推动人类进步起着重要的作用。
要 各地区的文化各具特色,并没有高下之分。 点 各地区的文化在独自发展中亦有相互交流。
统编历史教科书的教与学
《世界历史》教材的 重点分析和教学案例
如何整体把握统编九年级《世界历史》教 材
总体介绍
九年级《世界历史》上下两册
时间起讫:从距今约二三百万年,人类形成 到当今世界 内 容:三个板块——世界古代史、近代 史、现代史 上册:古埃及文明——马克思主 义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的兴起。 下册: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 主义制度的扩展——冷战结束后 的世界。
单元和课程排列(上册)
古代亚非 文明 古代欧洲 文明
希腊城邦和亚 历山大帝国
封建时代 的欧洲
基督教的兴 起和法兰克 王国
封建时代的 亚洲 国家
步业革命和 工人运动的 兴起
古代埃及
古代日本 阿拉伯
西欧经济和 社会的发展
第一次工 业革命
马克思主义的诞 生和国际工人运 动的兴起
殖民地人民 的反抗斗争 俄国的 改革 美国内战 日本明 治维新
第二次工业 革命 工业化国家 的社会变化 近代科学与 文化
第一次世界 大战 列宁与十月 革命
《凡尔赛条约》 和《九国公约》
罗斯福新政
法西斯国家 的侵略扩张
冷战
战后资本主义 的新变化 社会主义的发 展与挫折 亚非拉国家的 新发展
第二次世界 大战
苏联的社会 主义建设
亚非拉民族 民主运动的 高涨
第23课 活动课:时事溯源
世界史总体教学目标
古代史: ▲知道主要国家和地区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 和历史现象,了解世界古代史发展的基本线索; ▲辩证地看待人类社会不断发展和进步的总体趋势; ▲感悟人类文化的多元性、共容性和发展的不平衡 性; ▲认识到世界各地区、各民族共同推动了人类文明 的进步,他们创造的文明成就是人类的共同财富; ▲树立民族自信心,同时初步树立起正确的国际意 识,培养理解、尊敬、吸收其他民族文化精华的开 放心态。
要 不要将君主制、民主制与集权制、分权制混为一谈。 点 在对政治制度进行比较时尤要谨慎,不能简单类比。
5.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
人类历史进入20世纪后,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 两种制度并存,相互影响和斗争,影响了世界 历史的进程。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格局 起伏变化,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 展,给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