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力学(单辉祖)合肥工业大学精品讲义01静力学公理与受力分析PPT课件+复习题讲解
合集下载
大学工程力学(单辉祖)_第一章课件
注意:此公理也仅适于刚体。
3/19/2021
推论1. 力对刚体的可传性。
F
F
B A
B
B
加
减
= A F=A
F
F
力对刚体是滑动矢量(滑移矢)
对于刚体来说,力的三要素变为:力的大小、 方向与作用线。
3/19/2021
推论2. 三力平衡汇交定理。
刚体受三个力作用而平衡时,若其中两力作用线 交于一点,则第三力的作用线也必须通过此点, 而且三力必须共面。
3/19/2021
2. 柔性约束 ––– 忽略摩擦,将约束视为柔性
体。
A
T
柔索
B
W 弹性支承 A
3/19/2021
W
F Bv R
例1、钢索悬挂装置(不计角钢重量)
3/19/2021
O
P C
D
NC
ND
(b)
NA
NB
A
B
CD
NC’
ND’
(c)
例1、钢索悬挂装置(不计角钢重量)
整体受力
NA
NB
3/19/2021
3/19/2021
b、光滑圆柱铰链(固定铰支座;中间铰)
I A
II C
销钉D B
3/19/2021
YR X
YR X
c、辊轴约束(活动铰支座)
R
A
A
A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A
(a)
(b)
3/19/2021
d 光滑球铰链
3/19/2021
A (a)
FAz
A
FAy
FAx
(b)
e 轴承约束
向心 轴承
向心 推力 轴承
3/19/2021
推论1. 力对刚体的可传性。
F
F
B A
B
B
加
减
= A F=A
F
F
力对刚体是滑动矢量(滑移矢)
对于刚体来说,力的三要素变为:力的大小、 方向与作用线。
3/19/2021
推论2. 三力平衡汇交定理。
刚体受三个力作用而平衡时,若其中两力作用线 交于一点,则第三力的作用线也必须通过此点, 而且三力必须共面。
3/19/2021
2. 柔性约束 ––– 忽略摩擦,将约束视为柔性
体。
A
T
柔索
B
W 弹性支承 A
3/19/2021
W
F Bv R
例1、钢索悬挂装置(不计角钢重量)
3/19/2021
O
P C
D
NC
ND
(b)
NA
NB
A
B
CD
NC’
ND’
(c)
例1、钢索悬挂装置(不计角钢重量)
整体受力
NA
NB
3/19/2021
3/19/2021
b、光滑圆柱铰链(固定铰支座;中间铰)
I A
II C
销钉D B
3/19/2021
YR X
YR X
c、辊轴约束(活动铰支座)
R
A
A
A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A
(a)
(b)
3/19/2021
d 光滑球铰链
3/19/2021
A (a)
FAz
A
FAy
FAx
(b)
e 轴承约束
向心 轴承
向心 推力 轴承
工程力学第一章静力学基础知识ppt课件
§1-2 静力学公理
力的三角形——将力矢F1、F2首尾相接(两个 力的前后次序任意)后,再用线段将其封闭构成一 个三角形。封闭边代表合力FR。这一力的合成方法 称为力的三角形法则。
FR = F1 + F2
力的三角形法则
采用PP管及配件:根据给水设计图配 置好PP管及配 件,用 管件在 管材垂 直角切 断管材 ,边剪 边旋转 ,以保 证切口 面的圆 度,保 持熔接 部位干 净无污 物
接触面面积较大不能忽略时,则力在整个接触面上 分布作用,将受力合理抽象与简化为分布力。
采用PP管及配件:根据给水设计图配 置好PP管及配 件,用 管件在 管材垂 直角切 断管材 ,边剪 边旋转 ,以保 证切口 面的圆 度,保 持熔接 部位干 净无污 物
§1-1
力与静力学模型
集中力
分布力
采用PP管及配件:根据给水设计图配 置好PP管及配 件,用 管件在 管材垂 直角切 断管材 ,边剪 边旋转 ,以保 证切口 面的圆 度,保 持熔接 部位干 净无污 物
§1-1
力与静力学模型
4.力的三要素
大小 方向 作用点
力的三要素
采用PP管及配件:根据给水设计图配 置好PP管及配 件,用 管件在 管材垂 直角切 断管材 ,边剪 边旋转 ,以保 证切口 面的圆 度,保 持熔接 部位干 净无污 物
§1-1
力与静力学模型
夹紧力作用点的选择
夹紧力作用点的选择
采用PP管及配件:根据给水设计图配 置好PP管及配 件,用 管件在 管材垂 直角切 断管材 ,边剪 边旋转 ,以保 证切口 面的圆 度,保 持熔接 部位干 净无污 物
三力构件——只受共面的三个力作用而平衡的物体。
采用PP管及配件:根据给水设计图配 置好PP管及配 件,用 管件在 管材垂 直角切 断管材 ,边剪 边旋转 ,以保 证切口 面的圆 度,保 持熔接 部位干 净无污 物
力的三角形——将力矢F1、F2首尾相接(两个 力的前后次序任意)后,再用线段将其封闭构成一 个三角形。封闭边代表合力FR。这一力的合成方法 称为力的三角形法则。
FR = F1 + F2
力的三角形法则
采用PP管及配件:根据给水设计图配 置好PP管及配 件,用 管件在 管材垂 直角切 断管材 ,边剪 边旋转 ,以保 证切口 面的圆 度,保 持熔接 部位干 净无污 物
接触面面积较大不能忽略时,则力在整个接触面上 分布作用,将受力合理抽象与简化为分布力。
采用PP管及配件:根据给水设计图配 置好PP管及配 件,用 管件在 管材垂 直角切 断管材 ,边剪 边旋转 ,以保 证切口 面的圆 度,保 持熔接 部位干 净无污 物
§1-1
力与静力学模型
集中力
分布力
采用PP管及配件:根据给水设计图配 置好PP管及配 件,用 管件在 管材垂 直角切 断管材 ,边剪 边旋转 ,以保 证切口 面的圆 度,保 持熔接 部位干 净无污 物
§1-1
力与静力学模型
4.力的三要素
大小 方向 作用点
力的三要素
采用PP管及配件:根据给水设计图配 置好PP管及配 件,用 管件在 管材垂 直角切 断管材 ,边剪 边旋转 ,以保 证切口 面的圆 度,保 持熔接 部位干 净无污 物
§1-1
力与静力学模型
夹紧力作用点的选择
夹紧力作用点的选择
采用PP管及配件:根据给水设计图配 置好PP管及配 件,用 管件在 管材垂 直角切 断管材 ,边剪 边旋转 ,以保 证切口 面的圆 度,保 持熔接 部位干 净无污 物
三力构件——只受共面的三个力作用而平衡的物体。
采用PP管及配件:根据给水设计图配 置好PP管及配 件,用 管件在 管材垂 直角切 断管材 ,边剪 边旋转 ,以保 证切口 面的圆 度,保 持熔接 部位干 净无污 物
工程力学基础课件:第1章 静力学的基本概念与物体受力分析(1)
Mo
r
F
F
四、力偶的定义
F1
r1
r2
rBA
F2
力偶 : 大小相 等,方向相反,不 共线的两个力所组 成的力系。
力偶也是矢量 ——力偶矢
力偶矢的三要素: 大小、方向、作用面
力偶的作用面与力偶臂
F1 F2
力偶作用面 : 二力所在平面。
力偶臂: 二力作用线之 间的垂直距离。
力偶矩矢量
力偶对O点之矩 等于这个力系中 的两个力对该点 的矩之和
柔性体(受压不能平衡)
力在坐标轴上的投影与力沿轴的分解
力F向x和y轴方向的分解:
F Fx Fy
符合平行四边形法则 注意:力在坐标轴上的 投影为代数量,而力沿 轴分解的分量为矢量。
力F在x和y轴的投影:
F x
F
cosθ
F F cosβ y
合力投影定理
y
D
F3 C
FR
A
F1 BF2
公理3 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 作用在物体上同一点的两个力,可以合成为一个合力。 合力的作用点也在该点,合力的大小和方向,由这两个 力为边构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确定,如图(a)所示。
亦可用力三角形求得合力矢。如图(b)、(c)
推理2 三力平衡汇交定理 作用于刚体上三个相互平衡的力,若其中两个力的作 用线汇交于一点,则此三力必在同一平面内,且第三 个力的作用线通过汇交点。
又称力的集合。
F2 Mn
F3
Fn
可分为:平面汇交(共点)力系,平面平行力系,平面力偶系, 平面任意力系;空间汇交(共点)力系,空间平行力系,空间力 偶系,空间任意力系.
二、基本公理
公理1 二力平衡公理 作用在刚体上的两个力,使刚体保持平衡的必要和充分 条件是:这两个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同 一直线上。
工程力学 (静力学)单辉祖主编PPT课件
y
F
y F
O
x
O
x
(a)
(b)
1-1-2 力的性质
例3:用图解法求合力
(a)
1-1-2 力的性质
例4:用图解法求Fx,Fy,Fz的合力
z Fz
FxxO源自Fyy1-1-2 力的性质
例4:已知系统平衡,画出B、C两点的受力方向
1-1-2 力的性质
例5:已知构件处于平衡状态,求Fc的方向
Fc
(a) (b)
➢ 固体力学研究在外力作用下,可变形固体内部各质点所产生的 位移、运动、应力、应变及破坏等的规律。属于固体力学范畴 的有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弹性力学和塑性力学、复合材料力 学、断裂力学等。
➢ 流体力学的研究对象是气体和液体。研究在力的作用下,流体 本身的静止状态、运动状态及流体和固体间有相对运动时的相 互作用和流动规律等。属于流体力学的有水力学、空气动力学、 环境流体力学等。
据自己的爱好和特长,进一步广泛深入地研究工程力 学相关的其它问题
学习方法与要求
学习要求:
➢ 不可迟到、早退、旷课 ➢ 上课不允许睡觉、做与本课程无关的事、说与上课无关的话 ➢ 积极参与教学过程,认真完成课堂练习 ➢ 按教师要求及时、独立完成课后作业 ➢ 上课带教材、课堂笔记本、练习本、画图工具、计算器
M x M i xM y M i yM z M i z
M= ﹝(∑Mix)2+(Miy)2+(Miz)2 ﹞ ½
n
平面力偶系的简M化:Mi Mi i1
力偶系的平衡条件:
n
M Mi 0
或
i 1
M x M i x 0 M y M i y 0 M z M i z 0
平面力偶系的平衡条件:
《工力静力学1》PPT课件
材料力学的任务 : 设计构件时,在保证满足强度、刚度、
稳定性的要求的前提下,还必须尽可能合理选用材料和降低 材料的消耗量,以节约资金或减轻构件的自重。
由于静力学和材料力学关系紧密,所以本书讲授顺序为:静力 学、材料力学、运动学、动力学。
第二 节 工程力学研究模型与研究方法
一、工程力学的研究模型
刚体——在外界的任何外力作用下形状和大小都始终保持不变 的物体。或者在力的作用下,任意两点间的距离保持 不变的物体。
FR′
压力角:啮合力与切线的夹角20o。
光滑圆柱铰链约束
两物体分别被钻上直径相同的圆 孔并用销钉连接,不计销钉与销 钉孔壁之间的摩擦,这类约束称 为光滑圆柱铰链,简称铰链或铰
铰链的约束反力作用在与销钉轴 线垂直的平面内,并通过销钉中 心,而方向待定,通常有两种画 法。力的箭头方向任意。
FA
A B
约束 —— 由周围物体所构成的、限制非自由体位移的条件。 约束的作用是对与之连接物体的运动施加一定的限制条件。
地面限制车辆在地面上运动;桥墩限制桥梁的运动,使之保持 固定的位置;轴承限制轴只能在轴承中转动等等。
约束反力—— 约束对被约束体的作用力。也是被动力 主动力—— 约束力以外的力,一般为已知力,有时称为荷载。
1958年,周恩来 总理听取专家汇 报后,批准了丹 江口水利工程建 设规划,并选定 在汉江和丹江的 交汇处修建大坝。 当年9月1日,丹 江口大坝破土动 工。1973年底, 初期工程完工, 此时的丹江口大 坝高162米,蓄水 量174.5亿立方米, 发电机装机容量 90万千瓦。
丹江口大坝
丹江口大坝加高工程,2002年12月27日开工 ,是南水北调中线工 程关键性、控制性、标志性工程,也是国内水电工程加高续建项目 中规模和难度最大的工程。工程总投资为24.25亿元。
稳定性的要求的前提下,还必须尽可能合理选用材料和降低 材料的消耗量,以节约资金或减轻构件的自重。
由于静力学和材料力学关系紧密,所以本书讲授顺序为:静力 学、材料力学、运动学、动力学。
第二 节 工程力学研究模型与研究方法
一、工程力学的研究模型
刚体——在外界的任何外力作用下形状和大小都始终保持不变 的物体。或者在力的作用下,任意两点间的距离保持 不变的物体。
FR′
压力角:啮合力与切线的夹角20o。
光滑圆柱铰链约束
两物体分别被钻上直径相同的圆 孔并用销钉连接,不计销钉与销 钉孔壁之间的摩擦,这类约束称 为光滑圆柱铰链,简称铰链或铰
铰链的约束反力作用在与销钉轴 线垂直的平面内,并通过销钉中 心,而方向待定,通常有两种画 法。力的箭头方向任意。
FA
A B
约束 —— 由周围物体所构成的、限制非自由体位移的条件。 约束的作用是对与之连接物体的运动施加一定的限制条件。
地面限制车辆在地面上运动;桥墩限制桥梁的运动,使之保持 固定的位置;轴承限制轴只能在轴承中转动等等。
约束反力—— 约束对被约束体的作用力。也是被动力 主动力—— 约束力以外的力,一般为已知力,有时称为荷载。
1958年,周恩来 总理听取专家汇 报后,批准了丹 江口水利工程建 设规划,并选定 在汉江和丹江的 交汇处修建大坝。 当年9月1日,丹 江口大坝破土动 工。1973年底, 初期工程完工, 此时的丹江口大 坝高162米,蓄水 量174.5亿立方米, 发电机装机容量 90万千瓦。
丹江口大坝
丹江口大坝加高工程,2002年12月27日开工 ,是南水北调中线工 程关键性、控制性、标志性工程,也是国内水电工程加高续建项目 中规模和难度最大的工程。工程总投资为24.25亿元。
工程力学第1讲静力学基本概念和公理.ppt
推论1:力的可传性。 作用于刚体上的力可沿其作用线移到同一刚体内的任一
点,而不改变该力对刚体的效应。
AB
F
A
F
B
A
F1 F2
F1=F2=F
B
F2
因此,对刚体来说,力作用三要素为:大小,方向,作用线 8
Engineering Mechanics
§1-1 静力学公理
公理3 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
作用于物体上同一点的两个力可合成 一个合力,此合力也作用于该点,合力的 大小和方向由以原两力矢为邻边所构成的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来表示。
FA
千牛顿(kN)
4
Engineering Mechanics
§1-1静力学基本概念
4、力系:是指作用在物体上的一群力。
平衡力系:物体在力系作用下处于平衡。
A
平面力系:诸力作用线位于同一平面的力系。
F
空间力系:诸力作用线不在同一平面的力系。
汇交力系:作用线汇交于一点的力系。
平行力系:作用线相互平行的力系。
公理5告诉我们:处于平衡 状态的变形体,可用刚体静 力学的平衡理论。
11
Engineering Mechanics
总结1:
定义
两 力 效应 外效应:运动状态变化 《理力》
个
内效应:形状变化
《材力》
概 念 刚体 定义
“刚”与“钢”不பைடு நூலகம்。
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线。
12
总结2:
公理一
五 (二力平衡公理)
工程力学
1
目录
第一章 静力学基础和物体的受力分析
§1–1 静力学基本概念 §1–2 静力学公理
2
教学内容: • 静力学公理;力的基本概念、 • 教学要求: • 1、 了解平衡的概念以及静力学公理; • 2、 理解力的基本概念及其性质。 • 重点:基本性质、概念的具体应用。 • 难点:基本性质、概念的具体应用。 • 学时安排:1
点,而不改变该力对刚体的效应。
AB
F
A
F
B
A
F1 F2
F1=F2=F
B
F2
因此,对刚体来说,力作用三要素为:大小,方向,作用线 8
Engineering Mechanics
§1-1 静力学公理
公理3 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
作用于物体上同一点的两个力可合成 一个合力,此合力也作用于该点,合力的 大小和方向由以原两力矢为邻边所构成的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来表示。
FA
千牛顿(kN)
4
Engineering Mechanics
§1-1静力学基本概念
4、力系:是指作用在物体上的一群力。
平衡力系:物体在力系作用下处于平衡。
A
平面力系:诸力作用线位于同一平面的力系。
F
空间力系:诸力作用线不在同一平面的力系。
汇交力系:作用线汇交于一点的力系。
平行力系:作用线相互平行的力系。
公理5告诉我们:处于平衡 状态的变形体,可用刚体静 力学的平衡理论。
11
Engineering Mechanics
总结1:
定义
两 力 效应 外效应:运动状态变化 《理力》
个
内效应:形状变化
《材力》
概 念 刚体 定义
“刚”与“钢”不பைடு நூலகம்。
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线。
12
总结2:
公理一
五 (二力平衡公理)
工程力学
1
目录
第一章 静力学基础和物体的受力分析
§1–1 静力学基本概念 §1–2 静力学公理
2
教学内容: • 静力学公理;力的基本概念、 • 教学要求: • 1、 了解平衡的概念以及静力学公理; • 2、 理解力的基本概念及其性质。 • 重点:基本性质、概念的具体应用。 • 难点:基本性质、概念的具体应用。 • 学时安排:1
工程力学第1章静力学基本概念与物体的受力图(共71张精选PPT)
特别要注意的是,必须把作用与反作用定律、二力平衡公理 严格地区分开来。作用与反作用定律是表明两个物体相互作用的 力学性质,而二力平衡公理则说明一个刚体在两个力作用下处于 平衡时两力满足的条件。
第1章 静力学基本概念与物体的受力图
1.2.1 力矩
1.2 力 矩 与 力 偶
人们从生产实践活动中得知,力不仅能够使物体沿某方向移动, 还能够使物体绕某点产生转动。例如人用扳手拧紧螺母时, 施于 扳手的力F使扳手与螺母一起绕转动中心O转动,由经验可知,转 动效应的大小不仅与F的大小和方向有关, 而且与转动中心点O到F 作用线的垂直距离有关,因此,在F作用线和转动中心点O所在的同一平面 内(如图1.8所示)我们将点O称为矩心,点O到F作用线的垂直距离d称为 力臂,力使物体绕转动中心的转动效应,就用力F的大小与力臂d的乘积 并冠以适当的正负号来度量, 该量称为力对O点之矩,简称力矩,记作
第1章 静力学基本概念与物体的受力图
F1
A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F1
FR
F3
CO
F2
B
F2
图 1.7
第1章 静力学基本概念与物体的受力图
性质四
两物体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沿 同一条直线,分别作用在这两个物体上。
此定律概括了自然界中物体间相互作用关系,表明一切力总是成 对出现的,揭示了力的存在形式和力在物体间的传递方式。
性质二
在作用于刚体的任意力系上,加上或者减去一个平衡力系, 都不会 改变原力系对刚体的作用效果。由此可得如下推论:
推论1
刚体上的力可沿其作用线移到该刚体上的任意位置,并不改变该力对该 刚体的作用效应。
如图1.5所示,作用于小车A点的推力F沿其作用线移到B点, 得拉力F′,虽然推力变为拉力,但对小车的作用效应是相同的。 由此
第1章 静力学基本概念与物体的受力图
1.2.1 力矩
1.2 力 矩 与 力 偶
人们从生产实践活动中得知,力不仅能够使物体沿某方向移动, 还能够使物体绕某点产生转动。例如人用扳手拧紧螺母时, 施于 扳手的力F使扳手与螺母一起绕转动中心O转动,由经验可知,转 动效应的大小不仅与F的大小和方向有关, 而且与转动中心点O到F 作用线的垂直距离有关,因此,在F作用线和转动中心点O所在的同一平面 内(如图1.8所示)我们将点O称为矩心,点O到F作用线的垂直距离d称为 力臂,力使物体绕转动中心的转动效应,就用力F的大小与力臂d的乘积 并冠以适当的正负号来度量, 该量称为力对O点之矩,简称力矩,记作
第1章 静力学基本概念与物体的受力图
F1
A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F1
FR
F3
CO
F2
B
F2
图 1.7
第1章 静力学基本概念与物体的受力图
性质四
两物体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沿 同一条直线,分别作用在这两个物体上。
此定律概括了自然界中物体间相互作用关系,表明一切力总是成 对出现的,揭示了力的存在形式和力在物体间的传递方式。
性质二
在作用于刚体的任意力系上,加上或者减去一个平衡力系, 都不会 改变原力系对刚体的作用效果。由此可得如下推论:
推论1
刚体上的力可沿其作用线移到该刚体上的任意位置,并不改变该力对该 刚体的作用效应。
如图1.5所示,作用于小车A点的推力F沿其作用线移到B点, 得拉力F′,虽然推力变为拉力,但对小车的作用效应是相同的。 由此
第1章静力学基本概念与物体受力分析PPT课件
F FB B
假设A是B的条件, 若 B A=>=A>,B, 则A则是A是B的B必的充要分条条件件,F FC若C
二力必等值反向共线;作用线必沿二力作用点的连线
2020/9/30
10
第一章 静力学公理和物体的受力分析
• 公理3 作用与反作用定律
• 公两理物体4 间加互相减作平用衡的力力总系是公同理时存在,大小相等、
固定铰链的约束力用通过铰链中心、互相垂直的两个分 力 Fx、Fy来表示
2020/9/30
19
·固定铰支座约束
2020/9/30
20
·中间铰约束
(圆规,没有支座)
注意:
一个铰链只有一个约束力,两个分力不表
• 推方在向论已相:知反力力、系的作上用可加在传减同任性一意直平线衡上力。系,不改变原力系对
• 推刚力体论沿的:其作作三用用力效线应平可。衡平移汇至交刚定体理上任意点而不会改变刚
当力体力刚的的的体作运三上用动要共线效素面必B 应:的汇。A力三交的个于F 大A互一小不点、平。方行向F的、力F作平B 用B衡线时A。,则F A 此三F
• 公理1 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力的三角形法则)
作用于物体某一点上两个力的合力,作用于同一点, 其大小和方向由这两个力所构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对 角线表示。
2020/9/30
9
第一章 静力学公理和物体的受力分析
二力构件是否一定是直杆?
• 公理2 二力平衡公理(* 重点) 二力构件
作用在刚体上的两个力,平衡的充分与必要条件: 两个力的等值、反向、共线。
• (1)学科基础课:教材、笔、笔记、计算器 • (2)学习方法:认真听讲,课后复习,多做练习,花费
一定量的时间坚持学习 • (3)成绩评定:考勤,作业(含随堂),实验,期末;
假设A是B的条件, 若 B A=>=A>,B, 则A则是A是B的B必的充要分条条件件,F FC若C
二力必等值反向共线;作用线必沿二力作用点的连线
2020/9/30
10
第一章 静力学公理和物体的受力分析
• 公理3 作用与反作用定律
• 公两理物体4 间加互相减作平用衡的力力总系是公同理时存在,大小相等、
固定铰链的约束力用通过铰链中心、互相垂直的两个分 力 Fx、Fy来表示
2020/9/30
19
·固定铰支座约束
2020/9/30
20
·中间铰约束
(圆规,没有支座)
注意:
一个铰链只有一个约束力,两个分力不表
• 推方在向论已相:知反力力、系的作上用可加在传减同任性一意直平线衡上力。系,不改变原力系对
• 推刚力体论沿的:其作作三用用力效线应平可。衡平移汇至交刚定体理上任意点而不会改变刚
当力体力刚的的的体作运三上用动要共线效素面必B 应:的汇。A力三交的个于F 大A互一小不点、平。方行向F的、力F作平B 用B衡线时A。,则F A 此三F
• 公理1 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力的三角形法则)
作用于物体某一点上两个力的合力,作用于同一点, 其大小和方向由这两个力所构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对 角线表示。
2020/9/30
9
第一章 静力学公理和物体的受力分析
二力构件是否一定是直杆?
• 公理2 二力平衡公理(* 重点) 二力构件
作用在刚体上的两个力,平衡的充分与必要条件: 两个力的等值、反向、共线。
• (1)学科基础课:教材、笔、笔记、计算器 • (2)学习方法:认真听讲,课后复习,多做练习,花费
一定量的时间坚持学习 • (3)成绩评定:考勤,作业(含随堂),实验,期末;
工程力学(静力学与材料力学)单辉祖工力-6静力学专题PPT共32页
1
0
、
倚南窗以寄傲,
审
容
膝
之
易
安
。
▪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工程力学(静力学与材料力学)单辉祖 工力-6静力学专题
6
、
露
凝
无
游
氛
,
天
高
风
景
澈
。
7、翩翩新 来燕,双双入我庐 ,先巢故尚在,相 将还旧居。
8
、
吁
嗟
身
后
名
,
于
我
若
浮
烟
。
9、 陶渊 明( 约 365年 —427年 ),字 元亮, (又 一说名 潜,字 渊明 )号五 柳先生 ,私 谥“靖 节”, 东晋 末期南 朝宋初 期诗 人、文 学家、 辞赋 家、散
▪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谢谢!
32
文 家 。汉 族 ,东 晋 浔阳 柴桑 人 (今 江西 九江 ) 。曾 做过 几 年小 官, 后辞 官 回家 ,从 此 隐居 ,田 园生 活 是陶 渊明 诗 的主 要题 材, 相 关作 品有 《饮 酒 》 、 《 归 园 田 居 》 、 《 桃花 源 记 》 、 《 五 柳先 生 传 》 、 《 归 去来 兮 辞 》 等 。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YA A XA
YC1
C
C
XC1 XC2’
YC2
YC2’
XC1’ C
XC2
YC1’
YB B XB
向心轴承、铰链和固定铰链支座都可 称作光滑铰链。
光滑铰链的特点是只限制两物体径向 的相对位移,而不限制两物体绕铰链 中心的相对转动及沿轴向的位移。
4. 其它约束
(1) 滚动支座(辊轴支座)
约束力 实物简图
作用在 物体 上的同一点的两个力,可以合 成为一个合力。合力作用点也是该点,合力的 大小和方向,由这两个力为边构成的平行四边 形的对角线确定。
FR = F1 + F2 (R = F1 + F2 )
☆ 公理2 二力平衡条件
作用在 刚 体 上的两个力,使刚体保持
平衡的充分必要条件是:这两个力大小相等,
方向相反,且在同一直线上
图示吊车梁的弯曲
变形 一般不超过跨
度(A、B 间距离)的 1/500,水平方向变形 更小。因此,研究吊 车梁的平衡规律时, 变形是次要因素,可 以略去。静力学研究 的物体是刚体,又称 为刚体静力学,它是 研究变形体力学的基 础。
力 —— 物体间的相互作用,这种作用使物体的运动 状态与形状发生变化。
(2)球铰链
实物简图
Fz
Fy Fx
约束力
(3)止推轴承
√×
实物简图 Fz
Fy Fx
约束力
§1-4 物体的受力分析和受力图
在求解之前,首先要确定构件受几个力,及其位 置和作用方向。此过程称为物体的受力分析。
力可分为两类:主动力和被动力。
把受力体从施力体中分离出来,单独画简图的过 程叫取研究对象或取分离体。
2. 柔性约束
绳索 对物体 的约
束反力,作用在接 触点,方向沿着绳 索背离物体。
当链条或胶带绕在轮
子上,对轮子 的约
束反力沿轮缘的切线 方向背离轮子。
A P T1
F A F’
P
T1’
T2
T2’
3. 光滑铰链约束 (1)向心轴承
轴可以在孔内任意转动,也可以沿孔的轴线 移动;但轴承阻碍着轴沿径向向外移动。
即 这样画
B
XB
FB
YB
PQCBA
(3)专门分析销 C 的受力
YC1
FCC
Q
C C XC1
A XA
YA
P
XC1’
F’’CC
YC1’
见后续
B FB
(4)整体受力图
P
Q
C
A XA
YA
B FB
从前面两种情况的分析可见,应尽量不要把 销与二力构件放在一起作研究对象可使分析简单。 当然,对于作用集中载荷的铰的两边构件都为二力 构件时,以销为对象往往比较方便。
矢量的始端(点O)表示力的作用点。
(矢量所沿着的直线表示力的作用线)
常用粗体 F 表示力矢量,而用 F 表示力的大小,若以 F 0 表 示沿力作用方向的单位矢量,则
F= FF0 常用 N 和 kN 作力的单位符号。
•关于力的几点说明
当物体间的相互作用面积可以抽象为一个 点(作用点),则力称为集中力。否则, 称为分布力。
力系——作用在物体上的一群力。 力作用线在同一平面的力系叫平面力系,
否则叫空间力系。
若两力系作用同一物体而效应相同,则称 两力系等效。
合力(力)与分力(力系)等效。
§1-2 静力学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理
☆ 公理1 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
作用在 物体 上的同一点的两个力,可以合 成为一个合力。合力作用点也是该点,合力的 大小和方向,由这两个力为边构成的平行四边 形的对角线确定。
即
F1 = - F2
☆ 公理3 加减平衡力系原理
在已知力系上加上或减去任意的平衡力 系,不改变原力系对刚体的作用。(效应不变)
☆ 推理1 力的可传性
作用于刚体上某点的力,可以沿着它的 作用线移到刚体内任意一点,并不改变该力对 刚体的作用。 ☆ 推理2 三力平衡汇交定理
作用于刚体上三个相互平衡的力,若其中两 个力的作用线汇交于一点, 则此三力必在同一平 面内,且第三力的作用线通过汇交点。
D
FA A
YC C XC
XB B YB
K θ AC
E
Ⅰ
B
Ⅱ
FK’
SDB D
YB1
P
B XB1
Ⅰ
SBD’ YB’
F1’
XB1’ YB1’
B
XB’
B
见后续
FB’
SBD
例1-6(2)画出 “销钉B与滑轮Ⅰ一起” 的受力图
。
D
SBD’
XB1’ YB1’
YB’ B
XB’ FB’
FK’ YB1
K θ AC
Ⅰ
B
尽管各种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的来源和性质不同, 但在力学中,将撇开力的物理本质,只研究各种力 的共同表现——力对物体产生的效应。
外效应(运动) :使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 内效应(变形) :使物体的形状发生变化
力的三要素
大小;方向;作用点
F
力是矢量。
矢量的长度表示力的大小;
矢量的方向表示力的方向;
O
力的作用效应由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决 定,称为力的三要素。力是矢量。作用在刚体上 的力可以沿着作用线移动,这种力矢量是滑动矢 量。
3. 静力学公理是力学的最基本、最普遍的客观规律。
公理1 力的平行四边形规则。 公理2 二力平衡条件
以上两个公理,阐明了作用在一个物体上最简单的 力系的合成规则及其平衡条件。 公理3 加减平衡力系原理。
FD D
FD D
C FC
C FC
例1-4 图示为不计自重的三铰刚架,试分别画出
刚架AC和刚架CB的受力图。
P
FC
C
C
A
P
B
C
FC’
P C
A XA
YA
A FA
B FB
FC’
ACB
例1-5 图示为不计自重的三铰刚架,试分 别画出刚架AC、刚架CB及整体的受力图。
P
Q
C
A
B
在本问题中,集中载荷 P 作用在铰 C 上。 通常认 为集中载荷是作用在 C 销上的,下面就对研究对 象的选取的三种情况分别讨论。
把受力体所受的所有力(外力)全画出来的图称 为受力图。
• 受力图举例 例1-1 试画出图示重为P的石磙的受力图。
F
F
A B
FPBA
P
FA A
B
FB
例1-2 试画出图示自重为 P,AC 边承受均布风力
(单位长度上的力的载荷集度为 q)的屋架的受力图。
C q
A
B
YA q
C
NB
A XA
B
P
PqBA
例1-3 图示梁AB自重为P,B端上一重物重Q,CD
受力图。
D
SDB D
K θ AC
Ⅰ
B
见后续
B
SBD
FA
YC
A
C XC
E XB B
YBB
Ⅱ
P
DACB
例1-6(1b)分别画出各杆与各滑轮、销
钉B 的受力图。
D
D K XC’
SDB’ SK C
K θ AC
E
Ⅰ
B
Ⅱ
YC’
FB
F1
P
YE
Ⅱ
E XE
F2
见后续
例1-6(1c)分别画出各杆与各滑轮、销钉 B
的受力图。
(1)向心轴承
YA XA
A
YA
约束反力的方向往往预先不能 确定,但是,无论它朝向何方 ,其作用线必垂直于轴线并通 过轴心。
方向不能确定的约束反 力通常用两个未知的正 交分力 X 和 Y 表示。
A
XA
轴
(2) 圆柱铰链和固定铰链支座
圆柱铰链由销钉将两 个钻有同样大小孔的 构件连接而成。
1、销钉 2、构件 3、固定部分
引言
力系 — 作用于物体上的一群力。 平衡 — 物体相对于惯性参考系(如地面)
保持静止或作匀速直线运动。
任务: 1. 受力分析; 2. 力系的简化; 3. 平衡条件的建立与平衡问题的求解。
§1-1 刚体和力的概念
刚体 —— 这样的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其内部任 意两点的距离始终保持不变。
刚体是理想化的力学模型。
杆自重不计,试分别画出杆 CD 和梁 AB 的受力图。
B
A
P
D Q
FD D
YA
C
C
FC
A XA
B DQ
P FD’
PDQA
二力构件
只有两个着力点而处于平衡的物体叫二力体或 二力构件。
二力构件不论其形状如何,其所受的两个力的 作用线,必沿着两力作用点的连线。
且看上例的CD杆是其它形状的情形。
见后续
这个公理是研究力系等效变换的依据。 公理4 作用和反作用定律。
这个公理阐明了两个物体相互作用关系。 公理5 刚化原理。
这个公理阐明了变形体平衡的必要条件。
4. 约束和反约束力
限制非自由体某些位移的周围物体,称为约 束。约束对非自由体施加的力称为约束反力。约束 反力的方向与该约束所能阻碍的位移方向相反。画 约束反力时,应分别根据每个约束本身的特性来确 定其约束反力的方向。
正确确定研究对象的受力数目,特别要 注意约束反力的方向。
内力成对出现,组成平衡力系,因此不 必画出,只需画出全部外力。
本章小结
1. 静力学研究作用于物体上力系的平衡。 具 体研究以下三个问题。
(1)物体的受力分析; (2)力系的等效替换; (3)力系的平衡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