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介绍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1980年代初期在中国大陆的农村推行的一项重要的改革,是农村土地制度的重要转折,也是现行中国大陆农村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大陆推行“改革”,而改革最早始于农村改革,农村改革的标志为“包产到户(分田到户)”即后来被称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俗称“大包干”)。
1简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指农户以家庭为单位向集体组织承包土地等生产资料和生产任务的农业生产责任制形式。
其基本特点是在保留集体经济必要的统一经营的同时、集体将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承包给农户,承包户根据承包合同规定的权限,独立作出经营决策,并在完成国家和集体任务的前提下分享经营成果、一般做法是将土地等按人口或劳动力比例根据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分给农户经营。
承包户和集体经济组织签定承包合同。
由来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最基本的资源,人类将长期继续在土地上生存和发展。
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威廉·配第曾经说过: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
土地有保障功能、发展功能,尤其对于我国广大的农民来说,土地是他们的命根子。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国国内社会动荡,生产力始终没有得到恢复。
由于文革时期的土地制度严重影响农业生产。
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位农民签下“生死状”,将村内土地分开承包[1]。
开创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先河。
当年,小岗村粮食大丰收。
该“生死状”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一个重要开始。
(1)包干到户。
各承包户向国家交纳农业税,交售合同定购产品以及向集体上交公积金、公益金等公共提留。
其余产品全部归农民自己所有。
(2)包产到户。
实行定产量、定投资、定工分,超产归自己,减产赔偿。
绝大部分地区采用的是包干到户的形式。
历史1978年11月24日晚上,安徽省凤阳县凤梨公社小岗村西头严立华家低矮残破的茅屋里挤满了18位农民[1]。
关系全村命运的一次秘密会议此刻正在这里召开。
这次会议的直接成果是诞生了一份不到百字的包干保证书。
口述历史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总结: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有以下几点好处:
1)调动起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2)解放了劳动力(农民工); 3)推动了市场经济的发展(收获的作物可拿去买 卖)
延伸:项目承包责任制
项目承包责任制是组织最高管理者根据 组织所面临的内外部形势需要,制订出在 一定时期内组织经营活动所要达到的总承 包,然后由组织内各部门和员工根据总承 包确定各自的分承包,并在获得适当资源 配置和授权的前提下积极主动为各自的分 承包而奋斗,从而使组织的总承包得以实 现,并把承包完成情况作为考核的依据的 管理模式。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刘佳黎(34) 参加人员:妈妈、姥姥
回顾:什么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1980年代初期在中 国大陆在农村推行的一项重要的改革,是 农村土地制度的重要转折,也是现行中国 大陆农村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十一届 三中全会”以来,大陆推行“改革”,而 改革最早始于农村改革,农村改革的标志 为“包产到户(分田到户)”即后来被成 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俗称“大包 干”)。
Q:咱们家是从哪年开始搞“家庭联产承包 责任制”的?(江西,萍乡) A:1984年
Q:咱们那时候都种什么呢? A:按照不同季节,有辣椒、红薯、豇豆、 包菜、大白菜、西红柿···等等,不同季节 ··· 会种不同作物 Q:如果有些作物吃不完,有些作物又没有 种“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一点看法? A:符合生产需要
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影响及其对策
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影响1.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出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指的是1982年农村改革中实行的一项重要制度,其基本内容是农村集体所有制向家庭承包经营逐步过渡的制度安排。
它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产权制度和经营管理制度的根本性变革。
2. 对农村经济的影响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出现改变了农村的生产关系和生产经营方式,解放了农业生产力,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
农村生产力得到了迅速增长,农村经济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农村家庭收入稳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3. 对农民的影响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出现使农民成为生产资料的所有者和管理者,增强了农民的自主权和自主经营意识,使农民走上了自我发展的道路。
农民的社会地位得到提升,思想观念得到了更新,农民的素质和文化水平也得到了明显提高。
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问题及对策1. 土地流转问题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导致土地的碎片化,农民的地块小、效益不高,土地流转难题突出。
农民个体户要生存发展,就必须实现规模化经营,积极参与土地流转。
政府应加大土地流转的支持力度,完善土地流转政策,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促进农村经济转型升级。
2. 农村产权和农户利益保护问题随着城乡一体化的加速推进,农村产权和农户利益保护问题亟待解决。
应建立健全完善的产权保护制度,加强产权司法保护,保障农民合法利益,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
3. 农村人才流失问题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农村人才流失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影响着农村经济的发展。
应加大对农村教育、科技和文化的投入,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留住农村人才,为农村的发展注入活力。
三、结语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作为改革开放的重要内容,对我国农村经济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但是在实践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和挑战。
只有不断解决这些问题,完善农村经济体制,才能进一步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促进农民的全面发展。
希望在未来的实践中,政府能够制定更加完善的政策,从根本上解决农村改革中的问题,推动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名词解释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名词解释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指在农村,以家庭为单位,通过土地的承包经营,实现经济利益分配的一种制度。
在这种制度下,农民家庭在承包的土地上种植、养殖、采矿等活动所产生的收益,归农民家庭所有,而不是归村委会或政府所有。
农民家庭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经营状况,决定收益的分配方式,比如分得多少收入、如何分配等。
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的收入水平提高。
首先,它为农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
其次,通过土地的承包经营,农民家庭可以更好地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增加农业收益。
此外,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还能够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当然,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比如农民之间的利益分配不平衡、农业生产的不稳定性和农民的经营风险等。
因此,为了更好地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和措施,促进农民之间的利益共享和共同发展。
例如,可以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和补贴力度,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品质,引导农民发展特色产业,增加农民的收入。
同时,也可以加强对农民的保护和扶持,提高农民的素质和社会保障水平,从而更好地保障农民的权益和利益。
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一种有利于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制度,具有一定的优势和挑战。
为了更好地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和措施,促进农民之间的利益共享和共同发展。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怎么回事?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怎么回事?政府常说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就是指农户以家庭为单位向集体组织承包土地等生产资料和生产任务的一种农业生产责任制形式。
《宪法》第8条规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实行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由此确定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宪法地位。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基本特点是在保留集体经济必要统一经营的同时,集体经济组织按人口或劳动力比例,根据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将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承包给农户,农户和集体经济组织签订承包合同。
根据承包合同约定的权限,农户独立作出经营决策,并在完成国家和集体任务的前提下分享经营成果。
我国早在1982年就确立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91年中共十三届八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决定》进一步明确提出把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作为我国乡村集体经济组织的一项基本制度长期稳定下来,并不断充实完善。
总而言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体现了新形势下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突破了“大锅饭”的旧体制,将土地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开来,实行“集体所有、分户经营”,使个人付出与收入挂钩,增加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了农村劳动生产力和劳动生产率,是我国改革开放中最为成功的经济体制改革之一。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设立奖励机制,对农业生产成绩突 出的农民给予额外奖励,进一步激 发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责任制落实
签订承包合同
明确农民与集体经济组织之间的权责关系,签订具有法律效力的承 包合同,确保双方权益受到法律保护。
民主管理
在农村基层组织中实行民主管理,让农民参与决策、监督和管理, 确保责任制的落实和执行。
• 建立农民权益保障机制。 通过建立健全农民权益保 障机制,确保农民在家庭 联产承包责任制下能够获 得稳定的收益和权益保障 ,进一步提高农民的生产 积极性。
THANKS
感谢观看
03
深化农村改革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作为农村基本经营制度,需要与农村 其他改革相互协调、相互促进。深化农村土地制度、农村 金融、农村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改革,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 制的现代发展与改革创造有利条件。
05
案例分析与启示
案例一:成功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地区
安徽省小岗村
作为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源地,小岗村 率先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 获得土地经营权,生产积极性提高, 农业生产取得显著增长。
未来发展方向与政策建议
• 实现农民权益全面保障。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确保农民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的各项权益得到充分保 障。
未来发展方向与政策建议
政策建议
• 完善土地流转政策。制定 更加完善的土地流转政策 ,规范土地流转市场,保 护农民在土地流转过程中 的合法权益。
• 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 。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投入 ,推动农业科技创新与应 用,提升农业生产的科技 含量,实现农业现代化。
江苏省华西村
华西村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 上,发展乡村企业和集体经济,实现 了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内容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内容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中国农村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该制度于1980年代初开始推广,是农村经济改革的重要一步,目的是通过合
理的土地制度安排,充分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农村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土地承包制度。
根据该制度,每户农民可以承包一定面积的
土地,由其自主经营、管理和收益。
土地承包期限一般为30年左右,届时可以续约,也可以重新进行分配。
2. 劳动力自主安排制度。
农民可以自主安排自己的劳动力,根
据土地承包面积和农民劳动力的情况,自行安排生产计划和生产方式。
3.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改革。
该制度通过改革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使其逐渐向农民合作社等形式转化,推进农村经济的社会化和市场化。
4. 经济责任制。
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农民个体经济组织
成为农村经济的基本单位。
农民自主经营土地和生产,享受生产收益和自主决策权,同时也承担相应的生产和经营风险。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使农民获得了更多的自主权和生产收益,同时增加了农村经济的活力和效益。
近年来,中国政府对该制度进行了进一步的完善和推进,积极探索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新路径和新模式,不断提升农村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城乡一体化和现代化的目标。
- 1 -。
什么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什么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村普遍实⾏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发挥了集体的优越性和个⼈的积极性,既能适应分散经营的⼩规模经营,也能适应相对集中的适度规模经营,因⽽提⾼了⼴⼤农民的⽣活⽔平。
店铺⼩编为您解答什么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什么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农民以家庭为单位,向集体经济组织(主要是村、组)承包⼟地等⽣产资料和⽣产任务的农业⽣产责任制形式。
它是我国现阶段农村的⼀项基本经济制度。
在农业⽣产中农户作为⼀个经济实体承包经营集体的⼟地和其他⼤型⽣产资料(⼀般做法是将⼟地等按⼈⼝或⼈劳⽐例分到农户经营),按照合同规定⾃主地进⾏⽣产和经营。
其经营收⼊除按合同规定上缴⼀⼩部分给集体及缴纳国家税⾦外,全部归于农户。
集体作为发包⽅除进⾏必要的协调管理和经营某些⼯副业外,主要是为农户提供⽣产服务。
没有签订书⾯合同的⼟地承包合同是否有效书⾯合同形式主要是区别于⼝头合同⽽⾔的。
根据合同法的规定,书⾯形式是指合同书、信件和数据电⽂(包括电报、电传、传真、电⼦数据交换和电⼦邮件)等可以有形的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
《合同法》第⼗条规定,法律、⾏政法规规定采⽤书⾯形式的,应当采⽤书⾯形式。
《农村⼟地承包法》对签订合同的形式也做了规定,要求承包⽅与发包⽅就⼟地承包签订书⾯形式的合同。
对于法律、法规规定了应当采⽤书⾯形式签订合同⽽不采取书⾯形式的,⼀般情况下,应当认定合同不成⽴,合同不成⽴,当然也就不存在是否⽣效的问题。
但是,如果符合⼀定的法定条件,没有签订书⾯形式的合同也是有效的。
《合同法》第三⼗六条规定,法律、⾏政法规规定或者当事⼈约定采⽤书⾯形式订⽴合同,当事⼈未采⽤书⾯形式但⼀⽅已经履⾏了主要义务,对⽅已经接受的,该合同成⽴。
当然,如果合同成⽴了,只要不违反法律、⾏政法规强制性规定,那么成⽴的合同在成⽴时便⽣效了。
因此,如果承包⽅和发包⽅没有签订书⾯合同,根据合同法的规定,只要承包⽅或者发包⽅履⾏了主要义务,⽽对⽅予以接受,即使没有签订书⾯形式的⼟地承包合同也是有效的。
名词解释 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名词解释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指中国农村地区在1980年代初逐步实施的一项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这一制度的目标是通过向农民提供土地使用权,激发他们的生产积极性,推动农业生产的发展。
在此制度下,农村家庭以家庭为单位,通过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签订承包合同,获得土地的使用权,可以自主决定耕作方式、农作物种植、经营管理等相关事项,并享有相应收益。
农民在承包土地时需要按照一定比例向集体经济组织上缴一定比例的粮食或农产品。
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带来了多方面的变化和好处。
首先,这一制度取消了过去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的限制,使农民能够长期稳定地使用土地,增加了农民的积极性和投入。
其次,农民在承包土地时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需要和市场需求,灵活调整种植结构和经营方式,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益。
同时,这一制度也促进了土地的流转和集约化经营,为农业现代化提供了条件。
然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也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一方面,由于土地承包合同的有效期限,一些农民在土地承包合同到期后无法继续续签,导致土地流转困难,影响了土地集约化经营的发展。
另一方面,由于土地资源有限,农民之间的土地利益分配不平等问题也逐渐凸显。
为了进一步完善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中国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包括延长合同期限、鼓励土地流转和集约化经营、推动农业产业化等,以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内容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内容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指由农村家庭组成的生产小组,按照一定的比例分配土地,实行家庭承包经营的一种农业生产组织形式。
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土地承包:按照一定的比例将耕地分配给家庭承包经营,并明确了土地使用的期限、承包面积、承包费用等。
2. 经营权:家庭承包经营者拥有土地的经营权和支配权,可以自主选择种植方式、作物品种、农业技术和农业生产组织形式等。
3. 经营自负:家庭承包经营者在经营中享有经济利益,但同时也要承担经营风险和经营自负责任。
4. 合作组织: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鼓励农村居民自愿组成生产、加工、销售等各种形式的合作组织,以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收益。
5. 政策支持:国家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为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提供政策支持,包括土地承包制度、农村土地流转等政策。
总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土地承包、经营权、自负经营、合作组织和政策支持等方面,为农民提供更好的生产环境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促进农业生产的高效率和可持续发展。
- 1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管理模式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管理模式1.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概述说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咱们得从头说起。
想当年,大家伙儿都在集体农场上忙得不亦乐乎,地虽然多,干活儿的却是一个个愁眉苦脸,心里想着“这活儿我干了,收益谁来分?”于是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横空出世,就像那春风化雨,给农民带来了希望。
这个制度的核心就是把土地承包给农户,让每一家每一户都能自主经营,随心所欲地发展。
这不,农民们像是打了鸡血一样,干劲十足,土地在他们手中焕发出了新生,真是“春江水暖鸭先知”啊。
大家开始努力耕作,收成那是节节高,笑声不断,喜悦无比。
说白了,这就是把责任和利益捆绑在了一起,谁干得多,谁就有回报,心里那叫一个舒坦。
2. 管理模式的特色2.1 自主经营的乐趣说到管理模式,这可不是一成不变的。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最大亮点就是让农民们有了自己的主权,简直就像是把一张白纸递给你,让你尽情涂抹。
每一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种什么、养什么,管理的灵活性那是杠杠的。
比如,某个村子里的小李,平时爱吃青椒,于是他就种起了青椒,结果一上市,那可是供不应求,赚得盆满钵满,简直让人羡慕得直流口水。
而且,大家伙儿为了提高产量,开始互相学习,交换经验。
有的家庭还组织起来,成立了合作社,资源共享,真是“众人拾柴火焰高”。
这种自主经营的模式,让农民们不仅仅是劳动者,更是土地的“老板”,真正实现了“我种我有”的美好愿望。
2.2 风险与收益的双重考量不过,这个管理模式也不是没有挑战。
自古以来,种地就像打麻将,运气和策略缺一不可。
有些时候,天气不作美,或者市场行情不好,农民们就得面临一定的风险。
说白了,种地的风险可真是比走钢丝还紧张。
所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要求农民在享受自主权的同时,也要有风险意识。
有些聪明的农民开始购买保险,或者通过多样化种植来分散风险。
你看,他们就像是打理自己的小生意一样,既要考虑眼前的收益,又要谋划长远的发展,这种商业头脑真让人佩服。
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认识
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认识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本概念1.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定义2.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形成背景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发展历程1. 第一阶段:试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初期阶段2. 第二阶段: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全面推广与巩固3. 第三阶段: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改革与创新三、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内容与特点1.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内容2.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特点四、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意义与作用1. 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2. 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和农民利益的平衡3. 推动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和农业现代化的推进五、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面临的问题与挑战1. 产权关系和土地流转的问题2. 农村劳动力供给与农业机械化进程的冲突3. 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与资源环境的保护六、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改革与创新1. 改革土地制度与流转机制2. 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3. 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和现代农业发展七、结语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中国农村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石。
本文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主要内容与特点,以及意义与作用等多个方面对该制度进行深入探讨。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指的是通过将土地承包给家庭农户,让农民按照一定的农业生产要求进行农田的经营管理,实现农民与土地的长期利益绑定。
该制度在上世纪80年代初试行,通过摸索和总结经验逐渐形成完善,并在全国范围得到推广和巩固。
这一制度的核心内容是土地承包和农业生产责任的明确,具有土地流转灵活、农户积极性高等特点。
在实践中,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有效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维护了农村社会稳定和农民利益的平衡,推动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和农业现代化的推进。
然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也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其中,产权关系和土地流转问题、农村劳动力供给与农业机械化进程的冲突,以及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与资源环境的保护都是当前需要解决的难题。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简介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简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中国农村实行的一种集体所有、家庭承包、个人经营、以经济核算为基础的农村土地制度,是中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家庭农场的组织形式之一。
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起源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中国农村。
当时,中国农村实行集体所有制,农民在生产队中集体劳动,收入按工分分配。
这种制度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劳动效率低下、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农业生产发展缓慢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中国政府开始在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内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核心是土地承包经营权归农户所有,农民享有对土地的自主经营权和收益权。
具体来说,它包括以下内容:土地承包经营权归农户所有。
农户可以自主选择种植何种作物,并享有对土地的收益权。
土地承包期限一般为30年。
在承包期内,农户不能随意改变土地用途,也不能私自转让土地承包经营权。
农户享有自主经营权。
农户可以自行决定种植何种作物、何时播种、何时收割等。
农民负担得到减轻。
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农民的负担得到了减轻,收入也得到了提高。
促进了农业现代化进程。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促进了农业现代化进程,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
三、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践效果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中国农村得到了广泛的实践和应用,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激发了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农民成为了土地的主人,拥有了更多的自主权和收益权,从而激发了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促进了农业现代化进程,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
同时,由于农民对自己的土地更加珍惜和投入,农业生产的效益也得到了提高。
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农民的收入得到了提高,农村的基础设施也得到了改善。
增强了农民的市场竞争力。
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农民成为了市场主体,可以根据市场需求进行生产和销售,从而增强了他们的市场竞争力。
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认识
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认识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概念及历史背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指农村家庭集体所有制土地通过承包的方式分配给农户,由农户负责管理和经营,实现土地流转、土地利用效率提高和农民收入增加的一种制度安排。
该制度于1978年在中国农村全面推行,是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意义1. 促进了农业生产效率提高。
通过承包土地给农民,使得土地得到更好的利用,提高了耕作技术和管理水平,推动了农业生产效率不断提升。
2. 增加了农民收入。
将土地分配给农民后,他们可以自主选择经营方式和作物种植品种,获得更多的收益。
3. 促进了城乡经济发展。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进了城乡经济互动和合作发展,促进了城乡一体化建设。
4. 增强了土地保护意识。
由于土地是农民生产和生活的重要基础资源,在承包后就成为了农民自己的财产,他们会更加重视土地的保护和利用。
三、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过程1. 土地分配。
在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前,需要将原来的集体所有制土地划分为小块,再进行分配。
2. 承包合同签订。
农户需要与集体经济组织签订承包合同,约定承包期限、土地面积、租赁价格等相关事项。
3. 农民自主经营。
在签订合同后,农民可以自主选择经营方式和作物种植品种,获得更多的收益。
4. 政府监管。
政府对承包土地的管理和监管是必不可少的,需要加强对农村土地流转、农民权益保障等方面的监督和管理。
四、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1. 土地流转难度大。
由于一些历史遗留问题以及法律规定限制等原因,导致一些农村集体所有制土地无法顺利流转给个人或企业使用。
应对措施:加强相关政策法规制定和宣传教育,鼓励土地流转和土地经营权的有序交易。
2. 农民缺乏经营技能。
由于一些农民缺乏现代农业生产技能,导致他们在承包土地后难以实现高效的生产和管理。
应对措施: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和技术指导,提高他们的生产管理水平。
3. 农村土地资源浪费。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合江县神臂城镇初级中学校
Hejiang Shenyang county town junior high school
合江县神臂城镇初级中学校
Hejiang Shenyang county town junior high school
请同学们带着以下几个问题观看视频: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①开始的时间
②试点 ③生产特点 ④影响
合江县神臂城镇初级中学校
Hejiang Shenyang county town junior high school
合江县神臂城镇初级中学校
Hejiang Shenyang county town junior high school
合江县神臂城镇初级中学校
Hejiang Shenyang county town junior high school
材料一:头遍哨子不买账,二遍哨子伸头望,三遍哨子慢慢晃。 ——人民公社时期流行于农村的顺口溜
材料二:“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 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流传于农村的顺口溜
——摘编自《中国国土资源报》
(4)你如何理解材料五中“改革模式”的土地所有制?
答:土地所有制:土地公有制
合江县神臂城镇初级中学校
Hejiang Shenyang county town junior high school
建国以来土地性质转变:
农民土地 所有制
土地公有制
建国初
土地改革
三大改造
合江县神臂城镇初级中学校
Hejiang Shenyang county town junior high school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名词解释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名词解释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通常简称为家庭承包制,是中国农村经济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
该制度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实施,旨在解决农村土地问题和农民生产关系,并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核心理念是“土地属于国家,农民有承包权”。
按照这一制度,农村集体所有的土地被分配给农民家庭进行承包,农民负责管理和利用土地,享有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收益权和转让权。
同时,农民也承担相应的生产责任和风险。
这种制度确保了农民的土地权益,并激发了他们的生产积极性。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对农村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
首先,它改变了集体农场的经营模式,使农民能够直接从土地经营中获得经济利益。
这推动了农村劳动力的流动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其次,该制度鼓励农民进行农田水利建设、技术创新和农业生产规模化经营,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产品质量。
此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也为农民提供了一定的土地保障,增加了他们的收入和社会保障。
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农村人口外流,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所面临的一些问题也开始凸显。
其中包括土地流转困难、年轻劳动力不愿从事农业等。
为了适应新时代的需求,中国政府开始推行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图解决这些问题,并进一步完善农村经济发展的制度
安排。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度名词解释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度名词解释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度,简称家庭承包制度,是1980年代中国农村改革的一个重要举措。
其核心原则是把土地承包给农村家庭,让农民以家庭为单位负责耕种、经营土地,并享有相应的农产品收益。
在该制度下,农村家庭承包土地后,不仅可以自由选择种植和经营的农作物,还享有经营自主权、自由支配土地收入的权利。
家庭承包制度的实施使农民从传统的集体化农业生产模式中解放出来,鼓励个体创新和积极性,并使农民的经济地位得到提升。
这一制度的实施对农村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家庭承包制度激发了农民的生产潜力,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益。
同时,它还为农民提供了创业机会,推动了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促进了农村经济多元化。
除了经济效益,家庭承包制度还产生了一系列社会效益。
它鼓励了农民参与社会生活和公共事务,促进了农村社会的进步和稳定。
家庭承包制度也为农村土地流转提供了基础,推动了农村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农村经济现代化的进程。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农村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家庭承包制度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随着农村劳动力流失和老龄化问题的加剧,农村土地的规模似乎逐渐缩小,一些家庭承包单位规模较小的农户无法充分利用土地资源,产业结构亟待优化调整。
因此,在当前中国农村改革的背景下,进一步完善和调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度,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同时解决面临的问题,将是农村发展和现代化的重要课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指农户以家庭为单位向集体组织承包
土地等生产资料和生产任务的农业生产责任制形式。
其基本特点是在保留集体经济必要的统一经营的同时、集体将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承包给农户,承包户根据承包合同规定的权限,独立作出经营决策,并在完成国家和集体任务的前提下分享经营成果、一般做法是将土地等按人口或劳动力比例根据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分给农户经营。
承包户和集体经济组织签定承包合同。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央政府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终结了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确立了“耕者有其田”的农民土地所有制,按乡村全部人口不分男女老幼,统一平均分配,在土地数量上抽多补少,在质量上抽肥补瘦,使乡村人民获得同等土地,并归个人所有。
但是,在新中国开始致力于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时,这种建立在个体私有制基础上的小农经济与工业化目标之间的矛盾冲突日益暴
露出来。
中国政府确立了优先发展重工业这个目标,而工业化的积累需要农业的剩余,这在客观上需要农业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承担更大的责任,积累更多的资金。
然而扩大农业征税并不是一个好的方法,于是政府制定了粮食统购统销政策,而这个措施需要农户组织程度的提高来支持。
为此,政府提出加快农业合作化速度,全国形成了兴起办高级社的高潮。
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土地所有权归合作社集体所
有,社员统一经营,共同劳动,统一分配。
然而由于“大跃进”和“人民公社”运动,高级社的土地归人民公社所有,这使得生产效率大幅度下降,粮食大量减产,得整个中国陷入一个集体的饥饿和癫狂的境地。
个体农民土地私有制宣告失败。
集体化农业经营无论在中国还是在苏联,都由于集体组织对其成员劳动的监管和计量不完全,从而导致对社员的激励不足,出现了集体效率低下的现象,中国农业增长十分缓慢。
在20世纪70年代末,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位农民签下“生死状”,将村内土地分开承包。
一年后这些实行土地承包的生产队收成大幅度提高,得到了地方政府的默许。
到1983年底,“包干到户”制已全面引入农业,全国已经有90%的生产队采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这直接解决了农业经营中的考核、激励和监督问题,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
在改革后短短的几年内,中国基本解决了全国人民的温饱问题。
中国以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农村改革30多年取得的重大成果,也是中国宪法规定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采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经营形式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点:
1、农业家庭经营能较好地适应农业生产的特点,实现家庭内部劳动力的优化组合与优势互补。
2、家庭成员有共同的目标函数,不存在利益分歧,农业家庭经营可以大幅度减少交易成本,而农业雇工经营则面临激励和监督的难题。
3、农业家庭经营使农民家庭拥有一定土地资产,对于促进社会公平具有很大的作用。
总之农业因具有内部规模不显著、劳动监管和度量极其困难的特点,而成为一个适宜家庭经营的产业。
美国农业生产力高度发达的今天,家庭农场仍然是主流。
过去流行资本主义经营模式农场的英国,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尽管农场规模还在日益扩大,但是雇佣劳动比例却日益缩小,重新成为以家庭农场为主导的农业生产结构。
可见,由于农业经营中存在难以克服的监督和计量困难,它并不会因为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和监督技术的改进而得到完全解决。
因此,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中国需要长期坚持。
但是,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范围内的推广,农村也出现了许多新的矛盾和问题:
1、农民的土地承包权、使用权不稳定,造成农户土地经营的短期化行为。
村组集体根据人口变动频繁地调整土地,使农户对于土地投资的长期收益预期不足,这造成农户土地经营的短期化、实行粗放经营、掠夺式经营等许多问题。
2、农村土地按劳动力或人口平均承包的方式,导致土地经营规模细碎化。
当然,随着人口往城市迁移,单纯的务农人口会越来越少,人均耕地会越来越多。
3、农村土地缺乏合理的流转制度,阻碍着土地与劳动力、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
4、农村土地产权主体虚置,农民的土地产权残缺,农民利益受
到损害。
中国土地制度规定土地所有权属于集体,但是集体的概念很模糊,因此真正的土地所有权属于地方政府和少数乡镇基层干部。
这就导致许多耕地流失,和农民权利受损问题。
土地制度的改革已经过了30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无疑是适合中国国情的,在中国资源缺乏,农村人口众多,城市化不完善,机械化和生产力水平不高的情况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对中国的经济发展,社会安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情况也在变化着。
这时候有人提出了改革,目前中国土地制度的改革主要有三个方面:
1、完善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中国现行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重点不是改变土地所有制,中心任务是进行土地经营使用制度的改革,建立和健全土地有偿使用和合理流动机制。
这种制度有效地稳住了本来就严重过剩的农村人口,避免了其他发展中国家在人口无序流动下形成的贫民窟,从而也就避免了社会犯罪和政治动乱。
完全没有必要采取私有化或者国有化这样太复杂或动作过大的变革,因为这种变革既缺少现实效率,又具有大得难以估计和控制的风险。
2、实行农村土地私有化:农村土地私有制是最有效率的土地制度,它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由于农民只有对土地的经营使用权,所以他们被束缚在土地上,阻碍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制度,它不旦反效率,也不公平,而且是贫富分化,社会不安定的原因。
如果土地私有化,原本不属于农民的土地变成了他们的,这样他们将会多出很多财产,确实不需要用地的农民可以把地卖掉,而土地的价格
不会像之前政府强征地那样非常便宜。
这样的改革在台湾地区的第二次土地改革中发生过,而且被证明是可行的,而且是有效的,虽然也出现了很多问题。
3、实行农村土地国有化的观点:主张农村土地国有化的学者认为,目前世界各国已经越来越清楚的认识到土地私人所有权对土地资源合理利用产生的制度障碍,对城市建设和公共事业发展产生的影响,以及由此导致的国家对土地市场宏观调控的失灵,因此纷纷改变土地的国家政策,放弃以前所固有的土地所有权私权至上的理念,使用多种手段增加国土面积。
实行土地国有化,一是可以实现土地的规模化产业化企业化经营,增进土地效益,又可以在国家统一调控下,实现土地权益的公平分配,同时有利于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促进城市资本向乡村流动,建立切实可行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二是避免了土地私有化改革中难以绕开的土地产权历史追索难题,大大降低了改革的成本,缩小了改革的风险,也使改革简单化。
三是由国家直接统一管理农地,有利于土地管理的无政府状态,有利于国土整治统一规划,还能有效地控制乱占耕地资源的趋势,从根本上解决土地资源浪费问题。
空洞地谈论农村土地应公有还是私有,虽然在理论上有必要,但这实际上并不是中国农村实际生活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目前农村土地制度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农村土地的各种产权在国家集体农民家庭之间如何分割才是最优的,并进一步明确产权,使各个主体所拥有的权利关系在法律和政策上得到清晰的界定和
执行落实。
二是如何建立规范的农村土地产权主体之间产权流动和交易的机制,从而保障产权结构能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实现动态优化,防止产权结构的僵化。
三是在法律和政策上应对各个权利主体所拥有的产权和交易进行合理限制,确保私有产权对公共利益不造成不利影响。
我认为如果中国要进行土地改革,有百分之八十的几率是完善当前的土地制度。
私有制虽然看起来很干脆,但是也会产生许多问题,诸如分配争端,土地投机行为,土地荒废,流失等等。
而国有化就相当于回到文革时,农民本来没有地,改革后还要交租,这不是要命么?就中国未来的发展来说肯定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人口老龄化加重,农村人口越来越少,务农人口越来越少。
二是城市化越来越完善,城乡人口越来越多。
基于这两点,未来的中国农村人均土地面积也会越来越多,这也适合未来的机械化和生产力水平。
但是根据马克思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观点,现在生产力高的地方和企业已经开始推动这样的变革,政府的政策制度只要是不限制生产力的发展,给一个宽松利好的环境,变革的方向就会越来越明朗。
卧的云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