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课堂作业:平均数

合集下载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八单元《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同步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八单元《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同步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八单元《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黄霏霏所在班级学生的平均身高是145cm,黄霏霏的身高是()。

A.一定是145cmB.一定比145cm矮C.可能比145cm高,也可能比145cm矮,还可能等于145cm2.丫丫这学期5科的平均分是84分,这5学科的总分是()分。

A.420B.840C.4003.陈红语文,数学,英语三门功课平均成绩是92分,其中语文90分,数学95分,英语分数应该是()。

A.90B.91C.924.三个数的平均数是42,其中的两个数是36和49,第三个数是()。

A.35B.43C.415.小明的语文、数学、英语三科的平均成绩是91分,语文、数学的平均成绩是93分,他的英语成绩是()。

A.87B.85C.90二.判断题1.复式条形统计图采用不同颜色的直条表示几组数据是为了使统计图更美观。

()2.小明身高1.45米,他在平均水深为1.2米的小河中游泳没有危险。

()3.老李开货车去县城装货,去时空车每小时行30千米;回来时装货,每小时行20千米.他往返的平均速度是25千米。

()4.水池平均水深120厘米,身高130厘米的小丽在这个水池里游泳不会有什么危险。

()5.四年级同学做好事,第一天做好事30件,第二天上午做好事12件,下午做好事15件,同学们平均每天做好事的件数是:(30+12+15)÷3=19(件)。

()三.填空题1.四年级三个参加了“我为环保做贡献”回收塑料瓶的活动,四一班、四二班平均每班回收塑料瓶36个,要想使三个班平均每班回收塑料瓶38个,则三班要回收塑料瓶()个。

2.地三鲜由茄子、土豆和青椒三种蔬菜组成,三种蔬菜的烹饪成本分别为每公斤6元、5元和8元,如果食堂烹饪一大份需要20公斤茄子、30公斤土豆和25公斤青椒,则地三鲜的定价为每公斤()元(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3.比较一个班男生、女生喜欢看的课外书籍的人数情况用复式()统计图。

人教版四年级下学期平均数课后练习2

人教版四年级下学期平均数课后练习2

人教版四年级下学期平均数课后练习2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如果一组数据3,6,X,7,1,3,6,的平均数是4,则X=( )。

A.2 B.3 C.4 D.5【答案】A2.小红语文、英语总分181分,数学95分,她的平均成绩是()A.92分B.138分C.90分【答案】A3.甲、乙、丙三名同学的平均年龄是12岁,甲与乙的平均年龄是13岁,则丙的年龄是()岁.A.10 B.11 C.12 D.13【答案】A4.在一组数据中,最大的数是20,最小的数是8,这组数的平均数不可能是()A.9 B.15 C.20【答案】C二、填空题5.有八个数排成一列,它们的平均数是54,前五个数的平均数是46,后四个数的平均数是68,第五个数是________.【答案】706.3个连续的自然数的和是240,这三个自然数分别是(_____)、(_____)和(_____)。

【答案】79 80 817.甲小组有8人,他们的数学考试成绩为98、95、88、63、52、87、88和80,这个小组的平均成绩为________.【答案】81.3758.一个书架第一层有52本书,第二层和第三层共92本。

平均每层有(_______)本书。

【答案】489.有六个自然数排成一列,它们的平均数是4.5,前4个数的平均数是4,后三个数的平均数是193,这六个数的连乘积最小是_____.【答案】48010.有一列数,第一个数是100,第二个数是90,从第三个数开始,每个数都是它前面两个数的平均数.第三十个数的整数部分是_____.【答案】9311.四个数的平均数是20,把其中一个数改为26,这四个数的平均数变为24,被改的数是(___).【答案】1012.甲乙丙三个数的平均数是42,乙、丙两数分别为45,40,甲数是(______)。

【答案】4113.四位家长今年的年龄分别是42岁、39岁、38岁、41岁,四位家长的平均年龄是_____岁。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平均数》教学设计案例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平均数》教学设计案例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平均数》教学设计案例教学设计思考和提出的问题:1.在问题解决中,初步感受平均数是代表一组数据整体水平的统计量体会它的“代表性”和“敏感性”,了解它的实际应用。

2.如何指导学生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经历平均数产生的过程,体会平均数在生活中的实际意义,渗透统计的思想。

磨课要点:1.起点知识起点:在问题解决中,初步感受平均数是代表一组数据整体水平的统计量体会它的“代表性”和“敏感性”,了解它的实际应用。

生活经验: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经历平均数产生的过程,体会平均数在生活中的实际意义,渗透统计的思想。

思维特点:.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增强同伴交流的意识和能力,体验运用知识解决的乐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2.终点通过对现实生活中简单的数据分析,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移多补少”“公式法”的实际意义和应用。

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灵活运用平均数的相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过程与方法:结合具体情境,借助直观的教学手段,让学生经历“平均数”的意义的建立,以及特点的发现。

通过对情境图的观察和计算,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到“平均数”能较好地反映一组数据总体情况,从而让学生明白“平均数”代表的是一组数据的整体水平。

本课着重以观察、思考、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习兴趣,挖掘学习潜力,增强学习成效,提升综合素质。

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90页--92页教学目标:1.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

2.学生经历用平均数知识解决简单生活问题的过程,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初步感知“移多补少”数学思想。

3.感受平均数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体验学习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

教学重点:理解平均数的含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借助“移多补少”的方法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教学准备:课件、学习单等教学过程:活动探究一、引发质疑,探索新知采用淡话导入,问学生从打篮球中设疑,5名学生投篮情况,谁能代表一组的投篮水平?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研究。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作业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作业设计

小学数学单元作业设计一、单元信息二、单元分析本单元教学内容为平均数和复式条形统计图。

以前已经学会了收集和整理数据的方法,会用统计表(包括单式统计表和复式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来表示统计结果,能根据统计图表提出问题并解决,已经掌握基本的统计方法,建立了初步的统计观念。

本单元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表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介绍了描述数据集中程度的一个统计量——平均数。

要求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学会求平均数的方法。

本单元重点是学会看复式条形统计图,能根据图中的信息提出简单的问题并能进行一些分析和判断。

理解平均数的含义,会求平均数。

难点是理解平均数的含义,会求平均数,掌握简单的数据分析,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三、单元学习与作业目标体会平均数的作用,能计算平均数。

能用自己的语言解释其实际意义。

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

了解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能根据收集的数据在提供的样图中完成相应的复式条形统计图。

会看复式条形统计图、能根据图中的信息提出简单的问题。

进行一些分析和判断。

培养数据分析观念、推理能力和应用意识。

四、单元作业设计思路分层设计作业。

每课时均设计“基础性作业”(面向全体,体现课标,题量2-5大题,要求学生必做)和“发展性作业”(体现个性化,探究性、实践性,题量为2-6大题,要求学生有选择的完成)。

具体设计体系如下:五、课时作业平均数基础性作业2号同学得了多少分?判断:某小学全体同学向希望工程捐款,平均每人捐款3元。

那么,全校每个同学一定都捐了3元。

()学校排球队队员的平均身高是1.6米,有的队员身高会超过1.6米,有的队员身高不到1.6米。

()小明所在的一班同学平均身高1.4米。

小强所在的二班平均身高1.5米。

小明一定比小强矮。

()小明家今年第四季度的用水量如下表。

十一月份用水量比十月份增加了多少吨?如果每吨水按1.8元计算,小明家第四季度平均每月交水费多少元?小明的语文和英语的平均分是83分,数学比语文、英语、数学三门的平均分还高6分,小明的数学是多少分?甲、乙、丙三个数的平均数是268,丁数是148,这四个数的平均数是多少?发展性作业某市规定:乘坐出租车起步价为6元(3千米以内),超过3千米以外每1千米按2.5元计费(不足1千米按1千米收费)。

“平均数”作业设计案例与分析

 “平均数”作业设计案例与分析

“平均数”作业设计案例与分析作者:***来源:《黑龙江教育·小学》2021年第09期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91页、92页例1例2及相关练习题。

教材分析:平均数是表示一组数据的一般情况,有直观、简明的特点,并不表示一个实际存在的数量。

例1呈现了每个学生收集到的矿泉水瓶的数量,通过“移多补少”的方式使学生直观理解了什么是平均数,再利用平均分的意义,使学生进一步明白:求几个数据的平均数,就相当于把这些数据的总数平均分成几份。

由此,总结出求平均数的一般方法,实现从直观到抽象的过渡。

例2教学平均数的意义,教材给出了男、女生两个队踢毽子比赛的成绩让学生思考:哪个队的成绩好?让学生通过讨论、交流发现用求总数的方法来比较两个队踢毽子的成绩不公平,用平均数来比较才合适,使学生懂得求平均数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通过用平均数比较两个队的踢毽子成绩,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体会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作用,得出平均数是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的一个很好的统计量,进而发现运用平均数作比较的必要性。

学情分析: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平均数,如平均速度、平均身高、平均体重、平均成绩等,用平均数分析一组数据,具有直观、简明的特点。

对于这些名词术语,学生经常听到,并不陌生,但其真正含义、在统计中的作用以及计算方法,学生却知之甚少。

因此,应着重让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并学会计算的方法,而且能够根据结果作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并能进行交流。

教学目标:1.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

2.经历平均数产生的过程,在解决问题中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渗透统计的思想,进一步发展学生分析判断能力。

3.体验学习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感受平均数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养成乐于思考、善于表达、巧于运用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理解平均数的统计意义。

关键及突破点:课前让学生通过预习单,在操作中初步了解“移多补少”及平均数的含义,通过书上例题收集水瓶这一教学活动让学生自主探究求平均数的方法;用自己的语言解释平均数的实际意义。

2019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平均数课时练习及答案.doc

2019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平均数课时练习及答案.doc

8.1平均数1.填空题。

(1)为了表示得更清楚,可以把数目填在()表中。

(2)甲18岁,乙24岁,甲乙的平均年龄是()岁。

(3)每班平均有42人,3个班共有多少人?(4)幼儿园把360朵花平均分给每个小朋友,平均每人分4朵,幼儿园共有()个小朋友。

(5)(5+9+8+6)÷4=()(6)a、b、c分别表示三个数,那么这三个数的平均数是()。

(7)前三个数的平均数是a,后三个数的平均数是b,那么这六个数的和是()。

二、解决问题1.四年级学生参加学校大合唱,其中一班男生6人,女生10人;二班男生和女生都是5人;三班男生2人,女生4人;四班男生3人,女生5人。

把各班参加大合唱的人数,填入下面统计表。

(1)哪个班参加的人数多?(2)哪个班参加的人数正好是哪个班的2倍?2、小明4次语文测验的平均成绩是89分,第5次测验得了94分,求5次测验的平均成绩?3.求平均数问题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很广泛,在应用平均数的有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必须灵活应用。

如:有三个修路队,甲队有20人,每天可修200米,乙队有17人,每天修路 136米,丙队有17人,每天可修路204米。

(提出问题并解答)参考答案1一、填空题(1)统计(2)21 (3)126 (4)90 (5)7 (6)(a+b+c)÷3 (7)(a+b)×3二、解决问题1、(1)四(一)班参加的人数最多。

(2)四(一)班人数正好是四(四)班的2倍。

2、90分3、 (1) 我们可以求三个队平均每天修多少米.200+136+204 = 540 (米)540÷3 = 180 (米)(2) 我们也可以求三个队平均每人每天修路多少米。

200+136+204 = 540 (米) 20+17+17 = 54 (人) 540÷54 = 10 (米)2。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下册数学一课一练-8.1 平均数(含解析)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下册数学一课一练-8.1 平均数(含解析)

四年级下册数学一课一练-8.1 平均数(含解析)一、单选题(共5题;共10分)1.陈红语文,数学,英语三门功课平均成绩是92分,其中语文90分,数学95分,英语分数应该是()A. 90B. 91C. 922.小明身高1.5米,要趟过平均水深1.2米的小河,你认为第( )种说法正确.A. 小明趟过这条小河一点危险都没有B. 虽然身高比平均水深高,但仍然会有危险C. 有危险,肯定过不去3.敬老院有四位老人,甲乙两人的年龄和是150岁,丙79岁,丁83岁.四人的平均年龄是()A. 312岁B. 78岁C. 87岁D. 86岁4.笑笑语、数、外三科考试成绩的平均分是92分,已知数学得95分,外语得93分,那么她的语文成绩()平均分.A. 低于B. 等于C. 高于5.小明哥哥初三期中考试5门功课的平均成绩是93分,他想在毕业会考时每门课的成绩都增加2分,这样他的5门功课的总分是多少分?列式是()A. 93×5+2B. 93×5-2C. (93-2)×5D. (93+2)×5二、判断题(共5题;共18分)()7.游泳池平均水深1.5米,小华身高1.52米,他游泳肯定没有危险。

8.实验小学有78名老师,平均年龄是38.9岁,一定没有比平均年龄小的老师。

9.平均数代表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

10.9个同学一起做花,一共做了182朵,平均每人大约做20朵。

()三、填空题(共10题;共23分)11.3个小朋友轮流在一张乒乓球桌上一对一打乒乓球,他们打了1小时,平均每个小朋友打了________分钟.12.三个数的平均数是30,其中两个数是24和16,第三个数是________。

13.王江期末考试3门功课的平均分是96分,其中语文考了94分、数学考了96分,英语考了是________分吗?14.踢毽子活动中,某班平均每人踢6下,如果只是女生踢,平均每人15下,如果只是男生踢,平均每人________下.15.下面是某班两个小组同学参加数学竞赛的成绩统计表.(1)算出总分和平均分填在表内.(先填写第1组的总分和平均分,再填写第2组的总分和平均分)(2)比较一下________个小组的成绩高.(填第1组或第2组)16.A、B、C、D四个同学,将他们的身高两两相加,得到6个数,并从低到高排列.第一个数是2.64,第二个数是2.7,第六个数是2.96.这四个同学的平均身高是________米,最矮的同学与最高的同学身高相差________米.17.三个数的平均数是20,其中的两个数是21和24,第三个数是________。

四年级数学下册平均数练习题

四年级数学下册平均数练习题

四年级数学下册平均数练习题第一题:小明在一星期内每天的身高增长如下:1.2cm、1.5cm、1.4cm、1.6cm、1.3cm、1.9cm、1.7cm。

请问这一星期内小明身高的平均增长是多少?解答:为了求得小明身高的平均增长,我们需要先计算出他身高增长的总和。

根据题目提供的数据,将每天的身高增长相加得到:1.2 + 1.5 + 1.4 + 1.6 + 1.3 + 1.9 + 1.7 = 10.6小明身高增长的总和为10.6cm。

接下来,我们需要计算小明身高增长的平均数。

平均数可通过将总和除以数据个数来得到。

根据题目中提供的数据,小明增长身高的天数为7天,因此我们将总和10.6除以7,得到:10.6 ÷ 7 ≈ 1.514小明身高的平均增长约为1.514cm。

所以,小明在这一星期内的身高平均增长约为1.514cm。

第二题:某班级六位同学的平均成绩为85分。

其中五位同学的成绩为78分、89分、92分、86分、80分。

请问最后一位同学的成绩是多少?解答:已知六位同学的平均成绩为85分,五位同学的成绩分别为78分、89分、92分、86分、80分,我们可以利用平均数的计算方法来求得最后一位同学的成绩。

首先,我们需要计算五位同学的成绩总和。

将这五位同学的成绩相加得到:78 + 89 + 92 + 86 + 80 = 425五位同学的成绩总和为425分。

接下来,我们可以利用平均数的计算方法来推导出最后一位同学的成绩。

平均数等于总和除以数据个数。

已知平均数为85分,数据个数为6个(包括最后一位同学),那么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计算出最后一位同学的成绩:(85 × 6)- 425 = 295最后一位同学的成绩为295分。

所以,最后一位同学的成绩是295分。

第三题:一桶水有7个杯子。

如果每个杯子都倒满水,然后再将所有水平均分到21个杯子里,每个杯子里会有多少水?解答:已知一桶水有7个杯子,每个杯子都被倒满水。

平均数(作业设计)

平均数(作业设计)

平均数(作业设计)一、教材分析平均数作为数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贯穿初中和高中数学的始终,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和关键。

在小学数学中,也是必不可少的。

本节课以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材为基础,教学内容主要涵盖以下几个方面:1、了解平均数的定义和概念2、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3、通过实例体验平均数的应用场景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平均数的定义和概念2)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3)学会在实际问题中使用平均数的思维2、能力目标1)能够正确地求出一组数字的平均数2)能够将平均数的概念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3)通过掌握平均数的方法和应用,提高学生的数据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和思维能力2)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积极性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学习主动性三、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平均数的定义和概念,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难点:运用平均数的思想解决实际问题四、教学方法本课程的教学方法主要采用“归纳法”、“探究法”和“问题导向”等教学方法。

教师通过提问及引导学生找规律的方式,使学生从实例中加深对平均数的理解,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并通过练习和问题解决,提高学生数据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设计1、引入:教师拿出一组数据,如 5、8、10、14、17,要求学生计算出这组数据的平均数。

学生经过计算,一般会得出为 10.8,引出平均数的概念。

2、概念讲解: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平均数的概念及其含义,如:“这组数字的平均值是10.8,你们观察这组数字,找出这组数字中的共性是什么?”(学生可能会说“都是个位数”、“都是偶数或奇数”等),引导学生找出规律,阐述平均数的定义和概念:“平均数就是一组数据的总和除以个数。

”3、求平均数的方法:通过小组互动,让学生探究出求平均数的方法,如:“如何求3,6,8,10,12 的平均数?”(学生可以计算总值再除以个数),让学生找到求平均数的应用方法和技巧。

4、实际应用:通过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将平均数的概念和方法应用于实际场景,如:“假设班里有40 名学生,每个学生身高如下:1.2 米、1.3 米、1.35 米……,求这个班的平均身高是多少?”让学生思考如何将所学的平均数概念和方法应用到问题中,提高学生的数据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一课时《平均数》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一课时《平均数》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一课时《平均数》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一课时《平均数》主要介绍了平均数的定义、求法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小数和分数的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为后续学习更高级的数学知识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整数、小数和分数的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平均数的理解还比较模糊,对于如何求平均数以及平均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还需要进一步的学习。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2.能够运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平均数的含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2.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平均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景教学法、小组合作法、游戏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与平均数相关的实际问题,用于课堂讲解。

2.准备平均数的相关练习题,用于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出平均数的概念。

例如:小明有5个苹果,小华有3个苹果,他们两个人一共有多少个苹果?让学生思考并回答,从而引出平均数的定义。

2.呈现(15分钟)讲解平均数的定义,以及如何求平均数。

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并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3.操练(15分钟)让学生进行平均数的计算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可以设置一些简单的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进行讲解和点评。

4.巩固(5分钟)通过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5分钟)讲解平均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了解平均数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可以举例说明,如统计学中的平均数、平均分等等。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明确所学知识。

四年级下册数学一课一练 - 8.1平均数 人教版(含答案)

四年级下册数学一课一练 - 8.1平均数   人教版(含答案)

四年级下册数学一课一练-8.1平均数一、单选题1.平均数能较好地反映一组数据的()水平。

A. 最高B. 中等C. 整体2.育才中学篮球队队员的平均身高是176.5cm,王明是其中一员,他的身高()是185cm。

A. 一定B. 不可能C. 可能3.假设五个相异正整数的平均数是15,中位数是18,则此五个正整数中的最大数的最大值可能为()。

A. 24B. 32C. 35D. 404.希望小学五年一班学生平均身高148厘米,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 一定有一个同学的身高是148厘米B. 不可能有身高是170厘米的同学C. 有的同学身高低于148厘米,有的同学身高高于148厘米D. 一半同学的身高低于148厘米,一半同学的身高高于148厘米二、判断题5.学了平均数的知识后,我明白了身高1.45米的我到平均水深1.2米的水池不一定安全。

()6.五个同学一共收集了35个易拉罐,说明每人都收集了7个易拉罐。

()7.小明本学期期末考试,语文、数学、英语的成绩分别是94分、91分和88分,这三科的平均成绩是91分。

()8.在一组数中,平均数比最大的数要小。

()三、填空题9.三个连续自然数的平均数是23,另外两个数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

10.体育课上,小明进行1分钟跳绳练习,三次跳的成绩分别是72下、85下、92下,小明跳绳的平均成绩是________。

11.甲数是98,比乙数大18,甲乙两数的平均数是________。

四、解答题12.下图是福利百货商店2019年下半年毛衣和衬衣销售量的统计图,看图完成下面各题。

(1)衬衣的销售量________月份最大,是________件。

(2)下半年平均每月销售毛衣________件。

(3)从这个统计图中你还能发现什么?请用一句话写出来。

13.某超级市场甲、乙两种品牌的果汁饮料9至12月销售情况如下表。

月份9月 10月 11月 12月甲(箱) 180 120 200 140乙(箱) 110 120 160 110(1)甲种品牌果汁饮料平均每月销售多少箱?(2)根据统计表完成条形统计图。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8.1 平均数(15)-人教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8.1 平均数(15)-人教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8.1 平均数(15)-人教版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介绍“平均数”的概念,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定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并能运用平均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1. 平均数的定义:一组数据的总和除以数据的个数。

2. 求平均数的方法:将数据相加,然后除以数据的个数。

3. 平均数的性质:平均数一定大于这组数据中最小的数,小于最大的数。

4. 平均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平均数的概念,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分析,培养学生运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难点1. 平均数的概念理解。

2. 求平均数的方法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练习本、笔。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一些实际生活中的平均数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平均数的概念。

2. 新课导入:讲解平均数的定义,并通过实例演示求平均数的方法。

3. 案例分析:分析一些平均数的性质,以及平均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4. 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求平均数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平均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平均数的概念和求法。

7. 作业布置:布置一些平均数的练习题,让学生课后完成。

板书设计1. 平均数2. 定义:一组数据的总和除以数据的个数3. 求法:数据相加,然后除以数据的个数4. 性质:平均数大于最小的数,小于最大的数5. 应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作业设计1. 基础题:求平均数的计算题。

2. 提高题:解决一些平均数的实际问题。

3. 拓展题:研究平均数与其他数学知识的联系。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例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平均数的概念和求法。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平均数》(教学设计)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

《平均数》(教学设计)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
拓展与延伸
1.提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拓展阅读材料,如关于平均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案例、历史背景等。
2.鼓励学生进行课后自主学习和探究,如寻找生活中的平均数现象、设计相关数学问题等。
3.引导学生思考平均数在统计学中的作用,了解平均数与其他统计量(如中位数、众数)的关系。
4.探讨平均数在概率论中的应用,如通过大量实验求特定事件的平均概率等。
9.鼓励学生探索平均数在其他学科领域的应用,如文学中的平均词汇量、历史中的平均事件发生频率等。
10.引导学生关注平均数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含义和应用,了解不同文化对平均数的理解和使用。
教学反思与总结
在今天教授《平均数》这一课时,我深感教学过程中的收获与不足。从学生的反馈来看,他们在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和求法上有了明显的提高,但在应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上还需加强。以下是我在教学方法、策略、管理等方面的反思与总结。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平均数的概念。
5.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如经济领域的平均工资、平均房价等,了解平均数在政策制定和分析中的作用。
6.鼓励学生运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如测量物体长度、计算平均速度等。
7.探讨平均数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如物理学中的平均速度、化学中的平均分子量等。
8.引导学生思考平均数在生物学科中的意义,如平均寿命、平均身高等。
《平均数》(教学设计)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
授课内容
授课时数
授课班级
授课人数
授课地点
授课时间
教材分析
《平均数》(教学设计)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以实际情境引入平均数的概念,通过探究平均数的求法及应用,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以及平均数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平均数》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平均数》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平均数》教案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

2.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加强对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的认识,理解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3.在愉悦轻松的课堂氛围中,掌握富有挑战性的知识,丰富生活经验;在活动中增强探索数学规律的兴趣,积累积极的数学研究体验。

教学重点: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移多补少”先合并再平分“的实际意义和应用。

教学难点: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灵活运用平均数的相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老师:今天上课前我想考考大家。

课件出示)一次数学测验中,班级平均分是90分,你猜猜这个班的XXX同学可能会得多少分?为什么?(小组学生讨论,全班交流)老师:班级平均分是XXX的实际分数吗?如果不是,你知道“班级平均分是90分”是什么意思吗?老师:生活中还有很多地方用到平均数,(播放例子)那什么是平均数呢?怎样求平均数呢?(板书:平均数)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平均数的意义和求法。

课件出示教材第90页例1情境图)老师:读情境图,你能找到哪些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全班汇报)学生1:从情景图中可以读出XXX、XXX、XXX、XXX 分别收集了14、12、11和15个塑料瓶。

学生2:所解答的问题是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

老师:你能解释“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的意思吗?(小组交流,全班汇报)学生:“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意思是把收集到的这些塑料瓶按照人数进行平均分配。

也就是把收集瓶子数量较多的转移给数量较少的,最后达成每人收集的个数同样多。

老师:你能理解“同样多”是什么意思吗?在情景图中会表示出“同样多”吗?老师:你是怎样表示出“同样多”的?学生:通过“移多补少”的方法,达到每人收集的个数同样多。

老师:每人收集的个数同样多还可以怎样说?学生:每人收集的个数同样多就是平均每人收集到的塑料瓶的个数。

《平均数》是人教版数学教材四年级下册

《平均数》是人教版数学教材四年级下册

《平均数》是人教版数学教材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例1、例2的学习内容。

小学数学所认识的平均数指算术平均数,就是一组数据的和除以份数所得的商,反映的是一组数据的整体水平,具有代表性、虚拟性和敏感性等特性。

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习了分类与整理、数据的收集整理,有对数据进行简单收集与整理的学习经验,具有初步的数据意识,掌握了平均分和除法运算的含义。

但是,平均数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概念,所以应着重让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并在此基础上掌握计算平均数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平均数,理解平均数的意义,了解平均数的特点和作用,会计算简单数据的平均数。

2.能运用平均数的知识解释简单的生活现象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习惯。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居家学习期间同学们缺乏体育锻炼。

于是,复学后,学校打算举办一场别开生面的趣味运动会。

其中一分钟掷球比赛吸引了四年级的同学。

四1班的张林和其他三名同学进行了一场团体训练赛。

从图中,你能找到哪些数学信息?预设:这队共有四个人,其中张林投中8个,赵琦投中5个,李一博投中11个,王佳硕投中9个。

师:观察分析是学习数学的一个重要途径,会提问题是学好数学的开始。

我们获得了这么多的信息。

你能提出一个和平均数有关的数学问题吗?预设:第一小组平均每人投中多少个球?师:这个问题要求的就是“平均数”。

会解决这个问题吗?【设计意图:根据实际情况,创设召开趣味运动会的情境,自然巧妙地引入新课。

特别是让学生自主提问,开放了课堂,发散了思维,同时也明确了本课的学习目标。

】(二)自主探索,建构意义 1.探索平均数的求法。

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在练习纸上写出你的答案。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 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 讲义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 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 讲义

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知识点一、平均数小明最近三次数学考试分别是77分、90分、82分,这一天爸爸问他最近考试考得怎么样?小明应该怎么回答呢?如果82分,那也只是一次考试成绩,没什么说服力,一次不能代表全部。

如果说自己90分,那么又太高了,万一下次考砸了,岂不是糟了吗?如果说自己77分,那么又有点低,恐怕爸爸就不高兴了。

该怎么办呢?怎么找出一个合适的分数呢?后来小明想到了一个“移多补少”的方法。

1、平均数是描述一组数据()的量。

上述情境中,我们相当于把小明三次考试成绩的总数平均分成三份,那么能不能用一条算式来计算平均数呢?2、我们可以这样求平均数:先求出所有数据只()再()这组数据的个数3、平均数的公式:①()=()÷()②()×()=()③()=()÷()求“平均数”的时候,我们用到了“平均分”的思想。

可是“平均数”和“平均分”是()的概念。

“平均数”是一个数,“平均分”是一种思想。

平均分是分物时所用的一种思想,它是指在分物的时候,要尽可能地分完,而且还要使每一份分得的数相等。

“平均分”的思想用得比较广泛,许多问题涉及到“平均分”的思想,但这些问题不一定要用“平均数”。

如下题:黄老师把12颗糖分给3个孩子,问平均每人分得多少颗糖?这题的算式是“12÷3=4(颗)”,它用到了“平均分”的思想,但不需要用“平均数”。

例1、四(1)班篮球队成员小明和他的4名队友身高分别为137cm、140cm、135cm、139cm、134cm,他们的平均身高是________cm。

例2、一个煤矿三月份前4天分别产煤830吨,820吨,840吨和830吨,平均每天产煤________吨。

例3、奇思、笑笑、妙想三人的平均身高是130厘米,妙想的身高是()。

134 127A、130B、129C、127例4、甲、乙的平均数是86,甲、乙、丙的平均数是77,那么丙数是________。

例5、王红参加体育达标测试,五项测试的平均成绩是85分,如果跳远成绩不算在内,那么平均成绩是83分,王红的跳远成绩是________分。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课堂作业设计:平均数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课堂作业设计:平均数

第1课时平均数
一、选一选.
1、光头强砍树,第一天砍了50棵,第二天、第三天共砍了110棵,平均每天砍多少棵?()
A、(50+110)÷2
B、(50+110+110)÷3
C、(50+110)÷3
2、水文监测站在一天的0点、6点、12点、18点,测得的水位高度分别是8米、12米、7米、10米.请算出这天的平均水位高度.()
A、(8+12+7+10)÷4
B、(8+12+7+10)÷(0+6+12+18)
二、判一判.
1、小明家门前的小河平均水深1.1米,小明身高1.2米,他不会游泳,但他下河玩耍肯定安全.()
2、长青路小学全校师生向汶川地震灾区捐款,平均每人捐5元.那么,全校每个师生都一定捐了5元.()
3、张佳同全体同学的平均身高是157厘米,张佳的身高不可能是152厘米.()
平均每月销售多少台电视机?
四、解决问题.
1、熊大做引体向上练习,第一回做了10次,第二回做了9次,他想要三回平均成绩达到12次,那么第三回他至少要做几次?
2、光头强驾驶汽车从家到森林,前2小时每小时行驶70千米,后3个小时每小时行驶65千米,光头强平均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3、丽丽在期中考试中语文和英语两门功课的平均成绩是94分,数学得了100分,丽丽三门功课的平均成绩是多少分?。

四年级下册数学一课一练平均数 人教新课标(含答案)

四年级下册数学一课一练平均数 人教新课标(含答案)

《平均数》同步练习一、单选题1、陈红语文,数学,英语三门功课平均成绩是92分,其中语文90分,数学95分,英语分数应该是()A、 90 B。

91 C、 922。

参加某次数学竞赛的女生和男生人数的比是1:3,这次竞赛的平均成绩是82分,其中男生的平均成绩是80分,女生的平均成绩是()A、 82分 B。

86分 C。

87分 D、 88分3、王菁、吴兰、周佳三人的平均身高是158cm、吴兰身高155cm,王菁身160cm,周佳身高()cm、A。

157 B、 158 C。

159 D。

1604、一次数学考试,5名同学的分数从小到大排列是76分、82分、a分、86分、92分,他们的平均分估计是( )A、 75分 B。

84分 C、 86分 D、 93分5、小亮班里的同学平均身高是1、42米,小辉班里的同学平均身高是1、51米,小亮和小辉的身高相比,()A、小亮高B、小亮矮C、无法确定6。

一批本子分发给六年级一班学生,平均每人分到12本,若只发给女生,平均每人可分到20本,若只发给男生,平均每人可分到()本。

A。

24 B。

27 C、 30 D、 35 7、下面是小明的田径考试成绩,他跳高的成绩是()分ﻫ项目跑步跳高跳远平均分ﻫ分数70?85 83A、 79B。

80 C。

93D、 948、135、140、145的平均数是()A、 135 B、 140 C、145 9、在为四川雅安灾区捐款中,小明所在班级平均每人捐款10。

5元,小红所在班级平均每人捐款12元,小明和小红相比,( )A。

小明捐得多 B、小红捐得多C、两人捐得一样多D、无法确定10、小明的语文、数学、英语三科的平均成绩是91分,语文、数学的平均成绩是93分,他的英语成绩是()A、87B、 85 C。

9011。

在去年市奥校入学考试中,某个考室有40 名同学参加考试,其中前10 名同学的平均分比这个考室全部同学的平均分高9 分,那么其余30 名同学的平均分则比这个考室全部同学的平均分低( )分、A。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典型例题系列之第八单元 平均数问题专项练习 有答案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典型例题系列之第八单元 平均数问题专项练习 有答案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典型例题系列之第八单元平均数问题专项练习(原卷版)1.小佳期末考试语文、数学、英语和编程的平均成绩是95分,其中语文94分,数学98分,英语93分,小佳的编程得分是多少?2.王丹的成绩单不小心被墨水弄脏了,她的数学成绩应该是多少分?3.小美晚饭后在散步,如下表是她四分钟走路步数的统计。

根据表中的信息,小美走1800步,15分钟能走完吗?请说明理由。

4.周末大扫除,全班同学分成了3个小组,每个小组20人,最后班长统计一下,一共擦了180块玻璃,平均每人擦几块?(两种方法解答)5.下面是某校五年级一班参加运动会的六名运动员身高统计表。

(1)计算一下,这六名同学的平均身高是多少?(2)如果按平均身高来定做校服合理吗?为什么?6.罗老师买了三袋奶粉,第一袋比第二袋贵13元,已知第二袋是56元,第三袋是67元。

三袋奶粉平均每袋多少元?7.朋朋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英语的平均分是96分,数学考了99分,朋朋语、数、英三门考试的平均分是几分?8.四个人一起去植树,甲、乙、丙三人平均每人植树13棵,乙、丙、丁三人平均每人植树14棵。

已知丁植树15棵,问:甲植树多少棵?9.东东和思思的平均体重为38kg,丽丽的体重为35kg。

他们三人的平均体重为多少千克?10.明明期末考试语文和数学的平均成绩是91分,英语成绩公布后,他三门学科的平均成绩变成了94分,明明英语考了多少分?11.有甲、乙、丙、丁四箱苹果,甲,乙、丙三箱平均每箱苹果重25千克,乙、丙、丁三箱平均每箱苹果重30千克。

已知丁箱苹果重32千克,那么甲箱苹果重多少千克?12.学校阅览室的前三个书架上共放有540本书,第四个书架上放有236本书。

平均每个书架上放了多少本书?13.水果超市第一天卖出水果33箱,第二天上午卖出12箱,下午卖出25箱,平均每天卖出多少箱水果?14.王师傅加工一批零件,前3天共加183个,后四天平均每天加工68个。

王师傅这个星期平均每天加工多少个零件?15.小刚数学、语文、英语三科的平均成绩是92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课时平均数
一、选一选。

1、光头强砍树,第一天砍了50棵,第二天、第三天共砍了110棵,平均每天砍多少棵?()
A、(50+110)÷2
B、(50+110+110)÷3
C、(50+110)÷3
2、水文监测站在一天的0点、6点、12点、18点,测得的水位高度分别是8米、12米、7米、10米。

请算出这天的平均水位高度。

()
A、(8+12+7+10)÷4
B、(8+12+7+10)÷(0+6+12+18)
二、判一判。

1、小明家门前的小河平均水深1.1米,小明身高1.2米,他不会游泳,但他下河玩耍肯定安全。

()
2、长青路小学全校师生向汶川地震灾区捐款,平均每人捐5元。

那么,全校每个师生都一定捐了5元。

()
3、张佳同全体同学的平均身高是157厘米,张佳的身高不可能是152厘米。

()
三、下面是某商场去年7-12月销售电视机的情况。

平均每月销售多少台电视机?
四、解决问题。

1、熊大做引体向上练习,第一回做了10次,第二回做了9次,他想要三回平均成绩达到12次,那么第三回他至少要做几次?
2、光头强驾驶汽车从家到森林,前2小时每小时行驶70千米,后3个小时每小时行驶65千米,光头强平均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3、丽丽在期中考试中语文和英语两门功课的平均成绩是94分,数学得了100分,丽丽三门功课的平均成绩是多少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