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及方剂学笔记1
中医方剂学笔记完美版
中医方剂学笔记分享收藏第一章解表剂概说一、概念:凡以解表药为主组成,具有发汗、解肌、透疹等作用,用以治疗表证的方剂,统称解表剂。
二、立法依据:解表剂是根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其在皮者,汗而发之”、“因其轻而扬之”的原则立法,属八法中的“汗法”。
三、功用:解表剂总的功效是:发汗、解肌透疹、消痈。
四、适应范围:主要用治表证,凡风寒所伤或温病初起,以及麻疹、疮疡、水肿、痢疾等病初期,见有恶寒、发热、头痛、身痛、苔薄白、脉浮等表证者,均可用解表剂治疗。
1、小儿麻疹:麻疹以透为顺,本法具有辛散发表作用,可使疹毒由肌表向外透达。
2、痈疮肿毒:初期病位在表,且多见恶寒、发热等表证,使用本法可促进痈肿消散。
3、水肿:初起而见有发热、脉浮等表证者,多为风湿之邪束于肌表,肺失宣降,通调水道功能失调,水液留于肌肤而为水肿。
本法发汗解表,宣通肺气,使在表之邪随汗而解。
表证病性有寒热之别,患者体质有强弱之异,故分为:辛温解表、辛凉解表、扶正解表三类。
六、注意事项:1、解表剂多为辛散轻扬之品,不宜久煎,否则药性耗散,解表作用减弱。
2、解表剂宜温服,服后可饮适量热水,并宜加衣盖被以助取汗,但以遍身微似有汗为佳,若汗出不彻,则病邪不解;汗出太过,又可耗伤津液,甚至造成亡阳危候。
3、要因时因地因人制宜。
南方地带或夏季气候炎热,人体腠理疏松,易出汗,故使用解表剂,用量不宜过重,亦不宜用较峻烈的发汗剂;北方或冬季较寒冷,使用本类方剂,用量宜重,并选用发汗力较强的方剂,以免汗出不彻。
4、若表邪未解,而又见里证者,一般原则应先解表后治里;表里并重者,则应表里双解。
若外邪已入里化热或麻疹已透,疮疡已溃,虚证水肿,吐泻失水等,不宜使用本类方剂。
5、本类方剂,一般宜饭后服用,服后禁食生冷、油腻之品,以免影响药物的吸收。
第一节辛温解表麻黄汤《伤寒论》方歌麻黄汤中臣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发汗解表宣肺气,伤寒表实无汗宜。
组成麻黄桂枝杏仁甘草功用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方剂学笔记完美打印版
第一章解表剂第一节辛温解表麻黄汤《伤寒论》方歌麻黄汤中臣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发汗解表宣肺气,伤寒表实无汗宜。
组成麻黄桂枝杏仁甘草功用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主治外感风寒表实证——八纲辨证(太阳伤寒证——六经辨证)症见:恶寒发热,头疼身痛,无汗而喘,舌苔薄白,脉浮紧。
方解麻黄:发散风寒,宣肺平喘,可恢复肺之宣发之功能。
—君桂枝:解肌发表,温经通阳,助麻黄发散肌表之寒。
—臣杏仁:宣肺利气,止咳平喘,与麻黄配伍则肺气可宣可降,喘止咳平。
(二药性味,麻黄属升,杏仁属降,一升一降,相得益彰)—佐炙甘草:调和诸药。
(1)缓解麻黄、桂枝悍烈之性,不致发汗太过。
(2)使气分之麻黄和血分之桂枝协调为用。
(3)协调升发之麻黄与肃降之杏仁的作用。
(4)炙甘草本身有止咳平喘之功。
—使运用 1、辨证要点:恶寒发热,无汗而喘,脉浮紧。
2、使用注意:只能用于体质强壮者,且只能暂用不宜久服。
表虚自汗、体虚外感、新产妇人禁用。
对疮家、淋家(血淋)、衄家、亡血家皆禁用。
桂枝汤《伤寒论》方歌桂芍甘草姜枣同。
组成桂枝芍药甘草大枣生姜功用解肌发表,调和营卫。
主治外感风寒表虚证——八纲辨证(太阳中风证——六经辨证)症见:头痛发热,汗出恶风(与恶寒有程度上的不同),鼻鸣干呕(呕:有声无物谓之呕;吐:有物无声谓之吐。
),苔白不渴,脉浮缓或浮弱。
病因病机营卫不和一般是指表证自汗的病理而言。
主要包括:1、卫弱营强:卫气虚弱,不能固护营阴,营阴外泄,汗液自汗而出,症见身不热而时有汗出。
2、卫强营弱:卫气强而浮越于外,郁于肌表,内迫营阴而汗自出,症见时发热而自汗,不发热则无汗。
病机关键:外感风寒,营卫不和。
桂枝:解肌发表,散外感风寒之邪(调卫)——君白芍:敛阴和营,固在内之营阴。
(和营)——臣生姜:发散风寒,温中止呕,助桂枝解除表邪。
大枣:补益脾胃,补脾生津,助白芍和营。
——佐运用1、辨证要点:发热恶风,鼻鸣干呕,脉浮缓。
2、除风寒表虚证外,还可以治疗内伤杂证、病后、产后等因营卫不和、阴阳不和而致之证。
中医基础理论--中药、方剂笔记,DOC
中医基础理论1.帝曰:脏象何如?岐伯曰: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为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
肺者,气之本,魄之处也;其华在毛,其充在皮,为阳中之太阴,通于秋气。
肾者主蛰,封藏之3.脉者血之府也。
长则气治,短则气病,数则烦心,大则病进。
上盛则气急、下盛则气胀、代则气衰、细则气少、涩则心痛。
浑浑革至如涌泉,病进而色弊;绵绵其去如弦绝死。
4.五脏者身之强也。
头者精明之府,头倾视深精神将夺矣。
背者胸中之府,背曲肩随,府将坏矣。
腰者肾之府,转摇不能,肾将惫矣。
膝者筋之府,屈伸不能,行则偻附,筋将惫矣。
骨者髓之府,不能久立,行则振掉,骨将惫矣。
得强则生,失强则死。
5.阴中有阴,阳中有阳。
平旦(3-5)至日中,天之阳,阳中之阳也;9.血有余则怒,血不足则恐。
中药学1.十九畏:硫黄畏朴硝;水银畏砒霜;狼毒畏密陀僧;巴豆畏牵牛;丁香畏郁金;川乌草乌畏犀角;牙硝畏三棱,官桂畏石脂,人参畏五灵脂。
2.十八反:甘草反甘遂、大戟、海藻、芫花;乌头反贝母、瓜蒌、半夏、白蔹、白及;藜芦反人参、沙参、丹参、玄参、苦参、细辛、芍紫苏:发汗解表,行气宽中,解鱼蟹毒生姜: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香薷:发汗解表,化湿和中,利水消肿荆芥:发表散风,透疹消疮,炒炭止血防风:发表散风,胜湿止痛,止痉,止泻羌活:祛风散寒,胜湿止痛。
白芷:解表散风,通窍止痛,燥湿止带,消肿排脓细辛:祛风散寒,通窍止痛,温肺化饮柴胡:疏散退热,疏肝解郁,升阳举陷升麻: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阳举陷葛根:解肌退热,透发麻疹,生津止渴,升阳止泻。
淡豆豉:解表除烦清热药清热泻火药:石膏:清热泻火,除烦止渴,收敛生肌知母:清热泻火,滋阴润燥黄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退热除蒸龙胆草:清热燥湿,泻肝胆火秦皮:清热燥湿,解毒止痢,止带明目苦参:清热燥湿,杀虫利尿白鲜皮:清热燥湿,祛风解毒椿皮:清热燥湿,止带止泻,收敛止血清热解毒药:金银花:清热解毒,疏散风热射干:清热解毒,祛痰利咽山豆根:清热解毒,利咽消肿马勃:清热解毒,利咽止血白头翁:清热解毒,凉血止痢马齿苋:清热解毒,凉血止痢鸦胆子:有小毒。
方剂学笔记_完美打印版
第一章解表剂一、辛温解表1、麻黄汤组成:麻黄、桂枝、杏仁、甘草主治:风寒表实证功用:发汗解表,宣肺平喘2、桂枝汤组成:桂枝、白芍、生姜、大枣、甘草主治:风寒表虚证及营卫不和证功用:解肌发表,调和营卫二、辛凉解表3、银翘散(辛凉平剂)组成:连翘、银花、苦桔梗、薄荷、竹叶、生甘草、芥穗、淡豆豉、牛蒡子主治:温病初起发热。
功用:辛凉透表,清热解毒4、桑菊饮(辛凉轻剂)功用:疏风清热,宣肺止咳主治:风温初起,表热轻证。
5、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主治:外感风邪,邪热壅肺证功效:辛凉疏表,清肺平喘三、扶正解表6、败毒散主治:气虚,外感风寒湿表证功效:散寒祛湿,益气解表第二章泻下剂一、寒下1、大承气汤(寒下代表方)组成:大黄、芒硝、枳实、厚朴主治:Ⅰ、阳明腑实证Ⅱ、热结旁流证Ⅲ、里热实证之热厥、痉病或发狂等功用:峻下热结2、大黄牡丹汤组成:大黄、牡丹皮、桃仁、芒硝、冬瓜仁主治:肠痈初起。
功用:泻热破瘀,散结消肿。
二、温下3、大黄附子汤组成:附子、大黄、细辛主治:寒积里实证功用:温里散寒、通便止痛。
4、温脾汤(温下代表方)组成:大黄、附子、干姜、芒硝、人参、当归、炙甘草主治:阳虚寒积证功用:攻下冷积,温补脾阳。
三、润下5、麻子仁丸(润下代表方)组成:麻子仁、杏仁、白芍、大黄、枳实、厚朴、蜂蜜主治:胃肠燥热,脾约便秘证功用:润肠泻热,行气通便四、逐水6、十枣汤(逐水代表方)组成:芫花、甘遂、大戟功用:攻逐水饮。
主治:悬饮、水肿第三章和解剂一、和解少阳1、小柴胡汤组成:柴胡、黄芩、半夏、生姜、人参、大枣、炙甘草主治:Ⅰ、伤寒少阳证Ⅱ、妇人伤寒热入血室Ⅲ、疟疾/黄疸以及内科杂病而见少阳证者功用:和解少阳二、调和肝脾2、四逆散组成:柴胡、白芍、枳实、甘草主治:1、阳郁厥逆证。
2、肝脾气郁证功用:透邪解郁,舒肝理脾3、逍遥散组成:柴胡、白芍、当归、白术、茯苓、甘草功用:疏肝解郁,养血健脾。
主治:肝郁血虚脾弱证。
三、调和肠胃4、半夏泻心汤组成:半夏、干姜、黄芩、黄连、人参、大枣、甘草功用:寒热平调,消痞散结。
中医方剂学学习笔记
第一单元总论细目一:方剂与治法一、方剂与治法的关系方剂与治法的关系可以概括为“方从法出”。
二、常用治法1.汗法汗法主要适用于外感六淫之邪所致的表证。
2.和法通过和解或调和以祛邪愈病的一种治疗方法。
和法主要有和解少阳、透达膜原、调和肝脾、疏肝和胃、分消上下、调和肠胃、表里双解等。
3.下法适用于胃肠有实邪阻结,大便不通,或泄泻不爽,以及瘀血、结痰、积水肿胀等证。
4.消法通过消食导滞,软坚散结使体内气、血、痰、水、食、虫等积聚而成的有形实结缓消渐散的一种治疗方法。
5.吐法极易损伤胃气,所以非实邪壅塞且病势急剧者不宜使用。
体虚、新产和孕妇,即使有实邪壅塞,亦须慎用。
6.清法适用于火热或热毒在里所致的各种病证。
7.温法通过温里、祛寒、回阳等治疗各种寒证的方法。
8.补法补法一般是在气、血、阴、阳不足且无邪实的情况下使用的,以免闭门留寇,但扶正又可祛邪。
细目二:方剂的组成与变化一、方剂的基本结构方剂的一般结构,大体分为君、臣、佐、使四个部分。
1.君药针对主病或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
注:每一方中必须有君药。
君药的药味较少,其用量相应要大。
2.臣药有两种意义。
(1)辅助君药加强对主病或主证的治疗作用的药物。
(2)针对主要兼病或兼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
3.佐药有三种意义。
(1)佐助药:配合君、臣药以加强治疗作用,或直接治疗次要兼证,或针对某一症状发挥治疗作用的药物。
(2)佐制药:用以消除或减弱君、臣药的毒性,或制约君、臣药峻烈之性的药物。
(3)反佐药:病重邪甚时,为防止拒药,配用的与君药性质相反而又能在治疗中起相成作用的药物。
4.使药有两种意义。
(1)引经药:用以引领方中诸药至病所或特定部位的药物。
(2)调和药:用以调和方中诸药的药物。
二、方剂的变化形式1.药味加减的变化指通过调整方剂的组成药物,以适应病情变化和治疗需要的方法,习称“随证加减”。
运用前提:主证不变,君药不变。
变化方法:增加或减少方剂组成中的次要药物(只是臣、佐、使药的适当调整)。
方剂学笔记总结
注:本文根据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方剂学)、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本科教材(方剂学)及本人课堂笔记综合整理而成,有助于中药类(士、师)、中医执业(助理)医师、中医中药类研究生考试等多门学科复习使用。
方剂学笔记总结第一章解表剂1、麻黄汤: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外感风寒表实证。
2、桂枝汤:解肌发表,调和营卫。
外感风寒表虚证。
3、小青龙汤:解表散寒,温肺化饮。
外寒里饮证。
4、九味羌活汤:发汗祛湿,兼清里热。
外感风寒湿邪,内有蕴热证。
川芎治少阳厥阴头痛,细辛少阴,白芷阳明。
分经论治。
5、银翘散:辛凉透表,清热解毒。
温病初起。
荆芥穗、淡豆豉去幸存用。
6、桑菊饮: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7、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辛凉疏表,清肺平喘。
外感风邪,邪热壅肺证。
石膏倍于麻黄。
8、败毒散:散寒祛湿,益气解表。
气虚,外感风寒湿表证。
憎寒壮热。
生痰之源-茯苓,贮痰之器-前胡,气顺痰消-桔梗+枳壳。
人参亦属佐药,一助正气鼓邪外出,并寓防邪复入;二则令全方散中有补,不致耗伤真元。
喻嘉言用本方治疗外邪陷里而成之痢疾,逆流挽舟。
9、再造散:助阳益气,散寒解表。
阳气虚弱,外感风寒。
黄芪、人参为君药。
煨生姜温胃,大枣滋脾,合以升腾脾胃生发之气,调和营卫而助汗出,是佐使之品。
10、加减葳蕤汤:素体阴虚,外感风热证。
薄荷辛凉,归肝肺经,“为温病宜汗解者之要药”,用以疏散风热,清利咽喉,和葳蕤共为君药。
11、加味香苏散:发汗解表,理气解郁。
外感风寒,兼有气滞证。
不仅四时感冒者可服,妇女经期感冒风寒者亦可服。
12、正柴胡饮:(柴胡、陈皮、防风、白芍、甘草、生姜)解表散寒。
外感风寒轻证。
本方常用于感冒、流行性感冒、疟疾初起及妇女经期、妊娠、产后感冒等外感风寒而气血不虚者。
13、升麻葛根汤:(升麻、赤芍、炙甘草、葛根)解肌透疹。
麻疹初起。
赤芍清热凉血之中兼能活血,解血络热毒。
14、柴葛解肌汤:解肌清热。
外感风寒,郁而化热证。
方剂学重点笔记
第一章解表剂方名功效主治及病机辨证要点及用法方歌麻黄汤发汗解表宣肺平喘主治:外感风寒表实证病机:风寒束表,营卫郁滞,肺失宣降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而喘,舌苔薄白,脉浮紧用法:先煮麻黄。
“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麻黄汤中臣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恶寒发热头身痛,无汗而喘服之宜。
方义:麻杏,一宣一降,宣肺平喘。
麻桂相须,辛温发汗常用。
炙甘草,调后药性,缓峻以防伤正。
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或鼻鸣干呕,方义:生姜,散表邪,和胃止呕;姜枣相配,苔白不渴,脉浮缓或浮弱补脾和胃,调和营卫。
主治:外感风寒表虚用法:适寒温,啜热粥,“温覆令炙甘草调和药性,合桂枝“辛甘化阳”,合桂枝汤解肌发表调和营卫及营卫不和证病机:外感风寒,卫一时许,遍身絷絷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离”。
示胃气已芍药“酸甘化阴”,意在“扶正祛邪”。
全方发中有补,散中有收,邪正兼顾,阴阳并强营弱,营卫不调,和,津液得通,营卫已和调。
“仲景群方之冠,滋阴和阳,调和营卫,肺胃失和亦适用病后、产后、体弱表现的营解肌发汗之总方”卫不和加减:“项背强几几”加用葛根小青龙汤解表散寒温肺化饮主治:外寒里饮证病机:风寒外束肌表,寒饮迫肺外溢,肺失宣降,兼阳弱津乏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喘咳,痰多而稀,胸痞,或干呕,或痰饮喘咳,不得平卧,或身体疼重,头面四肢浮肿,舌苔白滑,脉浮配伍特点:散收同用,散中寓收,祛邪护正麻黄桂姜芍药甘,细辛半夏五味子方义:干姜细辛、五味子,温肺化饮;小青龙汤治寒饮,风寒咳嗽皆可医,大青龙汤:发汗解表,清热除烦(表寒里热)。
九味羌活汤发汗祛湿兼清里热主治:外感风寒湿邪,内有蕴热病机:外感风寒湿邪,邪束肌表,滞于经络,阳郁蕴热恶寒发热,肌表无汗,头痛项强,肢体酸楚疼痛,口苦微渴,苔白或微黄,脉浮(表寒里热)配伍特点:分经论治九味羌活用防风,细辛苍芷与川芎,黄芩生地同甘草,祛风散寒能清热方义:羌活-太阳经;苍术-太阴经;细辛-少阴经;白芷-阳明经;川芎-少阳经、厥阴经加味香苏散发汗解表四时感冒;妇女经期感冒风寒头痛项强,鼻塞流涕,身体疼痛,发热恶寒或恶风,无汗,舌苔薄白,脉浮加味香苏陈草煎,荆防艽芎生姜蔓;-1-第二节辛凉解表桑菊饮疏风清热宣肺止咳主治:风温初起,表热轻证病机:肺经风热,肺卫失宣但咳,身热不甚,口微渴者配伍特点:1.辛凉轻剂桑菊饮中杏桔翘,芦根甘草薄荷饶;清疏肺卫轻宣剂,风温咳嗽服之消发热,微恶风寒,无汗或有汗不畅,银翘散主上焦疴,竹叶荆牛豉薄荷,主治:温病初起头痛口渴,咳嗽咽痛,舌尖红,苔甘桔芦根凉解法,辛凉平剂效果好银翘散辛凉透表清热解毒病机:外感温热毒邪,卫表郁闭,肺失清肃薄白或薄黄,脉浮数配伍特点:方义:荆芥穗、淡豆豉微温,“去性取用”;桔梗开宣肺气而止咳利咽1.“治上焦如羽,非轻莫举”2.辛凉平剂麻杏辛凉疏表石甘汤清肺平喘主治:肺热壅盛证病机:肺热壅盛,无以宣泄身热不解,有汗或无汗,咳逆气急,甚则鼻煽,口渴,喘咳,舌苔薄白或黄,脉浮而数配伍特点:1.石膏:麻黄2:12.伤寒麻杏甘石汤,汗出而喘法度良;辛凉疏泄能清肺,定喘除烦效力彰方义:麻黄,先煮,宣肺气以散里热,“火郁发之”麻黄得石膏,宣肺平喘而不助热;辛凉重剂石膏得麻黄,清解肺热而不凉遏柴葛解肌汤辛凉解肌清泄里热主治:外感风寒,郁而化热证。
中医方剂学——精华笔记
中医方剂学——精华笔记1.小青龙汤组成中含有:麻黄、细辛、半夏、干姜。
2.大青龙汤组成中含有:麻黄、桂枝、石膏、杏仁。
3.麻黄汤的主治病证是: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而喘,舌苔白,脉浮紧。
4.桂枝汤的主治病证是:发热汗出,恶风,鼻鸣干呕,舌苔薄白,脉浮缓。
5.桑菊饮的功效是: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6.银翘散的功效是:清热解毒,辛凉透表。
7.败毒散和再造散组成中均含有:人参、甘草。
8.小青龙汤和再造散组成中均含有:麻黄、细辛。
9.热结旁流,下利清水色纯青,腹痛拒按,口干舌燥,脉滑实,治当选用:大承气汤。
10.阳明热结阴伤,便秘,小便数多,扶阳脉浮而涩。
治当选用:麻子仁丸。
11.黄龙汤的功效是:攻下热结,益气养血。
12.济川煎的功效是:温润通便。
13.增液承气汤的功效是:滋阴增液,通便泄热。
14.大黄附子汤主治:腹痛便秘,胁下偏痛,发热,手足厥逆,脉弦紧者。
15.济川煎主治:便秘,小便清长,腰膝酸软,头晕目眩,舌淡脉虚者。
16.麻子仁丸组成中含有:小承气汤。
17.黄龙汤组成中含有:大承气汤。
18.脾阳不足,久痢赤白,脐腹冷痛,四肢不温,脉沉弦者。
治宜选用:温脾汤。
19.脾约证,见大便燥结难解,小便数多,苔黄少津,脉浮涩。
治宜选用:麻子仁丸。
20.寒积便秘,腹痛,胁下偏痛,发热,四肢厥逆,苔白,脉弦紧者。
治宜选用:大黄附子汤。
21.黑逍遥散组成中含有:柴胡、白芍、地黄、甘草。
22.四逆散组成中含有:柴胡、白芍、枳实、甘草。
23.纳谷不香,腹中雷鸣下利,心下痞硬而满,干呕而烦。
治宜选用:甘草泻心汤。
24.外感初起,身热头痛,恶寒无汗,腹痛下利,舌苔薄白,脉浮弱。
治宜选用:人参败毒散。
25.小柴胡汤的主要功用是:和解少阳。
26.逍遥散主要功用是:调和肝脾气血。
27.主治病证以痞、呕、利三症并见为特点的方剂是:半夏泻心汤。
28.主治病证中以寒热往来,伴有口苦而呕,咽干目眩等症为特点的方剂是:小柴胡汤。
29.逍遥散中使用薄荷的主要意义是:疏肝调达。
中医方剂学笔记完美版
中医方剂学笔记分享收藏第一章解表剂概说一、概念:凡以解表药为主组成,具有发汗、解肌、透疹等作用,用以治疗表证的方剂,统称解表剂。
二、立法依据:解表剂是根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其在皮者,汗而发之”、“因其轻而扬之”的原则立法,属八法中的“汗法”。
三、功用:解表剂总的功效是:发汗、解肌透疹、消痈。
四、适应范围:主要用治表证,凡风寒所伤或温病初起,以及麻疹、疮疡、水肿、痢疾等病初期,见有恶寒、发热、头痛、身痛、苔薄白、脉浮等表证者,均可用解表剂治疗。
1、小儿麻疹:麻疹以透为顺,本法具有辛散发表作用,可使疹毒由肌表向外透达。
2、痈疮肿毒:初期病位在表,且多见恶寒、发热等表证,使用本法可促进痈肿消散。
3、水肿:初起而见有发热、脉浮等表证者,多为风湿之邪束于肌表,肺失宣降,通调水道功能失调,水液留于肌肤而为水肿。
本法发汗解表,宣通肺气,使在表之邪随汗而解。
表证病性有寒热之别,患者体质有强弱之异,故分为:辛温解表、辛凉解表、扶正解表三类。
六、注意事项:1、解表剂多为辛散轻扬之品,不宜久煎,否则药性耗散,解表作用减弱。
2、解表剂宜温服,服后可饮适量热水,并宜加衣盖被以助取汗,但以遍身微似有汗为佳,若汗出不彻,则病邪不解;汗出太过,又可耗伤津液,甚至造成亡阳危候。
3、要因时因地因人制宜。
南方地带或夏季气候炎热,人体腠理疏松,易出汗,故使用解表剂,用量不宜过重,亦不宜用较峻烈的发汗剂;北方或冬季较寒冷,使用本类方剂,用量宜重,并选用发汗力较强的方剂,以免汗出不彻。
4、若表邪未解,而又见里证者,一般原则应先解表后治里;表里并重者,则应表里双解。
若外邪已入里化热或麻疹已透,疮疡已溃,虚证水肿,吐泻失水等,不宜使用本类方剂。
5、本类方剂,一般宜饭后服用,服后禁食生冷、油腻之品,以免影响药物的吸收。
第一节辛温解表麻黄汤《伤寒论》方歌麻黄汤中臣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发汗解表宣肺气,伤寒表实无汗宜。
组成麻黄桂枝杏仁甘草功用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方剂学笔记(1)
2.1寒下
大承气汤
《伤寒论》
峻下热结
阳明腑实证; 热结旁流证; 里实热证而见热厥、痉病、发狂者
数日不大便,脘腹胀满疼痛,苔黄厚干或焦黑燥裂,脉沉数有力
大黄、枳实、厚朴、芒硝
大承气汤用芒硝,大黄枳实厚朴饶,去硝名曰小承气,调胃承气硝黄草
2.2温下
温脾汤
《备急千金》
攻下冷积,温补脾阳
阳虚冷结证
四逆散里用柴胡,芍药枳实甘草须,此是阳郁成厥逆,疏肝理脾奏效奇
逍遥散
《和剂局方》
疏肝解郁,养血健脾
肝郁血虚脾弱证
两胁作痛,头痛目眩,口燥咽干,神疲食少,或往来寒热,或月经不调,乳房胀痛,脉弦而虚
柴胡、当归、白芍、白术、茯苓、炙甘草、生姜、薄荷
逍遥散用归芍柴,苓术甘草姜薄偕,疏肝养血兼理脾,丹栀加入热能排
1.解表剂
1.1辛温表
麻黄汤
《伤寒论》
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外感风寒表实证
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而喘,舌苔薄白,脉浮紧
麻黄、桂枝、杏仁、甘草
麻黄汤中用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发热恶寒头项痛,喘而无汗服之宜
桂枝汤
《伤寒论》
解肌发表,调和营卫
外感风寒表虚证
恶风发热,汗出头痛,鼻鸣干呕,苔白不渴,脉浮缓或浮弱
大头瘟
恶寒发热,头面红肿焮痛,目不能开,咽喉不利,舌燥口渴,舌红苔白兼黄,脉浮数有力
黄芩、黄连、人参、橘红、生甘草、鼠黏子、玄参、柴胡、桔梗、连翘、板蓝根、马勃、白僵蚕、升麻
普济消毒芩连鼠,玄参甘桔蓝根侣,升柴马勃连翘陈,僵蚕薄荷为末咀,或加人参及大黄,大头天行力能御
仙方活命饮
《校注妇人》
清热解毒,消肿溃坚,活血止痛
《温病条辨》
经典中医中药方剂学笔记
经典中医中药方剂学笔记00绪论绪言1、方剂学是研究治法与方剂配伍规律及其临床运用的一门学科。
2、方剂是在辩证审因、决定治法之后,选择适宜的药物,按照组方原则,酌定用量、用法及剂型,妥善配伍而成的药物组合体。
3、最早记载方剂的医书是《五十二病方》。
4、《黄帝内经》载方13首。
5、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创造性的融理法方药于一体。
共收载方剂314首。
“方书之祖”6、晋唐时期,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唐代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前者载方5300余首,后者载方2000余首。
王焘《外台秘要》,载方6000余首,是研究唐以前方剂的重要文献。
7、宋代,翰林医官院组织编著《太平圣惠方》,载方16834首。
其后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是宋代官府药局的成药配方范本,初载方297首,后增补到788首,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由政府编制的成药要典。
钱乙《小儿药证直诀》,陈言《三因极一病证方论》,陈自明《妇人大全良方》,严用和《济生方》。
8、金元时期。
9、明清时期,明•朱橚《普济方》,载方61739首,是我国现存最大的一部方书。
10、方论方面,金•成无己《伤寒明理论•药方论》是首次依据君臣佐使剖析组方原理的专著。
其后又有明吴昆的《医方考》,清汪昂的《医方集解》。
方剂与治法常用治法:汗和下消吐清温补。
汗法:通过开泄腠理,促进发汗,使外感六淫之邪由肌表随汗而解的一种治法。
汗法不仅能发汗,尚能祛邪于外,透邪于表,畅通其血,调和营卫。
“其在皮者,汗而发之”,“因其轻而扬之”吐法:通过引起呕吐,使停留于咽喉、胸膈、胃脘等部位的痰涎、宿食或毒物从口排出的治法。
“其高者,因而越之”下法:通过荡涤肠胃,泻下大便或积水,使停留于肠胃的宿食、燥屎、痰结等从下而出的治法。
“其下者,引而竭之”和法:通过和解或调和作用,以达到消除病邪的治法。
“伤寒邪气在表者,必渍形以为汗;邪气在里者,必荡涤以为利。
其于不外不内,半表半里,既非发汗之所宜,又非吐下之所对,是当和解则可矣。
方剂学-笔记完美版
方剂学笔记完美版第一单元概述细目一方剂与治法要点一方剂与治法的关系:在辨证的基础上确定治法;在治法的指导下选用适宜的药物组成方剂。
治法是组方的依据,方剂是治法的体现。
方剂的功用、主治必须与治法相一致。
“方从法出,法随证立,以法统方,方即是法”要点二常用治法:清·程钟龄《医学心悟》“八法”:汗、吐、下、和、温、清、消、补1.汗法:【解表剂】通过发汗解表、开泄腠理、宣发肺气等作用,使外感六淫之邪由肌表随汗而解的一种治疗方法。
适用于外感风寒或风热表证,麻疹初起疹出不透,水肿腰以上肿甚,以及疮疡、痢疾、咳嗽、疟疾而有寒热表证者。
2.吐法:通过催吐的方法,使体内有形之邪随吐而出的一种治疗方法。
适用于痰涎、宿食或毒物停留在咽喉、胸膈、胃脘,急需去除的病证。
3.下法:【泻下剂】-骏下通过荡涤肠胃、通泻二便,以祛除体内有形实邪的一种治疗方法。
适用于实邪阻结、大便不通、或泄泻不爽,以及淤血、结痰、积水肿胀等证。
4.和法:【和解剂】通过和解与调和的方法,使半表半里之邪或脏腑、阴阳、表里失和之证得以解除。
5.温法:【温里剂】通过温中散寒、回阳通脉等作用,使在里之寒邪得以消散的一种治疗方法。
适用于中焦虚寒,寒饮内停、阳气衰微,以及寒凝经脉等里寒证。
6.清法:【清热剂】通过清热、泻火、凉血等作用,使在里之热邪得以解除。
适用于热在气分、热在营血、热在脏腑,以及虚热证等里热证。
7.消法:-缓消通过消食导滞、行气活血、化痰利水以及驱虫等方法,使气、血、痰、食、水、虫等所结成的有形之邪渐消缓散。
适用于饮食停滞、气滞血瘀、癥瘕积聚、水湿内停、痰饮不化、疳积虫积以及疮疡痈肿等病证。
8.补法:【补益剂】通过补益人体气血阴阳的不足,恢复人体正气,治疗各类虚弱证候的一种治疗方法。
适用于各种虚证,如气虚、血虚、阴虚、阳虚,以及五脏虚损等。
*细目二方剂的组成与变化要点一方剂配伍的目的:配伍的总体目的不外增效、减毒两个方面。
一是增强原有药物的作用,调和偏性。
最全的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笔记
1.麻黄:辛、微苦,温。
归肺、膀胱经·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2.桂枝:辛、甘,温。
归心、肺、膀胱经·发汗解肌,温经通脉,助阳化气。
3.紫苏:辛,温。
归肺、脾经·解表散寒,行气宽中,解鱼蟹毒。
4.生姜:解表散寒,温中止呕,温肺止咳,解毒·风寒感冒,脾胃寒凝胃寒呕吐,肺寒咳嗽。
能解生半夏、生南星和鱼蟹之毒。
5.香薷:发汗解表,化湿和中,利水消肿·风寒感冒;夏季暑湿、形寒饮冷伤及中焦的吐泻症;水肿脚气。
6.荆芥:辛,微温。
归肺、肝经·祛风解表,透疹消疮,止血。
7.防风:辛、甘,微温。
归膀胱、肝、脾经·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
8.羌活:辛、苦,温。
归膀胱、肾经·解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
9.白芷:辛,温。
归肺、胃、大肠经·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鼻窍,燥湿止带,消肿排脓。
10.细辛: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窍,温肺化饮·风寒感冒;头痛,牙痛,风湿痹痛;鼻渊;肺寒咳喘。
11.藁本:祛风散寒,除湿止痛·风寒感冒,巅顶头痛;风寒湿痹。
12.苍耳子:发散风寒,通鼻窍,祛风湿,止痛·风寒感冒;鼻渊头痛;风湿痹痛。
13.辛夷:发散风寒,通鼻窍:风寒感冒;头痛鼻塞:为鼻渊要药。
1.薄荷:辛,凉。
归肺、肝经·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行气2.牛蒡子:辛、苦,寒。
归肺、胃经·疏散风热,宣肺祛痰,利咽透疹,解毒散肿。
3.蝉蜕:甘,寒。
归肺、肝经·疏散风热,利咽开音,透疹,明目退翳,息风止痉。
4.桑叶:甘、苦,寒。
归肺、肝经·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平抑肝阳,清肝明目。
5.菊花:辛、甘、苦,微寒。
归肺、肝经·疏散风热,平抑肝阳,清肝明目,清热解毒。
6.蔓荆子:疏散风热,清利头目·风热感冒,头昏头痛;风热上扰的目赤肿痛,耳鸣耳聋。
7.柴胡:苦、辛,微寒。
中医方剂学笔记
中医方剂学笔记中医方剂学,这门学问可真是博大精深,就像一个神秘而又充满魅力的宝库,让我越探索越着迷。
记得刚开始接触中医方剂学的时候,我满脑子都是问号,那些拗口的方剂名称,复杂的药材组合,还有各种奇妙的功效,都让我感觉像是在看一部奇幻小说。
但随着学习的深入,我逐渐发现,每一个方剂都像是一个精心编排的故事,有着独特的情节和角色。
就拿“麻黄汤”来说吧,它由麻黄、桂枝、杏仁、甘草这四味药组成。
一开始,我只是机械地记住了这些药材和它们的用量,根本不明白为什么要这样搭配。
后来,老师给我们详细讲解了其中的奥秘。
原来,麻黄就像是一个勇猛的将军,能够发汗解表,驱散风寒之邪;桂枝则是将军的得力助手,助麻黄发汗解表,又能温通经脉;杏仁呢,像是一个后勤保障官,负责降肺气、平喘咳,让肺气能够顺畅地运行;而甘草就是那个调和诸药的和事佬,让整个方剂更加和谐有序。
有一次,我自己不小心着凉感冒了,头痛、发热、无汗,浑身都难受得不行。
这时候,我就想到了麻黄汤。
但是又不敢轻易尝试,毕竟是药三分毒嘛。
于是,我赶紧跑去请教老师。
老师仔细地询问了我的症状,又给我把了脉,然后说:“你这情况,可以用麻黄汤,不过剂量要稍微调整一下。
”我按照老师说的去抓了药,回家熬好后,小心翼翼地喝了一碗。
那味道,可真不好受,又苦又涩。
但是为了能快点好起来,我还是一咬牙咽了下去。
喝完之后,我就躺在床上,等着药效发挥。
没过多久,就感觉身上开始发热,慢慢地出了一身汗。
那种汗出透的感觉,就像是把身体里的邪气都给赶了出去,整个人一下子轻松了许多。
睡了一觉之后,头痛也减轻了,体温也降了下来。
我当时就忍不住感叹,这中医方剂学真是太神奇了!再说说“逍遥散”,这可是一个能让人心情愉悦的方剂。
柴胡疏肝解郁,白芍养血柔肝,当归养血和血,白术、茯苓、甘草健脾益气,薄荷疏散郁遏之气。
想象一下,柴胡就像是一阵春风,吹散了肝气郁结的阴霾;白芍和当归就像温柔的阳光,滋养着肝脏;白术、茯苓和甘草就像肥沃的土壤,为肝脏提供充足的营养;薄荷则是那一缕清新的空气,让人神清气爽。
中医常识-方剂学习笔记
我学习了中医常识-方剂,收获颇丰。
感觉在专业上及常识上均有明显提高,特意整理笔记20个知识点如下:
1 . 方剂中针对兼病或兼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是臣药。
2. 组方原则:君,臣,佐,使。
3. 君药的涵义正确的说法为:针对主病或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
4. 一个方剂中必不可少的药物为君药。
5. 方剂组成的目的是综合多药效。
6. 临床使用最广的中药剂型是汤剂。
7. 剂量准确,药效迅速,给药方便,能进行穴位注射的是注射剂的特点。
8. 片剂的特点是剂量准确,质量稳定,携带及服用方便。
9. 可掩盖药物的不适气味,适宜于儿童服用的是糖浆剂。
10. 既具有丸剂、片剂的剂量准确,质量稳定,贮存及携带方便的特点,也具有汤剂作用迅速的特点的是颗粒剂。
11. 具有宣肺散寒,止咳祛痰功效的中成药是杏苏止咳颗粒。
12. 双黄连口服液的功效是疏风解表,清热解毒。
13. 逍遥丸的功效是疏肝解郁,养血健脾。
14. 患者,女,47岁,时有两胁作痛,头痛目眩,口燥咽干,神疲食少,月经不调,乳房胀痛,舌淡红苔薄白脉弦,根据以上症状判断可予以药物:逍遥丸。
15. 用于中焦虚寒,胃脘凉痛,受寒痛甚的中成药是藿香正气口服液。
16. 属于补气剂的是:四君子丸,参苓白术颗粒,补中益气丸,玉屏风颗粒。
17. 可用于肾虚所致的小便频数、夜间遗尿的是缩泉胶囊。
18. 多用于治疗心火偏亢,夜寐不安,口舌生疮的中成药是:交泰丸。
19. 小青龙合剂的功效是:解表化饮,止咳平喘。
20. 复方丹参片多用于胸中憋闷,心绞痛。
方剂学笔记-整理
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默默不欲饮食,舌苔薄白,脉弦
柴胡、黄芩、人参、半夏、炙甘草、生姜、大枣
小柴胡汤和解功,半夏人参甘草从更加黄芩生姜枣,少阳为病此为宗
★大柴胡汤
《金匮要略》
和解少阳,内泻热结
少阳阳明合病
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呕不止郁郁微烦心下满痛,便秘或下利舌苔黄脉弦数有力
紫苏叶葛根人参半夏前胡茯苓木香枳壳
桔梗炙甘草生姜大枣
参苏饮内用陈皮,枳壳前胡半夏齐干葛木香甘桔茯,气虚外感最相宜
▲麻黄附子细辛汤
《伤寒论》
助阳解表
少阳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
少阳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
麻黄附子细辛
麻黄附子细辛汤,助阳解表代表方阳虚外感风寒证,寒重热轻脉沉良
★加减葳蕤汤
《通俗伤寒论》
★九味羌活汤
《此事难知》
发汗祛湿,兼清里热
外感风寒湿邪,兼有里热证
恶寒发热头痛无汗肢体酸楚疼痛口苦微渴
羌活、防风、苍术、细辛、川芎、白芷、生地、黄芩、甘草
九味羌活防风苍,辛芷芎草芩地黄发汗祛湿兼清热,分经论治变通良
香苏散
《和剂局方》
疏散风寒,理气和中。
外感风寒,气郁不舒证
恶寒身热,头痛无汗,胸脘痞闷,不思饮食,舌薄白脉浮
▲舟车丸
行气逐水
水热内壅,气机阻滞
水肿水胀,口渴,气粗,腹坚,大小便秘,脉沉有力
黑丑甘遂芫花大戟大黄青皮陈皮木香
槟榔轻粉
舟车牵牛及大黄,遂朝芫花槟木香青皮橘皮轻粉入,泻水消胀力量强
▲增液承气汤
滋阴增液
泄热通便
阳明温病,热结阴亏。燥屎不行,下之不通
玄参麦冬生地大黄芒硝
增液承气参地冬,硝黄加入五药供热结阴亏大便秘,壮水行舟便自通
中医方剂学知识点归纳,课堂笔记
第一单元总论(一)方剂与治法1.方剂与治法的关系方从法出,法随证立2.常用治法(1)汗法:汗法是通过开泄腠理、调畅营卫、宣发肺气等作用,使在表的外感六淫之邪随汗而解的一种治法。
汗法不以汗出为目的,主要是通过出汗,使腠理开、营卫和、肺气畅、血脉通,从而能祛邪外出,正气调和。
汗法主要治疗外感六淫之邪所致的表证,凡是腠理闭塞,营卫郁滞的寒热无汗,或腠理疏松,虽有汗但寒热不解的病证,皆可使用汗法治疗。
由于病情有寒热,邪气有兼夹,体质有强弱,故汗法又可分为辛温发汗、辛凉发汗,或与补法、下法、消法等配合使用。
使用汗法要注意:辨清病邪的性质;中病即止,慎勿过量;兼顾兼夹病证;不宜久煎。
(2)吐法吐法是通过涌吐的方法,使停留在咽喉、胸膈、胃脘的痰涎、宿食以及毒物等从口中吐出的一种治法。
适用于中风痰壅,宿食壅阻胃脘,毒物尚在胃中,痰涎壅盛的癫狂、喉痹,以及干霍乱吐泻不得等,属于病位居上,病势急暴,内蓄实邪,体质壮实之证。
使用吐法要注意:因吐法易伤胃气,体虚气弱、妇人新产、孕妇等均应慎用;吐后应调养脾胃。
(3)下法:下法是通过泻下、荡涤、攻逐等作用,使停留于胃肠的宿食、燥屎、冷积、瘀血、结痰、停水等从下窍而出,以祛邪除病的一类治法。
凡邪在肠胃而致大便不通,燥屎内结,或热结旁流,以及停痰留饮、瘀血积水等形症俱实之证,均可使用。
由于病情有寒热,正气有虚实,病邪有兼夹,所以下法又有寒下、温下、润下、逐水、攻补兼施之别,并可与其他治法结合运用。
使用下法要注意:辨清病情之属性;中病即止,顾护正气。
(4)和法:和法是通过和解与调和的方法,使半表半里之邪,或脏腑阴阳,表里失和之证得以解除的一种治法。
和法既能祛除病邪,又能调整脏腑功能,且无明显寒热补泻之偏,性质平和,全面兼顾,适用于邪犯少阳、肝脾不和、肠寒胃热、气血营卫失和等证。
和法的分类较多,其中主要有和解少阳、透达膜原、调和肝脾、疏肝和胃、分消上下、调和肠胃等。
(5)温法:温法是通过温里祛寒的作用,以治疗里寒证的一类治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君臣佐使组方法则
1 君药:
一、方中君药治疗主证(主病)。
二、君药对其他药物起支配作用。
因此,君药的作用,药力一定要大。
药力判定公式:药力=药性+药量+配伍+剂型(用法)。
1.1量小力大者为君
如安宫牛黄丸,功能清热开窍、豁痰解毒,主治邪热内陷心包证。
方中用牛黄与黄连、黄芩各一两清心火;麝香二钱五分开心窍。
药力分析明显看出,一两的牛黄要比各一两的黄芩、黄连药力强。
二钱五分的麝香也比各一两的黄芩、黄连、山栀、郁金药力强。
故此方中应以牛黄为君药,麝香为臣药。
同理,犀角地黄汤中君药也只能是一两的犀角而非八两的生地黄。
1.2量大者为君
如小柴胡汤和解少阳,方中柴胡与黄芩单味药力基本相等,而柴胡用量为八两,黄芩只用三两,故而应当以柴胡透泄少阳之邪为君,黄芩清泄少阳之热为臣。
以此原则作为判定标准,炙甘草汤中的君药应当是一斤的生地黄而非三两的炙甘草。
1.3配伍后药力明显加大者为君
如九味羌活汤中,羌活、防风、苍术各用 15 g,单从单味药力上看,三药并无明显差别。
但羌活一味在方中与散风寒祛湿的细辛、白芷等药的配伍,使其去上焦与肌表风邪之力明显加强,故此方应以羌活为君药。
2 臣药
2.1 辅助君药治疗主证
一、药物都是靠本身的偏性来发挥治疗疾病的作用,尤其是君药表现得更为明显。
但这些偏性又对人
体不利。
因此,必须使用一定的药物来纠正君药的偏性,这是从侧面来辅助君药治疗主证。
例如,逍遥散中取柴胡舒肝解郁、条达肝气为君,但柴胡的偏性是专于疏泄,而易劫肝血,故方中又配伍白芍药养肝血为臣,来纠正柴胡的偏性。
二者相伍针对性地治疗肝郁血虚证。
二、君药在某一方面的功效尚嫌不足,这时就需要臣药来辅助其治疗主证,使君药治疗主证的作用得
以增强,可以理解为“相须为用”。
如麻黄汤中三两麻黄开表发汗为君,但其只能开发腠理而不能调和腠理,故而配入二两桂枝透营达卫,这样一来就能切合病机。
2.2 臣药治疗兼证 (主要兼证)
如痛泻要方主治痛泻,其主要病机是脾虚,故根据君药的定义,当以白术补气健脾燥湿为君。
但同时还应兼顾肝郁病机,故配以敛阴柔肝止痛的白芍药为臣。
小結:君臣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如麻黄汤与麻杏石甘汤二方皆以麻黄为君,但麻黄汤中由于臣药桂枝走表,因此麻黄就走表而发汗驱散风寒;相反麻杏石甘汤中由于臣药杏仁入肺,故君药麻黄入肺而止咳平喘的作用更加明显。
君甘则臣酸,君淡则臣咸。
3 佐药
3.1 协助君药和臣药以加强治疗作用, 称为佐助药
如桑菊饮中之芦根、连翘针对风热咳嗽之兼证,进一步起到佐药的协助作用。
香苏饮中以陈皮为佐,就是协助臣药香附共奏理气和中之效治疗气滞兼证。
3.2 对君、臣药起制约作用, 即通常所说的佐制药
这类方中的君臣药多为峻烈或有毒之品。
如三物备急丸中巴豆辛热峻下,干姜温中散结助巴豆攻逐肠胃冷积,但此二味性峻烈且巴豆辛热有毒,故佐以大黄来监制巴豆辛热之毒。
三药相伍,服后可便通积去,寒消阳复。
因此不能认为佐药都近似调和之品,事实上佐药药力有小有大,相差悬殊。
通过方剂配伍理论的学习,应该树立这样一种观念,即中药是有副作用的,而方剂是可以最大限度地减轻中药的副作用。
3.3 从反面辅助君、臣药起治疗作用
即通常所说的反佐药湿热之证,以大蓟的苦寒药中略佐一二味辛热药能起到相反相成的作用。
例如,芍药汤中用肉桂即是此理。
其它如大蓟的沉降药中略佐一二味升浮药,如济川煎中的升麻以轻宣升阳。
反佐药的另一种含义是病情深重时,恐邪气拒药不纳,而用少许与君药性味相反的药物,较为典型的例证就是白通加猪胆汁汤,其中的猪胆汁即起到反佐作用。
4 使药
4.1 调和、缓和药性
对于大部分方剂来说,方中药物寒热温凉,升降浮沉,药性都各具特点,往往通过使药的配伍,使全方和谐、调和。
故中医多用生姜、大枣和甘草等来调和方中诸药。
4.2 引经药
使药作引经之用时,多为君药在归经方面与所治脏腑病变不相适应时,为了使药物到达病所而加以选用不同的使药。
如普济消毒饮是主治头面红肿灼热疼痛的大头瘟之方剂。
方中所用君药酒炒黄连、黄芩,虽然治上焦热毒,然而要上升头面则较为迟缓,故选用升麻、柴胡升提之品,协助诸药直达头面,此即为引导之使药。
寒气坚,故其味可用以软。
热气软,故其味可用以坚。
风气散,故其味可用以收。
燥气收,故其味可用以散。
土者冲气之所生,冲气则无所不和,故其味可用以缓。
气坚则壮,故苦可以养气。
脉软则和,故咸可以养脉。
骨收则强,故酸可以养骨。
筋散则不挛,故辛可以养筋。
肉缓则不壅,故甘可以养肉。
坚之而后可以软,收之而后可以散。
欲缓则用甘,不欲则弗用,用之不可太过,太过亦病矣。
寒者热之,热者寒之,温者清之,清者温之,散者收之,抑者散之,燥者润之,急者缓之,坚者耎之,脆者坚之,衰者补之,强者泻之,各安其气,必清必静,则病气衰去,归其所宗,此治之大体也。
明代的官修本草《本草品汇精要》,这部著作的药性理论与前人不同之处是四性用“寒、热、温、凉、收、散、缓、坚、软”来描述。
中药四性分为十三个等级:大寒、寒、微寒、大凉、凉、微凉、平、微温、温、大温、微热、热、大热。
药性组方法则:药味为纲,药效为目,依法制方,加减相辅。
1.外圈为五行属性,如“体木用”、“体火用”之类。
2.内圈为对外圈的五行具有补泻作用的五味。
素问:“木位之主,其泻以酸,其补以辛。
”
3.在外圈五边形各角处,应为相临的药味合用后之功效,如辛苦合用可除痞,酸苦合用可除烦等。
“诸药之精”五味五行配属
用水体
甘
苦 辛
酸 苦 咸 辛 甘
咸 用 木 体 用
火 体 土 用 体 用 金 体 化 化 化 化
化 咸
甘 酸 苦 辛 除 除 除
除
除
烦
痞
燥 酸 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