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平面镜成像学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八年级物理上册4.3 平面镜成像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4.3 平面镜成像学案(新版)新人教版,纸上作为,沿着玻璃板在纸上画,代表的位置。
(2)把放在的前面固定,可以看到(3)再拿一支但不蜡烛,在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
这个位置就是的位置。
(这种方法就是我们物理学中常用的等效替换法。
本例中将看得到摸不到的物体用实物表示出来。
)(4)改变点燃蜡烛的位置,再重复上面的操作,记下每次实验中蜡烛和像的位置,并比较蜡烛和像的大小。
次数物到平面镜的距离/cm像到平面镜的距离/cm像距与物距的关系12(5)把蜡烛和玻璃板移开,用直线把连起来,用刻度尺测量它们到的距离,再用量角器量一下这条线与的夹角。
结论: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______,像和物的连线跟平面镜______(“垂直”或“平行”)。
平面镜成像规律也可以表述为:通过以上的实验可以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①像与物的大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___________。
③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思考:1、做该实验时,我们为什么选用透明的玻璃而不选用不透明的平面镜?2、两段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物与像的_______________关系;3、玻璃板为什么要和纸垂直?。
4像和物完全重合说明:二平面镜成虚像1、在上面的实验中,平面镜后面并没有,但是,我们却看到。
这是为什么?2、分析:如图所示,点光源S向,一部分射向,经平面镜,。
由于有光沿的经验,人会感觉这些光好像是从发出的。
S’就是S。
3、由于平面镜后,进入眼睛,所以把S’叫4、结论: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三平面镜的应用1、平面镜的使用,古代人们就用。
现代生活我们。
如:图4、3-4是演员。
2、平面镜在的应用。
医生用来,早期军事上的组成的。
3、如果把排列起来,就可以把汇聚,从而利用。
这就是的原理4、平面镜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有① ② 等其作用是① ② 自主检测身高1、7m的人站在高1m的竖直平面镜前3m处,他在镜中的像是______m,像和他相距_________m,若他向平面镜移1m,则他和像的距离是_________m。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4.3平面镜成像 学案
第3节平面镜成像一、课前提问提出一些问题思考:①在照镜时,你的像在平面镜中的什么位置?②像的大小怎样?③你的位置改变时,像怎样变?二、新课内容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提出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如图2所示,在桌面上竖立一块玻璃板,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方在玻璃板前,可以看到玻璃板后面出现像,另外拿一支相同的蜡烛点燃后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与像完全重合,记下两支蜡烛的位置,移开玻璃板,连接两支蜡烛位置,量出到玻璃板的距离。
●分析和论证(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平面镜成像的原理3.虚像与实像的区别·S图34.平面镜的应用及现象的解释(1)图4,5所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图6,7所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物到平面镜的距离/cm 像到平面镜的距离/cm 像与物大小比较第一次第二次实像虚像123相同点图1图2凸面镜和凹面镜除了平面镜外,生活中我们也常见到凸面镜和凹面镜,如图8所示的“哈哈镜”。
除此之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等。
(1)如图9所示,凸面镜使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如图10所示,凹面镜使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成像特点:如图11所示,凹面镜成________________像,凸面镜成________________像。
4.3平面镜成像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 "像与物的位置关系,物像距离相等,成像虚实性判断。":引导学生思考物像位置的判断和成像虚实的理解。
- "生活中的镜像现象,你能找到多少?":激发学生观察生活中的镜像现象,培养学以致用的能力。
八、课堂小结,当堂检测
课堂小结:
1.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平面镜成像的基本原理和概念。
2. 总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如像与物的大小关系、成像的虚实性等。
提出问题,检查学生对旧知的掌握情况,为平面镜成像新课学习打下基础。
(三)新课呈现(预计用时:25分钟)
知识讲解:
清晰、准确地讲解平面镜成像的基本原理和概念,结合实例帮助学生理解。
突出平面镜成像的重点,强调成像特点和原理,通过对比、归纳等方法帮助学生加深记忆。
互动探究:
设计小组讨论环节,让学生围绕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2. 过程与方法:
- 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环节,培养科学探究的能力。
- 学生能够运用逻辑推理、归纳总结等方法,加深对平面镜成像知识的理解。
- 学生在小组讨论和实践活动中有助于培养合作、交流、评估等技能。
3. 情感态度价值观:
- 学生通过学习平面镜成像,增强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和好奇心。
- 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增强自信心和自我成就感。
教师备课:
4.3平面镜成像教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20201122212019)
4.3平面镜成像线垂直于镜面。
提问:1为什么用玻璃板而不用平面镜?2、玻璃板为什么要与桌面垂直?3、玻璃板厚度为什么要薄?(防止玻璃板前后两个面反射成两个不重合的像)4、为什么准备两只完全一样的蜡烛?5、至少要进行几次实验?(3次)为什么?6、怎样使像更清晰,更易于观察?(成像一侧贴黑色纸)7、本实验中物是谁?蜡烛点燃所起的作用是什么?、虚像在上面的实验中,平面镜后面并没有点燃的蜡烛,但是我们却能看到平面镜后面好像有蜡烛, 这是为什么呢?结论:S'就是S在平面镜中的像。
由于进入眼睛的光线并非真正来自平面镜后的S',所以S'叫作虚像。
么办?10.若无论怎么移动都找不到,为什么?知识运用课堂活动虚像:是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光屏接不到。
实像:实际光线会聚而成,光屏能接到。
三、作图1 、对称法2、利用光的反射定律四、平面镜应用举例:练功房里的镜子;牙医用的平面镜;潜望镜等作用:改变光的传播方向;成像五、凸面镜和凹面镜凸面镜:发散作用凹面镜:会聚作用列举它们的各自应用:凸面镜(车辆的观后镜、街角拐弯处的反光镜等),凹面镜(太阳灶、手电筒反光装置、哈哈镜、天文望远镜、内窥镜等)哈哈镜不是凹面镜天文望远镜应数全叫反射式基础训练1、下列现象中,属于平面镜成像的是()A.阳光下,地面上有物体的影子B.人在平面镜里看到了自己的像C.平静的水面能映出岸上景物的倒影D•“水中月,镜中花”好看拿不到。
《第四章 第3节 平面镜成像》学历案-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3节平面镜成像》学历案(第一课时)一、学习主题本节课的学习主题是“平面镜成像”。
我们将通过实验和理论学习,理解平面镜的基本性质和成像原理,掌握平面镜成像的基本规律,为后续学习光学知识打下基础。
二、学习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平面镜的基本性质和成像原理,掌握平面镜成像的基本规律,能够解释日常生活中的平面镜成像现象。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观察和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科学探究的精神,提高学生对光学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三、评价任务1. 知识理解评价:通过课堂提问和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对平面镜基本性质和成像原理的理解程度。
2. 实验操作评价:通过学生的实验操作过程和结果,评价学生掌握平面镜成像基本规律的程度。
3. 作业与检测评价:通过课后作业和检测,评价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掌握情况和运用能力。
四、学习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平面镜成像现象,引导学生思考平面镜的成像原理和规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学习:首先,教师通过讲解和演示,让学生了解平面镜的基本性质和成像原理。
其次,学生进行实验操作,观察并记录平面镜成像的现象和规律。
最后,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实验结果和心得体会。
3. 巩固练习:教师通过课堂提问和小组讨论的方式,巩固学生对平面镜成像基本规律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举例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平面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五、检测与作业1. 课堂检测:教师通过课堂小测验的方式,检测学生对平面镜成像基本规律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让学生用所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平面镜成像现象等。
六、学后反思学生在完成本节课的学习后,应该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
首先,学生应该总结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和收获,包括对平面镜基本性质和成像原理的理解程度、实验操作的掌握情况等。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4.3平面镜成像导学案
第三节平面镜成像学习目标:1.理解平面镜成像的规律,会通过实验验证平面镜成像;2.能正确选用实验器材并说出器材的作用,通过观察现象能描述平面镜成像的特点;3.能在具体情境中识别物、像、平面镜,通过观察、实验和光的反射作图,理解虛像的成因;4.能运用平面镜成像特点解释相关的现象。
中心任务:平面镜成像特点以及实验探究过程,会利用平面镜成像作图设问导读一平面镜成像特点平面镜成虚像1、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步骤:(1)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上铺一张纸,纸上竖立一块玻璃板作为平面镜。
沿着玻璃板在纸上画一条直线,代表平面镜的位置。
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前面,再拿另外一支完全相同但未点燃的蜡烛,竖立着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跟前面那支蜡烛的像完全重合。
在纸上记录下两支蜡烛的位置。
(2)改变点燃的蜡烛的位置,重做实验。
(3)用直线把每次实验中两支蜡烛在纸上的位置连起来,并用刻度尺分别测量出它们到玻璃板的距离。
(4)在成像的位置放置一个光屏,观察光屏上是否会成像。
实验分析:(1)、为使像更为清晰,实验最好在(亮或暗)的环境中进行;(2)本实验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好处是什么?(2)实验应选用较(薄或厚)的玻璃板,从而使玻璃板前后表面各自成的像重叠得更好,便于准确确定像的位置;(3)玻璃板必须与桌面放置,否则未点燃的蜡烛在桌面上移动时会发生什么现象?(4)在本实验中有两个替换: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用未点燃蜡烛代替点燃蜡烛的像来确定像的位置,都是应用了等效替代法。
(5)本实验多次测量的目的是什么?实像虚像成因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由实际光线(反射光线或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实例小孔成像平面镜成像承接可以用光屏承接,底片可感光不能用光屏承接,底片不可感光人眼是否能看到人眼能看到人眼能看到像的特点倒立正立画法用实线画用虚线画(6)最后一个步骤在光屏上能否成像?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实验结论:你能总结平面镜成像特点吗?2、什么是实像、什么是虚像?3、平面镜为什么会成虚像?请你补全下面的作图,并加以解释。
4.3平面镜成像教案(人教版初二上册)
4(一)教学目的1.知道平面镜成像特点,并用来解释复杂现象。
2.知道平面镜成像原理和虚像的概念。
3.知道平面镜的运用。
4.引见我国现代的平面镜,对先生停止爱国主义教育。
(二)教具演示用器材:牙科医生用的小平面镜、潜望镜。
先生实验器材(2人一组):平板玻璃,黑色各半的纸、蜡烛2支、桂林花桥彩图。
(三)教学进程一、温习提问画出以下图的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的大小。
(一同窗在黑板上画,其他同窗在下面自已画。
)教员讲评。
二、新课引入舞蹈演员排演房中,常有一块大镜子,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三、停止新课1.平面镜教员:日常生活中用的镜子外表都是平的,叫平面镜。
平面镜我们都熟习,并且知道它能成像。
像、物与镜面的关系怎样?板书:〝一、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先生实验做课本图5-14实验。
在黑色各半的纸上白的一边作接壤限垂直的线段,并在线段上画出刻度(以1厘米为最小刻度,以接壤限为终点),把平板玻璃竖立在接壤限上。
实验步骤:①在垂直线段的恣意刻度处放上蜡烛,扑灭蜡烛看玻璃后的像。
②用手在玻璃后摸一摸能否有蜡烛存在。
③拿另一支与扑灭的蜡烛完全相反的蜡烛放在玻璃后移动,直到看上去跟像完全重合。
量出它们到玻璃板的距离。
两支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相等吗?④改动扑灭蜡烛的位置,重复下面的实验。
看两支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能否总相等。
提问:蜡烛和它在镜中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有什么关系?板书:〝1.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提问:由玻璃前后的蜡烛完全重合,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板书:〝2.像和物大小相等。
〞以上两点结论均在先生思索回答后,教员讲述得出。
教员:把像和物体的位置用直线衔接起来,它们的连线与玻璃垂直。
练习:一个1.6米高的同窗,站在距平面镜2米远的中央,像与他的距离是(4)米。
当他向平面镜接近时,镜中的像到镜面的距离将(减小),像的大小将(不变),像高是(1.6米)。
教员:我国是世界上最早运用平面镜的国度之一。
远古时期,人们就应用安静的水面作镜面来梳妆装扮。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4.3平面镜成像学案
3.移动点燃的蜡烛,重复上述过程。
4.用直线把蜡烛和像的位置连起来,观察连线与镜面是否垂直,并用测量它们到镜面的距离。
(3)数据记录表格:
物到镜的距离/cm
像到镜的距离/cm
找到平面镜所成的像,虚像的理解
学习过程
学习总结
【课前检测】
光的反射定律:
【目标一】
1.知道什么是平面镜并会区分物和像
2.探究并记住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问题导学过程:
观看“浇不灭的蜡烛”视频,引出课题:平面镜成像
1、平面镜的定义:平的、光滑的、能成像的反射面都可以叫平面镜。
2.假如: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像与物大小,像、物到镜面距离,像物连线与镜面。由此,需要探究像和物体的位置、大小有怎样的关系?
3.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问题一:如何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问题二:如何比较像与物的位置关系? 如何确定像的位置?
总结: 两个完全相同的蜡烛目的:物理方法是:
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物理方法是:
问题三:实验所需要的器材有什么?如何设计实验方案?
(1)器材:、、、白纸、笔、支架
(2)实验步骤:
1.在桌面铺一张白纸,纸上竖直立作为平面镜,在纸上记下玻璃板的位置。
D.平面镜离物体的距离
2.根据 “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像,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_____,像和物的大小_______,像和物的连线和镜面 ________。
【目标二】
平面镜作图
问题导学过程:
方法总结;
【反馈训练二】
4.3《平面镜成像》教学设计-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
1.提出问题:
A:小汽车的前挡风玻璃为什么不竖直安装而都是倾斜安装的?是仅仅因为倾斜安装扩大了视角、明显减少风阻、使车身造型美观吗?其实,从行车安全来讲,倾斜安装还有重要作用,其中包含着什么基本的光学原理?
引导学生提出的问题,即做出猜想。
最后把猜想概括到两个问题上来:
1. 像与物的大小关系是什么?
《平面镜成像》 教学设计
课题
平面镜成像
教
学
目
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列举生活中的平面镜.
2.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以及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
(二)过程和方法
1.通过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
“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学会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对信息的记录和处理,培养学生的分析和归纳能力.
3.通过相对完整的探究活动,体验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
渗透物理学习方法
学习对实验过程中信息的记录。
培养动手、动脑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体会获得知识的成功感。
巩固平面镜成像特点
板书设计
一、规律
大小相等、像距等于物距、像物连线与平面镜垂直、成虚像
二、应用
——潜望镜
三、凸面镜与凹面镜
课后反思
2. 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关系是什么?
引导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
教师在配发实验器材时,在有些组有意少发玻璃板,发平面镜。有些组少发刻度尺,还有配备大小不一样的物体,还有少发方格纸?
先让学生做3分钟实验,设计,进行实验
引导学生移动物体的位置,重做几次实验。
三、凸面镜和凹面镜
凸面镜 凹面镜
图示
作用:扩大视野(汽车后视镜) 太阳灶
四、课堂练习:
4 3 平面镜成像 学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
第三节平面镜成像学习目标:1、知道平面镜,能设计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2、知道平面镜成像特点及其应用,会用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图;3、了解平面镜和球面镜在生活中应用;4、在观察和体验过程中,培养科学态度。
学习重难点:平面镜成像特点及其应用。
学习过程:一、自主学新知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平面镜所成的像是立的像,像和物的大小,像和物到镜的距离,像和物的连线跟镜面,像与物相对于平面镜对称。
即:正立、等大、对称的虚像。
2、依据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图问题有三类:一是已知物和镜面画出像;二是像和镜面画出物;三是物和像画出镜面。
平面镜作图题型:(1)确定虚像的位置;(2)确定发光点的位置;(3)确定光路;(4)确定观察范围或光照范围。
【注意】①画物要用实线;②像、物像连线要用虚线;③镜面要打上斜线。
二、合作探究新知:例1、关于平面镜成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镜面越大,像就越大B、物体离平面镜越近,像就越大C、物体越大,像也越大D、平面镜倾斜一些放置,像变大例2、如图是验证“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其中 A为玻璃板前点燃的蜡烛,B为玻璃板后未点燃的蜡烛,外形与 A 完全相同。
有关本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A、玻璃板应该与桌面垂直B、将蜡烛靠近玻璃板的同时像也靠近玻璃板C、眼睛应从 A 一侧观察成像情况D、蜡烛 A 燃烧较长时间后像仍与蜡烛 B 完全重合例3、“桂林山水甲天下”,漓江的青山在平静的水面上清晰地映出“倒影”,则“倒影”是()。
A、青山的影子B、青山的实像C、青山倒立的虚像D、青山正立的虚像例4、如图甲所示,蜡烛 a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 MN 中所成的像为a`,现将该平面镜竖直向下移动一段距离至图乙所示位置,则蜡烛 a在平面镜中()。
A、不成像B、仍成像,但像下移距离与平面镜下移距离相同C、仍成像,但像下移距离是平面镜下移距离的两倍D、仍成像,且像还在原来位置例5、如图所示,物体 AB 高 1.6m,平面镜 CD 高 0.6 m,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为 2m。
4.3 平面镜成像(教学设计)八年级物理上册(人教版2024)
4.3 平面镜成像(教学设计))国家大剧院和它在水中的倒影相映成趣,宛如一个巨大的蛋壳。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这个倒影实际上就是大剧院在水中的像。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后,你就学习新课一、平面镜成像的特点1.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提出问题】当你站在平面镜前,就会看到平面镜里有一个一模一样的“你”,这就是你的像。
当你走近平面镜,它也向你走来;当你远离平面镜,它也随之远去;当你举起左手,它却举起了右手。
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之间存在着什么样的关系?平面镜成像有何特点?【实验思路】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关键是要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
如何设计这个实验呢?我们可以按如下思路进行探究。
用一块玻璃板作为平面镜,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可以看到它在玻璃板后面的像。
再拿一支外形相同但未点燃的蜡烛,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的位置与像的位置重合。
这个位置就是前面那支蜡烛的像的位置。
确定了像的位置,再比较像跟物体的位置和大小的关系,这样就可以得到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了。
【实验过程】(1)如图所示,在桌面上铺一张纸,纸上竖立一块玻璃板。
沿着玻璃板在纸上画一条直线,代表平面镜的位置。
将点燃的蜡烛放置在玻璃板前,通过移动未点燃的蜡烛,找到点燃蜡烛的像的位置,在纸上标记蜡烛和像的位置。
测量蜡烛和像到平面镜的距离,记录在下表中。
(2)移动点燃的蜡烛,多做几次实验。
实验时注意观察点燃蜡烛的像的大小是否随蜡烛位置的改变而变化。
(3)换用长度不同的蜡烛,再做几次实验。
实验时注意观察蜡烛像的大小和蜡烛的大小是否相同。
实验数据记录表格:次数蜡烛到平面镜的距离/cm像到平面镜的距离/cm1 30°30°2 45°45°3 35°35°【分析论证】①A与B是完全相同的两根蜡烛,直到从玻璃板前面看到蜡烛B好像在点燃着一样,即B与A的像完全重合。
分析像与物的大小关系,归纳结论: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
人教版八上物理 4.3平面镜成像 导学案
人教版八上物理 4.3 平面镜成像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掌握平面镜成像的基本原理;2.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和规律;3.能够运用平面镜成像的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二、学习内容1.平面镜成像的定义和基本原理;2.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和规律;3.平面镜成像的应用。
三、学习过程1. 平面镜成像的定义和基本原理平面镜是一种能够将光线反射的镜子,其表面是平坦的。
当光线照射到平面镜上时,会发生反射现象,光线会按照一定规律反射出去。
基本原理:平面镜成像是基于光线的反射原理。
根据反射定律,入射光线与镜面法线的夹角等于反射光线与镜面法线的夹角。
当光线垂直入射镜面时,反射光线也是垂直于镜面。
当光线斜入射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等于入射光线与镜面法线的夹角。
2.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和规律•特点:–平面镜成像只能产生虚像,不能产生实像;–平面镜成像的虚像与物体在镜面的同侧;–平面镜成像的虚像大小与物体大小相等;–平面镜成像的虚像与物体的距离相等。
•规律:–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有关系: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3. 平面镜成像的应用平面镜成像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应用,例如: - 筷子成像:将筷子半浸入水中,观察筷子和水的交界处,可以看到筷子在水中的虚像。
我们可以通过分析筷子在水中形成的虚像来学习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和特点。
- 咖啡店内的镜子:在咖啡店的墙面上经常会放置镜子,通过镜子反射出来的景象使得咖啡店看起来更加宽敞明亮。
这是因为镜子能够创造虚拟的景象,给人一种空间扩大的感觉。
四、学习总结通过本次学习,我们了解了平面镜成像的基本原理、特点和规律。
平面镜成像是基于光线的反射原理,能够生成虚像而不是实像。
平面镜成像的虚像与物体在镜面的同侧,大小与物体大小相等,距离也相等。
平面镜成像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应用,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和分析来理解平面镜成像原理。
五、思考题1.平面镜成像能产生实像吗?为什么?2.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和规律有哪些?3.平面镜成像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应用?以上是本次关于人教版八上物理 4.3 平面镜成像的导学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理解平面镜成像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八年级物理上册4.3平面镜成像导学案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
(2)用球面的内表面作反射面的叫凹面镜.
①凹面镜的性质:对光有会聚作用。
②根据凹面镜会聚光的性质,可以制作太阳灶,天文学家们用凹面镜作大型反射式望远镜,还有耳鼻喉科医生用凹面镜会聚光观察耳道情况等.根据光的反射的可逆性,利用凹面镜还可以获得平行光,而汽车头灯是利用凹面镜来反射 光的。
并将相应实验现象或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次数
蜡烛到
面镜的
离∕cm
蜡烛的像到平面镜距离∕cm
蜡烛的像与蜡烛大小关系
1
6.0
6.0
大小相等
2
9.5
9.5
大小相等
3
11.6
11.6
大小相等
…
(3)实验反思:
① 在探究活动中对玻璃板放置的要求是竖直放置;若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观察到的现象是玻璃板后面的蜡烛与前面蜡烛的像不能重合。
4.(2020湖北鄂州)以下描述中与光的直线传播现象有关的是( )
A. 形影相随B. 海市蜃楼
C. 对镜贴花黄D. 水中捞月一场空
【答案】A
【解析】形影相随指影子随着物体移动,是光的直线传播;海市蜃楼是由于光的折射现象;对镜贴花黄指人对着镜子梳妆打扮,水中捞月是平面镜成像,均是光的反射现象,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D.水面是一种反射面,平静的水面是平直的,所以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故D正确。
故选D。
3.(2020 湖南省衡阳市)关于做探究平面镜成像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中所成的像可用光屏承接
B.实验中所成像的大小会随物体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C.该实验需要选择两支大小相同的蜡烛
D.多次进行实验,主要是为了减小测量误差
4.3平面镜成像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平面镜成像》一、学习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和特点。
掌握平面镜成像的规律,包括像与物的位置关系、大小关系和虚实关系。
学会利用平面镜成像规律解释简单的光学现象。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引导学生通过归纳和演绎的方法,从实验现象中总结平面镜成像的规律。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实验态度。
通过小组合作实验,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和规律。
利用平面镜成像规律解释光学现象。
2. 教学难点:理解平面镜成虚像的概念。
掌握平面镜成像实验中像与物的位置关系和大小关系的测量方法。
三、教学器材平面镜、蜡烛、火柴、刻度尺、光屏、白纸、笔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日常生活中的平面镜(如镜子、玻璃等)引起学生的兴趣。
提问学生:“你们知道平面镜是如何成像的吗?”引导学生思考平面镜成像的问题。
2. 新课讲解讲解平面镜成像的基本原理和特点,包括像与物的位置关系、大小关系和虚实关系。
强调平面镜成的是虚像,与实物不同,不能用光屏接收。
3. 实验探究一:观察平面镜成像实验步骤:a. 在桌面上铺一张白纸,将平面镜竖立在白纸上。
b. 点燃一支蜡烛,放在平面镜前,观察蜡烛在平面镜中的像。
c. 移动蜡烛的位置,观察像的变化,并记录像与物的位置关系。
d. 用另一支未点燃的蜡烛在平面镜后移动,直到与前面的蜡烛的像完全重合,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e. 撤去平面镜后的蜡烛,放上光屏,观察能否在光屏上接收到蜡烛的像。
4. 实验探究二:平面镜成像规律实验步骤:a. 在白纸上画出平面镜的位置,并标出蜡烛的位置。
b. 移动蜡烛,多次改变蜡烛到平面镜的距离,重复上述实验步骤,并记录数据。
c. 分析数据,总结平面镜成像的规律。
5. 课堂小结小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和规律,强调像与物的位置关系、大小关系和虚实关系。
人教版(2024)物理八年级上册-4.3平面镜成像(教案)
第3节平面镜成像【2022年版课标要求】1.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及应用。
2.探究并了解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重点:设计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了解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完成实验探究;难点:平面镜成像的原理、虚像是怎样形成的、利用“替代”的方法确定像的位置。
【教法与学法】教法:讲授法、演示法、实验探究法、问题启发法、归纳总结法。
学法:利用科学探究的方法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课前准备】教师:两根相同的蜡烛、平面镜、大白纸、玻璃板、球面镜、刻度尺学生:三角尺、大白纸、刻度尺【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教师活动:教师播放动画——猴子捞月,提出问题:为什么猴子误以为月亮掉进了水里?让学生思考(附:动画要点图片)学生分析:水面就像一面镜子,就像人照镜子一样,镜子里面出现人的像,同样道理,水里的月亮是天上月亮的像。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提出探究的课题——《平面镜成像》。
二、新知探究(一)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1.像与物大小关系教师活动:学生小组中提前准备镜子,让学生照照镜子,感知平面镜成像,教师通过PPT展示,介绍平面镜成像中几个术语:物:平面镜之外的物体。
像:从平面镜外面,通过平面镜可以观察到的与外面物体相同的另一个物体。
提出问题:平面镜成的像的大小和物体的大小有什么关系?学生进行猜想,并将猜想归类。
学生猜想、讨论、表达观点。
教师分类汇总学生的观点,去除不合理的猜想,归纳总结:(1)物比像大。
(2)物与像等大。
(3)物比像小。
教师活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们的猜想是否正确,需要通过实验进行探究。
探究一: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大小关系教师活动:如何来探究像与物的大小是否相等呢?我们采用什么方法来验证像与物是否相等呢?学生活动:思考、分析、讨论、归纳。
如:找一个跟镜前物体完全相同的物体,可以用两支相同的笔。
学生实验:用两支相同的笔进行实验,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教师提问:同学们的实验成功了吗?你遇到了什么困难?学生:从平面镜的正面看见了像,另一支完全相同的笔放到平面镜后面的像位置上,从平面镜的背面,只看到另一支笔,而看不见像,无法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4.3平面镜成像 教学设计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
4.3平面镜成像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 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2.知道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了解虚像是怎样形成的3.知道平面镜的应用(并会用平面镜成像特点来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简单现象)。
过程与方法目标:1. 通过对“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探究,学习对实验过程中信息的收集并记录。
2. 观察实验现象,感知虚像的含意,学会区分虚像与实像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中,理解物理现象的美妙与和谐,获得“发现”成功的喜悦2. 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3. 通过学习,初步了解、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重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重难点:平面镜成像的原理、虚像,会应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分析解释简单现象教学器材:平板玻璃(厚、薄)、笔、蜡烛两根、方格纸、平面镜、刻度尺教学课时:第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课件)展示平面镜中的“你”和剧院中的倒影图片,进入情境。
美丽的剧院倒影有水面反射形成的,生活中有许多镜面,如平静的水面,大大小小的镜子,光滑的金属器具(铜镜)表面等,引出平面镜概念并且可以成像。
观察课件:镜前观像,从而引入课题。
二、新课:(一)平面镜成像特点:(观看课件动画视频,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实验,展示交流并总结)1、把一张的方格白纸平铺在水平桌面上,纸上竖直放置一块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并将玻璃板的位置在纸上画出来。
2、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固定,用实心小圆点符号记录下这个位置(1)。
3、在拿一支没有点燃的同样的蜡烛,移动玻璃板后面的蜡烛,直到看上去它跟点燃蜡烛的烛焰像完全重合为止,观察它在玻璃板后面的成像情况,做好两只蜡烛的位置(1¹)并记录。
4、这个位置就是前面那支蜡烛的像的位置。
讨论:烛焰的像和物完全重合说明:像与物的大小“相等”或“不相等”).5、、改变点燃蜡烛的位置,再重复以上(2)和(3)步骤上面的操作,记下每次6、把蜡烛和玻璃板移开,用刻度尺把每次实验中像和蜡烛的位置连起来,用刻度尺测量它们到玻璃板(平面镜)的距离,再用刻度尺或量角器量一下这条线与平面镜重合那条线之间的夹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页 第四章第三节《平面镜成像》
学 案
班级:
学号: 姓名:
一、 学习目标 1熟记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 知道什么样的像是虚像。
和小孔成像比较,看两者的像是不是一样?有什么区别?
3、 能够应用平面镜成像解释一些现象,同时用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4、 初步知道凸面镜和凹面镜的作用。
重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难点:利用平面镜解决问题。
二、 快乐自学
像与物分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像与物的大小 __________________ 、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
虚像实际上是 ________________ ,而实像是_____________ ,如果把一光屏放置在镜子后面或小孔的后面,哪
一个能在光屏上得到像?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三、合作探究
(一)知识回顾
1光在传播过程中是 ____________ 传播的。
2、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c= ________________ 。
3、 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 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 __________ 两侧; 等于 ________ 。
4、做图。
N,
(,二)新知识学习
[学点一】、探究平面
(1)设计一个实验探究
出的结论反射光线 结果在全班中交流。
物距
像距 正倒 大小 虚实
1
2
3
使反射光线竖 平面镜的成像特点直照到照表格要 求写出所用的器材、实验过程、测得的数据及得
岀平面镜的位置。
(2)参照书本绘制
平面镜成像的光路图。
【学点二】、探究虚像和实像
(1)回忆小孔成像的实验,在实验中蜡烛的火焰的像_ (填“能或不能”)出现在光屏上。
这说明小孔成像所成的像是 _ (填“实或虚”)像。
(2)如果在平面镜后放置一光屏,光屏上__________ (填“能或不能”)出现物体的像,这和小孔成像所
成的像________ (填“一样或不一样”),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_ (填“存在”或“不存在”)的,
这样的像叫虚像。
【学点三】、平面镜成像的应用
(1)如图是从平面镜中看到一台石英钟的指针位置,此刻钟的实际读数是()
A、8点20分
B、4点20分
C、3点40分
D、3点20分
(2)检查视力时,眼与视力表要相距5m远,如图所示,若视力表距平面镜3m人离平面镜的距离应
是()
A. 1m B . 2m C . 3m D. 4m
4、阅读书本科学世界:
(1)凹面镜和凸面镜统称 ____________ 。
(2)凹面镜对光有 ________ 作用,凸面镜对光有_____________ 作用。
四、知识小结
1、对照学习目标,将你本节课的收获和反思记下来。
2、你还有什么要问的?
五、课内检测:
1、决定平面镜中成像大小的是()
A、平面镜的大小;B平面镜的放置;
C物体的大小;D、物体离平面镜的远近。
2、光线射到平面镜上,若入射光线的方向保持不变,镜面转过0 ° ,则反射光线的方向将转过()
A、B ° /2 ;
B、20 °;
C、0 °; D 无法确定。
3、池中水的深度2米,月球到地球的距离为3.8 X 105千米,月球在池中的像到水面的距离是()A、
2 米;B 4 米C 7.6 X 105米;D、3.8 X 105千米。
玄4、如图所示,两块平面镜反射面夹角为60,一束光线AO射到平面镜NP上,
光线经两块平面镜反射后与A0重合,但方向相反,则AO与平面镜的夹角是:(
A 30°;
B 45°; C、60° D 、90°。
六、课外作业:
6、在灯光下靠近墙的地方,用手做出各种姿态,在墙上形成手影,当电灯保持静止,手向墙靠拢时,在
墙上的手影将()
A、变小;
B、变大;
C、不变;D无法确定
7、以下属于漫反射的是()
A、在黑暗中看不见东西;
B能清楚看到黑板上写的粉笔字;
C在穿衣镜前看到自己的像;
D在水中看到月亮的倒影。
8、要使一支铅笔跟它在平面镜中的像在一条直线上,这支铅笔跟平面镜的夹角应是()
A 0°;
B 30°;
C 90°;
D 、180°。
9、入射光线与平面镜成30°角,转动平面镜使入射角减少15°,则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的夹角和原来相
比()
A、减少15°;
B、减少60°;
C减少30°;D减少45°。
10、光分别在空气中和水中通过相同的距离,所需的时间分别是t l和上2,则()
A、t 1=t 2;
B、t 1<t 2;
C、t1>t2 ;D无法比较。
11、如图所示,A B是点光源S发出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的两条光线,试根据成像规律画出虚像S/和光源S的位置。
第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