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常用表格:导线测量记录表
经纬仪导线测量记录簿(打印版)
测量地点观测者仪器号前视
记录者钢尺号后视
测量日期
井下经纬仪导线测量记录薄
滴沥帮乌素煤矿项目部
2012年度
井下经纬仪导线成果记录薄测量记录簿(打印版) 测量地点观测者仪器号前视 记录者钢尺号后视 测量日期 井下经纬仪导线测量记录薄 滴沥帮乌素煤矿项目部 2012年度 井下经纬仪导线成果记录薄 华资煤矿项目部 2012年度 相关文档 导线测量记录表范例 全站仪导线测量记录表 经纬仪导线测量记录簿 导线测量记录表 导线测量观测记录表 经纬仪导线计算表
导线测量观测记录表及计算
表单模板观测:现场签字 记录:现场签字 前视:现场签字 后视:现场签字 计算:现场签字 复核:现场签字填表说明一、填表须知本表适用于加密控制点、施工加密桩导线测量(复测)观测记录填写。
本表所填写内容应真实可靠,无虚假成份。
二、填写流程准备工作:填写工程名称→导线名称→天气→年月日→仪器型号→仪器编号→加常数K →乘常数R→气压mb(录入仪器)→温度℃(录入仪器)。
记录内容:填写测站点号→测回数→照准点号→正镜照准目标点(测量并记录角度和距离)→倒镜照准目标点(测量并记录角度和距离)→计算2C(超限应重测)→计算正倒镜平均值、归零后的方向值、角度平均值、距离平均值。
签字确认:复核无误后,现场签字确认。
三、内容要点导线测量的布网、观测(设站、测设)、计算、平差等工作及精度要求,应根据工程特点执行相应的规范、标准、规程要求。
观测前,应对所使用的仪器和设备进行常规检校,检查仪器内部参数设置是否正确。
各测回间宜按180除以测回数配置度盘。
观测结束后,应对外业记录手簿进行检查,当使用电子记录时,应及时导出原始观测记录并打印保存。
应取各测回水平角、平距观测的平均值作为测站成果。
四等导线测回数:0.5″级2测回、1″级4测回、2″级6测回;一级导线测回数:2″级2测回。
四、注意事项采用闭合导线进行施工加密桩测量时必须检查3个已知点的几何关系。
正倒镜:盘左是指观测者对着望远镜的目镜时,竖盘位于望远镜的左边,又称为正镜。
盘右是指观测者对着望远镜的目镜时,竖盘位于望远镜的右边,又称为倒镜。
一测回内2C互差或同一方向值各测回较差超限时,应重测超限方向,并应联测零方向。
所有施工测量工作都必须执行测量复核制。
表格应做到填写规范、字迹清晰、内容完整、签字齐全。
本表未尽事宜,参见国家行业规范、标准及集团公司下发的有关文件。
第 页,共 页观测: 记录: 前视: 后视: 计算: 复核:。
导线测量表格
页
Hale Waihona Puke 共页备注2C<6
″
两测回角度互 差< 6 〃
半个测回归零 <6 〃
各测回同方向 值< 6 〃 0°01′15″ 45 13′45″ 90 26′15″ 135°38′45″
第
页
共
页
前视点
3
盘左 盘右 盘左 前视点 盘右
后视点
平均值: 前视: 仪高:
4
盘左 盘右 盘左 后视点 盘右
前视点
5
盘左 盘右 盘左 盘右 盘左 盘右 盘左 盘右 右角= 右角= 记录: 计算: 复核:
6
平均值: 后视往返平均值= 前视往返平均值= 日期:
多测回平均值:左角= 闭合差分配后:左角= 测量:
第
导
测站: 测回 仪高: 照准点 盘左 盘右 盘左 前视点 盘右
后视点
线
I+II 2
测
温度: 2C
量
℃ 气压:
记
Mp 归零方向值
录
表
导线等级: 地点:
仪器型号: 度 盘 读 I( °′ ″) 数 II″
正倒镜 平均值
项目 照准点 平距(M) 高差(M) 后视: 仪高:
1
2
盘左 盘右 盘左 后视点 盘右
导线测量原始记录表
-1 1
599.678 599.678
599.678 678.499
141°57′36″
678.499 678.499
141°57′37″ 141°57′35″ -2
CPⅡ024 90°00′00″ 269°59′57″ CPⅡ025 CPⅡ026 231°57′34″ 51°57′35″
3 -1
599.678 599.678
165°18′30″
758.778 758.778
165°18′31″ 165°18′29″ -2
CPⅡ025 90°00′00″ 269°59′57″ CPⅡ026 CPⅡ027 231°57′34″ 51°57′35″
3 -1
599.678 599.678
599.678 678.499
141°57′36″
2 4
678.499 678.499
678.499 758.778
165°18′30″
758.778 758.778
165°18′31″ 165°18′29″ -2
CPⅡ031 90°00′00″ 269°59′57″ CPⅡ032 CPⅠ005 231°57′34″ 51°57′35″
3 -1
599.678 599.678
3 -1
599.678 599.678
599.678 678.499
141°57′36″
678.499 678.499
141°57′34″ 141°57′38″ 4
CPⅡ028 0°00′00″ 179°59′58″ CPⅡ029 CPⅡ030 165°18′31″ 345°18′27″
2 4
678.499 678.499
闭合导线测量数据记录测量表-副本
一、水平角的测量
测站 1 2
测回数 第一测回 第二测回 第一测回 第二测回
竖盘位置 左 右 左 右 左 右 左 右
目标
12 2 12 2 12 2 12 2 1 3 1 3 1 3 1
水平读盘读数 ° ′″
半测回角值 ° ′″
一测回角值 ° ′″
3
2 左
4 第一测回
2 右
4 3
2 左
4 第二测回
2 右
4
3 左
5 第一测回
3 右
5
4 3
左 5
第二测回 3
右 5
4
左
6
第一测回
5
4
右
6
第二测回
左
4
5
6
4 右
6
5 左
7 第一第二测回
5 右
7
6 左
8 第一测回
6 右
8 7
6 左
8 第二测回
6 右
8
7
左
8
第一测回
9
右
7
8
9
7 左
9 第二测回
7 右
19
8 左
10 第一测回
8 右
10 9
8 左
10 第二测回
8 右
10
9 左
11 第一测回
9
右 11
10 9
左 11
第二测回 9
右
11
11
第一测回
左
10
11
12
10 右
12
10 左
12 第二测回
10 右
12
11 左
1 第一测回
导线测量记录及计算表.doc
观测日期:天气:成像:仪器型号:仪器编号:
测
站
点
测
回
数
照
准
点
水平度盘读数
盘左盘右
°′″°′″
2C
″
2C
互差
″
(左+右)/2
°′″
一测回归零
方向值
°′″
各测回归零
方向平均值
°′″
水平距离
(m)
平均
水平距
离
(m)
备注
(仪
高、镜
高)
观测:记录:复核:
绘制测图区
比例尺1:500()、1:1000()、1:5000()
观测:记录:复核:
导线测量外业观测记录表(表2)
观测日期:读数半测回数值角指标差一测回竖直角
站测点竖盘位置
点(°′″)(°′″)(°′″)(°′″)
盘左
盘右
盘左
盘右
盘左
盘右
盘左
盘右
盘左
盘右
盘左
盘右
观测:记录:复核:
导线测量外业观测数据计算表(表1)
点号
水平角平均值
°′″
往测距离平均值
(m)
返测距离平均值
(m)
往返平均距离较差
(mm)
往返平均距离
(m)
∑
测角中误差计算:
辅助
计算
测距中误差及相对中误差计算:
观测:记录:复核:
导线测量坐标计算表(表2)
坐标增量坐标增量改正后坐标增量坐标
角度
点(m)点
(m)改正数(mm)(m)
号内角观测值
°′″
改正数
导线测量记录及计算表
观测日期: 天气: 成像: 仪器型号: 仪器编号:
测
站
点
测
回
数照准点来自水平度盘读数2C
″
2C
互差
″
(左+右)/2
°′″
一测回归零方向值
° ′ ″
各测回归零方向平均值
° ′ ″
水平距离
(m)
平均
水平距离
(m)
备注(仪
高、镜高)
盘左
° ′ ″
盘右
° ′ ″
绘制测图区
比例尺1:500()、1:1000()、1:5000()
导线测量外业观测记录表(表2)
观测日期: 天气: 成像: 仪器型号: 仪器编号:
测
站
点
测点
竖盘位置
竖盘读数
(°′″)
半测回数值角
(°′″)
指标差
(°′″)
一测回竖直角
(°′″)
盘左
盘右
盘左
盘右
盘左
盘右
盘左
盘右
盘左
盘右
盘左
盘右
导线测量外业观测数据计算表(表1)
点号
水平角平均值
° ′ ″
往测距离平均值
(m)
δx
ΔX
ΔY
X
Y
∑
辅助计算
一级导线测量坐标成果表(表3)
点号
坐标(m)
反算坐标方位角
° ′ ″
反算边长
(m)
备注
X
Y
返测距离平均值
(m)
往返平均距离较差
(mm)
往返平均距离
(m)
∑
辅助
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