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九年级上知识点总结
科学九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科学九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以下是九年级上册科学部分章节的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酸碱盐
1. 酸的性质、碱的性质、盐的性质。
2. 酸碱指示剂、溶液的酸碱度。
3. 中和反应、溶液的pH值。
第二章:化学反应与物质变化
1.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判断。
2. 化学反应的类型: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
3. 质量守恒定律。
第三章:物质构成的奥秘
1. 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原子、离子。
2. 原子的构成:原子核、核外电子。
3. 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
第四章:物质的分类
1. 混合物和纯净物。
2. 酸、碱、盐、氧化物的分类。
3. 溶液的分类。
第五章:化学与社会发展
1. 能源的综合利用:化石燃料、太阳能、风能、水能等。
2. 化学与环境: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及保护。
3. 化学与健康:营养物质、药物与健康。
以上是九年级上册科学的主要知识点,每个知识点都有相应的实验和练习题,需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实践和巩固。
科学九年级上知识点总结

一、力和运动1.力的分类:接触力、重力、弹力、摩擦力、浮力、拉力等。
2.力的合成与分解:力可以合成为合力,合力的大小等于各个力的矢量和;合力可以分解为其他力,如平行力的合力等于向量和,垂直力的合力等于向量的矢量差。
3.运动的三要素:位置、时间、速度。
4.动量和冲量:物体的动量等于质量与速度的乘积,动量守恒定律指的是相互作用的物体的总动量在相互作用前后保持不变。
5.牛顿运动定律: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指出没有合外力作用的物体必然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保持静止;牛顿第二定律指出物体的加速度与物体所受合外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牛顿第三定律指出相互作用力是两个物体相互之间作用力的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二、光的反射与折射1.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同质均匀介质中以直线传播。
2.光的反射定律:光线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反射角的光线、法线、入射角在同一平面上。
3.光的折射定律:光线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入射角、折射角、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角的正弦与入射角的正弦之比等于两种介质的折射率之比。
4.可见光谱:太阳光经过三棱镜的折射和色散形成的连续光谱。
5.复制光的原理:镜子反射光线形成虚像,凸透镜和凹透镜折射光线形成实像。
三、静电与电路1.静电:物体失去或获得电荷时产生静电现象,带电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称为电场力。
2.电荷守恒定律:封闭系统中的总电荷不变。
3.电场:带电物体周围存在电场,电荷受电场力作用。
4.电流和电路:电流是电荷的流动,电路是由电源、导线和用电器组成的闭合回路。
5.电阻和电阻定律:电阻是电流对电压的阻碍程度,欧姆定律指出电流与电压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
6.并联和串联电路:并联电路中总电流等于各个支路电流之和,总电压相等;串联电路中总电流相等,总电压等于各个电阻的电压之和。
四、热与温度1.热与温度:物体的热是物体的微观粒子(分子、原子)的内部动能。
2.温度:温度是用来度量物体的热的大小,温度的单位是摄氏度、华氏度和开氏度。
科学九年级上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酸碱盐溶液酸碱性的检验方法:(1)检验溶液是酸性的方法: 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 滴入几滴石蕊试液, 若溶液呈现红色, 则说明该溶液为酸性溶液。
(2)检验溶液为碱性的方法: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 滴入几滴石蕊试液, 若溶液呈现蓝色, 则说明该溶液为碱性溶液;或者滴入几滴无色酚酞试液, 若溶液呈现红色, 则说明该溶液为碱性溶液。
思考:指示剂只能反映某种物质的酸碱性, 不能确定该物质一定就是酸或碱。
酸碱指示剂的种类很多, 不只是石蕊试液和酚酞试液。
二、常见的酸酸和碱都有腐蚀性,使用时一定要小心!闻溶液气味的方法是: 用手在瓶口轻轻扇动, 使少许气体飘进鼻孔(如右图所示), 千万不要直接凑近鼻子闻, 因为这样做很危险!(一)、打开浓盐酸、浓硫酸的浓盐酸浓硫酸试剂瓶, 观察现象并闻气味;颜色、状态无色液体无色黏稠、油状液体打开瓶盖现象瓶口有白雾无明显现象原因有挥发性无挥发性气味有刺激性气味无刺激性气味敞口久置现象质量减小质量增加原因有挥发性有吸水性分析:①盐酸是气体的水溶液, 浓盐酸易挥发。
打开浓盐酸的瓶盖后,看到有白雾, 原因是浓盐酸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与空气中的水分结合, 形成盐酸小液滴。
②纯净的浓盐酸是无色的, 工业用浓盐酸因含有杂质3+而略带黄色。
(2)浓硫酸的质量增加, 原因是浓硫酸吸收空气中的水分, 有吸水性。
因此, 实验室常用浓硫酸作干燥剂。
(如右图所示)。
状元笔记浓硫酸和浓盐酸在空气中敞口放置, 都会变稀, 但原因不一样。
浓硫酸变稀, 是因为吸水性, 溶剂增加, 溶质不变;浓盐酸变稀是因为挥发性, 溶质减少, 溶剂不变。
因此, 浓盐酸和浓硫酸都要密封保存。
(二)浓硫酸 1.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2.浓硫酸具有强腐蚀性【实验探究2】探究浓硫酸的腐蚀性实验步骤浓硫酸在纸上写字用木片蘸浓硫酸写字将浓硫酸滴到纱布上将浓硫酸滴到蔗糖上一段时间后的现象蘸有浓硫酸的部分变黑蘸有浓硫酸的部分变黑蘸有浓硫酸的部分变黑由黄变黑结论浓硫酸具有很强的腐蚀性, 能使纸张、木条、布甚至皮肤脱水被腐蚀启发使用浓硫酸时要特别小心, 切不可将浓硫酸滴在皮肤和衣服上, 因为浓硫酸有很强的腐蚀性浓硫酸具有强腐蚀性的原因: 因为浓硫酸能将纸张、木材、布料、皮肤(都由含碳、氢、氧等元素组成的化合物)里的氢和氧原子按2: 1即水的形式夺取出来, 生成黑色的碳。
九年级上科学知识点总结(第4章)

九年级上科学知识点总结
第4章
4.1 食物与摄食
4.1.1 脂肪,蛋白质,糖,维生素
4.1.2 了解牙的结构
4.2 食物的消化与吸收
4.2.1 清楚人体消化吸收食物的过程(重,难点)
4.2.2 各种酶的作用,及酶的专一性,影响酶催化作用的因素
4.3 体内物质的运输
4.3.1 了解血液中三种血细胞的作用及特征
4.3.2 心脏结构及心脏内血液的流向(重,难)
4.3.3 人体内血液循环,体循环,肺循环过程(重)
4.4 能量的获得 4.4.1 糖类+氧—— 二氧化碳+水+能量
4.4.2 动物无氧呼吸 葡萄糖——乳酸+能量(少量)
植物无氧呼吸 葡萄糖——酒精+能量(少量)+二氧化碳
4.5 体内物质的动态平衡
4.5.1 糖,脂肪,蛋白质在人体内的转化与储存
4.5.2 泌尿系统的各器官与功能
4.5.3新陈代谢(重)
4.6 代谢的多样性
4.6.1 自养,异养
4.6.2 微生物,腐生生物,寄生生物,发酵
酶 酶
酶。
科学九年级上册知识点汇总

科学九年级上册知识点汇总科学是一门关于世界的探究和研究的学科,它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
九年级上册的科学课程主要涵盖了生物学、物理学和化学的基本知识,并且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和分析的方式培养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 生物的基本单位——细胞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它有各自的结构和功能。
细胞可以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分别具有不同的特点和功能。
生物体的机体组织是由大量细胞组成的,它们通过细胞间的相互联系和协调,共同完成生命活动。
2. 植物的生物多样性植物是地球上最主要的生物群体之一,它们在形态、结构和生理上有着丰富的差异。
通过对植物进行分类和归纳,可以了解不同植物之间的关系,并推断它们的进化历程和生态功能。
3. 动物的特征和分类动物是地球上生命的另一个主要组成部分,它们在形态、结构和行为上表现出了极大的多样性。
通过观察和研究动物的特征和分类,可以了解它们的进化过程和生存适应策略。
4. 物质的性质和变化物质是构成万物的基本成分,它具有一系列特定的性质和行为。
通过实验和观察,我们能够了解不同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变化。
物质的性质和变化对于生态环境和工业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5. 力的作用和原理力是物体产生运动、改变形状和相互作用的基本原因。
通过学习力的基本概念和作用原理,我们可以理解力对于物体运动和变形的影响,并且运用这些知识解释和分析实际问题。
6. 光的传播和反射光是一种电磁波,它在介质中的传播和反射过程是光学研究的基本内容。
通过研究光的传播和反射规律,我们能够理解光的形成和传导机制,也可以解释和利用光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7. 电的基本原理和电路电是物质中流动的电子所携带的能量,它具有很多重要的应用和影响。
了解电的基本原理和电路的组成,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电的产生、传输和使用过程,并且能够设计和改进电路系统。
8. 酸碱中和反应和盐的制备酸碱是化学反应中常见的物质,而酸碱中和反应是酸和碱反应的基本过程。
九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科学

九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科学九年级上册,学生们学习了许多有趣且有用的科学知识。
下面是对这些知识点进行总结和回顾。
1. 光学知识在九年级上学期的科学课程中,我们学习了许多关于光学的知识。
我们了解了光的传播和折射,学会了解释为什么光在不同的介质中会发生折射。
我们还学习了凸透镜和凹透镜的特性,并了解了它们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电磁知识电磁学是九年级科学课程的另一个重要主题。
我们学习了电流和电压的基本概念,了解了电路的构成和工作原理。
我们学会了分析并连接电路,使用电阻、电容和电感等元件,设计简单的电路图。
3. 物质与变化物质的变化是化学的基础。
在九年级上学期的科学课程中,我们学习了有关物质与变化的知识。
我们了解了物质的三态,学会了解释固体、液体和气体之间的相互转化。
我们还学习了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包括化学方程式、反应类型和反应速率等。
4. 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是对生物界中各种生物种类的丰富性和差异性的描述。
在九年级上学期的科学课程中,我们学习了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和维护方法。
我们了解了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学会了保护和恢复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5. 生物能量转换在九年级上学期的科学课程中,我们还学习了有关生物能量转换的知识。
我们了解了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学会了解释植物和动物之间如何进行能量转换。
我们还学习了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概念,了解了能量在生态系统中的流动。
6. 地球与宇宙地球与宇宙是九年级上学期的科学课程的另一个重要内容。
我们学习了地球的构造和地壳运动,了解了板块构造理论和地震的形成原因。
我们还学习了宇宙的组成和演化,了解了行星、恒星和银河系等基本概念。
以上是九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的总结。
通过对这些知识的学习和理解,我们不仅扩展了自己的科学知识,还培养了我们的观察力、实验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希望这些知识对我们的学习和未来生活都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九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九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总结归纳九年级上册科学课程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科学知识和实践技能。
本文将对该学期的科学知识点进行总结归纳,以帮助学生全面复习和巩固所学内容。
1.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包括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 细胞的主要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 细胞的功能包括物质运输、能量转化和遗传信息传递。
2. 遗传与进化:- 遗传是指基因在后代中传递的过程,通过遗传物质DNA来实现。
- 遗传变异与进化密切相关,是物种适应环境演化的重要机制。
- 进化理论由达尔文提出,包括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和自然选择等概念。
3. 物质的组成和性质:- 原子是物质的基本组成单位,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
- 元素是由相同类型的原子组成的物质,可通过元素周期表分类。
- 化合物是由不同类型的原子通过化学键结合而成的物质。
4. 光的传播和光学现象:- 光的传播方式包括直线传播、反射和折射。
- 光的传播速度在真空中为光速,不同介质中会发生折射。
- 光的反射和折射可解释镜子的工作原理和光的成像规律。
5. 机械与能量转化:- 机械是物体运动和力的学科,包括力、质量和运动等概念。
- 动能和势能是物体能量的两种形式,守恒定律是能量转化的基本规律。
- 机械效率是衡量能量转化效率的指标,可通过设备的功率比计算。
6. 电路与电能的利用:- 电流是电荷在导体中流动的现象,由电压驱动。
- 电路由电源、导线和电器组成,包括串联和并联电路。
- 电能的利用包括电阻、电压和电功率的计算,以及电器的功率消耗与安全使用。
7. 地球与宇宙:- 地球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包括大气、水和土壤等要素。
- 太阳系是地球所在的星系,包括太阳、行星和卫星等天体。
- 宇宙的起源和演化是天文学的重要研究领域,涉及大爆炸理论和黑洞等概念。
以上仅为九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的简要总结归纳,每个知识点都有更细致的内容和实验应用。
希望学生能够通过复习和理解,进一步掌握科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为将来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九年级上科学知识点归纳

九年级上科学知识点归纳九年级上学期的科学学科中,涵盖了多个知识领域,包括物理、化学、生物等。
下面对这些科学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以帮助同学们复习和梳理所学内容。
一、物理知识点1. 力和压力:力的概念和种类,如重力、弹力等;压力的计算和应用。
2. 运动和力学:物体的运动状态,包括匀速直线运动、加速度等;牛顿三定律的应用,如力的合成与分解、平衡和不平衡力等。
3. 机械和能量:机械能的转化和守恒,如动能和势能的变化;机械功和机械效率等概念的理解。
4. 光学知识:光和光的传播,如光的反射、折射等现象;光的色散和成像原理。
二、化学知识点1. 物质的分类和性质:物质的分类,如金属、非金属等;物质的性质,包括酸碱性、燃烧性等。
2. 元素、化合物和混合物:元素和化合物的概念,如氧气、水等;混合物的分类和分离方法。
3. 反应和平衡: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如反应物和生成物;平衡反应和平衡常数的计算。
4. 化学能量:化学能的概念和变化,如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能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三、生物知识点1. 生物细胞:细胞的组成和结构,如细胞膜、细胞核等;细胞分裂的过程和遗传物质。
2. 生物多样性和分类:生物的分类和系统发育,如植物和动物的分类;物种的形成和进化。
3. 生物生长和发育:生物的生长过程和发育特点,如人类的生长发育;植物生长的因素和条件。
4. 生物的生态环境: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如食物链和食物网;生态平衡和环境保护的意义。
以上所列举的是九年级上学期科学学科中的一些重要知识点,每个知识点都涉及到多个具体的概念和实例,同学们需要结合教材内容进行深入学习和理解。
通过对这些知识的归纳总结,同学们可以更好地掌握所学科学知识,提高自己的学习效果。
在学习科学知识的过程中,同学们要注重理论知识的同时,也要注重实践操作和实验实践的能力培养。
通过实践操作,可以更加直观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的科学知识,提高自己的动手实验和观察分析能力。
此外,积极参加课堂讨论和科学实验活动,也能够促进同学们的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的发展。
九年级科学必备知识点归纳

九年级科学必备知识点归纳第一部分:物理知识一、力与运动1. 物体的运动状态:静止、匀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曲线运动2. 受力与作用力:合力、分解力、平衡力3. 牛顿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惯性、加速度和力的关系4.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作用对5. 摩擦力: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滚动摩擦力二、能量与功1. 动能和势能:动能的计算、势能和重力的关系2. 机械能守恒定律:机械能的转化、损失和守恒3. 功的计算:功的公式、功率和时间的关系三、压力和浮力1. 压力的概念和计算:压强和力的关系、液压原理2. 浮力的原理和计算:阿基米德原理、物体浮沉的条件四、光与光学1. 光的传播与反射:折射和反射的规律、光的形象和实物2. 凹凸透镜与光学仪器: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光学仪器的应用第二部分:化学知识一、物质与化学反应1. 物质的分类:纯物质和混合物、元素和化合物2. 化学反应的特征:氧化反应、酸碱中和反应等3. 反应物和生成物: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摩尔比二、原子与元素周期表1. 原子的构成和性质:原子核、质子、中子和电子2. 元素周期表的基本特征:周期、族和元素的命名规则三、化学键与化合价1. 化学键的种类: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2. 化合价的计算和规律:原子价和离子价的关系、元素的化合价四、溶液与酸碱中和1. 溶液的浓度:质量浓度和摩尔浓度的计算2. 酸碱中和的反应:酸、碱和盐的性质,中和反应的特征和应用第三部分:生物知识一、细胞与组织1. 细胞的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细胞器的功能2. 组织的类型:动植物组织的分类和功能二、遗传与进化1. 遗传基础:基因和染色体的结构,基因的转录和翻译2. 遗传规律和遗传工程:孟德尔遗传规律,基因突变和转基因技术三、人体与健康1. 消化、呼吸和循环系统:器官的结构和功能,常见疾病2. 免疫系统和生殖系统:抗体和抗原的作用,生殖器官的结构和功能四、生态与环境1.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生物圈、群落和生态位的概念,能量的流动和物质的循环2. 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和保护,可再生资源的利用总结:九年级科学必备知识主要涵盖了物理、化学和生物三个学科的重要知识点。
科学九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

科学九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一、物质与化学变化1. 纯物质与混合物物质是构成一切物体的基本单位,包括纯物质和混合物两种形式。
纯物质是由同一种元素或化合物组成的,具有固定的化学性质和组成比例;混合物是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具有可变的化学性质和组成比例。
2. 物质的分类物质可以根据化学组成和性质进行分类。
基于化学组成,物质分为元素和化合物;基于性质,物质可分为金属和非金属。
3. 化学反应与化学方程式化学反应是指物质之间发生新的化学变化,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发生改变。
化学方程式用化学符号表示化学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
化学方程式必须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
4. 反应速率与影响因素反应速率是指化学反应在单位时间内进展的程度。
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包括温度、浓度、粒径、催化剂等。
5. 酸、碱与盐酸、碱和盐是常见的化合物。
酸具有酸性物质的性质,碱具有碱性物质的性质,盐是酸和碱反应生成的产物。
6. 酸碱中和反应和中和滴定酸碱中和反应是指将酸和碱按化学计量比例完全反应,生成盐和水。
中和滴定是一种精确确定酸碱浓度的实验方法,通过滴加标准浓度的酸或碱来使反应完全发生。
二、光学与光的传播1. 光的直线传播光是以电磁波的形式传播的,具有直线传播的特性。
当光遇到媒介表面发生折射或反射时,会改变传播的方向。
2. 光的反射和折射光在光滑表面上的反弹叫做反射;当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由于介质密度的不同,光会发生弯曲现象,称为折射。
3. 镜面反射与平面镜成像镜面反射是光在光滑平面镜上发生的反射现象。
平面镜成像是指通过平面镜将物体的反射光聚焦到一点上,形成虚拟的像。
4. 透镜成像透镜是一种以两个曲面为界的透明介质,光线经过透镜折射会发生聚焦和发散。
凸透镜聚焦光线,形成实像;凹透镜发散光线,形成虚像。
5. 光的色散与光谱不同频率的光在介质中传播速度和折射率不同,产生色散现象。
通过光谱仪可以将光分解成不同波长的光,形成连续的光谱。
科学九年级知识点

科学九年级知识点一、物质组成及性质物质的组成:元素、化合物和混合物。
元素:由同种原子组成的纯物质,如氢、氧等。
化合物:由不同种原子按照一定比例组成的纯物质,如水、二氧化碳等。
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物质按照一定比例混合而成,如土壤、空气等。
物质的性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物质不改变化学组成的性质,如颜色、形状、密度等。
化学性质:物质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时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腐蚀性等。
二、力、功和能力:使物体发生形变或改变速度的作用,有大小和方向。
功:力在物体上所做的功。
能:物体由于所具有的性质或所处的位置而具有的做功能力。
三、热、温度和热量热:物体间因温差而传递的能量,是一种能量的传递方式。
温度:反映物体热的程度的物理量,是分子热运动的强弱程度的度量。
热量:物体由于温度差而传递的能量。
四、运动和力学力学:研究物体运动和力的学科。
质点:形状可忽略不计,只考虑物体的质量和位置的点。
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大小和方向都不变的运动。
加速直线运动:速度大小或方向有变化的运动。
五、电流和电压电流:电荷在导体中的传递,是一种电荷的流动。
电压:电荷在电路中流动产生的电势差。
六、能源和能量转化能源:使物体发生运动、产生光、发热或做功的物质或其他形式。
能量转化:能源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的过程。
七、光的传播光线:光在介质中传播的路径。
光的反射:光线遇到物体表面后改变传播方向的现象。
光的折射:光线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改变传播方向的现象。
八、声音的传播声音:由物体振动引起的一种机械波。
声音的传播:声音通过介质的振动传递。
九、生物的结构和功能细胞: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是生物体的组成部分。
组织:相同功能的细胞按一定方式组织起来形成的结构。
器官:由不同组织构成,具有特定功能的结构。
系统:由多个器官协同工作形成,完成一项特定的生理功能。
总结:以上是科学九年级的一些重要知识点,包括物质的组成及性质、力、功和能、热、温度和热量、运动和力学、电流和电压、能源和能量转化、光的传播、声音的传播以及生物的结构和功能等。
九年级科学上知识点总结(最全)

九上第一章 知识要点一、酸的通性1、酸能使紫色石蕊变 红 色,不能使无色酚酞变色。
2、酸 + 碱 --- 盐 + 水(复分解反应)①用胃舒平中和过多胃酸 3HCl + Al(OH)3 ==== AlCl 3 + 3H 2O 。
②硫酸和氢氧化铜反应 Cu(OH)2 + H 2SO 4 === CuSO 4 + 2H 2O 。
3、金属氧化物 +酸 ---- 盐 + 水 (复分解反应)①用盐酸除铁锈 Fe 2O 3 + 6HCl === 2FeCl 3 + 3H 2O②变黑的铜丝和稀硫酸反应 CuO + H 2SO 4 ==== CuSO 4 + H 2O4、金属单质 + 酸 ---- 盐 + 氢气 (置换反应)①生锈铁钉在足量盐酸中产生气泡 Fe + H 2SO 4 = FeSO 4 + H 2↑②实验室制氢气 Zn + H 2SO 4 = ZnSO 4 + H 2↑5、酸 + 盐 ----- 另一种酸 + 另一种盐(复分解反应)①检验氢氧化钠已变质(加盐酸) Na 2CO 3 + 2HCl === 2NaCl + H 2O + CO 2↑②检验盐酸中的氯离子 HCl + AgNO 3 === AgCl ↓ + HNO 3③检验硫酸中的硫酸根离子 H 2SO 4 + BaCl 2 ==== BaSO 4 ↓+ 2HCl二、碱的通性1、碱能使紫色石蕊变 蓝 色,使无色酚酞变 红 色。
2、酸 + 碱 -----盐 + 水(复分解反应)①用烧碱中和石油中的硫酸 H 2SO4 + 2NaOH ==== Na 2SO4 + 2H 2O3、非金属氧化物 +碱 --- 盐 + 水①氢氧化钠放在空气中变质 2NaOH + CO 2 == Na 2CO 3 + H 2O②用烧碱溶液吸收工厂二氧化硫 2NaOH + SO 2 == Na 2SO 3 + H 2O4、碱 + 盐 ----另一种碱 + 另一种盐(复分解反应)①配制的波尔多液农药不能久置 Ca(OH)2 + CuSO 4 ==== Cu(OH)2↓ + CaSO 4②氯化铁与烧碱反应 3NaOH + FeCl 3 ==== Fe(OH)3↓ + 3NaCl三、金属的性质1、金属活动性顺序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2①2、金属单质 + ①镁带与稀硫酸反应 Mg+ H 2 SO 4 === Mg SO 4 + H 2↑小结:金属与酸反应条件是:金属活动顺序表排在H 前的金属才能置换出酸中的氢3、金属单质 + 盐(溶液)--- 另一种金属 + 另一种盐(置换反应)①湿法炼铜 Fe + CuSO 4 === FeSO 4 + Cu②红色铜丝放入硝酸银溶液 Cu + 2AgNO 3=== Cu(NO 3)2 + 2Ag小结:金属与盐反应的条件 金属加溶盐 强进弱出 。
九年级上科学知识点总结全完整版

九年级上科学知识点总结全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九上生物知识点一、食物体内氧化和体外燃烧之间的区别和共同点1、共同点:都是氧化反应,都能释放热量2、不同点:体内氧化是一个缓慢的氧化过程,能量是逐步释放的;体外燃烧是一个剧烈的氧化过程,迅速地放出热量。
实验:测试食物能量的实验结论:花生仁(脂肪)是较好的能量来源。
热量价――每克营养物质在体内氧化时的产生的能量。
三大营养物质的热量价蛋白质:16.7千焦/克糖类:16.7千焦/克脂肪:37.7千焦/克二、食物中的营养素及其作用1、食物中的营养素主要有水、糖类、蛋白质、脂肪、无机盐、维生素和粗纤维等7大类。
2、七大营养素的作用。
(1)糖类:①是人体细胞最重要的供能物质;②人体细胞的—种组成成分。
(2)蛋白质:①是细胞生长和修补的主要原料;②可以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部分能量;参与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
(3)脂肪:生物体贮存能量的物质。
(4)水:①细胞的重要组成成分;②各种生理活动的基础。
(5)无机盐:不能提供能量,但是人体维持正常生理活动所必需的营养物质。
(6)维生素: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不可缺少的微量有机物。
除维生素D外,其他维生素人体均不能合成,必须从食物中获得。
(7)粗纤维:来源于植物性食物,由纤维素组成,不能被消化吸收,但对人体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刺激消化腺分泌消化液,促进肠道蠕动,利于排便等。
牙齿是人取食和消化的重要器官,能切割、撕裂、捣碎和磨细食物。
人的牙的总数为28颗~32颗。
(1)牙的组成牙冠——牙被牙釉质所覆盖的部分,也是发挥咀嚼功能的主要部分。
牙颈——牙冠和牙根的交界处称为牙颈。
牙根——牙被牙骨质所覆盖的部分。
(2)牙的分类①从成分上分:牙本质——构成牙的主要成分。
牙骨质——牙根的表面。
牙髓腔——由牙本质围成,内有牙髓,为富有神经、血管的结缔组织。
4.21.消化系统的组成:2.三类大分子物质最终消化产物。
九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全面总结

九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全面总结引言本文档旨在全面总结九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帮助学生系统掌握课程内容,为考试和未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我们将分学科逐一梳理重点概念、原理和公式,并提供学习策略,以提高学习效果。
物理学1. 运动与力学- 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位置、位移、速度、加速度。
- 力学基本定律: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三定律。
- 功和能量的概念:功的计算、机械能守恒定律。
- 动量和冲量的概念:动量的计算、动量守恒定律。
2. 热学- 温度和热量:热量传递的方式(传导、对流、辐射)。
- 热力学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
- 水的相变:冰点、沸点、比热容。
3. 电学- 电流的基本概念:电流、电阻、电势差。
- 电路的组成:串联电路、并联电路。
- 磁学:磁场、电磁感应。
化学1. 物质的组成与结构- 原子结构:电子、质子、中子。
- 分子与化合物:键的类型(离子键、共价键)。
2. 物质的性质与变化- 物质的性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 化学反应:反应类型(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
3. 有机化学基础-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碳链、碳环。
- 有机反应:加成反应、消除反应、取代反应。
生物学1. 细胞结构与功能- 细胞的结构: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
- 细胞的代谢: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2. 遗传与进化- 遗传的基本规律:孟德尔定律。
- 生物的进化:自然选择、适者生存。
3. 人体生理- 消化系统:食物的消化与吸收。
- 循环系统:心脏的结构与功能、血液循环。
学习策略- 定期复习:使用间隔重复技术,巩固记忆。
- 做笔记:梳理重点,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 实践操作:进行实验和项目,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结语通过本文档的总结,希望同学们能够对九年级上册的科学知识点有更全面、深入的理解。
记住,持续的努力和实践是成功的关键。
祝学习进步!。
科学九年级上册知识点

科学九年级上册知识点科学是一门探索自然界规律和解释现象的学科,是培养学生观察、实验、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重要课程。
下面将介绍科学九年级上册的一些重要知识点,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科学知识。
1. 细胞和组织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组成组织、器官和器官系统。
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真核细胞包含细胞核和细胞器,如线粒体、叶绿体和高尔基体等。
2. 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指地球上各种不同生物的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基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对于维持生态平衡和人类的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3. 遗传与进化遗传是指生物个体通过遗传物质的传递,将特定的性状传递给后代。
遗传的基本单位是基因,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进化是生物种群经过长时间的适应和变异,使得物种逐渐改变和进化。
4. 物质与能量的转化物质和能量的转化是生命活动的基础。
光合作用是生物将阳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通过该过程,植物可以合成有机物。
呼吸作用是生物体将有机物转化为能量的过程,通过该过程,生物体释放能量。
5. 地壳和地理环境地球的地壳由岩石构成,包括岩石圈、地壳板块、火山和地震等地质现象。
地理环境对生物的分布和生态系统的形成有重要影响,如气候、土壤和水资源等。
6.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共同构成生态系统。
生物通过与环境的相互适应和依存,保持生物平衡和生态平衡。
人类的活动对环境造成了很大影响,保护环境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7. 植物与人类生活植物对人类的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和作用。
除了提供食物、粮食和药物外,植物还能提供建筑材料、纤维材料和能源等。
了解植物的生长、繁殖和养护对于人类生活和资源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8. 动物的适应与行为动物通过适应环境的方式提高自己的生存能力。
动物的行为是动物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和内部调节的结果。
了解动物的适应和行为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保护动物,维护生态平衡。
这些是科学九年级上册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九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梳理

九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梳理九年级上册科学是初中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主要涉及了物理、化学和生物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下面将对九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进行梳理和总结。
一、物理知识点梳理1. 运动和力- 运动的描述和方式- 力的概念和分类- 力的合成和分解- 力的作用和效果2. 机械运动- 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匀速运动和变速运动- 自由落体运动- 平抛运动和斜抛运动3. 压强和浮力- 压强的概念和计算- 浮力的概念和性质- 浮力与物体浸没和漂浮的关系4. 简单机械- 杠杆、滑轮、轮轴和斜面的原理和应用 - 力的传递和转动的原理5. 热与能- 热和温度的概念和单位- 内能和热能的转换- 热传递和热量计算二、化学知识点梳理1. 物质的组成和变化- 原子、分子和离子的概念- 物质的化学式和计算- 化学反应和化学方程式2. 溶液的性质和浓度- 溶质和溶剂的概念和区别- 溶解度和浓度的计算- 溶液的饱和和稀释3. 元素的性质和周期表- 元素的化学符号和性质- 周期表的组成和分类-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的周期特征4. 化学反应- 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过程的描述 - 化学能、焓变和化学反应热的计算 - 氧化还原反应和电化学反应5. 金属与非金属- 金属与非金属的性质和特点 - 金属的活动性和电化学性质 - 金属的提取和利用三、生物知识点梳理1. 生物多样性- 物种、种群和生态系统的概念 - 物种的形成和进化- 生物分类的原则和方法2. 细胞结构和功能- 细胞的组成和结构- 细胞膜的功能和物质运输- 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3. 遗传与进化- 遗传物质DNA和基因的概念- 遗传规律和遗传变异- 进化论和物种起源4. 生物生长和发育- 细胞分裂和生物生长- 生长调控和内分泌系统- 人体器官的生长和发育5. 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 生态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生物种群和生态平衡- 环境问题和生态保护总结:九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涉及了物理、化学和生物方面的基础知识,包括运动和力、机械运动、压强和浮力、简单机械、热与能、物质的组成和变化、溶液的性质和浓度、元素的性质和周期表、化学反应、金属与非金属、生物多样性、细胞结构和功能、遗传与进化、生物生长和发育以及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等知识点。
九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精品)

第一章探索物质的变化第1节物质的变化1、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区别:变化后有无新物质生成。
联系: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同时一定伴随着物理变化,发生物理变化时一定不发生化学变化2、寻找物质变化的证据方法:观察和实验。
3、硫酸铜晶体(胆矾):蓝色晶体。
加热时失去结晶水而变成白色粉末,该粉末遇水又变成蓝色晶体. CuSO4·5H2O==CuSO4+5H2O ; CuSO4+5H2O==CuSO4·5H2O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产生蓝色絮状沉淀CuSO4+2NaOH==Cu(OH)2+Na2SO44、物质变化规律的应用:(1)硫酸铜溶液检验蛋白质的存在,使其变性而发生凝固;(2)白色硫酸铜粉末检验水分的存在,或作为少量水分的吸水剂,遇水变蓝色。
第2节常见的酸1、酸的定义:一些物质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电离:一些物质溶解于水或受热熔化而离解成自由移动离子的过程。
H Cl = H+ + Cl— H2SO4 == 2H++ SO42— HNO3 == H++ NO3-2、常见的酸:盐酸HCl 硫酸H2SO4硝酸HNO3碳酸H2CO3磷酸H3PO4醋酸CH3COOH4、检验物质酸碱性和测定溶液的酸碱度:(1)物质酸碱性:酸碱指示剂--石蕊试液(紫色)、酚酞试液(无色)、(2)溶液的酸碱度:PH试纸.5、酸的通性(1)酸使指示剂变色:无色酚酞不变色,紫色石蕊变红色.(2)酸 + 碱==盐 + 水3HCl+ Al(OH)3== AlCl3+3H2O (用胃舒平治疗胃酸过多)H2SO4 +2 NaOH== Na2SO4 + H2O(3)酸 + 某些盐==新盐 + 新酸2HCl + CaCO3==CaCl2 + H2O + CO2(实验室制取CO2)HCl+ AgNO3== AgCl + HNO3(用AgNO3溶液和稀硝酸检验盐酸)H2SO4 + BaCl2==BaSO4 + 2HCl (用BaCl2溶液和稀硝酸检验硫酸)(4)酸 + 金属氧化物==盐 + 水6HCl+ Fe2O3==2 FeCl3 +3 H2O (红色铁锈逐渐消失,形成黄色溶液)H2SO4 + CuO== CuSO4 + H2O (黑色粉末氧化铜逐渐消失,形成蓝色溶液)(5)酸 + 某些金属==盐 + 氢气Fe + 2HCl== FeCl2 + H2(有气泡产生,铁逐渐减少,溶液变浅绿色)Zn + H2SO4== Zn SO4 + H2 (实验室用于制H2,有气泡产生,锌逐渐减少)6、酸的个性(1)盐酸HCl:盐酸是HCl气体的水溶液,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HCl气体在瓶口遇水蒸汽形成盐酸的小液滴而出现白雾。
九年级上科学知识点总结

一、生物学1.细胞与生命:细胞是生物的基本单位,包括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细胞质包括细胞膜、细胞壁、细胞质和细胞核。
2.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细胞核负责遗传信息的传递,细胞质负责物质合成和能量转换,细胞膜起着包裹细胞、选择物质通透性和维持内外环境稳定的作用。
3.细胞分裂与遗传:有两种类型的细胞分裂,即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有丝分裂是有关细胞增殖和发育,减数分裂是有关产生生殖细胞。
4.遗传与基因:基因是遗传信息的基本单位,基因位于染色体上,通过遗传物质DNA的复制而传递。
5.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生物体包括器官、组织、细胞和器官系统,不同器官系统协同工作以维持生物体的正常功能。
二、物理学1.热传导与热传导:热能传导是指物体间热能的传递方式,有传导、对流和辐射三种方式。
2.光的传播与光的成像:光的传播方式有直线传播和折射传播,光的成像是通过光线在光学系统中的折射和反射来形成的。
3.电学基础:电是载流子在闭合回路中运动所产生的现象,电流单位为安培,电压单位为伏特。
4.简单电路与电流规律:串联电路中电流强度相同,电压相加,并联电路中电压相同,电流相加。
5.动能、势能与机械能守恒:动能是因物体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势能是因物体位置而具有的能量,机械能守恒是指在一个封闭系统中,机械能总量保持不变。
三、化学1.原子:原子是物质的基本单位,包括原子核和电子云,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2.元素与化合物:元素是由相同种类的原子组成的纯物质,化合物是由不同种类的原子组成的纯物质。
3.化学方程式与化学反应:化学方程式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过程,化学反应包括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化学反应的速率。
4. 相对论:相对论是指物质的质量和能量之间的等价关系,E=mc²,其中E为能量,m为物质的质量,c为光速。
5.开放性实验与气体的压强:气体的压强与温度和体积有关,通过开放性实验可以实验气体的压强和体积之间的关系。
四、地球科学1.太阳系:太阳系是太阳和绕其运行的行星、卫星、小行星和彗星等天体组成的系统。
九年级上科学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上科学知识点总结科学是一门研究自然现象、探索规律的学科。
在九年级上学期的科学课程中,我们学习了大量的知识点,涵盖了生物、物理、化学等多个领域。
以下是我对九年级上学期科学课程的知识点进行的总结。
一、生物学知识点总结1. 细胞与细胞组织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组成。
细胞可以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两种类型。
细胞可以通过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进行繁殖。
不同类型的细胞可以组成不同类型的细胞组织,如动物体内的肌肉组织、骨骼组织等。
植物体内的组织包括维管组织、根组织等。
2. 遗传与进化遗传是生物种群中基因传递的过程。
基因是决定生物性状的单位,可以通过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的组合来决定个体的性状。
遗传的规律包括孟德尔遗传规律、基因突变等。
进化是指物种随着环境的改变而逐渐演变的过程。
达尔文的进化论提出了物种适应性和自然选择的概念。
3. 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各个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生态系统由生物群落、生物栖息地和生态位组成。
生物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共同维持着生态系统的平衡。
二、物理学知识点总结1. 运动与力学物体在空间中运动的规律可以用力学来描述。
牛顿运动定律包括惯性定律、加速度定律和作用反作用定律。
力的单位是牛顿,可以通过力的合成和分解来计算物体的运动状态。
2. 热与能量热是能量的一种形式,热的传递方式包括传导、对流和辐射。
能量是物体进行工作和产生热量的来源,能量守恒定律和能量转化的原理是能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重要基础。
3. 光学光的传播方式包括直线传播和弯曲传播。
光的反射和折射规律可以通过光的入射角和出射角来计算。
光的成像由凸透镜和凹透镜完成,可以通过光的追迹法来确定成像位置。
三、化学知识点总结1. 物质的组成与性质物质由原子组成,可以根据原子种类和原子数量来确定物质的性质。
物质在化学反应中会发生化学变化,产生新的物质。
酸和碱是常见的化学物质,酸碱中和反应可以生成盐和水。
2. 物质的分类和分离化学物质可以分为金属和非金属两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酸碱盐一、酸碱指示剂(简称指示剂):能跟酸或碱的溶液起作用而显示不同颜色的物质。
溶液指示剂在酸溶液中在碱溶液中石蕊溶液红色蓝色酚酞溶液无色红色溶液酸碱性的检验方法:(1)检验溶液是酸性的方法: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石蕊试液,若溶液呈现红色,则说明该溶液为酸性溶液。
(2)检验溶液为碱性的方法: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石蕊试液,若溶液呈现蓝色,则说明该溶液为碱性溶液;或者滴入几滴无色酚酞试液,若溶液呈现红色,则说明该溶液为碱性溶液。
思考:指示剂只能反映某种物质的酸碱性,不能确定该物质一定就是酸或碱。
酸碱指示剂的种类很多,不只是石蕊试液和酚酞试液。
二、常见的酸酸和碱都有腐蚀性,使用时一定要小心!闻溶液气味的方法是:用手在瓶口轻轻扇动,使少许气体飘进鼻孔(如右图所示),千万不要直接凑近鼻子闻,因为这样做很危险!(一)、打开浓盐酸、浓硫酸的试剂瓶,观察现象并闻气味;浓盐酸浓硫酸颜色、状态无色液体无色黏稠、油状液体打开瓶盖现象瓶口有白雾无明显现象原因有挥发性无挥发性气味有刺激性气味无刺激性气味敞口久置现象质量减小质量增加原因有挥发性有吸水性分析:(1)①盐酸是HCl气体的水溶液,浓盐酸易挥发。
打开浓盐酸的瓶盖后,看到有白雾,原因是浓盐酸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与空气中的水分结合,形成盐酸小液滴。
②纯净的浓盐酸是无色的,工业用浓盐酸因含有杂质Fe3+而略带黄色。
(2)浓硫酸的质量增加,原因是浓硫酸吸收空气中的水分,有吸水性。
因此,实验室常用浓硫酸作干燥剂。
(如右图所示)。
状元笔记浓硫酸和浓盐酸在空气中敞口放置,都会变稀,但原因不一样。
浓硫酸变稀,是因为吸水性,溶剂增加,溶质不变;浓盐酸变稀是因为挥发性,溶质减少,溶剂不变。
因此,浓盐酸和浓硫酸都要密封保存。
(二)浓硫酸 1.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2.浓硫酸具有强腐蚀性【实验探究2】探究浓硫酸的腐蚀性实验步骤浓硫酸在纸上写字用木片蘸浓硫酸写字将浓硫酸滴到纱布上将浓硫酸滴到蔗糖上一段时间后的现象蘸有浓硫酸的部分变黑蘸有浓硫酸的部分变黑蘸有浓硫酸的部分变黑由黄变黑结论浓硫酸具有很强的腐蚀性,能使纸张、木条、布甚至皮肤脱水被腐蚀启发使用浓硫酸时要特别小心,切不可将浓硫酸滴在皮肤和衣服上,因为浓硫酸有很强的腐蚀性浓硫酸具有强腐蚀性的原因:因为浓硫酸能将纸张、木材、布料、皮肤(都由含碳、氢、氧等元素组成的化合物)里的氢和氧原子按2:1即水的形式夺取出来,生成黑色的碳。
我们做实验时不掌握好浓硫酸的这一“个性”,很可能就会腐蚀皮肤、衣物。
【实验探究】探究浓硫酸的稀释实验步骤:在500ml锥形瓶中盛约25ml浓硫酸,水从分液漏斗中缓慢滴入锥形瓶,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水立刻沸腾,液滴向四周飞溅。
实验结论:不能将水注入浓硫酸里。
浓硫酸溶于水时液滴飞溅的原因:这是因为水的密度小于硫酸的密度,浮在浓硫酸上面,浓硫酸溶于水时放出的热使水立刻沸腾,沸腾的水携带着硫酸液滴向四周飞溅,危及人身安全。
稀释浓硫酸的正确步骤:在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把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里,并不断搅拌。
切不可把水倒入浓硫酸里。
不慎将硫酸沾到皮肤或衣服上的处理方法: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
涂上碳酸氢钠溶液的目的是把稀硫酸中和掉-----生成无腐蚀性的物质。
(三)、酸的化学性质1.酸能与酸碱指示剂反应:紫色石蕊试液在酸溶液中变红,无色酚酞不变色。
2. 活泼金属+酸=盐+H2Mg + 2HCl = MgCl2 + H2↑Mg + H2SO4 = MgSO4 + H2↑Zn+2HCl = ZnCl2+H2↑Zn + H2SO4 = ZnSO4+H2↑Fe+2HCl = FeCl2+H2↑Fe + H2SO4 = FeSO4+H2↑(亚铁溶液浅绿色)2Al+6HCl = 2AlCl3+3H2↑2Al+ 3H2SO4 = Al2(SO4)3+3H2↑3.酸+金属氧化物=盐+H2O 在工业上,可利用此性质除去金属表面的锈Fe2O3 + 6HCl = 2FeCl3 + 3H2O Fe2O3 + 3H2SO4 = Fe2(SO4)3 + 3H2O (三价铁溶液黄色) (铁锈逐渐消失,溶液由无色慢慢变成黄色)CuO+2HCl= CuCl2+H2O CuO+H2SO4= CuSO4+H2O4.酸+盐=新酸+新盐反应条件:生成物中有沉淀或气体或水。
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CaCO3+2HCl= CaCl2+H2O+CO2↑Na2CO3+2HCl= 2NaCl+H2O+CO2↑Na2CO3+H2SO4= Na2SO4+H2O+CO2↑AgNO3+ HCl=AgCl↓+HNO3BaCl2+ H2SO4=BaSO4↓+2HCl5、酸+碱=盐+水NaOH+HCl=NaCl+H2O KOH + HNO3 = KNO3 + H2OCa(OH)2 + 2HCl = CaCl2 + 2H2O 2NaOH + H2SO4 = Na2SO4 + 2H2O四、常见的碱(一)几种常见的碱(1)氢氧化钠(NaOH):有强烈的腐蚀性,俗名为火碱、烧碱、苛性钠。
使用氢氧化钠时一定要特别小心,如果碱液沾到皮肤上要用较多的水冲洗,并涂上硼酸溶液。
实验现象结论氢氧化钠的颜色、状态白色、块状固体—将氢氧化钠放置在表面皿上,放置一会儿表面变得潮湿氢氧化钠固体易吸收水分将氢氧化钠放在盛少量水的试管里,用水试管发热氢氧化钠溶解时放热触摸试管外壁氢氧化钠的用途:在肥皂、石油、造纸、纺织、印染等工业中作化工原料,在生活中用来除去油污。
状元笔记:氢氧化钠露置在空气中一方面易吸水潮解,另一方面易吸收空气中的CO2而变质。
因此,氢氧化钠一定要密封保存。
(2)氢氧化钙〔Ca(OH)2〕俗名是熟石灰或消石灰,在化学实验中用来检验二氧化碳的石灰水就是氢氧化钙的水溶液。
CaO俗名生石灰,加入少量水。
CaO+H2O= Ca(OH)2现象:放出大量的热,水立即变为水蒸气,生石灰变为粉末状。
应用:因为氧化钙易与水反应,故可以作干燥剂。
状元笔记:浓硫酸、氢氧化钠、氧化钙都可以作干燥剂,但原理不同。
浓硫酸与氢氧化钠作干燥剂发生的是物理变化,氧化钙发生的是化学变化。
在选择干燥剂时,被干燥的气体不能与干燥剂发生反应。
(3)碱的化学性质1:碱溶液能与指示剂反应: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
2:碱+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如CO2、SO2、SO3等)=盐+ H2OCa(OH)2+CO2= CaCO3↓+H2O 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的反应2NaOH+CO2 = Na2CO3+H2O NaOH即能吸收空气中的水,也能吸收空气中的CO2,故NaOH要密封保存。
SO2、SO3与碱的反应与上面的反应类似:2NaOH+SO2=Na2SO3+H2O 2NaOH+SO3=Na2SO4+H2O亚硫酸钠硫酸钠3:碱+盐=新碱+新盐反应条件:反应物都可溶;生成物有沉淀或气体或水。
CuSO4+2NaOH=Cu(OH)2↓+Na2SO4FeCl3+3NaOH=Fe(OH)3↓+3NaClCa(OH)2+CuSO4=Cu(OH)2↓+CaSO43Ca(OH)2+2FeCl3=3CaCl2+2Fe(OH)3↓Na2CO3+Ca(OH)2=2NaOH+CaCO3↓ NH4HCO3+Ca(OH)2=CaCO3↓+2H2O+NH3↑(NH4)2SO4+2NaOH==Na2SO4+2H2O+2NH3↑4:酸+碱=盐+水NaOH+HCl=NaCl+H2O KOH + HNO3 = KNO3 + H2OCa(OH)2 + 2HCl = CaCl2 + 2H2O 2NaOH + H2SO4 = Na2SO4 + 2H2O五、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方法——pH1.溶液的酸碱性与pH的关系(见下图)pH<7 溶液为酸性,pH越小,酸性越强pH>7 溶液为碱性,pH越大,碱性越强pH=7 溶液为中性,如纯水显中性测定溶液pH最简便的方法是用pH试纸。
pH试纸的使用方法:取一小块pH试纸,用胶头滴管(或玻璃棒)把待测液滴在pH试纸上,立即把pH 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与标准比色卡上颜色相近的pH即为该溶液的pH。
说明:1.用pH试纸测定溶液酸碱度时,要在半分钟内完成。
才能较准确地测出液体的pH。
时间稍长pH 试纸可能会与待测液发生其它反应,或与空气中的某些物质反应,酸碱性发生了变化,结果就不真实了,测定的pH也就不准确了。
2. 不能将试纸直接放入待测液中,这样会污染待测液。
3.pH试纸不能用水湿润。
如果pH试纸用水润湿,就等于把待测液稀释了,测出的pH就不准确。
六、酸和碱各自都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组成相似盐酸、硫酸、硝酸等酸在水溶液中都解离出H+和酸根离子,即在不同的酸溶液中都含有相同的H+,所以酸有一些相似的性质。
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等碱,在水溶液中都能解离出金属离子和OH-,即在不同的碱溶液中都含有相同的OH-所以碱具有一些相似的性质。
酸:在水溶液中能解离出唯一的阳离子(H +)的化合物叫酸。
碱:在水溶液中能解离出唯一的阴离子(OH-)的化合物叫碱。
七、常见的盐:金属阳离子或NH4+与酸根阴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叫盐(一).氯化钠化学式:NaCl 俗名:食盐食盐是一种白色颗粒状固体,易溶于水,有咸味。
食盐由精制盐、KIO3和抗结剂组成,食盐是一种混合物。
2.氯化钠的生理作用食用的氯化钠大部分以离子形式存在于体液中。
钠离子,:维持细胞内外正常的水分分布,促进细胞内外物质交换。
氯离子是胃液中的主要成分,有促生盐酸、帮助消化、增进食欲的作用。
补充食盐可补充出汗、排尿等排出的氯化钠。
需注意的是不能长期过量食用食盐,而钠离子摄入过少会使钾离子进入血液,使血液变稠,皮肤变黄。
3.氯化钠的用途:生活中作调味品;腌制食物;医疗上配制生理盐水;农业上选种;交通上用于清除公路积雪。
4.氯化钠的分布:海水中溶有大量的氯化钠外,盐湖、盐井和盐矿中也蕴藏着氯化钠。
5.食盐的提取:提取自然界中的氯化钠:将海水、盐湖、盐井中的水,先蒸发其中的水分,达到饱和再蒸发,食盐就会析出。
这样制得的食盐中有很多杂质,又叫粗盐。
(二)、粗盐的提纯粗盐提纯的实验步骤:1.溶解; 2.过滤; 3.蒸发; 4.计算产率。
【探究步骤】称取粗盐/ g 剩余粗盐/ g 溶解粗盐/ g5 1.7g 3.3g2.过滤。
注意:①一贴、二低、三靠;②如果浑浊再过滤一次。
3.蒸发。
注意:①要不断搅拌;②蒸发中出现较多固体的时候,停止加热。
4.计算产率。
计算提纯后的氯化钠产率。
用玻璃棒把固体转移到纸上,称量后,回收到指定的容器中。
(三)、过滤的操作步骤:一贴:滤纸要紧贴漏斗壁。
一般在将滤纸贴在漏斗壁时用水润湿并挤出气泡,因为有气泡会影响过滤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