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餐在中国的发展前途

合集下载

西餐在中国的发展前途

西餐在中国的发展前途

西餐在中国的发展前途烹饪教研组:石自彬【摘要】西餐二字是中国人民和其它东方国家和地区的人民,对西方各国特别是欧美各国的菜肴的统称,西餐是世界三大菜系之一,“刀叉文化”是西餐的形象比喻。

中餐与西餐有着明显的差别,在饮食禁忌上受宗教的影响比较大。

西餐至17世纪传入中国以来,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历经不同的社会历史时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西餐在中国的地位和重要性进一步提高,为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随着2008年奥运会在中国的举办,中国的西餐业必将有着美好的发展前途。

【关键词】西餐宗教西餐特点中国西餐【Abstract】Western word of the Chinese people and other eastern countries and regions people and the Western countries, especially the countries in Europe and America collectively referred to the dishes, Western is one of the world's three major cuisine, "knife and fork culture" is the image of Western food analogy. Western and Chinese food there is a clear difference in the dietary taboos on the subject of religious influence is relatively large. Western to 17 century has been introduced to China, has several hundred years of history, the social history through different periods, have seen significant development. Especially since reform and opening up, China's status in the Western and the importance of further enhancing, and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ha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With the 2008 Olympic Games held in China, China's Western industry will have good development prospects.【Keywords】Western Religion Western characteristics Western China一、西餐和西餐文化1.1 什么是西餐西餐二字是中国人民和其它东方国家和地区的人民,对西方各国特别是欧美各国的菜肴的统称。

2024年西餐项目投资分析及可行性报告

2024年西餐项目投资分析及可行性报告

西餐项目投资分析及可行性报告目录概论 (4)一、市场分析 (4)(一)、行业基本情况 (4)(二)、市场分析 (5)二、制度建设与员工手册 (6)(一)、公司制度体系规划 (6)(二)、员工手册编制与更新 (7)(三)、制度宣导与培训 (8)(四)、制度执行与监督 (10)(五)、制度评估与改进 (12)三、土建工程方案 (13)(一)、建筑工程设计原则 (13)(二)、西餐项目总平面设计要求 (14)(三)、土建工程设计年限及安全等级 (15)(四)、建筑工程设计总体要求 (16)(五)、土建工程建设指标 (18)四、原辅材料供应 (19)(一)、西餐项目建设期原辅材料供应情况 (19)(二)、西餐项目运营期原辅材料供应及质量管理 (20)五、西餐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1)(一)、产品规划 (21)(二)、建设规模 (22)六、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 (24)(一)、企业社会责任理念 (24)(二)、社会责任西餐项目与计划 (25)(三)、可持续发展战略 (25)(四)、节能减排与环保措施 (26)(五)、社会公益与慈善活动 (26)七、实施计划 (27)(一)、建设周期 (27)(二)、建设进度 (27)(三)、进度安排注意事项 (27)(四)、人力资源配置和员工培训 (28)(五)、西餐项目实施保障 (28)八、环境影响评估 (29)(一)、环境影响评估目的 (29)(二)、环境影响评估法律法规依据 (30)(三)、西餐项目对环境的主要影响 (30)(四)、环境保护措施 (30)(五)、环境监测与管理计划 (31)(六)、环境影响评估报告编制要求 (31)九、市场营销策略 (31)(一)、目标市场分析 (31)(二)、市场定位 (32)(三)、产品定价策略 (33)(四)、渠道与分销策略 (33)(五)、促销与广告策略 (33)(六)、售后服务策略 (34)十、公司治理与法律合规 (34)(一)、公司治理结构 (34)(二)、董事会运作与决策 (36)(三)、内部控制与审计 (37)(四)、法律法规合规体系 (38)(五)、企业社会责任与道德经营 (40)十一、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 (41)(一)、质量管理体系建设 (41)(二)、生产过程控制 (43)(三)、产品质量检验与测试 (44)(四)、用户反馈与质量改进 (45)(五)、质量认证与标准化 (46)概论本项目投资分析及可行性报告是一个系统性的文档,旨在规范和指导西餐项目的实施过程。

各地西餐市场分析

各地西餐市场分析

各地西餐市场分析一、市场概况西餐在全球范围内广受欢迎,各地区的西餐市场也有着不同的特点和趋势。

本文将对各地西餐市场进行分析,了解市场规模、发展趋势、竞争格局等情况。

二、欧洲市场1. 法国法国是西餐的发源地之一,拥有悠久的西餐传统,各种经典法式菜肴深受欢迎。

巴黎是法国西餐市场的中心,拥有众多高端餐厅和著名大厨。

除了传统的法式料理,近年来亚洲风味的西餐在法国市场也有所涌现。

2. 意大利意大利以其美味的意式料理而闻名,西餐市场规模庞大,餐厅数量众多。

意大利西餐注重原料的新鲜和简单的烹饪方式,吸引了全球食客的关注。

三、北美市场1. 美国美国是西餐多样性和创新性的集中地,西餐市场规模庞大,涵盖了各种风味和种类的西餐。

美国餐饮市场竞争激烈,特别是主打创新和快餐概念的西餐连锁店在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

2. 加拿大加拿大西餐市场受到美国的影响,多样性和国际化是加拿大西餐市场的特点。

各种文化的餐厅在加拿大蓬勃发展,为食客带来了更多选择和体验。

四、亚洲市场1. 中国中国西餐市场发展迅速,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国际化的趋势,西式餐饮已成为许多人的首选。

各类西餐厅遍布中国各地,包括传统的法式餐厅、意式餐厅以及新兴的美式快餐连锁店。

2. 日本日本西餐市场也颇具特色,日本人对于西餐有着独特的喜好和口味偏好。

西式西餐与日本料理的融合创新也在日本市场受到欢迎。

五、总结与展望各地西餐市场在全球范围内呈现出多样性和变化性,市场竞争激烈,但也蕴藏着巨大商机。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人们对美食品质的追求,西餐市场将继续保持活力,呈现出更多新的发展趋势和创新模式。

建议从业者在市场竞争中保持敏锐的观察力和创新意识,抓住机遇,实现持续发展。

西餐在中国口味适应与文化融合

西餐在中国口味适应与文化融合

西餐在中国口味适应与文化融合随着全球化的进程,西餐在中国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

然而,由于不同国家、不同文化间的差异,西餐在中国市场的口味适应和文化融合一直都是一个挑战。

本文将探讨西餐在中国的口味适应问题以及如何实现西餐与中国文化的融合。

一、西餐在中国市场的口味适应西餐与中国传统饮食有着明显的区别,包括原材料、烹饪方法和口味。

由于中国人对于口味的偏好与西方人存在差异,西餐在中国市场上的口味适应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1.1 调整食材选择西餐通常采用牛肉、羊肉、猪肉等肉类作为主要食材,而中国人更喜欢禽肉、海鲜等食材。

因此,西餐在中国市场上要想获得广泛接受,就需要针对中国消费者的口味特点,选择更符合他们需求的食材。

1.2 调整烹饪方法中国菜以炒、煮、炸等烹饪方法为主,而西餐则更注重烤、炖、煎等烹饪方式。

为了适应中国市场,餐厅可以适度调整烹饪方法,采用中国消费者更熟悉的烹饪技巧,使菜品更符合中国人的口味。

1.3 调整调味品使用量中国人饮食习惯中,重视味道的丰盈和鲜美。

西餐中通常使用较少的调味品,这与中国人的口味偏好存在差异。

为了适应中国市场,西餐餐厅可以适度增加调味品的使用量,以迎合中国消费者对味道的需求。

二、西餐与中国文化的融合西餐在中国市场的成功除了需要口味的适应外,还需要与中国文化的融合。

在西餐餐厅中融入中国元素,能够使消费者更好地接受西餐,进而加深其对西方文化的了解和认同。

2.1 采用中式装修风格西餐餐厅的装修风格可以融入中国传统元素,比如使用中国传统纹样的装饰画、木质家具等。

这样的设计能够让消费者在进餐的同时感受到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增强他们对西餐的兴趣和好感。

2.2 推出融合菜品为了更好地融合西餐和中国文化,餐厅可以推出一些融合菜品,将西餐和中国菜进行有机结合,创造出新颖独特的美食。

比如在西餐中加入中国调料、配料,或者将中式烹饪技巧应用于西餐制作中,从而满足中国消费者的口味需求。

2.3 提供文化体验活动为了增加顾客对西餐的兴趣和好奇心,餐厅可以提供一些与西餐文化相关的体验活动。

中国西餐市场分析

中国西餐市场分析

中国西餐市场分析一、市场概况中国西餐市场是指在中国境内销售的西方餐饮产品和服务的市场。

随着中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多样化饮食的需求增加,西餐在中国市场上的份额逐渐增加。

本文将对中国西餐市场的规模、发展趋势、竞争格局以及消费者需求进行分析。

二、市场规模根据数据统计,截至2021年,中国西餐市场总体规模达到5000亿元人民币。

其中,高端西餐市场占据了约30%的份额,中档西餐市场约占50%,快餐式西餐市场占据了余下的20%。

西餐市场的规模呈现稳步增长的趋势,预计未来几年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

三、市场发展趋势1. 健康与环保意识的提升: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关注度提高,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选择健康、营养且环保的西餐产品。

2. 多元化菜单的推出:为了满足不同消费者的口味需求,西餐餐厅不断推出新的菜单,包括地方特色菜、素食菜品等,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

3. 线上外卖销售的增长: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外卖市场的兴起,越来越多的西餐餐厅开始提供线上外卖服务,以满足快节奏生活的消费者需求。

4. 西餐文化的传播:随着国际交流的增加,越来越多的中国消费者对西餐文化产生兴趣,西餐市场将迎来更多的发展机遇。

四、竞争格局中国西餐市场竞争激烈,主要有以下几个竞争方面:1. 国际连锁餐厅:麦当劳、肯德基等国际连锁餐厅在中国市场占据一定份额,其品牌知名度和运营经验使其具备竞争优势。

2. 本土连锁餐厅:如呷哺呷哺、海底捞等本土连锁餐厅通过本土化的经营策略和特色菜品吸引了大量消费者。

3. 中高端餐厅: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中高端餐厅涌现,它们通过提供高品质的西餐和优质的服务来吸引消费者。

4. 快餐式西餐市场:如汉堡王、德克士等快餐连锁品牌通过价格优势和快捷服务满足了一部分消费者的需求。

五、消费者需求中国西餐市场的消费者需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品质与口味:消费者对西餐的品质和口味要求越来越高,他们希望能够品尝到正宗、美味的西餐菜品。

中国西餐市场分析

中国西餐市场分析

中国西餐市场分析一、市场概况中国西餐市场是指在中国大陆地区销售的西式餐饮产品和服务的市场。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西餐在中国的消费需求逐渐增加。

西餐市场包括高档餐厅、快餐连锁店和咖啡馆等不同形式的餐饮场所。

本文将对中国西餐市场的规模、发展趋势、消费者特点以及竞争格局进行详细分析。

二、市场规模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西餐市场在过去几年保持了稳定增长的态势。

2019年,中国西餐市场的总销售额达到了500亿元人民币,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800亿元人民币。

这一规模庞大的市场吸引了众多国内外餐饮企业的投资和扩张。

三、市场发展趋势1. 健康饮食的兴起: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方式的追求,健康饮食成为了西餐市场的一个重要趋势。

消费者更加注重食材的新鲜度、营养价值和烹饪方法的健康性。

2. 外卖和外带服务的普及: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外卖和外带服务在中国西餐市场得到了广泛应用。

消费者可以通过手机应用程序轻松订购西餐并享受便捷的送餐服务。

3. 地方特色融入西餐:为了迎合中国消费者的口味和习惯,越来越多的西餐餐厅将地方特色食材和烹饪方式融入到菜单中,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4. 西餐文化的普及:随着中国消费者对西餐的接受度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了解西餐文化,并愿意尝试更多不同类型的西餐。

四、消费者特点1. 年轻人消费占比较高:年轻人是中国西餐市场的主要消费群体,他们对新鲜、时尚和多样化的餐饮体验有较高的需求。

2. 中高收入人群为主要消费者:西餐价格相对较高,因此中高收入人群成为了西餐市场的主要消费者。

3. 城市消费占比较大:由于城市人口密集、经济发展较快,城市消费者对西餐的需求较高,尤其是一线城市和新一线城市。

五、竞争格局中国西餐市场竞争激烈,主要有国际连锁餐厅、本土连锁餐厅和独立餐厅等多个竞争主体。

1. 国际连锁餐厅:如麦当劳、肯德基、星巴克等国际知名品牌在中国西餐市场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市场份额。

2. 本土连锁餐厅:如呷哺呷哺、海底捞等本土连锁餐厅在中国市场取得了巨大成功,并不断扩大其市场份额。

西餐在中国打破传统创造独特风味

西餐在中国打破传统创造独特风味

西餐在中国打破传统创造独特风味西餐(Western cuisine)作为中国餐饮文化中的一部分,在中国的发展已经有了很长的历史。

过去,西餐在中国主要以传统形式呈现,受到限制,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人对西餐的接受程度逐渐提高,它正在中国创造出独特的风味。

本文将探讨西餐在中国打破传统的方式,并展示中国西餐的独特风味。

一、来源多样化的食材西餐在中国传统的基础上融入了大量的国际食材,打破了传统的限制。

中国地域广阔,物产丰富,能够提供各种新鲜的食材。

西餐厨师们通过合理利用这些食材,创造出多样化、独特的菜品。

比如在传统的牛排中,加入了中国特色的调料,使得口感更加鲜美。

同时,中国的海产品也为西餐提供了丰富的选择,比如以海鲜为主题的沙拉,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中国消费者。

二、烹饪技巧的创新中国餐饮文化擅长烹饪技巧的创新,而这一优势也被应用在了西餐中。

西餐在中国的发展中,充分发挥了中国烹饪的创造力和技巧。

传统的烹饪方法与西餐的调味方法相结合,创造出了全新的菜品。

例如,中国烹饪中常用的煮、炒、炸等烹饪技巧,被应用在西餐中,使得菜品更加多样化。

同时,西餐中常见的腌制、烤制等独特的烹饪方法,也在中国结合了本土风味的调料和调味料,形成了独特的口味。

三、文化融合的创新中国作为一个多元文化的国家,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这种文化融合的创新也反映在了西餐的发展中。

西餐在中国的发展,吸纳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并与西方文化相融合,形成了独特的餐饮体系。

比如,传统的中国装饰风格与西餐的布置相结合,创造出了独特的就餐环境。

同时,在菜品的命名和呈现方式上,也融入了中国传统的文化元素,使得西餐更加贴近中国消费者的口味和习惯。

四、创新的餐饮形式在中国,西餐不再局限于高档餐厅,越来越多的西餐品牌出现在购物中心、街边小店等场所,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这种创新的餐饮形式使得西餐更加贴近普通消费者的生活,并且吸引了更多人尝试西餐。

同时,西餐的外卖服务也在中国迅速发展,人们可以在家中就能享受到正宗的西餐,这一创新进一步推动了西餐在中国的发展。

西餐主厨就业形势分析报告

西餐主厨就业形势分析报告

西餐主厨就业形势分析报告西餐主厨就业形势分析报告一、行业背景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饮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西餐作为一种高级餐饮文化,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喜爱和追捧。

西餐主厨作为主要负责制作和设计西餐菜品的岗位,正在成为餐饮行业中的热门职业。

二、就业需求1. 城市餐饮业发展迅速,对西餐主厨的需求不断增加。

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和人们对美食的追求,越来越多的西餐厅在各个城市开业,对西餐主厨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特别是在一二线城市,西餐主厨的就业机会更加广阔。

2. 对专业技能要求高。

西餐是一门需要精湛技艺的烹饪艺术,对主厨的烹饪技能要求非常高。

只有具备良好的烹饪技能和专业知识的主厨才能够在竞争激烈的餐饮市场中脱颖而出。

3. 餐饮行业对创意菜品的需求增加。

随着消费者对饮食的个性化需求增加,餐饮行业对创意菜品的需求也在增加。

西餐主厨需要具备创新思维和艺术表达能力,能够设计出符合市场需求的菜品,从而提高就业竞争力。

三、就业前景1. 薪资待遇较为丰厚。

西餐主厨在一线城市的薪资往往较为可观,一些知名的高档餐厅甚至会提供丰厚的福利和奖金,吸引了许多人加入这个行业。

2. 国内及国际就业机会较多。

西餐作为一种国际性的餐饮文化,具有国内及国际就业机会。

许多大型酒店、豪华邮轮以及海外餐厅都会需要西餐主厨,对于有经验和专业知识的主厨来说,有更多的就业选择。

3. 职业发展空间广阔。

西餐主厨不仅可以在餐饮行业中发展,还可以成为酒店的高级领导者,负责菜单设计和厨房管理。

一些成功的主厨还可以成立自己的品牌餐厅,实现创业梦想。

四、就业压力和挑战1. 竞争激烈。

餐饮行业竞争激烈,不仅需要具备专业的技能和知识,还需要具备团队协作能力和应变能力,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2. 工作强度大。

西餐主厨的工作时间长,工作强度大,常常需要在热厨房中长时间工作,对身体健康要求较高。

3. 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

西餐菜品多样化,食材选择广泛,需要不断学习新的烹饪技巧和菜品搭配,不断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

论西餐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

论西餐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

目录内容摘要 (1)关键词 (1)题目:论西餐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 (2)引言 (2)一、我国西餐现状简析 (3)二、我国西餐的发展 (4)1、我国西餐的来源渠道和发展形式 (4)2、我国西餐业发展的特点 (5)3、西餐在中国能够快速发展的原因 (7)三、中国西餐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8)四、我国西餐的未来发展趋势 (9)参考文献 (11)内容摘要本论文简要介绍了我国西餐厅的现状,着重分析我国西餐的特点、发展形式、使西餐能快速在中国发展的原因、西餐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以及西餐在我国未来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餐饮、西餐、西餐在中国、西餐与中餐的不同、西餐在中国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西餐在中国的发展趋势论西餐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引言西式餐饮简称西餐,已从狭义的欧洲餐饮演变定义为具有外来饮食文化的餐饮都称之为西餐。

在中国,广义的西餐概念包含了法餐、意餐、俄餐、美餐、德餐、拉美餐、东南亚(泰餐、印度餐、马来西亚餐等)餐、日餐、韩餐、混合餐、西式快餐、英餐、咖啡、酒吧、西点、非洲餐、希腊、西班牙餐、土耳其餐、中东风味餐等其他风味餐。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老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支付能力的增加,促进了需求的多样化,人们越来越对外来事物产生好奇感,使他们越来越想去了解去尝试新鲜事物,这就促使像西餐这样在以前看似遥不可及的模糊概念成为了触手可及的现实,国家对外开放也形成了大量的商务往来,促进了外国人来华旅游和居住,更加增强了对西餐的需求,也帮助了我国人民知道了更多更美味的西餐食品,更增强了人们对西餐的不断追求,现在,西餐这种迥然不同于我国文化的舶来品也已经渐渐被我国人民所熟悉,据悉,我国的西餐业正以每年超过30%的增长率在飞速发展,不管在哪个城市我们可以随处看到他们的影子,有精致浪漫的法餐,辛辣时尚的东南亚餐,漂亮美味的日餐,琳琅满目的自助餐,融合的中西合壁餐,优雅舒适的咖啡厅……西餐在中国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后也逐渐适应了中国的国情和行业特点,越来越接近平民化,越来越贴近老百姓,从消费的角度,西餐已经渐渐融入了人们的生活。

技师论文

技师论文

专业论文职业(工种):西式烹调师题目:论西餐在我国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姓名:吴身份证号:110等级:技师准考证号:工作单位:北京市培训单位:北京鉴定单位:022鉴定所2013年11月13日内容提要:本论文简要介绍了我国西餐厅的现状,着重分析我国西餐的特点、发展形式、使西餐能快速在中国发展的原因、西餐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以及西餐在我国未来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餐饮、西餐、西餐在中国、西餐与中餐的不同、西餐在中国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西餐在中国的发展趋势。

目录一、我国西餐现状简析二、我国西餐的发展1.我国西餐的来源渠道和发展形式2.我国西餐业发展的特点3.西餐在中国能够快速发展的原因三、中国西餐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四、我国西餐的未来发展趋势五、结束语西式餐饮简称西餐,已从狭义的欧洲餐饮演变定义为具有外来饮食文化的餐饮都称之为西餐。

在中国,广义的西餐概念包含了法餐、意餐、俄餐、美餐、德餐、拉美餐、东南亚(泰餐、印度餐、马来西亚餐等)餐、日餐、韩餐、混合餐、西式快餐、英餐、咖啡、酒吧、西点、非洲餐、希腊、西班牙餐、土耳其餐、中东风味餐等其他风味餐。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老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支付能力的增加,促进了需求的多样化,人们越来越对外来事物产生好奇感,使他们越来越想去了解去尝试新鲜事物,这就促使像西餐这样在以前看似遥不可及的模糊概念成为了触手可及的现实,国家对外开放也形成了大量的商务往来,促进了外国人来华旅游和居住,更加增强了对西餐的需求,也帮助了我国人民知道了更多更美味的西餐食品,更增强了人们对西餐的不断追求,现在,西餐这种迥然不同于我国文化的舶来品也已经渐渐被我国人民所熟悉,据悉,我国的西餐业正以每年超过30%的增长率在飞速发展,不管在哪个城市我们可以随处看到他们的影子,有精致浪漫的法餐,辛辣时尚的东南亚餐,漂亮美味的日餐,琳琅满目的自助餐,融合的中西合壁餐,优雅舒适的咖啡厅……西餐在中国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后也逐渐适应了中国的国情和行业特点,越来越接近平民化,越来越贴近老百姓,从消费的角度,西餐已经渐渐融入了人们的生活。

西餐在中国的发展现状

西餐在中国的发展现状

西餐在中国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西餐在中国的发展取得了快速的增长,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消费者的青睐。

西餐的发展现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描述。

首先,西餐的种类越来越多样化。

不仅有传统的法式、意式、德式等经典的西餐,还有美式汉堡、墨西哥卷饼等被本地化改良的西餐。

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喜好选择适合自己的西餐类型。

其次,西餐的消费方式也在不断变化。

传统的正餐式西餐仍然受到消费者的喜爱,但越来越多的西餐厅开始推出快餐式的西餐,以满足快节奏生活的人们的需求。

同时,外卖、订餐等新兴的消费方式也为西餐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再次,西餐的消费群体也在不断扩大。

过去,西餐被认为是高尚奢华的代表,只有较高收入阶层的人们才能够享受。

然而,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消费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普通消费者也能够尝试和接受西餐,使得西餐的市场规模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大。

最后,西餐文化的传播也为西餐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越来越多的西餐厅开始注重提供正宗的西餐菜品,同时也注重传递西方餐饮文化的理念和价值观。

这些努力使得中国消费者对西餐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知,从而进一步推动了西餐市场的发展。

总之,西餐在中国的发展现状呈现出了多元化、快节奏、大众化的特点。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消费者需求的变化,相信西餐在中国的市场潜力还将继续被挖掘和发展。

西式餐饮文化对中国餐饮业的影响

西式餐饮文化对中国餐饮业的影响

西式餐饮文化对中国餐饮业的影响中国餐饮业自古以来就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但是随着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西式餐饮文化也逐渐地深入到了中国人的餐桌上。

西方的饮食文化与中国餐饮业的融合,对于中国餐饮业的发展和进步,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首先,西式餐饮文化的注重餐饮环境和客户服务,极大地提升了客户用餐的舒适度。

中国的餐馆一直都重视菜品的制作和口感,却忽略了餐厅的布置以及服务员的态度。

相比之下,西式餐饮文化更注重用餐环境的舒适与典雅,以及服务员的热情、细致和亲切。

这种文化和习惯的融合,能让中国人更好地认识到在用餐的过程中,用餐环境和服务质量也是非常重要的。

其次,西式餐饮文化的进入,也极大地促进了中国餐饮业的创新。

西式食品的入侵,让中国餐饮业需要对传统餐饮文化进行整合和创新,以迎合更多人的口味和需求。

一些餐厅为了吸引消费者,将传统的菜品进行创新和升级,以达到更好的味道和更高的质量,而且烹制技术和食材的健康都有所进步。

同时,西式餐饮文化也为中国的厨师们提供了广泛而多元的学习和交流平台,这是中国餐饮业长期而严重缺乏的。

再者,西式餐饮文化的兴起,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中国人的用餐习惯。

西式餐饮文化的食用方式以及装盘、搭配、口感等方面的互动和协调,其实也是饮食文化高度发达的体现。

以牛排为例,它不再只是简单的煎熟,而是从吃菜变成了品菜,从满足口腹之欲变成了更加注重美食的品尝和体验。

这也激发了中国人对于美味佳肴的追求,不断地寻找新的味蕾体验,推动了中国餐饮业的进步和提升。

最后,西式餐饮文化的影响不仅体现在餐饮本身,也传递到了餐饮行业的周边领域。

餐饮营销、摆台、设计、文化营销等方面,西式餐饮文化为中国餐饮业注入了新的灵感。

比如把营销方式更加精细化,设计风格更加典雅,文化营销更加具特色的餐馆,就能够让消费者们产生独特而深刻的印象。

总之,西式餐饮文化对于中国餐饮业是一种宝贵的财富。

两种文化的融合,使得中国餐饮业逐渐地由数量向质量发展,在提高餐饮质量、服务体验、营销方式、行业形象等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

中西面点专业的发展前景

中西面点专业的发展前景

中西面点专业的发展前景中西面点专业的发展前景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也越来越频繁。

而美食正是人们交流的重要部分之一。

中西面点专业作为一门与美食相关的专业,正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关注。

它不仅能够传承和发扬传统的美食文化,还能够满足现代人多元化、个性化的消费需求。

因此,中西面点专业的发展前景一片光明。

首先,中西面点专业能够通过传承传统美食文化,弘扬民族风情。

中西面点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通过专业的培训和教育,学生可以学习到制作传统的中西面点的技巧和方法,并深入了解其背后的历史和文化故事。

这样不仅能够保护和传承传统美食文化,还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和体验到中西面点的独特魅力。

其次,中西面点专业还能够满足现代人多元化、个性化的消费需求。

在当今社会,人们对于美食的需求已经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口味和风格。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追求个性化的、与众不同的美食体验。

中西面点专业可以通过创新和创意,推出各种创新口味和风格的中西面点,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例如,可以探索中西面点的结合,创造出独特的美食体验;也可以结合当地风味,推出特色的地方面点。

这样一来,中西面点市场将变得更加丰富多样,吸引更多的消费者,也能够为中西面点专业的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同时,中西面点专业的发展还受益于现代科技的推动。

科技的发展为中西面点专业提供了更多的创新机会。

通过现代科技的应用,中西面点可以更加方便和高效地生产,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口感。

例如,可以利用3D打印技术制作独特的面点形状;可以利用智能化设备提高面点的制作效率和精度。

这些科技的应用将进一步提升中西面点的竞争力,为中西面点专业的发展打开更广阔的空间。

综上所述,中西面点专业的发展前景非常光明。

它不仅能够传承和发扬传统的美食文化,还能够满足现代人多元化、个性化的消费需求。

加之现代科技的推动,中西面点专业将拥有更加丰富多样的市场和就业机会。

对于有兴趣从事中西面点的人来说,现在正是选择这个专业的黄金时期。

西餐在中国的发展

西餐在中国的发展

西餐在中国的发展西餐(正餐)是17世纪中叶,随着一些西方国家的外交官和传教士进入中国传播西方文化的同时将西餐技艺带到中国的。

据记载,1622年来华的德国传教士汤若望是第一个用西餐在北京招待中国官员的西方人。

西餐真正传入中国是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西方人大量进入中国的同时也带来了西方厨师,另外西方的餐厅里也雇佣了中国厨师,这样西餐技术也逐渐被中国厨师掌握。

光绪年间,在外国人较多的上海、北京、广州、天津等地出现了一批西餐厅(当时称“番菜馆”)。

据清末史料记载,最早的西餐厅是上海福州路的“一家春”。

在北京最早出现的“醉琼林”。

1900年,两个法国人在北京创办了北京饭店,西班牙人创办了三星饭店,德国人开设了宝昌饭店,西腊人一设了正昌饭店等。

20世纪20年代初起,上海西餐得到了一定的发展,礼查饭店(现浦江饭店)、汇中饭店(现和平饭店南楼)、大华饭店相继开业。

此外,广州的哥伦布餐厅、天津的维克多利、哈尔滨的马地尔都是当时出现的几家西餐厅。

1949年以后,在中国开出的西餐厅以俄式为主,如莫斯科餐厅、友谊宾馆、北京饭店的西餐厅。

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中国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旅游业的崛起,大量的西方人再度涌入中国投资旅游,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地相继兴起了一批设备齐全的现代化饭店,如世界著名的凯宾斯基、希尔顿、假日饭店。

以经营法式西餐为主,英式、美式、意式、俄式等全面发展的格局,从而适应了西方各国人来华投资旅游的需求。

西餐在中国虽然起步较早,但到目前为止西餐在中国的发展还主要是与大型国际旅游服务企业紧密相连,依据国际会议、国际交流和旅游业。

完全意义上的西餐厅还较少。

如果大力广泛地开展西餐文化知识的普及,让更多的中国人也能接受西餐理念,西餐厅的发展应该说还是有一定潜力的。

西式快餐行业分析报告.doc

西式快餐行业分析报告.doc

西式快餐行业分析报告一、选择理由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西式快餐以它方便,快捷的优势迅速在餐饮行业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并且,快餐行业是我们比较熟悉的行业。

因此西式快餐行业的发展,壮大很值得我们去深入研究。

在该报告中,重点介绍的是西式快餐行业的代表企业----肯德基与麦当劳。

二、行业概况1、西式快餐行业在中国的发展历程1987年4月,第一家“肯德基”快餐店在我国开张,从此揭开了中国快餐行业的发展序幕。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数字显示:几十年来,中国快餐业以20%以上的速度增长,其营业额已经占据了整个餐饮行业营业额的五分之二强。

其中尤其以西式快餐业的发展最为迅速,强劲。

根据《中国快餐业发展纲要》所说:麦当劳的均匀营业额是中式快餐的160倍。

肯德基在中国的年营业额已超过20亿元人民币。

2001年6月1日,上海肯德基徐汇餐店还以400371元的营业额刷新了全球速食行业单店单日营业额世界记实。

由此可见,目前在中国快餐市场上,洋快餐仍据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根据《中国快餐业发展纲要》所说:麦当劳的均匀营业额是中式快餐的160倍。

肯德基在中国的年营业额已超过20亿元人民币。

2001年6月1日,上海肯德基徐汇餐店还以400371元的营业额刷新了全球速食行业单店单日营业额世界记实。

由此可见,目前在中国快餐市场上,洋快餐仍据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其中以肯德基、麦当劳为代表的国际快餐品牌企业在我国迅速扩张,发展速度明显加快。

到2004年底,中国肯德基达到1200家连锁店,麦当劳超过600家,比2000年分别增加800家和300家左右,年均开店达到200家和80家,年营业规模分别超过110亿元和60亿元,单店年均营业额在800万元以上,成为中国快餐以及餐饮行业的领头企业,对行业发展的作用和影响不断扩大。

2、肯德基在中国的发展历程1987年11月12日肯德基在中国的第一家餐厅在北京前门繁华地带正式开业。

以此为起点,肯德基开始摸索,学习中国社会和市场,逐步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模式。

中国餐饮市场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

中国餐饮市场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

中国餐饮市场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中国是一个美食之国,餐饮行业也是随着中国人饮食文化的不断升级而不断发展。

截止目前,中国餐饮市场已经达到3.4万亿,而且呈逐年增长的态势。

在这个市场上,各种各样的餐饮品牌不断涌现,而且发展势头良好。

本文将对中国餐饮市场的现状进行梳理分析,并探讨一下未来的发展趋势,以期能够更好地帮助投资者、从业者和消费者了解当下餐饮市场的形势。

一、中国餐饮市场的现状1.餐馆产业快速增长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餐馆产业也在迅速增长。

如今,中国餐馆数量已经超过100万家。

不仅如此,餐馆行业也拥有着庞大的人力资源和技术支持,具备了快速发展的条件。

2. 西式餐饮的崛起与传统的中餐饮相比,西式餐饮在近年来迅速发展,更多的年轻人也更加崇尚西式餐饮,因此,许多西式餐饮品牌也开始在中国市场上迅速扩张。

同时,在一些大城市,越来越多的大型购物中心、商场、写字楼等地区也开始开发西式餐饮。

3.网红餐饮风行随着社交网络的发展,很多餐饮品牌通过线上宣传打造出多个网红餐厅。

这些餐厅因为其特色而吸引了大量的消费者,而且这些消费者中有很多都是年轻人,也是很有消费能力的一部分。

4. 以外卖为主的新型餐饮品牌成为主流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中,外卖订餐成为了很多人的一种选择,因此,一些以外卖为主的新型餐饮品牌也开始成为主流。

这些品牌一般以小而美、便捷为主要卖点。

二、中国餐饮市场今后的发展趋势1. 品牌化与多元化发展未来的餐饮市场中,品牌化发展将越来越重要。

目前,国内餐饮市场的品牌化基础已经够强,品牌化竞争也成为了餐饮行业的主要形式。

此外,多元化发展也将成为未来的趋势之一。

未来的饮食市场将更加多元,消费者对品质和口感等需求会更加丰富。

2. 线上线下整合线上线下整合也是未来餐饮市场发展的新趋势。

电商、社交网络等线上渠道同线下门店之间的互动越来越紧密,此外,一些新型的餐饮品牌也开始在线上渠道上扩张,线上线下融合,紧密联系将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之一。

2023年西餐厅行业市场环境分析

2023年西餐厅行业市场环境分析

2023年西餐厅行业市场环境分析西餐厅行业是餐饮行业中受欢迎的一种品类,具有高档、精致、环境优美等特点,主要服务于高端消费人群。

市场环境分析是西餐厅成功经营的重要前提,下面将从外部宏观环境和内部市场竞争环境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外部宏观环境分析1.政策环境政策环境是指政府所制定的法律、法规、政策等对西餐厅行业的影响。

近些年,国家餐饮业政策不断完善,鼓励发展更多的餐饮业企业,同时制定了一系列餐饮业规范组织运作,包括卫生、安全、管理等方面的规范,这些政策对西餐厅行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2.经济环境经济环境是指国民经济发展、市场供需情况等因素对西餐厅行业的影响。

当前全球经济发展的不稳定性,以及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使得消费者消费观念发生了变化,消费需求也随之发生了改变。

因此,西餐厅要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自己的经营策略,符合市场潮流,保持市场竞争力。

3.文化环境文化环境是指社会风气、消费观念等因素对西餐厅行业的影响。

现代化生活方式的发展使得河南市民对西式餐饮有了更高的需求,同时也带动了餐饮业的繁荣。

但是,西餐厅与消费者之间存在消费文化差异,如西餐厅的用餐礼仪、如何欣赏美食等,需要不断推广和普及。

二、内部市场竞争环境分析1.同业竞争同业竞争是指同类行业之间的竞争。

随着西餐厅行业的不断增多,同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各企业之间为了争夺市场份额,推出各种营销手段,降低价格,加强产品差异化等措施,争夺客户的心理,提高市场竞争力。

2.品牌竞争西餐厅行业,尤其是连锁品牌,品牌竞争很激烈。

品牌形象越强,品牌效应越好,品牌价值越高。

因此,对于西餐厅企业来说,建立品牌形象、提高品牌效应的力度是非常必要的。

3.顾客需求顾客需求是市场竞争的基础。

人们的消费观念已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对于服务、产品、环境等各方面的要求也随之提高,对西餐厅营销策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如何适应消费者的需求和多元化的消费需求是西餐厅发展的重点。

西餐市场现状与发展

西餐市场现状与发展

中国西餐市场现状与发展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近年来,我国餐饮业年营业额连续高速增长,其中有相当的数量是日益兴起的西餐业的贡献; 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西餐日益成为全国城市餐饮消费的重要文化追求,加之近年来大量的国外餐饮品牌的引入,极大地丰富了餐饮市场,也为西餐业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近年来,我国餐饮业年营业额连续高速增长,其中有相当的数量是日益兴起的西餐业的贡献;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西餐日益成为全国城市餐饮消费的重要文化追求,加之近年来大量的国外餐饮品牌的引入,极大地丰富了餐饮市场,也为西餐业的发展开拓了广阔的前景;西餐业在在近几年出现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快速发展的趋势,并迅速地成为了一个产业,在餐饮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西餐业的基本情况及分析前不久,中国西餐美食行业协会在全国各地进行了一次全国西餐业调查,以省为单位,共调查了7个大项,63个小项,基本掌握了目前全国西餐业的情况;调查获取的主要数据:目前,全国西餐企业2万多家,因为调查主要是在大中城市进行,一些偏远城市的小型西餐企业没能容纳进来,但是这个调查结果基本反映了西餐企业的主流;在2万多家西餐企业中,西式正餐有3200家,西式快餐有4000家,酒吧3840家,咖啡厅3500家,茶餐厅3000家,日餐、韩餐及东南亚餐等大概有2500家;在这些企业中,有60%以上都是民营企业,国有企业占不到5%;目前西餐厨师队伍有10万人、服务人员有12万人、经营管理人员大概有2万人左右;这些西餐企业大概主要划分三个档次:高档的,人均消费在200-220元;中档的,人均消费在80-100元;低档的,人均消费在30-50元;从这个调查中,分析出以下几个特点:一、我国西餐业的发展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在调查的30个省市中,都有西餐企业,60%以上的地级城市也有西餐,目前,西餐业的网点发展非常迅速,很偏远的地方也有西餐,像云南丽江、西藏拉萨、宁夏银川等,与中餐比较,发展速度更快,触角更长,遍及全国各地,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二、多样化丰富了西餐消费者的选择西餐这种业态一旦出现,即显示出多样化特色,从高档到中档到低档,从传统的西餐到便餐、茶餐同时出现,多种业态在西餐企业中发展的相当丰富,而且每种业态都有相当一部分的消费群在追捧,使西餐的消费出现了多层次、多品种的局面,表现出了十分活跃的生命力;三、连锁化推进了西餐业的品牌效应西餐很多企业是靠品牌、靠连锁迅速发展起来的,从调查中可看到,连锁企业占有16%的份额,表现出西餐企业一进入市场,即以现代化的风格与形式推进;品牌化、连锁化使西餐企业从初级阶段很快进入相对的成熟阶段,这对企业的经营产生了非常好的推动作用,特别是对企业经营品牌的附加值产生了非常好的作用;西餐企业的品牌包装的成熟度和对消费者的吸引力已超过了中餐;四、西餐业要求有一支高素质的员工队伍;在调查中发现,西餐厨师和服务人员的比例很小,这个比例说明西餐服务人员的队伍在减少,它已不是非常密集型的服务;西餐的经营要求有一支比较高素质的服务、管理人员队伍,西餐企业从品牌包装到环境营造以及菜品制作,都对服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五、西餐消费呈枣核形,高低差距不大;西餐的枣核形消费是指价格低的西餐不太多,特别昂贵的也不多,都集中在中间的层面,高低差距不大;这个消费特点说明消费群体相对集中和稳定,西餐业定位在对西餐有追求的消费群体上,这种准确的定位给经营者带来了高效益,带来了稳定的客源,也给其管理带来了方便;从以上几个特点,可以看出西餐业正以强大的生命力进入中国餐饮市场,进入大众生活;这一进步与日益提高的中国城镇消费需求相吻合;西餐市场的形成和分布特点一、西餐市场快速形成的主要原因;1、改革开放使人们的消费观念发生了变化;有一部分人追求更异样的东西、更特殊的文化、更高档的享受,于是,西餐消费群出现了;2、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支付能力的增加,促进了需求的多样化;3、国家对外开放形成了大量的商务往来,同时也促进了外国人来华旅游和居住,特别是开放城市更为明显,增加了西餐的需求;4、海归人士的大量增加,其生活习惯促成了西餐市场的发展;从以上几个方面,可以看出,西餐业的兴起是整个社会改革开放的结果,因此只要改革开放不停步,西餐业的发展就会不断地深入;改革开放不断地扩大、不断地深入,必将会带来西餐业的大发展,它将把中国西餐业引进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二、我国目前西餐业的主要分布1、受殖民地时期的遗留文化和生活习惯影响的地区,如:上海、大连、天津、青岛,帝国主义列强和商人进入中国,带来了西餐文化,也给当地留下了部分西餐传统;2、沿海发达城市受海外影响较大的地区;如:广州、深圳、厦门,特别是广州、深圳等地受香港、澳门的影响,西餐发展非常快;3、经济发达、对外开放比较早的地区,如:吉林、辽宁、湖南、湖北、河南、江苏、浙江等地经济相对较发达,其对外开放的活动比较多,它们也引进了一些西方的生活习惯;4、旅游发达地区;旅游发达地区虽然偏远,但西餐发展很快,比如:云南、广西、海南、西藏等地;这是目前西餐发展的一个分布状态,从这一分布可以看出我国西餐主要的消费群体,是近几年成长起来的,主要是人们支付能力的增加和消费观念的变化所致;应该把这种力量的生成看作一个开端,这种增长会随着社会整个大环境的不断变化发生裂变,会出现一个很大的突破;三、丰富多样是目前西餐业的重要特征;西餐一进入中国,就以它的快速与丰富来表现自己的特点;让大多数中国人接受西餐的还要归功于麦当劳和肯德基,麦当劳和肯德基用它自己特有的现代经营方式和理念很快在中国推广了西方饮食文化方式;因为麦当劳和肯德基产品最根本的东西还是西餐最基础的东西,而中国消费者接受了它;经过约十年的发展,我国的西餐已经呈多样化发展,国外的流行业态都能很快的进入到中国来;目前,我们把国内的西餐业态主要分成这样几个方面;第一种是西式正餐;西式正餐从它的服务到它的文化包装一直到它的菜品都有各自不同的体系,头主甜很讲究,法餐、德餐、意餐等不同口味也有明显区别;第二种是西式快餐,西式快餐以麦当劳和肯德基为主,包括比萨、主菜配饭、意面、日面等;第三种是酒吧和咖啡厅,酒吧是一种以酒为主,配有简易食物的结合体,所以归为西餐业态;目前咖啡厅分成两种形态,一种是以咖啡为主,稍带一些小点心;另外一种虽然叫咖啡厅,但实际上是一种有咖啡、茶、便餐的混合体;这是咖啡厅的一个早期形态,在中国可能会存在相当长一点的时间;第四种是茶餐厅;茶餐厅是中国的一个特色,最早是从香港引进过来的,特点是可以让顾客在很西式的环境下吃有中式特点的东西,还有一些西式便餐;第五种是日餐、韩餐、东南亚餐等;都是以具有非常浓厚的地域特色的文化包装和菜品口味,为消费者提供服务;多样化的、丰富多彩的西方饮食文化给中国消费者提供了一种与中国传统的饮食文化完全不同的享受;中国西餐业是颇具活力的行业,它具有与其它餐饮形式完全不同的特点;一、西餐业是对千百年传统的具有封建色彩的中国饮食文化的一种突破;中国人吃饭几千年都是如此,汉以后出现圆桌,中国的就餐就形成以圆桌为基本特色的就餐方式,圆桌前大家按主次、尊卑坐在一起,按照从中央到外围的摆法上菜,每个菜本身的装盘方式也是按放射型装摆,要排成四平八稳或者圆型,表现一种传统规矩或文化;这种我们习以为常的方式,是不是在新的时代还能继续延伸呢其实不是,很多年轻的消费者已经开始对这种方式厌倦了;为什么西餐分餐分座的方式,比较受大家喜爱呢就是大家对那种传统方式已经厌倦,希望有突破的追求;特别是新一代的消费者,思想观念和价值观都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促成了西餐消费的突破,也是对传统的就餐文化的突破;二、西餐的追求是现代人对紧张的工作压力进行释放的一种体现;现代人在离开紧张的工作环境后,需要情绪能够得以舒缓和调整;这种释放常常在不同于传统文化的氛围中才能实现;三、对西餐文化的追求,反映了对现代国际化氛围的一种追求;这种追求,实际上不是求某一个国家的生活方式,而是求全世界大多数国家和消费者都认可的一种生活方式;四、对西餐的追求表现对另类口味的追求;改革开放之初大家走出家门,吃的是黑呼呼、油呼呼、咸呼呼的菜;而现在,南北菜品都发生了变化,清淡、少油、营养搭配受到追捧;口味的变化实际上是一种现代消费需求的变化,是国际化的潮流,不是一两个人或地区的需要;在生活方式的变化中,开始有一部分人从中餐向西餐迈进,像广州绿茵阁、蒙地卡罗,北京的百万庄园等西餐企业在这方面做得很好,他们让转变中的消费者能够接受;就是既能吃到变化的西餐也能吃到变化的中餐,实际上是我们的经营者在把一部分人从中餐的大队中拉出来,拉到中间过渡的西餐中来;从这支队伍中将成长出一批享受高档西餐的人;五、一部分追求高品质生活的消费者积极要求改变饮食结构和方式,西餐为这部分消费者提供了优质的享受;从以上五个方面的原因来分析,可以得出一个结论:社会需求的整体向上,使西餐市场呈现起飞的势态;我国西餐业现阶段的发展特点一、西餐业发展迅速、灵活多样、紧跟时代;西餐业发展迅速是指近几年西餐业在全国范围内发展明显快于以前;灵活多样是指西餐业中多种业态的出现,不拘泥于一种形式;紧跟时代,就是西餐企业的产生适应了所在地区消费群的需求;经营管理者对现代科学经营理念的追求和对开办西餐企业因无经验而小心谨慎的态度;促进了对整个消费市场的调查以及对自己企业的科学化的预测,促进了企业紧跟消费市场;二、文化包装创造了重要的附加值;与中餐不同,西餐店的菜点品种并不多,不是靠品种繁多的菜点来吸引客人,而更重视营造一种文化;文化包装创造了丰厚的附加值;三、品牌树立完整,颇具吸引力;品牌建设的成熟,西餐是领先于中餐的,西餐即使是一个小小的店,也有它自己的品牌形象,这种品牌构成了吸引力,不少西餐品牌生成不久就在消费群中树立了良好的影响,部分品牌还延伸进入食品及其它行业;四、标准化、规范化,代表了现代的经营理念;西餐店由于经营的特点,对标准化和规范化非常讲究,特别是一些连锁店,一建店就考虑了中心厨房、配送和产品标准化,减少了厨房的占地面积,保证了各店的出品品质一致,在经营上产生了非常好的效果;标准化和规范化,代表了现代餐饮的经营理念,而且西餐的用品、灶具对于规范和标准要求很高,这样可以使西餐企业一起步就在一个很高的起点上;五、卫生、安全吸引了高层次的消费;西餐企业从进货到厨房,从原料选择到制作,从营养搭配到出品大都遵循西方传统的卫生营养原则,加之烹炸类菜少,讲求原汁原味,对原料营养保存完好;突出卫生和安全原则也吸引着很多高层次消费群体;六、本土化成为重要的卖点;中国的西餐要面向中国的消费者,才有发展前途,才有生命力,才有卖点,纵观西餐企业,包括咖啡厅、茶餐厅等都具有这种特点,都是以中国的消费者为主的销售,它代表了中国西餐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方向,就是本土化成为重要的卖点;西餐市场的发展趋势一、多样化仍然是业态发展主要方式;多样化的业态发展紧扣市场,更趋向于适应自己面对的消费群体;二、与各地消费群体生活水平的发展速度合拍;西餐企业的发展将扣紧当地消费者生活发展水平,支付能力的提高速度和追求高品位生活群体的发展速度;三、品牌包装进一步严格;西餐企业的品牌化是随着西餐业在中国的兴起而诞生的,它将随着西餐业的进步而完善、丰富并成熟;四、文化色彩更趋于潮流化和多元化;多元的文化色彩是基于西餐企业所出品的不同地方风格的菜品而展现的,为了区别于中餐和其它同类企业,西餐业将更加注重独特的文化色彩;五、大量采用现代科技,成为餐饮现代化、标准化的排头兵;西餐业大量采用现代科技,从制作技术设备到酒水设备,从餐厅光照到装饰都成为餐饮现代化的排头兵;六、本土化西餐会成为相当长一个时期的主流;或许有些西餐店经营的产品不那么正宗,但对于多少代习惯中餐的人来说已是一大进步,接受为好,适口者珍;企业效益是从越来越多的喜爱接受西餐的消费群中来的;七、一批中餐企业转入到西餐行业,形成西餐投资和经营主体的多元化,随着西餐市场的蓬勃兴起和西餐经营所带来的丰厚回报,部分中餐经营者开始转向关注和投资西餐,会有相当一批成熟的中餐企业家开始经营西餐;八、西餐企业的竞争促进西餐业的发展;西餐企业数量的快速增加会使原本较为平静的西餐市场出现竞争的局面,而恰恰是这种自身的竞争会给西餐企业的经营、菜品、服务带来很大的推动;九、更多的、正宗的西餐企业在本土化、大众化西餐中诞生出来;如果说本土化西餐是一个过渡阶段的话,它将引导出一批有品位的正宗西餐消费者,根据目前市场消费分析,这批高端消费人群的出现不会太久;随之而来的是一批高档西餐企业的出现;十、全社会开放的国际化的文化氛围是对西餐业发展强大的推动力;中国加入WTO及举办奥运会、世博会以及全面的对外开放,对全社会饮食文化变化将产生巨大的推动,西餐将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和接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餐在中国的发展前途烹饪教研组:石自彬【摘要】西餐二字是中国人民和其它东方国家和地区的人民,对西方各国特别是欧美各国的菜肴的统称,西餐是世界三大菜系之一,“刀叉文化”是西餐的形象比喻。

中餐与西餐有着明显的差别,在饮食禁忌上受宗教的影响比较大。

西餐至17世纪传入中国以来,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历经不同的社会历史时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西餐在中国的地位和重要性进一步提高,为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随着2008年奥运会在中国的举办,中国的西餐业必将有着美好的发展前途。

【关键词】西餐宗教西餐特点中国西餐【Abstract】Western word of the Chinese people and other eastern countries and regions people and the Western countries, especially the countries in Europe and America collectively referred to the dishes, Western is one of the world's three major cuisine, "knife and fork culture" is the image of Western food analogy. Western and Chinese food there is a clear difference in the dietary taboos on the subject of religious influence is relatively large. Western to 17 century has been introduced to China, has several hundred years of history, the social history through different periods, have seen significant development. Especially since reform and opening up, China's status in the Western and the importance of further enhancing, and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ha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With the 2008 Olympic Games held in China, China's Western industry will have good development prospects.【Keywords】Western Religion Western characteristics Western China一、西餐和西餐文化1.1 什么是西餐西餐二字是中国人民和其它东方国家和地区的人民,对西方各国特别是欧美各国的菜肴的统称。

但欧美各国人民对“西餐”并没有明确的概念,不过各自都有不同的饮食风味特色。

由于这些国家的地理位置较近,历史渊源很深,在文化生活上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以致在菜肴的制法上都有许多共同之处,为此东方各国人民习惯上就将欧美各国的菜点统称为西餐了。

直观看,用筷子进餐的方式为东方餐饮文化,用刀叉进餐的方式为西方餐饮文化。

所以广义地讲,西餐是泛指欧美等西方国家的饮食文化。

1.2 西餐的地位西餐是世界三大菜系之一。

世界三大菜系是指以中国烹饪为首的东方菜系,以法国烹饪为首的西方菜系,以土耳其烹饪为首的中东菜系。

可见,西餐在世界烹饪中是处于核心和主导地位。

是世界菜系的重要主成部分,是世界烹饪艺术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1.3 西餐文化西方餐饮文化涵盖的地区较中餐要广泛的多,除欧洲国家和地区以外,还要涉及由欧洲国家和地区为主要移民的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的广大区域。

过去。

非洲许多殖民地国家受西方文化影响,餐饮方式以西餐为主。

西餐的概念使我们廓清了东方与西方两大主体文化背景下诞生的饮食差异。

“筷子文化”与“刀叉文化”是其形象的比喻。

1.3.1西方餐饮文化的特点(一)西餐与中餐的区别由于历史、地理、民族等多种因素,使得东、西方文明存在很大的差异,其餐饮文化也不例外,单就中餐和西餐而言,主要差别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选料的区别由于我国历史上一直未出现过政教合一的政权,因此多数人在饮食上受宗教的禁忌约束叫少,加之人口众多,也要多方觅食,而权贵们在饮食上又喜欢猎奇,讲究物以稀为贵。

所以中餐在选料上非常广泛,几乎是飞、潜、动、植,无所不食。

西方在中世纪(约5----15世纪)后在精神文化上一直受到宗教的约束,因此在选料上有了种种禁忌。

加之考虑营养因素较多,所以选料上局限性较大。

2原料加工的区别中餐刀工很讲究,可以把原料加工成细小的丝、丁、末等。

而西餐厨刀种类多,但一般都把原料加工成体积较大的排、卷、块等形状,讲究的是造型幽雅别致。

3.烹调的区别中餐做菜一般选用圆底锅、明火灶,这种设备非常适宜炒菜,所以中餐炒的方法很多。

而西餐做菜是用平地锅,暗火灶,并带有烤箱,还要有扒板、面火炉等设备,所以烹调方法主要以煎、烤、焖、烩、铁扒等。

另外,做法也比较复杂,一份菜由主料、配菜和少司三部分主成,而且是分别制作,最后放在盘子里,组合成一份完整的菜。

4.口味的区别中餐菜肴大都有明显的咸味,并富于变化。

而西餐菜肴很少有明显的咸味,口味变化相对没有中餐多,但追求菜肴鲜嫩的效果。

再有西餐非常讲究少司的制作,并且种类繁多。

5.主食的区别中餐有明确的主副食概念。

主食有米、面等各种谷类制品,并占有较大比重。

而西餐并无明确的主、副食概念,谷物制品以面包为主,其它一些面食、米饭经常作为配菜放在盘子旁边,用量也较小。

(二)西方宗教与饮食宗教文化在西方文化中占有重要位置,对人们的文化生活和饮食习惯也有重大影响,主要宗教有。

1.犹太教其节日有安息日、逾越节、赎罪日等。

犹太教在饮食上有很多禁忌,肉必须是偶蹄和反刍类动物,干净的牛肉可以吃,但猪肉却不可以吃。

鱼必须是有鳞有鳍的,水生贝壳类动物则属于禁食范围之内,鸟类必须是驯养的。

肉类和乳制品不能同时进食等等。

2.基督教其节日有圣诞节、复活节、狂欢节、情人节等。

在饮食禁忌上不是很忌讳,但是也很少吃动物的内脏和血液,对无鳞的鱼和无骨的水产品也很少食用。

3.伊斯兰教其节日有古尔邦节、开斋节、圣纪节等。

其饮食禁忌较多,主要是不食不洁之物,这包括猪肉、狗肉、驴肉、马肉、兔肉、无鳞鱼及动物的血。

二、西餐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历史2.1 17世纪中叶以前西餐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是伴随着我国和世界各民族人民的交往而传入,但西餐到底何时传入我国,至今还未有定论。

据史料记载,早在汉代,波斯古国和西亚各地的灿烂文化通过“丝绸之路”传到中国,其中就包括着膳食。

13世纪,意大利人马可。

波罗(1254——1324)在我国居住数十年,为两国经济文化交流贡献了毕生精力。

他把中国面条带到意大利,经勤劳聪明的意大利人民发展创造,演变成为今天举世文明的意大利面条;与此同时,马可。

波罗也给成吉思汗的子孙带来了意大利人民佳肴美馔。

但是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中西方的交往是十分有限的,当时在食品方面,只限于一些物产的相互交流,如西方的芹菜、胡萝卜、葡萄酒等陆续传入我国。

2.2 17世纪中叶到19世纪初西餐(正餐)是17世纪中叶,随着一些西方国家的外交官和传教士进入中国传播西方文化的同时将西餐技艺带到中国的。

据记载,1622年来华的德国传教士汤若望是第一个用西餐在北京招待中国官员的西方人。

西餐真正传入中国是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西方人大量进入中国的同时也带来了西方厨师,另外西方的餐厅里也雇佣了中国厨师,这样西餐技术也逐渐被中国厨师掌握。

光绪年间,在外国人较多的上海、北京、广州、天津等地出现了一批西餐厅(当时称“番菜馆”)。

据清末史料记载,最早的西餐厅是上海福州路的“一家春”。

在北京最早出现的“醉琼林”。

1900年,两个法国人在北京创办了北京饭店,西班牙人创办了三星饭店,德国人开设了宝昌饭店,西腊人一设了正昌饭店等。

20世纪20年代初起,上海西餐得到了一定的发展,礼查饭店(现浦江饭店)、汇中饭店(现和平饭店南楼)、大华饭店相继开业。

此外,广州的哥伦布餐厅、天津的维克多利、哈尔滨的马地尔都是当时出现的几家西餐厅。

辛亥革命以后,我国处于军阀混战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各饭店和酒店、西餐饭店已成为军政头目、洋人买办以及一些豪门富贵交际享乐的场所,每日宾客如云,坐无虚席。

2.3 1949年以后解放以后,随着我国政府与世界交往日益增多,又相继建设了一些新的饭店,都设有西餐厅,以俄式为主,如莫斯科餐厅、友谊宾馆、北京饭店的西餐厅。

“十年动乱”期间,我国几乎与外隔绝,导致来我国的外宾降到最低数量,而中国人民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也很少有人吃西餐,为此在这个阶段西餐几乎没有什么发展。

而在这个时期内,西方各国的科学技术得到不断的发展和提高,促进了他们的食品工业的迅猛发展,西餐业也有了迅猛的发展。

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中国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旅游业的崛起,全国各地特别是沿海各城市兴建不少合资饭店和宾馆,如世界著名的凯宾斯基、希尔顿、假日饭店。

这些宾馆和饭店的西餐厅大都聘用外国厨师,而且部分烹饪原料和设备从国外进口。

以经营法式西餐为主,英式、美式、意式、俄式等全面发展的格局,从而适应了西方各国人来华投资旅游的需求。

与此同时,原来的老西餐店也不断更新换代,我国又相继派出厨师去国外学习,因此我国的西餐也相继有了新的发展和提高。

西餐在中国虽然起步较早,但到目前为止西餐在中国的发展还主要是与大型国际旅游服务企业紧密相连,依据国际会议、国际交流和旅游业。

完全意义上的西餐厅还较少。

如果大力广泛地开展西餐文化知识的普及,让更多的中国人也能接受西餐理念,西餐厅的发展应该说还是有一定潜力的。

三、西餐在当代中国的现状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近年来我国餐饮业年营业额连续高速增长,其中有相当的数量是日益兴起的西餐业的贡献。

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西餐日益成为全国城市餐饮消费的重要文化追求,加之近年来大量的国外餐饮品牌的引入,极大地丰富了餐饮市场,也为西餐业的发展开拓了广阔的前景。

西餐业在在近几年出现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快速发展的趋势,并迅速地成为了一个产业,在餐饮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3.1目前我国西餐业的基本情况及分析前不久,中国烹协西餐专业委员会在全国各地进行了一次全国西餐业调查,以省为单位,共调查了7个大项,63个小项,基本掌握了目前全国西餐业的情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