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草剂药害产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合集下载

造成除草剂药害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造成除草剂药害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造成除草剂药害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摘要介绍了造成除草剂药害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关键词除草剂;药害;原因;预防随着劳动力向城市流动,农村劳动力相对减少。

为了缓解劳动力缺乏的矛盾,越来越多的农民朋友使用除草剂来防治农田中的杂草。

但是因为种种人为原因,常常致使除草剂药害事故发生,给农业生产造成了严重损失。

当前农村技术力量薄弱,作为基层农技人员,应该把使用除草剂不当造成药害的原因及预防措施贯彻到家喻户晓,使药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笔者现将使用除草剂造成药害的原因及预防措施介绍如下,供广大农民朋友参考。

1 造成药害的原因1.1 保管不当,盲目施用因保管不当导致除草剂包装标签脱落或腐蚀,错将除草剂当成杀虫剂、杀菌剂使用,或不按标签说明施用等造成药害。

1.2 用药量过多,浓度过大每种除草剂的用量都有严格规定,但常因用药量过多,浓度过大而造成药害。

1.3 用药方法不当施用时,如果除草剂沾染到种子上,或大量除草剂露滴漂移在附近敏感作物上,都易产生药害。

1.4 盲目混用农药盲目混用农药,会使药效降低。

如果将禾草克和苯达松混用、二甲四氯和酸性农药混用还会导致药害。

1.5 喷雾器清洗不净用过除草剂的喷雾器,没有及时清洗,再喷其他农药,就可能造成药害。

2 药害的主要症状2.1 急性型发生快、症状明显,施药后几小时或几天内就可出现以下症状:①叶片出现斑点、穿孔、焦灼、卷曲、畸形、枯萎、黄化、失绿或白化等。

②根部短粗肥大,根毛稀少,根皮变黄、变厚、发脆或腐烂等。

③植株矮化、落花、落蕾,果实(穗)畸形、变小、出现斑点、褐果、锈果、落果等。

2.2 慢性型施药后症状有潜伏性,但作物生长受阻,产量、品质下降,果实形状和口味变差等。

2.3 残留型残留在土壤中的药剂对下茬作物产生药害。

轻者种子不发芽或发芽迟缓,根尖、芽鞘等变褐或腐烂;重者烂种、烂芽、降低出苗率或不出苗。

3 预防除草剂药害的措施3.1 正确选择除草剂的种类3.1.1 选择性除草剂。

除草剂药害发生原因及防范措施

除草剂药害发生原因及防范措施

除草剂药害发生原因及防范措施随着农业规模化,机械化的发展,农用化学除草剂已被广泛应用,但由于各种除草剂对植物的作用机理不同,往往在不同的条件下发生不同程度的药害。

除草剂使作物产生药害的原因很多,如除草剂的选择,使用技术和环境条件影响等,其中使用技术是主要原因。

所以识别药害症状,了解药害原因,采取适当技术措施,药害是可以减轻和避免的。

一、除草剂药害症状及诊断除草剂药害的诊断是生产中常遇到的问题。

了解除草剂对作物和杂草的药害症状,可以正确判断除草剂效果及如何对作物采取安全措施和补救方法,除草剂对植物会产生解剖、生理、和形态效应。

解剖效应是植物内部组织变化,在田间无法查看;生理效应如失绿、斑点、坏死等在田间可以直接观察到;形态效应即植物根、茎、叶、花的形态变化,最易用眼发现,这是论断除草剂对作物产生药害和防除杂草的重要依据。

现将几类常用除草剂对作物的药害症状介绍如下:1.笨氧类除草剂的药害症状这类除草剂有2.4-d丁酯、2甲4氯、稳杀德等,敏感植物受害表现为叶片、叶柄和茎部扭曲,茎尖卷曲,茎基部变粗,肿裂霉烂。

根部受害后,变短、变粗、根毛缺损,水分与营养物质吸收受到影响,严重时可使全株死亡。

如2.4-d丁酯,在玉米田使用过晚引起玉米药害,表现为叶片卷曲,形成葱状,雄穗很难抽出,重者无雌穗。

2.苯甲酸类除草剂的药害症状这类除草剂有豆科威、百草敌等,主要症状是使作物根部畸形、叶片卷曲、皱缩、变黄,如玉米受害后初生根系增多,叶形变窄,葱状叶、茎脆弱、根扁化。

3.三氮笨类除草剂的药害症状这类除草剂有西玛津、阿特拉津、扑草净等,主要是抑制光合作用,使叶部失绿或叶片出现枯斑、坏死、变黄,最后枯死。

如阿特拉津上茬残留,可使小麦、大豆幼苗叶尖枯黄似人烧状;大豆受害叶片失绿变黄,逐渐变褐色。

4.磺酰脲类除草剂的药害症状这类除草剂有农得时、草克星等,主要是抑制作物某些氨基酸的合成,症状是植株长时间生长停滞,新叶变黄,严重时枯死。

除草剂药害发生的原因及预防

除草剂药害发生的原因及预防

米田施用乙草胺,在正常情况下不会产生药害,但施药后
降雨量过大,有可能出现药害。沙质土壤使用土壤处理
除草剂时要特别小心,用量不能过大,否则会发生药害。
2.4 施用剂量
除草剂对作物的选择性是相对的,只有在一定的剂
量下才对作物安全。在使用除草剂时,一定要按使用说
明书所标明的使用剂量施药,不得任意加大施用量,以避
3000 g/hm2 处理的防治效果为 75.00%,弱毒疫苗 S52, 100~200 倍液浸根 30~60 min 再接种示范处理与对照药 剂的防治效果相当,3~5 叶期接种示范处理防治效果低 于对照药剂的防治效果。药后 15 天调查:弱毒疫苗 S52, 100~200 倍液浸根 30~60 min 再接种示范处理的防治效 果与对照药剂的防治效果相当,为 71.79%,弱毒疫苗 S52,3-5 叶期接种示范处理的防治效果低于对照药剂的 防治效果,为 43.59%。
(上接第 53 页) 2.5 防止飘移
使用除草剂时要特别注意防止雾滴飘移到邻近的敏 感作物上,由飘移引起药害发生最多的是喷施 2,4-滴和 2 甲 4 氯时,周围应无阔叶作物。 2.6 清洗药械
施用过除草剂的药械未洗或未洗干净就用来喷施其 他的农药可能会造成药害,这种药害经常发生。施用过 除草剂的药械必须用洗衣粉或碱水反复清洗多遍再存 放。 2.7 防止残留药害
免药害的发生。
(下转第 55 页)
作者简介:孙联合。通信地址: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63000 河南省驻马店市农业科学研究所,E-mail:xuht001@。
地址:100125 北京市朝阳区麦子店街 20 号楼农业部北办公区中国农学会
http://
中国农村小康科技 2010 年第 1 期

除草剂药害发生原因 发生除草剂药害如何解救

除草剂药害发生原因 发生除草剂药害如何解救

除草剂药害发生原因发生除草剂药害如何解救一些农民由于缺乏除草剂使用知识和经验,或操作失误,从而导致除草剂误害农作物的严重后果。

本文谈谈除草剂药害发生原因有哪些,以及发生除草剂药害如何解救。

一、除草剂药害发生原因有哪些除草剂药害的发生,除天气变化、使用技术水平等因素外,还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1、除草剂选择与配伍不合理。

使用者对化学除草方面知识了解太少,盲目采购施药;或配伍不合理造成药害,农药渗混的比例失调,就会发生药害。

2、除草剂施用方法不科学。

随意加大除草剂的使用剂量,造成不出苗,出现“瞎地”现象;或稀释药剂时加水量过少,田间施药不均匀,重喷和漏喷现象比较严重,必然发生药害。

3、土壤残留造成药害。

即前茬作物施用除草剂,其残留部分对后茬作物产生药害。

二、发生除草剂药害如何解救1、迅速用清水反复冲洗喷除草剂过量或邻近作物的敏感叶片遭受药害时,立即用于净的喷雾器装入清水,对准受药害桓株喷洒3-5次,可清除或减少作物上除草剂的残留量。

对于一些遇碱性物质易分解失效的除草剂,可用o.2%的生石灰或o.2%的碳酸钠清水稀释液喷洗作物,效果好。

对药害连片的田块,除进行叶面喷水冲洗外,还应足量灌水.促使根系大量吸水,以降低作物体内药物浓度,缓解药害。

2、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用爱可博每亩16克兑水40千克,或每亩用15毫升的植物动力2003,加清水稀释15千克,在上午露水干后或傍晚用喷雾器喷在作物叶片的正反面上,可收到“起死回生”的效果。

针对药害性质,应用与其性质相反的药物中和缓解。

如喷施20毫办千克的赤霉素稀释液,每亩40-50千克,喷后7天,茎叶生长便恢复正常,比末喷施赤霉素的增产10%以上。

3、追施速效肥料依照作物生长季节和对肥料的需要,适当增加肥量,结合浇水迫施速效化肥。

除进行土壤追施速效肥外,还要叶面喷洒1%-2%的尿素或0.3%的磷酸二氢钾溶液,对促进作物生长、提高作物抗药害能力有显著效果。

4、加强中耕松土根据作物生长季节,适当增加中耕松土次数。

除草剂药害产生的原因及解救措施

除草剂药害产生的原因及解救措施

除草剂药害产生的原因及解救措施周峰九十年代后,随着除草剂的大量推广应用,除草剂药害的广泛存在也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但真正的药害原因错综复杂和多种多样,既有环境方面的因素和使用方面的因素引起的,也有除草剂本身的因素造成的,任何作物对除草剂都不具有绝对的耐性或抗性,而所有除草剂品种对作物与杂草的选择性也都是相对性的,在具备一定的环境条件下与正确的使用技术时,才能显现出选择性而不伤害作物。

一、除草剂药害产生的主要原因1、药滴沾染与雨点溅染应用除草剂之中一些选择性稍差的品种,如在大豆田应用杂草焚、克阔乐、虎威,由于气象条件不良及作物长势较弱,有时会使大豆沾着药滴的叶片局部产生灼斑。

另外,在玉米田应用灭生性除草剂克芜踪,在稻田埂上应用草甘膦等,由于防护措施不严,常有少量雾滴落到玉米下部的叶片上或稻田边缘的稻叶上,造成一些局部的药害。

2、雾滴直接飘移与挥发飘移喷施除草剂时,或多或少都有飘移的问题。

尤其应用一些蒸气压较高(>0.133322帕)、挥发性较强的品种,如2,4-滴丁酯、2甲4氯钠、麦草畏、氟乐灵、禾草敌、异恶草松等,在喷施过程中,由于形成的雾滴过小、温度过高、空气相对湿度过小、风力过大、光照过强,喷头位置距地面或叶面过高、液泵压力过大等,均易造成雾滴挥发与飘移,因此,往往会使邻近被污染的敏感作物及树木等遭受不同程度的危害。

其中,以2,4-滴丁酯最为严重与突出,在地面喷施,其雾滴有时能飘移到1000-2000米的距离,各地在应用2,4-滴丁酯时,因雾滴飘移曾多次发生过药害事故。

3、土壤残留应用三氯苯类、磺酰脲类、咪唑啉酮类、二苯醚类及其他杂环类除草剂之中的一些在土壤里残留时间较为持久的除草剂品种,若与作物轮作体系协调不当,往往会对后茬敏感作物造成危害。

例如,大豆田施用豆磺隆造成下茬甜菜、马铃薯严重药害的现象时有发生。

4、除草剂安全性不强用于茎叶处理的触杀型除草剂,如克阔乐、杂草焚、氟磺胺草醚对大豆的安全性不很强,施用之后,难免会使适用作物产生一些暂时性药害。

部分常用除草剂药害产生原因及预防补救措施

部分常用除草剂药害产生原因及预防补救措施

部分常用除草剂药害产生原因及预防补救措施近年来,随着除草剂种类的增多和使用数量的增加,农民反映除草剂药害的案例也越来越多。

了解除草剂药害症状、产生原因,利于咱们在农业技术指导中做出正确判断和及时给出预防补救措施。

目前又正值除草剂药害高发期,那现在我就咱们当地几种常用除草剂对作物产生药害原因及预防补救措施与大家共同学习,古语说:“温故而知新”,希望在这次共同学习中大家都有所收获,不足之处也敬请批评指正。

一、乙草胺乙草胺是选择性芽前土壤封闭处理剂,生产上用在玉米、油菜、大豆、花生田的播后苗前封闭除草。

施入土壤后药物被植物幼芽吸收,在植物体内干扰核酸代谢及蛋白质合成,使幼芽、幼根停止生长。

(一)乙草胺药害症状玉米田在使用乙草胺封闭除草产生药害表现为两种症状:一种是在玉米种子发芽出土前,玉米芽中毒弯曲严重变形不能出土,造成缺苗;一种是在玉米出苗时芽俏中毒僵硬变成锥形,造成新叶无法正常生长展开,部分干枯死掉或直到芽俏干枯破裂,新叶才扭曲的展开,最终多数形成弱苗导致小棒或空杆。

据资料介绍,瓜类作物如西瓜、黄瓜、甜瓜、南瓜等对乙草胺比较敏感,这些作物田一般是不推荐使用乙草胺进行土壤封闭处理的。

有的农户在瓜田附近喷施过乙草胺除草剂后,通过飘移药害,造成西瓜嫩梢叶片焦枯。

据观察,西瓜一般喷药后20小时左右,就会出现药害症状,乙草胺药滴顺风飘移,造成药害的距离可达80~100米。

不仅如此,现已发现采用大棚、小棚加地膜覆盖,在3天前用乙草胺作土壤封闭除草后移栽西瓜苗同样出现了乙草胺造成的药害,使西瓜幼苗生长不良。

(二)玉米地使用乙草胺产生药害分析:1.用药量大,兑水量少用50%乙草胺乳油防治玉米田间杂草,每亩用药量在100~150毫升,对水30—45公斤喷雾,在土壤表面形成很好的封闭层,防效可达95%;超出此用药量范围就容易产生药害,生产中有的农民为了省工省力都少用水且加大用药量,每亩用药量达200~400毫升,对水量20~25公斤,个别的每亩用药量500毫升以上,所以产生药害。

除草剂药害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方法

除草剂药害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方法

除草剂药害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方法除草剂药害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方法除草剂是为了清除草地或农田上一些杂草,以供作物的生长到处使用的化学药品。

然而,在使用除草剂时,很容易发生药害现象,导致除草剂不仅仅能杀死杂草,而且还会杀死作物或影响作物的生长。

本文将讨论除草剂药害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方法。

一、除草剂药害的原因1.使用方法不当:使用除草剂时,操作不当是导致药害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

比如,过度喷洒药剂,对农作物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正确地使用除草剂需要严格按照使用说明进行操作,并且必须遵守药剂的最佳用量和使用时间。

2.环境条件不适宜:除草剂的使用需要环境条件,例如,温度湿度不适宜会影响除草剂在植物上的附着和吸收,导致除草剂过早蒸发或流失。

此外,在喷洒除草剂之前,需要检查天气预报是否适宜除草剂的使用,比如,预测是否会有大风和降雨等天气条件。

3.除草剂抗性:在使用除草剂的过程中,植物会逐渐产生抗药性,使草杂草变得更加难以根除。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使用更强的化学药品,就不能消除杂草,这会导致更多的药害现象。

二、除草剂药害的防治方法1.合理选择药品:在使用除草剂之前,要充分了解使用它的适应范围及杀灭草杂草的效果、使用方法和使用建议。

注意药剂与植物物种之间的不同反应,尽量选择不会对要保护的草地或作物产生太大影响的除草剂。

2.合理施药:必须按照药剂的规定浓度和使用方法,为不同的草地或作物选取不同的施药方式。

在使用时,必须先对小面积或局部区域进行测试,并注意喷雾液的浓度和量,从而在保证除草效果的同时,保留作物的生长。

3.监测和控制:定期进行害虫和草害的观察和监测,记录受害时间、受害部位和受害程度,并根据实际情况修订防治方案,及时调整施精、灌溉和喷药等措施,进行预防和治理。

结论:总的来说,正确、合理使用除草剂是可以达到预期效果的,但如果药剂使用不当,很容易导致药害现象。

因此,我们必须了解特定杀菌剂的适应范围和方法,了解植物物种与药剂之间的反应,按规定的方法和浓度施药,定期观察和监测除草效果,及时调整施药量和施药方法,从而达到防治药害的目的。

除草剂要害产生原因及预防措施

除草剂要害产生原因及预防措施

近几年,除草剂的施用面积与施用量逐年增加,节省了农民治荒除草的时间,但由于种种人为的原因,除草剂药害事故时有发生,给农业生产造成了不应有的损失,必须引起高度重视.1、保管不当,盲目错用.由于除草剂保管不当,导致包装标签脱落或标签腐蚀,看不清楚,错将除草剂当成杀虫剂、杀菌剂使用,或不按除草剂标签说明施用,造成药害.预防方法:妥善保管好除草剂,防止包装标签脱落或腐蚀,若发现标签丢失,应立即贴上新标签,标明该除草剂名称及施药方法.2、用药量过多,浓度过大.除草剂的施用量和浓度,比杀虫剂、杀菌剂更为严格,每种除草剂都有规定的用量.预防方法:严格掌握除草剂用量和浓度.3、用药方法不当.除草剂一旦施用不当,则会造成药害.例如,许多除草剂施用时,沾染到种子上,易造成药害;在临近敏感作物且有大风的情况下喷施除草剂,大量露滴漂移在敏感作物上而产生药害.预防方法:根据杂草、除草剂及环境条件,选择不同的施药方法,熟练掌握安全、高效施用除草剂的技术要点.提高施药质量,明确除草剂作用于杂草的部位,做到用药时间准确,选择在晴天无风情况下施用,避免沾染到农作物敏感部位上或漂移到临近敏感作物上.4、盲目混用农药.除草剂合理混用可以提高除草效果,扩大杀草谱,病、虫、草兼治,节省农药,具有省工、省时、省成本等优点.但如果盲目混用,不但没有增效作用,反而会使药效降低.如禾草克和苯达松混用;二甲四氯和酸性农药混用;稳杀得和苯达松混用等,都会导致药害.5、喷雾器清洗不净.对用过除草剂的喷雾器,没有及时清洗,再喷其他农药,就可能造成药害.如喷过二甲四氯和2,4—D丁酯后,清洗不净,易造成双子叶作物的药害.预防方法:对用过除草剂的喷雾器要及时清洗干净,程序是先用清水清洗,然后用肥皂或2%~3%碱水反复清洗数次,最后用清水冲洗干净.最好是专用一个喷雾器喷洒除草剂.。

除草剂药害产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除草剂药害产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除草剂药害产 生 的原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因及预 防措施
郑 楠
( 本 溪市南芬 区农 业技术服务 中心 1 1 7 0 1 4 )
近几年 ,本溪市南芬区除草剂施用面积及施用量逐年增加 , 由除草剂 引发 的药害 问题也 日趋严重 。 为 了提高除草剂 的使用水 平, 防止药害产生, 笔者几年来深入 田间调查 , 分析除草剂药害产 生 的原 因, 并提出一定的预防措施 , 现介绍如下: 1 、 产生药害 的原因 1 . 1除草剂飘移而造 成邻近敏 感作物受 害 这种药害产生 , 在我们 当地主要是在玉米地使用 2 . 4 - D丁酯 或含有 2 . 4 - D丁酯的复配制剂随风飘移到葡萄、 蔬菜、 瓜类 、 五味 子等而使其 受害 。造成植株矮小 , 茎叶畸形 , 严重影响产量 。 1 . 2药滴沾染叶片造 成作物产 生药 害 使用茎 叶处理除草剂 , 例如在玉米 田应 用灭生性除草剂百草 枯, 由于防护措 施不严, 常有少量雾滴落到玉米下部叶片上 , 使叶 片产生黄 、 白色 坏 死 斑 点 。 1 . 3 土 壤 残 留 而 造 成 下 茬 作物 受害 由于使用长残效除草剂, 例如在玉 米 田使用阿特拉津 , 3 8 % 的 阿特拉津悬浮剂 , 每 亩用 药量 2 6 0毫升 以上 , 第二年除 了玉米 、 高 粱之外 , 种植其它作物都易产 生药 害。 l I 4施用除草剂时遇 到异 常气 候条件而 引起 药害 除草剂 的除草效果与药害的产生与施药时的温度 、湿度 、 风 速及光照有很大关系 。 例如高温会使落到地面上 的 2 . 4 - D丁酯持 续挥发 , 以气体形态 随风飘移 , 造成周边 作物产生药害 ; 温度偏低 时, 植 物 本 身 生 物 活 性 降 低加 重 药 害产 生 。 另外多雨、 多 湿 使 土 壤 水分过 多 , 除草剂淋溶增加 , 使作 物种子和根系 接触除草 剂的机 会增加 , 易产生药害。 1 . 5 施 用 者 使 用 技术 不 当产 生 药害 1 . 5 . 1 施 药 量 过 大 当前有 些农 民为 了提 高除草剂效 果, 用药“ 宁多勿少 ” , 在 开 始 的头几年还 比较谨慎 , 用过几年之后 , 觉得有 了经验 , 就放心大 胆 的随意提高用量 。 如玉米 田当前应用面积最大的除草剂品种是 乙. 莠合剂或乙草胺 混莠 去津 , 采用单剂 现用现混时 , 通常每亩用 5 0 % 乙草胺乳 油 1 5 0  ̄2 0 0毫升加 3 8 % 莠去津 悬浮剂 1 5 0  ̄2 0 0毫 升, 而个别农 民为 了达 到预 期除草效果 , 将二者 的用量分 别提高 到2 5 0毫升 , 甚至更 多。 这样不但使当季 作物较 易产 生药害 , 也影 响合 理的轮作倒 茬,这也是 当前玉米 产生除草剂 药害 的主 要原

除草剂药害原因和预防技术

除草剂药害原因和预防技术

除草剂药害原因和预防技术一、药害原因1.除草剂种类选择不当各种除草剂都有相应的杀草谱和适用环境,不根据杂草种类及农田的具体情况选择除草剂,会使所选用的除草剂品种无能为力或无法发挥其除草能力。

2.除草剂质量不合格各种除草剂都有相应的质量标准 其中最主要是有效成分含量、杂质种类及其含量、分散性、乳化性、稳定性等都直接影响到药效和药害问题。

由于农药质量问题而造成的药效和药害问题 生产者和经营者都有责任。

3.应用剂量问题造成用药量不对的原因有几方面 一是农民的主观行为,总是怀疑用药量低了除草效果不好,将用药量增加至极限以上,一旦环境条件有利于药效发挥,出现药害是不可避免的 二是农药厂为了说明其产品成本低,以适应农民购买能力低这一客观事实,在说明书上推荐的剂量很低,不能够保证除草效果;三是农民耕地面积不准 导致额定用药量与实际耕地面积不符;四是喷洒不均匀、重喷、漏喷 特别是使用多喷嘴喷雾器时,各个喷头的喷液量不同直接导致喷洒不均匀。

4.用药时期不当茎叶处理剂在杂草出苗后越早用药效果越好 土壤处理剂在杂草出苗前用药越晚效果越好,但作物出现药害的可能性也越大。

5.用药方法错误土壤处理剂用作茎叶处理时多数会产生药害 少数会效果不佳,茎叶处理剂用作土壤处理时多数会无效,出现药害的可能性很小。

6.环境条件不适①土壤有机质含量低于2%的沙质土壤 封闭处理易出现药害 有机质含量高于5%药效很低。

②封闭处理剂用药后降大雨出现药害的可能性大 茎叶处理要重喷。

③持续低温除草效果降低 出现药害的可能性增大。

④土壤干旱封闭处理剂药效降低 甚至无效。

⑤三级以上有风天施药 无法保证喷施均匀 药效降低 可能出现药害。

⑥整地质量不好封闭处理效果不佳。

[2]二、药害预防技术为了防止除草剂使用不当而产生药害,必须严格按照使用技术,规范操作。

(一)注意除草剂与敏感作物。

不同的作物对不同的除草剂敏感程度不一致。

防除阔叶类杂草的除草剂对禾本科作物敏感,而阔叶类作物对防除禾本科杂草的除草剂敏感。

除草剂药害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方法

除草剂药害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方法

除草剂药害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方法一、除草剂发生药害的原因一、使用不当由于除草剂专一性很强,一种除草剂只限于一定范围的植物种类,不能随意扩大使用范围,更不能错用,否则会伤害花卉植物.二、时间不当除草剂对花卉植物安全性有一定的适期,如纳替耘等激素型除草剂,对地毯草、野牛苹、结缕草、紫羊茅等禾本科草坪植物在营养生长期施用不仅安全,而且药效很好.而在禾本科草坪植物生殖生长期用药会严重影响其生长和发育,造成伤害.三、剂量不当随意加大剂量有时虽能提高除草效果,但也会给花卉带来伤害.如稳杀得等一些高效除草剂,如加大剂量会明显抑制甚至停止花卉植物的生长.四、栽培条件一种除草剂不仅有一定的专一性,并且有一定的区域性,尤其是一些土壤处理型的除草剂与土壤质地、pH值、有机质含量以及降水量、灌溉状况也有密切关系.如草净津适宜在壤土、粘土地使用,在砂壤地使用很不安全.绿黄隆在pH值高的土壤中很难分解,容易影响后期花卉植物的生长.五、使用伪劣产品,操作不当,混用不合理,喷药器械清洗不干净再用来喷农药等等,都会造成药害.二、防止除草剂产生药害的方法除草剂引起的药害容易判断,如喷除草剂后茎叶扭曲、心叶变形等,对于除草剂药害要以预防为主.一、选用合适的除草剂;严格按照说明使用,不要过量以及重喷、漏喷,防止随风飘移、随水飘流等现象发生.二、激素型除草剂引起的药害,如纳替耘等除草剂引起的药害可喷赤霉素或撤石灰,草木灰,活性炭等进行缓解.三、触杀型除草剂引起的药害,初期只是地上部分或局部损伤,可施速效肥料使花卉植物迅速得到所需的营养而恢复生长.除草剂多为酸性物质,所以,每亩地施石灰或草木,灰五十至一百公斤,可减轻药害.对于轻微药害可用百分之一的漂白粉溶液进行叶面喷施.四、土壤处理剂引起的药害,可翻耕并浇水冲洗土壤,以减少除草剂在土壤中的残留.五、对受药害较轻的地块,应加强管理,精耕细作,使植株健壮生长.摘自。

除草剂药害原因及防治

除草剂药害原因及防治

除草剂药害产生的原因及补救措施张冬英李宜江(穆棱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157500)除草剂对作物的选择性是相对的。

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合理使用,才对作物安全。

在生产中使用除草剂,有多种原因可引起作物药害。

1 药害发生的原因1.1 误用误用在生产中时有发生,错把除草剂当成杀虫剂使用,或使用的除草剂品种不对。

1.2 除草剂的质量问题如制剂中含有其它活性的成分,或加工质量差,出现分层等。

由于药液不均匀导致药害。

1.3 使用技术不当在生产中,许多药害是由于使用技术不当造成的。

使用时期不正确、使用剂量过大或施药不均匀等都可能造成作物药害。

如2.4-D在小麦4叶期至拔节期使用很安全,但在小麦3叶期前和拔节后使用,就会造成药害,在喷药时,发生重喷现象也会造成作物药害。

1.4 混用不当有机磷或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能严重抑制水稻植株体内芳基酰胺酶的活性。

如把敌稗与这些杀虫剂混用,敌稗在水稻植株不能迅速降解,而造成水稻药害。

1.5 雾滴飘移或挥发喷施易挥发的除草剂,如短侧链的苯氧羧酸类除草剂,其雾滴易挥发、飘移到邻近的作物上而发生药害。

如在喷施2,4-D丁酯时,如果邻近种有棉花等敏感作物,就可能导致棉花药害。

1.6 除草剂降解产生有毒物质在通气不良的稻田,过量或多次使用杀草丹,杀草丹发生脱氯反应,生成脱氯杀草丹,会抑制水稻生长,造成矮化现象。

1.7 施药器具清洗不干净喷施过除草剂的喷雾器或盛装过除草剂的药桶,应清洗干净。

如未清洗干净,残留有除草剂,再次使用时,可能造成敏感作物的药害。

喷施2,4-D丁酯除草剂的喷雾器最好专用,因为该药不易清洗干净。

对喷施过超高效除草剂的喷雾器也需清洗干净。

因为残留在喷雾器中少量的药液也可能造成敏感作物的药害。

1.8 土壤残留有些除草剂的残效期很长,被称为长残效除草剂,如绿磺隆、甲磺隆、胺苯磺隆、氯嘧磺隆、咪草烟、莠去津和广灭灵等。

使用这些除草剂后,如下茬种植敏感作物有可能发生药害。

这种药害被称为残留药害。

除草剂药害产生原因及预防措施

除草剂药害产生原因及预防措施

分蘖节 处于地表 以下3 厘米 左右为 宜。 3 . 播 量过 大造成 的弱 苗表现 为 : 幼 5 . 播 种过晚造成的弱苗表现为 : 苗 拥挤 不 堪 , 植株瘦弱 、 纤细。 管理 要 多 因 冬 前 生 长 期 短 . 积 温 不足 . 导 致 点: 先抓 紧疏 苗 , 特别是地头、 地 边 以 麦 苗 生 长瘦 弱 . 分 蘖 少 管 理要 点 : 补
l 3 4 2 0 ] 4 年第2 3 期病 虫 防 治 要 做 好, 增 产 增 收 基 础 牢 。
编辑: 商蓉( s h a n g r o n g @j s a g r i . g o v . c n )
庄 稼 医 院. .
1 _ 土壤 缺 氮造成 的弱苗表现 为 : 幼 苗细弱 呈直立状 , 分蘖减 少。 叶 片 窄短 . 下部 叶片从 叶 尖开 始 . 逐 渐 变黄 干 枯 . 并 向 上 部 叶 片 发 展 管 理 要 点 : 每 亩 施
庄稼医院 … 一…
・作 物病 害 编辑 : 商  ̄ . ( s h a n g r o n g @ j s a g r i g o v . c n )
当 如 小 麦和 水 稻 用2 甲4 氯 防 除 阔叶 杂 草 和 莎 草 要 在 4叶 期 至 拔 节 前 用
品种 、 面积 、 生育时期 、 杂草叶龄 , 准 时 间 久 的 除 草 剂 易 对 轮 作 中 敏 感 的 确 计 算 用 药 量 . 并按要求加足水 量 . 后 茬 作 物造 成 伤 害 如玉 米 田施 用 西 做 到 不 超 量 、 不 超浓 度 用 药 。 ( 5 ) 施 药 玛 津或 阿特拉 津 . 对 后茬 小麦 有药 害 : 方 法要 合 理 , 坚 持 二 次 稀 释 一 般 不 大 豆 田施 用 广灭 灵 、 普施特 、 氟乐灵 , 用 弥雾 机 喷 除 草 剂 . 凶其 对水 量 少 , 对 后 茬 小 麦 有 药 害 等 ( 6 )混 用 不 不 易 喷 洒 均 匀 不 能 重 复 喷 药 。 防 止 当 不 同 除 草剂 问 以及 除 草 剂 与 杀虫 低温 危害 . 防止 田间积 水产生 药 害 。 要 剂 、杀 菌剂 等 其 他农 药 混用 不 当 , 也 根据 土壤质 地 、 有 机质 含量 、 田问湿度 易造 成药 害 ( 7 )药 械 选用 不 当或 作 大 小 . 按要求合理用药 . 防 止 风 大 施 业不 按标准 . 造 成喷雾 不匀 . 喷 幅联 药产 生飘 移药 害 ( 6 ) 施 药前 要彻底 清

除草剂药害产生原因及预防措施

除草剂药害产生原因及预防措施




除 原 _ 因 草 = ・ ■ . _ .

动 控 制 喷 辐 的 宽 窄 、 快 慢 都 要 均 匀 . 防 止 造 成 局 部 果 . 又 要 对 作 物 安 全 无 药 害 害 .特 别 要 综 合 考 虑 敏 感 5部 分除 草 剂 的 残效 期 长 .对下 茬 敏 感 作 物 有 作 物 和 部 分 作 物 的 敏 感 期 .

定 影 响 施 用 长 残 效 除 草 剂 . 应 尽 量 在 作 物 前 期 以及 土 壤 性 状 等 施 用 ,严 格 控 制 用 药 量 . 并 合 理 安 排 后 茬 如 : 下 2仔 细 阅 读 说 明 书 : . 茬 种 大 豆 . 本 季 作 物 选 用 阿特 拉 津 时 要 慎 重使 用 使 用 除 草 剂 前 要 严 格 按 照 6使 用 的 药 械 有 “ 、 冒 、滴 、漏 ” 现 象 。 造 说 明 书 标 明 的 防 治 对 象 、 . 跑 成 “ 化 ” 不 好 .导 致 不 能 精 量 准 确 施 用 农 药 产 生 使 用量及 注意事项进行 操作使 用 雾 药 害。 3药 量 配 制 要 准 确 : 避 免 盲 目追 求 快 速 杀 灭 杂 . 草 .从 而加 大 用量 产 生 药 害 ,如 乙草 胺 高 浓度 就 会 二 、除草剂药 害 的症状 类型 1苯 氧羧 酸类 :常 用药 剂有 2 一滴 、2 一滴 使 大 豆 产 生 药 害 . ,4 ,4 丁酯 、2 一滴钠 盐 、二 甲四氯等 。 .4 4采 用 正确 的施 药 方 法 :根 据 除 草 剂 性 能 及 作 . 受害症 状 双 子叶 植 物表 现 出畸 形 生 长 .1 2天 物 的 敏 感 性 、 除 草 剂 剂 型 、 天 气 情 况 灵 活 选 用 适 宜 — 内 植 株 便 出现 扭 曲 、 叶 片 厚 、 下 垂 ,待 新 的 叶 片 长 的 施 药 方 法 如 一 般 在 大 风 天 气 避 免 喷 施 药 剂 . 以 出 后 呈 皱 缩 或 鸡 爪 状 , 茎 脆 。 易 断 , 茎 基 肿 大 ;根 防 止 药 剂 雾 滴 漂 移 引起 敏 感 作 物 药 害 在 异 常 气 候 短 粗 , 无 根 毛 ,植 株 矮 小 ; 严 重 时 停 止 生 长 , 皮 层 下 不 要 施 用 除 草 剂 .特 别 是 在 早 春 作 物 地 施 用 除 草 剂 .施 药 前 一 定 要 注 意 天 气 变 化 , 在 寒 潮 前 不 要 施 开 裂 .落 花 、 落 果 .最 后 死 亡 2芳 氧苯 氧丙 酸类 :常 用 药剂 有精 吡 氟禾 草灵 、 药 邻 近 有敏 感 的作 物 .不要 施 用 易挥 发 或 活 性 高 . 喹 禾灵等 。 的除草 剂 .以免 产 生飘 移 药害 。 症 状 最 先 影 响 幼 嫩 生 长 组 织 , 心 叶 枯 黄 , 生 长 5禁 止 盲 目 乱 混 乱 用 农 药 : 有 些 其 他 类 型 农 药 . 点 变 黄 褐 色 。 继 而 老 叶 发 黄 、 变 紫 ,然 后 枯 死 ; 植 不 能 与 除 草 剂 混 合 施 用 或 连 用 如 在 大 豆 田 防 除 杂 株 畸 形 .生长受抑 制 .植 株矮 小 草 及 兼治 害虫 .若将 灭 草松 或 喹 禾 灵等 除 草 剂 和氨 3磺 酰 脲 类 : 烟 嘧 磺 隆 、 吡 嘧 磺 隆 、 苯 磺 隆 、 基 甲酸 酯 类 杀 虫 剂 混 合 使 用 则 易 使 大 豆 产 生 除 草 剂 . 苄 嘧 磺 隆 、 氯 嘧 磺 隆 、噻 吩 磺 隆 等 药害。 此 类 除 草 剂 的 药 害 症 状 出现 较 慢 .在 施 药 后 1 — 6使 用 精 准 高 效 的 植 保 机 械 : 防 止 “ 、 冒 、 . 跑 2周 才 逐 渐 出 现 分 生 组 织 区 失 绿 、 坏 死 . 进 而 才 发 滴 、 漏 ”现 象 以 避 免 药 害 产 生 生 叶 片 失 绿 、坏 死 . 导 致 植 株 枯 萎 7除 草 剂作 业 后 彻 底 清 洗 所用 器 具 :对 用过 除 . 4酰胺 类 :常 用药 剂 有异 丙草 胺 、 乙草 胺 、 丁 草 剂 的喷 雾 器要 清洗 干 净 . 以免在 作 物 上喷 施 其 他 . 草胺 等 。 农 药 时 产 生 药 害 症 状 为轻 时叶黄 ,重 时叶 出现斑 点 ,卷 曲皱 缩 , 8使 用 除草 剂 时要 考 虑 下 茬作 物 :如 下 茬 要 种 . 最后 枯死 。 植 大豆 的玉米 田不 易使 用 大量 阿特 拉 津进行 除 草 9应 用 除 草 安 全 剂 : 如 活 性 炭 可 用 包 覆 种 子 或 . 5三氮 苯 类 :主要 有 莠去 津 、扑 草 净 、 西玛 津 . 等。 蘸根 、蘸 茎 .奈 安 与 除草 剂 一 同使 用可 预 防 除草 剂 此 类除草 剂对 作物 药 害症状 为植 株矮 .生长慢 药 害 。 脉 间 失 绿 、心 叶 和 叶 尖 开 始 。发 黄 似 火 烧 . 老 叶 片 舒 兰 市 莲 花 农 业 技 术 推 广 站 受 害比新叶 片重 ,进 而叶 片完全 失绿 、枯 死。 马 良萍 徐亚 杰 肖廷库

施用除草剂发生药害的原因及补救措施

施用除草剂发生药害的原因及补救措施

施用除草剂发生药害的原因及补救措施作者:李景秋来源:《活力》2009年第14期化学除草作为一项实用技术,在农业生产中被广泛应用。

随着使用面积的不断扩大,除草剂药害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

现就除草剂产生药害的原因、症状、预防措施以及产生药害后解除药害的途径展开分析,以供参考。

一、除草剂药害产生的主要原因1.用药不对路。

除草剂具有很强的专一性和选择性,其防除对象有一定的范围,一旦用错就会产主药害。

如果把灭生性除草剂草甘膦错误地当成土壤封闭除草剂使用,喷到土壤表面上,就不会产生任何作用。

2.用药时间不当。

除草剂的适用期是很严格的,有些除草剂只能是播种前或播后苗前使用,苗后使用就会产生药害。

有的除草剂需在苗期使用,在苗较大时用就会产生药害。

如果在两片复叶期以前过四片复叶期以后使用就会发生药害,严重时还会出现死苗现象。

3.随意加大用药量。

除草剂的使用量是有规定的,任意加大用药量也会造成药害。

当前农民在购买和使用除草剂时,为了保证除草效果,随意加大用药量,这势必造成一定的药害。

4.环境不适。

除草剂的使用是有一定环境条件要求的。

如果把除草剂用于砂性土地,则很容易产生药害,特别是水溶性大、移动性强的除草剂。

在温度过高或低温时作物抗逆性差,此时使用除草剂也易造成药害。

不同作物品种对除草剂敏感性也有差异,敏感性强的品种也容易产生药害。

5.土壤残留。

在土壤中持效期长、残留时间久的除草剂易对轮作中敏感的后茬作物造成伤害。

如大豆田施用普施特、胺草醚、广灭灵,对后茬玉米、甜菜、小麦等作物有药害,此种现象在农业生产中易于发生而造成不应有的损失。

6.药械性能或清洗不彻底。

如多喷头喷雾器流量不一致、喷雾不均、喷幅连接带重叠、喷嘴后滴等,造成局部喷液量过多,使作物受害。

用过除草剂的喷雾器,没经彻底清洗,又喷杀虫剂或其他药剂,往往致使敏感作物发生“二次药害”。

7.雾滴挥发与漂移。

高挥发性除草剂,如短侧链苯氧羧酸类、二硝基苯胺类、硫代氨基甲酸酯类、苯甲酸类等除草剂,在喷洒过程中,8.混用不当。

除草剂药害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方法

除草剂药害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方法

预防措施
合理选用除草剂
根据作物和除草地的特点,选 择适合的除草剂,避免使用对
作物有害的除草剂。
规范使用方法
严格按照除草剂的使用说明书和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进行用药,避 免过量使用或不当使用。
做好防护措施
在用药过程中,做好个人防护,如 戴口罩、手套等,避免人体直接接 触除草剂。
补救措施
及时发现
在用药后,要经常检查作物和 除草地的生长情况,及时发现
药害的严重性
01
02
03
产量损失
严重的药害可能导致农作 物大幅度减产,甚至绝收 。
生长受阻
受害植物可能会出现生长 缓慢、发育不良、植株矮 小等症状。
品质下降
受害植物的果实或种子可 能会变小、变形,导致品 质下降。
除草剂药害的潜在原因
气象因素
如高温、干旱、多雨等极端天气条 件,可能导致作物对除草剂的敏感 性增强。
案例三:因作物因素导致的药害
总结词
作物的种类、生长状况、耐药性等都会影响除草剂的使 用效果和安全性。
详细描述
不同作物的耐药性不同,一些作物对某些除草剂的敏感 度较高,使用后容易产生药害。例如,小麦对2,4-D丁酯 等除草剂的耐药性较强,而玉米则相对敏感,使用不当 可能导致玉米药害的发生。此外,作物的生长状况也会 影响除草剂的使用效果,例如在作物生长前期或生长不 良时,使用某些除草剂可能会对作物产生更大的伤害。
在使用除草剂时,要注意贮存安全,避免阳光直射和潮 湿环境。
04
除草剂药害案例分析
案例一:因气象因素导致的药害
总结词
气象因素是影响除草剂药害发生的重要原 因之一,其中以温度、湿度、降雨和风最 为关键。
VSLeabharlann 详细描述在高温、低湿或干旱等极端气象条件下, 除草剂的使用更容易导致药害的发生。例 如,在高温天气下使用除草剂,可能会使 作物叶片出现灼伤或变黄现象;在低湿或 干旱的环境中,药液无法充分渗透到土壤 中,可能导致土壤药害的发生。

除草剂药害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方法

除草剂药害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方法
除草剂药害不仅影响农作物生长和产量,还可能对环境和生态系统造成长期影响。
除草剂药害的分类
根据药害的性质,除草剂药害 可分为急性药害和慢性药害。
急性药害是指在使用除草剂后 短时间内出现的明显伤害,如 叶片枯焦、落花落果等。
慢性药害是指在使用除草剂后 一段时间内出现的生长异常、 产量下降、品质变差等问题。
强调除草剂安全使用注意事项
告知农民除草剂的安全使用注意事项,如穿戴防护服、避免药液溅到皮肤和眼睛等,提高农民的安全意识。
加强除草剂销售和使用的管理
规范除草剂销售渠道
加强对除草剂销售渠道的管理,确保 除草剂从正规渠道进货,防止假冒伪 劣产品流入市场。
建立除草剂使用档案
对除草剂的销售和使用进行登记管理 ,建立完整的档案,以便追溯和管理 。
除草剂药害的症状
除草剂药害的症状因除草剂种类、使 用方法、作物种类和环境条件等因素 而异。
除草剂药害症状的严重程度与除草剂 使用量、作物耐受性、环境条件等有 关。
常见的除草剂药害症状包括叶片黄化 、畸形、坏死、落花落果、生长受阻 等。
02
除草剂药害发生的原因
除草剂使用不当
除草剂用量过大
过量使用除草剂会导致植物吸收过多的药剂,产生药害。
注意温度和光照对除草剂效果的影响 ,避免在高温或强光下使用除草剂。
04
除草剂药害的补救措施
及时发现与处理
药害症状观察
01
及时发现除草剂药害症状,如叶片黄化、枯萎、畸形等,以便
采取补救措施。
现场调查
02
了解除草剂使用情况,包括种类、浓度、使用时间等,为后续
处理提供依据。
紧急处理
03
对于轻微的药害,可采取喷水冲洗、施肥等措施缓解症状;对

稻田除草剂产生药害的原因

稻田除草剂产生药害的原因

稻田除草剂产生药害的原因近年来由稻田除草剂引起的药害事帮屡有发生,并且药害程度每年有所加重。

许多农户遭受药害后,抱着顺其自然的态度,不积极救治,结果受害程度加重。

轻者水稻植株焦枯黄化,停止生长;重者植株枯死,经济损失惨重。

一、产生药害原因1.选用除草剂不当。

主要是部分农民对除草剂能不了解,盲目滥用导致药害。

如旱地使用的除草剂错用于水稻,规定在移栽田使用的除草剂,用于抛秧田、直播田等。

2.施药用量不准确。

除草剂必须严格按规定的用量施用,用药量过大或施药不均匀易产生药害。

3.施药时间不适当。

高温、强烈阳光照射、空气干燥、雨天或露水未干时施药,易引起药害发生;在水稻对除草剂敏感期内用药,也易造成药害。

4.施药方法不科学。

使用除草剂前,一定要他细看看说明书,按要求操作。

如使用禾大壮、丁苄等类型的除草剂,稻田里必须有浅水层,水深以高处不露泥、低处不淹禾苗心叶为好,并保水5-7天。

如不按要求的方法操作,极易导致药害。

5.故意投毒,产生药害。

这种情况比较特殊,近年来发生较多。

一般因有纠纷,而遭对方暗地投施除草剂,产生严重药害。

二、主要救治措施1.灌水排毒。

对因土壤施药过量造成药害的,可反复灌水洗田。

2.喷水洗苗。

因使用浓度过大或叶面吸收过多而引起的药害,可连续喷水冲洗,减少稻株上的药物浓度。

3.使用解毒剂。

根据药害的性质,可选用适当的药物进行解毒补救。

一些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作为除草剂的解毒剂。

如喷洒适度的“九二0”,可以缓解药害的程度。

4.追施速效肥料。

及时摘除受害叶,增施腐熟人畜粪尿、尿素等速效肥,可以促进根系发育和新叶再生。

5.喷施叶面肥。

叶面喷肥,稻株吸收快。

如使用0.1-0.3%的磷酸二氢钾或磷钾精、喷施宝等进行叶面喷施,可促进水稻根系发育,尽快恢复生长。

除草剂药害产生的原因与使用原则及治理措施

除草剂药害产生的原因与使用原则及治理措施

除草剂药害产生的原因与使用原则及治理措施摘要:使用除草剂应根据杂草和作物的生育状况,要适时、适地、适量、适用,因地制宜灵活运用,再结合耕作制度、栽培技术和环境条件采用适宜的技术和方法。

关键词:除草剂药害治理除草剂对作物的药害是指由于除草剂的使用方法不当、除草剂和作物本身的因素以及环境条件的异常等原因,使目标作物、邻近作物或下茬作物的生长受到伤害。

其症状包括:畸形、褪绿、坏死、落叶、矮化、生育期延迟、产量降低等。

1药害产生的原因除草剂杀除的对象是与作物很接近的植物——杂草,只有选择了合适的药剂,采用正确的施药方法,在有利的环境条件下,除草剂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除草作用和保证对作物的安全;反之则会对作物产生药害。

目前,除草剂的不合理使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用药量过高。

每种除草剂都有其使用量范围,有的农民误以为量越大,效果越好,盲目扩大浓度、重复用药或不均匀喷药,超过作物对除草剂的耐受范围,造成不同程度的药害。

(2)用药的时间不适宜。

作物处于不同的生育期,对除草剂的敏感程度差异较大,一般来说,作物生育的每一个转折期都是对除草剂敏感的时期,如玉米的大喇叭口期、大豆的花蕾期、蔬菜瓜果的花果期均对除草剂敏感,用药后易造成药害,引起减产。

又如用三氟羧草醚除大豆田杂草,1~3片复叶时效果最好,大豆3片复叶后用药,因叶片遮盖杂草,使药效受影响,而大豆受药量增加易产生药害。

(3)混用不适当的药剂。

如大豆田的杂草防治,用精喹禾灵可防治禾本科杂草,用三氟羧草醚可防治阔叶杂草;但如混用,会对大豆产生伤害。

(4)喷施错误的目标作物。

随意扩大药剂的使用范围,在未登记的作物上使用,如把二硝基苯胺类药剂扩大到未登记的蔬菜、瓜类上,造成作物出苗率降低。

(5)喷施假冒伪劣产品。

喷施假冒伪劣产品更容易产生药害。

因为除草剂是利用作物和杂草之间的选择性杀死杂草而不伤害作物,女口果选用假劣产品,很难保证除草剂具有选择性。

2除草剂的使用原则使用除草剂的目的是选择性地控制杂草,减轻或消除其为害,以使农业高产稳产。

除草剂药害产生原因,如何避免及挽救措施

除草剂药害产生原因,如何避免及挽救措施

除草剂药害产生原因,如何避免及挽救措施通常情况下,使用除草剂产生药害的原因有:误用或错用、施药设备受到污染、雾滴挥发与漂移、土壤残留对后茬作物影响、混用不当、除草剂降解产生有毒物质,异常不良环境等等。

以最常用的使用范围最广的磺酰脲类除草剂为例,其对杂草有较高活性,可用于农田、林地及非耕地等防除杂草。

但此类除草剂属于长残留性除草剂,使用后在土壤残留时间较长,即使有微量残留也易造成后茬敏感作物药害。

磺酰脲类长残留性除草剂品种如氯磺隆、甲磺隆、胺苯磺隆、氯嘧磺隆、单嘧磺隆等。

降低长残留性除草剂用量的办法为使用助剂,在稀释液中加入植物油型助剂1%或非离子表面活性(0.1~0.25)%。

或者,合理混用不同类型的除草剂,降低磺酰脲类除草剂的用药量。

还有就是采取适当的农作措施、生态调控与化除相结合控草技术体系。

抗性的预防应选用不同作用靶标除草剂的合理轮换使用;同时兼顾水旱轮作的种植方式。

值得注意的是,大部分除草剂药害是由人为操作不当造成的,如:1.用药时期不当,施药过量或浓度过高。

当气温高时,在标签推荐范围内要适当降低用药浓度,气温低时,要适当增大使用浓度;湿度大时,要适当增加用药量,湿度小时,要适当减少用药量。

干旱时要灌水使土壤湿润,让杂草种子萌发,以便杀灭。

其次,要掌握各种除草剂适合在哪种作物上使用,才能取得良好的杀草效果。

杂草老化期施药效果差,在杂草种子萌发期和幼苗期除草效果最好。

2.错误混用除草剂。

除草剂的混用非常常见,可以扩大杀草谱,提高除草效果,延长药效期,降低对作物的药害压力,减少残留活性,延缓除草剂抗药性的发展等好处,但往往也因混用不当而造成大面积药害发生。

要根据不同杂草选择用药。

除草剂品种很多,有化学除草剂和生物除草剂;在剂型上有水剂、粉剂、乳油、颗粒剂等;在杀草机理上有选择性除草剂和灭生性除草剂等,每种除草剂的性质不同。

因此,首先要了解各种除草剂的性质和杀草对象后再谨慎混用。

3.施药器械有跑冒滴漏现象造成了漏喷地方除草效果差,多喷地方药害严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析除草剂药害产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摘要:随着农业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玉米田化学除草剂使用在我县推广使用非常普遍,由于其在使用上省时、省工、省力、除草效果好,当前已成为我县玉米高产、高效生产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除草措施之一。

同时除草剂在农户中的普遍使用程度也像化肥一样进入千家万户,深受农民朋友的欢迎和喜爱。

但是除草剂在使用过程中也存在和出现了许多的问题,由于在选药和使用过程中不能严格的按标准使用等原因,给当季或后季农作物生产造成了严重药害,这种药害现象每年都会发生。

关键词:宜君县;除草剂药害;解决方法
1 除草剂在使用过程中造成药害的原因
1.1 除草剂品种使用不对症造成药害
近年来,我县推广使用的旱田玉米除草剂种类主要有38%莠去津悬浮剂,72%2,4-d丁酯悬浮剂、55%丙·莠滴丁脂悬浮剂,50%异·丙.莠去津悬浮剂,4%烟嘧磺隆,40%烟嘧·莠滴丁脂,22%烟嘧·莠等种类。

只要严格按照产品介绍去使用,一般不会造成药害。

但是由于部分群众缺乏科技知识,文化素质低,对玉米除草剂药物性能、使用方法一知半解,自认为只要是除草剂就能用,在买进和使用的时侯,也不认真查看使用说明书,就直接使用。

1.2 不能根据玉米生长周期使用农药造成药害
如我县彭镇1户农民,种植玉米8亩,去年使用40%乙莠se进行
化学除草,使用时玉米为5—6叶期,结果喷药后3天,玉米苗全部变黄,停止生长。

该农户看到此情况后,百思不得其解,同为一种药物,前段时期也有村民喷施过该种农药,且玉米长势良好,为什么自己的玉米喷药后会变黄、会不长,带着疑问该农户积极与县农技中心的专业技术人员联系,经过技术人员的及时指导,采取对玉米田进行喷水追肥,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充分提高玉米抗逆能力,才使该户玉米田逐渐恢复过来。

但是由于玉米生育期推迟,从而造成当季玉米减产15—20%左右,严重影响当年的玉米增产增收。

1.3 用药量超标造成药害
目前农民在使用除草剂过程中有一个非常大的误区,总觉得使用的药量越大浓度越高,除草效果就越好,而不按规定药量使用除草剂,有的还加大用药量,还有的农民不根据气候情况,乱施农药,特别是在天气干旱时喷施农药,由于喷施药液量加大,而除草剂浓度并未减少,这样也会造成药量过大,产生药害。

或部分农民在刮风时,喷施农药,药液随风漂移,造成药害。

1.4 除草剂使用方法不当造成药害
如在使用除草剂乙莠时,它的用药时期较短,适宜在玉米播种出苗前使用,而有的农民在玉米出苗后3叶期还在施用;有的农民不按照操作和配方要求使用除草剂,如可湿性差的化学除草剂,必须要用力摇晃瓶体使药液混合均匀,才能正常使用,要不然瓶体下面沉淀太多,造成喷药不均匀极易对作物造成伤害,而少数农民为了
方便,而是直接把原药倒入药桶中,然后再加水,这样容易把药剂冲入喷管中,导致在开始喷药时药液浓度过大容易造成药害;还有农民在使用完喷过阔叶田除草剂的喷雾器时,不及时清洗喷雾器,使喷雾器中残留大量药液,就进行下一项操作,这样最容易造成药害发生。

1.5 倒茬种植不当造成药害
我县东部塬区在种植倒茬玉米时,忽视前茬作物的农药使用情况而造成药害。

如:前茬是种植小麦的地块,在种植小麦的过程中使用甲磺隆和苯璜隆除草剂较多;且前茬麦苗在使用苯璜隆除草剂时较晚,且剂量大,如果再继续种植玉米就会产生药害。

原因是甲磺隆对玉米易产生药害,致使玉米苗变黄、弱小、生长缓慢,一般减产40%左右。

苯璜隆在我县使用已有20多年历史,由于苯璜隆对下茬要求间隔期为60d,而部分农民在小麦拔节期过后,甚至小麦孕穗期还在使用,此时的小麦田块杂草数量多,草龄大,用药量比常规药量约大1倍左右,再加上我县春季雨水较少,气候干旱,致使土壤农药的残留量加大,造成倒茬玉米药害严重。

虽然目前已禁用甲磺隆农药,但市场上仍有人违规销售。

1.6 培训不到位,造成农民用药误区造成药害
原因一:近年来,我县对农民进行各类实用技术培训都集中在经济发展好的东部地区和部分山区村委会,每年都有县林业局、果业局、农技中心、园艺站、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县畜牧站、县畜
牧推广站等涉农单位进行培训,有些村委会年平均培训10次左右,而有的偏远村委会却从来没有进行过任何培训。

原因二:农村现有留守人员多为老人、儿童、妇女,这些人群文化素质普遍偏低,在购买农药过程中,商家为了卖出商品,故意夸大其词,夸赞某某农药作用如何好、效果如何高效,从而诱导农民盲目购买不对症、不实用的农药。

同时在使用农药过程中,盲目使用,不详细查看使用说明书,不按配方标准使用农药,结果在收获时,不能增产,不能增收。

原因三:培训部门培训经费严重不足。

由于在培训过程中,既要给汽车加油,又要聘请培训教师、同时也要给农民发放培训资料和实践用具、要请媒体宣传报道、有时还要给农民发放一些误工补助费用等,这就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也就给培训部门造成了严重负担。

而这些培训部门都是依托项目来为农民进行科技培训的,但是培训项目也不是每个单位都有的,同时项目资金也不富裕,那么培训部门也只能近水和泥,只能满足部分乡镇和村组的农民培训,也就造成了培训工作跟不上的局面。

2 减少除草剂药害的预防措施和解决方法
2.1 要正确选用和使用除草剂,严格按照产品介绍规范使用
一是对从未没有使用过的除草剂,尽量先进行小面积的试验,经过观察对比效果后再大面积进行使用,这样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同时必须认真对待除草剂的使用期限,应特别注意的是玉米三叶前使用的除草剂不可随意或拖后使用。

二是认真查阅除草剂使用
说明书,严格按照配方进行配制除草剂。

同种作物在不同的生长时期,需要不同种类的除草剂。

同样,不同的种类的下茬(季)作物也需要不同种类的除草剂,因此,购买除草剂和喷施除草剂时一定要注意这些因素,防止用错,造成药害。

2.2 要根据天气情况进行喷施除草剂
在喷施除草剂前一是要看天气是否晴朗,二是看墒情,三是看是否大风天气,尽量避免不利天气、不良墒情,重要的是避免在大风天气喷药。

喷药后须在农田显眼处栽挂标志牌,以免群众误食农田里的野菜,造成农药中毒。

2.3 规范管理农药市场,严格控制除草剂过量使用
一是在农户购买农药过程中,有的农药经销商为了牟取暴利,随意加大宣传除草剂使用量,增强除草剂的使用效果,误导农民在使用过程中超标使用。

这就要求执法部门和质量监督部门定期对农药经销商铺进行检查,查出那些违法经营的商户,给予严肃处理,从而规范农药市场,让农户放心购买和使用农药。

二是用标准的容器称量药剂。

有的农户在配制过程中偷懒用装药的瓶盖量药,而不是按产品说明去量取配制,由于除草剂在使用过程中稍有不慎,就会造成药害,所以建议最好使用量杯称量除草剂,千万不要再用瓶盖去量药,用瓶盖量药既不安全,又不科学,也不标准,药剂误差大。

2.4 玉米田用除草剂时要注意用药时期
一是播后苗前(播后—4叶期前)主要用38%莠去津悬浮剂,
72%2,4-d丁酯悬浮剂、55%丙·莠·滴丁脂悬浮剂,50%异丙·莠去津悬浮剂;二是苗后(4—10叶期)用4%烟嘧磺隆,40%烟密·莠滴丁脂,22%烟嘧·莠。

农户可根据需要选取其中一种进行使用。

2.5 要科学用药,科学喷施,及时清洗药具
在进行喷药过程中,要一次均匀喷洒,不可重喷、漏喷。

特别是在使用广谱性除草剂时,一定要加上防护罩,在喷药过程中,尽量避免喷到玉米苗上,以免对玉米苗造成伤害。

还有用药后要彻底清洗喷雾器和称量器具,以免再对其他植物使用时造成不必要的伤害,以防减产。

2.6 喷药过量,玉米田造成药害后救治措施
排毒:当玉米田发生除草剂喷施过量后,对造成药害程度较轻的田块,应及时喷水、追肥、喷植物生长调节剂进行排毒;解毒:可喷惠满丰活性液肥或使用0.1—0.3的磷酸二氢钾和喷施宝进行解毒,同时采取喷水和追施肥料等技术来稀释玉米植株和土壤中药液浓度,用来刺激玉米生长,提高玉米抗性,可使玉米苗迅速恢复生长;对产生药害严重的或无法挽救的田块,只有放弃该季作物,并要紧紧抓住农时季节,改种其他农作物,尽量减少损失。

2.7 要充分加大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力度
一是加大宣传力度。

培训部门要通过广播、电视、集会进行宣传,多印发实用的宣传资料。

二是重点对培训少或没有进行培训过的乡镇村组进行农民科技实用技术培训。

主要是将教育培训与农时季
节、生产环节、关键技术紧密结合,让农民就地就近在干中学、学中干,办农民满意的科技教育培训。

三是着重对农药的购买和使用过程进行培训。

经过培训让农民了解和熟悉农药的作用和用途,不再盲目购买和使用农药。

四是各培训部门要积极争取培训项目和培训资金,要有重点的进行资金投入,以满足农民培训需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