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咬文嚼字》文ppt
《咬文嚼字》优秀课件44张
目录
• 引言 • 《咬文嚼字》概述 • 汉字基础知识 • 词语基础知识 • 句子基础知识 • 文章基础知识 • 《咬文嚼字》选读1引言目的和背景
提高学生对汉字书写 的规范性和准确性, 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
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 咬文嚼字技巧和方法, 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
《咬文嚼字》概述
02
《咬文嚼字》的由来
01
创刊背景
20世纪80年代,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语言文字的规范 使用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咬文嚼字》应运而生。
02
创刊时间与地点
1995年在上海创刊,由郝铭鉴先生创办。
03
刊物宗旨
以“咬文嚼字,正本清源”为宗旨,致力于推动语言文字 的规范使用,提高全民语言素质。
• 议论文:又叫说理文,是一种剖析事理,发表意见,提出主张的文体。作者通 过摆事实、讲道理、辨是非等方法,来确定其观点正确或错误,树立或否定某 种主张。
• 应用文: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的一种文体,是国家机关、政党、 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处理各种事物时,经常使用的具 有明道、交际、信守和约定俗成的惯用格式文体。
《咬文嚼字》的意义
01
02
03
语言文字规范
通过纠正语言文字使用中 的错误,推广普通话和规 范汉字,提高语言文字的 规范化水平。
文化传承
作为一本文化类刊物, 《咬文嚼字》在传承和弘 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 发挥着重要作用。
社会影响
刊物的影响力逐渐扩大, 成为推动社会语言文化进 步的一股重要力量。
《咬文嚼字》的流传和影响
汉字的结构和分类
汉字的结构
分析汉字的基本结构,包 括独体字、合体字等,以 及偏旁部首的概念和作用。
《咬文嚼字》完整版本ppt课件
——施耐庵<<水浒>>第10 回
14
鲁迅曾评价,一个“紧”字, 境界全出。作者写景功力非凡, 一字传神。 “紧”,揭示了雪 下得大,为后面压倒草厅埋下 伏笔,有力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同时,还很好地渲染了一种氛 围,为下文复仇的高潮蓄势。
15
请根据特定的情景增加词语,使下面的文字表 现出特定的内容。
2思考:从本文的写作特点中你 获得了哪些写作的启示?(不少于2 条)
3完成课后练习二和四。
19
学习本文给予我们的启示
内容启示
让我们明白文学艺术能否进步的根本在于语言 咀嚼是否到位。
让我们明白作家的语言修养程度与其艺术成就 甚至一个时代的文学水平的高低密切相关。
让我们明白“无论阅读或写作,必须有一字不 肯放松的谨严”,引起了我们对提高自身语言 修养问题的重视。
咬文嚼字
1
“咬文嚼字”有以下几个意思,请选择每句中的“咬 文嚼字”的正确意思:
A.过分地斟酌字句(多指死抠字眼而不领会精神实质) 。
B.形容卖弄才学。
C.形容强词夺理或狡辩。
1、学习马列主义理论要领会其精神实质,切不可一味
地咬文嚼字 。( A )
2、此君肚里学识稀薄,但在人前说起话来却常常咬文
嚼字,极尽哗众取宠之能事。( B )
12
原文:红杏枝头春意浓 改文:红杏枝头春意闹
非一“闹”字,不能形容其杏之红, 其红之浓。“闹”将无“声”的景象附着 上有“声”的意味。不仅使人觉得杏花绽 放得热烈,甚至还使人联想到花丛中蜂蝶 飞舞,春鸟和鸣,把一派春意盎然﹑生气 蓬勃的景色表现的淋漓尽致。
13
(林冲)便去包裹里取些碎银子,把 花枪挑了酒葫芦,将火炭盖了,取毡 笠子戴上,拿了钥匙,出来,把草厅 门拽上;出到大门首,把两扇草场门 反拽上锁了;带了钥匙,信步投东, 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 风而行。那雪正下得( ) 。(A大
优秀《咬文嚼字》ppt课件
语文知识与能力训练
中华文化传承与拓展
结合教材内容,设计针对性的语文知识与 能力训练题目,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提高语文应用能力。
通过介绍与课文内容相关的中华文化知识 ,引导学生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增 强文化自信。
02
《咬文嚼字》杂志简介
创刊背景与历史沿革
创刊背景
为满足当时社会对于规范语言文 字的需求,提高全民语言文化素 养。
词语使用错误
褒贬误用
例如,“半斤八两”是贬义词, 用于形容两者差不多,但有人误
将其用于褒义语境。
对象误用
例如,“美轮美奂”用于形容房 屋高大美观,但有人误将其用于
形容其他事物。
谦敬失当
例如,“蓬荜生辉”是谦辞,表 示由于别人到自己家里来或张挂 别人给自己题赠的字画等而使自 己非常光荣,但有人误将其用于
荣誉
多次获得国家级优秀期刊奖、编校质量奖等荣誉,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 。
03
优秀文章赏析
精选文章概述
《咬文嚼字》杂志中 的经典文章,涉及语 言、文化、历史等方 面。
通过对文章的深入剖 析,可以提高学生的 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 。
文章主题鲜明,观点 独到,语言生动,富 有感染力。
文章风格与特点
敬辞。
标点符号错误
顿号误用
例如,“第一、第二、第三”中 间的顿号应改为逗号。
书名号误用
例如,将课程名称、会议名称等误 用书名号,应使用引号。
冒号误用
例如,“即”和“也就是”等词语 后面误用冒号,应使用逗号。
05
规范使用语言文字的建议
提高语言文字规范意识
尊重语言文字
01
充分认识到语言文字的重要性,尊重其规范性和约定俗成的用
2024版《咬文嚼字》ppt课件
《咬文嚼字》ppt课件•引言•文字的魅力•词语的讲究•句子的锤炼目录•语篇的咬嚼•语言规范与语言艺术•总结与展望01引言目的和背景目的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敏感度和鉴赏能力,培养其良好的阅读习惯和表达能力。
背景在当今社会,语言文字的运用日益广泛,但语言文字的规范使用却往往被忽视。
《咬文嚼字》课程旨在引导学生关注语言文字的规范、准确、生动运用,提升其语文素养。
课程总结与反思回顾课程内容,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和总结,加深对语言文字规范运用的理解。
介绍各种语言表达技巧,如修辞手法、写作技巧等,并辅以实例讲解。
语言文字鉴赏通过经典文学作品的赏析,引导学生领悟语言文字的魅力。
课程导入通过实例引入课程主题,激发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兴趣。
咬文嚼字基础讲解语言文字的基本规范,如字音、字形、字义等。
课程大纲02文字的魅力汉字的历史与演变汉字的起源介绍汉字的起源,如甲骨文、金文等早期文字形态。
汉字的演变阐述汉字从篆书、隶书、楷书到行书、草书的演变过程,以及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字特点。
汉字的结构与造字法分析汉字的结构,如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等造字法,揭示汉字的内在规律。
介绍汉语的音韵体系,包括声母、韵母、声调等要素,以及汉语音韵的和谐之美。
汉语的音韵特点古典诗词的音韵美现代汉语的音韵美通过古典诗词的例子,展示汉语音韵在文学创作中的运用和美感。
分析现代汉语中音韵美的表现,如双声、叠韵、押韵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030201文字的音韵之美03文学作品中的文字意象与情感结合文学作品中的实例,分析文字意象与情感在文学创作中的运用和表现。
01汉字的意象分析汉字所蕴含的意象,如“月”字所代表的明亮、圆满,“水”字所代表的流动、柔和等。
02文字与情感阐述文字在表达情感方面的作用,如通过文字传递喜怒哀乐等情感。
文字的意象与情感03词语的讲究根据语境和表达需求,选择最恰当的词语,避免使用含义不明或有贬义、歧义的词语。
精确选用词语注意词语之间的搭配关系,避免搭配不当或产生歧义,使语言表达更加准确、流畅。
《咬文嚼字》优秀教学PPT课件(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 卢梅坡《早梅》
月光静静地(滴、洒、流、泻) 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朱自清《荷塘月色》
月光静静地(滴、洒、流、泻) 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朱自清《荷塘月色》
“泻”字写出了月光的清幽、明 净,又与“流水”配合,加强了流动 感。同时,衬托出作者希望借眼前之 景摆脱内心苦闷的思想感情。
无论你所要讲的是什么,真正能够 表现它的句子只有一个,真正适用的动词 和形容词也只有一个,就是那最准确的一 句、最准确的一个动词和形容词。其他 类似的却很多。而你必须把这唯一的句 子、 唯一的动词、唯一的形容词找出来。
——福楼拜对莫泊桑如是说
改为: 以为虎而射之,没镞,既知其为石,
因更复射,终不能入。 改为:
尝见草中有虎,射之,没镞。视之, 石也。
视之,石也。
发现错误,惊讶
终不能复入石矣。 失望 放弃
文字一增一减 意味不同。
文字与意味有关
关于“斟酌”的故事 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推——冷寂场合 敲——热闹场合
朱光潜(1897— —1986),现代美学 家、文艺理论家。 笔名孟实、孟石。 安徽桐城人。代 表作《文艺心理学》 《诗论》《谈美书
简》等。《西方美学
史》是第一部系统论述 西方美学历史的著作。
咬文嚼字,在平时的语言运用中 是什么意思呢?
明确:形容过分地斟酌字句。多指死 扣字眼而不注意精神实质。或者当众讲话 时夸耀自己的学识。
出推 炼时 吻求
新陈 合精
不懒不粗心不自满
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精神
咬文嚼字 示例
眼 (忍) 看朋辈成新鬼, 怒 向刀边 (丛)觅小诗。 ——鲁迅<<惯于长夜过春时>>
《咬文嚼字》(共57张PPT)
语言变化的趋势
1 2
语言简化
随着社会的发展,语言也在不断变化,未来语言 可能会更加简化,词汇量可能会减少,表达方式 也可能更加直接明了。
多样化表达
随着文化交流的增多,外来词汇的引入和本土化 改造可能会更加频繁,表达方式也会更加多样化。
3
语音识别技术的影响
随着语音识别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人们可能会 更多地依赖语音输入和输出,这将对咬文嚼字产 生一定的影响。
鼓励读者在日常生活中多加练习,培 养良好的语感和语境意识,提高自己 的语言表达能力。
希望读者能够意识到语言文字的重要 性和价值,将其视为传递信息、沟通 情感、传承文化的重要工具,认真对 待语言文字的使用和保护。
感谢观看
THANKS
文化差异和误解
文化差异
由于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文化背景不同,对于同一事物或概念的理解和表达也 可能存在差异。为了避免文化差异带来的误解,需要了解不同文化的特点和背景 ,尊重文化差异,以及在行文时注意语言的得体性和适应性。
误解
误解是指对于某一事物或概念的理解出现偏差或错误。为了避免误解,需要加强 学习和理解,了解事物的本质和背景,以及在行文时注重语言的清晰度和明确性 。
03
咬文嚼字的重要性
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准确表达
咬文嚼字可以帮助我们准确理解 和使用语言,避免歧义和误解,
使表达更加清晰、准确。
丰富词汇
通过咬文嚼字,我们可以深入了解 词汇的含义、用法和搭配,从而丰 富自己的词汇量,使表达更具表现 力和感染力。
规范语法
咬文嚼字有助于我们掌握正确的语 法规则和表达方式,使语言更加规 范、流畅。
《咬文嚼字》
• 引言 • 咬文嚼字的含义和起源 • 咬文嚼字的重要性 • 咬文嚼字的常见错误和纠正方法
《咬文嚼字》文ppt
BRAND
PLANING
“闹”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具体。不仅 想见红艳艳的杏花绽放枝头,还可以想象 出红杏枝头的蜂飞蝶舞,春意盎然。
《早梅》(数 一) 齐己
前村深雪里,昨夜 枝开 。
BRAND
PLANING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2008年全国高考Ⅱ) 春日即事 李弥逊① 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 车尘不到张罗地②,宿鸟声中自掩门。 [注]①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吴县(今属江苏省苏州市) 人,历任中书舍人、户部侍郎等职。因竭力反对秦桧的投降政策而被 免职。②张罗地:指门可罗雀、十分冷落的地方。 (1)请对首句中的“网”字进行赏析。
朱光潜(1897--1986),现代美学家、文艺理论家。笔名孟实、孟石。安徽桐城人。 代表作<<文艺心理学>><<诗论>><<谈美书简>>等。
结构层次
01
第一部分(1—5段)
02
文字与思想感情有密切的 关系。
03
第二部分(6—7段)
04
文字联想意义的使用,有 善用和误用两种。
05
第三部分(第8段)
04 谈风景必是——春花秋月
05 叙别离——柳岸霸桥
06 做买卖都有——端木遗风
写美貌
一.那女子长得柳腰桃面,真是沉 鱼落雁、闭月羞花。
二.东家之子,增一分则太长,减 一分则太短,着粉则太白,施 朱则太赤。
避免套板 推陈出新
避免套板 推陈出新
这个姑娘有着长长的睫毛,大大的眼睛,水汪汪的好像会说话。 那双眼睛,如秋水,如寒星,如宝珠,如白水银里头养着两丸黑水银。
8 咬文嚼字教学PPT课件(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答案】 琢磨 捉摸
第 4 步辨熟语——于细微处细斟酌 请判断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是否正确。 (1)袁驷,清华大学土木水利学院院长,三年来因为多次在审议法律时表现 出来的字斟句酌的品格,让他成为媒体眼中“咬.文.嚼.字.”的立法者。(√) 理由:“咬文嚼字”形容过分地斟酌字句,多指死抠字眼而不注意精神实 质。此处加了引号,符合语境要求。
重要作品:《悲剧心理学》《文艺心理学》《西方美学史》。
[探背景] 《咬文嚼字》写于抗日战争后期。朱光潜先生结合当时新文学运动的实际, 为了帮助大家体会语言文字的微妙,提高阅读写作能力,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 的语言文字,以及提高美学修养等,撰写了不少论文和书评,本文即是其中的 一篇。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文体] 随笔
二、阅读课文 6~7 自然段,回答下面的问题。 4.试赏析“直指的意义载在字典上,有如月轮,明显而确实;联想的意义 是文字在历史过程上所累积的种种关系,有如轮外圆晕,晕外霞光,其浓淡大 小随人随时随地而各个不同,变化莫测”一句中比喻修辞的运用。
【答案】 将字的直指义比作“月轮”,形象生动地说明直指义的特点是 “明显而确实”的;将字的联想义比作“轮外圆晕,晕外霞光”,以此来说明 字的联想义是“变化莫测”的,不是明显而确实的。
1933 年获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文科博士学位。回国后,曾任北京大学教授, 四川大学教授、文学院院长,武汉大学教授、教务长。1946 年后任北京大学教 授、文学院代院长,中国美学学会第一届会长,民盟第三至五届中央委员,第 二至五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六届全国政协常委。毕生从事美学教学和研究,在 西方美学思想和中西方文化研究方面造诣较深。
二、多音字 1.组词辨析法
落.枕( ) (1)落落.汤鸡( )
大大落.落( )
《咬文嚼字》(共29张PPT)
——唐·卢延让
古人不废炼字法,然以意胜, 而不以字胜,故能平字见奇, 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 见色。
——清·沈德潜
无论你所要讲的是什么,真 正能够表现它的句子只有一个,真 正适用的动词和形容词也只有一 个,就是那最准确的一句、最准 确的一个动词和形容词。其他 类似的却很多。而你必须把这唯
西方美学历史的著作。
咬文嚼字释义
A.过分地斟酌字句(多指死抠字眼而不领会精 神实质) 。
例1:学习马列主义理论要领会其精神实质,切不可 一味地 。
B.形容卖弄才学。
例2:此君肚里学识稀薄,但在人前说起话来却常常,极尽 哗众取宠之能事。
解题
作者贬词褒用赋予这个成语 一种新的意义,那就是在文字 运用上“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 的谨严”。
拓展训练:炼字
早梅 齐己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 )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
你认为填入哪个字能准确地体现诗题中 的“早”字?
“一”
梅花开于百花之前,是 谓“早”;而这“一枝”又 先于众梅,悄然“早”开, 更显出此梅不同寻常,从而 传达出准确的诗意。
月色和梅花相互交融的情景,营造了一种浓 浓的意境。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自古至今,骚 人墨客举不胜举,名家名篇灿若星河。可
是,这些诗歌往往不是一气呵成,而是经 过反复的雕琢,才成为千古绝唱。比如,
大家熟悉的“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 就经过多次推敲。 这种推敲,在古诗 文里称为“炼字”,在今天,有位美学 家称之为——
要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和风格,提炼作者的主要观点,品味妙语佳句,养成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精神,还要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杨国忠本想占便宜,却反被李白羞辱了一通,刚抬脚就被讥为“畜生出蹄”,弄得十分尴尬。
《咬文嚼字》课件25张
通过咬文嚼字的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语言文字的运用,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03
课程安排
本课件共有25张幻灯片,每张幻灯片都有不同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
课程简介
01
课程目标
本课件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咬文嚼字》这篇文章,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汉字的文化内涵
06
汉字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的重要遗产之一。
汉字的创造和发展,不仅是一种交流工具,更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审美。
汉字与文化的关系
1
汉字中的文化内涵
2
3
汉字的形态和构造,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汉字的书写和表达,体现了中国文化的独特韵味和美学价值。
汉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汉字不仅有助于了解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也有助于弘扬中华文化。
学习汉字的意义
实用技能
学习汉字及其读写技能,不仅有助于提高阅读、写作和交流能力,还能为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思维能力
学习汉字有利于培养和提升思维能力。汉字的构成富有变化和创意,通过学习可程内容
本课件包括《咬文嚼字》文章内容及注释、练习题及答案等相关内容。
《咬文嚼字》剖析
02
《咬文嚼字》概述
所属专辑:新春音乐会
歌曲原唱:民乐合奏
类型:轻音乐
表达主旨:汉字的魅力
重点内容:歌曲把文学的美感、内容、特色等融入其中
涉及范围:广泛
《咬文嚼字》的主要内容
为了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
背景概述
语言与文字
文字的起源
文字的演变过程
(完整版《咬文嚼字》优秀课件
(完整版《咬文嚼字》优秀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深入探讨教材第三章“修辞手法”中的第一节“咬文嚼字”。
具体内容包括咬文嚼字的定义、特点、作用以及在实际语境中的应用。
我们将结合经典例句,详细解析这一修辞手法在不同文体中的运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咬文嚼字的概念,了解其特点及作用;2. 培养学生运用咬文嚼字进行写作的能力;3. 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激发他们对文学创作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咬文嚼字在实际语境中的运用。
教学重点:咬文嚼字的定义、特点、作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2. 学生准备: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句经典诗句,让学生尝试解读其中蕴含的意境,引出咬文嚼字的概念;2. 讲解:详细讲解咬文嚼字的定义、特点、作用,结合教材中的例句进行分析;3. 实践:让学生尝试运用咬文嚼字进行句子创作,并进行分享;4. 例题讲解:分析一道高考真题,讲解咬文嚼字在题目中的运用;5. 随堂练习:让学生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六、板书设计1. 咬文嚼字的概念、特点、作用;2. 咬文嚼字在实际语境中的应用;3. 学生创作的典型句子。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运用咬文嚼字的手法,创作一个不少于100字的段落,描述你的家乡;2. 答案示例:我的家乡位于江南水乡,绿树掩映,碧波荡漾。
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这里的一草一木,都承载着我对家乡的眷恋。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针对学生的掌握程度进行针对性的辅导。
同时,鼓励学生阅读经典文学作品,欣赏其中的咬文嚼字手法,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拓展延伸方面,可以让学生尝试分析现代文中的咬文嚼字现象,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咬文嚼字在实际语境中的运用;2. 教学重点:咬文嚼字的定义、特点、作用;3. 实践环节:学生尝试运用咬文嚼字进行句子创作;4. 例题讲解:分析高考真题中咬文嚼字的运用;5. 作业设计:创作一个不少于100字的段落,描述家乡。
《咬文嚼字》PPT公开课课件
有些词语在上下文中没有明确的解释,需要根据语境来推断其含义。 可以通过分析上下文中的逻辑关系、语义关系等来推断词义。
实例分析
实例一
《咬文嚼字》中的一段文字,通 过分析上下文中的线索和逻辑关 系,推断出某个词语的含义。
实例二
一篇新闻报道中的一段文字,通 过联系上下文和结合语境选择词 义的方法,理解并解释其中的某 个词语的含义和用法。
态。
汉字的演变过程
02
从甲骨文到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的演变历程,以及
简化字的发展历程。
汉字的形态与结构变化
03
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等造字法的运用,以及汉字结构的繁
简变化。
汉字构造特点及文化内涵
汉字的构造特点
以象形为基础,结合指事、 会意、形声等多种造字法, 形成独特的汉字构造体系。
汉字的文化内涵
创新原则
在运用修辞手法时,可以寻求创新和突破,使语 言更具表现力和感染力。
实例分析
“她的笑容像春天的阳光,温暖而明 媚。”——比喻手法,将笑容比作阳 光,生动形象。
“他饿得可以吃下一头牛!”——夸 张手法,言过其实地表达了他的饥饿 程度。
“大海咆哮着,愤怒地拍打着岸边的 礁石。”——拟人手法,赋予大海人 类特质“咆哮”、“愤怒”,增强了 感情色彩。
课程结构
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先介绍课程背 景和目的,然后分别讲解各个知识 点,最后进行总结和回顾。
课程安排
根据知识点的重要性和难易程度, 合理安排课程时间和进度,确保观 众能够充分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
02
汉字文化及其传承价值
汉字起源与演变过程
汉字的起源
01
结绳记事、仓颉造字等传说,以及甲骨文、金文等早期文字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船长没喝酒 船长今天没喝酒
下面的笑话说明了什么道理?
有人开了一家旅店,服务员在登记时 有一习惯,喜欢登记单位简称,结果有一 天在安排住宿时闹了一场很大的误会。
第一位客人是上海吊丝厂的。 第二位客人是开封搪瓷厂的。 第三位客人是鄱阳皮革厂的。 第四位客人是自贡纱厂的。 第五位客人是三味书屋的。
[注]①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吴县(今属江苏省 苏州市)人,历任中书舍人、户部侍郎等职。因竭力反对秦 桧的投降政策而被免职。②张罗地:指门可罗雀、十分冷落
的地方。 (1)请对首句中的“网”字进行赏析。
(1)作者由丝丝小雨想到用丝织 成的网;再由丝雨及暮春想到要 把春天网住,即留住春天。这个 想象、比喻非常生动、新奇。
服务员登记后开始安排房间,他高声喊 道:
上吊的上一楼;
开(搪)膛的上二楼;
剥(鄱)皮的上三楼;
自纱(杀)的上四楼。
前四位客人一听,拉着第五位客人向外逃跑, 第五位客人偏不跑。四人劝道:“没看见这是杀 人的黑店吗?”第五位客人说:“跑什么跑,按 他这个叫法,他该叫我三叔(书)呢。”
以上例子表明什么道理? 说明:字数不同,意味不同
二、“敲”的空气没有“推”的那么冷寂。就
题李凝幽居 唐·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作者认为: 一、“推”固然显得鲁莽一点,但是它表示孤僧
步月归寺,门原来是他自己掩的,于今他“推”。也 就是说,“僧推月下门”,“推”的应是自家之门。 他须自掩自推,足见寺里只有他孤零零的一个和尚。
看课文,理解“咬文嚼字”的新含义?
用文中语句回答。
但是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 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 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 想和感情。
朱光潜(1897-1986),现代美学家、 文艺理论家。笔 名孟实、孟石。 安徽桐城人。代 表作<<文艺心理 学>><<诗论>><< 谈美书简>>等。
举郭沫若的例子,为了说明 什么?
不同句式,不同意味。 文字和思想情感关系密 切。
广出猎,见草中石,以 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 视之,石也。射之,终 不能复入石矣。 《史记》原句
“以为虎而射之,没镞,既知其为石,因更复射, 终不能入。” “尝见草中有虎,射之,没镞。视之,石也。”
——王若虚改句
看下面两句话有什么区别
长 的 时 间 隧 道,袅
《咬文嚼字》文ppt
“闹”运用拟人手法,生动、 具体。不仅想见红艳艳的杏 花绽放枝头,还可以想象出 红杏枝头的蜂飞蝶舞,春意 盎然。
《早梅》(数 一)
齐己
前村深雪里,昨夜 枝开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2008年全国高考Ⅱ)
春日即事
李弥逊①
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 车尘不到张罗地②,宿鸟声中自掩门。
你这贱人!你这淫妇!你这你这大虫 口里倒涎!你这你这……
“这”字句:是坚决的判断,把必须有的 附带语省略。表现强烈的情感,但一般表 示深恶痛绝,在赞美时不适宜。
“是”字句:1、表示单纯的叙述语,没有更 多意义,不带情感的判断,纵有情感也不能 在文字本身出现。
2、可以含有假定语气,带有“你不 是”的讥刺意味。 (你是个好小子)
(1)郭沫若改动《屈原》台词 (2)《水浒传》、《红楼梦》中几句谩骂性
的话语 (3)王若虚改《史记》“李广射虎” (4)韩愈帮贾岛斟酌诗句 (5)“烟”字的直指意义和联想意义 (6)《惠山烹小龙团》三、四两句的剖析 (7)“柳腰桃面”等套语的评述
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 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
你这与奴才做奴才的奴才!
而且与全诗的寂寞惆怅意境 一致。
咬文嚼字
朱光潜
咬文嚼字释义
A.过分地斟酌字句(多指死抠字眼而不领 会精神实质) 。
例1:学习马列主义理论要领会其精神实质, 切不可一味地 。
B.形容卖弄才学。
例2:此君肚里学识稀薄,但在人前说起话 来却常常,极尽哗众取宠之能事。
C.形容强词夺理或狡辩。
例3:此事明明是你错了,你再也毫无用处。
进 入 夏 天 ,少 不了一 个热字 当头, 电扇空 调陆续 登场, 每逢此 时,总 会想起 那 一 把 蒲 扇 。蒲扇 ,是记 忆中的 农村, 夏季经 常用的 一件物 品。 记 忆 中 的故 乡 , 每 逢 进 入夏天 ,集市 上最常 见的便 是蒲扇 、凉席 ,不论 男女老 少,个 个手持 一 把 , 忽 闪 忽闪个 不停, 嘴里叨 叨着“ 怎么这 么热” ,于是 三五成 群,聚 在大树 下 , 或 站 着 ,或随 即坐在 石头上 ,手持 那把扇 子,边 唠嗑边 乘凉。 孩子们 却在周 围 跑 跑 跳 跳 ,热得 满头大 汗,不 时听到 “强子 ,别跑 了,快 来我给 你扇扇 ”。孩 子 们 才 不 听 这一套 ,跑个 没完, 直到累 气喘吁 吁,这 才一跑 一踮地 围过了 ,这时 母 亲总是 ,好似 生气的 样子, 边扇边 训,“ 你看热 的,跑 什么? ”此时 这把蒲 扇, 是 那 么 凉 快 ,那么 的温馨 幸福, 有母亲 的味道 ! 蒲 扇 是 中 国传 统工艺 品,在 我 国 已 有 三 千年多 年的历 史。取 材于棕 榈树, 制作简 单,方 便携带 ,且蒲 扇的表 面 光 滑 , 因 而,古 人常会 在上面 作画。 古有棕 扇、葵 扇、蒲 扇、蕉 扇诸名 ,实即 今 日 的 蒲 扇 ,江浙 称之为 芭蕉扇 。六七 十年代 ,人们 最常用 的就是 这种, 似圆非 圆 , 轻 巧 又 便宜的 蒲扇。 蒲 扇 流 传 至今, 我的记 忆中, 它跨越 了半个 世纪, 也 走 过 了 我 们的半 个人生 的轨迹 ,携带 着特有 的念想 ,一年 年,一 天天, 流向长
第一部分(1—5段) 文字与思想感情有密切的关系。
第二部分(6—7段) 文字联想意义的使用,有善用和误用两种。
第三部分(第8段) 结语:时时求思想感情和语言的精炼与吻
合,才会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
讨论:
文章最后一段中说“以上只是 随便举几个实例,说明咬文嚼字的 道理”。
文章举了哪几个“实例”? (用几个字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