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粒度仪法测量粉体材料粒度
激光粒度仪湿法测定粒径时粉体的分散方法
![激光粒度仪湿法测定粒径时粉体的分散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99f32f6e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2d.png)
激光粒度仪湿法测定粒径时粉体的分散方法激光粒度仪是一种用来测量粉体颗粒大小的仪器,它采用了激光散射原理,能够快速、准确地测定粉体颗粒的粒径分布。
在实际工程中,一般会使用湿法测定粒径,即将粉体悬浮在液体介质中进行测量。
而在进行湿法测定时,粉体的分散情况是非常关键的,它直接影响到测得的颗粒大小数据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因此,粉体的分散方法在湿法测定中尤为重要。
接下来,我们将从粉体分散的原理、影响因素以及分散方法等方面展开论述。
一、粉体的分散原理粉体的分散是指将粉体均匀地分散在液体介质中,以便形成一个均匀、稳定的悬浮液。
在湿法测定中,粉体的分散质量是直接影响到测定结果的准确性的。
粉体的分散液是指将粉体分散在液体介质中所形成的悬浮液。
这一悬浮液中,粉体颗粒分布均匀,不会发生颗粒的沉降、聚集或者团聚现象,可以保证测得的颗粒大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因此,粉体的分散在湿法测定中显得尤为重要。
二、影响粉体分散的因素1.粉体的本身性质粉体的本身性质对于分散性有着重要的影响。
不同的粉体其本身的粒径大小、形状、表面性质等都会对分散性产生影响。
比如,颗粒大小较小、表面粗糙的粉体往往更难分散,而颗粒大小较大、表面光滑的粉体更容易分散。
2.分散剂的选择在粉体分散中,有时需要添加一些分散剂来帮助粉体均匀地分散在液体介质中。
不同的粉体所需的分散剂也会有所不同。
常用的分散剂有表面活性剂、分子量较大的聚合物等。
3.搅拌速度和时间在进行粉体分散时,搅拌速度和搅拌时间对于分散的效果有着显著影响。
适当的搅拌速度和时间可以帮助粉体均匀地分散在液体介质中。
4. PH值的调节部分粉体需要在特定的PH值条件下进行分散。
在进行分散前,可以通过调节液体介质的PH值来使得粉体更容易分散。
5.温度的控制温度对于某些粉体的分散也会产生影响。
一些粉体在较高的温度下分散效果更好,而另一些粉体则在低温下更容易分散。
三、湿法粉体分散的方法1. Mechanochemical effect机械化学作用通常通过使用高速剪切机、分散机或搅拌机等设备来实现。
球形粉体材料的表征方法与分析
![球形粉体材料的表征方法与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7b3bb89c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20.png)
球形粉体材料的表征方法与分析引言:球形粉体材料广泛应用于许多行业,如电子、化工、医疗和能源等。
了解和掌握球形粉体材料的特性对于优化工艺和改进产品品质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球形粉体材料的表征方法与分析,包括粒径分布、形状分析、表面特性和结构分析等方面。
一、粒径分布分析粒径是球形粉体材料的重要特性之一,它会直接影响材料的流动性、堆积密度和孔隙率等性能。
常用的粒径分布分析方法包括激光粒度仪、电子显微镜和动态光散射等技术。
其中,激光粒度仪可以快速、准确地测量材料的粒径分布,并提供粒径的平均值、标准差和累积百分比等信息。
电子显微镜可以观察并测量粒径的形状和分布情况。
动态光散射则可以研究粒子在溶液中的运动行为,进而得出粒径信息。
二、形状分析除了粒径,球形粉体材料的形状也是需要关注的重要指标。
形状特征会直接影响材料的流动性、储存性和加工性能。
常用的形状分析方法有显微照片分析、电子显微镜和成像软件等。
显微照片分析可以直观地观察和比较不同样品的形状特征。
电子显微镜可以提供更高分辨率的形状图像,并通过成像软件对形状进行进一步分析,如圆度、椭圆度、角度和面积等参数。
三、表面特性分析球形粉体材料的表面特性对于与其他物质的相互作用具有重要影响。
主要的表面特性包括比表面积、孔隙率、吸附性能和表面形貌等。
比表面积可以通过比表面积分析仪进行测量,它能够提供样品的比表面积和孔隙体积等参数。
吸附性能可以通过比色法、质谱分析和化学吸附等方法进行评估,以确定材料与其他物质的亲和性。
表面形貌可以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进行观察和分析,以了解样品表面的纹理和形貌特征。
四、结构分析球形粉体材料的结构信息对于了解其物理、化学性质以及相变行为具有重要意义。
常用的结构分析方法包括X射线衍射、核磁共振和透射电子显微镜等技术。
X 射线衍射可以提供材料晶体结构的信息,以确定晶体的型号和晶格常数。
核磁共振可以研究材料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了解其结构和动力学性质。
透射电子显微镜可以提供更高分辨率的结构图像,帮助研究者观察和分析材料的微观结构。
粉体粒度及其分布测定
![粉体粒度及其分布测定](https://img.taocdn.com/s3/m/2a5ba43743323968011c92b6.png)
粉体粒度及其分布测定一.实验目的1.掌握粉体粒度测试的原理及方法;2.了解影响粉体粒度测试结果的主要因素,掌握测试样品制备的步骤和注意要点;3.学会对粉体粒度测试结果数据处理及分析。
二.实验原理图1:微纳激光粒度分析仪工作原理框图粉体粒度及其分布是粉体的重要性能之一,对材料的制备工艺、结构、性能均产生重要的影响,凡采用粉体原料来制备材料者,必须对粉体粒度及其分布进行测定。
粉体粒度的测试方法有许多种:筛分法、显微镜法、沉降法和激光法等。
激光粒度测试是利用颗粒对激光产生衍射和散射的现象来测量颗粒群的粒度分布的,其基本原理为:激光经过透镜组扩束成具有一定直径的平行光,照射到测量样品池中的颗粒悬浮液时,产生衍射,经傅氏(傅立叶)透镜的聚焦作用,在透镜的焦平面上形成一中心圆斑和围绕圆斑的一系列同心圆环,圆环的直径随衍射角的大小即随颗粒的直径而变化,粒径越小,衍射角越大,圆环直径亦大;在透镜的后焦平面位置设有一多元光电探测器,能将颗粒群衍射的光通量接收下来,光--电转换信号再经模数转换,送至计算机处理,根据夫朗和费衍射原理关于任意角度下衍射光强度与颗粒直径的公式,进行复杂的计算,并运用最小二乘法原理处理数据,最后得到颗粒群的粒度分布。
激光粒度测试法具有适应广、速度快、操作方便、重复性好的优点,测量范围为:0.1—几百微米。
但当粒径与所用光的波长相当时,夫朗和费衍射理论的运用有较大误差,需应用米氏理论来修正。
三.仪器设备济南微纳颗粒技术有限公司Winner2000Z智能型激光粒度分析仪、微型计算机、打印机。
四.实验步骤4.1测试前的准备工作1.开启激光粒度分析仪,预热10~15分钟。
启动计算机,并运行相对应的软件。
2.清洗循环系统。
首先,进入控制系统的人工模式,不选择自动进水点击排水,把与被测样品相匹配的分散介质加入样品桶,待管路及样品窗中都充满介质后,再点击排水,关闭排水。
其次,按下冲洗,洗完后,自动排出。
粉体粒度测试实验报告
![粉体粒度测试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f890b4f2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fd.png)
粉体粒度测试实验报告粉体粒度测试实验报告引言粉体粒度是指粉体颗粒的大小分布情况,对于许多工业领域来说,粉体粒度的控制和测试是非常重要的。
本实验旨在通过不同的测试方法和仪器,对不同粉体样品的粒度进行测量和分析,以便深入了解粉体的物理性质和应用特点。
实验设备和方法1. 设备本实验使用了激光粒度仪和电子显微镜两种主要设备。
激光粒度仪能够通过散射光的方式,快速准确地测量粉体粒度分布。
电子显微镜则可以提供更加详细的粉体颗粒形貌和表面特征信息。
2. 样品准备我们选择了三种不同类型的粉体样品进行测试,分别是金属粉末、陶瓷粉末和食品添加剂。
每种样品都经过精细研磨和筛分处理,以确保样品的均匀性和可靠性。
3. 测试步骤首先,我们使用激光粒度仪对样品进行测试。
将样品放入仪器中,通过激光的照射,测量粉体颗粒的散射光强度,并根据散射光的特征计算出粉体的粒度分布。
然后,我们使用电子显微镜对样品进行观察和拍摄,以获取更加详细的粒度和形貌信息。
实验结果与分析1. 金属粉末经过测试,金属粉末的粒度分布主要集中在10-50微米之间,呈现出较为均匀的分布特征。
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金属粉末颗粒表面较为光滑,形状规则,没有明显的凹凸和气孔。
这种粉末粒度适中,适合用于金属材料的加工和制备。
2. 陶瓷粉末陶瓷粉末的粒度分布相对较宽,主要分布在1-100微米之间。
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陶瓷粉末颗粒形状不规则,表面粗糙,存在一定数量的微小颗粒和孔隙。
这种粉末粒度分布广泛,适合用于陶瓷材料的制备和涂料的添加。
3. 食品添加剂食品添加剂的粉体粒度要求相对较高,需要粒度分布较为均匀,颗粒形状规则。
经过测试,食品添加剂的粒度主要分布在1-100微米之间,整体呈现出较为均匀的分布特征。
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食品添加剂颗粒表面光滑,形状规则,没有明显的杂质和气孔。
这种粉末粒度适中,适合用于食品加工和调味品的制备。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地使用了激光粒度仪和电子显微镜对不同类型的粉体样品进行了粒度测试和分析。
粉体粒度的检测方法
![粉体粒度的检测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933ea900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30.png)
粉体粒度的检测方法
粉体粒度是指粉末颗粒的大小分布情况,是粉末物料的重要物理性质之一。
粉体粒度的检测方法主要有激光粒度分析法、显微镜法、筛分法、沉降法等。
激光粒度分析法是一种常用的粉体粒度检测方法。
该方法利用激光散射原理,通过测量散射光的强度和角度,计算出粉末颗粒的大小分布情况。
该方法具有精度高、速度快、操作简便等优点,适用于大多数粉末物料的粒度分析。
显微镜法是一种直接观察粉末颗粒的大小和形状的方法。
该方法需要使用显微镜对粉末样品进行观察和测量,可以得到较为准确的粒度分布情况。
但该方法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操作,且速度较慢,适用于对粉末颗粒形状和大小的详细分析。
筛分法是一种常用的粉体粒度检测方法。
该方法利用筛网的不同孔径对粉末进行筛分,得到不同粒径的颗粒分布情况。
该方法操作简便,适用于颗粒较大的粉末物料的粒度分析。
沉降法是一种通过测量粉末颗粒在液体中的沉降速度来确定粒度分布的方法。
该方法需要将粉末样品与液体混合后进行沉降,通过测量沉降速度和时间,计算出粉末颗粒的大小分布情况。
该方法适用于颗粒较小的粉末物料的粒度分析。
不同的粉体粒度检测方法各有优缺点,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粒度分析。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结合多种方法进行综合分析,以得到更为准确的粉体粒度分布情况。
粉体材料的粒度分析
![粉体材料的粒度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1879e23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f9.png)
粉体材料的粒度分析一、实验目的1.了解粉体颗粒度的物理意义及其在科研与生产中的作用;2.掌握颗粒度的测试原理及测试方法;3.学会激光法测粒度的基本操作程序。
二、实验原理粒度测试是通过特定的仪器和方法对粉体粒度特性进行表征的一项实验工作。
在的不同应用领域中,对粉体特性的要求是各不相同的,在所有反映粉体特性的指标中,粒度分布是所有应用领域中最受关注的一项指标,所以客观真实地反映粉体的粒度分布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1.粒度测试的基本知识(1)颗粒:颗粒是在一定尺寸范围内具有特定形状的几何体,如图1所示。
颗粒不仅指固体颗粒,还有雾滴、油珠等液体颗粒。
由大量不同尺寸的颗粒组成的颗粒群称为粉体。
(2)等效粒径:由于颗粒的形状多为不规则体,因此用一个数值很难描述一个三维几何体的大小。
只有球型颗粒可以用一个数值来描述它的大小,因此引入等效粒径的概念。
等效粒径是指当一个颗粒的某一物理特性与同质的球形颗粒相同或相近时,我们就用该球形颗粒的直径来代表这个实际颗粒的直径,见图2。
那么这个球形颗粒的粒径就是该实际颗粒的等效粒径。
(3)粒度分布:用特定的仪器和方法反映出的不同粒径颗粒占粉体总量的百分数。
有区间分布和累计分布两种形式。
区间分布又称为微分分布或频率分布,它表示一系列粒径区间中颗粒的百分含量。
累计分布也叫积分分布,它表示小于或大于某粒径颗粒的百分含量。
2.粒度测试中的典型数据(1)体积平均径D[4,3]和面积平均径D[3,2]:D[4,3]是一个通过体积分布计算出来的表示平均粒度的数据;D[3,2]是一个通过面积分布计算出来的表示平均粒度的数据。
它们是激光粒度测试中的一个重要的测试结果。
(2)中值:也叫中位径或D50,表示累计50%点的直径(类似的,D10表示累计10%点的直径;D90,表示累计90%点的直径)。
D50准确地将总体划分为二等份,也就是说有50%的颗粒大于此值,50%的颗粒小于此值。
中值被广泛地用于评价样品平均粒度的一个量。
激光法测量粒度的原理
![激光法测量粒度的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9caf8a32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df.png)
激光法测量粒度的原理
激光法测量粒度是一种常用的粒度分析方法,其原理基于激光光束与粒子的相互作用。
下面是一个更详细的解释:
激光法测量粒度的原理是利用激光光束通过粒子悬浮液或粉末时,与粒子发生散射现象。
根据散射光的强度、角度和频率分布等特征,可以推断出粒子的大小和分布情况。
当激光光束通过粒子时,光束与粒子发生散射。
散射光的强度和角度分布与粒子的大小和形状有关。
根据散射光的强度和角度分布,可以通过一系列的光学元件和探测器来测量和记录散射光的特征。
在激光粒度仪中,通常使用两种散射光的检测方式:前向散射和侧向散射。
前向散射是指测量散射光在与激光光束相同方向上的强度分布,用于测量较大粒子的分布情况。
侧向散射是指测量散射光在与激光光束垂直方向上的强度分布,用于测量较小粒子的分布情况。
通过测量散射光的强度和角度分布,可以利用一些数学模型和算法来计算粒子的大小和分布情况。
常见的计算方法包括Mie理论、光强积分法、多角度散射法等。
总的来说,激光法测量粒度的原理是基于激光光束与粒子的散射现象,通过测量
散射光的强度和角度分布来推断粒子的大小和分布情况。
这种方法在粒度分析和颗粒物测量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激光粒度仪湿法测定粒径时粉体的分散方法
![激光粒度仪湿法测定粒径时粉体的分散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37454b90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6055d10.png)
激光粒度仪湿法测定粒径时粉体的分散方法1.搅拌粉体样品并加入适量的溶剂,使其充分分散。
Mix the powder sample and add an appropriate amount of solvent to ensure full dispersion.2.使用超声波或搅拌器对粉体样品进行处理,以增加其分散性。
Use ultrasonication or a stirrer to treat the powder sample to enhance its dispersibility.3.确保搅拌过程中不产生气泡或振动,以防止分散效果的降低。
Ensure that no bubbles or vibrations are created during the stirring process to prevent the reduction of dispersion effects.4.使用适当的分散剂来增强粉体样品的分散性能。
Use appropriate dispersants to enhance the dispersibility of the powder sample.5.将分散后的样品放置一段时间,使其达到稳定状态。
Allow the dispersed sample to stand for a period of time to reach a stable state.6.避免在分散过程中引入过多的能量,以免影响后续的粒径检测结果。
Avoid introducing too much energy during the dispersion process to avoid affecting the subsequent particle size measurement results.7.在分散后及时进行粒度检测,以确保分散状态的准确性。
Conduct particle size measurements promptly after dispersion to ensure the accuracy of the dispersion state.8.对于难分散的样品,可以考虑采用特殊的分散技术来提高其分散效果。
激光粒度仪湿法测定粒径时粉体的分散方法
![激光粒度仪湿法测定粒径时粉体的分散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f3ec547d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902515c.png)
激光粒度仪湿法测定粒径时粉体的分散方法粉体在工业生产和科研领域中被广泛应用,其粒径大小和分散度对产品的性能和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激光粒度仪是一种常用的粒度测试仪器,而湿法测定粒径时的粉体分散方法则是保证测量准确性的重要环节。
为了获得准确可靠的粒径测试结果,必须首先对粉体样品进行良好的分散处理。
良好的分散可以有效避免粒子的团聚和聚集,保证粉体在测量过程中的均匀分布。
在湿法测定粒径时,特别是在使用激光粒度仪进行测试时,正确的分散方法能够提高实验的精度和可重复性,从而更好地反映出粉体的真实粒径分布情况。
一种常用的粉体分散方法是超声波处理。
超声波是一种机械波,其频率高于人耳能听到的上限,被广泛应用于颗粒分散、乳化、溶解等领域。
在激光粒度仪湿法测定粒径时,利用超声波将粉体样品分散成单个颗粒,有利于粒径的准确测试。
超声波对粉体的分散效果主要取决于声波强度、频率、处理时间等因素。
适当的超声波处理可以有效破碎粉体的团聚结构,使之更加均匀地悬浮在溶液中,从而提高测试结果的可靠性。
除了超声波处理外,还可以通过添加分散剂的方法来实现粉体的分散。
分散剂是一种能够使粉体颗粒之间发生排斥作用的物质,其作用机制主要包括表面张力的降低、静电作用、疏水基团与疏水基团之间的相互作用等。
在进行激光粒度仪湿法测试时,适量添加分散剂可以有效改善粉体的分散状态,防止其聚集在一起影响测试结果。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分散剂的添加量不能过多,否则会对测量结果产生干扰,甚至影响到样品的真实性。
另外,还可以利用搅拌、振荡、离心等方法对粉体样品进行分散处理。
搅拌可以使粉体在溶液中充分混合,避免局部团聚现象的发生;振荡则能够帮助粉体颗粒在溶液中均匀分布;而离心则可以有效分离聚集在溶液表面的大颗粒,使之重新分散在溶液中。
这些分散方法的选择可以根据具体实验的需要进行合理调整,以达到最佳的分散效果。
在进行激光粒度仪湿法测定粒径时,粉体的分散方法是影响测试结果准确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粒度分布激光法实验报告
![粒度分布激光法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27a6b6f3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171b073.png)
一、实验目的1. 了解激光粒度分布测量的原理和方法。
2. 掌握激光粒度分布测量仪器的操作方法。
3. 通过实验,测定粉末样品的粒度分布,并分析实验结果。
二、实验原理激光粒度分布测量是一种基于激光散射原理的颗粒尺寸分析方法。
当激光束照射到颗粒上时,会发生衍射或散射现象。
散射光的强度与颗粒的大小有关,通过测量散射光的强度,可以计算出颗粒的粒度分布。
实验原理如下:1. 激光束照射到颗粒上,颗粒发生散射,产生散射光。
2. 散射光通过光阑,进入光探测器。
3. 光探测器将散射光转化为电信号。
4. 根据电信号,计算出颗粒的粒度分布。
三、实验仪器与材料1. 激光粒度分布测量仪2. 粉末样品3. 精密天平4. 玻璃瓶5. 超声波清洗器6. 实验记录表四、实验步骤1. 样品准备:准确称取一定量的粉末样品,放入玻璃瓶中,用超声波清洗器清洗样品,使样品充分分散。
2. 仪器调试:打开激光粒度分布测量仪,按照说明书进行仪器调试,确保仪器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3. 测量:将分散好的样品放入样品池中,调整样品池的位置,使激光束照射到样品上。
启动测量程序,记录测量数据。
4. 数据处理:将测量数据输入计算机,利用激光粒度分布测量仪自带的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得到粒度分布曲线。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粒度分布曲线,如下所示:(此处插入实验得到的粒度分布曲线图)2. 结果分析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样品的粒度分布主要集中在d1-d2范围内,其中d1为最小粒度,d2为最大粒度。
在此范围内,粒度分布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峰值,说明样品中存在一定量的较大颗粒。
此外,曲线在d3处出现拐点,表明样品中存在少量微小颗粒。
六、实验结论1. 激光粒度分布测量法是一种快速、准确的颗粒尺寸分析方法,适用于粉末样品的粒度分布测定。
2. 通过实验,成功测定了样品的粒度分布,并得到了较为准确的实验结果。
3. 激光粒度分布测量法在实际生产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可以为颗粒产品的质量控制和工艺优化提供有力支持。
激光粒度仪测粒径原理
![激光粒度仪测粒径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a3dd7751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8b.png)
激光粒度仪测粒径原理
激光粒度仪包括光源、透镜系统、光散射探测器和信号处理系统。
光源通常使用激光器,发射出的单色光线通过透镜系统聚焦在样品上。
当光线与颗粒相互作用时,会发生散射现象。
散射光被探测器接收并转换为电信号,信号经过处理后可以得到颗粒的尺寸分布数据。
在实际测量时,样品被放置在激光光束中心位置。
激光穿过样品时,颗粒会散射光线,而散射光线会以不同的角度被探测器接收。
通过测量探测器接收到的散射光线的强度与角度之间的关系,可以确定颗粒的尺寸分布。
信号处理系统对接收到的散射光信号进行分析处理,根据散射光的强度分布曲线来计算颗粒的粒径分布。
通常,使用马尔科夫兹模型来拟合散射光强度与角度之间的关系,从而得到颗粒的粒径分布。
然而,激光粒度仪也存在一些限制。
首先,测量结果受到颗粒形状的影响,对于非球形颗粒的测量精度可能会降低。
其次,测量粒径范围受到仪器设置和样品的限制。
最后,样品的浓度也会对测量结果产生影响。
总之,激光粒度仪通过利用激光的散射特性来测量颗粒物料的粒径分布。
其工作原理是基于散射和近侧散射原理,通过测量散射光的强度和角度之间的关系,可以确定颗粒的尺寸分布。
激光粒度仪具有快速、准确、广泛尺寸范围测量等优点,但也存在一些限制。
dls粉体粒度测试方法的原理
![dls粉体粒度测试方法的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36756653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ce.png)
DLS粉体粒度测试方法的原理一、概述粉体粒度的测试是材料科学领域中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Dynamic Light Scattering(动态光散射,简称DLS)粉体粒度测试方法通过测量散射光的强度及其随时间的变化,来获得粉体颗粒的动力学信息,进而计算出粉体的粒径分布。
二、DLS原理DLS原理基于光的散射现象,当一束激光照射在粉体颗粒上时,颗粒会将光散射成不同方向,形成散射光。
这些散射光包含了颗粒的信息,可以被检测器接收到。
三、DLS测量流程3.1 选取适当的激光器激光器的选择应根据粉体样品的性质来确定,常见的激光器包括氦氖激光器(He-Ne)和二极管激光器(diode laser)等。
3.2 准备样品将待测粉体样品加入适当的溶剂中,并均匀悬浮。
3.3 调整仪器参数根据样品的性质和粒径范围,调整仪器的参数,如激光功率、探测角度、测量时间等,以获取合适的散射光信号。
3.4 开始测量将样品放置在测量池中,并使用仪器自带的探头或适配器对样品进行测量。
3.5 数据分析DLS仪器会自动生成一条强度-时间曲线,根据曲线的特征,可以进行粒径计算和粒径分布分析。
四、DLS测量误差及影响因素4.1 测量误差DLS测量粉体粒径存在一定的误差,主要源于信号噪声、多重散射、颗粒之间的相互作用等因素。
4.2 影响因素DLS测量的准确性会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包括溶剂的折射率、散射角度、颗粒形状和浓度等。
五、DLS的应用领域5.1 材料科学DLS在材料科学领域中广泛应用于颗粒表面改性、胶体稳定性研究等方面。
5.2 生物科学DLS在生物科学领域中常被用于纳米颗粒的研究,如生物药物纳米载体的制备与表征等。
5.3 化学工程DLS可以用于溶液中胶体颗粒的粒径分布分析,对于化学工程领域的粉体流变学、界面化学等研究有重要意义。
六、总结DLS粉体粒度测试方法通过测量粉体颗粒对光的散射现象,来获取粉体颗粒的动力学信息,进而计算出粒径分布。
该方法在材料、生物、化工等领域都有广泛应用,为相关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手段。
金属及其化合物粉末费氏粒度的测定方法
![金属及其化合物粉末费氏粒度的测定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aa254c51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00.png)
金属及其化合物粉末费氏粒度的测定方法以金属及其化合物粉末费氏粒度的测定方法为标题,本文将介绍金属及其化合物粉末费氏粒度的测定方法。
金属及其化合物粉末的费氏粒度是指粉末颗粒的大小分布情况。
费氏粒度的测定方法有多种,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方法。
一、显微镜法显微镜法是一种直接观察粉末颗粒的方法。
首先将粉末样品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然后使用目镜测量粉末颗粒的直径。
通过多次观察和测量,可以得到粉末颗粒的平均直径。
需要注意的是,显微镜法只适用于颗粒较大的粉末,对于颗粒较小的粉末不适用。
二、激光粒度仪法激光粒度仪法是一种利用激光散射原理进行粒度测量的方法。
首先将粉末样品悬浮在液体介质中,然后将悬浮液放入激光粒度仪中进行测量。
激光粒度仪通过测量激光散射的角度和强度,可以计算得到粉末颗粒的大小和分布情况。
激光粒度仪法适用于颗粒大小范围比较广的粉末。
三、空气雾化法空气雾化法是一种利用气流将粉末样品雾化成颗粒,并通过测量颗粒在气流中的沉降速度来确定粒径的方法。
首先将粉末样品放入雾化器中,然后通过气流将粉末雾化成颗粒。
随后,测量颗粒在气流中的沉降速度,根据斯托克斯定律可以计算得到粉末颗粒的大小。
空气雾化法适用于颗粒较大且密度较大的粉末。
四、过筛法过筛法是一种利用筛网对粉末进行筛分的方法。
首先将粉末样品放入筛网上,然后通过机械振动使粉末颗粒逐渐通过筛网。
根据筛网孔径的大小,可以将不同大小的颗粒分离出来。
通过计算不同筛网上颗粒的质量比例,可以得到粉末颗粒的大小分布情况。
过筛法适用于颗粒较大的粉末。
以上是金属及其化合物粉末费氏粒度的几种常用测定方法。
根据不同的实际情况和要求,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测定。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操作规范,避免污染样品和误差的产生。
通过粒度测定结果,可以了解到金属及其化合物粉末的颗粒大小分布情况,为进一步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依据。
激光粒度仪测试结果分析须知
![激光粒度仪测试结果分析须知](https://img.taocdn.com/s3/m/5ae2c25a767f5acfa0c7cd0c.png)
激光粒度仪测试结果分析须知(1) 粒径分布D50:也称中位径或中值粒径,是指累积分布百分数达到50%时对应的粒径值。
这是一个表示粒度大小的典型值,该值准确地将总体划分为二等份,也就是说有50%的颗粒粒径超过此值,有50%的颗粒粒径低于此值。
如果一个样品的D50=5μm,说明在组成该样品的所有粒径的颗粒中,粒径大于5μm的颗粒占50%,小于5μm的颗粒也占50%。
D97是指颗粒粒度分布中,从小到大累积分布百分数达到97%时对应的粒径值。
即指某一粉体中,粒径小于D97的颗粒数占总颗粒数的97%。
它通常被用来表示粉体粗端粒度指标,是粉体生产和应用中一个被重点关注的指标。
同样,有的行业采用D90、D95、D98等值。
最可几粒径:频率粒度分布曲线的最高点对应的粒径值称为最可几粒径(也叫做最频粒径)。
(2) 在激光粒度测试中D(4,3)和D(3, 2)的意义D(4,3)表示:体积平均粒径。
其公式为:= ∑(NI DI4)/ ∑(NI DI3)= ∑(FVI DI)/∑FVI= ∑(fVI DI)/∑fVI= ∑(fVI DI)D(3,2)是指表面积平均粒径。
它和D(4,3)之间的关系可以这么理解:对于激光粒度仪来说,越近似圆球型的颗粒,测量的结果就越准确。
那么,当D(3, 2)和D(4, 3)的值越接近,说明样品颗粒的形状越规则,粒度分布越集中。
它们差值越大,粒度分布越宽。
最好,把D(3,2)和D(4,3)、以及d(0.5)的数值一起参考。
(3) 粒度分布的表示方法有以下三种:表格法:用表格的方法将粒径区间分布、累计分布一一列出的方法。
图形法:在直角标系中用直方图和曲线等形式表示粒度分布的方法。
函数法:用数学函数表示粒度分布的方法。
这种方法一般在理论研究时用。
如著名的Rosin-Rammler分布就是函数分布。
峰就是被测物料粒度累积的表现形式,出现双峰说明被测物料的粒度分布不好。
如果想要单峰,可以选择用单峰拟合,那样出来的峰就很漂亮,不过可能会和实际相差比较大。
激光粒度仪测试参数颗粒吸收率
![激光粒度仪测试参数颗粒吸收率](https://img.taocdn.com/s3/m/f4fd385f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c515511.png)
激光粒度仪测试参数颗粒吸收率激光粒度仪是一种常用的粒度分析仪器,用于测量颗粒物料的粒径分布。
而颗粒吸收率是指颗粒物料对激光束的吸收能力。
本文将以激光粒度仪测试参数颗粒吸收率为题,从人类视角出发,详细描述该过程。
我们需要明确激光粒度仪的工作原理。
激光粒度仪通过激光束照射样品,然后检测散射光的强度和角度分布,再根据散射光的特性来计算颗粒的粒径大小。
在测试颗粒吸收率时,我们关注的是颗粒对激光的吸收情况。
为了准确测试颗粒吸收率,我们需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操作。
首先,选择合适的样品和激光参数。
样品应保持干燥、均匀,尽量避免有颗粒聚集现象。
而激光的参数需要根据样品特性和仪器的要求进行调整,以保证测试的准确性。
接下来,我们将样品放入激光粒度仪中进行测试。
仪器会发出一束激光照射到样品上,然后测量散射光的强度和角度分布。
这些数据将被仪器自动处理,计算出颗粒的粒径分布。
在测量颗粒吸收率时,我们还需要考虑背景散射的影响。
背景散射是指样品中除颗粒外的其他物质对激光的散射现象。
为了准确测量颗粒吸收率,我们需要通过实验方法或者仪器自带的背景散射校正功能,将背景散射的影响消除掉。
除了上述操作步骤,我们还需要注意一些实验细节。
首先,样品的准备要仔细,避免样品中有颗粒聚集或者杂质的存在。
其次,激光粒度仪的操作要规范,遵循仪器的使用说明书,确保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最后,我们还需要注意样品的浓度和体积,以及激光束的功率和聚焦位置等参数的选择,以保证测试结果的可靠性。
激光粒度仪测试参数颗粒吸收率是一项重要的实验工作。
通过合理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我们可以准确地测量出颗粒物料的粒径分布以及吸收能力。
这些数据对于研究颗粒物料的特性和性质具有重要意义,在材料科学、环境科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利用激光粒度仪测量颗粒粒径的方法与注意事项
![利用激光粒度仪测量颗粒粒径的方法与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ca74641e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76fc15c.png)
利用激光粒度仪测量颗粒粒径的方法与注意事项激光粒度仪是一种常用的颗粒分析仪器,广泛应用于化工、环保、材料科学等领域。
它通过激光散射原理,测量颗粒粒径分布,为科研和工程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数据。
本文将介绍利用激光粒度仪测量颗粒粒径的方法和一些注意事项。
1. 仪器准备在进行测量之前,首先需要准备好激光粒度仪。
确保仪器正常工作,检查激光光源、光路系统、探测器等各个部件的状态是否良好。
2. 样品制备样品制备是测量颗粒粒径的关键步骤。
首先选择合适的样品类型,可以是固体颗粒、悬浮液或者乳液等。
然后,根据样品的特性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
对于固体颗粒,可以通过粉碎、气溶胶技术等方法获得适当的颗粒形态;对于悬浮液或乳液,需要进行适当的离心、过滤和稀释等处理,以获得合适的颗粒浓度和分散状态。
3. 测量操作准备好样品后,可以开始进行测量操作。
首先,根据样品的特性选择合适的分散液,并将样品放入样品池中。
然后调节分散液的黏度和pH值,以促使样品颗粒的分散和稳定。
接下来,选择合适的激光参数,包括激光功率、激光器波长和探测器角度等,以适应不同颗粒的特性。
最后,点击开始测量按钮,等待仪器进行数据采集和分析。
4. 数据解读在测量完成后,激光粒度仪会生成颗粒粒径分布图和统计参数。
颗粒粒径分布图通常是一个直方图,横轴表示颗粒粒径大小,纵轴表示颗粒的数量或百分比。
通过观察分布图,可以了解颗粒粒径的分布范围和主要粒径等信息。
统计参数则提供了关于颗粒粒径的数值描述,常见的统计参数包括平均粒径、中值粒径和粒径分散度等。
5. 注意事项在进行激光粒度测量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样品的分散状态要良好,确保颗粒均匀分散,避免团聚和堆积现象的影响;(2) 样品的浓度要适宜,不能过低或过高,以免影响测量的准确性;(3) 选择合适的分散液,并根据样品的特性进行适当的调节,以保证样品的分散和稳定性;(4) 在测量过程中,应定期校准仪器,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信度;(5) 根据样品特性和需要,选择合适的测量模式和参数,以获得更加可靠的测量结果。
激光粒度仪测定碳酸钙粉体粒度的研究
![激光粒度仪测定碳酸钙粉体粒度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c26092f25ef7ba0d4b733b15.png)
背景 校 准是 光 电探 测 器 位 置上 下 左 右移 动 , 使 中心 点与 富 氏透 镜 的焦点 重合 的过 程 。激光粒 度仪
品; 焦磷 酸钠 , 百特 工作 标准样 品。
1 . 2 实 验 过 程
在 测试 前首 先要 保证 激光束 的焦点通 过 光 电探 测 阵
l 实 验 部 分
1 . 1 仪器 和标 准样 品
2 结 果 及讨 论
2 . 1 背景 校准
( 1 ) 激光粒度分布仪 B T - 9 3 0 0 S , 丹 东百 特 仪 器 有 限公 司 ; 超声 微波 仪 , 丹东 百特 仪器有 限公 司。
( 2 ) 碳 酸钙 ( C a C O ) , 百 特 颗 粒 度 工 作 标 准 样
第3 0卷第 6期
2 01 7 1l
聚 酯 1 二业
Po l y e s t e r I n d us t r y
Vo 1 . 3 0 NO . 6
NO V. 2 01 7
d o i : 1 0 . 3 9 6 9 / _ . J s s n . 1 0 0 8 - 8 2 6 1 2 0 1 7 . 0 6 0 0 9
钠 做分 散剂 , 将待 测 样 品外 置超 声 , 超声结束后 , 再
用 手动搅 拌 器搅 拌 5 S 。用一 干 净 的胶 头滴 管 取 少
量 配置好 的样 品 , 少 量 多 次 加 入 到 样 品池 中 ( 注 意
的粒 径 值 , 它 是 反 映 粉 体 粒 度 特 性 的 重 要 指 标 之
样。 1 . 2 . 2 背景测 量
定粒 子 的大小 和粒度 分 布的一 种仪 器 。 由于 激光 具
激光粒度仪法测量粉体材料粒度
![激光粒度仪法测量粉体材料粒度](https://img.taocdn.com/s3/m/fe3244014431b90d6c85c73c.png)
东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实验报告学生姓名徐佳乐班级学号12011421 实验日期2014/09/11 批改教师课程名称电子信息材料大型实验批改日期实验名称激光粒度仪法测量粉体材料粒度报告成绩一、实验目的1、掌握使用激光粒度仪测试粉末粒径的方法。
2、了解激光粒度法测试粉末粒径的基本原理及常见粒径的表示方法。
二、实验原理粒度是粉末材料的重要指标之一。
例如对荧光粉来说,粒度会显著影响荧光粉的亮度,而且根据具体应用的不同要求荧光粉具有一定的粒度大小和粒度分布。
随着技术发展,人们对粒度分析的需要不断发展,出现了很多新的技术和测量仪器。
例如电阻法,沉降法和激光粒度仪法,其中激光粒度仪法测量速度快,重复性好,是目前较为流行的测量方法。
图1 激光粒度仪仪器工作原理框图激光粒度仪的仪器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通过测量颗粒群的散射谱,来分析其粒度分布。
仪器主要由主机和计算机两部分组成,主机内含光学系统、样品分散及循环系统、信号采集处理系统。
来自He-Ne激光器的激光束经扩束、滤波、汇聚后照射到测量区,测量区的待测颗粒散射入射激光产生散射谱。
散射谱的强度和空间分布与待测颗粒的粒度大小和分布有关,并被位于傅立叶透镜后焦面上的光电探测阵列所接受,转换成电信号后经放大和A/D转换由通信口送入计算机,进行反演运算和数据处理后,即可给出被测颗粒群的大小、分布等参数。
三、实验设备及材料Winner2000型激光粒度仪,待测粉末样品,电子天平,去离子水和量筒等。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1.打开主机电源,预热15min;2.打开电脑,打开测试软件;3.根据待测样品的粒度,调整测试范围(硬件调整及软件设定),本仪器测试范围分为三档;4.观察激光束光斑,正常的光斑应是圆形,若光斑形状不规则,则需调整光电探测阵列,直至光斑为圆形;5.仪器正常后,关排水键,往样品池中加入去离子水,装满至样品池的2/3处为宜;6.开循环泵,排汽泡,可多吃开关循环泵;7.新建测试文件,进行背景测试,若背景正常,可继续进行样品测试,若不正常则需要根据使用说明书中的故障排除方法进行故障排除;8.开搅拌,开超声器,用小药匙往样品池中加入适量待测样品,以浓度为1.0~2.0为宜;9.开始测量,待测试结果趋于稳定后,点击记录数据;10.数据处理,取平均值;11.测试结束,保存数据,关循环泵,关超声器,关搅拌器,开排水阀;12.测试结束后,必须马上清洗仪器,加入去离子水冲洗4~5遍以上,直至前次测量的样品完全洗净,方可进行下一样品的测试;13.所有样品测试完毕后清洗仪器及操作台,倒废液,关闭仪器。
激光粒度仪测定铁矿粉粒度实验
![激光粒度仪测定铁矿粉粒度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a40930f85ef7ba0d4a733bb7.png)
激光粒度仪测定铁矿粉粒度实验姓名:杨添班级:矿加14-1 实验日期:2016年11月16日一实验目的1 了解激光粒度仪的基本操作;2 了解激光粒度仪测定的基本原理。
二实验原理激光粒度分析仪的原理是基于激光的散射和衍射,颗粒的大小可直接通过散射角的大小表现出来,小颗粒对激光的散射角大,大颗粒对激光的散射角小,通过对颗粒角向散射光强的测量(不同颗粒散射的叠加),再运用矩阵反演分解角向散射光强即可获得样品的粒度分布。
图1 激光粒度仪原理图激光粒度仪原理图如图1所示,来自固体激光器的一束窄光束经扩充系统扩充后,平行地照射在样品池中的被测颗粒群上,由颗粒群产生的衍射光或散射光经会聚透镜会聚后,利用光电探测器进行信号的光电转换,并通过信号放大、A/D变换、数据采集送到计算机中,通过预先编制的优化程序,即可快速求出颗粒群的尺寸分布。
三、实验样品和仪器1 实验样品:铁粉2 实验仪器:BT-9300S激光粒度分析仪。
四测试步骤1. 开机:顺序激光粒度仪-循环分散系统-打印机-电脑。
2. 启动软件:点击桌面上的百特激光粒度分析系统图标进入该软件系统。
3. 点击“测量”窗口下的“常规测试”按钮。
常规测试需要操作者手动操作进水、排水、循环、超声、背景、测试、保存、打印等。
4. 进水和排气泡:按下仪器上的“进水”按钮,将启动进水泵将循环池加满水,将“超声波定时器”调到3 min(分散时间)。
打开“循环泵”开关启动循环,使池中的水充满管路。
刚刚加水的循环池或管路中往往会带入气泡,排除气泡的方法是打开超声波,然后反复停止/启动几次循环,间隔2-3秒。
排气泡后保持循环开启、搅拌开启,准备确认背景。
5. 确认背景:正常状态下背景的数值应该在1-4之间,并且还要具有长度小于20,位置仅在坐标的左下角,形状是逐渐递减,数值稳定等条件同时具备。
如果背景数值和状态正常,在“背景操作区”中单击“确认”就完成了背景测试;如果背景值和状态不正常,单击“背景校准”系统将进入背景校准窗口进行背景校准。
激光法测量粉体颗粒的粒度(实验指导书)
![激光法测量粉体颗粒的粒度(实验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84944e1d227916888486d757.png)
激光法测量粉体颗粒的粒度一、实验目的:掌握激光法测量粉体颗粒的粒度的基本原理了解利用激光粒度仪测量粉体颗粒的粒度的工作流程了解Mastersizer2000激光粒度仪基本构造,利用激光粒度仪测量粉体的粒度二、激光法测量粉体颗粒的粒度基本原理与过程:颗粒的粒度与形状对其产品的性质与用途影响很大,因此,粒度与形状的测量非常重要。
例如,水泥的强度与其细度有关,磨料的粒度和粒度分布决定其质量等级,粉碎和分级也需要对其粒度进行测量。
随着纳米级材料的发展,人们对粒度测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表1列出了颗粒粒度测量的主要方法。
表1 粒度测量的方法筛分法:用于粒度分布的测量已有很长的历史了,制造筛网的技术也不断提高,国外可制造小到5μm的筛网。
筛分分析适用于粒径约100mm~20μm之间的粒度分布测量。
筛孔大小尺寸用“目”来表示,即1英寸长度的筛网上的筛孔数表示。
标准筛的规格见本书后的附录。
BET吸附法:流体通过法一般采用空气,使其通过粉体料层,由空气的流速、压力差等参数计算粉体的比表面积,然后计算出粉体的平均粒径。
比重计法:比重天平和沉降天平曾一度广泛地使用过。
但这些仪器测量时间太长,且不适合细颗粒的测量,将逐渐被淘汰。
沉降法:原理:当光束通过装有悬浮液的测量容器时,一部分光被反射或有吸收,一部分光到达光电传感器,将光强转变成电信号。
透过光强与悬浮液的浓度或颗粒的投影面积有关。
另一方面,颗粒在力场中沉降,可用斯托克斯定律计算其粒径大小,从而得到累积粒度分布。
(1)重力场光透过沉降法其测量范围在0.1~1000μm。
光源为:可见光、激光和X光。
颗粒的沉降速度与颗粒与悬浮液的密度有关,当密度差大时沉降速度快,反之沉降速度慢。
为了提高测量速度,节省测量时间,中国科学院化工冶金所马兴华等人发明了图像沉降法,装置简图如图1所示。
该装置采用一线性图像传感器,将沉降过程可视化,可明显节省测量时间。
例如对平均粒度为5μm的SiC样品测量的结果表明,本仪器仅需5min即可测量完毕,而国外同类仪器则需28min。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
实验报告
学生姓名徐佳乐班级学号12011421 实验日期2014/09/11 批改教师
课程名称电子信息材料大型实验批改日期
实验名称激光粒度仪法测量粉体材料粒度报告成绩
一、实验目的
1、掌握使用激光粒度仪测试粉末粒径的方法。
2、了解激光粒度法测试粉末粒径的基本原理及常见粒径的表示方
法。
二、实验原理
粒度是粉末材料的重要指标之一。
例如对荧光粉来说,粒度会显著影响荧光粉的亮度,而且根据具体应用的不同要求荧光粉具有一定的粒度大小和粒度分布。
随着技术发展,人们对粒度分析的需要不断发展,出现了
很多新的技术和测量仪器。
例如电阻法,沉降法和激光粒度仪法,其中激
光粒度仪法测量速度快,重复性好,是目前较为流行的测量方法。
图1 激光粒度仪仪器工作原理框图
激光粒度仪的仪器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通过测量颗粒群的散射谱,来分析其粒度分布。
仪器主要由主机和计算机两部分组成,主机内含光学
系统、样品分散及循环系统、信号采集处理系统。
来自He-Ne激光器的激
光束经扩束、滤波、汇聚后照射到测量区,测量区的待测颗粒散射入射激
光产生散射谱。
散射谱的强度和空间分布与待测颗粒的粒度大小和分布有
关,并被位于傅立叶透镜后焦面上的光电探测阵列所接受,转换成电信号
后经放大和A/D转换由通信口送入计算机,进行反演运算和数据处理后,即可给出被测颗粒群的大小、分布等参数。
三、实验设备及材料
Winner2000型激光粒度仪,待测粉末样品,电子天平,去离子水和量筒等。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
1.打开主机电源,预热15min;
2.打开电脑,打开测试软件;
3.根据待测样品的粒度,调整测试范围(硬件调整及软件设定),本仪器
测试范围分为三档;
4.观察激光束光斑,正常的光斑应是圆形,若光斑形状不规则,则需调
整光电探测阵列,直至光斑为圆形;
5.仪器正常后,关排水键,往样品池中加入去离子水,装满至样品池的
2/3处为宜;
6.开循环泵,排汽泡,可多吃开关循环泵;
7.新建测试文件,进行背景测试,若背景正常,可继续进行样品测试,
若不正常则需要根据使用说明书中的故障排除方法进行故障排除;8.开搅拌,开超声器,用小药匙往样品池中加入适量待测样品,以浓度
为1.0~2.0为宜;
9.开始测量,待测试结果趋于稳定后,点击记录数据;
10.数据处理,取平均值;
11.测试结束,保存数据,关循环泵,关超声器,关搅拌器,开排水阀;
12.测试结束后,必须马上清洗仪器,加入去离子水冲洗4~5遍以上,
直至前次测量的样品完全洗净,方可进行下一样品的测试;
13.所有样品测试完毕后清洗仪器及操作台,倒废液,关闭仪器。
注意事项:
1.请勿直视激光束,避免灼伤眼睛!
2.不得触碰光路中的透镜、反光镜等光学元件!
3.粒径超过300μm的样品不得在此仪器上进行测试!
4.样品池中无液体或液体较少时,不得开循环!
5.若需清洗样品窗、循环泵等,必须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进行!
五、实验结果分析
六、思考题
1.测试中为什么要控制待测样品在分散剂中的浓度,并搅拌和超声分散?答:因为此测试方法是利用待测颗粒散射入射光后产生的散射谱来计算颗粒的粒度大小和分布关系。
如果样品在分散剂中没能够分散均匀,那么被激光照射时,所产生的散射谱对应的是团聚在一起的粉末颗粒,与实际颗粒的粒度分布不符。
2.从所测粒径分布曲线你可得到哪些信息?D50代表什么意义?
答:平均粒径、强度分布、体积分布和数量分布。
D50就是粒度分布曲线中累积分布为50%时的最大颗粒,即平均粒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