铂类金属抗癌药物的研究进展.
铂类药物的研究新进展
![铂类药物的研究新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d18702b1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96.png)
靶向性药物设计
新型铂类药物通过靶向特定的肿 瘤细胞或肿瘤微环境,以提高疗 效和减少对正常细胞的毒性。
药物结构优化
通过改变铂类药物的结构,以提 高药物的稳定性、水溶性和细胞 内活性,从而增强抗癌效果。
铂类药物的抗癌机制研究
铂类药物的研究新进展
• 铂类药物概述 • 铂类药物的研究进展 • 铂类药物的临床试验与疗效评估 • 铂类药物的安全性与副作用 • 铂类药物的未来展望与研究方向
01
铂类药物概述
铂类药物的定义和分类
定义
铂类药物是一种含有铂元素的金属络 合物,具有广谱的抗癌活性。
分类
根据结构特征,铂类药物可分为三代, 第一代包括顺铂和卡铂,第二代包括 奥沙利铂和奈达铂,第三代包括洛铂 和奥铂。
1 2
铂类药物与靶向药物的联合应用
将铂类药物与针对特定肿瘤标志物的靶向药物联 合使用,以提高疗效和克服耐药性。
铂类药物与免疫药物的联合应用
将铂类药物与免疫药物联合使用,通过调节免疫 反应增强抗癌效果,为肿瘤治疗提供新的策略。
3
铂类药物与天然产物的联合应用
将铂类药物与某些天然产物联合使用,可以产生 协同抗癌作用,同时降低药物剂量和副作用。
细胞毒作用机制
铂类药物主要通过与DNA结合, 引发DNA损伤,导致肿瘤细胞凋 亡或细胞周期停滞,从而发挥抗
癌作用。
抑制肿瘤血管生成
研究发现铂类药物可以抑制肿瘤血 管生成,切断肿瘤营养供给,从而 抑制肿瘤生长。
调节肿瘤免疫
铂类药物可以调节肿瘤免疫微环境, 增强免疫细胞的抗肿瘤活性,提高 抗癌效果。
铂类药物与其他药物的联合应用研究
铂类金属抗癌药物的研究进展
![铂类金属抗癌药物的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80d12b0ac281e53a5802ff9d.png)
文章编号 1000-5269(2003)02-0209-06铂类金属抗癌药物的研究进展郭建阳1,郑念耿2(1.贵州大学化学系,贵州贵阳 550025;2.安徽全椒古何中学,安徽全椒 2395411)摘 要 铂类金属抗癌配合物的研究始于1969年,经过30多年的发展,取得了重大进展。
顺铂、卡铂的开发成功和临床应用给癌症的治疗带来了一场新的革命,几种新型的铂类抗癌药物已推出。
作者综述铂类金属抗癌药物的历史、现状、发展及其作用机理。
关键词 顺式铂配合物;反式铂配合物;抗癌药物;机理中图分类号 O614.829+6; 文献标识码 A0 前言自1967年美国密执安州立大学教授Rosenberg B .和Ca mp V .发现顺铂具有抗癌活性以来,铂类金属抗癌药物的合成应用和研究得到了迅速的发展[1]。
顺铂和卡铂已成为癌症化疗不可缺少的药物。
1995年WH O 对上百种治癌药物进行排名,顺铂的综合评价(疗效,市场等)位居榜前,列第2位。
另据统计,在我国以顺铂为主或有顺铂参加配伍的化疗方案占所有化疗方案的70%~80%。
顺铂和卡铂所获得的成就,极大地鼓舞了各国学者去研究更好、更有效的新药。
在过去的25年里有几千个新的铂族化合物进入筛选,其中的28个化合物进入临床研究,有4个化合物已获得批准进入市场,还有2~3个化合物将获得生产批文。
展现了铂族抗癌药物良好的应用前景。
1 顺式构型的铂类抗癌药物1.1 第—代铂族抗癌药物———顺铂(Cisplatin )顺铂(Cisplatin )是顺式-二氯二氨合铂(Ⅱ)的简称,分子式是cis -Pt [(NH 3)2Cl 2],相对分子质量为300。
其结构式为:顺铂是最经典的无机配合物,1965年美国生理学家Rosenberg B .等在研究电磁场作用下微生物的生长情况时偶然发现其抗癌作用,Rosenber g 意识到了潜在的科学意义。
目前它已成为治疗癌症最有效的药物之一。
其特点是:抗癌作用强,抗癌活性高;与其他抗癌药物缺乏交叉耐药性,有利于临床的联合用药。
金属配合物作为抗癌药物的研究
![金属配合物作为抗癌药物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e1a29cd69ec3d5bbfd0a74b2.png)
铂类金属配合物作为抗癌药物的研究进展摘要:在目前研究中的新型抗癌药物当中,金属配合物类抗癌药物已成为重要的一类。
金属类抗癌药物有许多其它药物无法比拟的独特性质。
近些年来,新的高效、低毒、具有抗癌活性的金属化合物不断被合成出来。
其中有铂类抗癌药物应用最为广泛,本文介绍了这类金属配合物在抗癌领域中的研究进展与应用。
关键词:抗癌药物,金属配合物,药物分类,作用机理1. 引言癌症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一大顽固病症。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曾披露的癌症发展趋势表明,预计2015年发达国家癌症死亡人数将为300万人,发展中国家为600万人,全年预计死亡人数达900万人。
专家预计癌症将成为人类的第一杀手。
目前,化疗和放疗是治疗癌症的重要手段,但是其毒副作用比较大,于是寻求高效、低毒的抗癌药物一直是人们不懈努力,不断追求的奋斗目标。
自20世纪60年代顺铂被研究具有抗癌活性以来[1],金属配合物的药用性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开辟了金属配合物抗癌药物研究的新领域。
随着人们对金属配合物的药理作用认识的进一步深入,新的高效、低毒、具有抗癌活性的金属配合物不断被合成出来,该领域的研究范围也变得更加广泛,取得了许多令人鼓舞的成就,成为目前和今后的研究热点,在这类配合物当中,铂金属配合物的研究最为广泛。
本文介绍了铂类金属配合物作为抗癌药物在抗癌领域中的研究与应用。
2. 铂类抗癌药物铂族金属包括铂、钯、铑、铱、锇、钌六种元素。
它们具有一些独特的和卓越的理化性质,一直在高新技术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被喻为现代工业的维生素。
1967年,美国科学家Rosenberg[1]首次观察到铂类化合物能抑制细胞生长,从此开展了此类构型独特的抗肿瘤药物治疗肿瘤细胞的实验。
第一代铂族抗癌药物顺铂(Cisplatin)于1978年上市。
第二代铂族抗癌药物卡铂(Carboplatin)于1986年上市。
第三代铂族抗癌药物奥沙利铂(Oxaliplatin)于1996年在法国上市。
铂类抗癌药物作用靶点及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
![铂类抗癌药物作用靶点及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20f57d66de80d4d8d05a4f0f.png)
天津药学 Tianjin Pharmacy 2018年 第 30卷 第 5期
铂类抗癌药物作用靶点及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
李海燕
(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天津 300140)
摘 要 铂类抗癌药物属于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常用的药物包括顺铂、卡铂、奥沙利铂等,目前在妇科肿瘤、消化 系统肿瘤等疾病中获得了广泛运用。此类药物进入细胞核,作用于 DNA分子后可形成 Pt-DNA化合物,能使 DNA结构 变形,使其复制转录出现障碍,进而导致细胞死亡。因为激活细胞中的部分信号通路,导致铂类抗癌药物存在耐药及毒 性。本文就国内外近几年有关铂类抗癌药物作用靶点、耐药机制以及毒性的研究进展作如下综述,以提高其临床利用率, 促进相关疾病临床疗效的不断提升。
铂类抗癌药物进入细胞后会解离,酸根负离子因 此丢失,与氯离子及草酸根离子的水结合,可形成带有 正电荷的水合铂,再和细胞中亲质子的分子结合。铂 原子选择性地和 DNA分子中的 N7原子结合,形成 3 种不同 构 造 的 复 合 物[7]。 其 基 本 结 构 是 链 内 配 对 交 联,交联过程中可使 DNA出现扭转,以此破坏其构造
而起作用。 11 顺铂的作用靶点 顺铂经被动扩散或转运子传 输至细胞质,进入细胞核并作用于 DNA分子和其模板 链交联形成可抑制 T7RNA聚合酶的结合物,细胞信 号的传输受阻,因此可促使细胞凋亡。HMG是一种蛋 白,由 80个氨基酸构成,能够辨别并黏附于 DNA上, 并和 1,2-d(GpG)交联。相关研究报道指出,高迁移 率族蛋白 1是高迁移率族蛋白的主要成员,与顺铂交 联可形成新的复合体,次复合体可达到一致 DNA复制 与转录 的 作 用[8]。 睾 丸 组 织 对 顺 铂 具 有 较 高 的 敏 感 性,或与高迁移率族蛋白的表达有关。高迁移率族蛋 白 1和 p53互为激活剂,后者是抗癌因子,相关实验研 究发现,DNA受损后高迁移率族蛋白 1和 p53会共同 结合与 DNA上,并起到修复 DNA作用。错配修复蛋 白 Muts也 参 加 了 DNA的 修 复 过 程,能 辨 别 顺 铂 - DNA结 合 物,且 于 其 突 变 的 细 胞 中,顺 铂 的 药 效 成 倍 数增强。组蛋白的修饰会在一定程度上使染色体构造 发生变化,能加速转录、复制等。有文献报道指出,顺 铂可诱导 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通道,磷酸化组蛋 白 H3的 Ser-10及乙酰化组蛋白 H4[9]。顺铂作用于 细胞后,会激活相应的信号通道,例如 p38、丝裂原活 化蛋白激酶、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应激活化蛋白激酶 等,以此发挥对基因表达的作用。 12 卡铂的作用靶点 卡铂的作用靶点和顺铂有较 多的相似之处:睾丸组织对卡铂也具有较高的敏感性, 极可能和诸多高迁移率族蛋白的表达有关;卡铂作用 于细胞后,也会激活 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细胞 外调节蛋白激酶、应激活化蛋白激酶等信号通道的调 节转录因子,使基因表达发生变化[10]。二者的主要差 异在于:产生新化合物的时间不同,顺铂较卡铂快,因Βιβλιοθήκη 收稿日期:20180623
有关金属抗癌药物的研究进展
![有关金属抗癌药物的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4372c9651eb91a37f1115c3f.png)
自从 1978年 Kopf等人 [ ]发 现二氯二 茂钛 具有抗癌 活 性 以来 ,由于该类化合 物的毒性 远 比顺铂低 ,这 一领域 的研
Ph2SnX2·L2配合物对 MCF一7、WIDR等癌细胞的抑 制作用 , 究引起 了人们 的极大 兴趣 。相 继合成 出了许 多具有抗 癌活
并利用量子化学方 法和分子力场研究 了结 构和活性 的关 系 , 性茂钛羧酸衍生物。
3 有 机 锗 化 合 物 1971年 日本学者合成 了有机锗 化合 物 B一羧 基 乙基锗
doi:10.3969/j.issn.1672—0369.2009.04.080
中图分类号 : R978.7
文献标识 码 : A
文章编号 : 1672—0369(2009)04 —0406—02
随着人们 对金 属 配合 物药 理作 用 的认 识进 一步 深入 , 素诱 发剂 ,它可把“沉 睡”的巨噬细胞诱 发转变为抗肿瘤 的巨
此外 ,人们还合成 出各种类 型 的有 机锗化合物 ,如烃基 锗取代 的二氯二茂钛衍生物l ,锗的卟啉配合物 以及烃基锡 锗化物等 。研究表明 ,这些化合物均具有较好的抗癌活性 。
由于有机锗化合物较强的抗癌活性及较低 的毒副作用 , 因此 ,进一步研 究其抗癌 机制 ,开发 新型有机 锗抗癌 药物具 有 重要 的意义 4j。 4 钯 配 合 物
铂类抗肿瘤药物研究进展
![铂类抗肿瘤药物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de02e27e7fd5360cba1adbb6.png)
万方数据
国匿艘擅堂苤圭;!Q!生!旦筮!i鲞筮!塑』!坐Q!型:!!P!!婴垒堕!塑!:!!!:!!:堕!:竺
良反应轻。与年龄<70岁组患者比较,有效率、中位 无瘤进展期分别为49%、52%和7.7个月、7.5个月, 但中位总生存期分别为14.4个月和18.8个月,上述 两方案老年患者耐受性好,安全可靠H o。奥沙利铂 与顺铂、卡铂不同,其剂量限制性毒性为神经毒性,目 前认为累积剂量>800 ms/m2,出现神经毒性可能性 大。奥沙利铂的神经毒性机制已被阐明,奥沙利铂的 代谢产物可与钙离子螯合,影响电压门控性钠通道, 进而引起神经元兴奋性增加"J。奥沙利铂其他的不 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及白细胞下降,几乎不会引起 肾毒性损害。奥沙利铂临床应用Et趋广泛,适应证逐 步扩大,因其良好的安全性,所以对于老年患者和一 般状况较差的患者仍可考虑选用。 1.3庚铂
【Abstract】Nedaplatin and oxaliplatin are widely used in clinic as new antineoplastic agents against a
broad spectrum of solid tumors,which are characterized by broader anticancer spectrum,higher activity and less toxicity,especially no cross resistance with cisplatin.In addition,the lipophilic platinum compound,the multinuclear platinum compound and others are being still clinically tested,which also show the advantages of high efficacy and low toxicity.Current researches are mainly focus on reforming the structure of cisplatin and carboplatin,and exploring platinum compounds with totally new structure to improve quality of life and prolon— ging survival time of patients.Platinum compounds still have exceedingly vital position and satisfactory applica— tion perspective in cytotoxic drugs.
铂类抗肿瘤药物的研发进展及市场情况
![铂类抗肿瘤药物的研发进展及市场情况](https://img.taocdn.com/s3/m/e87337fd964bcf84b8d57b21.png)
铂类抗肿瘤药物的研发进展及市场情况摘要近年来,铂类抗肿瘤药物的临床研究进展较快,其抗肿瘤谱广,抗肿瘤活性增强,不良反应降低,已成为目前有关抗肿瘤药物研发的重要领域。
新的铂类抗肿瘤药物将从那些在临床研究中显示出低毒性、抗肿瘤谱广、与现有药物无交叉耐药性的化合物中产生。
本文就其作用机制、国内外上市开发现状、国内外销售情况及国内研究开发进展等进行综述。
关键词铂类抗肿瘤药物奥沙利铂卡铂顺铂奈达铂铂类药物的研究最早兴起于40年前,1967年美国密执安州立大学教授Roserlberg等[1]首次发现顺铂具有抗肿瘤活性。
这一发现迅速引起了肿瘤界的广泛兴趣,之后铂类抗肿瘤药物的研究成为热点,随着一个个有历史意义的试验结果的公布,肿瘤化疗疗效有了大幅度地飞跃。
1995年WHO对上百种抗肿瘤药物进行排名,顺铂在疗效及市场等方面的综合评价位于第二位。
有统计数据表明,我国所有的化疗方案中有70%~80%以铂为主或有铂类药物参加配伍[2]。
同时,铂类金属药物也是当前抗肿瘤药物最为活跃的研究开发领域之一,新的铂类抗肿瘤药奥沙利铂、洛铂等已相继推出。
铂类药物的抗肿瘤作用机制也有了进一步了解。
现就其作用机制、国内外上市开发现状、国内外销售情况及国内研究开发进展等进行综述。
1 作用机制1.1 细胞生物学机制几乎所有的肿瘤细胞都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与细胞增殖有关的基因被开启或激活,而与细胞分化有关的基因被关闭或抑制,从而使肿瘤细胞表现为不受机体约束的无限增殖状态。
从细胞生物学角度,诱导肿瘤细胞分化,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或者导致肿瘤细胞死亡的药物均可发挥抗肿瘤作用。
1.2 铂类抗肿瘤药物的抗肿瘤作用机制铂类抗肿瘤药物的抗肿瘤作用机制与传统的抗肿瘤药不同,通过大量的研究和实验,初步确定铂类抗肿瘤药物的抗癌机制可分为4个步骤:跨膜转运、水合解离、靶向迁移、作用于DNA,引起DNA复制障碍,从而抑制癌细胞的分裂。
与其他抗肿瘤药一样,铂类抗肿瘤药影响DNA合成的作用是非特异性的。
具有抗肿瘤免疫治疗作用的铂类药物研究进展
![具有抗肿瘤免疫治疗作用的铂类药物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62c6fa92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2c.png)
具有抗肿瘤免疫治疗作用的铂类药物研究进展陈飞虹,赵德明,苟少华*(东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化学生物学与制药工程系, 江苏省生物药物高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 南京 211189)摘 要 经典铂类药物是一类潜在的免疫调节剂,通过诱导免疫原性细胞死亡(ICD)来参与肿瘤免疫调节。
因而可将铂类药物分子与免疫治疗药物分子或其药效团进行拼合或融合,提高协同抗肿瘤疗效。
铂(Ⅱ)药物是临床化疗最常见药物,由于其副作用和耐药性等缺点,使其临床应用受限。
铂(Ⅳ)配合物具有动力学惰性和优于铂(Ⅱ)配合物的药理作用机制受到广泛关注和研究。
本文旨在总结近年来发表的具有免疫调节功能的抗肿瘤铂配合物,通过化疗协同免疫疗法提高抗肿瘤疗效,为具有免疫功能的铂类药物的进一步研发和未来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关键词 免疫调节药物;铂(Ⅱ)药物;铂(Ⅳ)配合物;联合用药;免疫化学疗法中图分类号 R979.1;R392 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 1000−5048(2024)01−0026−10doi :10.11665/j.issn.1000−5048.2023120201引用本文 陈飞虹,赵德明,苟少华. 具有抗肿瘤免疫治疗作用的铂类药物研究进展[J].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2024,55(1):26 − 35.Cite this article as: CHEN Feihong, ZHAO Deming, GOU Shaohua. Research progress on the antitumor effects of platinum-based chemo-immunotherapies[J]. J China Pharm Univ , 2024, 55(1): 26 − 35.Research progress on the antitumor effects of platinum-based chemo-immunotherapiesCHEN Feihong, ZHAO Deming, GOU Shaohua *Department of Chemical Biology and Pharmaceutical Engineering, School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Jiangsu Province Hi-Tech Key Laboratory for Biomedical Research, Southeast University, Nanjing 211189, ChinaAbstract As potential immunomodulators, platinum-based drugs could trigger immunogenic cell death (ICD).Hence, combination of platinum-based chemotherapy and immunotherapy could have better synergistic anticancer effect. Pt(II)-based drugs are the most common chemotherapeutic agents in cancer treatment yet with limited clinical application due to their toxic side-effects and drug resistance. Pt(IV) complexes have been widely investigated in the past decades due to their kinetic inertness and unique mechanisms . This article summarizes the progress in the pharmacological activities and mechanisms of Pt(IV) antitumor complexes via introducing different immunomodulators into chemotherapeutic agents in literature over recent years and highlights the potential targets and molecular signaling pathways so as to provide some reference for further development and potential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platinum-based chemo-immunotherapeutic agents.Key words immunomodulators; platinum(II)-based drugs; platinum(IV) complexes; combined drug therapy;chemo-immunotherapyThis study was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No. 21571033,No. 82173852)作为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一类疾病,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呈上升趋势,已成为人类亟待攻克的难题。
铂类抗肿瘤药物的研究论文(共2篇)
![铂类抗肿瘤药物的研究论文(共2篇)](https://img.taocdn.com/s3/m/507d8c7f59eef8c75fbfb387.png)
铂类抗肿瘤药物的研究论文(共2篇)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第1篇:铂类抗肿瘤药物的研究展望自从1965年美国Roseberg偶然发现顺铂具有抗癌活性以来,铂类金属配合物的结构和药理作用认识的进一步深入,新的高效低毒,具有抗癌活性的铂类配合物不断被研制出来。
1经典铂类抗癌药物第一代铂类抗癌药物-顺铂:它是最经典的无机铂类配合物,属周期性非特异性抗肿瘤药。
据有抗瘤谱广,对乏氧细胞有效的特点。
本品在细胞低氧环境中迅速离解,以水合阳离子的形式与细胞内生物大分子结合(主要靶点为DNA)形成链间,链内交联或蛋白质DNA交联,从而破坏DNA的结构和功能。
现在临床采用的联合化疗方案中有70%-80%以顺铂为主药或有顺铂参与配伍,是治疗癌症的首先药物之一。
但是,由于它水溶性小,使肿瘤细胞产生获得性耐药性,有很强的毒副作用,包括肾毒性,耳毒性,神经毒性及肠道毒性。
2第二代铂类抗癌药物奥沙利铂:它是一个十分稳定的化合物,在水中溶解度为8mg/ml,介入顺铂与卡铂之间。
作为第一个上市的二氨基环己烷为载铂配体的一类铂配合物,它不仅改善了顺铂与卡铂的毒副作用,而且扩大了它们的活性谱,对许多耐顺铂或卡铂的细胞株具有活性。
奥沙利铂活性与顺铂相似,其主要靶分子亦为DNA,也是与DNA形成加合物。
天然抗肿瘤药物与铂类抗肿瘤药物:在我国,中药文化博大精深,结合我国的特点,将中药的有效成分与铂结合,合成新的抗肿瘤药物也是一种新的思路。
斑蝥为芫青科昆虫南方大斑蝥或黄黑小斑蝥的干燥体。
味辛性湿,有大毒,归肝,胃,肾经,主产于江苏,河南,山东,辽宁等地,夏秋二季捕捉,闷死或烫死,晒干。
具有破血消症,攻毒蚀疮,引赤发泡之功。
它主要含斑蝥素,还含蚁酸,油脂色素等成分。
它是我国首先发现具有抗肿瘤作用的药物,其抗肿瘤的主要有效成分为斑蝥素,它能抑制Hela细胞和人食管癌.贲门癌.胃癌.乳腺癌.纤维癌.何杰金氏病.肝癌.肺癌及脾肉癌细胞的代谢。
铂抗癌药物研究进展
![铂抗癌药物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7007330ebed5b9f3f90f1c2e.png)
铂抗癌药物研究进展王彦美1,韩 杰2,周绍兵2,张良辅2(1.洛阳师范学院化学系,河南洛阳 471022;2.中国科学院成都有机化学研究所,四川成都 610041)摘要:综述了铂抗癌药物作用机理及合成进展状况,并对该类药物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参考文献31篇。
关 键 词:铂抗癌药;机理;合成;综述中图分类号:R979.1,R914.5,O627.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511(2003)01-027-05 Progress in the Study of Platinum AnticancerW AN G Yan-mei1, HAN J ie2, ZHO U Shao-bing2, ZHAN G Liang-fu2(1.Depa rtment o f Chemistry,Luoy ang N o rmal Colleg e,Luoy ang471022,China;2.Chengdu Institute o f O rga nic Chemistry,Chinese Academy o f Sciences,Chengdu610041,China)Abstract:The prog ress in the study of the mechanism and the sy nthesis o f the platinum anti-cancer drug s in recent years wa s review ed w ith31references.Keywords:platinum anticancer drugs;m echa nism;synthesis;review s 20世纪60年代,Rosenberg[1~3]最先发现铂配合物对于肿瘤细胞生长具有抑制作用并开展了铂类配合物治疗肿瘤细胞的实验。
1972年,顺铂cis-DDP(1,Char t1)首次进入临床试验,1979年成为美国FDA批准上市的第一个铂配合物抗癌药。
铂类抗癌药物的发展历程
![铂类抗癌药物的发展历程](https://img.taocdn.com/s3/m/9e473cf3ed630b1c58eeb58f.png)
铂类抗癌药物的发展历程以顺铂为代表的铂类抗癌药物是当今恶性肿瘤化疗的基石,实际上也是肿瘤内科发展的基础之一。
据统计,以顺铂为主或含有顺铂的化疗方案占所有化疗方案的70%~80%。
本文回顾铂类抗癌药物的发展史,以加深对恶性肿瘤化疗现状的理解。
1 顺铂和卡铂1965年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的生物物理学教授Rosenberg和van Camp等在研究电场对大肠杆菌生长过程影响的实验中发现,VIIIb族过渡金属可以抑制细菌的分裂过程,使细菌形成长丝状,大概长达正常长度的300倍。
经过仔细的甄别排除研究,他们发现是实验中使用的铂电极在实验通电状态下与酸性氯化物反应形成的(NH4)2PtCl6等化合物抑制了细菌的分裂。
此外,VIIIb族过渡金属化合物中的CoCl2、NiCl2和PdCl2等可以导致细菌死亡,(NH4)2PtBr6、(NH4)2PtI6和RhCl3等也可以使细菌变长。
事实上,1844年Peyrone就已经合成了cis-PtCl2(NH3)2。
当时他是一位年轻的化学家,潜心于医药化学的研究,而这种化合物被称为“Peyrone盐”。
1969年Rosenberg报告顺铂具有潜在的抗癌(肉瘤180细胞和白血病L1210细胞)活性,随后顺铂进入了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NCI)的研究队列。
1972年纽约的Sloan-Kettering纪念医院发现,顺铂对药物难治性肿瘤有良好的疗效。
然而,顺铂剂量为50~75 mg/m2治疗时的肾功能损害发生率达30%,其他毒性如听力下降、低镁血症和神经毒性等在长期用药患者中也很明显。
肾小管毒性成为进一步研究顺铂的主要障碍,以至于在1974年不得不中止了顺铂的临床研究。
1976年纽约Sloan-Kettering纪念医院的研究员Cvitkovic发现,通过氯化物液体水化可以使顺铂保持无活性的二氯化物状态,阻止加合反应所必须的水合反应,避免顺铂的肾毒性,从而使顺铂的临床研究得以继续进行。
铂类抗癌药物研究进展
![铂类抗癌药物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b814cbfaf8c75fbfc77db218.png)
内容概况
铂类药物的研究意义 铂类药物的作用机制 铂类药物的研究进展 铂类药物的研发方向
铂类药物的研究意义
临床应用广泛,占据较大市场份额, 有望取得更大突破
铂类药物是卵巢癌、结 肠癌等多种实体肿瘤的 首选药。
铂类与其他药物少有交 叉耐药性,易与其他药 物配伍,协同作用显著。
肾毒性、神经毒性、胃 肠道反应等限制了其临 床应用。
铂类药物的作用机制
作用于DNA
水合解离 靶向迁移
链间交联扩散 主动运输
癌细胞死亡
进入机体
铂类药物的研究进展
1
药物发展历程
顺铂(DDP),于1979年首 次在美国上市,是第一 个上市的铂类物。顺铂 对睾丸癌、卵巢癌疗效 明显,对膀胱、颈部、 食管的肿瘤以及小细胞 肺癌均有很好的疗效。 但其严重的毒副作用、 低溶解性及耐药性限制 了临床的大剂量和长期 使用。
未来研发趋向
药物本身的结构改造
铂本身的结构改造如链接载体药物及制成 铂类配体、以及与多种药物联合用药,旨 在提高铂的溶解度,减小耐药性,延长抗 肿瘤作用时间,降低毒副作用。 由于广谱抗肿瘤活性带来的非特异性是造 成毒副作用的主要原因,寻找在保留抗肿 瘤活性基础上具有低毒副作用的铂类抗肿 瘤药物已成为当前的主要研究方向。 药物的研发转向注重药物运输靶向介质,研究 者可从分子水平研究铂类抗肿瘤药物的体内、 外活性,研制出抗肿瘤活性高、不良反应小的 新型铂类药物。
卡铂(CBP),于20世纪 80年代在美国合作开发, 是唯一进入临床的铂络 合物。卡铂与顺铂相比 水溶性好,毒副作用低。 临床上是治疗多种癌症 如NSCLC、SCLC、卵 巢癌等多种癌症的首选 药物。
奥沙利铂(L-OHP),是 第一个明显对结肠癌有 效及在体内均有明显抗 肿瘤活性的铂类药物。 与一二代相比,奥沙利 铂口服吸收好、无交叉 耐药性、抗肿瘤活性谱 广等有点。但其明显的 神经毒性使其应用受到 了限制。
金属抗癌药物的最新研究进展
![金属抗癌药物的最新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a087990102020740be1e9ba3.png)
金属抗癌配合物的最新研究进展徐绍彬(化学化工学院,1081109001)摘要自顺铂显示出抗癌活性以来,金属配合物的药用性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越来越多的科研人员致力于合成高效、广谱、低毒的新型的金属抗癌药物。
本文对最近几年新开发的金属配合物在抗癌方面的研究应用现状做一综述。
关键词金属配合物抗癌癌症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症, 对癌症的治疗显得尤其紧迫。
开发新型有效的抗癌药物是当今世界十分迫切的重要课题。
但无论是内科治疗还是外科手术都无法根治癌症。
联合治疗时代的到来主要体现在内科治疗显示其越来越重要地位,尽管目前为止已有数十种化疗或辅助抗癌药物运用于临床,而且对其中的一些肿瘤已取得相当高的治愈率,但大多数药物只能是缓解病情。
因而各国都在抗癌药物的研究与发展上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特别是随着人们对金属配合物的药理作用的认识的进一步深人, 新的抗癌活性的金属配合物不断被合成出来,有望在不久的将来能有所突破。
本文对最近几年合成的一些金属配合物如铂类、锗类、钌、铜、银、金等具有抗癌活性的化合物的研究应用状况进行综述。
1 铂类配合物铂类配合物的合成已历经三代。
顺铂是第一代铂类抗癌药物。
目前它已成为广泛用于治疗睾丸癌、子宫颈癌、卵巢癌和膀胱癌的化疗药物之一。
该药的使用局限性是它的耐药性及剂量毒性尤其是对肾脏的损害较大。
第二代铂类配合物结构如图1.2 所示 。
其中以卡铂为代表,其水溶性优于顺铂,肾毒性低于顺铂,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
第三代铂类代表化合物是奥沙利铂(Oxalip latin)和乐铂(Lobap latin) 。
奥沙利铂全称是草酸-(反式-L-1, 2-环己二胺)合铂,实验研究表明,对大肠癌、卵巢癌以及乳腺癌等多种动物和人类肿瘤细胞株,包括对顺铂和卡铂耐药株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乐铂全称是环丁烷乳酸盐二甲胺合铂( Ⅱ) ,由德国爱斯达制药有限公司开发研制。
研究表明,该药的抗肿瘤效果与顺铂、卡铂的作用相当或者更好, 毒性作用与卡铂相同, 且与顺铂无交叉耐药。
铂类金属抗癌药物的研究进展.
![铂类金属抗癌药物的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22d8880bbd64783e09122b99.png)
铂类金属抗癌药物的研究进展化学化工学院化学系021131097 魏永懿前言自1967年美国密执安州立大学教授Rosenberg B.和Camp V.发现顺铂具有抗癌活性以来,铂类金属抗癌药物的合成应用和研究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顺铂和卡铂已成为癌症化疗不可缺少的药物。
1995年WHO对上百种治癌药物进行排名,顺铂的综合评价(疗效,市场等)位居榜前,列第2位。
另据统计,在我国以顺铂为主或有顺铂参加配伍的化疗方案占所有化疗方案的70%—80%。
顺铂和卡铂所获得的成就,极大地鼓舞了各国学者去研究更好、更有效的新药。
在过去的25年里有几千个新的铂族化合物进入筛选,其中的28个化合物进入临床研究,有4个化合物已获得批准进入市场,还有2—3个化合物将获得生产批文。
展现了铂族抗癌药物良好的应用前景。
铂类抗癌药物的市场销售额几十年来增长迅速。
1996年顺铂和卡铂已进入全世界销售额领先的十大抗肿瘤药物之中,分别列第8应和第5位。
1999年卡铂又进入全球最畅销的前150个非处方药行列中,列第66位。
其市场潜力巨大,同时展现了铂族抗癌药物良好的应用前景。
铂类抗癌物质的发现过程事情发生在1965年。
一天,在美国密执根大学的实验室里,卢森堡博士和同事一起正在做一个关于电场对细菌影响的实验。
他们选用大肠义氏杆菌(Eshefichia Co1i)作为研究对象。
首先把它们放入一种“C”介质的培养液中(此培养液由NH4Cl2g/L,NaH2P046g/L,KH2P043g/L,NaCl3g/L,MgCl20.01g/L,Na2SO40.026g/L组成,鼓入压缩空气,然后在培养室中放入两个半圆柱形的惰性金属铂电极,电极接上演串可以50周/秒-100000周/秒改变的交流电源。
实验开始了。
当频率为1000周/秒的交流电加在电极两端,通2安培的电流两小时后,发生了怪事: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培养液中的大肠杆菌疯狂地伸长,茵体成丝状。
它的长度竟然为正常细菌的300倍,然而细菌的个数却没有增加。
铂类抗癌药物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铂类抗癌药物作用机制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11c0ffb1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dc.png)
铂类抗癌药物作用机制研究进展摘要铂类抗癌药物是一类常用于治疗多种恶性肿瘤的化学治疗药物,其抗肿瘤作用主要是通过与DNA结合,干扰DNA合成和复制,引起癌细胞凋亡或停止分裂,达到抑制肿瘤生长和扩散的效果。
本文综述了铂类抗癌药物的药理学特点、作用机制以及与肿瘤细胞和免疫系统的相互作用,旨在为铂类抗癌药物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和指导。
关键词:铂类抗癌药物;DNA结合;抗肿瘤作用;免疫治疗AbstractPlatinum-based anticancer drugs are a type of chemotherapy drugs commonly used to treat various malignancies. Their anti-tumor effect is mainly achieved by binding to DNA, interfering with DNA synthesis andreplication, leading to apoptosis or mitotic arrest of cancer cells, and hence inhibiting tumor growth and spreading. Inthis paper, we review the pharmac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mechanisms of action, and interaction with tumor cells and immune system of platinum-based anticancer drugs, aiming to provide reference and guidance for their clinical application.Keywords: platinum-based anticancer drugs; DNA binding; antitumor effect; immunotherapy1. 引言铂类抗癌药物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类化学治疗药物,包括顺铂(cisplatin)、卡铂(carboplatin)和奥沙利铂(oxaliplatin)三种,它们具有较广泛的抗肿瘤活性,可用于多种恶性肿瘤的治疗,如卵巢癌、某些肺癌、食管癌、胃癌、前列腺癌和黑色素瘤等。
铂类抗肿瘤药物研究进展
![铂类抗肿瘤药物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b791db43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e2.png)
目前在美国和加拿大推荐的癌症治疗药物中, 顺铂在食道癌、非小细胞肺癌等18种癌症中被 推荐为首选药物,在其他许多癌症治疗中还作 为次选药物。
在我国的多种癌症治疗中,顺铂也都作为首 选药物参与治疗。
6
1.1.1 合成路线
KI
K2PtCl4
K2PtI4 38℃,4min
NH4OH 3h
H3N
Pt
H3N
2
前言
第一代铂族抗癌药
顺铂(cisplatin)
第二代铂族抗癌药
卡铂(carboplatin)、奈达铂(nedaplatin)
第三代铂族抗癌药
奥沙利铂(oxaliplatin)、乐铂 (laboplatin)、庚铂(Sunplatin,SKI2053R)
3
1. 第1代铂配合物
1.1顺铂(cisplatin)
32
3.1.4 适应症
适用于经氟脲嘧啶治疗失败后的结直肠癌转 移的患者,可单独或联合氟尿嘧啶使用。
33
3.1.5 不良反应
贫血、白细胞减少、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 恶心、呕吐、腹泻 以末梢神经炎为特征的周围性感觉神经病变
34
3.2 乐铂(laboplatin)
35
化学名:顺-[反-1,2-环丁烷二(甲 胺)] [(S)-乳酸基-O,O’]合铂(Ⅱ)
29
3.1.1 合成路线
2024年金属铂类抗肿瘤药市场调查报告
![2024年金属铂类抗肿瘤药市场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0e519c42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a7.png)
2024年金属铂类抗肿瘤药市场调查报告摘要本报告对金属铂类抗肿瘤药市场进行了综合调查和分析。
通过市场调查数据的整理和分析,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金属铂类抗肿瘤药在市场上有着广泛的应用,并且呈现出稳定的增长趋势。
市场上主要销售的金属铂类抗肿瘤药有铂类化合物和铂类化合物的衍生物。
本报告还对金属铂类抗肿瘤药的市场规模、竞争格局以及市场前景进行了深入分析。
引言金属铂类抗肿瘤药是一类基于铂元素的化合物,具有抗肿瘤活性的药物。
金属铂类抗肿瘤药是目前临床应用最广泛的抗肿瘤药物之一,广泛应用于治疗多种恶性肿瘤。
本报告旨在全面了解金属铂类抗肿瘤药的市场状况和潜力,在市场竞争中为企业提供参考。
方法本次调查使用了市场调查问卷的形式,对相关医疗机构、医生和患者进行了调查。
通过对调查数据的整理和分析,得出了本报告的结论。
市场规模金属铂类抗肿瘤药市场的规模庞大,呈现出稳定的增长趋势。
市场的规模主要受到肿瘤发病率的影响,随着肿瘤患者数量的增加,金属铂类抗肿瘤药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目前,全球金属铂类抗肿瘤药市场规模已达到XX亿元,并且还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市场竞争格局金属铂类抗肿瘤药市场竞争激烈,主要的市场参与者包括国内外药企和研发机构。
市场上主要销售的金属铂类抗肿瘤药有cisplatin、carboplatin和oxaliplatin等。
这些药物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并且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目前市场上主要的竞争策略包括价格竞争、产品创新以及市场营销。
市场前景金属铂类抗肿瘤药市场的前景广阔。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医疗水平的提高,金属铂类抗肿瘤药的研发和应用将得到进一步推进。
同时,人口老龄化和恶性肿瘤的发病率上升也将成为市场增长的驱动力。
预计未来几年金属铂类抗肿瘤药市场将保持稳定增长,并且有望发展出更多的新产品和新应用。
结论通过本次市场调查报告的综合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金属铂类抗肿瘤药市场规模庞大,竞争激烈。
市场上销售的金属铂类抗肿瘤药主要有cisplatin、carboplatin和oxaliplatin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铂类金属抗癌药物的研究进展前言自1967年美国密执安州立大学教授 Rosenberg B .和Camp V 发现顺铂具有抗癌活性 以来,铂类金属抗癌药物的合成应用和研究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顺铂和卡铂已成为癌症化疗 不可缺少的药物。
1995年WHO 寸上百种治癌药物进行排名, 顺铂的综合评价(疗效,市场等) 位居榜前, 列第 2 位。
另据统计, 在我国以顺铂为主或有顺铂参加配伍的化疗方案占所有化 疗方案的 70%— 80%。
顺铂和卡铂所获得的成就,极大地鼓舞了各国学者去研究更好、更有效的新药。
在过去的 25年里有几千个新的铂族化合物进入筛选, 其中的 28个化合物进 入临床研究,有 4 个化合物已获得批准进入市场,还有 2—3 个化合物将获得生产批文。
展 现了铂族抗癌药物良好的应用前景。
铂类抗癌药物的市场销售额几十年来增长迅速。
1996 年顺铂和卡铂已进入全世界销售 额领先的十大抗肿瘤药物之中,分别列第 8 应和第 5 位。
1999 年卡铂又进入全球最畅销的 前 150 个非处方药行列中,列第 66 位。
其市场潜力巨大,同时展现了铂族抗癌药物良好的 应用前景。
铂类抗癌物质的发现过程事情发生在 1965年。
一天, 在美国密执根大学的实验室里, 卢森堡博士和同事一起正在 做一个关于电场对细菌影响的实验。
他们选用大肠义氏杆菌 (Eshefichia Co1i ) 作为研究对 象。
首先把它们放入一种“ C'介质的培养液中 (此培养液由NHCI2g / L , NaHPWg /L , KHP@3g /L , NaCl3g /L’MgCbO . 01g /L , Na^SOO . 026g /L 组成,鼓入压缩空气,然后在 培养室中放入两个半圆柱形的惰性金属铂电极,电极接上演串可以 改变的交流电源。
实验开始了。
当频率为1000周/秒的交流电加在电极两端,通 发生了怪事: 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培养液中的大肠杆菌疯狂地伸长, 然为正常细菌的 300倍,然而细菌的个数却没有增加。
用生物学的语言来描述,就是茵体并没有发生分裂, 它们的繁殖被抑制了, 但细菌的生长却没有被阻止。
这意味着茵体产生了病 态。
这个意外的发现, 大大激起了研究者们的兴趣。
是什么因素促使菌体变形生长呢?在以 往的细菌培养研究中, 也曾观察到一些物理因素, 例如紫外辐射, 度的改变, 都会影响菌体的生长。
他们分别研究了这些影响因素, 未得到类似的结果。
会不会是电场对细菌的生长施加了影响呢?然而, 不鼓入空气,仅仅通入氯气和氦气,电场也不能显示其威风,即需要氧化性气氛。
这里,使 人们意识到并非物理因素, 而是化学因素, 并且是由氧气参与的电化学过程, 使菌体产生异 常生长。
显然, 产生了氧化性的电解产物。
用 KI- 淀粉试剂检验电解后的培养液,呈现淀粉 碘分子络合物的典型蓝色, 这也证实了这种电解产物的存在, 而通电前的培养液却不能使该 试剂变色。
那么,这种抗菌性的氧化产物是什么呢?他们企图从电解液中捡定出诸如 S 2042-等可能的氧化性分子或离子,但都末检出。
反过来,他们向培养液中加入 氮的氧化物等,试图激起大肠杆菌的异常生长,但是奇迹并没有发生。
事情就这样不了了之了吗 ?不!人们知道大自然的真面目总是深藏在一层层面纱后面的。
化学化工学院 化学系021131097 魏永懿50周/秒 -100000 周/秒 2安培的电流两小时后,茵体成丝状。
它的长度竟 培养液渗透压温度或者酸 一个个实验都做了, 但并 实验结果表明, 如果 ClO 、H 202,、 CIO -、H 202和疑自山穷水尽的境地, 往往绕过一重山后, 又展现了辖然开朗的境界。
事物的发展也正是如 此。
卢森堡及同事们干脆把“ C'培养液中的各种化学组分单个或几个组合在一起分别进行 电解,发现由含有 C1-和NH4+离子组成的电解液可以产生活性物质,但仍检测不到 氧化物的存在。
这时,有人想到会不会是所谓惰性的铂电极参加了电解氧化反应。
件下,铂对于酸、减和氧化还原反应表现一定的惰性,但从络合物化学观点来看, 后的铂离子(Pt 2+和 Pt 4+)却又是极强的络合物形成体。
在上述电解条件下电解 CIO 与氮 在通常条 电解氧化 2小时,金属铂 测 实际上,在电解后的培养液中, 在氧气和适当的配位体参与下生成了氯铂酸或氮铂酸铵。
得氮铂酸的浓度为8ppm>同样,如果在培养液中加入 10 Ppm 氮铂酸铵,无需进行电解,既能 促使大肠杆菌丝状生长。
至此,真相终于大白, 物活性铂络合物的存在,现在它终于被揭去了。
以后又发现,培养液在电解后放置 和离子电泳研究表明,这是由 铂化学的 “惰性”的假面具,掩盖了具有生 2 — 3天,则变得具有更大的生物活性。
用光谱 于发生了下述光化学反应的缘故: 二氯二氨合铂 (NH 4)2PtCI 6-->cis-(NH 4)2P tCI 4及其光化学反应的最终产物-顺式 cis-(NH 4)2PtCl 4才是真正的主要生物活性物质。
顺铂络合物抑制细胞分裂的特性,很自然地使人们联想到它们能否抑制癌细胞的分 裂,从而使无法控制的癌体停止发展呢?卢森堡旋即用 cis-[Pt(NH 3)2Cl 2],cis-[Pt(En)CI 2) 和cis-[Pt(En) Cl 4](其中En 代表乙二胺)三个铂络合物对植入老鼠体内的实体瘤 Sarcoma180(S180)和白血瘤Leukamia L1210 作动物实验,结果十分令人鼓舞, 老鼠体内的 肿瘤受到抑制,在六个月后,有的老鼠肿瘤已消失。
随后一系列的动物和临床实验表明,它 们对许多种肿瘤有抑制作用,呈现广谱的抗癌活性。
就这样,当络合物抗癌药物这扇大门刚 露出一丝缝阳光时, 在人们坚持不懈的努力下, 终于顶开了这扇大门, 无机络合物开始进入抗配药物的行列,并且成为佼佼者。
抗癌机理 顺式构型铂配合物的抗癌机理 顺式铂类金属药物是一类新型的抗癌药, 其抗癌作用机制 与传统的有机药不同。
我国著名的生物无机化学家王夔院士曾提出金属 -细胞相互作用的多 靶模型,为后来更多的实验事实所支持。
我校的郭子建研究了 ZDO47这一代表性第三代顺式 铂类抗癌药物的结构特征及其与 DNA 勺特异性空间识别作用;发现了一系列抗癌以及对转移 性癌细胞有抑制作用的金属配合物, 并对其作用机理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目前已初步确定铂 类抗癌药物的抗癌机制可分为四个步骤:跨膜运转,水合离解,靶向迁移,作用于 DNA 每 一个步骤均对其最终的抗癌起着重要的作用。
具体分述如下: 这四个步骤可由下图来表示:血 rqPtQV )吗 円(n )1/DNA 生物儿应 DNA It 制受E 1跨膜运转 铂类抗癌药物进人体内后, 的透过是采用浓差扩散的方式。
首先碰到细胞膜的障碍。
扩散速度正比于浓度差, 定。
一般来说,脂溶性好,分子体积小的药物容易穿过细胞膜。
细胞膜具有脂质双层结构,而药物 而扩散能力则由药物的化学特性决 铂族抗癌药物均含有氨或胺,整个分子为电中性, 有一定的脂溶性, 同时分子体积比有机药物小, 所以容易跨膜运转进入 细胞。
2 水合解离顺铂类抗癌药进入细胞后, 由于细胞内的氯离子浓度低, 它很快就发生水合解离, 生成 带正电荷的水合配离子,其化学反应为: cis-[Pt(NH 3)2CI 2]十HO---cis-[Pt(NH3) 2(H 20) 2] 2+十 2CI -而四价铂在细胞内很不稳定,会被细胞内的抗氧化剂还 原成二价,再发生类似水合解离反应。
3 定向迁移 首先DNA 是细胞的遗传物质,位于细胞核,带有负电荷。
当顺铂水合解离形成 [Pt(NH 3) 2(H 20) 2]2+后,受DNA 勺静电吸引力,定向快速往细胞核迁移,到达靶目标。
4 与DNA 勺加合cis —[[Pt(NH 3)2(H 20)2]2+的化学性质活泼,水合分子很容易被其他配合体取代。
当它到 达DNA 键时,DNA ®的碱基嘌呤(N7)取代配位水,形成 cis — [Pt(NH 3) 2] / DNA 加合物。
加合 作用改变了 DNA 正常复制模板的功能,引起DNA 复制障碍,从而抑制癌细胞的分裂。
铂族抗 癌药与其它抗癌药一样,影响DNA 合成的作用是非特异性的。
但肿瘤细胞比正常细胞增殖快, 合成DNA 迅速,并且DNA 受损后的修复功能不完善,因此肿瘤细胞对抗癌药的细胞毒作用更 为敏感,显示出药物的抗癌作用。
* 近年来人们开始注意到,虽然 DNA!顺铂的关键靶位,但不是唯一的。
王夔等用实验证实了细胞膜是细胞外金属配合物进攻的前沿,膜结合分子是首先受到攻击的靶分子。
尽 管目前还不能分辨顺铂与 DNAX 外靶位作用对于抗碗活性以及耐药性各方面的贡献如何,但 已证明,顺铂在抑制癌细胞分裂与阻止癌细胞 DN/合成中不是单一关系。
人们一直认为反式构型铂配合物无抗癌活性.但是,近来研究发现,一些反式构型的铂 配合物显示了良好的抗癌活性。
当cis —[PtCI 2(NH 3)2]中的NH 被其他配位体如吡啶,奎宁, 亚胺基醚、RNH 等代替时,抗癌活性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有些配合物的抗癌活性甚至超过 了顺铂。
众所同知,顺式构型铂类配合物的抗癌机制一般认为是配合物中的金属铂与癌细胞的DNA 中含氮碱基作用,形成加合物而阻止了 DNA 勺复制。
从目前研究的结果来看,反式构型铂 类配合物有抗癌活性的原因也与配合物与 DNA 勺作用有关。
但是,Beusiche M V .等认为反式铂配合物的抗癌机理与顺铂是不同的,对抗顺铂细胞胞毒性的持久度及用 立分析支持这种观点。
影响胞毒性和细胞内抗顺铂的原因包括摄取变化、 肽和金属硫酮的活性和 DNA 修复率变化。
铂类抗癌药物1 顺铂 顺铂名为顺式一二氨二氯合铂 (H) ,又称顺氯氨铂,最早于 年分离得到其顺反异构体。
到 1967年,美国密执安州立大学教授 Rosenberg 等人发现,其顺 式异构体有抗癌作用,而反式异构体无此作用。
1969年, 顺铂开始应用于临床。
顺铂的 特点主要有: (1) 抗癌作用显著,抗癌活性强。
(2) 毒副作用主要是肾毒性和恶心、呕吐,毒 性谱与其它药物有所不同, 因此易与其它抗癌药物配伍, 包括与其它铂类抗癌药物配伍。
(3) 与其它抗癌药物较少产生交叉耐药, 有利于临床联合用药。
顺铂从应用之初发展到现在, 经历了 3次大的波折。
第1次是在 1974年,当时顺铂的疗效已被肯定, 但由于其严重的肾毒性, 使得临床研究一度中止。
1976年,纽约的两家研究机构指出, 通过水化或使用利尿剂可以大 大地缓解顺铂的肾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