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知识点会计分录复式记账

合集下载

复式记账实务知识点总结

复式记账实务知识点总结

复式记账实务知识点总结一、复式记账基本概念复式记账是一种会计记账方法,是把每一次交易的借方金额和贷方金额都记入会计账簿的记账方法。

每一笔交易都会同时对应两个账户,一方增加,一方减少。

借贷记账原则是复式记账的核心,同时也是会计科目不断发展、发展到今天的基础。

二、复式记账的原理1. 借贷记账原则借贷记账原则是指,每一笔交易都会使得至少两个会计科目发生变化,必须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会计科目被借方增加,同时也必须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会计科目被贷方增加。

借方和贷方的金额必须相等,借方与贷方相等是复式记账的基本前提。

2.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是会计上的基本等式,它描述了企业经济资源的来源和去向。

资产是企业所有的资源,负债是对所有者权益的债务,所有者权益是企业对资产的权利。

所有的交易都必须围绕这个基本等式进行。

3. 账户的借贷规则记账时,一般来说,资产、费用、损益类的科目,增加时记借方,减少时记贷方;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类的科目,增加时记贷方,减少时记借方。

三、会计科目的分类会计科目根据其性质可以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损益六大类。

具体分类如下:1. 资产类:货币资金、应收账款、存货、长期待摊费用等;2. 负债类:应付账款、应缴税款、长期负债等;3. 所有者权益类:资本、盈余公积、利润留存等;4. 收入类:营业收入、投资收益等;5. 费用类: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等;6. 损益类: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等。

四、会计凭证的录制1. 会计凭证的种类会计凭证是用来记账的有效凭证,通常包括原始凭证、记账凭证和查询凭证。

原始凭证是记载企业经济业务的最早的凭证,如收据、发票等;记账凭证是根据原始凭证制作的用于记账的凭证;查询凭证是用来核对账目的凭证,一般是抄表或抄单。

2. 会计凭证的要素会计凭证主要包括凭证字号、日期、摘要、借方金额和贷方金额。

凭证字号是区分每一笔业务的唯一标识,日期是业务发生的日期,摘要是对业务的简要说明,借方金额和贷方金额分别表示该业务对应的借方和贷方金额。

会计基础:会计等式与复式记账

会计基础:会计等式与复式记账
1.单式记账法没有一套完整的账户体系,不能全面,系统的反映各项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动和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
2.损益类科目期末结转后无余额,对于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类账户期末是有余额的。
3.资产和费用的增加计入借方,负债,收入,所有者权益的增加计入贷方。
4.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利润=收入-费用
收入类账户期末无余额
费用类账户期末无余额
收入-费用=利润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
资产+费用 =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
11.在平行登记法下,总分类账和明细分类账要在同期内登记,不是同时间和营业费用,期末余额全部转入本年利润账户,转入本年利润后,核算期间费用的账户无余额。
13.发生额试算平衡是根据本期所有账户的借方发生额合计等于贷方发生额合计的关系,检验本期发生额记录是否正确的方法。不是根据资产与权益的恒等关系来记录的。
在一借多贷和多借多贷的情况下,借方或贷方的数字要对齐。
7.累计摊销是资产的备抵科目,与资产类账户结构相反,期末余额在贷方。
8.所谓的试算平衡指的是根据资产与权益的恒等关系以及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检查所有账户记录是否正确的过程,包括发生额试算平衡法和余额试算平衡法两种。涉及三个平等关系等式:
全部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全部账户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
全部账户的借方期初余额合计=全部账户的贷方期初余额合计
全部账户的借方期末余额合计=全部账户贷方期末余额合计
试算平衡发是指全部账户,不是指单一具体账户。
9.编制试算平衡表时,也应该包括只有期初余额而没有本期发生额的账户。

会计4章复式记账法

会计4章复式记账法
总账与明细账在同一会 计期间内进行登金额应与明 细账所记金额之和相等
38
3. 总分类账户与明细账户的试算平衡: (1)总分类账户本身试算平衡
A. 发生额试算平衡: ∑借方发生额= ∑贷方发生额 B.余额试算平衡: ∑借方余额= ∑贷方余额 C. 编制总分类账户发生额和余额对照表 (2)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试算平衡 总账本期发生额 = 所属明细账本期发生额之和
优点:1) 能客观反映业务情况;
2)账户设置完整系统,能反映资金的来龙去脉 3) 账户之间对应关系清晰; 4) 可以进行试算平衡,定期对所发生的全部经济 业务的会计记录进行综合试算,便于检查差错
缺点: 较繁琐
3
(1) 1月5日国家追加投入资本,现金22 000元,当即 存入银行。
(2) 1月10日从供应单位购入原材料4 000元,货款赊欠, 尚未支付。
期末余额见下面图表:具体的账户结构
10
6. 具体的账户结构----按经济内容分 (1)资产、成本、费用类账户的结构
登记规则: 增加记借方,减少记贷方,余额在借方。


+(增加) —(减少)
余额
期末余额计算:
期末借方余额=期初借方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 -本期贷方发生额
11
(2)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和利润账户
(3) 1月15日开出支票,支用银行存款1 000元,归还所欠 供应单位货款。
(4) 1月20日购入机器设备一台计10 000元,开出支票以 银行存款支付货款。
(5) 1月22日向银行借入短期借款2 000元,直接用借得之 款归还应付供应单位的货款。
4
实收资本
银行存款
固定资产
22000
22000

复式记账——会计分录

复式记账——会计分录

余额与期初余额方向相反,则说明账户的
性质已发生改变。

例如:“应收账款”是资产类账户,期初余
额一般在借方,反映期初尚未收回的账款。如果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仍在借方,则反映期末尚未收
回的账款,仍为资产性质的账户;

如果期末余额出现在贷方,说明本期多收了, 多收部分就转化成预收账款,变成负债性质的账 户了。
【例题·单选题】应收账款账户的期初余额 为借方2 000元,本期借方发生额8 000元, 本期贷方发生额6 000元,该账户的期末余 额为( )。

A.借方4 000元 B.贷方8 000元

C.借方5 000元 D.贷方5 000元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应收账款账户的期
末余额=2 000+8 000-6 000=4 000元(借
第二节 复式记账
①?加、?减,期末一般无余额。
②丁字账
【例题·判断题】收入类账户的增加额记在 账户的贷方,减少额记入账户的借方,平 时的余额记在账户的贷方,期末结账后一 般无余额。( )


『正确答案』√
(2)费用类会计账户的结构

费用的增加记录在账户的?方,费用
的减少记录在账户的?方,期末本期发生
方)。
2.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

(1)贷加、借减,余额在贷方。
(2)计算公式:

(3)丁字账 应付账款期初余额2 000,增 加8 000,减少7 000,期末余额3 000。

【例题·单选题】应付账款账户期初贷方余额为 1000元,本期贷方发生额为5000元,本期借方发 生额为3000元,该账户期末余额为( )。

基础会计学第3章——复式记账法

基础会计学第3章——复式记账法

二、借贷记账法的基本内容
2.负债类账户的账户结构。是用来记录负债的账户,账户的贷方登 记负债的增加额,账户的借方登记负债的减少额,账户如有余额,一 般为贷方余额,表示期末负债余额。 负债类账户 借方 贷方 期初余额 ××× 本期增加发生额××× 本期减少额××× 期末余额 ×××
第二节 借贷记账法

借贷记账法的历史沿革 借贷记账法的基本内容

一 借贷记账法的历史沿革
借贷记账法是以会计等式作为记账原理,以“借“、”贷“作为记账符号, 来反映经济业务的增减变化的一种复式记账方法。 借贷记账法是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萌芽,伴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发 展而产生的。 在借贷记账法形成与发展过程中,早期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式簿记、热那亚式 簿记和威尼斯式簿记起了重要作用,它们是借贷记账法发展的良好开端。 1494年,意大利数学家,近代会计之父卢卡.帕乔利(Luca Pacioli )在 威尼斯出版了《算术、几何与比例概要》一书,这是世界会计发展史上极为 重要的大事。书中系统地阐述了复式簿记的理论与方法,这部著作开创了世 界会计发展史上的新纪元。 1494年后,《算术、几何与比例概要》先后被译为英文、法文、荷兰文、德文、 西班牙文等,从而使借贷记账法在世界各国得到迅速地传播。 在亚洲,日本是学习借贷记账法的先行者。从“明治维新”开始,日本通过 引进、推广欧美的先进会计方法与理论,不仅在会计改革中获得成功,而且 在促进借贷记账法的发展方面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二、借贷记账法的基本内容
(三)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 下面采用借贷记账法,举例说明说明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 【例3.3】收到投资者投入货币资金 200 000元,手续已办妥,款项已转入本公司的 存款账户。

会计基础之复式记账法及其应用

会计基础之复式记账法及其应用
记账方法
复式记账法
单式记账法:
通常只对库存现金和银行存款(即货币资金)的收付、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的结算涉及的账户加以记录,而对实物增减涉及的资产账户等则不予记录(当然也不必设置这些账户)。
借贷记账法增减记账法收付记账法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均采用借贷记账法
二、会计恒等式——复式记账法的理论依据
会计要素之间存在着数额相等的关系。从企业资产与权益的关系来看,在任何一个时点,二者数量上必然保持以下的平衡关系:
资产 = 权益 =债权人权益+所有者权益 =负债 + 所有者权益
利润 = 收入-费用
从企业的经营成果来看,一定时期的利润与收入、费用的关系可表示为:
总 账会计科目:原材料
2009年
凭证号
摘 要
借 方
贷 方
借 或 贷
余 额


3
1
转1
甲材料入库
10 000

【例】
某企业在2009年3月1日以银行存款购入甲材料,价格为10 000元,材料已验收入库。
明 细 账会计科目:原材料—甲材料
2009年
凭证号
摘 要
借 方
四、会计科目及账户
1.会计科目概念及分类概念:指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标志或项目。
资 产
负 债
所有者权 益
收 入
费 用
利 润
会计要素
会计科目
分类:会计科目根据会计对象各自不同的特点和经济管理的要求进行分门别类、分项目的核算。
按反映的经济内容分类:
按隶属关系分类:
应交税费——应缴增值税(进项税额)
账户按经济内容分类
账户的经济内容,就是账户核算和监督的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

上午基础会计学复式记账法

上午基础会计学复式记账法
上午基础会计学复式记账法
(2)试算平衡的基本方法 ①发生额平衡法 ◆A平衡公式:
◆B平衡原理: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有借必有贷, 借贷必相等。
上午基础会计学复式记账法
经济业务
会计分录
1.收到投资者 借:银行存款 400 000
投资。
贷:实收资本
2. 归还前欠货 借:应付账款 50 000
款。
贷:银行存款
复式记账
银行存款
原材料
62 000
62 000
平行登记
原材料—乙材料
40 000
原材料—甲材料 12 000
原材料—丙材料 10 000
上午基础会计学复式记账法
2)平行登记的要点
◆登记内容相同 ◆登记方向一致 金额相等
原材料—乙材料
明细分 类账户
原材料—甲材料 原材料—丙材料
上午基础会计学复式记账法
2)总账与明细账的关系
■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总账对其所属明细账起统
驭作用;明细账则对其所隶属的总账起辅助作用。
■相互配合的关系。核算内容相同,它们提供的核
算资料相互补充。
原材料
62 000
总括 登记
原材料—乙材料
40 000
期末余额
510 000
总分类账户余额试算平衡表
账户名称
期末余额
借方
贷方
银行存款
510 000
应付账款
5 000
(其余账户略)
……
……
合计
1 125 000 1 125 000
※可以与发生额试算平衡表合并为一张表格。

应付账款

(业务登记略) ……
期初余额

复式记账法

复式记账法

会计科目


资产类账户记增加
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类账户
记增加
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类账户
资产类账户记减少
记减少
收入利润类账户记减少
费用类账户记减少
费用类账户记增加
收入利润类账户记增加
20
例: 资料1.某企业原材料上月结存1000元,本月发生业
务如下: (1)5日 购入 2000元 (2)9日 发出 1500元 (3)15日购入 3000元 (4)25日发出 2500元 根据资料设账并登记(丁字账):
在一个会计期间内(月、季、年),借方记录的 合计数称为“本期借方发生额”贷方记录的合计数称 为“本期贷方发生额”。
某一时点上账户借方累计发生额和贷方累计发生 12 额的差额称为余额。
借贷记账法下,将账户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收入、费用和利润六大类。
从会计恒等式推导账户的结构
资产 +
费用 =
投入的A材料8000元。
34
练习:会计分录的编制
某企业发生的经济业务如下: (1)接受投资者投资,存入银行100,000元; (2)从银行提取现金2,000元; (3)用现金支付管理费用1,000元; (4)购入原材料5,000元,货款未付; (5)购入材料19,000元,料款部分用存款支付9,000元,其余 暂欠; (6)生产领用材料10,000元 (7)用银行存款支付应付账款5,000元; (8)收回应收账款8,000元,存入银行; (9)从银行借入短期借款20,000元,其中10,000元用于偿还 应付账款,剩余部分存入银行。 要求:编制会计分录。
复式记账
1 复式记账法 2 借贷记账法 3 会计分录
4 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
账户的平行登记

会计基础第四章复式记账重点

会计基础第四章复式记账重点
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的关系:总分类帐户对明细分类帐户具有统驭控制作用;明细分类帐户对总分类账户具有补充说明作用。总分类账户与其所属明细分类账户在总金额上应当相等。
平行登记:对所发生的每项经济业务事项都要以会计凭证为依据,一方面记入有关总分类帐户;另一方面记入有关总分类帐户所属明细分类账户的方法。
平行登记的要求:所依据会计凭证相同、借贷方向相同、所属会计期间期间、计入总入类账户的金额与计入其所属明细分类账户的合计金额相等。
复式记账
复式记账:以资产与权益平衡关系作为记账基础,对于每一笔经济业务,都要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进行相互联系地登记,系统的反映资金运动变化结果的一种记帐方法。
复式记账法主要是借贷记账法。
借贷记账法是指以”借“、”贷“为记账符号的一种复式记账法。
以“贷”“借”为记账符号,分别作为账户的左方和右方。至于借增期初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
权益类(负债、收入)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贷方发生额-本期借方发生额
借货记账法的记账规则: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即对于每一笔经济业务都要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帐户中以借方和贷方相等的金额进行登记。
试算平衡:根据资产与权益的恒等关系以及借货记帐法的记帐规则,检查所有账户记录是否正确的过程。包括发生额试算平衡法和余额试算平衡法。
公式:全部账户的借方期初余额合计=全部账户的贷方期初余额合计
全部账户的借方期末余额合计=全部账户的贷方期末余额合计
会计分录:对某项经济业务事业指明其应借应贷帐户及其金额的记录,简称分录。
按照所涉及帐户的多少,分:简单会计分录、复合会计分录。
简单:只涉及一个帐户借方和另一个账户合同贷方的会计分录,即一借一贷的会计分录。

会计基础——复式记账

会计基础——复式记账

借方(左方) 增加(或减少)
账户名称
贷方(右方) 减少(或增加)
“借”、“贷”记账符号
二>记账规则
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是“有借必有贷,借贷必 相等”。“有借必有贷”是指对发生的每一笔经济业务, 都必须在一个(或一个以上)账户借方登记,同时,在另 一个(或一个以上)账户的贷方登记;“借贷必相等”是 指对同一笔经济业务在登记有关账户时,记入借方账户 的金额与记入贷方账户的金额应相等。
借方 增加额 ① 100 000 银行存款 减少额 ② 100 000 贷方
银行存款“T”字型账户
②该企业用银行存款100 000元偿还借款。银行存款减少, 应在“银行存款”账户的贷方记录100 000元;偿还银行 借款,使企业负债减少,应在“短期借款”账户的借方 记录100 000元。
借方 减少额 ② 100 000 短期借款 增加额 ① 100 000 贷方
管理费用 (7)50 000 (10)100 000 (9)50 000 本期发生额 100 000 期末余额 0 本期发生额 100 000
本年利 润 (10)130 000 (9)180 000 本期发生额 130 000 本期发生额 180 000 期末余额 50 000
(3)总分类账试算平衡
2、 余额平衡关系。在借贷记账法下,资产类账户的 余额在借方,负债和所有者权益账户的余额在贷方, 收入和费用类账户没有余额。根据会计等式,余额平 衡关系必然是成立的。 余额平衡公式为 全部账户的借方余额合计=全部账户的贷方余额合计
利用借贷记账法内在平衡机制,可以在记账后验证账 务处理是否正确,这项工作称为试算平衡。一般月末结算 出各账户的本期发生额和余额后,通过编制总分类账户试 算平衡表进行试算平衡。总分类账户试算平衡表的形式可 参照下表编制。

第四章 复式记账法

第四章 复式记账法

2
基础会计学 3 复式记账
记账原理:
资产=负责+所有者权益 记账规则: 有借贷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记账符号: “借”、“贷”
3
基础会计学 3 复式记账
记账方法
记账方法主要有:
单式记账法 复式记账法
4
基础会计学 3 复式记账
一、单式记账法
单式记账法是对发生的的每项经济业务通常只 在一个账户中进行登记的一种记账方法。 理解: ——单式记账法一般只记录现金、银行存款
160 000 160 000
29
基础会计学 3 复式记账
【例6】2005年8月25日以现金购买办公 用品600元。

此项经济交易产生后,一方面使得资产要 素中的“库存现金”项目减少600元,另一方 面使得费用要素中的 “管理费用”项目增加 600元。按借贷记账法,应当记录管理费用账 户的借方和现金账户的贷方。记录结果如下:
经济业务
32
基础会计学 3 复式记账
在实际工作中,会计分录是填写在记账 凭证上的。 教学中,会计分录的内容、格式及书写要求:
800 000 800 000
33
基础会计学 3 复式记账
举例说明:
【例1】 2009年8月5日从银行提取现金10 000元备用。 借:库存现金 10 000 贷:银行存款 10 000 【例6】 2009年8月25日以现金购买办公用品600元。 借:管理费用 600 贷:库存现金 600
20
基础会计学 3 复式记账
费用类账户 借方 账户名称 (会计科目) 贷方
本期增加额 ××× ...... ..
本期转出额 ××× (本期减少额) ....
21
基础会计学 3 复式记账

2023年会计复式记账法知识点

2023年会计复式记账法知识点

2023年会计复式记账法知识点借贷记账法(一)借贷记账法的概念借贷记账法是指以“借”、“贷”为记账符号的一种复式记账方法,马上发生的经济交易与事项所引起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动以相等的金额,同时在相互关联的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会计科目中进展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地记录。

(二)借贷记账法的记账符号借贷记账法用“借”、“贷”作为记账符号,将会计科目左方称为借方,右方称为贷方。

(三)借贷记账法的会计科目构造会计科目是账户的名称,经济业务最终应依据记账凭证登记到账簿中,账簿有其固定的格式。

1.资产类会计科目的构造资产类科目的构造为:科目的借方记录资产的增加额,贷方记录资产的削减额。

资产类科目期末如有余额,一般应当在借方。

资产类会计科目的内部关系如下:资产类会计科目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特别资产类科目:贷增借减,如:累计折旧、存货跌价预备、累计摊销等。

2.负债及全部者权益类会计科目的构造“资产=负债+全部者权益”这个会计等式,打算了负债及全部者权益类科目的构造与资产类科目的构造正好相反,其贷方登记负债及全部者权益的增加额,借方登记负债及全部者权益的削减额。

同样,负债及全部者权益的余额,一般应为贷方余额。

负债及全部者权益类科目的内部关系如下:负债及全部者权益类会计科目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贷方发生额-本期借方发生额3.本钱类会计科目的构造本钱类会计科目的构造与资产类会计科目的构造全都,其内部关系也一样。

即本钱类会计科目的借方登记本钱的增加额,贷方登记本钱的削减额,期末若有余额,应在借方。

4.损益类会计科目的构造损益收入类科目借方登记削减贷方登记增加,损益费用类科目借方登记增加贷方登记削减。

年末损益类科目期末应结转到“本年利润”科目,期末没有余额。

(四)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章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章是“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五)会计分录会计分录是指对某项经济交易或事项标明其应借应贷会计科目及其金额的记录,简称分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知识点
1.复式记账:对于任何一笔经济业务都要用相等的金额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有关账户中进行相互联系的记录的一种记账方式。

优越性:通过账户的对应关系全面清晰地反映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而从了解经济业务的具体内容。

2.会记循环基本步骤:1.编审凭证。

2.编制分录。

3.记账。

4.试算及试算表。

5.调整分录6.编制财务报表。

7.结账分录。

3.现金制:又称收付实现制或实收实付制确定本期收入和费用,以款项的实际收付为标准。

4.应计制:又称权责发生制或应收应付制确定本期收入和费用以应收应付为标准。

5.计提折旧固定资产:1.房屋和建筑物。

2.机器设备。

3.仪器仪表。

4.运输工具。

5.工具器具。

6.季节性停用,大修理停用的固定资产。

7.融资租入和以经营租凭租出的固定资产。

6.不计提折旧固定资产:以经营租凭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已提足折旧的固定资产,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按规定单独估价作为固定资产入账的土地。

7.使用加速折旧法的理由:1.在固定资产使用初期,效能高、受益多、应分摊较多折旧。

到固定资产使用后期,则情况相反,采用加速折旧遵循了配比原则。

2.加速折旧能够加快固定资产成本的弥补,可在较短的时间内弥补大部分成本。

因而有利于降低投资风险。

3.固定资本在使用过程中,维修费用有上升的趋势。

因此在固定资本使用初期,其使用的成本由较低的维修费用和较高的折旧费用构成,而到固定资产使用后期,则由较高的维修费用和较低的折旧费用构成其使用成本。

这样可以使固定资产的使用成本保持相对平衡。

8.会记确认基础有哪些?会记假设,会记分期,持续经营假设。

9.会记核算对象:是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

会计科目:是按照经济内容对各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作进一步分类核算的项目。

会记对象:是指会记作为一项管理活动所要反映和监督的内容。

即会计的客体。

会记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

10.无形资产的意义:无形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的非货币性长期资产,包括专利权、商标权、土地使用权(不包括作为投资性房地产的土地使用权)和非专利技术等。

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的本质区别在于:有形资产的价值是由它的有形性质所创造的;而无形资产的价值是由它的无形性质所创造的,也就是说,有形资产的可触的、有形的和可视的因素赋于其价值。

有形资产的价值来自于它的物质特征,尽管其财产权利是无形的,但它来源于其物质特性。

而无形资产的价值或来自于某些权利如许可权、抵押权等,或来自于一些无形因素影响,如竞争优势,独一无二性等,这些无形资产的价值来源都是无形的。

11.负债:指过期的交易形成的现时义务,履行该义务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即,已经发生的事导致现在承担后果。

它是企业资产总额中,属于债权人的那部分权益。

12.所有者权益:亦称净权益,是指企业所有者对企业净产量的要求权,是企业全部资产减去负债后的余额,它包括投入资本和留存收益等。

采用公司组织形式的企业,所有者权益就是股东权益。

它按形成的来源,可分为投入资本和留存收益。

期初: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权益
期内:利润=收入-费用
由于“利润”可增加“所有者权益”
期末: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
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
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
(一)年限平均法
固定资产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预计净残值)÷预计折旧年限
固定资产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年折旧额÷12
固定资产年折旧率=(固定资产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100%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月折旧率
或固定资产年折旧率={(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的折旧年限}×100%
(二)工作量法
单位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预计净残值)÷固定资产预计总工作量
各期折旧额=单位折旧额×各期实际工作量
1.工作时数法
单位工作小时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预计净产值)÷固定资产预计总工作时数
各期折旧额=单位工作小时折旧额×各期实际工作时数
2.产品产量法
单位产量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预计净产值)÷固定资产预计总产量
各期折旧额=单位产量折旧额×各期实际产量
3.行驶里程法
单位行驶里程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预计净产值)÷固定资产预计总行驶里程
各期折旧额=单位行驶里程折旧额×各期实际行驶里程
(三)加速折旧法
年折旧率=(折旧期初尚可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年限的年数总和)×100%
年折旧率=(预计使用年限-已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年限+1)÷2}×100%
年折旧率=2÷预计使用年限×100%
年折旧额=各期期初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年折旧率
(四)固定资产折旧
固定资产月折旧额=上月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额+上月增加固定资产应计提折旧额-上月减少固定资产应计提折旧额
(五)加权平均法
加权平均单位成本=(初期结存存货成本+本期购入存货的总成本)÷(初期结存存货的数量+本期购入存货的总数量)移动加权平均单价成本=(上次结存存货的成本+本次购入存货的成本)÷(上次结存存货的数量+本次购入存货的数量)(六)后进先出法:最先发出的存货应按最后购入的存货单价计算,而期末存货则按最先购入的存货的单价计算
会计分录
假定本月1号购入甲材料一吨,计1800元
1)借:原材料——甲材料1800
设付贷:应付账款1800
购入乙材料2吨1900元用银行存款付掉
2)借:原材料——乙材料1900
贷:银行存款1900
3)借:原材料——丙材料2600
贷:银行存款1500
应付账款1100
李甲出差借800元
4)借:其他应收账款——李甲800
贷:库存现金800
5)借:固定资产101000
贷:银行存款101000
6)借:应付账款1800
贷:银行存款1800
7)借:库存现金2000
贷:银行存款2000
8)借:银行存款20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20000 9)借:管理费用300
贷:库存现金300 10)借:银行存款8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额8000 11)借:应收账款9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9000 12)借:管理费用260
贷:库存现金260
13)借:生产成本2200
贷:原材料——甲材料1400
原材料——乙材料800 14)借:管理费用300
贷:原材料——乙材料300 15)借:管理费用180
贷:库存现金180
16)借:管理费用1000
贷:其他应收款——李甲800
库存现金200 17)借:销售费用——广告费用5000
贷:银行存款5000 18)借:固定资产——设备50000
贷:实收资本50000 19)借:应付职工薪酬6000
贷:库存现金6000 20)借:银行存款20000
贷:实收资本20000
21)借:银行存款35000
应收账款15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50000 22)借:管理费用930
生产陈本4939
贷:银行存款5869
23)借:制造费用10000
管理费用2000
贷:累积折旧120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