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T 5594—93水驱砂岩油田开发规则编制方法
延长油田注水开发方案编制技术要求
延长油田注水开发方案编制技术要求(暂行)根据SY/T5842-93、SY/T6105-94、延长油田《勘探工作手册》、SY /T 5336、SY/T 5387-2000、SY/T 5355、SY /T5615、SY/T5979,SY/T5781.SY/T 5830、GBn 269、SY/T5835、SY/T 5367、SY/T 6081-94、SY/T 5358、SY/T5107-1995、SY/T5108-1997、SY/T5579-2000、SY/T6511-2000、SY/T6221-1996等行业规范要求,结合延长油田实际,编制《延长油田注水开发方案编制技术要求》(暂行)。
本技术要求适用于延长油田股份有限公司。
二次采油是油田开发的必经之路,是保持油田高产稳产、提高采收率的主要途径之一。
目前低渗、特低渗油田开发的二次采油主要有注气、注水两种方法,注水开发是主要方法。
油田注水开发是技术密集性系统工程,任何疏漏,都会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因此,必须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注水开发方案。
注水开发方案是油田开发的纲领性文件,与油田开发的经济技术效果有必然的联系,各级领导要充分重视注水开发方案的编制工作,做到科学、合理、高效的开发油田。
注水开发方案一般包含油藏工程方案,采油工程方案,经济技术评价,注水监测方案等内容。
一、油田开发方案开发地质、油藏工程部分技术内容(《砂岩油田开发方案编制技术要求——开发地质油藏工程部分》SY/T5842-93,《油田开发概念设计编制技术要求》SY/T6105-94)1.1 基础资料要求1.1.1 油田地理特征资料a.油田地理位置、海拔高度、植被特征、地形、地貌:b. 发现井所处区域构造位置及钻遇地层;c.产油(气)层深度、层位、厚度、岩性、物性;d. 气候特性:气温、风力、风向、雨且、水源;e. 交通、公路、铁路情况;f. 人文、经济状况。
1.1.2 钻井录井资料(延长油田《勘探工作手册》)包括钻时、泥浆性能、岩屑、岩心、荧光录井,相关照片等。
利用定液求产法预测水驱开发油藏开发指标
一、地层压力变化规律
3、未饱和水压驱动油藏
如果油藏有边水(底水) ,则油藏物质平衡方程可化为:
We NpBo Wp K 1P Wi
We WL Wi K 1P
⑩式对时间进行微分:
dWe dWL dWi dP K1 dt dt dt dt
11
9
由于累积产液量WL=NpBo+Wp,⑨式简化为:
目 录
一、地层压力变化规律 二、产液量变化规律 三、综合含水变化规律 四、开发指标预测
三、综合含水变化规律
利用相渗资料,可得含水与采出程度关系
fw 1
3 B 2b 1 ae B
w o w o o w 1 RSoi Swi 3
22
1 Sor
12 dP K 2 1 Bi ( P qL ) 0 dt K1 K2
变形整理
12
式积分求解,其初始条件t=0,Δp= Δpi,则:
K 2 t 13 (1 Bi ) (1 Bi ) P qL ( Pi qL )e K 1 K2 K2
一、地层压力变化规律
1
在获得油藏条件下的流体物性参数后,利用相对渗透率曲线求 得不同含水饱和度下的相对渗透率,然后根据式 20 、 21 分别计算 出相应的含水和无因次米采液指数,从而可确定出无因次米采液指 数与含水的关系
二、产液量变化规律
2、产液量变化规律
通过制作无因次米采液指数与含水的关系曲线,能够认 知油田产液量在不同开发阶段的变化规律:
累积产水量 累积产油量 104m3 0 0.93 5.18 14.06 24.37 36.10 46.61 60.91 75.18 92.11 113.75 138.82 164.27 192.46 223.81 256.99 298.30 339.90 386.84 433.13 481.08 529.29 577.56 627.94 681.43 731.12 781.02 837.52 896.60 964.17 104t 0 11.24 31.88 50.88 67.39 84.08 100.63 116.27 130.39 143.42 155.75 168.26 180.62 192.61 203.40 214.08 224.93 235.67 246.53 257.74 269.57 281.16 292.04 302.59 312.19 320.34 328.18 339.72 349.99 359.63
油田开发方案编制指南
油气田开发方案编制指南——2004年中国石油出版社出版第一章油田概述一、油田地理位置及自然条件1)说明油田的地理位置(包括盆地、构造单元)、行政归属、地理环境及油田区域范围油田,并附油田地理位置图。
(图1-1-1)2)简要说明油田所在地区的地貌类型、特点和平均海拔高度。
3)简要说明油田所在地区的气候类型及季节特点,列出当地气象资料。
参考表1-1-1。
4)河流与水源。
简要说明当地主要河流、湖泊类型、大中型水利设施及蓄水排灌情况、地下水深及水质矿化度。
5)简要说明油田所在地的岩石类型和下列不良的工程地质情况:湿陷性黄土、膨(冻)涨土等的级别,岩溶、流沙、滑坡、崩塌和泥石流分布等。
6)说明国家或当地地方对环境保护与生态的要求。
气象资料表表1-1-1注:上表视资料收集情况而定二、交通运输、电力及通讯1)简要说明当地铁路、公路、水运、航运(或机场)等概况及它们到油田的距离。
2)简要说明当地供电网络及供电能力,目前在线负荷和剩余负荷。
3)当地地方通讯网、油网机构组织及设施、容量、规模及运行情况。
第二章当前油田开发准备工作概况第一节油田勘探简史说明油田勘探简史,其中包括:①.油田所处的区域构造位置、工区范围、区域地质背景及油气富集规律;②.油田勘探开始的年份、经历的阶段、重大勘探部署;③.发现井产油的时间、油层以及试油工作制度、压力、日产量,并说明探明地质储量等。
第二节油田勘探程度及取得的资料一、地震工作量油田范围内所做过的二维、三维地震工作量、测网密度及做过的处理和结果。
简要说明物、化探工作量及其它地质勘探工作量。
二、钻井及钻井工程情况1)统计已钻探井、评价井、开发资料井的基本情况,并列出各井的基本数据,参考表2-2-1。
说明目前的井网密度,即井数/km2。
××油田完钻井基本数据表表2-2-1注:当井数较多时,可将该表作为附表。
v1.0 可编辑可修改2)说明已钻各井使用的钻机类型、钻头类型、各次开钻的钻具组合及它们的使用情况,评价地层岩石的可钻性等,同时说明已钻井井身结构、完井方式、各钻井参数及井斜情况等。
总目录(208)
油气田开发标准汇编目录一、基础标准1 SY /T 5615-2004 石油天然气地质编图规范及图式(原为ZBE11003-90)2 SY/T 5760-1995 井号代码编制方法3 SY/T 5806-2000 油(气)层层位代码4 SY/T 5829-93 油气田开发井号命名规则5 SY/T 5978-94 含油气盆地构造单元划分6 SY/T 5979-94 石油天然气藏(田)命名规范7 SY/T 5993-94 气藏工程信息代码8 SY/T 6025-94 油气储量信息代码9 SY/T 6168-1995 气藏分类10 SY/T 6169-1995 油藏分类11 SY/T 6174-2005 油气藏工程常用词汇12 SY/T 6219-1996 油田开发水平分级13 SY/T 6236-1996 油藏工程信息代码14 SY/T 6580-2004 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常用量和单位二、油气田开发实验标准(一)国家推荐性标准1 GB/T 261-1983 石油产品闪电测定法(闭口杯法)2 GB/T 265-1988 石油产品运动粘度测定法和动力粘度测定法3 GB/T 510-1983 石油产品凝点测定法4 GB/T 1884-2000 原油和液体石油产品密度实验室测定法(密度计法)5 GB/T 1885-1998 石油计量表6 GB/T 6682-1992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7 GB/T 8929-88 原油水含量的测定蒸馏法(GB/T 8929-2006)8 GB/T 11061-1997 天然气中总硫量的测定氧化微库仑法9 GB/T 11146-1999 原油水含量测定法(卡尔费休法)10 GB/T 13609-1999 天然气取样导则11 GB/T 13610-2003 天然气的组成分析气相色谱法12 GB/T 17280-1998 原油蒸馏标准试验方法(GB/T 17280-2003)13 GB/T 17281-1998 天然气中丁烷至十六烷烃类的测定气相色谱法14 GB/T 17282-1998 根据运动粘度确定石油分子量(相对分子质量)的方法15 GB/T 17606-1998 原油中硫含量的测定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16 GB/T 18609-2001 原油酸值的测定电位滴定法17 GB/T 18610-2001 原油残碳的测定康氏法18 GB/T 18611-2001 原油简易蒸馏试验方法19 GB/T 18612-2001 原油中有机氯含量的测定微库仑计法(二)石油行业推荐性标准1 SY/T 0520-93 原油粘度测定旋转粘度计平衡法2 SY/T 5153-1999 油藏岩石润湿性测定3 SY/T 5154-1999 油气藏流体取样方法4 SY/T 5273-2000 油田采出水用缓蚀剂性能评价方法5 SY/T 5281-2000 原油破乳剂使用性能检测方法(瓶试法)6 SY/T 5329-94 碎屑岩油藏注水水质推荐指标及分析方法7 SY/T 5336-1996 岩心分析方法(SY/T 5336-2006)8 SY/T 5343-94 滤液浸入岩心量的测定方法9 SY/T 5345-1999 油水相对渗透率测定10 SY/T 5346-2005 岩石毛管压力曲线的测定11 SY/T 5358-2002 砂岩储层敏感性评价实验方法12 SY/T 5370-1999 表面及界面张力测定方法13 SY/T 5385-91 岩石电阻率参数实验室测量及计算方法14 SY/T 5395-91 粘土阳离子交换容量及盐基分量测定方法15 SY/T 5405-1996 酸化用缓蚀剂性能试验方法及评价指标16 SY/T 5408-91 沉积岩中粘土颗粒含量测定17 SY/T 5434-1999 碎屑岩粒度分析方法18 SY/T 5503-2000 岩石氯盐含量测定法19 SY/T 5516-2000 碳酸盐岩化学分析方法20 SY/T 5523-2006 油田水分析方法21 SY/T 5542-2000 地层原油物性分析方法22 SY/T 5543-2002 凝析气藏流体物性分析方法23 SY/T 5779-1995 原油全烃气相色谱分析方法24 SY/T 5796-93 絮凝剂评定方法25 SY/T 5815-93 岩石孔隙体积压缩系数测试方法26 SY/T 5843-1997 气水相对渗透率测定27 SY/T 5862-93 驱油用丙烯酰胺类聚合物性能测定28 SY/T 5886-93 砂岩缓速酸性能评价方法29 SY/T 5925-94 油田注水化学示踪剂的选择方法30 SY/T 6103-2004 岩石孔隙结构特征的测定图像分析法31 SY/T 6107-2002 储层岩石热物性参数的测定32 SY/T 6131-1995 碎屑岩粒度的测定激光法33 SY/T 6281-1997 稠油油藏流体物性分析方法原油松弛效应测试34 SY/T 6282-1997 稠油油藏流体物性分析方法原油渗流流变特性测试35 SY/T 6311-1997 蒸汽驱油三维比例物理模拟实验技术要求36 SY/T 6315-2006 稠油油藏高温相对渗透率及驱油效率测定方法37 SY/T 6316-1997 稠油油藏流体物性分析方法原油粘度测定38 SY/T 6339-1998 油气相对渗透率测定非稳态法39 SY/T 6385-1999 覆压下岩石孔隙度和渗透率测定方法40 SY/T 6424-2000 复合驱油体系性能测试方法41 SY/T 6434-2000 天然气藏流体物性分析方法42 SY/T 6435-2000 易挥发原油物性分析方法43 SY/T 6437-2000 开发实验用岩样的取样方法及质量要求44 SY/T 6573-2003 最低混相压力细管实验测定法45 SY/T 6576-2003 用于提高石油采收率的聚合物评价的推荐作法(三)胜利石油管理局及地质院企业标准1 Q/SH1020 0368-1988 油藏岩石润湿性测定方法离心自吸吸入法(Q/SH1020 0368-2006)2 Q/SH1020 1178-2003 油、气、水化验报告格式3 Q/SH1020 1636-2004 分析测试用原油脱水方法4 Q/SHSLJ 0235-1999 油气地质分析分析化验项目取样和样品保存(Q/SHSLJ 0235-2002)5 Q/SHSLJ 1555-2002 含游离水原油水分测定法6 Q/SL 0121-2000 原油、天然气、油气田水试验方法7 Q/SL 0442-1997 单井化学示踪剂法测残余油饱和度8 Q/SL 0921-94 微量稠油密度测定电子天平法9 Q/SL 0923-94 粘土稳定剂对储层适应性能测定方法10 Q/SL 1492-2000 疏松岩心实验制样方法11 Q/SDY 1053-1993 流体流变性测定方法(缺)三、油气藏描述及评价标准1 SY/T 5355-2000 油藏地质特征描述技术要求碳酸盐岩潜山油藏描述2 SY/T 5387-2000 常规原油油藏试采地质技术要求3 SY/T 5388-2000 碳酸盐岩储层的划分方法4 SY/T 5477-2003 碎屑岩成岩阶段划分5 SY/T 5478-2003 碳酸盐岩成岩阶段划分6 SY/T 5517-92 野外石油天然气地质调查规范7 SY/T 5520-2005 圈闭评价技术规范8 SY/T 5521-1996 油藏评价技术规范9 SY/T 5579-2000 碎屑岩油气储层精细描述方法10 SY/T 5601-93 天然气藏地质评价方法11 SY/T 5781-93 变质岩潜山油藏描述12 SY/T 5830-93 火山岩储集层描述方法13 SY/T 6038-94 单井碳酸盐岩储层评价14 SY/T 6101-94 凝析气藏相态特征确定技术要求15 SY/T 6110-2002 碳酸盐岩气藏开发地质特征描述16 SY/T 6164-1995 碎屑岩油气藏地质特征描述方法17 SY/T 6165-1995 碳酸盐岩油藏地质特征描述18 SY/T 6166-1995 油气层层组划分与对比方法碎屑岩部分19 SY/T 6167-1995 油藏天然能量评价方法20 SY/T 6173-1995 油气储集层岩石孔隙类型划分21 SY/T 6191-1996 稠油油藏描述技术要求22 SY/T 6285-1997 油气储层评价方法23 SY/T 6286-1997 碳酸盐岩储层精细描述方法24 SY/T 6313.1-1998 油气水界面确定方法油气、油水界面25 SY/T 6313.2-1998 油气水界面确定方法气水界面26 SY/T 6314-1997 沉积相描述方法陆相部分27 SY/T 6364-1998 油藏流体性质和分布描述方法28 SY/T 6365-1998 油气藏原始地层压力及压力系统确定方法四、储量计算标准1 GB/T 19492-2004 石油天然气资源/储量分类2 DZ/T 0217-2005 石油天然气储量计算规范(缺)3 Q/SL 1363-1998 砂岩有效厚度标准与划分的技术要求4 Q/SL 1364-1998 石油地质储量有效孔隙度含油饱和度图版制作技术要求5 Q/SL 1365-1998 石油地质储量计算基础资料收集技术要求6 SY/T 5367-1998 石油可采储量计算方法7 SY/T 5386-2000 石油探明储量计算细则裂缝性油气藏部分8 SY/T 5706-1995 油气储量成果数据文件格式9 SY/T 5782-93 砂岩透镜体岩性油藏储量计算细则10 SY/T 5838-93 油(气)田(藏)储量技术经济评价规定11 SY/T 6098-2000 天然气可采储量计算方法12 SY/T 6099-94 断块油气藏储量计算细则13 SY/T 6109-94 石油天然气储量报告图表格式14 SY/T 6193-1996 稠油注蒸汽开发可采储量标定方法五、油气田开发方案设计标准1 Q/SH1020 0991-2004 复杂油气田滚动勘探开发技术规范2 Q/ SH1020 1110-2003 开发单元注采调配方案编制技术规范3 Q/SHSLJ 1114-2002 油气田开发油藏工程方案审批程序4 Q/SL 0512-1998 油田开发综合调整方案编制规范5 Q/SL 1115-2000 油田(区块、单元)配产配注方案编制要求6 Q/SL 1248-1996 稠油蒸汽吞吐开发方案编制技术要求7 Q/SL 1255-1996 油气田开发射孔方案编制技术要求8 Q/SL 1454-1999 化学驱油矿场试验设计技术要求9 SY/T 5363-1997 含油气层系划分10 SY/T 5594-93 水驱砂岩油田开发规划编制方法11 SY/T 5740-1995 聚合物驱油先导试验设计要求12 SY/T 5842-2003 砂岩油田开发方案编制技术要求开发地质油藏工程部分13 SY/T 5851-2005 油田开发调整方案编制技术要求14 SY/T 5970-1995 复杂断块油田开发总体方案设计技术要求15 SY/T 6095-2000 透镜状砂岩气田开发方案编制技术要求16 SY/T 6105-94 油田开发概念设计编制技术要求17 SY/T 6106-2003 气藏开发设计编制技术要求18 SY/T 6111-94 碳酸盐岩气藏开发调整方案的编制技术规范19 SY/T 6170-2005 气田开发主要生产技术指标及计算方法20 SY/T 6177-2000 天然气气藏开发方案经济评价方法21 SY/T 6310-2006 气田开发可行性评价技术要求22 SY/T 6366-2005 油田开发主要生产技术指标及计算方法23 SY/T 6436-2000 天然气开发规划编制技术要求24 SY/T 6510-2000 稠油油田注蒸汽开发方案设计技术要求25 SY/T 6511-2000 油田开发方案经济评价方法26 SY/T 6512-2000 三次采油可行性方案编制技术要求化学驱部分27 SY/T 6575-2003 提高采收率方法筛选技术规范28 SY/T 10011-2006 油田总体开发方案编制指南29 SY/T 10014-1998 海上砂岩气田总体开发方案编制指南(缺)30 SY/T 100231-1999 海上油(气)田开发项目经济评价的推荐作法第一部分:自营油(气)田(缺)31 SY/T 100232-2000 海上油(气)田开发项目经济评价的推荐作法第二部分:合作油(气)田(缺)六、开发井地质设计标准1 Q/SH1020 1113-2003 油水井防砂地质设计要求2 Q/SH 0084—2007 水平井油藏地质设计规范(增)3 Q/SHSLJ 1321-2002 水平井地质设计技术要求4 Q/SL 0977-1999 更新井和补充完善井井位设计技术要求5 Q/SL 1061-1994 砂岩油田高含水开发阶段新井射孔层段选择要求6 Q/SL 1112-2000 注水井调剖单井地质设计编写要求7 Q/SL 1117-95 稠油蒸汽吞吐试采井地质设计要求8 Q/SL 1118-95 单井系统试井地质设计编制要求9 Q/SL 1251-1996 油水井酸化单井地质设计及总结10 Q/SL 1256-2000 油水井大修单井地质设计及总结11 Q/SL 1257-2000 油水井增产增注措施单井地质设计及总结12 Q/SL 1320-2000 老井侧钻地质设计技术要求13 Q/SL 1514-2000 密闭取心井地质设计14 Q/SL 1515-2000 常规取心井地质设计七、油气田开发动态分析及监测标准(一)石油行业推荐性标准1 SY/T 5366-2000 油田开发井取心资料技术要求2 SY/T 5440-2000 天然气井试井技术规范3 SY/T 5602-93 碎屑岩油藏评价井录取资料技术要求4 SY/T 5852-93 海上气井完井测试技术规范5 SY/T 6102-2006 油田开发监测及取资料要求6 SY/T 6108-2004 碳酸盐岩气藏开发动态分析技术规范7 SY/T 6171-1995 气藏试采技术规范8 SY/T 6172-2006 油井试井技术要求9 SY/T 6176-2004 气藏开发井资料录取技术规范10 SY/T 6221-1996 油田开发监测系统设计及动态监测技术要求11 SY/T 6225-1996 油田动态分析技术要求(二)胜利石油管理局企业标准1 Q/ SH1020 0988-2004 砂岩注水开发油藏阶段动态分析报告编写要求2 Q/ SH1020 1637-2004 稠油热采动态监测及开发动态分析方法3 Q/ SH1020 1638-2004 聚合物驱动态监测及开发动态分析方法4 Q/ SHSLJ 0238-2002 气井资料录取规定5 Q/ SHSLJ 0652-2002 注水井资料录取规定6 Q/ SHSLJ 0980-2002 注水井分层测试资料质量7 Q/ SHSLJ 1347-2002 海上试井施工技术规范8 Q/SL 0383-2000 常规高压试井9 Q/SL 1249-1996 试井测试管理规程八、油气田开发效果评估标准1 Q/ SH1020 1639-2004 砂岩油藏注水井调剖效果评价方法2 Q/ SH1020 1640-2004 聚合物驱开发管理规范3 Q/ SH1020 1671-2004 微生物驱增油效果评价方法4 Q/SL 1316-1997 三次采油增产效果评价方法5 SY/T 6574-2003 油田开发新区产能建设项目后评估技术要求6 SY/T 6595-2004 油田商业评估技术要求7 SY/T 6647-2006 气田开发新区产能建设项目后评估技术要求九、相关标准1 Q/SL 1116-2000 采油队地质资料建设规范2 Q/SL 1317-1997 油田注水地质管理规程3 SY 6014-94 石油地质实验室安全规定4 SY/T 5674-93 油田采油井、注水井井史编制方法5 SY/T 6096-94 天然气田井史编制规程。
水驱砂岩油藏修正童氏图版含水率预测方法
水驱砂岩油藏修正童氏图版含水率
预测方法
水驱砂岩油藏修正童氏图版含水率预测方法是在原始童氏图版预测模型的基础上,考虑到油藏的特殊性,将原始童氏图版预测模型进行了修正,得出新的预测模型。
在新的预测模型中,引入了油藏特定参数——驱动势比ΔS,以更好地描述水驱砂岩油藏的含水率分布情况。
首先,通过对油藏各相对应的层位、孔隙度及驱动势比ΔS进行测量和计算,得出每个层位的ΔS值,然后根据驱动势比ΔS和孔隙度的关系,利用结果进行拟合,求出偏离原始童氏图版的拟合方程,最终得出水驱砂岩油藏修正童氏图版含水率预测模型。
采油工程开发方案编写标准
采油工程开发方案编写标准一、前言随着石油资源的有限性和难采性的增加,采油工程的开发变得越来越重要。
采油工程开发方案是指根据勘探结果和生产需求,对油田地质特征、储层性质、工程条件和生产规模等方面的分析,确定生产目标和开发方法,制定一系列的技术措施,并结合经济效益、环境保护等因素,综合考虑各种方面的因素,以达到安全、高效、经济地开发石油资源。
二、采油工程开发方案编写的基本原则1、科学性原则。
采油工程开发方案必须建立在严密的地质勘探和储层评价的基础上,对油田的地质地貌、构造、岩性、储集层、封盖层、含油层、含水层、渗透性、孔隙度、温度、压力、酸度、盐度、矿化度等进行科学分析。
2、可操作性原则。
采油工程开发方案必须是可操作的,即要有相应的技术装备、支持设施和控制手段。
并且必须有足够的科学依据和技术数据支持,以保证工程的顺利实施。
还必须满足人力、物力、财力方面的条件。
3、经济性原则。
采油工程开发方案必须在满足安全生产条件下,以最低的投入、最短的周期、取得最大的产油效益,以最小的成本去实现最大的经济效益。
4、可持续发展原则。
采油工程开发方案必须充分考虑对环境的影响,遵循绿色科学发展理念,最大限度地减少油田开发对环境的影响,尽量减少水、土地和生态系统的破坏。
三、采油工程开发方案编写的基本内容1、地质勘探工程资料的分析。
对地球物理、地质勘探资料进行评价,详细分析油田地质地貌、构造、岩性、储集层、封盖层、含油层、含水层、渗透性、孔隙度、温度、压力、酸度、盐度、矿化度等情况,综合评价资源形成条件、资源储量、资源分布、资源质量等情况。
2、生产工程技术条件分析。
对地质、水文地质、岩土工程、构筑物、地表水工程、机电安装、矿井工程、炼化工程、配气供热工程、环保工程等工程技术条件进行深入分析,为制定合理的采油工程开发方案提供依据。
3、采油方案设计。
根据油藏性质、地质条件、技术条件和生产需求,制定合理的采油方案。
主要包括采油方法选择、油井井网布置、注水井布置、生产井口排布、地面设施布置等设计内容。
延长油田注水开发方案编制技术要求.doc
延长油田注水开发方案编制技术要求根据SY/T5842-93、SY/T6105-3和SY/T6105,编制延长油田注水开发方案(临时作业)的技术要求:b .井所在区域的构造位置和钻穿的地层;产油(气)层的深度、层位、厚度、岩性和物性;D.气候特征:气温、风力、风向、雨和水源;E.交通、道路和铁路;F.人类和经济状况。
1.1.2钻井录井资料(延长油田《勘探工作手册》)包括钻井时间、泥浆性能、岩屑、岩心、荧光录井、相关照片等。
1.1.3岩心及其实验分析1.1.4发现井或评价井应具有完整的岩心剖面,至少应在主要含油层段获得有代表性的岩心,并在现场进行详细的岩心描述。
1.1.5常规岩心分析的取样密度应符合SY/T 5336。
层中的不均匀性越严重,要求的取样密度越高。
应该采集一定数量的大直径样品。
应在一个样品上测量不同方向的孔隙度、水平渗透率和垂直渗透率。
特殊岩心分析应根据储层分类单独进行;用于测定相对渗透牢度曲线的芯必须在进行前恢复润湿性。
1.1.6对于边底水油藏,还应获得一定量的水层岩心分析数据。
1.1.7应获得储层水敏性、酸敏性、碱敏性、盐敏性、速敏性和潜在损害因素的实验数据。
1.1.8进行岩石矿物、粒度、电子显微镜、粘土矿物、X射线衍射、古生物等分析。
1.2测井和参数解释1.2.1发现井或评价井应使用各种现代测井技术来测量整套准确的测井系列,并选择合适的测井系列。
1.2.2油、气、水层解释,储层参数解释,储层类型和规模判断。
1.3机油测试。
1.3.1分层试油应在发现井或评价井完井后进行,以确定油气和油水界面、储层流体性质和类型、压力系统、有效厚度标准等。
进行分层测试以确定油井产能。
1.3.2发现井或评价井必须进行不稳定试井,以确定储层物性参数、边界条件、单井控制储量等。
1.3.3为了选择合理的生产压差,系统试验必须保持试验条件稳定。
1.3.4试采期间必须获得连续的油、气、水产量和各种压力数据——省略部分——制表、连续性和时间可比性,并确定具体油田的监测井数。
油田开发方案的编制
20
1-3 油田开发方案的编制
五、油田开发方案实施要求
1.提出钻井、投产、转注程序、运行计划及特殊技 术要求。 2.提出开发试验安排及要求。 3.预测增产措施工作量。 4.提出和设计油藏动态监测系统,包括:
(1)根据油藏地质特点和开发要求,确定动态监测内容、井 数和取资料密度; (2)提出油藏动态监测的主要内容及监测要求; (3)指出油藏动态监测系统的监测重点。
1-3 油田开发方案的编制
油田开发方案是在详探和生产试验(production test) 的基础上,经过充分研究后,使油田投入正式长期开发 生产的一个总体部署和设计。是指导油田开发工作的重 要技术文件,油田投入开发必须有正式批准的开发方案 设计报告。
开发方案设计报告 油 田 概 况 油 藏 描 述
21
19
1-3 油田开发方案的编制
四、钻井、采油、地面建设工程设计
钻井工程设计要根据油层情况,设计合理的井深结 构,选用适合于保护油气层的钻井液、完井液,并设计 合理的射孔方案。 采油工程设计的目标是:实现最佳的油藏工程方 案,优选采油工艺生产方式,设计配套的工艺技术,实 现生产能力。 地面建设工程设计要提出油气水计量精度的要 求,并对注入剂质量提出具体指标。
18
1-3 油田开发方案的编制
三、油藏工程设计
2.油田开发指标预测及经济评价 根据油藏地质资料初选布井方案,设计各种生产方式的对比方 案。各种方案都要通过油藏数值模拟计算,并用数值模拟方法以 年为时间步长预测各方案开采十年以上的平均单井日产油量、全 油田年产油量、综合含水、年注水量、最终采收率等开发指标。 在预测开发指标基础上。计算各方案的最终盈利、净现金流量、 利润投资比、建成万吨产能投资、总投资和总费用,分析影响经 济效益的敏感因素。 经过综合评价油田各开发方案的技术经济指标,筛选出最佳 方案。
砂岩油藏水驱开发规律变化特点
2008年开发室培训教案砂岩油藏水驱开发规律变化特点第一节、水驱特征曲线的基本关系式 一 、甲型水驱特征曲线1、甲型水驱特征曲线表述累积产水量与累积产油量成半对数线性关系。
2.关系式式中:NN R P=——采出程度;p W —— 累积产水量,104t 或104m 3; p N —— 累积产油量,104t 或104m 3; N —— 油田的地质储量,104t 或104m 3;o μ、w μ —— 分别为原油和地层水的粘度,mPa.s;o B 、w B —— 分别为原油和地层水的体积系数;o ρ、w ρ —— 分别为地面脱气原油和地层水的密度,t/m3;wi S 、oi S —— 分别为地层束缚水饱和度和原始含油饱和度,f; LgW pP P N B A LgW 11+=R b a LgW P 11+=()()606.4131321-++-=or wi wi o w w w o o S S m S B mn B N Lg A ρμρμNmS B oi606.431=11Aa =606.4311oimS N B b ==m 、n —— 取决于储层润湿性和孔隙结构的相对渗透率曲线的常数, mSwerwrone K K -=ro K 、rw K —— 分别为油相和水相的相对渗透率,f; we S —— 岩心出口端的含水饱和度,f.在甲型水驱曲线关系式中,特征直线段截距1A 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油田的地质储量和油水粘度比;而直线段斜率1B 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油田的地质储量。
对于地质储量相同而地层油水粘度比不同的油田,甲型水驱曲线特征直线段的斜率相同,但地层油水粘度比大的油田,具有较大的截距。
B1与N 的统计关系式1500032.110459.8N B =童宪章:N B 5.71=陈元千修正式:{二 、乙型水驱特征曲线1.曲线 乙型水驱特征曲线表述水油比与累积产油量成半对数线性关系。
2.关系式p N B A LgW OR 22+=或 R b a LgW OR 22+= 式中:303.22EB n B Lg A o w w w o o +=ρμρμ NmS B oi 606.432=22A a =1/B1N(10 t)4100010000606.4322oi mS N B b ==WOR ——水油比ow Q Q = ;R ——采出程度N N p = ()132-+=or wi S S mE 乙型水驱曲线的水油比(WOR )与累积产油量(p N )在半对数坐标纸上呈直线关系,直线的斜率主要取决于油田的地质储量,直线的截距主要取决于地层油水粘度比,当地质储量相同时,地层油水粘度比大的油田,具有较大的截距。
水驱规律曲线方法_from张继成-东北石油大学-20200428
fw
2.3Wp a 2.3Wp
2.3 693 240 2.3 693
80%
(4)计算最大累积产油量和最终采收率
Npmax 390lg21.3 390 0.913 1172.5 104t
Rmax
N pma x N
1172.5 2409
49%
九、校正水驱规律曲线
1、校正水驱规律曲线方程
N p a[lg(Wp C) lgb]
a=1739
lgb=1.40 b=25
(5)写出校正水驱规律曲线方程
N p 1739[lg(Wp 216.9) 1.40]
变为指数形式
( Np )
Wp 2510 1739 216.9
THE END
1.0
Kr
0.8
0.6
kr
0.4
0.2
水相 油相
Kro krw
0.0
0.0 0.2 0.4 0.6 0.8 1.0
a exp bSw
(2)
3、将(2)式代入(1)式,推得 SW ~ fW 关系式
Sw
1 b
ln
a
w o
1 b
ln
1 fw fw
(3)
4、由物质守恒原理,推得 R ~ SW 关系式
R
V 1
Swc o / Boi V1 Swc
V1 Sw o / Boi
o
/
Bo
R
1
-
Boi1 - Sw Bo 1 - Swc
解:(1)绘制水驱规律曲线
1000
Wp(104m3)
100
10
300
500
700
900
Np(104t)
油田开发方案编制方法简介
式中: N——原油地质储量,104t; A——含油面积,Km2; h——平均有效厚度,m; φ ——平均有效孔隙度,小数; Swi——油藏平均原始含水饱和度,小数; ρ o——平均地面原油密度,t/m3; Boi——原始原油体积系数。
•地层原油中的原始溶解气地质储量表示为: Gs=10-4NRsi
2.油藏开发方案的基本内容
包括: 油藏工程设计 钻采工程设计 地面工程设计 经济评价
(1)油藏工程设计
1) 油藏描述和建立地质模型 • 主要内容:构造、储集层、储集空间、流体渗流物理特性、压力和温度 系统、驱动能量与驱动类型。 • 目标:通过油藏描述建立符合油藏实际的准确的地质模型,以此作为油 藏工程设计的基础。 2) 评价或核算地质储量,计算可采储量 • 包括:使用的计算方法、参数的确定、划分的储量级别及计算结果。
式中:
Gs——溶解气地质储量,108m3; Rsi——原始溶解气油比,m3/t。
•油田的储量丰度(Ω o)和单储系数(SNF)分别表 示为: Ω o=N/A=100hφ (1- Swi) ρ
o
/ Boi
o
SNF= N/(Ah)=100φ (1- Swi) ρ
/ Boi
(2)计算气田地质储量
气田的原始地质储量表示为:
渗透率 10-3 μ m2 59.29 131.44 14.2 6.58 11.65
从各砂组储量分布看,各开发层系都具备充足的储量和厚度。
当时实际设计:7砂组被组合在上层系。 请思考恰当与否?
3、油藏天然能量早期评价
(1)方法:
根据早期试采资料,应用无量纲弹性产量比值方法,可对天然能 量做出定性评价。若该值大于 1 ,说明实际产量高于封闭弹性产量, 有天然能量补给。该值越大,说明天然能量补给越充分。 无量纲弹性产量比值:
油田开发方案编制指南
油田开发方案编制指南-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油气田开发方案编制指南——2004年中国石油出版社出版第一章油田概述一、油田地理位置及自然条件1)说明油田的地理位置(包括盆地、构造单元)、行政归属、地理环境及油田区域范围油田,并附油田地理位置图。
(图1-1-1)2)简要说明油田所在地区的地貌类型、特点和平均海拔高度。
3)简要说明油田所在地区的气候类型及季节特点,列出当地气象资料。
参考表1-1-1。
4)河流与水源。
简要说明当地主要河流、湖泊类型、大中型水利设施及蓄水排灌情况、地下水深及水质矿化度。
5)简要说明油田所在地的岩石类型和下列不良的工程地质情况:湿陷性黄土、膨(冻)涨土等的级别,岩溶、流沙、滑坡、崩塌和泥石流分布等。
6)说明国家或当地地方对环境保护与生态的要求。
气象资料表表1-1-1注:上表视资料收集情况而定二、交通运输、电力及通讯1)简要说明当地铁路、公路、水运、航运(或机场)等概况及它们到油田的距离。
2)简要说明当地供电网络及供电能力,目前在线负荷和剩余负荷。
3)当地地方通讯网、油网机构组织及设施、容量、规模及运行情况。
第二章当前油田开发准备工作概况第一节油田勘探简史说明油田勘探简史,其中包括:①.油田所处的区域构造位置、工区范围、区域地质背景及油气富集规律;②.油田勘探开始的年份、经历的阶段、重大勘探部署;③.发现井产油的时间、油层以及试油工作制度、压力、日产量,并说明探明地质储量等。
第二节油田勘探程度及取得的资料一、地震工作量油田范围内所做过的二维、三维地震工作量、测网密度及做过的处理和结果。
简要说明物、化探工作量及其它地质勘探工作量。
二、钻井及钻井工程情况1)统计已钻探井、评价井、开发资料井的基本情况,并列出各井的基本数据,参考表2-2-1。
说明目前的井网密度,即井数/km2。
××油田完钻井基本数据表表2-2-1注:当井数较多时,可将该表作为附表。
油藏工程管理程序
发行版本:C油藏工程管理程序修改次数:1文件编号:QG/HBYT048-2008页码:1/61 范围本程序规定正式投入开发油田油藏工程管理内容及要求。
本程序适用于开发部、勘探开发研究院、各油气生产单位。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程序的引用而成为本程序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程序,然而,鼓励根据本程序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中,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程序。
中国石油勘探与生产公司 2005年12月油田开发管理纲要中国石油勘探与生产公司 2005年12月油藏工程管理规定SY/T 5594-93 水驱砂岩油田开发规划编制方法SY/T 6225-1996 油田动态分析技术要求中国石油勘探与生产分公司2009年4月油田注水工作指导意见(试行)3 术语及定义本程序采用下列定义。
3.1油藏工程管理是指对于已正式开发油藏,根据其油藏地质特征和生产动态变化规律,对各种突出问题进行科研攻关,适时调整开发技术政策,制定各种调整方案,实现有计划,科学合理开发的目的。
4 职责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公司2008-7-4发布2008-7-4实施QG/HBYT048-2008页码:2/64.1 开发部是油藏工程的归口管理部门。
负责油气生产规划、计划的审定、上报、下达;油田开发技术政策的审定与执行监督;重要调整方案的审定与实施监督;重要科研课题和先导项目的立项与组织实施,各种油田开发资料信息的汇总、审查、发行、上报。
4.2 勘探开发研究院是油藏工程的技术支持单位。
负责油藏工程科研和技术管理程序的建立和实施;负责油气生产规划计划的汇总、编制;主要技术政策的研制;重大方案的研制;重大技术难题和普遍性技术难题的科研攻关;油田生产单位的油藏工程技术指导。
4.3 各油气生产单位是油藏工程实施单位。
负责按照本程序要求制定本单位的油藏工程管理程序,进行本单位的油气生产计划的编制与执行;油田开发技术政策细化与执行;正常调整方案的编制,各种方案的实施与效果评价;一般性开发技术课题与先导项目的实施,汇总整理,上报各种油田开发资料信息。
低渗透砂岩油藏开发方案编制指南
低渗透砂岩油藏新区产能建设方案编制指南(开发地质和油藏工程部分)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规范规定了低渗透砂岩油藏新区水驱开发方案编制中开发地质、油藏工程部分的内容与技术要求。
2.引用标准GBn 269 石油储量规范GBn 270 天然气储量规范SY/T 5579-2000 碎屑岩油气储层精细描述方法SY/T 6164 碎屑岩油气藏地质特征描述方法SY/T10011—2006 油田总体开发方案编制指南3.低渗透砂岩油藏开发方案地质、油藏工程部分技术内容3.1 油田概况3.1.1地理位置与自然地理概况3.1.1.1地理位置油田的地理位置内容包括a)油田所处行政区(省、县级或海域)、最近的重要城市和邻近油田相对地理位置(方位和距离)。
b)油田所处的经、纬度坐标,大地坐标范围。
附油田地理位置图。
3.1.1.2自然地理和社会环境概况包括该油田所处范围内对油田开发工程建设有影响的社会环境、自然地理、自然环境(或海况)、气象、地震和其它可能影响油田开发的灾害性自然条件等。
3.1.2区域地质3.1.2.1 区域构造位置油田所属的含油气盆地、坳陷、凹陷、构造带,与之相邻的构造单元名称和简要关系。
附区域构造位置图。
3.1.2.2 区域地质背景简述该油田所处凹陷的构造和沉积演化简史。
3.1.3勘探简史应从该油田所在地区开始勘探起,简述以下内容:a)勘探历程;b)钻探及测试简况;c)储量状况。
附储量上报表。
3.1.4基础资料简况3.1.4.1 地震资料a)地震资料的采集和处理方式。
b)累计工作量。
C)地震特殊处理资料。
3.1.4.2钻井资料a)已钻探井、评价井和开发准备井的井数及发现井等重要井的井号。
b)累计钻井进尺、取芯进尺、芯长和取芯收获率、含油岩芯长度。
附完钻井统计表、取芯汇总表等。
3.1.4.3 测井资料a)已钻探井、评价井和开发准备井的测井系列。
b)测井资料的环境校正和标准化情况。
c)对资料处理、解释结果的基本评价。
砂岩油田注水开发动态分析要求
砂岩油田注水开发动态分析要求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砂岩油田注水开发动态分析的内容和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注水开发的砂岩油藏。
2基本内容与要求2.1 月(季)生产动态分析生产动态分析主要是通过开发动态数据,对油田产量变化的分析,目前油田压力、含水或气油比变化对生产形势的影响,以及保持高产,稳产和改善生产形势所要求采取的基本措施。
2.1.1 月(季)产油量、产液量、注水量、综合含水、油层压力等主要指标的变化,与上一个月(季)或预测的生产曲线进行对比,分析变化原因,提出下步调整措施。
2.1.2 产量的构成、老井的自然递减和综合递减与上一个月(季)或预测曲线的相应值进行对比,分析产量构成和递减的变化趋势及原因,提出措施意见。
2.1.3 注水状况分析,分析月(季)注水量、注采比,分层注水合格率等变化情况及对生产形势的影响,提出改善注水状况的措施意见。
2.1.4 分析综合含水和产水量的变化,提出控制油田含水上升速度的措施意见。
2.1.5 分析主要增产措施的效果,尽可能延长有效期。
2.1.6 半年除了分析以上几项内容外,要全面分析,总结半年油田地下形势和突出的变化,提出下半年调整意见。
2.2 年度油藏动态分析全面系统地进行年度油藏动态分析,搞清油藏动态变化,为编制第二年的配产、配注方案和调整部署提供可靠的依据。
因此必须加强年度油藏动态分析工作,提高油藏动态分析水平。
2.2.1 注采平衡和能量保持利用状况的分析评价。
2.2.1.1 分析注采比的变化和压力水平的关系,压力系统和注采井数比的合理性。
2.2.1.2 要确定合理的油层压力保持水平并与目前地层压力进行对比,分析能量利用保持是否合理,提出调整配产,配注方案和改善注水开发效果的措施。
2.2.1.3 分析研究不同开发阶段合理的压力剖面、注水压差和采油压差,并与目前的实际资料对比。
2.2.2 注水效果的分析评价2.2.2.1 要搞清单井或区块的注水见效情况、见效方向、增产效果、分层注水状况等,并提出改善注水状况的措施。
油田开发方案编制的步骤和方法
油田开发方案编制的步骤和方法研究油田的地质特征及动态规律要总结油田的地质特点,正确地认识油田,应该搞清以下4个方面的问题:(1)油田的构造特点和油气水的分布规律。
油田开发方案编制的步骤和方法1)研究油田的地质特征及动态规律要总结油田的地质特点,正确地认识油田,应该搞清以下4个方面的问题:(1)合理开发油田的程序大庆油田的开发创造了一整套油田开发的经验,尤其是对于大型的、油层比较稳定的油田具有普遍意义。
从勘探转入开发的准备过渡阶段(1)开辟生产试验区。
目的是用“解剖麻雀”的方法,在油田上突破一点,取得经验,指导油田的开发。
(2)分区钻开发资料井。
目的是为了更全面、更深刻地掌握全油田的地质规律和准备扩大开发的地区,并通过试油试采了解油井生产能力,油田动态特征及油田各个区域可能出现的工艺技术问题。
2)部署基础井网——编制开发区初步方案(1)基础井网的任务。
探明构造(主要是指复杂油田上断层位置和特征),搞清所有各个油层性质,掌握油、气、水的分布规律,以了解油田生产能力。
为油田全面投入开发取全取准各种资料(取心、试油、试采等)。
基础井网是最终井网的一部分。
(2)布置基础井网的原则。
要考虑整体布置,力求均匀,分批实施、重点解剖、不定层系,使基础井网既能达到认识油田的目的,又是开发井网的一部分。
3)正式开发方案的编制4)方案实施。
编制射孑L方案和配产配注方案开发方案的调整根据不同阶段油田上出现的特殊情况和技术发展的程度,对整个开发的部署作局部的或全面的调整直到油田最终报废为止。
以上的各个步骤在油田上常常是交叉进行的,并不能截然划分阶段。
根据每个油田的情况不同,开发程序不完全相同,同时,并不是每步都必须经过。
对于较小的油田和复杂的小断块油田来说,在勘探阶段为探明油层和构造所钻的探井数目往往接近或超过开发油田所需要的总井数,因此在这类油田上就没有为确定开发井网所采取的各项步骤,而是在勘探阶段结束之后补钻少量的生产井就完成了开发井网。
石油开发 井下作业 稠油井冲砂操作规程
稠油井冲砂操作规程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规程规定了稠油井冲砂操作的内容与要求。
本规程适用于稠油井冲砂作业。
2引用标准SY/T5587.5-93油水井常规修井作业油水井探砂面、冲砂作业规程SY/T5587.7-93油水井常规修井作业洗井作业规程3程序内容3.1施工准备3.1.1工用具准备:根据砂面高度选择完好,通畅的油管若干根;长度为19m的水龙带1条;活动弯头1个;油壬头一付,24〞、36〞的管钳各2把;3.1.2冲砂方式3.1.2.1正循环冲砂:适用于反循环无法冲开井底沉砂的井(正循环冲砂冲洗能力较强,容易冲开井底沉砂,但携砂能力较小),3.1.2.2反循环冲砂:一般采用反循环冲砂,(反循环冲砂冲刺能力小,但携砂能力较强)。
3.1.2.3“双联通罐循环”法:即一个方池子一分为二,一边为供液罐,一边为沉降罐冲砂,冲砂液重复利用。
3.1.3套管和油管的要求:φ139.7mm以上套管,用φ73mm可采取正反冲砂的方式,为确保安全作业,禁止用φ88.9mm油管在≤φ139.7mm的套管内冲砂。
3.1.4冲砂液:备稀油(或混合油)10-20m3、井筒容积1.5~2倍的水基冲砂液,漏失量大的井根据现场漏失情况确定冲砂液的用量。
3.1.5设备摆放及要求:所有配合施工车辆必须带防火罩,摆放位置距井口距离不小于20m,并根据风向停于上风口;泵车距罐车(或大罐)不小于9m;3.1.6管线连接3.1.6.1正循环冲砂管线的连接:上提管脚至砂面以上2-3m,关闭半封封井器,将油壬上在挑选好的一根油管上,再将弯头和水龙带连接在油壬上,水龙带和活动弯头必须拴好保险绳,用滑车将油管提起与井口的油管连接,上扣时必须有专人观察油壬与弯头的转动情况,防止脱落伤人,再用弯头、硬管线、过滤器把水龙带与水泥车连接;出口从放喷管线管汇(小四通)上连接进冲砂池;管线每隔10m用固定箱固定。
3.1.6.2反循环冲砂管线连接:用弯头、过滤器、硬管线把灌液管线与泵车连接;上提管脚至砂面以上2~3m,关闭半封封井器,将油壬上在挑选好的一根油管上,再将弯头和水龙带连接在油壬上,水龙带和活动弯头必须拴好保险绳,用滑车将油管提起与井口的油管连接,上扣时必须有专人观察油壬与弯头的转动情况,防止脱落伤人,再用弯头、硬管线把水龙带(出口)连接入冲砂池;管线每隔10m用固定箱固定。
水驱砂岩油藏开发后期确定合理注采比的一种方法
水驱砂岩油藏开发后期确定合理注采比的一种方法李广超;刘大锰;李广智;宋志谦;樊长江【期刊名称】《新疆地质》【年(卷),期】2006(24)1【摘要】确定水驱开发油藏的合理注采比是现代油藏管理的重要任务之一.水驱开发油藏的注采比是否合理直接影响着油藏地层压力保持水平及生产能力.利用物质平衡方程,依据注采平衡原理,推导出在油藏稳定生产时地层压降与注采比的关系,由实际矿场资料拟合出相关系数,通过合理地层压降来确定合理注采比,为油藏开发后期生产管理提供依据.双河油田437块、438块、Ⅴ上、Ⅶ上等4个开发单元的实例证明,这是一种计算简便、行之有效的方法.在宏观油藏管理上,该方法对于指导高含水期开发阶段油田的注水调整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总页数】3页(P81-83)【作者】李广超;刘大锰;李广智;宋志谦;樊长江【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能源学院,北京,100083;中国地质大学能源学院,北京,100083;河南南阳油田采油一厂,河南,南阳,473132;河南南阳油田采油一厂,河南,南阳,473132;中国地质大学能源学院,北京,10008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22.2+21【相关文献】1.萨南开发区水驱高含水后期合理注采比的确定方法研究 [J], 李程彤;刘性全2.高含水开发后期天然水驱砂岩油藏提高采收率技术研究 [J], 于珊珊;江涛;李其瑞;代薇;韩娟;毛培文3.应用油藏工程方法确定天然水驱砂岩油藏水体 [J], 李洪成;李旭东;马青云;;4.水驱砂岩油藏开发后期经济实用井网密度的确定 [J], 鄢宇杰;喻高明;胡元伟;刘荣光;杨欢;晏惊雷5.水驱砂岩油藏开发后期地层压力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分析 [J], 杨坤;行雨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SY/T 5594—93水驱砂岩油田开发规划编制方法解读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水驱砂岩油田开发规划编制的方法、内容和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大中型水驱砂岩油田开发规划的编制。
小油田、复杂断块油田、其它类型的砂岩油田,可根据具体情况增减内容使用。
2 引用标准GBn 269 石油储量规范GBn 270 天然气储量规范SY 5155 油气藏工程常用参数符号及计量单位SY 5154 油气藏流体取样推荐作法SY 5336 常规岩心分析推荐作法SY 5367 油田可采储量标定方法3 开发规划目标确定3.1根据国家对原油产量的要求和技术政策确定。
3.2 根据油田地下资源状况,开发、开采工艺技术,客观生产规律和经济效益确定。
4油田开发状况分析4.1 油田概况4.1.1概述油田地理位置、交通状况、气候、水源及经济状况,地面海拔高度、油层埋藏深度及油田含油层位。
4.1.2 阐述油田投入开发时间、开采层位、开采方式、层系划分、井网密度、注水方式、产能建设情况,以及层系、井网调整情况。
正确统计油田目前的油、水井总数,开井数、日产油量、日产液量、日注水量、地层压力、采油指数、吸水指数、综合含水率、采油速度和采出程度,按可采储量计算的采油速度和采出程度、剩余可采储量采油速度、累积采油量、累积采水量、累积注水量等指标。
4.2 油田开发规划实施情况检查4.2.1 原油生产任务完成情况的检查内容包括老井未进行措施的产量,老井压裂、转抽、下电泵、抽油井换泵换型增产油量,新井增产油量以及全区产量。
4.2.2 增产措施工作量实施检查内容包括已钻油、水井数,基建油、水井数及建成生产能力、自喷井转抽、下电泵井数,油井压裂井数和抽油井换泵换型井数。
4.2.3 各项开发指标检查内容包括油田产液量、注水量、含水、含水上升率、产量递减率、储采比,以及新井投产后增加的可采储量、单井产能、含水、老井措施后单井增产效果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部1993-03-27批准1993-09-01实施14.3 开发效果评价4.3.1 分析评价油田开发能量及注采压力系统的适应性。
4.3.2 分析评价油田各类油层的井网适应性及其水驱储量控制程度。
4.3.3分析评价油田注水波及体积和注水利用率。
4.3.4分析评价油田采液速度、采油速度和剩余可采储量采油速度。
4.3.5 分析评价油田含水上升速度、采出程度。
4.3.6总结实施过程和评价开发效果中所取得的经验和对地下形势的再认识,找出存在的问题.5 油藏地质特征描述5.1 构造5.1.1 描述构造类型、形态、倾角、闭合高度、闭合面积、圈闭条件。
5.1.2描述断层性质、条数、分布状态、密封程度、断层要素。
5.2 储集层5.2.1概述油层岩石性质、油层划分、隔层厚度和分布。
5.2.2描述油层产状,包括油层总有效厚度、单层有效厚度、层数、分布状况。
5.2.3沉积相分析,包括沉积类型、砂体形态、砂体分布状况。
5.2.4 描述油层物理性质,包括油层孔隙度、渗透率、含油饱和度、相对渗透率、岩石润湿性、微观结构、毛管压力、水驱油效率。
实验方法见SY 5154,SY 5336。
5.3 流体性质5.3.1 原油性质,描述地面原油密度、粘度、凝固点、含蜡量、含硫量、胶质沥青含量和地层原油PVT性质。
5.3.2 天然气性质,主要描述其相对密度、组分、凝析油含量。
5.3.3 地层水性质,主要描述水型、矿化度。
5.4 油田油气水分布主要包括分区块、分层系的油气界面、油水界面、油气水分布的控制因素、分布类型、气顶、纯油区和过渡带面积。
5.5 油藏类型及驱动方式5.5.1 确定油藏类型。
5.5.2 测算天然能量大小,确定驱动类型。
5.5.3 阐述油层压力系统、原始地层压力、地层温度和地温梯度。
5.6 储量计算根据GBn 269,GBn 270,SY 5367,并经国家储量委员会审批,确定动用的石油及天然气地质储量和可采储量。
6 油田储量动用状况及潜力分析6.1油层储量动用状况分析6.1.1统计分析油井分层厚度、产液量、采液强度和含水等分层开采状况。
统计分析注水井分层吸水厚度、注水量及注水强度等分层注水状况。
6.1.2统计分析不出油和动用差的油层厚度分布状况。
统计未动用和动用差的储量状况。
6.1.3通过检查井资料,统计不同类型油层见水层厚度、水淹段厚度及驱油效率,分析油层储量动用状况。
26.2 油层开发潜力分析6.2.1 根据油田油层储量动用状况分析及油田开发效果评价结果,提出潜力地区及调整对象,对油 田调整地区及层系进行经济合理井网密度分析,计算分析调整后增加的油水井数、生产能力及可采储量。
6.2.2 根据规划实施情况检查结果,对油田油井压裂、转抽、下电泵、机采井换泵换型等提液增产 潜力进行分析,计算分析各项措施的可实施井数,增产效果及经济效益评价。
7 开发规划编制7.l 确定编制原则与技术界限7.1.1 根据油田所处开发阶段,现有的生产潜力和工艺技术条件,对油田井网、层系划分、注水方 式和开采方式提出调整原则。
7.1.2 根据油田所处开发阶段及实际生产情况,以油田开发机理为基础,分析综合含水、含水上升 率、产量递减率、剩余可采储量采油速度、注水压力、地层压力、流动压力、最大产液量、采液速 度、注采比及注采井数比等指标,确定具体的技术界限。
7.2 开发指标预测内容7.2.1 油田年产油量、年注水量、年产液量、年平均含水、年末含水、含水上升率。
7.2.2 油井采液和采油指数、地层压力、流动压力,水井注水压力和吸水指数。
7.3 已投产井常用开发指标预测方法 7.3.1 水驱特征曲线定液求产法此方法通过建立油田水驱特征曲线,给定油田年产液量Q Lt ,则可得到油田年产油量。
其公式 为:)Q Q Q lg(1B 1Q 1wt ot Lt ot ∑--+=………………………………………………(1)式中:Q ot ——油田t 时刻年产油量, 104t /a ;Q Lt ——油田t 时刻年产液量,104t /a ;ΣQ wt-1——油田t -1时刻累积产水量,104m 3; B ——油田水驱特征曲线斜率。
7.3.2 采油指数法此方法依据油井采油指数、井底流压、含水上升率与含水的变化三项基本关系式,求取全区采油 速度。
其求解公式为: ()[]wf wf Rt Rt ot wt wmt wt L ot ot f P P P vB f N f J M t v -∆+⋅--⋅⋅=--11)21()( (2)式中:v ot ——油田t 时刻年采油速度,f ;t ——油井生产时间,d ;M ot ——油田t 时刻油井数,口; N ——油田地质储量,t ;f wmt-1——油田t -1时刻年末含水,f ;B wt ——油田t 时刻年含水上升率,无因次; P Rt -1——油田t -1时刻平均地层压力,MPa ; ΔP Rt ——油田t 时刻平均地层压力增值,MPa ;J L (f wt )——油田t 时刻采液指数随含水变化值, m 3/(MPa ·d );3P wf (f wt )——油田t 时刻流压随含水变化值,MPa 。
7.3.3 注采体积平衡法此方法是根据油井采液指数与含水、压力变化关系式,注水井吸水指数、含水上升率与含水变化关系式,建立起油井采出体积与注水井注入体积平衡关系式,进行定液或定压求产预测。
其注采体积平衡式为:()()()()[owt wt Iwft Rt ot Lt Rt wft wt oLt Rt wft wftB M I P P IPR M J P P I f r J P P f -=⋅--+- 式中:M wt 、 M ot ——油田t 时刻水井数、油井数,口; P Iwft ——油田t 时刻注水井井底流压,MPa ; P Rt ——油田t 时刻油井地层压力,MPa ; P wft ——油田t 时刻油井流动压力,MPa ; f wt ——油田t 时刻年平均含水,f ;I wt ——油田注水井准吸水指数,m 3/(MPa ·d ); J Lt ——油田油井采液指数,t/(MPa ·d ); B o ——原油体积系数,无因次量; r o ——原油相对密度,无因次量; IPR ——油田注采比,无因次量。
7.3.4 递减曲线法此方法根据油田产量出现递减后,对产量递减速度的递减率微分方程进行推导得出。
其产量随时间变化出现的双曲、指数、调和递减公式为:()n i oi ot t nD Q Q 11-+=(双曲)…………………………………………(4) t D oi ot i e Q Q -=(指数)……………………………………………………(5) ()11-+=t D Q Q i oi ot (调和)……………………………………………(6) 式中:D i ——油田或油井初始递减率, l /a ; Q oi ——油田开始递减时的产量, 104t /a ; Q ot ——油田t 时刻的产量,104t /a ; n ——递减指数; t ——开发时间,a 。
7.3.5 油藏数值拟合法根据油藏地质情况建立数学模型进行动态历史拟合及预测。
7.4 新区新井、老区调整井开发指标预测方法7.4.1 根据新区开发方案、老区调整方案确定新区新井、老区调整井开发指标。
7.4.2 无调整方案时可根据已投产地区的调整井产量及含水变化情况进行预测。
7.5 开发规划方案设计 7.5.1 规划方案设计原则:a. 油田原油产量及新产能的规划指标必须满足国家计划及技术经济条件和效益的要求;b. 油田开发工作部署必须留有适量余地;c. 各项措施工作安排要以开发方案或规划方案为依据,并与油田施工能力和技术发展相适应;d. 规划指标需要采取的各项措施要合理匹配,使计划落实;4e.要进行不同方案的对比优选,采用其最佳方案;f.各阶段规划要合理衔接,为下一阶段开发工作准备条件。
7.5.2制订不少于三个不同原油产量水平的规划方案设计,以供选择。
7.5.3对每个设计的规划方案,具体安排钻井地区及井数、产能建设地区及井数,以及老井压裂、转抽、下电泵、换型等井数,并计算出增产油、水量,确定规划方案的产量构成,并对不同规划方案的措施工作量及增产量进行对比。
7.6 规划方案开发指标与经济指标测算7.6.1 对不同规划方案的年产油、年产水、年产液、年注水、采油(采液)密度、采出程度、含水、剩余可采储量采油速度、全区产量自然(综合)递减率、阶段含水上升率、累积产油量等开发指标进行测算。
7.6.2 对不同规划方案的逐年总投资、总产值、总生产费用、原油边际成本、原油综合成本、税利总收入等经济指标进行测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