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检查方法及记录标准-医学资料
口腔检查表标准
![口腔检查表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92e5d103376baf1ffc4fad61.png)
口腔健康检查表
被检查者:性别:日期:年月日
(上颌)唇颊侧
(下颌)唇颊侧
2、口腔其他情况视诊所见:用“√”、牙式或文字记录
1)、口腔颌面部情况未见异常
异常表现:
2)、口腔软组织情况:牙龈未见异常
异常表现:
其他粘膜未见异常
异常表现:3)、义齿修复:无
有(说明修复类型)
4)、牙发育异常无
有(说明异常类型)
5)、阻生牙无
有(说明阻生类型)
6)、其他
【口腔检查使用说明】
第二度,为牙本质浅龋,洞底在牙骨质浅层;
第三度,为牙本质深龋,洞底在牙本质深层,但未引起牙
髓及根尖病
第四度,为洞底在牙本质深层,或已穿髓,牙髓已感染或
坏死;
第五度,为残根以及牙冠全部或绝大部分破坏,非龋所致的残根不包括在内。
口腔检查方法
![口腔检查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4b77494ecf84b9d528ea7a70.png)
口腔颌面部检查正确的检查方法是诊治疾病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口腔颌面外科的临床检查、诊断过程既遵循外科学的原则,又具有其特殊性和复杂性。
医生在实施检查、诊断的同时,需要护士的密切配合。
因此护理人员应熟悉掌握口腔颌面外科的专科检查与操作特点,更好的配合临床检查。
一、检查前的准备二、检查方法在检查前对患者做一般性观察,如患者的意识及精神状态是否正常,发育、营养状况、身体及颌面部有无畸形,以及皮肤色泽等,然后配合医生完成以下检查。
(一)问诊问诊主要针对患者的主诉、现病史、既往史、家族式等进行询问。
(二)视诊首先配合而医生检查主诉部位的色泽、范围、形态和结构有无改变,然后再进行以下部位的检查:1.颌面部外形检查颌面部上、中、下三部的正、侧面比例是否协调,左右是否对称,发育状况、有无畸形表现;关节区、下颌角、下颌体的大小、长度是否正常等;面部运动是否正常。
2.颌面部皮肤有无皮肤的色泽,质地、弹性的变化以及有无瘢痕、瘘口、炎症等。
3.牙齿有无排列不齐,有无错位、移位,注意观察牙齿的色泽、外形及数目,有无异常咬合关系,有无牙齿发育不良等。
4.下颌的运动状况前伸、侧方运动是否受限,开口度和开口形是否正常,以及在开口运动时是否出现关节弹响、绞锁等异常现象。
5.牙龈粘膜牙龈组织的色、形、质的改变,是否有色素沉着,有无瘘管存在,牙龈有无出血、发炎红肿、增生、萎缩、溃疡、坏死和窦道等。
6.口唇口唇检查应注意色泽、形态、外形、运动和有无肿胀等,还应注意有无疱疹、皲裂,口角有无红肿糜烂,有无增生物、色素沉着、斑块、白斑,有无巨口症、小口症和唇裂等。
7.舌观察舌体、舌根、舌腹的色泽、舌苔的颜色;检查舌体的运动情况,观察有无运动障碍和伸舌偏斜。
8.腭腭部依次检查硬腭、软腭、腭垂。
观察是否有充血、肿胀、包块、溃疡和坏死,是否有畸形和缺损。
必要时还要检查软腭、腭垂、腭舌弓、腭咽弓的运动,以及咽侧壁、咽后壁、腭咽闭合情况是否正常。
9.口底主要检查舌下肉阜有无异常分泌物,导管乳头有无红肿,口底有无肿胀、包块及其硬度和活动度等情况。
口腔体检操作规程
![口腔体检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74c6e88f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21.png)
口腔体检操作规程一、准备工作1、了解患者病历信息,包括姓名、年龄、性别、主诉、过敏史等。
2、确认医疗工具的清洁和消毒状况,确保无菌。
二、患者交流与准备1、亲切询问患者是否有任何口腔疼痛、不适等症状,并记录相关信息。
2、告知患者体检前需要进行口腔清洁,令其漱口清洁,清除残留食物和口腔异物,以便更好地进行体检。
3、为患者提供护目镜、口罩、患者口腔巾等物品,确保体检环境的清洁和卫生。
三、口腔外观检查1、让患者张开口腔,观察口唇、颌面部及颈部皮肤的颜色、结构及有无异常情况。
2、观察牙齿的排列情况,检查是否有牙齿缺失、畸形、牙釉质发育不全等问题。
3、检查口腔黏膜的颜色、质地、有无溃疡、出血等异常情况。
四、口腔内检查1、用嘴镜清洁并消毒,确保无菌。
2、佩戴手套,戴上口罩和护目镜,以保护双方的健康。
3、仔细检查牙齿是否有龋齿、充填体、牙隐裂等情况,并记录。
4、检查牙龈的颜色、质地、出血、萎缩等病变情况。
5、用探针检查牙龈袋深度,记录每个牙齿的牙龈健康情况。
6、检查口腔黏膜的颜色、质地、有无溃疡、肿胀等异常情况。
7、观察舌头的颜色、形状、表面是否有溃疡、斑块等异常情况。
8、检查颈部淋巴结是否肿胀。
五、辅助检查1、根据需要,进行口腔X射线检查,确保安全规范。
2、进行牙齿拍片、口腔CT等其他辅助检查,全面了解口腔病变情况。
六、记录与提醒1、根据体检结果,记录患者的口腔健康状况、病变情况等。
2、向患者解释检查结果,告知口腔健康状况及相关治疗方案,并提供建议与指导。
七、消毒与清洁1、使用过的医疗器械和工具按照规定程序进行清洁和消毒。
2、妥善处理口腔废弃物和污染物,确保环境的清洁和安全。
八、态度与信任1、对患者保持友好、耐心的态度,尊重和保护患者的隐私和尊严。
2、认真听取患者的反馈和意见,及时处理患者的疑虑和问题。
以上是一份关于口腔体检的操作规程,以保证体检的顺利和准确。
医务人员应严格执行规程,确保口腔体检的质量和安全,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口腔一般检查(医学材料)
![口腔一般检查(医学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8842b17b02020740be1e9bde.png)
严选资料
19
视诊
视诊是用视觉对患者进行系统检查。 应按一定顺序进行,先检查主诉部位,再全 面检查其他部位。检查顺序依次为: 1.颌面部2.牙齿3.牙周组织4.口腔黏膜5.舌等
严选资料
20
探诊
探诊是利用探查器械进行检查和诊断的方法。探诊方 法:采用持笔式握持,无名指置于邻牙上做支点,检
查的顺序是先检查主诉牙和可疑牙,防止损伤口腔黏
20~25g。
严选资料
23
3)探查方法:牙周探针应与牙体长轴平行, 紧贴牙面,避开牙石,直达袋底,以提插 方式移动牙周探针。邻面检查尽可能贴近 接触区,向龈谷方向倾斜探入。从远中开 始依次顺序探查。每个牙应检查颊侧近中、 中央、远中,舌侧近中、中央、远中6个位 点。
严选资料
24
4)探诊内容为:牙周袋深度、附着水 平、探诊出血情况、根面牙石和根分叉 病变情况。 5)结果记录:每个牙6个位点以毫米记录 深度,也可记最深的一个。
严选资料
27
结果记录: 叩诊的反应,按其与正常牙反应的比较,定为: 叩痛(一):用适宜力量叩诊反应同正常牙 叩痛(土):用适宜力量叩诊引起不适 叩痛(+):重叩引起轻痛 叩痛(+++):轻叩引起剧烈疼痛 叩痛(++):叩痛反应介于(+)和(+++) 之间
严选资料
11
口腔检查方法
口腔检查方法: 包括一般检查法和特殊检查法。 一般检查:是用常规器械即可完成的检查。 特殊检查:是要借助特殊器械、设备和方法 才能完成的检查。
严选资料
12
口腔检查方法
口腔检查过程既是病史采集过程也是医患 交流的过程。医师在病史采集时,要思想 集中,细心热情,以医患平等的姿态做好 解释工作。 口腔检查时,应有爱伤观念、无菌观念, 操作要轻柔,避免给患者增加痛苦和造成 医源性损伤。
口腔检查评分细则
![口腔检查评分细则](https://img.taocdn.com/s3/m/51431710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eb.png)
口腔检查评分细则评分细则1.医学人文素养1.仪表着装:仪表端庄;仪表稳重;工作衣,口罩,帽子和手套穿戴正确。
2.交叉感染控制:戴手套前做好椅位灯光调节,避免戴手套后交叉感染。
3.爱伤意识:动作语言轻柔,操作前先告知患者接下来的操作,多用“您好“等词汇。
2.基本诊疗技术一.医院感染控制的基本方法分值细化口腔粘膜消毒(二)基本检查技能分值细化一般口腔检查(13分)椅位调节视诊(口述):患者患者意识清楚,面部左右对称,中线对正,无肿胀,无缺损,牙列完整,无缺失牙。
探诊:我现在给你做一个探针检查,有不舒服举左手示意下。
探诊:我现在给你做一个扪针检查,有不舒服举左手示意下。
叩诊: 我现在给你做一个扣诊检查,有不舒服举左手示意下。
切记:叩诊力量由轻到重叩痛(-):表示用适宜力量叩诊患牙反应同正常牙。
叩痛(土):用适宜力量叩诊患牙感觉不适。
叩痛(+):重于适宜力量叩诊,引起牙齿轻痛叩痛(++):患乐的叩痛反应介于叩痛(+)和即痛(+++)之间者。
叩痛(+++):(轻于适宜力量叩诊,引起患牙剧烈疼痛。
松动度:我现在给你做一个松动度检查,有不舒服举左手示意下。
口镜的使用特殊检查(4分)六选一1.牙髓温度测试注:如冷、热水或三用枪做刺激源,此项检查为“0”分。
:注意注:如冷、热水或三用枪做刺激源,此项检查为“0”分。
注:如冷、热水或三用枪做刺激源,此项检查为“0”分。
2 . 牙周探针检查3.咬合关系检查系4.颞下颌关系检查颞下颌关节检查5.下颌下腺检查6.社区牙周指数(CPI)检查注:检查器械选错此项为零分。
口腔检查与病历书写
![口腔检查与病历书写](https://img.taocdn.com/s3/m/f20934eb240c844769eaeea1.png)
牙齿松动度(tooth mobility)检查法
牙齿松动度(tooth mobility)检查法
方法:用镊子夹住切端或抵住合面的窝 沟,作唇(颊)舌(腭)向、近远中向 和上下推(摇)动。
按不同的动度记录为:
之间者。
(六)咬诊(Biting)
通过患者咬合运动时的测 试或反应协助诊断的检查方法。
咬诊的内容
了解牙齿咬合时有无疼痛,发 现咬合接触,合干扰及早接触点 在牙齿上的具体部位及范围。主 要用于检查牙隐裂。
咬诊的方法
空咬法: 咬实物法: 咬合纸法或咬蜡片法:
二、选择性的检查方法 和诊断方法
整性的改变
(三)扪诊(palpation)
医生用手指或借助器械触扪 可疑病变部位,了解病变硬度、 范围、形状、活动度等为触诊。
扪诊的方法
口内扪诊多用单个食指,应戴指 套,动作要轻柔;
1、一般触诊 2、 “功能动度”检查 3、“牙齿松动度”检查
牙齿:触摸牙尖、切缘或合面边缘嵴,可查明 是否有过锐部分。
(2)既往史:是指与现有口腔疾病有关的 既往病史和治疗史
1) 疼痛的发作方式 :自发痛和激发痛 2) 疼痛的部位:局限性痛和牵涉痛 3) 疼痛的程度 4) 疼痛发作的时间和频率 5)治疗对疼痛的影响
3、全身病史
(1)传染病史:
(2)系统病史: ① 高血压 、② 先天性 心脏病和免疫系统疾病 、③ 糖尿病 、 ④ 出血性疾病 、⑤ 癌症
1、以牙冠松动方向计算 Ⅰ°松动 唇(颊)舌(腭)向松动; Ⅱ°松动 唇(颊)舌(腭)向松动,伴有近远中
向松动; Ⅲ°松动 唇(颊)舌(腭)向松动,伴有近远中
口内口腔检查
![口内口腔检查](https://img.taocdn.com/s3/m/1c012b0b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d175c57.png)
口内口腔检查口内口腔检查第一考站第一部分无菌操作一.洗手、戴手套(一)洗手:取下手上的饰物及手表,打开水龙头,弄湿双手。
2.接取抗菌洗手液或肥皂。
3.采用"6步法"洗手,每步至少洗5次,充分搓洗15秒钟以上。
4.流动水冲洗。
5.以檫手纸或肘部关闭水龙头。
6.檫干双手。
6步法具体为第一步是掌心檫掌心。
第二步是手指交错,掌心檫掌心。
第三步是手指交错,掌心檫掌心,两手互换。
第四步是两手互握,互檫指背。
第五步是指尖摩擦掌心,两手互换。
第六步是拇指在掌心转动,两手互换。
(二)、戴手套:1、先将双手洗净、干燥。
2、打开无菌包装,用右手自手套夹内捏住手套套口翻折部,将手套取出。
先用左手插入左手手套内,再用已戴好手套的左手指插入右手手套的翻折部,帮助右手插入手套内。
3、已戴好手套的左手不可触碰右手皮肤。
将手套翻折部翻回盖住手术衣袖口,用无菌盐水冲洗干净手套外面的滑石粉。
(三).口腔黏膜消毒:1、消毒剂的正确选则消毒剂:有1%碘酊(如用碘酊消毒应用75%乙醇脱碘)、0.1%氯已定和含有效碘0.5%的碘伏2、嘱患者张口,术者左手持口镜牵开唇颊部或舌,暴露手术区域,先用干棉球擦干术区,再用无菌棉签蘸取适量消毒剂,未感染伤口的消毒顺序从手术中心区开始,由内向外涂擦,消毒的范围应该超过手术区域,不可遗留空白。
3、感染伤口的消毒顺序应从清洁部开始向患处涂擦。
第一站:23分钟30分二、病例采集:15分钟20分问诊的方法,主诉,病历采集。
5分口腔检查准备。
2分诊断及鉴别诊断。
5分治疗设计。
4分病例书写。
4分合计:20分病例书写常用题目:慢性牙周炎急性化脓性根尖周炎边缘性牙龈炎皮脂腺囊肿深龋慢性根尖囊肿上牙体缺失有瘘型慢性根尖周炎牙震荡下牙列缺失分类肯氏2类急性牙髓炎眶下间隙感染智齿冠周炎一般检查前检查前需洗手、戴手套。
调节治疗椅,患者仰卧位,头部与医师肘部平行,检查上颌牙时,患者咬合平面与地面约成45角,检查下颌牙与地面接近平行。
口腔检查—口腔检查的内容(口腔内科学课件)
![口腔检查—口腔检查的内容(口腔内科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cacb08a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c1.png)
一般检查法
(二) 视 诊 : 注 意 按 一 定 顺 序 进 行
1、颌面部:发育、两侧对称、有无肿物、肿胀及窦道。 2、牙齿: (1)牙体:牙的色泽、龋洞、缺损、畸形、隐裂及磨 损。牙的排列、接触关系、有无缺失。 (2)牙龈及牙周组织:牙龈的色、形、质有无变化。
3、口腔黏膜:色泽、外形、完整性和功能改变。有无溃 疡、糜烂、疱疹、瘢痕、肿物。 4、舌:舌质和舌苔的颜色、厚薄,舌面有无裂纹、溃疡, 舌乳头有无消失、肿胀,舌体有无畸形,舌缘有无齿痕, 运动和感觉功能是否正常。
一般检查法
(三) 探 诊 :
2
1
龋齿:龋洞范围、深度、 敏感性、洞底软硬度及 有无露髓,有无探痛。 已充填者,边缘密合性,
悬突和继发龋。
牙周袋: 使用牙周探针,探测 牙周袋范围和深度。
3
窦道:探查窦道方 向、深度及来源。
4
注意:有支点,动 作轻柔,避免损伤 软组织和牙周组织,
避免触痛牙髓。
一般检查法
4、按松动幅度分:
一般检查法
(七) 咬诊:检查有无早接触和咬合创伤。
1、空咬法 2、咬实物法 3、咬脱色纸法 4、咬蜡片法
(八) 嗅 诊
一般检查法
(九) 冷 热 诊
正常牙髓 20~50°
不痛
正常牙髓 10~20°/50°~60° 一般不痛
冷刺激<10°;热刺激>60°
(1)冷诊法:冷水、小冰棒、无水酒精、氯乙烷
一般检查法
一般检查法
(一) 问 诊
1、主诉:患者就诊的主要原因,患者最明显、最 痛苦的主观感觉。 主要包括:症状、部位、时间
2、现病史:仔细询问症状发病时间,发生部位, 诱发、加重或缓解因素,治疗经过及目前情况。
口腔疾病概要——口腔检查
![口腔疾病概要——口腔检查](https://img.taocdn.com/s3/m/a435732abcd126fff7050bc7.png)
(七)牙松动检查法
用镊子夹持前牙切缘或夹抵住后牙牙合面窝沟,轻轻 向颊(唇)舌(腭)向或近远中摇动。常用的牙松动记录方法 有两种: 1、以牙冠松动方向计算 Ⅰ度松动:颊(唇)舌(腭)方向松动。 Ⅱ度松动:颊(唇)舌(腭)方向松动,伴有近远中向松动。 Ⅲ度松动:颊(唇)舌(腭)方向松动,伴有近远中方向运动 和垂直方向松动。 2、以毫米计算牙松动的幅度 Ⅰ度松动:牙松动在0.5—1.0mm之内. Ⅱ度松动:牙松动在1.0—2.0mm之内. Ⅲ度松动:牙松动在2.0mm以上. (八)嗅诊 用嗅觉协助诊断。例如牙髓坏疽和坏死性龈炎 均有腐败性恶臭;牙周溢脓及多龋者,口臭也较明显.
二、牙位记录格式
FDI牙位表示法
FDI牙位表示法是1970年国际牙科联盟(FDI)提出 的牙位表示法,为世界通用。也称ISO-3950表示法。 每颗牙用两位阿拉伯数字表示,第一位表示牙齿所 在的象限:病人的右上、左上、左下、右下在恒牙为1、 2、3、4,在乳牙为5、6、7、8;第二位表示牙齿的位 置:从中切牙到第三磨牙齿为1-8。面的图示是以牙医的 方位来看(左边对应病人的右侧),但左、右的区分则 反过来,以病人为准。
口腔检查前准备
(二)器械:口镜、探针、镊子
1、口镜 口镜头+柄 平面(真实)、凹面(放大) 用途(1)反映影像 (2)反射、聚集光线 (3)牵引、推压 (4)叩诊 (5)咬诊
口腔检查前准备
(二)器械:口镜、探针、镊子
2、探针 尖头:双头、半圆形+双曲形、尖锐 用途(1)检查缺陷 (2)探测患牙感觉、敏感 部位 (3)探测软组织感觉 (4)检查充填情况 (5)检查牙石分布 (6)粗估牙周袋深度 (7)探测窦道、瘘管走行 (8)向龈沟、牙周袋、盲袋、窦道上药 (9)分离牙龈、勾出松动牙
第二章口腔检查
![第二章口腔检查](https://img.taocdn.com/s3/m/2362bc72cc7931b765ce157b.png)
一般检查方法 ---问诊
?主诉:症状﹑部位和时间. ?现病史: 发病的诱因﹑时间﹑ 症状
﹑发生和发展﹑治疗经过和效果 ﹑ 伴随症状. ?既往史:健康状况﹑过敏﹑嗜好﹑生 活习惯. ?家族史:有无类似疾病的发生.有无 遗传病或传染病.
一般检查法 ---视诊
顺序: 口外
口内
主诉部位
其它部位
内容:
?牙体: 色﹑形﹑质﹑透明度﹑数目﹑大小﹑接 触关系﹑排列关系﹑咬合关系 .
?外伤后6周的牙齿 ?根尖尚未发育完全的牙齿 ?安装心脏起搏器的牙齿 ?全冠修复的牙齿 ?已麻醉的牙齿
特殊检查 ---X线检查
?X线:根尖片﹑咬合翼片 ﹑咬合片﹑全景片 ?龋病: 部位﹑ 范围 ?牙髓病和根尖周病 ?牙周病
其它辅助检查方法
?实验室检查 ?光纤透照检查法 ?穿刺 ?口腔内窥镜检查
小结
(3)淋巴结有无肿大:
口腔一般检查 ---视诊
? 2.口内检查内容
口腔前庭检查: ? 黏膜 ? 系带 ? 腮腺乳头
一般检查法---视诊
? 2.口内检查内容 固有口腔的检查: ? 舌体、舌系带 ? 硬腭、软腭 ? 口咽、口底 ? 颌下腺导管、乳头
一般检查法--- 探诊探源自内容: ?龋 ?牙周 ?窦道特殊检查---牙髓活力测试
?冷热诊牙髓活力测试:<10℃和>60 ℃
?冷热诊
?冷诊
?热诊 与对照牙对比:
同对照牙
正常
迟钝
牙髓变性或部分坏死
无反应
牙髓坏死
热诊激发痛 ,冷诊无
化脓性变
特殊检查---牙髓活力测试
?电诊牙髓活力测试
?原理:
电流
牙髓神经
冲动
大脑
?测试部位: 牙冠的唇颊中部
最新:口腔检查方法及记录标准-文档资料
![最新:口腔检查方法及记录标准-文档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f09cdbfc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f7.png)
注意事项
每位检查者应配备一名合作的记录人员
记录的数字清楚,文字工整。
检查者应向记录人员讲明调查表中数据 记录的规则。
记录人员还需掌握代码系统中所用术语 的含义,以便进行检查时,可以发现检 查者的明显错误或遗漏。
注意事项
调查开始之前,记录人员应通过几个预 检查结果进行自我训练。对尚未熟练掌 握调查表中字母或数字代号的记录人员 必须进行专门培训。如果记录人员不清 楚表中的项目将造成代码混淆。
一、牙列情况
龋齿(1):视诊+探诊
有明显的龋洞 可探及软化洞底或洞壁的病损 釉质下的潜行破坏 牙齿上有暂时充填物按龋齿计 窝沟封闭同时伴有龋者也按龋计
一、牙列情况
无龋牙(0):以下情况不诊断为龋病:
白垩色斑点 着色的不平坦区 釉质表面点隙裂沟染色,无釉质下潜行破
坏,探针无法探到软化组织 氟牙症,釉质发育不全 没有发生龋损的楔状缺损 可疑龋按无龋牙计
17/16 11 26/27 47/46 31 36/37
二、牙周情况——CPI
17-14 13-23 24-27 47-44 43-33 34-37
17/16 11 26/27 47/46 31 36/37
WHO规定: 每个区段内必须有2颗或2颗以上功能牙, 且无拔牙指征,该区段才做检查。 检查区段内以最重情况记分。
二、牙周情况——CPI
检查器械:
– WHO推荐的 CPI探针
二、牙周情况——CPI
CPI探针的作用:
牙龈出血:顶端小球可避免刺伤牙龈组织导致 出血,而误诊为牙龈炎; 探测龈下牙石; 探测龈沟或牙周袋的深浅。
二、牙周情况——CPI
检查项目:
牙龈出血 牙石 牙周袋深度
二、牙周情况——CPI
口腔检查评价参照标准
![口腔检查评价参照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408ac03ae87101f69f319508.png)
口腔检查评价参照标准
科室: 姓名: 得分:
项目总分
考核内容
应得分
实得分
医
患
体
位
20分
1.正确调节牙科治疗椅和照明灯
2.考生取坐位于牙椅的右前方或右后方,肘关节与患者口腔在同一平面高度。
3.患者取仰卧位检查上颌牙时,患者颌平面于地面呈45°~90°角,检查下颌牙时颌平面与地面平行。
2.让口镜反射使光线集中于被检查部位,转动口镜至合适位置,使被检查部位被观察到。
3.用口镜反映上颌牙和下颌牙游离的远中面或舌面。
10
5
5
总分
100
欢迎您的下载,
资料仅供参考!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资料等等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5
5
叩
诊
10分
1.选择带有平头末端的手持金属器械。
2.用器械平头垂直向轻轻叩击牙齿。
3.先扣正常牙,再扣患牙。
5
5
松
动
度
20分
1.器械选择:镊子
2.用镊子夹住前牙牙冠或抵住后牙颌面中央窝。
3.用镊子前后左右摇动牙齿观察牙齿松动度。
5
10
5
口
镜
的
使
用
20分
1.用左手拇指,食指和中指握持口镜。使用适当力量用口镜镜面部位牵拉口角。
5
5
10
探
诊
20分
1.应选用5号镰行探针,探诊顺序依次为右上象限,左上象限,左下象限,右下象限,行全口牙的检查。
2.左手持口镜右手拿探针,右手无名指为支点。
医院口腔科常规
![医院口腔科常规](https://img.taocdn.com/s3/m/52b3f49e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cc.png)
医院口腔科常规第一节一般常规病案记录一般病案记录详见医护记录篇及外科篇,但须注意以下各点:1.儿童时期的营养状况及有关不良习惯。
2.口腔卫生情况、疾病史、手术史及治疗经过。
3.家族病史。
询问患者直系亲属中是否有人患过下列疾病,如癌、糖尿病、结核病、先天性畸形等,牙齿形态、大小、有无畸形;有无缺牙及多生牙;色泽是否正常;有无拥挤、稀疏、错位、倾斜、阻生等情况。
第二节口腔及颌面部检查(一)牙齿1.牙齿部位的记录方法以十字形线条将上下左右分为4区,依照牙位排列顺序,自前至后,用数字代表。
恒牙用阿拉伯数字,乳牙用罗马数字,分别记载于各区内。
右侧国际牙科联合会(FD1)提出并经WHO认可的新的牙齿标记法,现已逐步推广,记录时只需写明某牙的号数即可。
2,形态、数目、色泽及排列位置注意牙齿形态、大小、有无畸形;有无缺牙及多生牙;色泽是否正常;有无拥挤、稀疏、错位、倾斜、阻生等情况。
3.松动度正常生理性松动度不计度数,大于生理性松动度而颊(唇)舌侧活动不超过Imm者为I度,相当于1〜2mm数,大于生理性松动度而颊(唇)舌侧活动不超过Imm者为I度,相当于1〜2mm者为1度,大于2mm者为1度松动,异常松动至上下浮动者为IV度。
4.牙体缺损及病变记录病变名称、部位、范围及程度等,必要时进行温度、电活力或局部麻醉试验,以查明病变部位及性质。
5,修复情况有无充填物、人造冠、义齿等,注意其密合度,有无继发性病变等。
7.缺失情况缺牙数目及位置,创口愈合情况以及邻牙的健康状况等。
(二)牙龈1.形态、色泽及坚韧度的检查注意有无炎症、溃烂、肿胀、坏死、增生、萎缩、窦道及色泽改变,是否易出血等。
2.牙周袋检查牙周袋分为假性牙周袋(眼袋)及真性牙周袋(骨上袋、骨下袋)两种,记录其部位及范围,用牙周探针测量其深度,以mm计算,牙周袋内注意有无分泌物。
3.牙石分为龈上及龈下两类,注意其部位及程度。
龈上牙石可分为三度:少量记录(+),中等量记录(++),牙石多或龈面亦附有者为大量记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提拉运动,以感觉龈下牙石 同时查看牙龈出血情况,并根据探针上的
刻度观察牙周袋深度
二、牙周情况——CPI
检查指数牙 20岁以上检查10颗指数牙, 20岁及20岁以下检查6颗指数牙
17/16 11 26/27 47/46 31 36/37
口腔检查方法及记录标准
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
临床检查与记录
注意事项
检查用物齐全,包括检查器、表格、文具、 防护用品等
环境要求安静、宽敞,有专人负责组织协 调,维持现场秩序。避免拥挤,避免噪声。
注意事项
医生的检查顺序常规:呈“⊃”型。即第 一、第二、第三、第四象限。
但每个医生可能有自己的习惯,需事先 了解清楚。
一、牙列情况
因龋缺失(4):
– 45岁以下区分失牙原因 – 45岁以下未萌智齿不包括在其中 – 未萌牙与缺失牙的区分:
牙齿萌出规律 询问病史 口内龋坏情况
一、牙列情况
因其他原因缺失(5):
– 45岁及以上所有缺失牙不区分失牙原因, 均记为“4”;
– 45岁以下,若智齿有拔除史,以容
一、牙列情况 二、牙周情况 三、义齿修复情况
一、牙列情况 统一人工光源 视诊结合探诊 检查器械:口镜、CPI探针
一、牙列情况
检查对象:
所有受检对象
检查器械:
CPI探针
一、牙列情况
代码 0 1 2 3 4 5 6 7 9
状态 无龋 有龋 已充填有龋 已充填无龋 因龋缺失 因其他原因缺失 未萌牙 牙外伤 无法检查
一、牙列情况
未萌牙(6):
– 不包括先天缺牙或外伤失牙; – 45岁以上牙齿不存在即记为“4”; – 45岁以下智齿:如果没有明确拔牙史记为“6”; – 45岁以下智齿有拔牙史或其它牙齿需问明原因,
记为“4”或“5”。
二、牙列情况
牙外伤(7):
– 因外伤而使部分牙面缺失且无龋
一、牙列情况
二、牙周情况——CPI
三、义齿修复状况
根据——
– 临床检查所见 – 视诊结合问诊 – 对有缺牙者进行询问(有义齿未戴)
上下颌义齿修复状况分别记分
三、义齿修复情况
代码 0 1 2 3
状态 不需要修复 完全未修复 部分修复 全部修复
三、义齿修复情况
不需要修复:全口无缺失牙,不需要修 复。或者有缺失牙,如第三恒磨牙缺失 或者其他牙齿缺失不需要修复。或者有 缺失牙,因咬合关系限制等不能修复
一、牙列情况
永久充填体:
– 银汞 – 玻璃离子 – 复合树脂、复合体
暂时充填物
– 氧化锌、 – 磷酸锌水门汀
一、牙列情况
已充填牙无龋(3):永久充填物+无龋
– 因龋做的全冠按已充填牙无龋计; – 若确定非因龋充填,则记“无龋”; – 不明确时, 默认为非因龋充填,记“无龋” – 充填体破损的情况:有无继发龋。
一、牙列情况
龋齿(1):视诊+探诊
– 有明显的龋洞 – 可探及软化洞底或洞壁的病损 – 釉质下的潜行破坏 – 牙齿上有暂时充填物按龋齿计 – 窝沟封闭同时伴有龋者也按龋计
一、牙列情况
无龋牙(0):以下情况不诊断为龋病:
– 白垩色斑点 – 着色的不平坦区 – 釉质表面点隙裂沟染色,无釉质下潜行破
注意事项
进度不能过快,时间安排不要过于紧凑
记录者注意力要集中,未听清或未跟上 检查速度时,可请医生重报或重新检查。 不可随意填写。
注意事项
医护位置合理
医生坐在被检查者的右侧 记录者在被检查者的左侧。
检查者可看到记录是否准确。 记录者能听清代码,还可检查记录的牙
位与被检查的牙位是否吻合。 及时发现错记或口误,及时改正。
坏,探针无法探到软化组织 – 氟牙症,釉质发育不全 – 没有发生龋损的楔状缺损 – 可疑龋按无龋牙计
一、牙列情况
已充填有龋(2):继发龋/再发龋
– 若确定充填体非因龋充填,记为“龋” ; – 不明确时,默认为非因龋充填,记为“龋” ; – 必须有部分或全部充填体,且为永久充填体; – 充填体折断(裂纹)、劈裂等破损:有无继发龋
CPI探针的作用:
牙龈出血:顶端小球可避免刺伤牙龈组织导致 出血,而误诊为牙龈炎; 探测龈下牙石; 探测龈沟或牙周袋的深浅。
二、牙周情况——CPI
检查项目:
–牙龈出血 –牙石 –牙周袋深度
二、牙周情况——CPI
检查方法:
以探诊为主,结合视诊 将CPI探针轻缓地插入龈沟或牙周袋内,探
注意事项
每位检查者应配备一名合作的记录人员
记录的数字清楚,文字工整。
检查者应向记录人员讲明调查表中数据 记录的规则。
记录人员还需掌握代码系统中所用术语 的含义,以便进行检查时,可以发现检 查者的明显错误或遗漏。
注意事项
调查开始之前,记录人员应通过几个预 检查结果进行自我训练。对尚未熟练掌 握调查表中字母或数字代号的记录人员 必须进行专门培训。如果记录人员不清 楚表中的项目将造成代码混淆。
无法检查(9):
– 各种原因(如正畸带环、严重发育不良 等)不能做检查的恒牙(可见部位 <1/2)。
二、牙周情况
CPI指数
– WHO 2019年在第4版中推荐使用
操作简便,重复性好 适合于大规模的口腔流行病学调查
二、牙周情况——CPI
检查器械:
– WHO推荐的 CPI探针
二、牙周情况——CPI
二、牙周情况——CPI
17-14 13-23 24-27 47-44 43-33 34-37
17/16 11 26/27 47/46 31 36/37
WHO规定: 每个区段内必须有2颗或2颗以上功能牙, 且无拔牙指征,该区段才做检查。 检查区段内以最重情况记分。
二、牙周情况——CPI(改良)
0 - 健康 1 - 牙龈探诊后出血 2 –探诊出血(-)探诊有牙石存在,但探针黑区全部可见 3 –探诊出血(+)探诊有牙石存在,但探针黑区全部可见 4 - 牙周袋4-5毫米(探针黑区部分到龈下) 5 - 牙周袋6毫米或以上(探针黑区全部在龈下) X - 除外区段(余留牙不足2颗) 9 - 不做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