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科学发展观ppt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罗马俱乐部提出的“增长极限论” 罗马俱乐部提出的“增长极限论”:
中心论点——人口增长、粮食生产、投资增长、环境污染 人口增长、粮食生产、投资增长、 中心论点 人口增长 和资源消耗具有按指数增长的性质,经济增长在今后 和资源消耗具有按指数增长的性质, 100年内的某个时期将达到极限 年内的某个时期将达到极限。 100年内的某个时期将达到极限。原因在于地球是有限 人类生活的空间是有限的,资源是有限的, 的,人类生活的空间是有限的,资源是有限的,地球吸 纳消化污染的能力是有限的。 纳消化污染的能力是有限的。 警示人们——世界经济增长已临近自然生态极限,人类应 世界经济增长已临近自然生态极限, 警示人们 世界经济增长已临近自然生态极限 制止增长和技术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制止增长和技术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要从人与自然和谐 的角度看待发展;经济发展不能过度消耗资源、 的角度看待发展;经济发展不能过度消耗资源、破坏环 要注意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的协调, 境,要注意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应考虑资源环 境的最终极限对人类发展和人类行为的影响。 境的最终极限对人类发展和人类行为的影响。 局限性——以“增长 资源 环境”的相互关系为出发点, 资源—环境 局限性 以 增长—资源 环境”的相互关系为出发点, 将人置于完全被动的地位, 将人置于完全被动的地位,忽视了人类把握自己命运和 行为的能动作用, 行为的能动作用,忽视了技术进步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巨 大支撑和促进作用。 大支撑和促进作用。
2、国际背景 、
发达国家发展的经验教训: 1 .发达国家发展的经验教训: 先污染后治理”---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先污染后治理”---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周期性 发展---缺乏可持续性。 ---缺乏可持续性 发展---缺乏可持续性。 发展中国家谋求发展的得失: 2.发展中国家谋求发展的得失: 有增长无发展”---经济明显增长 经济明显增长, “有增长无发展”---经济明显增长,但贫困依 分配不公,社会矛盾激化,社会发展滞后。 旧,分配不公,社会矛盾激化,社会发展滞后。 国际上战略性资源短缺,如石油、矿石等。 3 .国际上战略性资源短缺,如石油、矿石等。
透视-4:“人类发展” 的发展 观
时间:20世纪90年代以来 世纪90年代以来。 (1)时间:20世纪90年代以来。 背景: 人类发展” (2)背景:以”人类发展”为核心的现代发展观是 对以往的发展理论和实践的丰富和完善, 对以往的发展理论和实践的丰富和完善,最终明 确了发展的终极目的是人不是物。 确了发展的终极目的是人不是物。 理论形成和主张:1990年 (3)理论形成和主张:1990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 发展了一份《人类发展报告》 首次提出了“ 发展了一份《人类发展报告》,首次提出了“人 类发展”的概念; 类发展”的概念;强调发展的最终目的是改善所 有人的生活,增进人类幸福、自由、尊重、安全、 有人的生活,增进人类幸福、自由、尊重、安全、 公正、参与等。 公正、参与等。这一发展观从根本上扭转了发展 理论忽视人的因素的趋势。 理论忽视人的因素的趋势。 衡量标准:寿命(人均预期寿命);知识( );知识 (4)衡量标准:寿命(人均预期寿命);知识(成 人识字率和受教育的平均年数);生活水平( );生活水平 人识字率和受教育的平均年数);生活水平(当 地生活费用的水准,即购买力平价)。 地生活费用的水准,即购买力平价)。
透视-3:可持续发展观
时间: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 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 (1)时间: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 (2)背景:可持续发展观的提出源于人类对全球环境问题的认识。西 背景:可持续发展观的提出源于人类对全球环境问题的认识。 方国家的发展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走的是“先污染后治理” 方国家的发展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走的是“先污染后治理”的 路子。但是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具有不可逆转性, 路子。但是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具有不可逆转性,因此应从人类生 存和发展的高度来认识环境和生态问题。 存和发展的高度来认识环境和生态问题。社会应谋求一种环境保护 与社会发展同步的新观念---可持续发展观。 ---可持续发展观 与社会发展同步的新观念---可持续发展观。 理论形成和主张:1980年 (3)理论形成和主张:1980年3月联合国大会第一次使用可持续发展概 念;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把 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 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 可持续发展作为全世界未来共同的发展战略。 可持续发展作为全世界未来共同的发展战略。 缺陷:发展的终极目的并不明确。 (4)缺陷:发展的终极目的并不明确。 意义: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对发展道路的必然选择, (5)意义: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对发展道路的必然选择,体现了人类对 发展问题的突破性认识。 发展问题的突破性认识。
• 第四阶段 第四阶段——20世纪80-90年代 20世纪80-90年代 20世纪80 多学科介入发展观研究,产生了“综合发展观” 多学科介入发展观研究,产生了“综合发展观”。这一发展观 虽然加进了“ 但并没有十分突出“ 的发展。 虽然加进了“人”,但并没有十分突出“人”的发展。 经济 + 自然 + 社会 + 人 == 发展 • 第五阶段 第五阶段——1995年 1995年 1995 哥本哈根世界人口与发展会议为重要标志,着重提出了“ 哥本哈根世界人口与发展会议为重要标志,着重提出了“以人 为中心” 发展的最终目标是全体人民”的口号, 为中心”、“发展的最终目标是全体人民”的口号,即“以人为中 的发展观。 心”的发展观。 人 + 经济 + 自然 + 社会 == 发展 • 第六阶段 第六阶段——2003年 2003年 2003 中国共产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科学发展观” 中国共产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是建立在 中国经验”基础上的发展观, 中国特色的发展理论。 “中国经验”基础上的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的发展理论。 人本 + 全面 + 协调 + 持续 == 发展
透视-2:综合发展观
(1)时间:20世纪60年代末到80年代末。 时间:20世纪60年代末到80年代末。 世纪60年代末到80年代末 背景:经济增长并没有给人们带来所期望的福祉, (2)背景:经济增长并没有给人们带来所期望的福祉, 相反出现了高增长下的分配不公、两极分化、 相反出现了高增长下的分配不公、两极分化、社会腐 环境恶化、生态失衡甚至局部战争频发等现象。 败、环境恶化、生态失衡甚至局部战争频发等现象。 学术界称之为“有增长无发展”。 学术界称之为“有增长无发展” 理论主张:联合国前秘书长吴丹将发展概括为: (3)理论主张:联合国前秘书长吴丹将发展概括为: 经济增长+社会变革” 美国学者提出建立包括经济、 “经济增长+社会变革”;美国学者提出建立包括经济、 社会环境、生活、 社会环境、生活、文化等各项指标在内的新的发展价 值体系。 值体系。 衡量标准:提出以新的发展价值体系取代单一的GNP (4)衡量标准:提出以新的发展价值体系取代单一的GNP 指标。 指标。 缺陷:只注重社会内部诸因素的发展, (5)缺陷:只注重社会内部诸因素的发展,没有考虑社 会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没有考虑代际问题。 会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没有考虑代际问题。
第五节 科学发展观
一、科学发展观的形成 二、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 三、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意义
一、导论:科学发展观提出的背景

第一阶段——始于20世纪40年代 第一阶段 始于20世纪40年代 始于20世纪40 由政治学家提出,由发展经济学(法兰克福学派)形成的“ 由政治学家提出,由发展经济学(法兰克福学派)形成的“工业文明 经济增长论)。因受“二战”影响,视军力为国力, GDP为 )。因受 观”(经济增长论)。因受“二战”影响,视军力为国力,视GDP为 发展。 发展。 发展 == 工业 /经济 第二阶段——1969-1973年 1969第二阶段 1969 1973年 由罗马俱乐部的未来学派提出的“增长极限论” 批判“ 由罗马俱乐部的未来学派提出的“增长极限论”,批判“经济中心主 提出资源、生态的极限论点。 义”,提出资源、生态的极限论点。 经济 + 自然 == 发展 • 第三阶段——20世纪70-80年代 20世纪70-80年代 第三阶段 20世纪70 欧美一些经济学家组成的“新经济学研究会”提出了“ 欧美一些经济学家组成的“新经济学研究会”提出了“可持续发展 观”。 经济 + 自然 + 社会 == 发展
3、现实背景 、
(1)高速增长背后掩盖许多深层次问题和矛盾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经济增 长与社会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 长与社会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进而影响或制约了社会 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突出问题有 突出问题有: 第一,资源消耗过大,环境污染严重; 第一,资源消耗过大,环境污染严重; 第二,收入差距扩大,分配不公加剧; 第二,收入差距扩大,分配不公加剧; 第三,失业人口增加,就业压力增大; 第三,失业人口增加,就业压力增大; 第四,经济增长超前,社会发展滞后; 第四,经济增长超前,社会发展滞后; 第五,城乡差距扩大,地区发展失衡。 第五,城乡差距扩大,地区发展失衡。
透视-1:经济增长的发展观
时间:20世纪40年代中期到60代中期 世纪40年代中期到60代中期。 (1)时间:20世纪40年代中期到60代中期。 背景:二战结束后西方工业国家大多物质匮乏。 (2)背景:二战结束后西方工业国家大多物质匮乏。 理论主张:以美国经济学家刘易斯的<<经济增长理论>>为代表, <<经济增长理论>>为代表 (3)理论主张:以美国经济学家刘易斯的<<经济增长理论>>为代表, 把发展基本等同于经济增长. 把发展基本等同于经济增长. 衡量标准:国民生产总值(GNP) GNP增长率 GNP是指一定时 增长率。 (4)衡量标准:国民生产总值(GNP)及GNP增长率。GNP是指一定时 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商品价值和劳务价值总和。 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商品价值和劳务价值总和。 缺陷:忽视自然资源和环境的价值; GNP作为评判发展的首要标 (5)缺陷:忽视自然资源和环境的价值;把GNP作为评判发展的首要标 存在的问题是:高增长下的分配不公、两极分化、社会腐败、 准。存在的问题是:高增长下的分配不公、两极分化、社会腐败、政 治动荡、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被称为“有增长无发展” 治动荡、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被称为“有增长无发展”或“无发展 的增长” 的增长”。
传统发展观与现代发展观的比较: 传统发展观与现代发展观的比较:
传统发展观——线性。假设只有一条单一的轨道供所有的国 线性。 传统发展观 线性 家循其发展。 家循其发展。处在单一轨道上的落后国家所面临的挑战就 是要赶上其它国家。 是要赶上其它国家。最便利的发展方法就是仿效那些走在 前面的国家,而资金和技术转化是达到这一目的最好、 前面的国家,而资金和技术转化是达到这一目的最好、最 快的手段。传统发展观鼓励发展中国家、 快的手段。传统发展观鼓励发展中国家、后发展国家摒弃 他们的传统甚至文化。 他们的传统甚至文化。 现代发展观——多样性。认为发展过程有可能存在许多并行 多样性。 现代发展观 多样性 的发展轨道。在很多层次上,即使有共同的长期发展目标, 的发展轨道。在很多层次上,即使有共同的长期发展目标, 不同的国家很可能会找到实现这一目标的不同发展模式。 不同的国家很可能会找到实现这一目标的不同发展模式。 现代发展观将人的能动作用放在中心位置, 现代发展观将人的能动作用放在中心位置,重视人类的自 身发展、教育,建立更加协调、有效的体制。 身发展、教育,建立更加协调、有效的体制。发展所依赖 社会资本, 物质资本。 的资本在很大程度上是社会资本 而非物质资本 的资本在很大程度上是社会资本,而非物质资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