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2020-2021学年苏教版高中生物2学案-第3节-第2课时-自由组合定律-含解析-D

合集下载

高中生物必修二教案-3.2.1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5-苏教版

高中生物必修二教案-3.2.1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5-苏教版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一)教学目标:1.1知识与技能:(1).说出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遗传实验的具体内容;(2).阐明实验现象的解释。

1.2过程与方法:应用假说演绎法分析孟德尔的研究发现过程,使学生领会科学家的科学精神和思维方法。

1.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孟德尔遗传规律的揭示过程,使学生初步掌握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两对相对性状的研究实验及结果分析。

教学难点:应用棋盘格法分析杂交子二代出现的相关规律。

教学流程:由基因的分离定律引入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发现问题)——做出假说——用遗传图解解释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试验——教师分析子一代产生配子的情况——利用棋盘格法分子子二代的基因型及表现型的相关规律——教师规范简化的遗传图解教学过程:引入:教师: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孟德尔通过研究一对相对性状得出了《基因的分离定律》,那么两对或者两对以上的相对性状的遗传又遵循什么规律呢?学生: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教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自由组合定律》。

一、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孟德尔选取如下两对相对性状的豌豆进行了杂交:黄色圆粒粒色粒形绿色皱粒演示:P 黄色圆粒×绿色皱粒(正交、反交)F1黄色圆粒提问:显性性状?——黄色、圆粒隐性性状?——绿色、皱粒提问:结果如何?——有绿色圆粒、黄色皱粒小组讨论,作出预测。

F2黄色圆粒绿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皱粒315 108 101 329 : 3 : 3 :1孟德尔对结果同样进行了统计学分析,F2四种表现型的近似比值为9:3:3:1。

提问:问题①:是否与分离定律毫无关系?若一对一对分析发现什么问题?——黄色:绿色=(315+101):(108+32)≈3:1圆粒:皱粒=(315+108):(101+32)≈3:1仍符合基因分离定律。

问题②:F2代出现了新类型,这些新类型有什么特点?——是亲代个体没有的性状。

问题③:如何解释F2新类型的出现,且比值近似9:3:3:1?——孟德尔提出如下的假设解释。

2021-高中生物苏教版必修二课件:第三章 第二节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2021-高中生物苏教版必修二课件:第三章 第二节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A.三对性状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B.F2中的基因型共有27种 C.F2中的表现型共有9种 D.F1可产生8种不同基因组合的雌雄配子
解析
三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因此三对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A正 确;根据题意可知,若三对基因分别用A/a、B/b、C/c表示,Aa×Aa→后代有3种基因型 (1AA∶2Aa∶1aa),表现型2种,Bb×Bb→后代有3种基因型(1BB∶2Bb∶1bb),表现型2种, Cc×Cc→后代有3种基因型(1CC∶2Cc∶1cc),表现型2种,则F2中基因型有3×3×3=27种,表现 型有2×2×2=8种,B正确,C错误;亲本为AABBcc×aabbCC,F1为AaBbCc,利用乘法法则可 得,F1产生的雌雄配子有2×2×2=8种,D正确。
刷基础
5.[山东济南一中2019高一下期中]在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F2出现了黄色圆粒、黄色皱 粒、绿色圆粒和绿色皱粒四种表现型,比例为9∶3∶3∶1。与此无关的解释是( B )
A.F1产生了4种比例相等的配子 B.雌配子和雄配子的数量相等 C.F1的4种雌、雄配子自由结合 D.必须统计足量的F2个体
第1课时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刷基础
9.已知A与a、B与b、C与c 3对等位基因可自由组合,基因型分别为AaBbCc、AabbCc的两个体
进行杂交。下列关于杂交后代的推测,正确的是( D ) A.表现型有8种,AaBbCc个体的比例为 1
16
B.表现型有4种,aaBbcc个体的比例为 1
C.表现型有8种,Aabbcc个体的比例为
解析
基因所在 1号
染色体编号
基因控制的 花的颜色 相对性状 子叶的颜色
4号
5号

苏教版必修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教案

苏教版必修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教案

第二节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第2 课时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概述伴性遗传;(2)举例说明生物的性别决定的类型;(3)尝试分析色盲的遗传方式和遗传规律并总结色盲遗传的特点。

2.能力目标:(1)探索伴性遗传方式的本质规律,掌握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

(2)通过分工推理出红绿色盲遗传的规律,提高与他人合作与沟通的能力,提高效率。

(3)能够推理出红绿色盲遗传的规律,锻炼缜密的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通过伴性遗传的故事激发学习生命科学的兴趣。

(2)通过探究过程的体验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

(3)如何面对伴性遗传疾病,培养正确地人生观、价值观,融入生命教育。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

(2)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3)用基因自由组合定律解决遗传学中的概率计算、遗传育种、家族遗传病分析等遗传学问题。

难点:(1)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

(2)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3)用基因自由组合定律解决遗传学问题。

三、教学方法1.逻辑推理、科学素养的培养。

在教学中启发学生写出男女各种基因型,分工合作搞清每种婚配类型色盲患者的比例。

教师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总结出伴性遗传的规律,分别运用正推和逆推的方法进行归纳色盲遗传的特点,充分理解伴性遗传的规律。

2.培养学生研究问题的能力。

伴性遗传方式的发现是这节课的难点,假设情况较多。

引导学生提出假设,学生动手、动脑,分析人类红绿色盲的主要婚配方式,让学生充分利用统计数据真实地体会知识的产生过程,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的能力,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3.通过书写遗传图解,掌握人类红绿色盲的主要婚配方式,规范正确书写要求。

4.通过红绿色盲遗传方式分析,结合课堂上的探究活动,在探究中发现伴X 隐性遗传的特点。

四、课前准备1.学生的学习准备:(1)复习回忆所学内容学生在学习伴性遗传之前,已学过减数分裂和性别决定的知识,已经掌握基因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

苏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第三章 遗传和染色体 第二节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导学案(无答案)-精选学习文档

苏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第三章 遗传和染色体 第二节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导学案(无答案)-精选学习文档

第二节遗传的基本规律二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导学案高二生物备课组【学习目标】:1、熟练准确书写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遗传图解2、能说举例说出等位基因的概念3、概述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及F2的分离比例4、准确把握自由组合定律的内涵及其应用【学习重点】:1、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

2、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学习难点】: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

【课时安排】:3课时【自主预习】阅读教材P31“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及图6-24后思考:(一)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1、孟德尔以豌豆的哪两对相对性状进行试验的?2、F1的表现型是什么?证明两对相对性状中_________、__________是显性性状;______、_______是隐形性状。

3、F2代的表现型有哪几种?出现了哪些新类型?各亲本类型和新类型之间的比值是多少?【合作探究1】:若在F2中共收获了800粒绿色皱粒种子,按理论推算,应同时收获多少粒黄色圆粒的豌豆种子?(二)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1、在F2中,如果单独研究黄:绿和圆:皱其比例各是多少?是否符合分离定律?2、孟德尔假设黄色圆粒和绿色皱粒两纯种亲本基因型是什么?推出F1的基因型是什么?3、根据孟德尔的解释,F1产生雌雄配子各4种,基因型为YR、_____、_______、________,比例为多少?4、根据孟德尔的解释,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所以F1的配子有组合方式16种,F2表现型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9:3:3:1中的“9” 有___种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的第一个“3”有____种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的第二个“3”有_____种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 “1”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

【合作探究2】如图1,某动物的基因型为YyRr,这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高中生物《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学案2 苏教版必修2

高中生物《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学案2 苏教版必修2

高中生物《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学案2 苏教版必修2一、知识目标:(1)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试验(A: 知道)。

(2)两对相对性状与两对等位基因的关系(B: 识记)。

(3)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F2中的性状分离比例(B: 识记)。

(4)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C: 理解)。

二、能力目标:(1)通过配子形成与减数分裂的联系,训练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2)通过自由组合定律在实践中的应用及有关习题训练,使学生掌握应用自由组合定律解遗传题的技能、技巧三、知识结构:实质:1、两对(或两对以上)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或两对以上)同源染色体上2、 F1减数分裂产生配子时,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意义:理论:基因重组使后代出现新的基因型而产生变异,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原因实践:将两个具不同优良性状的亲本杂交,经基因重组,使两个亲本优良性状结合在一些,培育优良新品种1、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的过程:P:F1:F2:数量比:2、与一对相对性状实验中F2的3∶1的数量比的联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解释:(1)豌豆的粒色和粒形是两对________________ 。

(2)杂交产生的F1基因型是_______,表现型为________ (3)F1产生配子时,每对基因_______________ ,不同对基因_______________ 。

(4)F1产生雌、雄配子各四种:_______________ ,它们之间的数量比为_______________ 。

受精时雌雄配子结合是随机的。

2、绘制自由组合规律图解:3、总结:F1配子种类:配子结合方式:基因组合形式:性状表现种类:性状的数量比:四、例题分析:例1、基因型分别为ddEeFF和DdEeff的2种豌豆杂交,在3对等位基因各自独立遗传的条件下,其子代表现型不同于2个亲本的个体数占全部子代的A、1/4B、3/8C、5/8D、3/4解析:考查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苏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3.2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苏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3.2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在教学中,本节内容需2课时完成:第1课时学习“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及自由组合定律”,第2课时学习“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及其再发现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

第2课时教学策略如下1.重在科学素养的提高。

教材中有关思考与讨论──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以及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再发现,为提高学生科学素养提供了素材。

在教学中,为了利于学生开展讨论,除了教材中提供的资料素材外,教师还可以适当补充一些资料,如孟德尔进行遗传实验时期遗传学的发展情况;孟德尔在实验中遇到的问题;与前人相比孟德尔实验研究的创新点,等等。

还有有关孟德尔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勤于实践、勇于探索的精神。

2.讲练结合,巧用分离定律解决自由组合问题,注重夯实基础。

结合课堂练习以及杂交育种及医学实践中的应用实例,说明自由组合定律在生产实际中的应用,为学习第4章中杂交育种的内容打基础。

▍教学目标(第1课时)1. 分析孟德尔遗传实验获得成功的原因。

2. 利用概率计算的相关定律,利用分离定律解决自由组合问题,解释或预测一些遗传现象;尝试进行杂交实验的设计。

3. 通过对孟德尔遗传定律探究过程的学习,体验科学家的创造性思维过程;认同敢于质疑、勇于创新和实践以及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养成理性思维品质。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分析孟德尔遗传实验获得成功的原因。

(2)了解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在动植物育种和医学实践中的应用2.教学难点如何巧用分离定律解决自由组合问题▍课前准备学生:课前预习,熟悉概率计算的基本知识内容教师:制作课件。

▍流程一:导入新课在孟德尔进行豌豆杂交试验之前,就有很多科学家进行了植物杂交实验,但是都没有提出遗传规律。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论文发表后经历了很多年后才被科学家所发现。

孟德尔的实验方法能给我们怎样的启示呢?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在动植物育种和医学实践中又有怎样的应用?▍流程二:新课学习1、孟德尔实验方法的启示和遗传规律的再发现通过前面两个定律的学习,可知孟德尔成功的原因可归纳为四个方面(1)科学选择了豌豆作为实验材料。

高中生物必修二教案-3.2.1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10-苏教版

高中生物必修二教案-3.2.1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10-苏教版

遗传内容复习教案——以假说-演绎法为线索内容及学生分析本节课为遗传定律的复习课,包括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及伴性遗传内容。

学生对遗传相关概念等基础知识已比较熟悉。

但部分学生对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不很清楚。

对一些典型遗传题目的解题思路不清晰。

为此,本节课拟以假说-演绎法为主线,重点复习分离定律及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遗传题目中一般的解题思路。

教学目标熟悉假说-演绎法的科学研究方法;理解孟德尔遗传定律的实质;能够利用相应遗传定律知识解决一些遗传学的问题。

教学过程预习内容(资料提前下发,学生完成前面预习填空内容,课前检查对答案)1.相对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2.性状分离——杂种后代中呈现出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

3.豌豆杂交实验中,给花朵套袋的目的是避免外来花粉的干扰。

4.课本P6中“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小桶模拟的是雌雄生殖器官;彩球模拟的是雌雄配子;不同彩球随机组合模拟的是雌雄配子随机结合;两彩球组合结果模拟的是子代基因组成(遗传因子组成)。

为什么要重复50-100次?保证子代数目足够多。

5.等位基因——指同源染色体上相同位置,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

如 D 和d。

6.生物的性状是由其本身的基因和环境因子共同作用的结果.性状相同的个体,基因型不一定相同,如豌豆的高茎,基因型是DD或Dd ;基因型相同的个体,表现型不一定相同;基因型不同的个体可能表现出相同的性状,7.孟德尔遗传定律发生在有性生殖的生物中。

F1高茎豌豆(Dd)与矮茎豌豆测交,子代高茎:矮茎=1:1的根本原因是高茎豌豆产生了比例相等的D与d两种类型的配子。

8.基因型为AaBb(两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的生物个体,产生的配子种类及比例为:AB:Ab:aB:ab=1:1:1:1 。

其体内一个初级精母细胞产生的精子类型有 2 种,一个初级卵母细胞产生的卵细胞有 1 种,可能的基因型是 AB或Ab或aB或ab 。

9.基因型如右图的生物个体,产生的配子种类及比例为(不考虑交叉互换)AB: ab=1: 1,(如果考虑交叉互换)产生的配子种类有AB;Ab;aB;ab。

高中生物(苏教版必修二)学案文档:第三章 第二节 第一课时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高中生物(苏教版必修二)学案文档:第三章 第二节 第一课时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第二节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第一课时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目标导航】 1.结合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分析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过程。

2.结合教材图解,概述孟德尔对假说的验证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1.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实验过程与现象如图所示:2.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1)分别控制黄、绿和圆、皱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彼此独立,互不干扰。

(2)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YYRR和yyrr,分别产生YR、yr配子。

(3)F1(YyRr)产生配子时,按照分离定律,Y与y、R与r分离,同时这两对基因自由组合。

这样F1产生的雌配子和雄配子各有四种,其比例为:YR∶Yr∶yR∶yr =1∶1∶1∶1。

(4)四种雌雄配子结合机会均等,结合方式有16种,在这些组合中,共有9种基因型,决定4种表现型,比例为9∶3∶3∶1。

3.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测交4.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

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一个细胞中的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可以进行自由组合。

5.孟德尔关于豌豆三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1)亲本类型:具有三对相对性状的亲本。

(2)F1的性状表现:都表现为显性性状。

(3)F2的性状表现:发生了性状分离,数量比是27∶9∶9∶9∶3∶3∶3∶1,即表现型有8种,基因型有27种。

6.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1)理论上的应用解释生物的多样性:生物的变异大多数可以用不同基因的不同组合来解释,如含2对杂合基因的个体,其自交后代表现型可能有4(即22)种;含3对杂合基因的个体,其自交后代表现型可能有8(即23)种;依此类推,含n对杂合基因的个体,其自交后代表现型可能有2n种。

(2)实践上的应用①育种实践上的应用杂交育种:在遗传学上,将两个或多个品种的优良性状通过交配集中在一起,再经过选择和培育,获得新品种的方法。

在育种实践中,人们用杂交的方法,有目的地使生物不同品种间的基因重新组合,以使不同亲本的优良基因组合到一起,经选择获得新品种。

(新教材)2020-2021学年高中生物苏教版必修第二册课件:1.3 自由组合定律

(新教材)2020-2021学年高中生物苏教版必修第二册课件:1.3 自由组合定律

【典例示范】
如表是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后子二代的基因型,其中部分基因型未列
出,以阿拉伯数字表示。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
雄配子
RY Ry rY ry
R Y
1
3
Rr YY
RrYy
R RR 雌 y Yy
RR yy
4
Rryy
A.1、2、3、4的表型都一样 B.在此表格中,RRYY只出现一次 C.在此表格中,RrYy共出现四次 D.基因型出现概率的大小顺序为4>3>2>1
(4)亲本类型(Y-R-+yyrr)占10/16 (5)重组类型(Y-rr+yyR-)占6/16
【知识拓展】 F2中9∶3∶3∶1分离比成立的条件
(1)两对相对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且两对基因的分离与组合互不干扰。 (2)配子全部发育良好,后代存活率相同。 (3)所有后代都应处于一致的环境中,并且存活率相同。 (4)材料丰富,后代数量足够多。
表型
双显 性
单显 性
基因型及比例
1/16YYRR、 2/16YyRR、 2/16YYRr、 4/16YyRr
1/16YYrr、 2/16Yyrr
1/16yyRR、 2/16yyRr
(1)双显性状(Y-R-)占9/16 (2)单显性状(Y-rr+yyR-)占6/16 (3)双隐性状(yyrr)占1/16
【解题思维】解答本题需突破以下两个关键点:
【解析】选D。表格中1的基因型为RRYY,2的基因型为RrYY,3的基因型为 RRYy,4的基因型为RrYy,出现的概率分别为1/16、1/8、1/8、1/4,大小 顺序为4>3=2>1。
【审答误区】本题常见错因有两种: (1)无法准确判断基因型与表型的对应关系:对于一对相对性状而言,出现显性 基因时即表现为显性性状。 (2)无法准确计算某种基因型出现的概率:如题中RrYy出现的概率应为 1/2×1/2=1/4。

高中生物必修二教案-3.2.1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3-苏教版

高中生物必修二教案-3.2.1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3-苏教版

苏教版必修2“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一节的教学设计本节课的设计是以孟德尔的演绎推理为主线,通过设计问题串,引导学生沿着孟德尔研究思路学习和探究。

利用模拟实验,让学生理解F1形成配子时,遗传因子的分离和自由组合,从而突破教学难点。

1 教学背景和内容分析1.1 本节主要教学内容苏教版必修2第三章第二节“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豌豆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和“自由组合定律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本课时完成前两个内容的学习。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分离定律基础上进行的,学生已对孟德尔的“假说——演绎法”有了初步的领会。

本节教学内容也是按照孟德尔科学发现过程构建的,从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实验开始,由现象到本质,层层深入引导学生展开思维想像和演绎推理的过程,让学生体验科学家探索的过程。

1.2 本节教学目标1.2.1 知识目标认同孟德尔的实验方法和研究步骤;学会描述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过程;学会运用假说演绎法解释自由组合现象。

1.2.1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尝试进行杂交实验的设计;能够运用统计学的方法处理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培养学生通过建构模型解决抽象问题的能力。

1.2.1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认同勇于质疑、大胆假设和善于合作的研究精神。

1.3 学情分析学生前面已学习过基因的分离定律,对孟德尔的实验方法和假说演绎法已初步掌握,这为学生学习基因的自由定律提供了明确的思路。

另外前面也学习过减数分裂的过程,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的“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对学生理解“不同遗传因子产生配子时自由组合”有所帮助。

但多数学生对这一过程理解不清楚,且学生没有学习基因的结构和功能,所以不同遗传因子的自由组合依然是本节的难点。

1.4 教学重点和难点本节的重点和难点均为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

2 教学策略以孟德尔两对相对的研究过程为主线,通过问题串的引领和模拟实验的设计,引导学生在积极的思维和合作探究过程中完成本节内容的学习。

高中生物 第3章 遗传和染色体 第2节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第2课时)学案 苏教版必修2

高中生物 第3章 遗传和染色体 第2节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第2课时)学案 苏教版必修2

高中生物第3章遗传和染色体第2节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第2课时)学案苏教版必修21、阐明性别决定的过程。

(重点)2、理解伴性遗传的特点。

(重难点)性别决定及伴性遗传1、性别决定:(1)概念:性别决定是雌雄异体生物决定性别的方式。

(2)基础:性别主要由基因决定,决定性别的基因在性染色体上。

(3)染色体的类型①性染色体:决定性别的染色体。

一般是1对。

②常染色体:数量为n-1对(n为染色体对数)。

(4)性别决定方式类别XY型ZW型雄性雌性雄性雌性染色体组成常染色体+XY(异型)常染色体+XX(同型)常染色体+ZZ(同型)常染色体+ZW(异型)生物类型大多雌雄异体的植物、全部哺乳动物等鸟类、部分昆虫和部分两栖类等(5)性别决定的过程图解①XY型生物的性别决定:②ZW型生物的性别决定:2、伴性遗传(1)概念:由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决定的性状,在遗传时与性别相关联,也称性连锁遗传。

(2)实例:人类红绿色盲、人类血友病的遗传、果蝇眼色的遗传、女娄菜叶形的遗传等。

(3)人类红绿色盲及其遗传特点:①红绿色盲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没有这种基因,可用Xb表示。

②人类正常色觉和红绿色盲的基因型和表现型:女性男性基因型XBXBXBXbXbXbXBYXbY表现型正常正常(携带者)色盲正常色盲③遗传特点:a、男性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

b、男性的红绿色盲基因只能来自母亲,以后只能传给女儿。

c、女性患者的父亲一定是色盲,儿子也是色盲。

④男性色盲多于女性色盲的原因女性只有两条X染色体上都有红绿色盲基因(b)时,才表现为色盲,而男性只要含有红绿色盲基因(b),就表现为色盲。

19世纪,在欧洲的皇室家族流传着一种遗传病血友病,被人称为“皇室病”。

该病最初来自维多利亚女王,维多利亚女王又将血友病传给了她的后代,这样血友病就在欧洲众多的皇室家族中蔓延开来。

血友病患者在出血时血液凝固缓慢甚至完全不凝固,是一种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探讨:生育男孩或女孩,是由精子的种类决定的还是由卵细胞的种类决定的?【提示】由精子的种类决定。

苏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名师教案

苏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名师教案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离定律为基础,并为后续学习生物变异与生物进化奠基,所以在教材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因此从这个地位来看,这部分内容不仅是本章的重点,更是整个必修本的重点内容。

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活动教学意图引入【复习提问】1、分离定律的得出是针对几对相对性状得出的结论?2、假说演绎法有哪几个步骤?3、生物是不是只有一对相对性状?举出例子。

【过渡】孟德尔通过观察发现,生物不止一对相对性状,如豌豆来讲,同一株豌豆,种皮的颜色与种子的性状与其他植株之间都会存在相对性状,如黄圆豌豆对绿皱豌豆,那么当同时研究两对相对性状时还复合之前提出的分离定律吗?如果不遵循又遵循怎样的规律呢?带着这些疑问,孟德尔开启了自己新的探索之旅,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关于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杂交实验。

学生思考回答问题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一、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一、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PPT分步展示实验过程:阅读教材P37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过程,并完成学案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遗传因子组成该如何书写?3、引导学生思考分析【探究2】:F1会产生哪些种类的配子?比列是多少【实验探究】(1)F1的遗传因子组成为YyRr,分别组合自己手中的卡片。

(2)每个同学得到颜色相同的两张卡纸片,每个人手中有代表等位基因的两张纸片,按照假说中第二点提出的,相同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不同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与前后桌同学组合得到F1产生的配子类型。

探究活动二7名同学一组,编号甲、乙、丙。

甲负责记录结果;乙负责将小桶中的黄色球(代表Y、y)随机取出;丙负责将小桶中的红色球(代表R、r)完成填空积极发言,在纠错过程中获得新知通过分组协作,找出本节核心问题,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建立在对原理理解的基础上得出结论分两组实验并展示结果让学生通过自主分析掌握遗传因子组成的写法培养学生动手实验和分析数据的能力培养学生分析综合能力,培养随机取出,一个同学负责记录数据。

新教材2020-2021学年苏教版高中生物2学案-第2课时-中心法则、细胞分化及表观遗传-含解析-D

新教材2020-2021学年苏教版高中生物2学案-第2课时-中心法则、细胞分化及表观遗传-含解析-D

第2课时中心法则、细胞分化及表观遗传课标内容要求核心素养对接1.概述细胞分化的本质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生物的性状主要通过蛋白质实现。

2.概述某些基因中碱基序列不变但表型改变的表观遗传现象。

1.生命观念:根据结构和功能观,理解细胞分化的实质和表观遗传现象。

2.科学思维:通过分类与比较,明确中心法则各生理过程的异同;构建基因控制性状的模型,理解基因与性状的关系。

3.社会责任:了解白化病等,关注人类健康。

一、中心法则诠释了基因与性状的关系1.克里克提出的中心法则(1)内容:遗传信息可以从DNA流向DNA(DNA自我复制),也可以从DNA 流向RNA(转录),进而流向蛋白质(翻译)。

(2)图示:。

2.积极思维:遗传信息流是单向的吗?(1)事实:①流行性感冒病毒等RNA病毒,在感染人体后,它们的RNA能够自我复制并以自身为模板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②劳斯肉瘤病毒等RNA病毒,能以自身RNA为模板,反向合成一段DNA,再以这段DNA为模板,互补合成病毒RNA。

③朊病毒是一类不含核酸而仅由蛋白质构成的具有感染性的因子。

朊病毒与正常蛋白质接触后能改变其折叠状态,将其变为朊病毒。

朊病毒能引起羊瘙痒症、疯牛病。

(2)基于以上事实,完善后的中心法则图示:。

3.基因与生物性状的关系(1)基因控制性状的两种途径①基因――→控制蛋白质的结构――→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②基因――→控制酶的合成――→控制代谢过程――→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2)一个基因一般控制一个性状。

但是,基因和性状之间的关系也不总是线性的,有时多个基因控制一个性状;有时一个基因影响多种性状。

二、细胞分化的本质是基因选择性表达1.在不同的体细胞中,虽然基因组序列都一样,但基因的表达却是有选择性的。

例如:鸡的一些体细胞内基因和mRNA 的有无分析(用“+”表示有;“-”表示无)例如,不参与蛋白质编码的微RNA(简称miRNA)也能在转录后介导对mRNA 的降解,一些miRNA 具有组织特异性和时序性,即只在特定的组织或某个发育阶段起着调控作用。

高中生物新课标苏教版示范教案:第二节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第3课时

高中生物新课标苏教版示范教案:第二节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第3课时

第三课时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性别决定导入新课课件展示:材料:在小麦中,高秆(D)对矮秆(d)是显性,抗病(R)对不抗病(r)是显性。

其中,矮秆和抗病是人们所需要的优良性状。

现有两种小麦品种,一个品种是矮秆、不抗病小麦,另一个品种是高秆、抗病小麦。

现在人们想利用矮秆、不抗病小麦与高秆、抗病小麦作亲本,培育出一个矮秆、抗病的新品种。

人们的愿望能实现吗?学生活动:学生思考、讨论、交流。

生:将矮秆、不抗病小麦与高秆、抗病小麦进行杂交,子一代自交,根据自由组合定律,子二代中就能出现矮秆、抗病的新品种。

师:利用具有不同优良性状的品种进行杂交,培育人们所需的优良品种,需要在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指导下才能正确进行。

推进新课板书:5.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师:孟德尔根据两对或两对以上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总结发现了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那么,这个规律在理论和实践中有什么意义呢?[来源:学科网]学生活动:阅读教材P34“放眼社会”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

生甲::在理论上可以解释生物的多样性。

[来源:]师:利用孟德尔的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如何解释生物的多样性呢?学生活动:阅读教材,讨论分析,尝试表达。

[来源:高考资源网]生:生物的基因数目很多,大多是杂合的,若有n对杂合基因,其自交后代表现型可能出现2n种,从而产生大量新的变异类型。

师:生物在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要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要自由组合,再加上配子之间的随机结合,导致了基因的重组。

基因能够控制性状,基因的重组,必然导致性状的重组,这样,后代就会出现许多亲代所没有的性状,也就是出现了变异。

如:黄圆×绿皱,F2代出现了黄皱和绿圆。

生物中控制性状的基因的数量是极其巨大的,每条染色体上都有多个基因,这些基因很多呈杂合状态,这样,由于基因的自由组合导致基因重组、就可能产生出极其多样的表现型的后代来。

生乙::在实践上可以指导动植物育种和医学实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课时自由组合定律课标内容要求核心素养对接阐明有性生殖中基因自由组合使得子代的基因型和表型有多种可能,并可由此预测子代的遗传性状。

1.科学思维:归纳总结核心概念间的关系。

感悟科学研究的一般规律,提高科学素养。

2.科学探究:体验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和创新思维。

3.社会责任:认同孟德尔敢于质疑的科学精神,大胆的想象和创新精神。

一、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演绎推理1.验证方法:测交法。

2.遗传图解(1)由测交后代的遗传因子组成及比例可推知:①杂种子一代产生的配子的比例为1∶1∶1∶1。

②杂种子一代的遗传因子组成为YyRr。

(2)通过测交实验的结果可证实:①F1产生4种类型且比例相等的配子。

②F1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了分离,不同对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二、自由组合定律——得出结论三、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再发现1.表型:指生物体表现出来的性状。

2.基因型:指与表型有关的基因组成。

3.等位基因: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

判断对错(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测交实验必须有一隐性纯合子参与。

( )2.测交实验结果只能证实F1产生配子的种类,不能证明不同配子间的比例。

( ) 3.孟德尔在以豌豆为材料所做的实验中,通过杂交实验发现问题,然后提出假设进行解释,再通过测交实验进行验证。

( ) 4.基因A、a和基因B、b分别控制两对相对性状,一个亲本与aabb测交,子代基因型为AaBb和Aabb,分离比为1∶1,则这个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

( ) [答案]1.√2.×提示:测交实验能检测F1产生的配子的种类及比例。

3.√4.√自由组合现象的验证及自由组合定律1.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1)方法:测交,即让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

(2)目的:①测定F1产生的配子种类及比例。

②测定F1的遗传因子组成。

③判定F1在形成配子时遗传因子的行为。

(3)结果及结论:①F1的基因型为YyRr。

②F1减数分裂产生四种配子:YR∶Yr∶yR∶yr=1∶1∶1∶1。

③证实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2.自由组合定律的“三性”(1)同时性: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与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同时进行。

(2)独立性: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与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互不干扰,各自独立地分配到配子中去。

(3)普遍性:自由组合定律广泛适用于生物界。

遗传规律的适用范围1.(多选)下列有关测交的说法,正确的是( )A.测交实验是孟德尔“假说—演绎法”中对推理过程及结果进行验证的方法B.对基因型为YyRr的黄圆豌豆进行测交,后代中出现该基因型的个体的概率为1/4C.通过测交可以推测被测个体的基因型、产生配子的种类和产生配子的数量等D.对某植株进行测交,得到的后代的基因型为Rrbb和RrBb(两对基因独立遗传),则该植株的基因型是RrbbAB[测交是孟德尔“假说—演绎法”中对推理过程及结果进行验证的方法;基因型为YyRr的个体会产生YR、Yr、yR、yr四种配子,由于隐性类型只能产生一种配子yr,测交后代中会出现基因型为YyRr的个体,且出现的概率为1/4;测交不能测定被测个体产生配子的数量;由于隐性类型只能产生一种配子(rb),所以若“某植株”产生的两种配子是Rb、RB,则其基因型是RRBb。

] 2.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发生于下列哪个过程( )AaBb1AB∶1Ab∶1aB∶1ab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子代9种遗传因子的组合形式4种性状组合A.①B.②C.③D.④A[自由组合定律是在个体产生配子时发生的。

图中①表示AaBb产生4种数量相等的配子(1AB∶1Ab∶1aB∶1ab),即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A与a,B与b)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A与B,A与b,a与B,a与b)自由组合形成不同类型的配子。

]自由组合定律发生在配子形成过程中,而不是发生在雌雄配子随机结合过程中。

自由组合定律的解题技巧1.分析自由组合问题的“三字诀”2.巧用子代性状分离比推测亲本的基因型(1)9∶3∶3∶1⇒(3∶1)(3∶1)⇒(Aa×Aa)(Bb×Bb)⇒AaBb×AaBb。

(2)1∶1∶1∶1⇒(1∶1)(1∶1)⇒(Aa×aa)(Bb×bb)⇒AaBb×aabb或Aabb×aaBb。

(3)3∶3∶1∶1⇒(3∶1)(1∶1)⇒(Aa×Aa)(Bb×bb)或(Aa×aa)(Bb×Bb)⇒AaBb×Aabb或AaBb×aaBb。

(4)3∶1⇒(3∶1)×1⇒(Aa×Aa)(BB×B_)、(Aa×Aa)(BB×bb)、(AA×A_)(Bb×Bb)或(AA×aa)(Bb×Bb)⇒AaBB×AaB_、AaBB×Aabb、AABb×A_Bb或AABb×aaBb。

3.常见类型分析(1)配子类型及概率的问题①AaBbCc产生的配子种类数为:2(A、a)×2(B、b)×2(C、c)=8种②AaBbCc产生ABC配子的概率为:1/2(A)×1/2(B)×1/2(C)=1/8(2)子代的基因型及概率问题①AaBbCc与AaBBCc杂交,求子代的基因型种类,可将其分解为3个分离定律:Aa×Aa→后代有3种基因型(1AA∶2Aa∶1aa);Bb×BB→后代有2种基因型(1BB∶1Bb);Cc×Cc→后代有3种基因型(1CC∶2Cc∶1cc)。

所以,后代中有3×2×3=18(种)基因型。

②AaBbCc与AaBBCc杂交,后代中AaBBcc出现的概率为1/2(Aa)×1/2(BB)×1/4(cc)=1/16。

(3)子代的表型类型及概率的问题①AaBbCc与AabbCc杂交,求其杂交后代可能出现的表型种类数,可分解为3个分离定律:Aa×Aa→后代有2种表型(3A_∶1aa);Bb×bb→后代有2种表型(1Bb∶1bb);Cc×Cc→后代有2种表型(3C_∶1cc)。

所以,后代中有2×2×2=8(种)表型。

②AaBbCc与AabbCc杂交,后代中出现A_Bbcc的概率为(3/4)×(1/2)×(1/4)=3/32。

1.某种哺乳动物的直毛(B)对卷毛(b)为显性,体色黑色(C)对白色(c)为显性(这两对基因分离和组合互不干扰)。

基因型为BbCc的个体与“个体X”交配,子代的表型及比例为直毛黑色∶卷毛黑色∶直毛白色∶卷毛白色=3∶3∶1∶1。

则“个体X”的基因型为( )A.BbCC B.BbCc C.bbCc D.BbccC[由题干可知,子代中直毛∶卷毛=1∶1,故亲本相关基因型为Bb ×bb;黑色∶白色=3∶1,亲本相关基因型为Cc×Cc。

已知一方亲本基因型为BbCc,则“个体X”基因型为bbCc。

]2.假定某植物五对等位基因是相互自由组合的,杂交组合AaBBCcDDEe×AaBbCCddEe产生的后代中,两对等位基因杂合、三对等位基因纯合的个体所占的比例是( )A.1/2 B.1/4 C.1/16 D.1/64B[本题的解题思路是把基因自由组合类问题转换成基因分离定律问题去解决。

根据基因分离定律,分对计算,其中DD×dd一定得到Dd,在剩下的四对基因组合中,出现杂合子和纯合子的概率都是1/2;要满足题意,则需要除D、d之外的四对基因组合中,有一对为杂合子,另外三对均为纯合子,其概率为4×(1/2)×(1/2)×(1/2)×(1/2)=1/4;其中4是指“在四对基因组合(Aa×Aa,Bb×BB,Cc×CC,Ee×Ee)中,有且只有一对出现杂合子的情况有4种”,每一次出现一杂三纯的概率是(1/2)×(1/2)×(1/2)×(1/2)。

][课堂小结]知识网络构建核心语句背诵1.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2.等位基因是指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

3.表型是指生物体表现出来的性状。

生物的表型是基因型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4.基因型:指与表型有关的基因组成。

5.两对相对性状的测交实验中,测交后代基因型和表型均为4种,数量比例均为1∶1∶1∶1。

6.在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F2中共有9种基因型,4种性状表现,比例为9∶3∶3∶1。

1.自由组合定律中的“自由组合”是指( )A.带有不同遗传因子的雌雄配子间的组合B.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的组合C.两亲本间的组合D.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自由组合D[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在形成配子时,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2.孟德尔进行的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具有1∶1∶1∶1比例关系的组合是( )①杂种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②杂种产生配子类型的比例③杂种测交后代的表型比例④杂种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⑤杂种测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A.①②④B.②④⑤C.①③⑤D.②③⑤D[两对相对性状的杂种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9∶3∶3∶1,①不符合题意;杂种产生配子种类的比例为1∶1∶1∶1,②符合题意;杂种测交后代的表型比例为1∶1∶1∶1,③符合题意;杂种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为1∶2∶2∶4∶1∶2∶1∶2∶1,④不符合题意;杂种测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为1∶1∶1∶1,⑤符合题意。

]3.豌豆子叶的黄色(Y)对绿色(y)为显性性状,圆粒种子(R)对皱粒种子(r)为显性性状。

某人用黄色圆粒和绿色圆粒的豌豆进行杂交,发现后代出现四种表型,统计结果为圆粒∶皱粒=3∶1,黄色子叶∶绿色子叶=1∶1,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亲本的基因型是YyRr和yyRrB.在F1中表型不同于亲本的是绿色皱粒和黄色皱粒,两者的数量比为1∶1 C.F1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是1/4D.如果用F1中的一株黄色圆粒豌豆与绿色皱粒豌豆杂交,得到F2的表型有2种,数量比为1∶1D[由题意分析可知,亲本的基因型为YyRr和yyRr,A正确;亲本的基因型为YyRr和yyRr,后代有2×2=4(种)表型,在F1中表型不同于亲本的是黄色皱粒和绿色皱粒,它们的数量比为1∶1,B正确;F1中纯合子(yyRR和yyrr)的比例为1/2×1/4×2=1/4,C正确;亲本的基因型为YyRr和yyRr,F1中黄色圆粒豌豆的基因型是YyRR或YyRr,如果用F1中的一株黄色圆粒(YyRR)豌豆与绿色皱粒豌豆杂交,得到的F2的表型有2种,数量比为黄色圆粒∶绿色圆粒=1∶1;如果用F1中的另一株黄色圆粒(YyRr)豌豆与绿色皱粒豌豆杂交,得到的F2的表型有4种,数量比为黄色圆粒∶绿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皱粒=1∶1∶1∶1,D 错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