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词二首

合集下载

辛弃疾的两首关于北固楼的诗

辛弃疾的两首关于北固楼的诗

辛弃疾的两首关于北固楼的诗一、《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原文: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译文:历经千古的江山,再也难找到像孙权那样的英雄。

当年的舞榭歌台还在,英雄人物却随着岁月的流逝早已不复存在。

斜阳照着长满草树的普通小巷,人们说那是当年刘裕曾经住过的地方。

回想当年,他领军北伐、收复失地的时候是何等威猛。

然而刘裕的儿子刘义隆好大喜功,仓促北伐,却反而让北魏太武帝拓跋焘乘机挥师南下,兵抵长江北岸而返,遭到对手的重创。

我回到南方已经有四十三年了,看着中原仍然记得,当年扬州路上,到处是金兵南侵的战火烽烟。

怎么能回首啊,当年拓跋焘的行宫外竟有百姓在那里祭祀,乌鸦啄食祭品,人们过着社日,只把他当作一位神祇来供奉,还有谁会问,廉颇老了,饭量还好吗?二、《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原文: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

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生子当如孙仲谋。

译文:什么地方可以看见中原呢?在北固楼上,满眼都是美好的风光。

从古到今,有多少国家兴亡大事呢?不知道。

往事连绵不断,如同没有尽头的长江水滚滚地奔流不息。

当年孙权在青年时代,做了三军统帅。

他能占据东南,坚持抗战,没有向敌人低头和屈服过。

天下英雄谁是孙权的敌手呢?只有曹操和刘备而已。

生下的儿子就应当如孙权一般。

辛弃疾词二首

辛弃疾词二首

构思
在写景方面,茅檐、小溪、青草,这 本来是农村中司空见惯的东西,然而作者 把它们组合在一个画面里,却显得格外清 新优美。在写人方面,翁媪饮酒聊天,大 儿锄草,中儿编鸡笼,小儿卧剥莲蓬。通 过这样简单的情节安排,就把一片生机勃 勃和平宁静、朴素安适的农村生活,真实 地反映出来了。给人一种诗情画意 ,清新 悦目的感觉,这样的构思巧妙、新颖,色 彩协和、鲜明,给人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江边日晚我正满怀愁绪, 听到深山传来声声鹧鸪。 寄寓着词人对主和派阻挠 恢复大业的不满和无法收复 中原的悲痛之情。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两句以 下,是登台所望所感,一波三折 “西北望长安”两句,写心系故园, 而故园阻隔,充满忠愤。“青山遮 不住”两句,写爱国志士恢复意志 坚定,是任何阻碍也阻隔不住的, 充满坚定的信心。“江晚正愁余” 两句写现实中,因主和派的阻碍, 恢复大业无法实现的愤慨与愁苦之 情。忠愤→自信→悲愤,一波三折。
山 深 闻 鹧 鸪 。
江 晚 正 愁 予 ,
毕 竟 东 流 去 。
青 山 遮 不 住 ,
可 怜 无 数 山 。
西 北 望 长 安 ,
中 间 多 少 行 人 泪 !
郁 孤 台 下 清 江 水 ,
菩 萨 蛮
【 宋 】 辛 弃 疾
书 江 西 造 口 壁
写作背景
建炎三年,西路金兵穷追隆 祐,东路金兵则渡江陷建康、临 安,高宗被迫浮舟海上。此诚南 宋政权出存亡危急之秋。故当作 者身临造口,怀想隆祐被追至此,
“因此感兴 ”,题词于壁。
背景
作者路过皂口,见景生情,由郁孤台
下的江水联想到当年逃难人民的血泪,想
到沦陷的中原,禁不住产生了江山易主却
无法收复的悲痛。

《辛弃疾词二首》语文高考文言知识积累与复习讲解

《辛弃疾词二首》语文高考文言知识积累与复习讲解

辛弃疾词两首一、文学常识作者作品辛弃疾,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

他原是智勇双全的英雄,也天生一副英雄相貌。

因生长于金人占领区,自幼就决心为民族复仇雪耻、收复失地。

因此,他一生都在进行抗金御敌、统一中原的奋斗。

自“符离之战”失败后,南宋王朝一战丧胆,甘心纳贡求合。

身为“归正人”的辛弃疾,因受到歧视而不被重用。

所以,其词多数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

与苏轼同为豪放词派的代表,合称“苏辛”。

著有词集《稼轩长短句》。

他继承了苏轼的豪放词风,善于创造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特色;创造性地运用比兴等手法,大量用典,风格多样,善于融诗、辞、歌、赋、经、史入词,善于提炼民间口语入词,给词带来了新鲜、活泼的气息。

辛词形成了“稼轩体”的独特风格,把词的容量和表现力都发挥到了极致。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等均有名。

写作背景《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这首词作于淳熙元年(1174)秋。

这一年春天,辛弃疾由滁州知府改调江东安抚司参议官,得以再返建康(今南京)。

这时他已经三十五岁了,南归已逾十年,壮志依然难酬,胸中充满郁愤之气。

为了消愁解闷而登上赏心亭,辛弃疾面对着大好江山,反而是无限感慨涌上心头,遂写下了这首慷慨激昂的抒情词。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写这首词的时候辛弃疾已经六十六岁了,辛弃疾从42岁到60岁一直过着“隐居”的生活,得不到朝廷的重用。

这期间,1203年再次被当时执掌大权的韩侂胄起用,任浙江东路安抚史,翌年改任镇江知府。

1204年韩侂胄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草草北伐。

而镇江濒临抗战前线,是北伐的重要基地。

辛弃疾到任后,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但是韩侂胄把持朝政,只想侥幸求逞,不愿认真准备。

韩侂胄听不进辛弃疾的劝告,后来就把他调离了镇江。

这首词是辛弃疾被起用又被降职时,登上北固亭,满怀悲愤而写下的。

辛弃疾词两首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辛弃疾词两首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上片中须注意的字词
楚天: 泛指南方的天空
cén 岑:
小而高的山
Zān jì 玉簪螺髻:比喻高矮和形状各不相同的山岭
断鸿: 失群的孤雁
下片中须注意的字词
kuài 鲈鱼堪脍
shè
脍炙人口:脍:切细的肉;炙:烤 熟的肉。脍和炙都是人们爱吃的食 物。指美味人人爱吃。比喻好的诗 文受到人们的称赞和传颂。
求田问舍:房屋
可惜流年,
桓温:时光流逝
忧愁风雨树犹如此!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休说鲈鱼堪鲙, 张翰:念鱼归隐 尽西风季鹰归未? -乡思、仇恨 、激愤
求田问舍,
许汜:谋取私利
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刘备:雄才大略
-为国为民
可惜流年,
桓温:时光流逝
忧愁风雨,树犹如此!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休说鲈鱼堪鲙, 张翰:念鱼归隐 尽西风季鹰归未? -乡思、仇恨 、激愤
一、作者简介:
(1140-1207)字幼 安,号稼轩,宋代历 城人。辛弃疾在词人 中,算是个英雄。
1161年,金国大举南犯,辛弃疾(21 岁)率群众2000多人在家乡起义,加入耿 京的农民抗金义军,担任掌书记职务。他 表现出非凡的勇敢和坚定,干了两件轰动 一时的事。一是义端叛变投敌,辛弃疾亲 往追捕并斩了这个叛徒;二是亲率50 骑 兵,直逼驻有5万大军的金营,活捉了杀 死耿京、瓦解起义军的叛徒、内奸张安国。 渡过淮水,到达建康(南京)。
楚天千里清秋,
江景
水随天去秋无际。
遥岑远目,献愁供恨, 山景 玉簪螺髻。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 落日、断鸿、
江南游子。
游子
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
无人会,登临意。
江景 山景 落日

辛弃疾词两首PPT讲课课件

辛弃疾词两首PPT讲课课件

3.写法领悟
高中语文·必修4(人教版) 第六课
(2)善用对比。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以英雄业绩与可悲现实对比,抒发对南宋统治者 的不满情绪。以刘裕“气吞万里如虎”与刘义隆“赢得仓皇北顾”对比,提出历史上的经 验教训。四十三年前的“烽火扬州路”与今日的“一片神鸦社鼓”对比,抒发忧国伤时的 感慨。
3.解释词义
高中语文·必修4(人教版) 第六课
断鸿:_失__群__的_孤__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北顾:_向__北__回_头__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可堪:_怎__能__忍_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草草:_草__率__马_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品背景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高中语文·必修4(人教版) 第六课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作于淳熙元年(1174)辛弃疾在建康任江东安抚司参议官时。这时, 他自江东率领人马来到南宋已有10多年了,却一直没有受到朝廷的重用。当为了消愁解闷而 登上赏心亭时,面对这大好江山,涌上心头的却是无限感慨,遂写下了这首慷慨激昂的抒情 词。
1.精读探究
高中语文·必修4(人教版) 第六课
(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用了哪几个典故?各有什么作用?
答:用了孙权、刘裕、刘义隆、拓跋焘、廉颇的典故。孙权是当年西破黄祖,北败曹 操,与曹刘成鼎足之势的英雄,表达自己对他的敬仰与向往,对孙权的追慕和钦羡,实际上就 是对南宋腐败无能的讽刺和嘲笑;北魏拓跋焘的典故,用意是劝诫统治者要快速收复失地,以 免人民安心他人的统治;廉颇的典故,用来说明他虽年岁已高但依然不忘为国效力,自己也像 廉颇一样渴望为国出力。

爱国诗人辛弃疾的诗词三首

爱国诗人辛弃疾的诗词三首

【导语】⾟弃疾的词有抒写⼒图恢复国家统⼀的爱国热情;有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有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的作品。

下⾯就给⼤家分享下⾟弃疾的诗词,欢迎阅读!爱国诗⼈⾟弃疾的诗词篇⼀:《祝英台近》 《祝英台近》 作者:⾟弃疾 宝钗分,桃叶渡,烟柳暗南浦。

怕上层楼,⼗⽇九风⾬。

断肠⽚⽚飞红,都⽆⼈管,更谁劝流莺声住? 鬓边觑。

试把花⼘归期,才簪⼜重数。

罗帐灯昏,哽咽梦中语:是他春带愁来,春归何处?却不解带将愁去。

赏析: 这是⼀⾸描写离别相思的词篇。

如果我们联系⾟弃疾的思想实际和他⼀⽣的经历来看,这⾸词很可能寄托了作者由于祖国长期遭受分裂、不得统⼀⽽引起的悲痛。

上⽚写⾏⼈去后的凄凉。

开篇三句点明别时的节⽓,衬托悲苦的⼼情。

中⼆句写别后的思念与由此⽽引起的⼼绪。

"断肠"三句写春去花落,⽆⼈爱惜,莺声鸣啭,⽆⼈劝阻,由此⽽更增添她的愁苦。

下⽚写盼归的急切⼼情。

换头三句通过占⼘归期的神态来刻画⼥主⼈公的⼼理活动。

中⼆句写梦中相思之情。

末三句以怨春作结。

这⾸词有两个值得注意的特点。

⼀是善于通过动作来刻画⼈物⼼理活动。

词中侧重于描写⼥主⼈公盼望丈夫早⽇归来的焦急⼼情,在写法上,作者舍弃了⼀般常⽤的即景抒情的⼿法,⽽是通过动作的某些细节来突现⼈物的内⼼活动:"鬓边觑,试把花⼘归期,才簪⼜重数。

"出现在读者⾯前的这位⼥主⼈公,把刚刚插在鬓边的鲜花重新摘下来,⼀瓣⼀瓣地从头细数,忐忑不安的⼼情,便跃然纸上,甚⾄连这位⼥主⼈公的焦急⼼情也活灵活现了。

这是其⼀。

其⼆是通过梦中的呓语来表⽰对春天的怨恨。

这就⽐⼀般的"怨春"更加深⼊⼀层。

这⾸词通过⼉⼥之情,寄托了家国之愁。

作者满腹的怨恨,却不说破。

于是就可以使⼈⽤⾃⼰的想象来加以补充和发挥了。

爱国诗⼈⾟弃疾的诗词篇⼆:《破阵⼦》 《破阵⼦》 作者:⾟弃疾 醉⾥挑灯看剑,梦回吹⾓连营。

⼋百⾥分麾下炙,五⼗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辛弃疾词两首: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辛弃疾词两首: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辛弃疾词两首: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教学设计课文研习一、要点解析1.词作的写作背景和主旨《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写于淳熙元年(1174年),当时的作者35岁,离举兵起义抗金,率众投奔南宋王朝已经过去十多年,胸怀报国之志的作者却一直没有得到北上抗金的机会,所以,他经常感到郁闷难平。

这一年秋天,作者登上建康城(今南京)的赏心亭,面对辽阔山河,听到鸿雁悲鸣,生出无限忧思。

自伤抱负世无知已,得不到理解与慰藉;浩叹英雄徒有雄心壮志,却无处施展才华。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写于开禧元年(1205年),这时的作者以66岁的高龄出任浙东安抚使,镇守京口(镇江)。

京口是三国时吴国的军事重镇,又是南朝宋武帝刘裕北伐起兵的地方。

所以,作者登上北固亭,联想到曾在此建立丰功伟业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不觉满怀报国之志。

而想到南宋王朝一直偏安江左,不思北伐,韩侂胄为了邀功,只想草率出兵,作者为此感到极大的愤慨。

2.词作中的历史典故《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第一个典故--“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

季鹰,即晋人张翰。

《世说新语》载:“张季鹰辟齐王东曹掾,在洛阳见秋风起,因思吴中莼菜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意尔,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遂命驾便归,俄而齐王败,时人皆谓为见机。

”作者拿张翰(季鹰)和自己作比,季鹰有乡可归,而自己纵然乡思无限,却有乡难归,因为故乡仍在金人的铁蹄蹂躏之下呻吟。

(一说,张翰因见齐王将败而辞归,作者却耻于弃官归隐,因为他有报国的雄心壮志。

)第二个典故--“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三国志魏志陈登传》说,陈登(元龙)因许汜没有志向很看不起他,自己睡大床,叫许汜睡下床。

许汜把此事告诉了刘备,刘备说,如今天下大乱,希望你能忧国忘家,你却只管买房置地,假如我是陈登,“欲卧百尺楼上,卧君于地。

”辛弃疾用这个典故是说,如果自己像许汜那样只为自己打算,那就羞见刘备那样胸怀大略的英雄了。

第6课辛弃疾词两首: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第6课辛弃疾词两首: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文武双全辛弃疾

绍兴三十一年(1161),金主完颜亮大举南侵, 在其后方的汉族人民由于不堪金人严苛的压榨,奋起 反抗。21岁的辛弃疾也聚集了二千人,参加由耿京领 导的一支声势浩大的起义军,并担任掌书记。当金人 内部矛盾爆发,完颜亮在前线为部下所杀,金军向北 撤退时,辛弃疾于绍兴三十二年(1162)奉命南下与 南宋朝廷联络。在他完成使命归来的途中,听到耿京 被叛徒张安国所杀、义军溃散的消息,便率领五十多 人袭击敌营,把叛徒擒拿带回建康,交给南宋朝廷处 决。辛弃疾惊人的勇敢和果断,使他名重一时,“壮 声英概,懦士为之兴起,圣天子一见三叹息”(洪迈 《稼轩记》)。宋高宗便任命他为江阴签判,从此开 始了他在南宋的仕宦生涯,这时他才二十五岁。
写作背景
• 《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 》作于淳熙元 年(1174)辛弃疾在建康任江东安抚司参 议官时。这时,他自江东率领人马来到南 宋已有十多年了,却一直没有受到朝廷的 重用。朝廷只给他一些地方官当当,决不 肯让他带兵去抗金复国。在这种境遇下他 深感受压抑,内心充满了愤懑不平。当为 了消愁解闷而登上赏心亭时,面对这大好 江山,反而是无限感慨涌上心头,遂写下 了这首慷慨、激昂的抒情词。
上片:
江天、山景、 主要表现手法: 落日、断鸿、游子
景色:
寓情于景
动作:看、拍、会、
登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比喻
下片:
别说鲈鱼切碎了能烹成佳肴美味, 西风吹遍了,不知张季鹰回来了没?像 只为自己购置田地房产的许汜,应怕惭 愧去见才气双全的刘备。可惜时光如流 水一样过去,我真担心风雨飘摇中的国 家,真像桓温所说树也已经长这么大了! 叫谁去请那些披红着绿的歌女,来为我 擦掉英雄失意的眼泪。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 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 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 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 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 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语文必修四:6辛弃疾词两首《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语文必修四:6辛弃疾词两首《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佛狸祠
元嘉年间,宋文帝北伐兵败,北魏太武帝拓拔焘率兵追 至长江北岸瓜步山,在那里修建了一座行宫,后改为祠 庙,称佛狸祠。当地老百姓年年在佛狸祠下迎神赛会, 很是热闹。 佛狸祠成为异族侵略者的象征。
表达了自己的隐忧,表示对南宋朝廷不图恢复中原的不满。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 下,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明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之志 抒报国无门、壮志难酬之愤
廉颇被免职后在魏国。后来秦国攻打赵国,赵王想要再用 他,派人去看他的身体状况。使者到廉颇处,“廉颇特为 之一饭斗米,肉十斤,被〔同‘披’〕甲春风,以示尚可 用。〞 赵使回来报告王说:“廉颇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 顷之三遗矢〔同‘屎’〕矣〞。赵王以为老,遂不用廉颇。
孙权,幼承父兄之业, 胸怀大志。建都京口〔后迁 建康〕,占据江东。赤壁之 战联合刘备大破曹操,遂使 天下鼎足三分,后又数拒曹 操于江北,保卫了家园,使 曹操发“生子当如孙仲谋〞 之叹!终为吴侯。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 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 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刘裕,南朝宋武帝,小名寄 奴。史载刘裕曾两次统帅晋 师在京口起兵北伐,先后征 讨南燕和后秦,生擒燕王和 秦王,收复洛阳、长安等地 ,成就了北伐之功业,后建 立刘宋王朝。
用孙权的典故 想收复失地、建功立业的志向,以及借此表达对前人事 业后继无人的惋惜。
用刘裕的典故 向往英雄业绩 表达抗金决心和恢复中原的宏大抱负。
南宋:统治者昏庸,不思收复北方失地 借古代帝王来挖苦南宋统治者的昏庸无能。
上片借孙权和刘裕两个历史上 的英雄人物事迹隐约挖苦南宋 政权的无能,表达自己抗敌救 国的热情。
下片用刘义隆、佛狸祠、廉颇的典故继续写 自己报效祖国的一片忠心,并表示自己不被 朝廷重用的激愤。

高中语文必修四辛弃疾词两首

高中语文必修四辛弃疾词两首

辛弃疾词两首水龙吟·登建康⑴赏心亭⑵宋·辛弃疾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

遥岑⑶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⑷。

落日楼头,断鸿⑸声里,江南游子。

把吴钩⑹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⑺?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⑻。

可惜流年⑼,忧愁风雨⑽,树犹如此⑾!倩⑿何人唤取,红巾翠袖⒀,揾⒁英雄泪!注释:⑴建康:今江苏南京。

⑵赏心亭:《景定建康志》:“赏心亭在(城西)下水门城上,下临秦淮,尽观赏之胜。

”⑶遥岑(cén):远山。

韩愈、孟郊《城南联句》:“遥岑出寸碧,远目增双明。

”⑷玉簪(zān)螺髻(jì):玉簪、螺髻:玉做的簪子,像海螺形状的发髻,这里比喻高矮和形状各不相同的山岭。

韩愈《送桂州严大夫同用南字》:“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

”⑸断鸿:失群的孤雁。

⑹吴钩:唐李贺《南园》:“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吴钩,古代吴地制造的一种宝刀。

这里应该是以吴钩自喻,空有一身才华,但是得不到重用。

⑺“鲈鱼堪脍”三句:用西晋张翰典,见《晋书·张翰传》。

另外,《世说新语·识鉴篇》:“张季鹰辟齐王东曹掾,在洛,见秋风起,因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意尔,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遂命驾便归。

俄而齐王败,时人皆谓见机。

”后来的文人将思念家乡称为莼鲈之思。

季鹰:张翰,字季鹰。

⑻“求田问舍”三句:典出《三国志·魏书·陈登传》:后许汜与刘备共在荆州牧刘表坐,表与备共论天下人,汜曰:“陈元龙湖海之士,豪气不除。

”备谓表曰:“许君论是非?”表曰:“欲言非,此君为善士,不宜虚言;欲言是,元龙名重天下。

”备问汜:“君言豪,宁有事邪?”汜曰:“昔遭乱过下邳,见元龙。

元龙无客主之意,久不相与语,自上大床卧,使客卧下床。

”备曰:“君有国士之名,今天下大乱,帝主失所,望君忧国忘家,有救世之意,而君求田问舍,言无可采,是元龙所讳也,何缘当与君语?如小人,欲卧百尺楼上,卧君於地,何但上下床之间邪?”求田问舍:置地买房。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6《辛弃疾词两首》教学课件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6《辛弃疾词两首》教学课件

课前篇 自主预习
赢得仓皇北顾(动词,回头) 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动词,考虑) (3)顾 顾计不知所出耳(副词,只是) 三顾频烦天下计(动词,拜访)
课前篇 自主预习
资源助读 知识整合
三、积累名句 (1)在《永遇乐》 (千古江山) 中,辛弃疾回顾了元嘉年间的那次 北伐,宋文帝刘义隆本希望能够“封狼居胥”,但由于行事草率,最终 却“赢得仓皇北顾”。 (2)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 (3)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写宋文帝刘义隆草率出 师北伐,结果落得北望敌军而惊慌失措的三句是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4)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5)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6)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7)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课前篇 自主预习
初读•整体感知 再读•细节揣摩
一、理理文章思路
三读•重难探究 四译•文白对译
楚天秋水
上片:写景 满目苍山 无人会,登临意
水龙吟·登
落日断鸿
建康赏心亭
季鹰回乡
下片:抒情 许郎求田 何人揾英雄泪
桓温北征
上片:登古 亭抒哀情
江山千古,英雄难觅 歌台尚存,风流不再
永遇乐·京口
寻常巷陌,寄奴曾住
资源助读 知识整合
课前篇 自主预习
一、作者简介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南宋词 人。绍兴三十一年(1161),金兵南侵,辛弃疾聚众二千,在耿京麾下任 掌书记。后耿京被叛徒所害,辛弃疾率骑兵杀入金营,活捉叛徒。 绍兴三十二年,辛弃疾率军投奔南宋。他一再奏表进言,主张北伐 抗金,但朝廷只派他任地方官吏,不给他率兵出征的机会。他在担 任地方官的时候,积极练兵备战,却不断遭到投降派的陷害。朝廷 对他总是起而复黜,黜而又用;而他则招之即来,挥之则去,从不放弃 伐金复国的心志。但由于政敌的排挤、打击,他最终也未能如愿。 现存词六百多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等传世。

公认辛弃疾最美五首词

公认辛弃疾最美五首词

公认辛弃疾最美五首词
一、《无题》
满江红、花落知多少,此恨绵绵无绝期。

欲将心事付瑶琴,弦断有谁听。

二、《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更火,四更风, with all the mountains and rivers in between.
三、《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四、《江城子·丙辰中秋》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五、《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何夕兮?
捣衣磨靴,朝如青丝暮成雪。

语文人教版必修四第6课辛弃疾词两首《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课件

语文人教版必修四第6课辛弃疾词两首《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课件

人生经历:
抗战爱国的英雄,一生失意的英雄
辛弃疾的一生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时期(1140-1162)南渡前沦陷和起义期 第二时期(1162—1181)南渡初期 第三时期(1181—1203)闲居带湖瓢泉期 第四时期(1203—1207)晚年再起
创作情况:
辛弃疾诗词较多,现存词600多首。他是中国历 史上伟大的豪放派词人、爱国者、军事家和政治家, 也是南宋爱国词派的领导和旗帜。强烈的爱国主义思 想和战斗精神是他词的基本思想内容。
其词题材广泛,内容丰富,而以爱国词和田园词 最为突出。主要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 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 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 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 处。作品集有《稼轩长短句》,今人辑有《辛稼轩诗 文钞存》。
辛派词人:
辛弃疾的词纵横谨严,以豪放悲壮为主,形成 了独具一格的“稼轩体”。这种风格对同时期的文 人也有所影响,于是就产生了“辛派词人”。
辛派词人,是指南宋时期,受辛弃疾的影响而 形成的一个诗词流派,其成员主要有陈亮、刘过、 刘克庄等。他们继承辛弃疾的豪放词风,意象宏大 肆意、风格雄豪悲壮、意境大方激昂,以抗敌爱国 、感抚时事为主要创作内容,使词更进一步散文化 、议论化,但不如辛词蕴藉。
如:《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清平乐· 村居》
3、爱情词
辛弃疾在婉约词的创作上也是别有境域 。 他的爱情词是其婉约词的重要组成部分, 数量虽不多,但却也柔情万种。
如:《青玉案·元夕》
《青玉案·元夕》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 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蓦然回首,那人却 在,灯火阑珊处。

高一语文必修4课件:6辛弃疾词两首

高一语文必修4课件:6辛弃疾词两首

这个“陷”字用得十分精当,推翻了“女人祸水”论,把
颠倒了的史实再颠倒过来。
第二单元
议论入诗一般容易流于枯涩,而这首诗却把议论和抒
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诗人在为西施辩诬之后,很自然地
将笔锋转到了西施滩,用抒情的笔触,描写了西施滩春日
的情景。春天到了,江河水涨,西施当年浣纱的滩头那哗

哗的江水急促奔流,好像在为她蒙上一层历史的污垢发出
观念,为西施翻案。
第二单元
诗立意新颖,议论形象而富有感情。上联平平道来,
旨在澄清史实。据《史记》载,越王勾践为吴王夫差战败
后困于会稽,派大夫文种将宝器美女(西施在其中)贿通吴太
宰伯嚭,准许越国求和,从此越王勾践获得了休养生息的

机会,其后终于灭掉了吴国。这就是历史的真相。所以诗
教 版

一开头就道破问题的实质:“宰嚭亡吴国,西施陷恶名。” 文
第二单元
人 教 版 语 文
第二单元
人 教 版 语 文
第二单元
西施滩
崔道融
宰嚭亡吴国,西施陷恶名。
浣纱春水急,似有不平声。
人 教

【赏析】
西施是春秋时代的越国人,家住浙江诸暨
语 文
县南的苎罗山。苎罗山下临浣江,江中有浣纱石,传说西
施常在此浣纱,西施滩因而得名。这首诗不同于一般吊古
伤今的登临之作,而是针对“女人祸水”这一传统的历史
版 语 文
封.狼居胥 打胜仗筑土坛以祭天地
第二单元
三于岁是贯荆女轲,遂莫就我车肯而顾去.,终照已顾不 顾. 回头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 顾 拜访
人 教 版
如姬之欲为公子死,无所辞,顾.未有路耳
语 文

辛弃疾词两首(共9篇)

辛弃疾词两首(共9篇)

辛弃疾词两首(共9篇)辛弃疾词两首(一): 必修四《辛弃疾词两首》原文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作者:辛弃疾朝代:南宋体裁:词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阑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注释】①建康:今江苏南京.②遥岑:远山.③玉簪:碧玉簪.④螺髻:螺旋盘结的发髻.皆形容远山秀美.⑤断鸿:离群失侣的孤雁.⑥吴钩:指吴国制造的一种兵器.⑦流年:流逝的时光.⑧倩:请托.⑨红巾翠袖:代指美人.⑩揾:擦拭.【译文】楚地一片清秋,水光连接天边,秋色无边无际.我向远山望去,山都皱着眉,仿佛在向我倾述着无限怨恨.面对着落日,我一个人独立楼头,听着南飞鸿雁来来往往的声音.我这位江南的游子啊,把吴钩看了又看,将楼上的栏杆都拍了数遍,可又有谁能理解我心中的情意不要说鲈鱼脍的鲜美,西风吹,我却不能像张季鹰那样归去.我更不愿像许汜那样求田问舍,我羞于见人,怕被刘备那样的英雄人物小看.可惜时光年年,大好年华在风雨中白白过去,就连树木也是如此老去.想到这里,我不禁伤感不已,落下眼泪.好心的佳人用红巾绿袖,为我擦掉英雄泪.【赏析】这首词大约写于淳熙元年(1174年),是借登临周览以抑郁悲愤之情.词的上片借景抒情,“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写出了没有人了解他雄心壮志的苦闷.词的下片借归典抒怀:他决不愿学晋代的张翰为了贪恋家乡鲈全味美就想归隐,更鄙视像三国时的许汜专为个人打算而不管国家大事.只可惜时光流逝,恢复中原汪是无望,他的忧国心情也一天深似一天.词中深刻地表达了他的这种悲愤情绪.下片连用三个典故,正反两面见意,用张翰之典,既有故乡难归之慨叹,也有不忍置国事不顾而隐居的责任感,这正是作者性格的两个重要方面.许汜之典,对那些只知购田买房自私自利的官员表示极大的鄙夷之情.结尾六句抒发举世皆浊我独醒,世无知已之深慨,与上片“无人会、登临意”遥相呼应,章法谨严.本词写尽英雄失路之感,如垓下悲歌,动人心魄.全词借景抒情,意境悲壮而深曲,或比兴,或用典,贴切灵活,豪气浓情,沉郁淋漓.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作者:辛弃疾朝代:南宋体裁:词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注释】①京口:今江苏省镇江市 .②北固亭:在镇江东北北固山上,双名北顾亭.面临长江.晋人蔡谟为储军备而建.③孙仲谋:孙权,字仲谋,三国时吴帝.④寄奴:南朝宋武帝刘裕的小名.刘裕生于京口、建国后曾北伐,并收复过长安、洛阳.【译文】江山依旧,却无处觅求英雄豪杰,像孙仲谋一流.昔日繁华的歌舞台榭.英雄的业绩风流,总被历史的风雨只得化为乌有.一抹斜阳映着丛密的草树,平常的街巷,伴侣说刘裕曾在这里寄住.想当年,他指挥的金戈铁骑,气吞万里,威猛如虎.元嘉年间刘义隆草草出兵北合伐中原,梦想如霍去病在狼居胥山封坛癸天,作为全胜的纪念,却不料只落得惊慌败北狼狈逃窜.隆兴北伐失败对今四十三睥,我遥望中原,扬州路上烽火杀逢的情景历历如在眼前.那堪回首,而今侵掠中原的拓跋焘祠庙香火盛烧,一片神鸦鸣嗓,社鼓喧闹!靠谁问顾我:将军年老,饭量可好【赏析】本词作于宁宗开禧元年(1205),时作者任镇江知府,已66岁.当时宰相韩胄准备北伐,作者一方面坚决主张抗金,同时又担心主事者轻敌冒进而致败,对当权者不能真正理解他,重用他表示愤慨.上片即景生情,由眼前之主联想到两位著名的历史人物,即孙权与刘裕,对他们的业绩表示无限的向往和怀念.下片用刘义降草率北代失败的史实告诫当政者,接下宕开.回忆43年前率兵南归时如火如茶的战斗场面.“四十三年”战斗场景的插入,也有深意,当年自己满腔爱国热血,在极艰危的情况下血战南归.结果43年过去,一切依旧,佛狸祠照样在金人统治之下,而且一派和平景象.43年的时间却一事无成.结尾用廉颇自喻,抒发有志报国而不被重用的忧伤与苦闷.全词将多种感受都委婉地抒发出来,慷慨悲歌,千古后读来仍令人回肠荡气,全篇苍劲沉郁,豪壮中有悲凉.全篇苍劲沉郁,豪壮中有悲凉.杨慎在《词品》中评曰:“辛词当以‘京口北固亭怀古’《永遇乐》为第一.”辛弃疾词两首(二): 辛弃疾词二首的一大特色三个对比是什么有一个是以“少年”与“而今”对比,通过回顾少年时不知愁苦,衬托“而今”深深领略了愁苦的滋味,却又无法道明的情感.辛弃疾词两首(三): 语文八年级作业辛弃疾词二首答案,拓展阅读也要.1.少年时:不知道愁是什么滋味,所以喜欢登上高楼,凭栏远眺.为了学文人写词,勉强写出个“愁”来.“而今”:不能得到朝廷重用,心中充满痛苦,却无处诉说.2.B3.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4.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5.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建议以后不要抄答案会对你有好处的,辛弃疾词两首(四): 高中语文必修四《辛弃疾词两首》的难点字词拼音两首诗里面的难点字词加上拼音.急!⑴遥岑远目cén⑵玉簪螺髻zān jì⑶鲈鱼堪脍kuài⑷揾英雄泪wèn⑸舞榭歌台xiè⑹封狼居胥xū(7)佛狸祠下bì辛弃疾词两首(五): 辛弃疾词两首水龙吟和永遇乐情感相同和不同的地方水龙吟(楚天千里清秋)永遇乐(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水龙吟和永遇乐情感相同和不同的地方相同点是:怀才不遇,壮志未酬.不同点:第一首慷慨豪迈,第二首突出爱国热忱.【辛弃疾词两首】辛弃疾词两首(六): 求高中语文必修四常考的句子默写廉颇苏武牧羊辛弃疾词两首苏轼词两首李清照词两首必有赏金【辛弃疾词两首】高中语文必修四默写练习蜀道难·李白噫吁唏,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畏途躔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哉!剑阁峥嵘而崔嵬,,.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登高·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万里悲秋常作客,.,潦倒新停浊酒杯锦瑟·李商隐锦瑟无端五十弦,.庄生晓梦迷蝴蝶,.,蓝田日暖玉生烟.,.琵琶行并序·白居易名段填空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千呼万唤始出来,.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似诉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绿腰.大弦嘈嘈如急雨,.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别有幽愁暗恨生,.,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名句默写醉不成欢惨将别,.,老大嫁作商人妇.夜深忽梦少年事,.,相逢何必曾相识.座中泣下谁最多.虞美人·李煜 ,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只是朱颜改.,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蝶恋花·晏殊槛菊愁烟兰泣露,,.明月不谙离恨苦,.,,.欲寄彩笺无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雨霖铃·柳永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念去去、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 .今宵酒醒何处,、 .此去经年,.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声声慢·李清照寻寻觅觅,,.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辛弃疾词两首(七): 人教版高中语文所涉及到的文言文(包括重点非重点)有哪些,荆轲刺秦王...烛之武退秦师.鸿门宴.召公谏厉王弭谤必修一《诗经》两首...离骚.孔雀东南飞并序.诗三首必修二必修三:5 蜀道难6 杜甫诗三首7 琵琶行并序(2)8 李商隐诗两首9 寡人之于国也10 劝学11 过秦论12 师说必修四:5 柳永词两首6 苏轼词两首7 辛弃疾词两首8 李清照词两首13 廉颇蔺相如列传14 苏武传15 张衡传16 李贺小传必修五: 5 归去来兮辞并序6 滕王阁序7 逍遥游8 陈情表辛弃疾词两首(八): 人教版的高一语文课本中需要背诵的古文11 *沁园春长沙4 烛之武退秦师5 荆轲刺秦王24 《诗经》两首氓采薇5 离骚7 诗三首涉江采芙蓉短歌行归园田居(其一)8 兰亭集序9 赤壁赋10 游褒禅山记34 蜀道难5 杜甫诗三首秋兴八首(其一)咏怀古迹(其三)6 琵琶行并序7* 李商隐诗两首锦瑟8 寡人之于国也9 劝学4 柳永词两首望海潮(东南形胜)雨霖铃(寒蝉凄切)5 苏轼词两首念奴娇赤壁怀古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6 辛弃疾词两首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7* 李清照词两首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声声慢(寻寻觅觅)好像有点多,但我们的确就是这样过来的,不过你也不用太担心,不同老师要求也不一样,我们班班主任属于那种死不罢休型的,所以多了一点,不过并不是每篇课文必须全背,这和初中要求类似辛弃疾词两首(九): 5文言文及古诗文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必修一(第一册)5、兰亭集序王羲之6、赤壁赋苏轼7、*山中与裴秀才迪书王维8、*游褒禅山记王安石必修二(第二册)5、《诗经》两首氓采薇6、离骚屈原7、《孔雀东南飞》(并序)8、*诗三首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短歌行曹操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9、烛之武退秦师《左传》10、荆轲刺秦王《战国策》11、鸿门宴司马迁12、*召公谏厉王弭谤《国语》必修三(第三册)5、蜀道难李白6、杜甫诗三首秋兴八首(其一)咏怀古迹(其三)登高7、琵琶行并序白居易8、*李商隐诗两首锦瑟马嵬(其二)9、寡人之于国也《孟子》10、劝学《荀子》11、*过秦论贾谊12、*师说韩愈必修四(第四册)5、柳永词两首望海潮(东南形胜)雨霖铃(寒蝉凄切)6、苏轼词两首念奴娇赤壁怀古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7、辛弃疾词两首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8、*李清照词两首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声声慢(寻寻觅觅)13、廉颇蔺相如列传司马迁14、苏武传班固15、张衡传范晔16、*李贺小传李商隐必修五(第五册)5.归去来兮辞(并序)陶渊明6、滕王阁序王勃7、*逍遥游庄周8、*陈情表李密辛弃疾词两首ppt辛弃疾词两首教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辛弃疾词二首 (共31张PPT)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辛弃疾词二首 (共31张PPT)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众里寻他千, ——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你们能说出以上诗句是出自谁的笔下吗?
1

青玉案
东风夜放花千树, 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 玉壶光转, 一夜鱼龙舞。 • 蛾儿雪
• 缺点:不拘守音律,然而有时失之平直,甚
至涉于狂怪叫嚣。
31
涕自落拟对, ,比后慷段慨一壮刘气怀奔 ,裕注 如—, 闻—笔 其刘不 声义遏 ;隆: 谓廉此颇词
用人名多者,尚扬是州不路解—词—味佛。”狸祠
廉颇——自己
27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参

考译文 历经千古的江山,再也难找到像孙权那样的英雄。当年的舞榭歌台还在,英雄人
物却随着岁月的流逝早已不复存在。斜阳照着长满草树的普通小巷,人们说那是当年
思考:辛弃疾引用宋文帝北伐惨败 的故事的目的是什么?
借鉴历史,伐金必须作好 准备,委婉劝韩侂胄不能草率 行事。
20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 神鸦社鼓!
佛狸:后魏太武帝拓跋焘的小 名。他击败宋文宗,率军追到瓜步 山上,在山上建立行 宫,即后来的 佛狸祠。
21
思考:诗人写佛狸祠下的迎神赛 会的一幕景象,是什么心情?
14
写 作 背 景
写这首词的时候辛弃疾已经六十五岁了, 辛弃疾从42岁到60岁一直过着“隐居”的生 活,得不到朝廷的重用。这期间,1203年再 次被当时执掌大权的韩侂胄起用,任浙江东 路安抚史,翌年改任镇江知府。1204年韩侂 胄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草草北伐。而镇江 濒临抗战前线,是北伐的重要基地。辛弃疾 到任后,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但是韩侂胄 把持朝政,只想侥幸求逞,不愿认真准备。 韩侂胄听不进辛弃疾的劝告,后来就把他调 离了镇江。这首词是辛弃疾被起用又被降职 时,登上北固亭,满怀悲愤而写下的。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四课件:第二单元第6课辛弃疾词两首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四课件:第二单元第6课辛弃疾词两首
答案
6.作者对孙权和刘裕充满了什么样的感情?寄托了怎样的情怀? 答案 借助“觅”“英雄”“风流”“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等词语和句子, 准确地表现了作者对英雄人物的崇敬、敬慕与向往。寄托了自己力主抗 金和决心恢复中原的宏大抱负,同时借古代帝王来讽刺南宋统治者昏庸 无能,屈辱求和。 7.下片中辛弃疾为什么会想到刘义隆? 答案 以史为鉴,警告韩侂胄及南宋朝廷不要草率出兵,体现自己正确 的抗金作战思想。答案Fra bibliotek 2 深度研读
1.在《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作者是通过哪些方法来表现自己的 “登临意”的? 答案 他用对秋天里的青天、流水、远山、落日、征鸿等自然景物的描 写,营造出一种凄清的意境,以烘托他的“登临意”。又通过看吴钩、拍 栏杆的动作来表达自己的“登临意”。再用张翰、刘备以及桓温等历史人 物的典故来阐发自己的“登临意”。
2.背景剖析 (1)《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这首词作于宋孝宗淳熙元年(1174)秋,作 者在江东安抚司参议官任上。这时他南渡已12年之久,尚未得到北伐 抗敌的机会。建康(今江苏南京)是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六个朝 代的都城。赏心亭是南宋建康城上的一座亭子。据《景定建康志》记 载:“赏心亭在(城西)下水门城上,下临秦淮,尽观赏之胜。”辛弃疾 登上建康的赏心亭,极目远望祖国的山川风物,百感交集,更加痛惜 自己满怀壮志而老大无成,于是写下这首词。
树犹如此: 动词,如同 坐须臾,沛公起如厕: 动词,到、往 孔明真神人也,吾不如也: 动词,比得上 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也: 连词,如果
倩何人唤取: 疑问代词,什么 开国何茫然: 副词,多么 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疑问代词,与“为” 连用,表示“为什么” 今日之事何如: 疑问代词,与“如”连用,表示“怎么样”

辛弃疾词二首分析教案

辛弃疾词二首分析教案

辛弃疾词二首分析教案辛弃疾(1140-1207),是中国南宋时期的文学家、诗人、政治家。

他被誉为“辞章之极”,其词风俊逸,婉约清新,深受后人喜爱。

他的词作以写人、描景、抒情为主,旋律优美动听,意境深邃,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本文将对辛弃疾的两首词进行分析教案,为读者展示辛弃疾词的艺术魅力。

分析教案一:《青玉案·元夕》词曲同声,乐调妍丽,文笔飘逸,史称元夕之作。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一、音乐和节奏乐曲配合词曲相得益彰,使得《青玉案·元夕》表现出了非常优美的音乐和节奏。

整首词曲变化丰富,音乐性强,读者可以听到乐曲中高潮和低潮的变化。

辛弃疾在写作这首词的时候也注重音乐性,整首词有十三句,每一句都是七个字的五言句。

每句中每个字都有自己的音乐语言,每句之间的韵味流转自然且富有变化,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二、意境和韵律《青玉案·元夕》的意境十分深刻,描绘了山河美景和人间感情。

辛弃疾在词中既表达了对大自然的赞美,也流露了对人间情感的深深忧虑。

辛弃疾用了“元夕”这样的一个意境,从中激发出了很多文化和美学的魅力。

整首词写景、抒情,深刻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写出了词人对人世苦尽甘来、珍惜时光的深刻思考,也写出了词人对自然风光的热爱。

三、人生态度和哲学思考词曲具有多层次的人生态度和哲学思考:对生命的追求,对疾风暴雨的坚韧,对爱情的纯粹,对自由的渴望,对理想的憧憬。

这些思想和观念是辛弃疾在生命中产生的各种互补心灵。

他借助乐曲与韵律表达自己的理念;他在人间感情和自然景观的交织之中展示出了自己的高度文学审美;他对人生态度和哲学思考形成了基础的认知和体验;他通过文字与音乐,向读者传递出了他所具有的以人为本的思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一辛弃疾词二首
【教学目标】
1.理解两首词的含义,体会词人的壮志难酬的无奈和矢志不渝的爱国情怀。

2.体会词作豪放开阔、含蓄蕴藉的艺术特色。

说明:课文选录的两首词,是辛弃疾的代表作,表现了词人壮志难酬的无奈和矢志不渝的爱国情怀,也体现了稼轩词豪放的独特词风,要引导学生在不断诵读中理解作品内容,品味词的深远意境,体会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课时:2课时。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通过多种形式反复诵读,运用丰富的想象描绘出词所表现的画面。

2.难点:体会同所蕴含的深远意境,从而感悟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说明:中学生正处于各种情感迅速发展的阶段,他们开始关注自然、反思生活、感悟人生,这是学习本课的良好条件,但由于社会历史背景的遥远,使得词中所描述的景与情和学生之间产生一定的距离,尤其是对于八年级的学生来说难度会更大一些,因此课前掌握与了解词人的生平与写作背景就十分重要了;而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则主要利用同学丰富的想象力,通过想象的画面理解词意,有助于学生体会词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思路点拨】
《辛弃疾词二首》中所选的两首词,是辛词中的代表作。

除了以难度最大、最具豪放风格的《破阵子》为突破口,也可以概括辛弃痪一生的经历,反映词人爱国情感的《丑奴儿》为突破口。

抓住词中“愁”字,理解词人对自己一生的感悟及感慨。

初步体会词人“愁”的内容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进一步理解体会词人“愁”的真正内容,感受词人的爱国情感。

【练习举隅】
1.比较陆游的《诉衷情》与《破阵子》在表现的场景、抒发的情感、表现的形式、词的结构等方面的异同。

2.辛弃疾是豪放派词人的代表,请你找出能体现豪放的词句反复诵读积累,感受词的深远意境。

如:《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清平乐》、《西江月》、《摸鱼儿观潮上叶丞相》、《鹏鸪天·代人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