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特勒 翻译三原则
以泰特勒的翻译三原则解读《背影》两个英译本
定程度上借鉴学习 了泰特勒的理论 , 可 以说该 书 奠定 了泰特勒在整个翻译界的泰斗地位 。而且现
作者简介 : 任 玉君 ( 1 9 9 1 一) , 女, 安徽滁州 人 , 中国矿业大学文法学 院硕 士生 。
1 0 3
当代 翻译学 者 对他 及其 论 文 的评 价颇 高 : “ 首 部 重
作思想的东西” , 即“ 句子中的次要成分” ” “ 。保证 意义的忠实性无疑是任何翻译原则中最重要 的一 条, 译者翻译任何一句话 , 都必须对原著的上下文
有 充分 的理解 , 充 分 揣 摩 出 作 者 想 要 表 达 的 意 思 。这 两 个 译 本 中译 者 大 部 分 都 注 意 到 了 这 一 点, 但 也有 不 同之处 , 有待 斟酌 。
Ap r . 2 0 1 5
以泰特勒的翻译三原则解读《 背影》 两个英译本
任 玉 君
( 中国矿业 大学 文法学 院, 北京 1 0 0 0 8 3 )
摘
实践 。
要: 朱自 清先 生的《 背影》 一文 清新隽永 , 全文父子之情 溢于言表,曾被 多次译成 英文。 以泰特勒 的翻
译 三原则来解读 张培基和杨 宪益的两个英译本 , 有利 于读者 更好 地理 解《 背影》 的思 想内容 , 也有利 于指 导翻译 关键词 : 《 背影》 ; 英译本 ; 泰特 勒的翻译三原则 ; 对 比研 究
个 英译 本 的得失 。
一
情真挚 , 不 事雕琢 ; 结构简单 , 平铺直述 ; 语 言质
朴, 毫无 浮夸 。 本 文选 择 的两个 英译 本 来 自于张 培 基 和杨 宪
、
泰特 勒 的翻译 三 原则
严复“信,达,雅”与泰特勒“翻译三原则”之比较
严复“信,达,雅”与泰特勒“翻译三原则”之比较作者:李杨来源:《青年文学家》2011年第06期摘要:对中国翻译影响至深的严复译事三难“信,达,雅”与作为西方翻译理论开山之论的泰特勒之“翻译三原则”表述相似。
本文将从这两种理论产生的背景,理论来源,含义,意义及影响等方面比较,旨在清楚阐述这两个理论之间的关系,并试图说明这两个理论虽然有相似性,但却只是人类翻译相似性和思维及认知共性的产物。
关键词:泰特勒,“翻译三原则”,严复,“信,达,雅”,比较1、问题的提出虽然大家普遍认为,严复之“信,达,雅”生长于中国传统文学理论,但仍不乏有人猜测其理论也许有仿效翻译理论大师泰特勒之翻译三原则之嫌。
钱钟书先生曾说严复翻译三字诀本于泰特勒。
金隄在其《谈中国的翻译理论建设》一文中也说他觉得严复的三字诀可能受到英国泰特勒三原则的影响。
因为严复曾经留学过英国。
不完全按照泰特勒的表述是因为他怕当时的士大夫接受不了。
严复之翻译受众是当时的士大夫阶层,这从用“雅”言一词可见。
但是,这种怀疑也的确只是猜测而已。
为此找不到任何理论依据。
本人不敢妄言驳斥其观点,仅将此作为学习思考的一种途径,试图从这两种译论产生的背景,含义,影响等方面对其进行一次全面比较。
2、提出背景的比较严复学过英文,留学过新加坡,台湾,日本等地。
于英国格林尼茨海军大学留学两年。
翻译了《天演论》,《群己权界论》,《社会通诠》。
成为中国近代翻译大家系统介绍西方思想,文化,制度的第一人。
亚历山大·弗恩泽·泰特勒翻译过意大利诗人彼特拉克的作品。
在爱丁堡皇家学会宣读过有关翻译和作诗的论文,著《论翻译的原则》。
对爱丁堡青年有很大的影响。
他的理论体系比较全面系统。
两人生于不同的时代和社会背景,泰特勒比严复早一个多世纪。
都是翻译理论与实践的大师。
3、理论来源比较关于“信达雅”三字的来历,钱钟书在其《管锥篇》中有过专门的讨论。
他指出这三字可以在东汉支谦的《法句经序》中找到影子。
以泰特勒三原则评_葛底斯堡演说_三中译本
以泰特勒三原则评《葛底斯堡演说》三中译本马万平(北京林业大学,北京100083)摘要:亚伯拉罕·林肯的《葛底斯堡演说》是一篇经典的演说词,其中译本有很多个,但并不是每个译本对都能做到对原文最大程度的忠实。
本文选取了张培基、许渊冲和石幼珊的译文作为文本,以泰特勒的翻译三原则为评价标准,并结合这篇演说词的特点,从对原文忠实这一角度对比分析三个中译本的异同与得失,比较得出与原文内容、风格和表达方式最接近的译文。
同时,本文也将为其它演说词的翻译实践提供借鉴。
关键词:对比分析;《葛底斯堡演说》;泰特勒的翻译三原则一、引言《葛底斯堡演说》(Gettysburg Address)是美国第十六任总统林肯于1863年11月19日在葛底斯堡烈士公墓落成典礼上的致词,虽然不足三分钟,却是广为传诵的佳作。
这篇演说词内容严肃,思想深刻,结构严谨,措辞精练,朴实优雅,句式错落有致,富有变化,同时整篇文章充满了对称美和平衡美,读来铿锵有力。
翻译这样的作品,对译者的语言修养和翻译风格都是一种挑战。
目前,国内《葛底斯堡演说》的中译文有很多,但并不是每个译文都是对原文的忠实再现。
本文英文选取罗新、郑朝予编写的《英语诵读精华》中的句子,中文选取了张培基、许渊冲和石幼珊三位翻译家的中译文作为文本(以下简称张译,许译和石译),以泰特勒的翻译三原则为评价标准,结合这篇演说词的特点,从对原文忠实这一角度对比分析三个中译本的的异同与得失,比较得出与原文内容、风格和表达方式最为接近的译文,并希望其能为其它演说词的翻译实践提供借鉴。
1.1泰特勒的翻译三原则国际上,十八世纪英国翻译家泰特勒在《论翻译的原则》(Essay on the Principles of Translation)(Tytler2010)中提出他的翻译原则主要是从内容、风格和表达三个方面来阐述对原作“忠”的要求。
这正符合这篇演说词中译本的几个核心译点。
因此,以他的翻译原则为评价标准不仅能帮助弄清这篇演说词中译文的字面意思而且还能挖掘字里行间的深刻含义。
泰特勒三原则文献综述
“泰特勒三原则”文献综述摘要:泰特勒提出的翻译三原则对文学翻译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文以此为理论依据,针对泰特勒三原则的地位与作用,从与严复“信、达、雅”加以比较和中译三原则方向加以研究,从而更为深刻地理解泰特勒三原则。
关键词:泰特勒三原则“信、达、雅”中译一、引言泰特勒关于翻译理论的传世之作是1790年匿名出版的专著《论翻译的原则》(Essay on the Principles of Translation),书中最为出色的部分之一是泰特勒给“优秀的翻译”下的定义,即“原作的优点完全移植在译作语言之中,使译语使用者像原语使用者一样,对这种优点能清楚地领悟,并有着同样强烈的感受”。
在此基础上,泰特勒提出了翻译的三原则,分别是:译作应该完全再现原作的思想。
译作的写作风格和手法应该与原作具有相同的特征。
译作语言应该与原作语言同样流畅。
泰特勒的理论代表了他那个时代的最高峰,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似乎是西方翻译史上尝试将翻译目的与手段区分开来的第一人。
他的翻译三法则和翻译标准恰似一条自然科学定律,包含了该定律的必要条件和结果。
这对后世的翻译论者,尤其是翻译科学派影响极大,因而可以认为是泰特勒对现当代翻译研究的最大贡献。
泰特勒对传统译论的另一重要贡献是澄清并深化了人们对译者是画家这一译界传统比喻的认识。
对于这个流行于18世纪西方的著名比喻,泰特勒着重指出了两者的区别:译者(与画家)的工作则有天壤之别。
译者所使用的色彩与原文不一样,却需要令译文有与原文相同的感染力和效果。
译者愈是战战兢兢地模仿原文,他的译文便愈不能像原文般流畅。
译者同时又要行文流畅,又要忠于原文,哪里会容易做得到呢?(张南峰,2000:14)泰特勒对译者与画家工作性质相异之处的独到分析同样源自他对翻译目的与手段的区分。
译者与画家的目标是一致的,即追求其作品与原作的最大程度的相似,但是,两者所采用的手段截然不同:画家使用的是与原作完全相同的色彩,且模仿原作时受到的约束和羁绊较少;译者使用的却是与原作不同的色彩(另一种语言和文化),因而翻译时面对着巨大的束缚和障碍。
以泰特勒的翻译三原则解读《德伯家的苔丝》两个中译本
木不 仁的帝王 的生活,觉得农夫 的生活更丰 富多姿。我们可 以知道 农夫 和帝王所处 的环境 以及他 们对周围环境 的影 响都是不 同的,而 引言 且由句子中后面的 sb cv uj te可以猜到这个是针对客观的对外界环 ei 《 德伯家 的苔丝》 是英 国十九世 纪后期著名批 判现实主义 作家 、 境影 响的大小 。 诗人托 马斯 ・ 哈代的代表作 。全文构思精 巧,文笔流 畅,文采斐然 , 三 、译作的风格和手法应和原作属于同一性质 情 节生动 ,景物 描写细腻 ,人物 刻画真实感 人 ,且风 格多样, 句式 按照泰特勒的第二条原则,译者必须具有很快辨认原作风格特 复杂,引经据典颇多。要将这样一部艺术价值极高的文学名著译为 色的本领。译者要模仿原作的风格和手法,应当常常假使原作是用 一 中文,并使译作忠实原作内容,保持原作色彩,再现原作神韵,确 译语写作, 他会以怎样的风格和手法表现 自己。 谭载喜 20 : 3 ) ( 0 4 10 非 易事。 《 德伯家的苔丝》这本著作的风格体现于精彩的 自 然环境描写以及 对 于其译本 的分析 ,之 前的研 究者很多选 用归化异 化的角度 以 个性 化的语言表达 。前 者注重 以环境来衬托 人的心情 ,情景交融 , 及信息增补的角度去分析,本文选用泰特勒著名的翻译三原则对其 后者则体现不同人物角色的性格以及素质特点。本节分景物描写与 中的两 个译本进 行比较分析 ,分别探 讨各 自的优 缺点 。文 中选用张 人物语 言两个 小节展开分析 。 1景物 描写 。张 中载先生在 《 国二十世纪文 学史》中提 出, . 英 谷 若的译本 《 伯家的苔 丝一 德 个纯洁 的女 人》(96 年人 民文 19 学 出版 社 出版 ,以下简称 张译 )和 孙法理 的译 本 《 苔丝 》(94 年 “ 19 在哈代 的笔下 ,一 叶草, 一棵树 ,一池水 ,‘片天 ,一股风都是 一 译林出版社出版, 以下简称孙译) 为文本分析对象。 作 原著引自“ es 具有灵性 的生命实体 , Ts 都可 以说是他小说 中的人物 。 在所取的两个 ” o te 're i s 2 0 年 世界图书 出版 公司 出版 ) fh U br l ”(03 d vl e ,例句 末冠 以 译本中,对景物描写的翻译都比较到位,体现了张谷若先生和孙法 章 目和页 码,如 C P1 h1 5即为第一章第 十五页 。 理先生深厚 的文学底蕴 ,其中张谷若先生 的译本更加 出彩 ,很多地 二、译作应完全复写 出原作的思想 方处理得非 常妙,从而把 原文 的风格展现得 比较 完整 ,体现了张先 泰特 勒认为 ,译 者要完 全复写 出原作的思想 ,就必须精 通原作 生对原作意 境有深透的理 解并且对哈代 的写 作风格与手法 有很清晰 的语言 ,并十分熟悉 所译题 材。在原文 意义暖昧不 明和含有歧义 的 的把 握 。 地方 ,译 者必须运用 自己的判断力 ,选 择与上 下文连贯或与 作者常 例 3 h n h y lr e o n fh ret a o s i t :T e e lo me n e el g sw g n.n h t a d h io o t a e 用的思想 方式 和写 作风格最相 符合 的意 义 。( 谭载 喜,20 :10 c mp n fabo dt ihdmo nta hdr e rm tegon o 04 3 ) o a .o ra a se o ht a i nf h ru dt  ̄ n r s o h a t r s i a e rs mbi uwo n g l— a ao fs me s n h e 保证意义 的忠实性无 疑是任 何翻译原则 中最为重要 的一条 ,译者 翻 t ee swad , t fc e e l g te o t r o d l fh l o o r ae u c ns i t C 4p 8 ) 译任何一句话,必须根据上下文的具体内容,充分揣摩出作者想要 wo me tnT s a an.( h 1 .3 表达的意 思。这两个 译本中译 者都注意 到了这一 点,因此大 的原 则 张译:那时才都坐在一辆顶大的大车上,一齐动身回家 一轮 性的错误不 多,以下列举 的一些 问题有 待斟酌 。 昏黄 失泽的大 月亮 ,正从 东面 的地上升起 ,照着他 们 ,月亮的圆盘 例 l e , ne hrf qa a so a h sew t e 好 像蛀 虫咬坏 了的那 些特司肯圣人头上 的金 叶光轮一般 。 :H r udr e e sur yr fht , h a hd e w e d t c c w id , n no s a dr is g r e uss n es a ds c e svemo n t n s a ds w : n an , o g o u s t, n u c s i o sa 孙译 :大 家便坐着最大 的一辆马车 由一轮 朦胧的大 月亮伴送回 t er u1 C 3 p7 ) h if l .( h 1 6 家 。那月亮从 东方的地面升 了起 来,面孔跟塔 斯坎尼某些 虫蛀 的圣 张译 :就 在那儿方 码的 草房顶下面 ,她看着风 风雨雨 ,霜晨 雪 像 脑后用金叶 贴成 却已晦暗不堪的灵光一样 。 夜 ,灿烂 的夕阳,和 由缺而 圆的满 月。 哈代很善 于创 造意境 ,擅 长物我交融 ,他 通过简单 的几个 形容 孙译 :她 在这个 几平方码 的茅屋顶 下望着风 吹、雨打 、雪飘 , 词和意象就 体现了苔丝 当时的处境和心理 原文中这 句话 是描写苔 望着壮丽 的落 日和~个又 一个的 圆月。 丝在遭强暴回家生了孩子后羞于见人,很久之后才鼓起勇气走出家 这两 个译本 关于 sce i on e l ucs v m os thif l se at r 有着 不同的理解 。 门,到户外 工作,如引文 中的去地里捆麦捆儿 ,忙完工 作后和共事 u 张的译本侧重前 置定语 sces e 体现 了月亮 由缺 而圆这-连续 的 盼一 起坐 马车 回 家的 路上 的景 色 。两个 译本 中对 bodtnse ucsi , v i 、 ra a i d r h 过程 , 符合事物 客观发展规 律 , 而孙 的译本侧重后置 定语 ate l m o thi ul o n和 w r . e r f om e n的翻译对意 境的传 达和风格 的再现 程度是不一 m 而直接译成 了圆月,把 前而 的 sces 用 “ 个又…个 的”代 替。 样的。张译中 “ ucsi  ̄ e 一 …轮昏黄失泽的大月亮”和 “ 蛀虫咬坏了的”都是 笔者觉得张 的译本对 sces e的处理 比较 妥贴,但没有充 分体现 无 意失身于人 而事实上确 己失身 的苔丝姑 娘的象征 : ucsi v 那轮月亮很大 , 出苔丝望 月时那种看 月亮缺 了又圆剧 了又缺的心情 ,文中上下 文有 却不 明亮 ,而 是 昏黄失泽 ,虫咬的动态形象 ,与苔丝 原先的美丽纯 提到苔丝在 遭受业雷的污辱后忍辱在家待了一段时间,因此孙的翻 洁反差极大,让人不禁觉得惋惜,从而很好地再现了原文的风格和 译详尽一 点,似意思 传达没有 原文那 么完整 。若 能把 这两个译 本结 于法,而孙译则相对静态些,而R对意境的传达没那么淋漓尽致。 合起来就好 了,或许可 以修改为 “ 圆缺交替 的月亮 ”。 例4 :Wa i ogt ep g i sn h de, a i e ln a n e l i r e egsw ln t kgm h s e n b d it h k gh
严复的“信达雅”与泰特勒“三原则”的对比分析
严复的“信达雅”与泰特勒“三原则”的对比分析严复的“信达雅”与泰特勒的“三原则”都在各自国家的翻译史占有重要地位,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
在一定程度上两者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也有诸多不同。
本文通过对两者的不同之处的对比分析,研究了两理论背后蕴藏着不同的哲学思想、表达方式和传统心理。
标签:信达雅;三原则;对比分析一、引言严复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和翻译家,他在其译著《天演论》卷首的《译例言》中提出了“信、达、雅”三字的翻译原则:“译事三难, 信、达、雅。
求其信, 已大难矣。
顾信矣不达, 虽译犹不译也, 则达尚焉”;“ 至原文词理本深, 难于共喻, 则当前后引衬,以显其意。
凡此经营, 皆以为达, 为达即所以为信也。
”“《易》曰:修辞立诚’。
子曰:‘辞达而已’。
又曰:‘言之无文, 行之不远’。
三者乃文章正轨, 亦即为译事楷模。
故信、达而外, 求其而雅。
”“信达雅”的理论一经提出就受到了广泛地推崇,并对中国的翻译界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几乎达到了“译必称‘信达雅’的地步”。
成为“译书者的唯一指南,评译文者的唯一标准,奉为翻译界的‘金科玉律’”。
梁启超曾说:“近人严复,标‘信达雅’三义可谓知言。
”罗新璋认为这一理论, 客观上起到继往开来的作用,“一方面集汉唐译经论说之大成,另一方面,开近代翻译学说之先河。
”(罗新璋1984:6),还有评论说:“绝大多数翻译者或多或少都本着信达雅这套理论来从事翻译,并在这套理论基础上发展他们自己的见解”(刘靖之1981:377)英国著名翻译理论家亚历山大·弗雷泽·泰特勒在他的著作《论翻译的原则》中提出了翻译三原则:1.译作应该完全传达原作的思想。
2.译作的风格和手法应和原作属于同一性质。
3.译作应具备原作所具有的通顺。
斯坦纳(Steiner)在其里程碑式的译论巨著《通天塔》中指出,“1792年,亚历山大·弗雷泽·泰特勒在伦敦发表《翻译的原则》(Essay on the principles of Translation)这一重要论文,标志着集中反映了直接来自实践的经验时期结束了(庄绎传译,1987:33—34)。
[严复“信,达,雅”与泰特勒“翻译三原则”之比较]赞成严复信,达,雅的翻译家是谁
[严复“信,达,雅”与泰特勒“翻译三原则”之比较]赞成严复信,达,雅的翻译家是谁1、问题的提出虽然大家普遍认为,严复之“信,达,雅”生长于中国传统文学理论,但仍不乏有人猜测其理论也许有仿效翻译理论大师泰特勒之翻译三原则之嫌。
钱钟书先生曾说严复翻译三字诀本于泰特勒。
金�在其《谈中国的翻译理论建设》一文中也说他觉得严复的三字诀可能受到英国泰特勒三原则的影响。
因为严复曾经留学过英国。
不完全按照泰特勒的表述是因为他怕当时的士大夫接受不了。
严复之翻译受众是当时的士大夫阶层,这从用“雅”言一词可见。
但是,这种怀疑也的确只是猜测而已。
为此找不到任何理论依据。
本人不敢妄言驳斥其观点,仅将此作为学习思考的一种途径,试图从这两种译论产生的背景,含义,影响等方面对其进行一次全面比较。
2、提出背景的比较严复学过英文,留学过新加坡,台湾,日本等地。
于英国格林尼茨海军大学留学两年。
翻译了《天演论》,《群己权界论》,《社会通诠》。
成为中国近代翻译大家系统介绍西方思想,文化,制度的第一人。
亚历山大・弗恩泽・泰特勒翻译过意大利诗人彼特拉克的作品。
在爱丁堡皇家学会宣读过有关翻译和作诗的论文,著《论翻译的原则》。
对爱丁堡青年有很大的影响。
他的理论体系比较全面系统。
两人生于不同的时代和社会背景,泰特勒比严复早一个多世纪。
都是翻译理论与实践的大师。
3、理论来源比较关于“信达雅”三字的来历,钱钟书在其《管锥篇》中有过专门的讨论。
他指出这三字可以在东汉支谦的《法句经序》中找到影子。
之谦《法句经序》:“仆初谦其为词不雅。
维祗难曰:‘佛言依其义不用饰,取其法不以严,其传经者,令易晓勿失劂义,是则为善。
’座中咸曰:老氏称:‘美言不信,信言不美’;‘今传梵义,实宜径达。
’是以自偈受译人口,因顺本旨,不加文饰。
”“严”即“庄严”之“严”,与“饰”变文同意。
正如钱钟书所说“三字皆已见此”。
鲁迅说过“严又陵为要译书,查过六朝翻译佛经的方法”。
所以严复翻译三字决有着深厚的文化渊源,取自中国传统的文论和美学原理。
英语翻译常识
在做翻译时,芯芷总是记不清那些翻译常识,有10分的题型呢, 边做边找一些资料,分享给大家一。
莱特勒的“翻译三原则”Three Principles of Translation by Alexander Fraser Tytler十八世纪末的英国学者亚历山大·泰特勒(Alexander Fraser Tytler,1747-1814)。
他在《论翻译的原则》(Essay on the Principles of Translation)一书中提出了着名的翻译三原则:(1)译文应完全复写出原作的思想(A translation should give a complete transcript of the ideas of the original work.)(2)译文的风格和笔调应与原文的性质相同(The style and manner of writing should be of the same character as that of the original.)(3)译文应和原作同样流畅(A translation should have all the ease of the original composition.)二。
严复清代的翻译家天演论的作者EEO Evolution and Ethics and Other essays提出翻译要信,达,雅这个原则(最看中的是雅,最不看中的是信。
)1912年严复被任命为北大校长,体现了严复在当时思想界和学术界的令人信服的显赫地位三。
林纾林纾自幼嗜书如命,五岁时在私塾当一名旁听生,受孰师薛则柯的影响,深爱中国传统文学,从此与文学结下不解之缘。
但由于家境贫寒、且遇乱世,他不得不为生计终日奔波。
闲时他也不忘苦读诗书,13岁至20岁期间校阅残烂古籍不下两千余卷。
1882年对于林纾来说是关键而又具转折性意义的一年-----从一个穷秀才一跃成为江南赫赫有名的举人。
从泰特勒的翻译三原则解读《落花生》两个英译本
从泰特勒的翻译三原则解读《落花生》两个英译本《落花生》是中国作家张艺谋的作品,它讲述了一个关于家庭、爱情和命运的故事。
本文将从泰特勒的翻译三原则(即“要翻译什么”,“怎样翻译”,“谁来翻译”)的角度对《落花生》的两个英译本进行解读。
从“要翻译什么”这个原则来看,《落花生》展现了中国社会中的一些特点和问题,比如家庭关系、传统观念以及对于个人命运的思考。
这两个英译本都对原作中的这些内容进行了保留和表达。
它们都努力传达了故事中人物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他们所面临的社会和文化背景。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个原则下,两个英译本并没有太大的差异,都成功地呈现了原作的核心思想和主题。
从“怎样翻译”这个原则来看,《落花生》的两个英译本在语言和风格上也存在一些差异。
第一个英译本《Peanut》采用了较为简洁的叙述方式和直接的语言表达,力求准确传达原作中的情感和意义。
而第二个英译本《Yellow Earth》则更加注重语言的美感和诗意,使用了更加抽象和隐喻的语言表达方式,给读者带来更深入的思考。
这两种不同的翻译风格都有其特点和优势。
从“谁来翻译”这个原则来看,《落花生》的两个英译本都由具有丰富翻译经验的译者完成,他们对中文和英文之间的语言差异有着深入的理解和把握。
他们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和理解出发,将原作中的情感和思想娓娓道来,给读者带来了不同的阅读体验。
这也是为什么两个英译本在风格和语言上存在一些差异的原因。
从泰特勒的翻译三原则出发,我们可以看出《落花生》的两个英译本都成功地保留了原作的核心思想和主题,并在语言和风格上有各自的特点。
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理解选择适合自己的版本来阅读。
这也展示了翻译的多样性和美感,使我们更好地了解和欣赏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泰特勒的三个翻译原则
泰特勒的三个翻译原则
1.忠实原则:翻译应忠实于原文的含义和精神,尽量保持原文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翻译时要理解并传达原文作者的意图和观点,不对原文进行过度加工或改编。
2.通顺原则:翻译应符合目标语言的语法、习惯和表达方式,使译文在目标语言的读者中能够流畅理解和接受。
翻译过程中要注意句子结构、词语选择和语法规范等,确保译文的语言表达自然通顺。
3.优美原则:翻译应力求达到优美的语言表达效果,使译文在形式上具有艺术性和美感。
翻译时可以运用押韵、对句、修辞手法等,使译文在语言风格上与原文接近或与目标语言的文学传统相契合,增加译文的艺术价值和文学性。
泰特勒的翻译三原则对文学翻译的启示
天津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2011——2012学年度 11___级第二学期硕士研究生期末论文授课专业: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课程名称: 中国译学通论课程性质: 专业选修课课程学分: 2学生姓名: 彭娟娟学号: 113103302任课教师姓名: 孙晓晖论文评语(comment):得分_______________泰特勒的翻译三原则对文学翻译的启示——以《德伯家的苔丝》两译本为例摘要:泰特勒提出的翻译三原则对文学翻译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文以此为理论依据,从《德伯家的苔丝》译文忠实性、景物描写和人物语言的翻译等方面对孙法理的译本和孙致礼、唐慧心的合译本进行比较研究,分析各自的利弊,从而帮助读者更好地透过译作领略原作的艺术风格和价值。
关键词:泰特勒翻译三原则文学翻译苔丝1 引言泰特勒关于翻译理论的传世之作是1790年匿名出版的专著《论翻译的原则》(Essay on the Principles of Translation),书中最为出色的部分之一是泰特勒给“优秀的翻译”下的定义,即“原作的优点完全移植在译作语言之中,使译语使用者像原语使用者一样,对这种优点能清楚地领悟,并有着同样强烈的感受”。
在此基础上,泰特勒提出了翻译的三原则,分别是:译作应该完全再现原作的思想、译作的写作风格和手法应该与原作具有相同的特征以及译作语言应该与原作语言同样流畅。
《德伯家的苔丝》是19世纪末英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哈代最优秀的一部长篇小说,小说充分体现了哈代的创作风格和艺术特色。
小说用诗一般的语言叙述了一个催人泪下的爱情故事,描述了美丽的形象与周围阴暗现实的冲突,表现了“文明社会里爱的毁灭”。
要将这样一部艺术价值极高的文学名著译为中文,并使译作忠实原作内容,保持原作色彩,再现原作神韵,确非易事。
本文选用泰特勒著名的翻译三原则对其中的两个译本进行比较分析,即孙法理的译本《苔丝》(1993年译林出版社出版,以下简称孙译)和孙致礼、唐慧心的合译本《苔丝》(2003年中国致公出版社出版,以下简称合译),原著引自"Tess of the d'Urbervilles"(2003年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出版),例句末冠以章节和页码,如Ch.1 p.20为第一章第二十页。
严复的“信达雅”与泰特勒的翻译三原则对比
严复的“信达雅”与泰特勒的翻译三原则对比作者:林坤妮来源:《人间》2016年第25期摘要:本文将系统阐释严复的信达雅三原则及泰特勒的翻译三原则,并在辨证唯物主义的视角下对严复的“信达雅” 及泰特勒的翻译三原则进行对比分析。
从各自的历史文化背景,和翻译实践经历的异同去分析各自翻译理论的异同。
最后提出,应当正确对待中西译论的异同,不可忽视中西译论自有的传统,同时要相互参照,相互阐释,以发扬传统译论的特色。
关键词:中西译论:严复;泰特勒;辩证唯物主义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9-0074-01一、中西翻译标准简述在中西翻译发展历史中,各学者和翻译家们始终未停止过对翻译标准的探讨。
他们大都先后对翻译的标准进行过系统的总结和归纳。
追溯至几千年前,我国的翻译标准就有道安的“五失本”和“三不易”,玄奘的“五不翻”。
而后有严复的“信达雅”,傅雷的“神似”,钱钟书的“化境”等。
而西方的突出代表有十六世纪法国多雷的“翻译五要素”,德国路德的“翻译修补七规则”,十八世纪英国泰特勒的“翻译三原则”,二十世纪英国纽马克的“语义翻译” 和“交际翻译” 以及美国奈达的“动态对等”。
二、严复“信达雅”的阐释在1898年,严复在《天演论·译例言》中说到:“译事三难:信、达、雅。
”“修辞立诚”是说写文章应表现出作者的真实意图。
翻译固然不是表现作者的真实意图,而是译者要正确传达原作者的真实感情或意图。
“辞达而己”强调言辞以表达意思为目的,说的话写的文章要使别人明白,同样,翻译的译文要使读者理解。
“信达而外,求其尔雅。
”文章必须要讲究文采。
如果文词平庸,味同嚼蜡,则欲明道,又会有多少人去看?三、泰特勒翻译三原则的阐释l790年,英国翻译家亚历山大·弗雷泽·泰特勒在伦敦发表的《论翻译的原则》中他指出:“Agoodtranslation can transplant the advantages of the source text into another language completelyand thoroughly.”“transplant”就是“成功地遷移或移植”,也就意味着某事物转移到新环境后达到了匹配与适应的状态。
严复信达雅与泰勒三原则
摘要:首先介绍严复“信达雅”说和泰特勒翻译原则,然后对二者做一横向比较,从文化渊源和理论内容本身的差异来论述,对比二者的异同,以此证明两者分属中西方传统译论的宝贵遗产,从而阐释相似及抄袭说出现的原因。
一、严复的“信达雅”和泰特勒的三原则(一)严复的“信达雅”众所周知,“信、达、雅”是1898年严复在其译作《天演论·译例言》中提出的“译事三难”。
“信”由“修辞立诚”中的“诚”演化而来,它含义广泛,既包括对原文思想内容的信,也包括对原作风格神韵的信。
“达”则指“辞达而已”中的“达”,即“达旨”,其前提是汉语表现要通顺。
他说:“译事三难,信达雅。
求其信,已大难矣。
顾信矣不达,虽译犹不译也,则达尚矣。
”这显然是在说“达”比“信”更重要,严复是不是由此就不要“信”了呢?非也,请往下看:“……凡此经营,皆以为达,为达即所以为信也。
”即“达”的目的还是“信”。
严复的“雅”则是用“汉以前的字法句法”目的是“为达易”,“实则刻意求显”,是为“达”服务并最终服务于“信”的,是追求“达”的手段,而不是并列于“信”和“达”的第三个标准。
因为严复预设的读者是士大夫和只是分子阶层,故而他要“求其尔雅”以迎合其读者的口味,或如王佐良先生所言,此为其“招徕术”。
他认为用“近世利俗”的文字来翻译“则求达难”。
他是在用自己认为最恰当的表现手段来达到其求“信”,求“达”的目的。
由此可见,自“信”至“达”至“雅”都是在追求“达旨”即“意义不倍于本文”。
“为达,即所以产信也”,求雅,“实则刻意求显”,亦即为达。
求“雅”为“达”,求“达”为“信”,最后的落脚点在“信”上,既一元论,同时又我中有你,你中有我,既互为条件,又各自为独立的副标准。
此可谓“信、达、雅”之真谛所在。
(二)泰特勒的翻译三原则1790年,英国著名翻译理论家亚历山大·弗雷泽·泰特勒在他的著作《论翻译的原则》中指出:“我想这样描述以下好的翻译:原作的长处应完全无损地移入另一种语言,使移入语所属国的本地人能够明白地领悟,鲜明地感受,如同使用原作语言的人所领悟,所感受一样。
试比较严复的“信达雅”与Tytler(泰特勒)的“翻译三原则”
试比较严复的“信达雅”与Tytler(泰特勒)的“翻译三原则”发布时间:2021-11-11T02:16:17.581Z 来源:《学习与科普》2021年13期作者:孔慧娜[导读] 长久以来,中外翻译工作者在进行翻译理论探索的过程中,最重要的课题研究就是翻译标准。
吉林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吉林长春 130117摘要:长久以来,中外翻译工作者在进行翻译理论探索的过程中,最重要的课题研究就是翻译标准。
古往今来,时代更迭,中西方对于翻译标准的相继提出,各抒己见,百家争鸣。
其中颇具争论的当属严复的“信达雅”原则和Tytler(泰特勒)的“翻译三原则”之间的比较。
两者因为类似而被许多翻译学家放在一起讨论研究。
鉴于两种翻译原则在中西翻译领域的突出地位,本文详细解读两种翻译原则,并从辩证唯物主义角度分析两者的相似之处,从文化渊源、思维方式以及价值取向三个方面指出两者差异。
旨在解剖出各自的优点,总结翻译实践的精华,进而推动我国翻译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中西翻译标准;严复“信达雅”;Tytler(泰特勒)“翻译三原则”;异同 Abstract:For a long time,translation standards have been the most important subject for Chinese and foreign translators in their exploration of translation theories. Through the ages,Chinese and western translation standards have been put forward one after another,and different schools of thought have contended with each other. The comparison between Yan Fu's "faithfulness,expressiveness and elegance" principle and Tytler's "three translation principles" is quite controversial. Both are discussed and studied together by many translators because of their similarity. In view of the prominent position of the two translation principles in the field of translation in China and the west,this paper makes a detailed interpretation of the two translation principles,analyzes their similarit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ialectical materialism,and points out their differences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cultural origin,mode of thinking and value orientation. The aim is to dissect their respective advantages and summarize the essence of translation practice,so a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ranslation in China. Key Words:Chinese&Western Translation Criterion;"Faithfulness,Expressiveness and Elegance";Tytler "Three Principles of Translation";Similarities&Differences1.中西翻译标准简述中国翻译史已历经几千余年,但是早期,人们并没有系统地总结出翻译标准,后来随着中西文化逐渐交融汇通,翻译工作者开始在翻译实践的基础上,总结翻译规则和标准。
泰特勒翻译三原则及其在翻译实践中的应用
翻译研究本栏目责任编辑:梁书泰特勒翻译三原则及其在翻译实践中的应用陈露(江汉大学文理学院,湖北武汉430000)摘要:泰特勒18世纪末在《论翻译的原则》中提出的翻译三原则被译学论者和翻译工作者广泛引用和阐释。
他的理论在21世纪的今天仍然很有研究价值。
运用当代视角解读泰特勒翻译三原则,并将其与翻译实践中的应用有机地结合起来,着重分析风格的可译性以及译文的流畅性,旨在探讨翻译三原则如何在翻译实践中进行应用。
关键词:泰特勒;翻译三原则;风格的可译性;译文流畅性;翻译实践中图分类号:H0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039(2019)11-0127-0218世纪末,英国翻译家泰特勒(Alexander Fraser Tytler,1749-1814)在《论翻译的原则》一书中对于“好的翻译”标准系统而全面地提出了三条基本原则。
我国著名翻译理论家谭载喜对其三原则做出过高度的评价:“泰特勒的翻译理论比较全面,系统。
它不仅是英国翻译理论史上,而且也是整个西方翻译理论史上一座非常重要的里程碑”。
泰特勒的翻译三原则在21世纪的今天,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影响着无数研究翻译领域的学者,翻译三原则作为理想的翻译标准今天仍然是广大翻译工作者应该努力的方向。
1泰特勒翻译三原则的具体内容泰特勒翻译三原则的具体内容是:①That the translation should give a complete transcript of the ideas of the original work.(译文应完全复写出原作的思想。
);②That the style and man⁃ner of writing should be of the same character with that of the origi⁃nal.(译文的风格和笔调应与原文的性质相同。
);③That the translation should have all the ease of original composition.(译文应和原作同样流畅。
泰特勒的三个翻译原则
泰特勒翻译三原则DESCRIPTION OF A GOOD TRANSLATION—GENERAL RULESFLOWING FROM THATDESCRIPTIONThe first general rule-that the translation should give a complete transcript of the ideas of the original work.In order that a translator may be enabled to give a complete transcript of the ideas of the original work, it is indispensably necessary, that he should have a perfect knowledge of the language of the original, and a competent acquaintance with the subject of which it treats. If he is deficient in either of these requisites, he can never be certain of thoroughly comprehending the sense of his author. Whether a translator should give a complete transcript of the ideas of the original work or have liberty to change the original work, it becomes a question. this liberty may be used, but with the greatest caution. It must be further observed, that the super added idea shall have the most necessary connection with the original thought, and actually increase its force.And, on the other hand, that whenever an idea is cut off by the translator, it must be only such as is an accessory, and not a principal in the clause or sentence. It must likewise be confessedly redundant, so that its retrenchment shall not impair or weaken the original thought.The second general rule -that the style and manner of writing should be of the same character with that of the original.Next in importance to a faithful transfusion of the sense and meaning of an author, is an assimilation of the style and manner of writing in the translation to that of the original.This requisite of a good translation, though but secondary in importance, is more difficult to be attained than the former; for the qualities requisite for justly discerning and happily imitating the various characters of style and manner, are much more rare than the ability of simply understanding an author's sense. A good translator must be able to discover at once the true character of his author's style. He must ascertain with precision to what class it belongs; whether to that of the grave, the elevated, the easy, the lively, the florid and ornamented, or the simple and unaffected; and these characteristic qualities he must have the capacity of rendering equally conspicuous in the translation as in the original. If a translator fails in this discernment, and wants this capacity, let him be ever so thoroughly master of the sense of his author, he will present him through a distorting medium, or exhibit him often in a garb that is unsuitable to his character.The third general rule --That the Translation should have all the ease of original composition.In order that the merit of the original work may be so completely translated as to produce its full effect, it is necessary, not only the translation should contain a perfect transcript of the sentiments of the original, and present likewise a resemblance of its style and manner, but, that the translation should have all the ease of original composition. When we consider those restraints within which a translator finds himself necessarily confined, with regard to the sentiments and manner of his original, it will soon appear that this last requisite includes the most difficult part of his task. To one who walks in trammels, it is not easy to exhibit an air of grace and freedom.If the original is easy and graceful, the copy will have the same qualities, in proportion as the imitation is just and perfect. The translator's task is very different; he uses not the same colours with the original, but is required to give his picture, the same force and effect. He is not allowed to copy the touches of the original, yet is required by touches of his own, to produce a perfect resemblance. The more he studies a scrupulous imitation, the less his copy will reflect the ease and spirit of the original. How then shall a translator accomplish this difficult union of ease with fidelity ? To use a bold expression, he must adopt the very soul of his author, which must speak through his own organs.。
泰特勒三原则文献综述
“泰特勒三原则”文献综述摘要:泰特勒提出的翻译三原则对文学翻译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文以此为理论依据,针对泰特勒三原则的地位与作用,从与严复“信、达、雅”加以比较和中译三原则方向加以研究,从而更为深刻地理解泰特勒三原则。
关键词:泰特勒三原则“信、达、雅”中译一、引言泰特勒关于翻译理论的传世之作是1790年匿名出版的专著《论翻译的原则》(Essay on the Principles of Translation),书中最为出色的部分之一是泰特勒给“优秀的翻译”下的定义,即“原作的优点完全移植在译作语言之中,使译语使用者像原语使用者一样,对这种优点能清楚地领悟,并有着同样强烈的感受”。
在此基础上,泰特勒提出了翻译的三原则,分别是:译作应该完全再现原作的思想。
译作的写作风格和手法应该与原作具有相同的特征。
译作语言应该与原作语言同样流畅。
泰特勒的理论代表了他那个时代的最高峰,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似乎是西方翻译史上尝试将翻译目的与手段区分开来的第一人。
他的翻译三法则和翻译标准恰似一条自然科学定律,包含了该定律的必要条件和结果。
这对后世的翻译论者,尤其是翻译科学派影响极大,因而可以认为是泰特勒对现当代翻译研究的最大贡献。
泰特勒对传统译论的另一重要贡献是澄清并深化了人们对译者是画家这一译界传统比喻的认识。
对于这个流行于18世纪西方的著名比喻,泰特勒着重指出了两者的区别:译者(与画家)的工作则有天壤之别。
译者所使用的色彩与原文不一样,却需要令译文有与原文相同的感染力和效果。
译者愈是战战兢兢地模仿原文,他的译文便愈不能像原文般流畅。
译者同时又要行文流畅,又要忠于原文,哪里会容易做得到呢?(张南峰,2000:14)泰特勒对译者与画家工作性质相异之处的独到分析同样源自他对翻译目的与手段的区分。
译者与画家的目标是一致的,即追求其作品与原作的最大程度的相似,但是,两者所采用的手段截然不同:画家使用的是与原作完全相同的色彩,且模仿原作时受到的约束和羁绊较少;译者使用的却是与原作不同的色彩(另一种语言和文化),因而翻译时面对着巨大的束缚和障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翻译的原则,又称翻译的标准,是指导翻译实践,以及评价译文质量的尺度。
18世纪末,爱丁堡大学历史教授亚历山大·F·泰特勒(Alexander Fraser Tytler,1749-1814)在《论翻译的原则》一书中系统地提出了进行翻译和评判翻译标准的三条基本原则:
1. A translation should give a complete transcript of the ideas of the original work.
译文应完全复写出原作的思想。
2. The style and manner of writing should be of the same character as that of the original.
译文的风格和笔调应与原文的性质相同。
3. A translation should have all the ease of the original composition.
译文应和原作同样流畅。
(A.F.Tytler: Essay on the Principles of Translation, 1791)
我们在做完任何一次翻译的时候,都需要拿出泰特勒先生的翻译三原则,来审视自己的译文,看看自己的译文是否都符合泰特勒的翻译三原则,养成良好的翻译习惯,才可以不断地在翻译方面取得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