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制度经济学国家理论简介共21页
新制度经济学理论
![新制度经济学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7f40f4b1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bea4653.png)
新制度经济学理论引言新制度经济学理论是一门近年来在经济学界崭露头角的学说。
其主要理论观点是,不同的制度安排会对经济行为和经济结果产生深远的影响,而这些制度安排既包括市场机制,也包括非市场机制,如组织行为等。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新制度经济学理论,并就其对当代经济的意义进行探讨。
市场的过度理论在传统经济理论中,市场机制被认为是最优的经济组织形式,可以自我调节和平衡。
然而,新制度经济学理论提出了一项挑战:市场机制会存在着许多内在局限和不足。
例如,市场会存在信息不对称、外部性、公共物品等问题。
此外,市场机制还存在着激励和协调的问题。
这些问题使得市场机制并不能完全发挥其最优性。
反思政府干预的影响然而,过度的政府干预也会使市场失去优势。
例如,政府的管制、税收和补贴政策等,会对市场机制产生负面影响。
在经济活动中,政府的干预应该是在产权保护、政府规制、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进行,避免过度的政府介入。
制度的重要性新制度经济学理论认为,良好的经济制度有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保护人民权益。
制度是组织和实现市场交易的基础。
较好的制度不仅会提供稳定、透明、可预见的环境,而且还会减小市场中的信誉和风险等不确定性因素,并鼓励合作与创新。
因此,对制度建设的持续投入对于提升市场自组织性和社会福利具有重要的作用。
新制度经济学在企业内部的应用新制度经济学在理解企业行为上的应用也十分重要。
企业是一种非常规制的经济组织,由于企业股权、机制、规则等方面的不同, 往往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行为结果。
根据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合理的企业安排应该尽量避免信息不对称和道德风险等问题,加强高层管理和规则制定,以确保企业合法稳定地运营,降低各种不可预测风险的发生率,而且从总体上看,这种性能更优秀的企业安排还可以降低组织运营成本,提升组织执行效率。
总结新制度经济学提出了市场机制存在内在局限的理论,较为全面地评价了政府干预市场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深刻分析了制度对于经济行为和经济结果的重要影响,并在企业内部和外部实践中获得了成功应用。
新制度经济学
![新制度经济学](https://img.taocdn.com/s3/m/60054ef8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fb.png)
新制度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对传统经济学进行了全面的批判和反思,提出了一系列新的理论和观点,对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和规制提供了有力的参考。
一、新制度经济学的起源和发展新制度经济学是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由美国学者奥利弗·威廉姆森等人提出的。
这一理论体系的基本思想是,经济活动不仅受到市场机制和产权制度的影响,还受到制度环境的影响。
因此,研究经济行为的制度安排和运作规则,较为全面地描绘和分析市场机制、权利制度和企业组织等方面的作用,是新制度经济学的根本任务。
二、新制度经济学的主要理论新制度经济学主张,经济行为的制度安排是产生经济效能的关键因素之一。
制度环境会影响消费者和生产者的行为,进而影响市场效果。
新制度经济学的主要理论如下:1. 产权理论产权制度是构成市场经济的核心要素之一。
新制度经济学将产权界定为对各种可交易资源的所有权、使用权和处分权的摆脱搅乱的机制。
在市场经济中,准确的产权可以有效地配置和利用资源,同时也可以促进竞争和创新。
2. 契约理论契约是市场经济和组织效能的基础。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契约代表了就当事人如何协商并合作来完成交易所必需的权利和义务达成共识。
在不同的市场环境下,不同的契约安排可能会导致不同的合作行为。
3. 交易费用理论交易费用是实现一个交易所必须要付出的代价,包括信息搜索、协商、合同撰写和执行等环节。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交易费用的大小取决于市场环境。
如果交易环境复杂难以把握,交易费用必然较高。
三、新制度经济学对经济体制改革的启示新制度经济学为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和参考。
在中国,随着成熟市场经济体系的不断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规范化、制度化和现代化已经成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由之路。
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也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一些具体的启示:1. 加快产权制度改革保护产权是现代市场经济的重要保障之一。
如何做到产权保护的严格与有效,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所在。
新制度经济学主要理论
![新制度经济学主要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133d3ae7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418d00a.png)
非正式约束 —— 核心意识形态及主流文化 的推行和提倡
实施机制 —— 政府强制力、公共服务及组 织系统
3.良政还是恶政:看政府供给制度的性质及实 施方式
谢谢各位
产权是行为的权利或规则 产权是责权利关系的界定 界定产权不等于私有化
产权是行为的权利或规则
案例1 加拿大海狸捕猎活动
自给自足时
市场需求时
资源的稀缺导致新的产权安排
案例2
我国农村的联产承包制
成本 —— 收益的计算及不同的行为模式
资源低效率导致新的行为权利或规则
产权是责权利关系的界定
科甲 斯
养牛
玉米 乙
交易成本与市场失灵
地主的两种用工方式 —— 长工与短工 企业是长期契约, 市场是短期契约
“科斯的灯塔” —— 交易成 本
过高导致市场失灵 (公共产品需求及供给)
失信的成本 ——
《工人日报》: “企业每年因 为信用缺失而导致的直接和间 接经济损失高达6000亿元人民 币”
美国《洛杉矶时报》: 信用 危机对中国社会造成危害: “虽 然普遍存在的不安全感很难量
的
牧 场
A: 权利界定给甲,责任界定给乙;
B: 责任界定给甲,权利界定给乙;
C: 甲乙双方形成购买、租借、出让、
合伙、股份制等交易
界定产权不等于私有化
产权与所有权的不同
所有权——ownership : 物的归属权,物的边界 产 权——product rights : 权责利关系的界定,行为的边界
科斯的出发点: 如何认识和解决市场失灵问题, 提高私有制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配置的效率
二、市场机制不是永动机 ——关于交易成本问题
衣服的成本与买衣服的成本 交易成本与市场失灵 权利配置与资源配置
新制度经济学主要内容
![新制度经济学主要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28b8b255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04e3f4b.png)
新制度经济学主要内容新制度经济学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逐渐形成的一种经济学流派,主要关注经济领域中的制度安排及其对经济行为和经济性能的影响。
新制度经济学对传统的奉行理性行为假设、完全竞争市场和个人最大化利益的新古典经济学提出了挑战,强调了制度因素在经济发展和经济效率中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新制度经济学的主要内容。
一、制度与经济行为新制度经济学认为,经济行为不仅受到现有资源和技术条件的限制,还受到制度安排的影响。
制度包括法律、规则、制度安排和组织形式等,它们在经济行为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新制度经济学通过研究各种制度因素如产权制度、契约制度、公司治理等,揭示了制度对于经济行为的影响机制。
二、制度对市场的影响新制度经济学质疑传统经济学对于市场机制的理性行为假设和完全竞争的假设。
它强调了制度因素对市场行为和市场结果的重要影响。
例如,产权制度对市场交易的效率和动态效率具有重要的影响,契约制度决定了经济主体之间的合作和交易方式,公司治理结构决定了公司的经营效率和持续竞争力等。
三、制度与经济发展新制度经济学强调制度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它认为,经济发展不仅依赖于资源禀赋和技术进步,还受到制度安排的影响。
良好的制度安排能够促进市场有效运行和经济增长,而糟糕的制度安排则会妨碍经济发展。
新制度经济学通过研究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制度安排和经济发展水平,深入剖析了制度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四、制度与经济变革五、制度选择与路径依赖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制度选择不仅受到经济因素的影响,还受到历史和社会因素的制约。
它提出了路径依赖理论,即过去的制度选择和路径将影响到今后的制度选择。
路径依赖理论认为,一旦形成其中一种制度安排并且具有惯性,要改变它将面临较大的困难。
新制度经济学通过研究制度演化和路径依赖现象,揭示了制度变迁和演化的规律。
六、制度与制度演化总之,新制度经济学是对传统经济学的补充和发展,通过研究制度安排对经济行为和经济性能的影响,揭示了制度在经济领域中的重要地位。
新制度经济学
![新制度经济学](https://img.taocdn.com/s3/m/5a80c16dcaaedd3383c4d313.png)
新制度经济学所谓新制度经济学(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正如科斯所说,就是用主流经济学的方法分析制度的经济学。
迄今为止,新制度经济学的发展初具规模,已形成交易费用经济学、产权经济学、委托—代理理论、公共选择理论、新经济史学等几个支流。
新制度经济学包括四个基本理论:交易费用理论、产权理论、企业理论、制度变迁理论。
基本概述折叠编辑本段一、新制度经济学派是在20世纪70年代凯恩斯经济学对经济现象丧失解释力之后兴起的。
(一)新制度经济学产生的标志:1937年科斯的论文—— <企业的性质>发表。
(二)新制度经济学兴起的原因:1.放宽了新古典经济学的一系列假设,增强了解释力;2.现实经济发展的需要(凯恩斯理论破产、转型国家的需求)。
(三)新制度经济学兴起的表现1.为新制度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作出过贡献的学者(以下人员均获诺贝尔奖)主要有:新制度经济学哈耶克(1974)布坎南(1986)科斯(1991)诺思(1993)维克里(1996)斯蒂格利茨(2001) 2.中国著名经济学家多数在从事制度经济方面的研究。
二、新制度经济学关于人的行为假定(一)新制度经济学关于人的行为的三个假定1.人类行为动机是双重的,一方面人们追求财富最大化,另一方面,人们又追求非财富最大化。
(人们往往在财富与非财富之间进行权衡,寻找均衡点,实现非财富价值不能总以牺牲个人财富为代价。
)非财富最大化行为:利他主义、意识形态、自愿负担等,非财富最大化往往具有集体主义行为偏好。
个人非财富最大化行为的四种动力:爱、团结和其他利他主义思想,在家庭、小部族和朋友之类的小群体起作用;受到胁迫和威胁;预期为别人做事可以产生对自己有利的副效应;心理上得到满足或至少良心不受责备。
2.人与环境的关系,即有限理性。
(人不能对稀缺的世界作出正确的反映)。
原因:一方面,环境复杂,参与者众多,信息不完全,不确定性因素多,行业太多,分工太细。
制度经济学——国家理论
![制度经济学——国家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5cf52deae009581b6bd9ebb6.png)
国家的"暴力潜能" 国家的"暴力潜能"分配论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国家带有"契约"和"掠夺" 掠夺"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国家带有"契约" 的双 重属性.诺思提出了有关国家的"暴力潜能"分配 重属性.诺思提出了有关国家的"暴力潜能" 论 若暴力潜能在公民之间进行平等分配,便产生契约 若暴力潜能在公民之间进行平等分配, 性的国家;若这样的分配是不平等的,便产生了掠 性的国家;若这样的分配是不平等的, 夺性(或剥削者). 夺性(或剥削者).
新制度经济学国家理论的重要特色是, 新制度经济学国家理论的重要特色是,把统治者看 作是一个在竞争与交易费用双重约束,追求统治者 作是一个在竞争与交易费用双重约束, 租金最大化和全社会总产出最大化的具有福利或效 用最大化行为的经济人. 用最大化行为的经济人. 2.1 国家模型的基本特征 认为国家既是一个具有自身效用最大化的组织, 认为国家既是一个具有自身效用最大化的组织, 也是一个实现社会效用最大化的机构. 也是一个实现社会效用最大化的机构. 国家的行为由成本——收益原则驱使. 国家的行为由成本——收益原则驱使.国家带有浓厚 收益原则驱使 的经济人色彩. 的经济人色彩.
统治者与选民的关系 是决定效用最大化的根本因素.国家通过 为选民提供保护和公正等基本服务来换取 来自选民的岁入 . 统治者与代理人(官僚)的关系 国家与其他国家的关系 统治者与潜在统治者的关系.
2.4 国家的变迁
对统治者的约束往往导致无效产权. 统治者避免触犯有势力的选民 .当统治者受到某些 利益集团威胁时,统治者会同意一个有利于这些 集团的产权结构而无视其对效率的影响. 国家(政府)在制度创新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 作用 . 诺思把制度创新的主体分为:个人推动的创新;团 体推动的创新;政府推动的创新.
新制度经济学理论
![新制度经济学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8ef4a957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27.png)
新制度经济学理论新制度经济学是20世纪末流行的一种经济学理论,它强调制度的重要性,以提高经济表现,它为改善发展中国家经济提供了有用的启示。
它强调经济体制和政治制度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加强公民权利,促进公平竞争和市场活力。
新制度经济学主要研究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企业制度,它强调企业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包括公司治理、企业社会责任和决策机制。
二是政府制度,它强调政府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并探讨政府的角色,以及如何推进政府服务和改善管理。
三是金融制度,它着重于金融监管、金融体系发展和金融改革,以及政府如何参与市场来确保金融市场健康发展。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一个可以持续发展的经济体系需要完善的经济制度,既要保护公平竞争,又要保证市场运行的健康。
因此,经济制度的完善及其环境的优化是新制度经济学的核心内容。
新制度经济学主张通过改善经济行为的激励机制来提高企业的协作度,并强调多元参与者在决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新制度经济学也提倡尊重个人、家庭和社会各方社会资本的重要性,利用它们来促进企业效率和发展,并通过改善环境条件来刺激投资。
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成果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为发展中国家经济提供了实践指导。
发展中国家政府可借鉴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和经验,改善经济制度,加强政府行政效能。
与此同时,政府本身也要建立健全的政治机制,确保各种制度有效运行。
新制度经济学也可以提供一些改革经济体制的思路,帮助发展中国家加强市场法治和建立科学的投资决策机制,提升各国的经济效率。
综上所述,新制度经济学是一种重要的经济学理论,它强调制度的重要性,强调企业、政府、金融制度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以及改善经济制度、多元参与和法治的重要性,为发展中国家经济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
新制度经济学理论
![新制度经济学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122a958f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c7.png)
新制度经济学理论新制度经济学是在传统的经济学理论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种学科,它关注的是经济系统中的机构和制度对经济行为和结果的影响。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经济行为者在决策过程中受到制度环境的限制和影响,因此,经济制度是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的重要因素。
首先,在新制度经济学理论中,机构的概念被提到了极为重要的位置。
机构指的是规范经济活动的规则和制度,包括形式化(如法律和契约)和非形式化(如习俗和社会约束)的规定。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机构对于经济代理人的行为和决策起着重要的引导和约束作用。
不同的机构会影响市场的效率和经济的运行状况。
例如,一个没有明确产权保护的国家可能会导致产权不安全,进而抑制创新和投资。
其次,新制度经济学关注的另一个重要概念是契约理论。
契约是经济交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规定了交易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契约的设计和执行对于经济活动的有效性和稳定性具有重要影响。
完善的契约可以减少交易成本和风险,有助于市场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在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下,契约是经济活动的基础,也是推动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此外,新制度经济学还关注了组织理论。
组织是协调经济活动的社会机构,包括企业、政府和非营利组织等。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组织的形式和内部制度对于经济效率和创新能力有着重要影响。
例如,企业的组织结构、治理机制和激励制度会影响企业的绩效和竞争力。
政府的组织结构和决策过程也将影响政府的执行效率和政策效果。
因此,在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下,组织的设计与经济绩效密切相关。
总之,新制度经济学是一种强调经济制度对经济行为和结果的影响的理论体系。
它关注机构、契约和组织等因素对经济活动的影响,揭示了经济行为者在决策过程中受到制度环境的限制和约束。
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为我们理解和解决实际经济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框架,对于改善经济制度和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新制度经济学主要理论
![新制度经济学主要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5026c7d980eb6294dd886c3b.png)
中共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远程教学讲课提纲·《西方经济学》第十讲新制度经济学主要理论主讲人:中央党校经济学部教授谢鲁江在西方经济学的各种理论观点和流派学说中,新制度经济学的崛起是很晚的,但它的地位相当独特,影响十分深远,其研究的领域和课题越来越宽广,并且有成为经济学主流之势。
它的代表人物有科斯(1991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诺思(199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等。
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经济发展过程中,无论从理论探讨上,还是实践推进中,也可以看到新制度经济学的影响。
因此,新制度经济学应当成为我们了解的重点。
一、新制度经济学概貌(一)新制度经济学的涵义新制度经济学是用经济学的方法研究制度的经济学理论,它着重于研究人、制度与经济活动之间的关系。
它非常注重制度的作用,认为在经济发展中制度的作用是决定性的。
其基本出发点的逻辑是这样的:经济发展的绩效是由人们的经济活动、经济行为造成的,而人们活动、行为的方式和逻辑是由人们的动机决定的,人们的动机则是由他们所生活于其中的制度所诱导、塑造和决定的。
因此,制度是影响经济绩效好坏以及确定经济绩效好坏评价标准的最终决定因素。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土地、劳动、资本等生产要素,有了制度才得以发挥功能。
有关制度对经济行为的影响的分析,应当居于经济学的核心地位。
但是,以往一直缺乏一套经济学的方法工具(或理论范式)来分析制度,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任务就是建立一套分析制度的经济学范式,并展开对制度的分析。
关于制度的定义有多种,其中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的定义最为简捷,他认为:制度就是管束人们行为的一系列规则。
(二)交易费用概念的提出与新制度经济学的产生1、科斯的贡献科斯在1937年发表的论文《企业的性质》,被公认为是新制度经济学的开山之作。
他在文章中提出了两个问题:一是,企业如何确定自己的边界?二是,限制企业扩张范围的因素是什么?这两个问题的含义是这样的:,新古典经济学老是强调市场可以调节一切,是最有效率的调节机制,那为什么还会出现企业,为什么企业会在一定范围内发挥调节作用,而不是一切都完全交由市场来调节?反过来,如果企业调节很有效,为什么市场还会存在?归结起来就是,企业为何可以取代市场而又不能完全取代市场?这就是著名的"企业与市场的边界问题"。
《新制度经济学》课件
![《新制度经济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bc69692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a351b60.png)
详细描述
04
新制度经济学面临的挑战与未来发展
新制度经济学缺乏坚实的理论基础,其概念和方法论有待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理论基础薄弱
新制度经济学在实证研究方面相对薄弱,缺乏足够的数据支持和实证检验。
实证研究不足
新制度经济学过于关注个体行为和制度设计,忽视了制度环境对经济行为的影响。
忽视制度环境
过分简化现实
制度变迁理论是新制度经济学中研究制度变革和演化的理论。
总结词
制度变迁理论分析了制度如何随着时间和社会环境的变化而发生变革,以及这些变革对经济绩效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它关注制度创新的动因、过程和结果,以及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和锁定效应。
详细描述
03
新制度经济学在实践中的应用
VS
探讨政府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分析政府干预与市场机制的优缺点。
总结词:新制度经济学与其他经济学派别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它与新古典经济学的区别在于强调制度因素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与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区别在于强调市场机制和产权的重要性。同时,新制度经济学也吸收了其他经济学派别的理论观点,如演化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等。
02
新制度经济学的基本理论
总结词
交易费用是新制度经济学中的一个核心概念,它描述了达成和执行交易的成本。
详细描述
总结词
德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是新制度经济学在社会保障领域的探索,通过改革社会保障制度和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提高了社会保障的可持续性和效率。
要点一
要点二
详细描述
德国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实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推动社会保障服务的专业化和社会化。同时,改革还强调个人责任和自我保障,鼓励个人积极参与社会保障管理和投资。这些改革措施提高了社会保障的可持续性和效率,为德国经济的稳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新制度经济学的国家理论课件
![新制度经济学的国家理论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c3e7e0f8bd63186bdebbcc3.png)
§1 国家和国家的起源
国家起源的理论
掠夺论
掠夺论者认为国家作为一种阶级统治和暴力掠夺的工具,必 然起源于阶级的对立与暴力统治,国家界定一套产权,目的 在于使权力集团的收益最大化而无视其他社会集团的利益, 也无视它对社会整体福利的影响,由于对少数人团体的偏重, 产权的界定是无效率的;
如,《立法法》规定对我国土地征收及城市房屋拆迁征收制 度的影响。
§2 国家在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一、从需求角度分析
国家可以通过引进或集中开发新技术推动制度变迁
技术变化对制度变迁的影响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技术变化 通过改变生产要素的相对价格促进制度变迁;二是技术变化 能够产生新的利益从而推动新制度的建立。因此,国家可以 将国内有限的人力、物力资源集中起来进行研究攻关,更快 地开发或引进某些新技术,以便激发制度变迁。
§1 国家和国家的起源
国家起源的理论
暴力潜能分配论 ✓ 诺思(1995)认为国家具有“契约”和“掠夺”的双重属性:
§1 国家和国家的起源
国家起源的理论
暴力潜能分配论 ➢ 暴利潜能:既包括暴力工具(军队、警察、监狱等)也包 括无形资产(权威、特权、垄断权等)。国家的“暴力潜 能”类似于企业拥有资金、劳动力、技术等生产要素后所 具备的“生产能力”;
§2 国家在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一、从需求角度分析 二、从供给角度分析 三、制度变迁:国家作用的约束
§2 国家在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一、从需求角度分析
(一)国家可以通过改变产品和要素的相对价格来促进制 度变迁;
(二)国家可以通过修改宪法促进制度变迁; (三)国家可以通过引进或集中开发新技术推动制度变迁; (四)国家可以通过扩大市场规模引导制度变迁。
新制度经济学概述
![新制度经济学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a869e11f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b38e651.png)
新制度经济学概述引言新制度经济学是一种研究经济组织和机构对经济行为的影响的经济学派别。
与传统的经济学理论不同,新制度经济学关注于理解实际经济中的制度安排、契约和组织结构等因素对经济活动的影响。
本文将对新制度经济学的基本概念、核心观点和研究方法进行介绍。
新制度经济学的基本概念新制度经济学的基本概念主要包括制度、契约和组织等部分。
制度制度是指规范和约束经济活动的一系列规则、习惯、惯例和法律。
制度可以分为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
正式制度包括法律、宪法等明确规定的制度安排;非正式制度则是一种隐性的、不正式的约束,如社会规范、习惯等。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制度对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不同的制度安排会导致不同的经济结果。
契约契约是指经济参与者之间为合作或交换而达成的协议或约定。
契约可以是明确的书面合同,也可以是隐性的口头约定。
新制度经济学研究契约的设计、执行和弃约等因素对经济行为的影响。
组织组织是指经济参与者在一起为实现共同目标而形成的机构或团体。
新制度经济学关注于组织的性质、结构和治理方式对经济活动的影响。
新制度经济学的核心观点新制度经济学的核心观点主要包括交易成本、属性权理论和路径依赖等。
交易成本交易成本是指经济参与者进行交易所需要支付的各种成本,包括查找信息、协商、订立合同、执行合同和解决争议等。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交易成本是经济活动中的重要因素,制度安排的有效性可以通过降低交易成本来增加交易的效率。
属性权理论属性权理论研究经济资源归属和使用权的分配问题。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属性权的明确和保护对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不清晰或不完善的属性权制度会导致资源配置不当和经济效率低下。
路径依赖路径依赖是指经济发展过程中已经形成的制度安排对后续发展产生的路径依赖效应。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现有的制度安排可能会限制经济的创新和变革,路径依赖效应可以解释为什么某些制度难以被替代或改变。
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新制度经济学采用多种研究方法来探索制度对经济行为的影响。
新制度经济学国家理论简介
![新制度经济学国家理论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ff4f81777fd5360cba1adbf0.png)
国家理论
诺思的国家理论
诺思悖论反映的问题: 政治与经济的对立! 政治与经济的对立!
出于统治的需要,一种经济上低效的制度安排在政治上却 可能是合理的。 麦迪逊:政治体制的一个根本问题就是利益集团往往要在 经济市场和政治市场中活动,来改变市场经济的有效性。
为了防止国家和利益集团通过各种途径实现自己的目的, 我们故意建立起一个效率低下的政治制度,防止受到一个 效率很高但是想干坏事的政府的危害。
契约性国家
暴力潜能
掠夺或剥削性国家
国家理论
诺思的国家理论
关键字1:暴力潜能
暴力工具:军队,警察,监狱等 “无形资产”:权威,特权,垄断权等
国家未产生前,这种暴力资源分布在“社区” 或者国家理论
Q:“暴力”是分散配置在社团组织好,还是 由国家集中掌握好?
诺思: 1.避免“搭便车”问题 社区购买“安全”的例子 2.实现规模经济效应 (类似于产品市场上的自然 垄断情形)
国家理论
诺思的国家理论
• 国家的基本特征图解
国家B 国家C
保护和公正 统 治 者 竞 争 潜在统治者 国家A 选 民 不同产权 税金
国家理论
诺思的国家理论
二、国家的目标 1.界定产权结构的竞争与合作的基本规则(即 在要素和产品市场上界定所有权结构)
冲突! 有效率的产权制度
低效的产权制度
2.在第一个目的框架中降低交易费用使社会产 出最大化,从而使国家税收增加
国家理论
巴泽尔的国家理论
巴泽尔国家理论
1.国家的起源:霍布斯丛林 霍布斯丛林
君权不是神授,而是人们托付的。
在社会和国家产生之前,人们处于一种互相争斗恐惧不安 的自然状态中。 人们为了摆脱它而寻求有组织的和平生活,互相订立了一 种社会契约,并把它托付给一个统治者。
制度经济学 第六讲 新制度经济学的国家理论
![制度经济学 第六讲 新制度经济学的国家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d5b1ce00bed5b9f3f90f1cae.png)
第六讲新制度经济学的国家理论发布日期: 2006-05-31 16:22:01目的和要求:(1)了解国家的基本概况;(2)掌握国家模型以及国家在经济增长的作用;(3)弄清经济制度变迁中的国家历史。
教学手段:多媒体与传统讲解结合,案例分析,提问及讨论。
第一节国家理论概述讲解要点:国家起源的契约理论、掠夺理论、暴力潜能理论;国家的保护职能、生产只能和产权的再分配职能;国家的核心职能。
一、国家的起源(一)国家起源的契约理论1、国家是公民达成契约的结果,他要为公民服务。
契约的达成是多重博弈的结果。
契约限定着每个人相对他人的经济活动,因而它对经济增长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社会分工及协作受契约与交易费用的约束。
契约的有效性制约着社会分工向纵深方面的发展。
2、国家的存在有利于契约制度的建立和契约(合约)的实施。
假设没有国家,那么契约实施的交易费用将相当高。
过高的交易费用将使任何契约都失去了意义。
契约方法可以解释为什么国家提供了一个经济地使用资源框架,从而促进福利的增加。
然而,国家既作为每一个契约的第三者,又是强制力的最终来源,它成为为控制其决策权而争斗的战场。
各方都希望能按有利于自己集团的方式再分配福利和收入。
3、尽管契约论解释了最初签订契约的得利,但未说明不同利益成员其后的最大化行为。
(二)国家起源的掠夺理论1、国家是某一集团或阶级的代理者,它的作用是代表该集团或阶级的利益向其他集团或阶级的成员榨取收入(如列宁将国家定义为是一个阶级压迫剥削另一个阶级的工具)。
掠夺性的国家将界定一套产权,使权力集团的收益最大化而无视它对社会整体福利的影响。
即这种产权制度对某一权力集团是有益的,但并不能促进整个社会效率的提高。
从长期来看,这必然演变成无效率产权。
2、掠夺论忽略了契约最初签订的得利而着眼于掌握国家控制权的人从其选民中榨取租金。
(三)国家的“暴力潜能”分配论1、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国家带有“契约”和“掠夺”的双重属性。
道格拉斯·C·诺思提出了有关国家的“暴力潜能”分配论。
新制度经济学理论
![新制度经济学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ec25607eb307e87101f69645.png)
新制度经济学理论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新制度经济学包括四个基本理论:(一)交易费用理论交易费用是新制度经济学最基本的概念。
交易费用思想是科斯在1937年的论文《企业的性质》一文中提出的,科斯认为,交易费用应包括度量、界定和保障产权的费用,发现交易对象和交易价格的费用,讨价还价、订立合同的费用,督促契约条款严格履行的费用等等。
交易费用的提出,对于新制度经济学具有重要意义。
由于经济学是研究稀缺资源配置的,交易费用理论表明交易活动是稀缺的,市场的不确定性导致交易也是冒风险的,因而交易也有代价,从而也就有如何配置的问题。
资源配置问题就是经济效率问题。
所以,一定的制度必须提高经济效率,否则旧的制度将会被新的制度所取代。
这样,制度分析才被认为真正纳入了经济学分析之中。
(二)产权理论新制度经济学家一般都认为,产权是一种权利,是一种社会关系,是规定人们相互行为关系的一种规则,并且是社会的基础性规则。
产权经济学大师阿尔钦认为:“产权是一个社会所强制实施的选择一种经济物品的使用的权利。
”这揭示了产权的本质是社会关系。
在鲁宾逊一个人的世界里,产权是不起作用的。
只有在相互交往的人类社会中,人们才必须相互尊重产权。
产权是一个权利束,是一个复数概念,包括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处置权等。
当一种交易在市场中发生时,就发生了两束权利的交换。
交易中的产权束所包含的内容影响物品的交换价值,这是新制度经济学的一个基本观点之一。
产权实质上是一套激励与约束机制。
影响和激励行为,是产权的一个基本功能。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产权安排直接影响资源配置效率,一个社会的经济绩效如何,最终取决于产权安排对个人行为所提供的激励。
(三)企业理论科斯运用其首创的交易费用分析工具,对企业的性质以及企业与市场并存于现实经济世界这一事实做出了先驱性的解释,将新古典经济学的单一生产制度体系————市场机制,拓展为彼此之间存在替代关系的、包括企业与市场的二重生产制度体系。
第四讲新制度经济学国家理论
![第四讲新制度经济学国家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32ce4e9d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ee.png)
科斯第一定理
• 这个观点后来被称为“科斯第一定理”, 其主要内涵为:
• (1)在交易过程中不存在交易成本; • (2)产权就是明确界定得,则不论产权在
谁一方,私人之间得自愿交易都可使资源 获得同样得有效配置。
科斯第二定理
• 但事实上,在现实社会中,交易费用总就 是正得,那么不同得制度安排会带来不同 得资源配置结果。由此引出科斯第二定 理:
• 2、产权就是法律或国家(政府)强制性规 定人对物得权利,规定人们相互行为关系 得一种规则,并且就是社会基础性得规则。
• 3、产权就是一种权利束,她可以分解为多 种权利并统一呈现一种结构状态。
产权与所有权(ownership)得联系与区别
• 产权与所有权就是两个既相互联系,又有 不同含义得相关概念。产权以所有权为 核心,所有权性质决定着产权性质,甚至可 以决定产权得存在与否,但产权并不等于 所有权。
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越落后,那么其经营 活动得成本就越高。海尔宣布在美国建 厂之后有媒体称她在美国负担得土地成 本仅就是在国内所需得成本1/20,如果再 计算通讯、交通和能源成本,总得成本将 至少不高于国内得经营成本。又如,同样 一个产品得生产,在我国西部生产得成本 可能要比东部高10倍。
因此,有学者提出,在中国,对政府官员政绩 考察得一些指标要简化,只要一个指标就 够了,那就就是制度成本,一个地方得制度 成本高,那么政府官员得政绩就差。反之, 制度成本低,办事容易,投资环境好,就就是 政绩好。
产权与人权
产权在本质上与人权密不可分: 1、产权权利就是人权得一部分,产权就是
使用经济物品得人权。
2、人权就是产权得保障。
人只有当自己得人身自由、言论自由、 选择自由都得到保障时,才能表现出自己 作为有理性和社会性得创造主体得种种 本质力量。失去了最基本得人权,人得生 存状态就超脱不了动物界,人得创造性和 能动性就不可能得到发挥,产权也无从谈 起。
新制度经济学理论精要
![新制度经济学理论精要](https://img.taocdn.com/s3/m/db66bd2358fb770bf78a552a.png)
新制度经济学:用经济学的方法来研究制度的经济学。
科斯革命:科斯在微观经济学中增加一个新的成本分类,这个新的理论被接受是一个很艰难的过程。
有限理论:认为人的认知能力是有限的,因此,人们不能像完全理性一样时刻遵循效用最大化原则行动。
制度变迁:新制度的产生并否定,扬弃或改变旧制度的过程。
路径依赖:人类社会中的技术演变或制度变迁均有类似于物理学的惯性,即一旦进入某一路径就可能对这种路径产生依赖。
理性:每个经济主体都能遵循趋利避害原则,通过成本—收益的边际分析,通过深思熟虑后对其所面临的所有机会和手段进行最优化选择。
有限理性:介于完全理性和非完全理性之间的在一定限制下的理性。
互惠制度:互惠互利的制度,即一种双方承担义务的制度,一方做出给予的另一方必须给予相应的回馈。
交易费用:指交易成本在完成一笔交易费用时,交易双方在买卖前后所产生的各种与此交易相关的成本。
产权:经济所有制关系的法律表现形式,包括财产所有权、占有权、支配权、收益权和处置权。
外部性:社会成员从事经济活动时,其成本与后果不完全由该行为人承担,也即行为举动与行动后果的不一致性。
逆向选择:信息不对称所造成市场资源配置扭曲的现象。
道德风险:从事经济活动的人在最大限度增进自身效用的同时作出不利于他人的行动。
委托—代理关系:为了使交易双方的利益关系得到协调,委托人希望设计一种契约机制授权给代理人从事某项活动,并要求代理人为委托人的利益活动。
资产专用性:某些投资一旦形成某种专门用途的资产就难以改变为他用,如果要改为其他用途,定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剩余索取权:是一项索取剩余的权利,也就是对资本剩余的索取,即经营者分享利润。
剩余控制权:相对于合同收益权而言的,指对企业收入在扣除所有固定的合同支付的余额的所有权。
寻租:在非市场领域,通过政治行动获得比通过市场活动所获得更多的报酬。
利益集团:一个由拥有某些共同目标并试图影响公共政策的个体构成的组织实体。
诺斯悖论:国家权力构成有效产权安排和经济发展的一个必要条件,没有国家就没有产权;另一方面,国家权利介入产权安排和产权交易又是对个人财产安全的限制和侵害,就会造成所有权的残缺导致无效的产权安排和经济的衰落。
新制度经济学概述
![新制度经济学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ad14aa0d5fbfc77da369b1c0.png)
日复一日的努力只为成就美好的明天 。05:48:0605:4 8:0605:48Tues day , January 05, 2021
安全放在第一位,防微杜渐。21.1.521 .1.505:48:0605 :48:06J anuary 5, 2021
加强自身建设,增强个人的休养。202 1年1月 5日上 午5时48 分21.1. 521.1.5
新制度经济学
20世纪70年代凯恩斯经济学破产之后兴 起。
科斯(交易成本理论)、德姆赛茨(产 权功能与作用的产权学派 )、威廉姆森 (交易成本的交易成本学派)、阿尔钦、 巴泽尔、张五常(产权功能与交易成本密 不可分的理论学派 )、诺斯等
用交易成本的概念将制度分析纳入到主 流经济学体系之内。
主要概念:交易成本、产权、制度变迁
爱情,亲情,友情,让人无法割舍。2 1.1.520 21年1 月5日星 期二5 时48分6 秒21.1. 5
谢谢大家!
应该承认,新古典经济学在模仿科 学方面做得相当成功。它按照科学的规 范建立了自己的语言和分析工具(如数 学、逻辑工具、博弈理论等),在一系 列的严格的假设前提下构筑起了看似严 谨的理论体系。它在分析能力和实证研 究等方面似乎都优于经济学中的其他理 论(如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旧制度经济 学)和其他社会科学。
(四)新制度经济学:研究真实世界
的经济学
(一)新制度经济学的魅力:对现实的解释 力
·美国前总统克林顿的顾问,2001年 诺奖获得者之一的斯蒂格利茨认为,21世 纪将是新制度经济繁荣发达的时代。
·新制度经济学家频繁获奖:科斯(19 91);诺斯(1993);斯蒂格利茨 (2001)。
·我国著名经济学家中很多都是新制度经 济学家。
第三节 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对 象和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