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TM E8M-09 中文版 金属材料拉伸试验方法E8-09
金属材料拉伸试样图纸
金属(棒材)拉伸试样图纸
常用的金属拉伸短试样。
直径5mm,标距25mm,短试样,两端带有M10螺纹。
螺纹可根据拉伸试验机夹具螺纹改动。
图纸符合国标及ASTM E8M标准(公制单位)对短试样的要求。
但不满足ASTM E8(英制单位)的要求,英制标准规定试样的直径为4mm或6mm,无直径5mm试样。
试样直线段及圆弧过渡部分须进行磨削处理,不得有车刀痕等伤痕。
金属板材拉伸试样
常用的金属拉伸短试样。
图纸符合国标及ASTM E8M标准(公制单位)对短试样的要求。
试样的两个窄边,即,带有表面粗糙度Ra3.2μm要求的位置,不能仅保留线切割加工痕迹,需要采用数控机床磨削或铣削至Ra3.2μm或以下,否则会影响断后伸长率的测试结果。
astm焊接工艺评定标准
astm焊接工艺评定标准ASTM焊接工艺评定标准是确定焊接程序和焊接工艺的质量以及符合标准和规范的重要指导文件。
以下是一些相关参考内容,不涉及具体的链接。
1. ASTM D1.1/D1.1M-选拔和使用焊接工序:该标准规定了正确选拔和使用焊接工序的要求,包括适用于一般结构用钢的焊接和爆炸粉末熔散焊(焊粉法)的指导。
2. ASTM A370-试验方法和定义用于钢制产品的机械性能评定:该标准规定了在焊接之前和焊接之后对钢制产品进行机械性能评定的试验方法和定义。
这些机械性能包括拉伸强度、屈服强度、延伸率等。
3. ASTM A960/A960M-常规要求:该标准规定了焊接过程中需要满足的一般要求,包括焊接材料的选择、预热和焊后热处理、可焊性测试等。
4. ASTM E8/E8M-金属材料拉伸试验方法:该标准规定了金属材料在拉伸过程中进行物理性能测试的方法。
这些测试可以用于评估焊接接头的强度和可靠性。
5. ASTM E165-硬度试验方法:该标准规定了测量金属材料硬度的方法,包括巴氏硬度、布氏硬度、Vickers硬度等。
6. ASTM A751-化学分析方法:该标准描述了用于金属材料化学成分分析的方法。
这些测试对于确定材料的成分是否符合焊接过程要求非常重要。
7. ASTM E190-可焊性试验方法:该标准规定了评估金属材料可焊性的试验方法,包括熔融焊接、电阻焊接、加热焊接等。
8. ASTM E466-金属材料的颗粒尺寸测量:该标准规定了金属材料颗粒尺寸测量的方法,这是评估焊接工艺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9. ASTM E23-缺口冲击试验方法:该标准规定了测量金属材料缺口冲击强度的方法,以评估焊接接头的韧性和抗冲击能力。
10. ASTM E92-紧固件的强度测试方法:该标准规定了测量焊接紧固件强度的方法,包括螺栓、螺母等焊接接头部件。
这些ASTM焊接工艺评定标准提供了焊接过程中的准确指导,确保焊接接头和焊接工艺的质量和可靠性。
各国拉伸试验对比
各国拉伸试验对比各国拉伸试验的对比拉伸试验是材料力学性能测试中最基础和重要的试验之一,各国在拉伸试验的标准和操作上存在一些差异。
本文将对各国拉伸试验进行对比分析。
一、中国标准中国的拉伸试验标准为GB/T 228.1-2010《金属材料拉伸试验第1部分:室温试验方法》。
该标准规定了金属材料拉伸试验的试样制备、试验设备、试验环境、试验程序、试验结果处理和试验报告等内容。
其中,试样制备规定了不同形状和尺寸的试样,如圆形、矩形、板材等;试验设备则要求使用具有足够刚度的拉伸试验机;试验环境要求温度和湿度相对稳定;试验程序包括试样的安装、预加负荷、拉伸速率、断后伸长率等;试验结果处理要求使用电子设备记录数据并计算各种力学性能指标。
二、美国标准美国拉伸试验的标准为ASTM E8/E8M-2016《Standard Test Methods for Tension Testing of Metallic Materials》。
该标准与中国的GB/T 228.1类似,但也有一些不同之处。
例如,ASTM E8/E8M-2016对试样的形状和尺寸规定更为详细,同时对试验设备的刚度和精度要求更高。
此外,ASTM E8/E8M-2016还规定了不同的拉伸速率和引伸计使用方法,要求使用电子设备记录数据并计算各种力学性能指标。
三、欧洲标准欧洲拉伸试验的标准为EN ISO 6892-1:2019《Metallic materials - Determination of tensile properties - Part 1: Method for room temperature tensile testing》。
该标准与中国的GB/T 228.1和美国的ASTM E8/E8M-2016类似,但也有一些不同之处。
例如,EN ISO 6892-1:2019对试样的形状和尺寸规定更加详细,同时对试验设备的精度和测试环境的要求也更加严格。
ASTM E8 E8M-2013a金属材料拉伸试验方法
2.引用文件
2.1 ASTM标准:②
A356/A356M厚壁汽轮机用铸钢、碳素钢、低合金钢和不锈钢规范。
A370钢产品力学性能试验方法及定义
B557锻、铸铝合金及镁合金产品拉伸试验方法
3.1.2另外,定义了以下来自术语标准E6的通用术语:
3.1.3不连续屈服一轴向试验中,由「局部屈服,在塑性变形开始时观查到的力的停滞或起伏。
3.1.3.1讨论一应力.应变|11|线不要求显示不连续。
3.1.4断裂后延伸率,名词一通过将断裂后的试样两半装配在•起后测量的延伸率。
3.1.5断裂时延伸率,名词一在刚刚力值瞬间减少之前的测最的与断裂相关的延伸率。
INTERNATIONAL
ASTM E8/E8M-13a
金属材料拉伸试验方法
(中文版)
Standard Test Methods for Tension
Testing of Metallic Materials
1.范围1
2.引用文件1
3.术语2
4.意义及用途3
5.设备3
6.试样5
7.试验步骤16
8.报告33
9.精确度和偏差34
10.关键词35
附录(资料性附录)36
变更一览表46
金属材料拉伸试验方法
本标准是以固定代号E8/E8M发布的。其后的数字表示原文本正式通辻的年号;在有修订的情况下,为最后一次的修订年号:圆括号中数字为最后一次重新确认的年号。上标符号(e)表示与上次修改或垂新确定的版本冇编辑上的变化。
5.设备
5.1试验机一用于拉伸试验的试验机应符合方法E4的要求。用于测定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的力,应在标准E4规定的试验机力使用范围内。
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国内外标准对比分析
LU Yi (Panxi Fantai Jianyan Jianceyuan, Guojia Fantai Zhipin Jiandu Jianyan Zhongxin, Panzhihua, Sichuan
Province, 617000 China) Abstract: Tensile testing is the most frequently used method to evaluate metallic materials mechanical properties. Standards for metallic materials tensile testing at room temperature have already been established at home and abroad. Requirements of testing equipment, specimen dimension, test procedure,test results processing and data rounding in different standards are not completely the same. Through 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ISO, ASTM and GB,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requirement of testing equipment in ASTM is higher than the others. The diameter of the round specimen in ASTM is larger than that in ISO and GB. The temperature range in ASTM is wider than the other two. In terms of testing speed, whether it is the determination of yield strength or tensile strength, the requirements of GB and ISO standard are the same, but the ASTM standard is different from the othes. In regard of results processing, GB and ISO are the same, while ASTM is different from them.ASTM has different rounding intervals for strength indexes and plasticity indexes. In data rounding regard,all of them can be rounded, but the regulations are not the same. Key Words: Metallic material; Tensile testing at room temperature; Standard; Comparative analysis
钢筋屈服强度标准值
钢筋屈服强度标准值引言钢筋是一种常用的建筑材料,在房屋、桥梁、大型基础设施等工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钢筋的屈服强度是评估钢筋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本文将介绍钢筋屈服强度的定义、标准测定方法以及国内外的相关标准。
定义钢筋的屈服强度是指在受到一定静力或动力荷载作用下,钢筋开始产生塑性变形、失去弹性恢复能力的临界点。
屈服强度是钢筋在工程中的安全性能和承载能力的重要指标,也是设计和施工中必须考虑的因素之一。
标准测定方法测定钢筋的屈服强度需要进行一系列试验,通常使用拉伸试验的方法来评估。
下面是常见的标准测定方法:1. GB/T 228-2010《金属材料拉伸试验方法》该标准是中国国家标准,适用于在常温下对金属材料进行拉伸试验的方法。
该方法包括确定试样尺寸、装夹试样、施加荷载、记录力与伸长量的关系等步骤。
2. ASTM E8 / E8M-16a《Standard Test Methods for Tension Testing of Metallic Materials》该标准是美国材料和试验协会(ASTM)制定的,在全球范围内广泛使用。
该标准规定了进行拉伸试验的步骤、装置和测量方法,以及计算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延伸率等参数的公式。
3. BS EN ISO 6892-1:2019《Metallic materials - Tensile testing - Part 1: Method of test at room temperature》该标准是欧洲标准化组织(CEN)和国际标准化组织(ISO)联合制定的国际标准。
该标准适用于金属材料在常温下进行拉伸试验的方法,并规定了试样尺寸、装夹方式、施加荷载、力和伸长量的测量等要求。
国内外的相关标准钢筋的屈服强度标准在各国各地不尽相同,下面是一些国内外常用的钢筋屈服强度标准:1. GB 1499.2-2018《混凝土用钢筋 - 第2部分: 高性能热轧钢筋》该标准是中国国家标准,适用于混凝土结构中使用的高性能热轧钢筋。
最新ASTM中文版标准目录
ASTM A105/A105M-2011a中文版管道部件用碳钢锻件ASTM A123/A123M-2012中文版钢铁产品镀锌层(热浸镀)标准规范ASTM A148/A148M-2008中文版结构用高强度钢铸件标准ASTM A181/A181M-2012中文版一般管道用碳钢锻件标准规范ASTM A217/A217M-2011中文版高温承压件用马氏体不锈钢和合金钢铸件标准规范ASTM A240/A240M-2012中文版压力容器和一般用途用铬及铬-镍不锈钢钢板、薄板和钢带标准技术条件ASTM A312/A312M-2009中文版无缝和焊接的以及重度冷加工奥氏体不锈钢公称管标准技术条件ASTM A351/A351M-2012中文版承压件用奥氏体铸钢件标准规范ASTM A370-2012中文版钢制品力学性能试验的标准试验方法和定义ASTM A388/A388M-2011中文版大型钢锻件超声检验标准操作方法ASTM A473-2001(R2009)中文版不锈钢锻件标准ASTM A48/A48M-2003(R2012)中文版灰铸铁铸件标准规范ASTM A494/A494M-2009e1中文版镍和镍合金铸件ASTM A510/A510M-2011中文版碳素钢盘条、粗圆钢丝和合金钢的一般要求的标准规范ASTM A579/A579M-2004a(R2009)中文版超高强度合金钢锻件的标准规范ASTM A615/A615M-2012中文版混凝土配筋用变形及光面碳素钢棒材的标准规范ASTM A706/A706M-2009b中文版混凝土加固用低合金钢变形及光面钢筋规范ASTM A743/A743M-2006(R2010)中文版一般用途的铁-铬、铁-铬-镍耐蚀钢铸件标准ASTM A745/A745M-2012中文版奥氏体钢锻件超声波检验ASTM A781/A781M-2012b中文版一般工业用钢和合金铸件通用要求标准规范ASTM A82/A82M-2007中文版混凝土钢筋用普通钢丝的标准规范ASTM A820/A820M-2004中文版钢钎维混凝土用钢纤维ASTM B111/B111M-2011中文版铜和铜合金无缝冷凝器管子和压盖坯料ASTM B117-2011中文版盐雾试验仪的标准操作规程ASTM B456-2011e1中文版铜镍铬和镍铬电镀涂层的标准规范ASTM B564-2011中文版镍合金锻件标准规范ASTM B575-2010中文版低碳镍-铬-钼、低碳镍-铬-钼-铜、低碳镍-铬-钼-钽、低碳镍-铬-钼-钨和低碳镍-钼-铬的合金板材、薄板和带材的标准规范ASTM B841-1999(R2010)中文版锌镍合金沉积物电镀层的标准规范ASTM C825-2006(R2011)中文版预制混凝土删栏标准规范ASTM D1153-2006中文版甲基异丁基酮的标准规范ASTM D1193-2006(R2011)中文版试剂级纯水的标准规范ASTM D130-2010中文版石油产品铜片腐蚀标准试验方法ASTM D1319-2010中文版荧光指示剂吸附法测定液体石油产品中烃类标准方法ASTM D1321-2010中文版石油蜡针入度测定的标准方法ASTM D1364-2002(R2012)中文版挥发性溶剂中水分的试验方法(费歇尔试剂滴定法)ASTM D1401-2012中文版石油和合成液的水分离性测定的标准方法ASTM D1403-2010中文版全尺寸锥体的1/2或1/4比例锥体刺入润滑脂来测定稠度的标准方法ASTM D1465-2010中文版石油蜡粘点和结点标准试验方法ASTM D1533-2012中文版卡尔•费休电量滴定法测定绝缘液中水含量的标准方法ASTM D1603-2012中文版烯烃塑料中炭黑含量测定的标准方法ASTM D1796-2011中文版离心法测定燃油中水和沉淀物的标准方法ASTM D1840-2007中文版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航空涡轮燃料中萘系烃含量的标准方法ASTM D217-2010中文版润滑脂锥入度测定的标准方法ASTM D2269-2010中文版紫外吸光度评定白油的标准方法ASTM D2270-2010e1中文版根据40℃和100℃下运动粘度计算粘度指数的标准规程ASTM D2272-2011中文版润滑油氧化安定性的测定——旋转氧弹法标准试验方法ASTM D2274-2010中文版馏分燃料油氧化安定性测定的标准方法(加速法)ASTM D240-2009中文版用弹式量热计测定液烃燃料燃烧热的试验方法ASTM D2425-2004(2009)中文版质谱法测量中间馏分烃类组成的标准方法ASTM D2638-2010中文版用氦气体密度仪测定煅烧石油焦真密度的标准方法ASTM D2887-2008中文版用气相色谱分析法测定石油馏分沸程分布的标准试验方法ASTM D2896-2011中文版用高氯酸电位滴定法测定石油产品碱值的试验方法ASTM D3237-2012中文版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汽油中铅含量的试验方法ASTM D3242-2011中文版航空涡轮燃料酸度标准试验方法ASTM D3329-2003(2009)中文版用气相色谱法测定甲基异丁基酮纯度的试验方法ASTM D3606-2010中文版气相色谱法测定车用汽油和航空汽油中苯和甲苯含量的标准方法ASTM D381-2012中文版喷射蒸汽法测定燃料胶质含量的标准方法ASTM D3829-2002(2007)中文版预测发动机油边界泵送温度的标准方法ASTM D4292-2010中文版煅烧石油焦振动松密度的标准测试方法ASTM D4422-2003(2008)中文版石油焦分析中灰分的测试标准方法ASTM D4530-2011中文版微量法测定残炭的标准方法ASTM D473-2007 中文版抽提法测定燃油和原油中沉淀物的标准方法ASTM D4815-2009中文版气相色谱法测定汽油中甲基叔丁基醚、乙基叔丁基醚、叔戊基甲基醚、二异丙基醚、叔戊醇及C1-C4醇类的标准方法ASTM D4931-2006(2011)中文版生石油焦中总水分的标准测试方法ASTM D4952-2012中文版定性分析燃料和溶剂中活性硫的标准试验方法(Doctor试验)ASTM D5116-2010中文版通过小型环境室测定室内材料/产品的有机排放物的标准指南ASTM D524-2010中文版石油产品兰氏法测定残炭标准方法ASTM D5293-2010e1中文版用冷起动模拟装置测量-5至-30℃发动机油表观粘度的标准方法ASTM D5709-2009中文版石油焦筛析的标准测试方法ASTM D5762-2012中文版石油和石油产品中氮含量的测定舟进样化学发光法ASTM D6376-2010中文版通过波长色散X射线荧光谱测定石油焦中痕量金属的试验方法ASTM D6584-2010ae1中文版气相色谱法测定B-100生物柴油脂肪酸甲酯中游离甘油和总甘油含量的试验方法ASTM D892-2011a中文版润滑油泡末特性标准试验方法ASTM D893-2012中文版用过的润滑油不溶物测定法ASTM E10-2012中文版金属材料布氏硬度的标准试验方法ASTM E1316-2011b中文版无损检测的标准术语ASTM E140-2007中文版金属的标准硬度转换表布氏硬度、维氏硬度、洛氏硬度、表面硬度、努氏硬度和肖氏硬度之间的关系ASTM E165/E165M-2012中文版通用工业液体渗透检验的标准操作方法ASTM E1742/E1742M-2011中文版射线照相检测标准规程ASTM E18-2011中文版金属材料洛氏硬度标准测试方法ASTM E190-1992(R2008)中文版焊缝塑性的导向弯曲试验的标准试验方法ASTM E290-2009中文版金属材料延性弯曲试验的标准试验方法ASTM E317-2011中文版不采用电子测量仪器评价脉冲回波式超声检测系统工作性能的方法ASTM E384-2011e1中文版材料的努氏和维氏硬度标准试验方法ASTM E4-2010中文版测试仪力验正标准规程ASTM E428-2008中文版超声检测用钢质参考试块的制作与质量控制方法ASTM E587-2010中文版接触式超声斜射检测方法ASTM E8/E8M-2011中文版金属材料拉伸试验方法ASTM F136-2012中文版外科植入用Ti-6Al-4V ELI(超低间隙)锻造合金标准(UNS R56401) ASTM F138-2008中文版外科植入物用锻造18铬-14镍-2.5 钼不锈钢棒材和线材标准(UNS S31673)ASTM F1472-2008e1中文版外科植入物用锻造Ti-6Al-4V钛合金标准ASTM F1537-2011中文版外科植入物用锻造Co-28Cr-6Mo合金标准(UNS R31537,UNS R31538和UNS R31539)ASTM F1580-2012中文版外科植入物涂层用钛和Ti-6AL-4V合金粉末标准ASTM F620-2011中文版外科植入物用α+β态钛合金锻件标准ASTM F648-2010a中文版外科植入物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粉末和制成物的标准规范ASTM F75-2012中文版外科植入物用Co-28Cr-6Mo合金铸件和铸造合金标准(UNS R30075) ASTM F799-2011中文版外科植入物用Co-28Cr-6Mo合金锻件标准(UNS R31537,R31538,R31539)。
中日美 3国金属材料拉伸试验对比标准
摘要:拉伸试验是材料力学性能测试中最常见试验方法之一。
试验中的弹性变形、塑性变形、断裂等各阶段真实反映了材料抵抗外力作用的全过程。
它具有简单易行、试样制备方便等特点。
拉伸试验所得到的材料强度和塑性性能数据,对于设计和选材、新材料的研制、材料的采购和验收、产品的质量控制以及设备的安全和评估都有很重要的应用价值和参考价值。
不同国家的拉伸试验标准对试验机、试样、试验程序和试验结果的处理与修约的规定不尽相同,对日本的JISZ2241-1998、美国的ASTME8/E8M-08等标准与中国的GB/T228-2002进行比较,列举了它们之间的差异并对这些差异对试验结果的影响进行讨论。
由于均源自ISO6982-1998,日本和中国的标准对试验机及其附件、试验程序和试验结果处理与修约方面的规定基本一致,只是JIS标准使用非比例试样,因此要求较大的样品尺寸和试验机能力。
与日本和中国的标准相比,ASTM标准在试验机及其附件、试验程序、试样和试验结果处理与修约方面的规定存在较大差异。
对引伸计的精度要求,ASTM标准较高。
屈服阶段试验速率,ASTM标准较低,试验速率降低导致的强度性能指标降低是否足以影响被测产品屈服性能指标合格与否值得关注。
不同ASTM标准中对取样位置、试样选择的规定不尽相同,产品测试时应注意不同参考标准的适用范围。
在拉伸试验结果处理与修约方面,ASTM标准采用的断面收缩率计算公式与日本和中国的标准不同;对强度性能指标和延性性能指标的修约间隔也不尽相同。
关键词:室温拉伸试验,拉伸试验机,拉伸试样,拉伸试验,拉伸试验结果处理及修约1.前言拉伸试验是材料力学性能测试中最常见试验方法之一。
试验中的弹性变形、塑性变形、断裂等各阶段真实反映了材料抵抗外力作用的全过程。
它具有简单易行、试样制备方便等特点。
拉伸试验所得到的材料强度和塑性性能数据,对于设计和选材、新材料的研制、材料的采购和验收、产品的质量控制以及设备的安全和评估都有很重要的应用价值和参考价值[1]。
GB与ASTM金属材料拉伸试验方法对比
GB与ASTM金属材料拉伸试验方法对比1.1 拉伸试样的制作对于拉伸试样的尺寸以及试样的取样位置,国标与ASTM E8/E8M还是存在较多差别的。
GB228金属材料拉伸试验试件制作通常根据产品的特点,将平行长度段试件按截面形状分为矩形、圆形和异形(例如:多边形及管形)三类。
表 1 GB228 拉伸试样取样标准厚度为0.1mm~3 mm的薄板和薄带的拉伸试样采用全截面矩形试样,可采用比例试样和非比例试样,比例试样又可分为短比例试样(k=5.65 )和长比例试样(K=11.3 ),二者都可使用的条件下应优先使用短比例试样。
对于宽度等于或小于20mm的金属制品,试样宽度可以相同于产品宽度。
对于宽度大于20mm的金属制品,其拉伸试样的宽度应机加工宽度为10mm、12.5mm、15mm、20mm(非比例试样为12.5mm、20mm)等 6 种不同的尺寸规格。
厚度大于或等于3mm的板材和扁材及直径和厚度大于或等于4mm的线材、棒材和型材的拉伸试样可采用矩形和圆形截面,可采用比例试样和非比例试样,比例试样又可分为短比例试样(k=5.65 )和长比例试样(K=11.3 ),二者都可使用的条件下应,优先使用短比例试样(见GB/T 228 附录B)。
通常情况下金属材料拉伸试样采用全截面试样,当直径或厚度大于25mm而试验设备能力不足时,可进行机加工减薄成比例试样,矩形截面试样推荐宽厚比不超过8:1;圆形截面试样其平行长度的直径不应小于 3 mm。
直径和厚度小于4mm的线材、棒材和型材的拉伸试样采用不经机加工全截面矩形非比例试样。
ASTM E8/E8M和A370标准中均要求尽可能的采用全厚度或全截面试样,规定了 3 种矩形截面试样和 5 种圆形截面试样供选择使用。
矩形截面试样均为板材拉伸试样,适用于薄板、带材、扁线材和板材。
其与GB/228 中的矩形试样相比zui 大的特点是尺寸规格较少,只有 3 种且是定标距试样,无比例和非比例试样之说。
金属材料拉伸试验标准的比较试样方面
金属材料拉伸试验标准的比较(试样方面)
虽然均源自ISO 6892:1998, IS Z 2241-1998与GB/T228-2010在试样方面的规定存在较大的差异。
由于同一种材料测定的断后伸长率A值与与的比值有关,所以K值相同的试样称为比例试样。
GB/T228-2010一般使用K=5.65的短比例试样或者K=11.3的长比例试样;而JIS Z 2241-1998和E 8/E 8M-08类似,主要使用非比例试样(定标距试样)。
标距同样是50mm,JIS的产品标准对圆柱形的4号试样和矩形的5号试样规定了不同的延伸率要求;而ASTM的产品标准对于薄板试样和圆柱形试样的延伸率要求一致。
准确的说,JIS Z 2241-1998应该是ISO 6892:1998和E 8/E 8M-08的综合,因为它对试验机、试验程序和试验结果处理与修约等方面的规定源自ISO 6892:1998,而对试样方面的要求类似E8/E8M-08。
GB/T228-2010规定:
对于矩形试样,应优先选用K=5.65的短比例试样,如果L0小于15mm,则选应选用K=11.3的
长比例试样或标距为50mm或80mm的定标距试样。
对于薄板矩形试样,R≥20mm,试样宽度W为10、12.5、15或20mm;
对于板材矩形试样,R≥12mm,试样宽度W为12.5、15、20、25或30mm。
对于圆柱形试样,应优先选用L0=5D的短比例试样,如果L0小于15mm,则选应选用L0=10D 的长比例试样或定标距试样。
R≥0.75D,D为3、5、6、8、10、15、20或25mm。
ASTM金属材料拉伸试样介绍
标准化
理化检验2物理分册
PTCA ( PAR T A : PH YSICAL TESTIN G)
Vol. 40 No. 9 Sep . 2004
ASTM 金属材料拉伸试样介绍
王 滨
(上海材料研究所 , 上海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00437)
摘 要 : 介绍了 ASTM E8 和 E8M 标准中的金属材料拉伸试样的类型和尺寸 ,并与我国相应的 标准试样进行了比较 。
mm
标准号及试样
D
C
R
A
ASTM E8 标准试样 12. 5 ±0. 25 50. 0 ±0. 10 ≥10 ≥60
与标准成比例的小试样 8. 75 ±0. 18 35. 0 ±0. 10 ≥6 ≥45
6. 25 ±0. 12 25. 0 ±0. 10 ≥5 ≥32
4. 00 ±0. 08 16. 0 ±0. 10 ≥4 ≥20
对于管材 ,如果试验机的吨位足够 ,采用全尺寸 管截面的拉伸试样是标准的方法 。如果试验机吨位 限制 ,对于标称外径 < 25mm 的小规格管材也应采 用全截面管拉伸试样 。此时 ,ASTM E8 选用的标距 为 4 倍管材外径 (4 D) ,ASTM E8M 选用的标距为 5 倍管材外径 ( 5 D ) 。值得注意的是 , 这里的 4 D 和 5 D 并不是说明 ASTM 全截面管拉伸试样是比例试 样 , GB/ T 228 - 2002 全截面管拉伸比例试样的标 距分别为 L 0 = 5. 65 S 0 (短比例标距试样) 和 L 0 = 11. 3 S 0 (长比例标距试样) ,全截面管试样的 S0 不仅与外径 D 有关 ,还与壁厚有关 ,因此 ,
金属拉伸试验测试作业指导书
5.4.3试验速度
除非另有规定,通常试验速度使用应变速率或应力速率,参考下表。
测试阶段
应变速率
应力速率
试样的原始标距与原始横截面积有L0=k 关系者为比例试样,通常k值为5.65,原始标距应不小于15mm。当试样的横截面积太小时,通常k的值为11.3。对非比例试样其原始标距与其横截面积无关。
5.4试验要求
5.4.1试验机先调零,在试样两端被夹持之前,应再次对设备进行调零,再使用夹具夹持试样两端,若产生力,则对设备力控制系统进行回零(禁止清零操作,否则试验结果错误),试验期间力测量系统不能再发生变化。
强度性能修约至1MPa;屈服点延伸率修约至0.1%;
其他延伸率和断后伸长率的结果修约至0.5%;断面收缩率修约至1%。
7相关表格
某某文件编号金属拉伸性能试验原始记录
版本号
修改内容
修改人
修改日期
A/0
初次生成
编制
(日期)
审核
(日期)
批准
(日期)
0.05~0.5mm/mm/min
(设备软件等效速度0.00083~0.00833%/s)
6~20 MPa/s
1.15MPa~
11.5MPa/s
当测试伸长率小于或等于5%的材料,试验速度可使用在测定屈服特性的速度。
5.5检测步骤
5.5.1把按规定制作的试样在23±5℃环境中存放2~5小时。
5.5.2用带表卡尺与打标机分别测量试样相应参数(宽度、厚度、直径、原始标记等),并记录。
ASTM E8标准介绍
ASTM E8标准介绍ASTM E8标准介绍第一部分:引言ASTM E8标准是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ASTM)制定的金属材料拉伸试验的标准,被广泛应用于工程领域。
本文将深入介绍ASTM E8标准,包括其背景、目的和适用范围。
第二部分:ASTM E8标准的背景ASTM E8标准起源于20世纪初,当时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ASME)开始对材料拉伸性能进行评估的需求逐渐增加。
为了满足这一需求,ASTM于1934年制定了ASTM E8标准,作为金属材料拉伸试验的通用标准。
第三部分:ASTM E8标准的目的ASTM E8标准的主要目的是评估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特别是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延伸率和断裂韧性等参数。
这些参数对于工程设计、产品质量控制和结构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准确测量和评估这些参数是至关重要的。
第四部分:ASTM E8标准的适用范围ASTM E8标准适用于各种金属材料,包括钢、铝、镍合金等。
测试过程需要根据具体金属材料的特性选择合适的试验方法和设备,以确保得到准确可靠的结果。
ASTM E8标准还规定了试样的制备要求和试验环境的控制条件。
第五部分:ASTM E8标准的测试过程ASTM E8标准的测试过程包括试样的制备、试验设备的选择和试验执行等多个步骤。
根据标准要求,从原材料中切取试样,并对试样进行机械或化学加工,以获得符合要求的试样形状和尺寸。
选择适当的试验设备,如万能试验机,并确保其符合标准的要求和规范。
根据标准要求,进行拉伸试验,记录并计算试样的拉伸强度、断裂延伸率等参数。
第六部分:ASTM E8标准的影响和应用ASTM E8标准在工程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和重要的影响。
它为工程师提供了一个标准化的测试方法,以评估金属材料的性能,并为工程设计提供参考数据。
ASTM E8标准还被广泛用于材料生产厂家的质量控制,以确保产品达到设计要求。
ASTM E8标准还可用于科学研究、材料认证和实验教学等领域。
第七部分:对ASTM E8标准的观点和理解ASTM E8标准作为金属材料拉伸试验的通用标准,在工程领域具有重要的地位。
金属材料拉伸试验报告
金属材料拉伸试验报告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GB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228-2002eqv ISO 6892:1998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Metallic materials——Tensile testing at ambient temperature发布GB/T228-2002目次前言ⅢISO前言Ⅳ1 范围12 引用标准13 原理14 定义15 符号和说明56 试样67 原始横截面积(So)的测定78 原始标距(Lo)标记79 试验设备的准确度710 试验要求811 断后伸长率(A)和断裂总伸长率(At)的测定812 最大力总伸长率(Agt)和最大力非比例伸长率(Ag)的测定913 屈服点延伸率(Ae)的测定914 上屈服强度(ReH)和下屈服强度(ReH)和下屈服强度(ReL)的测定1015 规定非比例延伸强度(Rp)的测定1016 规定总延伸强度(Rt)的测定1117 规定残余延伸强度(Rr)的验证方法1118 抗拉强度(Rm)的测定1119 断面收缩率(Z)的测定1220 性能测定结果数值的修约1421 性能测定结果的准确度1422 试验结果处理1523 试验报告15附录A(标准的附录)厚度0.1mm~<3 mm薄板和薄带使用的试样类型16附录B(标准的附录)厚度等于或大于3mm板材和扁材以及直径或厚度等于或大于4mm线材、棒材和型材使用的试样型17附录C(标准的附表录)直径或厚度小于4mm线材、棒材和型材使作的试样类型20附录D(标准的附录)管材使用的试样类型21附录E(提示的附录)断后伸长率规定值低于5%的测定方法24附录F(提示的附录)移位方法测定断后伸长率24附录G(提示的附录)人工方法测定棒材、线材和条材等长产品的最大力总伸长率25附录H(提示的附录)逐步逼近方法测定规定非比例延伸强度(Rp)26附录I(提示的附录)卸力方法测定规定残余延伸强度(Rr0。
2)举例27附录J(提示的附录)误差累积方法估计拉伸试验的测量不确定度28附录K(提示的附录)拉伸试验的精密度—根据实验室间试验方案的结果31附录L(提示的附录)新旧标准性能名称和符号对照34GB/T228-2002前言本标准有效采用国际标准ISO 6892:1998《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
ASTM美国材料标准中文版
ASTM美国材料标准中文版欧阳学文ASTM A488/A488 钢铸件焊接工艺和人员资格评定的标准实施规程(Standard Practice for Steel Castings, Welding, Qualifications of Procedures and Personnel)ASTM A802/A 802M1995(R重新审批) 视觉检测铸钢表面验收标准规程(STANDARD PRACTICE FOR STEEL CASTINGS, SURFACE ACCEPTANCE STANDARDS, VISUAL EXAMINATION)ASTM B108 铝合金永久型铸件标准规范(STANDARD SPECIFICATION FOR ALUMINUMALLOY PERMANENT MOLD CASTINGS)ASTM B179 铸造用铝合金原锭及熔融锭在各铸造过程的标准技术规范(STANDARD SPECIFICATION FOR ALUMINUM ALLOYS IN INGOT AND MOLTEN FORMS FOR CASTINGS FROM ALL CASTING PROCESSES)ASTM B26/B26M 铝合金砂铸件标准规范(STANDARD SPECIFICATION FOR ALUMINUMALLOY SAND CASTINGS)ASTM D256 测定塑料抗悬臂梁摆锤冲击性的标准试验方法(STANDARD TEST METHODS FOR DETERMINING THE IZOD PENDULUM IMPACT RESISTANCE OF PLASTICS)ASTM D2*******(R) 有机涂层抗快速形变(冲击)作用的标准试验方法(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RESISTANCE OF ORGANIC COATINGS TO THE EFFECTS OF RAPID DEFORMATION (IMPACT) )ASTM D3359 胶带试验用测定粘合性的标准试验方法(STANDARD TEST METHODS FOR MEASURING ADHESION BY TAPE TEST)ASTM D3363 铅笔试验法测定涂膜硬度的标准试验方法(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FILM HARDNESS BY PENCIL TEST)ASTM D4060 用泰伯尔磨蚀机测定有机涂层耐磨性的标准试验方法(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ABRASION RESISTANCE OF ORGANIC COATINGS BY THE TABER ABRASER)ASTM D4674A 暴露在室内办公室环境下的塑料颜色稳定性加速试验的标准实施规范(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ACCELERATED TESTING FOR COLOR STABILITY OF PLASTICS EXPOSED TO INDOOR OFFICE ENVIRONMENTS)ASTM D4752 用溶剂擦试法测定硅酸乙酯(无机)富锌底漆耐甲乙酮的标准试验方法(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MEASURING MEK RESISTANCE OF ETHYL SILICATE (INORGANIC) ZINCRICH PRIMERS BY SOLVENT RUB)ASTM D4*******E1(R) 有机覆层实际可洗性的标准试验方法(STANDARD TEST METHODS FOR PRACTICAL WASHABILITY OF ORGANIC COATINGS)ASTM D638 塑料拉伸性能标准测试方法(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TENSILE PROPERTIES OF PLASTICS)ASTM E1316 无损检测标准术语(STANDARD TERMINOLOGY FOR NONDESTRUCTIVE EXAMINATIONS)ASTM E1444 磁粉检测标准规程(STANDARD PRACTICE FOR MAGNETIC PARTICLE TESTING)ASTM E155 铝、镁铸件检验用标准参考射线底片(STANDARD REFERENCE RADIOGRAPHS FOR INSPECTION OF ALUMINUM AND MAGNESIUM CASTINGS)ASTM E165 液体渗透剂检查标准测试方法(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LIQUID PENETRANT EXAMINATION)ASTM E165 液体渗透检查的标准试验方法王倩译(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LIQUID PENETRANT EXAMINATION)ASTM E192 航天设备蜡模钢铸件的参考放射线照相(STANDARD REFERENCE RADIOGRAPHS OF INVESTMENT STEEL CASTINGS FOR AEROSPACE APPLICATIONS)ASTM E242(重新批准) 在某些参数变化时射线图像外观用标准参考射线底片(STANDARD REFERENCE RADIOGRAPHS FOR APPEARANCES OF RADIOGRAPHIC IMAGES AS CERTAIN PARAMETERS ARE CHANGED)ASTM E385 使用14兆电子伏特的中子活化和直接计数技术测定含氧量的试验方法(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OXYGEN CONTENT USING A 14MEV NEUTRON ACTIVATION AND DIRECTCOUNTING TECHNIQUE)ASTM E4261998(重新审批) 无缝及焊接管产品、沃斯田不锈钢及类似合金的电磁(涡电流)检测操作规程(Standard Practice for Electromagnetic (EddyCurrent) Examination of Seamless and Welded Tubular Products, Austenitic Stainless Steel and Similar Alloys)ASTM E44698(重新批准)用于厚度在2in(51mm)以下钢铸件的标准参考射线底片(STANDARD REFERENCE RADIOGRAPHS FOR STEEL CASTINGS UP TO 2 IN. (51 MM) IN THICKNESS (ALSO SEE ASTM E 446 ADJUNCT SET, ASTM E 446 ADJUNCT V1, ASTM E 446 ADJUNCT V2. AND ASTM E 446 ADJUNCT V3))ASTM E466 金属材料上进行的恒定振幅轴向疲劳试验(STANDARD PRACTICE FOR CONDUCTING FORCE CONTROLLED CONSTANT AMPLITUDE AXIAL FATIGUE TESTS OF METALLIC MATERIALS )ASTM F2357 使用NORMAN工具"RCA"磨擦器测定薄膜开关上墨水和涂层抗磨性的标准试验方法(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DETERMINING THE ABRASION RESISTANCE OF INKS AND COATINGS ON MEMBRANE SWITCHES USING THE NORMAN TOOL "RCA" ABRADER)ASTM G154 非金属材料暴露用荧光灯紫外暴露装置的操作规范标准(STANDARD PRACTICE FOR OPERATING FLUORESCENT LIGHT APPARATUS FOR UVEXPOSURE OF NONMETALLIC MATERIALS)ISO,ASME,ASTM,DIN, JIS 国外管道法兰用密封垫片标准汇编ASTM F361995? 测定垫片材料压缩率及回弹率的标准试验方法ASTM F371995? 垫片材料密封性的标准试验方法ASTM F381995? 垫片材料的蠕变松弛的标准试验方法ASTM F1121995? 包覆垫片密封性能的标准试验方法ASTM F1461995A? 垫片材料耐液体标准试验方法ASTM F3631989(1994年重新确认) 垫片腐蚀试验的标准方法ASTM F3361992? 用于腐蚀工况的非金属包覆垫片的设计与结构用标准方法ASTM F5861979(1989年重新确认) 测定垫片汇漏(泄漏率与应力y和系数m的关系)的标准试验方法ASTM A6/A6M a版结构用轧制钢板、型钢、板桩和棒钢通用要求ASTM A27/A27M版一般用途碳钢铸件标准技术条件ASTM A29/A29M版热锻碳素钢和合金钢棒材一般要求标准规范ASTM A36/A36M版碳结构钢标准规范ASTM A36/A36M 碳结构钢标准规范ASTM A48/A48M版灰铸铁铸件标准技术条件ASTM A53/A53M版无镀层及热浸镀锌焊接与无缝公称钢管标准技术条件ASTM A105/A105M版管道部件用碳钢锻件ASTM A106版高温用无缝碳钢公称管规范ASTM A108版冷精整的碳钢和合金钢棒材标准技术条件ASTM A123/A123M版钢铁产品镀锌品层(热浸镀)标准规范ASTM A126版阀门、法兰和管道附件用灰铁铸件ASTM A143版热浸镀锌结构钢制品防脆化的标准实施规程和催化探测方法ASTM A153/A153M版钢铁构件镀锌层(热浸镀)标准规范ASTM A179/A179M1990a(R)版热交换器和冷凝器用无缝冷拉低碳钢管标准规范ASTM A192版高压设备用无缝碳钢锅炉管标准规范ASTM A193/A193M版高温用合金钢和不锈钢螺栓材料ASTM A194/A194M版高温或高压或高温高压螺栓用碳钢及合金钢螺母标准规范ASTM A209/A209M版锅炉和过热器用无缝碳钼合金钢管标准规范ASTM A210/A210M版无缝中碳钢锅炉管和过热器管标准规范ASTM A213/A213Mb版无缝铁素体和奥氏体合金钢锅炉管、过热器管和换热器管标准规范ASTM A216/A216M版高温用可熔焊碳钢铸件标准规范ASTM A234/A234M版中、高温用锻制碳钢和合金钢管道配件ASTM A240/A240M版压力容器用耐热铬及铬-镍不锈钢钢板、薄板和钢带标准技术条件ASTM A250/A250M版锅炉和过热器用电阻焊铁素体碳合金钢管子标准技术条件ASTM A25298(R)版焊接钢和无缝钢管桩的标准规范ASTM A262a版探测奥氏体不锈钢晶间腐蚀敏感度的标准实施规范ASTM A269/A269版通用无缝和焊接奥氏体不锈钢管标准规范ASTM A276版不锈钢棒材和型材标准规范ASTM A283/A283M版中、低抗拉强度碳素钢板标准技术条件ASTM A285/A285M版压力容器用中、低抗拉强度碳素钢标准技术条件ASTM A307/A307M版抗拉强度6000PSI碳钢螺栓和螺柱标准技术条件ASTM A312/A312M版无缝和焊接的以及重度冷加工奥氏体不锈钢公称管标准技术条件ASTM A320/A320M版低温用合金钢栓接材料标准规范ASTM A333/A333M版低温设备用无缝和焊接钢管的规范标准ASTM A334/A334M版低温设备用无缝和焊接碳素和合金钢管的标准规范ASTM A335版高温设备用无缝铁素体合金钢管标准规范ASTM A336/A336M版高温承压件合金钢锻件标准技术条件ASTM A350/A350Ma版需切口韧性试验的管道部件用碳钢和低合金钢锻件标准规范ASTM A351/A351M版承压件用奥氏体铸钢件标准规范ASTM A352/A352M版低温承压用铁素体和马氏体铸钢件标准规范ASTM A356/A356M版汽轮机用厚壁碳钢、低合金钢和不锈钢铸件标准技术条件ASTM A370版钢制品力学性能试验方法和定义标准ASTM A387/A387M版压力容器用铬钼合金钢板的标准规范ASTM A403/A403M版锻制奥氏体不锈钢管配件的标准规范ASTM A450/A450M版碳素钢管、铁素体合金钢管及奥氏体合金钢管一般要求的标准规范ASTM A479/A479M版锅炉和其他压力容器用不锈钢棒材和型材标准技术条件ASTM A484/A484M版不锈钢棒材、钢坯及锻件通用要求标准技术条件ASTM A500a版圆形与异型冷成型焊接与无缝碳素钢结构管标准规范ASTM A515版中温及高温压力容器用碳素钢板的标准规范ASTM A516a版中温及低温压力容器用碳素钢板的标准规范ASTM A519版机械工程用碳素钢和铝合金钢无缝钢管ASTM A530版特种碳素钢和合金钢管一般要求的标准规范ASTM A577/A577M90(R)版钢板超声斜射波检验ASTM A589/A589M版打水井用碳素钢无缝钢管和焊接钢管ASTM A609/A609M1991(8)版碳钢、低合金钢和马氏体不锈钢铸件超声波检验ASTM A615/A615Ma版混凝土配筋用异形钢筋和无节钢胚棒标准规范ASTM A703/A703M版标准技术条件—承压件钢铸件通用要求ASTM A751版钢制品化学分析方法,实验操作和术语ASTM A781/A781Ma版铸件、钢和合金的标准规范及通用工业的一般性要求ASTM A788/A788Ma版标准技术条件—钢锻件通用要求ASTM A965/A965M版高温承压件用奥氏体钢锻件标准规范ASTM B16/B16M版螺纹切削机用易车削黄铜棒、条和型材标准规范ASTM B62/B62M版青铜或高铜黄铜铸件标准规范ASTM B209版铝和铝合金薄板和中厚板标准规范ASTM B462版高温耐腐蚀用锻制或轧制的UNS NO6030、UNS NO6022、UNS NO6200、UNS NO8020、UNSNO8024、UNS NO8026、UNS NO8367、UNS NO10276、UNS N10665、UNS N10675和UNS R3合金管法兰、锻制管件、阀门和零件标准规范ASTM B564版镍合金锻件标准规范ASTM E6版关于力学性能试验方法的标准术语ASTM E10版金属材料布氏硬度的标准试验方法ASTM E18版金属材料洛氏硬度和洛氏表面硬度的标准测试方法ASTM E29版使用有效数字确定试验数据与规范符合性作法ASTM E8M版金属材料拉伸试验的标准测试方法ASTM E94版放射性检查的标准指南ASTM E1251963(R)版铁铸件的磁粉检验用标准参考照片ASTM E164版焊件的超声接触检验的标准操作规程ASTM E2081995a(R2000)版用导向落锤试验测定铁素体钢无塑性转变温度的标准试验方法ASTM E213版金属管超声检验方法ASTM E273版焊接公称管和管子制品超声波检验用标准实用规程ASTM E709版磁粉试验的推荐试验方法ASTM F361999(R)版测定垫片材料压缩率及回弹率的标准试验方法ASTM F372000版垫片材料密封性的标准试验方法ASTM F382000版垫片材料的蠕变松弛的标准试验方法ASTM F1122000版包复垫片密封性能的标准试验方法ASTM F146版垫片材料耐液体标准试验方法ASTM F13111990(R)版大口径组装式碳钢法兰标准规范ASTM G1版腐蚀试样的制备、清洁处理和评定用标准实施规范ASTM G3673(R1981) 参考资料标准实用规程:在沸的氯化镁溶液中进行的应力腐蚀裂纹试验ASTM G461976(R1986) 参考资料标准实用规程:麻点腐蚀的检验和评定ASTM G48版使用三氯化铁溶液做不锈钢及其合金的耐麻点腐蚀和抗裂口腐蚀性试验的标准方法ASTM标准中译本丛书(一)碳钢、铸铁、不锈钢及合金钢材料标准规范(含18个标准)1. ASTM A105/A105M版管道部件用碳钢锻件2. ASTM A1261995(R)版阀门、法兰和管道附件用灰铁铸件3. ASTM A181/A181M 版通用管路用碳钢锻件标准规范4. ASTM A193/A193M版 ?高温用合金钢和不锈钢螺栓材料5. ASTM A194/A194Ma版高温、高压或高温高压螺栓用碳钢及合金钢螺母标准规范6. ASTM A216/A216Ma版高温用可熔焊碳钢铸件标准规范7. ASTM A217/A217M 版高温承压件用马氏体不锈钢和合金钢铸件标准规范8. ASTM A276a版不锈钢棒材和型材9. ASTM A278/A278M版高温不超过650°F(350℃)的承压部件用灰铸铁件10. ASTM A320/A320M 版低温用合金钢栓接材料11. ASTM A350/A350M 版要求冲击韧性试验的管件用碳钢及低合金钢锻件标准规范12. ASTM A351/A351M2000 版承压件用奥氏体、奥氏体铁素体(双相)钢铸件规范13. ASTM A352/A352M1993(R1998)版低温承压件用铁素体和马氏体钢铸件标准规范14. ASTM A395/A395M1999 版高温用铁素体球墨铸铁承压铸件15. ASTM A4391983(R1999)版奥氏体球墨铸铁件16. ASTM A5361984(R1999)版球墨铸铁件17. ASTM A694/A694M2000? 版高温输送用管法兰、管件、阀门及零件用碳钢和合金钢锻件标准规范18. ASTM A965/A965M 版高温高压部件用奥氏体钢锻件ASTM标准中译本丛书(二)法兰、管件、阀门及部件(含9个标准)1. ASTM A182/A182M版高温用锻制或轧制合金钢法兰、锻制管件、阀门和部件2. ASTM A961版管道用钢制法兰、锻制管件、阀门和零件的通用要求标准规范3. ASTM B462版高温耐腐蚀用锻制或轧制的UNSNO6030、UNS NO6022、UNS NO6200、UNS NO8020、UNS NO8024、UNS NO8026、UNS NO8367、UNSNO10276、UNS N10665、UNS N10675和UNS R3合金管法兰、锻制管件、阀门和零件标准规范4. ASTM F8851984(R)版公称管径为NPS 1/4~2的青铜截止阀外形尺寸标准规范5. ASTM F9921986(R)版阀门铭牌标准规范6. ASTM F9931986(R)版阀门锁紧装置标准规范7. ASTM F10301986(R1998)版阀门操作装置的选择准则8. ASTM F10981987(R1998)版公称管径有NPS2~24的蝶阀外形尺寸标准规范9. ASTM F15652000版蒸汽用减压阀规范。
金属材料性能试验所需标准
钢的脱碳层深度测定法GB/T 224-2008评估钢样品脱碳层深度的试验方法ASTM E1077-2001(2005)钢中非金属夹杂物含量的测定标准评级图显微检验法GB/T 10561-2005测定钢材夹杂物含量的实验方法ASTM E45-2005e2——ASTM E45-2010低碳钢冷轧薄板铁素体晶粒度测定法GB/T 4335-1984金属平均晶粒度测定方法GB/T 6394-2002测定平均粒径的试验方法ASTM E112-1996(2004)e2钢材断口检验法GB/T 1814-1979不锈钢中α-相面积含量金相测定法GB/T 13305-2008金属显微组织检验方法GB/T 13298-1991钢的显微组织评定方法GB/T 13299-1991钢中石墨碳显微评定方法GB/T 13302-1991铁素体奥氏体型双相不锈钢中α-相面积含量金相测定法GB/T 6401-1986DL438-2009火力发电厂金属技术监督规程DL/T869-2004火力发电厂焊接技术规程DL/T652-1998金相复型技术工艺导则DL/T786-2001碳钢石墨化检验及评级标准DL/T884-2004火电厂金相检验与评定技术导则DL/T787-2001火力发电厂用15CrMo钢珠光体球化评级标准DL/T773-2001火电厂用12Cr1MoV钢球化评级标准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GB/T 228-2002ISO 6892-1-2009金属材料抗拉试验第1部分室温下的试验方法钢产品机械测试的试验方法及定义ASTM A370-2009a——2010金属材料抗拉试验方法ASTM E8/E8M-2008——2009焊接接头拉伸试验方法GB/T 2651-2008焊缝及熔敷金属拉伸试验方法GB/T 2652-2008金属材料-拉伸试验第一部分:室温试验方法BS EN 10002-1:2001 金属材料弯曲试验方法GB/T 232-1999——2010焊接接头弯曲试验方法GB/T 2653-2008金属管压扁试验方法GB/T 246-2007金属材料夏比摆锤冲击试验方法GB/T 229-2007金属材料缺口试棒冲击测试的试验方法ASTM E23-2007ae1焊接接头冲击试验方法GB/T 2650-2008金属材料冲击试验第一部分:缺口冲击试验方法EN 10045-1:1990金属洛氏硬度试验第1部分:试验方法(A、B、C、D、E、F、G、H、K、N、T标尺)GB/TBS EN ISO 6508-1-2005金属材料.洛氏硬度试验.试验方法(标度A、B、C、D、E、F、G、H、K、N、T)金属材料洛氏硬度试验方法ASTM E18-2008a——2008b金属布氏硬度试验第1部分:试验方法GB/TBS EN ISO 6506-1-2006金属材料.布氏硬度试验.试验方法金属材料布氏硬度试验方法ASTM E10-2008 无ASTM E10-2007 a (已作废仅作参考)金属材料维氏硬度试验GBTBS EN ISO 6507-1-2006金属材料.维式硬度试验.试验方法金属材料的维氏硬度试验方法ASTM E92-1982(2003)e2——ASTM E384-2010金属里氏硬度试验方法GB/T 17394-1998金属材料弹性模量和泊松比试验方法GB/T 22315-2008焊接接头硬度试验方法GB/T 2654-2008金属材料薄板和薄带塑性应变比(r值)的测定GB/T 5027-2007金属材料薄板和薄带拉伸应变硬化指数(n值)的测定GB/T 5028-2008金属材料高温拉伸试验方法GB/T 4338-2006厚度方向性能钢板GB5313-85——2010碳素钢和中低合金钢火花源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方法(常规法)GB/T 4336-2002钢铁及合金光电发射光谱分析法通则GB/T14203-1993不锈钢多元素含量的测定火花放电原子发射光谱法(常规法)GB/T 11170-2008低合金钢多元素含量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GB/T 20125-2006钢铁-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分析法JIS G进出口碳钢、低合金钢中铝、砷、铬、钴、铜、磷、锰、钼、镍、硅、锡、钛、钒含量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法SN/T 0750-1999钢和铁含碳量的测定-电感应炉中燃烧后红外线吸收法ISO 9556:1989。
钛合金拉伸试验标准
钛合金拉伸试验标准
钛合金拉伸试验的标准可以根据不同的应用领域和材料特性有所不同。
以下为一些常见的钛合金拉伸试验标准:
1. ASTM E8/E8M-11:标准测试方法用于测定金属材料拉伸试样的机械性能,包括屈服强度、抗拉强度、伸长率等。
2. ASTM B557M-15:用于测量轻金属和合金薄板材料的延展性的标准试验方法。
3. ASTM E646-14:标准测试方法用于测量大变形高温和加热处理金属材料的抗拉性能。
4. ISO 6892-1:2016:金属材料拉伸试验的一般原则的标准。
5. GB/T 228.1-2010:金属材料拉伸试验方法的一般要求。
这些标准提供了从试样制备到测试过程中的详细要求,确保拉伸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ASTM E8M-09 中文版 金属材料拉伸试验方法E8-09
金属材料拉伸试验的标准试验方法1 范围1.1 本方法适用于室温下任何形状的金属材料的拉伸试验。
特别是对于屈服强度、屈服点延伸率、抗拉强度、延伸率和断面收缩率的测定。
1.2 对于圆形试样,标距长度等于直径的4倍【E8】或5倍【E8M】(对于E8和E8M,试样的标距长度是两个标准的最大区别,其他技术内容是一致的)。
用粉末冶金(P/M)材料制成的试样无此要求,以保持工业要求的材料的压力至规定的设计面积和密度。
1.3 除本方法规定外,可对特殊材料制定单独的技术规范及试验方法,例如:试验方法和定义A370,试验方法B557,B557M。
1.4 除非另有规定,室温应定为10—38℃。
1.5 国际单位(SI)和英制单位相互独立,两个单位体系的数值并不完全相等,因此,它们应该独立使用。
两个单位体系结合使用得到的数值与标准不符合。
1.6 本标准并不涉及所有安全的问题,如果有,也是与它的用途有关。
在使用本标准前制定适当的安全和健康规范,确定使用的规章制度是本标准使用者的责任。
2 参考文件2.1 ASTM标准:A 356/A 356M 铸钢、碳素钢、低合金钢、不锈钢、蒸汽锅炉钢的产品规范A370 钢产品力学性能试验方法及定义B557 锻、铸铝合金和镁合金产品的拉伸试验方法B557M锻、铸铝合金和镁合金产品的拉伸试验方法(公制)E4 试验机的力学校验方法E6 力学性能试验方法相关术语E29 用标准方法确定性能所得试验数据的有效位数的推荐方法E83 引伸计的的校验及分级方法E345 金属箔拉伸试验的测试方法E691 实验室之间探讨确定试验方法精确度的实施指南E1012 拉伸载荷下试样对中方法的确定E1856 试验机计算机数据分析处理系统的使用指导3 术语3.1 定义——在E6中出现的有关拉伸测试的名词术语均可以用在该拉伸试验方法中。
另外需补充以下术语:3.1.1 不连续屈服——轴向试验中,由于局部屈服,在塑性变形开始的地方观察到力的停滞或起伏(应力-应变曲线不一定出现不连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属材料拉伸试验的标准试验方法1范围1.1 本方法适用于室温下任何形状的金属材料的拉伸试验。
特别是对于屈服强度、屈服点延伸率、抗拉强度、延伸率和断面收缩率的测定。
1.2 对于圆形试样,标距长度等于直径的4倍【E8】或5倍【E8M】(对于E8和E8M,试样的标距长度是两个标准的最大区别,其他技术内容是一致的)。
用粉末冶金(P/M)材料制成的试样无此要求,以保持工业要求的材料的压力至规定的设计面积和密度。
1.3 除本方法规定外,可对特殊材料制定单独的技术规范及试验方法,例如:试验方法和定义A370,试验方法B557,B557M。
1.4 除非另有规定,室温应定为10—38℃。
1.5 国际单位(SI)和英制单位相互独立,两个单位体系的数值并不完全相等,因此,它们应该独立使用。
两个单位体系结合使用得到的数值与标准不符合。
1.6 本标准并不涉及所有安全的问题,如果有,也是与它的用途有关。
在使用本标准前制定适当的安全和健康规范,确定使用的规章制度是本标准使用者的责任。
2参考文件2.1 ASTM标准:A 356/A 356M 铸钢、碳素钢、低合金钢、不锈钢、蒸汽锅炉钢的产品规范A370 钢产品力学性能试验方法及定义B557 锻、铸铝合金和镁合金产品的拉伸试验方法B557M锻、铸铝合金和镁合金产品的拉伸试验方法(公制)E4 试验机的力学校验方法E6 力学性能试验方法相关术语E29 用标准方法确定性能所得试验数据的有效位数的推荐方法E83 引伸计的的校验及分级方法E345 金属箔拉伸试验的测试方法E691 实验室之间探讨确定试验方法精确度的实施指南E1012 拉伸载荷下试样对中方法的确定E1856 试验机计算机数据分析处理系统的使用指导3 术语3.1 定义——在E6中出现的有关拉伸测试的名词术语均可以用在该拉伸试验方法中。
另外需补充以下术语:3.1.1 不连续屈服——轴向试验中,由于局部屈服,在塑性变形开始的地方观察到力的停滞或起伏(应力-应变曲线不一定出现不连续)。
3.1.2 断后延伸率——由于断裂,使得施加的力突然降低,在此之前测得的延伸率。
很多材料并不出现力突然降低的情况,这时断后延伸率通过测量力减小到最大力的10%时的应变值获得。
3.1.3 下屈服强度(LYS[FL-2])——轴向试验中,不考虑瞬时效应的情况,不连续屈服过程中记录的最小应力。
3.1.4 均匀延伸率(EL U[%])——在试样出现缩颈、断裂或者二者都出现之前,所承受最大力时材料的延伸率为均匀延伸率。
3.1.4.1 说明:均匀伸长率包括弹性延伸率和塑性延伸率。
3.1.5 上屈服强度(LYS[FL-2])——轴向试验中,伴随不连续屈服首此出现的应力最大值(首次出现零斜率时的应力);3.1.6 屈服点延伸率(YPE)——轴向试验中,不连续屈服过程中上屈服点(应力斜率为0时的转换/临界点)所对应得应变与均匀应变硬化转折点之间的应变差(用百分比表示)。
若均匀应变硬化转折点超出应变范围,则YPE的终点是(a)(b)两条直线与横轴的交点:(a)应力—应变曲线的不连续屈服段,通过最后一个零斜率点的水平正切线;(b)应力—应变曲线的均匀应变硬化段的正切线。
若在屈服的地方或附近没有出现斜率为零的点,则材料的的屈服点延伸率为0%。
4意义和作用4.1 拉伸试验提供了在单轴拉伸应力条件下材料的强度和延性数据,此数据对材料的比较、合金研究、质量管理以及在某些特定的条件下的设计提供了帮助。
4.2 从零件或材料上选取局部样坯加工成的标准试样的拉伸试验的结果,不一定代表最终产品或它在不同环境中工作的强度和延性性能。
4.3 本试验方法可满意应与商业验收试验,并已广泛用于贸易。
5 设备5.1 试验机——用于拉伸试验的试验机必须符合E4规定要求;用于确定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的力应该在E4中规定的试验机的测量范围之内。
5.2 夹具5.2.1 概述——传递试验机对试样施加力的各种类型的夹持装置均可使用。
为了保证试样标距内受到轴向拉伸应力,试样的轴线必须和试验机夹头的中心线重合,任何不符合此要求的装置都可能引入通常应力计算中未考虑的弯曲应力。
注1——这个偏心力的施加效果可以由计算扭矩和由此增加的应力表现出来。
对于一个标准的直径为12.5mm的试样,每偏心0.025mm,应力就增加1.5%;对于直径为9mm的试样,应力增加2.5%;对于直径为6mm的试样,应力增加3.2%。
注2——对中方法在E1012中给出。
5.2.2 楔形夹具——试验设备通常装有楔形夹具,这些夹具通常用于夹持塑性金属长试样和如图1所示的扁平试样。
然而,无论什么原因,如果一对夹具与另一对夹具夹持的位置不同轴,那么就会产生不理想的弯曲应力。
图1 长方形拉伸试样注1——对于宽度为40mm的试样,断裂后测量伸长的冲孔标志应该在试样的扁平面上或者在试样的边部应在缩断长度的范围内。
可以使用一套9个或更多的25mm冲孔标志,或者使用一对或多对200mm的冲孔标志。
注2——当不要求宽度为40mm试样的伸长测量时,75mm的缩断面的最小长度可以使用所有与板材类型样品相类似的其他尺寸。
注3——对于这3个尺寸的试样,缩短面的端部的宽度误差分别不超过0.10mm,0.05mm或者0.02mm。
另外从端部到中心逐渐降低,但每端的宽度与中心的宽度差不超过1%。
注4——对于这3个尺寸的试样,必要时,使用较小的宽度(W和C)。
在这种情况下,缩断面宽度应该与被试验材料允许的宽度一样,除非另有说明,否则当使用这较小试样时,产品规格的伸长要求不适用。
注5——尺寸T是材料规格提供的试样的厚度。
宽度为5mm的试样的最小厚度为40mm。
宽度为19mm和6mm的试样的最大厚度分别为12.5mm和6mm。
注6——对于宽度为40mm的试样,当使用断面切削器加工缩断面时,在690MPa的拉伸强度下,钢试样允许的缩断面的端部最小半径为13mm。
注7——上表显示尺寸都是最小值,为了确保最小长度,夹具一定不能超过A、B之间的过渡部分,见注9。
注8——6mm宽的试样进行试验时,为了获得轴向力,试样的总长应与材料的长度相同,允许达到200mm。
注9——如果可能,最理想的状态是,夹持断面的长度能够使试样伸入到夹具的2/3处或者更长。
若宽度为12.5mm的试样的夹持部分的长度为10mm,则需要用于更长夹持部分的夹具来夹持试样,防止在夹持部分发生滑动(或未加紧等错误)。
注10——对于这3个尺寸的试样,试样的端部两侧面关于缩断面的中心线相对称,误差分别在2.5mm、0.25mm和0.13mm之内。
但是,对于仲裁试验和由产品规格要求时,宽度为12.5mm的试样的端部对称度应该在0.2mm之内。
注11——对于每种试样类型,所有圆角的半径都应该相等,误差在1.25mm范围之内。
在某一端面上,两圆角的曲率中心应位于中心线的垂直平分线上,误差在0.2mm范围之内。
注12——试样需提供以下信息(仲裁试验除外):(a)使用上面的偏差;(b)提供足够多的标志以便确定延伸量;(c)使用合适的引伸计以确定屈服强度。
若断裂发生在距夹持装置边沿不足2W处,所确定的拉伸特性不能代表材料的性能。
在验收试样中,如果特性满足了规定的最低要求,就不需要更进一步的试验,但如果它们低于最低要求,则放弃本次试样并重新进行试验。
在楔形夹具背面装有衬垫,它们厚度必须相同并且表面平直、平行。
为了达到最佳的效果,楔块最好是通过试验机夹头支撑在衬垫整个长度上,这就需要有几种厚度的衬垫在规定的试样厚度范围内使用。
为了能适当的夹紧,每个夹具的整个锯齿面最好都与试样相接触。
楔形夹具的正确对中和合适的衬里如图2。
图2 用于夹持扁平试样带衬垫的楔形夹具对于短的试样和复杂材质的试样,一般情况下需要使用机械加工的试样和特殊夹具,从而保证试样负载尽可能完全沿拉伸轴向均与分布(见5.2.3,5.2.4,5.2.5)。
5.2.3 用于夹持有螺纹、台肩的试样及脆性材料的夹具——图3给出了用于带螺纹端部试样夹持装置的示意图,图4是用于夹持带台肩端部试样的夹具。
这些夹持装置应通过适当润滑的球形座支撑固定到试验机的头部,球形支撑之间距离应尽可能大。
5.2.4 薄板材料的夹具——图5所示为自调节夹具,用于夹持那些无法用普通楔形夹具夹持的薄板材料。
5.2.5 线材的夹具——图5、图6所示的楔形或挽勒式夹具、或平面楔形夹具都可以用于线材的夹持。
5.3 尺寸测量装置——千分尺和其他用来测量长度的装置必须准确,而且精图3 用于夹持带螺纹试样的夹持装置 图4 用于夹持带台肩试样的夹持装置图5 用于夹持薄板和线材试样的夹持装置 图6 线材试验的减速锁装置 图6 线材试验的挽勒式夹具确度至少到达到要求测量的最小单位的一半。
5.4 引伸计——用于拉伸试验的引伸计应该符合E83中有关这个试验方法工序中规定的级别要求。
引伸计用于测量和验证屈服强度对应的的应变值以及断后延伸率(如果需要)。
5.4.1 标距(测量长度)小于等于试样标距长度的引伸计可以用来确定屈服性能。
对于等截面的试样(如具有全截面的丝材、线材、棒材等),用于确定屈服性能的引伸计的标距不应超过夹具间距离的80%。
测量断后延伸率的引伸计,其标距应该等于所测试样的标距长度。
6 试验试样6.1 概述6.1.1 试样尺寸——试验的试样既可以是实际尺寸,也可以是加工后的(如进行试验材料的产品标准中叙述的那样)。
6.1.2 位置——除非另有规定,试样的轴线应在原始材料内按如下方法定位:6.1.2.1 对于厚度、直径,或板材平面间的距离≤40mm的产品,试样的轴线应该在产品中心处;6.1.2.2 对于厚度、直径,或板材平面间的距离>40mm的产品,试样的轴线应该在产品的中心至表面的中间位置处。
6.1.3 试样加工——不正确的试样制备会导致不满意或者错误的结果。
因此,在准备试样时(特别是加工试样时),要保证最大的精确度和最小的偏差。
6.1.3.1 制备试样的缩断部分应避免冷加工、缺口、刀痕、凹槽、毛刺、粗糙表面或边、过热等其他可能影响对性能测量造成有害影响的因素。
注3——对缩断部分的冲压或剪切可能在边缘产生严重的冷加工或剪切毛刺,应予加工去除。
6.1.3.2 对于长方形试样,其缩断部分的棱和角磨削或研磨后,不应导致试样横截面积值与计算面积值产生很大的差异。
6.1.3.3 对于脆性材料,在标距的末端应该使用大半径的圆弧。
6.1.3.4 试样的横截面积在缩断部分的中间位置应该最小,确保断裂在标距长度之内。
鉴于此原因,在每个试样的缩断部分允许有一定的锥度(下面有详细描述)。
6.1.4 样品表面光洁度——当材料以不同于制造状态的表面条件试验时,试样的表面光洁度应该符合产品标准的要求。
注4——对于高强度和低韧性的材料,应该热别注意试样表面光洁度的均匀性和质量,因为这些是影响试验结果的一个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