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大学生网格化管理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长效机制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生网格化管理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长效机制研究
1.1问题的提出与课题界定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强调指出,高校作为意识形态工作前沿阵地,肩负着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的重要任务。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创新社会治理体制,以网格化管理、社会化服务为方向,健全基层综合服务管理平台。随着高等教育现代化进程加快和办学规模扩大,传统的学生工作方法手段不能完全适应新的要求,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和安全稳定工作面临较大压力。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在2015年底以前实现全省城乡网格化管理全覆盖的总目标,并对高校学生网格化管理提出明确要求。推进高校大学生网格化管理是创新学生教育管理的重要举措。
面对全球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形势下价值观较量的新态势,面对国内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的新特点,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任务十分艰巨而紧迫。通过网格化管理,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日常生活和管理全过程,落实到学生工作各环节,使大学生自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课题界定:课题聚焦于高校大学生网格化管理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之间的关系,特别是通过大学生网格化管理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长效机制,即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大学生网格化管理。
1.2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网格(Grid)技术是近年来国际上兴起的一种重要信息技术。近几年来,学术界对网格化管理,尤其是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进行了大量研究。
郑士源等认为,网格化管理使各个网格单元之间能有效地进行信息交流,透明地共享组织资源,有助于整合组织资源、提高管理效率。《求是杂志》介绍了北京市东城区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模式,主要特征是精细化管理、人性化服务、多元化参与、信息化支撑。王名认为,网格化管理模式是一种基层社会治理的创新实践,核心是以人为本、服务为先。
高校大学生网格化管理研究刚刚兴起。学界对学生公寓党建工作网格化、学生网格化自我管理模式、共青团工作网格化管理、学生网格化管理运行机制等进行了探索。王景提出高校共青团构建网格化工作的思路。刘婷等提出借鉴宜昌市网格化模式,建立学生网格化管理“三级平台”组织体系;整合资源,建立校园治安巡逻员、困难学生帮扶员、涉生纠纷调解员、心理咨询专业人员和服务事项协办员“五支队伍”。同时,建立健全学生诉求快速反应机制、网格化管理信息综合支撑机制等,实现学生管理工作的人本化和高效能。
近几年来,关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研究非常丰富。但是,关于大学生网格化管理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养成方面的专门研究很少。只有一些关于网格化管理与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管理等研究中有所涉及。王为正认为,必须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必须融入学生日常教育和管理全过程。张鹏飞等认为,网格化管理活动本身隐含着思想政治教育,它的主客体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客体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并且最终是以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为目标。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在网格化管理中的功能,必须对网格化管理的主体、载体、环境等诸多因素进行系统开发。
1.3选题意义与研究价值
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和基本任务。面对各种思想文化的冲击,青年学生容易出现道德失范、诚信缺失等现象,少数大学生甚至会出现人生观、价值观扭曲现象。因此,必须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当前,高校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日常教育和管理中缺乏有效的载体和方法,更缺乏长效机制。
推进高校学生网格化管理是提高学校治理能力的需要。大学生网格化管理,作为高校学生日
常教育和管理的一种新模式,不仅仅是维护大学生的生活、学习秩序,保障大学生群体的安全稳定,更重要的是通过网格化管理,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相关的制度规范和日常教育管理之中,促进大学生自我教育、民主参与,潜移默化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大学生的文明意识和优秀品德,外化为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存在方式。
研究价值:1、大学生网格化管理蕴含着丰富的教育因素,不仅有利于提高大学生教育管理的时效性、针对性、科学性,而且也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
2、高校以大学生网格化管理为依托,在网格化管理中有效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落实到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一言一行之中。
3、在大学生网格化管理过程中充分利用、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功能和作用,可以推动网格化管理成为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管理的有力载体。
2.1理论依据
网格化管理理论。网格化管理是借用计算机网格管理的思想,将管理对象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成若干网格单元,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各网格单元间的协调机制,使各个网格单元之间能有效地进行信息交流,透明地共享组织资源,以最终达到整合组织资源、提高管理效率的现代化管理思想。
内化和外化理论。内化是外部物质动作向内部精神动作转化的过程。涂尔干认为“内化”是社会价值观、社会道德观转化为个体行为习惯。凯尔曼提出了价值内化的三个阶段:顺从、认同、内化。内化是外化的基础与前提。外化是把已经内化了的思想观点、道德信念自主地转化为自己的思想、感情的行为。
主体能动性和系统整体性原理。尊重人的主体能动性,调动人的积极性。坚持主体能动性原理,这是管理规律的客观要求,也是建立一个充满活力和实现高效管理体系的根本所在。系统论认为一切系统都具有整体性,学校德育也是由各个要素组成的整体。学校德育的系统整体性表现为:目标的统一性、系统的层次性和有序性、系统的相关性。坚持德育的系统整体性,首先充分发挥各要素的作用,其次树立整体观念,最后设计最佳结构。
2.2课题研究目标、研究内容
厘清大学生网格化管理的概念和内涵,明确其运行机制;大学生网格化管理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理论与现实依据,即网格化管理在德育上的鲜明特色和突出优势,如何解决价值观的“融入日常生活”和长效机制构建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融入大学生教育管理全过程的现实困境,特别是“融入问题”和缺乏长效机制问题;探索构建以大学生网格化管理为载体,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长效机制。
研究内容:1、大学生网格化管理的概念、内涵。主要研究大学生网格化管理的定义、特征、社会背景。
2、大学生网格化管理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理论与现实依据。思想政治教育源于生活,是“生活过程在意识形态上的反射和反响”。大学生网格化管理涉及大学生的日常教育、学习和生活,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养成要以日常教育管理为起点。同时,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落脚于日常生活实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必须以日常教育管理为归宿。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融入大学生教育管理全过程的现实困境。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知识化、工具化、理想化等特征,而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彰显一定的实践性、主体性、现实性。大学生价值观养成理应与日常生活高度融合,但在实际教育中,往往忽视了日常生活这一思想政治教育最基本的寓所。
4、大学生网格化管理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长效机制。高校以大学生网格化管理为载体,探索从大学生日常思想观念、教育管理环境、教育管理制度、日常言行及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