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部调驱生产和工艺技术改进与完善
深部调驱新技术进展-吴行才
![深部调驱新技术进展-吴行才](https://img.taocdn.com/s3/m/49e2490031b765ce04081469.png)
调剖调驱剂体系的研制或改进
柔性微凝胶 SMG
(1)SMG微胶团大小和形态特征 平均直径30nm—112μm,是凝胶胶团在水中的分散体系,直径小,易于 进入油藏深部;可根据实际油藏孔喉尺寸分布设计。
为了解决调剖技术只能在近井地带进行处理的限制,人们试图进行“ 大剂量调剖”,也有人称“深部调剖”,但实际上其处理半径往往不过 十几二十米,效果虽然较之早期的调剖要好得多,但处理成本较高, 而且随着油田含水的升高,水驱矛盾进入储层深部,甚至贯穿整个油 藏流场,这样做最多也只能达到单井增产的目的,不能从根本上解决 高含水期油田的提高采收率问题。
缓膨封堵性能
调剖调驱剂体系的研制或改进
高强缓膨体膨颗粒
主要技术特点
• 吸水体膨:5~25倍 • 缓膨时间:2~30d(体膨颗粒在2小时内) • 强度为原体膨颗粒的10~20倍 • 具有良好的弹性形变性能,可实现油藏 深部放置
缓膨颗粒具有良好的弹性形变性能
缓膨性能 高强性能
应用与效果
•在大庆、新疆等油田深部调驱先导试验26井次, 初见良好效果。新疆六中东区块试验效果显著, 至7月底累增油1.6万多吨
技术理念、认识
以前我们是怎么做的?
调剖-大剂量调剖-堵大孔道:几百方--几千方
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发展了调剖堵水技术,从粘土、粉煤灰、水 泥等无机类调剖剂发展到有机冻胶类调剖剂,调剖技术取得较大进展 ,但因其注入量小,处理半径小,仅对近井地带的纵向非均质问题产 生一定作用,严格说来还只是一种生产措施。
调驱≠调剖+驱油 调驱=不论是在近井地带还是储层深部、不论是
宏观还是微观的局部,都需要不断地调整驱动 方向,提高水驱波及体积和水洗效率,达到有 效驱替的目的,是宏观和微观水驱流场的改善 ,实现较根本地改善油田开发形势、提高采收 率。
国内深部调驱技术研究进展
![国内深部调驱技术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662356f30242a8956bece41c.png)
丙烯 酰 胺凝 胶 、 膨 型凝 胶 颗粒 和乳 液 等堵剂 体 系 , 体 通 过 将调 驱 剂 注入 储 层 深 部 而 对 水相 形 成 封 堵 , 迫 使 注入 水 进入 原 来 波 及 少 的 区 域 , 而 扩大 水 驱 波 从 及范 围、 善驱油 效 率 [ 。 目前 , 部调 驱 技术 发 展 改 3 ] 深 迅速 , 药剂 研 究开 发 、 在 数模 技术 和施 工 工艺 技术 等 方面 取 得 了很多 新进 展 。 1 深 部 调驱 剂 的研 究开 发 我 国深 部调 驱技 术起 步 于 9 代 , 入新 世 纪 O年 进 后 , 于 油 藏工 程 的深 部 调 剖 改 善水 驱 配 套 技 术 的 基 提 出, 向深 部调 驱 技术 提 出 了更高 的要 求 。 由于 处理 目标是 整 个 油 藏 , 业 时 间 长 , 调 驱 剂 的 流 变 性 作 对 能 、 堵性 能 、 封 耐久 性 能 以及旖 工工 艺 技术 等方 面都 提 出更 高要 求 。 目前使 用 的深 部调 驱剂 主要 包 括 : 部 分 水 解 聚 丙 烯 酰 胺 ( 下 简 称 HP 以 AM ) 凝 胶 深 部 弱 调驱 技 术 、 AM 胶 态 分 散 凝 胶 ( DG) 体 膨 型 凝 HP C 、 胶 颗粒 、 AM 反 相乳 液 、 HP 含油 污 泥复 合调 驱剂 等 。
2 1 年第 6 00 期
内 蒙古 石 油 化 工
7 3
国 内深 部 调 驱 技 术 研 究 进 展
赵 梦云 张 锁 兵 欧 阳 坚 赵 青。 , , ,
(. 国 石 油 勘 探 开 发 研 究 院 油 田化 学 研 究 所 ;. 国石 油 集 团 安 全 环 保 技 术 研 究 院 , 京 1中 2中 北 1O8) O O 3
深部调驱4)
![深部调驱4)](https://img.taocdn.com/s3/m/a1c24430f46527d3240ce071.png)
远井地带 3.0m~20m
地层深部 ≥20
作用半径大于20m的措施成为深部措施
1.1.3深部调驱的定义
从注入井注入作用半径大于20m的具有调 剖和驱油双重作用的物质,用以提高原 油采收率的方法。
1.2分类
1.2.1按作用机理分类 ●近驱远调机理(弱凝胶) ●调驱共存机理(活性溶胶、CDG、乳化
树脂) ●先堵后驱机理(2+3) 1.2.2按使用的化学剂分类 ●弱凝胶深部调驱 ●胶体分散体深部调驱 ●2+3技术
• 电化学脱水难度增大
采出液中聚合物的存在会使得电脱水的水脱除率下降, 若保持水脱除率不变,则脱水电压升高,脱水电流增 加,作用时间延长。
• 水质变差
产出液含聚合物后,含油污水处理的总体效果变差, 处理后的水质达不到原有的水质标准,油含量和悬浮 固体含量严重超标。
2.3.4易引发其它问题
• 结垢和腐蚀问题
处理后的回注污水中含有一定浓度的聚合物,使得结垢 腐蚀速度加快,含聚污水的腐蚀速度比普通污水高1倍, 喇12-2722井1999年1月作业换新油管,同年10月发现 全井结垢严重,垢状球形,最大直径5毫米。
• 注入井堵塞问题
• 加剧了大孔道的形成
2.3.5三次采油后新型采油技术的接替
• 没有技术接替 • 关井后引发社会问题
入量大(一般大于0.15Vp)。 ●作用机理不同 调剖剂通过提高注入水的波及体积起作用,驱油
剂通过提高自身和(或)注入水的波及体积和 (或)洗油效率起作用。
(3)调剖与驱油的联系
●目的相同
●作用机理有重叠部分
●调剖剂与驱油剂有重叠部分
●调剖和驱油具有互补性
大庆北区中块聚合物提高采收率试验区的北46井实施注聚前调剖,北133 井在注聚一年后实施调剖。结果表明,调剖后进行注聚,井组内油井见 效时间比未调剖的井组见效晚两个月,见效时注入聚合物量为83mg/l·PV, 比对比井组见效时高42 mg/l·PV。说明调剖后,聚合物均匀推进,地层 中存量聚合物增多。北46井组见效后,比对应井组日产油高65t,含水低 32%,采聚浓度低97 mg/l。北133井,调剖后15个月,聚合物才从油井中 产出。由此可看出,深度调剖极大提高了聚合物的均匀推进速度,增加 了聚合物驱油效果。
深部调驱技术改善水驱开发效果的实践与认识
![深部调驱技术改善水驱开发效果的实践与认识](https://img.taocdn.com/s3/m/07186263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d797955.png)
(1)对于以平面、层内矛盾为主的井组,适当增大处理半径, 初次调驱井处理半径控制在20米左右;
(2)对于层内层间矛盾并存的初次调驱井可在增大调驱剂强 度的前提下,处理深度适当减少,处理半径控制在10米左右;
(3)对于多轮次调驱的井和区块要有效增大用量
平均单井调驱剂用量
物
WQPAM
1600-1800 23-27 剂
CA-75A
≥1600
≤25
CA-75B GHPAM-1 GHPAM-1
≥2000 ≥1200 ≥1600
≤25 20-25 23-25
型号
水源
Zcy-2 Tjbh-1
Tjbh-2 BHJ-01
HR-1
港东
配
港西
制
王徐庄、羊二庄
孔店、羊三木
水 官80大站、官三站
5 5382
6 8415 7 8434 8 8428 9 8446
10 8439
调驱体系
地下交联凝胶 预交联凝胶颗粒 预交联+地下交联凝胶 橡胶颗粒+地下交联凝胶 预交联+橡胶颗粒+地下交
联凝胶 地下交联凝胶 预交联凝胶颗粒 预交联+地下交联凝胶 橡胶颗粒+地下交联凝胶 预交联+橡胶颗粒+地下交
联凝胶
803t
80
742t
748t
实施井次 单井组增油
637t 619t
17 6
Ⅰ
Ⅱ
Ⅲ
Ⅰ—预交联凝胶颗粒+交联聚合物
Ⅱ — 橡胶颗粒+交联聚合物
Ⅲ —橡胶颗粒+预交联+交联聚合物
17 8
制造业的工艺改良方法
![制造业的工艺改良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66ecba15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9f.png)
制造业的工艺改良方法制造业是一个关乎产品制作和生产过程的重要领域。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变化,制造业也需要不断改良工艺方法,以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增强竞争力。
本文将介绍一些制造业的工艺改良方法,希望能为读者提供一些启发和参考。
一、精益生产精益生产是一种通过优化生产过程、减少浪费和提高效率的方法。
其核心原则是将价值观念融入到整个生产流程中,最大程度地满足客户需求,同时避免浪费和质量问题。
具体的改良方法包括价值流映射、标准化工作、设备维护等。
精益生产的应用可以提高产品交付速度、降低库存、减少生产成本,并提高客户满意度。
二、自动化技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自动化技术在制造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自动化技术可以代替人力完成繁琐、重复的工作,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一致性。
例如,机器人技术可以代替人工完成组装、焊接等工作;自动化生产线可以实现高速、高效的生产流程。
通过引入自动化技术,制造业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人力成本,并且提高产品质量和稳定性。
三、质量管理在制造业中,质量是至关重要的。
为了提高产品质量,制造业可以采取一系列的质量管理方法。
其中,一种常用的方法是采用六西格玛管理方法。
六西格玛方法通过优化流程、减少产品缺陷和变异,实现持续的质量改进。
其核心是通过数据分析和问题解决来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同时减少缺陷和浪费。
四、供应链管理供应链管理是一种以最大程度满足客户需求为目标的管理方法。
在制造业中,供应链的高效管理对于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和交付能力至关重要。
供应链管理的关键是协调和优化供应商、生产商和销售商之间的合作关系,以确保原材料的及时供应和产品的准时交付。
通过供应链管理,制造业可以减少库存、降低运输成本,并提高产品的灵活性和竞争力。
五、持续改进持续改进是一种基于PDCA(Plan-Do-Check-Act)循环的管理方法。
通过不断地监测和分析生产过程,并采取正确的纠正措施,制造业可以实现持续的改进和优化。
深部液流转向与调驱技术现状与对策
![深部液流转向与调驱技术现状与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e5d13328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ca.png)
深部液流转向与调驱技术现状与对策熊春明;刘玉章;黄伟;魏发林;唐孝芬;杨海恩;白英睿【期刊名称】《石油钻采工艺》【年(卷),期】2016(038)004【摘要】目前水驱仍是高含水、高采出程度即“双高”油田的主要开采方式。
分析了近年来深部液流转向与调驱的技术进展及存在的问题,认为有必要强化针对深部液流转向与调驱的油藏基础理论研究,攻关水流优势通道分布定量描述技术,实现对高含水后期存在水流优势通道油藏渗流规律的合理描述。
另一方面,从工艺、材料等诸方面着力解决堵剂的“有效深部放置”问题。
此外,加快试验应用在线注入设备,满足深部液流转向与调驱技术规模化、同步化的需要。
【总页数】6页(P504-509)【作者】熊春明;刘玉章;黄伟;魏发林;唐孝芬;杨海恩;白英睿【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油气工艺研究院;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油气工艺研究院;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341【相关文献】1.深部液流转向剂ZYTQ01在濮城油田的调驱先导试验 [J], 万忠杰;崔忠祥;张瑞英;李庆战;鲍俊峰;罗锋2.液流深部转向调驱技术在高含水油田的应用 [J], 李之燕;陈美华;冈丽荣;吴国会;王成芳;王阿丽3.液流深部转向调驱技术在高含水油田的应用 [J], 李之燕;陈美华;冈丽荣;吴国会;王成芳;王阿丽4.深部液流转向调驱工艺在靖安油田的应用 [J], 陈自立;徐方向;李文苗;覃兆辉;刘虎5.秦皇岛32-6油田深部液流转向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J], 刘凤霞;王秀平;陈维余;吴清辉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生产技术改进计划及建议
![生产技术改进计划及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ca30e288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3b.png)
生产技术改进计划及建议一、目前生产状况分析。
咱先唠唠现在的生产情况哈。
就目前来看呢,咱们的生产效率就像个慢性子的小蜗牛,虽然也在往前爬,但是速度有点让人着急。
比如说,在[具体生产环节]这个地方,设备老是出些小毛病,就像个调皮捣蛋的小鬼,时不时地就给咱们找点事儿,导致生产中断。
而且员工们在操作流程上,感觉有点像走迷宫,不是特别顺畅,有时候还得绕几个弯儿才能把活儿干完。
再看看产品质量,虽然大部分时候还说得过去,但就像炒菜一样,偶尔也会盐放多了或者少了,有些产品会出现一些小瑕疵,这就影响了咱整体的口碑。
这就好比一个漂亮姑娘脸上突然长了个小痘痘,虽然不影响整体的美,但总归是个小遗憾。
二、改进计划。
1. 设备升级与维护。
咱得给那些老设备来个“大保健”。
定期请专业的维修师傅来给它们做全面检查,就像人定期体检一样,有啥小毛病早早发现,早早治疗。
对于那些老是捣乱的部件,咱就别心疼钱了,直接给它换个新的,让设备像打了鸡血一样充满活力。
同时呢,咱也得考虑设备升级的事儿。
现在科技发展那么快,就像火箭似的蹭蹭往前跑,咱不能落后啊。
看看市场上有没有更先进的设备,能让生产速度像坐过山车一样提起来,而且还能减少出错率。
比如说,[举例某种新设备及其优势],要是能把这个引进来,那咱的生产可就上了一个大台阶了。
2. 优化操作流程。
咱得找几个经验丰富的老师傅,再加上几个聪明伶俐的年轻员工,一起坐下来好好研究研究操作流程。
就像重新设计一个游戏规则一样,让它变得简单又高效。
把那些多余的步骤统统砍掉,就像修剪树枝一样,只留下最有用的部分。
然后呢,制作一个超级详细、简单易懂的操作手册。
这个手册可不是那种让人看了就犯困的天书,得是那种像漫画书一样有趣的东西。
可以配上一些可爱的小插图,每个步骤都解释得清清楚楚,让新员工一看就明白,老员工看了也觉得新鲜又有用。
3. 员工培训。
定期组织员工培训,这培训可不能是那种干巴巴的讲课。
咱得像变魔术一样,让培训变得有趣起来。
生产工艺优化与自动化改进工作总结
![生产工艺优化与自动化改进工作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cfae4031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1666575.png)
生产工艺优化与自动化改进工作总结工作总结:生产工艺优化与自动化改进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一直负责公司生产工艺的优化与自动化改进工作。
通过团队协作和不断创新,我们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在此,我将总结我们的工作成果,并提出我们在未来可能采取的措施。
一、流程分析与改进我们首先对公司的生产流程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了解每个环节的作用和相关问题。
通过这一分析,我们识别出流程中存在的瓶颈和低效问题,并制定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我们实施了一系列的流程优化措施,包括减少非关键任务、提升人员培训质量、改善人员间的沟通等。
这些改进措施的实施,有效地提高了公司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二、设备自动化改进我们的团队通过对现有设备的分析和研究,确定了哪些设备可以进行自动化改进以提高生产效率。
我们引入了先进的自动化设备,并对其进行了调试和优化。
经过一段时间的试运行,我们成功地将部分生产工艺自动化,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同时,我们还制定了设备维护计划,确保设备始终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三、质量控制与标准化为了提高产品质量,我们在流程中加入了严格的质量控制措施。
我们制定了产品质量标准,并通过检测和测试来确保产品的合格率。
我们还进行了员工培训,提高他们对质量控制的重视程度。
这些措施的实施,使得我们的产品质量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四、数据分析与优化为了更好地了解我们的生产情况,我们建立了数据收集和分析系统。
通过对生产数据的分析,我们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优化。
我们还对生产数据进行全面的统计和分析,为我们后续的决策提供了依据。
通过数据的分析和优化,我们能够更加高效地管理生产过程,并及时调整工作方向。
五、未来的展望尽管我们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我们也意识到还有很多方面可以进一步优化。
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计划继续改进生产工艺,通过引入更先进的设备和技术来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我们也将加强与供应商和客户的合作,共同寻求更加创新的解决方案。
工艺的改善方案
![工艺的改善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59a93d99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99.png)
工艺的改善方案1. 引言工艺改善是指通过改变制造产品的方法、技术或工作流程,以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增加生产效率等目标的一系列改进措施。
在现代制造业中,工艺改善是企业保持竞争力和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本文将探讨几种常见的工艺改善方案,并讨论它们的优势和适用范围。
2. 自动化生产自动化生产是一种通过引入自动设备和控制系统,将人工操作减少到最低程度的生产方式。
通过自动化生产,可以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并降低劳动力成本。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自动化工艺改善方案:2.1 机器人应用机器人在现代制造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可以完成重复、繁琐、危险的工作任务。
通过引入机器人,可以有效提高生产线的灵活性和生产效率。
例如,在汽车制造行业,机器人被广泛应用于车身焊接、喷漆和装配等工艺中。
2.2 自动化装配线自动化装配线是一种将产品在生产过程中自动传送和装配的系统。
它可以减少人工操作和人为错误,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自动化装配线通常由输送装置、机器人、传感器和控制系统组成。
它被广泛应用于电子、家电、玩具等行业。
2.3 数控加工数控加工是利用计算机数控系统对加工机床进行编程控制,实现对工件的精密加工。
与传统的手工或半自动操作相比,数控加工具有更高的精度、更快的加工速度和更高的一致性。
数控加工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制造、机械制造等领域。
3. 材料和工艺改进除了自动化生产,材料和工艺的改进也可以带来显著的工艺改善效果。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材料和工艺改进方案:3.1 新材料应用通过引入新材料,可以改善产品的性能和质量。
例如,使用新型高强度材料可以降低产品的重量和成本,同时提高产品的强度和耐久性。
新材料的应用范围广泛,可以在汽车、航空航天、建筑等行业中发挥重要作用。
3.2 优化工艺参数优化工艺参数是指通过调整工艺参数,找到最佳的加工条件,以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例如,在注塑成型工艺中,通过优化注塑温度、压力和注塑速度等参数,可以减少产品缺陷和提高生产速度。
制造工艺中的工艺改善与创新方法
![制造工艺中的工艺改善与创新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9d3b0949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342a85a.png)
制造工艺中的工艺改善与创新方法在制造工艺中,工艺改善和创新是关键因素,可以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保持竞争优势。
本文将探讨几种常见的工艺改善和创新方法,旨在帮助相关业界人士在实践中取得更好的成果。
1. 智能制造与自动化智能制造和自动化是当前制造业发展的趋势,尤其在工艺改善和创新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引入先进的自动化设备和智能化系统,可以实现生产线的高效运行、零故障率和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例如,在汽车制造业中,引入机器人技术可以提高生产线的灵活性和生产效率,减少人为操作的错误和劳动强度。
2. 材料选择与优化优化材料选择对工艺改善至关重要。
在制造过程中,选择合适的材料可以提高产品的强度、耐久性和性能,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损耗和能源消耗。
此外,通过改善材料在制造过程中的加工性能,也可以实现工艺的改善和创新。
例如,使用新型高温合金材料可以提高汽车发动机的耐热性,降低排放和提高燃油效率。
3. 流程再造与优化流程再造与优化是一种通过重新设计和优化生产过程,实现工艺改善和创新的方法。
通过识别并消除生产过程中的瓶颈、冗余和浪费,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和缩短交货周期。
例如,使用价值流映射方法,可以识别生产过程中的非价值增加环节,并制定相应的改进方案来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4. 质量管理与精益生产质量管理和精益生产方法是工艺改善和创新的关键工具。
通过建立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采用现代化的质量检测设备和方法,可以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和一致性。
同时,通过精益生产方法,可以优化生产流程、减少生产中的浪费和不必要的活动,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率。
5. 设计优化与创新在工艺改善和创新中,产品设计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优化产品设计,可以减少制造过程中的复杂性和错误,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
同时,通过创新产品设计,可以满足市场的需求,增加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
例如,应用3D打印技术可以实现产品的个性化定制和迅速生产,为制造业注入新的创新动力。
生产工艺改进与技术创新工作总结
![生产工艺改进与技术创新工作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b67cfb0d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0b.png)
生产工艺改进与技术创新工作总结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竞争的加剧,我部门积极引进先进的生产工艺和技术创新,致力于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以积极的态度面对挑战,经过不断努力和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合理调整生产工艺流程在工作中,我们经常发现一些生产环节存在瓶颈,从而影响了整体生产效率。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进行工艺流程的调整。
通过重新设计和优化生产流程,我们成功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并缩短了生产周期。
同时,我们在工艺流程中加入了质量控制环节,通过监控和反馈机制,提高了产品的质量稳定性。
二、引进先进生产设备和技术为了提升生产效率,我们积极引进了一批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
这些设备和技术的引进,极大地提高了我们的产品生产能力和质量水平。
同时,我们还加强了设备的维护管理和技术人员的培训,确保设备能够正常稳定运行,并充分发挥其性能优势。
三、持续推进工艺改进和优化为了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和产品结构的升级换代,我们不断进行工艺改进和优化。
通过对原有工艺流程和设备的分析和改进,我们成功地减少了生产中的缺陷品数量,提高了产品的一次性合格率。
我们还通过改进生产工艺,成功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
四、加强技术研发和创新能力在工作中我们意识到技术创新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因此我们积极加强了技术研发和创新能力的建设。
通过与研究机构的合作以及加强内部研发团队的组建,我们不断提高了技术创新的能力。
在此基础上,我们成功研发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并获得了多项发明专利,极大地提升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五、加强团队建设和人才培养团队的凝聚力和员工的专业素质对于工艺改进和技术创新工作的顺利进行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们注重团队建设,通过定期组织培训、团队活动等方式,增强了团队成员之间的沟通和合作能力。
同时,我们还加大了对员工的培训投入,培养了一大批技术骨干和创新人才,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工艺技术不断的改进完善
![工艺技术不断的改进完善](https://img.taocdn.com/s3/m/1e7609d4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c3.png)
工艺技术不断的改进完善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工艺技术也在不断改进和完善。
这种改进和完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创新技术的引入: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许多新的工艺技术被不断引入到生产中,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例如,先进的自动化生产线、机器人技术等,使得生产过程更加高效、准确,大大降低了劳动力成本。
2. 优化生产工艺:工艺技术改进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不断优化生产工艺。
通过对生产流程的重新设计和改进,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减少生产成本。
例如,采用新的材料、工具和设备,改进工艺流程和布局等,可以使生产更加高效、节能、环保。
3. 质量控制的提升:工艺技术的改进也注重提升产品的质量控制。
通过引入先进的检测设备和技术,加强产品质量监控,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生产过程中的问题,减少次品率,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4. 环境友好型工艺技术:在当今社会,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
因此,工艺技术的改进也注重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资源的浪费。
通过采用节能、减排、循环利用等环保型工艺技术,可以降低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和废物排放,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总体来说,工艺技术的不断改进和完善,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产品质量,同时也能减少环境污染,实现可持续发展。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工艺技术的要求不断提高,相信工艺技术将会在未来继续取得更大的突破和进步。
生产工艺改进与技术创新工作总结
![生产工艺改进与技术创新工作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6b9955e3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9d7091e.png)
生产工艺改进与技术创新工作总结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企业要想保持领先地位,不断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升产品质量,生产工艺的改进和技术创新是关键。
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们团队在这方面付出了不懈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以下是对这段时间工作的详细总结。
一、工作背景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和行业竞争的日益激烈,我们企业原有的生产工艺和技术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如生产效率低下、产品质量不稳定、成本较高等。
为了适应市场的变化,满足客户的需求,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我们决定对生产工艺进行改进,并积极开展技术创新工作。
二、工作目标本次生产工艺改进与技术创新工作的主要目标是:1、提高生产效率,缩短生产周期,满足市场需求的快速变化。
2、提升产品质量,降低次品率,提高客户满意度。
3、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4、增强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三、工作内容与措施1、深入调研与分析首先,我们对现有的生产工艺和技术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调研和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
通过与一线工人的交流、现场观察、数据收集和分析等方式,我们发现了生产流程中的瓶颈环节、设备老化导致的效率低下、工艺参数不合理等问题。
2、制定改进方案针对调研中发现的问题,我们组织相关技术人员和专家进行了多次讨论和研究,制定了详细的改进方案。
改进方案包括优化生产流程、更新设备、调整工艺参数、引入新技术等方面。
3、技术创新在改进生产工艺的同时,我们积极开展技术创新工作。
例如,我们研发了一种新的生产技术,能够大大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和质量;我们还引入了先进的自动化设备,实现了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控制,减少了人工干预,提高了生产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4、培训与推广为了确保改进方案和新技术能够顺利实施,我们组织了多次培训活动,对一线工人和技术人员进行了系统的培训,使他们掌握了新的生产工艺和技术。
同时,我们还通过内部宣传、案例分享等方式,对改进成果进行了推广,提高了员工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生产工艺改进报告
![生产工艺改进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0fde329b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e19bc55.png)
生产工艺改进报告一、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面临着诸多挑战。
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我们进行了一次生产工艺的全面改进。
本报告旨在总结改进过程并评估改进后的效果。
二、改进目标我们的改进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提高生产效率:通过优化工艺流程和设备配置,缩短生产周期,降低生产成本。
2. 提升产品质量:通过改进生产工艺,减少产品次品率,提高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
3. 实现可持续发展:引入节能环保技术,优化资源利用,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三、改进方法1. 优化工艺流程:通过对原有工艺流程的分析,我们发现了一些不必要的繁琐环节以及不合理的操作顺序。
我们采取了精简流程、合理化操作等措施,使整个工艺流程更加简捷高效。
2. 引进先进设备:我们意识到现有设备已经不能满足生产需求,因此引进了一批先进生产设备。
这些设备具备高度自动化和智能化特点,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3. 人员培训与素质提升:为了适应新工艺流程和设备,我们组织了相关人员的培训和学习,提高其工艺技能和操作水平,为工艺改进提供保障。
四、改进措施与效果1. 工艺流程优化:a) 精简流程环节,减少不必要的加工步骤,节约生产时间。
b) 优化操作顺序,减少工人之间的协调工作,提高生产效率。
c) 引入自动化设备,降低人为操作错误的风险,保证产品质量。
改进后,生产效率提高了20%,产品的生产周期缩短了30%。
2. 引进先进设备:a) 引入自动化生产线,取代传统生产方式,减少了人工成本。
b) 引进智能化检测设备,提高产品的质量稳定性。
c) 引进节能设备,减少了能源消耗,实现了可持续发展。
改进后,产品次品率降低了15%,产品的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
3. 人员培训与素质提升:a) 组织员工参加培训课程,提高工艺技能。
b) 建立良好的技术交流与学习平台,促进人员之间的知识分享。
c) 激励人员参与工艺改进活动,形成良好的改进氛围。
工艺改善报告
![工艺改善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a877873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8f.png)
工艺改善报告一、背景介绍。
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不断提升生产工艺和技术水平,以满足市场需求,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然而,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我们发现仍然存在一些工艺上的不足和问题,为了进一步提升工艺水平,特编写此工艺改善报告,以期为公司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二、问题分析。
1. 设备老化,部分生产设备已经使用多年,存在磨损严重、效率低下的问题。
2. 工艺流程不合理,部分生产环节存在瓶颈,导致生产效率低下,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3. 能源消耗高,部分工艺存在能源浪费现象,不符合节能减排的要求。
4. 产品质量不稳定,部分工艺存在质量波动较大的情况,影响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三、改善措施。
1. 更新设备,对老化严重的设备进行更新,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维护成本。
2. 优化工艺流程,对生产流程进行全面审视,消除瓶颈,提高生产效率。
3. 节能减排,采用新的工艺技术,优化能源利用,减少能源消耗,降低生产成本。
4. 质量控制,加强对工艺环节的质量控制,确保产品质量稳定。
四、实施计划。
1. 设备更新计划,制定设备更新计划,确定更新时间表和预算。
2. 工艺流程优化计划,成立专门的工艺优化小组,对生产流程进行调研和优化。
3. 节能减排计划,引进节能技术,对工艺进行改造,降低能源消耗。
4. 质量控制计划,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加强对工艺环节的监控和管理。
五、预期效果。
1. 生产效率提升,通过设备更新和工艺优化,预计生产效率将提升20%以上。
2. 能源消耗降低,通过节能减排措施,预计能源消耗将降低15%以上。
3. 产品质量稳定,通过质量控制计划,预计产品质量波动将降低50%以上。
六、总结。
通过对公司工艺的全面分析和改善措施的制定,我们有信心能够进一步提升工艺水平,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从而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更有利的位置。
希望全体员工能够共同努力,积极配合,共同推动工艺改善计划的顺利实施,为公司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工艺技术改进知识
![工艺技术改进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f16ced94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bd.png)
工艺技术改进知识工艺技术改进是指对原有工艺技术进行改良、创新和提升,以提高产品质量、工艺效率和能效水平的过程。
在现代制造业中,工艺技术的改进是企业保持竞争力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之一。
一、工艺技术改进的意义工艺技术的改进能够有效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通过改进生产工艺,可以提高产品的加工精度和稳定性,减少次品率和质量问题。
同时,优化工艺流程和改进设备能够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高资源利用率,进一步提高企业竞争力。
二、工艺技术改进的方法1. 数据分析:通过收集生产过程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和统计,找出问题和瓶颈所在。
通过对数据的深入研究,可以找到问题的根源,并制定相应的改进策略。
2. 设备更新:通过更新设备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现代化的生产设备往往具有更高的自动化程度和更精确的控制系统,能够有效降低人为操作错误的概率,提高加工精度和稳定性。
3. 工艺流程优化:通过优化工艺流程,减少不必要的环节,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通过对工艺流程的深入研究和优化,可以达到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减少资源浪费等目的。
4. 人员培训:提升员工的专业技能和工作素质,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通过培训,员工可以更好地掌握工艺技术,避免操作失误和质量问题的发生。
5. 质量控制: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通过实施全面的质量控制措施,提高产品质量。
质量控制不仅仅是产品检验,还包括整个生产过程的控制和管理。
三、工艺技术改进的难点和挑战1. 投入成本高:工艺技术改进需要企业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特别是对设备的更新和工艺流程的优化,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
2. 技术门槛高:现代工艺技术发展迅速,企业需具备一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研发实力,才能进行工艺技术改进。
3. 员工培训困难:员工培训对企业来说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培训涉及到人的思想、态度和习惯的改变,需要企业投入大量的精力和资源。
四、工艺技术改进的未来发展方向1. 数字化和智能化: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工艺技术改进将朝着数字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施工技术创新提升调整整改报告
![施工技术创新提升调整整改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e5d64dd0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d0.png)
施工技术创新提升调整整改报告为了适应市场的竞争环境,不断提升施工技术水平,本公司于近期进行了一系列的技术创新,以提高我们的施工质量和效率。
现将此次技术创新提升调整整改报告如下:1. 背景和目标为了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和技术进步的要求,我们意识到有必要对现有的施工技术进行调整和改进。
本次技术创新的目标是提升施工过程的可持续性、效率和质量,以满足客户的需求,提高公司的竞争力。
2. 创新内容在本次技术创新中,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调整和改进:2.1 施工材料的选用我们深入研究了市场上新近出现的施工材料,在保证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选用了更加环保、高效的材料。
这些材料具有较好的抗压强度、耐候性以及早期强度发展特性,在提高建筑物的性能和使用寿命方面有明显的优势。
2.2 建筑工艺的优化为了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我们优化了建筑工艺。
通过采用先进的施工设备和技术,缩短了施工周期,并减少了人力资源的浪费。
同时,我们改进了工艺流程,提高了施工过程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减少了错误和事故的发生。
2.3 施工管理的创新我们实施了一套全新的施工管理制度,包括现场管理、质量管理和安全管理等方面的创新。
通过优化流程和规范操作,提高了各个环节的协同效率,减少了管理风险和质量问题,确保了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
3. 实施效果经过调整和整改,本次施工技术创新提升取得了显著的效果:3.1 施工效率提高由于采用了先进的施工材料和工艺,我们的施工效率得到了大幅度地提升。
同时,施工管理的创新也减少了工期上的浪费,并提高了施工进度的控制能力,使整个项目能够更好地按时完成。
3.2 施工质量提升通过优化材料的选用和工艺流程,我们的施工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提升。
建筑物的结构强度和性能达到了预期要求,并得到了客户的一致好评和认可。
3.3 安全环保保障在本次技术创新中,我们更加重视了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和环保问题。
通过管理创新和操作规范,我们有效地预防了事故的发生,并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实现了可持续施工的目标。
工艺规程梳理修订情况汇报
![工艺规程梳理修订情况汇报](https://img.taocdn.com/s3/m/200fa280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d0.png)
工艺规程梳理修订情况汇报为了更好地规范和优化生产工艺流程,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我们对工艺规程进行了梳理和修订。
现将修订情况进行汇报如下:一、梳理情况针对现有工艺规程,我们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分析。
首先,对工艺流程进行了逐步拆解,明确每个环节的具体操作步骤和要求。
其次,对每个操作步骤进行了详细的检查和比对,确保规程内容准确无误。
最后,对规程中存在的不合理或冗余的内容进行了清理和优化,使规程更加简洁明了。
二、修订内容在梳理的基础上,我们对工艺规程进行了部分修订。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修订了部分操作步骤的描述,增加了具体的操作要点和注意事项,以确保操作人员能够准确理解和执行;2. 优化了部分工艺参数和标准,使其更加符合实际生产需求,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3. 对于存在争议或不清晰的规程内容进行了进一步的澄清和完善,消除了歧义,减少了操作中的误解和错误;4. 增加了部分新的工艺流程和操作规范,以适应新产品的生产需求和工艺技术的更新。
三、修订效果经过修订后,工艺规程的内容更加完善和规范,具体效果如下:1. 提高了生产操作的准确性和规范性,降低了操作失误和质量问题的发生率;2. 优化了工艺流程和参数,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3. 新增的工艺流程和规范,使得规程更加全面和具体,适应了新产品生产的需求;4. 修订后的工艺规程得到了操作人员的积极反馈,提高了他们的工作满意度和工作效率。
四、下一步工作为了进一步完善工艺规程,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我们将继续做好以下工作:1. 持续关注生产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和优化工艺规程,确保其与生产实际需求相匹配;2. 加强对操作人员的培训和指导,确保他们能够严格按照规程要求进行操作;3. 不断总结和分享工艺改进的经验和成果,推动工艺技术的持续创新和提升。
总之,工艺规程的梳理和修订是一个持续改进和优化的过程,我们将不断努力,确保工艺规程能够更好地指导生产实践,为企业的发展和进步提供有力支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深部调驱生产和工艺技术改进与完善
根据大洼油田的油藏特点和水井吸水剖面情况,应用整体深部调驱技术来控制油井含水上升速度,提高二次开发试验区油层动用程度。
在特定参数条件下采用合理的施工工艺将调驱剂注入目的层中,利用化学剂在油层条件下发生反应形成堵塞物,从而在纵向上改善吸水剖面,有效地限制高渗透层吸水,提高注水压力,启动新层吸水,在平面上改变后续注入水的渗流方向,扩大波及体积,提高水驱效率。
通过现场生产和工艺技术改进与完善,提高调驱应用效果,通过效果分析,调驱对应油井含水稳定,油井液面降低,增油效果明显。
本方法能较好地解决大洼油田含水上升、水驱效率低、采出程度低的问题。
标签:深部调驱;工艺技术;改进与完善
1 前言
我国陆上油田80%以上是靠注水开发,长期注水开发引发油藏纵向和平面上的非均质性问题,从而降低了水驱波及体积和驱油效率。
凝胶深部调驱技术是近年发展起来的用于注水井深部处理以改善井组水驱开发效果的一项提高采收率新技术。
在复杂小断块油田实施凝胶调驱技术并将其作为三次采油的重大措施,可取得明显的增油降耗效果。
2 地质概况和方案部署
2.1地质概况和开发现状
洼清5块构造上位于辽河盆地中央凸起南部倾末带大洼断层西侧。
探明含油面积为 2.72km2,石油地质储量758.7×104t,可采储量195×104t,标定采收率25.7%。
主力含油层系为东营组。
2.2 存在问题
2.2.1注水利用率低,提高注水波及体积难度大
大部分注入水沿着高渗带推进,被油井采出,形成了注入水的大量无效循环,水驱效果变差,提高注水波及体积的难度很大。
2.2.2 主力层水淹严重
平面上主要受沉积相影响,注入水沿分流河道的主流线快速推进,使得主流线部位的油井水淹严重。
纵向上d2I4水淹最严重,该段累积注入量达186×104m3。
强水淹面积占总面积的80%以上。
2.2.3 吸水状况不均衡
统计断块所有注水井吸水剖面测试情况显示,d2I3射孔厚度113m,吸水厚度77.7m,吸水百分比为68.9%;d2I4射孔厚度241m,吸水厚度173m,吸水百分比为71.9%,所以,仅仅依靠分层注水改善吸水不均衡的状况难度很大。
2.3 油藏方案部署
以d2Ⅰ为目的层深部调驱2011年方案实施7口:洼10-13、洼11-15、洼11-18、洼13-17、洼13-19、洼14、洼12-19。
2012年方案扩大实施4口:洼16-21、洼15-22、洼15-23、洼15-25。
3 生产和工艺技术改进与完善
3.1 聚合物药品吸入方式的改良,确保药剂浓度的均匀
最初的加药方式是利用漏斗,简单的倒入,这样配制的药剂十分不均匀,因此对加药方式进行了改良,采用普通塑料软管利用干粉射流吸入器产生的负压将聚烯酰胺吸入罐中。
但是加药管刚接触聚丙烯酰胺,就会造成聚丙烯酰胺粉末飞溅落在操作人员的脸上或是进入眼睛,若加药管插入过深,吸药过快易造成管道堵塞,无法正常加药,既有害员工的身体健康、污染环境,又降低工作效率。
3.2 柱塞泵阀的改良,确保泵的连续运转,保证药剂连续注入
在设备维修保养方面,加入现场作业人员的看法和见解,并对阀芯和阀座进行了改进将阀芯顶角改为90度角阀芯,阀座底部改为丝扣衔接,通过这两处改动,增加了柱塞阀工作的稳定性。
并减小了阀每次工作的漏失量。
3.3 成胶影响因素的研究
药剂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药品单体本身的性能、水质和配置工艺,通过现场水样和药剂化验分析,发现影响凝胶剂成胶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水里的机杂含量超过了药剂要求。
当机杂含量较高时,凝胶剂中会出现黑色絮状沉淀悬浮物,而机杂含量较少时,凝胶剂是透明的白色液体,不含任何沉淀物。
因此认为机杂含量较高是影响现场凝胶剂成胶的主要因素。
4 实施效果
调驱工作开展以来,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现场实施调驱注剂井8口,目前空白水驱井1口,待压力恢复后即开始注剂,井组压力上升明显,调驱区块产量明显上升。
开井数从37口上升到43口,增加了6口。
日产油从70.4t上升到99t,上升了28.6t,累增油2.56×104t,累增气1559.3×104m3。
目前已经注剂的8口井压力上升明显,调驱前平均注入压力9MPa,目前平均注入压力12.8 MPa,上升了3.8 MPa,累计注入6.8×104m3。
5 结论和认识
①弱凝胶调驱技术,能进一步缓减层间和层内矛盾,改善纵向渗透率级差,提高水驱波及效率,降低油水黏度比,改善水驅油的流度比,防止注入水快速突进所造成的单层水淹,提高油藏注入水的波及面积及水驱效率。
②有机铬弱凝胶调驱剂影响因素很多,对水质要求高,水质中的机杂含量直接影响其成胶性,大量的现场化验表明,当现场水质机杂含量控制在20mg/L内,凝胶剂成胶稳定性良好。
参考文献:
[1]弓玉杰.利用整体调剖技术改善新站油田开发效果[C].大庆油田开发论文集.2005-01.
[2]董庆军.浅谈注水井调剖效果分析[J].科学技术,2010(1):31.
吴超(1982- ),男,毕业于大庆石油学院石油工程专业,在职研究生,工程师,现在辽河油田兴隆台采油厂工艺研究所从事生产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