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信用评级业的发展历程.

合集下载

信用评级中的几个问题

信用评级中的几个问题

1、什么是信用评级信用评级又称资信评级,是一种社会中介服务,将为社会提供资信信息,或为单位自身提供决策参考。

最初产生于20世纪初期的美国。

1902年,穆迪公司的创始人约翰穆迪开始对当时发行的铁路债券进行评级。

后来延伸到各种金融产品及各种评估对象。

由于信用评级的对象和要求有所不同,因而信用评级的内容和方法也有较大区别。

我们研究资信的分类,就是为了对不同的信用评级项目探讨不同的信用评级标准和方法。

关于信用评级的概念,至目前为止没有统一说法,但内涵大致相同,安博尔中诚信认为,主要包括三方面: 首先,信用评级的根本目的在于揭示受评对象违约风险的大小,而不是其他类型的投资风险,如利率风险、通货膨胀风险、再投资风险及外汇风险等等。

其次,信用评级所评价的目标是经济主体按合同约定如期履行债务或其他义务的能力和意愿,而不是企业本身的价值或业绩。

第三,信用评级是独立的第三方利用其自身的技术优势和专业经验,就各经济主体和金融工具的信用风险大小所发表的一种专家意见,它不能代替资本市场投资者本身做出投资选择。

从实际操作的角度来定义,信用评级是信用服务专业机构以第三方的客观、公正立场,根据规范的评估指标体系,运用科学的评估方法,履行严格的评估的程序,对企业、金融机构、债券发行者和社会组织等市场参与主体的信用记录、企业素质、管理能力、经营水平、外部环境、财务状况、发展前景等进行全面了解、考察调研、分析研究后,就其在未来一段时间履行承诺的能力、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所做的综合评价,并以一定的符号表示其优劣并公布于社会公众的一种经济活动。

如果对信用评级再进行深入的分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理解。

(1)信用评级的主体是第三方信用评级机构,客体是受评经济主体和金融工具的信用品质。

评级人员通过收集数据、分析评级信息,对受评企业或金融工具的信用品质优劣表达意见。

这种意见的表达是通过简单明了的符号来实现的,一定的符号代表了评级机构及人员的意见,也揭示了一定的违约风险。

穆迪之路:评级业务的发展与创新

穆迪之路:评级业务的发展与创新

穆迪之路:评级业务的发展与创新在全球金融市场中,评级机构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资本市场提供独立的信用评级服务。

作为评级业务的先行者之一,穆迪(Moody's)在其长达一个世纪的历程中,经历了许多挑战与变革,为金融领域带来了丰富的经验与创新。

穆迪的评级业务起源于1909年,当时的穆迪开始发布铁路债券和公用事业公司债券的评级报告。

随着金融市场的蓬勃发展,评级需求也越来越多样化。

为了满足不同行业的需求,穆迪逐渐拓宽了评级业务的范围,包括国家和地方政府债券、企业债券、金融机构债券等。

此外,穆迪还开展了其他类型的评级服务,如信用风险评估、结构化产品评级等。

评级业务的发展离不开技术和方法的创新。

穆迪在评级业务中引入了多种模型和指标,以提高评级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例如,穆迪独创了评级体系,通过评级符号和机构评级来评估发行人的信用风险等级。

此外,穆迪还引入了随着时间推移而发展的评级体系,以跟踪债务的偿还状况,为投资者提供更准确的信用风险预测。

然而,穆迪也经历了一些质疑和争议。

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中,评级机构被指控没有提前发现金融产品的风险,导致危机的扩大。

尽管穆迪在后续的改革中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了评级的独立性和透明度,但仍然需要不断提高评级的质量和准确性,以应对金融市场的变化和风险。

评级业务的创新是穆迪不断发展的关键。

随着金融市场的全球化和金融产品的日益复杂化,传统的信用评级模型和方法已经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穆迪积极推动技术的应用和新模型的研发,以更好地解决新兴行业和新型金融产品的评级难题。

例如,穆迪开始使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提高评级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此外,穆迪还加强了与投资者和发行人的沟通,提供更全面和深入的评级报告。

评级业务的发展与创新离不开监管的支持和规范。

随着金融监管的加强,评级机构在评级过程中需要遵守更加严格的规定和要求,以确保评级的独立性和公正性。

穆迪积极配合监管机构的要求,加强内部管理和风险控制,以提高评级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国外个人信用评估体系的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

国外个人信用评估体系的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

国外个人信用评估体系的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1. 引言1.1 国外个人信用评估体系的定义国外个人信用评估体系的定义是指通过对个人信用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分析,评定个人信用状况的一套制度化工具。

这个体系主要包括对个人消费行为、还款记录、社会关系等方面的信息进行评估,从而形成一个客观、全面的个人信用评价体系。

该评估体系可以帮助金融机构、雇主、房东等在与个人交往时更准确地评估个人信用水平,从而减少信用风险和提高效率。

个人信用评估体系的建立旨在建立一个公正、透明的信用评估机制,激励个人维护良好信用记录,促进社会诚信建设。

在国外,个人信用评估体系已经相当完善,各国金融机构、企业和政府部门都广泛应用这一制度,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

1.2 国外个人信用评估体系的重要性国外个人信用评估体系的重要性在当今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个人信用评估体系是指通过对个人信用记录和行为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综合评定个人信用状况,为金融机构、零售商和其他企业提供参考,以便决定是否与其合作或提供信贷服务。

这一体系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国外个人信用评估体系的建立有助于提高金融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通过对个人信用状况的评估,金融机构可以更准确地判断个人的信用风险,从而制定更科学合理的信贷政策,降低不良贷款率,提高贷款的成功率。

国外个人信用评估体系的建立有助于促进消费者信用意识的培养和提高。

个人信用评估体系的存在可以激励个人维护自身信用良好的动力,有助于培养消费者守法守信的信用观念,提高整个社会的信用文化水平。

国外个人信用评估体系的建立还可以促进金融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

通过建立健全的个人信用评估体系,可以有效减少信息不对称,提高金融市场的透明度和公平性,促进金融市场的稳定发展。

国外个人信用评估体系的重要性在于其对金融服务效率、消费者信用意识和金融市场发展的积极影响,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保障。

2. 正文2.1 国外个人信用评估体系的发展历程国外个人信用评估体系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

“一带一路”背景下国际主权信用评级的发展、意义及对我国的影响

“一带一路”背景下国际主权信用评级的发展、意义及对我国的影响

丝路视野1作者简介:陈子栋(1996— ),男,汉族,河北邯郸人,硕士研究生。

主要研究方向:国际贸易。

通过借鉴国际经验,结合我国国情,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尽早防范主权评级风险,我国应采取设定“本土+全球”的双评级规范、强化控制和监管国际评级机构以及减弱对主权评级的依赖等法律对策。

一、主权信用评级的发展历程1918年3月,穆迪开启全球最早的主权信用评级工作,评级对象包括10个国家的政府债券。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凭借其强大的经济金融地位成为全球最大的债权国,纽约也随着美国对欧洲和拉美国家的贷款激增而成为全球最大的资本市场和证券交易市场,主权信用评级也由此活跃起来。

20世纪20年代,穆迪、普尔出版公司、标准统计局和惠誉四家信用评级机构的主权信用评级结果得到纽约证券交易所投资者的认可,穆迪评级国家的数量一度达到40个,超过当时全球国家数量的一半。

然而好景不长,受1931年主权债务违约潮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战等影响,主权信用评级业务进入长期萎靡阶段。

二战后世界经济和金融形势严峻,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马歇尔计划以及美国进出口银行提供的双边贷款在战后重建中扮演重要角色,新增主权债务规模大幅减少。

1963年美国为抑制资本外流出台利息平衡税,对美国投资者购买外国证券所收到的利息进行征税,降低了美国投资者购买外国债券的意愿。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主权违约很少,投资者认为主权违约风险已经减弱,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对主权信用评级的需求。

到70年代初,穆迪只对5个国家进行主权评级,标准普尔只对美国和加拿大进行评级,惠誉则放弃了主权信用评级业务。

从70年代中期开始,主权信用评级开始复苏。

1974年美国取消IET,外国主权债券在纽交所重新活跃起来。

1982年开始的新一轮主权债务违约潮重新引起人们对于主权违约风险的重视。

1986年穆迪开始对非美元计价的主权债券评级,评级国家数量快速增长。

1989年美国启动布雷迪计划,扩大主权债券市场,对发展中国家主权信用评级的需求增加。

信用评级业发展史

信用评级业发展史

信用评级业发展史(一)信用一、信用的由来:社会分工、市场的本质、信息不对称二、信用的概念信用是指参与经济活动的当事人之间建立起来的以诚实守信为基础的履约能力。

受信方向授信方在特定时间内所做的付款承诺的兑现能力和意愿。

信用是以授信人(债权人)对于受信人(债务人)所作还款承诺(Promise)和能力有没有信心为基础,决定是否同意产生授信人到受信人经济价值的转移,其中定义有明确的时间因素。

信用的“要素”是指授信、受信、付款期限、信用工具和风险。

能够直接用货币单位衡量,是信用的基本性质三、信用的种类信用分为国家信用、公共信用、企业/商业信用、消费者个人信用、投资信用等。

国家信用,又称财政信用,以一国的中央政府为主体,按照信用原则筹集资金和对外国举债,政府的偿债能力是由税收来保证的。

因此,资信评级业每年都会对世界各国的政府进行“国家主权级”评级,评级结果反映被评级国家偿还外债的能力和意愿。

公共信用,是一种社区或公众提供给各级政府的信用,主要的信用工具形式是公债。

从评级角度来看,公共信用是指各级政府的举债能力。

企业/商业信用,是指企业间的信用形式,是赊销商品和预付货款等形式表现的信用。

企业对赊销客房进行的信用风险控制,属于商业信用管理领域的问题。

它依赖于企业资信调查业提供的信息和技术支持,形成科学的制度,以提高金融机构的授信和企业赊销成功率。

消费者个人信用,当企业将一种信用工具或消费信贷发放给自然人类型的客户使用,这种授予自然人的信用就被称之为消费者信用,俗称“个人信用”。

最常见的消费者信用支付工具是贷记卡和个人支票。

投资信用,一般指由一些金融机构或私人基金向企业提供的相对较长期的信用,以帮助受益者开办企业、购置土地、建筑、设备等固定资产,它们多数是没有经过保险或足够抵押担保的。

受信人往往是新开办的企业,发放这种信用的机构通常是保险公司、信托公司、教育或养老基金、券商、政府机构等。

(二)资信评级一、资信评级的概念资信评级,通常也被称为信用评级,是对各类企业所负各种债务能否如约还本付息的能力和可信任程度的综合评估,是对债务风险的综合评价。

信用风险评估的历史演变

信用风险评估的历史演变

信用风险评估的历史演变信用风险评估是金融市场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指的是对借款方履行还款义务的能力进行评估和预测。

本文将介绍信用风险评估的历史发展以及相关的方法和工具。

一、过去的信用评估方法信用评估在过去主要依赖于传统的人工评估方法。

当时,金融机构主要根据借款方的资产、负债、收入和还款记录等信息来进行评估。

这种方法存在的问题是评估结果受制于人工主观判断和信息不完全的局限性。

二、信用评估模型的引入为了克服传统评估方法的不足,学者们开始研发信用评估模型。

在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的学者Altman提出了著名的“Z-Score”模型,通过对企业财务报表中的项指标进行加权计算,得出一个综合指标来评估企业的违约风险。

这是第一个广泛应用的定量信用评估模型,为后来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之后的几十年里,学者们不断改进和完善了信用评估模型。

比如,在80年代末,Merton提出了基于债项和股权的结构化模型,能够更准确地评估违约概率。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大量统计和机器学习方法也开始应用于信用评估领域,如逻辑回归、随机森林等。

这些模型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评估的准确性和效率。

三、评级机构的崛起评级机构是信用风险评估的重要参与者之一。

它们通过对借款方的信用状况进行综合评估,并将其分为不同等级,来为市场参与者提供参考和决策依据。

评级机构的兴起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的美国,最早是为了评估地方政府债券的信用风险。

评级机构的发展与信用评估模型的引入相互促进。

评级机构运用模型和专业知识来进行评级,而评级结果又反过来验证和改进了模型的准确性。

此外,评级机构还发挥着监管和引导投资者行为的作用,对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四、Fintech的兴起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金融科技的兴起,新的信用风险评估方法和工具不断涌现。

Fintech公司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等技术,能够更精确、快速地评估借款方的信用状况。

例如,P2P借贷平台利用借款人的社交网络数据、手机通话记录等信息,通过机器学习算法来预测其还款能力。

信用评级-教学大纲

信用评级-教学大纲

《信用评级》教学大纲课程编号: 113622B课程类型:专业选修课总学时:32 讲课学时: 32 实验(上机)学时:学分:2适用对象:金融学、金融工程先修课程:金融学、会计学、财务管理学一、课程的教学目标本课程建立在金融学、会计学、财务管理学等专业课程具备一定的经济分析能力基础之上,是金融学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金融工程专业的专业选修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在思想上认识到信用评级在个人、企业乃至国家经济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掌握进行信用评级分析所必须具备的经济、会计以及风险建模所必备的知识,能够运用传统的或现代的评级方法开展评级活动。

二、教学内容及其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课程主要以评级方法为主,对个人、企业、国家为主体的评级以及证券评级详细讲述,尤其是现代信用评级方法,对评级发展背景以及评级机构自身的管理略讲。

采用案例法、讨论法进行讲解。

课后留思考题要求学生作答或进行思考。

三、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教学课时分配四、教学内容第一章信用评级及其作用第一节为什么要进行信用评级1. 什么是信用评级2. 信用评级产生与发展的理论基础3. 信用评级制度建立和发展的决定因素4. 信用评级的作用第二节信用评级的基本做法1. 信用评级的种类和信用等级的划分2. 从全面、正确反映被评对象信用状况的角度确定信用分析内容3. 制定评级准则和评级政策4. 制定信用评级程序第三节信用评级体系1. 信用评级体系的组成2. 信用评级机构的内部管理教学重点、难点:信用评级的作用以及信用评级的基本做法课程的考核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信用评级的概念,理解信用评级的作用,掌握信用评级的基本做法,学会在投资决策中运用信用评级。

复习思考题:1. 什么是信用评级?2. 信用评级有哪些作用?3. 信用评级体系有哪几部分构成?第二章信用评级行业发展第一节国际评级行业发展简史1. 发达国家评级行业的发展2. 发展中国家评级行业的发展第二节国际评级与国内评级1. 国际评级2. 国内评级第三节国际著名评级机构1. 标准普尔2. 穆迪3. 惠誉4. 晨星第四节国际评级机构对我国有关机构的评级情况1.国际评级机构对我国主权评级2.国际评级机构对我国金融机构评级教学重点、难点:国际著名评级机构的评级种类、符号及意义,正确理解国际评级机构对我国的评级。

信用评价技术发展历史与问题研究

信用评价技术发展历史与问题研究

信用评价技术发展历史与问题研究信用评价技术本质上是一种基于预测未来偿债可能性来辩识不同企业的方法(L yn, 2000)。

信用评价技术虽然种类繁多,但都是遵循信用评价技术的内在发展逻辑,或内源创新,或外源移植发展而来的。

同时又由于基于问题的存在而向前推进。

一.信用评价技术发展历史从发展的历史维度来看,信用评价技术的发展历经了经验判断时期、数学模型时期和系统综合时期。

(一)经验判断时期20世纪50年代以前,信用评价技术主要以专家经验判断为特征。

信用分析专家通过阅读客户申请材料并结合一些信用要素的分析后作出信用评价决策。

应用最为普遍的是5C、5W、5P法(Lyn,2000)。

5C,即品质(Character)、能力(Capacity)、资本(Capital)、担保(Collateral)和环境(Conditio n)。

5P即借款人(Who)、借款用途(Why)、还款期限(When)、担保物(Wh at)和如何还款(How)。

5P与5W意思相似。

而这一时期穆迪(Moody)和标准普尔(S&P)公司等所用的评价方法则是一种基于经验的财务分析方法。

此外,借助于财务比率的经验分析也是这一时期常用的经验判断方法,如:20世纪初由亚历山大.沃尔(Alexander.Wole)提出的沃尔评分法以及杜邦财务分析体系(范霄文、储海林,1999)。

1936年Fisher首先提出用统计方法判别不同企业的思想。

他的研究主要致力于区别不同规模和创业方式企业的差别。

1941年 Durand则是意识到可用相同方法来判别贷款之好坏的第一人。

然而,他的研究仅是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t he US 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的一个研究项目而并非出于信用评价的实用目的。

与此同时,由于美国卷入第二次世界大战,许多信用分析专家应征入伍,由此造成一些银行和邮递公司信用分析人才的严重短缺。

于是,这些公司就请信用分析专家们将他们信用分析经验和判断原则写下来,以供非专家作信用判断使用(Johnson, 1992),从而把专家经验判断方法从个性的、零散的感性阶段提高到一般的、系统的理性阶段。

世界各国信用评级业的产生与发展

世界各国信用评级业的产生与发展

世界各国信用评级业的产生与发展浙江安博尔信用咨询服务有限公司顾问董信成教授发达国家信用评估制度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其发展大致经历了3个主要的阶段。

目前国际上著名的信用评估机构主要业务包括:与政府有关的评级、与工商企业有关的评级、与金融机构有关的评级和与评级有关的信用研究及信息服务。

国际上以美国的信用评估业最为发达,这与美国经济及美元的强势地位、美国市场经济特别是资本市场高度发达、经济全球化等密切相关。

国际信用评估体系主要是在美元货币体系和资本主义制度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对其在其他货币体系及社会制度下应用的合理性应加以研究,有益于我们借鉴国际评级经验和防范信用风险方法,发展我国的信用评估事业。

国际信用评估制度迄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其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主要的阶段:初始阶段(1840年-1920年),发展阶段(1920年-1970年),普及阶段(1970年至今)。

(一)初始阶段(1840年-1920年)现代信用评估机构的前身是商业信息咨询机构。

据历史资料记载,在1837年的金融风暴后,1841年7月刘易斯·塔班(Lewis Tappan)在纽约建立了第一个商业信用咨询机构(Mercantile Credit Agency),旨在帮助商人寻找信用良好的顾客与商业伙伴。

1800年至1850年,美国开始盛行发行国债、州债和铁路债。

债券的发行创造了债券投资者对债券统计信息和债券统计分析的需求。

债券的发行和债券市场的发展为信用评估提供了物质基础,是信用评估产生的前提。

1849年,身为律师的约翰·布拉斯特(Bradstreet)建立了自己的信用评估机构(Bradstreet Co.),并于1857年将工作中所接触到的资信材料汇编成册。

1859年Dun成为纽约商业信用评估公司(Dun&Co.)总裁,并出版了第一本信用评估指南。

1909年,穆迪公司(Moody's Investors Service)出版了一本各家铁路公司债券的刊物以供投资者参考,其中开创了利用简单的信用评级符号来分辨250家公司发行的90种债券,正是这些简单的信用评级符号的利用才将信用评级机构与普通的统计机构区分开来,因此后来人们普遍认为信用评级始于穆迪的美国铁道债券信用评级。

主要国家的信用评级制度介绍_信用管理_[共2页]

主要国家的信用评级制度介绍_信用管理_[共2页]

30 信用管理 (1)信用评级形式趋于成熟;(2)主要信用评级机构通过兼并和收购,确立了在行业内的主导地位;(3)信用评级业务开始向国际化方向发展。

二、主要国家的信用评级制度介绍信用评级制度始于20世纪初的美国,迄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其积极作用逐步为其他国家所认识。

(一)美国的信用评级制度1.美国评级制度的发展历程美国评级制度的产生与发展与其资本市场的产生与发展密切相关。

自19世纪初,美国的资本市场先后经历了国债发行时代、州债发行时代和铁路债券发行时代,资本市场的投资主体从开始的个人投资者为主逐渐发展到以投资银行为主。

资金雄厚的投资银行的介入掀起了美国证券市场的投资热潮,当时的投资者通过订阅由中立的机构发行的简易投资情报资料了解各种债券的优劣情况。

在约翰·穆迪出版《铁路投资的分析》一书之后,普尔出版公司(标准普尔公司的前身)、标准统计公司(1941年与普尔出版公司合并)和惠誉公司也先后于1922年和1924年开始对工业证券进行评级。

美国资信评级制度是目前国际上最发达的评级制度。

主要评级机构除对各类债券、基金、商业票据等金融工具进行评级外,还对企业、金融机构、国家主权进行评级。

在资信评级行业,目前美国国内主要有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Moody’s )、标准普尔公司(Standard and Poor’s )、惠誉国际信用评级有限公司(Fitch IBCA ),它们基本上主宰了美国的资信评级市场。

在个人资信服务领域,美国有1000多家当地或地区的信用局(Credit Bureau )为消费者服务,这些信用局中的绝大多数或者附属于Equifax (艾贵发)、Experian (益百利)和Trans Union (全联)等三家全国最为主要的信用报告服务机构,或者与这三家公司保持业务上的联系。

这三家公司都建有覆盖全国范围的数据库,包含超过1.7亿消费者的信用记录。

关于信用评级市场发展状况研究

关于信用评级市场发展状况研究

信用评级市场发展状况研究引言信用评级市场是金融市场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评估债券和其他金融工具的风险水平,为投资者提供重要参考,同时也对债券发行人的融资成本和融资渠道起到关键作用。

本文将对信用评级市场的发展状况进行研究,包括市场规模、参与主体、评级方法等方面的内容。

一、市场规模信用评级市场的规模是衡量其发展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

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推进,信用评级市场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

根据国际信用评级机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全球信用评级市场的总额达到了XX万亿美元。

其中,债券信用评级占据了绝大部分市场份额,股票和其他金融工具的评级规模相对较小。

在不同地区,信用评级市场的规模存在差异。

发达经济体的信用评级市场规模相对较大,而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评级市场规模相对较小。

这主要是因为发达经济体的金融体系更为完善,金融工具种类更多样化,因此需要更多的信用评级服务。

二、参与主体信用评级市场的参与主体主要分为三类:评级机构、债券发行人和投资者。

1.评级机构:评级机构是信用评级市场的核心参与者,其职责是对债券发行人进行信用评级。

国际信用评级机构主要有标准普尔、穆迪和惠誉等,它们通过评估债券发行人的信用风险,发表相应的信用评级报告。

此外,一些国家还有本土的信用评级机构,它们在本国市场具有较高的影响力。

2.债券发行人:债券发行人是信用评级市场的需求方,他们为了降低融资成本和扩大融资规模,会主动选择进行信用评级。

债券发行人需要向评级机构提供相关的财务和经营信息,并支付一定的评级费用。

3.投资者:信用评级为投资者提供了一个可参考的信用风险评估工具。

在投资决策过程中,投资者会参考债券的信用评级来判断其投资风险和回报。

不同投资者根据其风险偏好和资金实力的差异,对评级标准和评级结果可能有不同的反应。

三、评级方法评级方法是信用评级市场的核心技术。

评级机构根据一定的评级方法和模型,对债券发行人进行信用风险评估。

信用的发展历程

信用的发展历程

信用的发展历程信用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人类社会的起源。

在过去的几千年里,信用体系逐渐发展并成为商业和经济活动的基础。

下面是信用发展的一些重要里程碑。

早期信用:在人类社会的早期,人们主要依靠相互之间的信任来进行交易和交往。

个人的声誉和口碑在当时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没有书面记录或法律框架的支持,信用主要依赖于人们之间的口头承诺和约定。

货币的出现: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开始使用象征着价值的对象来方便交易。

最早的货币形式包括贝壳、动物皮毛等。

货币的出现极大地促进了交易的便利性和效率,并进一步加强了信用的发展。

商业信用的崛起:随着商业活动的增加和城市的发展,商人之间的信用成为了商业发展的必要条件。

商人们开始被认可,并建立了自己的声誉。

他们通过遵守承诺、及时偿还债务等方式来维护自己的信用。

信用机构的出现: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信用机构开始出现。

银行作为最早的信用机构之一,开始提供贷款、储蓄等服务,并根据个人的信用历史来评估信用worthiness。

信用评估的进一步发展:随着金融行业的发展,信用评估的重要性逐渐增加。

信用评估机构的出现,如国际信用评级机构,通过评估借款人的信用风险,为投资者提供信用评级服务。

这进一步促进了信用的发展,并提高了借贷活动的效率。

数字化时代的信用: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数字化时代的信用正迅速发展。

个人和企业的信用记录可以通过在线平台进行保存和查询。

同时,新的信用评估模型和算法被开发出来,例如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评估方法,以更准确地评估个人或企业的信用worthiness。

总之,信用的发展历程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它与人类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紧密相连。

通过信用,人们能够建立信任,促进经济活动的进行。

世界三大评级机构和评级对照介绍

世界三大评级机构和评级对照介绍
• 着眼长远——穆迪旳分析要点是影响发行人长久偿债能力旳基本 原因,例如经济严重下滑、管理策略出现重大变化或出现主要旳 监管变化。评级不会随业务或供需周期性变化而变动,也不会反 应短期市场波动。
• 强调现金流旳稳定性及可预测性——穆迪旳分析要点之一是了解 影响现金流旳原因,尤其是现金流旳可预测性及连续性。穆迪会 经过财务分析判断发行人旳现金流在经济不景气时旳弹性。
• 前期准备阶段 • 信息搜集阶段 • 信息处理阶段 • 初步评级阶段 • 拟定等级阶段 • 公布等级阶段 • 跟踪评级阶段
四、标普-评级分类
• 长久债务评级:AAA、AA、A、BBB、BB、B、CCC、CC、C和D,其中长久信用等 级旳AA至CCC级可用“+”和“-”号进行微调。
• 短期债券信用等级:A-1、A-2、A-3、B、C和D。
三、标普-服务与主权评级
服务:
• 对全球数万亿债务进行评级
• 针对股票、固定收入、外汇及共同基金等市场提供客观旳信息、 分析报告
• 是经过全球互联网网站提供股市报价及有关金融内容旳最主要 供给商之一
• 原则普尔指数
评估程序
决定一国主权信用评级旳原因:
• 政治制度旳有效性与政治风险 • 经济构造与增长前景 • 外部流动性与国际投资者头寸 • 财政体现和灵活性以及债务承担 • 货币灵活性
世界三大评级机构 信用评估等级
2023.5
一、基本概念
• 信用等级一般是指基于评估对象旳信用、品质、偿债能力以及资本等 旳指标级别,即信用评级机构用既定旳符号来标识主体和债券将来偿 还债务能力及偿债意愿可能性旳级别成果。
• 1975年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认可穆迪,原则普尔,惠誉为全国认 可旳评级组织,今后三家企业开始垄断国际评级行业。

世界三大评级机构及评级对照介绍

世界三大评级机构及评级对照介绍

世界三大评级机构及评级对照介绍世界三大评级机构是标准普尔全球评级(Standard & Poor's),穆迪投资者服务(Moody's Investors Service)和惠誉评级机构(Fitch Ratings)。

这三家机构在全球范围内为政府、公司和金融机构提供信用评级服务,帮助投资者评估其债务偿还能力和风险水平。

标准普尔全球评级是世界最早的信用评级机构之一,成立于1916年,总部位于美国纽约。

标普全球评级主要评估债权人的流动性、偿债能力和违约风险。

它使用字母级别的评级标准,从最高的AAA到最低的D,每个级别都有一个“+”或“-”符号用于细分评级。

例如,AAA表示最高的信用评级,而BB+表示较高的风险水平。

标普的评级主要关注债务偿还能力和应对风险的能力。

穆迪投资者服务成立于1909年,总部位于美国纽约。

穆迪评级使用类似标准普尔的字母级别评级制度,评估债务承担者的信用质量和违约风险。

穆迪的评级标准中,AAA表示最高的信用评级,而C表示最低的违约风险。

穆迪评级还对市场风险、流动性和其他宏观因素进行考虑,以提供准确的信用评级。

惠誉评级机构成立于1913年,总部位于美国纽约。

惠誉评级主要评估债务人的信用质量和违约风险。

惠誉采用与标准普尔和穆迪相似的字母级别评级制度,其中AAA表示最高的信用评级。

惠誉评级还使用“+”或“-”符号来表明细分的评级水平。

惠誉评级还关注债务人的流动性、市场风险、行业前景和宏观经济因素。

这三家评级机构在全球范围内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其评级对于债权人和投资者来说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高信用评级可以帮助债务人降低融资成本,吸引更多的投资者。

相反,低信用评级可能会增加融资成本,并限制债务人的融资能力。

评级机构的评级对照主要是在评级标准和评级分级上。

虽然这三家评级机构使用类似的字母评级制度,但它们的评级结果可能会略有不同。

这可能是因为评级机构在评估债务人时可能会侧重不同的因素,以及使用不同的方法和数据。

信用评级行业手册(2020年版)

信用评级行业手册(2020年版)

信用评级行业手册(2020年版)【声明:本文信息全部源于公开渠道,文中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正文】在对债券市场进行全面剖析之后(详见债市通行手册(2020年版)),有必要进一步分析和债券市场密切相关的另一行业,即信用评级行业。

特别是,在高评级的信用债接连违约之后,信用评级机构因评级虚高、没有提前预警到发行人的债务偿还能力恶化或意愿下降而备受指责和关注,特别是近期关于信用评级行业的政策信息亦比较集中,基于此报告将对信用评级行业进行讨论。

一、前言:信用评级机构正受到监管部门和市场越来越多的关注(一)理论上应该很重要的信用评级机构实践中却备受指责信用评级的对象是发行人及其发行的证券,理论上是为了投资者服务,但实践上却常常沦为发行人的附庸工具(即通过提高评级来降低发债成本),特别是受制于多头监管、跨市场作业等因素,导致信用评级行业亦因独立性差、评级虚高、专业性和区分度不足、事前预警差、商誉和公信力不强等问题而备受市场指责和不认可,即理论上应该很重要的信用评级行业在实践中可能没有那么重要或没有起到太多作用。

(二)金融管理部门将信用评级机构定位为证券市场的“看门人”角色信用评级机构在证券市场中被定位为“看门人”。

1、2020年12月11日央行在其组织召开信用评级行业发展座谈会上便将评级机构视为债券市场“看门人”的角色。

2、2020年12月23日,发改委发布的《关于开展2021年度企业债券本息兑付风险排查和存续期监管有关工作的通知》(发改办财金〔2020〕942号),亦明确信用评级机构、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机构在债券申报和存续期管理等过程中的风险排查和“看门人”责任。

(三)债券信用评级发生变化应被视为重大事件进行披露和报告1、2019年12月28日发布的新《证券法》将“公司债券信用评级发生变化”视为上市交易公司债券的重大事件,应进行公告并向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和证券交易场所报送临时报告。

这一规定是否同样适用于企业债券、中票、短融等信用债还没有明文规定,不过即便如此未来方向应该是明确的。

征信发展历程

征信发展历程

征信发展历程征信是指通过对个体的信用行为和信用记录进行收集和整理,形成个体信用档案,以供金融机构和其他商业机构参考的一种服务。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金融体系的完善,征信在不同国家和地区都经历了一系列的发展和变革。

征信的发展可以追溯到早期的信用制度,这种制度主要基于个人之间的口碑和信誉传递。

然而,随着社会的变迁和交往方式的改变,传统的信用制度存在着信息不对称和难以准确评估个体信用的问题。

因此,引入征信机构成为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方式。

20世纪70年代是征信发展的关键时期,国际上出现了第一批征信机构。

这些机构主要通过收集和整理个体的信用信息,提供给金融机构和商业机构参考。

这种方式使得金融机构能够更加准确地评估个体的信用状况,并根据信用状况给予不同的信贷条件。

20世纪90年代,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技术的进步,征信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逐渐出现了基于互联网的征信机构,通过在线收集和整理个体的信用信息,实现了更高效和精确的信用评估。

同时,征信数据也开始向非金融领域拓展,使得征信可以服务于更多的行业和个体。

近年来,征信发展迎来了更加广泛和深入的改革。

征信机构的规范化和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征信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也得到了提升。

同时,政府对征信行业的监管也越来越加强,保护个体信息安全和隐私成为发展的重要考量。

此外,征信的应用场景也在不断增加,涵盖了个人信贷、企业信贷、租房、就业等多个方面。

当前,全球征信行业正在迎来数字化转型的浪潮。

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征信机构可以更好地挖掘和应用数据,实现个性化和精准化的征信服务。

同时,区块链等新兴技术的引入也有望提升征信数据的安全性和可信度。

总的来说,征信作为一种信用服务的方式,经历了从传统的口碑制度到现代化的技术驱动的发展历程。

其中,从纸质档案到互联网数据库的转变,从个体信贷到跨行业应用的拓展,都推动着征信行业向更高效、安全和可靠的方向发展。

随着技术和监管的不断进步,征信有望在金融和商业活动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为社会的信用体系建设和经济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国际三大评级机构 详细版

国际三大评级机构 详细版
投资级分为AAA、AA、A和BBB; 投机级分为BB、B、CCC、CC、C和SD/D级。 AAA级表示偿债能力极强,为最高评级。从AA级到CCC级可加上“+”“-”号,表示
评级在各主要评级分类中的相对强度。 当债务到期而发债人未能按期偿还债务的即为 D 级,发债人有选择对某些债务或某类
债务违约时为SD(选择性违约)评级。
资料来源:MBA智库
标准普尔的历史
1860年,当年欧洲的投资者对于自己在美国新发展的基础设施投资的资产需要更多的了 解。当时,普尔先生(Henry Varnum Poor)顺应有关需求开始提供金融信息,出版了 《铁路历史》及《美国运河》,并以“投资者有知情权”为宗旨率先建立了金融信息 业。
1906年成立标准统计局(Standard Statistics Bureau),提供在此之前难以获得的美 国公司的金融信息 。
标准普尔还拥有久负盛名的基准指数组合,其中美国市场为标准普尔 5 0 0 指数,全球市 场为标准普尔 1 2 0 0 指数。目前全球超过 1 . 5 万亿美元的资产直接以标准普尔指数为标的 ,超过5万亿美元的资产选用标准普尔指数作为比较基准。
作为全球独立证券研究和组合建议的最大提供商之一,标准普尔向超过1,000家机构(包 括顶级证券公司、银行和人寿保险公司 ) 提供其股票、市场和经济研究。目前标准普尔 对全球1,900只证券提供基本面证券观点。
三 大 评 级 机 构
信用评级的定义
信用评级(Credit Rating),又称资信评级,是一种社会中介服务为社会提供资信信息,或为 单位自身提供决策参考。最初产生于 2 0 世纪初期的美国。 1 9 0 2 年,穆迪公司的创始人约 翰·穆迪开始对当时发行的铁路债券进行评级。后来延伸到各种金融产品及各种评估对象。

esg评级发展历史

esg评级发展历史

esg评级发展历史
ESG评级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末和本世纪初。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社会对企业的环境、社会和治理(ESG)绩效越来越关注,这推动了ESG评级的发展。

最初的ESG评级起源于社会责任投资(SRI)的概念,它强调投资组合中包含社会和环境因素。

然而,这些评级方法缺乏一致性和透明度,没有统一的标准和框架。

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国际组织和标准制定机构开始开发通用的ESG评级标准和框架。

2006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金砖国家能源组织发布了《全球责任投资基准》。

该标准设立了全球企业在环境、社会和治理方面的基本要求,并提供了一套评估方法。

另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是国际金融公司(IFC)和世界银行于2012年合作发布的《ESG投资指南》,为金融机构提供了实施ESG评级和策略的指导。

随后,国际金融公司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联合发布了ESG 投资指南和环境社会绩效标准。

在过去的几年中,ESG评级逐渐成为许多投资者考虑的重要因素。

不仅机构投资者,个人投资者也越来越关注企业的ESG表现,这促使了更多的机构和公司进行ESG评级。

一些独立的ESG评级机构涌现出来,提供企业的ESG得分和排名。

目前,许多机构和组织都在努力建立更为统一和可比的ESG评级标准和框架。

这将有助于提高企业的ESG绩效透明度,推动更可持续和负责任的商业实践。

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价体系发展历程

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价体系发展历程

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价体系发展历程
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价体系发展历程
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价体系发展历程:
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价体系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02年,当时世界银行发布了第一份《Doing Business》报告,旨在评估全球各国的营商环境。

该报告主要关注企业在开展商业活动时所面临的法律、制度和实践方面的障碍,以及政府在促进企业发展方面的政策和措施。

随着时间的推移,世界银行不断完善和扩展了营商环境评价体系。

2004年,世界银行开始对全球各国的商业注册流程进行评估,并在2006年将其纳入到《Doing Business》报告中。

此后,世界银行陆续增加了对税收、贸易、土地登记、债务追讨等方面的评估内容,使得《Doing Business》报告成为了全球最权威的营商环境评估指标之一。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Doing Business》报告也受到了一些批评。

有人认为,该报告过于强调了政府的市场化改革和放松监管,而忽视了对社会公正和环境保护的考虑。

此外,一些国家也对该报告的评估结果提出了质疑,认为其评估标准和方法不够科学和客观。

因此,世界银行在2021年宣布停止发布《Doing Business》报告,并表示将对其评估方法和标准进行全面审查和改进。

未来,世界银行将继续关注营商环境的发展,但将更加注重社会公正、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考虑。

论文信用评级总结范文

论文信用评级总结范文

摘要:信用评级作为一种重要的金融工具,在金融市场的发展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本文通过对信用评级的定义、作用、发展历程和现状进行分析,总结了信用评级的优点与不足,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一、引言信用评级是评级机构对债务人信用风险进行评估的一种专业活动,其结果为投资者、金融机构和政府部门提供决策依据。

自20世纪初信用评级产生以来,它逐渐成为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旨在总结信用评级的发展历程、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二、信用评级的定义与作用1. 定义信用评级是指评级机构根据债务人信用状况、财务状况、行业前景等因素,对其信用风险进行评估,并给予相应信用等级的过程。

2. 作用(1)为投资者提供决策依据,降低投资风险;(2)促进金融市场健康发展,提高市场效率;(3)为金融机构提供风险管理工具,降低信贷风险;(4)有助于政府监管,维护金融市场秩序。

三、信用评级的发展历程与现状1. 发展历程(1)20世纪初,信用评级产生于美国,主要针对债券市场;(2)20世纪50年代,信用评级开始应用于股票市场;(3)20世纪80年代,信用评级逐渐扩展到国际金融市场;(4)21世纪初,信用评级市场全球化,评级机构增多,竞争加剧。

2. 现状(1)评级机构数量增多,市场集中度提高;(2)评级方法不断改进,评级技术日趋成熟;(3)信用评级应用范围扩大,涵盖金融、非金融等多个领域;(4)评级市场存在一定程度的垄断,监管压力加大。

四、信用评级的优点与不足1. 优点(1)降低信息不对称,提高市场效率;(2)有助于投资者分散风险,优化投资组合;(3)促进金融机构风险管理,降低信贷风险;(4)为政府监管提供依据,维护金融市场秩序。

2. 不足(1)评级结果可能存在主观性,影响评级准确性;(2)评级机构可能受到利益驱动,影响评级公正性;(3)评级市场存在一定程度的垄断,影响竞争;(4)评级结果可能被滥用,误导投资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信用评级业的发展历程
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美国正处于工业化带来的经济迅速发展时期。

铁路为交通运输业增加新线路,以满足不断增长的货运需求。

由于需要大量资本,许多公司通过发行债券融资。

这些公司在信用质量上存在极大的差异,有的实力雄厚,有的则财务状况不佳,更有甚者纯粹就是欺骗,为了兴建子虚乌有的铁路和工厂发债。

当时在金融市场上,投资者缺乏可靠的金融信息,也很少有评估债券信用风险的方法。

1890年,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moody'sinvestorsservice)的创始人约翰。

穆迪开始编写美国公司财务信息手册,并逐步建立了衡量债券倒债风险的评估体系。

他在1909年首次对美国铁路公司的债券进行评估,其评级手册受到了投资者的广泛欢迎。

1918年,穆迪的评级对象开始扩展到外国政府在美国发行的债券。

随着投资者对评级服务需求的增长,市场上出现了其他信用评级公司。

1923年,标准普尔公司(standard&poor's)开始资信评级业务。

进入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又经历了一次迅速增长时期,同时投机活动也很猖獗。

企业发展很快,但并非都很可靠,很多公司利用股票和债券市场为不大现实的发展计划筹资。

在30年代大萧条之前,信用评级的使用并不广泛。

但在大萧条中,大量公司的破产导致债券倒债频繁,投资者因此损失巨大。

大萧条促发展
大萧条的教训使投资者认识到资信评估的重要性,信用评级作为帮助投资者作出适当投资决策的工具,其意义更为明显。

监管机构也确认资信评级在为投资者提供保护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管理部门限定公共养老基金投资的债券种类,限制对高风险债券的投资,借助评级作为投资的准则,限定这些投资只能用于购买评级机构列为“投资等级”的债券。

大萧条之后,信用评级成为债券投资和定价的标准模式。

投资者利用评级作为他们选择债券投资时,所能承受的风险水平的依据。

投资者根据债券的评级,确定他们对债券收益的要求,按照投资报酬与风险挂钩的原则,对高风险债券要求较高的收益回报。

然而,在1967年之前,金融市场对评级服务的需求不大,这主要是由当时美国的利率低而稳定以及债券二级市场相对较小的特点决定的,证券组合管理无所作为。

但是,到了60年代末,由于越南战争的升级,伴随着政府大量的社会福利开支,美国经济开始遭受高通货膨胀的侵袭,高利率时代随之而来。

高等级公司债券的利率从原来稳定的4-5%上升到70年代中期前所未有的10%水平,债券市场由此受到高通胀和更大的信用风险的双重打击。

当70年代美国经济处于严重衰退时,冲击也达到顶点。

公司利润下降,制造商大量
削减生产。

深受经济循环周期影响的宾夕法尼亚州中央铁路公司因不堪承受沉重的财务压力,申请破产保护,成为当时美国金融史上最大的倒债事件。

“宾州中央铁路公司破产案”标志着现代信用评级业的开始。

该公司破产时,尚有16亿美元的债券和1.25亿美元的商业票据没有偿付。

虽然市场已经开始认识到信用风险的与日俱增,但在“宾州中央铁路公司破产案”发生之前,商业票据市场实际上被视为没有风险。

虽然发行公司中明显地存在信用差别,评级机构几乎为所有的商业票据发行者都标识最高等级。

宾州中央铁路公司的破产使投资者意识到信用质量的问题,而发行公司也力争与他们认为“较差的”信用有所区别,市场对资信评估服务的需求迅速增长。

从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中期,美国债券发行量有了较大的增长,二级市
场的交易量也不断增加。

与此同时,商业票据发展迅速,在市场上取代了传统上由银行扮演的对企业的短期贷款者角色。

至此,信用评级已成为不断发展和具有更大风险性的资本市场体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美国资信评估业的一个主要特点是:对于同一受评对象,投资者坚持要有至少2家评级机构的评估,他们不愿只依赖一家评级机构的判断,要求有第二种意见。

投资者认为,有2家独立的专业评级分析公司共同对一家企业进行分析更为可靠。

通过评估机构之间的竞争得出高质量分析报告的做法被市场广泛接受。

对于欧洲而言,其债券市场直到1981年才开始迅猛发展。

虽然在1987年、1990年和1992年曾有若干下降,但从整体上看,20年来市场增长了10倍。

三大评级公司的发展现状
目前,具有
国际权威性的资信评估公司主要是3家: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擅长主权国家评级;标准普尔公司-擅长企业评级;惠誉国际-擅长金融机构与资产证券化评级。

(记者袁铭良)
21世纪经济报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