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世间最美的坟墓》.doc
世间最美的坟墓
![世间最美的坟墓](https://img.taocdn.com/s3/m/e8640212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11.png)
远离尘嚣没有装饰没有墓碑
守护者管理者十字架墓碑 墓志铭姓名
长方形土丘几株大树开满鲜花不关闭的木栅栏
最美的坟墓
朴素
没有
只有
既然列夫托尔斯泰墓如此朴素,甚至一无所有,作者却又说它是“世间最美的坟墓”,这如何理解?
托尔斯泰墓的“美”绝不在于能给人带来视觉享受的有形的东西,而在于那些强烈的冲击人们心灵的,给人们心灵以巨大震撼的无形的精神。
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
代表作
《战争与和平》 是他创作历程中的第一个里程碑《安娜·卡列尼娜》代表他创作的第二个里程碑《复活》是他长期思想、艺术探索的总结,也是对俄国社会批判最全面、最深刻、最有力的一部文学著作,是他创作的第三个里程碑
他以自己漫长一生的不懈追求,人心弦
打动人心
剧烈震撼
最美
朴素
敬意
如何理解文章开端所说的“宏伟”和“感人”?托尔斯泰墓的“美”不仅在于它的形式,更在于托尔斯泰本人的一种人格美,是托尔斯泰的形象宏伟,是托尔斯泰的品格感人。
风儿俯临,在这座无名者之墓的树木之间飒飒响着,和暖的阳光在坟头嬉戏;冬天,白雪温柔地覆盖这片幽暗的土地。
代表作
人物传记:《三大师》《三作家》《罗曼.罗兰》《苏格兰玛丽皇后传》小说:《象棋的故事》《混乱的感觉》《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回忆录:《昨日的世界》
正音正字
尘嚣(chén xiāo)墓冢(mù zhǒng)禁锢(jìn gù)栅栏(zhà lan)飒飒(sà sà)
从题目入手,找到分析文章的关键
主旨 最能打动人心的最震撼人心的,不是外在的形式的东西,而是内在的是精神的东西。只有精神的力量才是伟大的、永恒的。 抒发了作者对托尔斯泰的敬仰之情,使读者真切感受到托尔斯泰品格的高洁与非同凡响。
《世间最美的坟墓》教案
![《世间最美的坟墓》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5004551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2d43c74.png)
《世间最美的坟墓》教案世间最美的坟墓教案一、主题概述这篇文章的主题是对美丽的坟墓的探索,以及它们如何反映我们对死亡和生命的思考。
我们将通过介绍托尔斯泰的坟墓,探讨其美丽的本质以及它如何成为他一生信仰的象征。
二、关键词1、美丽2、坟墓3、托尔斯泰4、信仰5、生命与死亡三、导入部分在我们的生活中,每个人都将面临死亡,这是生命的必然。
然而,对于死亡,我们往往充满了疑惑和恐惧。
在俄罗斯作家托尔斯泰的眼中,死亡并不是一个终结,而是一个自然的回归。
他的坟墓就是他一生信仰的象征,也是我们思考生命与死亡的美丽载体。
四、主体部分1、托尔斯泰的背景和成就托尔斯泰是俄罗斯的伟大作家和思想家,他的作品深刻地反映了俄罗斯的社会现实和人性。
他的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和《复活》已经成为世界文学的经典之作。
2、托尔斯泰的信仰托尔斯泰是一个坚定的基督教徒和道德主义者,他相信爱和自我牺牲是人生的真谛。
他的信仰影响了他对死亡的理解,他认为死亡不是生命的终结,而是一个自然的回归。
3、托尔斯泰的坟墓托尔斯泰的坟墓位于俄罗斯的雅斯纳亚·波良纳庄园,这是一个朴素而美丽的场所。
他的坟墓没有华丽的装饰,没有高大的墓碑,只有一个小小的土堆和一块简单的石碑。
然而,就是这个简单的坟墓,成为了世界各地游客前来朝拜的圣地。
4、坟墓的美丽托尔斯泰的坟墓虽然朴素,但它的美丽不在于外在的装饰,而在于它所代表的理念。
这个朴素的土堆和石碑,象征着托尔斯泰对生命和死亡的理解。
这个理解告诉我们,人生就像一场旅程,我们都会回到同一个地方,死亡并不是一个终结,而是一个自然的回归。
这种理念让我们看到了一种超越生死的美丽,这种美丽让我们对生命充满了希望和期待。
5、对生命与死亡的思考托尔斯泰的坟墓引发了我们对生命与死亡的思考。
我们应该如何面对死亡?我们应该如何珍惜生命?托尔斯泰的坟墓告诉我们,我们不应该害怕死亡,因为死亡是一种自然的回归。
《世间最美的坟墓》优秀课件PPT
![《世间最美的坟墓》优秀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74599307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b8.png)
课程安排
教学重点与难点
明确课程的教学重点和难 点,如作品的主题、艺术 手法等。
教学方法与手段
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 授、讨论、小组合作等, 并利用多媒体资源如PPT 、视频等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设计
详细规划教学流程,包括 导入、新课讲授、巩固练 习、归纳小结等环节。
02 托尔斯泰与《世间最美的 坟墓》
作品背景
简要介绍《世间最美的坟墓》的 创作背景,包括当时的社会背景 和茨威格个人的生活经历。
课程目标
01
02
03
知识目标
学生能够了解《世间最美 的坟墓》的文学价值、艺 术特色和主题思想。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分析和评价文学作品的 能力。
情感目标
引导学生感受作品所传达 的人道主义精神,培养人 文关怀意识。
托尔斯泰的死亡观提醒我们重新审视死亡的意义,认识到 死亡并不是生命的结束,而是灵魂得到解脱的机会。
倡导简朴、自然的死亡方式
托尔斯泰主张简朴、自然的死亡方式,提醒我们应该更加 关注精神层面的纯净和宁静,而不是过度追求物质和装饰 。
探索死亡的精神意义
托尔斯泰认为死亡具有深刻的精神意义,我们应该探索并 认识灵魂的存在和超越的可能性,从而更好地面对生命的 有限性和死亡的必然性。
强调精神上的纯净和宁静。
托尔斯泰强调死亡的普遍性
02
他认为死亡是每个人都不可避免的,是人类共同的命运,不应
被视为恐惧和悲哀的对象。
托尔斯泰认为死亡是灵魂的解脱
03
他相信死亡并不是生命的结束,而是灵魂得到解脱,进入更高
层次的精神境界。
现代社会的死亡观与托尔斯泰的对比
现代社会对死亡的恐惧和悲哀
《世间最美的坟墓》原文阅读及答案
![《世间最美的坟墓》原文阅读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b1e51a1551810a6f524865e.png)
《世间最美的坟墓》原文阅读及答案(1)我在俄国所见到的景物再没有比托尔斯泰墓更宏伟、更感人的了。
(2)这将被后代怀着敬畏之情朝拜的庄严圣地,远离尘嚣,孤零零地躺在林阴里。
(3)顺着一条羊肠小道信步走去,穿过林间空地和灌木林,便到了墓冢前;这只是一个长方形的土堆而已,无人守护,无人管理,只有几株大数阴庇。
(4)她的外孙女跟我讲,这些高大挺拔、在初秋的风中微微摇动的树木是托尔斯泰亲手栽种的。
(5)小的时候,他的哥哥尼古莱和他在他们听保姆或村妇讲过一个古老传说时,提到亲手种树的地方会变成幸福的所在。
(6)于是他们俩就在自己庄园的某块地栽了几株树苗,这个儿童游戏不久也就忘了。
(7)托尔斯泰晚年才想起这桩儿时往事和关于幸福的奇妙许诺,饱经忧患的老人突然从中获到了一个新的、更美好的启示。
(8)他当即表示愿意将来埋骨于那些亲手栽种的树木之下。
后来就这样办了,完全按照托尔斯泰的愿望;他的坟墓成了世间最美的、给人印象最深刻的、最感人的坟墓。
它只是树林中的一个小小的长方形土丘,上面开满鲜花——没有十字架,没有墓碑,没有墓志铭,连托尔斯泰这个名字也没有。
这个比谁都感到受自己的声名所累的伟人,就像偶尔被发现的流浪汉,不为人知的士兵一般不留名姓地被人埋葬了。
谁都可以踏进他最后的安息地,围在四周的稀疏的木栅栏是不关闭的一一保护列夫"托尔斯泰得以安息的没有任何别的东西,惟有人们的敬意;而通常,人们却总是怀着好奇,去破坏伟人墓地的宁静。
这里,逼人的朴素禁锢住任何一种观赏的闲情,并且不允许你大声说话。
风儿在俯临这座无名者之墓的树林间飒飒响着,和暖的阳光在坟头嬉戏;冬天,白雪温柔地覆盖着这片幽暗的土地。
无论你在夏天和冬天经过这儿,你都想象不到,这个小小的隆起的长方形包容着当代最伟大的人物当中的一个。
然而恰恰是不留姓名,比所有挖空心思置办的大理石和奢华装饰更扣人心弦:在今天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成百上千到他的安息地来的人中间没有一个有勇气,哪怕仅仅从这幽暗的士兵身上摘下一朵花留作纪念。
世间最美的坟墓
![世间最美的坟墓](https://img.taocdn.com/s3/m/bc78994f5fbfc77da369b11a.png)
列宁称他为“俄国革命的镜子 ”
鲁迅称他是“19世纪俄国的 巨人”
《战争与和平》是他创作历程 中的第一个里程碑;
《安娜·卡列尼娜》代表他创作 的第二个里程碑;
《复活》是他长期思想、艺 术探索的总结,也是对俄国 社会批判最全面、最深刻、 最有力的一部文学著作,是 他创作的第三个里程碑。
·
安 娜 卡 列 尼 娜
世间最美的坟墓 第二段
人们重新感到,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比这最后留 下的、纪念碑式的朴素更打动人心的了。老残军 人退休院大理石穹隆底下拿破仑的墓穴,魏玛公 候之墓中歌德的灵寝,西敏司寺里莎士比亚的石 棺,看上去都不像树林中的这个只有风儿低吟, 甚至全无人语声,庄严肃穆,感人至深的无名墓 冢那样能剧烈震撼每一个人内心深藏着的感情。
试想“世间最美”是否合适?
坟墓外在:朴素美 坟墓内在:人格美
托尔斯泰选择如此朴素的坟墓的原因?
一个传说 幸福的所在 一个新的启示、更美好的启示
原因
死是生的延续
小的时候,他的 哥哥尼古莱和他 听保姆或村妇讲 过一个古老传说 ,提到亲手种树 的地方会变成幸 福的所在。
托尔斯泰晚年才想起这 桩儿时往事和关于幸福 的奇妙许诺,饱经忧患 的老人突然中获到了一 个新的、更美好的启示。 他当即表示愿意将来埋 骨于那些亲手栽种的树 木之下。
长方形的土堆而已。无人守护,无人管理,只有几株大树荫
庇。他的外孙女跟我讲,这些高大挺拔、在初秋的风中微微
摇动的树木是托尔斯泰亲手栽种的。小的时候,他的哥哥尼
古莱和他听保姆或村妇讲过一个古老传说,提到亲手种树的
地方会变成幸福的所在。于是他们俩就在自己庄园的某块地
上栽了几株树苗,这个儿童游戏不久也就忘了。托尔斯泰晚
我在俄国所见到的景物再没有比 托尔斯泰墓更宏伟、更感人的了。这 块将被后代永远怀着敬畏之情朝拜的 尊严圣地,远离尘嚣,孤零零地躺在 林荫里。
世间最美的坟墓
![世间最美的坟墓](https://img.taocdn.com/s3/m/78005b0ca8114431b90dd826.png)
作品全名:《世间最美的坟墓——记1928年的一次俄国旅行》,选自《当代世界散文名作》。
作者是奥地利著名作家斯蒂芬·茨威格。
作家茨威格于1928年到俄国旅行,拜谒了托尔斯泰墓,他有感于托墓的逼人的朴素,称颂它为“世间最美的坟墓”。
有关于: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1828-1910)十九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最伟大的文学家,也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他的文学作品在世界文学中占有第一流的地位。
代表作有《安娜.卡列尼娜》、《战争与和平》、《复活》以及自传体小说三部曲《幼年》、《少年》、《青年》。
其它作品还有《一个地主的早晨》、《哥萨克》、《塞瓦斯托波尔故事集》、《琉森》等。
他以自己漫长一生的辛勤创作,登上了当时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高峰。
托尔斯泰出身于古老而有名望的大贵族,但他一生始终不渝地真诚地寻求接近人民的道路,多次在自己的庄园进行改革,不过都没成功。
五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
《战争与和平》是他前期创作总结。
《安娜·卡列尼娜》代表他创作的第二个里程碑。
《复活》是他长期思想探索的艺术总结,是他对俄国地主资产阶级社会批判最全面、深刻、有力的一部长篇小说。
《战争与和平》:以战争问题为中心,以库拉金、保尔康斯基、罗斯托夫、别竺豪夫四家贵族的生活为线索,展示了19世纪最初15年的俄国历史,描绘了各个阶级的生活,提出了许多重大问题。
小说的中心思想在于表现人民是推动历史的决定力量,肯定了1812年俄国人民反拿破仑入侵战争的正义性质。
《安娜.卡列尼娜》:交织着安娜追求爱情自由和列文探索社会出路这两条平行发展的线索,通过这两条情节线索,小说不仅形象地反映了俄国社会的变动,同时也鲜明地暴露了托尔斯泰世界观的尖锐矛盾。
《复活》:托尔斯泰在《复活》中,对地主资产阶级社会进行了尖锐无比的批判,表达了他对国家、教会、土地私有制和资本主义的看法。
他以强烈的愤怒,揭发专制制度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
世间最美的坟墓
![世间最美的坟墓](https://img.taocdn.com/s3/m/46131f6a0b1c59eef8c7b44d.png)
列夫·托尔斯泰:全名为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俄国作家、思想家,19世纪末20世纪初最伟大的文学家,19世纪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他被称颂为具有“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的“天才艺术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也创作了大量的童话,是大多数人所崇拜的对象。他的作品描写了俄国革命时的人民的顽强抗争,因此被称为“俄国十月革命的镜子”列宁曾称赞他创作了世界文学中“第一流”的作品。他的作品《七颗钻石》《跳水》《穷人》已被收入人教版和冀教版小学语文书。 [2]
文章对托尔斯泰墓这一中心意象作了四次描写,这四次描写有什么不同?(从课文中找出这四次描写)。
答:文中四次用平淡朴素的文字描写朴素的托尔斯泰墓这一中心意象,语义上层层拓展,步步加深。表达了作者对托尔斯泰作为一个平凡的伟人的无比崇敬的心情。
“这只是一个长方形的土堆而已,无人守护,无人管理,只有几株大树荫蔽。”
《复活》:托尔斯泰在《复活》中,对地主资产阶级社会进行了尖锐无比的批判,表达了他对国家、教会、土地私有制和资本主义的看法。他以强烈的愤怒,揭发专制制度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主人公:玛丝洛娃、聂赫留朵夫。
编辑本段有关人物作者:斯蒂芬·茨威格(Stefan Zweig,1881~1942年),奥地利著名作家、小说家、传记作家。擅长写小说、人物传记,也写诗歌戏剧、传记、散文特写和翻译作品。以描摹人性化的内心冲动,比如骄傲,虚荣,妒忌,仇恨,等朴素情感著称,煽情功力十足。
B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C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答:本文第一段可分为3个层次。
上面选项选择B比较合理一些。因为第一句“我在俄国所见到的景物再没有比列夫·托尔斯泰墓更宏伟、更感人的了”是全段的总领句,归为一层;第2和第3句是描写托翁坟墓的概况,归为第二层;而4、5、6、7、8句是插叙一段关于种树的传说,说明托尔斯泰把墓地选择在此处的原因,归为第三层。
《世间最美的坟墓》优质教学设计(优秀9篇)
![《世间最美的坟墓》优质教学设计(优秀9篇)](https://img.taocdn.com/s3/m/6b68efeb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ab.png)
《世间最美的坟墓》优质教学设计(优秀9篇)《世间最美的坟墓》优质教学设计篇一教学要求:1、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味作者所抒发的感情。
2、把握课文以简朴的语言写朴素的坟墓的特点,理解朴素、最美的深刻内涵。
教学时间:两教时教学过程:第一教时一、作者及人物简介: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作家。
擅长写小说、人物传记,也写诗歌、戏剧和翻译作品。
自幼喜好文学作品。
早期推崇唯美主义,相信通过抽象的道德教育可以改变人的精神面貌。
他从唯美主义到人道主义到反法西斯主义,始终没有跨出资产阶级意识范畴。
最终携妻在巴西自杀。
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1828~1910),不仅是俄国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也是世界文学史上影响最大的作家之一。
作为俄国和西欧现实主义优秀传统的继承者,他以大量卓越的艺术作品,把现实主义推向了辉煌的高峰,从而极大丰富了俄国文学和世界文学的宝库。
代表作:《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列宁对作者的评价:托尔斯泰是俄国革命的镜子。
托尔斯泰的创作是全人类艺术发展中向前跨进的一步。
鲁迅对作者的评价:托尔斯泰是19世纪俄国的巨人。
二、出示问题:1、我们想像中的托尔斯泰墓应该是怎样的?2、托尔斯泰墓实际是怎样的?3、作者为什么认为托尔斯泰墓是世间最美的坟墓?4、概述本文的写作特点。
三、赏析课文:四、作品赏析:第一步:理清思路,把握全文1、速读全文,说出本文主要内容记游托尔斯泰墓,抒发作者对这位伟大作家的崇敬之情。
2、读第一段,它主要写什么?写作顺序如何?怎样划分层次?写托尔斯泰墓给人的总印象写托尔斯泰墓的地点,环境,形状等写树的由来,引出托尔斯泰的愿望层次:三层(1)托尔斯泰墓宏伟感人。
(2)托尔斯泰墓普通平凡(3)托尔斯泰墓的修建是作家本人愿望第二步:理清段落间关系1、两段间的衔接有过渡句(他当即表示愿意将来埋骨于那些亲手栽种的额树木之下。
后事就这样办了完全按照托尔斯泰的愿望),衔接自然紧密2、两段内容上的关联读第一段会产生如下疑问:第一、第二两层的内容是否矛盾?如果不矛盾,它们是怎样统一的?可以从第二段去寻找答案第三步:抓住关键词、句,赏析文章(以第二段为例)1句:承接上文2句:世间最美,印象最深,最感人,(点题)3句:没有…...没有…...没有…...也没有(排比)(朴素)4句:不留名姓(类比)5句:木栅栏是不关闭的(他接近人民)破坏伟人墓地的宁静(人民崇敬他)(破坏宁静:参观墓地)6句:朴素(托尔斯泰墓的基本特征)7句:描写景物(衬托墓地宁静、朴素)8句:朴素,最伟大人物(作者直接赞扬)9句:恰恰是不留姓名,比所有挖空心思置办的大理石和奢华装饰更扣人心弦成百上千到他的安息地来的人中间没有一个有勇气,哪怕仅仅从这幽暗的土丘上摘下一朵花留作纪念10句、朴素、打动人心(再次肯定了上句)第三步:重点分析托尔斯泰墓的描写:远离尘嚣,孤零零地躺在林阴里。
2019年《世间最美的坟墓》阅读附答案-word范文 (3页)
![2019年《世间最美的坟墓》阅读附答案-word范文 (3页)](https://img.taocdn.com/s3/m/6120256ff01dc281e43af03d.png)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世间最美的坟墓》阅读附答案阅读理解:世间最美的坟墓(1)我在俄国所见到的景物再没有比托尔斯泰墓更宏伟、更感人的了。
这将被后代怀着敬畏之情朝拜的庄严圣地,远离尘嚣,孤零零地躺在林阴里。
顺着一条羊肠小道信步走去,穿过林间空地和灌木林,便到了墓冢前;这只是一个长方形的土堆而已,无人守护,无人管理,只有几株大数阴庇。
她的外孙女跟我讲,这些高大挺拔、在初秋的风中微微摇动的树木是托尔斯泰亲手栽种的。
小的时候,他的哥哥尼古莱和他在他们听保姆或村妇讲过一个古老传说时,提到亲手种树的地方会变成幸福的所在。
于是他们俩就在自己庄园的某块地栽了几株树苗,这个儿童游戏不久也就忘了。
托尔斯泰晚年才想起这桩儿时往事和关于幸福的奇妙许诺,饱经忧患的老人突然从中获到了一个新的、更美好的启示。
他当即表示愿意将来埋骨于那些亲手栽种的树木之下。
(2)后来就这样办了,完全按照托尔斯泰的愿望;他的坟墓成了世间最美的、给人印象最深刻的、最感人的坟墓。
它只是树林中的一个小小的长方形土丘,上面开满鲜花--没有十字架,没有墓碑,没有墓志铭,连托尔斯泰这个名字也没有。
这个比谁都感到受自己的声名所累的伟人,就像偶尔被发现的流浪汉,不为人知的士兵一般不留名姓地被人埋葬了。
谁都可以踏进他最后的安息地,围在四周的稀疏的木栅栏是不关闭的一一保护列夫.托尔斯泰得以安息的没有任何别的东西,惟有人们的敬意;而通常,人们却总是怀着好奇,去破坏伟人墓地的宁静。
这里,逼人的朴素禁锢住任何一种观赏的闲情,并且不允许你大声说话。
风儿在俯临这座无名者之墓的树林间飒飒响着,和暖的阳光在坟头嬉戏;冬天,白雪温柔地覆盖着这片幽暗的土地。
无论你在夏天和冬天经过这儿,你都想象不到,这个小小的隆起的长方形包容着当代最伟大的人物当中的一个。
然而恰恰是不留姓名,比所有挖空心思置办的大理石和奢华装饰更扣人心弦:在今天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成百上千到他的安息地来的人中间没有一个有勇气,哪怕仅仅从这幽暗的士兵身上摘下一朵花留作纪念。
《世间最美的坟墓》教案范文
![《世间最美的坟墓》教案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b54d46e4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e2.png)
一、教案简介教案名称:《世间最美的坟墓》教案学科领域:语文年级段:八年级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课文《世间最美的坟墓》的基本内容,了解托尔斯泰的生平和作品特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关注人生、关注人性,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分析课文主题,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感受到人生的真谛。
二、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讨论法、自主学习法等,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中理解课文,提高语文素养。
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文《世间最美的坟墓》及相关背景资料,教学多媒体设备。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了解作者托尔斯泰的生平和作品特点。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引导学生关注本节课的主题《世间最美的坟墓》。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默读课文,勾画出自己认为最美的坟墓的描述,并思考为什么认为它美。
3. 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交流自己的观点,互相启发,共同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4. 课文解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内容,理解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体会作者对人生、人性的思考。
5. 拓展延伸请学生谈谈自己对人生、人性的看法,以及如何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
6. 总结提升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关注人生、关注人性,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五、课后作业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合作精神。
2. 课文理解评价:通过课堂讨论、提问等方式,评价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3. 课后作业评价:对学生提交的课后作业进行评价,主要关注作文中的人生感悟是否深刻、表达是否流畅。
七、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思考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悟课文中的思想感情。
世间最美的坟墓阅读理解题答案
![世间最美的坟墓阅读理解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3828369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9d.png)
世间最美的坟墓阅读理解题答案阅读理解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能力和技能,也是各种考试中不可或缺的考试题型。
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对语篇认知的研究和语境含义的分析。
语文阅读在平时测试、期末考试中都占有很大的比重,多做一些阅读练习,不仅能熟能生巧,轻松应对考试,最重要的,对于语文学习能力的提高非常有帮助。
为提高大家的阅读能力,现店铺整理了世间最美的坟墓阅读答案,以供同学们练习、反思和感悟!世间最美的坟墓阅读答案阅读下文,完成9~12题。
世间最美的坟墓——记1928年的一次俄国旅行[奥地利]斯•茨威格我在俄国所见到的景物再也没有比托尔斯泰墓更宏伟、更感人的了。
它只是树林中的一个小小长方形土丘,上面开满鲜花,没有十字架,没有墓碑,没有墓志铭,连托尔斯泰这个名字也没有。
这个比谁都感到受自己的声名所累的伟人,就像偶尔被发现的流浪汉、不为人知的士兵那样不留名姓地被人埋葬了。
谁都可以踏进他最后的安息地,围在四周的稀疏的木栅栏是不关闭的——保护列夫•托尔斯泰得以安息的没任何别的东西,唯有人们的敬意;而通常,人们却总是怀着好奇,去破坏伟人墓地的宁静。
这里,逼人的朴素禁锢住任何一种观赏的闲情,并且不容许你大声说话。
风儿在俯临这座无名者之墓的树木之间飒飒响着,和暖的阳光在坟头嬉戏;冬天,白雪温柔地覆盖这片幽暗的土地。
无论你在夏天还是冬天经过这儿,你都想象不到,这个小小的、隆起的长方形包容着当代最伟大的人物当中的一个。
然而,恰恰是不留姓名,比所有挖空心思置办的大理石和奢华装饰更加扣人心弦;今天,在这特殊的日子里,成百上千到他的安息地来的人中间没有一个有勇气,哪怕仅仅从这幽暗的土丘上摘下一朵花留作纪念。
人们重新感到,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比这最后留下的、纪念碑式的朴素更打动人心的了。
这个只有风儿低吟,甚至全无人语声,庄严肃穆,感人至深的无名墓冢好像能剧烈震撼每一个人内心深藏着的感情。
9.“风儿……和暖的阳光……冬天,白雪……”这段景物描写在全文中起什么样的作用?下面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A.在不容大声说话的地方,描写自然景物的动态,反衬出墓地的宁静。
《世间最美的坟墓》课文原文与同步练习
![《世间最美的坟墓》课文原文与同步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e7f2de6c6c175f0e7cd137f9.png)
世间最美的坟墓——记1928年的一次俄国旅行茨威格①我在俄国所见到的景物再没有比托尔斯泰墓更宏伟、更感人的了。
这块将被后代永远怀着敬畏之情朝拜的尊严圣地,远离尘嚣,孤零零地躺在林荫里。
顺着一条羊肠小路信步走去,穿过林间空地和灌木丛,便到了墓冢前;这只是一个长方形的土堆而已。
无人守护,无人管理,只有几株大树荫庇。
他的外孙女跟我讲,这些高大挺拔、在初秋的风中微微摇动的树木是托尔斯泰亲手栽种的。
小的时候,他的哥哥尼古莱和他听保姆或村妇讲过一个古老传说,提到亲手种树的地方会变成幸福的所在。
于是他们俩就在自己庄园的某块地上栽了几株树苗,这个儿童游戏不久也就忘了。
托尔斯泰晚年才想起这桩儿时往事和关于幸福的奇妙许诺,饱经忧患的老人突然从中获得了一个新的、更美好的启示。
他当即表示愿意将来埋骨于那些亲手栽种的树木之下。
②后事就这样办了,完全按照托尔斯泰的愿望;他的墓成了世间最美的、给人印象最深刻的、最感人的坟墓。
它只是树林中的一个小小长方形土丘,上面开满鲜花,没有十字架,没有墓碑,没有墓志铭,连托尔斯泰这个名字也没有。
这个比谁都感到受自己的声名所累的伟人,就像偶尔被发现的流浪汉、不为人知的士兵那样不留名姓地被人埋葬了。
谁都可以踏进他最后的安息地,围在四周的稀疏的木栅栏是不关闭的——保护列夫·托尔斯泰得以安息的没有任何别的东西,唯有人们的敬意;而通常,人们却总是怀着好奇,去破坏伟人墓地的宁静。
这里,逼人的朴素禁锢住任何一种观赏的闲情,并且不容许你大声说话。
风儿在俯临这座无名者之墓的树木之间飒飒响着,和暖的阳光在坟头嬉戏;冬天,白雪温柔地覆盖这片幽暗的土地。
无论你在夏天还是冬天经过这儿,你都想象不到,这个小小的、隆起的长方形包容着当代最伟大的人物当中的一个。
然而,恰恰是不留姓名,比所有挖空心思置办的大理石和奢华装饰更扣人心弦:今天,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成百上千到他的安息地来的人中间没有一个有勇气,哪怕仅仅从这幽暗的土丘上摘下一朵花留作纪念。
世间最美的坟墓读后感
![世间最美的坟墓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026e4b1d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aa.png)
世间最美的坟墓读后感
《世间最美的坟墓》读后感
当我读完《世间最美的坟墓》这篇文章时,我内心深处受到了一次强烈的震撼。
作者通过描绘一个简单而朴素的坟墓,向我们展示了一种超越世俗、追求精神升华的美。
这种美不是繁华炫耀,而是一种内心的平和与宁静。
首先,我对托尔斯泰的坟墓产生了极大的敬意。
这座坟墓没有华丽的装饰,没有高耸的纪念碑,甚至没有墓志铭。
它只是一片矩形的土地,简单地围绕着木栅栏。
这种简朴的风格与托尔斯泰的人生哲学相契合,他追求真实、朴素的生活,远离奢侈与虚荣。
其次,这篇文章使我深刻认识到美的本质。
我们常常被世俗的观念所束缚,认为只有繁华、奢侈才是美。
然而,托尔斯泰的坟墓告诉我们,真正的美在于内心的纯净与高尚。
这种美不需要外在的装饰,因为它源自于内心深处的精神力量。
此外,我还从这篇文章中感受到了对生命的敬畏。
托尔斯泰的坟墓虽然简朴,但却充满了生命力。
周围的树木、花草都在为这座坟墓增添生机。
这种生命力让我意识到,即使生命终将逝去,但精神却可以永存。
我们应该珍惜生命,追求精神的升华,为这个世界留下真正有价值的东西。
最后,我要感谢这篇文章给我带来的启示。
它让我重新审视了美的定义,让我认识到真正的美在于内心的纯净与高尚。
同时,它也让我更加敬畏生命,珍惜每一个瞬间的存在。
我相信,只要我们用心去
感受,用爱去对待这个世界,我们就能发现更多的美,创造更多的价值。
《世间最美的坟墓》ppt课件
![《世间最美的坟墓》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a14d759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2b.png)
西敏司寺里莎士比亚的石棺
红场上的列宁墓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关于朴素美
庄子: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
托尔斯泰:朴素是美的必要条件. 朴素, 这是我梦 寐以求的品质.
豪华落尽见真淳,大味至淡,真水无香, 真爱无言.
赵一曼女士是在珠河县被日本宪兵枪毙的.
那个地方我去过,有一座赵一曼女士的纪念碑,纪 念碑惊人的粗糙,并且十分简陋,那儿的环境却十分幽 静,(ZHOU)围种植着一些松树.
我去的时候,那儿清净得几乎无人,旁边有一年迈 的老人看着我.
我看了看他,笑了笑.
他指着石碑说,赵一曼
我说,对,赵一曼.
————摘自赵一曼女士
列夫·托尔斯泰,19 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最 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 家,也是世界文学史上 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他 的文学作品在世界文学 史中占有第一流的地位. 代表作有:安娜·卡列尼 娜、战争与和平、复活 以及自传体三部曲幼年、 少年、青年,
战争与和平
安娜·卡列尼娜
复活
大理石穹隆底下拿破仑墓穴
作者简介
斯蒂芬·茨威格,奥地利著名小说 家、传记作家,青 年时代在维也纳和柏 林攻读哲学和文学,后去世界各地游历, 结识罗曼·曼兰和罗丹等人,并受到他们 的影 响,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从事反战工 作,成为著名的和平主义者,二十年代赴 苏联,认识了高尔基,1934 年遭纳 粹驱逐,先后流亡英国、巴西,1942 年在孤寂与感觉理想破灭中与妻子双 双自杀, 茨威格的代表 作有小说马来 狂人、恐惧、感觉的混乱、人的命运 转折点、一个陌生 女人的来信、一个 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危险的怜 悯等;传记三位大 师等,
《世间最美的坟墓》
![《世间最美的坟墓》](https://img.taocdn.com/s3/m/ae32e734f111f18583d05a8a.png)
拿 破 仑 墓 歌 德 灵 寝
莎 士 比 亚 石 棺 西 敏 司 寺 托 尔 斯 泰 墓
世间最美的坟墓
1、与其他三位伟人的墓地 、
对 比
2、托尔斯泰的赫赫声名与墓 、 地的简单朴素
为什么这样朴素的坟墓却在茨威格的心中是最美的?
坟墓的风格与主人的人格完美的结合
最 美
——返朴归真 返朴归真
作者的思想与托翁的思想惊人的一致
用文中的一个词来形容这个坟墓
朴素
关于”朴素美” 关于”朴素美”
庄子: 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 庄子:“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 托尔斯泰:“朴素是美的必要条件.” 托尔斯泰: 朴素是美的必要条件. 朴素,这是我梦寐以求的品质. “朴素,这是我梦寐以求的品质.” 豪华落尽见真淳,大味至淡,真水无香, 豪华落尽见真淳,大味至淡,真水无香, 真爱无言. 真爱无言.
2、多音字 kòng 空 地 空
zhǒnɡ ɡ 墓冢
ɡù 禁锢
zhà 栅栏
3、形似字
sà 飒飒
yīn 树 荫 荫 yìn bì 荫 庇
jí 当 即 jì 既 然
kōng 挖 空
托尔斯泰墓形象是怎样的? 托尔斯泰墓形象是怎样的?
一个土堆 两句“无人” 两句“无人” 四处“没有” 四处“没有” 三种景物
为声名所累的老人 当代最伟大的人物中的一个
讨论: 讨论:
1、你认为他的安息之地真的”变成幸福的 、你认为他的安息之地真的” 所在“ 兑现了”关于幸福的奇妙许诺“ 所在“,兑现了”关于幸福的奇妙许诺“了 吗? 文中作者是如何评价托尔斯泰墓的? 2、 文中作者是如何评价托尔斯泰墓的? 你怎样理解这些评价? 你怎样理解这些评价? 3、作者主要借助了什么写法来表现托尔斯 泰墓的“ 表达自己内心感情的? 泰墓的“美”,表达自己内心感情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学汉语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九课导学案
年班姓名:日期:2014年月日
课题:世间最美的坟墓第一课时(字词课)主备人:殷成梅
学习目标: 1. 我能准确读写本课字词,理解重点词语并灵活运用。
2.我能正确朗读课文。
【定向导学·互动展示·当堂反馈】
课堂自研自探环节合作探究环节表现提升·质疑评价环节总结归纳环节元素
自学指导互动策略表现方案重点摘记、成果记录、导学
流程内容、学法、时间内容、形式、时间内容、方式、时间知识生成、规律总结
课前自主预习 A. 对学:(帮扶小对展示单元:字词我掌握随堂笔记一
一 . 扫清字词障碍:子)要求:★正确、规范地书写本课的
1、认准字形 , 读准字 1. 互改、补充随堂结合随堂笔记内容,展示生字。
音 , 会组词。
(在生字笔记。
字词掌握情况。
扫清字词表上注音) 2. 正确朗读生字、建议:
障碍(完成随堂笔记一)词语。
形式要多样,展示要全
(预时 8 分钟)面,体现集体的智慧和风我要提醒同学们注意的是:
采。
字音:
2. 读准词语表中的词★ 完成课后练习探究一
语。
(预时 :10 分钟)★词语理解或搭配、造句:
理解“宏伟、敬畏、宏伟:
羊肠小路、信步、当 B. 群学敬畏:
即、声名、被所 1. 小组长主持,信步:
累、包容、置办、奢交流对学中未解决当即:
华、扣人心弦、永恒、的疑难。
抽查字词声名:
肃穆、剧烈”等重点朗读情况。
包容:
词语的含义并能准确 2. 多种形式朗置办:
运用。
读课文,力求准确奢华:
朗读。
永恒:
( 完成随堂笔记一 )(预时 10 分钟)肃穆:
剧烈:
C. 组内小展示羊肠小路:
初读课文大声朗读课文 , 难组长带领组员,明被所累:
读、易错字标音,圈确展示任务,制定扣人心弦:
文中量词、多音字。
展示方案,做好展等级评定:☆☆☆
示前分工、组内预(共 3 星,是否书写工整,( 完成随堂笔记二 )展。
是否有内涵,是否按时完
(预时 5 分钟)成。
)
当堂反馈(预时8 分钟)(批改人:)(分数:)
俄 ()某 ()桩 ()魄 ()候()侵()
蛾 ()谋 ()脏 ()魏 ()侯() 寝()
23
中学汉语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九课导学案
年
班
姓名:
日期: 2014 年 月 日
课题: 9. 世间最美的坟墓
第二课时(朗读课)
主备人:
殷成梅
学习目标: 1. 我能正确、流利并尝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我能体味作者对托尔斯泰的敬仰与赞美之情。
【 定向导学·互动展示·当堂反馈 】
课堂
自研自探环节
合作探究环节
表现提升·质疑评价环节
元素
自学指导
互动策略
表现 方案
导学
流程
内容、学法、时间
内容、形式、时间
内容、方式、时间
总结归纳环节
重点摘记、成果记录、
知识生成、规律总结
随堂笔记一 课前自主预习
感情朗读 阅读教科书 78 页“有感知课文 关资料”。
(完成随堂笔记一) 反复朗读课文,讨论
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1、在文中画出景物描写的句子,(横线)指出其
中直接描写托尔斯泰墓外观特征的语句,并用一个词概括其最大的特点? 2、作者是如何评价托
尔斯泰墓的,用文中 的语句回答。
(完成随堂笔记二)
A .对学 (:帮扶小对子) 展示单元一:我爱朗读 互读课文,检查并交 方案建议:
流、补充随堂笔记二。
选取精彩的段落,采用多种形式朗读,带动起全班
(预时 15 分钟) 同学诵读的氛围,比一比 哪组同学读的最流畅,最
有感情。
(先说明理由,再
试着带领组、班、男生或 女生齐读该段。
)
(预时 :15 分钟)
(预时 5 分钟)
C .组内小展示
组长带领组员,明确展
示任务,制定展示方
案,做好展示前分工、
组内预展。
列夫·托尔斯泰是( )国最伟大的( ),也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他的代表作有。
随堂笔记二
1、 2、
等级评定:☆☆☆
(共 3 星,是否书写工整,是否有内涵,是否按时完成。
)
(预时 5 分钟)
当堂反馈(预时 5 分钟)( 批改人: )( 分数:
)
1、朗读课文指定段落。
2、课后练习探究三题。
3、课后习题四补充完整。
B ,群学
小组长主持,交流对学中未解决的疑难。
正确、流利并尝试感情朗读课文。
24
中学汉语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九课导学案
年
班 姓名: 日期: 2014 年 月 日
课题:世间最美的坟墓
第三课时(综合课)
主备人:
殷成梅
学习目标: 1. 我领会文中排比、对比等手法的运用。
2. 我能充分理解坟墓朴素美、人格美的内涵。
【 定向导学·互动展示·当堂反馈 】
课堂
自研自探环节
合作探究环节
表现提升·质疑评价环节
元素
自学指导
互动策略
表现 方案
导学
流程
内容、学法、时间 内容、形式、时间
内容、方式、时间
课前自主预习
1.感情朗读课文,回
顾课文内容。
A. 对学:(帮扶小对子) 展示单元一:欣赏托尔斯泰
2.古今中外名人的坟
互检随堂笔记,互相交
墓的美。
墓各有其引人入胜之
1.结合随堂笔记二的 1、2、
处,或宏伟、或朴素、 流、补充独学成果。
3、4 进行展示。
理清思路 或华美、或典雅,请
2.要有板书。
体验运用
搜集相关资料在课堂 (预时 10 分钟)
上进行交流。
3.组织好语言,大方地进行
总结归纳环节
重点摘记、成果记录、
知识生成、规律总
结随堂笔记一
2.
随堂笔记(二) 1.
完成随堂笔记(一)
1.(朴素美)作者是反思体
验
如何表现托尔斯泰坟
墓环境朴素美的?2.(朴素美)作者又是如何表现托尔斯泰坟墓本身朴素美的?3.(人格美)托尔斯泰为什么愿意埋葬在这样一个荒郊野外“小小的长方形土丘”之中呢?
4. 为什么作者称托尔斯泰墓是“世间最美
的坟墓”?
5.本文的对比手法很
B. 群学
小组长主持,交流
对学中未解决的疑难,感情朗读课文。
(预时 8 分钟)
C. 组内小展示
组长带领组员,明确展示任务,制定展示方案,做好展示前分工、组内预展。
展示。
展示单元二:搜集展示。
(个人展示)
展示单元三:解析对比
1、结合随堂笔记二的 4 进
行说明。
2、要有条理,有感情地进
行展示。
(预时 :15 分钟)
2.
3.
4.
5.
等级评定:☆☆☆
(共 3 星,是否书写工整,是否有内涵, 是否按时完成。
)
有特色,请作简要的
(预时 5 分钟)
梳理,并说说这种写 法对于表现文章的主 题所起的作用。
完成随堂笔记(二)
当堂反馈(预时 7 分钟)( 批改人: )( 分数: )
一 . 阅读第二段前六句话回答下面问题:
1.第二段第③句连用了四个“没有” , 2 .第二段第⑤句的含意是() 分析其用意正确的一项是( ) A .说明托尔斯泰墓是一个教育后人的好地方。
A .具体地描写了托尔斯泰墓地的朴素之美。
B .表明每一个想拜谒托尔斯泰墓的人都可以随意出入墓地。
B .说明了托尔斯泰墓的简陋和寒伧。
C .表明每一个对托尔斯泰充满敬意的人都可以拜谒他的坟墓。
C .表明托尔斯泰墓与其他名人墓的不同。
D .说明许多怀着好奇心去托尔斯泰墓的人破坏了伟大墓地肃 D .真实而具体地写出了托尔斯泰淡泊功名利欲的思想。
穆、宁静的气氛。
3.第二段前六句话中心句是哪句?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