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应急救援的现场控制与安排
火灾事故应急处置中的现场指挥与调度
火灾事故应急处置中的现场指挥与调度火灾事故是一种常见而严重的灾害事件,为了保障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火灾事故应急处置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在这项工作中,现场指挥与调度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从现场指挥与调度的定义、职责和能力要求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现场指挥的定义与职责现场指挥是指在火灾事故发生后,负责指挥和协调各个救援队伍和相关部门的行动,以确保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
现场指挥需要具备以下职责:1. 制定救援方案:根据火灾事故的特点和现场情况,制定出合理的救援方案,包括人员分工、装备调配、行动计划等。
2. 指挥协调:在救援过程中,实时指挥和协调各个救援队伍的行动,确保每个环节都能够有序进行。
3. 信息收集与汇报:及时收集和汇报火灾现场的各类信息,包括人员伤亡情况、火势扩散情况、救援进展等,以便上级部门做出相应的决策。
4. 与上级部门协调:与上级部门保持沟通,及时向上级部门报告救援进展情况,并接受上级指挥的指示和命令。
二、现场指挥的能力要求现场指挥需要具备以下能力要求,以应对复杂多变的火灾现场:1. 快速反应能力:火灾事故发生后,现场指挥需要快速做出反应,并迅速组织救援行动,以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 综合分析能力:凭借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知识,现场指挥需要能够迅速分析火灾的性质、规模和发展趋势,进而制定合理的救援方案。
3. 协调管理能力:现场指挥需要能够协调各个救援队伍和相关部门之间的配合工作,确保整个救援行动的有序进行。
4. 抗压能力:火灾事故常常伴随着巨大的压力和风险,现场指挥需要能够保持冷静镇定的态度,有效应对各类突发情况。
三、调度的定义与职责调度是指在火灾事故发生后,负责调度和指挥各种救援资源,保证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分配。
具体职责如下:1. 指挥资源调度:根据火灾现场的需求和救援方案,调度并指挥各类救援资源的调配,包括消防力量、救援车辆、装备器材等。
2. 信息沟通与协调:与现场指挥和各救援队伍进行信息沟通,及时了解救援需求,并确保救援资源能够及时到位。
消防应急救援的组织与指挥
减少财产损失
迅速扑灭火源可以有效降低火灾对财 产的损失,为灾后重建提供有力保障 。
消防应急救援的历史与发展
历史回顾
消防应急救援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灭火活动,随着社会 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消防应急救援逐渐发展成为专业化、 科学化的救援体系。
发展趋势
现代消防应急救援正朝着更加专业化、科技化、国际化的方 向发展,利用先进的技术和装备提高救援效率,同时加强国 际间的合作与交流,共同应对全球性的灾害挑战。
障等联动工作。
案例四:化学泄漏事故的消防应急救援指挥
总结词
化学泄漏事故救援需专业处置,严防次生灾 害,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详细描述
化学泄漏事故具有危险性大、处置难度高的 特点,救援指挥需迅速调集专业消防力量, 采取有效的处置措施,控制化学泄漏源,严 防次生灾害发生,同时做好人员疏散、医学
观察等工作。
02 消防应急救援的组织结构
CHAPTER
指挥层级
01
02
03
现场指挥部
负责全面指挥协调现场救 援工作,统筹调度各方资 源。
作战指挥部
负责制定救援方案,组织 现场作战,协调各救援队 伍行动。
支援指挥部
负责提供后勤支援、医疗 救助、技术保障等支援工 作。
救援队伍
01
02
03
04
专业消防队伍
负责火灾扑救、抢险救援等任 务。
案例五:城市综合体火灾的消防应急救援指挥
要点一
总结词
要点二
详细描述
城市综合体火灾救援需多方联动,协同作战,高效处置火 情。
城市综合体建筑功能复杂、人员密集、火灾荷载大,救援 指挥需迅速调动各方力量,协同作战,高效处置火情。同 时做好人员疏散、交通管制等工作,确保救援行动有序进 行。
(完整版)第十二章突发事件应急处理 措施
第十二章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我单位根据本项目招标文件及业主要求编制此施工组织设计,我单位保证如期完成本项目,并达到要求标准。
一、事故应急预案1、事故应急预案应急预案反映发生安全问题时项目部的应变突发事故的能力及效率。
1.1成立应急领导小组(1)公司应急救援组织机构为公司应急救援领导小组与部门应急救援指挥组二级管理机构。
(2)公司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组长由总经理担任,副组长由副总经理及安全科长担任,组员由各部门经理与项目经理部经理组成(3)公司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的日常办事机构为安全科。
1.2处理程序当灾害到来时,公司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办公地点设在公司安全科。
(2)安全科负责联络应急救援响应有关事宜,并组织各部门实施应急救援响应的预案。
(3)各部门积极配合安全科工作,并按各部门制定的应急救援响应预案实施。
(4)当发生严重意外灾害事故时,公司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应立即报告政府有关部门,以求得援助与指导,并及时向公司领导报告,同时应组织全体抢险人员根据灾害事故情况的特点,实施有效的应急措施,争取短时间内,努力将损失、不利因素降至最小程度或消除。
(5)当发生一般意外事件时,各部门按应急措施进行事件的处置,及时撤离人员与重要物资,控制与防止事件扩大,努力将损失或不利因素降至最小程度。
(6)灾害发生后,由安全科负责督促各部门写出《灾害情况分析报告》,并组织相关人员评审本程序的适应性,如发现该程序部分条款不适应时则对本程序予以修订。
1.3应急救援准备(1)安全科在公司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的领导下,负责组织各部门制定相应的应急救援预案,做好准备工作。
(2)安全科负责督促办公室做好灾害预报信息的收集、跟踪与传递工作,督促各部门落实自然灾害来临之际的值班人员,并做好记录。
(3)接到有关灾害紧急警报通知后,公司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的全体人员应立即召开会议,并组织项目经理部作好抗灾准备工作,项目经理部应加强巡逻检查,配备好抢险器材与物资。
(4)安全科组织各部门制订灾害袭击事故处理预想的应急措施。
应急救援预案最新
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项目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保证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的可靠、高效、有序地进行,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各类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最大限度地减轻事故灾害及损失,保障员工生命和财产的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广东省安全生产条例及建设部、省、市的相关安全生产管理法规和规章的规定,结合项目的安全生产工作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第二条本预案适用于项目部的各类突发异常情况;第三条当发生下列情况之一时,启动项目应急预案1、发生1人以下重伤的事故;2、发生经济损失在20万元以下的事故;第四条发生超过上述严重程度的事故,由上级单位启动上级单位应急预案第二章机构设置第五条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机构一、项目部成立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下称:指挥部,指挥、组织、协调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工作;指挥部设置应急救援组、事故调查组、善后工作组三个专责组;二、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指挥系统实行替补原则,指挥部负责人及成员因故不能履行职责的,由行政副职替补,确保随时到位,实施指挥;第六条指挥部架构第七条,应急办公室设在质安部及综合部;质安部部的安全主任担任应急办公室主任,综合部负责人任副主任;办公室工作人员由各部室根据应急需要共同组成;第八条根据应急指挥部的指示,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后,应急救援办公室立即启动“事故抢险救援小组”、“事故调查小组”、“事故善后小组”实施应急响应;事故应急救援小组和事故调查小组由质安部牵头;事故善后小组由工会办公室牵头;第九条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通讯应急抢险通讯:指挥部应急办公室:急救中心:120火警中心:119报警中心:110交通事故急救:122第三章范围及分工第十条事故应急救援办公室范围及分工一、负责项目部生产经营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制定、修改和宣传贯彻工作;二、督促工程项目部各自制定相应的应急救援预案措施并贯彻执行;三、组织进行生产经营安全突发事故应急救援演练,项目部每年进行至少一次综合的应急演练;四、当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时,组织应急救援协调、抢险和保障工作;五、根据指挥部的指令,组织系统内部力量对救援工作进行人力、物力支援,确保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六、根据权限对事故进行调查、处理、上报工作;七、根据指挥部的指示,组织相关力量对事故进行对口技术支援;第十一条应急救援组范围及分工一、负责派人参加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相关小组的工作,协助应急办公室完成指挥部的有关联络工作;二、及时了解事故最新情况,草拟报送指挥部事故灾情信息;三、根据指挥部的指示,组织相关部门组织抢险排险、应急检修、应急加固、应急救援等工作;四、根据指挥部指示,统筹协调指挥各应急救援工作人员、应急物资、应急设备的调配并开展救援工作;五、及时疏散,控制事故扩大,尽快救人,防止二次事故发生;第十二条事故调查组范围及分工一、负责派人参加指挥部相关小组的工作,协助应急办公室完成指挥部的有关联络工作;二、按有关规定及时将事故基本情况分别向上级相关主管部门汇报;三、严格保护事故现场,对现场有关物件做好标记、拍照,绘制现场平面图,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痕迹及物证;四、在做好安全防护措施的情况下,负责联系、接待上级有关部门事故处理人员查看现场;第十三条善后工作组范围及分工;一、负责尽一切力量对受伤人员进行抢救及救治;二、根据指挥部指示,负责救治拨款工作;三、及时将有关信息通知伤者及受难者家属;四、为受伤害者及家属提供必要的生活援助;五、组织有关人员对事故的伤害人及其家属进行安抚工作,协调解释有关工伤保险有关事宜;六、根据应急救援指挥部指示,做好一切应该做好的善后工作;第十四条项目部生产经营安全事故应急救小组的职责;一、制定项目部各自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措施,建立项目部的应急救援组;二、全面负责项目部生产安全事故的预防措施及各项应急救援实施的准备工作,统一调配人、财、物等资源;三、负责制定项目部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实施演习方案,组织实施有针对性的演练,做到防患于未然;四、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机构成员必须赶赴现场,组织人员、设备、物资进行紧急救援、抢险工作,并随时保持联系;第十五条项目部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组负责人职责;一、对生产安全事故立即按事故分级上报各有关部门,按相应的应急预案启动应急救援行动;二、指挥落实对受伤人员的抢救,并确认是否有失踪人员;迅速安排无关人员撤离到安全地带;指定专人维持秩序和保护现场及指挥交通;三、继续调查及评估事故可能发展的方向,以预测事故的发展过程;四、确定危险源现场的范围并实施保护及管制;五、指挥对危险设施的应急处理;六、负责对事故发生全过程向上级单位书面汇报;第十六条班组长职责;一、落实对危险源的监控;二、当出现险情时,指挥本班组作业人员及时撤离;三、确认本班组全体人员是否已安全撤离;四、当出现险情时必须立即向施工员及安全员反映;第四章应急救援工作程序第十七条项目部生产经营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应急救援工作程序;一、项目部生产经营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接警后,应急救援指挥部立即组织有关人员核实情况,并进入工作程序,向有关部门汇报;二、生产经营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常设机构负责人按照职责,组织有关部室进入应急救援工作程序,制定应急救援抢险措施和其他安全保障事项;三、生产经营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在处理生产经营安全事故时应随时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应急救援情况;第五章应急救援基本要求第十八条项目部必须配备急救药箱和担架,药箱内配足急救药品;并组建急救队伍,培训急救人员;日常应按消防规定配备足够的灭火器材,定期更换灭火药物;亦要根据有关要求配备应急抢救工具;第十九条发生人员伤亡事故后,施工现场应急处理措施一般规定;一、当发生事故时,负伤人员或者最先发现事故的人,应立即报告项目经理、副经理、施工员及安全员,并马上组织人力现场抢救受伤害者;二、第一时间进行“救死扶伤”, 采取措施救护受伤害人员,对必须在现场进行紧急抢救的,应采取应急方法如止血、人工呼吸等进行施救;否则必须立即使用工地项目部的交通工具或呼120急救中心将伤者送到就近医院进行抢救;同时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蔓延及扩大;三、事故发生后,各级人员应保持镇静及冷静,切实负起本身责任,主动控制局面;要有组织、有指挥和结合实际进行妥善处理;四、认真保护事故现场及善后工作;凡与事故有关的物体、痕迹、状态不得破坏,并划出保护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五、因抢救受伤害人员,以及疏导交通等原因,需要移动现场某些物体时,必须做好现场标记、拍照、录像或绘制现场简图,并写出书面记录,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痕迹、物证等;第二十条发生火警、火灾事故时,施工现场项目部应急处理措施的一般规定;一、应立即了解起火部位及燃烧的物质,积极抢救烧伤者及使用施工现场所有消防器材进行灭火自救工作;二、迅速准确地拨打119报警;在拨打119时,做到镇静拨号,说清火灾单位施工现场、厂、站、车间的名称、地址、号码、燃烧部位、燃烧物质的性能等;三、报警后,派专人到约定的路口迎接消防队;四、在消防部门到达前,对易燃、易爆的物质采取正确有效的隔离;根据火场情况,机动灵活地选择灭火用具;五、在扑救现场,应行动统一,如火势扩大,一般扑救不可能时,应及时组织撤退扑救人员,避免不必要的伤亡;第二十一条利用一切可行的通讯工具按规定时间内将事故情况进行层级上报;第二十二条要从企业的市场定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立场出发,思考化解突发事件中出现的一系列矛盾;第七章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部职责第二十三条总指挥、副总指挥、成员随着职务的自然任免而任免,责任、权力、义务也随之履行或失效;第二十四条总指挥负责对自然灾害、安全生产事故的应急抢险、排险、救灾所需的一切人员、物资、通讯工具、交通工具等的全面组织、协调、指挥工作;第二十五条副总指挥执行总指挥指令,当企业管辖范围内发生自然灾害、安全生产事故后,应迅速赶赴现场,领导指挥相关人员和物资进行应急抢险、排险、救援、救灾等工作;第二十六条成员是自然灾害、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抢险、排险、救援、救灾的主要骨干成员;当企业管辖范围内发生自然灾害、安全生产事故,接到信号必须赶赴现场参加应急抢险、排险、救援、救灾等工作;第二十七条工程经营部安全管理部:1、负责日常具体工作,协助指挥部核实情况;2、负责上报事故快报,检查落实事故现场应急措施救援情况落实;3、负责组织调派应急分队参加抢险排险救援工作;负责监控事故的发展和事故损失的统计工作;4、根据应急救援指挥部指令,负责调配应急所需物资、设备、机具及人员;第二十八条综合事务部:1、负责应急事故有关文件材料的核对、盖章、上报、车辆调动及信息管理工作;2、负责抢险救灾人员的落实、调配;3、负责处理善后工作,安抚有关人员和调解工作,后勤配合;第八章事故调查与总结第二十九条建立健全事故调查报告制度,严格遵守事故报告的真实性和时效性;按事故级别成立调查小组,并按规定的事故级别填写事故快报;第三十条当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结束后,各部门应及时进行总结、分析,按“四不放过”原则及有关规定进行调查处理,并吸取事故教训,落实整改措施;第三十一条经常性组织员工进行有关安全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及安全生产专业技能知识学习,吸取事故的教训,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举一反三开展广泛的自查自纠工作,提高全员的安全生产意识;第三十二条进行安全管理评价,落实安全生产工作岗位责任制,严格遵守和贯彻各项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实现安全绩效管理与安全科学评价有机结合;第三十三条深入彻底分析事故原因,结合工作实际,检讨有关措施及方案,对相关预控措施及方案不断充实、完善,以保证其有效性,并持续改进;第九章事故分类第三十四条事故分类规定:一、特别重大事故: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二、重大事故: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三、较大事故: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四、一般事故: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第三十五条责任事故:指由于设计、施工、操作或管理的过失所导致的事故;造成严重后果的责任人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三十六条“四不放过”原则:事故原因没有查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没有严肃处理不放过;职工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防范措施没有落实不放过;第十章事故上报规定第三十七条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立即向项目经理报告;项目经理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向分公司负责人报告,并于1小时内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情况紧急时,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可以直接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第三十八条发生急性中毒、中暑事故,除报上级主管单位外,应同时报告市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第三十九条发生爆炸物品爆炸事故和火灾事故,除报上级主管单位外,应同时报告市公安消防部门;第十一章现场急救技术第四十条发生伤亡事故、火灾爆炸出现人员伤亡事故及中毒、中暑事故时,首先在现场对受伤人员进行正确的应急性急救,防止事态进一步恶化,以减少伤亡;一、严重创伤伤员现场急救1迅速使伤员脱离危险场地;2保持呼吸道通畅:发现窒息者,应及时解除其呼吸道梗阻和呼吸机能障碍;解开伤员衣领,清除伤员口、鼻、咽、喉部的异物;对心跳、呼吸停止的伤员应尽快进行心肺复苏;3有效止血:防治休克大出血可引起失血性休克,甚至死亡,必须立即有效止血;可根据不同伤情应用指压法、加压包扎、填塞或止血带等方法止血;4包扎伤口:伤口予以包扎,可以避免在运送途中伤口暴露,增加感染机会;包扎物品用急救包内的灭菌纱布或清洁的毛巾;5固定:对骨折、关节伤、肢体挤压伤,大块软组织伤,都要进行固定;固定范围要包括上、下两个关节,以免在运送途中骨折断端移动,造成继发性神经、血管损伤;6预防感染、帮伤者止痛,记录伤情;7迅速转往医院;二、创伤伤口现场的一般处理:1清洁伤口:清洗伤口周围皮肤,剪除毛发,除去油脂、污垢;然后以无菌生理盐水冲洗伤口,取出表浅的异物及血凝块,无菌纱布覆盖伤口;2消毒:用碘酒、酒精或碘伏等消毒剂消毒伤口周围皮肤,用双氧水3%过氧化氢,%新洁尔灭、生理盐水冲洗伤口,无菌纱布覆盖伤口;三、人工呼吸法人工呼吸法是在触电者停止呼吸后应用的急救方法;各种人工呼吸法中以口对口人工呼吸法效果最好;施行人工呼吸前,应迅速将触电者身上妨碍呼吸的衣领、上衣、裤带等解开,使胸部能自由扩张,并迅速取出触电者口腔内妨碍呼吸的食物,脱落的假牙、血块、粘液等,以免堵塞呼吸道;作口对口人工呼吸时,应使触电者仰卧,并使其头部充分后仰,使鼻孔朝上,如舌根下陷,应把它拉出来,以利呼吸道畅通;四、胸外心脏挤压法胸外心脏挤压法是触电者心脏跳动停止后的急救方法;作胸外心脏挤压时,应使触电者仰卧在比较坚实的地方,在触电者胸骨中段叩击1~2次,如无反应再进行胸外心脏挤压;五、中暑抢救在建筑工地上劳动或工作最容易发生中暑,轻者全身疲乏无力,头晕、头疼、烦闷、口渴、恶心、心慌;重者可能突然晕倒或昏迷不醒;遇到这种情况应马上进行急救,让病人平躺,并放在阴凉通风处,松解衣扣和腰带,慢慢地给患者喝一些凉开茶水、淡盐水或西瓜汁等,也可给病人服用十滴水、仁丹、霍香正气片水等消暑药;病重者,要及时送往医院治疗;六、一氧化碳中毒抢救对一氧化碳急性中毒患者的抢救,首先要及时将病人转移至空气新鲜流通处所,使其呼吸道畅通;中毒较重的病人,要及时给其输氧,促进一氧化碳排出,对已发生呼吸衰竭的患者,要立即进行人工呼吸,直到恢复自动呼吸,及时送医院抢救;第十二章各类多发事故的救援第四十一条高处坠落事故的救援当发生高处坠落事故后,抢救的重点放在对休克、骨折和出血上进行处理;一、发生高处坠落事故,应马上组织抢救伤者,首先观察伤者的受伤情况、部位、伤害性质,如伤员发生休克,应先处理休克;遇呼吸、心跳停止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挤压;处于休克状态的伤员要让其安静、保暖、平卧、少动,并将下肢抬高约20度左右,尽快送医院进行抢救治疗;二、出现颅脑损伤,必须维持呼吸道通畅;昏迷者应平卧,面部转向一侧,以防舌根下坠或分泌物、呕吐物吸入,发生喉阻塞;有骨折者,应初步固定后再搬运;遇有凹陷骨折、严重的颅底骨折及严重的脑损伤症状出现,创伤处用消毒的纱布或清洁布等覆盖伤口,用绷带或布条包扎后,及时送就近有条件的医院治疗;三、发现脊椎受伤者,创伤处用消毒的纱布或清洁布等覆盖伤口,用绷带或布条包扎后;搬运时,将伤者平卧放在帆布担架或硬板上,以免受伤的脊椎移位、断裂造成截瘫,招致死亡;抢救脊椎受伤者,搬运过程,严禁只抬伤者的两肩与两腿或单肩背运;四、发现伤者手足骨折,不要盲目搬动伤者;应在骨折部位用夹板把受伤位置临时固定,使断端不再移位或剌伤肌肉,神经或血管;固定方法:以固定骨折处上下关节为原则,可就地取材,用木板、竹头等,在无材料的情况下,上肢可固定在身侧,下肢与腱侧下肢缚在一起;五、遇有创伤性出血的伤员,应迅速包扎止血,使伤员保持在头低脚高的卧位,并注意保暖;正确的现场止血处理措施;1、一般伤口小的止血法:先用生理盐水%Nacl溶液冲洗伤口,涂上红汞水,然后盖上消毒纱布,用绷带;较紧地包扎;2、加压包扎止血法:用纱布、棉花等作成软垫,放在伤口上再加包扎,来增强压力而达到止血;3、止血带止血法:选择弹性好的橡皮管、橡皮带或三角巾、毛巾、带状布条等,上肢出血结扎在上臂上1/2处靠近心脏位置,下肢出血结扎在大腿上1/3处靠近心脏位置;结扎时,在止血带与皮肤之间垫上消毒纱布棉垫;每隔25—40分钟放松一次,每次放松—1分钟;六、动用最快的交通工具或其他措施,及时把伤者送往邻近医院抢救,运送途中应尽量减少颠簸;同时,密切注意伤者的呼吸、脉搏、血压及伤口的情况;第四十二条物体打击事故的救援当发生物体打击事故后,抢救的重点放在对颅脑损伤、胸部骨折和出血上进行处理;一、发生物体打击事故,应马上组织抢救伤者脱离危险现场,以免再发生损伤;二、在移动昏迷的颅脑损伤伤员时,应保持头、颈、胸在一直线上,不能任意旋曲;若伴颈椎骨折,更应避免头颈的摆动,以防引起颈部血管神经及脊髓的附加损伤;三、观察伤者的受伤情况、部位、伤害性质,如伤员发生休克,应先处理休克;遇呼吸、心跳停止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挤压;处于休克状态的伤员要让其安静、保暖、平卧、少动,并将下肢抬高约20度左右,尽快送医院进行抢救治疗;四、出现颅脑损伤,必须维持呼吸道通畅;昏迷者应平卧,面部转向一侧,以防舌根下坠或分泌物、呕吐物吸入,发生喉阻塞;有骨折者,应初步固定后再搬运;遇有凹陷骨折、严重的颅底骨折及严重的脑损伤症状出现,创伤处用消毒的纱布或清洁布等覆盖伤口,用绷带或布条包扎后,及时送就近有条件的医院治疗;五、防止伤口污染:在现场,相对清洁的伤口,可用浸有双氧水的敷料包扎;污染较重的伤口,可简单清除伤口表面异物,剪除伤口周围的毛发;但切勿拔出创口内的毛发及异物、凝血块或碎骨片等,再用浸有双氧水或抗生素的敷料覆盖包扎创口;六、在送运伤员到医院就医时,昏迷伤员应侧卧位或仰卧偏头,以防止呕吐后误吸;对烦燥不安者可因地置宜地予以手足约束,以防伤及开放伤口;脊柱有骨折者应用硬板担架运送,勿使脊柱扭曲;以防途中颠簸使脊柱骨折或脱位加重;造成或加重脊髓损伤;第四十三条机械伤害事故的救援一、发生机械伤害事故应立即切断动力电源,首先抢救伤员,观察伤员的伤害情况,如手前臂、小腿以下位置出血,应选用橡胶带或布带或止血纱布等进行绑扎止血.二、如伤员发生休克,应先处理休克;遇呼吸、心跳停止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胸处心脏挤压;处于休克状态的伤员要让其安静、保暖、平卧、少动,并将下肢抬高约20度左右,尽快送医院进行抢救治疗;三、出现颅脑损伤,必须保持呼吸道畅通;昏迷者应平卧,面部转向一侧,以防舌根下坠或分泌物、呕吐物吸入,发生喉阻塞;有骨折者,应初步固定后再移动;遇有凹陷骨折及严重的脑损伤症状出现,创伤处用消毒的纱布或清洁布等覆盖伤口,用绷带或布条包扎后,及时送邻近的医院治疗;四、发现脊椎受伤者,创伤处用消毒的纱布或清洁布等覆盖伤口,用绷带或布条包扎后;移动时,将伤者平卧放在帆布担架或硬板上,以免受伤的脊椎移位、断裂造成截瘫,导致死亡;抢救脊椎受伤者,移动过程中,严禁只抬伤者的两肩与两腿或单肩背运;五、发现伤者手足骨折,不要盲目移动伤者;应在骨折部位用夹板把受伤位置临时固定,使断端不再移位或刺伤肌肉,神经或血管;固定方法:以固定骨折处以上下关节为原则,可就地取材,用木板、竹板等,在无材料的情况下,上肢可固定在身侧,下肢与提侧下肢缚在一起;六、遇有创伤性出血的伤员,应迅速包扎止血,使伤员保持在头低脚高的卧位,并注意保暖;七、动用最快的交通工具或其他措施,及时把伤者送往邻近医院抢救,运送途中应尽量减少颠簸;同时密切注意伤者的呼吸、脉搏、血压及伤口的情况;八、当机械发生重大事故时,必须及时上报有关单位和组织抢救,保护现场,设置危险区域,专人监护,拍摄事故现场照片;第四十四条触电事故的救援一、触电急救的要点是动作迅速,救护得法,切不可惊慌失措,束手无策;要贯彻“迅速、就地、正确、坚持”的触电急救八字方针;发现有人触电,首先要尽快使触电者脱离电源,然后根据触电者的具体症状进行对症施救;二、脱离电源的基本方法有:1、将出事附近电源开关刀拉掉、或将电源插头拔掉,以切断电源;2、用干燥的绝缘木棒、竹竿、布带等物将电源线从触电者身上拨离或者将触电者拨离电源;3、必要时可用绝缘工具如带有绝缘柄的电工钳、木柄斧头以及锄头切断电源线;4、救护人可戴上手套或在手上包缠干燥的衣服、围巾、帽子等绝缘物品拖拽触电者,使之脱离电源;。
应急救援现场处置方案
应急救援现场处置方案一、背景介绍应急救援是指在突发事件发生后,为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采取一系列的防范、救援和恢复工作的综合措施。
应急救援现场处置是应急救援工作中的关键环节,涉及到对事故现场实施救援、事故原因调查等重要工作。
为了有效地应对各类突发事件,制定科学合理的应急救援现场处置方案至关重要。
二、应急救援现场处置方案的基本原则1. 人民至上原则:救援工作的最终目的是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所以在处置现场时必须将人民的安全和利益置于首位。
2. 快速响应原则:突发事件发生后,应急救援部门必须迅速组织力量赶赴现场,展开救援工作,争分夺秒地抢救被困人员和控制事态的发展。
3. 统一指挥原则:应急救援现场处置工作必须由专业机构负责指挥,确保救援行动的有序进行,避免混乱和重复工作的发生。
4. 分工协作原则:根据现场情况和需要,进行合理的分工和协作,各救援单位和人员做好各自职责,形成合力,提高应急救援效率。
5. 安全第一原则:在应急救援现场,必须保证救援人员的安全,切勿因追求效率而忽视自身的安全风险。
三、应急救援现场处置方案的具体步骤1. 现场评估与监测首先,在到达现场之后,应急救援人员应该迅速评估事故的性质、范围和可能的危害。
同时,还需要对空气质量、水质、土壤等环境进行监测,以便判断救援人员的安全风险。
2. 人员救援与疏散针对受困人员,应急救援人员需要合理安排救援队伍,确保救援行动的有效性和高效性。
同时,还需要制定疏散方案,将受困人员安全地疏散出事故现场。
3. 处置事故源应急救援人员需要针对事故源进行有效的处置,以控制事故的发展,并降低对环境和人民的危害。
例如,在火灾事故中,应采取灭火措施,对化学泄漏事故需要进行泄漏物清除等。
4. 伤员救护与医疗救治应急救援现场还会涉及对伤员的紧急救护与医疗救治工作。
救援人员需要根据伤情的轻重,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并尽快将伤员转移至医疗机构进行进一步的救治。
5. 现场保护与事故调查为了确保现场证据的完整性和安全性,应急救援人员需要采取措施防止现场证据的破坏和丢失。
第十二章应急救援的现场控制与安排
第十二章应急救援的现场控制与安排1. 前言在进行应急救援时,需要对现场进行有效的控制和安排,以保证救援工作的安全、高效开展。
这需要救援人员具备应急救援现场控制和安排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本文将从应急救援现场的控制和安排两个方面,分别介绍具体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2. 应急救援现场的控制应急救援现场的控制是指通过科学的手段,对应急救援现场进行有序的、有效的控制,以保证救援工作的安全开展。
2.1 控制措施1.划定救援区域:确定救援区域的边界和范围,以便于组织救援人员和救援器材的进出。
2.建立现场指挥部:对应急救援现场进行整体协调和指挥,保证救援工作的有序进行。
3.避免现场交通拥堵:采取交通分流、单向通行等手段,保证现场交通顺畅,避免拥堵。
4.管理救援人员进出:对进出救援区域的人员进行管理,确保进入的人员属于救援人员或经过审批的人员。
5.控制恶劣气候条件:对于存在恶劣天气的现场,采取相应措施,例如对现场进行防风、防雨等措施。
2.2 注意事项1.划定救援区域时,必须考虑现场环境、易燃易爆物品等因素,以确保划定的区域安全。
2.建立现场指挥部时,应该根据救援现场的实际情况,安排现场指挥部的位置和人员。
3.在进行交通分流、管理救援人员进出等控制措施时,应该严格执行,避免出现人员混乱、车辆堵塞等情况。
4.在进行恶劣气候条件的控制时,应该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采取相应措施。
3. 应急救援现场的安排应急救援现场的安排是指对救援现场进行细致的安排和布置,以确保救援工作的有序进行。
3.1 安排内容1.建立应急救援现场地图:绘制救援区域的地图,标注救援设施和器材的位置。
2.预留救援通道:保留救援通道和逃生通道,在现场出现紧急情况时,能够及时疏散人员和设备。
3.调配救援器材:根据救援现场需要,调配适当的救援器材和救援设施。
4.组织救援人员:根据救援任务的性质,组织适当数量的救援人员,并安排不同职责,确保救援工作的高效开展。
3.2 注意事项1.建立应急救援现场地图时,应该注明现场特殊性质和隐患情况,以便于人员快速了解现场形势。
应急救援安全技术措施
应急救援安全技术措施山东璞泰矿业有限公司2018年1月2日应急救援安全技术措施一、事故应急救援的基本任务事故应急救援的总目标是通过有效的应急救援行动,尽可能地降低事故的后果,包括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破坏等。
事故应急救援的基本任务包括下述几个方面:1、立即组织营救受害人员,组织撤离或者采取其他措施保护危害区域内的其他人员。
抢救受害人员时应急救援的首要任务。
在应急救援的行动中,快速、有序、有效地实施现场急救与安全转送伤员,使降低伤亡率、减少事故损失的关键。
由于重大事故发生突然、扩散迅速、涉及范围广、危害大,应及时指导和组织群众采取各种措施进行防护,必要时迅速撤离出危险区域。
在撤离过程中,应积极组织群众开展自救互救工作。
2、迅速控制事态,并对事故造成的为危害进行检测、监测,测定事故的危害区域、危害性质及危害程度。
及时控制住造成事故的危险源是应急救援工作的重要任务。
只有及时的控制住危险源,防止事故继续扩展,才能及时有效的进行救援。
特别是发生在人员稠密地区,应尽快组织工程抢险队与事故单位技术人员一起及时控制事故继续扩展。
3、消除危害后果,做好现场恢复。
针对事故对人体、动植物、土壤、空气等造成的现实和可能的危害,迅速采取封闭、隔离、洗消、检测等措施,防止对人的继续危害和对环境污染。
及时清理废墟和恢复基本设施,将事故现场恢复至相对稳定的状态。
4、清查事故原因,评估危害程度。
事故发生后应及时调查事故的发生原因和事故性质,评估出事故的危害范围和危险程度,查明人员伤亡情况,做好事故原因调查,并总结救援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
二、现场应急救援安全技术措施1、炮烟中毒炮烟中毒事故应急救援流程图2、高处坠落高处坠落事故现场应急救援流程图3、冒顶片帮冒顶片帮事故应急救援流程图4、爆破伤害爆破伤害事故应急救援流程图5、压力容器爆炸事故现场处置方案发生压力容器事故应急救援流程图6、触电事故现场处置方案触电事故应急救援流程图7、车辆伤害事故现场处置方案车辆伤害事故应急救援流程图8、电气火灾事故现场处置方案9、变电所电气火灾现场处置方案变电所火灾事故应急网络图10、突水事故现场处置方案突水现场处置流程图。
应急救援现场指挥
决策压力与风险控制
决策压力和风险控制是应急救援现场指挥的核心 问题。
应对策略: 现场指挥人员应具备丰富的经验和判 断力,能够快速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同时采取 有效措施控制风险。
救援现场情况复杂多变,决策往往需要在短时间 内做出,同时还要考虑各种风险因素的控制。
具体措施: 加强培训和学习,提高指挥人员的专 业素养和应对能力;建立风险评估和预警机制, 及时发现和应对风险;制定应急预案和行动方案 ,确保救援工作有序展开。
应急救援的重要性
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提高应对能力
及时有效的应急救援能够最大程度地 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保障人民 的生命财产安全。
应急救援能够提高政府和社会对应急 事件的处理能力,增强应对各种风险 和挑战的能力。
维护社会稳定
在突发事件发生后,及时的应急救援 能够稳定人心,防止事态扩大和社会 动荡,维护社会稳定。
02
现场指挥的核心职责
组织协调
组织协调各方力量
现场指挥需迅速组织协调公安、 消防、医疗、环保等部门以及社 会救援力量,确保救援工作有序
展开。
制定救援方案
根据现场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救 援方案,明确各方的任务和职责。
协调资源调配
现场指挥需及时协调各类救援资源, 包括人力、物资、设备等,确保救 援工作得到充分保障。
总结词
专业处置、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VS
详细描述
化学品泄漏救援现场指挥需迅速组织专业 力量赶赴现场,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泄漏源 。指挥员需遵循安全第一的原则,采取必 要的安全措施,如疏散群众、设立警戒区 等。同时,需协调相关部门进行事故调查 和善后处理工作。在处置过程中,还需关 注环境保护和次生灾害的防范工作。
综合应急救援中的现场指挥与协调
综合应急救援中的现场指挥与协调近年来,各类自然灾害和事故频发,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
在这样的背景下,综合应急救援成为了保障公众安全的重要环节。
而在应急救援中,现场指挥与协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综合应急救援中的现场指挥与协调的重要性,以及现场指挥与协调的要素和技巧。
一、综合应急救援中的现场指挥与协调的重要性现场指挥与协调是综合应急救援过程中最直接、最关键的环节。
在紧急灾害处理过程中,现场指挥员要根据事态发展和应急救援计划,决策并发布应急指令;同时,现场协调员要协调各类救援力量,确保各部门协同作战,充分发挥应急救援的整体效能。
首先,现场指挥与协调能够确保救援行动高效有序。
现场指挥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配人员和资源,合理利用各项救援措施,提高救援行动的效率。
同时,现场协调员可以协调不同救援力量之间的配合,避免出现资源浪费和工作重叠的情况,从而确保救援行动的有序进行。
其次,现场指挥与协调有助于减少损失和伤亡。
在灾害发生的初期,迅速而准确的指挥和协调能够让救援力量及时抵达事故现场,迅速展开救援行动,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与此同时,现场指挥员的预判和决策能力,以及协调员的信息搜集和传递能力,也可以避免救援过程中的错误和失误,提高救援效果。
最后,现场指挥与协调对社会稳定和公众信心的维护具有重要作用。
灾害和事故发生后,人们往往情绪激动和不稳定,这时候的现场指挥员和协调员需要保持冷静沉着,防止恐慌和混乱的蔓延,稳定公众的情绪,提升公众对救援行动的信心。
只有通过高效的指挥和协调,才能使公众对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应急救援能力充满信任和认可。
二、现场指挥与协调的要素在综合应急救援中,现场指挥与协调需要注意以下要素:1. 快速反应与决策能力:现场指挥员需要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和判断力,能够迅速反应和决策。
同时,现场协调员需要具备及时收集信息和传递信息的能力,确保信息的准确传递,为指挥决策提供支持。
消防救援工作现场的管理与指挥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06
目录
CONTENTS
• 消防救援工作现场概述 • 现场管理与指挥体系 • 现场资源调配与优化 • 现场安全与风险控制 • 现场救援能力提升 • 现场指挥员素质与能力要求
01
消防救援工作现场 概述
现场救援工作的特点
01
突发性和紧急性
鼓励消防员自主学习和进修,提供必要的学习资源和支持。
实战演练与模拟训练
定期组织实战演练和模拟训练, 模拟各种火灾和救援场景,提高
消防员应对复杂情况的能力。
针对不同类型火灾和救援任务进 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如高层建筑 火灾、地下空间火灾、交通事故
救援等。
引入科技手段,如虚拟现实、模 拟器等,提高训练的逼真度和效
03
团队协作
指挥员需要善于沟通和协调,与队员、其他救援队伍保持良好的合作关
系,共同完成救援任务。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04
现场安全与风险控 制
安全预防措施
制定安全规程
制定详细的安全操作规程,确保消防员在执 行任务时遵循安全规定。
定期安全培训
定期开展安全培训,提高消防员的安全意识 和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
配备安全装备
确保消防员在执行任务时配备齐全、合格的 安全装备,如防护服、呼吸器等。
风险评估与应对
现场勘查
对救援现场进行全面勘查,评估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
物资调配
物资分类
对救援所需物资进行分类管理, 如灭火器、消防水带、救援器材 等,以便快速准确地进行物资调 配。
物资运输
合理安排物资运输工具和路线, 确保物资能够及时送达救援现场 ,满足现场救援需求。
应急事故救援现场处置预案
一、总则1. 编制目的为有效应对突发事件,确保事故现场救援工作的有序、高效进行,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特制定本预案。
2. 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相关法律法规。
3. 适用范围适用于各类突发事件,包括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等。
二、组织指挥体系1. 成立应急事故救援指挥部应急事故救援指挥部由相关部门领导组成,负责全面指挥和协调事故现场救援工作。
2. 成立现场救援工作组现场救援工作组由消防、公安、医疗、交通、环保、通信等部门组成,负责具体实施救援行动。
三、救援程序1. 接报与响应(1)接到事故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向指挥部报告。
(2)指挥部根据事故情况,决定是否启动应急响应,并通知相关部门和单位。
2. 现场处置(1)迅速了解事故现场情况,评估危险区域,设置警戒线。
(2)组织救援力量,开展救援行动,确保人员生命安全。
(3)对伤员进行现场急救,并迅速送往医院救治。
(4)对事故现场进行勘查,收集相关证据。
3. 信息发布(1)及时发布事故信息,回应社会关切。
(2)根据事故发展情况,调整信息发布内容。
4. 事故善后处理(1)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查明责任。
(2)对受影响群众进行安抚和救助。
(3)做好事故善后处理工作,恢复生产生活秩序。
四、保障措施1. 人员保障(1)组建专业救援队伍,加强培训,提高救援能力。
(2)确保救援人员配备齐全,做好防护措施。
2. 装备保障(1)配备必要救援设备,如消防车、救护车、挖掘机等。
(2)确保救援设备性能良好,定期维护保养。
3. 通信保障(1)建立事故现场通信网络,确保信息畅通。
(2)使用卫星通信、无人机等先进技术,提高通信效果。
4. 资金保障(1)设立应急事故救援专项资金,确保救援工作顺利进行。
(2)争取上级部门和社会各界支持,共同应对突发事件。
五、附则1.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2. 本预案由应急事故救援指挥部负责解释。
现场应急救援处置预案
现场应急救援处置预案一、预案目的为了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妥善处理突发事件,减轻或消除突发事件引起的社会危害,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突发事件应急救援处置工作,包括但不限于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
三、应急救援处置原则1. 以人为本,生命至上。
在应急救援处置工作中,始终将人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2. 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应急救援处置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确保各项工作有序、高效进行。
3. 快速反应,协同配合。
各部门、各单位要迅速响应,协同配合,形成合力,共同应对突发事件。
4. 科学决策,规范操作。
应急救援处置工作要依据科学决策,遵循规范操作,确保救援工作顺利进行。
5. 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加强预防工作,落实综合治理措施,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和危害。
四、组织架构与职责1. 成立应急救援指挥部,负责组织、协调和指挥应急救援处置工作。
指挥部总指挥由单位主要负责人担任,成员包括相关部门负责人。
2. 设立应急救援办公室,负责日常应急救援处置工作的组织实施,协调各部门、各单位开展救援工作。
3. 各部门、各单位要明确应急救援处置工作的责任人,负责本部门、本单位的应急救援处置工作。
五、应急救援处置程序1. 信息收集与报告(1)各部门、各单位要建立健全信息收集报告制度,发现突发事件线索及时报告。
(2)报告内容应包括:事件名称、发生时间、地点、涉及范围、危害程度、已采取的措施等。
2. 预警与响应(1)根据突发事件的风险评估,发布预警信息,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2)预警信息包括:预警级别、预警期限、预警区域、应对措施等。
3. 应急救援处置(1)启动应急救援预案,组织应急救援队伍开展救援工作。
(2)根据突发事件性质,协调有关部门、单位采取相应措施,控制事态发展。
应急救援现场处置预案
应急救援现场处置预案一、总则1.1 编制目的为确保在发生突发事件时,能够迅速、有序、有效地开展应急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制定本预案。
1.2 编制依据本预案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国家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等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制定。
1.3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国境内发生的各类突发事件应急救援工作。
1.4 工作原则(1)以人为本,生命至上。
确保在应急救援工作中,将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首位。
(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应急救援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各级政府和企业要落实责任制。
(3)快速反应,协同配合。
建立健全应急救援体系,提高快速反应能力,确保各部门、各环节协同配合。
(4)科学施救,安全第一。
根据事故性质和特点,采取科学合理的应急救援措施,确保救援安全和事故处理顺利进行。
二、组织指挥体系2.1 应急救援指挥部成立应急救援指挥部,负责组织、指挥和协调应急救援工作。
指挥部总指挥由事发地政府负责人担任,成员包括相关部门、单位和专家。
2.2 应急救援队伍应急救援队伍包括专业救援队伍、志愿者队伍和社会力量等,负责现场救援、事故处理和善后工作。
2.3 应急救援专家组应急救援专家组负责提供技术支持和决策建议,成员由相关领域专家组成。
三、预警和信息报告3.1 预警级别根据突发事件的风险程度、影响范围和紧急程度,预警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分别用红色、橙色、黄色和蓝色表示。
3.2 信息报告各部门、各单位发现突发事件隐患时,应及时报告应急救援指挥部。
接到报告后,指挥部立即进行核实,并根据情况发布预警信息。
四、应急救援措施4.1 事发单位自救事发单位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措施控制事故蔓延,组织人员疏散和自救。
4.2 地方政府救援地方政府应根据事故性质和规模,组织相关部门、单位和专家开展救援工作。
救援措施包括:(1)组织救援队伍开展现场救援,确保被困人员和伤员得到及时救治。
应急救援工作管理
应急救援工作管理
一、应急救援工作流程
现场第一发现人——现场值班人员——核实信息准确——打开通讯系统——安全工程师——技术负责人——项目经理——总承包工程应急救援领导小组
二、应急救援程序
1、生产安全、质量事故发生后,应急救援组织立即启动如下应急救援程序。
2、现场第一发现人:向现场值班人员报告。
3、现场值班人员:控制事态保护现场组织抢救伤员,疏导人员,并以最快方式上报。
4、项目经理部应急救援小组:组织组员进行现场急救,组织车辆保证道路畅通,送往最佳医院。
绘制事故现场平面图、立体图,并提供有关资料。
5、了解事故及伤亡人员各简况及采取的措施,成立生产安全事故临时指挥小组,进行善后处理事故调查,预防事故发生措施的落实。
并上报上级部门。
各级人员认真配合上级和政府主管部门人员勘察现场,开展事故调查。
第十二章 应急救援的现场控制与安排
第六章应急救援的现场控制与安排灾难性事故与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由许多环节构成,其中现场控制和安排既是一个重要的环节,也是应急管理工作中内容最复杂、任务最繁重的部分,现场控制和安排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应急处置的效率与质量。
科学合理的现场控制不仅能大大降低灾难性事故与事件造成的损失,也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政府部门应急处置能力的重要体现。
第一节现场控制与安排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一、快速反应原则无论是航空器应急事件,还是非航空器应急事件等突发灾难性事件,还是恐怖袭击事件与自然灾害等,都具有的突发性、连带性和不确定性等特点。
这些特点决定了在现场处置过程中任何时间上的延误都有可能加大应急处置工作的难度,以至于使灾难的损失扩大,引发更为严重的后果。
因此,在应急处置过程中必须坚持做到快速反应,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到达现场、控制事态、减少损失,以最高的效率与最快的速度救助受害人,并为尽快地恢复正常的工作秩序、社会秩序、生活秩序创造条件。
在所有的灾难性事故与事件发生之后,现场处置快速反应并没有一个现成的模式,一方面要遵循事故处置的一般原则,另一方面也需要根据事件的性质与所影响的范围灵活掌握、灵活处理。
有的事件在爆发的瞬间就已结束,没有继续蔓延的条件,但大多数事件在救援和处置过程中可能还会继续蔓延扩大。
如果处置不及时,很可能带来灾难性的后果,甚至引发其他灾害事故。
事故现场控制的作用,首先体现在防止事故继续蔓延扩大方面。
因此,必须在事发的第一时间内作出反应,以最快的速度和最高的效率进行现场控制。
因此,快速反应原则是事故应急处置中的首要原则。
I二、救助原则每当灾难性事故与事件发生,就会产生数量和范围不确定的受害者。
受害者的范围不仅包括灾难中的直接受害人,甚至还包括直接受害人的亲属、朋友以及周围其他利益相关的人员。
受害人所需要的救助往往是多方面的,这不仅体现在生理上,很多时候也体现在心理和精神层面上。
例如,.火灾、爆炸和恐怖袭击等灾难性事件的现场往往会有大量的伤亡人员(直接受害者),他们会在生理和心理上承受着双重打击;同时,灾难性事件的幸存者和亲历者虽然没有明显的心理创伤,但也会产生各种各样的负面心理反应。
现场应急救援管理及应急处置
人身伤害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措施和注意事项: (一)发生各类事故有人员受到伤害时,现场作业人员首先要抢救伤者,并为伤 者采取急救措施。 (二)以最快捷的方式向安质环保部汇报,不得延误或隐瞒。 (三)部调度室接到发生人身事故的通知后,问清事故发生地点,简单了解受伤 情况,迅速联系救护车辆,以最快的方式将伤员送医院救治。 报警时要讲清楚单位名称、具体地址、报警人姓名及联系电话。报警后,要派人 到主要路口接应、引导救援人员和车辆及时到达事故现场,并积极配合救援工作 (四)部调通知事故救援组有关人员赶赴事故现场,按照救援组领导的命令,通 知有关部门赶赴现场参加事故调查。 (五)在救护车辆及事故救援组人员未到现场之前,现场作业人员尽最大可能保 护好现场,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扩大。
(二)触电事故处置要点 1.立即关闭电源或用木材等绝缘物把电线自触电者身上拨开。 2.进行抢救时,注意勿直接接触触电者。 3.若触电者在高处,使其脱离电源时要有防止高空坠落的措施。 (三)火灾事故处置要点 1.首先切断火源,查清着火材料、火势等情况,立即拨打火警电话报警。 2.指派人员在路口为消防车引路。 3.初期火灾,根据燃烧物性质,可使用干粉灭火器、水、沙土等器材进行扑救。 若有人员被困时,应以解救被困人员为第一要务。 4.当火势蔓延时,现场人员必须撤离至安全地带,等待专业消防队灭火,不得逗 留或继续灭火。 5.灭火后,要安排专人认真检查余烬,防止复燃。
应急救援管理
xx集团有限公司 2018年10月
目录
应急救援体系 应急救援工作原则及事故风险分类 应急响应 各类事故应急处置要点 事故报告程序 心肺复苏术 创伤急救 各类事故案例及应对方法
培训目的
掌握与本岗位相关的各类应急预案 掌握常见灾害自救、避险逃生技能 掌握机械伤害的应急处置方法 掌握高处坠落的应急处置方法 掌握触电事故的应急处置方法 掌握火灾事故的应急处置方法
应急事故救援现场处置预案
一、总则1.1 编制目的为提高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能力,确保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有序、有效地进行救援,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特制定本预案。
1.2 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等相关法律法规。
1.3 适用范围适用于各类突发事件,包括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等。
二、组织体系与职责2.1 组织体系应急事故救援现场处置预案由应急指挥部、现场指挥部、救援队伍、后勤保障组、医疗救护组、信息宣传组等组成。
2.2 职责分工(1)应急指挥部负责统一指挥、协调和调度各类应急救援行动,制定救援方案,对救援工作进行总体部署。
(2)现场指挥部负责现场救援工作的具体指挥、协调和调度,及时向应急指挥部报告现场情况。
(3)救援队伍负责现场救援、搜救、转移被困人员、抢修设施等工作。
(4)后勤保障组负责物资供应、交通运输、通信保障、生活保障等工作。
(5)医疗救护组负责对伤员进行救治、转运和救护工作。
(6)信息宣传组负责现场信息收集、整理、发布和宣传报道工作。
三、应急响应3.1 信息报告事故发生后,现场负责人应立即向应急指挥部报告事故情况,包括事故发生时间、地点、原因、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等。
3.2 启动预案应急指挥部根据事故情况,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预案,组织救援队伍和相关部门开展救援工作。
3.3 应急响应等级根据事故严重程度,应急响应分为四个等级:Ⅰ级(特别重大)、Ⅱ级(重大)、Ⅲ级(较大)、Ⅳ级(一般)。
3.4 救援行动(1)救援队伍到达现场后,迅速展开救援行动,包括搜救、抢修、转移被困人员等。
(2)医疗救护组对伤员进行救治,确保伤员得到及时救治。
(3)后勤保障组提供必要的物资、装备和交通工具,确保救援工作顺利进行。
(4)信息宣传组及时收集、整理、发布和宣传报道救援工作进展情况。
四、应急处置4.1 事故现场处置(1)切断事故源,防止事故扩大。
应急救援的协调与指挥
指挥决策的过程和支持
01
02
03
情报信息收集
及时收集、整理和分析相 关情报信息,为指挥决策 提供全面、准确的情报支 持。
专家咨询团队
建立专家咨询团队,为指 挥决策提供专业、科学的 建议,提高决策的科学性 和可行性。
决策支持系统
开发和应用决策支持系统 ,实现指挥决策的可视化 、智能化和辅助化,提高 决策的效率和准确性。
指挥人员的素质和能力要求
政治素质
专业素养
具备高度的政治觉悟和责任心,始终将人 民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坚决贯彻执行党和 国家的应急救援方针政策。
具备扎实的应急救援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 ,熟悉应急救援的法律法规、战略规划、 战术技巧等方面的内容。
组织协调能力
心理素质
具备优秀的组织协调和团队合作能力,能 够有效整合各方资源,协调各方利益,形 成救援合力。
协调机制和流程
机制
应急救援协调机制包括指挥中心建设、信息共享平台搭建、联合演练和培训等 ,通过这些机制,可以实现对应急救援全过程的统一管理和调度。
流程
应急救援协调流程通常包括接警与初步评估、启动应急响应、资源调配与部门 联动、现场指挥与协调、救援结束与总结等步骤,确保救援行动有序进行。
各部门的协调职责和协作方式
职责
各部门在应急救援协调中的职责包括, 但不限于,提供救援资源、协助现场指 挥、维护现场秩序、保障通信畅通、提 供技术支持等,各部门需明确自己的职 责,并在救援过程中积极履行。
VS
协作方式
各部门间的协作方式包括现场联合办公、 信息共享、定期沟通会议等,通过这些方 式,各部门可以实时了解救援进展,解决 救援过程中的问题,确保救援行动顺利进 行。同时,各部门应加强平时的合作与培 训,提高协作效率,为应急救援工作提供 有力保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应急救援的现场控制与安排灾难性事故与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由许多环节构成,其中现场控制和安排既是一个重要的环节,也是应急管理工作中内容最复杂、任务最繁重的部分,现场控制和安排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应急处置的效率与质量。
科学合理的现场控制不仅能大大降低灾难性事故与事件造成的损失,也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政府部门应急处置能力的重要体现。
第一节现场控制与安排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一、快速反应原则无论是航空器应急事件,还是非航空器应急事件等突发灾难性事件,还是恐怖袭击事件与自然灾害等,都具有的突发性、连带性和不确定性等特点。
这些特点决定了在现场处置过程中任何时间上的延误都有可能加大应急处置工作的难度,以至于使灾难的损失扩大,引发更为严重的后果。
因此,在应急处置过程中必须坚持做到快速反应,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到达现场、控制事态、减少损失,以最高的效率与最快的速度救助受害人,并为尽快地恢复正常的工作秩序、社会秩序、生活秩序创造条件。
在所有的灾难性事故与事件发生之后,现场处置快速反应并没有一个现成的模式,一方面要遵循事故处置的一般原则,另一方面也需要根据事件的性质与所影响的范围灵活掌握、灵活处理。
有的事件在爆发的瞬间就已结束,没有继续蔓延的条件,但大多数事件在救援和处置过程中可能还会继续蔓延扩大。
如果处置不及时,很可能带来灾难性的后果,甚至引发其他灾害事故。
事故现场控制的作用,首先体现在防止事故继续蔓延扩大方面。
因此,必须在事发的第一时间内作出反应,以最快的速度和最高的效率进行现场控制。
因此,快速反应原则是事故应急处置中的首要原则。
I二、救助原则每当灾难性事故与事件发生,就会产生数量和范围不确定的受害者。
受害者的范围不仅包括灾难中的直接受害人,甚至还包括直接受害人的亲属、朋友以及周围其他利益相关的人员。
受害人所需要的救助往往是多方面的,这不仅体现在生理上,很多时候也体现在心理和精神层面上。
例如,.火灾、爆炸和恐怖袭击等灾难性事件的现场往往会有大量的伤亡人员(直接受害者),他们会在生理和心理上承受着双重打击;同时,灾难性事件的幸存者和亲历者虽然没有明显的心理创伤,但也会产生各种各样的负面心理反应。
因此,灾难性事故与事件应急处置的部门和人员在进行现场控制的同时应立即展开对受害者的救助,及时抢救护送危重伤员、救援受困群众、妥善安置死亡人员、安抚在精神与心理上受到严重冲击的受害人。
如果对受害者的救助不及时或不妥当,政府有关部门或参与应急处置的有关人员和组织有可能面临公众舆论的巨大压力,甚至造成与受害者及其亲属的对立,影响事件善后恢复阶段工作的顺利开展。
相反,对受害人的及时救助可以减少人员伤亡,避免事态恶化,消除恐慌心理,缓解应急处置工作的压力,防止产生过多的负面影响,进而使整个灾难性事件的应急处置得以顺利完成。
需要指出的是,救助原则应当和快速反应原则很好地结合起来。
从另一个意义上说,在提倡以人为本的现代民主社会,应急处置的首要目标是人员的安全,救助原则与快速反应原则的本质要求就是减少人员的伤亡。
大量的灾难性事故与事件的案例研究表明,造成严重后果的原因就是反应不及时,受害人不能得到及时救助。
民航总局第155 号令《民用航空器飞行事故应急反应和家属援助规定》(CCAR-399)已经2005 年8 月31 日中国民用航空总局局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6 年1 月1 日起施行。
三、人员疏散原则在大多数灾难性事故与事件应急处置的现场控制与安排中,把处于危险境地的受害者尽快疏散到安全地带,避免出现更大伤亡的灾难性后果,是一项极其重要工作。
在很多伤亡惨重的灾难性事故与事件中,没有及时进行人员安全疏散是造成群死群伤的主要原因。
无论是自然灾害还是人为的事故,或者其他类型的灾难性事件,在决定是否疏散人员的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因素一般有:(1)是否可能对群众的生命和健康造成危害,特别是要考虑到是否存在潜在危险性;(2)灾难性事件的危害范围是否会扩大或者蔓延;(3)是否会对环境造成破坏性的影响。
根据灾难性事故与事件的类型和危害程度,对人员疏散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临时紧急疏散;一种是远距离或相对允许时间较长的疏散。
临时性紧急疏散常见于火灾、爆炸、有毒物质泄漏等事件中。
临时性紧急疏散的最大允许疏散时问一般只有十几分钟,否则人员就会有生命危险。
当现场的危险解除之后,即可考虑让人员返回现场。
远距离疏散常见于有毒物质的大面积泄漏与扩散、放射性物质,特别是发生核泄漏事件、自然灾害等情况。
由于现场的有害因素可能在较长时间内存在,远距离疏散不仅有疏散的距离较远的特点,而且人员离开现场的时间可能长达数天甚至数年,有的可能是永久性的疏散,没有重新返回的可能。
四、保护现场原则按照一般的程序,灾难性事故与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结束之后,或在应急处置过程的适当时机,调查工作就需要介入,以分析灾难性事故与事件的原因与性质,发现、收集有关的证据,澄清灾难性事故与事件的责任者。
也就是说,除非灾难性事故与事件的发生原因明显的是由于自然灾害、意外等因素所引起,不涉及任何人为的因素或责任,否则,在应急处置过程中,特别是对现场的控制作出安排时,一定要考虑到对现场进行有效的保护,以便于日后开展调查工作。
现场处置工作中所采取的一切措施都要有利于日后对事故的调查。
在实践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是应急人员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救助伤亡人员,或防止灾难的蔓延扩大上,而忽略了对现场与证据的保护,结果在事后发现其中有犯罪嫌疑需要收集证据时,现场已遭到破坏,给调查工作带来被动。
因此必须在进行现场控制的整个过程中,把保护现场作为工作原则贯穿始终。
虽然对灾难性事故与事件的应急处置与调查处理是不同的环节与过程,但在实际工作中绝没有明确的界限,不能把两者截然分开。
保护现场不仅有利于事后的原因、性质调查,而且也是保证应急处置工作展的重要措施。
灾难性事故与事件的现场一般比较混乱,不仅保留着能够反映,生原因的主要证据,而且有受害者的尸体及各种遗留物品。
在现场处置时,为事态的蔓延扩大或抢救处于危险之中的人员,往往会对现场采取一定的紧急措施对现场的建筑物或有关设施采取破坏拆除措施等。
这在客观上会对现场造成一的不可避免的破坏,关键是应急人员在采取紧急措施时,一定要提高保护现意识,不能保护的应进行记录或作出必要的标志。
此外,发生灾难性事故与事件能会有大量群众围观,一些不法分子甚至会浑水摸鱼,偷盗现场物品。
一些对事故与事件负有责任的人也可能趁乱销毁犯罪证据,这些都是应当引起足够注意的。
五、观察与记录原则观察,就是对现场从宏观到微观的查看、把握,及时发现现场应急处置和危险源,防止危害范围蔓延扩大。
灾难性事故与事件的现场情况一般比较复杂,而且现场通常还会存在一些潜在的危险因素,如在爆炸事故或其他爆炸事件现场,还有可能存在其他的爆炸装置,存在暂时未受波及的易燃易爆物品。
在爆炸现场一般会出现人员的伤亡、建筑物的损坏。
警戒线外围可能还有为:的围观群众,而犯罪嫌疑人则有可能混杂在人群之中。
因此,现场一般会处变化过程之中,要求应急处置人员在控制灾难性事故现场时,要充分考息人、应急参与人员的生命安全在现场可能会受到威胁。
当灾难的危害范围移周围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也可能受到威胁。
为避免发生二次灾难,必须安排人员认真对现场的整体变化进行观察和记录,及时发现现场发生的各种变化现场的变化情况及时作出新的决策和工作部署。
记录和现场物品的清理联系在一起,是指在应急处置过程中对通过观察一些情况、证据、物品进行登记和保存的过程。
记录不仅要把现场的动态变如实地反映出来,而且要把事后调查与善后处理可能用到的物品进行记录币例如,2002年我国国航的一架飞机在韩国釜山发生空难事故后,韩国警察、志愿者等应急处置力量在现场采取控制的同时,安排大量的人员对事故现场大量的、细致的记录和清理工作,包括遇难者的遗体、飞机的残骸、受害,品、与事故相关的证物等物品都被细心地收集了起来。
通过细致的现场记录和清理,不仅可以收集大量的人证物证,以利于日后的事故调查,同时也可以尽可能多地收集事故遇难者的残骸和遗物,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受害者亲友的负面影响,为善后恢复工作创造条件。
六、保护应急参与人员安全的原则美国“9·ll”恐怖袭击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有很多值得总结的经验,但同时也给人们留下了许多值得思考的问题。
其中一个问题是在现场参与应急处置的300多名警察与消防人员的牺牲。
造成牺牲的原因很多,有现场指挥的失误,也有在紧急情况信息不充分的问题。
要保证应急参与人员的安全,现场的应急指挥人员在指导思想上也应当充分地权衡各种利蔽,使现场应急的决策科学化与最优化,避免付出不必要的牺牲和代价。
第二节现场控制的基本方法在应急事件的现场处置过程中,对现场的控制是必不可少的,需要作出一系列的应急安排。
其目的是防止灾难性事故与事件的进一步蔓延扩大,使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
但是由于灾难性事故与事件发生的时间、环境、地点也有不同,但其现场也有不同的环境与特点,所需要的控制手段包括应急资源也不相同。
这些差别决定了在不同的事故现场应该采取不同的控制方法。
灾难性事故与事件现场控制的一般方法可分为以下几种:一、警戒线控制法旨由参加现场处置工作的人员对需要保护的重大或者特别重大事件处现场,防止非应急处置人员与其他无关人员随意进出,干扰应急行动。
的特别保护方法。
在重特大灾难现场或其他相关场所,根据不同情况或需要,应安排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或保卫人员,或武装警察等应急参与人员实施警戒保护。
对应急现场,应从其核心现场开始,向外设置多层警戒。
现场设置警戒线,一方面是为了保证处置工作的顺利进出上有一种安全感,同时避免外来的未知因素对现场的安全构成威胁,以避免现场可能存在的各种危险源危及周围无关人员的安全。
应急警戒范围,应坚持宜大不宜小,保留必要的警戒冗余度以阻止现场大规模无序流动。
在实践中,各国普遍的做法是设置两层以,由高密度向低密度布置警戒人员。
这种警戒线表面上是虚设的,但是,这种虚设的警戒线至少在心理上可以让处置人员产生一种安全感,而高效地投人救援工作。
警戒线的设立也可以使大部分外部人员或围观群众自觉远离灾难性事故与事件现场,从而为应急处置创造一个较好的外部环境。
二、区域控制法在有些灾难性事故与应急事件的应急处置过程中,可能点多面广,需要处置的问题较多,处置工作必然存在优先安排的顺序问题;也可能由于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对某些局部区域采取不同的控制措施,控制进入现场的人员数量。
区域控制在不破坏现场的前提下,在现场外围对整个应急现场环境进行总体观察,确定重点区域、重点地带、危险区域、危险地带。
一般遵循的原则是,先重点区域,后一般区域;先危险区域,后安全区域;先外后内域,后中心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