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下)人教版七年级语文第一次周考试卷及答案

合集下载

2017-2018学年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次月考试卷及答案

2017-2018学年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次月考试卷及答案

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总分:100分时间:120分钟书写(3分)全卷书写3分。

卷面整洁,字迹清楚,给满分,字迹潦草,随意涂改等酌情扣分。

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22分)1.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4分)当我躺在土地上的时候,当我仰望天上的星星,手里握着一把泥土的时候,或者当我回想起儿时的往事的时候,我想起那参天碧绿的白桦林,标直漂亮的白桦树在原野上shēn yín();我看见奔流似的马群,深夜háo míng ()的蒙古铬,我听见皮鞭滚落在山涧里的脆响;我想起红布似的高粱,金黄的豆粒,黑色的土地,红玉的脸庞,黑玉的眼睛,bān lán()的山雕,奔驰的鹿群,带着松香气味的煤块,带着赤色的足金;我想起幽远的车铃,晴天里马儿戴着串铃在溜直的大道上跑着,狐仙姑深夜的谰语,原野上guài d àn()的狂风……2.古诗文填空:(10分)(1)此夜曲中闻折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2)四海之内皆兄弟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论语》(3)《竹里馆》中写夜静人寂,明月相伴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木兰诗》中概述岁月漫长、战争残酷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逢入京使》中,表达诗人对家乡、亲人无限眷恋和思恋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韩愈《晚春》中告诉人们应珍惜美好时光,真正展示人生的价值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

2017-2018学年度下期七年级月考(一)人教版语文试题(附答案)

2017-2018学年度下期七年级月考(一)人教版语文试题(附答案)

2017-2018学年度下期月考(一)素质测试七年级语文试题一、积累运用(28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殷.红( yīn) 赫.然(hè)哺.育(bǔ) 取缔.(dì)B.诧.异(chà)金柝.(tuò) 憎.恶(zēng)愧怍(zhá)C.彷.徨( páng) 涉.猎(shè) 祈祷.(dǎo)惧惮.(dàn)D.迭.起( dí) 澎湃.(bài) 震悚.(sǒng) 尴尬(gà)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2分)A.锋芒毕露妇儒皆知一拍即合晴天霹雳B.慷慨淋漓马革裹尸九曲连环鞠躬尽瘁C.变幻多姿铤而走险杂乱无章迥然不同D.深恶痛绝不以为然大庭广众目不窥园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这道数学题解题步骤繁多,而且有三个答案,真可谓扑朔迷离....。

B.今年诺贝尔文学奖由美国民谣艺术家鲍勃·迪伦获得,一向鲜为人知....的他一下子成为了焦点人物。

C.“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正好准确地描述了邓稼先的一生。

D.几年没见,调皮捣蛋的小军变成了一个品学兼优的小伙子,再也不是当年的吴下阿蒙....了。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A.孟非是近年来深受观众喜爱的电视节目主持人,他常常妙语连珠,拥有广泛的支持者,有很高的收视率。

B.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语文素养,我校团委积极开展“读经典作品,建书香校园”。

C.盛夏,龙虾成了食客们的首选。

请记住,吃龙虾切忌同时服用维生素C。

D.“五四”的火炬传到了当代青年的手中。

如何点燃和照亮自己的青春,是每个当代青年都要思考和面对的问题。

5、下列文学常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2分)A、《山海经》是我国最早的有关地理方面的著作,带有浓厚的神话色彩。

B、《黄河颂》选自组诗《黄河大合唱》,作者光未然,谱曲冼星海。

2017-2018人教版初一七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附答案解析[最新]

2017-2018人教版初一七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附答案解析[最新]

七年级(下)语文试卷2017.5一、积累运用(共3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A.诅咒.(z?u)颓.唐(tuí)濒.危(bīng)苔藓(xiān)B.摩挲.(sūo)谷穗.(suì)擎.着(qín)驯良(xún)C.伫立(chù)要塞.(sài)氤.氲(yīng)遗骸.(h?)D.舷窗(xián)灼.热(zhu?)祈.求(qí)静谧.(mì)2.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2分)()A.从天而降的喜讯使他不能自已....自己的情感B.他沉溺于网络游戏,虽经老师和家长的多次批评教育,他还是矢志不移....。

C.大熊猫拖着笨拙的身体,摇摇晃晃地在草地上玩耍,那憨态可掬的样子真让人忍俊不...禁.。

D. 大家都说他歌唱得好,以前未曾听过,今天一番耳濡目染....,才真正心服口服!3.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在2016年“中国好声音”的舞台上,高亢的声音和变幻的舞台背景让人目不暇接。

B.经过激烈角逐,埃塞俄比亚选手包揽了2017扬州鉴真国际半程马拉松赛男、女冠军。

C.国土资源部日前下发紧急通知,要求各地严格规范征地拆迁管理,坚决杜绝强征强拆行为的不再发生。

D.五一小长假期间的瘦西湖公园,张灯结彩,人山人海,处处洋溢着人们的笑脸。

4.下列各项对语法知识的判断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2分)A.“团圆”、“雾霾”、“圈子”、“吐槽”解说:这几个词的词性相同。

B.汉字“日”“山”“羊”“本”解说:这四个汉字都是象形字。

C.网络上一封辞职信引发热评,辞职理由仅有10个字“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解说:这一句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

D.五一劳动节期间,数十万外地游客来到历史积淀深厚的扬州。

解说:这一句的主干是“游客来到扬州”。

5.下面这段话中,关于文学作品内容理解不完全正确.....的一句是(3分)( ) A.《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朝花夕拾》,是一篇回忆性散文,作者鲁迅。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次周练测试题参考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次周练测试题参考答案

宣和中学七年级(下)语文第一次周练试卷一、知识积累与运用(一)给加点的字注音,给拼音写汉字。

(10分)确凿.()菜畦.()脑髓.()蝉蜕..( )人迹罕.至() Zhù蓄()酝niàng()梦mèi( ) 训jiè()宽shù()(二)背默(10分)1.出自《木兰诗》的成语“扑朔迷离”比喻事情错综复杂,不易辨清真相,其原话是:“!”24.吴均《山中杂诗》一诗中,反映山中屋宇地势高峻且富有情趣的两句是:,。

35.王维《竹里馆》一诗中,写夜静人寂,明月相伴情景的两句是:。

4.岑参《逢入京使》一诗中,写诗人由于行色匆匆,只好用捎口信方式表达怀亲之情的两句是:,。

5.韦应物《滁州西涧》一诗中用以动写静手法描写雨景,以飞转流动之势,衬托闲淡宁静之景,抒发了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奈而忧伤情怀的诗句是:,。

(三)、选出没有语病的一项填入括号内( )A.初升的旭日从东方冉冉升起。

B.谁能否认地球是绕太阳运行的呢?C.通过老师教育,使我有了新的认识。

D.正确的学习方法是决定学习成绩好坏的关键。

(四)、下面两句话由于表达不准确而产生歧义,把对下面两句话的理解分别写在横线上。

(1) 两个学校的学生。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2) 发现了敌人的侦察兵。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二、阅读下文,回答文后问题(1)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

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

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

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

曰:“泯然众人矣。

”16.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①世隶.耕()②收族之意()③邑人奇之()④日扳仲永()17. 写出下列“之”字指代的内容:①忽啼求之()②借旁近与之()③秀才观之()④余闻之()18. 本文的主要时间阶段是,主要事件是,主要人物是,造成仲永“泯然众人”的主要原因是(用文中原名回答)。

人教版2017初一(下册)语文第一次测试题(附答案)

人教版2017初一(下册)语文第一次测试题(附答案)

人教版2017初一语文(下册)第一次测试题(附答案)本试卷共4页,分三部分,共20小题,全卷100分。

考试用时90分钟。

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25分)一、语文基础知识(6小题,1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元勋xūn 奠基diàn 选聘pìnɡ鲜为人知xiānB.硕果shuò澎湃bài 卓越zhuó锲而不舍qìC.揩拭kǎi 小楷kǎi 校对xiào 深恶痛绝wùD.昼夜zhòu 调羹ɡēnɡ抹杀mǒ至死不懈xiè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谣言背颂可歌可泣鞠躬尽悴B.秩序深宵目不窥园沥尽心血C.捆绑咳漱当之无魁家喻户晓D.草率悠然锋芒必露妇儒皆知3.依次填入下列各横线上的副词,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①中美关系________动荡,不符合双方的根本利益。

②你比他只是________差一点,其实两人不相上下。

③这几天我________接到一些莫名其妙的电子邮件。

A.一再多少往往 B.再三多少常常C.一再稍微常常 D.再三稍微往往4.对下列病句修改正确的一项是()(2分)A.通过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使我们更加坚信我们的未来是光明的。

修改:去掉“通过”和“使”。

B.北京申办奥运成功,我就萌发了学好外语,2008年去北京当个志愿者,为奥运服务。

修改:把“萌发”改为“产生”。

C.灿烂的阳光下,人民大会堂顶端红旗闪亮,国徽飘扬。

修改:将“闪亮”与“飘扬”两个词对调。

D.许多国家领导人就四川发生8级大地震致信胡锦涛主席,表示慰问。

修改:“慰问”改为“安慰”。

5.依次填入下列空格处的词语,能与前边加点部分构成最佳对偶的一项是()(2分)今天在此追悼李公朴、闻一多先生,时局极端险恶,□□□□□□。

但此时此地,有何话可说? 我谨以最虔诚的信念,向殉难者献誓:心未死,□□□,和平可期,□□□□,杀人者必覆灭。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次周测试卷(含答案)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次周测试卷(含答案)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次周测试卷考试时间:70分钟总分:100分一、书写水平(5分)1.请使用楷体字答题,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此项根据背诵默写的书写水平计分。

(5分)二、基础积累(33分)我国有数不胜数....的爱国人士,他们为国家和人民做出了巨大贡献。

例如:袁隆平一生zhā gēn①扎根在稿田之间,实现了千百年来人们心中最淳朴..的愿望;邓稼先lì②沥尽心血,为我国的国防事业奉献一生……他们用自己的学识与行动书写了无huǐ③悔人生。

他们的故事鲜为人知....,他们的精神被世人敬仰..,他们是时代的kǎimó④楷模。

2.请根据上面文段的语境和拼音,用楷体字写出横线处的汉字。

(6分)3.上面文段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C )(4分)A.数不胜数B.淳朴C.鲜为人知D.敬仰[解析]C项,“鲜为人知”指很少有人知道,用在此处不合语境。

4.根据所给信息默写相应内容。

(15分)⑤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⑥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王维《竹里馆》)⑦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⑧韩愈《晚春》中表面揶揄“杨花榆荚”无才思,实则是对他们更深层次的赞许的诗句是:5.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B )(4分)A.“孤”是古代王侯的自称,“大兄”是对朋友辈的敬称。

B.萧红,原名张廼莹,代表作有小说《生死场》《呼兰河传》《红烛》等。

C.《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持编撰的一部编年体通史。

D.邓稼先是我国核物理学家、核武器科学和技术专家。

[解析]B项,《红烛》是闻一多的诗集。

6.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运用有误的一项是(C)(4分)A.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

B.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

C.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

人教部编版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一单元语文测试题

人教部编版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一单元语文测试题

人教部编版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一单元语文测试题一、选择题1. 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邓稼先( jià) 宰割(zăi)可歌可泣(qì)B.弥高( mÍ) 赫然(hè)气冲斗牛(dŏu)C.簇新(cù) 校对(xiào)鲜为人知(xiān)D.草率(shuài)揩桌子(kāi)深恶痛绝(wù)2. 下列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当初选骋他们的人,钱三强和葛罗夫斯,可谓真正知人之明。

B.他并没有先“说”,但他“做”了,做出了卓越的成绩。

C.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振天地!D.来了客人还要到街上去买鱼或鸡,买回来还要到橱房里去工作。

3.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对这一转变做出了巨大贡献的,有一位长期以来鲜⋅为⋅人⋅知⋅的科学家——邓稼先。

B.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

C.张爱萍将军称他为“两弹元勋”,他是首⋅当⋅其⋅冲⋅的。

D.在公共场所吸烟、乱扔东西等行为让人深⋅恶⋅痛⋅绝⋅。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能否顺利开展大课间活动,也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保障条件。

B.记者探访多家药店发现,部分药品价格上调,大多数药品价格保持稳定。

C.我市承办丝绸之路文博会的各个展馆都在改善建设及改造的进度。

D.吉利公司推出的首款电动车“知豆DI”初步定价大约在4至6万元左右。

5.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邓稼先》选自1993年8月21日《人民日报》。

作者杨振宁,美籍华裔理论物理学家,与李政道共获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B.《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的作者臧克家,代表作有诗集《烙印》等。

C.《回忆鲁迅先生》的作者萧红,代表作有小说《生死场》《呼兰河传》等。

D.《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是由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纪传体通史。

2017--2018(下)人教版七年级语文第一次周考试卷含答案

2017--2018(下)人教版七年级语文第一次周考试卷含答案

2017--2018(下)人教版七年级语文第一次周考试卷含答案肥西实验高级中学初中部2017--2018(下)七年级语文第一次周考试卷一、积累与运用(26分)1.古诗文名句默写。

(7分)(1),惟解漫天作雪飞。

(韩愈《晚春》)(2)王维《竹里馆》写夜静人寂、明月相伴的诗句是,。

(3)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一诗中,形容笛声悠扬、深远、飘忽不定情状的诗句是,。

(4)岑参《逢入京使》一诗中,写诗人由于行色匆匆,只好用捎口信方式表达怀亲之情的两句是:,。

2.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5)(10分)打开课本第一单元,你会认识很多不一样的人物。

他们中有叱咤风云的政治家,有决胜千里的军事家,有博学rui智却又鲜为人知的科学家,还有文学家为人类奉献宝贵精神食粮……历史的星空因有众多杰出人物而生辉,又因他们的不同气质而灿烂。

视名利如粪土以身许国;“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爱才敬才与之结友;“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儒子牛”……是他们的非凡气质,唤起了我们对理想的憧憬与追求。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者根据汉字写拼音rui()智叱咤()(2)本文运用的主要修辞手法有()和()(3)本文有一个错别字的词语是(),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4)“鲜为人知”的意思是(5)文中画线句子与前文句式不协调,把调整后的句子写在横线上3.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

(5分)能遇到读懂你的人是幸运的:诗人(人名)在《说和做》一文中读出了不虚夸、重实干的闻一多先生;作家(人名)在《回忆鲁迅先生》一文中,从鲁迅的日常生活中截取的片段中读到了一个不平凡的鲁迅;由北宋(人名)主持编纂《资治通鉴》中的《孙权劝学》我们看到了孙权也读懂了吕蒙。

“资治通鉴”的意思是。

4根据语境补充横线部分所缺的内容(4分)老师在课堂上津津有味地讲着玫瑰。

讲完后老师问学生:“你们最大的感受是什么?”第一个学生回答:“虽然花儿美,但是它有刺,我要远离它。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次周练试题 (原创有答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次周练试题 (原创有答案)

清华实验学校七年级语文周练一(命题:**)2017/2/21考号:班级:姓名:一、积累与运用(40分)1.下列词语书写及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5分)A.元勋(xūn)选骋(pìn)挚友(zhì)鲜为人知(xiǎn)B.校对(jiào)赫然(hè)澎湃(pài)迥乎不同(jiǒnɡ)C.楷汗(kāi)抹杀(mō)咳嗽(sòu)深恶痛绝(mù)D.涉猎(shè)迭起(dié)筹划(chóu)义愤填膺(yīn)2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5分)A .鲜为人知(很少) 大有所益(好处)B .家喻户晓(了解) 呕心沥血(滴)C .不以为然(这样) 可歌可泣(可以)D .锋芒毕露(全)迥乎不同(差得远)3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5分)A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当之无愧的。

B . “铁榔头”郎平在中国是一个家喻户晓的人物。

C .他那锋芒毕露的处事风格,招来了许多人的非议。

D .每个学校都要重视安全问题,万不可不以为然。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5分)A .中国发展核武器是为了自己,中国人民是赞成限制核扩散的国家之一。

B .中国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第一颗氢弹的原因,是千千万万人努力的结果。

C.通过学习«孙权劝学»,使我明白了后天学习的重要性。

D.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

5下面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5分)A.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

B.邓稼先的一生是有方向、有意识地前进的。

C.刚好了,这些就都一起开始了,还计算着出三十年集。

(即«鲁迅全集»)D.“刮目相看”这个成语出自«孙权劝学»。

6.下列作家作品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5分)A «邓稼先»———杨振宁———美籍华裔理论物理学家B «说和做»———臧克家———诗人C «回忆鲁迅先生»———萧红———«呼兰河传»D «孙权劝学»———司马迁———«资治通鉴»7.下列句子中运用的修辞方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5分)A.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七年级下册第一次段测语文试卷(有答案和解析)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七年级下册第一次段测语文试卷(有答案和解析)

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第一次段测语文试卷一、基础(20分)1.(8分)按要求默写或根据课文填空。

(1)杜牧《泊秦淮》一诗中“,”两句,由一曲《后庭花》引发历史兴衰之感,对那些只知寻欢作乐、不以国事为重的达官贵人表示忧虑与愤慨。

(2)黄梅时节家家雨,。

(赵师秀《约客》)(3)莫言下岭便无难,。

(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4),关山度若飞。

,寒光照铁衣。

(《木兰诗》)(5)请把韩愈的《晚春》默写完整。

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

2.(2分)根据拼音在括号内写出相应的词语。

(1)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qièér bùshě。

(2)金黄的豆粒,黑色的土地,红玉的脸庞,黑玉的眼睛,bān lán的山雕,奔驰的鹿群。

(3)你一泻万丈,hào hào dàng dàng,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4)青年人写信,写得太草率,鲁迅先生是shēn wùtong jué的。

3.(3分)下列横线上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1)但我曾问他,寒春是不是参加了中国原子弹工作,像美国____所说的那样。

(2)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____(3)而我将用我的泪水,洗去她一切的污秽和_____A.谣言成果羞辱B.谎言硕果羞辱C.谎言成果耻辱D.谣言硕果耻辱4.(3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我无时无刻都听见她呼唤着我的名字,我无时无刻都听见她召唤我回去。

B.之所以小弗朗士害怕韩麦尔先生责骂的原因,是因为自己连一个词语都说不出来。

C.拥有顽强拼搏的精神,是我市代表能否获得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广东赛区冠军的关键。

D.作为一种新媒介,“微课掌上通”为老师和家长更好地沟通提供了便捷的渠道。

5.(4分)仿照前面的句子,在横线上再续写两句,使之构成排比。

如果你是潮水,我乐意是环绕你周身的堤岸;如果你是山岭,我乐意是装点你姿容的小草。

2017-2018学年人教部编版版七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2017-2018学年人教部编版版七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七年级下册第一次月考时间:100分钟分值:120分一、基础知识与运用(25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正确的一组是()(3分)A、气魄.pî彷.徨páng 澎湃.bài 鲜.为人知xiǎnB、哺.育bǔ山巅.diān 选聘.pìn 潜.心贯注qiǎnC、屏.障píng 迭.起dié抹.杀mǒ妇孺.皆知rúD、校.对jiào 殷.红yān 深宵.xiāo 九曲.连环qǔ2、默写古诗文(10分)(1),弹琴复长啸。

(王维《竹里馆》)(2)谁家玉笛暗飞声,。

(李白《》)(3)故园东望路漫漫,。

(《逢入京使》)(4),惟解漫天作雪飞。

(韩愈《晚春》)(5)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

(6),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3、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5分)真正的阅读必须有灵魂的参与,它是一个人的灵魂在一个借助于文字符号构筑的精神世界里的( A ),是在这旅途中的自我发现和自我成长。

读书可以经世致用,也可以修身怡心。

一个不重视阅读的人,是一个不思进取的人;一个不重视阅读的家庭,是一个平庸的家庭;,。

读书的好坏对于一个人的文化高低、知识多少、志向大小、修养好坏、品行优劣、情趣雅俗,往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阅读经典,是人生修养所应追求的一种( B )。

④阅读的广度改变生命历程的高低,阅读的深度决定思想境界的长短。

四季都是读书时,让我们在书中相遇,让阅读成为我们共同的信仰。

⑴为文中括号处选择最恰当的词语写在下面横线上。

(2分)A 遨游漫游B 境界格调⑵文中画线句有语病,请修改。

(1分)⑶根据上文,为横线处续写一个句子。

(2分)4.文体知识与名著阅读(7分)(1)(文学常识)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木兰诗》选自《乐府诗集》,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诗歌。

它与《孔雀东南飞》合称为“乐府双璧”。

B萧红的代表作有《生死场》,闻一多代表作有《死水》《红烛》,臧克家的诗集是《烙印》。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七年级语文试卷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七年级语文试卷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七年级语文试卷第一部分1.古诗文默写。

(20分)(1)杨花榆荚无才思,_________________ 。

(2),双袖龙钟泪不干。

(3),何人不起故园情。

(4),明月来相照。

(5)有诗云: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木兰诗》中有相似的两句诗是,。

(6)侧面描写木兰战功显赫的诗句是:,。

(7)成语“扑朔迷离”出自《木兰诗》,其原句是:,。

(8)独坐幽篁里,。

(9),散入春风满洛城。

(10)马上相逢无纸笔,。

(11),百般红紫斗芳菲。

(12)《木兰诗》中表现木兰出征前紧张繁忙、周密有序的准备情形的句子是:,,,。

(13)诗中描写边塞战地夜景的两句是:,。

2.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3分)A.狂澜.(lán) 殷.红(yīn) 亘.古(gèn) 鲜.为人知(xiǎn)B.卓.越(zhuó) 哽咽.(yàn) 气氛.(fēn) 迥.乎不同(jiǒng)C.祈.祷(qí) 惩.罚(chěng) 山巅..(diān)妇孺.皆知(rǔ)D.校.补(jiào) 哺.育(bǔ) 污秽.(huì)锲.而不舍(qiâ)3.下列词语字形无误的一项是()(3分)A.署名嗥鸣家喻户晓兽挺亡群B.选骋屏障警报迭起锋芒毕露C.仰慕独裁沥尽心血一反即往D.默契怪诞鞠躬尽瘁潜心贯注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是()(3分)A.在同学们的热心的帮助下,使他更加坚定了追求美好人生理想的信心。

B.中国人民有信心有能力把自己的国家建设得更加美好。

C.老师那和蔼可亲的笑脸和谆谆教诲总是浮现在我面前。

D.他迈着强壮有力的步伐正面向我们走来。

5.仿照前两句续写一个句子,使它与前两句构成一组排比句。

(2分)书是滋味甘醇的美酒,让人回味无穷;书是绚烂夺目的彩虹,让人一扫心中的阴云;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让人。

人教版2017-2018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2017-2018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2017-2018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2018年七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_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学生直接在试卷上答题一、积累与运用(16分)1.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2分)A.元勋(xūn)选聘(pìn)赫然(hâ)锲而不舍(qì)B.校补(jiào)迭起(diã)哽住(gěng)浊流滚滚(zhuó)C.惩罚(chãng)军帖(tiě)哺育(pǔ)浩浩荡荡(dàng)D.闲暇(xiá)怪诞(dàn)踱步(dú)九曲连环(qū)2.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丰饶山巅屏嶂力挽狂澜B.渲染诧异山涧高粱C.澎湃祈祷讪笑深恶痛决D.薪金深宵懊诲回环曲折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2分)得到任何东西都是要付出代价的。

我们所要付出的代价将远远超过得到的东西,就应该理智地放下这种想法,得不偿失的事情为什么还要去做呢?很多人只要看到了渴望得到的东西,眼睛就无法从上面移开,看不到自己将因此付出的惨重代价。

任何时候,都要在所得和所失之间权衡利弊,再作决定。

A.因为所以但是就B.如果那么但是所以C.如果那么因为所以D.因为所以如果就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通过汉字书写大赛,使人们重拾汉字之美,也使人们越发珍惜纸质时代的美好。

B.他无时无刻都在思念着外出打工的父母,盼着他们快些回来。

C.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D.有没有一个正确的研究方法,是能否取得好成绩的关键。

5.默写(6分)1)士别三日,当刮大风。

2)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3)___,寒光照铁衣。

4)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6.结合所给的语境的特点,在横线上续写句子。

湖北省随州市2017--2018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一阶段试题新人教版附答案

湖北省随州市2017--2018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一阶段试题新人教版附答案

湖北省随州市2017-2018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一阶段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总分 120分)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29分)1、用正楷将下面文字抄写在方格中。

要求:正确,流利,美观。

(3分)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2、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2分)A.群蚁排衙.(yá)兀兀.(wù)穷年刮.(guā)目相待弥.(ní)高B.气冲斗.牛(dǒu)鲜.(xiān)为人知迭.起(dié)校.(xiào)对C.锲.(qiè)而不舍磅.(páng)礴义愤填膺.(yǒng)深邃.(suì)D.田垄.(lǒng) 召.(zhào)唤怪诞.(dàn) 迥.(jiǒng)乎不同3、下列词语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2分)A.马革果尸妇孺皆知心会神凝彷徨B.感情震荡嫣然勒功凌乱不堪徙劳C.一拍即合当之无愧惹人注意磐石D.和蔼可亲死而后己无暇顾及滑稽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在这场演讲比赛中,一位选手引经据典....,口若悬河,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B.连日来,暴雨袭击县城,相关部门在各个易涝点虚张声势....,细心排查安全隐患。

C.我花了大半天的功夫才给妈妈做好几道菜,谁知道吃起来让人觉得味同嚼蜡....。

D.教育部门及各级学校立下海誓山盟....,严打网络乱象,还学生一个清朗的空间。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A.通过努力的学习,使她的成绩得到很快的提高。

B.爱丽丝·门罗是一百多年来第13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女性作家。

C.我国大部分地区太阳能资源丰富,太阳能资源开发利用的价值十分广阔。

D.雾霾过后抓紧治霾才有可能避免不会陷入周而复始的雾霾困扰之中。

6、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A、又是一年“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随州日报》社的记者、编辑们简直忙坏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2018(下)七年级语文第一次周考试卷一、积累与运用(26分)1.古诗文名句默写。

(7分)(1),惟解漫天作雪飞。

(韩愈《晚春》)(2)王维《竹里馆》写夜静人寂、明月相伴的诗句是,。

(3)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一诗中,形容笛声悠扬、深远、飘忽不定情状的诗句是,。

(4)岑参《逢入京使》一诗中,写诗人由于行色匆匆,只好用捎口信方式表达怀亲之情的两句是:,。

2.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5)(10分)打开课本第一单元,你会认识很多不一样的人物。

他们中有叱咤风云的政治家,有决胜千里的军事家,有博学rui智却又鲜为人知的科学家,还有文学家为人类奉献宝贵精神食粮……历史的星空因有众多杰出人物而生辉,又因他们的不同气质而灿烂。

视名利如粪土以身许国;“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爱才敬才与之结友;“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儒子牛”……是他们的非凡气质,唤起了我们对理想的憧憬与追求。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者根据汉字写拼音rui ( )智叱咤()(2)本文运用的主要修辞手法有()和()(3)本文有一个错别字的词语是(),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4)“鲜为人知”的意思是(5)文中画线句子与前文句式不协调,把调整后的句子写在横线上3.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

(5分)能遇到读懂你的人是幸运的:诗人(人名)在《说和做》一文中读出了不虚夸、重实干的闻一多先生;作家(人名)在《回忆鲁迅先生》一文中,从鲁迅的日常生活中截取的片段中读到了一个不平凡的鲁迅;由北宋(人名)主持编纂《资治通鉴》中的《孙权劝学》我们看到了孙权也读懂了吕蒙。

“资治通鉴”的意思是。

4根据语境补充横线部分所缺的内容(4分)老师在课堂上津津有味地讲着玫瑰。

讲完后老师问学生:“你们最大的感受是什么?”第一个学生回答:“虽然花儿美,但是它有刺,我要远离它。

”第二个学生回答:“,,我要欣赏它。

”第三个学生回答:“”多年以后,前两个同学都无所作为,第三个同学却因培养玫瑰的新品种而闻名。

二、阅读(39分)(一)阅读《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选段,回答5—8题。

(12分)“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在30年代国立青岛大学的两年时间,我对他是有着深刻印象的。

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

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

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

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

A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

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

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

闻先生也总是头发零乱,他是无暇及此的。

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

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

不动不响,无声无闻。

B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

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

他并没有先“说”,但他“做”了。

作出了卓越的成绩。

“做”了,他自己也没有“说”。

他又由唐诗转到楚辞。

十年艰辛,一部“校补”赫然而出。

别人在赞美,在惊叹,而闻一多先生个人呢,也没有“说”。

他又向“古典新义”迈进了。

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

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

5. 能概括选文内容的一句话是什么?。

(2分)6. 选文中闻一多先生都“做”什么了?(3分)7.请自选角度,对选段中划线句子A、B两句进行赏析。

(4分)A:B:8.从选段中看出,闻一多先生是个怎样的人?(3分)(二)阅读《一张车票》,完成9--12(11分)她迈着沉重的步子,把头垂得低低的,蹒跚地向汽车站走去。

她没有带一点儿子平日喜欢吃的东西,只是带着一个母亲忏悔、痛苦而又愧赧的心去看望在少年劳教所劳动教养的儿子。

她径直走入站口,默默地排在长长的队伍后面。

目光蓦然触到入口处墙上量身高的标尺,她的心顿时颤抖起来。

那白色的标尺线,仿佛是。

耳边响起杂乱的脚步声、喧闹声,眼角晃动着急匆匆的人影,这是刚刚下车的人出站了。

“妈妈,刚才阿姨给我量身高时,我把腿弯着,没有过线。

”一个稚嫩的童声。

一个多么熟悉而又可怕的声音!她惶恐地抬起头,只见一个年轻的母亲,正抱起一个眉清目秀的小男孩吻起来:“真乖,好儿子,妈妈把省下来的钱给你买好东西吃!”“妈妈好!妈妈好!”小男孩抱着妈妈的头,甜甜地说。

“妈妈不好!”她的声音在颤抖,嘴唇在嗫嚅,双脚不由自主地跨出了长长的队伍,一下站到这对陌生的母子身边。

这突如其来的举动,使年轻的母亲有点愕然,她用睥睨的目光望着她问道:“你是说谁呀?”“我是在说我自己,也是在说你!”她内疚而又真诚地说。

“我有什么值得你说的,真是奇怪!”年轻的母亲气恼地回答。

“妈妈,我们走!”小男孩摇着妈妈的头撒着娇催促。

“不能走!”她显得十分激动,声音都嘶哑了。

“你凭什么不让我走?”年轻的母亲向她投以愠怒的目光质问道。

“凭一颗忏悔的母亲的心!”她眼里闪动着泪花,语气是那样凝重。

“什么?凭一颗忏悔的母亲的心!”年轻的母亲惊诧不已地问道。

“是的!”她坚定地说,并用颤抖的手从口袋里拿出一张报纸,羞容满面地递给她说:“请你看看我这篇拙文,不,尝尝这颗苦果吧!”年轻的母亲放下手中的小男孩,好奇地接过报纸,猛然,一个醒目的标题映入眼帘——《从一张车票说起——一个母亲的忏悔》。

“啊……你的孩子就是这样……”年轻的母亲脸上一阵红,一阵白,语言也哽塞了。

“妈妈,我们快走呀!”小男孩摇着妈妈的腿嚷道。

“不,不能走,我们补票去!”年轻的母亲说道。

9.填在文中横线上最恰当的一句是()(2分)A.一张巨大的罗网B.一根粗大的绳索C.一条闪光的皮鞭D.一个醒目的感叹号10.为什么“她”感到陌生的小男孩的声音“熟悉而又可怕”?(3分)11.开关段运用了什么人物描写方法?在文中有什么作用?(3分)12.当年轻的母亲看了报纸以后,“脸上一阵红,一阵白,语言也哽塞了”,试揣摩一下年轻的母亲此时的心理然后把它写出来。

(3分)(三)阅读《孙权劝学》,回答13--16题。

(16分)初,权谓吕蒙日:“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日:“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3.解释下列词语。

(4分)涉猎:见事:孰:就: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1)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2)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15.孙权为什么要劝吕蒙学习?他是怎样说服吕蒙的?(3分)16.作者用什么写作手法来表现吕蒙学习的成效的?结合课文加以说明。

(3分)17.试谈谈鲁肃为什么与吕蒙结友?(2分)三、写作(35分)18.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有的让你尊敬,有的让你佩服,有的让你感动,有的让你叹息……以《这样的人让我》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600字。

提示:“这样的人”应该是具有某种精神品质或者代表某种风气的人,要着眼于个性、品质去描写,写出你的感情倾向。

七语周考一参考答案1.(1)杨花榆荚无才思(2)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3)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4)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2.(1)睿 zha (2)排比引用(3)儒子牛孺子牛(4)很少有人知道(5)还有为人类奉献宝贵精神食粮的文学家3.臧克家萧红司马光帮助治理国家的整个历史借鉴4.虽然它有刺,但是花儿美要是没有刺就完美了(言之有理即可)5.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

6.写作《唐诗杂论》写作《楚辞校补》写作《古典新义》7.A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闻一多先生研究学问的目的是从文化上找寻振兴民族的途径。

B 比喻形象地写出了闻一多先生一丝不苟、严谨治学的态度8.潜心研究不畏艰辛坚持不懈刻苦治学一丝不苟成就卓越谦虚爱国等(答出三点即可)9.C10. 因为“她”的儿子小时候也说过类似的话,做过类似的事,最后走上了犯罪道路。

11.动作、神态描写,表现了“她”为自己以前教子失误而忏悔、痛苦、羞愧的心情;为下文情节的展开作铺垫,激起读者阅读的兴趣。

12.年轻的母亲的心理应包括为自己的行为感到羞愧、后怕以及对“她”深表同情。

13.粗略地阅读知晓事情哪一个从事14.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志士离别三日,就要重新擦拭眼睛,用新的眼光看待15.吕蒙执掌军权,不可以不学习先说明读书的必要性,再现身说法,说明读书的可能性,鼓励吕蒙学习16.侧面描写以鲁肃见到吕蒙惊异表情和鲁肃的夸赞之语言以及与吕蒙结友的行为17.因为鲁肃为吕蒙的才略所折服而愿意与之深交,表现鲁肃的爱才、敬才,二人情投意合18.(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